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我国铁矿石研究分析论文

我国铁矿石研究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

我国铁矿石研究分析论文

China is the biggest buyers of international iron ore, since 2000, along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China's voracious demand for iron ore, unable to meet demand and domestic production of iron ore import steel enterprises need, so China's imported iron ore, the number of successive incremental demand for imports the proportion of gradually improving also. Judging from the demand, iron ore is the main raw material, production of pig iron pig-iron in recent years in China has been sharply increased. With China's iron ore imports rise gradually, the average price of iron ore import also continues to rise. With the international iron ore import prices continue to rise, the domestic market quotation also is rising this paper, first, the situation in iron ore trade was studied, and analyzed the collapse of iron ore annual pricing mechanism of our country the influence of iron ore trade of our country, and then analyzes the relevant industry (mainly for steel) of the problems and analysis results, this paper argues that should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study of iron ore, the futures products financial industry as soon as possible, should intervene iron ore swaps market, promote the JinRongHua, iron ore prices for government should quicken the green new energy alternatives, increa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pport, and seeking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铁矿石是世界钢铁工业最基本的原料,被誉为钢铁工业的"粮食".钢铁是国家的命脉,是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保证.作为新兴市场国家的中国,钢铁资源的多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

因为我国占据世界第一大钢铁生产国已经很多年了。而且国内的钢铁往往是供不应求。

1中国去年钢产量亿顿,进口铁矿石亿吨,自产铁矿石亿吨。2我国的铁矿石的供应主要来自两个国家四大供应商,分别为巴西的淡水河谷集团;澳大利亚的必和必拓集团,力拓集团与FMG集团. 铁矿石对比:其中巴西的铁矿石(主要为扬迪矿粉)含铁量较高,价格也很高;澳大利亚的皮尔巴拉矿粉含铁量较巴西的扬迪矿粉低,但价格相对便宜. 综合对比:从巴西的桑托斯港到中国上海航程为11840海里,运费为每吨83美元;澳大利亚的墨尔本港到中国上海航程为4460海里,运费为每吨36美元.由于巴西的铁矿石价格较高而且运费很贵(巴西的铁矿石价格出矿价比澳大利亚的铁矿石运到中国的价格还贵),所以我国的钢铁厂商主要从澳大利亚的必和必拓集团,力拓集团与FMG集团手中购买铁矿石. 我国每年购买的铁矿石占世界当年铁矿石总产量的39%左右,所以铁矿石的价格对我国来说事关重大.为此,我国加入了一年一度的铁矿石价格谈判当中(钢铁生产厂商如中国宝钢,日本新日铁,德国蒂森克虏伯与铁矿石供应商力拓集团,巴西的淡水河谷集团与必和必拓集团进行每年一次的一对一谈判,以保证自己国家的利益)所以各个国家铁矿石的区别与谈判影响不大.好一点的在巴西和智利,其余国家的铁矿石质量都差不多(价格才是最重要的). 3。 现在日本新日本制铁联合韩国浦项钢铁与必和必拓谈判,减价35%,德国蒂森克虏伯钢铁代表欧洲和巴西淡水河谷谈判,减价36%,中国不同意,与力拓谈判,要求减价40%以上,理由是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理由合理}。但力拓不接受,所以还在谈判。但2010年的谈判即将开始.4。弊:很明显,钢铁的原料是铁矿石,铁矿石涨价钢企的的生产成本上升不利于市场竞争利:更简单,中国是以宝钢集团为首的垄断钢铁集团,铁矿石涨价就给了他们名正言顺的提高钢铁出厂价,下月宝钢将宣布钢铁出厂价格起码上涨10% 希望对搂主有用。

中国进口铁矿石研究论文

改革开放全今,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各类基础设施的建造推动了钢铁业的全面发展铁矿石作为重要的钢材生产原料不可避免的成为了整个钢铁行业乃至全中国关注的焦点。钢铁业属于基础产业,对国民经济影响重大。我国的自有铁矿资源丰而不富,只能部分满足生产需要,因此我国的钢铁企业每年仍需从国外进口铁矿石,对外依存度较高。近几年,铁矿石进口价格始终保持上涨趋势,高昂的生产成本已经日益成为制约钢铁行业发展的瓶颈。而铁矿石国际贸易形势也在不断的变化,因此,研究铁矿石国际贸易变化的新趋势以及我国钢铁生产企业应采取何种策略应对变化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本文将采用描述、对比等方法对于铁矿石国际贸易金融化趋势对于我国钢铁产业的影响以及我国钢厂应如何应对变化等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探讨。文章首先将介绍国际铁矿石贸易的背景及本文的研究方向:其次回顾铁矿石贸易发展历程,客观描述国际铁矿石贸易格局的过去及现在的状况以及中国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并全面分析中国在贸易中处于劣势的原因,即生产购买力量分散和铁矿石进口渠道管制两方面;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金融化趋势的两种主要表现形式:指数定价及掉期合约交易,并说明金融化趋势对于现实的铁矿石贸易已经产生的影响以及中国对该趋势呈现的不同态度;接下来第四部分着重分析了金融化趋势的特点将加深购买力分散和进口管制两个问题带来的影响,并且指出金融化趋势还将给我国钢铁行业带来包括自有指数领域的空白、金融人才的缺失以及对于贸易上游环节缺乏参与等新的问题;论文的第五部分将逐一针对第四部分提出的各个问题给出作者自己的分析和意见。文章最后得出结论,对于铁矿石贸易模式变化的金融化趋势,我国钢铁行业应该继续严格执行淘汰过剩产能、提高行业集中度的策略:对于小钢厂放弃使用“管制”的行政手段,而是采取“抓大放小”的原则,让市场自行完成优胜劣汰资源配置的过程。其次,我国钢企要找到并利用自身优势,开发我国自有的铁矿石指数,培养自己的金融人才。最后,对外学习日本的经验,积极参与国际矿山的开发,探寻最佳方式控制海运成本,加强对于铁矿石贸易上游环节的参与。只有这样我国的钢企才能在稳步的发展中,逐渐摆脱进口大国缺乏话语权的尴尬局面,实现健康持久的发展。关键词:铁矿石贸易、指数定价、掉期交易、行业集中度

铁矿石是世界钢铁工业最基本的原料,被誉为钢铁工业的"粮食".钢铁是国家的命脉,是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保证.作为新兴市场国家的中国,钢铁资源的多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

作为非从业者, 基本认知和逻辑思维可能都不够专业,还请各位批评指正!

有必要说一说全球铁矿石分布情况。

全球铁矿资源分布极不均衡, 位列前十位的国家依次是澳大利亚、加拿大、俄罗斯、 巴西、中国、玻利维亚、几内亚、印度、乌克兰和智利 。这10个国家铁矿资源占全球资源总量超过80%, 其中澳大利亚居首位,约占全球总资源量18% 。

大家都习惯把中国称之为“基建狂魔”,进入2000年后,超级工程不断涌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高速发展。比如新时代中国名片的高铁、中国基建走向强国的桥梁工程,见证中国速度还有很多,比如城市轨道交通、大型LNG运输船、智能装备领域的掘进机械等等。

中国经济发展速度领跑全球,在这种背景下,钢铁,乃至铁矿石的需求增长暴增。

2021年1-5月,中澳贸易额达到亿美元(约562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 。在中澳战略经济对话暂停后,中澳贸易额为何不减反增呢?

