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研sci不都是英文,只能说英文占大部分。
《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简称 SCI )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 ISI)的尤金·加菲尔德(Eugene Garfield)于1957 年在美国费城创办的引文数据库。
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
其实sci刊物主要来源于40多个国家,50多种文字,其中主要的国家有美国、英国、荷兰、德国、俄罗斯、法国、日本、加拿大等,也收录部分中国(包括港澳台)刊物。如果作者是要发表sci论文的话,可以根据期刊的具体情况来说。
当然对于sci论文的写作来说,大都还是需要全英文的,所以这也就需要国内的作者们,多参考了解英文的文献和其写作方式和语句的变化,或者也是可以将中文的写作进行润色翻译,找正规的论文润色翻译机构,这样才是可以的,对文章的质量也有保障。
SCI是必须英文的 公司提供代写一站式服务 翻译不用愁
SCIE不属于SCI,以下为具体区别: SCI和SCIE(SCI Expanded)分别是科学引文索引及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即网络版),主要收录自然科学、工程技术领域最具影响力的重要期刊,前者收录期刊3600多种,后者收录期刊6000多种,学科覆盖150多个领域。 SCI相当于EI核心,而SCIE相当于EI非核心。虽然你偶尔发现SCIE的影响因子可能比SCI还高,但就其影响价值仍不如SCI。ISI通过它严格的选刊标准和评估程序挑选刊源,而且每年略有增减,从而做到其收录的文献能全面覆盖全世界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经国家科学技术部有关部门和领导研究,决定从2000年的统计工作起,SCI论文统计用检索系统改为用SCIE。也就是说:如果某位作者的论文被2000年版以后的SCIE收录,就算是被三大检索刊物之一的SCI收录了。也就是说在中国统计SCI成果,就是以SCI-E检索为标准的,SCI-E检索就等于SCI检索。我们常说的SCI检索,其实应该是SCI-E检索更贴切。
SCI 和 SCIE ( SCI Expanded )分别是Thomoson ISI公司旗下的科学引文索引sciene citation index(俗称SCI)及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scien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俗称SCIE,即网络版),主要收录自然科学、工程技术领域最具影响力的重要期刊,学科覆盖 150 多个领域。SCI 和 SCI-E 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1 ) SCI-E 是 SCI 的扩展版,目前前者收录期刊 3600 多种,后者收录期刊 6000 多种,被 SCI 收录的期刊应该都被 SCI-E 收 , 但反之却不成立。( 2 )通常情况下, SCI 收录的期刊档次更高一些。虽然你偶尔发现 SCIE 的影响因子可能比 SCI 还高,但就其影响价值仍不如 SCI 。( 3 ) SCI 是核心刊,全刊文章都被SCI收录; SCI-E 是扩展版的期刊,并非所有文章被 SCI 收录.办的比较好 SCIE 杂志可能成为 SCI 杂志,而办的较差的 SCI 杂志可能变为 SCIE ,甚至被 SCI 和 SCIE 所放弃。国内所说的SCI收录期刊不包括SCIE。SCI是SCI,SCIE是SCIE。国内的SCI和SCIE被承认。
SCI :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简称 SCI )于1957 年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简称 ISI)在美国费城创办,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 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其中以 SCI 最为重要。SCI创办人为尤金·加菲尔德(Eugene Garfield, September 16,1925~2017)。
参考资料:SCI百度百科SCIE百度百科
当然不是,(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SCI(科学引文索引 )、EI(工程索引 )、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 ) 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其中以SCI最为重要。
SCIE属于SCI。两者之间有3点不同:
一、两者的范围不同:
1、SCI的范围:SCI的范围大于SCIE的范围。
2、SCIE的范围:SCIE属于SCI的外围刊,是从SCI学术期刊中精选出来,因此SCIE的范围小于SCI。
二、两者的概述不同:
1、SCI的概述:SCI论文是被SCI(Scientific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期刊所刊登的论文,目前我国科技界对SCI论文概念模式,小部分研究者误认为SCI是一本期刊,由南京大学引用并成为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学术评价和奖惩的一类刊物。
2、SCIE的概述:SCIE为SCI Expanded的英文缩写,是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即网络版),主要是收录自然科学、工程技术领域最具影响力的重要期刊,包括2000多种外围刊。
三、两者的发展不同:
1、SCI的发展: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 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其中以SCI最为重要。SCI创办人为尤金·加菲尔德(1925~2017)。
2、SCIE的发展:。在我国,经国家科学技术部有关部门和领导研究,决定从2000年的统计工作起,SCI论文统计用检索系统改为用 SCIE。也就是说:如果某位作者的论文被2000年版以后的SCIE收录,就算是被三大检索刊物之一的SCI收录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科学引文索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SCI论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SCIE
