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核安全峰会并发表讲话

核安全峰会并发表讲话

发布时间:

核安全峰会并发表讲话

核安全峰会 - 介绍 核安全峰会将于2010年4月12日至13日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主要讨论核恐怖主义威胁以及各国和国际社会的应对措施。这是一次重要的多边国际会议,受到各方重视。据了解,4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或代表以及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和欧盟等国际和地区组织负责人将应邀与会。核安全峰会 - 议题 此次峰会主题并非核不扩散、核裁军以及和平利用核能问题,这些涉及《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特别是其中第六条的内容,将留待5月3日至28日联合国举行的该条约缔约国审议大会讨论。 根据美国国务院声明,此次由奥巴马提议召开的“核安全峰会”,惟一主题就是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来应对核恐怖主义威胁。美国政府希望通过召开此次会议,促使各国达成核恐怖威胁的共同理解,寻求保证核燃料安全的有效措施,阻止核燃料的走私。 在奥巴马的外交议程中,最优先的事务依然沿袭了布什时代的标签——反恐,尽管在奥巴马的口中,“反恐”更多地被反极端主义所代替。增兵阿富汗就是反恐战争的延续。但在阿富汗战争之外,非常规的恐怖威胁,特别是来自伊朗和朝鲜的威胁,也被认为事关美国的核心利益。 除了传统的地缘政治风险,在美国看来,伊朗和朝鲜这样的“敌意”政权在获得核武后,一方面可能有意将其提供给恐怖分子;另一方面,这些国家在保证核武以及核燃料安全方面的松懈,可能会客观上造成核材料流失,从而危及美国的国家安全。 因此,利用全球“召集人”的身份,来应对美国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的核恐怖主义,成为美国政府的不二之选。自奥巴马上台以来,美国越来越习惯于这种角色——这是美国实力相对衰弱使然,同时也有助于在其传统盟友之外,纠集主要的利益攸关方,形成一种利益驱动、而非意识形态驱动的准联盟。这么做的好处在于更高的效率、更强有力的针对性。但其结果,也可能将联合国的集体一致原则置于一旁,不利国际决策的民主化。 核安全峰会 - 背景 美国国务院证实,包括中国在内的伊朗核问题有关六方,当天举行了电话会议,美国官员透露,联合国安理会最快下周开始,将讨论进一步制裁伊朗的议题。美国总统奥巴马三十号会见法国总统萨科齐之後,首度提出制裁伊朗的时间表,周三,中、美、英、俄、德、法等伊朗核问题有关六方代表,召开了电话会议。 对于奥巴马信誓旦旦的指出,将在数周之内对制裁伊朗有所定论,是否显示已经获得中国的支持,白宫当天只表示,奥巴马有足够的信心。 白宫副发言人伯顿:“总统认为我们在制裁(伊朗)的问题上拥有国际社会前所未有的支持,他对於今年春天内获得所有国家的同意感到非常有信心。” 据不具名的美国官员透露,尽管中国并不乐意,但是已经同意开始讨论制裁伊朗的事宜,最快下周在联合国安理会展开辩论。 核安全峰会 - 相关 奥巴马构想“三部曲” 被认为浑身上下每个毛孔都在“求变”的美国首位黑人总统奥巴马上台不久,就力图改变美国原有的核安全与战略思维,高举防范核恐怖主义的大旗,做起了“无核武世界”的千秋大梦,整个世界大有被其一起拉入梦乡之意。此次核安全华盛顿峰会就是想让梦想照进现实,让现实朝向梦想。 “无核武世界”的构想虽然具有明显的奥氏色彩,但其实是一个有战略图谋的新美国梦,做得颇为有理有据。 首先,美国的保守派和现实主义者逐渐接受了“全球零核”这一理念,保守派和自由派第一次在“无核世界”问题上达成共识。其标志是美国四元老2007年1月的公开宣言。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和舒尔茨、前国防部长佩里、前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纳恩这四位重量级前政要,以及现实主义者的代表人物,联名在《华尔街日报》发表题为“一个没有核武器的世界”的文章,呼吁世界各国努力减小对核武器的依赖,阻止核武器扩散到潜在危险分子手中,并全面消除核武器对整个世界的威胁,最终实现无核世界的目标。 其次,美国可以依仗其他的威慑力来维护其安全与战略利益并领先于他国。美国副总统拜登2月在华盛顿国防大学发表演说时呼吁称:“美国长久以来依靠核武器威慑敌人,但随着科技进步已能不使用核武就达到相同目的。” 还有,美方认为,美国重新建立在世界核裁军运动的领导权将会有助于美国重新融入世界,巩固美国的软权力。同时,核武器呈扩散趋势,其所带来的越来越大的阴影“更需要美国总统奥巴马将核裁军问题放入最高议程”。 奥巴马早就宣布了其实施无核武器世界计划的步骤:与俄罗斯一道尽快谈判达成《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大幅削减美俄核武器;美政府将力争国会尽快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与其他国家一道寻求强化《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包括加强核查、强化对违反条约国家的制裁及寻求建立一个关于和平利用核能的新机制;争取4年内确保可用于核武器生产的核裂变材料不会被扩散;在一年内主持召开关于世界核安全的全球首脑会议。此外,美国还寻求达成一项旨在终止核武器用裂变材料生产的国际条约,确保恐怖分子永远不能获得核武器或核材料。因此,美国对即将召开的核安全峰会看得很重。 其实,即将召开的核安全峰会只是奥巴马将主演其“无核武世界”大戏“三部曲”中的一部。即将发布的《核态势评估》是第一部曲,代表美国对核武的新战略定位和新政策取向。马上要召开的华盛顿核安全峰会为第二部曲。奥巴马将亲自上阵主持会议,敦促与会国支持美国“零核”理念,进一步奠定美国主导地位。然后是5月份的第三部曲,重审《核不扩散条约》。奥巴马将在头两炮的基础上,把核裁军纳入强化核不扩散体制。