这就是铁矿石疯狂涨价带来的结果 。前五个月,中国累计进口铁矿石亿吨,同比增长6%;铁矿石平均价格飙升至每吨元人民币,上涨 ,铁矿石价格犹如坐上了“过山车”,呈现出大涨大跌的态势。到上个月(2021年5月),普氏铁矿石价格指数曾突破230美元/吨的大关,相较于2020年全年普氏铁矿石价格指数均值108美元/吨来说,铁矿石涨价幅度高达113%。

2015年以来,推行供给侧改革,通过限制供给侧产能增长调控钢材市场。最近这几年,国家一直在搞 战略重组,增强中国钢企的市场话语权 。

由于我国工业化发展历程较短,我们的钢铁行业企业单体规模相对较小、分布较散、行业秩序较乱。这就导致了,大家各自为政,但是面对国际矿石巨头谈判时,又没有太大实力。通过深化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逐渐形成与四大矿商高度垄断格局相抗衡的市场话语权,提高在钢铁冶金原料市场的谈判地位。比如,2020年,经过多次兼并重组成立的中国宝武钢铁集团,产量跃居全球首位。

提到铁矿石,不得不提非洲的 塞拉利昂 ,最穷的国家之一,但铁矿石储量丰富。中国2011年起从塞拉利昂进口铁矿石,一度成为中国第六大铁矿石供应国。但后来因价格和埃博拉疫情,该国铁矿石生产逐渐停滞。到了2020年1月,塞拉利昂重启对华铁矿石出口,并且与中国庆华新唐克里里铁矿项目,采取合作模式。

又比如非洲的 几内亚 。这个国家,位于非洲西海岸,北部是塞内加尔、马里,东临科特迪瓦,南与利比里亚、塞拉利昂接壤。虽然工业基础薄弱,粮食不能自给,但是自然资源丰富,铝矿、铁矿储量大,并且品质高,其中铝矿探明储量居世界第一。在几内亚东南部山区,距离首都科纳克里约650公里处的西芒杜山脉,有一处世界级的铁矿,这个核心矿区面积738平方公里,被称作 西芒杜铁矿 (Simandou),储量超过澳大利亚和巴西,已探明总储量累计超过100亿吨,铁矿石平均品位更是达到65%,被认为是世界上尚未开采的储量最大、矿石品质最高的铁矿。而更为重要的是,要开采西芒杜铁矿,必须通过在几内亚境内的铁路运输,解决运输问题,到达港口出口。要在几内亚海岸新建神水港,以及连接西芒杜铁矿到港口的铁路。

这些修建工程,也只有我国这样的基建大国能够又快又好又便宜地进行修建。

第三、可持续发展,积极寻求可替代能源

当然,这是一个大课题,是一个国家乃至全球面临的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终极目标。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人类因为发展工业技术导致不少环境问题和污染问题。新能源,大国之间同样在这一领域博弈。

盘点今年中国铁矿石价格谈判结果,最大的赢家并非力拓(Rio Tinto)——这家澳英矿业巨头四名中国员工被捕,而是不在谈判桌上的Fortescue金属集团(Fortescue Metals Groups Ltd,下称FMG)。 “这一协议,将使FMG成为向中国市场出口量最大、最稳定的铁矿石生产商。”8月17日,48岁的澳大利亚矿业冒险家、FMG首席执行官安德鲁弗里斯特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说。 当天,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下称中钢协)在北京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宣布FMG与中钢协、宝钢签署协议,自今年7月1日到12月31日期间,将以粉矿94美分/干吨度、块矿100美分/干吨度的价格,向中国钢铁企业销售约2000万吨铁矿石。 在中钢协与力拓的铁矿石价格谈判陷入僵持之际,这一协议的达成颇令人意外。 在此之前,首次牵头主导中国铁矿石价格谈判的中钢协,一直提出要求铁矿石价格应下降超过40%。在力拓5月26日与日本、韩国钢铁企业达成了价格下降33%的协议后,中钢协坚持不让步,谈判就此陷入僵局。 中钢协与FMG达成的价格,较去年铁矿石价格粉矿下降,块矿;比力拓与日韩达成的相应价格,分别低2美元/吨和7美元/吨。中钢协认为,这是铁矿石谈判中的“中国价格”。 FMG公告称,中钢协保证,2010年如果有铁矿石价格谈判,将给予FMG优先地位。可是,与FMG的谈判能否被其他铁矿石厂商接受,却是疑问。 创立于2003年、2008年才投产的FMG,目前铁矿石产量不过每年三四千万吨。弗里斯特预计,到2010年初产量将达到4500万吨。相比中国每年高达4亿吨的进口需求,这不过是杯水车薪。 尽管如此,FMG却寄托着中钢协的莫大希望。 “两拓”绕不开 FMG由弗里斯特在2003年创立,一直自诩为澳大利亚铁矿石的“新势力”。直到2008年5月29日,FMG装载首批17万吨铁矿石的运输船,才从澳大利亚黑德兰港出发,抵达宝钢马迹山港卸载。 中国几乎是FMG惟一的市场。FMG共与30多家中国钢铁企业签订了长期供货合同,95%的铁矿石供应中国企业。根据FMG公告,截至2009年二季度,FMG向中国累计销售铁矿石3510万吨。 FMG执行董事史贵祥(Russell Scrimshaw)对《财经》记者表示,FMG也曾试图在日本、韩国等地开拓新的市场,但发现在其他国家,铁矿石市场的需求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萎缩,只有中国的需求仍保持增长。 相比之下,必和必拓、力拓的供应量占到中国全部进口量35%以上。 2008年,中国进口铁矿石亿吨。其中,FMG向中国供应2096万吨,必和必拓、力拓供应量达到亿吨左右。 “无论从供应量还是质量上来说,中国铁矿石进口很难离开‘两拓’。 FMG出产铁矿石品位在59%-60%,虽然这个品位放在中国可以算高品位,但与力拓和必和必拓平均品位、巴西淡水河谷64%-67%品位的铁矿石相比,FMG的铁矿石难称价廉物美。 首钢集团市场处一位负责人说,首钢在曹妃甸的项目,就需要品质较好、较稳定的铁矿石,如“两拓”和巴西的铁矿石,“FMG产品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澳洲矿”。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7月,中国生产粗钢31731万吨,平均日产钢万吨,按这一数据推测,全年将产粗钢亿吨。这一产量较2008年同比上涨,意味着2009年中国铁矿石进口量可能超过2008年的亿吨。中国需要进口更多铁矿石,更加依赖必和必拓、力拓和淡水河谷。 赢家FMG 一方面,中国钢铁企业离不开“两拓”;另一方面,又不愿意被“两拓”在价格上摆布,出路何在?中钢协显然把希望寄托在FMG身上,后者亦一直声称,要挑战现有铁矿石企业的垄断地位。 不过,FMG最迫切需要的其实是资金。在此次中钢协、宝钢与FMG达成的协议中,还包括一条附加条件——FMG需在今年9月30日以前,从中国获得55亿美元至60亿美元融资。对于急需扩张产能、资金短缺的FMG来说,这将进一步把中国市场与自己绑在一起。 在8月18日的一份研究报告中,花旗把此前对2010年铁矿石价格下降16%的预测,修正为上涨15%。花旗认为,未来两年内,即使铁矿石生产商以最高产能生产,市场仍将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 届时,中国的钢铁企业又将如何应对?

