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林黛玉的形象论文的参考文献

林黛玉的形象论文的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林黛玉的形象论文的参考文献

弱不禁风,敏感,浅殇式微笑2010回答

关于林黛玉的艺术形象的论文

【摘要】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把林黛玉塑造成了一个独具灵性、异常聪颖而偏有多难命运的“可怜人”形象。作者倾注在这个形象身上的审美情趣,不仅在于同情她的不幸,更在于显示前卫的女权理想与封建伦理的对撞,让弱者的自我毁灭来激发读者思维的火花,呼唤女性的觉醒。林黛玉的悲剧是一个时代的悲剧。她的个性具有前卫性,具有号召力,具有启蒙性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 林黛玉 ; “可怜人” ;前卫性时代悲剧

《红楼梦》是我国清朝带有浓重悲剧色彩的宏篇巨著,篇中的每一个角色都隐含着悲剧性特征,其中林黛玉是一个代表:曹雪芹将其塑造成一个独具灵性、异常聪颖而偏有多难命运的让人怜爱的少女形象。

1 林黛玉的 艺术 形象悲剧色彩非常浓重

凄凉的身世造成她自矜自重、警惕戒备、孤高自许的独特个性。她出身在一个走向衰弱的封建官宦家庭,却由于母亲去世的早,没能受到封建礼教、妇德等方面的熏陶和训练。她接受了封建文化的 教育 ,却因身体赢弱,功课上得不到严格的要求。至于封建礼教和世俗功利等社会知识对她的影响显然非常有限了。这也是她保持着纯真的个性的原因。但是这样的个性使她在寄居的声势显赫却又充满着仇恨、倾轧、争夺、势利的荣国府中“步步小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林黛玉不得不小心提防自己的行为是否和别人合拍以及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与做法了,这是黛玉“自尊、自爱”的表现。这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寄人篱下的生活是那样的的无奈和凄凉,更能让读者感到黛玉的可怜、可敬。

林黛玉纤弱多病让人怜爱。故事中对于她的病有多处描述。如其母亡故时黛玉旧症复发;如宝黛初次见面,宝玉送黛玉“颦颦”二字;而林听到宝玉将与宝钗成婚的消息时更是怨急攻心,在极度的悲哀中迷了心智,于是有了与宝玉相对傻笑的一段等等,让人们对她的纤纤弱质有清晰的印象。在《红楼梦》中,曹雪芹并未花费太多笔墨描写林黛玉的外在美,却给人留下了非常精致的美丽形象。小说写林黛玉的出世,用“仙草化身”让读者体会她的超凡脱俗,想像她的得天地精华的清秀非凡之美。在人们的审美观念中, 自然 即是美,草木俱有天然韵致,不用说,一株得到天地精华、甘露滋养的“仙草”是何等的美丽!在安排林黛玉出场时,曹雪芹没有直接正面来描绘她的秀美,而是运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借助于凤姐夸赞和宝玉的感受来表现林黛玉的绝代美丽。凤姐心直口快,一见黛玉就惊叹到:“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儿!我今日才算看见了!”在贾宝玉的眼里,林黛玉是“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可以说这既是宝玉的视觉眼光和心理活动传达出来的,又是作者想要表现的美丽。“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从贾宝玉的美学意识来看,这是他的美人标准,也就是说这是曹雪芹心中的美学意识。

作品在交代林黛玉初到贾府时,通过众人的关心来表现她的病态,老太太等人见她体弱,便询问她“常服何药,如何不急为疗治?”王熙凤第一次见黛玉时张口就问“近来吃些什么药……”等等,我们不难想像,林黛玉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病态。而“袅袅婷婷的女儿”、“神仙似的妹妹”等赞语更是让一个活生生的“绝美”黛玉形象跃然纸上。作者在作品中并没有批判她的病态美,反而借助她的病态来暗示其不幸命运的内在原因。

2 林黛玉的才女形象

林黛玉的外在美不是要描绘的重点,作者更注重对她的丰富而优美的、多愁善感的内心世界的描绘,更注重的是对她的艺术才华的展示。例如,第一次结诗社时她们以“咏白海棠”为题,以“门、盆、魂、痕、昏”为韵,限一柱香的时间赋出,作不出者则受处罚。别人苦思冥想,林黛玉却静观秋色,独抚梧桐,中间又和丫环戏笑,等到众人纷纷交卷之时提笔一挥而就:“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表现出林黛玉敏捷的才思、丰富的才情,让人叹为观止! 在众多的才女之中,曹翁对于林黛玉的艺术天才是用墨最多的,就作品来看,有《秋窗风雨夕》、《唐多令》、《葬花吟》、《五美吟》、《桃花女儿行》、《题帕三绝》等,每一首都声情并茂,令人拍案,林黛玉简直就是一个集天下诗才于一身的天才!黛玉的诗,情景交融,融情于景,既有她对生活的感受,对理想的追求,同时又隐含了她生活中的境况。黛玉的《葬花吟》则可说是她自己身世的真实写照,也可以说是“一诗成谶”。在这首诗中她对自己的处境及心境作了最恰当的描述:“一年三百六十同,风刀霜剑严相逼!”道出了她对世态炎凉有深切的感悟;“愿奴胁下生双翼,随风飞到天尽头”则写尽了她对世界一切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同丧”是触景生情的迷茫,更是面对困境的无助的呐喊;而“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则又是黛玉对自己的悲惨处境一个“红颜老去、花落人亡”的沉痛预言。我们在林黛玉诗中可以看到她的“孤标傲世,目下无尘”的高洁品格。

林黛玉的绝美形象,也许正是应了“没有缺陷的美本身就是一种缺陷”这样一句话,曹雪芹于是给林黛玉加上一段凄凉的身世和一副孱弱的病体,并将这绝美毁灭给人看。这也许就是悲剧的动人之处吧,被毁灭的愈美,给人的冲击就愈深刻,就愈能引起人们深层次的共鸣。

3 林黛玉形象的现实意义

细细品味林黛玉的品性,至今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人们常常只看到林黛玉喟叹自己身世不幸的那一面,而忽略了她其实十分重视实现自我价值的另一面,忽视了她洁身自好的可贵性。特别是她对“质本洁”的执着追求,希望两胁生翼,随花飞到天边去追寻这种宝贵的洁的净土,是一种极其美好的崇高的道德追求。这种自觉而强烈的洁身思想是有些 现代 女性所缺少的。

在对待爱情这个问题上,林黛玉追求的是能和自己心灵上息息相通的真相知,她把感情看得无比重要。她不关心自己所钟爱的人如何走上仕途或能否走上仕途。她只懂得要尊重感情,尊重自己所爱的人他自己的选择,这本身就是理性的选择,是一种重要的选择。但是,宝黛之恋注定是一个悲剧。因为它与封建主义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它违背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样的的封建婚姻制度常规,更重要的'是他们恋爱的叛逆思想内核与整个封建主义相冲突。林黛玉和贾宝玉不肯放弃自己的追求,他们代表着新兴的力量与封建家庭对立;而封建家庭又要维护自身的根本利益,就决不可能允许这样的恋爱存在并 发展 下去。尽管宝黛之恋以悲剧收场,但两人为爱情所做的努力却是那样的真切感人。我想,就是现代人也会这样认为,只有这样,爱情才能保鲜。就这一点来说,在当今这个婚姻不时面临动荡、家庭破裂常见的时代,颇有借鉴的价值。

黛玉自称是“草木之人”,她的前身是绛珠小草,好像柔弱才是她的真性情,但是林黛玉并不缺坚强。她爱哭,却并不软弱。她有十分执着的一面,也就是人的两面性。她的刚强表现在对纯真爱情和“净土”的不懈的追求。林黛玉是贾府所有少女中最杰出的代表,具有文人宁折不弯的气质和刚强的性格。

在林黛玉的身上,我们看到她的性格造成了自身的悲剧,她总是把宝玉看成是自己的一切,她的生活与命运就进入了怪圈。她本来身体就不好,又担心而多疑,结果导致病上加病,在贾府中,一个病女子能有多大的前途呢?这样,她越是在意宝玉,越是离自己本来想得到的越远。我们把这个问题扩展开去,把它放大,放大到整个女性群体当中,那么就可以看作出作者的意图来了。曹雪芹对女性、尤其是少女过于依赖男性进行了批评。在封建社会里,女子屈从于道德观念,像林黛玉这样的少女在婚姻上没有别的可供选择,她们只有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当然只能把一生的一切都寄托于男人。所以说林黛玉的悲剧既是个别,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代表性。而现代文明社会就不会是这样了,男女平等,女性具有和男性一样参与一切活动的权利,如果哪个女性再把自己看作仅仅是男人的一部分的话,把丈夫、男朋友看成是自己的一切的一切,缺乏独立的生命意识与人格意识,彻底丧失了自我,那可就真是太可悲了。就这一点对当今女性而言也是具有教育意义的。

4 林黛玉形象的美学内涵

林黛玉形象本身具有的悲剧美可以看出作者的 艺术 情趣和审美理想。林黛玉是名门淑女悲剧命运的代言人,是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黛玉形象的美学准则就是让人物的外在神态和内在素质高度一致。我们看到林黛玉的容貌与才情超越群芳,言行举止出类拔萃。在封建观念中,崇尚“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教条,作者没有按照封建伦理道德标准来规范她的言行,而是冲破界限,另辟奚径,塑造了一个诗词书法无所不精,五音杂曲无所不能的才女形象。她的才华并非是饱学之士的刻意经营,而是在扶梧桐、看秋色或是在与丫环、小姐们的谈笑中感悟而得的,就显出她的绝顶聪颖。她的才情如此,而内心坚贞刚强反映在性格上就是孤高自许、孤标傲世般的不同于流俗了。这既拜天性所赐,更是后天的教养所得,是其在深刻的文化熏陶之下的必然的结果。她出身于钟鼎之家、书香之族,自是不同于一般的贵族小姐。可由于父母双亡无依无靠,不得不寄居贾府。浮萍一般的身世和封建礼教对于她的爱情等方面的压制,形成了她的孤寂、易感伤逝和多愁善感的个性。她对理想有着美好的憧憬,对同是封建礼法的叛逆者贾宝玉有着深深的爱恋,她渴望能有独立自主的爱情。但是,在那样的时代,在那样的家庭之中,这样的美好理想注定是要遭到了压制和摧残,她的悲剧在于没有正视现实,或是不能正视现实,最终落得“落花人亡两不知”的悲惨结局。

作者很重视以环境来衬托她人物的性格。在设计林的生活场景的时候,潇湘馆是个精致的典型环境。潇湘馆最有特色的要数翠竹。竹也,劲节虚心。象征了林黛玉的风神灵秀的气度和坚贞不屈的内在素质,又隐喻了林黛玉的伤怀多泪。探春送给黛玉的雅号是“潇湘妃子”。“湘妃竹”又名“泪竹”,传说因舜的两个妃子落泪成斑而得名。而小说中写到林的前生是绛珠草,“此绛珠草始得天地精华,复得甘露滋养,脱了草木之胎,幻化成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餐秘情果,渴饮灌愁水”。所以今世的黛玉就注定要以眼泪来还债了。曹雪芹用心苦也,他通过“绛珠草”与“湘妃竹”两个神话传说,以不同方式完成了对林黛玉形象、性格的塑造。这两个神话都是借助痴情与眼泪来暗示无法团聚的结局。用竹来隐喻黛玉的内在气质,这是出于作者对黛玉的偏爱,也是赋予了她坚贞不屈的内在品格。使她既具有“绛珠草”的纤弱特性又充满着“竹”的文化品格。

翠竹在小说中还有更深刻的寓意。也有人说作者无意表现反封建的主题,但实际是作品本身具有了很强的反封建意识。翠竹象征着黛玉的反封建精神和高尚的节操。她不苟同于流俗,敢于对抗流俗。尽管她的一生是个悲剧,但她的思想、她的叛逆性格和反封建的意志是坚强的,她孤高自许,目无下尘,鄙视富贵功名,不愿与恶俗的世态同流合污。她的种种观点与当时的封建正统教条是根本对立的。这种抵制封建教条相对立的傲态和反抗性正可与“标劲节于严风”的翠竹相比。

林黛玉的悲剧是一个时代的悲剧。她属于贵族阶层,但有叛逆个性,是代表着进、步倾向的正面人物。她追求自主的爱情,但所作所为严重背离了封建家族的 政治 利益,与封建宗法制度有着尖锐的矛盾冲突。她在试图挣脱封建礼教藩篱的斗争中,不能抵挡封建正统势力的打击,感情上遭受挫折,最终爱情与生命都付与虚无。这种与封建观念格格不入的独特个性换做作品中的其他任何一人,恐怕都是不合适的。在这个基础上,曹雪芹采用“愁”、“泪”、“病”、“瘦”的神态特征来为塑造林黛玉形象服务,使之具有崇高的悲剧意义和美学价值,使她的个性具有前卫性,具有号召力,具有启蒙性质的社会意义。