难度系数大。中国安全科学学报难度系数大。专刊征文范围涉及以下主题:安全基础理论、安全学科建设、安全社会治理、安全文化建设、安全政策法制、安全风险决策、行为安全管理、职业健康管理、事故应急管理、安全健康促进。契合安全软科学现状,发表原创性成果(建议以综述或研究型论文为主)。、论文要求文字简练、对象明确、观点鲜明、数据准确、逻辑清晰。
在最新的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目录中可以查到:中国安全科学学报,是中文核心。刊名: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CSSJ)主办: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
[1]赵成刚等(2004),土力学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李宏男,赵成刚等(1996),结构抗震设计原理,建筑工业出版社。 [1]Zhao Chenggang,Li Weihua et al, (2005),An explicit finite element method for dynamic analysis in three-medium coupled systems and its application,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 Issues3-5,PP1169-1181。(SCI、EI检索)[2]Zhao Chenggang,Li Weihua et al, (2005), An explicit finite element method for biot dynamic formulation in fluid-saturated porous media and its application to a rigid foundation,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 Issues3-5,PP1155-1168 。(SCI、EI检索)[3]Zhao Chenggang,Yang Zhenmao et al, (2005),INFLUENTIAL FACTORS OF LOESS LIQUEFACTION AND PORE PRESSURE DEVELOPMENT,ACTA MECHANICS SINICA,.(SCI、EI检索)[4]赵成刚、闫华林、李伟华、李亮(2005), 考虑耦合质量影响的饱和多孔介质动力响应分析的显式有限元法,计算力学学报,(EI检索)[5]赵成刚、李伟华(2003),三种介质耦联系统动力反应分析的显式有限元法及其应用,地震学报, ..(EI检索)[6]赵成刚,曾巧玲(2002),如何用好土力学—对青年土木工程师谈土力学的理论与应用,力学与实践,.[7]赵成刚,尤昌龙(2001),饱和砂土液化与稳态强度,土木工程学报, 。[8]赵成刚、李伟华等(2001),流体饱和两相多孔介质动力反应分析的显式有限元法,岩土工程学报, 。[9]赵成刚,于子忠(1999),关于饱和砂土的稳态强度:概念与试验的讨论, 岩土工程学报, 。[10]赵成刚,高福平(1999),波在饱和多孔介质与弹性固体介质交界面上的界面效应,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卷11期。[11]赵成刚等,(1998),固体、流体多相孔隙介质中的波动理论及其数值模拟进展,力学进展,28卷,1期。[12]赵成刚、高福平,(1998),波从单项介质向两相饱和多孔介质入射时在交界面上的反射于透射,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8卷1期,pp。131-139。[13]赵成刚、高福平(1996),波在单相介质向两相饱和多孔介质入射考虑能量耗散时在交界面上的反射与透射,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增刊。[14]赵成刚等(1995),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道路系统震害预测,华南地震,15卷3期。[15]Zhao Chenggang et al.(1994),Substructure method of semi-analytic boundary element and application to seismic scattering,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 .[16] 赵成刚(1993),生命线地震工程的几个基本问题,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3卷2期。[17] 赵成刚等(1993),给定烈度下供水系统受灾程度分析,自然灾害学报,2卷1期。[18] 赵成刚(1993),以概率为基础的地震作用与其他荷载组合,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6卷2期。[19] 赵成刚等(1993),用三位半解析边界元法分析凸起山包对地震波的散射,中国地震,9卷2期。[20] 赵成刚等(1992), 地下管线的模糊随机动力可靠性分析,土木工程学报, 25卷6期。[21] 赵成刚等(1992),管网系统抗震问题述评,自然灾害学报,1卷2期。[22] 赵成刚等(1991),关于加权残值法的充要条件及其权函数的选择,力学学报,23卷3期。[23] 赵成刚等(1991),三维半解析边界元法及其在波动问题中的应用,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1卷2期。[24] 赵成刚等(1991),边界元在地震波动问题中的应用简介,世界地震工程,7卷3期。[25]赵成刚等(1988),地下管线抗震问题评述,世界地震工程,4卷4期。[26] 赵成刚等(1987),地震作用与其他荷载的组合方法,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7卷3期。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会议上公开发表的部分论文[27] Zhao Chenggang and Yang Qingshan. (1996), Some basic studies on lifeline earthquake engineering, Proceeding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 of traffic and trasportation system engineering, Beijing, China. (ISTP检索)[28] 赵成刚等(1995),地下管道地震反应分析与应用研究综述,第三届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9] 赵成刚等(1994),道路系统地震经济损失和拱桥的震害预测,第四届全国地震工程会议论文集。