我国煤矿能力分析论文

如果是2000字我看也不是专业性质的那就还是说点浅显的好。这是3000多字的,我觉得你把一些看着不必要的东西删删就可以了煤炭安全管理2002年以来,我国对煤炭资源的需求量急速增长,煤炭市场供应严重短缺。面对经济利益的巨大诱惑,受利益驱动,小煤矿遍地开花,大煤矿超能力生产,“大矿大干,小矿蛮干”,直接导致“大矿大难,小矿多难”。据国家安监局煤矿事故统计显示,我国煤矿产量约占全世界的35%,但煤矿事故的死亡人数却占了全球的近80%,频发的矿难已成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老大难”问题,拷问着我国煤矿安全体制的有效性。矿难频发的原因根据调研分析,除我国煤矿地质条件复杂、开采难度大以及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利益驱动因素外,引发矿难频发的主要原因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煤矿平均规模小,生产方式落后,安全保障不足。全国有23300多座小煤矿,平均年产量不到3万吨,其总产量虽然仅占全国产量的三分之一,但死亡人数却占了三分之二。在2005年全国亿吨煤炭产量中,约有7亿吨安全生产保障条件不足,乡镇煤矿原煤产量仅占全国煤矿的38%,而事故死亡人数和特大事故起数所占比例均超过了70%。煤炭行业人才严重短缺和断档。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对山西煤炭行业从业人员队伍的调查表明,煤炭生产第一线技术员数量不足安全生产最低要求的半数,其中采掘区技术人员更为短缺,高级技工占从业人员总数的比例不到3%;地方煤炭企业一线采掘区工人80%为更换频繁的农民工,乡镇矿工人中95%为临时工。煤矿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安全欠账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研究中心2004年12月发布的《全国国有煤矿安全保障能力调研报告》指出:2004年全国原煤产量为亿吨,但具有安全保障的生产能力仅为12亿吨,4亿吨需要对安全系统进行升级改造,亿吨是安全状况不达标的,另外2亿吨是不具备基本安全条件的小煤矿和已报废或破产的矿井生产的。目前,中国国有煤矿的安全投入欠账达500多亿元,生产设备超期服役的约占三分之一。投入不足已成为当前煤炭安全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官煤勾结,亦官亦商。在许多矿难中都能够看到官煤勾结的影子。众多官员参股煤矿,还有许多煤矿老板亦官亦商,甚至是安监官员。去年8月,国务院下达撤资令,要求公职人员限期主动从煤矿撤资。据监察部统计,截止2005年12月23日,有4878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国有企业负责人登记在煤矿投资入股,登记入股资金亿元,已经撤资亿元,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有一些地方撤资进程缓慢。局部利益至上,经济指标主导一切。地方政府盲目发展经济的巨大冲动,导致干部错误的政绩观,需要当地小煤矿提供资金支持和代表成绩的经济数字,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官商利益链条。一些地方,中央政策、国家法律不能严格执行,被所谓的地方发展和局部利益所取代,甚至成了谁也不好公开反对的潜规则。这种表面看起来不涉及金钱交易的官商利益链条也是造成许多煤矿非法开采、屡发事故的重要原因。体制缺陷导致的短期行为。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许多煤矿不景气,大部分集体煤矿由于无力投入而被租赁、承包或转包,承包以后的矿主只关心承包期的利益,对安全生产的投入很少,甚至根本没有,因此累积了巨大的安全隐患。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淡薄,非法违规开采现象严重。2005年7-8月,全国煤矿60%的重特大事故发生在已责令关闭或停产整顿但仍然违法生产的煤矿。由于停产整顿、关闭工作不落实,特别是为数众多的一些小煤矿,一些矿主,无视法律,漠视生命,管理混乱,从事违法违规生产的煤矿已经成为滋生事故、吞噬矿工生命的陷阱,对全国煤矿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行业管理弱化,工作不落实,监管缺位和渎职失职。一些地方政府忽视煤矿的安全生产,地方安监部门和煤监机构在煤矿整顿关闭问题上缺乏令行禁止、雷厉风行的作风,等待观望甚至渎职失职,有令不行,有案不查,有法不依,为煤矿的违法经营提供了可乘之机。恶性循环,雪上加霜。由于煤炭是我国的主要一次能源,以燃煤为主的火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80%以上。煤、电是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保证,电缺找煤,煤缺找矿,于是大矿增产,小矿开花,诸上原因,矿难频发;于是大矿整顿、小矿关闭、遣散矿工、产量下降;于是电力告缺、要求增煤、运输告紧、悲情再现。几点建议改变发展观与现有经济增长模式,从根本上遏止矿难。矿难问题,说到底是发展观问题。矿难频发是我国高能耗、粗放式的发展模式的市场反映。下决心遏止矿难,必须要改变发展观,彻底改变现有的经济增长模式。首先,要坚定地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对煤炭资源应实行高度谨慎的保护性限量开发,确保能源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体到煤炭生产企业,要确定一个科学合理的生产规模,提高回采率,大力提倡环境友好的“绿色开采”,坚决杜绝超能力、超负荷、超定员的掠夺性开采。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力度,遏制高能耗、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对能源和基础原材料的过度需求,将煤炭需求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建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正确的政绩观。要从政府的绩效评价、干部任用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引入安全生产、资源利用率等考核指标,让科学发展观扎根于各级政府对经济社会事物的管理之中,大力倡导和扶持以节约资源和循环利用为特征的循环经济模式。培养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是保证安全生产、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治本之策。淘汰小煤矿,扶持发展一批现代化大煤矿和煤炭深加工项目,做大做强一批现代化的大型煤炭企业,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从而大幅度降低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率,促进煤炭生产秩序和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同时还应该延伸煤炭产业链,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和利用率,推进煤炭经济走上集约、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但是对高风险产业如“煤制油”等,应科学规划,先示范,再规模,切忌一窝蜂上马。此外,还要特别警惕以发展这类高风险产业的名义圈占资源,造成新的煤炭资源流失和浪费。放开资源市场,尽快补齐煤矿安全欠账。为了尽快弥补安全生产方面的欠账、政府要增加投入,要确保煤矿安全费用的提取和专款专用。除此之外,可以考虑出让一部分煤矿的国有股权,用所得资金填补安全旧债。另外要积极推进煤炭资源的市场化运营,通过探矿权和采矿权的流转引入外部资本,使企业的安全生产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全方位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高煤炭从业人员素质。目前,煤炭生产一线大多数是农民轮换工,文化水平低,技术素质差。特定的用工方式既影响到农民工学习技术的主动性,也影响到企业对农民工技术素质的进一步培养。另外,随着大学招生和就业形式的变革,进入煤炭企业的大学生逐年减少,煤矿生产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短缺。以煤炭大省山西为例,2003年全省煤矿工程类专业的本、专科毕业生为1599人,而到煤矿企业工作的还不足100人。人员素质低也是煤矿安全事故频发的一个主要原因。政府、企业应采用多种形式与途径(例如定向培养、“三校生”、高职、岗位培训等),进行煤炭从业人员技术培训,包括强制安全生产培训,全面提高煤炭从业人员的素质。增加科技投入,加大攻关力度,提高技术装备水平。针对我国煤矿安全领域需要重点突破的共性和重大关键技术,应该由国家和一些重要的产煤大省联合设立科技专项资金,以大型煤矿企业为主体,加大科技攻关力度,调动多方面的科技资源,迅速提高我国煤矿安全领域的科技研发水平和装备水平,提高生产的集约化程度,最大限度减少井下作业人员,从根本上改变目前过于依赖人力开采而导致死亡率过高的局面。要特别加强对突发性事故的预测预防技术研究,有效减少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法制建设,完善监管体系,坚决打击违法违规活动。要加强法制建设,强化监管部门的责任,将长效管理机制和专项治理有机结合,构建全方位的安全生产防治体系。还要对监管者进行有效监管,坚定不移地加大反腐力度,严防各种形式的官商勾结。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健全和完善群众监督和举报体系,使违法行为和非法违规煤矿无藏身之地。要鼓励煤矿企业职工对本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举报,充分发挥各级工会的作用,维护煤矿职工的合法权益。深化改革,构筑煤炭安全生产的整体氛围。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煤炭生产成本中应包括安全、环保成本,而已在生产成本中的工资又偏低(有资料统计,煤炭职工的平均年收入仅万元,不足电力行业的1/3),亦需适当增加,因此煤价有所提高势在必然。但作为大户的电煤定价却难以做到煤电之间的公平对等博弈。类似这样的问题也影响着煤炭的安全生产,因此,深化改革,构筑煤炭安全生产的整体氛围是以政府为主的整个社会的责任。

