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研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传统意义上“四大件”学科分支中相对较弱的“配器”与“复调”,强势超越“和声”乃至“曲式”。这既与高等专业音乐教育中“配器”与“复调”方面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的逐年加大有关,也与近年来相关学科的学术研讨会的直接推动有关,更与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学科的整体发展趋势、各分支的交融,特别是与作曲实践的更加贴近有关。有关配器的研究,本年度成果最丰。中外现代作曲家的经典管弦乐作品,成为各位学者的热衷对象与博士学位论文的重要选题。于京君的《配器新说》(责任编辑:王璐),对西方管弦乐队当代配器实践中体现出来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作了概览式的归纳,在理论上加以浓缩、提升、总结、归类并分别命名,梳理出一套可以普遍运用的新型配器原则和方法。论文提出了三个新概念并分别予以命名,认为它们显示了当代配器思路与技法的主要走向:(1)为配器服务的新型的乐器分类法:突破传统的乐器分类框架,将乐器以其发音方式分为延音类乐器和非延音类乐器;(2)新型的配器原则与技法:以原型素材为音源的延音功放配器法——主要由非延音类乐器提供音源,由延音类乐器对其进行延音或功放;(3)配器与作曲关系的新概念:配器自由度及其划定标准。论文还强调:配器法不应该只是一种被动的、机械的编配技法,它应该是一种发展乐思、创新作品的重要手段,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郭鸣的博士学位论文《约翰·科瑞里亚诺管弦乐写作技术研究》,选择当今仍活跃于国际乐坛的美国作曲家约翰•科瑞里亚诺的6部乐队作品为研究对象,结合其在文化背景、美学观念、审美趣味等方面的形成,以及由上述因素所导致的作曲技法为视角,发掘其管弦乐配器法的“继承”与“发展”。并通过具体写法的“透视”与“分析”,对科氏在6部乐队作品中的音色、织体及具体的配器手段等方面进行梳理与研究。论文主体部分由导论、正文及结论组成。在导论中,首先对论文选题的缘起及论题的意义做了简要的论述,并对美国当代音乐中“回归”现象做了概括性的梳理,同时对6部乐队作品做了概况的介绍。正文由五个章节组成,前三个章节主要是对6部乐队作品的横向音高结构与织体、纵向和声结构以及复调结构与织体等诸因素分别进行了研究,进而还对各种技法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对比做了较为深入地分析,并归结出这些技法导致的织体的形成、音色的处理等直接影响管弦乐配器风格的各种因由。第四、五章是在前三章的基础上,对乐队的编制、乐队的摆放位置及多维声向的形成与意义做出详细的论述。随后又在微观上对管弦乐配器中特殊演奏法的运用,不同音区的运用与处理,以及纵向多声部结构中的配器特征等方面也做了较为详实的分析与论述。竹岗的长篇论文《潘德列斯基早期管弦乐创作的颠峰之作——<第一交响乐>之管弦乐法分析》(《乐府新声》2008年第4期、2009年第1、2期连载,责任编辑:王进),包括“克里斯多夫·潘德列斯基和他的音乐创作”、“乐队编制——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对传统乐队音色的充分挖掘”以及“配器新观念及新演奏法和记谱法”等四章。论文认为:《第一交响乐》是潘德列斯基整个以前作曲实践的“鸟瞰”,同时也是他管弦乐队的全部经验的集大成之作。潘德列斯基对传统乐队的音色挖掘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尤其是他对弦乐音色的发掘是“革命性”的。尤其是他对乐器的“极限高音”和“极限低音”、弦乐的拨奏加滑音奏法、以及密集微分音块的使用开发,堪称经典,增加了乐队的有效使用音域。潘德列斯基对管弦乐织体的运用表现出了多样化和灵活性。在对织体的使用和处理上,潘德列斯基最喜欢使用的手段就是“扇形对称结构织体”或“斜形结构织体”,以及“同一个片段之内的各个声部不同节奏的组合(或扩大、收缩组合)并循环”。在潘德列斯基的作品中,充斥着大量的各种微分音,以及由此构成的“音块”、“潘式音墙”。在《第一交响乐》中,微分音技术不但体现在弦乐器上,同时也扩展到了木管组和铜管组。微分音技术本身,与前述的弦乐“拨奏加滑音”技巧、织体的扇型结构等技术相结合,其所产生的由“密集音块”和“音高连续体”构成的“音墙式”音响效果是极具创新意识和震撼力的,是一种崭新的音响效果和技术手段。由于新技术手段会产生新的音响效果,现有的旧的乐谱记录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技术手段的要求了,因此,如何为这些新技术手段做比较恰当、适用的记录,就成了作曲家要面临的新问题了。潘德列斯基的绝大部分作品都采用了非节拍性的“半偶然”的时间记谱法,以及“有音才有谱、无音只有空白”的“黑白”记录方式,并发明和沿用了很多新的演奏法和标记。这些新的演奏法和标记,以及记谱法有些已经成为当代公认的记谱标准,直到现在都对我们的音乐创作有着巨大的影响。胡磊的《勋伯格<乐队变奏曲>的十二音处理与配器技术》(责任编辑:刘永平),以勋伯格按照十二音技法创作的第一部大型管弦乐作品勋伯格的《乐队变奏曲》(Op.31)为研究对象,通过音高分析与配器分析,认为:在勋伯格的《乐队变奏曲》中,体现的十二音序列音乐配器基木原则不仅使十二音体系所强调的“音高平等”甚至是“音色平等”得以很好的体现,并且,也赋予了作品音色多样化的乐队音乐特点,但是,十二音规则上一些局限性的原则对乐队效果、配器手法上产生的束缚力使勋伯格在《乐队变奏曲》之后,再没有使用十二音序列技术来创作真正意义上的乐队作品。另外,勋伯格在这部作品中由始至终体现的“音色平等”观念不仅与十二音序列音乐的“音高平等”观念相一致,同时也是平等原则的进一步升华,并且对二战后期兴起的“整体序列主义”起到了一定的启发意义。中国作曲家、管弦乐法专家杨立青教授成为本年度的热门研究对象。龚华华的《积墨·破墨·泼墨——杨立青<荒漠暮色>中的几种管弦乐配器技法》,借用中国画中的三种常用技法“积墨”、“破墨”、“泼墨”,来阐释杨立青1998年完成的管弦乐《荒漠暮色》中的几种管弦乐配器技法。积墨与破墨是指用两种不同的方式对主体声部进行整体和局部的叠加,而泼墨则是指用多个乐器声部共同构成一个类似于“带状”的加厚式织体形态。李洋的《从杨立青<引子、吟腔与快板>看管弦乐队与二胡音色的溶合技术及其结构力功能》,通过对管弦乐队各乐器相对于二胡音色溶合性的分析与量化,借助统计学方法,以可视性图表为材料,探讨了分析对象各乐器组、整个管弦乐队相对于二胡音色的溶合性变化过程,以一种新视角观察管弦乐队乐器与民族乐器之间的音色溶合技术。徐越湘的《浅谈杨立青关于20世纪作曲技法理论的研究成果》,从传统作曲手法的六要索入手,对杨立青的《管弦乐配器风格的历史演变》、《梅西安作曲技法初探》、论文集《乐思·乐风》、译著《二十世纪音乐的和声技法》等篇章中的核心技术予以剖析,力图总结出他在20世纪作曲技术理论中所作的探索。姜盛林的《色彩的“五行” 逻辑的“五行”——谈陈其钢管弦乐组曲<五行>的音色布局与结构关系》,认为其分析对象的每个段落虽然短小,但构思新颖、奇特,语言精练、细腻,段落内部及段落之间的结构形成严密的逻辑关系。在配器方而,这部作品的音色布局与调配以及音响的对比控制非常完美,可以称得上是一部难得的“现代配器教科书”。有关复调的研究本年度成果丰富,特别是出现了对于国内学界而言具有开拓性、创新性意味的选题与成果。姚亚平的著作《复调的产生》(责任编辑:金原),主体包括“复调起源的各种理论及其评价”、“‘附加’与复调的产生”、“欧洲文化精神的兴起及其对音乐的影响” 以及“权力的话语:欧洲早期复调语言机制的文化意蕴”等四章,从“音乐之外”的文化角度切入,抽象、智性地讨论了“复调的产生”这个令人关注的课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著的第四章通过“引言:‘权力’、‘话语’、‘只是’”、“横向维度分析”、“纵向维度分析”三节,讨论了“作为权力的话语的西方早期复调的构成:1.两个要素;2.两个要素地位的不平等;3.在历史进程中,不平等地位的逆转。刘永平长期致力于的现代复调研究与教学。他的现代音乐复调技法研究之六《论十二音对位》认为:十二音对位是基于十二音技术的对位法,是多种音列形式同时作线性陈述而构成的非调性复调织体;十二音列及其变体形式、音程顺序以及陈述方式,是十二音对位中音高组织、声部对比、织体构成的主要结构特征;通过分析、归纳各音列形式结合的对位类型及其和声处理原则,进而探讨了十二音对位与十二音技术相关联的独特复调思维与技法。2. 孙晓晔的《谢德林<复调手册>中的对位技法研究》,对谢德林由25首体裁各异的复调前奏曲《复调手册》进行了深入仔细的分析,将作曲家运用次数最多、使用手法最独特的几种对位技法进行了归纳,并试图通过分析此作品能够对现代复调音乐的创作和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另外,徐昌俊、左延芳的《里盖蒂<永恒之光>中的微复调技法》也值得关注。叶思敏的《斯特拉文斯基<士兵的故事>中的拼贴复调技法》(责任编辑:刘永平),包括“拼贴复调的基本乐思构成”、“拼贴复调的旋律写作”、“拼贴复调的调性语言”、“拼贴复调的和声手法”、“拼贴复调中的节拍手法”、“拼贴复调织体”等部分,结合作曲家的美学观念,逐一研究了作品中运用拼贴技术所涉及到的种种写作手法,提出了斯氏以复调思维作为诱导的拼贴技法的运用,为复调的现代发展开拓了广阔思路的论述。龚晓婷的《陈怡四部混合室内乐的复调技法研究》(责任编辑:刘莎),以陈怡近年创作的为胡琴与弦乐四重奏而作的五重奏《胡琴组曲》(1997),为小提琴、琵琶、大提琴而作的三重奏《宁》(2001),为长笛、黑管、小提琴、大提琴、钢琴而作的五重奏《春夜喜雨》(2004)以及为长笛、大提琴与钢琴而作的三重奏《静夜思》(2004)为研究对象,探究了作品中所贯穿的线性思维及丰富的复调技法。论文认为,它们不仅表现为多变的结构形态,还以融合进作曲家个性化语言的形式充分表露出她独特的审美意识。吴磊、唐荣的《王西麟<第四交响曲>中的复调技法研究》,通过较为仔细分析,认为这部作品“将连续演奏的四个部分或乐章整合到一个乐章之中,同时,四个部分分别被理论家冠以四个标题:‘寻觅、毁灭、挽歌、抗争’,在整体结构上由于音色的布局及其织体结构与运动使其具有奏鸣曲式的结构特征”。最重要一点,复调技法在该作品中的运用占有重要的地位,一方面,可以看出作曲家有效地将各种复调技法作为乐思表达的载体,体现出“织体主题化”的结构功能;另一方而,作曲家对新型复调技法汲取的同时,追求对乐队整体音响、音色及新型织体的尝试。有关中国作曲家音乐创作以及复调技法的研究,还有徐玺宝《谭小麟<小提琴及中提琴二重奏>的创作特征》等。相对于常年,本年度有关曲式或音乐分析或音乐形态方面的研究,在数量上有所减少,但质量上乘,特别是一批博士论文的出版,提升了该分支方向的总体学术水准,并呈现出聚焦本土专业音乐创作与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显著特点。觉嘎的《西藏传统音乐的结构形态研究》(责任编辑:迟凤芝、王赛),是第一部全面研究西藏传统音乐形态特征的专著。该著从西藏传统音乐的文化源流开始,探讨了社会生活与西藏传统音乐的关系;从西藏传统音乐的类别属性入手,探讨了文化交流对西藏传统音乐的影响;论文还着重探讨了西藏传统音乐的结构特征:个性与共性,变异与发展。这是一篇严谨、深入、厚重的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杨和平的博士论文《谭盾歌剧研究》(责任编辑:陈欣),以谭盾歌剧为研究对象,主要从剧本、音乐材料、结构与结构力、戏剧思维等四个方面展开分析,涉及谭盾自1989年以来创作的《九歌》、《马可·波罗》、《牡丹亭》、《茶》、《秦始皇》等五部歌剧。正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分析了上述五部歌剧的剧本,从人物、情节、戏剧以及剧本特征等方面来展开。第二章探讨了谭盾歌剧中的材料设计,内容分为六节,对主题、音型化材料、吟诵材料、拼贴与仿作材料、打击乐等进行了分别研究。第三章分析了谭盾歌剧音乐的组织及相应的技术手法,包括材料布局、即兴与机遇对位、织体设计、空间设计等四个方面的内容。第四章对五部歌剧的整体结构及分场结构进行了阐释。第五章对谭盾歌剧的戏剧思维进行了研究,内容分三节,第一节探讨了谭盾歌剧中巫傩/戏曲色彩的成因。第二节探讨了谭盾歌剧中器乐的戏剧作用,并进而探讨了谭盾的“整体声音观念”,器乐在谭盾歌剧中具有与声乐并驾齐驱的地位。第三节探讨了文化配器与复风格的内容,除《九歌》外,其余四部歌剧均通过“文化配器”的手法来组织音乐材料、设计音乐结构,从而让作品具有“复风格”的特征。郭新的《采用中国民间曲调的结构原则——陈怡赴美后作曲风格形成阶段之二》(责任编辑:高拂晓),也是作者博士论文《中国音乐语言用西方乐器习惯用法诠释——论陈怡创作西方器乐曲时中西方观念和技术的融合过程》中的一个章节。论文着重分析讨论了陈怡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的最后阶段的两部作品《烁》和《钢琴协奏曲》,认为:此时陈怡的创作注意力,开始从注重音高结构方面,逐渐转到了整体与局部的曲式结构中。她在作品中系统性地运用节奏组合和结构比例原则,而且对音响的调配和织体在曲式结构中的作用,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同时,陈怡在对中国民间乐曲结构原则的深入研究后,力图将中国民间音乐曲式结构思维与西方无调性音高结构原则相结合,并积极探索使西方乐器按中国民间器乐合奏方式演奏的具体手法。刘涓涓的《这是一个诱人沉醉的黄昏——析罗忠镕艺术歌曲<黄昏>》,以背景性研究、关联性研究和技术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分析总结了罗忠镕艺术歌曲《黄昏》的创作特点:即借用同名现代诗歌中强烈的主观意识和象征意义表达个人对于理想与现实的理解,创作思想上流露出人本主义特征;人声旋律处理为宣叙调以表现歌词的意识流风格;钢琴声部的写作体现出多种技术与音乐表现之间的必然联系。论文还注意到罗忠镕一向把他的艺术歌曲写作当作整体创作的技术实验田,《黄昏》又是这些歌曲中技术化特征最突出的一首。娄文利的《单声思维控制下的音响结构——郭文景歌剧<夜宴>音响结构技术特点》认为:单声思维控制下的音响结构逻辑,是《夜宴》所有音响技术的核心理念所在。它表现在三个方面:就织体形态来说,单声织体、装饰性支声织体和主调型织体均体现出突出线性逻辑的特点;时值控制系统中不规则变换节拍、避免重音周期性起伏、符合人物形象的节拍设计、板式或速度对位等手段,也与作曲家追求线性逻辑的单声思维相辅相成;在多声技法方面,注重色彩性、音响性的和声意识代替了功能性和声手段,其作用在于调节单声线条的粗细轻重,而复调多表现为在特定戏剧情节中特定主题间的对置,意在凸显各主题暗示或隐喻的戏剧功能。李吉提的《秦文琛<幽歌Ⅱ号>的音乐结构及其他——中国现代音乐分析随记》,通过分析认为,从作品中可以看出草原文化和现代专业音乐教育对作曲家的影响,以及该作与作曲家后来音乐创作的关系。论文还从作品的内容与宏观结构、作曲家笔下的乌日图道与原生态乌日图道的结构比较及其与现代技术的关系,揭示了音乐结构的张力、内聚力、平衡力在作品中所发挥的作用。胡静波的《云翻一天墨——关于大型歌剧<太阳雪>与说、唱、剧<解放>音乐创作上的研究》,作为作者“张千一音乐创作研究系列”之一,包括“《太阳雪》与《解放》在创作上的异同”、“《太阳雪》的内容布局”、“《太阳雪》音乐的结构形式”以及“《太阳雪》音乐的写作内涵”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周倩的《多元语境中的作曲新路朱世瑞<草-词的微变奏>之创作思维与技法》,从隐形主题与微变奏、音高形态与节奏模式、复语言和复文化与创作思维的创新等方面对《草-词的微变奏》的创作特征进行了研究。房晓敏的《五行作曲法在民族管弦乐创作中的应用》摘记了作者多年来研究五行作曲法与民族管弦乐创作相结合的心得体会,以二胡协奏曲《幻想曲》、民族管弦乐曲《山寺》、梆笛与二胡双协奏曲《客风》、民族管弦乐曲《火之舞》4首风格各异的民族管弦乐代表作来阐述自己的创作理念与思路。桑桐的《勃拉姆斯两首歌曲的分析》,从歌词内容简介、歌曲的结构形式、艺术手法分析三方面,进行具体的介绍分析,从中了解勃拉姆斯歌曲中的艺术表现技巧、音乐形象创造与和声处理手法等方面的特色。钱仁平的《一个被误会了的回旋奏鸣曲式乐章——贝多芬<第三钢琴奏鸣曲>第二乐章曲式新析兼评相关陈说》,从“疑问:贝多芬不会写出如此比例失调的回旋曲式吧?”切入,讨论贝多芬《第三钢琴奏鸣曲》第二乐章的曲式结构,进行“解析:原来是一首被误会了的典范回旋奏鸣曲式”,并加以“引申:是魏纳·莱奥误会了贝多芬还是我们误会了魏纳·莱奥?”,说明了徳系与前苏联系曲式思维的不同,并由此引发对我国曲式学教学体系现状的思考。郑中的《梅西安的对称排列置换作曲技法》认为:梅西安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在现代音乐的发展进程中占据独有的地位。不可逆行节奏、对称排列置换、色彩和弦、有限移位调式等创新技法,是形成他独特音乐风格的直接手段。符方泽的《马勒交响曲中的“递延”现象研究——以马勒“器乐三部曲”为例》,借用“递延”这一概念,以浪漫主义晚期作曲家马勒的器乐三部曲为主要对象进行了专门性的分析和研究。在分析中,围绕递延这个主要观点,分四个部分对马勒交响曲在调性、主题及音乐意象等方面的相关性、传递性和统一性特点及其表现方式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文章以较新的观念阐释马勒交响曲特有的形式风格,一方面能为马勒交响曲的形式特点及相关方面研究提供新的角度;另一方面,也为观察和总结音乐作品之间可能存在的潜在而多元的关联及统一建立了新的视点。安宁的《布里顿的两部歌剧研究》选取被认为是英国自17世纪普塞尔以来最杰出的作曲家布里顿全部歌剧作品中最富特色的《彼得·格莱姆斯》与《命终威尼斯》为研究对象,从体裁形式、题材内容、音乐风格及具体技术手法和美学追求等方面展开比较研究,并对影响作曲家创作的,“性取向”问题进行解读,以音乐本体分析与文本意义阐释的双重视角进行审视,进而探究造成这些变化与发展的原因。在布里顿宏富的音乐创作中,歌剧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也是他全部作品的重心所系。因此,对于歌剧创作的研究便成为了解布里顿音乐创作思想、技法乃至风格流变最主要的途径之一。宋莉莉《斯克里亚宾晚期音乐观念与创作的研究》主体由引言、四个章节、结语和附录几大部分组成。引言部分述及本课题的学术价值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一章对斯克里亚宾所处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及个人创作生活进行了考察。第二章对斯克里亚宾音乐观念内涵进行了宏观分析。第三章对斯克里亚宾音乐创作手法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对其音阶观念的扩大、主音观念的固守、调式调性观念的扩展、主题和和声观念的变化、不协和和弦观念的演变、节奏节拍观念的变化等方面的创作特征进行了阐述。第四章主要述及斯克里亚宾的创作对后世的影响。全文以斯克里亚宾的音乐作品和其他音乐家对他的评说、回忆录、笔记、书信等史实资料为依据,以历史学、社会学、音乐学分析、作品分析为研究方法,对斯克里亚宾晚期音乐的思想观念和创作实践进行了梳理,阐述了其音乐创作的主要手法和独特的艺术思维。赵晓生的《音乐活性构造(一)》认为:音乐活性构造的核心点在于,由音乐的构造寓于过程之中。过程即结构,过程即构造。过程的状态即结构形态,过程的特征即结构范式这一基本观点出发,依据音乐的时间性(历时性)与空间性(共时性)特征,将音乐在其运动状态、时间过程与音响体现、空间组合中所呈现的组织构造范式,进行节奏(时值模型)、过程(结构范式)、音高(音集运动)、音响(和音色调)、组织(活性基因)五个相对独立范畴的分析研究,以有机的、整体的、合一的、活性的视角,从根本上把握音乐时间性与空间性二位一体的活性运动的组织构造核心奥秘。有关音乐分析方法论的研究,主要有王中余的《集合复合型理论的实质、应用与效能》,首先对集合复合型理论的实质与分析应用问题进行教程式释介,在此基础上揭示这一理论的分析效能。事实上,集合复合型理论是音级集合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无调性音乐作品深层结构进行揭示的有效手段。值得关注还有[德]克列门斯著、钱泥译《音乐分析法》,从各个不同角度出发,为学习者提供音乐作品分析丰富多样的可能性,并用大量作业鼓励学习者用自己的思路和视角作各种分析判断的尝试。《音乐分析法》可说是第一本实用音乐分析“工作手册”,是专业师生和自学者理想的教材。本年度该领域最重要的学术著作当属贾达群的《结构诗学》(责任编辑:王赛)。我们赞同高为杰教授在该著《序II》中的评价:“《结构诗学》中的许多构想很有见地,富有原创性新意。我特别赞赏其中关于‘结构对位’理论的提法。过去虽已有诸如‘混合曲式’、‘复合曲式’以及‘边缘曲式’等等提法,但我以为‘结构对位’的理论更能抓住音乐结构思维的本质。”本年度有关和声方面的研究,几乎是历年来最少的。倒是两本译著的出版,具有重要的影响。冶鸿德的《亨策“移动和弦”的结构与功能》(责任编辑:高拂晓)认为:在亨策的和声体系中,三音固定的移动和弦占有重要的地位。其独特的结构方式及在作品中广泛系统的应用,使它具有了传统和声体系中某种功能意义。移动和弦的结构特点与功能充分体现了作曲家根植传统、锐意创新的创作观念。移动和弦是亨策音乐创作技法和风格特征的一个缩影。刘文平的《勋伯格的全音阶理论及其实践》(责任编辑:吴晓丹)认为:勋伯格的全音阶创作,完全与他的理论相适应,系统地为我们展示了这种音阶发展演化的全过程。对于勋伯格本人的创作来说,全音阶的运用主要是在调性扩张的过程中通过拓宽和弦构成的调式基础丰富和声材料,促成调性解体的重要手法之一。由于全音阶中各音之间的相对独立和缺少倾向性的特点,在局部可以形成无调性的段落或片断,因此,勋伯格一方面充分发挥全音和弦的结构特色,选择特点突出的增三和弦以及五、六音和弦的结构形式,结合旋律中的全音阶片断集中使用;另一方面,他也清楚地意识到这种结构的和弦在表现上的局限性,做到与各种三度结构、四度结构和弦等其它和弦材料融合,真正起到了丰富旋律与和声解放不协和音,最终促成调性解体的作用。