摘要:曹雪芹的《红楼梦》以委婉有致,从容细腻的笔调,塑造了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性格的人物形象,尤其对林黛玉人物形象的刻画,无不渗透着曹雪芹大量的心血。寄人篱下的林黛玉有着常人共有的自卑,她无法排解自己是外人的心理,处处谨小慎微,生怕惹出事端,但小女子强烈的自尊心又不能让她唯唯诺诺,她必竟也曾是名门闺秀。即使是寄人篱下也摆脱不了小姐脾气,她尖酸刻薄,心胸狭窄。敏感多疑是她复杂的心理体现,令人欣慰的是林黛玉的尖酸刻薄也有可爱之处,一方面是小女子任性霸道的天性,更重要的是恰恰反映出林黛玉的坦率、纯真、和不畏强权的个性。关键词:林黛玉;尖酸刻薄;坦率纯真;叛逆。《红楼梦》代表着中国古代小说艺术的最高成就。据史载曹雪芹写这部书用了二十年的时间,他先后按阅十载,增删五次,耗尽了毕生的精力。林黛玉是曹雪芹先生在《红楼梦》中精心塑造的典型人物形象之一,曹雪芹在塑造林黛玉这个人物形象时,花费了在量的笔墨,倾注了在碍的心血,寄托着自己独特的富有叛逆精神的人生观和爱情观。因此,林黛玉这个人物形象塑造得非常丰满而成功。读小说原著时,你时时会感到它独特的风格和气质呼之欲出,跃然纸上。一、尖酸刻薄、心胸狭窄,是林黛玉较突出的个性。翻开《红楼梦》一书,林黛玉的尖酸刻薄,心胸狭窄俯拾皆是。宝玉无心间说宝钗体丰怯热,黛玉便得意得不得了,幸灾乐祸笑嘻嘻地问宝钗刚才看了什么戏,结果被宝钗一顿抢白,碰了一鼻子灰。至于她和宝玉,更是常常无风无波,三天两头赌气,宝玉偶到宝钗处一玩,黛玉便冷言相讥,宝玉不过为自己辩解了一两句:"只许同你顽,替你解闷儿,不过偶然到他那里一趟,就乱说话"。黛玉便立即以攻为守,赌气回房,不理宝玉,害得宝玉只得"打叠起千百样的款语软言来劝慰"。难怪宝玉被惹急了只能口口声声地说:"哪一天我把心掏出来给你看看就明白了"。如果说以上这些是因为爱情是自私的,从而导致林黛玉在与宝玉相恋与宝钗相竞过程中的患得患失,猜忌排斥心态,尚属情有可原的话,那么,黛玉对贾府上上下下许多人刻薄尖酸实属不该,也许有人说,是孑然一身寄人篱下的身世导致了林黛玉的敏感多虑,处处设防。从进贾府不久,即像一只浑身长刺的刺猬出现在众人面前,对宝钗、宝玉含酸挑刺自不必说,就是如大大咧咧活泼的史湘云,常常在貌似打趣之言中寓讥讽之意,惹得史湘云也有一回只好回敬"我自然比不上你,但你也不用见一个打趣一个"黛玉在下人面前表现的小姐脾气自然也就更多了。周瑞家的送宫花给各位姑娘,迎春、探春等都忙停下手中活计,欠身道谢,而黛玉在看到周瑞家的送花来,也只瞟了一眼周瑞家的手中的花,话里有话地问了句:"单送我一个人的,还是别的姑娘都有呢?"当听说这是送剩的最后两朵时,顿时翻了脸,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不给我"。由于黛玉的聪慧,更由于她寄人篱下的处境,才使她变得非常的敏感。一天晚上,她叫怡红院的门,晴雯偏偏没听出是她的声音,并说"二爷吩咐的,一概不许放人进来呢!"把个黛玉气得怔在门外。正要发作,转念却想:"虽说是舅母家,如同自己家一样,到底是客边。如今父母双亡,无依无靠,现在他家依栖,若是认真怄气,也觉没趣"。正在伤心垂泪之时,又听见宝玉宝钗的笑语声,越发动了气,越想越伤感,便也不顾苍台露冷,花径风寒,独立在墙角边的花泪之下,悲悲切切,呜咽起来。一日她卧病在床,听到园子里的老婆子骂人,实则是骂她的外孙女儿,黛玉却认为是在骂自己, 竟气得昏厥过去。林黛玉的尖刻,神经质,使小性儿大多出现在两种情况下:一是谈到金良缘等危及到她和宝玉的爱情时;二是在遇到谈论身世、贵贱、引起她悲叹自己的处境时,这时她才会敏感地触景生情,借题发挥。一次,当宝玉听宝钗说吃冷洒对身体有害而放下洒杯时,不巧雪雁送手炉来,黛玉便一语双关地说:"谁叫你送来的?难为他费心。雪雁说是紫鹃叫送来的,她马上又说:"也亏了你暗中摸索他的话!我平时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呢!"(讽宝玉)只有聪敏的颦儿,才能把她的妒意表达得如此锋利而又含蓄,机带双调皮而又不漏痕迹。二、坦率、纯真、不畏强权的个性让她的尖酸多了几分可爱。林黛玉的尖刻只是表现在语言上的。这是曹雪芹用来塑造黛玉这个人物形象的率真、多才机敏等侧面时能运用一种手法。并不能说明林黛玉就是一个狭隘、自私、内心歹毒的妇人。首先黛玉挖苦、讥笑、讽刺的对象不是达官贵人,便是溜段拍马之流。当贾宝玉将北静王就赠的圣上所赐的一串名贵念珠送给她时,她却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这东西:"周瑞家的送宫花,她首先注意的不是宫花的精巧,而在意是否是别人挑剩下的。她嘲讽宝玉听戏时"装疯",打趣那些有权有势的人,蔑视世俗人情等敏感、尖刻和孤傲,不仅反映出她的洁身自持,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而且也是对权势的一种反抗。其次,林黛玉常

林黛玉的悲剧形象研究论文

1、林黛玉人物形象分析论文。 2、林黛玉人物形象分析800字。 3、林黛玉人物形象分析结合事例。 4、林黛玉人物形象分析500字。1.容颜娇美,如捧心西子般的病态美,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是曹雪芹对林黛玉的描写,从侧面可以看出她天仙似的美貌。 2.才华出众,她触景生情所作的《葬花吟》、《桃花行》、《秋窗风雨夕》等佳作,都体现出她高超的诗词才华。 3.清高孤傲,在元妃省亲时,她奉旨作一首五言律诗应景,不仅显示了她的洁身自好,不和世俗同流合污,更反映了她对地主阶级的大胆叛逆思想。 4.多愁善感,初入贾府,林黛玉就非常清楚自己的处境,寄人篱下的生活,林黛玉能够用敏感的心去洞察人情世故,但面对各种对自己不利的情况也只能自哀自叹。 5.自尊却自卑,拥有非凡的才华,却寄人篱下生活,使她自尊又自卑。

弱不禁风,敏感,浅殇式微笑2010回答

张慧婷林黛玉人物形象浅析【摘要】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最重要的人物形象之一,多年来,《红楼梦》的研究者对她的评价可以说是有褒有贬,各执一词,本文从林黛玉的内在气质秉性和高尚的精神品格等方面来探究分析这个带有悲剧色彩的人物,并在此基础上挖掘造成她悲剧的原因,以期更深层的了解林黛玉这个富有诗意美和理想色彩的悲剧形象。【关键词】气质个性;精神品格;叛逆性在《红楼梦》中,薛宝钗、史湘云、林黛玉可以说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三位女主角,但作者曹雪芹似乎对林黛玉这个人物形象更加情有独钟,“潇湘妃子”无疑是曹雪芹对她的一种近乎神仙般的仰慕,而潇湘馆的竹子更是作者对林黛玉人格的一种赞扬,作者虽倾情如此,最后却给了她一个悲剧的结局,这就使得更多读者对黛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使众多读者为黛玉而狂,甚至为她而死。由此可见,黛玉这个人物形象有着巨大的魅力。那么,她的魅力究竟体现在哪儿,而她因何能在大观园的女性中脱颖而出,又是因何而感动读者,成为古典文学长廊中青春永驻的人物形象的呢?要回答这一问题,我们需对林黛玉进行全面研究,以求得更为准确的结论。一、林黛玉独特的气质个性(一)绝美容颜林黛玉容颜娇美,且天生一股神韵。“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我们第一次见到林黛玉,是她刚刚来到贾府。作者通过凤姐的赞扬和宝玉眼中所见,描绘了她天仙似的美貌。凤姐一见就惊叹道:“天下竟有这样标致人儿!我今日才算看见了!”在宝玉的眼里:“袅袅婷婷的女儿”,“神仙似的妹妹”,婉转风流,娇美动人,身上有一种说不出的韵味,深深打动着他的心。因此,林黛玉绝美的容颜也引起了后人的无限遐思。(二)聪慧心智林黛玉秀外慧中,兰心慧质,是不可多得的聪慧女子,《红楼梦》中描写她说“心较比干多一窍”,将她与拥有“七窍玲珑心”的比干相比,以此来突出她的冰雪聪明。她的蒙师贾雨村说,他这女学生“言语举止另是一样,不与凡女子相同”。因其母名贾敏,“他读书凡‘敏’字他皆念作‘密’字,写字遇着‘敏’字亦减一二笔”。她到贾府时,尚在孩提,却牢记母亲生前的嘱咐:“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要多说一句话,不可多行一步路,恐被人耻笑了去。”她总是眼看心想,暗暗审视;然其言行举止,却又那样彬彬有礼,适份合度。由于黛玉心智聪慧,又加之她寄人篱下的生活处境,就使她变得非常的敏感。周瑞家的送宫花,最后送到她那里,她便疑心是别人挑剩下的才给她;一天夜晚,她叫怡红院的门,晴雯偏偏没听出是她的声音,拒不开门,并说“二爷吩咐的,一概不许放人进来呢!”把个黛玉气得怔在门外,欲要发作,又想:“虽说是舅母家,如同自己家一样,到底是客边。如今父母双亡,无依无靠,现在他家依栖,若是认真怄气,也觉没趣。”正在伤心垂泪之时,又听见宝玉宝钗的笑语声,越发动了气,“越想越觉伤感;便也不顾苍台露冷,花径风寒,独立墙角边花阴之下,悲悲切切,呜咽起来”。一日她卧病在床,听到园子里的老婆子骂人,———实则是骂她的外孙女儿———黛玉却认为是在骂己,竞气得昏厥过去。别人开一句玩笑,她认为是对自己的轻侮。她确是个“小性儿”,甚至有些“病态”。但是,如果我们联想到她的身世处境,想到她极强的自尊心,就会觉得这是非常自然的。(三)率真胸怀薛宝钗有些世故,城府甚深,能多方面地取悦于人,而林黛玉对人坦率纯真,见之以诚。她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她对待紫鹃,亲如姐妹,情同骨肉,诚挚的友情感人至深。香菱学诗,宝钗讥她“得陇望蜀”,极为厌烦;香菱向黛玉请教,黛玉却热诚相接,并说:“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为师。”纯真透明如一泓清泉。她给香菱讲解诗的做法和要求,还把自己的诗集珍本借给香菱,并圈定阅读篇目,批改她的习作,堪称“诲人不倦”。她待人很宽厚,与人不存芥蒂。史湘云因把她比作戏子伤了她的自尊,她有点不忿,可一会儿便携了宝玉的“寄生草”回房,便又“与湘云同看”。在对待宝钗的态度上,尤见出其天真笃实。本为情敌,无嫌犹猜,但在薛宝钗对她略表关怀,予以“训导”之后,她便开诚布公,肝胆相照,向薛宝钗掏出心窝子的话,并引咎自责:“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只当你心里藏奸。从前日你说看杂书不好,又劝我那些好话,竞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此后她待宝钗如亲姐姐一般,连宝玉也感到惊奇。从中可见,黛玉非常单纯可爱,而其中也流露出对朋友的坦诚,即使对自己的情敌也一样。林黛玉不只为人坦率,而且也很谦和。她从来不会对人恶言相向,即使对“下人”也从来没有耍过威风。她与紫娟情同姐妹的感情完全可以证明这一点,紫娟虽然是丫环,但是黛玉却从来不摆小姐架子,两人就像朋友一样,互相关爱,谈心聊天。另外,每次赛诗,她总是推崇别人写的好,不计较高低。如与湘云凹晶馆联句,每当湘云说出佳句,她总是“起身叫妙”,甚至说:“我竟要搁笔了!”我们平时所看到的“林黛玉心胸狭窄,尖酸刻薄,爱使小性儿”等只是表面的假象而已,林黛玉实则冰心玉壶,晶莹剔透,纯如赤子。(四)诗人气质林黛玉的美,还表现在她浓郁的诗人气质方面。例如《葬花吟》、《桃花诗》等等。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是一个诗化了的才女:她有多方面的才能,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她爱书,不但读《四书》,而且喜读角本杂剧《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等;对于李、杜、王、孟以及李商隐、陆游等人的作品,不仅熟读成诵,且有研究体会;她不仅善鼓琴,且亦识谱。曹雪芹似乎有意将历代才女如薛涛、李清照等人的某些特点,融进林黛玉的性格。比如,她代题“杏帘在望”为宝玉解围的细节,很易使人联想到李清照与赵明诚比作《醉花阴》的轶事;“堪怜咏絮才”、“冷月葬诗魂”,则是将林黛玉比作晋代的谢道韫和明代的叶琼章。但林黛玉又完全区别于历代的才女,即曹雪芹赋予她的悲剧命运和叛逆精神。而这种个性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她诗人的气质和诗作表现出来的。在大观园里,她与薛宝钗可谓“双峰对峙,二水分流”,远远高出于诸群钗,在博学多识方面,可能略逊宝钗;但在诗思的敏捷,诗作的新颖别致、风流飘洒方面,林黛玉却是出类拔萃、孤标独树的。诗社每次赛诗,她的诗作往往为众人所推崇,所激赏,因而不断夺魁。她的诗之所以写得好,是由于她有极其敏锐的感受力、丰富奇特的想象力以及融情于景的浸透力;即使一草一木、一山一石等极平凡的事物,她只要一触到,立即就产生丰富的想象、新奇的构思和独特的感受和见解。尤其可贵的是,她能将自己的灵魂融进客观景物、通过咏物抒发自己的痛苦的灵魂和悲剧命运。例如她的《白海棠》诗,既写尽了海棠的神韵,亦倾诉了她少女的衷情。尤其是“娇羞默默同谁诉”一句,最为传神:这既是对海棠神态的描摹,也是自我心灵的独白,她有铭心刻骨之言,但由于环境的压迫和自我封建意识的束缚,就是对同生共命的紫鹃,甚至对知音贾宝玉,也羞于启齿,只有闷在心里,自己熬煎。这便愈显其孤独、寂寞和痛苦。她的诗作《葬花吟》则是林黛玉进入贾府以后的生活感受,是她感叹身世遭遇和悲剧命运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作,她以落花自况,血泪作墨,如泣如诉,抒写了这位叛逆者的花落人亡的哀愁和悲愤。“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就寄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愤懑;“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岂非对长期迫害着她的冷酷无情的现实的控诉?“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则是对美好理想的渴望与热烈追求;“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表现了她的高洁的情志和坚贞不阿的精神。至于“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等末了数句,书中几次重复,特意强调,并通过鹦鹉也会吟哦的描写,可知作者是大有深意的:花的命运也即黛玉的命运。这是用热血和生命写就的心曲,是与这个罪恶的世界决裂的檄文。它真实地展露了一个充满痛苦充满矛盾而又独抱高洁、至死不渝的心灵世界,凸现的是一种独立人格的壮美与崇高。《葬花吟》之所以能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原因正在这里。诗表现了她独立不阿的人格,诗表现了她美丽圣洁的灵魂,诗使她具有一种迷人的艺术光辉,可以说,如果没有了诗,也就没有了林黛玉。二、林黛玉高尚的精神品格(一)执著的爱情林黛玉的悲剧是爱情悲剧,爱情悲剧则源于她对爱情的执著,这种精神层次的、高品质的爱情,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是难能可贵的,她和贾宝玉的爱情是一种新型的,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属于未来的爱情。这种爱情的最根本的特点,是建立在互相了解、思想一致基础之上的,表现得非常纯真、深挚、坚贞。林黛玉本是一个“情痴”、“情种”,她为爱情而生,又为爱情而死,爱情是她的生命所系。她对贾宝玉爱得真诚,爱得执著,始终如一。然而,他们的爱情是在不许爱的环境中发生、发展和生存的,因此,爱情势必伴随着痛苦,又兼之她诗人多愁善感个性,就注定了黛玉悲剧的命运。这种被压抑的燃烧着的爱情,只能用诗和哭来抒发,来倾泻。总而言之,她是为自己的爱情而哭。爱情曾使她几死几生,当他们这种同生共命的爱情最后遭到毁灭时,她便“焚稿”、“绝粒”,以生命相殉。这种爱情是怎样的至诚至坚,至纯至圣,感天地,泣鬼神,动人肺腑,撼人心灵,而这也正是她精神之美的闪光点。这种美超越时代,超越生死,是她人生中的辉煌所在,也是她在读者心中引起震撼的原因所在。多少人为她洒下同情、痛惜和悲愤之泪!一生以泪洗面的林黛玉,临死之前反而发出了微笑,最后喊出了“宝玉,宝玉,你好———”的未完的一句话———留下了千载不消的遗恨!她与贾宝玉生死与共的爱情,他们所实践过的爱情原则,将与日月争辉,与天地共存。将给予不同时代的读者以生活的启示和美的享受。(二)叛逆的精神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林黛玉不仅才情横溢、学识渊博,而且又是那样如饥似渴地阅读“性灵之学”和描写爱情的脚本杂剧,那样如醉如痴地沉浸在艺术的境界。在《五美吟》中,她言绿珠,说绿珠为石崇殉葬的不值;她咏红拂,赞扬红拂私奔的壮举;在酒筵上,她熟记《西厢记》、《牡丹亭》中的一些片段,甚至还将其引为酒令,如此置家长们的教导于不顾,这不能不说是对封建礼教的叛逆。林黛玉不仅毫无顾忌地展示着自己的才华,而且还和贾府的“混世魔王”、“祸胎孽根”、贰__________臣逆子贾宝玉互为知音,结为同心。她冲破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礼教的束缚,大胆地追求着恋爱自由、婚姻自由,体现了思想上的叛逆性和进步性。爱情,在当时她所处的时代,是不允许自由恋爱的,在择偶时考虑的是家私、门第及父母的意愿,正如小说中王熙凤所说:“你给我们家做了媳妇儿,还亏欠你么?你瞧瞧人物配不上?门第配不上?根基家私配不上?哪一点玷污你?”虽是玩笑话,但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尤其是贾家这样大家庭的婚姻标准,黛玉既无家产,又无父母兄弟,孤身一人,寄人篱下,又有一身的病,种种条件权衡起来,她都不是宝钗的对手,她的爱情悲剧已经由此定局了。封建社会,如果男女之间私下产生爱意,便被视为大逆不道,为社会所不容,然而黛玉却表现出顽强的抗争力与叛逆精神。她也正是因为这种叛逆精神而成为时代的悲剧,成为封建礼教的牺牲品。林黛玉不劝宝玉走“仕途经济”之道,也是其叛逆性的表现之一。在小说第三十二回中,湘云劝说宝玉多会会达官贵人,不要成天混在女孩子队里,宝玉当即说:“姑娘请别的姊妹屋里坐坐,我这里仔细污了你知经济学问的”,接下来又称赞黛玉说:“林妹妹从来说过这些混账话不曾?若她也说过这些混账话,我早和她生分了”,可见,黛玉从不说这些“混账话”,所以“宝玉深敬黛玉”。林黛玉反对“仕途经济”,实质上就是否定了封建主义的人生道路,否定了地主阶级的政权,这一点恰恰与宝玉不谋而合。这种志同道合的爱情,其共同的思想基础是对封建礼教和法制的全部背叛。我们从与生俱来的独特个性气质及高尚的精神品格两方面简单分析了林黛玉这个人物形象,纵观她的一生,我们不难发现,在封建社会大家族里生活的她,个性张扬,率真坦荡,执著追求高品质爱情,有异于封建社会的大家闺秀,是大观园里一个特立独行的人物。她的身上体现出一种前卫的、进步的民主思想,而这种进步在当时社会却被认为是叛逆的,是被礼教所不容的,也正是由于她的叛逆及对心灵相通的爱情的执著追求才引起封建家长们的不满,作为一个异类,她的失败及悲剧命运是注定了的。这个悲剧形象中所表现出的个性解放、人性觉醒的思想和叛逆性格,不屈服于强权的顽强精神,会随着这个典型艺术形象而始终存在着,并且对《红楼梦》的读者产生一种激励、启迪的作用,这也正是我们分析林黛玉这个人物形象的现实意义所在。【参考文献】[1]曹雪芹.红楼梦[M].作家出版社,2006.[2]一粟.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红楼梦资料汇编[G].中华书局,2005.[3]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M].北京出版社,2004.[4]江西大学中文系.红楼梦诗词译释[M].江西人民出版社,1979.[5]曾扬华.红楼梦引论[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6]张庆善.红楼梦中人[M].中华书局,2008.[7]周汝昌.红楼艺术的魅力[M].作家出版社,