煤矿安全管理论文我国至今有23586个中小煤矿,其中3万吨以下占%,9万吨以上的只占%。2002年底乡镇煤矿原煤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矿均产量1万余吨(受停产整顿影响,不能完全反映矿井生产能力现状),点多、面广、底子薄,从业人员素质低、资源勘探程度低、交通极不方便是我国中小煤矿的基本现状,市场需求量大、就业人员多,山区农民脱贫解困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是我国中小煤矿存在的客观条件。近几年,国家关闭整顿小煤矿,其煤炭生产秩序有所改善,装备水平逐步提高,中小煤矿事故的死亡人数明显下降,但我们必须正视中小煤矿安全生产仍十分脆弱,仍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 中小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1、从业人员的素质难以适应煤矿安全生产的需要。煤矿的从业人员绝大多数是家庭贫困、文化素质低的弱势群体,安全生产意识淡薄,业务素质上提高困难,自我规范能力不强,加上人员的流动性大等因素的影响,故对煤矿职工的安全教育、提高其安全素质难以一蹴而就,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是一个长期而又艰辛的任务。 2、 地质条件复杂,矿井规模小,装备条件差。中小煤矿所利用的资源大都是地质条件复杂,勘探程度低储量小的块段,一般为边探边建,难以形成规模开采、实现正规生产,投入产出比例小,技术装备难以跟上,往往存在先天不足。 3、 矿井专业技术人员严重匮乏,技术管理工作几乎无人能做。近十年来,基本上没有采矿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到地方,日常的作业规程都少有人会编制,技术装备、安全仪器的使用和维护都存在困难,其效能发挥大打折扣。 4、 管理体制不顺,职责权利不明确。现在煤炭管理部门职权越来越小,责任越来越大,机构被削弱,缺乏权威性,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5、地质条件复杂,管理难度加大。由于地质勘探程度低,相当部分资源是没勘探的,故中小煤矿在生产过程中采掘工作面千变万化,突出情况时有发生。煤矿日常监督管理和技术指导的工作量十分繁重,加上煤炭管理工作随机构改革而不断弱化,企业尚不具备相应的能力,故潜在的隐患十分严重。 6、 抗排风险能力差。中小煤矿规模小,底子薄,又没有规范的资金积累制度,抗排风险的能力十分有限,如遇大的灾害就会出现矿毁人亡,老板逃跑,政府办丧的现象。 二、 新形势下大冶市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几点探索 1、 明确煤炭行业管理职能,强化煤矿安全管理。 为了防止机构改革以后煤炭行业管理工作被弱化,市政府即时出台了《大冶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炭行业管理的意见》,明确煤炭行业管理职能,制订加强煤矿长效管理的制度和措施,为煤炭管理部门正确履行职能,强化煤矿安全管理奠定了基础。 2、 加强对从业人员培训,提高队伍素质。 特种作业人员须按规定培训,取得《煤矿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方可上岗外,所有井下作业人员都必须经不少于3天的培训,(如煤矿没有能力培训则由市煤炭部门派工程技术人员帮助培训),并经市煤炭管理部门严格考核。合格后发给《煤矿职工人井资格证》,凭证下井。 3、 配备技术矿长,加强技术管理。 各煤矿必须聘请有专业技术知识和管理工作经验的人员担任技术负责人,规定具有煤炭院校采矿系列专业毕业文凭或在国有大矿担任生产、安全、技术等方面职务的中层以上负责人,经县级煤炭管理部门审核,发给其《煤矿技术指导资格证》、凭证聘用。

国外重晶石研究现状分析论文

世界上萤石原料市场的形势比较好,萤石精矿价格上涨激活了生产。1998年有32个国家在开采萤石矿,产量达 470万吨。萤石精矿的生产大国是中国(占全球产量的)、墨西哥和南非。俄罗斯排在第十位。

1998年萤石的需求量仍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约为400万吨。全世界对萤石精矿需求量最大(50%以上)的国家是日本、中国和美国。1998年国际萤石精矿的价格:制酸等级的——115~120美元/吨,冶金等级的——平均95美元/吨。近年来萤石精矿尤其是优质产品的产量和需求量一直在适度增长。

对于俄罗斯而言重晶石的问题更加复杂。因为重晶石是石油、天然气深钻不可或缺的材料,为了配制加重钻井液,我们需要从哈萨克斯坦进口重晶石。俄罗斯自身实际上没有这种矿物原料产地。因此,重要的任务是既要查明自己的重晶石矿床,又要研究其他含重晶石矿床(多金属矿)的工业开发问题。

必须看到,往往非金属原料的开采总量大大超过了金属矿的开采量。这一点在国外早就看得很清楚:难怪美国在非金属原料的开采、使用和出口方面一直处于领先,而中国特别注意非金属矿物原料的问题,在石墨、石膏、石材和平板玻璃、菱镁矿和硅灰石等材料的出口方面规模很大。

对俄罗斯而言,这个问题是很尖锐的。我们首先想到的只是铺马路、更新和拓展居住条件等方面所需的水泥原料和沙子、砾石等。

前面提到的燃料-能源、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资源都还只是人类利用的矿产资源表中的一小部分。在它们中间无论是来自地下的矿产资源,还是地表的水资源,所有资源的价位都在上涨。众所周知,整个欧洲直至乌拉尔地区目前已经找不到一处既能饮用,又可用于工程的干净地表水源。曾有人建议修建庞大的水管从目前还比较清洁的西伯利亚河中取水。有人重新提出从北方河流向中亚地区调水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水也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商品,它的价格可能很快就可与西伯利亚送往欧洲的管道油气相提并论了。地下水资源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资源,一方面它未受到地表的污染,另一方面在危机情况下是民族安全的基本保障。简言之,水现在和今后已成为了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其价值将不断增加。在这方面,俄罗斯与其他国家相比拥有巨大的优势。我们要学会利用这一优势。

在结束这一章时我想特别强调,所有矿物原料类型当前共同存在的总趋势非常明显:由于地质勘探工作量急剧减少,使得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不能得到及时的补充,储量不断地恶化。这大概是本章矿物原料情况综述所能得出的最令人担忧的结论。它不仅应引起我们的警惕,而且应就每一种矿物原料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可以负责任地说,矿物原料基地的现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令人忧虑的是,所有的原因都明摆着,专家们已多次论证过,排除危机的途径也提出来了,但是该由谁来解决呢?对这样一个天大的问题仍旧是置若罔闻。要知道,对这些问题不予理睬是会受到报复的。因此,我们必须向国家发出警报,并呼吁一切头脑清醒的人们用正确的态度来对待它。

一、成矿地质条件

重晶石是钡的硫酸盐,钡元素在地壳中的丰度值为390×10-6(黎彤,1976)。在岩浆作用阶段,钡的富集程度很低,在岩浆岩中,钡的平均含量为。只是在岩浆分异的晚期阶段,由于Ba2+与K+的离子半径相近,负电性相近,Ba—O与K—O键力类似,它们易于产生类质同像,因而钡在富钾造岩矿物黑云母、钾长石中含量较高。但在岩浆岩中未发现钡的独立矿物,更不能形成钡矿床。

在热液阶段,热液可从富钾造岩矿物的围岩中获取钡,岩浆期后热液中的钡可呈卤化物搬运,在热液脉中富集形成重晶石等独立钡矿物。因此,重晶石作为常见的脉石矿物,广泛见于多种金属热液矿床中。钡矿物的大量聚集,是在氧化-还原电位较高而温度不太高的环境中,形成硫酸钡和碳酸钡的工业性堆积。多数重晶石矿床属于中—低温热液矿床。成矿地质条件与多金属矿床十分相似,重晶石常常作为多金属矿石的副产品开采。热液成因的重晶石矿床,其围岩可以是酸性和碱性侵入岩、火山岩,以及其他硅酸盐岩石。矿体有交代成因的,也有充填结晶的矿脉。美国学者认为这种类型的重晶石,是含BaCl2和BaS的热液与含SO2-4的渗流水作用而形成的。重晶石矿床的围岩也可以是石灰岩,如四川酉阳一带的重晶石-萤石矿床。这是因为Ba易于被含F的气体和溶液转移,在有利场所聚集而形成重晶石矿脉。也有产于碳酸盐岩区层控铅锌矿床中共生的重晶石-萤石矿床。