世界核武器持有形势■目前得到国际社会认可的有核国家是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和中国,5国的核地位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五国当中,美俄核武库最为庞大,继承了冷战时期的大部分核遗产,双方已经展开关于削减核武器的磋商和谈判,并陆续签署了相关协议。■冷战刚结束,白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南非等一批国家都主动放弃现有核武器及核武器发展计划,成为无核国家。■一些没有核武器的国家千方百计谋求核武器,成为“核门槛”国家。印度、巴基斯坦进行了核爆炸试验。以色列和日本虽未公开进行核爆试验,但以色列是公认的具有核武器的国家,而日本则完全具备生产核武器的技术条件。朝鲜、伊朗宣称拥有核武器,并进行了相关实验,但持有形式和武器质量尚不明确。此外,在美国的压力下,利比亚放弃了核计划,把相关资料和离心机运往美国。■除了“核门槛”国家,谋求核武器的还有各种恐怖组织。中国在本届核峰会上主要有四点主张:一是强调机制建设应以国际组织为核心,“支持国际原子能机构在核安全领域发挥主导作用”,而不是以一个国家或一群西方国家为主导。二是强调实现和平发展核能与核安全的有效平衡。中美在这方面的侧重点不同,美国关注核恐怖主义,而中国正处在核工业爆发期,对和平利用核能、发展民用核能的权利更为关注。三是强调照顾非核国家的立场,“切实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核安全能力”。这体现了中方在此问题上的一贯主张。四是强调中国“本着负责任的态度,高度重视核安全,坚决反对核扩散和核恐怖主义”,亮明中方态度,并再次强调中国“始终恪守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等立场。中国的态度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和理念,作为有核国家,又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而且是发展中国家,中国乐见核武器总量在平衡状态中继续缩减,同时积极开发核能。中国的意见代表了那些希望和平利用核能、免受无辜的核威慑的其他国家的愿望,这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区域和全球稳定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希望我的答案令您满意!

背景资料:世界核武持有形势 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试爆核武器的国家,也是唯一一个将核武器应用于实战的国家。美国拥有万件核武器,是世界上拥有核武器数量最多的国家。美国的核武器有7000至8000件处于实战部署状态,其中有6480枚战略核弹头。前苏联是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掌握核武技术的国家,于1949年首次试爆。冷战期间,苏联核武数量一度超越美国。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大部分的苏联核武器。1952年10月3日,英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澳大利亚试爆成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1960年2月13日,法国在西部非洲撒哈拉大沙漠爆炸成功了第一颗原子弹,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自1964年中国首次试爆原子弹,数十年来,中国的核武技术水准与世界领先水平的差距要远远小于常规武器与世界的差距。目前中国具有与美、俄一样的空、地、潜全方位投射打击能力,核弹头数量估计在400枚左右。世界上媒体一再报道说以色列是继中国以后第六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但以色列一直保持沉默。1998年进行了数次地下核试验之后,印度宣称拥有核武。巴基斯坦拥有最多可以制造52件核武器的核物质,还有可以用于进行核攻击的战斗机和导弹技术。南非在1979年之后制造了6件核武器,但在白人政权垮台和废除种族隔离政策的背景下,1993年宣布放弃核武器计划。巴西1990年宣布放弃核武器计划。阿根廷1983年中止了在军人政权下实施的核武器计划。在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在1996年之前把部署在本国境内的核武器转交给了俄罗斯。胡锦涛在核安全峰会上就应对核安全挑战提出五点主张中国日报网消息: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出席华盛顿当地时间13日举行的核安全峰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国际安全形势复杂多变,核安全问题日益引起国际社会关注,主要是非传统核安全问题凸现、核恐怖主义潜在威胁不容忽视、核材料流失和非法贩运风险上升。妥善应对核安全挑战,保障核能持续健康发展,维护国际安全稳定,成为各国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胡锦涛就加强应对核安全挑战,提出5点主张:第一, 切实履行核安全的国家承诺和责任。各国应加强国内相关立法和监督管理机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本国核材料和核设施安全,培育核安全文化,强化出口管制,提高核安全能力。第二, 切实巩固现有核安全国际法框架。应该推动《核材料实物保护公约》修订案尽早生效,促进《制止核恐怖主义行为国际公约》的普遍性。应该全面履行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有效打击核材料非法贩运,防止非国际行为者获取核材料。第三, 切实加强核安全国际合作。各国应该充分利用现有多边和双边合作机制和渠道,分享核安全经验,加强信息交流和执法合作。支持国际原子能机构在核安全领域发挥主导作用,充分利用机构平台,支持各国核安全努力。第四, 切实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核安全能力。国际原子能机构和发达国家应该尊重发展中国家意愿,根据其实际需要和现有条件,在经济、技术、人力资源等方面加大援助力度,促进实现普遍核安全。第五, 切实处理好核安全与和平利用核能的关系。胡锦涛还指出,中国本着负责任的态度,高度重视核安全,坚决反对核扩散和核恐怖主义,并为此做出了一系列积极努力:第一, 全面加强核安全能力。中国已建立较为完善的安全法规和监管体系,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核材料和核设施安全。第二, 严格履行核安全国际义务。中国支持并严格履行现有核安全国际公约及联合国安理会相关决议。第三, 重视并积极参与国际核安全合作。中国积极支持国际原子能机构核安全工作,是“打击核恐怖主义全球倡议”的创始伙伴国,同许多国家保持双边交流。第四, 积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核安全援助。胡锦涛主席还向峰会重申了中国在核扩散和核安全问题上的一贯立场。他指出,中国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坚定奉行自卫防御的核战略,始终恪守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明确承诺无条件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地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中国坚决反对核武器扩散,积极支持加强国际核安全努力,坚定支持各国平等享有和平利用核能权利。