[30] 赵成刚等(1993),地震波作用下地下管道的模糊随机反应和可靠性分析,全国首届结构与介质互相作用会议论文集,河海大学出版社。[31] 赵成刚等(1992),弹性动力学和静力学中边界积分方程的充要性,第三届边界元法学术会议论文集。河海大学出版社。[32] 赵成刚等(1991),管网系统抗震问题,首届结构工程会议论文集,〈结构工程专刊〉。以指导的在读学生为第一作者,导师赵成刚为第二作者的公开发表的论文[33]李亮,赵成刚(2005),基于SMP破坏准则的土体弹塑性动力本构模型,工程力学,22卷3期, PP. 139-143。(EI检索)[34]杨振茂,赵成刚(2005),饱和黄土液化的试验研究,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EI检索)[35]陈俊生(硕士生),赵成刚(2005),论对称与非对称的Biot固结有限元方程组间的一致性,工程力学,, ..(EI检索)[35]贾其军,赵成刚(2005),低饱和度非饱和土的抗剪强度理论及其应用,岩土力学,, . (EI检索)[36]张志宏,赵成刚(2005),污染物在土壤、地下水及粘土层中迁移转化规律研究,水土保持学报,19卷1期。[37]董俊(硕士生),赵成刚(2005),三维半球形凹陷饱和土场地对平面P波散射问题的解析解,地球物理学报,..(SCIE检索)[38]李伟华,赵成刚(2004),饱和土沉积谷场地对平面SV波的散射问题的解析解,地球物理学报,。(SCIE检索)[39]李伟华,赵成刚(2003),圆弧形凹陷饱和土场地对平面P波散射问题的解析解,地球物理学报,.(SCIE检索)[40]李亮,赵成刚(2004),基于SMP破坏准则的饱和砂土弹塑性模型,应用力学学报,21卷4期。(EI检索)[41]李伟华,赵成刚(2004),饱和土半空间中圆柱空洞对平面P波的散射,岩土力学,(EI检索)[42]GUO Xuan & ZHAO ChengGang(2004), Case Study On Effect of Ground Lateral Flow On Piles Foundation Due to Soil Liquefaction,Progress In Saf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t A,p950-956,(EI和ISTP检索),科学出版社,BeiJing /NewYork,[43]杨振茂,赵成刚(2004),饱和黄土液化与稳态强度,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EI检索)[44]李亮,赵成刚(2004),饱和土体动力本构模型研究进展,世界地震工程,.[45]杨振茂,赵成刚(2004),黄土与砂土液化特性的对比——土液化与防灾减灾,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46]杨振茂,赵成刚(2003),饱和黄土液化及其理论研究现状,土木工程学报,.[47]李伟华,赵成刚(2003),沉积谷场地对平面P波的散射,岩土工程学报,.[48] 李亮,赵成刚(2003),考虑质量耦合效应的流体饱和孔隙介质波动方程,固体力学学报, 。[49] 贾其军,赵成刚(2003),河滩相软土实验工程观测成果分析,工程地质学报,.[50] 饶为国,赵成刚(2002),桩-网复合地基应力比分析与计算,土木工程学报, 。[51] 饶为国,赵成刚(2002),一个可考虑结构性影响的土体本构模型,固体力学学报,。[52] 饶为国,赵成刚(2002),复合地基工后沉降的薄板变形模拟,应用力学学报,19卷2期。[53] 饶为国,赵成刚(2002),高速铁路高填复合路堤边坡安全问题探讨,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54]尤昌龙,赵成刚(2002), 高原斜坡软土地区路基施工试验研究,岩土工程学报, 。[55]李亮,赵成刚(2002),斜撑框架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计算分析,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56] 李伟华,赵成刚(2001),关于流体饱和两相多孔介质动力反应分析的显式有限元法的讨论,岩土工程学报, 。[57] Shi Peixin, Zhao Chenggang, Explicit finite element method for dynamic analysis in three medium coupling systems and its applicatio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odern concrete composites infrastructures, Nov. 2000. Beijing .(ISTP检索)[58] LI Liang,Zhao Chenggang, Study on elasto-plastic seismic response of frame structure with braces,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raffic induced vibrations & controls, Nov., 2001, Beijing. (ISTP检索)[59] 高福平 , 赵成刚 (1998), 饱和多孔介质与固体单项介质界面上波的反射与透射, 第五届全国土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土动力学理论与实践,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其他非第一作者公开发表的部分论文[60] 陈文化,赵成刚(2000),地基温度场和湿度场数值模拟及人工边界问题,岩土工程学报, 。(EI检索)[61] 曾巧玲,赵成刚(1997),隧道火灾温度场的数值模拟与试验,铁道学报,19卷3期。(EI检索)[62] Zeng Qiapling, Zhao Chenggang, Application of a semi-analytic element method for analyzing transient three-dimension temperature field in tunnel after fire,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tructure engineering for young experts, Beijing, China.[63] 王东伟,赵成刚(1995),生命线工程可靠性分析,自然灾害学报,增刊。[64] 朱昱,赵成刚(1995),神经元网络在桥梁震害预测中的应用,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增刊。