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晚清时期西学东渐论文研究

晚清时期西学东渐论文研究

发布时间:

晚清时期西学东渐论文研究

中国近代历史是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为止的这段历史。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错综复杂,国际间是殖民主义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国内是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从文化冲突与文化交流的角度看,可以感受到一股“西学东渐”的历史潮流。认真总结这段历史,对于在中外交流中认识和把握文化教育交流与传播规律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中国近代“西学东渐”的历史进程 世界历史发展到近代,西学与中学之间产生了明显的文化势差,表现为:中学仍植基于封建主义生产关系之中,西学已植基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之中;中学仍处于农耕文明阶段,西学已处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文明阶段;中学仍以儒家的“四书”、“五经”为主要内容,西学已以科学技术为主要内容;中学的承继仍以传统学校教育和科举考试为中间,西学的传播则以新式学校教育为桥梁。因此,这时“西学东渐”的客观态势已经形成。 1840年,伴随着西方殖民主义者向东方的侵略,西学开始向长期与世隔绝的古老中国发起了冲击,中学与西学的冲突以鸦片战争为始点正式拉开帷幕。这段历史的进程:先是一部分开明管理和士大夫抱着救亡图存、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目的,这时“西学东渐”的规模和影响主要限于军事工业与民用工业领域,其层次仅在文化的表层——物质层面。接着,民主主义维新派和革命派便先后登上近代中国历史的舞台,主张通过在中国实现西方国家的君主立宪制或民主共和制,达到变革社会的目的。此时,西学的引进已深入到文化的中层——制度层面。新文化运动时期,民主思想和科学精神受到大力宣传,这是文化的深层——思想层面,其规模扩大到更广泛的领域。中国人选择马列主义,是经过半个多世纪向西方寻求真理的艰苦实践决定的,也是中国近代“西学东渐”历史进程的必然结果。 教育作为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中国近代除了与政治、经济、文化有着相互制约和影响的关系外,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所以,在近代“西学东渐”的历史进程中,教育思潮往往起着发轫起端的作用,或伴随着思想、文化的启蒙思潮,而推动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洋务运动推进“西学东渐”,使对封建教育的改革由议论走向实行,开始仿照西方国家的做法创办新式学堂,开展留学教育,最终在洋务教育思潮的推动下,建立起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教育制度。伴随着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改良主义教育思潮和民主主义教育思潮前呼后应,一昭一彰,成为变法和革命的开路先锋。新文化运动既是一场新文化思潮,也是一场新教育思潮。它以社会教育的方式,宣传民主和科学的理论,批判封建主义旧文化、旧教育、旧思想、旧礼教,对青年进行启蒙教育;之后,平民主义教育思潮、工读主义教育思潮、实验主义教育思潮等纷争出现,使文化教育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 二、中国近代“西学东渐”的历史特征 中国近代史若以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粗略地勾画其历史轨迹,则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抗日战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近代“西学东渐”是在西方列强对中国不断地发动侵略与中国人民顽强地反抗侵略的特殊历史背景下展开的。一方面西学在中国落户,是西方列强政治、经济、军事侵略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伴随着中国从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而来的;另一方面,它又与中国的有识之士为争取民族生存,维护国家主权,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促进中国近代化所做的努力探索密不可分。二者犬牙交错,在中国近代“西学东渐”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十分复杂的社会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从中国方面来看,主要是认识和制度上的原因。 在认识上,明清以后,中国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历史悠久和文化传统的优越感,使得国人常以“天朝上国”自居,形成“夷夏之防”的传统观念。“满族王朝的声威一遇到英国的枪炮就扫地已尽,天朝帝国万世长存的迷信破了产,野蛮的,闭关自守的,与文明世界隔绝的状态被打破,开始同外界发生联系”。这种变局则产生了少数如林则徐、魏源和姚莹这样的开眼看世界的先进人物。1844年,魏源刊行《海国、图志》,尽管他所论述的世界局势与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有很强的震撼力,但功利主义与华夏中心色彩却表现得很浓厚。1849年,徐继畲又刊行《瀛环志略》,他以更诚恳、更客观的态度介绍西方各国。遗憾的是,《瀛环志略》没有《海国图志》影响那么大,这或许能够说明当时中国人普遍的接受心理:在大多数国人的心目中,西方人依旧是“夷”,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尊夷攘夷”、“师夷制夷”。 如“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就是他们对中西文化各自地位、作用的认识。 在制度上,女真贵族入关后,承袭明制,建立起更加完备的封建王朝。从世界发展的大潮流来看,清代即使是“康乾盛世”,也是一个发展方向的错误,因为它不仅没有跟上世界工业革命的时代步伐,而且是背道而行。所以,清王朝建立的封建制度是中国历史上最专制、最保守的制度。这个制度本身就缺乏对外交流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再加上近代以后清王朝的几任皇帝平庸无能,慈禧太后垂帘听政30余年,清王朝——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的最高层始终是在被动中学习西方、接受西学的这也进一步说明,清王朝及其统治下的清末封建专制制度对近代“西学东渐”的历史进程一直起着阻碍的作用。 通过对中国近代“西学东渐”的历史考察,可以看出不同性质的文化教育交流与传播的一般特征:一是文化创造,占取先机,有优先之势;二是文化继承,渊源不断,有承传之势;三是文化引进,兼容并包,有积蓄之势;四是文化吸收,优化组合,有综合之势;五是文化碰撞,相得益彰,有重构之势;六是文化交流,选择时机,有效率之势。这些特征不仅在中国近代“西学东渐”的历史进程中明显地表现出来,而且在世界文化教育交流与传播的历史中也有普遍性和客观性,所以也可称之为文化教育交流与传播的规律。 三、“西学东渐”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近代西学是以资本主义文明为先导的,总体上是一种全新的“较高势能的文化”。所以在中国近代历史上,西学东渐是一股主流趋势,因此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技术方面的影响。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到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理论下,初步开始引进西方的武器装备,也出版一些有关西方武器制造以及攻防战术的著作。1861年开始的洋务运动,以“中体西用”理论为指导,大张旗鼓地仿照西方国家的办法,制造新式枪炮和轮船,编练新式陆军与海军,举办近代军事工业以及民用企业,开矿山、筑铁路、设邮电、建学校,掀起了一股学西方办洋务的热潮; 其次是制度方面的影响。就政治制度而言,在近代“西学东渐”进程中,大体有三种制度引入中国:第一种是维新运动中倡导的君主立宪制,第二种是辛亥革命后建立的民主共和制,第三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行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有新式教育制度、文化制度、经济制度和金融制度等陆续传入中国,构成了中国近代化历史中的制度文化。 第三是思想教育方面的影响。在西学的影响下,中国近代至少有三次大的社会思想观念更新:第一次是洋务运动时期,掀起洋务思潮,从而冲击着陈腐的传统观念。第二次是维新运动与辛亥革命时期,西方民主主义制度和民权思想得到广泛的传播,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第三次是新文化运动时期,文化教育界出现了以介绍西方政治学说为主要内容,如何改造中国、改造社会的热烈讨论。正因为有以民主和科学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思想观念更新,才会有文化教育界的活跃局面,“西学东渐”与教育思潮构成社会变革的一条主线同时对每一阶段的社会变革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这些教育思潮,从静态看是相互独立的,从动态看是相互联系的,从而构成中国近代“西学东渐”与教育思潮以及社会变革此起彼伏、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今天我们向西方学习,这种倾向一定要克服,一定要用战略的眼光审视异质文化,既要注意一些具体、实用的东西,更要重视有深度、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东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学习的基础上提高,在提高的基础上阔步前进。

西力东侵”具体是指西方列强以历经工业革命后形成的强大军事力量与势力,向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国家进行的侵略扩张,同样经历过相似过程的还有邻国日本,起端是1853年的黑船事件,也带来了之后的明治维新与进一步西化;而“西学东渐”通常是指明末清初到近代西方各国学术思想向东方传播的历史过程;西学东渐是指近代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其虽然亦可以泛指自上古以来一直到当代的各种西方事物传入中国,但通常而言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欧洲及美国等地学术思想的传入。以及新式教育等作为媒介,以澳门、香港、其它通商口岸以及日本等作为重要窗口,西方的哲学、天文、物理、化学、医学、生物学、地理、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应用科技、史学、文学、艺术等大量传入中国,对于中国的学术、思想、政治和社会经济都产生重大影响。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区别是一个是武力,一个是学术。但是,不代表武力不含学术。”西力东侵”与“西学东渐”相互联结,相辅相成,前者偏重于武力侵略,后者偏重于学术及文化的渗透。虽前者烈,后者绵,但二者绝不是相互割裂的关系,而是相互有所包含。“西力东侵”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西学东渐”,推动了我国及周边国家的近代化。

学习西方、传播西学,真正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求知的,还是一部分中下层的开明官吏和广大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为了救亡图存,挽救民族危机,通过各种途径广泛深入地介绍传播西学,经历了一个逐步探索、认识、选择、再认识、再选择的过程.从林则徐、魏源等人开始,一直到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和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都在睁眼看世界,不断地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通过对中国近代“西学东渐”的历史考察,可以看出不同性质的文化教育交流与传播的一般特征:一是文化创造,占取先机,有优先之势;二是文化继承,渊源不断,有承传之势;三是文化引进,兼容并包,有积蓄之势;四是文化吸收,优化组合,有综合之势;五是文化碰撞,相得益彰,有重构之势;六是文化交流,选择时机,有效率之势.这些特征不仅在中国近代“西学东渐”的历史进程中明显地表现出来,而且在世界文化教育交流与传播的历史中也有普遍性和客观性,所以也可称之为文化教育交流与传播的规律.