在表生作用阶段,钾长石、黑云母等含钡矿物易于风化、分解,使钡能很快参加表生循环作用,呈可溶性的钡重碳酸盐或氯化物、硫酸盐形式被搬运。BaSO4的溶解度很低,但当水体中有K、Mg等电解质存在时,可大大提高溶解度。含有BaSO4的水体被蒸发,或者受到石灰岩的中和作用,尤其是在水体中SO2-4浓度增加时,可促使BaSO4发生沉淀。因此沉积重晶石,常赋存在沿岸带的碎屑及泥质物或硅质沉积物中。近年来,在国内外发现了不少大型沉积成因的重晶石矿床。例如,在一些地区的暗色硅质岩层中,常有巨大的、有臭味的黑色重晶石矿层。有时因其与暗色的不纯灰岩相似而被忽视。因此,在富含硫酸盐的古代和现代湖泊、沼泽及海盆地区,都有可能找到沉积型重晶石矿床。

深海粘土中也可富集重晶石。深循环的加热海水,可以从下伏洋壳淋滤金属和钡,以氯化物形式搬运,在含矿质的热海水对流系统相对较差的环境中发生沉淀。

在意大利Rome省的第四纪碱性火山岩区火山中心间的大盆地中,发育有来自火山岩的河湖沉积。其中,重晶石、方解石及很细粒的萤石,在某些层位的含量可高达60%。

对不同成因的重晶石矿床研究表明,重晶石矿床的成矿温度区间一般介于73~273℃,成矿压力为(100~200)×105Pa,氧化-还原电位较高,pH为弱酸性—中性(表10-3)。

表10-3 重晶石(全岩样)Eh、pH测定值

(据李文炎等,1991)

二、矿床主要成因类型及地质特征

重晶石作为常见的脉石矿物,广泛见于多种金属热液矿床中。钡矿物的大量聚集,是在氧化-还原电位较高而温度不太高的环境中,形成硫酸钡和碳酸钡的堆积。多数重晶石矿床属于中—低温热液矿床。在表生作用阶段,含有BaSO4的水体被蒸发,或者受到石灰岩的中和作用,可促使BaSO4发生沉淀,形成沉积型的重晶石矿床。目前已知重晶石矿床的成因有三种类型,即热液型矿床、沉积型矿床和残积型矿床,均具有工业意义。

1.热液型重晶石矿床

这是分布最广的矿床类型,规模大小不等。矿体多呈脉状,产于各种围岩中,但多数大型矿床均产于硅酸岩中,矿体成群成带出现,其形态受断裂控制,呈简单的单脉、复杂的复脉和透镜体,有分支复合、尖灭再现现象;长数十米到2000余米,延深数十米到数百米,厚度一般数米。围岩蚀变不强烈,或者不明显,常见者有高岭石化(多见于火山岩系内)和硅化(多见于石灰岩内)。矿脉产状受断裂构造控制,有时也产于层理裂隙及各种洞穴构造中。主要矿物为灰—白色重晶石、萤石、石英。有时金属硫化物含量很高,重晶石反被当做副产品开采。矿石一般呈致密块状,有时在晶洞中有板状重晶石晶簇。在矿床风化带中,可见到白色、半透明—透明的钟乳状、纤维状或致密状的次生重晶石集合体。矿石中矿物组分较简单,有五种组合形式:重晶石单矿物组成、石英-重晶石组合、萤石-重晶石组合、多金属硫化物-重晶石组合、毒重石-斜钡钙石-重晶石组合。常有类质同像的锶元素存在,有时有铅、锌、铜、黄铁矿、萤石、毒重石等矿产共(伴)生。矿床规模一般是中、小型,也有较大工业价值的重晶石矿床,如广西象州潘村重晶石矿床、山东郯城房庄重晶石矿床。

这类矿床是含矿的中低温热液在有利的构造裂隙中充填结晶而成。一般以低温热液矿床的矿石质量较好。矿床多分布在构造-岩浆活动带的外带,主要受断裂构造控制。在热液型多金属成矿区,应注意作为共生矿种的重晶石的综合评价。

矿床实例:广西象州重晶石矿田

矿田位于广西象州东北约35km处,包括潘村、寺村、龙保、普和等几个大型重晶石矿床。象州矿田含矿岩系为泥盆系,以角度不整合覆于寒武系水口群浅变质碎屑岩系之上。泥盆系下统下部为红色砂砾岩,上部那高岭组、四排组、郁江组为海相细碎屑岩与台地碳酸盐岩。中统应堂组、东岗岭组为台地碳酸盐岩与碎屑岩互层。上统是南丹型盆地相榴江组,为硅质岩、条带状灰层。泥盆系厚度为2500m左右。象州大乐之东区域性的雷山-通挽断裂控制了区域岩相的分界。断裂之东上泥盆统为台地相,断裂之西上泥盆统为盆地相,与象州西部来宾洪江的上泥盆统组成统一的断陷盆地。矿脉较集中产于下泥盆统上部的四排组和郁江组中,岩性主要为灰岩、泥灰岩夹泥岩和泥岩夹灰岩。矿田中大部分矿床属脉型重晶石矿床,亦形成有堆积型重晶石矿床。

潘村矿区内矿体受北西向和南北向两组断裂控制,北西向断裂走向313°~355°,倾向北东,倾角52°~85°;南北向断裂走向350°~360°,倾向东,倾角70°~80°(图10-1)。

区内重晶石脉80余条,矿脉产状与断层产状基本一致。重晶石脉出露长30~1700m,厚1~10m,延深50~60m。矿脉围岩为灰岩、泥岩及泥质灰岩等。围岩蚀变有硅化、重晶石化、方解石化和角砾岩化等。重晶石化与硅化关系密切。重晶石与石英、方解石共生。矿脉厚度地表较大,向深部有变小的趋势;重晶石品位地表较富,BaSO4平均,向深部趋贫,BaSO4平均。

重晶石富矿石多为重晶石单矿物类型矿石,柱板状结构,块状构造,晶体粗大,重晶石含量85%~95%。贫矿石多属石英-重晶石型,粒状结构,角砾状构造,重晶石含量50%~60%,此类矿石经风化堆积可相对富集,手选后可达到高品位富矿石。为中—低温热液矿床。

图10-1 广西象州县潘村重晶石矿区7线剖面图据汤继新等,1983)

2.沉积型重晶石矿床

矿体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产出;重晶石以主要矿物或胶结物形式存在于湖相或海相细碎屑岩或泥质岩中,或者赋存在砂页岩和石灰岩层之间。矿体中心部位硫酸钡含量高,边部含量低;产状和围岩一致,围岩通常为黑色页岩。重晶石与FeS2等硫化物共生,因此,矿石一般为暗色—黑色带有硫化氢臭味的重晶石细粒集合体。矿石中矿物组分简单,有四种组合形式:重晶石单矿物组成、石英-重晶石组合、方解石-石英-重晶石组合、毒重石-斜钡钙石-重晶石组合。成矿后的变质作用常使矿石重结晶,矿物粒度增大。矿床规模一般大、中型,是最有工业价值的重晶石矿床,如陕西安康石梯、湖南新晃贡溪、贵州天柱大河边、镇宁乐纪、湖北柳林、安徽东至、浙江富阳、广西三江重晶石矿床。

