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水土保持农学论文

水土保持农学论文

发布时间:

水土保持农学论文

水土保持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水土保持工作主要有4个特点: 一是其科学性,涉及多学科,如土壤、地质、林业、农业、水利、法律等。 二是其地域性,由于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异和当地经济水平、土地利用、社会状况及水土流失现状的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手段。 三是其综合性,涉及财政、计划、环保、农业、林业、水利、国土资源、交通、建设、经贸、司法、公安等诸多部门,需要通过大量的协调工作,争取各部门的支持,才能搞好水土保持工作。 四是其群众性,必须依靠广大群众,动员千家万户治理千沟万壑。 水土保持是山区发展的生命线,是国土整治、江河治理的根本,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国务院国发[1993]5号文件"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通过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层层设防,节节拦蓄,增加地表植被,可以涵养水源,调节小气候,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减少水、旱、风沙等自然灾害,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主要措施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蓄水保土耕作措施是水土保持的主要措施。 工程措施---指防治水土流失危害,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而修筑的各项工程设施,包括治坡工程(各类梯田、台地、水平沟、鱼鳞坑等)、治沟工程(如淤地坝、拦沙坝、谷坊、沟头防护等)和小型水利工程(如水池、水窖、排水系统和灌溉系统等)。 生物措施---指为防治水土流失,保护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采取造林种草及管护的办法,增加植被覆盖率,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的一种水土保持措施。主要包括造林、种草和封山育林、育草。 蓄水保土耕作措施---以改变坡面微小地形,增加植被覆盖或增强土壤有机质抗蚀力等方法,保土蓄水,改良土壤,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措施。如等高耕作、等高带状间作、沟垄耕作少耕、免耕等。 开展水土保持,就是要以小流域为单元,根据自然规律,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合理安排工程、生物、蓄水保土三大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最大限度地控制水土流失,从而达到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水土保持是一项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战略性措施,也是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的必要途径;水土保持工作不仅是人类对自然界水土流失原因和规律认识的概括和总结,也是人类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能力的体现。 在古代,人类早已结合农业生产开始水土保持工作,中国历代人民在实践中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商代人民已创造了防止坡地水土流失的区田法。此法颇似今天干旱地区农民采用的掏种法和坑田法。公元前 6世纪楚国令尹已在今淮河流域建成历史上有名的陂塘。战国末期(公元前3世纪),中国农民根据当时耕地向山区、丘陵区扩展的客观需要,创造了不少坡地保水抗旱栽培经验,如圳田法、高低畦种植法等。在西汉时坡地上已出现雏形梯田。战国魏文侯和魏襄王时邺令曾引漳灌邺(治今临漳西南40里的邺镇),引洪淤灌并改良大片盐碱滩地,使之能生长稻粱。为了利用泥沙资源,清代农民已开始打坝淤地,并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起汰沙澄源的作用。在水土保持造林种草方面中国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西周已采用封山育林方法在山区大面积恢复植被,保持水土。东汉时期,中国人民已十分重视在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荒山、荒坡造林,防止水土流失。在总结中国古代人民水土保持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历代有不少学者或官吏提出许多重要的水土保持理论。西周《吕刑》一书中就有“平治水土”的记载。涉及水土保持理论的文献最早见于东周的《国语》。书中指出:“古之长民者,不堕山,不崇薮,不防川,不窦泽。……山,土之聚也;薮,物之归也;川,气之导也;泽,水之钟也”。作者认为山陵是土壤聚集的地方,沼泽是百物生长繁殖的场所,河川可以通水和调节气候,沼泽能拦蓄洪水。因此,古代先王有不毁坏山陵,不垫高沼泽,不在河流修堤防,不进行沼泽排水的说法。这样的认识在当时对保护森林和水土保持,起了一定的作用。东汉王充在他著的《论衡》一书中明确指出:“地性生草(指五谷及牧草)、山性生木”,总结了合理利用山地及荒山、荒坡造林的经验。1743年御史胡定提出在山西和陕西的溪涧筑坝淤地,保持水土以治黄河,但未能实行。此外,至今对水土保持工作仍有重要意义的古代水土保持理论还有:“森林抑流固沙”、“沟洫治黄”、“人人治田,则人人治河”、“治水先治源”等。 世界其他国家水土保持工作的发展特点与各国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密切相关。欧洲文艺复兴以后,滥伐森林而引起山地荒废。为此,阿尔卑斯山区各国实施了森林恢复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奥地利1884年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荒溪治理法》,总结出一套完整的防治荒溪侵蚀的森林措施和工程措施体系。1886年,日本明治维新以后,以日本关东山洪及泥石流灾害为契机,在原有治水在于治山的传统思想基础上,创立了具有日本特色的防沙工程学,相当于水土保持工程学。欧洲阿尔卑斯山区各国及日本,主要针对山洪及泥石流灾害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另一方面,随着土壤科学及山地农业开发利用技术的发展,开始形成土壤侵蚀及其防治学。20世纪30年代,美国农学教授.贝内特创立了以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耕作土壤为中心的土壤保持学。美国水土保持事业的发展与大面积开垦天然草原和原始森林而引起严重水土流失有密切的关系。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水土保持法案》。苏联学者在1917年以后,继承了.多库恰耶夫、П.Α.科斯特切夫和.威廉斯等人景观学说的思想体系,创立了农地森林改良气候土壤学、水利改良土壤学及农业改良土壤学,体现了采用综合措施改良土壤,维护与提高土地生产力的观点。这些理论在20世纪40年代以后指导了苏联种植护田林带、实施草田轮作、建造池塘和水库,以保证苏联欧洲部分草原地区和森林草原区农业稳定丰产计划的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对水土保持工作十分重视。1952年政务院发出《关于发动群众继续开展防旱、抗旱运动并大力推行水土保持工作的指示》。1956年成立了国务院水土保持委员会。1957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暂行纲要》。1964年国务院制定了《关于黄河中游地区水土保持工作的决定》。1965年成立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委员会。1982年国务院批准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工作条例》。据统计,截至1987年,全国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万km,占原50年代水土流失总面积150万km的33%,其中黄河中游地区累计初步治理面积约万km,占流失面积43万km的31%。水土保持工作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主要表现在提高山地农田单位面积产量及土地生产率;改变农业生产结构,变单一的粮食生产为多种经营;调节河流洪峰流量与减小输沙量;改善生态环境。水土保持事业的发展推动了科学研究工作的发展,截至1987年,中国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所已达70余个。在人才培训方面,北京林学院(1985年改为北京林业大学)于1958年成立了水土保持专业,并于1980年成立水土保持系。1983年以后,西北林学院等院校也相继建立了水土保持系或专业。30多年来,中国水土保持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由于水土流失面积广大,某些地区仍有滥砍滥伐和陡坡耕种等现象,局部地区对水土资源的破坏大于治理,因此水土保持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水土保持 - 研究内容 主要有:①水土流失的形式、分布与危害;②水土流失规律与水土保持原理;③水土资源评价方法及水土保持规划;④水土保持措施;⑤水土保持效益,包括生态效益、经济效益;⑥水土保持法规及管理。由于水土保持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它与一些基础性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地球科学和环境科学如气象学、水文学、土壤学、耕作学、作物栽培学、造林学、水工结构、 水力学、 农田水利、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保护、景观生态学等均有密切关系。 水土保持 - 治理原则 为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除科学地制定水土保持规划、贯彻执行水土保持法规外,还必须采用综合性的水土保持技术措施。综合技术措施的主要内容有:水土保持农业耕作措施;水土保持林草措施;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各项技术措施规划与设计应当遵循的原则有:①把调节地表径流,减小坡地径流损失放在首位。为此,要提高土壤透水性及持水能力;在斜坡上修筑拦蓄径流或安全排导径流的工程措施,改变小地形;利用植被调节、吸收或分散地表径流,减小径流的侵蚀能力。②提高土壤的抗蚀性。可采用整地、增施有机肥料和土壤聚合物、种植根系固土作用强的作物等。③增加植被覆盖度,提高植被的防护作用,营造水土保持林草,调节地表径流,防止侵蚀。④对于已受侵蚀的土地,除防止进一步侵蚀外,要辅以土壤物理化学性质改良,提高土壤肥力,把土地的保护与改良结合起来。⑤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使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集中治理,连续治理。⑥因地制宜,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水土流失特点及社会经济条件,进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体系的规划和设计。⑦优化选用生态经济效益优良的方案

