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怎样认识世界哲学主题论文

怎样认识世界哲学主题论文

发布时间:

怎样认识世界哲学主题论文

对哲学的看法论文

有人说哲学就是在你不知向左拐还是向右拐的时候,告诉你左有左的好处、右有右好处、左有左的坏处、右有右的坏处。分享了对哲学的看法,一起来看看吧!

摘 要: 我觉得谈论的以下几个问题是任何哲学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虽然人们的认知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哲学那些实质性的问题却没有得到真正解决;所以我们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提出一些更好地理解哲学家们所提出来的那些问题的新的见解或阐述,而不是另类独行的想完美地解决或发现这些哲学问题。

关键词:哲学;哲学问题

一、哲学是什么

(一)传统教科书对哲学的解释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的更好的艺术;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是系统理论化的世界观等。

以上对哲学的定义表明上没问题,但我们知道教科书那些被定义了的东西就会变得固化,也许有人会这样认为:固化的定义利于理解;但我认为固定化便会失去活力,人们之所以想探究一门学问就在于它的神秘。很多初学者,爱用是非的观点来探讨哲学的问题,如某观点是错的或对的,但有些许研究的话,便知哲学无所谓对错,这些刻板印象往往都是受一些教学者的影响,所以单一的哲学角度去看待其它的哲学思想;这些哲学思想一直为我们研究,便足以其思想合理性。

因此,给哲学以一种明确的定义是很不明智的,会陷入危险,这就是为什么没有一个哲学研究者会对哲学进行定义,他会以严密的逻辑推演方式或以商榷的语气来说哲学。因此自己的方式去做哲学才是正确的道路。

(二)对几种哲学定义的批驳

哲学最早起源于希腊语philosophia,它是由philo和sophia组成,译爱和追求、 智慧。所以结合就译为爱智慧或追求智慧,谁能追求智慧呢?自然是人。据记载,最早使用philosophia和philosophos是南意大利学派的创始人毕达哥拉斯。在同西库翁或弗里阿西亚的僭主勒翁交谈时,使用了philosophia并称自己是philosophos,他还说philosophos才是追求真理的。因此,追求智慧的人也就归到了自由人的行列之中来。

哲学就是哲学史,即认为把整个哲学发展脉络弄清也就知哲学。我对该观点是否定的,首先把哲学当作历史来研究,就会把哲学和史学相混淆,而且研究量也是很大。其次真正做哲学的人都知道哲学在今天已不是保罗万象了;另外一个哲学家也不可能关注所有问题,他只会专注于他钟爱的领域,例如蒯英从不关心时事政治,他真正关心的是如何解决哲学难题和如何把思想表达得清。因此我们就不能采用史学的观点来研究哲学,哲学史应是有思维性和历史性并以历史性的内容来不断丰富哲学思维,最终实现哲学思想的活跃。

哲学是关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一说法跟据是恩格斯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我们仔细一看就会发现恩格斯加了“特别是”和“重大的基本问题”限定词,因古希腊的哲学没完全体现,这个说法自然就犯了绝对化的境地。因为马克思哲学就是属于现代西方哲学的,它自然不是知识论哲学,实践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从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不能划为思维和存在。

哲学是科学之科学也是错误的。就拿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它虽然对学习和研究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但它是不能代替科学的,因哲学揭示的是世界最普遍本质和一般规律,而具体科学揭示的是世界特定领域的特殊规律。

(三)我所认为的哲学定义

我认为哲学就是哲学,它不需要佐证来证明自己是哲学。一方面哲学与其他学科是紧密联系的,这是毋庸置疑的,其他学科也需要哲学提供指导;不过哲学与其他学科是有区别的,各学科都有自己独到的研究领域、研究对象、研究问题。我想这一点也就只有哲学能做到,即用哲学的回答方式解答哲学是什么,表明上什么都没说,却真正体现了哲学的独到价值和本质。不过哲学是没有本质的规定性,所以我们都不应该将任何一种哲学模式来称作哲学。

哲学就是爱智慧或者追求智慧,这是早期古希腊哲学家的看法,苏哥拉底在当时被称作是最有智慧的人,因为在当时苏哥拉底喜欢对问题不断地追思以及不断地善于找问题。自己能够主动去追求智慧,便可以体现出一个人内心中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不管他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也不会选择放弃,这不是哲学的精神吗?我想可以做一个肯定的回答。

