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中国与日本的经济对比论文题目

中国与日本的经济对比论文题目

发布时间:

中国与日本的经济对比论文题目

摘 要:中日邦交正常化30多年以来,特别是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后,两国的经贸关系不断深化,合作领域日益扩大,彼此的依赖关系越来越紧密。但挑战与机遇并存,两国也经历了诸多曲折与摩擦。理性分析并全力推动中日经贸关系的发展,促进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必将给中日两国带来“双赢”局面,对整个亚洲的经济腾飞同样意义深远。本文对现阶段中日贸易状况及相关要素进行全面考察与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日经贸,贸易摩擦,直接投资,贸易收支 一、中日经贸关系的总体状况及主要特点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日双边贸易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按中国海关统计,1972年恢复邦交时双边贸易额仅有亿美元,2005年达到亿美元,34年中增长倍,占中国当年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3%,而2006年第一季度达到亿美元,同比增长,其增长之迅速可见一斑。随着中日经贸关系的不断深化,两国已相互成为对方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1993~2003年的连续11年间,日本一直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2004年,受欧盟东扩等因素的影响,日本下降为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但两年以来双边贸易额仍继续着快速增长的势头。另一方面,2001年以来,中国是日本的第二大出口市场;2002年起,中国超过美国成为日本的第一大进口来源地,总体上作为日本第二大贸易伙伴的地位不可动摇。通过对最近几年中日贸易发展状况及相关要素的全面考察与分析,中日经贸关系主要呈现出如下特点: (一)中日贸易的商品结构由“垂直互补型”向“水平竞争型”方向发展 中日贸易赖以发展的分工基础是以垂直型国际分工为基本特征的,这是由两国生产要素禀赋差异产生不同的比较优势所决定的。这一特征反映在双边贸易的商品结构上,就是日本对华出口以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为主,而中国对日出口则以技术和附加值含量较低的劳动资源密集型的低端产品为主。这也意味着中日双边贸易的商品结构以垂直互补型为主、水平竞争型为辅。 从动态变化看,20世纪90年代以后,伴随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中日贸易赖以发展的分工基础逐渐向水平型国际分工转化,在中国对日出口的商品结构中,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所占的比重正在逐步提高,中日贸易的商品结构越来越显现出“水平竞争型”特点。中国从日本进口最大的变化是钢铁比重逐渐下降,同时一般机械和电器机械迅速上升;中国向日本出口最显著的变化是原料性产品和纺织品比重下降,同时机电产品的比重大幅度上升。 当然,目前在中国对日出口的高端产品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日本在华投资企业提供的。日本企业对华直接投资增长带来的产业内、企业内贸易迅速扩大,直接推动了中日贸易的商品结构向“水平竞争型”转化。 (二)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经历剧烈波动后稳步增长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始于1979年,当时投资额仅为1400万美元,一直呈增长趋势,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于1997年达到最高点,此后开始出现剧烈波动,项目数到1999年减少至1167件,合同金额减少至亿美元,而实际使用金额到2000年减少至29. 