农业水利经济良性循环思考论文

摘要: 随着我国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农业水利经济也逐渐被提到议程上来。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能否很好的处理农业水利经济的良性循环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农业水利经济良性循环概念和我国农业水利经济良性循环发展的现状,并提出了促进我国农业水利经济良性循环的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 农业水利经济;良性循环;措施与建议

1、农业水利经济良性循环概念

农业水利经济良性循环问题,也就是实现水利经济的正常再生产问题,也正是因为水具有多功能的特性,它既属于生产资料范围,也属于消费资料范围,并且水也是人类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资料。就马克思的观点而言,农业水利经济良性循环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单项水利设施的资金良性循环问题;第二,水利经济与国民经济如何协调发展问题;第三,水利经济与社会环境良性发展问题。这三个方面既是各自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统一的。

2、我国农业水利经济良性循环发展的现状

已经建立的水利工程再生产机制没有确立,工程老化严重通常来说,水利工程的固定资产主要是由防洪、除涝、灌溉和水土保持工程组成。除了灌溉工程可以回收一部分资金外,其余的如防洪工程、除涝工程、水土保持工程基本不能够回收资金。除此之外,随着工程的应用,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对其进行管理、大修、更新和改造。依然是依靠国家财政的拨款和群众的投入,水利经济在这些年的发展一直处于低谷。水利工程大部分都是公有资产,并且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

水利建设的速度与规模不能够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我国水利基础设施不完善,最基本的灌溉、防涝等工程的建设不完整。由于农业基础设施的不健全,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的发展,严重影响到了我国农作物的种植和生长。不能够合理的利用我国已有的自然资源,合理的开展水利工程建设,不能够为水利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与基础。

对已经具有的水利设施利用和保护的措施不当在利用水利设施进行农作物管理和培育时,很多管理人员不清楚如何正确的使用机器设备以及有关机器设备使用后的合理维护和管理。还有相关工作人员没有定期对水利工程的设施进行合理的检查和修理,并且在具体使用的时候没有专门的高技术人员进行指挥、指导,这在一定程度上会给设备带来很大的损害。因为,设备的使用不合理、技术不过关这对于水利设施是很不利的。

水利经济再生产机制不健全根据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重点,从而来确定合理的水利经济再生产运行机制。我国生产力水平在不断的进步,农业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地进行调整,为了应对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人们的需求,我国农业发展越来越符合时代的发展步伐。所以,我国农业水利经济再生产机制一定要合理制定,并且它的制定对于以后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3、促进我国农业水利经济良性循环的措施与建议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立足于我国当前农业发展的国情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的水利建设或者是水利管理将长期处于重要地位,劳动积累工制度仍然将长期处于重要位置。要同时依靠人民群众的自力更生和国家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大力支持。在很长的一定时期内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将其彻底的贯彻执行。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国外的先进管理技术,科学合理的管理经验,与此同时,结合自身具体实际,不断地将外国技术与中国自身特点结合进行大胆的创新,最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水利经济发展道路。

加大国家对农业水利经济的财政支持,不断提高国家对农业经济水利工程的完善力度加强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合力构建农业水利工程体系,结合中国当前的具体实际,根据我国地理环境特征与我国特有的地域特征,合理的构建自身的农业水利设施网。国家还要在政策上支持我国农业水利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并且要积极鼓励人民群众参与到我国农业水利建设当中来,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农业水利经济的建设。

建立起一整套合理的水利建设和管理的正常运行指标和考核体系,让水利经济良性发展水利经济体制的改革要做到逐步实施和不断深化、持续、稳定的发展,还要加强水利经济的研究工作,在水利经济的改革过程中,水利经济是起主导作用的。但是,现在目前这个在我国还是一个薄弱的环节。就水利改革和水利经济总体来说,要加强宏观、中观和微观这三个方面的综合研究。宏观水利经济研究,包括水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水产业性质、水产业外部结构研究。处理好这三个方面的关系对于我国农业水利经济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4、结论

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进步要求我国进行农业结构改革,并且要求推进我国农业水利经济的良性循环。所以,我们要从各方面联合起来,促进我国农业水利经济良性发展。