晚清西方形象研究论文摘要

由于我国与西方的生活习惯以及民族习俗的不同,中西方 文化 存在许多差异。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 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来说,中西方文化无论从萌芽、发展到现在的格局无疑是各具特色的。一个偏重群体关系和整体作用,提倡大家庭理论;一个偏重个体能力和英雄主义,提倡自由万岁。在两个文化理念截然相反的作用下,我们必须融合两者意识上的差异,在文化层次本身找到共性,以利于整个人类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 差异;价值观;文化

0 引言

历史发展至今,中西方文化就像两条时而胶着、时而分离的不规则线,同样源远流长,同样博大精深。自成体系、相互交融。但,无论任何时候,两者从未有过平行的时候,因此,研究世界文化不可能单一的研究中西方某个文化,而应全面、系统的对中西方文化加以研究。

1 关于中西方文化

文化的定义 著名人类学学者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这样给文化定义:“文化或者文明就是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则、法律、风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这个定义已经比较权威。在此,我们将文化定义为人和环境互动而产生的精神 、物质成果的总和。这个总和中可以包括生活方式、价值观、知识、技术成果,以及一切经过人的改造和理解而别具人文特色的物质对象。

中国文化定义 中国文化一般指中国 传统文化 ,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是中国各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干民族,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他少数民族也对中国文化做出过不可抹杀的贡献。

西方文化定义 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一样,源远流长,气象万千。一般是指发源于古希腊、罗马时期,浸染了中世纪的____传统,兴盛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经启蒙运动而最终确立,并且近几百年来大盛于西欧北美的文化系统。

2 中西方文化的特点

中西方文化均源远流长、气象万千,两种文明都经历了几千年历史的发展演化才成型。迄今,无数学者为更好的研究两种文明,划分了各种各样的时期或时代,以将历史分割成各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加以研究。在此,笔者参考各权威观点,结合自己的观点,在权威学说的基础上以阶段性为前提,简单描述一下中西方文化各自的特点,以便更好的对论题加以研究。

中国文化的特点 中国文化在西周时期创造出了中华文明的母形。这一时期建立了“余一人“的专制王权思想,敬德与重民思想开始萌芽,西周时期我国宗法社会与宗法文化开始成型,并且对后世中国文化脉络和思潮的演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战国时期,平民观点开始兴起,以孔子、孟子、墨子、老子、韩非子等为杰出代表。我国出现百家争鸣的文化发展状况。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文化的中心。同时法家、道家思想并立。至此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形成了以“谦、恭、信、敏、慧”为核心的文化思想观、以“学而优则仕”的文化价值观。总的来说,中国文化就是细节服务于整体、突出整体效果的文化模式。

西方文化的特点 西方文化经过中世纪____文化的长期统治,阿拉伯文化的融入,随着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的出现,出现了影响深远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经过17世纪的科学革命,18世纪的启蒙运动,现代西方文化到19世纪臻于成熟,并向全世界扩张。西方文化在20世纪面临着来自内外多方面的挑战。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只反映了现代西方文化的一个方面,表现出其躁动不安的情绪,远远不能概括其全貌。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西方文化形成了以“争”为核心的文化思想观、以自然科学和科研为核心的文化发展观。总的来说,西方文化就是突出细节、突出个体效果的文化模式。

3 中西方文化差异

西方文化文化的发展态势不同 中国文化中整体上来看,属于一种静态文化、一种家国文化。由于中国所处地理环境较为优越,给予了人一个可以长期居住生产的环境,所以,这种长期居住在同一个地方的条件便使家族发展的很快,安居乐业、居安而不思流动,就容易促使静态的文化模式发展。家族繁衍、代代相传,家族纽带越来越复杂,尊老和祭祖现象就必然在这样的发展模式下产生,家族观念,宗法制度也就逐渐形成并根深蒂固了。所以说,中国为什么叫家国,因为,家就是国、国就是家,家和国仅仅是规模上的差别,于此,这种静态文化和家国文化直接促成了中国仁、孝、礼、信为核心的贵和尚中的中庸思想。

而西方文化则属于一种动态文化、一种斗争文化。西方文化三大起源(古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和____文明)均源自地中海沿岸,西方的地理环境、气候促成了流动性较强的文化。并直接促使西方人的家庭观念相对薄弱,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等价值观念得以发展传承,由此产生的竞争意识、斗争文化更是西方文化发展的原动力。

中西方文化中的伦理观念不同 中国文化主张家庭伦理本位,而西方文化主张个人本位。上点已经提到,中国以家国主义文化为核心思想文化,以家族为本位,家庭便有长幼之序,夫妻之分,家庭成员各安其分,各尽义务,即“尽伦”!孟子认为:圣人是“人伦之民”,伦的核心是“绝对服从”,幼服长,妻服夫。使家变得如此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孝”,“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国的国本,国粹,中国自古就有孝的文化,有以孝治天下之说.家与孝原本有伟大的理性意义,但由于过分强调,终成了一种过分的家族意识,而忽略了个人自由的发展,“存天理,灭人欲”,以个人向群体负责为人生宗旨。

而西方的地理环境及种种社会关系导致个人主义的兴起,导致家庭、家族纽带功能相对松弛。“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____义充分说明了西方文化中追求人格独立的特点,骑士精神、英雄主义的盛行源自于此。个人权利任何人不得侵犯,信奉个人本位、自我中心,这种个人本位思想使即使亲人间的界限也划分得非常明确,AA制、强调子女独立生活,喜欢谈论一己之所得。伯克哈特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一书中,认为只有个人得到充分的发展才能有社会的充分发展。存在主义把这个基本观念推向了极端,鼓吹“人是绝对自由的”,“他人就是我的地狱”。 中西方文化对人与自然的基本观点不同 杜维民教授认为:“中国文化关注的对象是人”。人与人的关系是中国文化关心的核心与基础问题,战国时期,我国就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所以政治伦理学相当发达。而西方文化较多关注的是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古希腊注重的中心问题,由此衍生出理智和科技。

中国的哲学是一种人生哲学。儒家强调人在社会要有所作为,道家追求长生,佛家强调人的觉悟。同时建立了君臣、父子等一套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学而优则仕成为中国社会主流思想。而科学研究可发现自然规律的探究行为并未得到重视。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文化讲究“天人合一”、“顺天应物”。把自然人格化,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从古希腊泰勒斯的自然哲学开始,探索自然奥秘,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就成为了欧洲思想的主流。西方科学起源与对自然的探索和研究,很早就出现了毕达哥拉斯、阿基米得这样名垂千古的科学家.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西方文化认为人与自然处于对立的斗争状态,因而产生了与中国文化不同的对自然的态度,即人可以征服,控制自然。西方人也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首先关注的不是伦理而是竞争,因而出现了“优胜劣汰”的规律。

4 中西方文化的文化价值观和文化结构不同

中国文化强调“诗言志”、“文以载道”和“天人合一”的文化价值观和整体综合。中国文化讲究有利于社会、有利于教化民众,中国广大文人苦读孔孟、圣人之学,学而优则仕,为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托物言志”、“诗以言志”成了中国大部分文学作品的特色。同时也是“中国式特色”。现代西方文化倡导“为艺术而艺术”和多元的文化观。从康德提出“美只是形式”开始,纯粹的美感不应渗进任何愿望、任何需要、任何意志活动的说法在西方现代美学中成为占支配地位的思潮。克罗齐主张直觉即艺术,主张衡量艺术只有一个标准,即艺术标准。西方文化中的多元文化观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文化形成的多元性;二是文化构成的多元性。

在文化结构方面,中国以整体综合见长,强调整体的作用;而西方以细节分析见长,突出个体的作用。例如,在时间、地址的书写顺序上,中国习惯按年、月、日,国家、省、市等由整体到部分开始书写,而西方恰恰相反。在姓氏排列上,中国姓氏先是宗族、辈分然后才是名,突出的是氏族整体;而西方姓氏先是自己名字、然后才是父名、族姓,突出的是个人。

在中西方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上,西方文化主张个人荣誉、自我中心、创新精神和个性自由,而中国文化是群体文化,主张谦虚谨慎、关心他人、助人为乐、无私奉献、中庸之道和团结协作。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所说并不是说中国文化相对与西方文化来说是不变的文化,是封闭的文化。中国文化是强调“和平、稳定”;但这不意味着就是不变与封闭。中国哲学强调“天人和一”;而要达到这种境界,必须具有“海纳百川”胸怀和“户枢不蠹”的发展性眼光看待天地;因此,在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中一直强调“兼容”与“动”的观念。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中国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与变化观点——“仁者乐水,智者乐山”便是这种观点的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1]马文·哈里斯.文化人自然—普通人类学导引[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谢遐龄.中国政治思想史[M].高等 教育 出版社,2003.