中国的民族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在此之中,灿烂的民族音乐更是色彩斑斓,耀眼夺目。历史悠久、绚丽多彩的民族音乐是我国各族人民生活的体现、思想的表达,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它有如一颗璀璨的明星,闪耀在历史的舞台上。在众多的民族乐器中,二胡的发展历史可谓短暂,远远不如笛、箫等。但自唐宋以来,它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发展至今,它已成为世界艺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千百年来,由于时间的推移、地域的划分、时代的发展等一系列的变化形成了大量不同种风格的二胡作品。所谓音乐风格就是指音乐作品所表现的主要思想特征和艺术特征。了解这一点,我们才能对作品进行更深入的分析,更淋漓尽致地表现音乐。那么怎样掌握各具特色的二胡作品,敲开风格的“大门”,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了解作品 从哲学普遍联系的观点来说,世界上的任何一件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二胡作品当然也不例外。当我们拿过一首作品,首先必须对它有所了解,不应盲目地去演奏乐谱。这里的“了解”不只是力度,表情术语……更重要的是它的背景,其中包括作品产生的时代、作曲家的生活经历、艺术道路、创作个性以及作品的创作意图。这些才是作品的“根”。另外,我们还应该了解作品的“双重性”,即地域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地域性,就是指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地理环境所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乐曲。我国民族众多,各有各地的方言、各地的民歌、各地的地方戏曲。“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同时也为二胡作品的创作提供了多样化的地方音乐素材。例如:江南的语调柔和,自然环境优美,它所形成的音乐都有着细腻、柔和的特点;那么相对于南方来说的北方音乐,由于北方人的语言粗犷、性格豪爽,那里没有江南水乡的秀雅,但却有冰天雪地的北国风光,这便形成了刚劲、有力、豪放的北方音乐风格。所谓时代性,它是指不同的乐曲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社会背景下所突出的时代意义。例如,有控诉了黑暗旧社会的不平等,憧憬着美好未来的;也有歌颂祖国大好河山,激励人们永远向前的。它所反映的是时代的脉搏,时代的精神。 从“双重性”来说,任何一首作品都有其地方风格,而这种风格又离不开与时代性相结合;反过来说任何一首时代性的作品都呈现出其地域上的风格特征,所以二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因此,我们在了解作品时一定要注意地域性与时代性的相互结合,忽略任何一方都不能完整地表达乐曲的内涵。以《二泉映月》为例,从题目上看是在写江苏第二泉的优美景色,感觉宁静、优美,但作者却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寓情于乐,以乐言志。向我们展现了他饱经沧桑的一生。从地域性来看,作者华彦钧是江苏无锡人,此乐曲具有浓郁的江南韵味,乐句中也呈现着江南小调的色彩及细腻的演奏技巧。从时代性来看,当时阿炳所处时代是军阀混战、日寇入侵的战乱时期,政局腐败、民不聊生。作为社会最低阶层的民间艺人,他的一生是痛苦凄凉的,而在这种情况下,他却表现出了宁折不弯的坚强性格,向黑暗的社会提出控诉,他是处于阶级压迫、民族压迫之下的反抗精神力量的代表。这首作品苍凉中见挺拔,凝静中见刚直,蕴含着大气朴实的美感,有强烈的时代意义。所以,我们在学习这首作品时既应抓住作者的心理,又不能忽视江南地区所特有的风格,注意两者的相互统一,这一点对于表现作品的完整性是极为重要的。 二、抓住特色 在已经了解作品的前提下,我们还要对作品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看它具有什么地方性的特殊技巧、特殊的语调和特殊的旋律线条,这些都是构成区域性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掌握这一点,笔者认为最有效、最科学的方法就是多听、多唱。演奏二胡也应像说话、唱歌一样,有呼吸、有语气、有各种表情,无论是活泼、欢快、委婉、优美的乐曲都表现出一定的内容,即使是最简单的几个音也是有生命的,有的坚定有力、有的轻捷跳跃,一定要表现得地地道道、有声有色。只有“心声相融”,才能掌握作品中的乐感和旋律的起伏流动,从而得到最美妙的“声”。 大多数二胡作品都是与我国的民间音乐相联系的。有的来源于某地区的民歌;有的来源于歌剧或地方戏曲;还有的则与民间说唱有关。因此,多听、多唱与其相关的音乐材料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找到乐曲的源头,还可以丰富我们的大脑,有益于我们掌握各地区的音乐的特点,并富有歌唱性地去演奏。以《江南春色》为例,这是一首有着浓郁韵味的江南乐曲,此曲向我们展现了山清水秀的江南美景。受当地民歌风格的影响,它的旋律线条仍逃不出江南音乐的柔美细腻,再加上其地方特有的润腔风格,使乐曲独具特色,让人耳目一新。笔者建议大家多听、多唱一些江南的民歌,像《茉莉花》、《无锡景》、《姑苏风光》等,这会使你更加确定地去表现美好的江南景色,这也是地域性风格相统一而形成的。再如《豫乡行》、《河南小曲》,它们都是中州地区韵味较浓厚的乐曲,其中借鉴坠胡的大幅度悬腕滑揉手法,这种滑揉要求滑动速度快、幅度大、有强音头,且持续不松劲,要表现得粗犷、豪爽,以表现河南人民豪放的性格。另外,其旋律俏皮、诙谐、流畅,掌握这一类型风格的乐曲,我们也要多听一些河南地区的音乐素材,多唱河南坠子以及豫剧中的唱腔,了解其音乐的语汇。例如:《花木兰》、《穆桂英挂帅》中的片断等等,模仿其唱腔去演奏会使我们轻松地掌握河南地区这类个性音乐的特点。在大量的二胡作品中,由歌剧中的片断改编而咸的也是屡见不鲜。例如:《红梅随想曲》的主题音调来源于歌剧《江姐》中的《红梅赞》,这首作品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乡土气息,并以四川民歌基调为主,广泛吸取了川剧、婺剧、越剧、四川清音、京剧等各种风格语汇加以创作而成,有强烈的戏剧性,又有优美的流畅的歌唱性,它保留了原歌剧的音乐风格,所以多唱《红梅赞》会使自己真正地了解“红梅”的精神,以及全曲的主题。再如:《洪湖人民的心愿》,它源于歌剧《洪湖赤卫队》中的《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它也保留了原歌剧的风格,是音乐创作中声腔器乐化的一种尝试。音乐旋律更近于歌唱,因此更有必要去唱,去了解湖北音乐的风格。此外,还有内蒙风格的乐曲,它借鉴了马头琴的小三度颤音,以表现大草原所特有的风味。《赛马》、《奔驰在千里草原》,就是其特色的代表;还有集压弦和垫指于一身的陕西风格的垫指压滑、秦腔地区的游移音……广泛了解这些特色,有利于我们分析不同种风格的作品,更好地表现音乐。对待国内的作品是这样,对待由国外音乐移植而来的作品也应该是这样。例如:《卡门主题幻想曲》,它来源于歌剧《卡门》中的咏叹调,对待此类作品,我们更应多听、多唱,去找找西方音乐的风格特征,这对我们来说更是受益匪浅的。 由此可见,多听、多唱,对于我们掌握不同种风格的作品是百利无一害的。科普兰说过:“广泛倾听各种类型不同的音乐,一方面可以增进对音乐的爱好与兴趣,同时还可以从音乐作品的比较和鉴别中提高音乐鉴赏能力。”这也可以锻炼我们在众多的作品中鉴别各具特色的风格特征及表现手法,在共性中找出个性。从中,我们还可以得出一个规律:产生于不同时代的作品,在表达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同时,也呈现出各种不同的音乐风貌;同一时期或相近时期产生的音乐作品往往具有相同或相近的音乐风貌。所以说,要掌握多样性风格的二胡音乐,应该培养自己听、唱的能力,学会找其特点,找其规律,使音乐表现得更加具有“风味性”。 三、培养情感 音乐艺术是情感的艺术,是人们情感的凝聚。在二胡的演奏中,技巧固然重要,没有技巧的演奏就像没有翅膀的鸟、没有轮子的车,寸步难行。但有了过硬的技巧,却缺乏感情的投入时,那音乐也是一样的苍白无力。因此,任何一首作品都应从意境着手,以情感为切入口,这样符合艺术审美活动的规律。音乐的两个更为重要的特点:一个是“声”,即音响;另一个是“情”,即“情感”,两者缺一不可。成书于汉代的《毛诗序》中说:“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可见,情感在音乐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 培养情感首先要为自己创设情境,这是“情感化”的基础和前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积累各种类型的素材,为情感的演绎作好充分的准备。积累素材的途径很多,例如:多看电影、戏剧、舞蹈……积累各种丰富的图像,并在情节中感受音乐,了解每个地区的风土人情,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使这些事和像与你的情感相结合,这是培养情感的第一步。其次,要培养自己的想象能力。每首作品都有其特定的情绪,特定的图像画面。创设了情境,我们可以融身于事,融情于景,在联想中产生共振,情发于其中而产生共鸣,想象一切可感知的因素是表现作品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例如:《空山鸟语》是一首技巧性较为突出的乐曲,重在突出画面与意境,它向人们展现了“空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画面,空旷的山,清脆的鸟鸣更是动与静的完美结合,在想象中演奏此乐曲,会发现其别有一番风味。再以《葡萄熟了》为例,它描写了新疆葡萄园里的丰收景象。一串串可人的葡萄诉说着新疆人民的辛勤劳动,一幕幕忙碌的场景表现着又一年丰收的喜悦。伴着舞蹈性的节奏,想象丰收的喜悦,会调动你每一颗律动的细胞,使你在轻松愉快中表现那种收获的美好。这可见想象的重要性。没有想象,不会有“莫扎特的作品是永恒的阳光”“贝多芬是矗立的高山”“巴赫是小溪,是大海”,乘着想象的翅膀去演奏,去理解,让心中有诗情,眼前有画意,流淌在我们指尖的音乐也就充满了生命的灵气。 培养情感还要高屋建瓴。一棵小树之所以有一天长成参天大树,根系不但要扎得深,还要伸得广。除了在情境和想象上着手外,还应在文化艺术修养上不断完善自己,使自己拥有浓厚的民族文化底蕴,这是坚定我们艺术道路的核心与关键。 总之,情感是我们渡水的飞舟,登天的云梯。但丰富的情感不是一天能形成的,它需要我们从学习和生活中去点滴的积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至江河。”只有日积月累,才会使自己的感情丰富,情思细腻,才能成熟地去体现美感,体现风格。从中我们还可以挖掘出作品中的音外之音、景外之景所蕴含的丰富内涵。迈着富有情感的脚步,你会发现二胡音乐的魅力之所在。 掌握二胡作品风格的方法是多样化的。笔者认为综上所述的三个方面,即:了解作品,抓住特色,培养情感是我们敲开风格“大门”的关键,它有助于我们去认真的思索音乐、学习理解音乐、走进音乐、演奏音乐,从好的作品中去获得对二胡音乐的最大兴趣。地区风格的“个性化”是二胡作品尤为突出的特征,丰富的“个性化”又来自丰富的音乐内容。用我们对音乐的极大热情去演绎音乐,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去热爱和深入学习传统民族音乐文化,扎根于民族文化传统的深厚土壤来进行新的创造,用我们手中的“二胡”去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 参考文献: [1]张慧元著《全国二胡业余考级作品集诠释》 [2]王宏建著《艺术概论》 [3]赵寒阳著《二胡高级教程》 [4]赵寒阳著《滑音记法的运用》
随着新课程 教育 理念的提出,在教育教学中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音乐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相应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技巧,更为重要的是能够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音乐教育学论文参考文献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音乐教育学论文参考文献(一) [1] 付娜. 儿童 二胡启蒙教材的比较研究[D]. 河南大学 2014 [2] 王扬扬. 唐代教坊考述[D]. 河南师范大学 2013 [3] 王珣. 邓州罗卷戏的历史与现状[D]. 河南师范大学 2011 [4] 汪怡帆. 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歌曲分析及歌曲钢琴伴奏的特点[D]. 中央音乐学院 2014 [5] 张倩. 两汉魏晋太常音乐机构考辨[D]. 河南师范大学 2011 [6] 杜化丽. 《全唐诗》中琵琶史料的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011 [7] 刘欢.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施及教学现状探析[D]. 贵州师范大学 2014 [8] 李建荣. 姜夔自度曲的音乐创作风格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012 [9] 桑玉婷. 少年儿童手风琴启蒙教材研究[D]. 上海师范大学 2014 [10] 王婷. 郑州市小学校外古筝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014 [11] 王越. 论发展我国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个性化音乐修养[D]. 中央音乐学院 2014 [12] 陈兆君. 钢琴即兴演奏在小学音乐课中的运用[D]. 中央音乐学院 2014 [13] 柴森. 新课标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思考与探索[D]. 河北大学 2014 [14] 孙近钧. 新乡市小学生管乐课外实践活动的形式与途径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014 [15] 陈晓静. 谈明清时期以“真”为美的音乐审美观[D]. 河南师范大学 2012 音乐教育学论文参考文献(二) [1] 李雪晗. “幼儿园选择”问题的深层含义及其社会学思考[J]. 当代学前教育. 2009(03) [2] The Child Care and Development Block Grant:Background and Fundin. [3] Sheridan,S.,Schuster, of pedagogical quality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across national perspectiv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Childhood Education . 2001 [4] and Childhood Programs. . 1989 [5] 胡彩云,__宇. 城乡家长对幼儿园期望的比较[J]. 学前教育研究. 2009(06) [6] 连玥,马玉俊. 浅析父母对托幼机构的教育需求[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08(11) [7] 李江帆,主编.教育服务产品理论研究[M].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9 [8] 徐晓东,邵文其,洪仙瑜等着.社会转型与办学体制创新[M].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4 [9] 朱家雄着.幼儿园课程[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10] Jane King Teleki,Sherry Buck-Gomez. Child Care and Early Education: Satisfaction with Services Among Rural Families[J].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Journal . 2002 (3) [11] Bernard Spodek. Reform of Chinese kindergartens: the preparation of kindergarten teachers[J]. 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 . 1988 (1) [12] 张丽娟着.儿童教育与幼儿园管理研究[M].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2 [13] 比尔·约翰逊(BilJohnson)着,李雁冰主译.学生表现评定手册[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14] 潘月娟,刘焱. 美国托幼机构教育质量研究述评[J]. 比较教育研究. 2008(08) [15] 刘晓晔. 对家长学前教育价值观的调查与思考[J]. 学前教育研究. 2008(04) 音乐教育学论文参考文献(三) [1] 梁龙芳.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非言语行为的个案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2] 丁文婷. 公办幼儿园非在编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3] 丁洁. 民族地区学前双语教师培训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4] 张婉莹. 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幼教师资补充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5] 丁文婷. 公办幼儿园非在编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6] 丁洁. 民族地区学前双语教师培训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7] 杨晓红. 幼儿园饮食营养教学活动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8] 邢羽佳. 兰州市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调查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9] 钟映.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师资培训现状及对策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10] 贾玉新着.跨 文化 交际学[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11] 李振村,庄锦英着.教师体态语言艺术[M].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3 [12] 钟启泉编译.现代教学论发展[M].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2 [13] 朱智贤 主编.心理学大词典[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9 [14] (美)库利(Coodley,.)着,包凡一,王源译.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M]. 华夏出版社, 1989 [15] 张银萍. 非言语行为与课堂教学[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4) 猜你喜欢: 1. 音乐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2. 教育学论文参考文献 3. 音乐论文的参考文献 4. 浅谈音乐教育改革论文