林黛玉的人物形象浅析的论文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林黛玉的人物形象浅析的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摘 要 :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她任情率性,清高孤傲,单纯坦诚,执著地迫求自主的人格和美好的人生理想。可惜红颜薄命,情路坎坷,她的自尊叛逆与封建社会格格不入,终以悲剧收场。本文将从林黛玉的气质个性、性格成因以及她的悲剧意义三个方面进行简析。

关键词 :林黛玉;人物形象;悲剧意义

引言

在《红楼梦》中,薛、史、林三位是描写较多的角色,其中林黛玉的个性使她从大观园的众姐妹中脱颖而出,“潇湘妃子”表现了曹雪芹想要描绘的不食尘世烟火、跳出人世间的仙子形象,又把竹子安排在潇湘馆以衬黛玉之品格。如此精心安排,黛玉的一生却以悲剧收场,这不得不让我们有所思考:林黛玉的魅力从何而来?她的悲剧又有什么意义?

1.气质个性

容颜娇美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便是曹雪芹呈现的林黛玉的第一印象,娇俏柔弱,惹人怜爱。凤姐一见就惊叹道:“天下竟有这样标致人儿!我今日才算看见了!在宝玉的眼里:“袅袅婷婷的女儿”,“神仙似的妹妹”,婉转风流,娇美动人,即使是自小混在胭脂粉里的宝玉也动了情。作者借凤姐的赞扬和宝玉动情的痴态,侧面描绘了她天仙似的美貌,使得多少后人对林妹妹心驰神往。

才华出众

黛玉的诗才不只是《红楼梦》众人知道,所有读过《红楼梦》的读者都为之倾倒。

《红楼梦》动用大量笔墨、创造了大量诗词来显示黛玉才华横溢、颇具“咏絮才”的诗人气度。在贵妃省亲时,借元春对黛玉替宝玉所作的诗的另眼相看,侧面体现黛玉的才华在园中姐妹的超然地位。她触景生情所作的《葬花吟》、《桃花行》、《秋窗风雨夕》等佳作,一一体现了她的多愁善感和高超的诗才。而且黛玉写诗往往是“一挥而就”。写诗时她信手拈来之作总能引来喝彩,这衬托出了她的才思敏捷,且高于大观园中众才女,也可见她积淀之深。黛玉的诗并不局限于伤春悲秋, 还会写出像“毫端蕴秀临霜写, 口齿噙香对月吟”这样潇洒的,像“孤标傲世偕谁隐 ,一样花开为底迟”“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这种富于哲学意味的诗;也有“铁甲长戈死未忘”“驰城逐堑势狰狞”的铮铮之意, 也有“盛世无饥馁, 何需耕织忙”这样颂圣的。这些诗反映了她性格的多面性,使形象更立体,也表现了她能够驾驭多种题材的强大能力更可以从诗中看出她所具备的不屈服于世俗的傲骨。因为这些,红学家赞她“才、情、性三者具备”,是一个作品既有质量又有数量更有性情的诗人。

清高孤傲

林黛玉被许多人认为尖酸刻薄,实际上这只是她率真、不做作的表现。她不像赵姨娘一样,为了寻求在贾府中的一席之地,违背自己的本性,最后连自己的女儿也瞧不起她了。她也瞧不起刘姥姥,将其称为“母蝗虫”,并不是因为对方身份低微,而是因为刘姥姥为了巴结贾府作践自己以逗趣取乐。她自尊自重,也尊重别人,所以对于香菱的请教,她能热枕相接,并说:“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为师。她给香菱耐心地讲解诗的做法以及要求,她还将自己珍藏的诗集借给香菱,为她挑选出阅读篇目,乃至帮她批改习作,堪称“诲人不倦”。对香菱尚可如此,可见她的孤傲并不绝对。在元妃省亲时,她奉旨作了一首五言律诗应景,显示了她的洁身自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更反映了她对地主阶级的大胆叛逆思想。

多愁善感

初入贾府,林黛玉就非常清楚自己的处境,她明白虽然自己作为贾母的外孙女,可以得到她的“呵护”,但毕竟不是其“孙女”,自己不可能享受到作为贾府人员的各种待遇,自己的生活是寄人篱下的。在生活琐事中,林黛玉能够用敏感的心去洞察人情世故,但面对各种对自己不利的情况也只能自哀自叹。在爱情中,宝钗和宝玉的“金玉之说”使敏感的她更感威胁,一次次耍小性子也是为了试探对方的真心。后来贾府的一系列变故、封建家长们的一系列手段对她身心造成的伤害因敏感而多愁的性格放大得更大,本来就体弱多病的她最终加重病情,吐血而亡。

2.性格成因

黛玉的美貌是她的先天优势,她的气质是后天培养的。首先,她的才华来自于父母对她的教养。林家因为“支庶不盛,人丁有限,虽有几门,却与如海俱是堂族”,且“只有一个三岁之子,又于去岁亡了”,“命中无子”,对唯一的后代黛玉“爱之如掌上明珠”,“使她识几个字”,“假充养子之意,聊解膝下荒凉之叹”,充男孩养的办法让黛玉有更多的机会学习,也是她才华出众的原因。且年幼丧母,先生可以教他读书,却无法传播封建礼教,这样让她的思想与一般传统女性有所不同,她不顺从于封建思想,她要叛逆,要争取自由。

黛玉的清高是从父亲林如海那耳濡目染来的。林如海的身份是前科的探花,生前又是巡盐御史,林家更是书香世家,他的嫡妻是贾家人,但林如海与贾家的接触并不亲密。可见他对贾府的腐败奢靡是不屑的,他是清高的。黛玉作为他的女儿,对金银之物需要却并不上心。孤傲则来源于从小被捧在掌心上的她对逢源别人的不屑。另外,她对宝玉一心一意,宝玉虽对她也有情有义,但宝玉对众女儿是博爱的,黛玉的孤傲不失为小女儿吃醋的表现。

黛玉也是自卑的。从掌上明珠到父母双亡寄人篱下,是“外孙女”不是“正主儿”,背后缺少家族的支持,这些都是她自卑的根源。她将自己寄托在与宝玉的“木石情缘”上,这一寄托又被更让大家看好的“金玉良缘”打破。她的自卑使她小心翼翼敏感多疑,她的敏感又让她多愁,注定了最后的'悲剧。

3.悲剧意义

林黛玉的悲剧是注定的,这一点从全文开篇的“还泪之说”便可以看出。作为封建体制下的贵族小姐,她的思想中却很少有封建的色彩。她的思想行为与她的生活环境格格不入,自然逃不了被环境吞没的悲剧。黛玉象征了封建社会女性的独立意识,她的死是用最决绝的方法来证明她与封建制度抗争的意志。她是封建家族文化的叛逆者和牺牲者,也代表了女性摆脱封建束缚的自我意识的开始。贾府的衰败意味着封建体制的没落,也意味着新时代的展开。

参考文献

[1] 《红楼梦》曹雪芹著

[2] 王瑜. 林黛玉形象摭谈

[3] 黄锦群. 林黛玉人物形象的现代解读

[4] 田爱兴. 林黛玉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

[5] 龙朔. 浅论《红楼梦》中林黛玉的人物形象

作者简介

陈诺楠(― )女,浙江杭州,本科,中国计量学院现代科技学院学生,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潘文彬(― )男,浙江杭州,硕士,中国计量学院现代科技学院教师,职称:助教,研究方向: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研究。

试论林黛玉的爱情世界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要遇见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就在这奇缘的牵引下,与贾宝玉相识、相知、相恋,任由情感的浪潮将自己淹没。综观她的前世今生皆为一个情字:从前世的绛珠仙子还泪报恩,下凡于世,到今世在自家私塾也“不与今日女子相同”,再至后来与宝玉相爱的她,更是一往情深且至死不渝,她对于情的痴可谓世间难得。可以说没有爱情就没有林黛玉的存在。