江西东南西三面环山,北有鄱阳湖,内侧丘陵广亘,中部平原坦荡,地势由外及里,自南而北,向鄱阳湖倾斜。土地总面积为1669km2,以山地、丘陵为主,其中:山地占土地总面积约36%,丘陵占42%,岗地、平原、水域占22%。土壤类型主要为红壤,占土地总面积的%,属典型的南方丘陵红壤区。原生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由于长期的人为干扰,原始植被仅在山区块状残存,现状植被主要是天然次生、半次生和人工林木。全省森林覆盖率为%。江西是我国亚热带红壤集中分布的地区,作为一个农业比重较大的省份,粮食、油料、蔬菜、生猪、蜜桔、淡水鱼类等农业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为积极推进可持续农业的进程,大力推广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如何使江西红壤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持续利用必将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重要课题。一、江西土壤资源概况(1)红壤江西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地带性土壤,为全省最重要的土壤资源。总面积13966万亩,约占全省总面积的56%。根据红壤的发育程度和主要性状,大致可划分为红壤、红壤性土、黄红壤等三个亚类。红壤亚类面积最大,约万亩。凡有一定的植被覆盖、剖面发育正常的均属这一类型。由于所处地形和植被状况不同,其肥力属性有一定差异。山地红壤坡度大,土层厚度一般只有50厘米左右,夹有较多的半风化母质碎块。丘陵红壤通常土层深厚,石质性不强。红壤在较好的林被下自然肥力高,在草被下则矿质养分不足。红壤性土亚类是在缺乏稳定成土条件下形成的幼年土,散见于丘陵山区,面积约万亩,肥力和利用价值都较低。黄红壤亚类分布于海拔四、五百米至六、七百米之间的山地,面积约万亩,是红壤向山地黄壤的过渡类型,由于植被较好,自然肥力一般较高。红壤在多种母质上都可以发育,理化性状有一定差异。发育于第四纪红色粘土的红壤,广泛分布于低丘岗地,进贤、东乡、余江、波阳、余干、丰城、峡江、上高、永修、新建、高安、临川和吉泰盆地集中连片,土层深厚、土质粘重,透水、通气性差,养分含量低;由红砂岩发育形成的红壤,主要分布在赣东北的贵溪、弋阳、横峰、铅山、玉山、上饶、德兴、余干等市县,吉安和永新之间也有分布,整个土层中含粉砂和细砂较多,质地疏松,通气透水性好,保水保肥力则较差,土层较薄;由花岗岩风化物发育形成的红壤,主要分布于省境边缘山地和高丘,兴国、于都、宁都、瑞金、赣县等市县比较集中连片,整个土层中夹有多量石英砂和砾石,质地粗糙,漏水漏肥,是本省严重的水土流失区,但含钾量高;在千枚岩、板岩、片麻岩等变质岩上发育形成的红壤,质地粘细,自然肥力较高,主要分布在高丘和山区。(2)黄壤面积约2500万亩,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0%,主要分布于中山山地中上部海拔700米至1200米之间。土体厚度不一,自然肥力一般较高,很适于发展用材林和经济林。(3)山地黄棕壤主要分布于海拔1000米至1400米以上的山地。现有植被一般为常绿与落叶混交林,生长茂密,覆盖度大。山地黄棕壤土肥力高,适于发展林业和种植药材等。(4)山地草甸土主要分布于海拔1400米至1700米高山的顶部,面积很小。由于水分充足、阴凉湿润,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土壤潜在肥力高,部分地块可用于开发药材种植等。(5)紫色土在紫色砂页岩风化物上发育的一类岩性土。面积约835万亩,占全省总面积的%。主要分布在赣州、抚州和上饶地区的丘陵地带,其他丘陵区也有小面积零星分布。常与丘陵红壤交错分布组成复区。紫色土磷和钾的含量较为丰富,适种性广,为南丰蜜桔以及烟草等经济作物的重要适种土壤。(6)潮土成土母质为河湖沉积物。主要分布在鄱阳湖沿岸、长江和本省五大河流的河谷平原。由于水流的分选作用,一般距河流越近,质地越粗;距河流越远,质地越细。又由于每次水流大小不同,剖面层理性明显,常出现上、中、下不同的质地层次,对土壤肥力性状影响较大。潮士土层深厚,土体浅棕灰至暗棕灰色,质地砂壤至轻粘土,土壤物理性质一般较好,土体疏松多孔,通气透水。是全省棉花、甘蔗、麻类的重要种植土壤。(7)石灰土在石灰岩母质上发育的一类岩性土。零星见于彭泽、德安、宜春、万载、分寅、萍乡、新余、瑞金、会昌、南康、全南、龙南、崇义等县市的石灰岩山地丘陵区。一般土层浅薄,大多具有石灰反应。根据肥力和颜色又可分为黑色石灰土、棕色石灰土和红色石灰土等。(8)水稻土由各类自然土壤水耕熟化而成。为全省主要的耕作土壤。广泛分布于省内山地丘陵谷地及河湖平原阶地,面积约3000万亩左右,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80%以上。根据水型特征,水稻土又可分为淹育性水稻土、潴育性水稻土、潜育性水稻土等三个亚类。淹育性水稻土。水稻土发育的初期阶段。分布地势较高,浸水耕种的时间较短,地表水在成土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包括红壤起源的黄泥田、紫色土起源的紫泥田、石灰土起源的石灰泥田等。潜育性水稻土。分布于地势较低、地下水位较高的山丘垅田、坑田、冲田下部和平原低洼地段。犁底层以下长年处于积水状态,铁锰还原,土色呈明显的灰黄或灰蓝色,形成烂泥田、锈水田、冷浸田等。潴育性水稻土。水稻土中发育良好的类型。分布的地形部位介于前两者之间。排灌条件一般较好,水分干湿交替,土壤中铁、锰等物质氧化还原,淋溶淀积作用频繁,粘粒下移,形成深厚的猪育层,肥力较高。水稻土的肥力状况还取决于耕作和培肥措施的水平。全省水稻土中,高产、中产和低产田各占三分之一左右。除水稻土外,全省农业土壤尚有600万亩左右的旱地土壤。主要为潮沙泥土、乌泥土、黄泥土、紫泥土、马肝土等。二、江西土壤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1)农用地利用结构和农业布局结构不合理江西复杂多样的地貌类型和地形地势,深刻影响的制约本省土壤的利用和农业生产布局。如农业用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在农业用地的使用中,农、林、牧争地严重,主要是种植业不适当的扩大,挤林、挤牧,限制了农业用地生产潜力的发挥。如波阳县在农业用地的使用中只注重粮食作物的种植,而忽视经济作物的种植,导致种植业内部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比重的面积比为:l,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总面积的%,油料作物面积占%,棉花面积占%,蔬菜面积占%,麻类面积占%。再如宁都县粮食、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之比为:,这个比例无疑制约了经济作物发展空间。茶、桑、果被称第二粮食产品,其消费量随着生活消费水平提高而日益大增。但1996年宁都县农户拥有茶、桑、果园地面积仅公顷,户均不足公顷,与该县拥有丰富荒山荒地资源很不匹配。(2)生态环境遭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资源退化。水土流失是生态遭破环的结果。而滥砍、滥伐、滥樵、滥垦、滥捕、滥牧、滥采、化学污染,以及肥料不足,对地力的掠夺性经营,又是导致生态失衡的根本原因。由于自然、社会和历史的原因,江西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许多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许多丘峰峦几乎看不到高树丛林,特别是赣江上游赣南山区,出现了大范围的秃山岭,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景象。