世界瞩目的首届核安全峰会,历时两天,于2010年4月13日在美国华盛顿闭幕。包括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内的47个国家的领导人或代表,以及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和欧盟等国际和地区组织负责人出席了这次会议。与会各国代表签署了《华盛顿核安全峰会公报》和《华盛顿核安全峰会工作计划》,不仅就全球范围内加强核安全和应对核恐怖主义威胁达成了广泛共识,而且表达了与会各国为维护和强化国际核不扩散体制共同行动的意愿。但是,当前国际核扩散形势日趋复杂而严峻,维护核安全依然面临诸多挑战,这需要世界各国以持续有效的国际合作和共同行动落实业已达成的共识。同时,国际社会也期待美国,作为这次会议的发起者和拥有世界上最大核武库的国家,以负责任的国家行动承担起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怎么发表讲话

站在台上,自然点,把想说的话说出来。这就是演讲。

上台发言应该先表明身份,谦虚的态度,感谢,做出表态。

1、表明身份

当在场还有其他单位、公司人员时,首先一个你要先亮明身份,以简单的一个自我介绍开场,自我介绍不要多,就我是谁,是哪个单位的,是哪个领导带的兵,有这些信息就可以了。要是在场的都是同一个部门,大家都知道你,那这个环节就可以省略。

2、谦虚的态度

一个人时刻保持谦虚、低调是永远不会错的,所以有了开场之后,接下来你就要放低姿态,谦虚的表达出自己此刻的心情,领导让你上台讲话,那是给你露脸的机会,其他同事肯定会有一些嫉妒的,要是这个时候你还拽的二五八万的,那今后在工作中,大家都会给你小鞋穿,领导也会觉得你这人情商太低了,所以一定要谦虚。

3、感谢

这一年来能取得一些成绩,一是要感谢公司给我们搭建这样一个开放创新的平台,给了我们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的机会;二是要特别感谢领导的正确引导以及在工作中对我们的支持和帮助,让我们在方向的精准把控上、问题处理方案选择上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是要特别感谢一路走过来支持、信任、宽容我的团队们、伙伴们、同仁们,能与大家并肩作战,我感到很荣幸,特别开心,特别有收获,我从大家每个人身上学到了很多,也发现了自己存在的很多不足,这为我今后努力明确了方向,这也将成为我职业生涯里最宝贵的一笔财富。

4、做出表态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一定将继续努力,不断积累经验,不断优化迭代自己,与团队、同仁打好配合,一定不负领导的重托,也不负团队的信任,相信在领导正确带领下,我们在新的一年里一定会再创辉煌。

发表了什么讲话

发表(《论十大关系》 )的讲话,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发表了什么讲话,用什么词

发表了什么讲话,用什么词,在任何的发表当中,都是会提前准备好要发表的稿子,在一些重要场合或群众集会上发表自己的言论或者感想之类的,以下分享发表了什么讲话,用什么词。

一、通俗化

为了语言的通俗化,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化简为繁。一篇领导人讲话,总要阐明一些道理和观点。但是,其目的是为了提高人们的认识以推动某项工作,而不是发表学术论文,因此,在谈意义、讲观点时,理论性太强的语言不宜用得过多,现成的概念和观点也没有必要过多的解释。用简练质朴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道理,是撰写讲话稿的一条重要要求。