随着新课程 教育 理念的提出,在教育教学中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音乐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相应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技巧,更为重要的是能够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音乐教育学论文参考文献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音乐教育学论文参考文献(一) [1] 付娜. 儿童 二胡启蒙教材的比较研究[D]. 河南大学 2014 [2] 王扬扬. 唐代教坊考述[D]. 河南师范大学 2013 [3] 王珣. 邓州罗卷戏的历史与现状[D]. 河南师范大学 2011 [4] 汪怡帆. 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歌曲分析及歌曲钢琴伴奏的特点[D]. 中央音乐学院 2014 [5] 张倩. 两汉魏晋太常音乐机构考辨[D]. 河南师范大学 2011 [6] 杜化丽. 《全唐诗》中琵琶史料的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011 [7] 刘欢.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施及教学现状探析[D]. 贵州师范大学 2014 [8] 李建荣. 姜夔自度曲的音乐创作风格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012 [9] 桑玉婷. 少年儿童手风琴启蒙教材研究[D]. 上海师范大学 2014 [10] 王婷. 郑州市小学校外古筝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014 [11] 王越. 论发展我国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个性化音乐修养[D]. 中央音乐学院 2014 [12] 陈兆君. 钢琴即兴演奏在小学音乐课中的运用[D]. 中央音乐学院 2014 [13] 柴森. 新课标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思考与探索[D]. 河北大学 2014 [14] 孙近钧. 新乡市小学生管乐课外实践活动的形式与途径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014 [15] 陈晓静. 谈明清时期以“真”为美的音乐审美观[D]. 河南师范大学 2012 音乐教育学论文参考文献(二) [1] 李雪晗. “幼儿园选择”问题的深层含义及其社会学思考[J]. 当代学前教育. 2009(03) [2] The Child Care and Development Block Grant:Background and Fundin. [3] Sheridan,S.,Schuster, of pedagogical quality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across national perspectiv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Childhood Education . 2001 [4] and Childhood Programs. . 1989 [5] 胡彩云,__宇. 城乡家长对幼儿园期望的比较[J]. 学前教育研究. 2009(06) [6] 连玥,马玉俊. 浅析父母对托幼机构的教育需求[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08(11) [7] 李江帆,主编.教育服务产品理论研究[M].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9 [8] 徐晓东,邵文其,洪仙瑜等着.社会转型与办学体制创新[M].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4 [9] 朱家雄着.幼儿园课程[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10] Jane King Teleki,Sherry Buck-Gomez. Child Care and Early Education: Satisfaction with Services Among Rural Families[J].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Journal . 2002 (3) [11] Bernard Spodek. Reform of Chinese kindergartens: the preparation of kindergarten teachers[J]. 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 . 1988 (1) [12] 张丽娟着.儿童教育与幼儿园管理研究[M].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2 [13] 比尔·约翰逊(BilJohnson)着,李雁冰主译.学生表现评定手册[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14] 潘月娟,刘焱. 美国托幼机构教育质量研究述评[J]. 比较教育研究. 2008(08) [15] 刘晓晔. 对家长学前教育价值观的调查与思考[J]. 学前教育研究. 2008(04) 音乐教育学论文参考文献(三) [1] 梁龙芳.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非言语行为的个案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2] 丁文婷. 公办幼儿园非在编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3] 丁洁. 民族地区学前双语教师培训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4] 张婉莹. 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幼教师资补充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5] 丁文婷. 公办幼儿园非在编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6] 丁洁. 民族地区学前双语教师培训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7] 杨晓红. 幼儿园饮食营养教学活动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8] 邢羽佳. 兰州市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调查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9] 钟映.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师资培训现状及对策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10] 贾玉新着.跨 文化 交际学[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11] 李振村,庄锦英着.教师体态语言艺术[M].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3 [12] 钟启泉编译.现代教学论发展[M].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2 [13] 朱智贤 主编.心理学大词典[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9 [14] (美)库利(Coodley,.)着,包凡一,王源译.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M]. 华夏出版社, 1989 [15] 张银萍. 非言语行为与课堂教学[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4) 猜你喜欢: 1. 音乐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2. 教育学论文参考文献 3. 音乐论文的参考文献 4. 浅谈音乐教育改革论文
在写作音乐论文过程中,正确地标注以及合理地引用参考文献不仅关系到音乐论文的质量 ,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的学术态度。下文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关于音乐论文的参考文献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1] 付娜. 儿童 二胡启蒙教材的比较研究[D]. 河南大学 2014
[2] 王扬扬. 唐代教坊考述[D]. 河南师范大学 2013
[3] 王珣. 邓州罗卷戏的历史与现状[D]. 河南师范大学 2011
[4] 汪怡帆. 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歌曲分析及歌曲钢琴伴奏的特点[D]. 中央音乐学院 2014
[5] 张倩. 两汉魏晋太常音乐机构考辨[D]. 河南师范大学 2011
[6] 杜化丽. 《全唐诗》中琵琶史料的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011
[7] 刘欢. 义务 教育 音乐课程标准实施及教学现状探析[D]. 贵州师范大学 2014
[8] 李建荣. 姜夔自度曲的音乐创作风格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012
[9] 桑玉婷. 少年儿童手风琴启蒙教材研究[D]. 上海师范大学 2014
[10] 王婷. 郑州市小学校外古筝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014
[11] 王越. 论发展我国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个性化音乐修养[D]. 中央音乐学院 2014
[12] 陈兆君. 钢琴即兴演奏在小学音乐课中的运用[D]. 中央音乐学院 2014
[13] 柴森. 新课标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思考与探索[D]. 河北大学 2014
[14] 孙近钧. 新乡市小学生管乐课外实践活动的形式与途径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014
[15] 陈晓静. 谈明清时期以“真”为美的音乐审美观[D]. 河南师范大学 2012
[16] 王哲. 临清时调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011
[17] 徐忠奎. 宋代说唱音乐的商业性特征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011
[18] 栗晓洋. 民间音乐-西平大铜器的调查与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012
[19] 于琼芳. 河南浚县庙会中“踩高跷”的调查与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013
[1]郝红英。九十年代中国 文化 中的怀旧倾向[D].华南师范大学 2002.
[2]郑恺。中国流行音乐民族化研究[D].河南大学。2008
[3]刘可欣。流行音乐研究[D].北京大学。2003
[4]张婧。论大众文化中的怀旧情结[D].山东师范大学。2013
[5]贾永平。审美中的怀旧现象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
[6]王志辉。“中国风”流行音乐的价值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9
[7]郭星星。大陆校园民谣与台湾校园民歌比较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
[8]王耀宗。中国当代校园歌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
[9]张秀娟。大众传播语境下流行歌词的古典回归[D]福建师范大学。2012
[10]魏蕾。唐宋诗词在现代流行歌曲中的潜行与显现[D]中南民族大学 2012
[11]丁洁。电影音乐类型探析[D]天津师范大学。2010
[12]王丽娟。大众审美情趣影响下的中国当代流行音乐[D]陕西师范大学,2010
[13]杨秀敏。论当下中国流行音乐新趋势[D]山东师范大学。2009
[14]王黎。流行音乐与文化消费[J].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2
[15]吴磊。关于中国流行音乐与大众传媒的思考[J].苏州大学学报。2004
[16]李广平。现代流行歌曲的歌词创作特征[J].北京:词刊。2004
[1]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
[2]赵玲玲。《文学与怀旧--论民族记忆的艺术传承》[M]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
[3]朱光潜。谈美[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
[4][苏]列。谢。维戈茨基着,周新译《。艺术心理学》[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
[5]于润洋。音乐美学史学论稿[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6]杜洪泉。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概论。[M]大众文艺出版社。2005
[7]管建华。中国音乐审美的文化视野[M]中国文联出版社。1995
[8]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9]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10]梁茂春。中国当代音乐[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11]孙蕤。中国流行音乐简史[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
[12]陶辛。流行音乐手册[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13]周志芬,赵一萍。 音乐与戏曲[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8
[14]傅雪漪。戏曲传统声乐艺术[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
[15]陶东风。社会转型期审美文化研究[M].北京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1. 2017年音乐论文文献
2. 音乐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3. 音乐教育学论文参考文献
4. 音乐方面论文综述范文
5. 艺术类论文参考文献
二胡的艺术特色论文【1】
摘要:二胡是我国影响最大、流传最广、最具代表性和最具中国气质和韵味的拉弦乐器。
二胡发展至今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精益求精的改进,独特的物质基础赋予了二胡独具个性的音色,二胡鲜明的艺术特色使其无论走在哪里,都能使人感觉到它的生命力。
关键词:二胡艺术 传统民族文化 音质 音色 演奏技巧
一、二胡的发展历史
宋代陈阳的《乐书》,自宋神宗熙宁、元丰年间开始编纂,于建中靖国元年完成,历时近40年,文图并茂、规模宏大、卷目浩繁。
这是目前能找到的关于二胡最早的文字记载。
唐朝已经出现胡琴一词,当时将西方、北方各民族成为胡人,胡琴为西方、北方民族传入乐器的统称。
到了宋代,又将胡琴取名为“嵇琴”。
宋代大学者沈括在《补笔谈・乐律》中记载:“熙宁中,宫宴,教坊伶人徐衍奏嵇琴,方进酒而一弦绝,衍更不易琴,只用一弦终其曲。”由此可见,在北宋时代已有很高的二胡演奏水平。
元代,二胡艺术进一步发展,二胡艺术得到进一步的传播。
元朝《元史・礼乐志》所载“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顾龙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马尾”就清楚阐述了胡琴的制作原理。
明清时期,胡琴成为拉弦乐器的通称,传遍大江南北。
直至近代,胡琴始更名为二胡。
半个多世纪以来,二胡演奏水平已进入旺盛时期。
刘天华先生就是现代派的始祖,他大胆、科学地将二胡定位为五个把位,从而扩充了二胡的音域范围,丰富了表现力,确立了新的艺术内涵。
由此,二胡从民间伴奏中脱颖出来,成为独特的独奏乐器,也为以后走进大雅之堂的音乐厅和音乐院校奠定了基础。
二、二胡艺术特色分析
1.博大精深的传统民族文化是二胡艺术的源泉
二胡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民族艺术精粹。
二胡艺术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汲取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渊源于我们民族审美传统。
二胡所具有的独特的静态幽淡美、自然美,包含了丰富的内涵。
二胡艺术音色柔和、抒情细腻、重神韵,重意趣,崇尚自然美,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审美传统。
琴在中国发展的历史由来已久,文献中有的说是伏羲或神农这两个原始氏族“削桐为琴,绳丝为弦”而创制的,有的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有的说“帝俊生晏龙,是始为琴”。
究竟如何,因无实证,尚无定论。
就已知资料而言,琴在周代已确实存在。
古文献中就有记载琴能“尚恬淡希声,决糜漫烦响”。[1]此外,《乐记》中对琴声的感觉描述得栩栩如生:“其哀心感进,其声噍以杀,其声心感者,其声蝉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和以柔。”二胡艺术的发展就受了民族文化的深刻影响,从演奏方法到审美趣味无一例外,其追求的是天地浑然一体的境界。[2]
音乐的创作灵感源于生活得方方面面,神灵的崇拜,景物的诱发,心中的激情,现实的冲击,个性的挣脱,结构的探寻等等,丰富的生活阅历才能激发出动人的旋律创作。
二胡艺术的创作形象动人,不但受益于我国民族文化深厚的底蕴,而且在借鉴我国传统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灵感。
《红楼梦》里描写黛玉最怜惜花,觉得花落以后埋在土里最干净,说明她对美有独特的见解。
她写了葬花词,以花比喻自己,在红楼梦中是最美丽的诗歌之一。
宝玉和黛玉在葬花的时候有一段对话,成为红楼梦中一场情人之间解除误会的绝唱。
书中林黛玉的《葬花吟》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也是作者曹雪芹借以塑造这一艺术形象,表现其性格特性的重要作品。
[3]二胡曲《黛玉葬花》,是取自评弹曲目“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演奏者以轻拢慢捻的手法,丝丝入扣,声声入情,再现了林黛玉“自卑、自尊、自怜”的悲情艺术形象,让人产生怜香惜玉般的无限伤感。
《满江红》是宋代民族英雄岳飞所作的词牌,宋人王善及近代的作曲家曾为之谱曲,在我国广为流传。
作者将多种素材融为一体加以变化发展,将四川扬琴音乐与昆曲巧妙揉合,为图表现民族英雄岳飞的光辉形象。
该二胡协奏曲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描绘,激发起对侵略者的憎恨。
祖国的大好河山历经艰险,但英雄辈出的中华民族能打败一切侵略者,历史证明了这个事实。
全曲充分表现了深情激越、慷慨悲壮的音乐主题,它具有历史题材所需的古朴色彩,又充分利用了民间的丰富养料。
2.纯净的音质、淳厚的音色是二胡艺术的生命
音质和音色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音质是指声音的质量,如声音的纯净度、清晰度、噪音或杂音的程度等。
音色是指声音的属性,是由其谐音的多少,及谐音的相对强度所决定的。
如声音亮丽、甜美、圆润、淳厚等。
[4]在音乐世界中,各种乐器都有自己特殊的音质、音色,从而构成了繁复奇妙的音响现象。
二胡,是中国民族器乐中“腔”味最浓的乐器之一。
所谓“腔”,是指声乐演唱中的声腔。
之所以说二胡带“腔”,是因为二胡极富歌唱性的圆润音色近似人声,而中国乐器演奏的`最高旨趣则恰恰在于充分发挥乐器的人声韵味,并以接近人声为贵。
同时,二胡又长于演奏旋律以表现音乐中细腻、缠绵、哀戚、柔美闻名于世。
二胡多变的音色,是传统民族乐器的一个特点和亮点。
正是由于这一独有的特色,使二胡更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更具有民族味、中国味。
从中可以体现出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
欣赏者通过二胡声音的变化,体现出二胡这一乐器所特有的艺术魅力,进而能够把握乐曲中的内容、情感,使听众获得充分的审美体验。
3.多变的演奏技巧是二胡艺术的特色
二胡的演奏技巧非常之多,具有浓厚的民族韵味和独有的风格特点。
在左手的指法和右手的弓法上,它的演奏技巧丰富多彩,各显特色。
二胡的演奏技巧是比较丰富的,主要分为指法和弓法两大类,左手上有滑音、揉弦、拨弦、颤音等演奏技巧;右手则有跳弓和顿弓、拨弦、碎弓等各种技巧,其中左手的滑音和揉弦,右手弓法的在二胡演奏中显得最有特色。
滑音,就是按指在弦上有意识的滑动所得出的发音。
滑动的方法不同,产生的滑音效果也就不同。
滑音是二胡左手最有特点的技法之一。
其功能:一为表现音乐,二为调节技巧。
滑音的音乐表现功能首先体现为点缀音色,深化感情色彩。
滑奏的力度、速度、幅度、方向对发音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这四个因素往往交织在一起,既相互制约又浑然一体。
[5]手指在弦上某一音位上的扇面形滚动就叫“揉弦”,揉弦会发出一种类似波浪形的声音,演奏时恰当运用揉弦能使旋律更富于歌唱性,丰富二胡的演奏技巧。
揉弦给二胡音乐艺术带来了无尽的美,例如二胡曲《江河水》中为了表现特定的性格,顿挫的节奏感,以及颤动的内心情感,采用了压揉技巧,压揉,即是二胡揉弦技巧的一种独特方法,其效果压抑、激愤,具有明显的内在潜力,更富感染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二胡是我国影响最大、流传最广、最具代表性和最具中国气质和韵味的拉弦乐器。
二胡发展至今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精益求精的改进,独特的物质基础赋予了二胡独具个性的音色,二胡鲜明的艺术特色使其无论走在哪里,都能使人感觉到它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祝桐君校注.与古斋琴论四卷[M].
[2]郑艳丽.中国传统文化下的音乐审美思维[J].黄钟,2006,(z1).
[3]李庆霞.片言谁解诉秋心――试论林黛玉诗歌的追问意识[J].海南大学学报,2002,(1).
[4]雨牧.浅谈二胡音色的变性[C] .二胡文集.
[5]苏沙宁.二胡滑音的二重功能[J].乐器,1993,(4).