全省森林覆盖率由1950年的50%下降到1999年的%,加上有些地方无规划采矿,没有采取拦泥措施,水土流失由50年代的106万公顷上升到现在的万公顷,在每年4、5、6月期间,暴雨冲击裸山,洪水挟带泥沙,经“五河”汇入鄱阳湖,每年带下泥沙2000未万吨,有一半淤积在湖内,特别是堆积在“五河”尾阎的三角洲上。赣江三角洲平均每年淤积速度就达25厘米。统计资料显示,江西省水土流失面积50年代1650万亩,到80年代已扩大到5700多万亩,每年冲刷表土164亿吨,相当于每年毁失109万亩耕地的耕作层。由此每年损失土壤有机质高达200万吨,损失氮、磷、钾等土壤养分170万吨以上。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给山丘的资源造成极大的破坏,已造成河湖和库塘淤塞。全省5大水系年均下泄鄱阳湖的悬沙达2千多万吨,其中一半以上沉积湖内,每年抬高湖床毫米。全省因水旱灾害减产粮食平均每年不少于10亿公斤,1998的洪涝损失更是触目惊心。生态环境的恶劣已严重制约了江西省红壤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农业的发展。(3)农业用地质量不高,有效灌溉面积少,旱涝灾害频繁。从目前农业用地来看,土地质量并不高。红壤呈酸性至强酸性反应,PH值高达-,土壤自然肥力随着植被破坏而逐渐下降,红壤的酸、瘦、板、旱、蚀等因素成为制约农业生产的重要原因。红壤和黄壤水耕熟化而成的水稻土面积占全省水田面积60%以上,土性板结,通透性差,以致稻田耕层滞水,还原性有毒物质增多,引起土壤理化性状恶化,危害农作物生长,导致减产。有效灌溉面积的多少,事关耕地能否旱涝保收。1996年全省拥有水田1859065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旱地面积362430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耕地中有效灌溉面积占总面积的%。也就是说有近1/4的耕地不能得到有效灌溉,这种状况使有限的耕地由于缺水而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效益。江西省雨量虽丰沛,但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同时,由干水利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全省耕地每年都要遭受洪涝灾害。平均4月-6月降雨量占全年的67%,且降雨强度大,又因山丘红壤物理结构性差,土质粘重,阻碍水分下渗、地表经流量大,导致山洪暴发,水土流失,引起春末夏初季节性涝渍多水之患;7月-9月降水很少,而地表和作物因墒温蒸发量大,加之山丘红壤区大多技术经济落后,水利设施不健全,灌溉无保障,常受伏秋干旱威胁。(4)农业用地经营规模小,难以获取规模效益。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集体土地由农户分散经营,使土地经营规模缩小。虽然近年来出现了不少“种田大户”,对土地实行规模经营,但就总的情况来说,农户土地经营规模是小的。据农业普查资料调查,全省有%的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在公顷以下,其中经营规模在公顷以下的占%。绝大多数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在-公顷之间,在这一经营规模的农户、农业从业人员、耕地面积分别占其比重的%、%和%。由此可见,全省耕地主要由农户分散经营,经营规模普遍不大。农业用地经营规模小,不仅难以使农民走上专业化、规模化的现代农业之路,而且还会形成小规模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使农民无法获得规模经营效益,制约土地综合利用效益的提高。三、江西土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对策(1)因地制宜,发挥区域资源优势,调整农、林、牧、渔业产业结构。江西处于低纬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但日照、气温、降水等南北差异较大,平原、丘陵、山区各不相同。因此,合理利用农业用地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要从生态学和经济学结合的角度,搞好农业用地结构的调整,做到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加快发展经济作物,把畜禽产业作为调整结构的突破口,把林业作为高效益的绿色产业来抓,按自然条件形成相应的经济区域。赣北鄱阳湖平原粮、棉、油、畜、水产区。本区位于江西北部、鄱阳湖平原范围,区域面积占全省面积的%,全区平原占%,丘陵占%,山地占%,耕地和人口分别占全省的%和%。土地多为冲击、淤积地,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域辽阔、交通发达,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较优越,其气候条件有利于水稻、棉花、黄红麻、油料等经济作物生长,适宜发展建立成江西主要粮、棉、油、麻、畜与水产品商品地。赣西北丘陵山地粮、林、畜、麻、茶区。本区位于江西西北部,属湘赣边缘幕阜山脉山地丘陵的一部分,区域总面积占全省的%,全区平原占%,丘陵占%,山地占%,耕地和人口分别占全省的%和%。大部分土地为红壤,气候条件适宜于粮食、芒麻、药材、蚕桑、水果、油茶、木竹及畜牧业生产,是江西芒麻、“宁红”茶和茶油的主要产区,可使之发展成粮、林、畜、茶、油综合农业品商品地。赣东北丘陵山地粮、林、畜、茶区。本区位于江西东北部,属黄山余脉及怀玉山、武夷山等山脉地带,区域总面积占全省%,全区平原占%,丘陵占%,山地占%,耕地和人口分别占全省的%和%,土地大部分为红壤,水热条件比赣西北综合农业区更优越,有利于水稻、烟、茶、桑、林、果和畜牧业的生产,茶叶是传统特产,产量居全省之首,另有广丰的烟叶、牛、羊,玉山的猪、兔,铅山的毛竹等重要物产。发展方向是继续抓好粮食生产,大力发展并建立茶、果、林业和畜牧业生产基地。赣中西部丘陵盆地粮、林、油、畜、麻区。本区位于江西中部偏西,属罗霄山主支脉及红岩盆地地带,区域面积占全省的%,全区平原占%,丘陵占%“地占%,耕地和人口分别占全省的%和%,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特点是降雨量比同纬度地区小,可开垦的荒坡地较多。发展方向是加强农业基本建设,改善生产条件,大力发展粮食生产,逐步建立粮食、水果、茶叶、林业和畜牧业商品生产地。赣中东部丘陵山地粮、林、畜、麻、桔区。本区位于江西中部,属武夷山、雩山山脉地带,区域面积占全省的%,全区平原占%,丘陵占%,山地占%,耕地和人日分别占全省的%和%,农业生产以粮食生产为主,经济作物比重少,以金溪黄红麻、广昌白莲、黎川烟叶、宜黄芒麻、南丰蜜桔较为著名,林业生产比重大。发展方向是充分发挥粮食生产和林业生产优势,进一步发展柑桔、麻类、烟叶、莲子、茶叶、药材的商品生产量,使之成为粮食、林业生产基地。赣南山地丘陵林、粮、蔗、烟、桔区。本区位于江西南部,属武夷山、九连山、大庾岭、诸广山和雩山主支脉地带,区域面积占全省的%,全区平原占%,丘陵占%,山地占%,耕地和人口分别占全省的%和%,本区是江西气候条件最为优越的地区,山地面积大,耕地面积少,森林资源丰富,但不少地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极为严重,发展方向是切实搞好水土保持,加强农业基本建设和国土的综合开发及治理,重点建设好薪碳林、水源林和用材林,加速建设甘蔗、烟叶、花生、柑桔、林产品等特产商品生产地。(2)遏止生态环境恶化,综合治理水土流失。扩大森林覆盖率,提高造林质量。增加植被,扩大森林覆盖率,减少土壤侵蚀面积和减少土壤侵蚀强度。在增加植被覆盖的同时,还应注意提高造林质量。