[3]辜正坤.中西方文化比较.博览群书,

[4]冯承柏,王中田,俞久洪.西方文化精义[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一个国家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贸易中,了解对方国家的礼仪习惯,将有利于各国之间的交往。一个人了解对方的礼仪民间习惯,是对对方的尊重,能够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以便交往的顺利进行。

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不断发展,东西方的礼仪正在相互融合,西方人逐渐地接受了东方文化中重情感等合理因素,东方人也逐渐地接受了西方文化中先进文明的礼仪和交往方式。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而对礼仪产生的影响还很多,为此 出国 留学 网我就以下几方面具体探讨东西方文化差异对礼仪所产生的影响:

一、社会交往方式的差异对礼仪的影响

东西方文化都非常重视 人际交往 ,但在交往的观念、交往的方式上都有着明显的差别。如中国人热情好客,在人际交往中饱含热情,问寒问暖,似乎没有什么可保留的,对于了解有关年龄、职业、收入、婚姻状况、子女等问题,觉得都理所当然。而在西方国家中,特别重视对方的隐私权。个人稳私主要包括:个人状况(年龄、工作、收入、婚姻、子女等)、政治观念(支持或反对何种党派)、宗教信仰(信仰什么宗教)、个人行为动向(去何种地方,与谁交往、通信)等。凡是涉及到个人隐私的都不能直接过问。西方人一般不愿意干涉别人的私生活和个人隐私,也不愿意被别人干涉。比如,很多中国人会直接询问别人所买物品的价格。因为在中国人看来,物品的贵贱只是表示该物品的质量。

而在西方人眼里,如果你直接询问别人所购物品的价格,就可能是探问对方的经济条件,因此,这也是西方人的隐私,属于不宜直接询问的问题。如果你想了解该物品的价格,只能委婉地夸耀、赞赏该物品,而这样的情况下西方人一般也只告诉你该物品的贵或贱,一般不会告诉你准确价格。中国人见面打招呼时喜欢问一句“去哪儿啊?”,这是招呼的一种形式。而在美国,你如果问朋友上哪儿去,则可能会使对方尴尬,因为这也属于对方的隐私,是你不该过问的。另外,人际交往的空间距离可以分为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公共距离四种。中国人的空间距离相对较近。我们在大街上经常可以看到两个中国少女挽臂亲昵而行,而在西方则很少见到。西方人觉得中国人过于亲近,而中国人又会觉得西方人过于冷淡、傲慢,过分疏远,是不友好的表现。如果中国人发现交际对方的衣服上有根线头,他会很自然地帮助对方摘掉;而在西方人眼里,这是不礼貌之举。中国人看到朋友穿了件非常漂亮的衣服,会上前摸一摸,询问价钱或质地;而西方人则不会这样做,他们更多的是羡慕,并直接赞美。概而言之,这都是东西方文化观念差异所致。东方人非常重义、重情,西方人则崇尚个人独立。

二、个人人生观的差异对礼仪的影响

(一)个人荣誉感与谦虚谨慎 西方人崇拜个人奋斗,尤其为个人取得的成就而自豪,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以及在获得成就后的狂喜。而相反,中国文化却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则提倡谦虚谨慎。一般来说,中国人大多反对或蔑视王婆卖瓜式的自吹自擂,然而中国式的自我谦虚或自我否定却常常使西方人感到不满。例如,“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No,no,my English is very poor”;“you've done a nice job,”“No,I don't think 's the result of joint efforts.”,这在中国人看来当然是一种谦虚的说法,而在西方人看来,不仅否定了自己,还否定了赞扬者的鉴赏力。可见,这种中国式的谦虚在西方资本主义的竞争市场是行不通的。

(二)自我中心与无私奉献 西方人自我中心意识和独立意识很强,主要表现在:1.自己为自己负责。在弱肉强食的社会,每个人生存方式及生存质量都取决于自己的能力,因此,每个人都必须自我奋斗,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2.不习惯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不过问他人的事情。正由于以上两点,主动帮助别人或接受别人帮助在西方往往就成为令人难堪的事。因为接受帮助只能证明自己无能,而主动帮助别人会被认为是干涉别人私事。 中国人的行为准则是“我对他人,对社会是否有用”,个人的价值是在奉献中体现出来的。中国文化推崇一种高尚的情操———无私奉献。在中国,主动关心别人,给人以无微不至的体贴是一种美德,因此,中国人不论别人的大事小事,家事私事都愿主动关心,而这在西方则会被视为“多管闲事”。

(三)创新精神与中庸之道 西方文化鼓励人民开拓创新,做一番前人未做过的、杰出超凡的事业。而传统的中国文化则要求人们不偏不倚,走中庸之道,中国人善于预见未来的危险性,更愿意维护现状,保持和谐。当然,近年来我国也大力提倡创新改革,但务实求稳之心态仍处处体现。冒险精神仍是不能与西方人相比的。 (四)个性自由与团结协作 西方人十分珍视个人自由,喜欢随心所欲,独往独行,不愿受限制。中国文化则更多地强调集体主义,主张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主张同甘共苦,团结合作,步调一致。

三、法制观念的不同对礼仪的影响

东方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代表,而儒家思想重义轻利。为了兄弟朋友的情义,可以网开一面,甚至不惜一切代价,其结果往往是行为过头,丧失了更多的应得利益。比如中国人重人情,人情味浓厚。有句老话:“血浓于水”“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家乡水。”这些话所包含的意思是人情影响判断,人情重于道义。“水”,即使不美,但只要是家乡水,那也就美了,这就是情重于理的表现。甚至有时会情重于法,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历来有情影响法的制度空间,也就是说,我们中国人先讲合情,再讲合理,然后讲合法。

若合法而不合情合理,这法就难以执行,若合情合理,有法也可以不依。 而西方人则是倒过来的。西人重法,不重人情。法在理前,理在情前。我们时常看到西方父子之间、夫妻之间、朋友之间上法庭打官司。有些事明明不合情不合理,但合法,吃亏者也只有自认倒霉,旁观者也只能容忍。但若有的事不合法,即使合情合理,西人也会争论不休,直到闹上法庭。 在情理法的中国,人情味浓厚,什么事都可以想想办法,托托人情,走走关系。这是一种自然 保险 系统,人们容易在艰苦的环境下渡过难关。因此在中国,人事关系极为重要,生活之中充满天伦之乐。但也容易产生不公正;在法理情的西方国家,人情似纸,相互之间可说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有什么矛盾,先讲理,后上法庭,简单明了。西方人虽淡薄人情,却十分讲公正、平等,即使是一介草民,只要是真正合理合法,就是同总理打官司,他也照样可以打赢。在西方国家生活,有点像广寒宫里,富裕、 清明 、漂亮,却有一般寒冷之感。尤其是老人,孤孤单单,踽踽独行,在我们中国人看来甚是可怜。

四、社会习俗的不同对礼仪的影响

在东方文化中,男士往往倍受尊重,这主要受封建礼制男尊女卑观念的影响。在现代社会,东方文化也主张男女平等,但在许多时候,男士的地位仍然较女士有优越性,女士仍有受歧视的现象。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尊重妇女是其传统风俗,女士优先是西方国家交际中的原则之一。无论在何种公共场合,男士都要照顾女士,比如,握手时,女士先伸手,然后男士才能随之;赴宴时,男士要先让女士坐下,女士先点菜,进门时,女士先行;上下电梯,女士在前等等。现在,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加深,西方的女士优先原则在东方国家也备受青睐。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也使东西方礼仪日趋融合、统一,更具国际化。

再如,在处理长幼关系时,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国家对待长者特别尊敬、孝敬。比如,在许多中国人看来,如果老人有子女,年老时子女把老人送到养老院或敬老院去生活,这就是不孝,过年过节儿女一般要和老人一起过。在中国农村一些地方,过年时,晚辈都要给长辈行跪拜礼。而在西方国家,由于崇尚自立,儿女成年后和父母间的来往则越来越少,致使许多老人时常感到孤独,晚年生活有一种凄凉感。

五、等级观念的差异对礼仪的影响

东方文化等级观念强烈。无论是在组织里,还是在家庭里,忽略等级、地位就是非礼。尽管传统礼制中的等级制度已被消除,但等级观念至今仍对东方文化产生影响。在中国,传统的君臣、父子等级观念在中国人的头脑中仍根深蒂固。父亲在儿子的眼中、教师在学生的眼中有着绝对的权威,家庭背景在人的成长中仍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另外,中国式的家庭结构比较复杂,传统的幸福家庭是四代同堂。在这样的家庭中,老人帮助照看小孩,儿孙们长大后帮助扶养老人,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依赖,互相帮助,密切了亲情关系。 在西方国家,除了英国等少数国家有着世袭贵族和森严的等级制度外,大多数西方国家都倡导平等观念。

特别在美国,崇尚人人平等,很少人以自己显赫的家庭背景为荣,也很少人以自己贫寒出身为耻,因他们都知道,只要自己努力,是一定能取得成功的。正如美国一句流行的 谚语 所言:“只要努力,牛仔也能当总统。”(If working hard, even acowboy can be president.)在家庭中,美国人不讲等级,只要彼此尊重,父母与子女可直呼其名。他们的家庭观念往往比较淡薄,不愿为家庭做出太多牺牲。 当然,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导致的礼仪上的差异还有很多,比如服饰礼仪、进餐礼仪等等,由于篇幅等多方面的制约,在此不能一一深入探讨。总之,中西方之间有各自的文化习惯,由此也产生了不少不同的交往习惯。因此,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流、贸易的不断增加,我们不但有必要在与外国人交往或者前往别的国家去之前,了解对方国家的礼仪习惯,而且必须加强专业礼仪人才的培养,提高全民礼仪意识,这不仅是对对方的尊重,也给我们自己带来了便利,不但能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与误会,还能在现代社会的多方竞争中争取主动,取得良好的结果或效益。

摘要由研究背景、研究的过程和研究结论三部分组成的,论文摘要的第一部分是介绍文章的研究背景,本科大约需要300字,硕士600字。第二部分需要把重点研究的内容讲述清楚,且讲解针对这些背景做了哪些研究。第三部分研究结论或实验部分,是介绍通过你的研究解决了什么问题。注意摘要需要写上出版社给出的文献编码。一、论文摘要怎么写1、论文摘要:需要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要求扼要地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研究方法和最终结论等,最重要的是结论,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按照内容的不同。2、论文一般需要有摘要,有些是为了国际交流,还有一些外文(多用英文)摘要,可以不用阅读论文全文来获得必要的信息。3、论文摘要如何写,可以参考以下建议。(1)摘要需要包含以下内容①包括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②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指明完成了哪些工作。③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以及还要突出论文的新见解。④结论或结果的意义。(2)文字简洁①论文摘要不仅要反映出以上内容,文字也要简炼,将内容充分概括。②一般摘要的篇幅大小会受到限制,字数不可以超过论文字数的5%,比如一篇6000字的论文,其摘要就不可以超出300字。(3)论文摘要不需要列举例证,不讲研究过程,可以不用图表,不给化学结构式,所以也不要作自我评价。(4)撰写论文摘要的有很多常见毛病,比如照搬论文正文中的小标题(目录)或者是论文结论部分的文字,以及摘要的内容没有浓缩和概括,所以导致文字的篇幅过长。(5)需要高度概括力,语言要保持精练和明确,还要有中英文的对照,一般中文的摘要大约在300个汉字,英文的摘要一般需要在250个实词左右。二、摘要的分类1、报道性摘要(1)此类摘要可以部分取代阅读全文,也称信息性摘要或资料性摘要。(2)特点:全面简要地概括论文的目的、方法、主要数据和结论,还可以简要提炼段旨句,达到扼要并逻辑的揭示论文全貌的作用。2、指示性摘要(1)此类摘要可以帮助潜在的读者来决定是否需要阅读全文,也称说明性摘要、描述性摘要或论点摘要。(2)只需用二、三句话来概括论文的主题,不需要涉及论据和结论,它多用于综述、会议报告等。3、报道指示性摘要主要是以报道性摘要的形式,来表述一次文献中的信息价值较高的部分,可以用指示性摘要的形式来表述其余的部分。

女性形象论文提纲

女性形象是文学作品或者影视作品中女性的人物形象。那么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又该如何探究呢?