[65] 袁晓铭,赵成刚(1994),地表下介质的横向非均匀对埋置管道地震反应的影响,中国青年科学技术论文精选,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66] 周贵荣,赵成刚(1993),日本道路系统震後对策简介,世界地震工程,9卷3期。[67] 杜修力,赵成刚(1990),边界积分方程的充要性,计算数学,增刊。[68] 王进廷,杜修力,赵成刚(2002),液固两相饱和介质波动分析的一种显式有限元法,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1卷7期。[69] 王进廷,杜修力,赵成刚(2003),分层介质中波动传播分析的显式有限元法,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3卷1期。[70] 张兴强,阎树旺,赵成刚(2002),台背填土受交通荷载反复作用和桥台影响分析,公路,2002年,5期。[71] 杜修力,张锐,赵成刚(1995),广东珠江三角洲电力系统震害预测,华南地震,15卷3期。[72] 张锐,杜修力,赵成刚(1995),广东珠江三角洲通信系统震害预测,华南地震,15卷3期。[73] 陈文化,崔杰,门福录,赵成刚(2000),建筑物非均质地基的地震液化有效应力判别法,水利学报,2000年10期。(EI检索)[74] 张兴强,阎树旺,邓卫东,赵成刚(2000),交通荷载作用下加筋路基的变形分析,固体力学学报,23卷增刊[75]蒲军平,刘岩,王元丰,赵成刚,(2002),基于精细时程积分的结构动力响应降维分析,清华大学学报,.(EI检索)
是的,必须全英文,但还要有一页中文摘要,具体格式可以参考CNKI中国知网等论文网论文,关于方向:1.英语教育类学生(师范类):英语教学法,英美文学,语言学等方向,教学法方向最简单,但不容易得到优秀论文好评;2.应用英语类学生(非师范类,可以报考科技英语,导游英语,商务英语,翻译英语等):不能写教法,科技,导游,翻译,英美文化,语言学,商务写作方向论文等,一般文化方向较容易,雷同论文较多。
郑大远程教育英语专业答辩用中文。英语专业的学生答辩的时候使用中文。很多英语专业学生写的论文是跟英语教学有关的,而且写的内容也是用中文写的,答辩的时候用中文是没有任何关系的。论文的内容和英文的关系非常大,用英文答辩也是可以的。
你好!我是英语专业的,也在准备答辩,下个礼拜三,我们的要求是英文,问题不一定多少,你前面的论文陈述讲得清楚了老师就会少问几个,都是跟你的论文内容相关的,一般三四个。一共不会超过十分钟,一般都会过的,别紧张,咱们都加油啊···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我是中专学历,都没有机会读本科。
在中国有些比较好的杂志是直接EI或者SCI送检的,只要是被此杂志录用的文章,最终会被EI、SCI数据库收录。这只个数据库不是发表文章的地,发表的就去* 品 优 刊。
这些都是检索系统,一个收录很多论文的数据库。 SCI主要偏重理论性研究。 SSCI是社会科学期刊数据库。 EI偏工程应用。 CSCD和核心期刊都是中国的数据库。 ISTP是会议论文数据库,以上都是期刊论文。
半导体学报(英文版) 爆炸与冲击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英文版)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兵工学报 材料工程 材料科学技术(英文版) 材料科学与工艺 材料热处理学报 材料研究学报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测绘学报 船舶力学 催化学报(电子版,英文版)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弹道学报 等离子体科学与技术(英文版) 地球科学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英文版) 电波科学学报 电工技术学报 电机与控制学报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电力系统自动化 电力自动化设备 电网技术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电子学报 电子学报(英文版) 电子与信息学报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东华大学学报(英文版) 东南大学学报(英文版)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发光学报 仿生工程学报(英文版) 非线性科学与数值模拟通讯(英文版)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复合材料学报 高电压技术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高技术通讯 高技术通讯(英文版)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高压物理学报 工程力学 工程热物理学报 工业工程学刊 功能材料 固体火箭技术 固体力学学报 固体力学学报(英文版) 光电子激光 光电子快报(英文版)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光学精密工程 光学学报 硅酸盐学报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国际电气工程杂志 国际路面研究和技术杂志(英文版)台湾 国际模糊系统杂志(英文版) 国际自动化与计算杂志(英文版)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英文版) 海洋科学与技术学报(英文版) 焊接学报 航空材料学报 航空动力学报 航空太空及民航学刊(A辑,英文版) 航空太空及民航学刊(B辑) 航空学报 核动力工程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红外与激光工程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化工学报 环境科学学报(英文版) 火炸药学报 机器人 机械工程学报 机械工程学报(英文版)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报(英文版) 计算机科学前沿(英文版) 计算机学报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计算力学学报 计算物理 计算信息系统学报(英文版) 建筑材料学报 建筑结构学报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中文版)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金属学报 