二胡艺术地域特色研究【2】
摘要:近些年来, 中国 二胡 艺术 的 研究 在 发展 ,特别是从时间角度研究其发展的脉络、演奏的技巧及艺术的风格流派较多,但其中的地域性研究相对薄弱,对地域和空间因素往往关注不够。
本文试从时间的历时性研究转入空间的共时性研究,就二胡艺术的地域特色作简略探讨,以求从新的角度提出 问题 ,并就此阐述了个人的观点。
关 键 词:二胡艺术地域特色
一、地域特色概言
人,总是在一定的 自然 地理 环境中生存,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因此,人的体质和 社会 生活方式,都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大到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小到不同的村落、不同的办公室,其地域空间特征的差异都很明显。
人的 文化活动和其他活动,也必然与其所处的自然与人文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 联系。
这一乍看浅俗的论断,已由地域学及其他相关学科提供了可靠的 科学 依据。
所谓地域学或曰文化地 理学 的研究 方法 ,就是将文化现象的分布、扩散和变化,与发生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因素联系起来考虑,而对文化区域的划分、鉴别、定义和 分析 ,则是进行此类研究的基础。
我国幅员辽阔,在自然地理上最大的分野是南方和北方。
南北地形地貌不同,气候物产不同,民风民俗不同,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气质也不同,所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已习惯将中国的文化形态划分为南北两类。
这种划分虽然不可能与地理分界完全相符,但从历代学者的论述和人们普遍能感受到的社会现象看,这样的一种划分是符合客观实际的。
古往今来,中国南北两地的确存在不少文化差异。
从最简单的角度说,衣,南丝北棉;食,南米北面;住,南床北炕;行,南舟北车;至于“南腔北调”,那就离 音乐 范畴更近了。
通过这些罗列,可说明地域文化的差别,不是仅凭概念就可以诠释的,它实际上浸润在具体而细微的生活之中,不仅会日日时时对我们的生活发生 影响 ,更能点点滴滴地塑造出不同的性情和趣味,而这些性情和趣味,正是文艺创作的源泉。
所以,我们从古今文艺作品中能看到或感受到某些因南北文化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二、二胡艺术发展的地域特色
二胡艺术发展的地域特色可由以下几个视角窥知。
从出版发行的作品看,西北一带的二胡作品主要有《葡萄熟了》(周维曲)、《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陈刚编曲 刘天华移植 刘长福改编)、《牧羊女》(曹元德编曲)、《天山风情》(王建民曲)等。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现象、人文习俗,赋予了那里热烈奔放的音乐风格;从旋律音上说,普遍都运用了增二度的音程。
如《葡萄熟了》的倒数第十小节和倒数第二小节,特别是《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一曲,此类情况就更是随处可见。
从节拍上说,也许是崎岖不平的山区小路这一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这一地区的音乐在节拍上多采用八五拍、八七拍、八九拍。
客观地说,像这样的非均分律动节奏,一方面音乐的动感性、舞蹈性强,另一方面增添了特殊的音乐效果。
如《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一曲中多次 应用 了上述节拍。
从演奏技巧上说,这一地区的二胡独奏曲特别注重两手写实性技巧的发挥。
如乐曲《葡萄熟了》的第144小节至151小节,通过左手指的拨弦及右手以同样节奏型的拉奏,形象生动地反映了那里的人们在丰收的时候,打着手鼓,载歌载舞的情景。
这显然与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及生存环境有关。
在南方的二胡作品当中,如《山村变了样》(曾加庆曲)、《江南春色》(朱昌耀、马熙林曲)、《姑苏春晓》(邓建栋曲)、《忆江南》(闵惠芬曲)等,同样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现象、人文习俗,赋予了这里细腻柔美的音乐特点;从旋律音上说,大都是级进的自然音程,乐曲《忆江南》的主题即是如此。
从节拍上说,似乎由于这里为江南平原的地理条件,使得这里的音乐主题在节拍上常用平稳流畅的均分律动感强的四二拍或四四拍。
从演奏技巧上说,这一地区的二胡独奏曲更注重写意性技巧的发挥。
如乐曲《江南春色》,通过采用江南丝竹特有的滑音、垫指滑音及圆润饱满的音色刻画江南水乡的优美景色。
综上所述,二胡 艺术 发展 至今,笔者认为,对地域性二胡作品的优与劣、演奏技巧的高与低的评价,本没有绝对的标准,凡依据当前流行的审美眼光妄加判断,也不堪作为 科学 的评价。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南北两地的二胡作品风格及演奏 方法 的确存在着不同,则是没有疑义的。
那么,我们应该从什么角度或者说依据什么原理去 研究 二胡艺术中的地域风格或者描述地域二胡现象呢?
第一,地理条件与地域 文化艺术成就不成正比。
就 音乐 中最小的题材——民歌来说,山西河曲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穷乡僻壤,但那里民歌的艺术成就却很高。
尤其在表现爱的艰难、生活的艰辛这些 内容 的民歌,更是震撼人心。
说得远一点,荷兰很小,西班牙很偏,但那里的艺术成就很高。
二胡艺术亦是如此。
浏览近50年来在全国正式出版的约300首作品之中的较为经典的50部作品,不难发现,其中以《秦腔主题随想曲》《蓝花花叙事曲》《陕北抒怀》《调》《红军哥哥回来了》等极富地方特色的、风格浓郁的作品,形成了在 中国 二胡艺术中 影响 较大、分量较重的一大派别体系即“秦派二胡”。
对此,在朱道忠先生的《二胡人文精神之我见》一文中这样说道:“‘秦派二胡’在这个体系中,通过传承、探索、 实践、创新,也以极其感人的风韵别树一帜地高扬于西北风中。此‘风’从黄土地高原向东吹醉了神州大地,国人无不惊异地引颈‘西望长安’,惊觉八百里秦川。”北京是中国 政治 文化的中心,也是音乐艺术最为集中的地方,然而以京风、京韵为主题创作的二胡作品,无论是数量上或是影响力上,尚不及“长安乐派”。
因此,地理条件与地域文化成就不可概而言之。
第二,二胡的地域特色有远近而无高低。
一国之内有中心与边缘的区别,世界范围内也有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区别。
但文化的发展与艺术的特色却不以地域为界划分高低。
不能说发达国家的文化是好的,发展中国家的文化是不好的;同样道理,北京的二胡艺术有其非常明显的优势,而其他省市的二胡艺术也有其独特风味和特色,客观地说,各有所长,不分轩轾。
第三,数量标准和质量标准的差异。
艺术的价值主要在于其内在的质量而不在于外在数量。
研究二胡地域现象不仅应该重视作品的数量、演奏的技巧,更应该注重地域二胡艺术所反映的那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价值的高度与深度,或曰更应注重其凝练的深刻厚重的文化内涵。
第四,结合时间因素考虑。
空间和时间是不可分的,不同的空间往往承载着不同的 历史 文明程度。
比如17世纪,本是中国封建文化高度成熟的时期,但那时在中国边远地区的人可能仍然处于狩猎文化的阶段。
即使是在科学技术比较发达、 经济 连年出现高速增长的当前,地域之间同样存在着贫富差别。
这说明相同的年代不一定处在相同的文明体系之内。
这样,才能因地域文化差异而产生许多特殊的艺术现象。
二胡艺术亦莫能外。
在二胡艺术的研究中考虑到空间 环境的作用,实则并非新思想。
丹纳在《艺术 哲学 》中认为,艺术作品的产生不仅取决于“ 时代 精神”,也取决于“周围的风俗”,地域研究也不仅仅是研究山川河流,还要研究地区的文化及艺术。
生活在一定地域的人,必然受到这个地域内 自然 与文化氛围的影响。
他们的作品及演奏这些作品的人,甚至非本地人在欣赏这些作品时,都不可避免地存有这种地域文化的痕迹或是想象、感受这个地域的文化。
可以这样说,没有一个人在创作、演奏、欣赏一首细腻悠扬的江南作品时,他所捕捉、感受的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情景。
这是为什么呢?
近些年来中国二胡艺术的研究在发展,但其中的地域性研究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对地域和空间因素往往不甚关注。
从时间角度研究二胡艺术的发展是天经地义、合情合理的,但这不是唯一的角度。
“历史不仅是河流,河流不仅是一条。历史不但是时间的动态变化,更有赖以存在的空间的静态差异,亦即还有纵向曲线——历史的空间特征及其组合。”窃以为,这一看法甚是符合二胡艺术发展史的研究情况。
如果能从新的角度提出 问题 ,将注重时间的历史性研究与空间的共时性研究结合,可为二胡艺术的研究 工作增加立体而鲜活的气息。
参考 文献 :
[1]朱道忠 《二胡人文精神之我见》中国二胡 2004年 第2辑
[2]程民生 《开拓历史的空间——历史的地域研究刍议》光明日报1999年6月25日第7版
二胡的艺术魅力论文【3】
摘 要:二胡是我国民族乐器中的一种重要乐器,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自立于世界音乐艺术之林。
本文以二胡的艺术优长、二胡的艺术成就、二胡的艺术创新为三大理论层面,对二胡的艺术魅力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研究与论述。
力图对于二胡艺术的繁荣发展,提供理性思辨与艺术实践的双重参照系。
关键词:二胡;艺术;魅力;优长;成就;创新
二胡是我国民族乐器中的一种重要乐器,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自立于世界音乐艺术之林。
研究二胡的艺术魅力,对于二胡艺术的繁荣与发展,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思考价值,又具有重要的时间参考意义。
为此,本文专门对二胡的艺术魅力作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论述,为之引起关注与讨论。
具体而言,二胡的艺术魅力,可以分解为以下三大层面进行分析与解读。
一、二胡的艺术优长
二胡作为我国民族乐器中一种拉弦乐器,有明显的自身艺术优长。
其一是历史悠久。
二胡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据文献记载,早在唐代,即有“轧琴”,即系北方少数民族奚部落得“奚琴”,这就是二胡的前身。
北宋的陈��在他所著的《乐书》中说:“奚琴,本胡乐也;出于弦鼗而形亦类焉,奚部所好之乐也.盖其制,两弦间以竹片扎之,至今民间用焉。”①到了元代,改用马尾拉奏,《元史。
礼乐志》载:“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颈,龙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马尾。”②明代,二胡已用马尾弓夹于两弦之间拉奏,并有了“千斤”。
清代,二胡出现了各种型制。
“五四”运动以后,经阿炳(华彦钧)、刘天华两位大师的改革,把二胡艺术推向一个新的艺术高峰,使其走向世界。
其二是功能多样。
二胡不仅是一件理想的独奏乐器,也是重奏、协奏、合奏的理想乐器。
不仅可以演奏民族乐曲,还是民族戏曲、民族曲艺、民间歌舞以及弦索乐、丝竹乐、鼓吹乐、吹打乐等不可或缺的伴奏乐器,有的甚至成为主奏乐器。
梅兰芳先生就率先把二胡引入京剧伴奏之中。
其三是音色优美。
二胡音色亲和优美,极富艺术表现力,出现出民族音乐含蓄、婉曲、蕴藉等美学特征。
其四是技巧丰富。
二胡的演奏技巧分为指法技巧与弓法技巧两大部分。
指法技巧又包括揉弦、滑揉、压揉、滑音、颤音等;功法技巧也包括长弓、分弓、连弓、快弓、换弓、换弦、组合弓等技巧,显示出丰富的特点。
由此可见,二胡的艺术优长是全方位的,这是它艺术魅力的基础与保证。
二、二胡的艺术成就
二胡的艺术成就十分显著。
其一是曲目众多,质量上乘,期中有许多艺术精品与世界音乐珍品。
例如人们耳熟能详的《江河水》、《二泉映月》、《听松》、《病中吟》、《光明行》、《赛马》、《良宵》、《山村变了样》、《赶集》、《行街》、《空山鸟语》、《湘江乐》、《江南春色》等等。
尤其是《二泉映月》,1993年被评为“二十世纪华人艺术精品”,并被誉为“国际乐坛十大名曲”之一,已经蜚声中外。
在国内也达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转变。
“作品艺术成就中旋律创作的成功,是不容忽视的,旋律深刻抒情性的美感,这时于后来人对作品的理解和演奏应该有启迪。”③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在听到阿炳演奏的《二泉映月》的录音后,禁不住热泪盈眶,激动而虔诚地说:“这样的音乐应当跪着听!”另一首二胡名曲《病中吟》,是刘天华先生创作的10首二胡曲中的第一首,也是他的代表作,1993年也被评为“二十世纪华人艺术精品”。
这首名曲一起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充分表现出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深受国人与海外华人的喜爱。
其二是名家辈出、成果辉煌。
杰出的二胡作曲家有阿炳、刘天华、刘文金、赵砚臣等。
杰出的二胡演奏家有阿炳、刘天华、闵慧芬、张韶、张继让、张慧元、张令杰等。
其三是影响广泛,意义深远。
二胡艺术影响到民族器乐、民族声乐、民族戏曲、民族曲艺、民族舞蹈等各个艺术领域,对于打造民族艺术与民族文化,功不可没。
由此可见,二胡的艺术成就是高水准的,这是它艺术魅力的核心与标志。
三、二胡的艺术创新
世界上所有国家、所有民族的所有艺术,都以创新为生命与灵魂,同样,二胡的艺术创新也是二胡艺术的生命与灵魂。
“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事实充分证明,二胡的艺术创新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其一是作品的创新。
如刘文金创作的《三门峡畅想曲》、《长城随想曲》,吴厚元创作的《红梅随想曲》等,都是成功的创新之作。
其二是演奏的创新。
如女子十二乐坊中的二胡演奏员的站立边舞边演奏;赵本山与郎朗的二胡与钢琴混搭二重奏《赛马》;北京“国乐天骄女子乐用与法国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的混搭演奏等等,都令人耳目一新。
由此可见,二胡的艺术创新是深层次的,这是二胡艺术魅力的支撑与动力。
注释:
①②王晓红.民族乐器系统论[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163.
③张慧元.全活二胡(业余)考级作品集诠释[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6:243.
随着新课程 教育 理念的提出,在教育教学中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音乐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相应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技巧,更为重要的是能够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音乐教育学论文参考文献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音乐教育学论文参考文献(一) [1] 付娜. 儿童 二胡启蒙教材的比较研究[D]. 河南大学 2014 [2] 王扬扬. 唐代教坊考述[D]. 河南师范大学 2013 [3] 王珣. 邓州罗卷戏的历史与现状[D]. 河南师范大学 2011 [4] 汪怡帆. 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歌曲分析及歌曲钢琴伴奏的特点[D]. 中央音乐学院 2014 [5] 张倩. 两汉魏晋太常音乐机构考辨[D]. 河南师范大学 2011 [6] 杜化丽. 《全唐诗》中琵琶史料的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011 [7] 刘欢.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施及教学现状探析[D]. 贵州师范大学 2014 [8] 李建荣. 姜夔自度曲的音乐创作风格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012 [9] 桑玉婷. 少年儿童手风琴启蒙教材研究[D]. 上海师范大学 2014 [10] 王婷. 郑州市小学校外古筝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014 [11] 王越. 论发展我国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个性化音乐修养[D]. 中央音乐学院 2014 [12] 陈兆君. 钢琴即兴演奏在小学音乐课中的运用[D]. 中央音乐学院 2014 [13] 柴森. 新课标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思考与探索[D]. 河北大学 2014 [14] 孙近钧. 新乡市小学生管乐课外实践活动的形式与途径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014 [15] 陈晓静. 谈明清时期以“真”为美的音乐审美观[D]. 河南师范大学 2012 音乐教育学论文参考文献(二) [1] 李雪晗. “幼儿园选择”问题的深层含义及其社会学思考[J]. 当代学前教育. 2009(03) [2] The Child Care and Development Block Grant:Background and Fundin. [3] Sheridan,S.,Schuster, of pedagogical quality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across national perspectiv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Childhood Education . 2001 [4] and Childhood Programs. . 1989 [5] 胡彩云,__宇. 城乡家长对幼儿园期望的比较[J]. 学前教育研究. 2009(06) [6] 连玥,马玉俊. 浅析父母对托幼机构的教育需求[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08(11) [7] 李江帆,主编.教育服务产品理论研究[M].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9 [8] 徐晓东,邵文其,洪仙瑜等着.社会转型与办学体制创新[M].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4 [9] 朱家雄着.幼儿园课程[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10] Jane King Teleki,Sherry Buck-Gomez. Child Care and Early Education: Satisfaction with Services Among Rural Families[J].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Journal . 2002 (3) [11] Bernard Spodek. Reform of Chinese kindergartens: the preparation of kindergarten teachers[J]. 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 . 1988 (1) [12] 张丽娟着.儿童教育与幼儿园管理研究[M].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2 [13] 比尔·约翰逊(BilJohnson)着,李雁冰主译.学生表现评定手册[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14] 潘月娟,刘焱. 美国托幼机构教育质量研究述评[J]. 比较教育研究. 2008(08) [15] 刘晓晔. 对家长学前教育价值观的调查与思考[J]. 学前教育研究. 2008(04) 音乐教育学论文参考文献(三) [1] 梁龙芳.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非言语行为的个案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2] 丁文婷. 公办幼儿园非在编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3] 丁洁. 民族地区学前双语教师培训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4] 张婉莹. 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幼教师资补充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5] 丁文婷. 公办幼儿园非在编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6] 丁洁. 民族地区学前双语教师培训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7] 杨晓红. 幼儿园饮食营养教学活动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8] 邢羽佳. 兰州市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调查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9] 钟映.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师资培训现状及对策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10] 贾玉新着.跨 文化 交际学[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11] 李振村,庄锦英着.教师体态语言艺术[M].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3 [12] 钟启泉编译.现代教学论发展[M].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2 [13] 朱智贤 主编.心理学大词典[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9 [14] (美)库利(Coodley,.)着,包凡一,王源译.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M]. 华夏出版社, 1989 [15] 张银萍. 非言语行为与课堂教学[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4) 猜你喜欢: 1. 音乐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2. 教育学论文参考文献 3. 音乐论文的参考文献 4. 浅谈音乐教育改革论文