2、化专为俗。尽管有些会议专业性很强,但是,领导讲话主要是讲思想认识和工作方法,专业性的词汇应当尽量少用,特别是对行业不同、工作性质不同的与会者讲话,行话不宜说的太多。

3、化隐为明。在会上的讲话是一念即过的,听讲的人不能像读文章那样可以反复看几遍,从中抓住重要内容。所以,写讲话稿时应把最重要的话放在最关键的地方说。

4、化长为短。这里所说的长与短,是对讲话的句式和层次而言的。有的同志写稿,习惯用长句子、大段落,几十个字才用一个标点,几篇稿纸也见不到一个自然段,这是写讲话稿所忌讳的。因为,句子和段落太长,读的人和听的人都容易很快就疲劳了,也容易听了后面忘了前面,不得要领。所以,讲话稿的句式短一些,自然段多一些,既可以层次鲜明,也容易让人听清弄懂。

5、化虚为实。讲话稿不宜使用空洞的、华而不实的词句,应尽量给人以实事求是的印象,不要滥用形容词,不要使人产生长而空、卖弄文笔的感觉。

二、形象化

语言的形象化,是一个语言的艺术问题。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逻辑推理和事实印证,是人们说明问题的常用方法。以会议讲话的方式阐述问题,应该尽可能选择后者。恰当地列举有说服力的事例。既便于口语表达,又有利于克服用理论解释理论,用概念解释概念的弊病。举例子一定要做到为观点服务,不能只是罗列现象。

2、打比方。这是使抽象概念变为形象思维的好方法。毛泽东同志生前的许多讲话中都有这样的范例。他把典型调查比做解剖麻雀,把工作目的和方法的关系比喻为河与桥梁的关系,效果都很好。

3、提问题。在关键的地方,以反话、问答的方式提出一些尖锐的问题,既能使讲话紧紧抓住听众的注意力,促使人们深思,也能加重讲话的语气,使讲话更加生动有力,还能变换讲话的口吻,有助于段落之间的衔接。

4、借词汇。把某些描绘生活现象的词汇随手拈来,用在形容某项工作上,能够增强讲话的生动性。如:把加强班组工作称为“夯实基础” ;把整党补课、巩固成果称为“回头看”等。

5、“抓活鱼”。人民群众的语言是非常丰富的.,他们创造的许多俗语、谚语、顺口溜和口头禅等,都非常精妙,像“抓活鱼”一样把他们抓来使用,能给一篇讲话增添许多光彩。

6、添趣味。适当运用幽默、讽刺、含蓄的语言,也是使一篇讲话生动形象的好方法。会议的严肃性不等于只是板起脸孔训人,让深刻的道理恰到好处地寓于风趣的谈笑中,更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7、压韵律。做到音节匀称、声调和谐、韵脚自然、节奏明快,能增添讲话的立体感。

三、口语化

做到使讲话稿口语化,要对所使用的文字、词句、标点符号等进行精心的挑选加工,是写出的文稿读起来像平时讲话一样,通顺流畅,语气自然,节奏明快,听起来不含糊、不罗嗦、不吃力。达到文字口语化的要求,可以把握“十不用”的要领。

1、 不用“之乎者也”一类的文言虚词。人们在写供人阅读的文章时,恰当地使用一些文言是有一定好处的,但是把这类词句写入讲话稿,读起来文绉绉的很不自然,听着也很别扭,应当尽量不用。

2、 不用不常见的生涩冷僻字词。

3、 不用不规范的简化字。严格地说,不规范的简化字是错字,不应该写进任何公文,写进领导人讲话稿既不严肃也容易读错。

4、 不用未约定成俗的省略词。

5、 不用不常见繁体字和草体字。有些繁体字已经多年不用,有些草体字也不流行,人们偶尔见到会觉得陌生,在讲话稿中出现这样的字,讲话人就容易分散注意力,影响讲话的连贯性。

6、 不用不通俗的土语方言。

7、 尽量不用容易听混的同音词。像“全部”与“全不”,“骄傲”与“娇气”,“向前看”与“向钱看”等。每对词的含义不同,读起来音调一样,所以很容易听混。必须同时使用时,可以将其中的一个用同义词换掉,不好换的可以加上一些限制或修饰词,构成一个新的词组,就能使人清楚的区别开来。

8、 尽量不用单音节的词。像“但、并、而、故”等副词,在应用文中使用量很大,在讲话稿中偶尔出现一两个对全文影响不大,但是用多了就破坏讲话语气的通顺流畅。因此,在使用这些副词时,应写成两三个字的双音节为好。如“但是、而且、所以”等。