人生若只如初见

因情而生的黛玉,亦为情而活。可以说黛玉在贾府生活下去的勇气就是对爱情的憧憬与追求。回顾两人情感之路,其实宝玉和黛玉的关系是在儿童伴侣的日常生活中深植起来的。年幼的他们同枕而憩、抓痒说笑、坦然闲谈、天真无邪、两小无猜,无任何做作之处。正当两个孩子昼则同行同止、夜则同止同息,如胶似漆时,不想忽然来了个薛宝钗,而且她还有一个金锁,而宝玉有一块玉,正应了“金玉良缘”的征兆。也就有了黛玉看见宝玉在宝钗房中鉴赏金锁时,说的一句“早知道他来,我就不来了”。其潜台词是说“既有了我,为什么又来一个宝钗呢?”黛玉的“小性儿”便从这里萌芽了:别人劝宝玉不吃冷酒,黛玉感到你为什么先前不听我的劝告呢?别人分宫花给各位姑娘,她感到大家挑剩的才轮到我。宝玉身上悬挂的荷包被小厮们尽行解去,她误以为连自己送的也随意给了别人,又开始变恼。后见宝玉戴在里面,可知是怕人拿去之意时,她又愧又低头不语。愧的是用小心眼揣度误会了你;气的是你为什么不早说明,让自己失态。而宝玉此时也是委屈得恼了“你也不用剪,我知道你是懒得给我东西……”黛玉也是越发声噎气堵,矜持转而为羞愧,转而为恼怒,种种纠结转为泪下潸然。这就是黛玉典型式的恋爱,于无礼之中含着些许恋爱时女子的娇气和对宝玉的深深眷恋。虽是冤案,但冲突却是孩子气的,无伤大碍。随后不久又有了十九回的静日玉生香:黛玉在床上歇午,宝玉有一搭没一搭地说些鬼话,像这么纯美的场景在宝黛恋爱史上也是少有的。

自幼惯于孤独的黛玉,除宝玉之外不觉得需要别人之存在,而宝玉却不太孤独,身边永远围绕着许多女子,他们二人相处很少没有第三者闯入,尤其尴尬的是“一语未了,人说宝姑娘来了”。宝钗不但长得美艳妩媚,常使宝玉不觉动了羡慕之心,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守时,赢得贾府上下一致好评,更使黛玉多了一层担忧。所以纵然在明朗的童年之恋中,黛玉也常感到被扰害和需要防范的痛苦。很快黛玉便跨入了迂回痛苦的恋爱第二期。

不是冤家不聚头

两个小伴侣不觉已成了少年,他们的年龄、身体、智慧都在发育,对于感情的要求也不再仅仅满足于童年式的相处,而是要求心灵上的沟通。于是《西厢记》这类的传奇故事启发了黛玉,她会把一部《西厢记》一气读完,“只管出神,心里还默默记诵。”只觉得“词句警人,余香满口”。不过越当情欲诱力加强,越意识到礼教束缚的严紧。黛玉表现出的更是爱悦的极端:在人多的场合暗敲宝玉;人少的场合闹猜忌矛盾;独处时见落花流泪,听艳曲惊心。

此时的黛玉感到面前似有两个情敌:一个是美貌端庄的宝姐姐,一个是形神爽朗的云妹妹,而宝玉也在这艳彩缤纷中眩惑,黛玉在形势威胁下战栗。她惯于以自己的尖刻语言穿过宝玉去“射击”情敌,凡黛玉和宝钗湘云的抵触,在形式上总会变成宝黛冲突。宝钗生日贾母请戏子唱戏祝贺,黛玉因此事向宝玉发牢骚;元春赏赐众姐妹礼物独宝钗与宝玉的一样,黛玉也向宝玉发牢骚。因此宝钗、湘云存在他们身边一天,他和宝玉的关系就一天得不到平静和谐。

在婚配命定的时代,“金玉之论”当然是公认的权威,黛玉哪能不畏惧?她常常旁敲侧击对宝玉说“比不得宝姑娘什么‘金’什么‘玉’的,我不过是‘草木之人’罢了。”其实这更是黛玉心底的凄恻之声。偏巧史湘云又有个金麒麟,与宝玉在清虚观收藏打算送给湘云的那只相似。恋爱中的女子心思本就细密,何况黛玉生着七巧玲珑心,她怕宝玉和那些外传野史里的才子一样,皆因小玩物与他人结合,所以她来到窗外窥视,听到的却是宝玉推自己为唯一的知己,金玉良缘的宿命论在宝玉心中不值得一提。

林黛玉的悲剧形象研究论文怎么写

弱不禁风,敏感,浅殇式微笑2010回答

关于林黛玉的艺术形象的论文

【摘要】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把林黛玉塑造成了一个独具灵性、异常聪颖而偏有多难命运的“可怜人”形象。作者倾注在这个形象身上的审美情趣,不仅在于同情她的不幸,更在于显示前卫的女权理想与封建伦理的对撞,让弱者的自我毁灭来激发读者思维的火花,呼唤女性的觉醒。林黛玉的悲剧是一个时代的悲剧。她的个性具有前卫性,具有号召力,具有启蒙性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 林黛玉 ; “可怜人” ;前卫性时代悲剧

《红楼梦》是我国清朝带有浓重悲剧色彩的宏篇巨著,篇中的每一个角色都隐含着悲剧性特征,其中林黛玉是一个代表:曹雪芹将其塑造成一个独具灵性、异常聪颖而偏有多难命运的让人怜爱的少女形象。

1 林黛玉的 艺术 形象悲剧色彩非常浓重

凄凉的身世造成她自矜自重、警惕戒备、孤高自许的独特个性。她出身在一个走向衰弱的封建官宦家庭,却由于母亲去世的早,没能受到封建礼教、妇德等方面的熏陶和训练。她接受了封建文化的 教育 ,却因身体赢弱,功课上得不到严格的要求。至于封建礼教和世俗功利等社会知识对她的影响显然非常有限了。这也是她保持着纯真的个性的原因。但是这样的个性使她在寄居的声势显赫却又充满着仇恨、倾轧、争夺、势利的荣国府中“步步小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林黛玉不得不小心提防自己的行为是否和别人合拍以及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与做法了,这是黛玉“自尊、自爱”的表现。这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寄人篱下的生活是那样的的无奈和凄凉,更能让读者感到黛玉的可怜、可敬。

林黛玉纤弱多病让人怜爱。故事中对于她的病有多处描述。如其母亡故时黛玉旧症复发;如宝黛初次见面,宝玉送黛玉“颦颦”二字;而林听到宝玉将与宝钗成婚的消息时更是怨急攻心,在极度的悲哀中迷了心智,于是有了与宝玉相对傻笑的一段等等,让人们对她的纤纤弱质有清晰的印象。在《红楼梦》中,曹雪芹并未花费太多笔墨描写林黛玉的外在美,却给人留下了非常精致的美丽形象。小说写林黛玉的出世,用“仙草化身”让读者体会她的超凡脱俗,想像她的得天地精华的清秀非凡之美。在人们的审美观念中, 自然 即是美,草木俱有天然韵致,不用说,一株得到天地精华、甘露滋养的“仙草”是何等的美丽!在安排林黛玉出场时,曹雪芹没有直接正面来描绘她的秀美,而是运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借助于凤姐夸赞和宝玉的感受来表现林黛玉的绝代美丽。凤姐心直口快,一见黛玉就惊叹到:“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儿!我今日才算看见了!”在贾宝玉的眼里,林黛玉是“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可以说这既是宝玉的视觉眼光和心理活动传达出来的,又是作者想要表现的美丽。“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从贾宝玉的美学意识来看,这是他的美人标准,也就是说这是曹雪芹心中的美学意识。

作品在交代林黛玉初到贾府时,通过众人的关心来表现她的病态,老太太等人见她体弱,便询问她“常服何药,如何不急为疗治?”王熙凤第一次见黛玉时张口就问“近来吃些什么药……”等等,我们不难想像,林黛玉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病态。而“袅袅婷婷的女儿”、“神仙似的妹妹”等赞语更是让一个活生生的“绝美”黛玉形象跃然纸上。作者在作品中并没有批判她的病态美,反而借助她的病态来暗示其不幸命运的内在原因。

2 林黛玉的才女形象

林黛玉的外在美不是要描绘的重点,作者更注重对她的丰富而优美的、多愁善感的内心世界的描绘,更注重的是对她的艺术才华的展示。例如,第一次结诗社时她们以“咏白海棠”为题,以“门、盆、魂、痕、昏”为韵,限一柱香的时间赋出,作不出者则受处罚。别人苦思冥想,林黛玉却静观秋色,独抚梧桐,中间又和丫环戏笑,等到众人纷纷交卷之时提笔一挥而就:“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表现出林黛玉敏捷的才思、丰富的才情,让人叹为观止! 在众多的才女之中,曹翁对于林黛玉的艺术天才是用墨最多的,就作品来看,有《秋窗风雨夕》、《唐多令》、《葬花吟》、《五美吟》、《桃花女儿行》、《题帕三绝》等,每一首都声情并茂,令人拍案,林黛玉简直就是一个集天下诗才于一身的天才!黛玉的诗,情景交融,融情于景,既有她对生活的感受,对理想的追求,同时又隐含了她生活中的境况。黛玉的《葬花吟》则可说是她自己身世的真实写照,也可以说是“一诗成谶”。在这首诗中她对自己的处境及心境作了最恰当的描述:“一年三百六十同,风刀霜剑严相逼!”道出了她对世态炎凉有深切的感悟;“愿奴胁下生双翼,随风飞到天尽头”则写尽了她对世界一切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同丧”是触景生情的迷茫,更是面对困境的无助的呐喊;而“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则又是黛玉对自己的悲惨处境一个“红颜老去、花落人亡”的沉痛预言。我们在林黛玉诗中可以看到她的“孤标傲世,目下无尘”的高洁品格。

林黛玉的绝美形象,也许正是应了“没有缺陷的美本身就是一种缺陷”这样一句话,曹雪芹于是给林黛玉加上一段凄凉的身世和一副孱弱的病体,并将这绝美毁灭给人看。这也许就是悲剧的动人之处吧,被毁灭的愈美,给人的冲击就愈深刻,就愈能引起人们深层次的共鸣。

3 林黛玉形象的现实意义

细细品味林黛玉的品性,至今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人们常常只看到林黛玉喟叹自己身世不幸的那一面,而忽略了她其实十分重视实现自我价值的另一面,忽视了她洁身自好的可贵性。特别是她对“质本洁”的执着追求,希望两胁生翼,随花飞到天边去追寻这种宝贵的洁的净土,是一种极其美好的崇高的道德追求。这种自觉而强烈的洁身思想是有些 现代 女性所缺少的。

在对待爱情这个问题上,林黛玉追求的是能和自己心灵上息息相通的真相知,她把感情看得无比重要。她不关心自己所钟爱的人如何走上仕途或能否走上仕途。她只懂得要尊重感情,尊重自己所爱的人他自己的选择,这本身就是理性的选择,是一种重要的选择。但是,宝黛之恋注定是一个悲剧。因为它与封建主义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它违背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样的的封建婚姻制度常规,更重要的'是他们恋爱的叛逆思想内核与整个封建主义相冲突。林黛玉和贾宝玉不肯放弃自己的追求,他们代表着新兴的力量与封建家庭对立;而封建家庭又要维护自身的根本利益,就决不可能允许这样的恋爱存在并 发展 下去。尽管宝黛之恋以悲剧收场,但两人为爱情所做的努力却是那样的真切感人。我想,就是现代人也会这样认为,只有这样,爱情才能保鲜。就这一点来说,在当今这个婚姻不时面临动荡、家庭破裂常见的时代,颇有借鉴的价值。

黛玉自称是“草木之人”,她的前身是绛珠小草,好像柔弱才是她的真性情,但是林黛玉并不缺坚强。她爱哭,却并不软弱。她有十分执着的一面,也就是人的两面性。她的刚强表现在对纯真爱情和“净土”的不懈的追求。林黛玉是贾府所有少女中最杰出的代表,具有文人宁折不弯的气质和刚强的性格。

在林黛玉的身上,我们看到她的性格造成了自身的悲剧,她总是把宝玉看成是自己的一切,她的生活与命运就进入了怪圈。她本来身体就不好,又担心而多疑,结果导致病上加病,在贾府中,一个病女子能有多大的前途呢?这样,她越是在意宝玉,越是离自己本来想得到的越远。我们把这个问题扩展开去,把它放大,放大到整个女性群体当中,那么就可以看作出作者的意图来了。曹雪芹对女性、尤其是少女过于依赖男性进行了批评。在封建社会里,女子屈从于道德观念,像林黛玉这样的少女在婚姻上没有别的可供选择,她们只有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当然只能把一生的一切都寄托于男人。所以说林黛玉的悲剧既是个别,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代表性。而现代文明社会就不会是这样了,男女平等,女性具有和男性一样参与一切活动的权利,如果哪个女性再把自己看作仅仅是男人的一部分的话,把丈夫、男朋友看成是自己的一切的一切,缺乏独立的生命意识与人格意识,彻底丧失了自我,那可就真是太可悲了。就这一点对当今女性而言也是具有教育意义的。

4 林黛玉形象的美学内涵

林黛玉形象本身具有的悲剧美可以看出作者的 艺术 情趣和审美理想。林黛玉是名门淑女悲剧命运的代言人,是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黛玉形象的美学准则就是让人物的外在神态和内在素质高度一致。我们看到林黛玉的容貌与才情超越群芳,言行举止出类拔萃。在封建观念中,崇尚“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教条,作者没有按照封建伦理道德标准来规范她的言行,而是冲破界限,另辟奚径,塑造了一个诗词书法无所不精,五音杂曲无所不能的才女形象。她的才华并非是饱学之士的刻意经营,而是在扶梧桐、看秋色或是在与丫环、小姐们的谈笑中感悟而得的,就显出她的绝顶聪颖。她的才情如此,而内心坚贞刚强反映在性格上就是孤高自许、孤标傲世般的不同于流俗了。这既拜天性所赐,更是后天的教养所得,是其在深刻的文化熏陶之下的必然的结果。她出身于钟鼎之家、书香之族,自是不同于一般的贵族小姐。可由于父母双亡无依无靠,不得不寄居贾府。浮萍一般的身世和封建礼教对于她的爱情等方面的压制,形成了她的孤寂、易感伤逝和多愁善感的个性。她对理想有着美好的憧憬,对同是封建礼法的叛逆者贾宝玉有着深深的爱恋,她渴望能有独立自主的爱情。但是,在那样的时代,在那样的家庭之中,这样的美好理想注定是要遭到了压制和摧残,她的悲剧在于没有正视现实,或是不能正视现实,最终落得“落花人亡两不知”的悲惨结局。