哲学会对语言错误运用,这是基于维特根斯坦在1933年前后在哲学笔记和讲座中所论述的内容而总结出来。另外我们也可推出哲学是一种澄清命题意义或语言意义的活动,语言在这中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逻辑的产生把语言的表达问题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因为它清楚地认识到语言本身就是在对思想进行构建,所以很多分析哲学家们都认为,人从经验中获得了知识,而知识的构成是我们的知性能力和直观,但是知识的表达只能通过我们的语言才能完成,所以语言表达绝不仅仅只是一种工具,只有通过语言表达才能够表达和理解思想。

二、哲学的问题是什么

我们都知道哲学问题有其独特的性质,哲学问题是我们所遇到的最基本的问题,也是为大多数人所熟知的普遍问题;但哲学问题绝不是经验性的问题,因为凡是带有经验的问题往往我们可以用经验来回答它或者是否定它,而且不同的人肯定有不同的回答。例如我问:这支笔是什么颜色?视力正常的人会回答道这是什么颜色的笔,但对于色盲的人来说却是其它的颜色。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关于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毋庸置疑的,这一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二是思维能否认识存在,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这两个基本方面也就构成了我们整个哲学史的基本发展脉络。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或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之所以是基本的问题,是因对其回答可以决定我们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例如我信神创论,那么我就会认为这个世界是存在神的,神创造出了人和万物。又或者我坚持世界进化的学说,必然我就不会同意神创造世界的看法,我们之所以相信神的存在,是想找到心灵的慰藉。我们从有神论和无神论的观点看问题,也能充分地体现我们对人生的基本看法。 (二)哲学的问题是关乎人的

海德格尔曾论述道:“哲学所探讨的东西是与我们本身休戚相关的,人或人的生命的本质就是哲学的,哲学在我们的生命最深处拨动着我们心灵之弦。或者说,哲学就存在于我们自身之内。或者更进一步说,人的存在就是哲学性的”。从中我们可看到海德格尔肯定了人在哲学中的决定作用,只有人才有理智,只有人才能根据环境的变化制造出有利于自己的工具,从而帮助自己更好的生存。也就只有人才有思想,比如我觉得思维缺乏时,我便会思考我是不是应该来补充我的思维又或者会常常思考:“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未来的我究竟应走向何方”。我想也只有我们人才会有这样的思想,思想是我们人类的本质属性和存在方式。

正是因为人会思想,才会去思考和行动,哲学便是对这一现实应运而生。所以哲学家们的工作就是为人服务的,虽然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人、不同的学说,但这些哲学家们实际上是以一种更好的方式帮助我们理解这些问题例如。例如我们在提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就是想以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让人们理解接受它;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如果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关乎人的话,它就不会被国内外学者广泛研究。不过如今哲学的研究者却陷入了这样一种困境:只关注到一个哲学家的思想是什么,却没认真考虑其思想的现实意义,又或只醉心于他自己的理想国,不顾其合理性的存在。因此,我觉得哲学应该回归正途,关乎于现实和人的生存,如在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我们应该怎么去发展自己和社会、面对社会日益动荡的今天人类究竟应该走向何方。

三、如何做哲学

(一)沉淀和挖掘

做学问,离不开深厚的知识积累,只有这样我们才有素材,若空空如也,那么根本不可能做好一门学问。由于哲学自身的特殊性,做哲学更需要沉淀。我们这里的沉淀不是指化学意义上的沉淀,我所说的沉淀一方面是指在哲学的研究过程中,应多读原著。具体的过程是:首先读一些导论的书和文章,因为这些所说都是最显而易懂的理论。其次读原文加注释的书,我们初碰原文肯定存在诸多问题或理解有所偏差。最后读原著,在这里我们尤其需注意外文文献,因为不同翻译者可能会带有自己的感情色彩从而会导致我们对这一学说的错误理解。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注重对生活经历的积累,生活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因此我们需要多关注一些事实,从实践中获得对生活的感悟,沉醉于书本的知识理论中是绝对不可能有所顿悟的,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仅有沉淀还不够,还需挖掘。所谓挖掘是指在做哲学中,我们能够把自己所内化的哲学知识运用到我们所想研究的问题和解释所遇到的问题中来。挖掘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一环,要想把这些沉淀挖掘出来就离不开我们平时的多思多虑,多和别人进行交流,在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但需要注意不能投机取巧,必须要自己切实思考,做到真正脱离书本,直接面对问题本身,而不是选择去逃避。