2亿美元。最近几年,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又开始显现出迅速增长的势头,按照中方统计,项目数在2003年、2004年和2005年分别增长、和,实际使用金额分别达到亿美元、亿美元和亿美元。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迅速增长对中日经贸关系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方面,日本企业不断将主要的生产和经营基地向中国转移,带动其生产和经营活动所需机器设备和主要零部件大规模向中国出口,从而产生了越来越大的“诱发出口效果”;另一方面,日本企业不断将主要的生产和经营基地向中国转移,导致日本国内市场所需的大量产品要通过从中国进口来满足,产生了越来越大的“逆进口效果”。中日双边贸易与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发展趋势基本一致,形成了中日贸易与投资的良性互动。 (三)中日贸易依赖关系发生变化 近年来,在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日本经济停滞的背景下,中日贸易的依赖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具体表现为中国在日本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的提高和日本在中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的下降。对华贸易占日本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从1990年的扩大到2005年,而同期对日贸易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从下降为。还可以从贸易密集度角度分析,贸易密集度是反映两国贸易依赖关系强弱的一个最重要指标。贸易密集度又可以分为出口密集度与进口密集度。其公式为: 出口密集度=(A国对B国的出口额/A国的出口总额)/(B国进口总额/世界贸易中进口总额) 进口密集度=(A国从B国的进口额/A国的进口总额)/(B国出口总额/世界贸易中出口总额) 如果贸易密集度大于1,则表明两国的双边贸易关系比较紧密,两国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如果贸易密集度小于1,则表明两国的贸易关系还比较弱。贸易 密集度的绝对数值表明,中日双边的贸易关系一直处于极为密切的状态,两国的贸易依存关系非常强。表1贸易密集度的数值变化则表明,中日两国的相互依赖程度在不断加强,特别是近些年日本对中国出口贸易密集度和中国对日本进口贸易密集度一直呈上升的态势。这实质上意味着中日双边贸易的相互依存关系在迅速扩张的过程中发生着明显变化,日本对华贸易依存度相对提高,而中国对日贸易依存度相对下降,日本对中国出口的增长已经成为其恢复经济景气的重要引擎之一。 (四)中日贸易收支向中方逆差型转变 按照中方统计口径,在中日双边贸易收支关系中早已呈现出双方在不同年份交互出现逆差的特点,而近年则形成中方逆差(日方顺差)不断扩大的特征。在2001年的中日贸易中,中方尚有顺差亿美元,2002年则转为逆差亿美元,2003、2004和2005年逆差扩大,分别为亿美元、亿美元及亿美元。据中国海关最新统计,2006年1—2月中国对日出口亿美元,由日进口亿美元,逆差已达亿美元,同比增长。步入新阶段的中日贸易在收支关系上之所以朝着中方逆差型发展,主要是基于两大背景:一是中国加入WTO后,正在逐步履行市场开放承诺,而日本早已按照WTO的要求达到了较高的市场开放度,进一步开放市场的潜力明显小于中国;二是中日双方经济增长差异导致了明显的进口扩张能力差异。经济增长率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中国进口增长率也大大高于日本,这势必导致双方在吸纳对方进口商品的能力上也存有很大差距。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经济增长态势差别导致的进口扩张能力的差异在未来还会持续下去,由此势必导致中日双边贸易收支关系继续朝着“中方逆差,日方顺差”的方向发展。