在江西省内,由于林内草灌植被及枯落物被人为大量采集以解决当地能源紧张问题,林内地表裸露,从而引起森林的水保质量降低。因此,保持森林植被结构层次的完整,提高造林质量,才能更有效地发挥植被的水土保持功效。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紧密结合。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对于治理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是行之有效,也是必要的。但是,仅有工程措施和仅有植被措施都不能很好地防治土壤侵蚀。植被的水土保持作用存在一定的限度。生物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才是防治土壤侵蚀的根本途径。加强生态维护,合理利用森林资源。良好生态系统的稳定,是防止土壤侵蚀的重要保证。土壤作为一个生态系统的特殊环境组分,不仅是无机物和有机物的贮藏库,同时也是众多生物的直接或间接栖息场所。而植物群落的消长演替直接影响成土过程和土壤的理化性质,以及对土壤的保护强度。江西传统炼山造林的经营方式直接破坏了森林土壤的有机物和养分库,导致森林土壤的严重恶化,打破了原有生态系统的稳定,这也是森林植被水保功能降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只有合理开采利用森林资源,避免稳定生态系统的破坏,可有效地增加土壤组分的稳定,防止土壤侵蚀。以小流域为单元开展综合治理。以小流域为单元,实行综合治理、集中治理和连续治理的方针,是长期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来的宝贵的水土保持工作经验。综合治理应实行治坡和治沟相结合、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和开发相结合,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控制人口增长,加强宣传和教育。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防止边治理、边破坏和新的水土流失发生。做到“谁开发谁保持,谁破坏谁治理”的经济受益和治理责任的统一。(3)增施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合理种植,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红壤具有瘦、酸、粘、板等障碍因素,其根本原因是土壤有机质缺乏。从总体上看,江西红壤的有机质含量明显偏低,特别是丘陵红壤果、茶园和旱地,低产田面积占1/2以上.据全省195个土种(自然土壤89个,旱地土壤41个,水田土壤65个),794个表土样品分析结果,红壤(48个土种)平均含有机质/kg,其中超过30g/kg的有14个土种,主要分布在海拔500-800m的山地,而在广大丘陵岗地,由干植被破坏而引起侵蚀的4个土种,平均有机质含量仅/kg,严重侵蚀劣地只有-/kg。红壤旱地和果、茶园平均有机质含量为/kg,比自然红壤低了近10g/kg,只有自然红壤的61%,说明红壤开垦利用后显著加速了有机质的分解和淋溶,这是人为重用轻养不合理开发利用而导致的恶果,迄今依然在朝着肥力退化方向演化。要消除这些障碍因素也只有从增施有机肥料入手,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调节和供应水、肥、气、热的能力.增施有机肥料的途径是以种为主,种植绿肥、养猪积肥、秸秆还田、广积农家肥相结合。因土种植,合理轮作,间作套种,做到用地与养地相结合,不但作物产量高,品质好,而且土壤肥力也可以不断改善.实践证明,合理利用红壤的过程,也就是改良培肥红壤的过程。通过增施有机肥料,合理种植,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措施,红壤的理化性质将得到极大的改善,特别是起物理性质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旱涝灾害。(4)加大土地规模经营力度,提高土地规模效益。江西目前农业用地规模小、产业化经营程度低,要提高农业用地利用效益,就应提高农业用地的经营规模,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业产业化,关键是培育具有市场开拓能力、能进行农产品深度加工、为农民提供服务和带动农户发展商品生产的“龙头企业”。引导“龙头企业”同农民形成合理的利益关系,让农民得到实惠,实现共同发展。应建立和发展以某个经济实体为龙头,以生产基地为依托,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千家万户为辐射点,以经济合同和契约为保证,用利益机制将生产者、加工者、销售者联接起来,形成农工贸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经济利益共同体。使农民种养有指导、生产有服务、销售有门路、价格有保护,解决生产与市场脱节利用外资开发江西省丘陵红壤的效果与思考问题。这既保持了农业生产的家庭经营,充分发挥家庭经营的活力,又突破了社区界限,实现了农产品加工、销售的规模效益。而且龙头组织实行企业化经营,规模大,实力强,机制活,能够让利于农民,真正带领农民进入市场。如江西东乡糖厂1994年联合全县12个蔗区乡的5万农户,组建江西惠东糖业有限公司,当年实现利税翻番,蔗农收入也大幅度提高。对农民采用多种多样的股份合作制形式兴办经济实体,要积极扶持,正确引导,逐步完善。以农民的劳动联合和农民的资本联合为主的集体经济,更应鼓励发展。(5)积极推广生态农业模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是江西省委、省政府充分认识其省情,在多年实践探索的基础上,面向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提出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发展思路。要牢牢把握人们追求纯天然、无公害的消费潮流,从当地的环境资源条件出发,大力发展顺应新时代市场需求的名、特、优、稀的有机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市场覆盖面广、经济效益显著的生态农业产品群体。应充分认识江西省发展生态农业的有利条件和有机农产品的广阔市场前景,把发展有机农产品和有机食品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突破口,加大力度,着力培植,扬优成势,早见成效,形成新的生态农业经济支柱。实践证明,采用“猪、沼、果”结合的模式是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生态效益的最佳生态经济模式,它能充分有效地利用一切生物物质,建立起一个内部良性循环体系。解决丘陵地区肥料、燃料、饲料不足的矛盾,有利于增加群众收入,促进果树优质、高产,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当务之急是要大力发展以养猪为主的畜牧业,建设“三结合”(人厕、猪栏、沼气)的沼气池。加快牧业发展的措施:(1)积极发展青饲料品种并合理搭配,以确保青饲料的供给。科学试验表明,在养猪生产中增加20%的青饲料,不仅可降低成本,增加产量,还可以改善猪肉品质;(2)加强对专业户养猪的技术培训,建立一支农民技术员队伍,抓好饲料与防疫工作;(3)加强产、供、销服务,走养猪产业化的路子,提高养猪业的经济效益。发展沼气一要解决资金投入的问题,坚持以农户自筹为主,国家补助为辅的原则,积极筹措资金,二要解决技术问题,坚持科学建池,专业队伍施工,确保沼气池建一个成一个,经济实用,群众满意。建立与完善“猪、沼、果”生态经济模体现了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有机统一。