(二)敢于怀疑和分析归纳

敢于怀疑的精神才能促使哲学不断地向前进步,学习和研究哲学因此要尤其注重方法,每做一件事都应多问为什么,如果我们对周遭的一切始终保持平常态度,那么我们对哲学的研究便会陷入到停滞之中。敢于怀疑最著名的当然要数笛卡尔,他的哲学第一个信条就是“怀疑一切”,他在《哲学原理》中说道“要想追求真理,我们必须在一生中尽可能地把所有事物都来怀疑一次”。他为什么要有这样的态度并不是因为他挑剔,而是因为他相信感觉和理智有时会欺我们,他希望通过“怀疑一切”的方法把一切值得怀疑的东西排除出去,为我们的思考腾出空间。所以,笛卡尔的怀疑方法为休谟、康德等诸多哲学家运用。

分析归纳包括分析和归纳两个方面。摩尔:“分析就是给概念或命题下定义的方式”,所以分析就是把即将要分析的材料和概念按照性质或关系抽丝剥茧出来。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够看清每个涵义在表达什么和推导出结论,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方法是不行的,分析是逻辑学家尤其重视的。所谓的归纳就是能把我们掌握细碎知识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概括总结出来,那么归纳推论就是指能从过去的经验例证去推导未来将会是什么样子的。科学的一些规律就是运用归纳方法得到的,通过归纳的方法可以不断地促进我们进步,如弗朗西斯.培根尤其重视归纳,他认为研究经验事物最为有效的工具应该是科学的归纳法,即运用“三表法”:具有表、差异表和程度表,完成了这三表的收集,我们就可以进行归纳。因此,培根的学说大大推动了欧洲自然科学的发展,马克思称他为“整个近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参考文献:

[1] 胡军. 哲学是什么-《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丛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2] 《西文哲学史》编写组. 西方哲学史[M]. 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3] 孙正聿. “哲学就是哲学史”的涵义与意义[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1(1):49-53.

[4] 俞吾金. 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再认识[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2):68-77.