作者很重视以环境来衬托她人物的性格。在设计林的生活场景的时候,潇湘馆是个精致的典型环境。潇湘馆最有特色的要数翠竹。竹也,劲节虚心。象征了林黛玉的风神灵秀的气度和坚贞不屈的内在素质,又隐喻了林黛玉的伤怀多泪。探春送给黛玉的雅号是“潇湘妃子”。“湘妃竹”又名“泪竹”,传说因舜的两个妃子落泪成斑而得名。而小说中写到林的前生是绛珠草,“此绛珠草始得天地精华,复得甘露滋养,脱了草木之胎,幻化成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餐秘情果,渴饮灌愁水”。所以今世的黛玉就注定要以眼泪来还债了。曹雪芹用心苦也,他通过“绛珠草”与“湘妃竹”两个神话传说,以不同方式完成了对林黛玉形象、性格的塑造。这两个神话都是借助痴情与眼泪来暗示无法团聚的结局。用竹来隐喻黛玉的内在气质,这是出于作者对黛玉的偏爱,也是赋予了她坚贞不屈的内在品格。使她既具有“绛珠草”的纤弱特性又充满着“竹”的文化品格。

翠竹在小说中还有更深刻的寓意。也有人说作者无意表现反封建的主题,但实际是作品本身具有了很强的反封建意识。翠竹象征着黛玉的反封建精神和高尚的节操。她不苟同于流俗,敢于对抗流俗。尽管她的一生是个悲剧,但她的思想、她的叛逆性格和反封建的意志是坚强的,她孤高自许,目无下尘,鄙视富贵功名,不愿与恶俗的世态同流合污。她的种种观点与当时的封建正统教条是根本对立的。这种抵制封建教条相对立的傲态和反抗性正可与“标劲节于严风”的翠竹相比。

林黛玉的悲剧是一个时代的悲剧。她属于贵族阶层,但有叛逆个性,是代表着进、步倾向的正面人物。她追求自主的爱情,但所作所为严重背离了封建家族的 政治 利益,与封建宗法制度有着尖锐的矛盾冲突。她在试图挣脱封建礼教藩篱的斗争中,不能抵挡封建正统势力的打击,感情上遭受挫折,最终爱情与生命都付与虚无。这种与封建观念格格不入的独特个性换做作品中的其他任何一人,恐怕都是不合适的。在这个基础上,曹雪芹采用“愁”、“泪”、“病”、“瘦”的神态特征来为塑造林黛玉形象服务,使之具有崇高的悲剧意义和美学价值,使她的个性具有前卫性,具有号召力,具有启蒙性质的社会意义。

帮你,搞定的,

黛玉人物形象分析可以根据自己对于林黛玉的认识,结合书上的内容来写一下,例如:

林黛玉生得容貌清丽,兼有诗才,是古代文学作品中极富灵气的经典女性形象。从小聪明清秀,父母对她爱如珍宝。5岁上学,6、7岁母亲早亡,10岁师从贾雨村启蒙。

外祖母贾史氏疼爱幺女贾敏,爱屋及乌疼爱黛玉,10岁接到身边抚养教育,寝食起居,一如嫡孙贾宝玉。与11岁的贾宝玉同住同吃,吃穿用度都是贾母打点,自视地位在三春之上,实则只是隔一代近亲,因被王夫人的仆人最后一个送宫花而很不愉快。

11岁时又死了父亲,从此常住贾府,养成了孤标傲世的性格。12岁时,贾元春省亲后,林黛玉入住潇湘馆,在大观园诗社里别号潇湘妃子,作诗直抒性灵。

林黛玉与贾宝玉青梅竹马,脂砚斋说“二玉近中远”“实远之至”。绛珠还泪的神话赋予了林黛玉迷人的诗人气质,同时又定下了悲剧基调。

林黛玉不仅仅爱哭,她也很爱笑,她是一个幽默风趣的女孩子。如果林黛玉一天到晚都哭丧个脸,哭哭啼啼的,是不会得到老太太、贾宝玉和姊妹们的喜欢的。

老太太喜欢幽默风趣的女孩子。林黛玉和王熙凤是最得老太太宠爱的女孩。贾宝玉在第35回里,曾经和贾母和众人说:“若是单是会说话的可疼,这些姊妹里头也只是凤姐姐和林妹妹可疼了。”

毕业论文林黛玉的人物形像

关于林黛玉的艺术形象的论文

【摘要】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把林黛玉塑造成了一个独具灵性、异常聪颖而偏有多难命运的“可怜人”形象。作者倾注在这个形象身上的审美情趣,不仅在于同情她的不幸,更在于显示前卫的女权理想与封建伦理的对撞,让弱者的自我毁灭来激发读者思维的火花,呼唤女性的觉醒。林黛玉的悲剧是一个时代的悲剧。她的个性具有前卫性,具有号召力,具有启蒙性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 林黛玉 ; “可怜人” ;前卫性时代悲剧

《红楼梦》是我国清朝带有浓重悲剧色彩的宏篇巨著,篇中的每一个角色都隐含着悲剧性特征,其中林黛玉是一个代表:曹雪芹将其塑造成一个独具灵性、异常聪颖而偏有多难命运的让人怜爱的少女形象。

1 林黛玉的 艺术 形象悲剧色彩非常浓重

凄凉的身世造成她自矜自重、警惕戒备、孤高自许的独特个性。她出身在一个走向衰弱的封建官宦家庭,却由于母亲去世的早,没能受到封建礼教、妇德等方面的熏陶和训练。她接受了封建文化的 教育 ,却因身体赢弱,功课上得不到严格的要求。至于封建礼教和世俗功利等社会知识对她的影响显然非常有限了。这也是她保持着纯真的个性的原因。但是这样的个性使她在寄居的声势显赫却又充满着仇恨、倾轧、争夺、势利的荣国府中“步步小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林黛玉不得不小心提防自己的行为是否和别人合拍以及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与做法了,这是黛玉“自尊、自爱”的表现。这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寄人篱下的生活是那样的的无奈和凄凉,更能让读者感到黛玉的可怜、可敬。

林黛玉纤弱多病让人怜爱。故事中对于她的病有多处描述。如其母亡故时黛玉旧症复发;如宝黛初次见面,宝玉送黛玉“颦颦”二字;而林听到宝玉将与宝钗成婚的消息时更是怨急攻心,在极度的悲哀中迷了心智,于是有了与宝玉相对傻笑的一段等等,让人们对她的纤纤弱质有清晰的印象。在《红楼梦》中,曹雪芹并未花费太多笔墨描写林黛玉的外在美,却给人留下了非常精致的美丽形象。小说写林黛玉的出世,用“仙草化身”让读者体会她的超凡脱俗,想像她的得天地精华的清秀非凡之美。在人们的审美观念中, 自然 即是美,草木俱有天然韵致,不用说,一株得到天地精华、甘露滋养的“仙草”是何等的美丽!在安排林黛玉出场时,曹雪芹没有直接正面来描绘她的秀美,而是运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借助于凤姐夸赞和宝玉的感受来表现林黛玉的绝代美丽。凤姐心直口快,一见黛玉就惊叹到:“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儿!我今日才算看见了!”在贾宝玉的眼里,林黛玉是“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可以说这既是宝玉的视觉眼光和心理活动传达出来的,又是作者想要表现的美丽。“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从贾宝玉的美学意识来看,这是他的美人标准,也就是说这是曹雪芹心中的美学意识。

作品在交代林黛玉初到贾府时,通过众人的关心来表现她的病态,老太太等人见她体弱,便询问她“常服何药,如何不急为疗治?”王熙凤第一次见黛玉时张口就问“近来吃些什么药……”等等,我们不难想像,林黛玉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病态。而“袅袅婷婷的女儿”、“神仙似的妹妹”等赞语更是让一个活生生的“绝美”黛玉形象跃然纸上。作者在作品中并没有批判她的病态美,反而借助她的病态来暗示其不幸命运的内在原因。

2 林黛玉的才女形象

林黛玉的外在美不是要描绘的重点,作者更注重对她的丰富而优美的、多愁善感的内心世界的描绘,更注重的是对她的艺术才华的展示。例如,第一次结诗社时她们以“咏白海棠”为题,以“门、盆、魂、痕、昏”为韵,限一柱香的时间赋出,作不出者则受处罚。别人苦思冥想,林黛玉却静观秋色,独抚梧桐,中间又和丫环戏笑,等到众人纷纷交卷之时提笔一挥而就:“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表现出林黛玉敏捷的才思、丰富的才情,让人叹为观止! 在众多的才女之中,曹翁对于林黛玉的艺术天才是用墨最多的,就作品来看,有《秋窗风雨夕》、《唐多令》、《葬花吟》、《五美吟》、《桃花女儿行》、《题帕三绝》等,每一首都声情并茂,令人拍案,林黛玉简直就是一个集天下诗才于一身的天才!黛玉的诗,情景交融,融情于景,既有她对生活的感受,对理想的追求,同时又隐含了她生活中的境况。黛玉的《葬花吟》则可说是她自己身世的真实写照,也可以说是“一诗成谶”。在这首诗中她对自己的处境及心境作了最恰当的描述:“一年三百六十同,风刀霜剑严相逼!”道出了她对世态炎凉有深切的感悟;“愿奴胁下生双翼,随风飞到天尽头”则写尽了她对世界一切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同丧”是触景生情的迷茫,更是面对困境的无助的呐喊;而“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则又是黛玉对自己的悲惨处境一个“红颜老去、花落人亡”的沉痛预言。我们在林黛玉诗中可以看到她的“孤标傲世,目下无尘”的高洁品格。

林黛玉的绝美形象,也许正是应了“没有缺陷的美本身就是一种缺陷”这样一句话,曹雪芹于是给林黛玉加上一段凄凉的身世和一副孱弱的病体,并将这绝美毁灭给人看。这也许就是悲剧的动人之处吧,被毁灭的愈美,给人的冲击就愈深刻,就愈能引起人们深层次的共鸣。

3 林黛玉形象的现实意义

细细品味林黛玉的品性,至今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人们常常只看到林黛玉喟叹自己身世不幸的那一面,而忽略了她其实十分重视实现自我价值的另一面,忽视了她洁身自好的可贵性。特别是她对“质本洁”的执着追求,希望两胁生翼,随花飞到天边去追寻这种宝贵的洁的净土,是一种极其美好的崇高的道德追求。这种自觉而强烈的洁身思想是有些 现代 女性所缺少的。

在对待爱情这个问题上,林黛玉追求的是能和自己心灵上息息相通的真相知,她把感情看得无比重要。她不关心自己所钟爱的人如何走上仕途或能否走上仕途。她只懂得要尊重感情,尊重自己所爱的人他自己的选择,这本身就是理性的选择,是一种重要的选择。但是,宝黛之恋注定是一个悲剧。因为它与封建主义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它违背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样的的封建婚姻制度常规,更重要的'是他们恋爱的叛逆思想内核与整个封建主义相冲突。林黛玉和贾宝玉不肯放弃自己的追求,他们代表着新兴的力量与封建家庭对立;而封建家庭又要维护自身的根本利益,就决不可能允许这样的恋爱存在并 发展 下去。尽管宝黛之恋以悲剧收场,但两人为爱情所做的努力却是那样的真切感人。我想,就是现代人也会这样认为,只有这样,爱情才能保鲜。就这一点来说,在当今这个婚姻不时面临动荡、家庭破裂常见的时代,颇有借鉴的价值。

黛玉自称是“草木之人”,她的前身是绛珠小草,好像柔弱才是她的真性情,但是林黛玉并不缺坚强。她爱哭,却并不软弱。她有十分执着的一面,也就是人的两面性。她的刚强表现在对纯真爱情和“净土”的不懈的追求。林黛玉是贾府所有少女中最杰出的代表,具有文人宁折不弯的气质和刚强的性格。

在林黛玉的身上,我们看到她的性格造成了自身的悲剧,她总是把宝玉看成是自己的一切,她的生活与命运就进入了怪圈。她本来身体就不好,又担心而多疑,结果导致病上加病,在贾府中,一个病女子能有多大的前途呢?这样,她越是在意宝玉,越是离自己本来想得到的越远。我们把这个问题扩展开去,把它放大,放大到整个女性群体当中,那么就可以看作出作者的意图来了。曹雪芹对女性、尤其是少女过于依赖男性进行了批评。在封建社会里,女子屈从于道德观念,像林黛玉这样的少女在婚姻上没有别的可供选择,她们只有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当然只能把一生的一切都寄托于男人。所以说林黛玉的悲剧既是个别,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代表性。而现代文明社会就不会是这样了,男女平等,女性具有和男性一样参与一切活动的权利,如果哪个女性再把自己看作仅仅是男人的一部分的话,把丈夫、男朋友看成是自己的一切的一切,缺乏独立的生命意识与人格意识,彻底丧失了自我,那可就真是太可悲了。就这一点对当今女性而言也是具有教育意义的。

4 林黛玉形象的美学内涵

林黛玉形象本身具有的悲剧美可以看出作者的 艺术 情趣和审美理想。林黛玉是名门淑女悲剧命运的代言人,是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黛玉形象的美学准则就是让人物的外在神态和内在素质高度一致。我们看到林黛玉的容貌与才情超越群芳,言行举止出类拔萃。在封建观念中,崇尚“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教条,作者没有按照封建伦理道德标准来规范她的言行,而是冲破界限,另辟奚径,塑造了一个诗词书法无所不精,五音杂曲无所不能的才女形象。她的才华并非是饱学之士的刻意经营,而是在扶梧桐、看秋色或是在与丫环、小姐们的谈笑中感悟而得的,就显出她的绝顶聪颖。她的才情如此,而内心坚贞刚强反映在性格上就是孤高自许、孤标傲世般的不同于流俗了。这既拜天性所赐,更是后天的教养所得,是其在深刻的文化熏陶之下的必然的结果。她出身于钟鼎之家、书香之族,自是不同于一般的贵族小姐。可由于父母双亡无依无靠,不得不寄居贾府。浮萍一般的身世和封建礼教对于她的爱情等方面的压制,形成了她的孤寂、易感伤逝和多愁善感的个性。她对理想有着美好的憧憬,对同是封建礼法的叛逆者贾宝玉有着深深的爱恋,她渴望能有独立自主的爱情。但是,在那样的时代,在那样的家庭之中,这样的美好理想注定是要遭到了压制和摧残,她的悲剧在于没有正视现实,或是不能正视现实,最终落得“落花人亡两不知”的悲惨结局。