中国的民族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在此之中,灿烂的民族音乐更是色彩斑斓,耀眼夺目。历史悠久、绚丽多彩的民族音乐是我国各族人民生活的体现、思想的表达,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它有如一颗璀璨的明星,闪耀在历史的舞台上。在众多的民族乐器中,二胡的发展历史可谓短暂,远远不如笛、箫等。但自唐宋以来,它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发展至今,它已成为世界艺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千百年来,由于时间的推移、地域的划分、时代的发展等一系列的变化形成了大量不同种风格的二胡作品。所谓音乐风格就是指音乐作品所表现的主要思想特征和艺术特征。了解这一点,我们才能对作品进行更深入的分析,更淋漓尽致地表现音乐。那么怎样掌握各具特色的二胡作品,敲开风格的“大门”,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了解作品 从哲学普遍联系的观点来说,世界上的任何一件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二胡作品当然也不例外。当我们拿过一首作品,首先必须对它有所了解,不应盲目地去演奏乐谱。这里的“了解”不只是力度,表情术语……更重要的是它的背景,其中包括作品产生的时代、作曲家的生活经历、艺术道路、创作个性以及作品的创作意图。这些才是作品的“根”。另外,我们还应该了解作品的“双重性”,即地域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地域性,就是指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地理环境所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乐曲。我国民族众多,各有各地的方言、各地的民歌、各地的地方戏曲。“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同时也为二胡作品的创作提供了多样化的地方音乐素材。例如:江南的语调柔和,自然环境优美,它所形成的音乐都有着细腻、柔和的特点;那么相对于南方来说的北方音乐,由于北方人的语言粗犷、性格豪爽,那里没有江南水乡的秀雅,但却有冰天雪地的北国风光,这便形成了刚劲、有力、豪放的北方音乐风格。所谓时代性,它是指不同的乐曲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社会背景下所突出的时代意义。例如,有控诉了黑暗旧社会的不平等,憧憬着美好未来的;也有歌颂祖国大好河山,激励人们永远向前的。它所反映的是时代的脉搏,时代的精神。 从“双重性”来说,任何一首作品都有其地方风格,而这种风格又离不开与时代性相结合;反过来说任何一首时代性的作品都呈现出其地域上的风格特征,所以二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因此,我们在了解作品时一定要注意地域性与时代性的相互结合,忽略任何一方都不能完整地表达乐曲的内涵。以《二泉映月》为例,从题目上看是在写江苏第二泉的优美景色,感觉宁静、优美,但作者却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寓情于乐,以乐言志。向我们展现了他饱经沧桑的一生。从地域性来看,作者华彦钧是江苏无锡人,此乐曲具有浓郁的江南韵味,乐句中也呈现着江南小调的色彩及细腻的演奏技巧。从时代性来看,当时阿炳所处时代是军阀混战、日寇入侵的战乱时期,政局腐败、民不聊生。作为社会最低阶层的民间艺人,他的一生是痛苦凄凉的,而在这种情况下,他却表现出了宁折不弯的坚强性格,向黑暗的社会提出控诉,他是处于阶级压迫、民族压迫之下的反抗精神力量的代表。这首作品苍凉中见挺拔,凝静中见刚直,蕴含着大气朴实的美感,有强烈的时代意义。所以,我们在学习这首作品时既应抓住作者的心理,又不能忽视江南地区所特有的风格,注意两者的相互统一,这一点对于表现作品的完整性是极为重要的。 二、抓住特色 在已经了解作品的前提下,我们还要对作品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看它具有什么地方性的特殊技巧、特殊的语调和特殊的旋律线条,这些都是构成区域性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掌握这一点,笔者认为最有效、最科学的方法就是多听、多唱。演奏二胡也应像说话、唱歌一样,有呼吸、有语气、有各种表情,无论是活泼、欢快、委婉、优美的乐曲都表现出一定的内容,即使是最简单的几个音也是有生命的,有的坚定有力、有的轻捷跳跃,一定要表现得地地道道、有声有色。只有“心声相融”,才能掌握作品中的乐感和旋律的起伏流动,从而得到最美妙的“声”。 大多数二胡作品都是与我国的民间音乐相联系的。有的来源于某地区的民歌;有的来源于歌剧或地方戏曲;还有的则与民间说唱有关。因此,多听、多唱与其相关的音乐材料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找到乐曲的源头,还可以丰富我们的大脑,有益于我们掌握各地区的音乐的特点,并富有歌唱性地去演奏。以《江南春色》为例,这是一首有着浓郁韵味的江南乐曲,此曲向我们展现了山清水秀的江南美景。受当地民歌风格的影响,它的旋律线条仍逃不出江南音乐的柔美细腻,再加上其地方特有的润腔风格,使乐曲独具特色,让人耳目一新。笔者建议大家多听、多唱一些江南的民歌,像《茉莉花》、《无锡景》、《姑苏风光》等,这会使你更加确定地去表现美好的江南景色,这也是地域性风格相统一而形成的。再如《豫乡行》、《河南小曲》,它们都是中州地区韵味较浓厚的乐曲,其中借鉴坠胡的大幅度悬腕滑揉手法,这种滑揉要求滑动速度快、幅度大、有强音头,且持续不松劲,要表现得粗犷、豪爽,以表现河南人民豪放的性格。另外,其旋律俏皮、诙谐、流畅,掌握这一类型风格的乐曲,我们也要多听一些河南地区的音乐素材,多唱河南坠子以及豫剧中的唱腔,了解其音乐的语汇。例如:《花木兰》、《穆桂英挂帅》中的片断等等,模仿其唱腔去演奏会使我们轻松地掌握河南地区这类个性音乐的特点。在大量的二胡作品中,由歌剧中的片断改编而咸的也是屡见不鲜。例如:《红梅随想曲》的主题音调来源于歌剧《江姐》中的《红梅赞》,这首作品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乡土气息,并以四川民歌基调为主,广泛吸取了川剧、婺剧、越剧、四川清音、京剧等各种风格语汇加以创作而成,有强烈的戏剧性,又有优美的流畅的歌唱性,它保留了原歌剧的音乐风格,所以多唱《红梅赞》会使自己真正地了解“红梅”的精神,以及全曲的主题。再如:《洪湖人民的心愿》,它源于歌剧《洪湖赤卫队》中的《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它也保留了原歌剧的风格,是音乐创作中声腔器乐化的一种尝试。音乐旋律更近于歌唱,因此更有必要去唱,去了解湖北音乐的风格。此外,还有内蒙风格的乐曲,它借鉴了马头琴的小三度颤音,以表现大草原所特有的风味。《赛马》、《奔驰在千里草原》,就是其特色的代表;还有集压弦和垫指于一身的陕西风格的垫指压滑、秦腔地区的游移音……广泛了解这些特色,有利于我们分析不同种风格的作品,更好地表现音乐。对待国内的作品是这样,对待由国外音乐移植而来的作品也应该是这样。例如:《卡门主题幻想曲》,它来源于歌剧《卡门》中的咏叹调,对待此类作品,我们更应多听、多唱,去找找西方音乐的风格特征,这对我们来说更是受益匪浅的。 由此可见,多听、多唱,对于我们掌握不同种风格的作品是百利无一害的。科普兰说过:“广泛倾听各种类型不同的音乐,一方面可以增进对音乐的爱好与兴趣,同时还可以从音乐作品的比较和鉴别中提高音乐鉴赏能力。”这也可以锻炼我们在众多的作品中鉴别各具特色的风格特征及表现手法,在共性中找出个性。从中,我们还可以得出一个规律:产生于不同时代的作品,在表达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同时,也呈现出各种不同的音乐风貌;同一时期或相近时期产生的音乐作品往往具有相同或相近的音乐风貌。所以说,要掌握多样性风格的二胡音乐,应该培养自己听、唱的能力,学会找其特点,找其规律,使音乐表现得更加具有“风味性”。 三、培养情感 音乐艺术是情感的艺术,是人们情感的凝聚。在二胡的演奏中,技巧固然重要,没有技巧的演奏就像没有翅膀的鸟、没有轮子的车,寸步难行。但有了过硬的技巧,却缺乏感情的投入时,那音乐也是一样的苍白无力。因此,任何一首作品都应从意境着手,以情感为切入口,这样符合艺术审美活动的规律。音乐的两个更为重要的特点:一个是“声”,即音响;另一个是“情”,即“情感”,两者缺一不可。成书于汉代的《毛诗序》中说:“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可见,情感在音乐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 培养情感首先要为自己创设情境,这是“情感化”的基础和前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积累各种类型的素材,为情感的演绎作好充分的准备。积累素材的途径很多,例如:多看电影、戏剧、舞蹈……积累各种丰富的图像,并在情节中感受音乐,了解每个地区的风土人情,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使这些事和像与你的情感相结合,这是培养情感的第一步。其次,要培养自己的想象能力。每首作品都有其特定的情绪,特定的图像画面。创设了情境,我们可以融身于事,融情于景,在联想中产生共振,情发于其中而产生共鸣,想象一切可感知的因素是表现作品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例如:《空山鸟语》是一首技巧性较为突出的乐曲,重在突出画面与意境,它向人们展现了“空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画面,空旷的山,清脆的鸟鸣更是动与静的完美结合,在想象中演奏此乐曲,会发现其别有一番风味。再以《葡萄熟了》为例,它描写了新疆葡萄园里的丰收景象。一串串可人的葡萄诉说着新疆人民的辛勤劳动,一幕幕忙碌的场景表现着又一年丰收的喜悦。伴着舞蹈性的节奏,想象丰收的喜悦,会调动你每一颗律动的细胞,使你在轻松愉快中表现那种收获的美好。这可见想象的重要性。没有想象,不会有“莫扎特的作品是永恒的阳光”“贝多芬是矗立的高山”“巴赫是小溪,是大海”,乘着想象的翅膀去演奏,去理解,让心中有诗情,眼前有画意,流淌在我们指尖的音乐也就充满了生命的灵气。 培养情感还要高屋建瓴。一棵小树之所以有一天长成参天大树,根系不但要扎得深,还要伸得广。除了在情境和想象上着手外,还应在文化艺术修养上不断完善自己,使自己拥有浓厚的民族文化底蕴,这是坚定我们艺术道路的核心与关键。 总之,情感是我们渡水的飞舟,登天的云梯。但丰富的情感不是一天能形成的,它需要我们从学习和生活中去点滴的积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至江河。”只有日积月累,才会使自己的感情丰富,情思细腻,才能成熟地去体现美感,体现风格。从中我们还可以挖掘出作品中的音外之音、景外之景所蕴含的丰富内涵。迈着富有情感的脚步,你会发现二胡音乐的魅力之所在。 掌握二胡作品风格的方法是多样化的。笔者认为综上所述的三个方面,即:了解作品,抓住特色,培养情感是我们敲开风格“大门”的关键,它有助于我们去认真的思索音乐、学习理解音乐、走进音乐、演奏音乐,从好的作品中去获得对二胡音乐的最大兴趣。地区风格的“个性化”是二胡作品尤为突出的特征,丰富的“个性化”又来自丰富的音乐内容。用我们对音乐的极大热情去演绎音乐,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去热爱和深入学习传统民族音乐文化,扎根于民族文化传统的深厚土壤来进行新的创造,用我们手中的“二胡”去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 参考文献: [1]张慧元著《全国二胡业余考级作品集诠释》 [2]王宏建著《艺术概论》 [3]赵寒阳著《二胡高级教程》 [4]赵寒阳著《滑音记法的运用》
本年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研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传统意义上“四大件”学科分支中相对较弱的“配器”与“复调”,强势超越“和声”乃至“曲式”。这既与高等专业音乐教育中“配器”与“复调”方面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的逐年加大有关,也与近年来相关学科的学术研讨会的直接推动有关,更与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学科的整体发展趋势、各分支的交融,特别是与作曲实践的更加贴近有关。有关配器的研究,本年度成果最丰。中外现代作曲家的经典管弦乐作品,成为各位学者的热衷对象与博士学位论文的重要选题。于京君的《配器新说》(责任编辑:王璐),对西方管弦乐队当代配器实践中体现出来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作了概览式的归纳,在理论上加以浓缩、提升、总结、归类并分别命名,梳理出一套可以普遍运用的新型配器原则和方法。论文提出了三个新概念并分别予以命名,认为它们显示了当代配器思路与技法的主要走向:(1)为配器服务的新型的乐器分类法:突破传统的乐器分类框架,将乐器以其发音方式分为延音类乐器和非延音类乐器;(2)新型的配器原则与技法:以原型素材为音源的延音功放配器法——主要由非延音类乐器提供音源,由延音类乐器对其进行延音或功放;(3)配器与作曲关系的新概念:配器自由度及其划定标准。论文还强调:配器法不应该只是一种被动的、机械的编配技法,它应该是一种发展乐思、创新作品的重要手段,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郭鸣的博士学位论文《约翰·科瑞里亚诺管弦乐写作技术研究》,选择当今仍活跃于国际乐坛的美国作曲家约翰•科瑞里亚诺的6部乐队作品为研究对象,结合其在文化背景、美学观念、审美趣味等方面的形成,以及由上述因素所导致的作曲技法为视角,发掘其管弦乐配器法的“继承”与“发展”。并通过具体写法的“透视”与“分析”,对科氏在6部乐队作品中的音色、织体及具体的配器手段等方面进行梳理与研究。论文主体部分由导论、正文及结论组成。在导论中,首先对论文选题的缘起及论题的意义做了简要的论述,并对美国当代音乐中“回归”现象做了概括性的梳理,同时对6部乐队作品做了概况的介绍。正文由五个章节组成,前三个章节主要是对6部乐队作品的横向音高结构与织体、纵向和声结构以及复调结构与织体等诸因素分别进行了研究,进而还对各种技法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对比做了较为深入地分析,并归结出这些技法导致的织体的形成、音色的处理等直接影响管弦乐配器风格的各种因由。第四、五章是在前三章的基础上,对乐队的编制、乐队的摆放位置及多维声向的形成与意义做出详细的论述。随后又在微观上对管弦乐配器中特殊演奏法的运用,不同音区的运用与处理,以及纵向多声部结构中的配器特征等方面也做了较为详实的分析与论述。竹岗的长篇论文《潘德列斯基早期管弦乐创作的颠峰之作——<第一交响乐>之管弦乐法分析》(《乐府新声》2008年第4期、2009年第1、2期连载,责任编辑:王进),包括“克里斯多夫·潘德列斯基和他的音乐创作”、“乐队编制——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对传统乐队音色的充分挖掘”以及“配器新观念及新演奏法和记谱法”等四章。论文认为:《第一交响乐》是潘德列斯基整个以前作曲实践的“鸟瞰”,同时也是他管弦乐队的全部经验的集大成之作。潘德列斯基对传统乐队的音色挖掘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尤其是他对弦乐音色的发掘是“革命性”的。尤其是他对乐器的“极限高音”和“极限低音”、弦乐的拨奏加滑音奏法、以及密集微分音块的使用开发,堪称经典,增加了乐队的有效使用音域。潘德列斯基对管弦乐织体的运用表现出了多样化和灵活性。在对织体的使用和处理上,潘德列斯基最喜欢使用的手段就是“扇形对称结构织体”或“斜形结构织体”,以及“同一个片段之内的各个声部不同节奏的组合(或扩大、收缩组合)并循环”。在潘德列斯基的作品中,充斥着大量的各种微分音,以及由此构成的“音块”、“潘式音墙”。在《第一交响乐》中,微分音技术不但体现在弦乐器上,同时也扩展到了木管组和铜管组。微分音技术本身,与前述的弦乐“拨奏加滑音”技巧、织体的扇型结构等技术相结合,其所产生的由“密集音块”和“音高连续体”构成的“音墙式”音响效果是极具创新意识和震撼力的,是一种崭新的音响效果和技术手段。由于新技术手段会产生新的音响效果,现有的旧的乐谱记录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技术手段的要求了,因此,如何为这些新技术手段做比较恰当、适用的记录,就成了作曲家要面临的新问题了。潘德列斯基的绝大部分作品都采用了非节拍性的“半偶然”的时间记谱法,以及“有音才有谱、无音只有空白”的“黑白”记录方式,并发明和沿用了很多新的演奏法和标记。这些新的演奏法和标记,以及记谱法有些已经成为当代公认的记谱标准,直到现在都对我们的音乐创作有着巨大的影响。胡磊的《勋伯格<乐队变奏曲>的十二音处理与配器技术》(责任编辑:刘永平),以勋伯格按照十二音技法创作的第一部大型管弦乐作品勋伯格的《乐队变奏曲》(Op.31)为研究对象,通过音高分析与配器分析,认为:在勋伯格的《乐队变奏曲》中,体现的十二音序列音乐配器基木原则不仅使十二音体系所强调的“音高平等”甚至是“音色平等”得以很好的体现,并且,也赋予了作品音色多样化的乐队音乐特点,但是,十二音规则上一些局限性的原则对乐队效果、配器手法上产生的束缚力使勋伯格在《乐队变奏曲》之后,再没有使用十二音序列技术来创作真正意义上的乐队作品。另外,勋伯格在这部作品中由始至终体现的“音色平等”观念不仅与十二音序列音乐的“音高平等”观念相一致,同时也是平等原则的进一步升华,并且对二战后期兴起的“整体序列主义”起到了一定的启发意义。中国作曲家、管弦乐法专家杨立青教授成为本年度的热门研究对象。龚华华的《积墨·破墨·泼墨——杨立青<荒漠暮色>中的几种管弦乐配器技法》,借用中国画中的三种常用技法“积墨”、“破墨”、“泼墨”,来阐释杨立青1998年完成的管弦乐《荒漠暮色》中的几种管弦乐配器技法。积墨与破墨是指用两种不同的方式对主体声部进行整体和局部的叠加,而泼墨则是指用多个乐器声部共同构成一个类似于“带状”的加厚式织体形态。李洋的《从杨立青<引子、吟腔与快板>看管弦乐队与二胡音色的溶合技术及其结构力功能》,通过对管弦乐队各乐器相对于二胡音色溶合性的分析与量化,借助统计学方法,以可视性图表为材料,探讨了分析对象各乐器组、整个管弦乐队相对于二胡音色的溶合性变化过程,以一种新视角观察管弦乐队乐器与民族乐器之间的音色溶合技术。徐越湘的《浅谈杨立青关于20世纪作曲技法理论的研究成果》,从传统作曲手法的六要索入手,对杨立青的《管弦乐配器风格的历史演变》、《梅西安作曲技法初探》、论文集《乐思·乐风》、译著《二十世纪音乐的和声技法》等篇章中的核心技术予以剖析,力图总结出他在20世纪作曲技术理论中所作的探索。姜盛林的《色彩的“五行” 逻辑的“五行”——谈陈其钢管弦乐组曲<五行>的音色布局与结构关系》,认为其分析对象的每个段落虽然短小,但构思新颖、奇特,语言精练、细腻,段落内部及段落之间的结构形成严密的逻辑关系。在配器方而,这部作品的音色布局与调配以及音响的对比控制非常完美,可以称得上是一部难得的“现代配器教科书”。