9、 不用难于上口的书面用词。像“该厂、愈来、奖掖”等词,人们平时讲话时是不用的,念出来发音不响亮,如果换成“这个厂、越来、奖励”等词,念起来比较自然响亮。

10、 不用读不出来的标点符号。像破折号、分号、括号、省略号等,都是念不出来的,改用文字表达就能让人听得清楚明白。

发言的技巧1

技巧1:讲话前的准备

1、克服紧张情绪。对讲话少的人来说,讲话前紧张是自然的,应该正视这种紧张作,全当是丢一次丑,再紧也得讲。那么,如何消除紧张情绪,有几种物理方法大家可以试一下:

深深呼吸—眼睛微闭,全身放松,心里默默的数数,这样可以使血液循环减慢,心神就会安定下来,全身有一种轻松感。

临场活动—由于紧张会使体内产生大量的热能,如果在讲话前稍加活动,双手握紧然后放松,让肌肉缩紧再放松,就会促使热量散发。

闭目养神—闭目用舌尖顶上腭,用鼻吸气,可以达到安定神绪,独自幽静,怡然自得的目的。

凝视物体—确定某一物体,专注凝视,并去分析它的形状,观察其颜色与远近。

摄入饮料—讲话前准备一杯开水,这样可以增加唾液,保证喉部湿润,也可以稳定情绪。

情绪转移—情绪转移也可以缓解紧张症状。英国有个企业家叫詹姆斯,因讲话屡次失败,怕在众人面前丢丑,每次讲话时那种紧张的场面就浮现在眼前。有次讲话前他狠狠地拧了自己大腿一把,突然感到出奇的平静,结果讲得非常成功。

2、认真构思腹稿。在稳定情绪的同时要理清讲话思路,做到胸有成竹。构思腹稿要防止下列话题:对于不知道的事情不要冒充内行;不要在公共场所谈论别人的缺陷;不要谈容易引起争论的话题;不要到处诉苦发牢骚。

3、了解掌握听众。每到一处讲话,即是三五成群的聊天,也要分个场合,可谓“逢场作戏”。了解听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文化、职业、年龄、性别等。

技巧2:讲话时的技巧

1、开头的技巧。即兴讲话是一种随行就市,临场发挥的行为。所以把开头不要看得过分重要,也不要规定得过于死板,这样会限制讲话的临场发挥。

开头的方式有

(1)直入式。

(2)引用式。

(3)提问式。

开头的方式很多,还有故事式、悬念式、自我介绍式等,希望大家以后在实践中慢慢体会。

2、讲话中的技巧。讲话中,如同文章的正文、主体。

3、结尾的技巧。讲话的结束语用好了能起到预想不到的效果。结尾的方式有:总结式、升华式、启发式、号召式等。接下来是三分钟演讲的方法:

发言的技巧2

找读者之类的语言优美又又哲理的文章,演讲要注意语调,如果加入动作老师可以加分。这是我们老师讲的

首先是对大家的问候,然后做一个自我介绍。就可以直入话题了。最主要是控制好说话的速度

应该有一种坚韧的毅力和不达目的的不罢休的顽强信念。然后应该掌握以下几方面的技巧:

讲法 演讲是练习普通话的好机会,特别要注意“字正腔圆”,断句、断词要准确,还要注意整篇讲来有抑有扬,不要像和尚念经那样低声絮语,也不要像机关枪扫射般咄咄逼人,要有快有慢,有张有弛。

表情 这里指的是面部表情,即眼、眉、嘴以及头等配合讲词的协同动作。这些动作要完全服从于讲词的需要,是“自然而然”的,从生活中来的。台上的表情可以比生活中稍为夸张,但不宜过分,给人以做作之感。尤其不能因“演”而“讲”,因“演”而“讲”则会显得“虚假”,进而引起哄笑。

在表情中尤为重要的是眼神。首先,演讲者的眼神要能“拢”住全体观众,不可瞪天看地,或盯住台下一隅,而要自然地平直向前,达到最后一排观众为止;其次,要照顾到台下两边的观众,以加强演讲者和观众的感情交流。

站位 演讲比朗诵更自然,更自由,可以随着讲稿的内容而变化站位。一般说来,不要在演讲人前边安放讲桌,顶多安一个话筒,以增加音量和效果。这样,演讲者一上台,就站在台前正中的话筒前。脚跟应靠近,腿站直,显得精神。

虽然不必如体育课“立正”般僵直,但是切忌双脚分立,那样显得粗俗松垮。站好以后和演讲中,又切忌脚尖点地,脚跟颠颤,这是小同学常犯的毛病,有人把这种动作叫“踩电门”。在演讲过程中,有时候可以稍为向左、右、前、后做些动作。

手势 人在演讲中使用最多、动作的要算手势了。它可以随着内容的需要向上、下、左、右、前、侧各个方向挥动。就是在同一个方向还可以有手心向上、向下、向内、向外之别。还可以用拳。手势可单手,可双手。这些都没有机械的规定。