摘要

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着名英国女作家、文学理论家、意识流文学代表人物,被誉为二十世纪女性主义的先驱。伍尔夫立足于时代背景和现实生活,从女性写作传统、女性写作条件、女性形象、双性同体等方面阐述了女性与写作的关系。她强调经济独立对女性写作的重要性;主张女性建立自己的写作传统;鼓励女性大胆地拿起笔进行创作,摆脱男性作家塑造的不实的女性形象;在承认两性差异的前提下提倡双性同体的创作模式。本文试图梳理和分析伍尔夫的女性主义观念和理论,证明其思想在女性主义发展史中的发展性和超越性。

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本文的绪论,主要介绍了对于弗吉尼亚·伍尔夫女性主义思想研究的意义,以及国内外的研究述评。

第二部分介绍了弗吉尼亚·伍尔夫女性主义思想的形成背景。首先,从小特殊的家庭教育使伍尔夫具备了一定的文学功底,父权制和家长制的倾轧让女性主义思想在她体内生根发芽。其次,布卢姆斯伯里集团对伍尔夫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在这里她养成了最敏锐的审美观,产生了对道德教养的怀疑,培养了作家的社会使命。再次,伍尔夫所在时代的女性解放运动为她的女性主义思想的形成提供了一定的生长土壤。

第三部分介绍了弗吉尼亚·伍尔夫对女性与写作的思考。伍尔夫认识到父权文化对女性历史的遮蔽,于是致力于重新发现女性写作的传统,她采取实证的研究方法,关注女性的现实生活,描述女性作品的独特性,书写女性文学史,进而建立女性文化。

第四部分介绍了弗吉尼亚·伍尔夫对女性形象的书写。伍尔夫清醒地看到父权制对整个社会思想文化的控制,他们创造了一系列不实的女性形象。所以她在个人创作实践上不断打破旧有的创作传统,始终将抵制菲勒斯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思想贯穿于自己的文学创作中,提倡杀死“家中天使”,描写真实的女性形象,肯定书写女性体验的做法。她的这些做法无疑是对男权社会写作模式的一种有力的颠覆。

第五部分介绍了弗吉尼亚·伍尔夫对两性关系的表达。她对父权社会传统的两性二元对立模式进行了审视和批驳,主张抛弃狭隘的性别主义偏见,呼吁两性间进行和谐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并且进一步提出一种解构性别二元对立的良性策略--“双性同体”.

最后一部分为本文的结语,主要对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性主义思想、创作进行总体评价,在基本肯定中也指出了其缺陷。并且通过对后来女性主义历史进行梳理,说明了弗吉尼亚·伍尔夫女性主义思想的发展性和超越性。

关键词:弗吉尼亚·伍尔夫,女性主义思想,“一间自己的房间”,“双性同体”

ABSTRACT

Virginia Woolf , famous British female writer and literary theorist, stream-of-consciousness literature representative, was honored as the forerunner of 20th centuryfeminism. Woolf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times and the real life, expounds therelationship between women and writing from the aspects of women's writing tradition,women's writing condition, women's image, “androgyny”and other stressedthe importance of economic independence for women's women toestablish their own writing tradition. To encourage women to writing. Get rid of thefemale images of the male writers. Under the premise of recognizing gender differences,Woolf advocate androgyny. This paper attempts to sort out and analyze Woolf's feministideas and theories, prove the development and transcendence of the thought in thehistory of feminist development.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introduction of this paper,mainly introduc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on VirginiaWoolf's feministthought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review.

The second part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of VirginiaWoolf 's feminist thought.

First of all, the special family education bring her some literary skills, patriarchal familylet feminist ideas take rood in her body. Secondly, effects of the Bloomsbury group ofWoolf also can not be ignored. Again, the women's Liberation Movement provided abase for her feminist thought.

The third part introduces VirginiaWoolf 's thinking on women and writing. Woolfrecognizes the shadow of the patriarchal culture on women's history, she devoted todiscover the tradition of female writing.

The fourth part introduces the female image under Woolf's creation. Woolf clearlysaw the control of the whole social ideology and culture of the patriarchal system, theycreated a series of false images of women. She constantly break the old tradition ofwriting in the personal creation practice, to promote the killing of the angel in the house.

This is a subversion to the writing of Patriarchal society.

The fifth part describes the expression of VirginiaWoolf on the relationshipbetween the gender. She refute the binary opposition of gender. She appeal tocommunication between woman and man. And put forward the “androgyny”.

The last part is the conclusion of this paper. It is a summarized evaluation ofVirginiaWoolf 's feminist thought. By combing the history of Feminism, this paperproved the transcendence of Woolf Virginia's feminist thought.

Key words: VirginiaWoolf , feminist thought, “a room of one's own”, “androgyny”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 弗吉尼亚·伍尔夫女性主义思想的形成

(一)家庭环境的熏陶

(二)布卢姆斯伯里集团的感染

(三)女性主义思潮的影响

二 对女性与写作的的思考

(一)追寻女性写作传统

(二)探寻女性写作条件

1.物质基础:一间房间的隐喻

2.空间基础:生活空间的狭小

3.文化基础:话语权的缺失

三 对女性形象的书写

(一)杀死“家中天使”

(二)独立自主的女性

四 对两性关系的表达

(一)对传统化两性对立的反思

(二)对理想化双性同体的创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对于当今社会的文学作品而言,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其特征。外国文学作品不仅孕育了外国文化,同时也推动了外国文学走上巅峰。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外国文学史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新课改要求突破以往一成不变的教学理论,在文学阅读教学的革新中可以增加对外国文学的多角度解读。本文以接受美学为基础,着重讨论这一理论对外国文学阅读教学的影响,并提出教学关键所在。

关键词:接受美学;经典文学;阅读教学法

引言

接受美学的核心在于以读者为基础,它是以读者的接受为根基产生的文艺理论。这是一种全新的具有时代性的文艺理论,它的出现改变了“以作者为核心”的传统文艺理论模式。该理论传入中国后,必然会改变我国文学阅读教学的现有模式。而实际上,这种文艺理论在我国很容易被接受。中国的传统美学向来注重内敛含蓄,这种美学观点在国画里的体现是意蕴幽深的“留白”,在文学理论中的体现则为“言在此而意在彼”。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含蓄美与接受美学的内核有十分契合的地方,这就为其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良好的“民间基础”。一类理论是否可以被一个国家文化所接受,关键之处是其能否真正的本土化,而接受美学就有了这种本土化的良好基础。所以,该理论成为指导我国外国文学教学的重要理论也是时代发展需要。[1]

一、外国文学阅读教学以接受美学为基础的必要性

接受理论是一类以读者为重点,关注阅读接受的文学理论,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成立。该理论产生的根基是现象学与解释学,它是以读者的接受为根基产生的理论。这一理论将读者看作文学作品的重要构成之一,其内核是将文本观点从创作者——作品转移至文本——读者,从而凸显读者“阅读”对于文本含义的构建作用。该理论首次从本体论的角度指出了长期以来都被众人忽略的读者和其阅读接受的问题,并且肯定了作品是作家和读者一同完成创造的。这一理论从读者对文本的“接受”历程来看待文学作品,此处提到的“接受”并非大众以为的被动接受,实际上这一种“接受”是指读者将作品看作给予的对象,将其“占为己有”。读者首先要接受活动,然后进行再创造,凭借自身想象力对作品进行加工,然后将作品中潜藏的能量释放出来的过程。[2]这种行为不是被动的接受并且吸收,其真正意义在于读者在阅读的时候积极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进行想象与再创造。这一理论强调的是读者在阅读理解的历程中对文本产生的关键性影响,可以说该理论的最大意义是发掘了读者的作用。接受理论弘扬的是人文主义的精神品质,其凸显的是面对读者的开放性思维,凸显了个人的主体特性,而这些都是以往阅读教学当中的不足之处。

二、接受美学对外国文学教学的影响

(一)鼓励学生从多元角度解读作品

接受美学把读者放在首要地位,并且着重凸显阅读时的过程和感受的意义。在学生阅读作品的时候,同时也是对审美、历史与文学的整合过程。传统的教学思路是把外国小说当作典范进行学习,这对学生而言,限制了他们的学习热情,无法展现学生自身对于作品的再创作。在阅读时,学生与作者及文本是在同等的地位上展开对话的。学生对文本产生的困惑,利用其自身的经验与视野糅合了文本历史中的异域视野,这对他们而言,可以很好地提升自我修养与理解力。理解文学作品并非强迫人们接受文字信息,在文本可以给当代解读留下空间的时候,文学作品才能够永葆活力。学生就是当下的解读者,他们把过去的作品从被人遗忘的角落捡起来,而作品又反过来给人以新的启迪,促使他们提升自己的理解力与素养。[3]从马斯洛需求理论的角度来看,如果学生的低级需求在学习时无法被满足,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就难以再生出对于求知审美的高级需要。学生在高校求学时正处在自我意识的独立时期,自尊心也强于以往,他们可以对自己展开深入合理的自我评估,因此,被区别化对待与被尊重对学生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心理需求。接受美学给了学生们充分的自我展示的舞台,让他们可以从传统的墨守陈规的文本解读中挣脱出来,让他们可以积极地把自己的经验与文学作品关联在一起。这种教学可以充分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参与到文本的多元化诠释当中。