中日经贸关系,可从历史,到现在,再展望未来。作为全球化经济的今天,中日经贸已经是不可分割的一体化经济,希望能够从这里入手去写。不用写空泛的东西,只要自己有一个理论,然后根据这个理论去寻找可以支撑你论点的证据,再加上你个人的思考,出来的东西,就不会只是通篇都是别人影子的文章了。

1、浅谈日本经济飞速发展的原因2、日本市场经济模式的特点及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3、日本的超稳定经济结构浅析4、论日本的区域经济政策及其特色

日本经济与文化的关系论文题目

1、浅谈日本经济飞速发展的原因2、日本市场经济模式的特点及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3、日本的超稳定经济结构浅析4、论日本的区域经济政策及其特色

日本の今の経済体制の构成ポイント①零细企业が资金缲りに困っている。政府から打ち出した银行の融资缓和案は进まず、零细企业は倒产に直面している。②大企业は海外の进出に力を入れている。人件费削减のため、国内の职员は减员とり、海外に工场がある大企业は中国を市场とした动きがみられ、工场は中国からインドやベドナンムに移しつつある。③国内は企画、新商品に意欲あげている。优秀な人材が求められ、収益が多い会社と赤字の会社と极端に分かれている。请为参考!

可以写日本经济政治的发展情况

写日本的政治经济变革史或者日本的文化发展史或者干脆写日本战争史都可以

中日经济的比较研究论文

摘 要:中日邦交正常化30多年以来,特别是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后,两国的经贸关系不断深化,合作领域日益扩大,彼此的依赖关系越来越紧密。但挑战与机遇并存,两国也经历了诸多曲折与摩擦。理性分析并全力推动中日经贸关系的发展,促进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必将给中日两国带来“双赢”局面,对整个亚洲的经济腾飞同样意义深远。本文对现阶段中日贸易状况及相关要素进行全面考察与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日经贸,贸易摩擦,直接投资,贸易收支 一、中日经贸关系的总体状况及主要特点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日双边贸易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按中国海关统计,1972年恢复邦交时双边贸易额仅有亿美元,2005年达到亿美元,34年中增长倍,占中国当年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3%,而2006年第一季度达到亿美元,同比增长,其增长之迅速可见一斑。随着中日经贸关系的不断深化,两国已相互成为对方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1993~2003年的连续11年间,日本一直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2004年,受欧盟东扩等因素的影响,日本下降为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但两年以来双边贸易额仍继续着快速增长的势头。另一方面,2001年以来,中国是日本的第二大出口市场;2002年起,中国超过美国成为日本的第一大进口来源地,总体上作为日本第二大贸易伙伴的地位不可动摇。通过对最近几年中日贸易发展状况及相关要素的全面考察与分析,中日经贸关系主要呈现出如下特点: (一)中日贸易的商品结构由“垂直互补型”向“水平竞争型”方向发展 中日贸易赖以发展的分工基础是以垂直型国际分工为基本特征的,这是由两国生产要素禀赋差异产生不同的比较优势所决定的。这一特征反映在双边贸易的商品结构上,就是日本对华出口以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为主,而中国对日出口则以技术和附加值含量较低的劳动资源密集型的低端产品为主。这也意味着中日双边贸易的商品结构以垂直互补型为主、水平竞争型为辅。 从动态变化看,20世纪90年代以后,伴随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中日贸易赖以发展的分工基础逐渐向水平型国际分工转化,在中国对日出口的商品结构中,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所占的比重正在逐步提高,中日贸易的商品结构越来越显现出“水平竞争型”特点。中国从日本进口最大的变化是钢铁比重逐渐下降,同时一般机械和电器机械迅速上升;中国向日本出口最显著的变化是原料性产品和纺织品比重下降,同时机电产品的比重大幅度上升。 当然,目前在中国对日出口的高端产品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日本在华投资企业提供的。