在使用手势时要注意三点:胳膊不要伸得过直,以免僵板;手指不宜弯曲,以免拙笨;手势运用要和它所配合的那句话同始同终,以免分裂。

演讲的十种基本技巧

1、熟悉场地。争取熟悉你要发表演讲的环境。提早到达并巡视讲台,练习使用麦克风和其他辅助视觉设施。

2、熟悉听众。在听众进入会场时向他们致意。向一群友好的人演讲总比对一群陌生人演讲来得容易些。

3、熟悉你的讲稿。如果你不熟悉你的稿子或者对它不满意,你的紧张感就会增强。演练你的演讲稿,并且做必要的修改。

4、 放松自己。做些准备活动松弛紧张的神经。

5、设想你自己演讲时的情景。想象你自己在侃侃而谈,声音洪亮、吐字清晰、充满自信。倘能设想自己成功,你就一定会成功。

6、要意识到在场的人们希望你成功。听众希望你的讲话兴味盎然、催人向上、旁征博引且风趣幽默。他们不愿看到你把事情搞砸。

7、不要道歉。假使你说到你的紧张或为你觉得任何讲稿中感到不妥的地方表示歉意,你就可能是在提醒听众注意一些他们其实并未意识到的东西。对此绝口不提就是。

8、集中注意力于内容上,而不是形式。把你的注意力从内心的焦虑上解脱出来,转向外在的演讲内容和听众。然后你的紧张感就会逐渐消失。

9、把紧张转化为积极的动力。要控制你的紧张情绪并把它变成活力和热情。

10、积累演讲技巧的经验。经验会带来自信,而自信是演讲取得成效的关键。参加口才培训、开会、讲课、在各种聚会上发言……你都能学到你需要的经验。

尊敬的各位同事,女士们、先生们!中国一直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事业的积极参与者,有诚意、有决心为巴黎大会成功作出自己的贡献。过去几十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但也承担了资源环境方面的代价。鉴往知来,中国正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中国把应对气候变化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坚持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并重,通过法律、行政、技术、市场等多种手段,全力推进各项工作。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全球总量的24%,新增装机占全球增量的42%。中国是世界节能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中华文明历来强调天人合一、尊重自然。面向未来,中国将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十三五”规划重要内容,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通过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实施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低碳能源体系、发展绿色建筑和低碳交通、建立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中国在“国家自主贡献”中提出将于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虽然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但我们有信心和决心实现我们的承诺。中国坚持正确义利观,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多年来,中国政府认真落实气候变化领域南南合作政策承诺,支持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发展中国家、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为加大支持力度,中国在今年9月宣布设立200亿元人民币的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中国将于明年启动在发展中国家开展10个低碳示范区、100个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项目及1000个应对气候变化培训名额的合作项目,继续推进清洁能源、防灾减灾、生态保护、气候适应型农业、低碳智慧型城市建设等领域的国际合作,并帮助他们提高融资能力。尊敬的各位同事,女士们、先生们!应对气候变化是人类共同的事业,世界的目光正聚焦于巴黎。让我们携手努力,为推动建立公平有效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机制、实现更高水平全球可持续发展、构建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作出贡献!谢谢大家。

发表讲话的意思

发言和讲话的意思

发言和讲话的意思,语言是一门深奥的技术,在不同场合,说话的方式和形容说话的词语都有所不同,“讲话”和“发言”本是同义语,但是却又不一样,那么发言和讲话的意思是什么?

“讲话”与“发言”的区别在于意思和用法:

1、意思不同。

讲话,即说话;发言。说话,即用语言表达意思;发言,即发表意见,发表评论。

2、用法不同。

发言:康濯 《腊梅花》五:“农民们一个接一个地上台发言。”

讲话:巴金 《探索集·“豪言壮语”》:“要讲话就得讲老实话,讲自己的话,哪怕是讲讲自己的毛病也好。”

扩展资料:

引证释义:

一、讲话

1、讲演的话。如:他的讲话代表了多数同志的要求。

2、一种普及性的著作体裁,多用作书名。如:《古代汉语知识讲话》。

二、发言

1、发表意见。

1)《史记·滑稽列传》:“ 武帝 时有幸倡 郭舍人 者,发言陈辞虽不合大道,然令人主和说。”

2)魏巍《东方》第三部第十一章:“他竭力使自己的发言保持平静的语调。”

2、发表的意见。

1)晋袁宏《后汉纪·明帝纪下》:“臣伏见皇太子仁厚宽明,发言高远,卓然绝异,非人所能及也。”

白话文:“我认为皇太子仁厚宽明,发表的.意见有远见,卓然独特,不是人所能达到的。”

2)巴金《中国作家协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闭幕词》:“不断的掌声就说明这些发言是受到全场热烈欢迎的。”

3、指发言稿。

柯岩《追赶太阳的人》二:“深夜,代表们都休息了,小会议室里还亮着一盏灯,是有人在赶写发言还是忘了熄灯?”