-=909000000`-`-`

水土保持学报与水土保持研究

有一本《水土保持》的中文刊

主要有:水土保持学报;水土保持研究;水土保持通报; 中国水土保持;干旱区资源与环境;生态学报;等等!!!都是中文核心期刊

学报,一般是这个学科的学术期刊,刊登研究性文章;通报带有短期通讯的含义,也可以刊登长文章;XXX科学、XXX研究,水平相当于XXX学报,如果同一学科有2份期刊,第2份可能会起这个名;总之一个期刊叫什么名是一回事,它刊登的文章水平又是一回事,就如同一个大学同她的学生水平的关系。

水土保持发表

早在本世纪30年代初期,邓叔群就开始注意对生态学的研究。1939年,他利用中央农林部要他负责一部分林业科学研究的机会,组织了西南森林调查团,深入四川、云南、西康等省的沙坪坝、岷山、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等地区的原始林区,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调查,对我国西南地区的森林分布、生长生态特性以及林木的病害情况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发表了《洪坝森林的研究》、《我国天然林管理法之研究》(一)、《今日中国的林业问题》、《西藏东部高原的森林地理》等论文。为了在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建立一种有利于农林牧业生产的生态系统,以减轻黄河对其下游地区的危害,他于1941年放弃大城市的生活来到了甘肃省的林区。在他任甘肃省水利林牧公司林业部经理的6年期间,先后曾去白龙江中游武都、文县一带、天水小陇山、河西走廊、祁连山、秦岭等林区,亲自进行调查研究,采集了大量的标本,分析了大量的树木生长情况,为科学地营林育林提供了依据;他论证了祁连山、天山等高山林区植被灌木丛对于积雪、保土和调节雪水径流的重要作用;设计出在兰州南北山干旱地区采用“水平沟”造林的方案,为保持水土、保证较高的造林成活率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他建议,在黄土高原荒山造林应选用沙枣、柽柳、白榆等耐寒抗旱的小乔木作先锋树种。这一建议在当时虽然没有被充分采纳和利用,但对今天改造黄土高原的工作仍有其重要的参考价值。在这期间,邓叔群最重要的工作和最大的贡献,就是他首先提出了生态平衡的观点,并亲自在黄土高原地区以成功的实践证明了科学经营林业和科学管理森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后人留下了一个活生生的、科学经营管理森林的典型——洮河林场。黄河的大支流洮河上游的大片原始森林当时为藏族林主所有,他们常把森林的树木卖给木材商人,树木砍光后再放火烧山以长牧草或开辟为耕地,因此水土流失情况日益严重,从而给黄河下游带来的灾难也就随之加重。为了改变这种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他利用水利林牧公司的资金,在洮河上游甘肃省卓尼县买下了一大片藏族林主的森林,创办了位于卓尼的洮河林场总场和苗圃,以及卓尼地区以外的三个洮河林场分场和一个牧场。他对这些林场中的森林分别进行调查、勘测,绘制了我国较早应用的林型图,并就各树种、树龄以及林木生长、材积、更新和病虫害等情况进行分类研究,制定出了一整套保证更新量、营造量大于采伐量的科学经营管理制度,使森林长存、采伐不绝。自那时起迄今已有40多年,但至今洮河林场仍在沿用当年他亲自制定的这一科学管理制度。几十年来,黄河上游的多数森林均遭程度不同的破坏,唯洮河林场为黄河上游保留下了宝贵的森林区,为黄河上游的水土保持和生态平衡作出了贡献。这一期间,邓叔群在西北黄土高原地区所进行的大量调查结果以及实践经验的总结都汇总在他离开甘肃后于1947—1948年发表的诸论文中,如:《甘肃林区及其生态》、《甘肃的造林与管理》、《甘肃林业的基础》、《甘肃的气候与树木年轮》、《我国天然林管理法之研究》(二)、《中国森林地理概要》等。1948年底,他为东北编写的林科大学教材纲要,其中包括森林生态学、造林学、测林学、森林经营学、森林病理学等,就是他对我国森林的大量调查研究结果和实践经验的产物。