德国的麦根矿床赋存于砂、页岩和石灰岩之间,厚6m,矿石中共生矿物有黄铁矿及沥青质。矿床的形成是在还原条件的水盆地中进行的,这种水盆地中富含H2S(有人认为H2S来自水下喷气和热泉)。当水溶液中含有Fe和Ba时,在水盆中心沉积大量黄铁矿,有时共生闪锌矿。水盆地边部因游离氧较多,H2S被氧化成H2SO4,生成重晶石沉积物(图10-2)。

图 10-2 沉积型重晶石矿床沉积环境示意图

近年来通过对贵州天柱、玉屏及湘西新晃贡溪等重晶石矿床的研究,发现含矿岩系中包含有大量类似现代太平洋海底热水生物群的藻类、海绵骨针、管状生物等化石组合;重晶石矿石中有机质碳含量较低,具有原生残留有机质的明显特征;与同期的海相碳酸盐87Sr/86Sr比值(约为)相比较,重晶石矿床的87Sr/86Sr比值要低,集中在~之间,表明在矿床的形成过程中有来源于海底火山或海底热液活动提供的具有低87Sr/86Sr比值的锶加入。从而提出了下寒武统重晶石矿床为热水沉积的观点,并总结提出了陆坡带上与沉积作用有关的(贡溪式)重晶石矿床模式(图10-3)。

图 10-3 陆坡带上与沉积作用有关的 ( 贡溪式) 重晶石矿床模式图( 据车勤建,1995)

贡溪式重晶石矿床模式:

(1)成矿构造背景

该类型矿床主要分布在湖南新晃-贵州天柱地区。该区新元古宙处于古陆边缘并发生由西南向东北方向的海侵。雪峰运动后,该区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发育了一套以硅质岩、白云岩、炭质页岩为主的沉积建造,并伴有相应的沉积成矿作用。

(2)产出地质环境

主要控矿构造该区受北东向大断裂控制,在早寒武世,断裂的东盘发生沉陷,西盘继续上升,形成一边缘海盆。其陆坡地带的中下部发生了重晶石成矿作用,从而使该类型矿床沿着北东向继续分布。

含矿岩系特征主要含矿岩系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下段,为一套炭质页岩夹硅质岩、含钙质磷块岩、沉凝灰岩或凝灰质硅质岩、白云岩组合,属于陆坡-边缘海盆沉积。其Ba元素丰度值极高,是其他地层的数倍至数十倍。矿层顶底板与矿层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和微量元素组合基本相似。

(3)矿床地质特征

矿体赋存于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下段,钙质磷块岩、沉凝灰岩之上,炭质页岩之下。矿层与地层产状一致,形态简单,产状稳定,以层状、似层状为主,局部为透镜状。一般长度为2000~3000m,最长者达20km以上,厚度一般为2~3m。矿石矿物主要为重晶石;脉石矿物主要有方解石、石英,其次有黄铁矿、胶磷矿和高岭石。微量及偶见矿物有绢云母、白云母、斜长石、磷灰石、绿泥石、黄铜矿等。矿石中有用组分有Mo,Ni,V,U,Y,Pt,Pd,Ag,Au,Sn等。矿石的结构主要有镶嵌粒状变晶结构,其次为花岗变晶结构、放射状结构。主要构造为致密块状和条纹状构造,其次为条带状、层纹状构造,还有少量的结核状、晶洞状、脉状、透镜状、片状、梳状、缝合线构造等。

(4)矿床模式描述

模式简要说明:晚震旦世留茶坡期大规模的海侵从南往北席卷湘西、黔东地区,沉积了一套以硅质岩为主的建造。早寒武世初期,海侵持续扩大,新晃、天柱地区全部沦为海盆边缘,并带来了丰富的成矿物质,在盆地边缘陆坡地带发生大规模的重晶石沉积成矿作用。尔后海盆处于半封闭状态,沉积了一套以炭质页岩为主的地层,对含矿层位起着覆盖与保护作用。

成矿时空演化及成矿主要机制:①物质来源:该区基底岩石Ba的平均含量是地壳丰度的倍;重晶石矿层与底部钙质磷块岩之间有一层厚约的沉凝灰岩或凝灰质硅质岩,其Ba平均含量是海水丰度的35倍,是震旦系上统富Ba岩石的~倍。因而基底岩石风化溶蚀、海底火山喷发是Ba的来源之一。②重晶石矿体中富含V,Mo,Ni及Au,Pt,Pd,Ag和稀土元素,是由水下含矿(Ba)热卤水沿深大断裂或火山喷发通道源源不断提供的。③重晶石矿石δ34S值变化于‰~‰之间,平均为‰,说明硫的来源既不是蒸发岩,也不是岩浆岩中的硫酸盐,而是与有机质、厌氧细菌、生物有关的硫,从而造成34S的异常富集。④基底沉积物在成岩过程中,大量的Ba离子从硅胶团中解脱呈游离状态进入盆地,与水下含矿(Ba)热卤水带来的Ba汇聚一起,在适当的沉积环境(气候炎热干燥,处于氧化还原界面附近)和物理化学条件(Eh值小于0,pH值近于8)下与丰富的硫酸根化合形成BaSO4,并在一定的范围内快速堆积形成矿床。

(5)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

主要控矿因素:斜坡相沉积的含矿岩系,古构造、古地理环境和沉积相的变化部位。

找矿主要标志:①主要矿层产于下寒武统底部,具有广泛的区域性。②矿层顶、底板岩性主要有三种类型:顶、底板均为硅质岩类;顶板为结核状重晶石板状炭质页岩,底板为钙质磷块岩;顶板为硅质岩,底板为白云岩。③在矿层周围沟谷和河流中有重晶石重砂富集。④区域地层Ba元素丰度比地壳丰度高得多。

3.残积型重晶石矿床

矿体即为含重晶石的石灰岩和白云岩的风化壳。重晶石碎块和粘土相混杂,有少量燧石、石英及碳酸盐岩碎石。矿层厚度可达数米。矿床覆盖面积及矿石的质量,受原生矿脉的分布情况及矿物组合控制。美国密苏里州的这类矿床是典型实例。

该类矿床主要产于我国南方原生重晶石矿床附近的第四纪残坡积层中。矿体形态受原生矿和地形控制,呈复杂的扁豆状、透镜状;面积数千到数十万平方米,厚度数十厘米到3m;埋深数十厘米到2m;产状与围岩不一致。矿石中以重晶石、围岩碎屑、粘土为主,石英、方解石少量。矿床规模一般是小型,偶见中型,是有一定工业价值的矿床,如广西象州寺村重晶石矿床、海南儋州冰岭重晶石矿床。

三、资源分布及成矿规律

我国重晶石资源丰富,广泛分布于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图10-4)。其中,储量以贵州最多,占全国总量的,其次是湖南()、广西()、甘肃()、陕西()、山东()、福建(),以上7个省(自治区)储量合计占全国总储量的。截至2004年底,全国共查明资源储量的矿床103处,查明资源储量万t,居世界第一位。

图10-4 中国重晶石资源分布示意图

根据重晶石矿床的分布特点,我国可划分为8个成矿带(见表10-4)。

表10-4 我国重晶石矿床主要成矿带

我国主要的大型、特大型矿床常以单一的重晶石型为主要的矿石类型,属层状重晶石矿床,矿石具有明显的沉积构造和结构,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比较简单,质纯。我国还有许多伴生重晶石矿床,虽然其没有单独开采或利用的价值,但可以综合利用或顺便开采,作为生产过程的副产品。例如,酒泉钢铁公司等单位已对甘肃镜铁山铁矿石中共生的重晶石做过选矿试验,开展综合利用研究。