作者很重视以环境来衬托她人物的性格。在设计林的生活场景的时候,潇湘馆是个精致的典型环境。潇湘馆最有特色的要数翠竹。竹也,劲节虚心。象征了林黛玉的风神灵秀的气度和坚贞不屈的内在素质,又隐喻了林黛玉的伤怀多泪。探春送给黛玉的雅号是“潇湘妃子”。“湘妃竹”又名“泪竹”,传说因舜的两个妃子落泪成斑而得名。而小说中写到林的前生是绛珠草,“此绛珠草始得天地精华,复得甘露滋养,脱了草木之胎,幻化成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餐秘情果,渴饮灌愁水”。所以今世的黛玉就注定要以眼泪来还债了。曹雪芹用心苦也,他通过“绛珠草”与“湘妃竹”两个神话传说,以不同方式完成了对林黛玉形象、性格的塑造。这两个神话都是借助痴情与眼泪来暗示无法团聚的结局。用竹来隐喻黛玉的内在气质,这是出于作者对黛玉的偏爱,也是赋予了她坚贞不屈的内在品格。使她既具有“绛珠草”的纤弱特性又充满着“竹”的文化品格。

翠竹在小说中还有更深刻的寓意。也有人说作者无意表现反封建的主题,但实际是作品本身具有了很强的反封建意识。翠竹象征着黛玉的反封建精神和高尚的节操。她不苟同于流俗,敢于对抗流俗。尽管她的一生是个悲剧,但她的思想、她的叛逆性格和反封建的意志是坚强的,她孤高自许,目无下尘,鄙视富贵功名,不愿与恶俗的世态同流合污。她的种种观点与当时的封建正统教条是根本对立的。这种抵制封建教条相对立的傲态和反抗性正可与“标劲节于严风”的翠竹相比。

林黛玉的悲剧是一个时代的悲剧。她属于贵族阶层,但有叛逆个性,是代表着进、步倾向的正面人物。她追求自主的爱情,但所作所为严重背离了封建家族的 政治 利益,与封建宗法制度有着尖锐的矛盾冲突。她在试图挣脱封建礼教藩篱的斗争中,不能抵挡封建正统势力的打击,感情上遭受挫折,最终爱情与生命都付与虚无。这种与封建观念格格不入的独特个性换做作品中的其他任何一人,恐怕都是不合适的。在这个基础上,曹雪芹采用“愁”、“泪”、“病”、“瘦”的神态特征来为塑造林黛玉形象服务,使之具有崇高的悲剧意义和美学价值,使她的个性具有前卫性,具有号召力,具有启蒙性质的社会意义。

弱不禁风,敏感,浅殇式微笑2010回答

张慧婷林黛玉人物形象浅析【摘要】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最重要的人物形象之一,多年来,《红楼梦》的研究者对她的评价可以说是有褒有贬,各执一词,本文从林黛玉的内在气质秉性和高尚的精神品格等方面来探究分析这个带有悲剧色彩的人物,并在此基础上挖掘造成她悲剧的原因,以期更深层的了解林黛玉这个富有诗意美和理想色彩的悲剧形象。【关键词】气质个性;精神品格;叛逆性在《红楼梦》中,薛宝钗、史湘云、林黛玉可以说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三位女主角,但作者曹雪芹似乎对林黛玉这个人物形象更加情有独钟,“潇湘妃子”无疑是曹雪芹对她的一种近乎神仙般的仰慕,而潇湘馆的竹子更是作者对林黛玉人格的一种赞扬,作者虽倾情如此,最后却给了她一个悲剧的结局,这就使得更多读者对黛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使众多读者为黛玉而狂,甚至为她而死。由此可见,黛玉这个人物形象有着巨大的魅力。那么,她的魅力究竟体现在哪儿,而她因何能在大观园的女性中脱颖而出,又是因何而感动读者,成为古典文学长廊中青春永驻的人物形象的呢?要回答这一问题,我们需对林黛玉进行全面研究,以求得更为准确的结论。一、林黛玉独特的气质个性(一)绝美容颜林黛玉容颜娇美,且天生一股神韵。“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我们第一次见到林黛玉,是她刚刚来到贾府。作者通过凤姐的赞扬和宝玉眼中所见,描绘了她天仙似的美貌。凤姐一见就惊叹道:“天下竟有这样标致人儿!我今日才算看见了!”在宝玉的眼里:“袅袅婷婷的女儿”,“神仙似的妹妹”,婉转风流,娇美动人,身上有一种说不出的韵味,深深打动着他的心。因此,林黛玉绝美的容颜也引起了后人的无限遐思。(二)聪慧心智林黛玉秀外慧中,兰心慧质,是不可多得的聪慧女子,《红楼梦》中描写她说“心较比干多一窍”,将她与拥有“七窍玲珑心”的比干相比,以此来突出她的冰雪聪明。她的蒙师贾雨村说,他这女学生“言语举止另是一样,不与凡女子相同”。因其母名贾敏,“他读书凡‘敏’字他皆念作‘密’字,写字遇着‘敏’字亦减一二笔”。她到贾府时,尚在孩提,却牢记母亲生前的嘱咐:“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要多说一句话,不可多行一步路,恐被人耻笑了去。”她总是眼看心想,暗暗审视;然其言行举止,却又那样彬彬有礼,适份合度。由于黛玉心智聪慧,又加之她寄人篱下的生活处境,就使她变得非常的敏感。周瑞家的送宫花,最后送到她那里,她便疑心是别人挑剩下的才给她;一天夜晚,她叫怡红院的门,晴雯偏偏没听出是她的声音,拒不开门,并说“二爷吩咐的,一概不许放人进来呢!”把个黛玉气得怔在门外,欲要发作,又想:“虽说是舅母家,如同自己家一样,到底是客边。如今父母双亡,无依无靠,现在他家依栖,若是认真怄气,也觉没趣。”正在伤心垂泪之时,又听见宝玉宝钗的笑语声,越发动了气,“越想越觉伤感;便也不顾苍台露冷,花径风寒,独立墙角边花阴之下,悲悲切切,呜咽起来”。一日她卧病在床,听到园子里的老婆子骂人,———实则是骂她的外孙女儿———黛玉却认为是在骂己,竞气得昏厥过去。别人开一句玩笑,她认为是对自己的轻侮。她确是个“小性儿”,甚至有些“病态”。但是,如果我们联想到她的身世处境,想到她极强的自尊心,就会觉得这是非常自然的。(三)率真胸怀薛宝钗有些世故,城府甚深,能多方面地取悦于人,而林黛玉对人坦率纯真,见之以诚。她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她对待紫鹃,亲如姐妹,情同骨肉,诚挚的友情感人至深。香菱学诗,宝钗讥她“得陇望蜀”,极为厌烦;香菱向黛玉请教,黛玉却热诚相接,并说:“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为师。”纯真透明如一泓清泉。她给香菱讲解诗的做法和要求,还把自己的诗集珍本借给香菱,并圈定阅读篇目,批改她的习作,堪称“诲人不倦”。她待人很宽厚,与人不存芥蒂。史湘云因把她比作戏子伤了她的自尊,她有点不忿,可一会儿便携了宝玉的“寄生草”回房,便又“与湘云同看”。在对待宝钗的态度上,尤见出其天真笃实。本为情敌,无嫌犹猜,但在薛宝钗对她略表关怀,予以“训导”之后,她便开诚布公,肝胆相照,向薛宝钗掏出心窝子的话,并引咎自责:“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只当你心里藏奸。从前日你说看杂书不好,又劝我那些好话,竞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此后她待宝钗如亲姐姐一般,连宝玉也感到惊奇。从中可见,黛玉非常单纯可爱,而其中也流露出对朋友的坦诚,即使对自己的情敌也一样。林黛玉不只为人坦率,而且也很谦和。她从来不会对人恶言相向,即使对“下人”也从来没有耍过威风。她与紫娟情同姐妹的感情完全可以证明这一点,紫娟虽然是丫环,但是黛玉却从来不摆小姐架子,两人就像朋友一样,互相关爱,谈心聊天。另外,每次赛诗,她总是推崇别人写的好,不计较高低。如与湘云凹晶馆联句,每当湘云说出佳句,她总是“起身叫妙”,甚至说:“我竟要搁笔了!”我们平时所看到的“林黛玉心胸狭窄,尖酸刻薄,爱使小性儿”等只是表面的假象而已,林黛玉实则冰心玉壶,晶莹剔透,纯如赤子。(四)诗人气质林黛玉的美,还表现在她浓郁的诗人气质方面。例如《葬花吟》、《桃花诗》等等。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是一个诗化了的才女:她有多方面的才能,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她爱书,不但读《四书》,而且喜读角本杂剧《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等;对于李、杜、王、孟以及李商隐、陆游等人的作品,不仅熟读成诵,且有研究体会;她不仅善鼓琴,且亦识谱。曹雪芹似乎有意将历代才女如薛涛、李清照等人的某些特点,融进林黛玉的性格。比如,她代题“杏帘在望”为宝玉解围的细节,很易使人联想到李清照与赵明诚比作《醉花阴》的轶事;“堪怜咏絮才”、“冷月葬诗魂”,则是将林黛玉比作晋代的谢道韫和明代的叶琼章。但林黛玉又完全区别于历代的才女,即曹雪芹赋予她的悲剧命运和叛逆精神。而这种个性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她诗人的气质和诗作表现出来的。在大观园里,她与薛宝钗可谓“双峰对峙,二水分流”,远远高出于诸群钗,在博学多识方面,可能略逊宝钗;但在诗思的敏捷,诗作的新颖别致、风流飘洒方面,林黛玉却是出类拔萃、孤标独树的。诗社每次赛诗,她的诗作往往为众人所推崇,所激赏,因而不断夺魁。她的诗之所以写得好,是由于她有极其敏锐的感受力、丰富奇特的想象力以及融情于景的浸透力;即使一草一木、一山一石等极平凡的事物,她只要一触到,立即就产生丰富的想象、新奇的构思和独特的感受和见解。尤其可贵的是,她能将自己的灵魂融进客观景物、通过咏物抒发自己的痛苦的灵魂和悲剧命运。例如她的《白海棠》诗,既写尽了海棠的神韵,亦倾诉了她少女的衷情。尤其是“娇羞默默同谁诉”一句,最为传神:这既是对海棠神态的描摹,也是自我心灵的独白,她有铭心刻骨之言,但由于环境的压迫和自我封建意识的束缚,就是对同生共命的紫鹃,甚至对知音贾宝玉,也羞于启齿,只有闷在心里,自己熬煎。这便愈显其孤独、寂寞和痛苦。她的诗作《葬花吟》则是林黛玉进入贾府以后的生活感受,是她感叹身世遭遇和悲剧命运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作,她以落花自况,血泪作墨,如泣如诉,抒写了这位叛逆者的花落人亡的哀愁和悲愤。“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就寄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愤懑;“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岂非对长期迫害着她的冷酷无情的现实的控诉?“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则是对美好理想的渴望与热烈追求;“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表现了她的高洁的情志和坚贞不阿的精神。至于“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等末了数句,书中几次重复,特意强调,并通过鹦鹉也会吟哦的描写,可知作者是大有深意的:花的命运也即黛玉的命运。这是用热血和生命写就的心曲,是与这个罪恶的世界决裂的檄文。它真实地展露了一个充满痛苦充满矛盾而又独抱高洁、至死不渝的心灵世界,凸现的是一种独立人格的壮美与崇高。《葬花吟》之所以能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原因正在这里。诗表现了她独立不阿的人格,诗表现了她美丽圣洁的灵魂,诗使她具有一种迷人的艺术光辉,可以说,如果没有了诗,也就没有了林黛玉。二、林黛玉高尚的精神品格(一)执著的爱情林黛玉的悲剧是爱情悲剧,爱情悲剧则源于她对爱情的执著,这种精神层次的、高品质的爱情,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是难能可贵的,她和贾宝玉的爱情是一种新型的,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属于未来的爱情。这种爱情的最根本的特点,是建立在互相了解、思想一致基础之上的,表现得非常纯真、深挚、坚贞。林黛玉本是一个“情痴”、“情种”,她为爱情而生,又为爱情而死,爱情是她的生命所系。她对贾宝玉爱得真诚,爱得执著,始终如一。然而,他们的爱情是在不许爱的环境中发生、发展和生存的,因此,爱情势必伴随着痛苦,又兼之她诗人多愁善感个性,就注定了黛玉悲剧的命运。这种被压抑的燃烧着的爱情,只能用诗和哭来抒发,来倾泻。总而言之,她是为自己的爱情而哭。爱情曾使她几死几生,当他们这种同生共命的爱情最后遭到毁灭时,她便“焚稿”、“绝粒”,以生命相殉。这种爱情是怎样的至诚至坚,至纯至圣,感天地,泣鬼神,动人肺腑,撼人心灵,而这也正是她精神之美的闪光点。这种美超越时代,超越生死,是她人生中的辉煌所在,也是她在读者心中引起震撼的原因所在。多少人为她洒下同情、痛惜和悲愤之泪!一生以泪洗面的林黛玉,临死之前反而发出了微笑,最后喊出了“宝玉,宝玉,你好———”的未完的一句话———留下了千载不消的遗恨!她与贾宝玉生死与共的爱情,他们所实践过的爱情原则,将与日月争辉,与天地共存。将给予不同时代的读者以生活的启示和美的享受。(二)叛逆的精神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林黛玉不仅才情横溢、学识渊博,而且又是那样如饥似渴地阅读“性灵之学”和描写爱情的脚本杂剧,那样如醉如痴地沉浸在艺术的境界。在《五美吟》中,她言绿珠,说绿珠为石崇殉葬的不值;她咏红拂,赞扬红拂私奔的壮举;在酒筵上,她熟记《西厢记》、《牡丹亭》中的一些片段,甚至还将其引为酒令,如此置家长们的教导于不顾,这不能不说是对封建礼教的叛逆。林黛玉不仅毫无顾忌地展示着自己的才华,而且还和贾府的“混世魔王”、“祸胎孽根”、贰__________臣逆子贾宝玉互为知音,结为同心。她冲破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礼教的束缚,大胆地追求着恋爱自由、婚姻自由,体现了思想上的叛逆性和进步性。爱情,在当时她所处的时代,是不允许自由恋爱的,在择偶时考虑的是家私、门第及父母的意愿,正如小说中王熙凤所说:“你给我们家做了媳妇儿,还亏欠你么?你瞧瞧人物配不上?门第配不上?根基家私配不上?哪一点玷污你?”虽是玩笑话,但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尤其是贾家这样大家庭的婚姻标准,黛玉既无家产,又无父母兄弟,孤身一人,寄人篱下,又有一身的病,种种条件权衡起来,她都不是宝钗的对手,她的爱情悲剧已经由此定局了。封建社会,如果男女之间私下产生爱意,便被视为大逆不道,为社会所不容,然而黛玉却表现出顽强的抗争力与叛逆精神。她也正是因为这种叛逆精神而成为时代的悲剧,成为封建礼教的牺牲品。林黛玉不劝宝玉走“仕途经济”之道,也是其叛逆性的表现之一。在小说第三十二回中,湘云劝说宝玉多会会达官贵人,不要成天混在女孩子队里,宝玉当即说:“姑娘请别的姊妹屋里坐坐,我这里仔细污了你知经济学问的”,接下来又称赞黛玉说:“林妹妹从来说过这些混账话不曾?若她也说过这些混账话,我早和她生分了”,可见,黛玉从不说这些“混账话”,所以“宝玉深敬黛玉”。林黛玉反对“仕途经济”,实质上就是否定了封建主义的人生道路,否定了地主阶级的政权,这一点恰恰与宝玉不谋而合。这种志同道合的爱情,其共同的思想基础是对封建礼教和法制的全部背叛。我们从与生俱来的独特个性气质及高尚的精神品格两方面简单分析了林黛玉这个人物形象,纵观她的一生,我们不难发现,在封建社会大家族里生活的她,个性张扬,率真坦荡,执著追求高品质爱情,有异于封建社会的大家闺秀,是大观园里一个特立独行的人物。她的身上体现出一种前卫的、进步的民主思想,而这种进步在当时社会却被认为是叛逆的,是被礼教所不容的,也正是由于她的叛逆及对心灵相通的爱情的执著追求才引起封建家长们的不满,作为一个异类,她的失败及悲剧命运是注定了的。这个悲剧形象中所表现出的个性解放、人性觉醒的思想和叛逆性格,不屈服于强权的顽强精神,会随着这个典型艺术形象而始终存在着,并且对《红楼梦》的读者产生一种激励、启迪的作用,这也正是我们分析林黛玉这个人物形象的现实意义所在。【参考文献】[1]曹雪芹.红楼梦[M].作家出版社,2006.[2]一粟.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红楼梦资料汇编[G].中华书局,2005.[3]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M].北京出版社,2004.[4]江西大学中文系.红楼梦诗词译释[M].江西人民出版社,1979.[5]曾扬华.红楼梦引论[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6]张庆善.红楼梦中人[M].中华书局,2008.[7]周汝昌.红楼艺术的魅力[M].作家出版社,