(二)推动教学目标更好的达成

接受美学要求学生将自己的生活与体验融合在一起,要求学生挣脱文本的束缚,从而给文学作品注入新的内涵,这些要求对于实现“多元化教学目标”十分有益。传统的外国文学教学只关注作者与作品背景,着重于解析作品的内涵与创作方式。多元化教学目标则要求在教学时需要多方面的提升与完善知识储备、过程方式与价值态度。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需要将文学生活化,解析的重点要转移到人类学的样式分析。[4]这就需要从作者以外的历史和社会背景来思索文学作品的创作。只有生活化地体会文学作品的内涵,才可以实现与学生个体经历的完美对接,这对于全面提升学生在生活领域的思考能力,对社会问题的理解深度与行为能力都很有帮助。在实践学中,老师可以利用接受美学的视域,促使学生充分激发出自己对文学和历史的观点,从而让他们体会历史并非客观精神的连续发展。他们会发现自身的解读对文学发展的作用,并积极加入到这种自我创造与开创历史的过程中。学生们将领悟创作文学作品并让其得到广泛传播,时代因素可以造就一部经典文学。所以还需从历史的角度对作品展开多元化的诠释,深入发掘这部作品在当代的意义。让学生和作品与生活、社会之间的关联进行深入解读,这对提升其文学素养与对作品的解读能力很有帮助。

三、接受美学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方式

(一)充分解释作品中的多样化特点与一致性特点的关系

在现实中,文学结构里不存在完全的自由,这点在阐释外国文学作品时同样成立。此时就要在作品的多样性与一致性间寻找平衡。在解读过程中,可能有时候一致的情况多点,也可能多样的情况多点。要以创作者的立场为起点,意识到其在创作时就已经设置了“隐含读者”的位置,即创作者已经提前预估了各类读者可能对作品做出的诠释。但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读者也需要设定出创作者的位置,依据其给出的预定条件进行再次创作,即想象。这个过程中,作者地位不会比读者高,或反之,这是一种平等的对话过程。进行多样化阐释的基础是作品中预留的空白和未定点,只有作品中留给读者想象与再创作空间才有利于进行多样化解释。但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得到的所有信息均为文本所提供,即作品已经设定了阅读目标与可以采取的思考路径,能做出怎样的阐释实际上是作品本身已给出范围,所以作品的客观属性通常会限制人们的多元化解读。老师应对教学理论进行深入理解,在教学过程中规避出现技术功利主义的情况。[5]外国文学作品阅读课的意义阐释包含三个方面,分别是创作者设定的意义、结构和语言等本身的意义,还有读者参与理解的解读意义。对作品诠释的“一元”与“多元”可以区分不同的诠释层次,基础层面是对创作者设定的主题、结构和语言等本身的诠释,发展层面是对读者参与理解的解读意义,这是读者加入自己的理解后得出的衍生含义。以接受美学为基础解读外国文学作品时,应该将这两个层面结合在一起。

(二)协调学生再创造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关系

在授课时,相较于老师的讲授,学生是客体,相较于学生的学,其又变为了主体。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处于主导位置。两者的关系与接受美学中创作者与读者的关系存在类似之处。相同的是,两者是平等对话的关系,不同点是,授课时老师为了达成教学目的需要加入其额外的意图。教学时,师生之间的讨论对作品解读十分有利,而在阅读时,创作者和读者之间则是一对一的联系。这要求教师要协调好各方的关系,让外国文学教学有序开展。

(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感受力

创设情境是教学中一类常见的导入形式,用在以接受美学为基础理论的外国文学作品阅读中十分合适。单独使用这种方式通常无法达到最好的效果,一般老师在教学时还会使用多媒体导入或形象叙事导入等方式。创设情境导入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利用自身生活经验进行理解,同时给对作品的整体感知与视界融合打下基础。例如,在教授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时,可以播放影片让学生观看和海洋有关的内容,同时让他们到海洋馆或自行准备阅读资料做好理解准备。在创设情境的时候,老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经验,并且控制好情境与其经验间的适应度,以课本主题为基础,不可以让人感觉太熟悉也不能太陌生。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别的课程资源帮助教学。例如,上课之前播放《老人与海》的动画短片,利用其帮助交代文本的背景。课后也可用同样的方式播放与文本相关的动画,让文学作品与动画相互关联,帮助学生加深情感体验。[6]在授课的初始阶段,学生就需要在整体上很好地了解文本内容,在解读作品时如果碰到疑惑再予以深入解析,这样的过程可以帮助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为课堂上选择的教学文本大多是外国文学作品的节选或是短篇小说,所以学生对于文本的整体感知就十分关键。学生在阅读时要创建一个结构上较为封闭的整体去体会文本内容。需要细心体会作品中的每一个场景、角色与细节,包括每一个情感的末梢,表现方式等。课堂上选择的不同作品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不同的内容。例如,《娜塔莎》的文本节选,学生在阅读每一段对话时都可以体会到作者情感上的各种细微的改变,要让学生对这些改变进行合理的描述。在教授《清兵卫与葫芦》时,他们体会到的是作品利用矛盾推进故事情节,在《墙上的斑点》中,他们可以感受到的是其以点带面的意识流表现方式。上述内容都不需要经过老师的讲解,学生通过阅读就能体会到。

四、结语

以接受美学理论作为根基的外国文学阅读课程,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解作品的角度。该理论着重于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提倡的是平等自由精神,它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多样化阐释,以此培养他们的理解力与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冯广艺.语境适应论[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2]宋雅鹏.论英美文学阅读的方法与教学[J].语文建设,2015(32).

[3]李涛.文本形式分析与阅读教学[J].语文建设,2016(01).

[4]贾彦德.中西文化差异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5]徐文君.外国文学对中国小说创作的影响分析[J].语文建设,2015(23).

[6]赵宁.英美文学阅读技巧对教学有效性影响[J].语文建设,2015(26).

摘要:在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审美教育的开展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当前,高校开展外国文学教学时,已经充分的认识到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在教学中注重审美教育实践的进行。在本文中,首先介绍了高校外国文学审美教育的必要性,接着分析了外国文学教学审美教育的方法,旨在提高外国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外国文学教学;审美教育;教学方法

前言

实质上,审美始终贯穿高校文科课程教学的始终,文学作品的欣赏、语言运用的分析等均是在进行审美教育。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和艺术的描述,尽管并不具备直接的审美特点,但是文学作品具备自身所特有的审美特点。外国文学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外国文学知识,还应该进行审美教育,提升学生知识水平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外国文学审美教育的必要性

高校外国文学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具有非常强的必要性,这可在审美教育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的功能中体现出来。通过审美教育的开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对外国的文学史、文学理论等有所了解,同时,还可以锻炼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在外国文学作品中,可以体现出西方社会当时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在审美教育的作用下,可避免消极影响侵蚀学生[1]。在审美教育的作用下,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可以得到提升,所谓创造性思维,是在对长期经验的归纳、总结以及逻辑分析基础上形成的,属于跳跃式的思维方式,属于“直觉”范畴,而审美活动同样以“直觉”为中心,利用主观的感受对审美对象进行感知,最终形成审美观点,外国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实施的过程可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其提升。由此看来,高校在开展外国文学教学的过程中,审美教育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而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外国文学审美教育的教学方法

(一)在作品中感受美

依据外国文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学生需掌握的外国文学作品数量比较多,短暂的大学时间无法达成教学大纲的要求,对此,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学会正确的阅读,系统的对外国文学作品进行学习,并在学习中重视作家个性及流派特征的学习与分析,从而真正的实现带着审美的眼光欣赏和学习作品。新生入学后,教师将外国文学作品必读书目印发给学生,并逐步的指导学生学会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作品的美,如作品的情感美、人格美,从而实现审美的迁移,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在作业中创造美

在学生的阅读中,课外阅读笔记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审美灵感。学期开学后,教师依据学生实际的状况,规定学生需要阅读的作品数量,并形成阅读笔记,教师并不对阅读笔记进行命题,而是由学生依据阅读的书目自行撰写。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笔记,教师应该认真的批改和讲评,并挑出优秀的作品在学生中穿越,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审美能力状况,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2]。此外,还可以针对具体的作品指定学生写作小论文。通过课外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创造美,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升审美能力。

(三)在课堂教学中提升审美能力

在现代教学中,讨论教学法是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讨论教学的开展,可以促使学生全面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提升教学效果,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外国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开展也可以利用讨论教学法,讨论可以针对整个作品来开展,也可以针对作家、作品中的某个人物、运用的某个词汇等来进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充分的激发出来,还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审美水平[3]。如在进行巴金《家》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针对心理描写词汇进行讨论,可以针对高觉新这个人物进行讨论,讨论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有效锻炼。

(四)利用多媒体陶冶学生情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教学手段越来越丰富,并广泛的应用在教学中,有效的弥补了教师力所不能及的地方。在进行审美教育的过程中,可充分的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电视、音响等,展示出与外国文学作品相关的视频介绍、作品插图、精彩片段、改编的电影、配备的音乐等,让学生直观的感受作品中的美,进而在心中产生认同感与好奇心,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美、体会美,最终实现审美能力的提升。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外国文学教学中,通过阅读作品、讨论教学、课外作业等多种方法,有效的渗透审美教育,从而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琨.浅谈高校外国文学教学中的价值观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2,09:120-121.

[2]曹晓青.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外国文学教学与改革[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01:83-85.