有关复调的研究本年度成果丰富,特别是出现了对于国内学界而言具有开拓性、创新性意味的选题与成果。姚亚平的著作《复调的产生》(责任编辑:金原),主体包括“复调起源的各种理论及其评价”、“‘附加’与复调的产生”、“欧洲文化精神的兴起及其对音乐的影响” 以及“权力的话语:欧洲早期复调语言机制的文化意蕴”等四章,从“音乐之外”的文化角度切入,抽象、智性地讨论了“复调的产生”这个令人关注的课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著的第四章通过“引言:‘权力’、‘话语’、‘只是’”、“横向维度分析”、“纵向维度分析”三节,讨论了“作为权力的话语的西方早期复调的构成:1.两个要素;2.两个要素地位的不平等;3.在历史进程中,不平等地位的逆转。刘永平长期致力于的现代复调研究与教学。他的现代音乐复调技法研究之六《论十二音对位》认为:十二音对位是基于十二音技术的对位法,是多种音列形式同时作线性陈述而构成的非调性复调织体;十二音列及其变体形式、音程顺序以及陈述方式,是十二音对位中音高组织、声部对比、织体构成的主要结构特征;通过分析、归纳各音列形式结合的对位类型及其和声处理原则,进而探讨了十二音对位与十二音技术相关联的独特复调思维与技法。2. 孙晓晔的《谢德林<复调手册>中的对位技法研究》,对谢德林由25首体裁各异的复调前奏曲《复调手册》进行了深入仔细的分析,将作曲家运用次数最多、使用手法最独特的几种对位技法进行了归纳,并试图通过分析此作品能够对现代复调音乐的创作和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另外,徐昌俊、左延芳的《里盖蒂<永恒之光>中的微复调技法》也值得关注。叶思敏的《斯特拉文斯基<士兵的故事>中的拼贴复调技法》(责任编辑:刘永平),包括“拼贴复调的基本乐思构成”、“拼贴复调的旋律写作”、“拼贴复调的调性语言”、“拼贴复调的和声手法”、“拼贴复调中的节拍手法”、“拼贴复调织体”等部分,结合作曲家的美学观念,逐一研究了作品中运用拼贴技术所涉及到的种种写作手法,提出了斯氏以复调思维作为诱导的拼贴技法的运用,为复调的现代发展开拓了广阔思路的论述。龚晓婷的《陈怡四部混合室内乐的复调技法研究》(责任编辑:刘莎),以陈怡近年创作的为胡琴与弦乐四重奏而作的五重奏《胡琴组曲》(1997),为小提琴、琵琶、大提琴而作的三重奏《宁》(2001),为长笛、黑管、小提琴、大提琴、钢琴而作的五重奏《春夜喜雨》(2004)以及为长笛、大提琴与钢琴而作的三重奏《静夜思》(2004)为研究对象,探究了作品中所贯穿的线性思维及丰富的复调技法。论文认为,它们不仅表现为多变的结构形态,还以融合进作曲家个性化语言的形式充分表露出她独特的审美意识。吴磊、唐荣的《王西麟<第四交响曲>中的复调技法研究》,通过较为仔细分析,认为这部作品“将连续演奏的四个部分或乐章整合到一个乐章之中,同时,四个部分分别被理论家冠以四个标题:‘寻觅、毁灭、挽歌、抗争’,在整体结构上由于音色的布局及其织体结构与运动使其具有奏鸣曲式的结构特征”。最重要一点,复调技法在该作品中的运用占有重要的地位,一方面,可以看出作曲家有效地将各种复调技法作为乐思表达的载体,体现出“织体主题化”的结构功能;另一方而,作曲家对新型复调技法汲取的同时,追求对乐队整体音响、音色及新型织体的尝试。有关中国作曲家音乐创作以及复调技法的研究,还有徐玺宝《谭小麟<小提琴及中提琴二重奏>的创作特征》等。相对于常年,本年度有关曲式或音乐分析或音乐形态方面的研究,在数量上有所减少,但质量上乘,特别是一批博士论文的出版,提升了该分支方向的总体学术水准,并呈现出聚焦本土专业音乐创作与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显著特点。觉嘎的《西藏传统音乐的结构形态研究》(责任编辑:迟凤芝、王赛),是第一部全面研究西藏传统音乐形态特征的专著。该著从西藏传统音乐的文化源流开始,探讨了社会生活与西藏传统音乐的关系;从西藏传统音乐的类别属性入手,探讨了文化交流对西藏传统音乐的影响;论文还着重探讨了西藏传统音乐的结构特征:个性与共性,变异与发展。这是一篇严谨、深入、厚重的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杨和平的博士论文《谭盾歌剧研究》(责任编辑:陈欣),以谭盾歌剧为研究对象,主要从剧本、音乐材料、结构与结构力、戏剧思维等四个方面展开分析,涉及谭盾自1989年以来创作的《九歌》、《马可·波罗》、《牡丹亭》、《茶》、《秦始皇》等五部歌剧。正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分析了上述五部歌剧的剧本,从人物、情节、戏剧以及剧本特征等方面来展开。第二章探讨了谭盾歌剧中的材料设计,内容分为六节,对主题、音型化材料、吟诵材料、拼贴与仿作材料、打击乐等进行了分别研究。第三章分析了谭盾歌剧音乐的组织及相应的技术手法,包括材料布局、即兴与机遇对位、织体设计、空间设计等四个方面的内容。第四章对五部歌剧的整体结构及分场结构进行了阐释。第五章对谭盾歌剧的戏剧思维进行了研究,内容分三节,第一节探讨了谭盾歌剧中巫傩/戏曲色彩的成因。第二节探讨了谭盾歌剧中器乐的戏剧作用,并进而探讨了谭盾的“整体声音观念”,器乐在谭盾歌剧中具有与声乐并驾齐驱的地位。第三节探讨了文化配器与复风格的内容,除《九歌》外,其余四部歌剧均通过“文化配器”的手法来组织音乐材料、设计音乐结构,从而让作品具有“复风格”的特征。郭新的《采用中国民间曲调的结构原则——陈怡赴美后作曲风格形成阶段之二》(责任编辑:高拂晓),也是作者博士论文《中国音乐语言用西方乐器习惯用法诠释——论陈怡创作西方器乐曲时中西方观念和技术的融合过程》中的一个章节。论文着重分析讨论了陈怡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的最后阶段的两部作品《烁》和《钢琴协奏曲》,认为:此时陈怡的创作注意力,开始从注重音高结构方面,逐渐转到了整体与局部的曲式结构中。她在作品中系统性地运用节奏组合和结构比例原则,而且对音响的调配和织体在曲式结构中的作用,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同时,陈怡在对中国民间乐曲结构原则的深入研究后,力图将中国民间音乐曲式结构思维与西方无调性音高结构原则相结合,并积极探索使西方乐器按中国民间器乐合奏方式演奏的具体手法。刘涓涓的《这是一个诱人沉醉的黄昏——析罗忠镕艺术歌曲<黄昏>》,以背景性研究、关联性研究和技术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分析总结了罗忠镕艺术歌曲《黄昏》的创作特点:即借用同名现代诗歌中强烈的主观意识和象征意义表达个人对于理想与现实的理解,创作思想上流露出人本主义特征;人声旋律处理为宣叙调以表现歌词的意识流风格;钢琴声部的写作体现出多种技术与音乐表现之间的必然联系。论文还注意到罗忠镕一向把他的艺术歌曲写作当作整体创作的技术实验田,《黄昏》又是这些歌曲中技术化特征最突出的一首。娄文利的《单声思维控制下的音响结构——郭文景歌剧<夜宴>音响结构技术特点》认为:单声思维控制下的音响结构逻辑,是《夜宴》所有音响技术的核心理念所在。它表现在三个方面:就织体形态来说,单声织体、装饰性支声织体和主调型织体均体现出突出线性逻辑的特点;时值控制系统中不规则变换节拍、避免重音周期性起伏、符合人物形象的节拍设计、板式或速度对位等手段,也与作曲家追求线性逻辑的单声思维相辅相成;在多声技法方面,注重色彩性、音响性的和声意识代替了功能性和声手段,其作用在于调节单声线条的粗细轻重,而复调多表现为在特定戏剧情节中特定主题间的对置,意在凸显各主题暗示或隐喻的戏剧功能。李吉提的《秦文琛<幽歌Ⅱ号>的音乐结构及其他——中国现代音乐分析随记》,通过分析认为,从作品中可以看出草原文化和现代专业音乐教育对作曲家的影响,以及该作与作曲家后来音乐创作的关系。论文还从作品的内容与宏观结构、作曲家笔下的乌日图道与原生态乌日图道的结构比较及其与现代技术的关系,揭示了音乐结构的张力、内聚力、平衡力在作品中所发挥的作用。胡静波的《云翻一天墨——关于大型歌剧<太阳雪>与说、唱、剧<解放>音乐创作上的研究》,作为作者“张千一音乐创作研究系列”之一,包括“《太阳雪》与《解放》在创作上的异同”、“《太阳雪》的内容布局”、“《太阳雪》音乐的结构形式”以及“《太阳雪》音乐的写作内涵”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周倩的《多元语境中的作曲新路朱世瑞<草-词的微变奏>之创作思维与技法》,从隐形主题与微变奏、音高形态与节奏模式、复语言和复文化与创作思维的创新等方面对《草-词的微变奏》的创作特征进行了研究。房晓敏的《五行作曲法在民族管弦乐创作中的应用》摘记了作者多年来研究五行作曲法与民族管弦乐创作相结合的心得体会,以二胡协奏曲《幻想曲》、民族管弦乐曲《山寺》、梆笛与二胡双协奏曲《客风》、民族管弦乐曲《火之舞》4首风格各异的民族管弦乐代表作来阐述自己的创作理念与思路。桑桐的《勃拉姆斯两首歌曲的分析》,从歌词内容简介、歌曲的结构形式、艺术手法分析三方面,进行具体的介绍分析,从中了解勃拉姆斯歌曲中的艺术表现技巧、音乐形象创造与和声处理手法等方面的特色。钱仁平的《一个被误会了的回旋奏鸣曲式乐章——贝多芬<第三钢琴奏鸣曲>第二乐章曲式新析兼评相关陈说》,从“疑问:贝多芬不会写出如此比例失调的回旋曲式吧?”切入,讨论贝多芬《第三钢琴奏鸣曲》第二乐章的曲式结构,进行“解析:原来是一首被误会了的典范回旋奏鸣曲式”,并加以“引申:是魏纳·莱奥误会了贝多芬还是我们误会了魏纳·莱奥?”,说明了徳系与前苏联系曲式思维的不同,并由此引发对我国曲式学教学体系现状的思考。郑中的《梅西安的对称排列置换作曲技法》认为:梅西安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在现代音乐的发展进程中占据独有的地位。不可逆行节奏、对称排列置换、色彩和弦、有限移位调式等创新技法,是形成他独特音乐风格的直接手段。符方泽的《马勒交响曲中的“递延”现象研究——以马勒“器乐三部曲”为例》,借用“递延”这一概念,以浪漫主义晚期作曲家马勒的器乐三部曲为主要对象进行了专门性的分析和研究。在分析中,围绕递延这个主要观点,分四个部分对马勒交响曲在调性、主题及音乐意象等方面的相关性、传递性和统一性特点及其表现方式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文章以较新的观念阐释马勒交响曲特有的形式风格,一方面能为马勒交响曲的形式特点及相关方面研究提供新的角度;另一方面,也为观察和总结音乐作品之间可能存在的潜在而多元的关联及统一建立了新的视点。安宁的《布里顿的两部歌剧研究》选取被认为是英国自17世纪普塞尔以来最杰出的作曲家布里顿全部歌剧作品中最富特色的《彼得·格莱姆斯》与《命终威尼斯》为研究对象,从体裁形式、题材内容、音乐风格及具体技术手法和美学追求等方面展开比较研究,并对影响作曲家创作的,“性取向”问题进行解读,以音乐本体分析与文本意义阐释的双重视角进行审视,进而探究造成这些变化与发展的原因。在布里顿宏富的音乐创作中,歌剧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也是他全部作品的重心所系。因此,对于歌剧创作的研究便成为了解布里顿音乐创作思想、技法乃至风格流变最主要的途径之一。宋莉莉《斯克里亚宾晚期音乐观念与创作的研究》主体由引言、四个章节、结语和附录几大部分组成。引言部分述及本课题的学术价值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一章对斯克里亚宾所处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及个人创作生活进行了考察。第二章对斯克里亚宾音乐观念内涵进行了宏观分析。第三章对斯克里亚宾音乐创作手法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对其音阶观念的扩大、主音观念的固守、调式调性观念的扩展、主题和和声观念的变化、不协和和弦观念的演变、节奏节拍观念的变化等方面的创作特征进行了阐述。第四章主要述及斯克里亚宾的创作对后世的影响。全文以斯克里亚宾的音乐作品和其他音乐家对他的评说、回忆录、笔记、书信等史实资料为依据,以历史学、社会学、音乐学分析、作品分析为研究方法,对斯克里亚宾晚期音乐的思想观念和创作实践进行了梳理,阐述了其音乐创作的主要手法和独特的艺术思维。赵晓生的《音乐活性构造(一)》认为:音乐活性构造的核心点在于,由音乐的构造寓于过程之中。过程即结构,过程即构造。过程的状态即结构形态,过程的特征即结构范式这一基本观点出发,依据音乐的时间性(历时性)与空间性(共时性)特征,将音乐在其运动状态、时间过程与音响体现、空间组合中所呈现的组织构造范式,进行节奏(时值模型)、过程(结构范式)、音高(音集运动)、音响(和音色调)、组织(活性基因)五个相对独立范畴的分析研究,以有机的、整体的、合一的、活性的视角,从根本上把握音乐时间性与空间性二位一体的活性运动的组织构造核心奥秘。有关音乐分析方法论的研究,主要有王中余的《集合复合型理论的实质、应用与效能》,首先对集合复合型理论的实质与分析应用问题进行教程式释介,在此基础上揭示这一理论的分析效能。事实上,集合复合型理论是音级集合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无调性音乐作品深层结构进行揭示的有效手段。值得关注还有[德]克列门斯著、钱泥译《音乐分析法》,从各个不同角度出发,为学习者提供音乐作品分析丰富多样的可能性,并用大量作业鼓励学习者用自己的思路和视角作各种分析判断的尝试。《音乐分析法》可说是第一本实用音乐分析“工作手册”,是专业师生和自学者理想的教材。本年度该领域最重要的学术著作当属贾达群的《结构诗学》(责任编辑:王赛)。我们赞同高为杰教授在该著《序II》中的评价:“《结构诗学》中的许多构想很有见地,富有原创性新意。我特别赞赏其中关于‘结构对位’理论的提法。过去虽已有诸如‘混合曲式’、‘复合曲式’以及‘边缘曲式’等等提法,但我以为‘结构对位’的理论更能抓住音乐结构思维的本质。”本年度有关和声方面的研究,几乎是历年来最少的。倒是两本译著的出版,具有重要的影响。冶鸿德的《亨策“移动和弦”的结构与功能》(责任编辑:高拂晓)认为:在亨策的和声体系中,三音固定的移动和弦占有重要的地位。其独特的结构方式及在作品中广泛系统的应用,使它具有了传统和声体系中某种功能意义。移动和弦的结构特点与功能充分体现了作曲家根植传统、锐意创新的创作观念。移动和弦是亨策音乐创作技法和风格特征的一个缩影。刘文平的《勋伯格的全音阶理论及其实践》(责任编辑:吴晓丹)认为:勋伯格的全音阶创作,完全与他的理论相适应,系统地为我们展示了这种音阶发展演化的全过程。对于勋伯格本人的创作来说,全音阶的运用主要是在调性扩张的过程中通过拓宽和弦构成的调式基础丰富和声材料,促成调性解体的重要手法之一。由于全音阶中各音之间的相对独立和缺少倾向性的特点,在局部可以形成无调性的段落或片断,因此,勋伯格一方面充分发挥全音和弦的结构特色,选择特点突出的增三和弦以及五、六音和弦的结构形式,结合旋律中的全音阶片断集中使用;另一方面,他也清楚地意识到这种结构的和弦在表现上的局限性,做到与各种三度结构、四度结构和弦等其它和弦材料融合,真正起到了丰富旋律与和声解放不协和音,最终促成调性解体的作用。
中国的民族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在此之中,灿烂的民族音乐更是色彩斑斓,耀眼夺目。历史悠久、绚丽多彩的民族音乐是我国各族人民生活的体现、思想的表达,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它有如一颗璀璨的明星,闪耀在历史的舞台上。在众多的民族乐器中,二胡的发展历史可谓短暂,远远不如笛、箫等。但自唐宋以来,它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发展至今,它已成为世界艺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千百年来,由于时间的推移、地域的划分、时代的发展等一系列的变化形成了大量不同种风格的二胡作品。所谓音乐风格就是指音乐作品所表现的主要思想特征和艺术特征。了解这一点,我们才能对作品进行更深入的分析,更淋漓尽致地表现音乐。那么怎样掌握各具特色的二胡作品,敲开风格的“大门”,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了解作品 从哲学普遍联系的观点来说,世界上的任何一件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二胡作品当然也不例外。当我们拿过一首作品,首先必须对它有所了解,不应盲目地去演奏乐谱。这里的“了解”不只是力度,表情术语……更重要的是它的背景,其中包括作品产生的时代、作曲家的生活经历、艺术道路、创作个性以及作品的创作意图。这些才是作品的“根”。另外,我们还应该了解作品的“双重性”,即地域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地域性,就是指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地理环境所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乐曲。我国民族众多,各有各地的方言、各地的民歌、各地的地方戏曲。“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同时也为二胡作品的创作提供了多样化的地方音乐素材。例如:江南的语调柔和,自然环境优美,它所形成的音乐都有着细腻、柔和的特点;那么相对于南方来说的北方音乐,由于北方人的语言粗犷、性格豪爽,那里没有江南水乡的秀雅,但却有冰天雪地的北国风光,这便形成了刚劲、有力、豪放的北方音乐风格。所谓时代性,它是指不同的乐曲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社会背景下所突出的时代意义。例如,有控诉了黑暗旧社会的不平等,憧憬着美好未来的;也有歌颂祖国大好河山,激励人们永远向前的。它所反映的是时代的脉搏,时代的精神。 从“双重性”来说,任何一首作品都有其地方风格,而这种风格又离不开与时代性相结合;反过来说任何一首时代性的作品都呈现出其地域上的风格特征,所以二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因此,我们在了解作品时一定要注意地域性与时代性的相互结合,忽略任何一方都不能完整地表达乐曲的内涵。以《二泉映月》为例,从题目上看是在写江苏第二泉的优美景色,感觉宁静、优美,但作者却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寓情于乐,以乐言志。向我们展现了他饱经沧桑的一生。从地域性来看,作者华彦钧是江苏无锡人,此乐曲具有浓郁的江南韵味,乐句中也呈现着江南小调的色彩及细腻的演奏技巧。从时代性来看,当时阿炳所处时代是军阀混战、日寇入侵的战乱时期,政局腐败、民不聊生。作为社会最低阶层的民间艺人,他的一生是痛苦凄凉的,而在这种情况下,他却表现出了宁折不弯的坚强性格,向黑暗的社会提出控诉,他是处于阶级压迫、民族压迫之下的反抗精神力量的代表。这首作品苍凉中见挺拔,凝静中见刚直,蕴含着大气朴实的美感,有强烈的时代意义。所以,我们在学习这首作品时既应抓住作者的心理,又不能忽视江南地区所特有的风格,注意两者的相互统一,这一点对于表现作品的完整性是极为重要的。 二、抓住特色 在已经了解作品的前提下,我们还要对作品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看它具有什么地方性的特殊技巧、特殊的语调和特殊的旋律线条,这些都是构成区域性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掌握这一点,笔者认为最有效、最科学的方法就是多听、多唱。演奏二胡也应像说话、唱歌一样,有呼吸、有语气、有各种表情,无论是活泼、欢快、委婉、优美的乐曲都表现出一定的内容,即使是最简单的几个音也是有生命的,有的坚定有力、有的轻捷跳跃,一定要表现得地地道道、有声有色。只有“心声相融”,才能掌握作品中的乐感和旋律的起伏流动,从而得到最美妙的“声”。 大多数二胡作品都是与我国的民间音乐相联系的。有的来源于某地区的民歌;有的来源于歌剧或地方戏曲;还有的则与民间说唱有关。因此,多听、多唱与其相关的音乐材料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找到乐曲的源头,还可以丰富我们的大脑,有益于我们掌握各地区的音乐的特点,并富有歌唱性地去演奏。以《江南春色》为例,这是一首有着浓郁韵味的江南乐曲,此曲向我们展现了山清水秀的江南美景。受当地民歌风格的影响,它的旋律线条仍逃不出江南音乐的柔美细腻,再加上其地方特有的润腔风格,使乐曲独具特色,让人耳目一新。笔者建议大家多听、多唱一些江南的民歌,像《茉莉花》、《无锡景》、《姑苏风光》等,这会使你更加确定地去表现美好的江南景色,这也是地域性风格相统一而形成的。再如《豫乡行》、《河南小曲》,它们都是中州地区韵味较浓厚的乐曲,其中借鉴坠胡的大幅度悬腕滑揉手法,这种滑揉要求滑动速度快、幅度大、有强音头,且持续不松劲,要表现得粗犷、豪爽,以表现河南人民豪放的性格。另外,其旋律俏皮、诙谐、流畅,掌握这一类型风格的乐曲,我们也要多听一些河南地区的音乐素材,多唱河南坠子以及豫剧中的唱腔,了解其音乐的语汇。例如:《花木兰》、《穆桂英挂帅》中的片断等等,模仿其唱腔去演奏会使我们轻松地掌握河南地区这类个性音乐的特点。在大量的二胡作品中,由歌剧中的片断改编而咸的也是屡见不鲜。例如:《红梅随想曲》的主题音调来源于歌剧《江姐》中的《红梅赞》,这首作品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乡土气息,并以四川民歌基调为主,广泛吸取了川剧、婺剧、越剧、四川清音、京剧等各种风格语汇加以创作而成,有强烈的戏剧性,又有优美的流畅的歌唱性,它保留了原歌剧的音乐风格,所以多唱《红梅赞》会使自己真正地了解“红梅”的精神,以及全曲的主题。再如:《洪湖人民的心愿》,它源于歌剧《洪湖赤卫队》中的《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它也保留了原歌剧的风格,是音乐创作中声腔器乐化的一种尝试。音乐旋律更近于歌唱,因此更有必要去唱,去了解湖北音乐的风格。此外,还有内蒙风格的乐曲,它借鉴了马头琴的小三度颤音,以表现大草原所特有的风味。《赛马》、《奔驰在千里草原》,就是其特色的代表;还有集压弦和垫指于一身的陕西风格的垫指压滑、秦腔地区的游移音……广泛了解这些特色,有利于我们分析不同种风格的作品,更好地表现音乐。