4、表现于语言文字。

《诗大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白话文:“作诗的人,是人们思想感情的体现。在心里就是志向,用语言表达就是诗。”

5、指遣词造句。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二:“譬诸诗,发言平易而循乎绳墨,法之正也;发言隽伟而不拘乎绳墨,法之奇也。”

白话文:“譬如诗,语言平易而沿着吗绳墨,方法对的;发言杰出而不拘泥于准则,法的奇观。”

关于发言和讲话,事实上是官场一个非常普遍的潜规则,一般人都谙熟此道.

我们有时会听到这样的对话:

某说:下面请某某讲话.某某却说:我这个不叫讲话,哈哈,啊……其实,这也是潜规则:可以肯定,在这个场合中,某某是官但不是最大的.在他看来,只有最大的那位才能配得上讲话,而自己只能叫作发言.

发言对于官场中人来说,代表被动、从属的地位,必须时刻保持毕恭毕敬的态度.而讲话则代表高高在上、为人尊重,什么时候都可以信口开河.由此,能够颐指气使地讲话,成了一些人当官以后体现位高权重的一个标志,和专车、秘书的配备是一样的.

如果几个同等份量的大官凑在一起讲话,那就更有意思了.主持人必定会让先讲的领导作讲话,让后讲的领导作重要讲话;或者让先讲的领导作重要讲话,让后讲的领导作重要指示.

先讲的领导一般也很自觉,不管前面讲得如何慷慨激昂,末了必定会补上一句:我讲的都是初步意见,以某某某讲的为准.意思是说:今天我官小,讲什么都是白讲!

后讲的领导也有套路,一般开头就会来一句:某某讲的我都同意,或我都原则同意.意思是说,今天我官大,只有我讲的才是一句顶一万句.只要我不同意,前面那人所作的重要讲话那都是费话.

相反,对于地位低的人,在有上级在场的情况下,切不可很随意地说:下面我讲几句.要知道,在上级面前,下级是没有讲话权利的.不管说什么,哪怕是真理,也只能说“我有几点不成熟的意见汇报汇报”或者简而言之“我发个言.”

发言和讲话是有区别的,这也是领导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如果是老百姓,那么什么时候张口都只是“说话”.但领导就不一样了,他说话不叫说话,区别不同情况分别叫作“发言”、“汇报”、“介绍”、“交流”、“讲话”、“指示”,什么时候称什么,是须臾不能搞错的.搞错了这些潜台词,就等于搞错了领导的身份,犯大忌啊!

发言对于官场中人来说,代表被动、从属的地位,必须时刻保持毕恭毕敬的态度.而讲话则代表高高在上、为人尊重,什么时候都可以信口开河.由此,能够颐指气使地讲话,成了一些人当官以后体现位高权重的一个标志,这和专车、秘书的配备是一样的.

1、适用场合不同

讲话要通俗易懂,口语化,用于比较轻松的场合;

致辞适用于正式场合之中,比较严肃。

2、语义对象不同

讲话指正式的演说,如:他的讲话代表了多数同志的要求。

致辞指在仪式上讲表示勉励、感谢、祝贺、哀悼等的话,用文字或语言向人表达思想感情。

3、范围不同

讲话还可以用于一种普及性的著作体裁(多用做书名)。

致辞指在举行会议或某种仪式时请具有一定身份的人讲话。

“致辞”和“致词”

是一对异形词,意义是一样的。

致辞和致词的区别是:

1、两者强调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致词"中的“词”是指“言词、词语”;“致辞”中的“辞”是指“文辞、辞藻”。

2、两者在色彩上有一定的差别。“致辞”比“"致词"更为庄重,主要用于一些非常正式的场合、重大的庆典等。

扩展资料

作家冰心著有诗歌《致词》,是在1922年即诗人22岁时写下的一首向亲爱的母亲的庄严《致词》,这是一首伟大母爱的多情颂歌。

致辞词语解释:

拼音:zhì cí

释义:亦作"致辞"。

1、指用文字或语言向人表达思想感情。

2、犹致语。

3、现一般指在举行会议或某种仪式时请具有一定身份的人讲话。

发表讲话和做讲话区别

发表讲话和做讲话区别,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听到,请某某发表讲话,又或者请某某做讲话,这两者其实是有区别的,。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以下为大家分享发表讲话和做讲话区别。

做发言和作发言的区别如下:

做发言和作发言只有一个区别,就是语言色彩不同。“作”表示的动作性不强,意义比较抽象、泛化;而“做”表示的动作性强,意义比较具体、实在。

做和作的主要区别:

1、从语体色彩来看:区分“作”、“做”用法的基本标准是“文”与“白”。“作”多用于具有书面语色彩的词语,特别是文言词语均用“作”,成语几乎全用“作”;“做”则多用于具有口语色彩的词语。这种情况与“作”出于文言,起源很早,而“做”出于北方白话,起源很晚有关。

2、从语法特征来看:宾语是双音节动词,多用“作”,在这种情况下,宾语成为名物化的动名词,“作”的动词性已经虚化;宾语是双音节名词,多用“做”,表示做某件事或某方面的事。