晚清幕府制度研究论文

朋友·客人·同事:晚清幕府制度研究 (中国近代史研究译丛)-[美].福尔索姆-

链接: 

《鸦片战争》([英] 蓝诗玲)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书名:鸦片战争

作者:[英] 蓝诗玲

译者:刘悦斌

豆瓣评分: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5-7-1

页数:512

内容简介:

《鸦片战争》内容简介:鸦片战争是中英两国所该共同面对的话题,而英国新锐汉学家蓝诗玲女士的这本新著正是站在一个更加广阔的视域来对此加以考察,旨在让我们跨出地域的限制,认真反思这场世界冲突的种种罪恶和矛盾。蓝诗玲充分吸收了现有的相关研究成果(比如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又能在中英文原始史料中找寻更多动人的历史细节。得力于她深厚的文学造诣 ,像林则徐、琦善、义律这样的历史人物经她描写,仿佛便可浮现于眼前。除了战争过程中的细节叙述之外,蓝诗玲还往后记述了中英两国人民对此战争的复杂的历史记忆,尤其在中国近代国族构建中扮演的角色。

作者简介:

作者:蓝诗玲(Julia Lovell),现为英国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讲师,教授中国近代史、中国文学;已出版数种与中国近代历史相关的著作,且以英文翻译了鲁迅、张爱玲、朱文、韩少功、阎连科等中国作家的部分作品;现在正致力于研究毛泽东思想的全球史,并重译《西游记》(节译本)。

译者:刘悦斌,中国近代史研究专家、教授;在各类专业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数种,并翻译出版《朋友•客人•同事——晚清的幕府制度》(合译)、《寻求中国民主》(合译)等著作。

朋友·客人·同事:晚清幕府制度研究 (中国近代史研究译丛)-[美].福尔索姆

链接: 

中国晚清民国期刊评论

我感觉那个时候的社会生活还是比较贫穷的,大家都是吃不饱。睡不好的我没有把握住现在的生活,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很多人,不是你留,就能留住的。不要把什么都看得那么重。人生最怕什么都想计较,却又什么都抓不牢。失去的风景,走散的人,等不来的渴望,全都住在缘分的尽头。何必太执着,该来的自然来,会走的留不住。放开执念,随缘是最好的生活。2.人生,走着走着,就明白了,没有谁会像父母一样一直包容并原谅你;走着走着,害怕了,因为年龄越大、离开我们的亲人就越多;走着走着,明白了,所有的伤痛都要自己扛,我们变顽强了;走着走着,我们顿悟了,对有些坚持不再那么执着;走着走着,成熟了,好多看不惯的事情能够视而不见了。3.人生短短几十年,不要给自己留下了什么遗憾,想笑就笑,想哭就哭,一件事,就算再美好,一旦没有结果,就不要再纠缠,久了你会倦,会累;一个人,就算再留念,如果你抓不住,就要适时放手,久了你会神伤,会心碎。有时,放弃是另一种坚持,你错失了夏花绚烂,必将会走进秋叶静羌。4.人生中出现的一切,都无法占有,只能经历。我们只是时间的过客,总有一天,我们会和所有的一切永别。深知这一点的人,就会懂得:无所谓失去,而只是经过而已;亦无所谓得到,那只是体验罢了。经过的,即使再美好,终究只能是一种记忆;得到的,就该好好珍惜,然后在失去时坦然地告别。5.人生,哪能事事如意;生活,哪能样样顺心。不和小人较真,因为不值得;不和社会较真,因为较不起;不和自己较真,因为伤不起;不和往事较真,因为没价值;不和现实较真,因为要继续。因为善良,所以宽容;因为责任,所以承担;因为某种理由;所以愿意妥协。因为看轻,所以快乐;因为看淡,所以幸福。

是从封建社会到民主社会

晚清民国时期,中国外交的经验教训对当代中国有何借鉴意义?对于中国外交而言,晚清和民国的外交经验,最大的一个经验就是弱国无外交。一个国家如果国力衰弱,在外界上面根本就没有理由可讲,美国人早就说过他,他们的国力就在大炮的射程之内。所以今天中国的外交要朋友遍天下,就一定要国力强盛,人民幸福,国泰泰民安,这就是外交最好的后盾。

晚清到民国的蜕变之中,从社会经济史的角度来看,我们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史,几乎是千年未变;而鸦片战后,则几乎十年一变。何以在社会经济方面,我们的传统历史是“静如处子”,现代又“动如脱兔”呢?恕我要言不烦,这个两千年未有之变局,实是西方东来的“帝国主义”推动的结果。而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军阀,又是推动社会变型的重要力量。民国初年,中国正处在内忧外患,军阀割据的年代,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数量庞大的农民工构成了中国新的城市底层,他们无论是在以经济为主要划分标准的社会分层研究中,还是在文化的解释框架中,都处于城市的“底层”和“边缘”。

晚清人物与边防和海防论文研究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陆性的民族,民族的发展是由西到东,虽然很早就达到了海岸线,但几乎从未进一步向海洋作大规模或有计划的开拓。中国的外患主要在北面(包括东北和西北),而海疆在明代以前都是最太平的边界。所以此前很少有人在战略领域关注过与海洋有关的因素。①受长期的陆权思想影响,加上晚清政府采取背海向陆的政策,中国的国门终于1840年被西方国家的坚船利炮所打开。西欧海权和俄罗斯陆权同时进军东亚,遂产生“千古未有之巨变”。中国历史上的海防与塞防之争源于1874年,之前有阿古柏政权进犯北疆,俄国侵占伊犁。英国为防新疆落入俄国之手,不仅在外交上承认阿古柏政权,还向其提供武器,同时土耳其帝国也阴谋插手新疆地区,使得西北边疆危机重重。1874年,日军借口牡丹社事件,大举进攻台湾,东南沿海防务又告危急,由此直接引发了清廷内部的海塞防大讨论。作为主张海防的代表人物,李鸿章认为两者“力难兼顾”,以“海疆备虚”为由,奏请朝廷暂罢西征,放弃塞防,建议“停撤之饷,即匀作海防之饷”。作为塞防的代表人物,左宗棠则极力反对,指出西北“自撤藩篱,则我退寸而寇进尺”,尤其招致英、俄渗透。这场大讨论一直持续了数月之久才有结论。光绪元年(1875)4月,清廷采纳左宗棠“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的原则,一面命左宗棠督办新疆军务,收复失地;一面派李鸿章督办北洋、沈葆桢督办南洋海防事宜。至此,“塞防”与“海防”之争大体说得上尘埃落定。