对待国内的作品是这样,对待由国外音乐移植而来的作品也应该是这样。例如:《卡门主题幻想曲》,它来源于歌剧《卡门》中的咏叹调,对待此类作品,我们更应多听、多唱,去找找西方音乐的风格特征,这对我们来说更是受益匪浅的。 由此可见,多听、多唱,对于我们掌握不同种风格的作品是百利无一害的。科普兰说过:“广泛倾听各种类型不同的音乐,一方面可以增进对音乐的爱好与兴趣,同时还可以从音乐作品的比较和鉴别中提高音乐鉴赏能力。”这也可以锻炼我们在众多的作品中鉴别各具特色的风格特征及表现手法,在共性中找出个性。从中,我们还可以得出一个规律:产生于不同时代的作品,在表达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同时,也呈现出各种不同的音乐风貌;同一时期或相近时期产生的音乐作品往往具有相同或相近的音乐风貌。所以说,要掌握多样性风格的二胡音乐,应该培养自己听、唱的能力,学会找其特点,找其规律,使音乐表现得更加具有“风味性”。 三、培养情感 音乐艺术是情感的艺术,是人们情感的凝聚。在二胡的演奏中,技巧固然重要,没有技巧的演奏就像没有翅膀的鸟、没有轮子的车,寸步难行。但有了过硬的技巧,却缺乏感情的投入时,那音乐也是一样的苍白无力。因此,任何一首作品都应从意境着手,以情感为切入口,这样符合艺术审美活动的规律。音乐的两个更为重要的特点:一个是“声”,即音响;另一个是“情”,即“情感”,两者缺一不可。成书于汉代的《毛诗序》中说:“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可见,情感在音乐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 培养情感首先要为自己创设情境,这是“情感化”的基础和前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积累各种类型的素材,为情感的演绎作好充分的准备。积累素材的途径很多,例如:多看电影、戏剧、舞蹈……积累各种丰富的图像,并在情节中感受音乐,了解每个地区的风土人情,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使这些事和像与你的情感相结合,这是培养情感的第一步。其次,要培养自己的想象能力。每首作品都有其特定的情绪,特定的图像画面。创设了情境,我们可以融身于事,融情于景,在联想中产生共振,情发于其中而产生共鸣,想象一切可感知的因素是表现作品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例如:《空山鸟语》是一首技巧性较为突出的乐曲,重在突出画面与意境,它向人们展现了“空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画面,空旷的山,清脆的鸟鸣更是动与静的完美结合,在想象中演奏此乐曲,会发现其别有一番风味。再以《葡萄熟了》为例,它描写了新疆葡萄园里的丰收景象。一串串可人的葡萄诉说着新疆人民的辛勤劳动,一幕幕忙碌的场景表现着又一年丰收的喜悦。伴着舞蹈性的节奏,想象丰收的喜悦,会调动你每一颗律动的细胞,使你在轻松愉快中表现那种收获的美好。这可见想象的重要性。没有想象,不会有“莫扎特的作品是永恒的阳光”“贝多芬是矗立的高山”“巴赫是小溪,是大海”,乘着想象的翅膀去演奏,去理解,让心中有诗情,眼前有画意,流淌在我们指尖的音乐也就充满了生命的灵气。 培养情感还要高屋建瓴。一棵小树之所以有一天长成参天大树,根系不但要扎得深,还要伸得广。除了在情境和想象上着手外,还应在文化艺术修养上不断完善自己,使自己拥有浓厚的民族文化底蕴,这是坚定我们艺术道路的核心与关键。 总之,情感是我们渡水的飞舟,登天的云梯。但丰富的情感不是一天能形成的,它需要我们从学习和生活中去点滴的积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至江河。”只有日积月累,才会使自己的感情丰富,情思细腻,才能成熟地去体现美感,体现风格。从中我们还可以挖掘出作品中的音外之音、景外之景所蕴含的丰富内涵。迈着富有情感的脚步,你会发现二胡音乐的魅力之所在。 掌握二胡作品风格的方法是多样化的。笔者认为综上所述的三个方面,即:了解作品,抓住特色,培养情感是我们敲开风格“大门”的关键,它有助于我们去认真的思索音乐、学习理解音乐、走进音乐、演奏音乐,从好的作品中去获得对二胡音乐的最大兴趣。地区风格的“个性化”是二胡作品尤为突出的特征,丰富的“个性化”又来自丰富的音乐内容。用我们对音乐的极大热情去演绎音乐,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去热爱和深入学习传统民族音乐文化,扎根于民族文化传统的深厚土壤来进行新的创造,用我们手中的“二胡”去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 参考文献: [1]张慧元著《全国二胡业余考级作品集诠释》 [2]王宏建著《艺术概论》 [3]赵寒阳著《二胡高级教程》 [4]赵寒阳著《滑音记法的运用》
1990年:1、论文:《论广播剧音乐的审美特征》《声屏世界》1990第3期1993年:1、论文:《谈乐器发声时的音乐特征》《交响》1993第3期1994年:1、论文:《论江南丝竹的声部润饰与织体》《音乐艺术》1994第3期2、论文:《丝柔竹脆,情深意切》《人民音乐》1994第4期1995年:1、论文:《论民乐器的改革》《交响》 1995第2期2、论文:《再谈民乐的创作与配器》《江西师大学报》1995增刊3、论文:《也谈音乐的美》《江西师大学报》1995年增刊4、论文:《谈视唱练耳的教学》《儿童音乐》1995第4期1996年:1、论文:《忆我的导师——胡登跳》《人民音乐》1996第1期2、论文:《教盲童弹钢琴的乐趣》《钢琴艺术》 1996第2期4、论文《谈现代音乐表现手法的广泛性与直叙性》《交响》1996第4期1997年:1、论文:《略论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1997第1期2、论文:《论传统音乐中的审美品格特征》《人民音乐》1997第12期3、论文:《试论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光明日报出版社》1997版4、论文:《论二胡的揉弦》《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7第1期5、论文:《论歌唱时的审美境界》《黄钟》1997增刊1998年:1、论文:《对现代民族管弦乐创作的回顾与展望》《98’高师作曲理论研讨会》2、论文:《钢琴演奏史》(译文)《音乐探索》1998第2期1999年:1、论文:《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观探析》载《新余高专学报》1999年第4期 该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国家教育部主管杂志)2000 年第2期转摘2000年:1、论文:《赣中花钗锣鼓乐研究》《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 第3期2、论文:《传统民族乐曲中的旋律发展手法探析》《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3、论文:《论德彪西管弦乐语言特征》《乐府新声》2000年第2期4、论文:《中国音乐学科理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人民音乐》2000年第1期,该文被《音乐、舞蹈》(人民大学复印刊物)2000 年第2期全文转摘5、论文:《“自性危机”论不符合中国音乐的事实》《新余高专学报》2000年第3期6、论文:《试析黑格尔论艺术想象》《解放军艺术学院学院学报》2000年 第2期7、论文:《从赣南的地域环境看客家山歌的特色》《音乐探索》2000年第4期8、2000年被聘为《中国音乐大百科全书》部分条目的撰稿人2001年:1、论文:《龙虎山道教音乐历史文化透视》《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1 第3期2、论文:《论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1 第3期3、论文:《音乐美的本质—兼评汉斯立克的“论音乐的美”》《新余高专学报》2001年第1期2002年:1、论文:《道教音乐美学思想和审美品格探析》《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 第2期2、论文:《中国民族管弦乐的历史与展望》《音乐探索》2002年 第2期3、论文:《对<沃采克>最后一个间奏曲和终曲的音乐学分析》《乐府新声》2002 第1期4、论文:《音乐研究中的常用方法与选题原则》《交响》2002 第3期5、论文:《中国道教科仪音乐研究在抢救和保护“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工作中的意义》2002年12月“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抢救与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宣读2003年:1、 论文:《音韵悠悠 筝魂长留》载《人民音乐》2003年第4期、载《音乐周报》2003年1月10日2、 论文:《系统建设民族器乐(欣赏)资料的新构想》2003年11月《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研讨会》论文集2004年:1、论文:《龙虎山天师道科仪音乐之渊源与流变》《中国音乐》2004 第3期2、论文:《赣东北吹打乐社—“串堂班”研究》《中国音乐》2004第2期2005年:1、论文:《弋阳腔学术研讨会综述》《人民音乐》2005 第3期2、论文:《赣东北串堂音乐研究》《中国音乐》2005第2期3、论文:《弦索乐配器研究》《音乐艺术》2005第3期2006年:1、论文:《孟戏剧本“长城记”音乐形态研究》《中国音乐》2006年第3期2、作品集:《傅利民音乐作品选集<荷花引>》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1版2007年:1、论文:《道教科仪音乐的宗教功能》《中国音乐》2007年第1期2、论文:《赣中南窑头打八仙音乐考察与研究》《音乐研究》2007年第1期 1、论著:《美学与美育教程》(江西高校出版社1996版)2、论著:《音乐美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3、论著:《斋醮科仪 天师神韵》(四川巴蜀出版社2003年版)4、论著:《乐种学讲义》(中国音乐学院油印教材2003年)5、论著:《音乐论文写作》(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6、论著:《民族器乐配器》(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7、论著:《傅利民音乐作品集》(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8、论著:《中国道教音乐文化》(中国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年版)9、论著:《江西苏区音乐文化研究》(中国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年版) 1990年:1、作品:《江西师范大学校歌》 江西人民广播电台播出1991年:1、作品:歌曲《送电工人上井冈》《心声》歌刊1991第4期2、作品:童声合唱《蒲公英的欢笑》《心声》歌刊1992第2期1992年:1、作品:二胡与扬琴《春遥》1992、5、8上海东方电台播出1993年:1、作品:民族管弦乐《赤壁随想》上海东方电台播出1994年:1、作品:丝弦五重奏《深秋的田园》 .9上海东方电台播出1995年:1、作品:二胡与扬琴《春遥》1995、10、29江西电台专题音乐2、作品:歌曲《永远响亮的金唢呐》播出于江西电台、电视台3、作品:歌曲《山里老表乐呵呵》1995分别播出于江西电台、电视台,发表于水力电力出版社的《歌曲集》;获省创作一等奖4、作品:歌曲《小屋的蜡烛》1995 播出于江西电台5、作品:钢琴独奏《欢乐的童年》—播出于江西、北京国际广播电台1996年:1、作品《万泉河印象》[扬琴独奏]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996、7播出)2、作品《第Ⅱ号》[丝弦五重奏] (江西人民广播电台1996、11播出)3、作品:歌曲《中国·母亲》《心声歌刊》1996第6期 获江西省广播征歌一等奖4、作品:歌曲《点燃希望的灯》江西人民广播电台;获江西省新歌评选一等奖5、作品:歌曲《红绿兰的故事说不完》江西有线电视台;获江西省歌曲评选“十佳歌曲”奖1997年:1、作品:歌曲《永远响亮的是那金唢呐》1997《声乐演唱与伴奏》;《音乐周报》1998年5月8日版(总739号)2、作品:歌曲《采桑子》1997《声乐演唱与伴奏》3、作品:歌曲《永远响亮的金唢呐》1997《声乐演唱与伴奏》4、作品:歌曲《归帆》江西人民广播电台5、作品:歌曲《献给你一束万年青》江西人民广播电台6、作品:笛子独奏《兰花花》上海东方广播电台7、作品:丝弦五重奏《深秋的田园》江西人民广播电台年播出8、作品:歌曲《这里是中国的土地》江西人民广播电台播9、作品:歌曲《回归颂》江西人民广播电台播出1998年:1、作品:《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二胡独奏曲](入选《全国二胡(业余)考级作品选》第三套第二册)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版2、作品:二胡与扬琴《春遥》上海电台播出3、作品:歌曲《中国、母亲》江西人民广播电台播出4、作品:歌曲《红绿蓝的故事》1998 年10月获江西有线电视台歌曲创作评选“十佳歌曲奖”1999年:2、作品:二胡独奏《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载《全国(业余)二胡考级第三套作品集》 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版2001年:1、 作品:歌曲《难忘岁月如歌》2001年7月在中央电视台、江西电视台播出,并刊于《心声歌刊》2001第3期。2004年:1、作品:歌曲《飞吧 白鸽》。2006年:1、作品集:《傅利民音乐作品选集<荷花引>》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1版
高等师范音乐系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合格的中小学校音乐教师。因此,培养的学生既要掌握音乐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又要掌握基本教育教学规律,是“通才”,同时还要成为具备从事技能教学的“专才”,它不是像有些音乐院校(或普通高校音乐表演专业)那样培养专门的歌唱、演奏、作曲等人才。作为高等师范音乐学专业,其课程特征是双专业的教育,即融专业性与师范性为一体的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高师音乐系毕业生的教学能力和组织能力要远比其个人的演奏、歌唱能力重要,这也决定了高等师范二胡课的一个师范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既要有一定的演奏能力,更要有较强的教学能力。然而,如何针对高等师范院校(以下简称高师)的学生较晚(一般在初中或高中才开始)学习二胡、基础相对较差、课程设置面广、学习任务较重的现状展开教学,使培养出来的二胡专业(主修)学生既是“通才”又是“专才”?下面笔者具体谈谈个人的看法和教学体会。 一、重视基础理论与练习方法 从高师培养目标来看,学生学习二胡不是面向舞台,而是面向讲台。要使学生能够胜任中小学二胡课的教学或课外辅导,除了必须充分重视音乐基础理论学习外,还应重视二胡基本理论、练习方法的学习。 一般来说,高师院校三、四年级主修二胡的学生,在入学前都有不同程度的基础,虽然各人的经历不同,但大多数都是在没有专业二胡教师指导下学习,因此他们有些在基本方法,如持弓、运弓、触弦、发音等技巧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急需解决的各种问题。而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除了入学前有些学生缺乏正确的指导,还与他(她)们对这些基础演奏理论不重视有一定的关系。所以,进入高师专业学习二胡的学生,要充分重视这些演奏技巧的理论学习,这样才能使学习演奏少走弯路,不断提高。 另外,练习方法是否得当。这对学习者的练习效率,演奏、教学能力的提高影响很大。例如在练练习曲(或独奏曲)和空弦(长弓)、音阶时,有些学生习惯将练习曲(独奏曲)与长弓、音阶的练习独立分开(指在不同单位时间里分别练习)练习;而有些人则喜欢将空弦、音阶的练习与练习曲、独奏曲的练习有机结合起来。笔者认为,后者的练习方法是比较正确的,效率也很高。即要求我们在每次练琴时,都先练习10―20分钟的空弦和音阶,这样,无论大小臂的放松、左右手的姿势,还是音准、发音等,都能使练习者比较有把握地为练习曲、独奏曲的练习做准备。 二、寓教于学 寓教于学是高师二胡课(包括整个管弦乐课)的重要师范教学特色。高师学生的“学”,是为了毕业后的“教”。因此,在高师二胡课的教学中,老师首先要很好地研究教与学的关系。这种联系本身也是高师教学师范特色的具体表现,它涉及到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等一系列问题。在二胡教学中,笔者体会到,教师的教学方法应该是寓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于各种技巧和不同风格乐曲(包括练习曲)的练习中,是比较有效的办法。这明显区别于培养专门演奏人才的做法,使高师学生能够在演奏中学到教学方法,同时,学习教学方法又能启发自己的练习,而且还可以将毕业后的教与学有机联系。 具体来说,首先,在基础训练的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演奏能力。基础训练是二胡演奏技术的基础,是入门手段,是深造的阶梯。没有扎实的基础训练,其技能技巧的发展是很有限的。长弓练习,要求正确的持琴、持弓姿势,处理好弓和力点的关系;要求手臂放松、运弓平稳、发音结实、力度均衡,先练内弦再练外弦。各种调式音阶的练习,对音准的帮助很大。古人说“心之官则思”,就是通过个人的观察和思考有效地促进自己教学能力的提高。 其次,通过不同风格、不同技巧练习曲的教学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演奏和教学能力。众所周知,练习曲是二胡技术训练中系统性强、艺术性也较强的重要内容。如“垫指滑音练习”,这既是一首江南丝竹风格的练习曲,要求运弓平稳连贯,又是一首技巧性的练习曲,除垫指滑音及回转滑音外,还有倚音及连弓和分弓(快弓)的练习。该曲旋律优美、流畅,风格特征明显。通过教学,不但可以使学生掌握垫指滑音、回转滑音等演奏技巧,了解江南丝竹的风格特征,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而且通过对该练习曲循序渐进的教学,也可以使学生了解和逐步掌握此类风格练习曲的教学方法。 三、各种技巧训练和艺术表现的辩证统一 音乐是音响的艺术,也是一门情感的艺术。音乐能塑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反映客观现实和表现人的思想感情。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掌握音乐技巧,再运用掌握的技巧更好地去表现音乐。 实践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技能、技巧训练时,老师要让学生知道如何注意眼、耳、手的密切配合,领会演奏方法,让他们懂得从音响效果上去增强自己的音乐感受,或者是从所学的音乐理论(如曲式结构、体裁风格等)、文化知识、艺术修养和生活经验等方面去启发个人的思维联想,感受其感情内涵,激发他们的演奏激情。 结语 总之,高师主修二胡的学生在毕业后一般都担任中小学校的音乐教师。由于目前农村中小学条件还比较差,大多只能买一些二胡或笛子之类的小乐器,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培养中小学校师资的高等师范院校,不但应多加强二胡等民族管弦乐的教学,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二胡演奏技能和教学能力,不断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如可以增开民族器乐法课程,增开可以加强学生民族音乐理论的课程,如中国民族音乐、中国音乐史、中国传统音乐结构学等,这样才能使高师培养的二胡专业的学生成为“通才”与“专才”兼备的合格教师,才能更好地突出高师二胡教学师范特色,达到高等师范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林俊卿.二胡教程[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2]王国潼,周耀锟,张韶.二胡练习曲选(续集)[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 [3]朱道忠.二胡演奏基础[M].广州:花城出版社,1986. 作者单位:龙岩学院艺术系 (责任编辑:贺秀梅)
音乐学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的综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以下是一篇关于音乐学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仅供参考!