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是人类“文明的活的灵魂”。哲学总是程度不等、形式不同地反映和揭示时代的各种矛盾,关注和回答时代提出的各种问题,并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变革自身的形态。 对于哲学的理解过程中,总会产生哲学的痛苦与痛苦哲学的思想学说。哲学是一种思想活动的过程,注重是在其过程。因此哲学不同别的学科,哲学是对真理的追求比真理本身还重要的过程。哲学应该是理解为一个过程,而不是终极学说。在高中课本上,把哲学定义成为理论化系统的世界观,甚至把哲学说是世界观的一种形式。而事实上,哲学不应该这样定义,那样是不符合人类的理性以及理智。哲学决不是通过定义来理解,而是在哲学的困境中获得认知,去反思哲学思想的核心问题,在思考良知问题上,如何审视哲学本身带来快乐与痛苦的冲突。哲学的痛苦是如何产生的,但对此问题思考放到“哲学的终结”的谈论是不可思议。哲学的痛苦发展到痛苦的哲学,这个过程正证明“哲学的终结”是不可能的。在现代西方哲学的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就是“哲学的终结”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当然,在此之前,不断有人给哲学签发死亡通知,其中最彻底的当属马克思,而实际上,哲学并没有终结,在此同时,马克思认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似乎看来马克思的观点可以让人热血沸腾。 如果没有哲学没有终结,那么哲学应该在纯粹形而上学的思辨,应该在重建本体论的努力,而不是脱离哲学意义去实现一种实用哲学以及消灭哲学。而康德的哲学发展分为两个阶段,即“前批判时期”和“批判时期”。在他自己的思想体系建成之后,他对传统形而上学提出有力而全面批判,因此,在实际上形而上学的终结,而不是哲学。 在思想过程中,需要如何做出批判的使命,流注一种价值体系。哲学要求我们把问题说清楚,可哲学却是以一种含糊的形态存在。在本体论上,总会种种的概念存在的困境。重建本体论,在此应该行使哲学使命,做到自我与客体的统一。在认知方面,应该在理智上真正认识以客体的存在本性,并根据客体规律的必然性,并验证是真正意义的必然性,只有这样才不会把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回归交换。在这样的理智上认知,不仅是对自然产生理智的爱,也是对自我的正确判断。在一分为二的哲学中,是有理由把思想分为“思”和“想”。用英语单词去区别的话,“思”就是(idea),“想”就是(image),对于(idea)似乎考虑到一个终极结果,大概脱离哲学批判使命。而(image),用康德的意思来说(image)是一种即使客体不在场人也具有的直观能力。如何实现(image)的派生地表现客体的能力,大概必须把存在的感性直观带回到心灵中来,当(idea)和(image)统一起来,那么思想的一词也就实现存在方式。与此同时,思想活动的过程也就实现了哲学的意义。思想的感性与理性必须在探讨哲学问题做到统一,并且不影响思想本身纯粹性,这样的哲学是可以得到历史的复归。 用一种思来认知存在,用一种验证来确认存在是否具有客观性。在理论中的认知往往只是假设的推论,对主体意识空间进行设想。例如假设上帝存在极其真实,不可怀疑的,那么认为上帝不存在也是不可能。当然这只是一种假设。如果需要在认知方面论证是存在真实,那么事物运动的主体应该不是精神。思维与存在,存在的一切可以在思维的层面解释。在这个世界中,任何的存在都具备合理性,任何现象都存在因果关系。不过,在时间方面分析,如何给时间作一种定位,如何证明时间的客观性。时间与存在、时间对存在影响,又如何去解释。时间可以改变存在的形态,而存在是否可以是影响时间的快慢。有人认为如果存在的一切都处于绝对静止,时间也会停止。可是我们无法实现前提的假设,因此痛苦的哲学的存在同样是极其真实。在时分析方面,现只能进行假设。然而用什么来证明存在即是合理。对于存在的东西,无论它们有多少种形式,都必须依据具有一种共同的本性,这就是对存在作出一个具有普通性的本质定义。只有建立这个基础上,才能对存在进行研究,证明其存在即是合理的现实意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理智上实现一种判断。反之,任何的存在都失去真实意义,这样的话,我们就不能说物质惟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因此,一条原则有某种正确性,它不应该只是在某地方,某个时刻是正确,而应该是永远站得稳的。 对于一个事物的判断的方式存在很多种,然而采取什么方式才能使原来的事物得到平衡。在探索平衡法过程中,需要作出如何的验证,而这种验证在那种场合下去行使本来具有的使命。康德认为,任何一种行为,如果它本身是正确的,或者它所依照的准则是正确的,那么这一行为按照普通法只能在行为上与每个人的意志自由同时存在。 在一种命题的成立的条件,那么必须扩大产生这种条件的效果,并且使这效果建立在完成的基础之上。对于假设而事实不存在的命题,就必须用这些条件来限制这些效果。 在哲学的问题上,我们必须经历的本身去回答哲学的判断。在康德的哲学道路所经历的一切,我们仍需思考这种价值的源泉。 仅供参考。。。

世界哲学期刊怎么样

这两个都是中国的期刊 怎么给你说呢 连中国人都自己不读的 估计在世界上连第四流都算不上 国外的权威数据库也不会收录 真正要在学术上尤其是哲学上有创建的人 如果眼光停留在这上面 那还是准备好官僚之路吧 我给你推荐几个世界性的哲学期刊 虽然哲学在今天全面衰落 即使是世界一流的这学期刊也多是研究之作 而不是原著时代那种光华 以下是几个著名的哲学期刊 1. 美国Philosophy 2.英国Mind 3.其他诸如美国杜克大学主办的《哲学评论》等等,英语世界主要集中于美、英、澳大利 亚。 4.华人世界比较有名的有台湾辅仁大学主办的以多国语言发表的《国际哲学》 再一次奉劝不要看学术水平太低的,诸如********** 有问题再问我,不求加分