不少反思98'洪灾的文章谈到:上游生态植被遭到破坏是引发洪灾的重要原因,但许多人却未必注意到,生态植被的破坏和片面宣传林业的成就有直接关系。根据国家林业局公布的资料,到1993年,我国就已经摆脱了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双双下滑的局面,进入“双增长”时代。全国的森林面积从建国初的亿公顷增加到亿公顷,森林覆盖率从提高到,1993年以来还保持着每年植树360多万公顷的业绩,1994年,继广东、福建、湖南宣布基本消灭宜林荒山后,安徽等省区也宣布消灭了宜林荒山。 1994年前后,有关森林的喜讯经常见诸新闻媒体,据此,普通人只能得出我国森林形势一片大好或正向一片大好迈进的结论。可熟知内情的专家却忧心忡忡。而1995年以来连续多次洪水特别是98'洪灾将森林形势一派风光的形象终于捅了一个窟窿。只要稍微深入分析,便知道林业宣传的问题所在了。摆在我们面前的有这样两组数字:一组即国家林业局公布的数字(见上述),按1993年全国森林面积和覆盖率分别达到亿公顷、计,比解放初增长、;另一组是国家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的数字: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长江流域12个省区有林地面积年均下降。假如国家林业局的数字是对的,那么森林增长的幅度的确可喜,假如水利部水土保持司的数字是对的,那末,林业局公布的1993年全国森林面积达到亿公顷、比建国初增长的数字就值得推敲。因为长江流域12个省区占全国总省区数(不包括直辖市)的,据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发表的资料,取1950年到1985年、下降率为计算,三十五年间,这12个省区的森林面积即减少,那末,到1993年,全国森林面积怎么可能比建国初增长呢?退一步,我们就假定林业局的数字确凿无疑,可透过这种增长背后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可采伐成过熟林面积由1981年的2188万公顷减少到1993年的1349万公顷,蓄积量从建国初的20亿立方米下降到亿立方米,分别减少、。换句话说,砍掉的是荫天蔽日的老林,栽上的却是稀稀拉拉的中幼林。所以即使面积有所增加,可森林质量、林业生产力却绝对大幅下降,以至森工抱怨难以找到像样的林材。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分布在我国东北、西南、中南等江河中上游被称为生态宝库、动物乐园的大量原始森林被毁坏留下永远无法弥补的欠帐,即使今后百分之百的绿化了也还不上这个帐。因为原始森林是地球几亿年演变的绿色结晶,原始森林的综合生态功能是人工林根本无法比拟的,原始森林及其功用是不能复制的。单就持水这一项,发育较好的天然林林冠持水能力就比人工林高7-8倍,林地土壤有效贮水能力比人工林高6-7倍。从建国初期到现在,我国的原始森林究竟被砍伐、毁坏了多少,这个数字恐怕成为不解之谜了,而时至今日天然森林还剩余多少,这个数字也不详。有关人士对这些数字历来不感兴趣,他们感兴趣的只是植树造林的面积,每年增加多少,多少年共增加多少,然后宣传“辉煌成就”。如此等等。所以人们也只能通过其他渠道了解一鳞半爪。据湖南某林业专家透露,从1957年-1995年,该省天然林面积占森林总面积的比重下降近40%0。另据有关资料,四川天然森林建国以来减少了一半以上,森林采伐与更新的比例11:1,其中大凉山地区的原始森林基本都被垦作农田。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三峡两岸的森林面积减少了一半,李白笔下“两岸猿声啼不住”、杜甫笔下“无边落木箫箫下”的景色早已不复存在了。笔者的故乡在滹沱河畔,五六十年代,滹沱河两岸林木还郁郁葱葱,到八十年代就几乎都变成了农田或沙地。这期间,故乡造林的数字却是逐年增加,但真正能看出成效的就是道路和灌渠两旁栽的树木。正是由于多年来片面宣传植树造林的业绩,甚至有意无意地夸大这种业绩,不少人醉心于对营林面积、覆盖率、增长率、几大造林工程以及诸如此类业绩的追求,而对“业绩”后面的问题却采取回避或淡漠态度,结果就误导了舆论,使一些本该早出台的措施(如停止采伐天然林、封山育林、加大林业投入)迟迟未出台,从而加速了森林植被的恶化。98'洪水平息后不久,林业专家汇聚在中国林业科学院进行反思研讨,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沈国舫直抒胸臆:1998年特大洪水的深层原因是,在植被建设方面近40年来有过重大失误,而近年来采取的弥补措施速度太慢了,力度太小了,使我们难有适当控制洪魔的主动权。只有在痛定思痛的大灾之后,类似沈教授这样的观点才能从林业界透露出来。林业的宣传存在片面问题,水利建设包括水土保持的宣传何尝不存在类似问题。多少年来,人们已经听腻和看腻了这样的文字:某某地区投入多少资金和人工,完成多少土石方,搞了多少工程,治理了多少小流域,水土保持面积增加了多少,成效有多么大。如此等等。却很少看到这样的文字:某地区有多少条河流濒枯,多少个湖泊消失,多少绿山成了裸山和泥山,多少万亩良田被水冲沙压,多少万亩草原沙化,多少山青水秀的地方变成童山恶水的环境,更绝少对几十年来水利建设和几十年来水土破坏进行具体对比,弄清究竟孰大孰小、孰多孰少。98'洪水刚刚平息不几天,《经济日报》发表了专访水利部领导的文章,文中写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已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4万平方公里,其中兴修梯田、沟坝地、治沙造田亿亩(其中新增耕地3000万亩),栽植水土保持林和经济林果6亿亩,种草保存面积6000多万亩,还兴修了大量的蓄水保土工程。各项水土保持设施,每年可增产粮食160亿公斤,平均拦截泥沙15亿吨,蓄水250亿立方米,极大地改善了生态环境”。可是就在这前不几天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的文章却写道:“从建国以来到1989年,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已从36万平方公里猛增到56万平方公里,年均增加了约5000平方公里。土壤流失量也从10多亿吨增加到亿吨,仅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面积达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量达16亿吨”。又写道:“1949年长江中下游共有湖泊面积25828平方公里,至1977年仅余平方公里,减少近一半,年均减少420平方公里。长江原有的22个较大的通江湖泊,因大量不合理开发建设已损失容积567亿立方米。‘千湖之省’的湖北省80年代湖泊面积比50年代减少了61%”。同是来自水利部的数字,《光明日报》的数字就打了《经济日报》的数字一耳光。根据《经济日报》,新中国成立以来,“已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4万平方公里”,根据《光明日报》,“从建国以来到1989年,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已从36万平方公里猛增到56万平方公里”,就是说,截至1989年,仅长江流域就增加水土流失面积20万平方公里,按此推算,全国治理的74万平方公里根本不足以补偿增加流失的面积;根据《经济日报》,全国各项水土保持设施“平均拦截泥沙15亿吨”,根据《光明日报》,单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量也从10多亿吨增加到亿吨”,很显然,水土保持设施拦截泥沙的成绩远不足以补偿水土流失量的增加;根据《经济日报》,全国各项水土保持设施“蓄水达250亿立方米”,根据《光明日报》,单“长江原有的22个较大的通江湖泊,因大量不合理开发建设已损失容积567亿立方米”,非常明显,人工蓄水设施的蓄水量远不足以补偿被破坏天然湖泊的容水量;根据《经济日报》,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效”,“极大地改善了生态环境”,根据《光明日报》,从长江流域看,几十年来水土流失面积增加了,土壤流失量增加了120%左右,湖泊面积减少近一半,森林面积和森林质量大幅下降,水土保持工作“巨大的成效”和生态环境“极大地改善”并没有体现出来。另据资料,从全国中灾以上发生的频率看,20世纪的50年代,60年代43%,70年代60%,80年代70%,90年代100%。这说明生态环境是明显恶化而不是改善了,更不是“极大地改善”。其实,宣传的片面性、强调夸大成绩的误导性何止林业和水利,还有不少领域也存在类似问题。如搞农业的只说扩大耕地增产了粮食,不说垦了多少森林、湖塘、湿地和草原,搞工业的只说增加了多少产值利税,不说负了多少债,浪费了多少资源。而且方方面面各强调各的工作和成绩。农业说增产多少,林业说造林多少,水利说搞了多少水库,土地说保护了多少耕地,环保说治理了多少污染,有多少领域就有多少机构,有多少机构就出多少政绩,而不少政绩又是用平面递进推算法推出来的。诸凡植树面积、水土保持面积、人均纯收入、产值产量,都可以用这种办法推出来。还有的“政绩”是不计代价“干”出来的,但宣传或汇报时却往往不提付出的代价,而只说干出的“政绩”。就像宋朝苏轼批评当时一些官员邀功请赏的办法:“用一头牛换五只羊,一头牛的损失,隐瞒而不说,五只羊的收获,却指为功劳成绩”。诸如此类的一些做法加上一级抓一级、一级向一级负责的体制,是不可能不出政绩、又是不可能不掩盖问题的。从一定意义说,98'洪灾就是有关方面长期突出政绩、掩盖问题积累的苦果。问题是,时至现在,人们也没有看到那个有关部门在生态环境问题上作过自我批评,主动承担过一定责任。相反,却仍然时不时地看到标榜有关部门为改善生态环境做出重要贡献的报道。一些新闻报道仍然围绕植树造林面积每年以“多少万公顷的速度推进、累计植树造林面积已达到多少万公顷”、森林覆盖率已由“某某年”的“百分之多少”增加到现在的“百分之多少”,“百分之多少”的水土流失面积和沙漠化面积得到控制等很难得到证实、更难和进一步遭到破坏的生态面积进行比较的“部门化”的数字大作文章,继续为某些部门的脸上贴金,宣扬其改善生态环境的政绩。