论文题目: 关于鲁道夫·甘茨《钢琴手指练习—为现代和特殊而作》的探究
一、选题背景
随着西学东渐的深入,生活水平的提升,我国目前学习钢琴的人数越来越多。各类培训机构日益增多,年轻的钢琴老师也在逐年增加,钢琴变得越来越普及。绝大多数学生以及年轻的钢琴老师的手指练习却只停留在钢琴启蒙阶段,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目前我国钢琴手指练习利用率虽高但是效果不甚明显,借鉴国外教材数量上有一定局限性。其次,我国钢琴指法练习的理论成果还没有形成体系,使得钢琴的学习者在使用手指练习册方面没有自觉性,或是在手指练习中找不到适合自身的、适合不同时期各个曲目的应对方式。同时,因为钢琴手指练习法种类和方式五花八门,使得国内外钢琴学习者在指法练习上难以找到适合自身的手指练习法,而本文通过对鲁道夫·甘茨的《钢琴手指练习——为现代和特殊而作》的研究分析,来告诉钢琴练习者如何找到适合不同特点的去进行有针对性的科学且系统的手指练习的方法。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钢琴的演奏是一项复杂的思维和实践活动,有其本身严密的逻辑系统顺序和认识发展规律。一个合格的钢琴演奏人才不是短短几年就能培养出来的,必须根据钢琴教学的特点,通过系统、正规、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扎扎实实地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地反复训练积累,逐步提高。俗话说“基础越厚实,上面盖的楼就可以越高”,就是这个道理,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学习体会以及教学经验,根据不同钢琴学习者的自身条件,可以说不同的人的身材比例、四肢的灵活程度都不一样,所以所具备的演奏条件也并不一样。身体条件的差异,都会或多或少的存在手指上力量不匀、不够灵活、配合困难、相互牵制又不独立的情况。所以钢琴学习者在手指练习方面要保持经常的锻炼才能有效克服演奏中出现的各种技术上的困难。无论是作为听众或者是演奏家都知道,精彩的音乐诠释需要演奏者全身心投入的演奏,细致、细腻地刻画出作曲家对于音乐形象、音乐情感,而这一切都需要无与伦比的技巧,可以说,如果没有非凡的技巧,音乐的表现就几乎为零。而基本技术包括了钢琴演奏中所遇到的所有技术问题,渗透于所有伟大音乐作品的每一个句子中,每一句句子都需要钢琴演奏者的精雕细琢,以此呈现出完美的感觉。手指是演奏钢琴直接触及琴键的部位。用著名钢琴家涅高兹的话来说,在钢琴演奏中,手指是“前线的战士”,是“声音的制造者”,是“钢琴弹奏的直接创造者”和“钢琴家意志的执行者”。法国著名钢琴家玛格丽特·朗则这样来强调手指的意义,她说:“要能够清晰明了,意义清楚,表情丰富地说出音乐要说的话,钢琴家应有会说话的手指。” 而要拥有这样的手指必须要有良好的手指基础训练,手指的力量、灵敏、速度以及基本的指触方式和控制能力是钢琴技巧最重要的环节,是钢琴演奏基础的基础钢琴学习者必须用大量的时间进行基本技术的训练,对于手指、臂、腕等生理机能的潜力,都能得到非常好的发掘,为日后的进一步学习奠定极其坚实的基础。
技术训练是任何一位从事钢琴演奏者在学习生涯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而基本的技术训练每一份努力,都将得到相应的回报。我的导师曾经对我说过:“在正式练琴之前,手指练习是极为重要的!!!”这好比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在大赛之前都要有相应的热身运动一样。在我们日常的练琴中,合理分配练琴中作品与“热身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每天有四个小时的练琴时间,那么前一个小时的基本手指练习的“热身”是极为重要的。有了热身手指彻底活动开了,余下的练琴效率会得到大大的提升,甚至花两个小时就可以达到三个乃至四个小时的练琴效果。从业余的考级中我们看到音阶、和弦、琶音技术是必不可少的考试项目,作为专业院校学生技术考核中也同样会考这样的项目。无论是专业还是业余演奏得人技术训练对于任何层次的人都是非常重要的,技术训练是不同层次人群必不可少的武器。但是在很多业余学生从不或很少进行技术训练练习,有些人只是为了应付钢琴考级才应考级要求弹奏相应的几个调的技术练习,更有甚者对调性感全无,只了解从什么音到什么音的位置。更别提这种技术练习中对自己会有什么作用?只为了应付考试,而在平常的学习及练琴中就放弃这个部分了。这部分对基本功的忽视的人群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就是技术生硬、进步缓慢、练琴效率极低。而不少令人感到“进步神速”的学生却在技术练习上下苦功夫,他们的苦练所带来的甜头就是在更进一步在这里下功夫,这种良性循环使他们取得了飞跃,并且一直不断的进步着,也同时获得相应的成就。许许多多的钢琴家更是从小起直至整个演奏生涯当中从没停止过一天的基本技术的练习。在这一切证明之后,难道你还能怀疑钢琴基本技巧训练的重要性吗?那么,到底需要多少时间进行这一训练呢?答案是在你能够承受的范围中越多越好。针对技术训练的教材很多,从不同时期、不同地域都有。在我国使用最广泛的针对技术练习的主要是法国的'教材《哈农》、上海音乐学院陈庆丰教授的《钢琴音阶琶音和弦》、法国科尔托的《钢琴技术的合理原则》、施那贝尔的老师、奥地利的施密特《钢琴手指练习》,这些在通常的钢琴教学中这些教材被人们广泛所使用。笔者论文中介绍的鲁道夫·甘茨的《钢琴手指练习——为现代和特殊而作》不仅仅涵盖以上教材中的侧重点,而且还立足二十世纪音乐语汇创造出新的训练方法。二十世纪存在着许多新的语言,因此我们再训练中有不同于其他音乐风格的特征,因此选用一本合适于技术练习的教材对演奏有着非常好的帮助。
三、本文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
鲁道夫·甘茨从小就接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他早年求学于苏黎世音乐学院与 Friedrich Hegar(弗兰德里奇·黑格尔)学习大提琴,然后又与 Robert Freund(罗伯特·弗里德)学习钢琴,他又同时在洛桑音乐学院与 Charles Blanchet(卡雷斯·布兰切特)学习作曲。在 12 岁时就被公众成称为大提琴家,在 16 岁时也被称为钢琴家。1896 年 3 月 20 号,在洛桑首演拉赫玛尼诺夫升 C 小调前奏曲,6 月 24 号,演奏贝多芬第三钢琴协奏曲,同时获得艺术家文凭。在 1897-1898 年期间,他在法国东南部的一个城市斯特拉斯堡拜在 F. Blumer(F·布拉莫)学习钢琴,在 1899 年鲁道夫·甘茨参加在柏林的专业钢琴课程并跟随 Ferruccio Busoni(费鲁奇奥·布索尼)学习钢琴。1901 年至 1905 年鲁道夫·甘茨去了美国并以教授身份加入芝加哥音乐学校任芝加哥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1905-1908 年,鲁道夫甘茨在美国与加拿大讲座多次。1921 年至 1927 年出任圣路易斯音乐总监并且担任圣路易斯管弦乐团指挥之后他便往返于美国、欧洲相继巡回演出。1929 年任芝加哥音乐学院负责人,1933 年成为芝加哥音乐学院校长,他邀请了阿诺尔德·勋伯格来任教,但是勋伯格的健康原因不适合他在芝加哥生活。他在 1938 至 1949 年期间,他与纽约爱乐乐团和旧金山交响乐团一同成功举办了年轻艺术家系列音乐会,同时他还是芝加哥音乐学校的钢琴系主任。1954年虽然他从芝加哥大学退休,但是直到 90 多岁,他仍兢兢业业的为学生授课。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框架
(一)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在钢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大体分为三个时期: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浪漫时期、现代音乐。每个时期的乐曲风格虽然都有很大差异,但是乐曲的发展总是在总结前人的经验加以创新得来的,所以对于技术上的要求确实是承前启后的,而且难度系数也是越来越高。本文以鲁道夫·甘茨的《钢琴手指练习——为现代和特殊而作》为切入点,以此本钢琴手指练习教材的“现代”和“特殊”两个关键词作为文章为两大亮点,整合每个章节的练习侧重点和各种不同技术所对应的钢琴作品的适用性进行综合分析,用来阐述其编排的科学合理性以、利用价值以及使用方法。
(二)本文研究框架
本文研究框架可简单表示为:
五、写作提纲
摘要 3-4
ABSTRACT 4-5
第1章 绪论 7-11
研究目的背景、方法及思路 7-10
研究目的 7-9
研究背景 9
研究方法 9-10
研究思路 10
国内外研究现状 10-11
第2章 鲁道夫·甘茨生平 11-15
求学和工作经历: 11
演出经历 11-12
音乐创作与著作 12-13
录音 13
教学成果 13-15
第3章 鲁道夫·甘茨《钢琴手指练习》成书背景及简介 15-21
成书背景 15-17
教学考虑 15
现代音乐发展的需要 15-17
《钢琴手指练习——为现代和特殊而作》简介 17-21
慢练的重要性 17-18
指法的选择 18-21
第4章 《钢琴手指练习——为现代和特殊而作》的技术要点分析 21-57
针对书名中“特殊”的诠释 21-49
“人有我特”——关于手指的独立性训练 21-35
“人无我有”——个性化的训练指导 35-49
针对书名中“现代”的诠释 49-57
关于“现代八度”的技术训练 50-52
“音簇”技术 52-53
“现代三和弦”的练习 53-55
双调性音阶 55-57
结语 57-58
参考文献 58-60
六、本文研究进展(略)
七、参考文献
[1] RUDOLPH GANZ 《A MUSICAL PIONEER_JEANNE COLETTE COLLESTER》
[2]Charles Louis Hnon,John W.(COP) Schaum:《Hanon-schaumAlfred MusicPublishing》
[3]MASTERCLASS:《How to make Hanon''s piano exercises workfor youInternational Piano》
[4][美]Ingrid Jacobson , Czerny &Hanon—《PianoStudies Selected for Technique and Musicalitys Alfred Music Publishing》
[5]Jim Samson “Virtuosity and the MusicalWork. The TranscendentalStudies of Liszt”,University of [6]哈农.《哈农钢琴练指法》[M].湖南文艺出版社,1999
[7]卞萌.《中国钢琴文化之形成与发展》[M].华乐出版社,1996
[8][匈]约瑟夫·迦特.《钢琴演奏技巧》[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9][法]哈农.《哈农钢琴练指法》[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10][美]乔治·考切维斯基.《钢琴演奏的艺术》.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
相关文章:
1. 音乐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2. 音乐论文开题报告:浅谈歌唱的发声练习
3. 音乐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4. 广告学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5. 艺术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6. 传媒专业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7. 基于Android音乐播放器的设计与实现开题报告
8. 舞蹈专业开题报告范文
给你个提纲:1 导语 二胡的起源 二胡的特点 历史悠久的民族乐器 演奏方便,灵活易学,易普及 表现力丰富, 但,转入正题:二胡是一个非标准音阶乐器,这就提出了一个关于二胡 音准的问题。2 关于音乐 乐音与噪音 音乐的三要素 音律 节奏 强弱 其中,音律是音乐的灵魂3 关于二胡音乐 二胡特点 重叙导语中的有关论述 重点阐明二胡音乐的美 二胡涵盖于音乐艺术,必须遵循音乐的规律,主要是音律4 二胡音准的重要性 音准是音乐属性的要求 音准更能体现二胡的特色 音准有利于增强乐曲的表现力 准音与非准音的适当对比,更能表现一些特色意境,使音乐更丰富多彩 ……5 结语
这个好说,可以给你————要吗
姓名:田季昌
音乐学院 音乐学专业 学号:100914201
一、选题评估
(一)研究对象
中小学音乐课
(二)研究目的
钢琴即兴伴奏是一门独立的音乐表演艺术,由于它的重要性不容易被理解,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而中小学音乐课上的即兴伴奏是调动学生对音乐爱好的一种手段,所以对大学师范类的音乐学生应该注重高音伴奏的培养。随着初、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执行,对对教师的综合能力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钢琴伴奏又恰恰具有实用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综合特点,搜易我认为此题具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本人发现已有一部分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如徐向黎于2003年发表在辽宁教育研究中的《关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键盘乐器教学改革的初探》王月萍参与编写的全国教师培训教材《音乐教学基本功训练》
(三)研究意义
目前我省中小学音乐教师钢琴即兴伴奏的能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音乐基础较差的教师问题(一)钢琴弹奏技巧不扎实,或者说没有经过正规的训练,伴奏的最基本音型如和弦及转位的弹奏指法和触键方法都不明确,因此连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都成问题,更谈不上伴奏音型的丰富多彩。(二)缺乏键盘和声及曲式等理论知识,在和弦序进方面没有规范的设计,甚至调性都不准确,在键盘上每个大小调最基本的Ⅰ、Ⅳ、Ⅴ级还不熟,在伴奏中左手只是跟着旋律音弹八度或单音,没有用和声来衬托丰富旋律的效果。(三)伴奏音型掌握的少,或不能适当地应用。对于不同体裁风格的歌曲所应使用的音型分辨和使用的能力差,千篇一律所以应该重视中小学音乐课上的钢琴伴奏的的重要性。
二、选题研究现状评述
(一)与中小学钢琴伴奏直接相关的文献资料有龚耀年的《小学-音乐教材歌曲钢琴伴奏集》。辛笛. 编配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简谱钢琴即兴伴奏儿歌68首》李万军的《偏
远地区小学音乐即兴伴奏水平急待提高》王燕如的《论音乐专科学生钢琴即兴伴奏》
(二)分析原因
钢琴即兴伴奏能力是真正衡量一个人整体音乐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这种能力的普遍不足是乌兰察布市音乐水平(即包括中小学音乐教师,也包括高师音乐教育)参差不齐、整体偏低的表现之一。通过调查分析发现,我区目前中小学音乐教师钢琴伴奏能力在音乐课内的发展,存在以下问题:
1、观念问题
多数教师大都赞成音乐教师必须掌握钢琴即兴伴奏能力,同时也认识到钢琴伴奏能力的教师必备的一项教学基本功,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10%的教师认为操作起来很困难,此项效果会不会都不会影响教学效果。这就涉及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方法、教学效果都有待于提高。
2、师资问题
(1)教师工作量大。学校教师与在校学生不成正比。每位教师每周上课节数为20--25节,这就还不包括每周的课外辅导。
(2)教师学历职称不尽如人意。
(3)由于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教师的专业基本功出现偏科现象严重,有的教师能弹不会唱,有的教师能唱不能弹,而有别的教师既能弹又能跳。大部分老师即兴伴奏能力差有待与提于高。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通过中国知网、以及其他途径查阅了大量有关本研究的文献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加工、汇总,使其成为论证研究最为有力的依据。
(二)调查研究法
通过对学校教师及其团队成员等面对面的采访调查,获得最直观的研究资料。
(三)比较研究法
以中小学音乐课为主体,使之与其他不同地区的音乐课程活动作比较,从而得出钢琴即兴伴奏有待于提高的原因。
(四)个案研究法
对西岗小学的音乐课进行调查研究
四、研究过程
(一)问卷调查,调查开始之前先设计问卷
(二)访谈
(三)交流听课
五、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一)钢琴弹奏技巧不扎实,或者说没有经过正规的训练。
(二)缺乏键盘和声及曲式等理论知识。
调查中了解到教师在高校学校期间往往不喜欢学习理论,学校的教学理论也不高,教学质量有待提高。而部分中学教师在把毕业前在校期间没有好好的学习理论知识,所以在理论上缺乏,从而影响伴奏是的旋律效果。
(三)学习钢琴起步晚
大部分教师当初学习的时候都错过了学钢琴的大好时机,对于不同的伴奏音型不能正确的运用,然而在现在的教师岗位上如何利用好自己的时间去提高钢琴伴奏能力,是我们要探讨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六、论文进度安排
2012年3月7日——2012年4月24日,确定选题,查阅资料,撰写提纲; 2012年4月25日——2012年5月15日,撰写开题报告,答辩;
2012年5月16日——2012年6月30日,修改开题报告,答辩;
2012年7月1日——2012年8月30日,撰写论文初稿,交予指导老师进行修改; 2012年9月1日——2012年11月30日,对初稿进行修改,完成第二稿,交予指导老师进行修改;
2013年2月——2013年5月30日,完成定稿,论文答辩。
七、参考文献
[1] 约·霍夫曼:《论钢琴演奏》【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 代百生:《钢琴教学法》【M】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3] 魏厅格:《钢琴学习指南》【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4] 《即兴伴奏使用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
[5] 张丽君 陆志成:《钢琴即兴伴奏教程》【M】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
[6] 高天康:《使用钢琴即兴伴奏编配法》【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年6月
[7] 王安国:《从实际到决策我国名校音乐教育发展》【M】花城出版社2005年5月
[8]孙伟权 巢志钰:《键盘即兴伴奏指南》【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1月
[9] 石峰:《音乐世界趣谈》【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年3月
姓名 指导 教师 毕业论文(设计)类型 论文(设计)题目 学号 专业 音乐学 班级 082
职称
副教授
职务
教师 C、研究综述 D 综合 E 其它。
A、实验实践 B、教育教法
浅谈新课标下如何发展我国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
开题报告
一、 论文题目:浅谈新课标下如何发展我国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
二、目的与意义: 目的: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音乐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逐步得以体现。 为了体现新课标理念,每个音乐教师都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着。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许多体 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都成了单纯的走过场,并没有真正体现学生音乐学习的有效性。我们在 实践课改新理念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学生音乐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关注如何 让学生的音乐学习更加有效。
意义:
中小学音乐教育是我国普及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启蒙教育。其中音乐作为美育教育 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其它教育方式无法替代的,音乐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起着不可 低估的作用。多年来,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育一直受到应试教育传统观念的禁锢,而管理者意 识落后、师资队伍缺乏、理论水平较低、教学设备简陋等。音乐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 途径,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研究方案
研究内容 (一)倡导教育新理念 1、教学视角的变化 2、教学方式的转变 3、教学重心的转变4、教学评价的转变 (二)改善教学设备,提高师资力量 1、教材 2、教学设备 3、师资力量 (三)改变教学模式,形成多样地开展教学活动 1、大量地开展高雅音乐的赏析课程 2、引进课堂乐器 研究方法 资料搜集法、举例法、描述性研究法、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