哲学专业 推荐《哲学研究》国内统一刊号:CN11—CC40/B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0-0216 主要涉及社会科学、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真理观、价值观和历史观的关系,全球化与价值冲突,科学、技术与社会,跨学科研究的方法论,高校哲学教学、科研体制改革问题《求是》也不错 主要是马哲问题《世界哲学》也不错 主要是高端学术交流

主要有以下期刊可以投稿国内哲学期刊1、《世界哲学》。是国内知名学术期刊,刊载国内外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国外主要哲学流派的现状及争论的主要问题以及有关逻辑学、伦理学、美学、哲学史、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等研究论著和译文;报道外国哲学界动态,提供有价值的哲学资料。2、《现代哲学》。现代哲学》创刊于1985年,2002年第1期起由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编辑出版。目前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国外哲学期刊。1、《StudiesinHistoryandPhilosophyofScience》2、《EuropeanJournalforPhilosophyofScience》3、《Philosophy,Ethics,andHumanitiesinMedicine》。

要求学术性高,覆盖全面,不能仅局限于国内和马克思主义刊物,甘蔗渣类不要,请附邮发刊号另:我听说《世界哲学》和《现代哲学》都不错,但我在网上浏览了一些往期(约在2000年至2007年间)的目录,发现《现代哲学》内容太窄,且多是水分大、题目老的甘蔗渣论文,根本比不上《世界哲学》,这个结论对吗?