我国的重晶石矿床在各个地质时代都有产出,主要集中在寒武纪、泥盆纪、奥陶纪和中生代的地层中。层状重晶石矿床主要集中于寒武系,其次是泥盆系,其中以下寒武统层状矿床总规模十分巨大。层状矿床与同沉积的活动性大断裂空间关系亦很明显,说明矿床与构造关系密切。脉状矿床多产在奥陶系、泥盆系和三叠系,充填于中-小型断裂、裂隙中,明显受构造控制。层状重晶石矿床主要产于构造活动褶皱带(区)和地台区的深水盆地中。脉状重晶石矿床主要产在地质构造较稳定的碳酸盐岩地台区的碳酸盐岩台地中。

重晶石矿床的含矿岩系也各有特色,层状矿床的含矿岩石为含有机质的碎屑岩、硅质岩,并具有眼球状构造;脉状重晶石矿床的围岩常为含燧石的碳酸盐岩与沉积初期的碎屑岩,普遍有明显的硅化蚀变。层状与脉状重晶石均与SiO2有密切关系。

我国票据市场研究分析论文

都是比较好写的,如下:

一、国际金融问题

1、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危机

2、金融危机传染与发展中国家的防御

3、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金融危机的成因与风险防范

4、我国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及危机管理

5、货币危机预警机制

6、亚洲(欧洲)区域金融合作

7、国际金融市场的利率传导机制

8、国际金融并购及影响

9、金融全球化对中国金融发展的影响

10、国际金融的协调与合作

二、宏观金融调控问题

1、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调整

2、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与财政政策目标的协调

3、我国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取

4、利率应成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

5、货币供应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终结

6、我国应继续将货币供应量作为中间目标

7、再贴现政策的作用与宏观金融调控

8、进一步拓展我国公开市场业务的对策

9、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改革

10、衡量货币政策松紧程度的指标的选择

三、货币政策比较问题

1、转轨时期中国货币政策的特点

2、转轨时期中国货币政策目标的确定

3、转轨时期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

4、中国与美国(或其他国家)货币政策的区别

5、通货膨胀机制与通货紧缩的机制

6、通货紧缩的根源:有效需求不足

7、增加有效需求的途径初探

8、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效果、效率分析

9、银行流动性过剩及风险控制

10、开放经济下的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分析

四、我国的利率政策问题研究

1、利率结构与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2、利率结构的调整与经济结构的调整

3、储蓄和投资的利率弹性研究

4、试论储蓄存款的利率弹性

5、央行利率政策调整对银行业的影响与对策

6、我国利率传导机制的优化

7、提高商业银行在利率传导中的效果

8、现阶段我国利率政策的有效性

9、我国利率政策的经济运行效果分析

10、论通货膨胀压力下的利率政策选择

五、利率市场化问题研究

1、利率市场化势在必行

2、社会主义市场的发展与利率市场化

3、金融体制改革与利率市场化

4、我国实现利率市场化的前提

5、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步骤

6、我国利率市场化应坚持的几个基本原则

7、商业银行应如何应对利率市场化

8、利率市场化对国有商业银行(或中小商业银行)的影响

9、利率市场化后企业投融资策略的调整

10、我国利率市场化后衍生金融工具的推出

六、政策性银行问题研究

1、我国设置政策性银行的理论依据

2、我国政策性银行资金来源问题的解决

3、政策性银行如何配合我国产业政策的实施

4、我国政策性银行外部关系的协调

5、对我国政策性银行有效监管的实施

6、构建政策性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思考

7、我国政策性银行改革路径的比较分析

8、农业政策性银行与商业性贷款问题

9、政策性银行外部约束机制

10、政策性银行与我国产业政策的配合

七、货币市场问题

1、论我国票据市场的现状及完善措施

2、货币市场机制分析

3、论我国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形成机制

4、论票据市场的功能和作用

5、证券回购市场的交易分析

6、国库券市场的投资分析

7、货币市场共同基金的运作及其特征

8、商业票据市场和银行承兑票据市场的关系分析

9、论大额存单市场

10、大额可转让定期价值分析

八、资本市场问题

1、试论投资银行在资本市场中的功能

2、投资银行组织模式比较与选择

3、证券经纪业务与证券经纪人制度

4、企业并购的风险及防范

5、国内外企业投资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6、试论二级市场的基本功能

7、二板市场的特点、功能及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8、公司在二板市场上市的标准、组织实现及主承销商保荐制度

9、开放式基金融资研究

10、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退出模式研究

九、银行不良资产研究

1、转化或清收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方法

2、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及成因分析

3、资产证券化在处理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时的可行性

4、资产管理公司参与债转股的必要性和设想

5、论债转股的理论和政策问题

6、资产管理公司转型问题

7、债转股的风险与时机分析

8、建立资产管理公司处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利弊

9、债转股在不良资产处理中的效果分析

10、如何杜绝不良资产的再生

十、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1、金融监管与货币政策

2、西方国家金融监管的新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

3、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4、我国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