日本企业对华直接投资增长带来的产业内、企业内贸易迅速扩大,直接推动了中日贸易的商品结构向“水平竞争型”转化。 (二)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经历剧烈波动后稳步增长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始于1979年,当时投资额仅为1400万美元,一直呈增长趋势,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于1997年达到最高点,此后开始出现剧烈波动,项目数到1999年减少至1167件,合同金额减少至亿美元,而实际使用金额到2000年减少至29. 2亿美元。最近几年,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又开始显现出迅速增长的势头,按照中方统计,项目数在2003年、2004年和2005年分别增长、和,实际使用金额分别达到亿美元、亿美元和亿美元。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迅速增长对中日经贸关系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方面,日本企业不断将主要的生产和经营基地向中国转移,带动其生产和经营活动所需机器设备和主要零部件大规模向中国出口,从而产生了越来越大的“诱发出口效果”;另一方面,日本企业不断将主要的生产和经营基地向中国转移,导致日本国内市场所需的大量产品要通过从中国进口来满足,产生了越来越大的“逆进口效果”。中日双边贸易与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发展趋势基本一致,形成了中日贸易与投资的良性互动。 (三)中日贸易依赖关系发生变化 近年来,在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日本经济停滞的背景下,中日贸易的依赖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具体表现为中国在日本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的提高和日本在中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的下降。对华贸易占日本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从1990年的扩大到2005年,而同期对日贸易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从下降为。还可以从贸易密集度角度分析,贸易密集度是反映两国贸易依赖关系强弱的一个最重要指标。贸易密集度又可以分为出口密集度与进口密集度。其公式为: 出口密集度=(A国对B国的出口额/A国的出口总额)/(B国进口总额/世界贸易中进口总额) 进口密集度=(A国从B国的进口额/A国的进口总额)/(B国出口总额/世界贸易中出口总额) 如果贸易密集度大于1,则表明两国的双边贸易关系比较紧密,两国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如果贸易密集度小于1,则表明两国的贸易关系还比较弱。贸易 密集度的绝对数值表明,中日双边的贸易关系一直处于极为密切的状态,两国的贸易依存关系非常强。表1贸易密集度的数值变化则表明,中日两国的相互依赖程度在不断加强,特别是近些年日本对中国出口贸易密集度和中国对日本进口贸易密集度一直呈上升的态势。这实质上意味着中日双边贸易的相互依存关系在迅速扩张的过程中发生着明显变化,日本对华贸易依存度相对提高,而中国对日贸易依存度相对下降,日本对中国出口的增长已经成为其恢复经济景气的重要引擎之一。 (四)中日贸易收支向中方逆差型转变 按照中方统计口径,在中日双边贸易收支关系中早已呈现出双方在不同年份交互出现逆差的特点,而近年则形成中方逆差(日方顺差)不断扩大的特征。在2001年的中日贸易中,中方尚有顺差亿美元,2002年则转为逆差亿美元,2003、2004和2005年逆差扩大,分别为亿美元、亿美元及亿美元。据中国海关最新统计,2006年1—2月中国对日出口亿美元,由日进口亿美元,逆差已达亿美元,同比增长。步入新阶段的中日贸易在收支关系上之所以朝着中方逆差型发展,主要是基于两大背景:一是中国加入WTO后,正在逐步履行市场开放承诺,而日本早已按照WTO的要求达到了较高的市场开放度,进一步开放市场的潜力明显小于中国;二是中日双方经济增长差异导致了明显的进口扩张能力差异。经济增长率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中国进口增长率也大大高于日本,这势必导致双方在吸纳对方进口商品的能力上也存有很大差距。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经济增长态势差别导致的进口扩张能力的差异在未来还会持续下去,由此势必导致中日双边贸易收支关系继续朝着“中方逆差,日方顺差”的方向发展。