如何认识当今世界主题论文

当前世界处于旧格局已经瓦解,新格局尚未形成的过渡时期。新格局形成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原因是:美国是惟一的一个超级大国,但实力和地位相对下降,无力实施单极世界和“单边主义”;西欧、日本经济实力较强,但政治、军事实力有限,难以成为独立的一极;中国要成为独立的一极有待于综合国力的进一步增强;俄罗斯有成为独立一极的潜力和雄心,但目前处境仍很困难。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将以渐进的方式逐步形成 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聚少成多的过程。随着全球化的深人发展,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正从双边到多边、从地区到全球的各层次,从政治、经济、文化、安全、贸易、金融、科技等各领域综合推进。预计,一个适应全球化时代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框架将会出现在21世纪的地平线上。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1、发达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西欧经济被高失业率所困扰;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南北差距扩大;3、 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不平衡扩大。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决定了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发展的不平衡。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激化了各国之间的矛盾,使竞争更加激烈,并影响到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建立和发展。 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的影响:1、激化了各国之间的矛盾,使竞争更加激烈。2、影响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不利于世界经济多极格局和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3、影响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不利于缩小南北之间的差距和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对世界政治带来了双重影响。一方面削弱了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另一方面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和作用增强,推动了世界多极化的发展。政治发展趋势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在进入21世纪后日趋明显,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其根源是——经济结构的多极化。20世纪70年代,欧共体和日本经济发展速度加快,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第三世界崛起并在国际事务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当今世界国与国的竞争,越来越取决于综合国力的竞争,因此,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根源在于经济结构的多极化。②促进因素:美苏两国力量的相对衰落;西欧、日本经济实力的膨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壮大。 世界政治走向多极化是必然趋势,但其发展不会一帆风顺。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曲折的、长期的过程。其主要原因是:1,多极格局的形成是世界各种力量重新组合和利益重新分配的过程,由此将产生多种不确定因素。冷战结束后,各种国际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在此过程中,各国都把国家利益摆在对外关系的首位,谋求在新的世界格局中的最佳位置。因此,相互间利益的冲突与整合是必然的,世界多极化进程中将充满矛盾和斗争。2,美国的霸权主义和构建单极世界的图谋,是多极化趋势发展的最大障碍。尽管美国的力量相对下降,但目前它毕竟是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其绝对实力和对世界的影响力是其他国家和力量所无法相比的。美国借助其强大实力谋求霸权、构建单极世界,逆时代潮流而动,为多极化进程增添了障碍。3,世界上冷战思维的继续、南北贫富差距的扩大,以及民族分裂和宗教纠纷等,也会对多极化趋势产生各种干扰和冲击。对世界多极化发展要有足够的认识。由于多极化进程中充满单极化与多极化的较量,而建立多极化格局的保障机制尚未形成,真正能对霸权主义形成制约的力量还是有限的,所以多极化发展过程有时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反复,使单极化暂居上风。但多极化的是当今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客观进程,因此,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其原因:1、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给世界和平与发展带来机遇和有利条件;2、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3、反对和制止战争的力量在不断增强;4、世界多极化趋势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新表现:1、新干涉主义盛行。2、凭借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到处颠覆、侵略别国。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主要有:积极推进非殖民化运动,支持被压迫民族自决和独立;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防止和制止战争的爆发和扩大;促进世界经济繁荣,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在解决人类面临的众多问题,如环境、人口、生态、资源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随着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联合国的作用一度得到加强。经济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欧洲联盟、亚太经合组织和北美自由贸易区是当今世界三大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经济全球化与地区经济合作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一方面,经济集团都有排他性,对集团外的国家和地区往往实行歧视政策,表明了集团化和全球化之间的矛盾关系;另一方面,每个区域经济集团都在集团内实行贸易投资自由化的一体化政策,从而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同时,集团与集团、集团与国家间又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使每个集团实际上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环节、一个中介、一个过渡。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之间依存也越来越紧密。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使整个世界经济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的结构变革,这种变革要求突破原有的国家间的阻碍,实现全球范围内的更高层次的经济合作。这是世界经济的一个主流现象。这一趋势一方面带来了贸易的扩大、资本的流动,同时加快并推动了各个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的倾向。另一方面是原有的区域经济集团在扩大范围,消除成员国之间贸易壁垒和歧视性经济政策,为最终实现区域经济集团化,形成扩大的统一市场。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区域经济集团化也在形成。我们在讨论经济全球化的同时,不可否认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而且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明显带有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的特征,经济区域化不仅推动了各国间的经济技术的合作与协调,也在一定程度上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基础。理解经济全球化可以从三方面来看:一是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和相互依赖程度日益提高;二是各国国内经济规则不断趋于一致;三是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强化,即各种多边或区域组织对世界经济的协调和约束作用越来越强。总的来讲,经济全球化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先进科技和生产力为手段,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最大利润和经济效益为目标,通过分工、贸易、投资、跨国公司和要素流动等,实现各国市场分工与协作,相互融合的过程。在理解经济全球化时也要看见它的两重性:一方面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有利于吸引外资,弥补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有利于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开拓国际市场。另一方面,它也不可避免地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不利因素和风险。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科技水平相对落后,不仅面临着发达国家经济和技术优势的巨大压力,而且国家经济主权和经济安全也受到严重挑战。正因为如此,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把全球化具有的两重性比喻为“一柄双刃剑”。经济全球化特征和表现:1,生产的全球化,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2,市场的全球化,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国际贸易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3,资金的全球化,国际金融迅速发展,巨额资金在各国之间自由流动;4,科技开发和应用的全球化;5,信息传播的全球化;6,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并呈现多元化格局。经济全球化的内容:生产全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投资全球化,区域性经济合作日益加强。经济全球化的利弊:经济全球化的利1、经济全球化可使世界范围内的资金、技术、产品、市场、资源、劳动力进行有效合理的配置。2、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次迎接机遇和挑战的机会。3、经济全球化为世界各国人民提供了选择物美价廉的商品和优质服务的好机会随。4、经济全球化将会促使世界大文化的产生和发展。5、经济全球化将促进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6、经济全球化加速技术转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7、经济全球化能够促进国际间政治的协调。8、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减少国际冲突。经济全球化的弊:1、经济全球化加剧了世界经济的不平衡,使贫富差距拉大。2、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不稳定性加强。3、现行的全球经济运行规则不尽合理,大多有利于发达国家。4、经济全球化还可能导致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5、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所付代价巨大。6、经济全球化必然对民族文化带来一定的冲击。经济全球化的本质上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资源配置的国际化,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全球化。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经济技术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强大的经济技术力量是能否成为世界一极的根本条件。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全球生产力大发展、加速世界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各国和全球共同面临的社会经济问题,对我国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我国应该把发展经济摆在优先地位。所以,不管世界怎么变,我们都要先发展好自己,然后再谈其他。现在世界总体的局势对中国有利,正是我国崛起的好时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世界经济带来的机遇,从中谋得新的发展;同时,应积极参与有利于我国发展的世界的各个组织,坚持改革开放。辨清周边形势,政治上保持自己发展中国家位置不变,保持与传统友好国家关系,争取更多志同道合的盟友,努力改善与邻国关系;文化上,提高国家软实力,将中国特色推向世界;经济上,保持国家经济稳定高速发展,增加国际影响。