林黛玉论文的开题报告

在《红楼梦》中,林黛玉可能是个神仙,可望不可及,似乎也是一种姻缘,不想命运如此多作弄,其特点可概括为“凄美”二字。“凄”则主要表现在林黛玉的“身世凄凉、纤弱多病”,“美”则表现在“外在、内涵、艺术”这几个方面。两者相加就构成了林黛玉“凄美”的悲剧形象。外在之凄美初见黛玉,作者并未直接着墨来描绘她的美,而是巧借凤姐的嘴及宝玉的眼来突出林黛玉的绝世美丽。心直口快的凤姐一见黛玉即惊叹:“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儿!我今日才算看见了!”而在宝玉的眼中:“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好一个“袅袅婷婷的女儿”、“神仙似的妹妹”!笔至此处,一个活生生的“绝美”黛玉已跃然纸上,这便是林黛玉的“外在之凄美”。 内在之凄美林黛玉是敏感而善良的,她寄人篱下的处境让她总是小心翼翼的为人处事,“生怕被人看轻了去”的心态;另一方面,一个兰心慧质的女孩儿的小心眼儿更可以为她增添些“灵慧与可爱”之处,从而使林黛玉这个角色的塑造变得更加生动、有血有肉、感人至深。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在较大部分的一些的文学作品中,作者们往往对正面的角色作太多的褒扬而使主人公几达神化的程度,这就导致人物的塑造脱离了现实生活变得空泛无趣、了无动人之情了。在黛玉的善良方面,我们又可以从她与宝钗相处的文字里边看得出来,尽管两人在平日里为情所累而有些磨擦,而至后来待宝钗“竟更比他人好十倍”,还把宝钗让她“每日吃上等燕窝一两以滋阴补气”当作是宝钗对她的体贴。再者我们还可以从她教香菱作诗“诲人不倦”以及她的葬花之举等事可以看出她内心的善良。事实证明,越到后来“大得下人之心”的不是常“施下人以小恩”的宝钗,而“以诚相待,啥也不瞒人”的黛玉,其出自本性的善良与坦诚也由此可见一斑。本是天外飞仙,何故凄凉如是?曹翁笔墨之神,亦在于此,一方面让黛玉“美丽”到极至,一方面又让她“凄凉”而至身死!于是乎,一个跨越无数时空的、恒久的悲剧性人物--“凄美的林黛玉”至此“雕塑”而成,“活生生”站在你的面前,让人为她尽情的感痛伤心,耿耿而不能忘怀。人物形象之具体分析作为荣国府的至亲贵戚,林黛玉也不例外地是那一社会统治阶级中人。她出生于一个世袭侯爵、支庶不盛的书香门第,这就是为那一时代不少人羡慕不已的所谓“清贵之家”。官僚的父亲,因为“聊解膝下荒凉之叹”,把这个独生女儿提到男子的待遇来抚养,从小便教她读书识字,爱之如“掌上明珠”。看来,她有着一段比较娇惯的、不受拘束的童年生活。但是,由于先天的体质纤弱,再加上母亲的早丧,使我们又看到,在她的童年生活中,又笼罩着一层不散的忧郁。这个清贵的官僚家庭,似乎没有来得及对她进行更多的阶级教养;也似乎没有来得及把那一社会给女人所规定的一切,带给她以深刻的感受;而是只给她的终身留下了一个空洞而温暖的回忆,让她向社会人生迈开了第一步。为了“减轻父亲的内顾之忧”,她来到了正是“花柳繁华”的荣国府。当她一跨进荣国府的大门,立刻就被封建家庭里面的“脉脉温情”包裹住了。贾母把她“搂入怀中,心肝儿肉的叫着哭起来”;王夫人吩咐人拿出缎子来为她裁衣裳;凤姐也携着她的手说:“要什么吃的,什么顽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不好,也只管告诉我”,并且又立即叫人赶紧去为她收拾住房……。这个远道而来的外孙女儿,不仅一登门槛就受到了这样盛情的接待,而且此后贾母对她的“万般怜爱”,既把迎春、探春、惜春三个孙女“倒且靠后”了,而且“饮食起居,一如宝玉”。的确,在荣国府里谁曾受到过这样的宠遇?怜爱已经达到至高的程度了。荣国府里的人们,谁不对这个“举止言谈不俗”的姑娘,投过来尊敬的、热络的目光?不仅如此,那个使她一见之后便发生异样感觉的表兄,又与她“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止同息”,其亲密处,“亦较别个不同”……还是启开了那绝代悲剧的序幕?复杂的生活现象,首先就是为我们展开了这样的“人生之谜”。初到荣国府时,我们看到林黛玉留神地观看着一切,彬彬有礼地应接着一切。她似乎谨记着母亲的遗言:“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因此她“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要多说一句话,不可多行一步路”……这样谨小慎微地做人,也许自有它的好处吧?可是,我们又看到,她似乎并没有认真这样做。她很快地就给荣国府的人们,留下了“孤高自许、目无下尘”的印象。原来,她初来时的那种“留心”、“在意”等等,只不过是从这样的一个动机出发:“恐被人耻笑了去。”毋怪乎她没有给人留下多少好感,而只是让我们知道,这是一个有着高度自尊心的少女。但是,命运仿佛恶意地拨弄着她,不久她的父亲又死去了。当她回到故乡去料理过丧事,再回到荣国府中来时,这时她已经不是来此作客的扬州盐课林老爷的小姐了,而实际上已经是一个无家可归的前来投靠贾府的亲戚了。处在这样的情势下面,自尊心显然失去了安放的地方,而她的“孤高自许”也显得更加不合时宜了。但是,这处境的改变,并没有使这个少女的生活态度也跟着改变起来,而是似乎更加挑起了她的心高气傲,更加使她多疑地注视着周围,唯恐有人对她怀着歧视和轻蔑。周瑞家的送来了两枝宫花,她首先注意的不是它的“维妙新巧”,而是是否“别人不挑剩下的”。元春归省时,大家赋诗行乐,她本可以随声歌颂一番,但她一心只想“大展奇才,好将众人压倒”,后因不能“违谕多做”,便“胡乱做一首五言律应命”。贾母为薛宝钗庆祝生辰,她心里感到不快,这原是不宜流于言表的,但她偏偏露出“不忿之意”。史湘云说她像戏台上的小旦,众人都笑着附和,她本来也是可以一笑付之的,但她却敏感地觉得,这样的拿她和“戏子”相比,是一种带有轻蔑意味的“取笑”,因此大为不满,不禁怒形于色……看来,在这个少女的身上,有着太多的敏感和自尊。她的气量显得是如此的狭小。但这一切,总是由于在她的内心深处,有一个解不开的隐痛,这就是她的依人为活的命运。她不安于这种命运,但又无法摆脱这种命运。这种矛盾,经常扭曲着她的感情和心理,于是她的心境就永远得不到平静,并且招惹着许多看来是不必要的烦恼和痛苦。有一次,她去敲怡红院的门,晴雯误以为是丫头,便拒绝开门。这个纯粹的误会,想不到竟是这么严重地挫伤了她。如果她真的在门外“高声问她”,事情也就解决了。但寄人篱下的处境,不容她多想,只是立刻在她的心里唤起了这样的感觉:“如今父母双亡,无依无靠,现在他家依栖,如今认真怄气,也觉没趣。”真的,再没有甚么比损害了这个少女的自尊和触痛了她的依人为活的命运,更能使她伤心的了。那一夜,她“倚着床栏杆,两手抱着膝,眼睛含着泪,好似木雕泥塑一般,直坐到二更多天,方才睡了”。第二天,她看见落花满地,便触景生情地写出了那篇有名的《葬花词》。落花,把那一时代,只能任人践踏不能由自己主宰的妇女命运,在她的心里唤醒了。但是,这个少女不能认识得更多,她把这种命运的不能解除,都归因于自己的没有家。于是,她害上了无可解除的思家的忧郁症。大观园里的繁华热闹,别人家中的笑语温情,乃至自然界的落花飞絮、秋风秋雨等等,无一不在她的心里引起无家的哀痛。整个世界在她的面前,仿佛都变成了制造眼泪与忧愁的原料。看来,这个外祖母家并没有对她显出厚薄,一切都待她以小姐之礼。她仿佛是用太多的猜疑和过量的偏狭折磨着自己。她似乎看不到,用钱如淌水的贾府,那里会在乎这个外孙女儿的衣食费用?同时又何尝在她的面前露出过丝毫的“小家”气派?更何况封建家族太上权威的贾母,是这样的“万般怜爱”着她;她的失去父母,不仅没有因此受到歧视,倒是更加引起了这个老太太的温情与疼爱。的确,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好亲戚的门里,有什么必要,这样念念不忘于自己的伤痛呢?要是换上另外的一个人,不是早已感到幸运吗?然而,正是在这里,我们发现了林黛玉为人的非常微妙的魅力。这样的性格,生活在那样的时代,就成为一切痛苦的来源。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一个人所能享受和痛苦的,都只能是社会给予他的东西。”因此,林黛玉的痛苦,不是由于她的敏感和多疑,更不是由于自尊,而是由于造成这种敏感和多疑、并压迫着这种自尊的私有制度。私有制度,这是一切痛苦和罪恶的总根源。在一切以家为起点的中国封建家族社会里,一个人的价值、尊严、地位等等都是以家私来计算的。所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家有万贯,身值万贯”等等正是说明了这种情形。因此,一个没有家的人,就等于失去了他的全部身价,整个世界就好像在他的面前竖立起来,没有一块是属于自己立足的地方。失去家的林黛玉,虽然在贾府里找到了一块栖身之处,但是私有社会制度把人与人之间所造成的种种界线、种种观念以及其它许多精神上的障碍,并没有在她的心里消除。同时,更没有在周围的人们心中消除。而且,私有制度把人与人之间所造成的那许多仇视、倾轧、争夺、欺诈等等,每天每日在荣国府的围墙里面、在林黛玉的身边发生着。面对着这种情形,连那个还不十分懂事的丫环佳蕙都发出这样的慨叹:“这地方本也难站!”难道在那许多势利的眼光下,一身之外无长物的林黛玉可以安下心来?不仅如此,即使是这个家庭里的正式成员,又何尝能够安下心来呢?小姐探春说得好:“咱们倒是一家子亲骨肉呢,一个个都像乌眼鸡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这种感受,在林黛玉这个外来人的身上自然就更要加深一层了。实在说来,人们恭敬她,只不过是因为恭敬太上权威的贾母。同时,别人所给她的这种疼爱,既然可以慷慨地施舍,当然更是可以合情合理地收回。后来的事实证明,不是果然如此?是的,要是非等到别人露出脸色,才开始感觉到仰人鼻息的悲哀,这已经几乎是每一种人都可以达到的“品格”了。由此可以看出,林黛玉的多疑和敏感并不是她自己找来的毫无根据的痛苦。倒是透过了她的这种多疑和敏感,让我们看到了,那一社会是具有着一种甚么样的魔力!它可以隐秘地、曲折地折磨着一个人,并且把一个人损伤以后,甚至会使你觉得完全是由于他自己的过错。