.半年以前也发生过类似的问题 不过不是YOUKU不能看 是土豆不能看 也是突然就不能看了 但不死机 网页也可以打开 广告也可以出来 就是视频不出来 等多久也没用 问了好多人 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所以一直也没能解决 偶然一次孩子触动了系统恢复 就好了 我推测可能是一些设置之类的出了差错 但我不懂这些 所以压根开始就没敢改动什么设置 所以还是闹不明白

你说的很好,,:中日经贸关系 现状 问题 对策。要注意根源,现时是不能很好的解决的。比如说人员的交流要加大(青年的)文化的交流也很重要。思想不同想法就不同想法不同做事就不同做事不同就有分歧。有分歧就不和,,,如发展下去就会加深二国的人民不和不知能帮到你吧,这是我的想法和现时要做的。。

论中日关系发展 在21世纪,对世界各国来说,最主要的问题仍然是和平与发展问题。没有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就谈不上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日本是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两国承担着维护和平和促进发展的重要责任。中日两国关系如何,不仅对中日两国至关重要,而且对亚太地区乃至世界局势都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 一、70年代以来的中日关系回顾 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签署《中日两国政府联合声明》为标志,中日关系翻开了新的一页。二十六年来,中日两国之间虽出现过冲突,但从总体上看,两国关系还是以友好与合作为主的。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1978年签署《中日和平友好条约》;1982年,中国总理访问日本,提出了发展中日关系“三原则”; 1987年9月日本众参两院通过《进一步增进日中友好关系的决议案》。当然,80年代中日之间也存在摩擦:1982年日本文部省在审定中小学教科书时,把“侵略”改成“进入”,中国政府曾对此提出强烈抗议;1985年8月15日,日本首相其阁僚正式参拜靖国神社,激起了中国人民和亚洲各国人民的强烈不满;1996年,日本自民党还把“实现首相和阁僚正式参拜靖国神社”和“钓鱼岛是日本固有领土”写入该党众议院选举公约。80年代以来,中日之间的摩擦与冲突有所增多,但两国政府为了两国的长远利益,多次表示重视发展中日关系。 二、影响中日关系发展的几个问题 1.历史认识问题是处理中日关系的一个原则性问题。战后日本对历史问题认识的不足, 导致中日政治关系的反复, 不利于今后中日关系的发展。 2. 日本在历史上曾经对台湾实行过近半个世纪的殖民统治,至今仍有着浓重的“台湾情结”。随着世界局势的发展和日美同盟的巩固,日本出于战略现实利益的考虑,对台湾问题越来越关切,台湾问题在中日关系中有日益突出之势。台湾问题成为制约中日关系发展的一个不稳定因素。 3.近几年,在钓鱼岛的归属问题上,中日两国存在争执。去年,两国因钓鱼岛归属问题产生了一定的军事矛盾,双方互不相让,也引起两国以及世界人民的关注。中国境内频繁出现抵制日货的行为,两国关系也仿佛到了冰点。 以上三个问题是影响中日关系发展的主要问题。除此之外,还有经贸摩擦问题、经援政治化问题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中日关系向更高层次发展。要解决好这些问题的关键在日本自身。希望日本政府能够认真总结这方面的经验教训,真正放弃否认和歪曲历史的企图,为中日关系的发展扫清障碍。 三、对中日关系展望 经过多年的冲突与合作的磨合,中日两国都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不论世界怎么变化,无论对方怎么发展,不论彼此间愿不愿意,两国相邻的地理位置是改变不了的;作为亚洲大国,两国对亚洲和平与安全的巨大影响是改变不了的;两国在地区经济中的相互依存关系是改变不了的。正是这些无法改变的客观存在,使两国之间不能不产生相互合作的必要与可能。这种合作是基于理性的而不是感情的,是现实的而不是理想主义的,是彼此需要的而不是一相情愿的。也正因为如此,这种共同的利益要求总是能够一次次战胜两国关系中出现的不和谐与不愉快,使几乎恶化的两国关系一次次化险为夷。 为了维护长期以来历经艰难形成的中日关系大局,我们应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方针,以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为重,为构筑健康、稳定的中日关系而共同努力。日本是中国的近邻,彼此间有着充分的利益交融,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这一趋势将进一步发展。友好相处,合作双赢,是符合中日两国根本利益的唯一正确选择。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继续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实现中日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对中日两国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要以正确和发展的眼光看待日本,忘记怨恨,相互宽容。不要受一些媒体片面报道的影响,盲目爱国,更不要盲目反日,不要总以“历史的眼光”看待今天的日本。历史应该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不应该成为我们前进的阻碍。中日友好关系是长远的,不能因为一时的波动而否定两国长远的友好系。中日也应是友好的、稳定的邻居关系。发展中日友好关系是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事业,任何一方的政府都不应忽视它,更不能破坏它,任何忽视、破坏中日友好的行为归根到底是违背了中日人民的长远利益。

中日新年对比论文题目

中日のお正月と异なっているところ就可以了,但是注意一定要写成中日,不能写成日中,否则就是立足点不对,写论文的话这种事情一定要注意的.前面两位的说法也是可以的,只除了中日.