1、安全挑战具有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

传统安全的核心是军事安全,主要表现为战争及与之相关的军事活动和政治、外交斗争。非传统安全威胁远远超出了军事领域的范畴。通常情况下,非传统安全问题不仅是某个国家存在的个别问题,而且是关系到其他国家甚至全人类利益的问题

从表现形式上看,非传统安全问题比传统安全问题具有更强的社会性、跨国性和全球性。今天,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文化安全等,被提到空前的高度。传统战争边界的消失,意味着国际关系更加复杂多变,国家安全面临的风险挑战更加多样,国际斗争更需讲究策略和艺术。

2、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国际担当更加突显。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们要具备战略眼光,树立全球视野,既要有风险忧患意识,又要有历史机遇意识,努力在这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把握航向。中国向世界提出了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

提出这个理念和构想,标志着中国同外部世界关系和中国国际战略思想的重大转变,充分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国际担当。

3、经济全球化潮流不可逆转。

世界发展到今天,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彼此取长补短的程度在不断加深,对于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繁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逆全球化”是少数发达国家利己主义膨胀的表现。

有识之士深刻指出,在全球化进程中,所谓的“发达国家受害论”完全是个伪命题,是根本站不住脚的。经济全球化依然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这一发展趋势不可逆转。

扩展资料:

世界格局正处在一个加快演变的历史性进程之中。和平、发展、进步的阳光足以穿透战争、贫穷、落后的阴霾。世界多极化进一步发展,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崛起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既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需要认真对待的新威胁新挑战。

还是管好你自己自拉自擦爱莫能助

新格局形成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原因是:美国是惟一的一个超级大国,但实力和地位相对下降,无力实施单极世界和“单边主义”;西欧、日本经济实力较强,但政治、军事实力有限,难以成为独立的一极;中国要成为独立的一极有待于综合国力的进一步增强;俄罗斯有成为独立一极的潜力和雄心,但目前处境仍很困难。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将以渐进的方式逐步形成 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聚少成多的过程。随着全球化的深人发展,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正从双边到多边、从地区到全球的各层次,从政治、经济、文化、安全、贸易、金融、科技等各领域综合推进。预计,一个适应全球化时代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框架将会出现在21世纪的地平线上。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1、发达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西欧经济被高失业率所困扰;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南北差距扩大;3、 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不平衡扩大。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决定了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世界知识杂志怎么样

世界知识期刊容易发表文章,但是也要根据你的具体内容来确定,假如说你的内容毫无意义性而且积极性不强的话,他会选择不发布。

【世界博览】主要讲述世界各国的一些科学技术成果,和许多科技价值方面的,【世界知识】则描绘了全世界的地理,历史,人文,重在让人了解知道地球的一些知识。你可根据你喜好选择吧。

have sought love, first, because it brings ecstasy---ecstasy so great that I would ofte

肯定不能轻易发表,至于容不容易,是要根据作者个人的能力以及国际英文期刊的要求来说的,因人而异,因期刊而异。

世界哲学论文题目

正确、鲜明阐述作者观点的句子,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一般可以有分论点。论点应该正确、鲜明、概括,是一个完整的判断句,绝不可模棱两可。①正确性:论点的说服力根植于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而这又取决于作者的立场、观点、态度、方法是否正确,如果论点本身不正确,甚至是荒谬的

给你个建议,可以从存在主义入手去论述它相对于心理学的核心区分与应用价值这两者就好像都是把刀,看似相同,但一个用来切西瓜,一个用来动手术! 两者利用同样的方法但却基于完全相反的假设。我曾去印度学习过一阵子Osho,对这个方向很感兴趣。如果你在北京,找机会研讨 :) 我有不少资料可以提供给你,不过大多都是我从印度带回的英文书籍