重读梁启超《李鸿章传》有感 (2007-11-25 23:03:24) 标签:人文/历史 近日要求撰写读书笔记,一直忙于工作,说心里话,也懒于在工作之外再写指令性文章,因此拖了下来一直未动笔。在大学时,倒是常常写点心得,也写了些读书观感,但十一年的工作生涯,公文和论文写了不少,提笔写自己的东西不多,偶尔写些游记、生活小景和孩子成长历程,是自我心情的反映,为自己而写,不愿示人。这下,有要求写读后感,一时不知该选什么书,手头上有尚未读完的万科老总王石所著的《道路与梦想》,挺有感触,其管理企业、为人做事、个人生活自有一番独到之处,令人佩服,但要专门写读后感,尚未有太多的想法。周五又提到此事,忽然梁启超所著的《李鸿章传》涌入脑海,想前两年回合肥探亲,同学陪我到淮河路李鸿章府浏览,很是仔细地看了一番,记得也在李府买了本《李鸿章传》,留做纪念。但今日再从书架上找到此书,却看到书后的印章为中山大学中区新华书店,已是十一年前在广州读研究生时买的旧书,非两年前买的版本,书已发黄,颇感慨时光的飞速。李鸿章,字渐甫,号少荃,安徽庐州府合肥县人。本人也是“正宗”合肥人,自是对李鸿章这个产自家乡的历史人物颇感兴趣。本科学了世界和中国通史,正统史学略知皮毛,但不太感兴趣,不过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史学已吹入新风,不少新史料进入视野,记得当时近代史的老师博览群书,讲了不少新观点,对李鸿章的评价也不流同于课本和一般书籍,印象颇深。前两年《走向共和》这部电视连续剧曾引起波澜,其中对李鸿章、袁世凯的不同解读在社会上热议很久,电视剧开篇就是穿长袍、用刀叉吃牛扒的李鸿章形象,颇具象征意义,一个乐于接受西方新鲜事务的满清重臣形象呈现在荧屏上,我专门淘来此碟连续两天看完。这次重读《李鸿章传》,更是一口气读下来,由于有任务在身,自然感觉又不一样,草草写下几笔,聊以交差。梁启超的《李鸿章传》,是最早研究李鸿章的严肃著作,也正如梁公早在 100 年前就提出的那样,李鸿章个人的历史,同时也是晚清40 年的历史。要了解晚清的历史,读一读此书必受益匪浅。梁启超的国学功底和非凡文采、客观而公允的评价以及中西对照的写法,在了解李鸿章的同时,也对当时国民性的了解、对国人劣根性的了解颇有启迪。梁公开篇就是“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对李鸿章这位争议人物,评价颇高。针对时人对李鸿章的贬讽,梁启超用客观的事实,理性地定位李鸿章,评价李鸿章一生的历史功绩和历史地位。梁公十分欣赏李鸿章的才识:“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对李鸿章所犯的错误和自身的不足,梁启超也尖锐地指出:“史家之论霍光,惜其不学无术。吾以为李鸿章所以不能为非常之英雄者,亦坐此四字而已。李鸿章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道,当此十九世纪竞争进化之世,而惟弥缝补苴,偷一时之安,不务扩养国民实力、置其国于威德完盛之域,而仅摭拾泰西皮毛,汲流忘源,遂乃自足,更挟小智小术,欲与地球著名之大政治家相角,让其大者,而争其小者,非不尽瘁,庸有济乎?” 但梁启超并没有将当时中国积弱的责任全部归咎于李鸿章,而是从历史的角度客观看待。梁启超在文中分析道:“凡人生于一社会之中,每为其社会数千年之思想习俗所困,而不能自拔。…然则其时其地所孕育之人物,止于如是,固不能为李鸿章一人咎也。”李鸿章,悲在悲在身处于中国积弱最严重的时刻,以一人之力要想改变中国贫穷挨打的局面,无异于饮鸠止渴,根本无法实现胸中大志。所以李鸿章的一生是悲壮的一生,其起于淮军,败于甲午战争,遭至骂声一片,但当时中国朝廷上下又有多少人在真正抵抗外来入侵呢?当时的西方报纸曾这样评论甲午战争:日本非与中国战,实与李鸿章一人战耳。“不见乎各省大吏,徒知画疆自守,视此事若专为直隶满洲之私事者然,其有筹一饷出一旅以相急难者乎?即有之,亦空言而已。”腐败无能的官场,自私自利的官员,正如李鸿章自己常叹“吾被举国所掣肘,有志焉而未逮也”,中国又如何能走上富强呢,所以梁启超曰“以一人而战一国,合肥合肥(指李鸿章),虽败亦豪哉!”李鸿章临终前一小时,沙皇俄国与大清的条约还没有谈妥(此协约为李鸿章出访俄国根承慈禧太后默许,为抗衡日本出卖东三省的权利求得沙俄的保护而与俄国的达成的秘密协议),俄国公使竟到李鸿章的病榻前,逼请李鸿章签署画押《中俄秘约》。可悲可叹呀!为国家鞠躬尽瘁一生的李鸿章,把嘻笑怒骂的一切权利留给了后人,任人评说。所幸近年来,思想界、史学界空前活跃,让我们得以一窥李中堂的真实面目。其实,做为政治家,李鸿章是晚清统治阶层里为数来多的杰出人物之一。张之洞、梁启超都认为李鸿章的见识超出同侪,他较早地意识到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变局,已经到了非变不可的地步。1865 年他便指出:“书生坐谈误国,可为口叹!且外国猖獗至此,不亟亟焉求富强,中国将何以自立耶!千古变局,庸妄人不知,而秉钧执政亦不知,岂甘视其沈胥耶!”正是基于这种不甘心自己的国家沉沦的自觉,他以推行“自强新政”即洋务运动为己任。他力主以开放的态度去处理同外国的关系,以新的观念和措施去适应“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把“借法自强”看作救国的关键所在,把学西方作为救国急务,爱国赤诚溢于言表。李鸿章也是中国近代化事业的主要开创者。近代的机械制造、采煤、铁路、电报、轮船运输、纺织等工业、采矿和交通运输及信息企业,无一不同李鸿章的推动、支持有关。在办新式学堂、派留学生出洋等方面也有他不可磨灭的贡献。不可否认,这些官办或官督商办的企业存在着种种弊端,但西方的机器和科学技术进入中国就是对愚昧无知的打击,就播下了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种子。招商局轮船所到之处,商品经济总有大小不等的发展。正是江南制造局翻译出版的几百部西书,孕育了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一代呼风唤雨的人物。李鸿章思想的开明和开放,吸引了一批新型知识分子,甲午战争前,不但严复、马建忠及其他留洋归来的技术知识分子绝大部分在李鸿章直接领导或势力所及的范围内服务,就是对其学西方的作法持激烈批评态度的郭嵩焘、王韬、郑观应等人,也是李鸿章的朋友或麾下的重要官员。李鸿章还是一位杰出的外交家,虽然他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不少不平等条约,但这是在国力最弱的背景下据理力争所能取得的最佳方案,若让一人去背负整个国家的责任岂不有失公正?在当时国际大舞台错综复杂的状况里,李鸿章机智斡旋处理了很多震惊中外的大事件,在不断的巨大失败和微小的胜利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外交思想和外交手段。在与外国人的交往中,李鸿章个人的睿智和深刻、大气和幽默、仪表和举止都散发出浓浓的个人魅力,博得了洋人对他的敬佩和尊重。当时国际舆论对李鸿章评价颇高,日本人的评价是: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想效法自强,有卓越的眼光和敏捷的手腕。美国人的评价是:以文人来说,他是卓越的;以军人来说,他在重要的战役中为国家作了有价值的贡献;以从政来说,他为这个地球上最古老、人口最多的国家的人民提供了公认的优良设施;以一个外交家来说,他的成就使他成为外交史上名列前茅的人。李鸿章个性严谨,“血气甚强,无论若何大难,皆挺然以一身当之,示曾有畏难退避之色,是亦其特长也。”,“重纪律,严自治,中国人罕有能及之者”,有“东方俾斯麦”之称。对人,“其待属将也,皆以道义相交,亲爱如骨肉,故咸乐为用命,夫将将之才。”治事,“每遇一问题,必再三盘诘,毫无假借,不轻然诺,既诺则必践之,实言行一致人也。”李鸿章待人处事的态度,让人敬佩。纵观其一生,为国为民不计艰辛和困苦,不畏诽谤和诋毁,一直埋头肯干、默默做事,直至生命即将结束之时,未尝口及家事。“李鸿章必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李鸿间必为十九世纪世界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但是,在腐败无能的清廷统治下,李鸿章所做的一切,所进行的一切未触及本质的改革,只能对贫困而苦难的国家进行缝缝补补,而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命运。所以我们庆幸生活在现在的中国,国力日盛,国人地位大增,中国人在世界上扬眉吐气,一扫东亚病夫的形象。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GDP总量居世界第四位,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都在快速、全面地发展,正朝着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前进。这是中国近代以来从没有过的和平盛世时代,个人发展空间也空前广阔,电子信息技术已让我们与世界“零距离”接触,这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日子。我们生活在盛世时代的中国,又有何理由不好好工作,从高处讲是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尽份心,出份力;往近处讲则是为自己负责,做好这份工,不求做英雄,最起码也不能做庸人。梁启超的“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值大家共勉。 << 李鸿章传 >> 梁启超著发表评论 德州市第二中学 阎武霞 2008年8月7日 13:01:49 --------------------------------------------------------------------------------浏览数:77 专家浏览:1 | 评论数:12 专家评论:0 | 推荐数:0 专家推荐:0--------------------------------------------------------------------------------李鸿章是历史上一个非常有争议的人物。在高中历史课本上有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等涉及到李鸿章的篇幅.长时期以来,对李鸿章,国人并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有必要对李鸿章进行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这也可以作为一个开放性作业给学生布置下去。那么,就有必要给学生提供一个查找资料的书目,其中,有一本是很好的参考书,就是梁启超的《李鸿章传》。我们向学生推荐这本书,自己应首先阅读这本好书。下面是我去年读了这本书后的读后感,你若读了,就想读这本书,我的推荐目的就达到了。 读梁任公《李鸿章传》,不能自抑,故以成文。中国鸦片战争后的很长一段历史,是与李鸿章的个人际遇联系在一起的,他创建的淮军,成为太平军的劲敌.“淮军之初之上海,西人见其衣帽之粗陋,窃笑耻之,鸿章徐与左右曰:军之良益,岂在制服耶?须彼见吾大将旗鼓,自有定论耳。"至是欧美人见淮军将校之勇敢,纪律之整严,莫不改容起敬,而常胜军之在部下者,亦始帖然服李之节制矣。" 引自梁启超的《李鸿章传》。他创建的北洋舰队,一度成为亚洲最大的铁甲舰队,伊藤博文上船参观,目瞪口呆,惊的说不出话来。伊藤博文,日本首相,说起老同学严复,赞其才华过于他,而命运迥异,在伊藤博文任首相时,严复仅是一名海军学校教员。中国无人乎?非也,用人却中外大异,体制也。如李鸿章提拔自己的老部下丁汝昌,任北洋舰队提督,而丁并不懂海军。中日海战中国败,用人失误是一个。李鸿章负有一定的责任。这是毫无疑问的。 李鸿章,也确实是近代中国开明人士,力主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科技,自己还化装成普通人去外国船上考查。外交上,也是据理力争,不失大国风范,只是由于中国整个官僚统治集团,整个社会衰朽不堪,战必败,败必和,和必用李鸿章。无奈也,奈何也,谁愿意去谈判?弱国无外交,谁人不知?国难当头,义无反顾,李鸿章也。他曾去过德国,见了德国首相俾斯麦,谈论干一番事业,如何才能成功。俾斯麦直言:皇上一人信任足矣。李又言:"皇上为别人牵制,无权。"俾斯麦说:"这就难了。” 确实如此,铁血宰相之言是从自身的经历和作为出发,至论也.李鸿章想干一番事业,牵制之人反对之人,多的不可胜数。 中国的改革,自古以来,难度大得很,失败也经常。王安石变法不是这样吗? 李鸿章毕竟是非常人,有非常的见识。果敢行动,创建近代工业,创办近代海军,派遣留学生出国,开中国近代化之先河。 记得他出席康有为和荣禄刚毅的辩论会,康有为慷慨陈词,认为变法为当务之急。刚毅说:祖宗之法不可变,宁可王国,不可变法。李鸿章当时未发一言,但回到家里,说: "这人想干我一辈子也干不了的事。" 当戊戌政变,慈禧太后下令搜捕维新党人。李鸿章慨然曰: “吾绝不做刀斧手。” 其同情维新若此,我由此知梁启超为什么会在李鸿章死后,拿起太史公春秋之笔,写下《李鸿章传》。梁启超在书中表达了对李鸿章是 "悲鸿章之遇,敬鸿章之才,惜鸿章之识。" 梁启超热爱自己的国家,民族,因此,只要给中国带来新鲜活力的人物,他就要用史家之良知,良识为其正名。在文章的第一段开头说:“天下唯庸人无咎无誉,举天下人而恶之,斯可谓非常之奸雄乎?举天下人而誉之,斯可谓非常之豪杰乎?虽然,天下人云者,常人居其千百,而非常人不得其一,以常人而论非常人,乌见其可?故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语曰:盖棺论定。梁启超在文章中还写道:李鸿章必定是十九世纪世界一大伟人。长期以来,我也认为李鸿章是一个卖国贼,应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事实上,《辛丑条约》的谈判乃至大吐血而死,也可以说他为主上为国家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光绪帝和慈禧太后听到李鸿章去世,非常悲痛。认为国家失去了一位能与外国人打交道的不可或缺的人。外国人只知有李鸿章,而不知有清政府,可见李在当时外国人心目中的影响了,若清政府振作一点,向上一点,洋务运动或维新变法成功了,那李虽死,仍含笑九泉。 这篇人物传记,文笔优美不用我说,只要学习过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就会知道。 历史学家梁启超的这篇人物传记让你会对李鸿章和书中涉及的人物有一个更清醒公正的认识,这虽是一家之言,但开人茅塞。 因此爱读书的我向大家极力推荐。不知大家笑纳否?