日本与我国一样也有过新年、春节的风俗,可是由于日本人在饮食、服装、建筑等方面的日益西洋化,因此一些古老的传统风俗也随之发生变革。当今的日本将新年做为最隆重的节日,而春节在城市却渐渐地被人们忘却,只有在农村还残存着过春节的习惯。现在,还有不少人将“圣诞节”做为最隆重的节日。在辞旧迎新的年尾,日本各机关、公司从十二月二十八日就停止办公,而去忙于年终的应酬。在此期间各机关、公司都要大摆宴席款待下属职员,举行“忘年会”。“忘年会”是让下属职员忘却过去一年中的辛劳劳累、忧愁烦恼而举行宴会。一月一日至三日是节假日,四日这一天是上班,可是,男职员穿着漂亮的西装,女职员穿着艳丽的和服,大家高兴奋兴地来到本单位彼此间相互寒暄一番就下班了。 年前,贺年片成了人们抢购的热门货,各邮局从十一月初就开始出售,日本每年大约出售二十多亿张。日本各地邮局统一从十二月十五日受理邮寄贺年片的业务。东京邮电总局对最先投寄贺年片的三百人赠予非凡纪念册。一个日本职员一般都要寄几十张贺年片;寄给外地的亲朋好友,或本地无法拜访的顶头上司。在贺年片上一般都写些“谨贺新年”、“新年好”、“请今年多多关照”等祝词。日本从一月一日至七日期间各家门上都挂上装饰松枝,所以,人们也称新年为“松之内”,在“松之内”以后投寄的贺年片就不能写“谨贺新年”了,而要写“寒中见舞”。(一月六日至二月四日称“寒中”,“见舞”是问候之意。)另外,年终之时,亲朋好友要互赠酒、紫菜等礼品,一些公司还要向一些单位、及知名人士赠予挂历。日本称十二月三十一日夜晚为“除夜”,这天晚上每家都吃团圆芥麦面条,因为面条代表着长寿。除夜,人们在家中或在寺院等待着午夜十二点的到来。这与我国人们等待听新年钟声一样,可是,日本的新年钟声确别具一格。十二点一到,日本全国各地寺院都要敲一百零八下钟,沉厚的钟声回荡在日本列岛的上空。关于一百零八下钟声的来源,众说各异。有人说是为了消除一百零八个忧愁烦恼,有人讲是为了赞颂一百零八位神佛,也有人解释:一年分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共计一百零八。“除夜钟声”响过后,人们各自怀有不同的宿愿,络绎不绝地走向神社寺院,参神拜佛。从一日至三日,日本各家各户都不动炊火,只吃年前做好的熟食。在此期间,人们还要吃年糕与鸡肉、萝卜混烩的年糕汤,也喝些酒以示祝贺新年的来临。 日本也有给孩子们“压岁钱”的风俗。新年期间一个孩子平均能得二、三万日元的“压岁钱”。“压岁钱”必须是崭新的纸币。日本银行为此而在年终发行一些新币,人们可以在各地分行兑换。一月五日,各地都为孩子们举行试笔书法大会。成千上万的孩子手拿毛笔,在雪白的纸上写下了新的一年中的第一个字。东京是日本最大的城市,在新年期间东京就出现一种“人口大移动”的现象。因为很多外地人在东京工作,辛劳一年,在年底要返籍探亲。另外,东京人又利用休假到外地旅游。使得平时交通堵塞,人群拥挤的东京显得冷清空荡。随着新年假期的结束,人群又像潮水一样涌回东京。