5、加强商业银行的风险内控机制

6、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生成机理

7、我国的网络金融风险及防范

8、金融全球化进程中的金融风险和金融安全

9、金融监管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

10、金融监管模式选择

十一、分业经营与全能经营

1、分业经营体制下的银证、银保合作

2、国际金融界混业经营的潮流

3、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研究

4、混业经营的风险分析

5、分业经营还是混业经营--中国金融业的选择

6、分业经营与金融控股公司

7、中国金融业分业经营安全性分析

8、我国分业经营体制下银证合作分析

9、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监管制度的完善

10、金融业混业经营的风险与监管对策

2、票据市场行际结构分析。2003年,全国票据市场各参的市场占比已悄然发生变化,各家银行在票据市场定位上出现新的演变。国有商业银行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对票据业务的高度重视与与重大投入,已逐步占据了票据转贴现市场中的主导地位。一些规模较小、资金成本偏高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争取更高的利润率,主要办理票据直贴业务。这种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在票据市场的重新定位使票据业务专营化趋势日益明显。2003年8月23日以来,央行上调了存款准备金率,由于经济总体形势继续向好、市场资金趋紧等因素,众多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出现了流动性困难,纷纷变现手持的票据,导致其在票据市场中的占比迅速下降。 3、票据市场与货币市场比例分析。据统计分析,到2000年末,我国票据交易量占货币市场交易量的比重不到30%,而在票据市场发达的美国,20世纪80年代票据交易量就占到货币市场交易量的60%。 4、票据市场与信贷市场比例分析。票据市场发展的早期,票据融资在各商业银行资产占比很低。但近年来,票据资产占全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总量的比例逐年上升,由1998年的%上升到2002年末的%,今年6月末更是达到%的水平,且仍继续保持上升趋势。票据融资余额与期贷款余额之比由2000年的1:38上升到2002年的1:10。信贷资产票据化、证券化现象已经客观普遍存在,价格差异则是最主要的驱动力。从企业角度看,随着企业财务管理的规范化、成本核算的精细化,企业更加重视自身的资金营运,注重资金成本。贷款价格与票据贴现价格之间的巨大落差,使企业重新选择融资方式,导致票据融资逐步取代短期资金贷款。对于商业银行而言,用低收益的票据资产取代高收益的信贷资产乃不得已而为之,两者的相互替代要取决于资金的供求状况和市场竞争态势。实际上,金融产品属于无差异产品,低价产品替代高价产品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票据市场与信贷市场的相互替代程度反映了金融市场中买卖双方的力量对比。可以预见,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票据市场将继续快速膨胀,并逐步替代一部分短期信贷市场。长远来看,票据融资的发展,将促使银行信贷管理方式的根本性调整,加速形成市场直接融资的新格局。 (三)中国商业银行票据市场发展中凸现的若干问题 1、商业票据市场缺乏正确定位。国外实践表明,商业票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多地成为发票人融资的债务凭证,这正是商业票据功能的创新所在。与这种功能创新相应的商业票据市场应定位于短期资金融通场所,而我国在1995年5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对本票的界定只规定了银行本票,对更为重要的商业本票并未作出规定,并强调票据的真实交易、债权债务关系,这种狭窄的定位显然有失偏颇,致使商业票据功能仅局限于信用结算功能,商业票据的融资功能未能得到发挥。 2、企业信用状况低下。发行商业票据的企业作为商业票据市场的筹资主体,其信用状况的好坏将直接制约着商业票据融资的可能性和效率,企业信用制度没有建立,制约市场主体及理性投资者的介入。由于部分企业、个人和金融机构信用差,影响了部分票据的使用和流通,从而使市场对所有票据的信用产生怀疑,即使是信用好的企业签发的票据也难以被接受。“劣质信用驱逐优质信用”动摇了市场的信用基础,极大地阻碍了票据业务的发展。 3、信用风险过度集中在银行。从票据交易品种上看,目前主要是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在票据市场交易中所占的比重较小,在票据场中不容易被接受,企业仍主要是利用银行信用进行融资。这种单一的银行承兑汇票格局,不仅加大了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也不利于引导企业扩大票据融资,不利于票据市场的进一步拓展。从商业票据交易主体上看,我国商业票据市场的参与者主要是一些大中型企业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而众多的中小企业、中小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参与该市场的程度十分有限,所占的市场份额很小。由于票据业务的发完全依赖于银行信用,使商业银行成为票据风险的最终承担者,既不利于金融体系分散和降低风险,也不利于推动商业信用的票据化和扩大票据融资。 4、我国票据业务经营模式相对落后。票据业务具有专业性强、涉及面广、风险集中、资金周转快等特点。因此,票据业务特别适合进行专业经营。票据业务已较其他业务明显表现出了集中化的特点和趋势,但整体来看仍属于分散基础上的集中,涉及票源的承兑和贴现业务目前还是分散在商业银行的各级经营网点。从国外票据市场发展多年的经验看,中介机构的存在便于市场交易和管理,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活跃市场、提高效率、保证价格的相对稳定。而中国票据市场至今,中介机构非常缺乏,专业化票据中介机构更是片空白。汇票的鉴别、查询、审查、放款和到期收款等操作也多由经营网点的营销、计划、风险控制和会计等多个部门分别经办。 5、缺乏全

票据是按照一定形式制成﹑写明有付出一定货币金额义务的证件,是出纳或运送货物的凭证。票据的功能跟作用是什么?找法小编为您提供相关知识。一、票据的功能,是指票据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票据的功能主要有:(1)汇兑功能(2)支付功能(3)结算功能(4)信用功能票据的以上基本功能,使票据制度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的一项基本制度。商业信用、银行信用的票据化和结算手段的票据化,是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二、票据的作用1.汇兑作用在商业交易中,交易双方往往分处两地或远居异国,经常会发生在异地之间兑换或转移金钱的需要。因为一旦成交,就要向外地或外国输送款项供清偿之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输送大量现金,不仅十分麻烦,而且途中风险很大。但是,如果通过在甲地将现金转化为票据,再在乙地将票据转化为现金的办法,以票据的转移,代替实际的金钱的转移,则可以大大减少上述麻烦或风险。2.支付作用汇票、本票作为汇兑工具的功能逐渐成形后,在交易中以支付票据代替现金支付的方式逐渐流行起来。用票据代替现钞作为支付工具,可以避免清点现钞时可能产生的错误,并可以节省清点现钞的时间。因此,人们在经济生活中都普遍使用票据特别是支票作为支付的工具。3.流通作用最初的票据仅限于一次付款,不存在流通问题。但自从背书转让制度出现之后,票据就具有流通功能,得以背书方式进行转让。按照背书制度,背书人对票据的付款负有担保义务,因此,背书的次数越多,对票据负责的人数也越多,该票据的可靠性也越高。在当代西方社会,票据的流通日益频繁和广泛,仅次于货币的流通。票据虽然可以代替现金流通,但票据本身并不是货币,票据与货币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不具有法定货币的强制通用效力。因此,当债务人以法定货币清偿债务时,债权人不能不接受;但如果债务人准备以票据清偿其债务时,则必须征得债权人的同意,否则债权人可以拒绝接受。4、融资作用票据的融资作用就是票据筹集资金的作用。这主要通过票据贴现来实现。所谓票据贴现,是指对未到期票据的买卖行为,也就是说持有未到期票据的人通过卖出票据来得到现款。在汇票、本票的付款期日未到之前,持票人可能会发生资金运用困难的情况,为了调动资金,持票人可寻求将手中未到期的票据以买卖方式转让于他人。收买未到期的票据,再将其卖给需用票据进行支付或结算的人,可以从买卖票据的差价中获利,这样,买卖票据的业务发展起来。5、信誉作用是票据的核心功能。票据当事人可以凭借某人的信誉,就未来可以取得的金钱,作为现在的金钱来用。票据的背书,加强了票据的信誉作用,汇票和本票都有信誉工具的作用。

3、商业银行的考核机制促进了票据业务发展。主要表现为:一是对于票据贴现来说,不仅企业喜欢,银行也非常热衷出票和贴现。因为企业在办理承兑时要事先存入保证金,出票银行因此可增加存款,而贴现银行既有无风险收入,还扩大了贷款规模降低了不良资产。个别金融机构甚至仅从完成存款任务的角度出发,就主动找关系企业贷款,让企业用这一贷款做承兑保证金,再给予签发两倍以上额度的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再持银行承兑汇票到另外的金融机构办理贴现或质押贷款,最后把这些贴现资金或贷款再转入存款,银行存款就会因此虚增。二是按年底贴现贷款计提呆账准备金,引发短期行为。目前股份制商业银行票据在表外科目中反映, 业务开展不占规模。在国有金融机构考核指标中,贴现业务在资产中反映,每年底要按贴现余额的1%计提呆账准备金,而这会减少国有商业银行利润总额,严重影响基层行经营业绩。为了保持利润总额的增长,国有金融机构便在每年末大规模压缩票据业务比重,亏本转出票据,造成资金损失。 4、对票据业务风险缺乏足够认识。由于对票据业务知识的学习不够,精神理解不透、政策把握不准,片面地追求短期收益,个别行还把票据业务列为增加收益的主要业务来抓,忽视其风险性,认为银行承兑汇票是“硬通货”,没有风险。不少商业银行存在着重发展轻管理、重市场轻内控的短期行为和错误倾向,造成规章制度不落实、操作流程不规范、业务手续不完善。 5、票据业务管理方面的制度不严或执行困难,对票据的制约力下降。一是监管部门处理票据业务方面的违规问题,没有严格的法律依据;二是有关部门对票据犯罪查处不严,打击力度不够。尽管《票据法》第103条明确规定:“故意使用伪造、变造票据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由于银行票据的高度流通性,“故意使用”的法律认定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相当困难。 6、取消办理银行承兑汇票总额上限,客观上助长了签发银行承兑汇票的随意性。银行签发承兑汇票总额,原来规定不得超过上年年末各项存款余额的5%,较好限制了承兑汇票的过度签发,取消本规定也是造成银行加大承兑汇票数量的原因之一。 (二)中国商业银行票据市场基本结构分析 1、票据市场产品结构分析。目前在交易性票据中,银行承兑汇票所占的比重又高达87%,商业承兑汇票所占比重仅为13%。在单一银行承兑汇票的情况下,票据业务的发展依赖于银行信用,既不利于金融机构防范票据风险,也不利于票据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

  • 索引序列
  • 我国铁矿石研究分析论文
  • 中国进口铁矿石研究论文
  • 我国煤矿能力分析论文
  • 国外重晶石研究现状分析论文
  • 我国票据市场研究分析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