“作”和“做”用法的区分在现代汉语中比较复杂,有的情况下还有争议。根据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吕叔湘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一书中提出的意见,习惯上,具体东西的制造一般写成“做”,如“做桌子,做衣服,做文章”。

抽象一点的、书面语色彩重一点的词语,特别是成语里,一般都写成“作”,如“作罢,作废,作对,作怪,作乱,作价,作曲,作文,作战,装模作样,认贼作父”。

发言和讲话的区别和用法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意思是提醒讲话者不要浪费听众的时间,注意讲话质量.因此,又有“不要没话找话”这么一句老话.官场上的发言和讲话,与通常的“说假话不脸红,说真话需谨慎,说大话很自然,说空话成习惯”相比倒可另有一表.

长期以来,一些坐主席台前排的领导干部习惯了“你方讲罢我登台”的讲话方式,尽管内容大同小异,甚至语无伦次,都要说上几句强调几句补充几句,说是“几句”,一开口一强调一补充起来就反反复复没完没了废话连篇.和各种职务补贴一样,讲话也成了领导干部的一种政治待遇,逢会不讲上一讲,就好像失去了身份.

关于发言和讲话,事实上是官场一个非常普遍的潜规则,一般人都谙熟此道.

我们有时会听到这样的对话:

某说:下面请某某讲话.某某却说:我这个不叫讲话,哈哈,啊……其实,这也是潜规则:可以肯定,在这个场合中,某某是官但不是最大的.在他看来,只有最大的那位才能配得上讲话,而自己只能叫作发言.

发言对于官场中人来说,代表被动、从属的地位,必须时刻保持毕恭毕敬的态度.而讲话则代表高高在上、为人尊重,什么时候都可以信口开河.由此,能够颐指气使地讲话,成了一些人当官以后体现位高权重的一个标志,和专车、秘书的配备是一样的.

如果几个同等份量的大官凑在一起讲话,那就更有意思了.主持人必定会让先讲的领导作讲话,让后讲的领导作重要讲话;或者让先讲的领导作重要讲话,让后讲的领导作重要指示.

先讲的领导一般也很自觉,不管前面讲得如何慷慨激昂,末了必定会补上一句:我讲的都是初步意见,以某某某讲的为准.意思是说:今天我官小,讲什么都是白讲!后讲的领导也有套路,一般开头就会来一句:某某讲的.我都同意,或我都原则同意.意思是说,今天我官大,只有我讲的才是一句顶一万句.只要我不同意,前面那人所作的重要讲话那都是费话.

相反,对于地位低的人,在有上级在场的情况下,切不可很随意地说:下面我讲几句.要知道,在上级面前,下级是没有讲话权利的.不管说什么,哪怕是真理,也只能说“我有几点不成熟的意见汇报汇报”或者简而言之“我发个言.”

发言和讲话是有区别的,这也是领导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如果是老百姓,那么什么时候张口都只是“说话”.但领导就不一样了,他说话不叫说话,区别不同情况分别叫作“发言”、“汇报”、“介绍”、“交流”、“讲话”、“指示”,什么时候称什么,是须臾不能搞错的.搞错了这些潜台词,就等于搞错了领导的身份,犯大忌啊!

发言对于官场中人来说,代表被动、从属的地位,必须时刻保持毕恭毕敬的态度.而讲话则代表高高在上、为人尊重,什么时候都可以信口开河.由此,能够颐指气使地讲话,成了一些人当官以后体现位高权重的一个标志,这和专车、秘书的配备是一样的.

发言和讲话的区别

1、适用场合不同

讲话要通俗易懂,口语化,用于比较轻松的场合;

致辞适用于正式场合之中,比较严肃。

2、语义对象不同

讲话指正式的演说,如:他的讲话代表了多数同志的要求。

致辞指在仪式上讲表示勉励、感谢、祝贺、哀悼等的话,用文字或语言向人表达思想感情。

3、范围不同

讲话还可以用于一种普及性的著作体裁(多用做书名)。

致辞指在举行会议或某种仪式时请具有一定身份的人讲话。

发表讲话英语翻译

give a speech

演讲speech,做演讲giveaspeech

speech

演讲的英文:speech;give a lecture;make a speech;lecture。

[例句]演讲引来观众一片嘘声。

The speech was greeted with loud boos from the audience.

英语翻译技巧:

1、省略翻译法

这与最开始提到的增译法相反,就是要求你把不符合汉语,或者英语的表达的方式、思维的习惯或者语言的习惯的部分删去,以免使所翻译出的句子沉杂累赘。

2、合并法

合并翻译法就是把多个短句子或者简单句合并到一起,形成一个复合句或者说复杂句,多出现在汉译英的题目里出现,比如最后会翻译成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宾语从句等等。

  • 索引序列
  • 核安全峰会并发表讲话
  • 怎么发表讲话
  • 发表了什么讲话
  • 发表讲话的意思
  • 发表讲话英语翻译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