因为日本对白居易诗歌的研究远远深于、广于中国,素材非常多,所以建议选择以中日对白居易的诗歌研究为题,推荐:《琵琶行》、《长恨歌》

日本では、1873年より新暦に切り替わりました。1872年までは中国を初めとする旧暦を用いている国と同様に旧暦で新年が祝われてきましたが、现在は新暦の1月1日に正月を祝います。つまり、あと18日后です。日本の新年の行事は、アメリカなど欧米诸国よりは豪势ですが、中国に比べるとかなり简素です。一般的には1月1日から3日までの3日间を正月三が日(しょうがつさんがにち)と言い、その间をお休みとすることが多いでしょう。私は、中国との取引もしており旧正月には完全に业务が止まるため、中国人が今でも正月を祝う伝统を大切にしていることを知っていますが、それと比较すると、日本の正月は本当に简素化されていると思います。日本では、年々正月でも働く人々が増えています。伝统的な正月の过ごし方としては、・神社にお参りに行く(江戸时代の伊势参りが简素化されたもので、明治以降鉄道の発展とともに定着した习惯です)・饼を食べる(各地の食材でアレンジされたお雑煮(おぞうに)と言われる饼料理を食べます)・おせち料理を食べる(正月休暇中、出来るだけ料理を作らないで済むように、豪势かつ日持ちのする伝统料理があります)・帰省して実家に集まる(现在の日本では、亲族の结束は中国と比べてかなり希薄な関系にあり、どうしても集まるというほどではありません)というのが日本独特のものです。また、正月になる前に、除夜の钟を闻きながら、年越し荞麦(としこしそば)と言って、荞麦を食べて厄を落とす习惯があります。日本では神仏习合と言って、中世以降、神道の神社と仏教の寺院が混ざり合った経纬があり、年越しに仏教行事、新年に神道行事が连続するのも、その名残りなのです。新年に用意するものとしては、上记の料理以外には、お年玉があります。これは、中国でいう「红包」と同じものですが、日本と中国では包み纸の形态が违います(この包み纸は文具店やコンビニ、スーパーなどで购入します)。

汉语与日语对比论文题目

我就写几点,你自己扩充发音不太相同文字不太相同语法不同

中日两国同属汉字文化圈和儒教文化圈,有着两千多年的文化交流历史,各自使用汉语和日语。但是在语言表现和对汉字文化的认知上存在着语言构造、思维等的不同。这种不同也体现出了中日文化的差异。汉语体现了自我本位,日语体现了自我抑制。对具体场景的语言表现体现了中日两国的文化差异。深刻体会中日文化差异有助于汉语学习者和日语学习者更好地把握汉语和日语。语言与文化的相互渗透和影响,这一点从中日两国语言现象中已经得到佐证,正如美国华盛顿大学罗杰瑞教授所著《汉语概说》一书中指出的那样,汉语中,大家所熟悉的一些现代汉语,诸如“社会”、“文化”、“科学”、“系统”等很多哲学、科学术语,以及官制、军制术语从日语中转义而来,身边常见的一些“青年”、“青春”、“便当”、“派出所”等词汇也来自日语。语言是历史的见证,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一个复杂符号系统,当今世界的各种流行语,都代表着其本国语言的表达特色,界定一种语言的文化属性,判断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存续性,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语言表述中,带有其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特色,所以翻译一种语言,尤其需要注重其语言表述习惯,尊重其文化习俗,才能更好地交流和发展两国的睦邻友好关系。

我建议LZ写一个类似<<异国语言文化的艺术--汉语与日语谚语比较>>这样的题目~ 感觉很可写~ 记得以前老师提过日语中的很多谚语与汉语中的表达方式有很微妙的差别~ 从这个角度来分析论证的话~ 很有写头~ 比如:汉语里讲: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日语却说:腐った鲷比如从这个来分析的话~ 可以写写日本人与水物有很深的渊源云云~再比如:汉语讲:欲速则不达日语讲:急げば回れ(大概^^) 可以从这个例子来分析日本人和中国人看事情的角度~ 中国人说这句话~ 讲的意思是要循序渐进~ 稳中求胜~ 而日本人是从事先保证充足的余裕,这样一个角度来看的~ 建议LZ多参考下~ 在下感觉很有发掘潜力

  • 索引序列
  • 中国与日本的经济对比论文题目
  • 日本经济与文化的关系论文题目
  • 中日经济的比较研究论文
  • 中日新年对比论文题目
  • 汉语与日语对比论文题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