单独放在林黛玉这个人身上,就看你的目的了。是想要综合别人的现有的红学中流传广泛的观点还是写出自己的观点?综述的话去红学论坛找相关的资料,照着写就是了。写出自己的观点的话,那么建议最好从时代、环境、身份着手。撇开基因问题不谈,一个人的性格塑成主要由这些方面影响。林黛玉是一个生活在封建社会的大家闺秀,父亲是高官,受到的是大家闺秀的教育和待遇。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黛玉小时候曾经被当做男儿教养。她家是公侯之家,父亲却是科举出身,算是书香之后,所以肯定带有一些文人傲骨的。她的见识和见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超越时代但绝对不可能完全超越时代,依然会受到她的身份和所处环境的影响。就好像对刘姥姥,在贾家没有败落的时候,谁知道她有什么报恩之心?对整个贾家来说她就是一个打秋风攀富贵的穷亲戚。甚至刘姥姥自己都是这么想的。所以黛玉会说她是“母蝗虫”,但这就不等于她阶级意识浓厚、仇视农民大众了。这么说她,就是扣大帽子。毕竟看黛玉说出这个词来的时候,其他的公子小姐们不是一个个赞同不迭么?这就是环境和身份的影响。哪怕有一定的平等观念她也还是一个大小姐。就好像宝玉有一定的平等观念他还是一个喜欢逃避的纨绔一样。可以就这个大方向来写开题报告吧。至于黛玉的性格怎么悲剧,我在你的另一个问题回答过了。

《红楼梦》中林黛玉人物形象初探�——研究性课程成果报告 一部伟大的艺术作品,一个成功的人物塑造不仅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红楼梦》无疑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它不仅具有感性的语言、理性的思索,更在于它塑造了许多成功的女性形象,而其中最为光彩夺目的当属林黛玉了。然而时至今日,许多人却开始不欣赏她了。林黛玉在当代失去生命力了吗?带着这一问题,我们奉城高级中学的八位同学确立了这一课题,既为释疑,又想要从中透视民族的历史、文化心理,审视当代人的审美观。下面就请大家跟随着我们,来感受我们研究中的点点滴滴……�一.我们的疑问——课题的确立�高一上半学期,我们的语文老师布置我们阅读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可自由选读一本。于是有一半同学选择了阅读《三国演义》,一部分同学选择了《水浒传》、《西游记》,只有少数同学阅读《红楼梦》。而且不光是男孩子不爱看《红楼梦》,女孩子中爱看的人数也不多,问他们原因,其中最主要的一点是不喜欢那个哭哭啼啼的林黛玉,有位同学甚至轻蔑地说:“林黛玉?现在谁还谈林黛玉!”看到这种状况,我们不由地产生疑问:《红楼梦》中这位最光彩夺目的林黛玉难道在当代中学生中失去魅力了吗?怀着好奇心,我们确立了这个课题。二.初次的合作——制订计划�俗话说,制订一个好的计划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课题确立了,我们八位同学推选了王婷婷同学为组长,邀请我们的语文老师张华老师担任我们的指导老师,接着就开始着手制定研究计划。经过共同的探讨,我们确定了初步的研究计划。说是初步,因为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的计划一定会作调整,以达到更为细致和完善:�我们的计划(初步)�一.研究目的:�通过调查,了解当代中学生对林黛玉的欣赏程度并分析原因,培养和提高他们对《红楼梦》的阅读兴趣;通过资料的搜集,准确地理解林黛玉,把握人物的永恒价值,透视民族的历史文化心理。�二.研究方法:1.调查法2.文献研究法三.研究进程与分工:3月:完成准备工作(全组同学),问卷调查(高春贤、方正);4月—5月:资料搜集(邵彩燕、王婷婷),调查访谈(刘叶);6月:资料整理与分析(周贺凯、宋利明);7月:写出研究报告(顾燕)。(注:各项分工只是确定了负责的同学,具体实施时可全组一起参与。)�三.小小的挫折——两份调查问卷�我们的研究是从问卷的设计开始的。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学生对林黛玉的看法,我们研究的第一步是问卷调查。因为没有设计过调查问卷,我们的第一份问卷发下去回收率很低,即使回收的也有很多是敷衍了事。迈出的第一步就受到挫折,虽然有些失落,却也使我们变得更加理智。我们全组人员一起讨论问卷失败的原因,我们发现问题不明确,答卷者要表述的文字过多是这份问卷失败的主要原因。针对上述问题,我们重新设计了这样一张问卷:1、你是从何途径了解《红楼梦》的故事情节?原著( ) 电影电视( ) 其他( )2、你喜欢小说中的主人公林黛玉吗?喜欢( ) 一般( ) 不喜欢( )3、林黛玉和薛宝钗相比,你更欣赏谁的性格?林黛玉( ) 差不多( ) 薛宝钗()4、你赞同林黛玉追求爱情的方式吗?赞同( ) 不知道( ) 不赞同( )5、你认为林黛玉的悲剧主要是她的性格造成的吗?是( ) 不知道( ) 不是( )6、请就你了解的简单地概括林黛玉的性格特点。这回,我们先在自己班级进行问卷调查,实施可行后,我们对全校高一至高三的部分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我们发出了200份问卷,回收的有效问卷192份,我们对这192份问卷进行了整理和归纳,结果如下:问题12345选项原著电影电视其他喜欢一般不喜欢林黛玉差不多薛宝钗赞同不知道不赞同是不知道不是人数百分比2262161282151511336我们发现,随着电影电视等媒体的发展,学生对原著,特别是古典名著的阅读是贫乏的,所以也无法从历史、原著的角度去理解人物;对林黛玉性格的理解也仅仅停留在多愁善感、哭哭啼啼、小心眼等性格特点上;同时也显示,当代中学生审美观的变化,“病态美”已不再受宠。�四.静静地感受——阅读原著�当我们热火朝天地准备收集资料时,指导老师问了:“你们原著看完了没有?”一个问题把我们问懵了。是呀,我们八位同学中仅一位同学看完了小说,四位看过一部分,其余也是从电影电视或戏曲上了解林黛玉的,根本没有发言权,还谈什么研究人物呢?“还是看看原著吧!”于是我们静下心来读完了《红楼梦》,虽然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也没有其他小组活动得“轰轰烈烈”,可我们却对林黛玉有了自己的一份感受。�在阅读原著的过程中,我们想起了语文老师常说的一句话:“作品是作家内心世界的流露,要深入理解作品中的人物,必须首先理解作家。”为了进一步地理解人物,我们又阅读了有关曹雪芹的资料,包括他的家族历史、生平经历和思想情感等等。�五.精彩的世界——网上搜集资料�要研究这个课题,资料的选择、搜集非常重要。一开始,我们主要从学校的图书馆去收集信息,可发现从中获得的信息既少又陈旧;我们也去书店查阅资料,可搜集到的资料毕竟有限,最后我们的资料主要是从因特网上获得的。�我们向本校的信息技术老师请教了在网上搜集信息的方法,这样,我们就面对了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的因特网了。运用搜索引擎,我们搜索到了上万条有关《红楼梦》的信息。在如此巨大的信息库前,我们有些手足无措。经过指导老师的帮助,我们逐渐学会了搜集资料:�1.要尽量搜集这样的资料:一是新的文献,因为新的文献比旧的文献资料更新、更全面、更可靠;二是不但要搜集观点一致的材料,也要搜集观点不一致的材料,可以比较分析。2.在搜集资料时,最好两三位同学一起,这样有助于我们边搜集边探讨资料的价值。3.为了更好地利用搜集的资料,必须做好资料的记录工作(如文摘卡)。六.艰巨的任务——专家访谈�在搜集了比较充分的资料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和整理后,我们带着几个问题访问了对《红楼梦》颇有研究的老师。因为没有采访过老师,一开始我们显得有些胆怯,在门外张望了一会儿,最后鼓足勇气,让表达比较清晰,胆子比较大的刘叶、邵彩燕去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唉,看来做小记者还真难!这里我们摘录了采访的部分谈话:�问:我们的许多同学都不太喜欢林黛玉的性格,认为不及薛宝钗的豁达大度,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答:首先肯定林黛玉的性格是有弱点的,但我们又要看到她的性格是由于她的身世和当时的社会决定的。寄人篱下的命运,孤高自许的本性,造成了许多好象是不必要的“多疑”、“多愁善感”,比之薛宝钗的“豁达大度”显得不受欢迎,但林黛玉性格中最为可贵的是她的真率,这是“会做人”的薛宝钗所无法比拟的。�问:林黛玉深爱着贾宝玉,但为什么要用眼泪和争吵去伤害对方呢?�答:其实这是她传达爱的方式,不仅仅是“虐人”,也在“虐己”;不仅仅是她,也是贾宝玉传达爱的方式,只是林黛玉表现得更为明显罢了。《红楼梦》的作者写宝黛恋爱最深刻,也是特殊之处,就是他描绘出他们一方面爱的火焰非常灼热,一方面爱的情绪又无法交流。这种传达爱的方式是由于当时的时代决定的,一般青年男女常为了缺乏传情方式而苦恼,他们只能有无声的渴望、过敏的猜疑和浪费的争吵。这种传情方式也折射出了当时的社会。七.走近林黛玉——我们的结论�我们阅读了原著,搜集了充分的资料,结合专家的谈话,我们逐渐走近了林黛玉:我们认为当代中学生对林黛玉的理解是不全面的,他们对林黛玉性格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多愁善感、哭哭啼啼、小心眼等性格特点上,这是他们不欣赏她的主要原因;而造成这种现状的因素是因为随着电影电视等媒体的发展,学生对原著的阅读是贫乏的、浮躁的,所以也无法从原著的角度去感受人物,从历史的角度去理解人物,也对当前提高中学生的古典名著阅读量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同时显示,当代中学生审美观的变化,“病态美”已不再受宠。�我们更感受到林黛玉这是曹雪芹用血和泪,用全部的人生体验塑造的美的化身。她不仅有着秀美的容貌,还有着卓越的诗歌天才,“凹晶馆连词”、“葬花词”、“绢上题词”,充分展示了她的诗歌天分;她对贾宝玉的爱情单纯而热烈,“惟黛玉不阻其清兴,不望其成名,此宝玉所以引为知己也。”她的性格更为真率,想哭就哭,想恼就恼,比那大方得体却城府极深的薛宝钗显得尤为可贵;她也有缺点,体弱多病,多愁善感,过分猜疑,小心眼儿,尖酸刻薄,可我们认为这不影响她的美,或者说这更增添了她的美。谁能说白璧微瑕这不是一种美呢?谁又能说人物性格的丰富这不是一种美呢?�可这种美却被那个时代毁灭了。在隐隐的喜乐声中,我们目睹了美的毁灭。林黛玉所有的生存希望就是她与贾宝玉的爱情,那个社会拿走了她的爱情,也拿走了她的生命。那么美的被毁灭不是对这个社会最好的批判吗?她也有挣扎,可她的挣扎因为她的出身,因为所处的时代而显得那么地无奈,正如我们语文课文《祝福》中祥林嫂的挣扎,“逃、撞、捐、问”那么得无力,而这种无奈的挣扎也更加深了对这个时代的批判。“人物的悲剧是人物性格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由林黛玉的悲剧我们认识了那个时代,而她的悲剧又给她的人物形象增添了一分凄美。�林黛玉这个人物形象也因为她丰富的性格内涵,震撼人心的悲剧而引起人们不断阅读、赏析、思考、讨论,具有永久的生命力。八.知识之外的收获——体会和反思1. 同学们说“课题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知识”历时半年多的《〈红楼梦〉中林黛玉人物形象初探》的课题研究已经结束,这次的课题研究让我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发展了我们的多种能力:�通过课题的研究,我们懂得了要从时代的角度去理解作品中的人物;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也碰到了不少的问题,面对问题,我们通过查阅资料,请教老师,提高了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的活动培养了我们实践的能力;在对文献资料的搜集中训练了我们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对课题的研究,还提高了我们遭受挫折后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了坚韧不拔的精神,第一份问卷设计的失败,调查时遭受别人的拒绝,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强;本次活动更让我们懂得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要完成这一课题,光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只有整个小组一起努力,才能成功。�或许我们的研究成果是幼稚的,但我们在研究中体会到了研究过程中的快乐和充实,它将永远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2. 指导老师说“课题带给我们的是反思”。说真的,在研究型学习方面我也是一个新手,可面对着同学们诚挚的邀请,满怀希望的眼神,我还能拒绝吗?我知道我首先应完成角色的转变,我不再是一位居三尺讲台之高的教师,而是同学们活动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是平等中的首席。�为了担当好这个角色,我只有不断地吸收新的知识,如:怎样指导学生撰写开题报告,如何展开调查,怎样写结题报告等等,同学们研究的过程也是我不断学习的过程,因而我感谢我的学生。�从这次活动中,我感受到中学生课题的研究重在过程。对于《红楼梦》的研究已形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红学,对于林黛玉的探讨也各有各的见解,同学们的研究和专家相比还比较幼稚、肤浅,但是他们享受到了过程的快乐,获得了课堂上所无法给予他们的知识,这是最重要的。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他们的投入、执着、团结令我深深地感动,也引起了我这位担任教学工作的老师的反思:在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怎样才能让学生达到这一境界呢?作为这几位同学的班主任,我以为已了解了每一位同学的性格,可只有在充当他们的指导老师后,我才发现他们各自张扬的个性,学习之外的潜能,这是不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所无法实现的呢?无疑,这样的研究性学习对于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大为有益的。�九. 参考文献《〈红楼梦〉大观》,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朱光潜《悲剧心理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蒋和森《林黛玉论》�《中学生研究性学习入门指导》,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 索引序列
  • 林黛玉的形象论文的参考文献
  • 林黛玉的悲剧形象研究论文
  • 林黛玉的悲剧形象研究论文怎么写
  • 毕业论文林黛玉的人物形像
  • 林黛玉论文的开题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