水土保持学报稿酬

你是要稿费就1800元,不要稿费就1600元吧。

水土保持学报更好,解释如下:1、《灌溉排水学报》是由水利部中国农科院农田灌溉研究所,中国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主办的学术类刊物,该刊为中文核心期刊,CSTA数据库入选期刊,中国科技引文统计源期刊。2、《水土保持学报》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土壤学会和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共同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3、水土保持学报相比较灌溉排水学报由中国科学院主管,学术期刊由国内和国外公开发行,所以水土保持学报更好。

他们网站上有的吧

水土保持学报编辑

这是对字体的要求。《水土保持学报》创刊于1987年,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土壤学会和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共同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据2020年2月29日《水土保持学报》编辑部官网显示,《水土保持学报》第七届(2017-2020年)编委会有成员70人。 据2020年2月29日中国知网显示,《水土保持学报》共出版文献量6752篇,总下载次数2160211次、总被引次数174623次,(2019版)复合影响因子为、(2019版)综合影响因子为。 [2] 据2020年2月29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水土保持学报》文献量为6092篇、基金论文量为5761篇,被引量为136633次、下载量为141380次;据2017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2017年影响因子为。

国内中文核心期刊按照水平高低,排在前面的是:“土壤学报”、“水土保持学报“;其次是“土壤”、“土壤通报”、“生态环境学报”、“水土保持通报”、“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对于一般的硕士研究生,投一些低档次的所谓核心期刊比较容易录用,例如:安徽农业科学。

理事会的职责是:执行代表大会的决议,制定工作计划,领导所属机构开展活动,召开下届代表大会,推荐优秀学术论文和科普作品,表彰学会工作积极分子等。理事会选举理事长一人,副理事长及常务理事若干人组成常务理事会;在理事会闭幕期间,负责行使理事会的职责,常务理事会推选秘书长一人,并视工作需要聘请副秘书长若干人,在理事会下设立办公室(秘书处),处理学会日常工作。下设办事机构:学会办公室(秘书处):根据常务理事会的要求进行工作,负责协调各委员会工作,处理学会日常事务。《土壤学报》编辑部:负责编辑出版工作。《土壤通报》编辑部:负责编辑出版工作。《pedosphere》编辑部:负责编辑出版工作。《水土保持学报》编辑部:负责编辑出版工作。《干旱区研究》编辑部:负责编辑出版工作。

  • 索引序列
  • 水土保持农学论文
  • 水土保持学报与水土保持研究
  • 水土保持发表
  • 水土保持学报稿酬
  • 水土保持学报编辑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