左宗棠对

李鸿章的主张是先重海防,左宗棠的主张是塞防海防并重。前者两害取救危急,后者功在千秋。

左宗棠主张的是海陆并重,“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压根儿不是什么放弃海防只重陆防。以清朝的国力,同时兼顾二者并非难事。硬要把全选题做成单选题,不及格也是活该。再说,即使非要在海陆间选一个,那也应该选陆防。海上来的英法想和你通商,陆上来的俄罗斯想让你亡国灭种,你先对付哪个?

海军天然就带有进攻的色彩。陆无第一,海无第二。某种意义上,海防这个概念就是错误的。海军根本不是用来防御的!你亚洲第一海军又如何?防得住大英海军吗?真要想防御,还得等对方上岸靠陆军击败它。

左宗棠做得比李鸿章强多了。西部减员千万,多隆阿将军平西部叛乱中弹身亡,英国,沙俄,就连西亚病夫奥斯曼都在搞事情。这么差的局面,左公不管,带着湘军继续打。没钱就管英国贷款,贷款之后也有效果啊,新疆该收回来也收回来了。

说起晚清权臣李鸿章,人们总是会想到“卖国贼”、“千古罪人”这样的评价。但是,当我们平心静气、理性来思考李鸿章所处时代大厦将倾的尴尬境地的时候,我们发现,李鸿章无法也不能承担晚清对外交往失败的悲剧后果。 理想与现实的两难 中西冲突,是两个独立发展的文明体系的冲突。这样的冲突既是局势上的冲突,也是士大夫内在观念的冲突。因此,晚清外交的两难本质上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困境。把李鸿章放到中西对比的世界环境中去评价,有助于深刻理解李鸿章和晚清的命运。处在中国传统外交体制解体的历史悲剧中,李鸿章是晚清中国官僚集团中较为清醒和理性地对待“千古变局”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力图建立中国对外关系的新的明确的原则和适应性的方式,但他的思想充满着矛盾:他认识到时代变局需要中国变革,而又无法从体制上乃至文化上采取根本的变革;他实现了从崇拜皇权到推崇国权的政治价值观的转变,证明他本质上仍是一位现实主义的外交家,但他在外交操作上的现实主义与晚清外交面临的两难:既要维护帝国的传统外交体制??天朝礼治体系或朝贡体系的传统理想,又要适应完全对立的现代民族国家的国际关系体系的现实,便构成了难以调和的矛盾。 两难之下,对李鸿章对外交涉的评价,必须对他的鲜明的时代意识予以充足的关注。客观的说,在晚清权臣中,李鸿章是最具洞察力的。李鸿章对时局有明确的看法,并为此提出著名的“千古变局”的命题。在1865年、1872年和1874年他在致友人的信及若干奏折中,多次强调,中外之局势是“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深切认识到中国必须开放,与西方竞争。这才有了后来洋务运动的兴起。 李鸿章的变局观如实地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征,没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就提不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命题,也就不会有对时局的冷静思考。 塞防与海防之争:李鸿章的现代海权意识 1875年,清廷内部出现塞防和海防之争。当时清廷面临着双重危机:西部新疆几乎完全丧失,东面日本正凯觎台湾。实际上这还牵涉到两个问题,一是财政预算,二是国防思想的现代化。前一个问题又和左文襄(左宗棠)与李中堂(李鸿章)的个人权力有关。在爱国情操之外,两人多少都有些本位主义,左宗棠督师西北,而新疆是西北要塞,力争收复新疆自然是“份内”之事。而当时国家财政不可能同时打赢两场战争。左宗棠后来出师新疆相当一部分还是靠自筹资金。不过,左宗棠比李鸿章的理论似乎更有煽动性,他主张塞防和海防并重。能否可行姑且不论,仅从政治斗争上,他就比主张海防建设的李鸿章高出一筹。以恭亲王奕 为主的朝廷中和了二者的争论,李鸿章被委任为北洋大臣。而北洋水师和南洋水师的建设,是中国国防现代化的开始:一方面改变了传统上注重内陆防御的战略,另一方面,现代化海军的建设,成为推动中国现代化(洋务运动)的重要契机,这一点,又是塞防论所不能达到的。另外,李鸿章认为日本是当时中国最大的敌人,这一点对当今的中国人仍然具有警醒的价值。当然,如果把政策的重点完全放在海防上,也不一定能够战胜日本。毕竟,经过明治维新而走上现代国家之路的日本,无论在体制上、经济上、战略上,还是军备上,都已经甩开清朝甚远。 面对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清王朝首要和紧迫的任务是如何重新建立起有效的国家安全防御体系。在经历了几次大规模的对外战争之后,究竟哪一方是国防战略的重点,战略重心应设立在什么位置?这个问题引起了清王朝众多政治家的广泛争论。这次争论的结果初步改变了中国已经延续千年的国防战略格局,对中国近代国防的重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这次国防大讨论为转机,近代中国的国防开始实现了战略性的转移??海防成为国防重心。这就是海防和塞防之争的历史价值。 左宗棠和李鸿章的观点在当时具体的个案上发生了争论,但并不能就此认为二人完全在长期的国防上持相反观点。作为洋务派的重要人物,左、李二人在军队现代化上的观点是一样的。左宗棠大力创设和扶持福州船政局就证明了他的海防意识。而李鸿章也不是只搞海军。 出访欧美:鲜明的现代意识 《马关条约》签订后,李鸿章为千夫所指,失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等职务。1896年2月,为祝贺沙皇尼古拉二世加冕,同时也为“联俄制日”,李鸿章作为钦差头等全权大臣出访俄国。不久他便前往欧美做了一次环球访问。《中俄密约》的签字,使李鸿章相信“二十年无事,总可得也”,但实际却开启了列强争相打开中国的大门。不过,对于这趟经历,他得出的根本结论是:“至于根本计,尤在于变法自强。” 1896年6月他到达柏林。为讨教强国之策,李鸿章专门赶到汉堡附近拜访已经下台的俾斯麦。对于“东方的俾斯麦”的来访,俾斯麦提供了建立强国的要诀: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显然,这符合李鸿章的改革取向。但是,这并非是中国自强的根本之计。 1896年8月28日李鸿章抵达纽约。正在海滨度假的美国总统克利夫兰特地赶来会见李鸿章。纽约港到处挂起了大清帝国的龙旗,可谓礼炮轰鸣,万人空巷,受到了“史无前例的礼遇”(《纽约时报》)。李鸿章在回答美国记者提问时也展现了一个卓越的外交家的敏锐的国权意识和现代意识: ??他抨击美国的排华法案。适逢美国国会已通过了排华法案《格利法》。李在抨击这个法案时,“眼睛射出灼人的光芒”。他说,“排华法案是世界上最不公平的法案”,“你们因你们的民主和自由而自豪,但你们的排华法案对华人来说,是自由吗?这不是自由!” ??他认识到国际经济的互利性质。当记者问到对华投资时,李鸿章认为,在华投资是双方互利的事,并表示清政府非常欢迎任何资本前来投资,建立当代工业企业。他同时说:“对于铁路、电讯等事务,要由我们自己控制。我们必须保护国家主权,不允许任何人危及我们神圣的权利。” ??他对于妇女的教育问题表达了开明的立场。美国记者问及“阁下赞成妇女受教育吗?”时,他说:“在我们清国,女孩在家中请女教师提供教育,所有有经济能力的家庭都会雇请女家庭教师。我们现在还没有供女子就读的公立学校,也没有更高一级的教育机构。这是由于我们的风俗习惯与你们(包括欧洲和美国)不同,也许我们应该学习你们的教育制度,并将最适合我们国情的那种引入国内,这确是我们所需要的。” ??他认识到报纸或者新闻媒体应该揭露真相。他说:“清国办有报纸。但遗憾的是……清国的编辑们在讲真话时十分吝啬……由于不能诚实地说明真相,我们的报纸也就失去了新闻本身的高贵价值,也就未能成为广泛传播文明的方式了。” 这,就是李鸿章,一个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徘徊矛盾的人,一个处于夹缝中的人。戊戌变法的健将梁启超曾评价李鸿章到,“吾……敬李之才,惜李之识,而悲李之遇也”。李氏认为自己不过是个“裱糊匠”。适逢内忧外患,从里到外都烂透了的清王朝,“裱糊匠”将一个破屋(清王朝)装饰一新嘘嘘人尚可。偶有小风雨修修补补也能看得过去,但真的遇到大风雨,破屋必然原形毕露,又岂是一个半个“裱糊匠”所能补补贴贴支撑起来的呢?

  • 索引序列
  • 晚清时期西学东渐论文研究
  • 晚清西方形象研究论文摘要
  • 晚清幕府制度研究论文
  • 中国晚清民国期刊评论
  • 晚清人物与边防和海防论文研究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