金属学报(英文版) 颗粒学报(英文版) 空气动力学学报 控制理论与应用 控制理论与应用(英文版) 控制与决策 矿物冶金与材料学报(英文版) 矿业科学技术(英文版) 力学学报 力学学报(英文版) 力学学报(英文版) (被Journal of Mechanics继承) 煤炭学报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摩擦学学报 内燃机工程 内燃机学报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英文版)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农业工程学报 农业工程学报(重复) (重复) 农业机械学报 排灌机械 (被排灌机械工程学报继承) 品质学报 汽车工程 强激光与粒子束 清华大学学报(英文版)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燃料化学学报 燃烧科学与技术 热科学学报(英文版) 人工晶体学报 软件学报 润滑与密封(已经拒收)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英文版)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生物医学工程-应用,基础和通讯(英文版) 声学学报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石油勘探与开发 石油学报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实验流体力学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B辑,英文版) 水科学进展 水科学与水工程(英文版) 水力发电学报 水利学报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台湾海洋建筑与船舶工程学报(英文版) 台湾化学工程学会会志(英文版) 台湾林业科学(2008年拒收) 太阳能学报 天津大学学报 天津大学学报(英文版) 天然气化学(英文版) 铁道学报 通信学报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土木工程学报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推进技术 无机材料学报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材料科学版(英文版))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稀土学报(英文版) 稀有金属(英文版)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英文版) 系统科学与电子技术 系统科学与复杂性学报(英文版) 香港工程师学会学报(英文版) 新型炭材料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刊(英文版) 信息与计算科学杂志(英文版) 亚洲控制学报(英文版)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岩土工程学报 岩土力学 医用生物力学 仪器仪表学报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应用科学学报 应用数学和力学(英文版) 宇航学报(恢复) 原子能科学技术 浙江大学学报(A辑 应用物理和工程,英文版) 浙江大学学报(C 辑)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振动测试与诊断 振动工程学报 振动与冲击 中国地球化学学报(英文版)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中国工程学刊(英文版) 中国公路学报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中国光学快报(英文版) 中国海洋工程(英文版) 中国焊接(英文版) 中国航空学报(英文版) 中国化学工程学报(英文版) 中国机械工程学刊(英文版) 中国激光 中国科学(B辑 化学(英文版)) 中国科学(D辑 地球科学(英文版)) 中国科学(E辑 技术科学,英文版) 中国科学(G辑 物理 力学与天文学(英文版))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英文版) 中国科学(化学,英文版)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英文版) 中国科学(物理力学与天文学,英文版)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中国铁道科学 中国土木水利工程学刊 中国物理(英文版) 中国邮电高校学报(英文版)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学报(英文版)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被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继承)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英文版) 中正岭学报 重庆大学学报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被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继承) 自动化学报
不是,核心期刊而已《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前身是《材料科学与工程》,该刊创始于1983年,是由浙江大学主办,教育部主管的自然科学类期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主要介绍材料领域的高新技术与基础理论。以刊登该领域内原创性研究论文为主,同时综合评述该领域具有重大意义的新材料研究及其展望。本刊注重论文质量和信息量,在国内外材料界已形成一定影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是美国CA源期刊之一,较早成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期刊编辑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启东教授,主编是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系主任赵新兵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