《人类的心理与神秘的哲学》,你不就要个题目吗?给你。

1、希腊宗教与希腊哲学的关系2、爱奥尼亚自然哲学3、毕达哥拉斯数的哲学及其意义4、拉克利特的流变观念与“逻各斯”概念5、巴门尼德的存在论思想6、芝诺悖论及其意义7、爱利亚派之后的各家自然哲学与爱利亚派哲学的关系8、论四根说、种子说和原子论各自的优劣得失9、阿那克萨戈拉的“努斯”概念及其意义10、 “努斯”概念与“逻各斯”概念的关系11、智者派哲学在哲学史上的地位和意义12、比较智者派的命题:人是万物的尺度与康德的命题:人为自然立法13、苏格拉底哲学在哲学史上的地位和意义14、苏格拉底“善”的理念的意义15、苏格拉底的道德哲学、它的意义及局限16、论苏格拉底的“美德是知识”17、柏拉图哲学对苏格拉底哲学的继承与超越18、柏拉图的理念论与辩证法19、柏拉图的“灵魂”不朽思想20、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理性神概念21、柏拉图的“回忆”说和先验认识论22、柏拉图论感性世界与理念世界的关系23、柏拉图的二元论与巴门尼德二元论的关系和差异24、柏拉图的自然哲学及其历史意义和影响25、柏拉图的伦理学和国家哲学26、柏拉图哲学对基督教神学的影响和意义27、亚里士多德的“本体”概念28、亚里士多德本体论对巴门尼德存在论思想的发展29、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理念论的批判30、亚里士多德的范畴论及与其本体论的关系31、亚里士多德的本体论与逻辑学的关系32、亚里士多德第一本体思想的矛盾及其缘由33、亚里士多德的理性神概念34、亚里士多德的本体论与神学的关系35、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36、亚里士多德的“形式”与“质料”概念37、亚里士多德的“潜能”与“现实”概念38、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思想39、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及其局限40、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41、亚里士多德的灵魂学说及其意义42、亚里士多德的美学思想43、亚里士多德论悲剧44、亚里士多德的科学成就及与其哲学的关45、希腊化时代哲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对希腊古典哲学的超越46、斯多亚派哲学、伊壁鸠鲁哲学与怀疑论精神的同一性及差异47、斯多亚派的道德哲学、其意义及局限48、斯多亚派哲学对基督教思想的影响49、斯多亚派自然哲学的本质及缺陷50、伊壁鸠鲁原子论与德谟克利特原子论的差异及其缘由51、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本质52、希腊化时代的怀疑论与古典时期类似思想的本质差异及其缘由53、菲洛对希腊哲学和犹太教思想的综合54、新柏拉图主义的“流溢说”55、新柏拉图主义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哲学的继承与超越56、新柏拉图主义对斯多亚派哲学、伊壁鸠鲁哲学与怀疑论的超越57、新柏拉图主义对基督教哲学的影响58、新柏拉图主义的“流溢说”与基督教创世说的差异及其缘由59、新柏拉图主义的神秘主义与东方神秘主义的本质区别60、基督教与犹太教的关系及其对犹太教的超越61、保罗思想及其在基督教思想史上的意义62、基督教的世界历史意义63、奥利金的神学思想64、奥古斯丁的神学思想65、教父哲学对基督教神学的贡献及其局限66、希腊哲学对基督教神学的贡献及其局限67、希腊哲学与基督教的本质差异68、希腊哲学的理性概念及其局限69、共相争论的意义及其产生的哲学背景和根源70、实在论者和唯名论者对共相问题的认识及其各自的局限71、中世纪哲学中的柏拉图主义和亚里士多德主义72、希腊哲学与基督教精神的本质差异73、中世纪思想家对希腊哲学的认识局限及其缘由74、新柏拉图主义与基督教神秘主义的关系75、艾克哈特的神秘主义76、基督教神秘主义与东方神秘主义的本质区别77、唯名论思想在中世纪后期的思想解放意义78、唯名论思想对希腊哲学的超越79、唯名论思想对近代自然科学的意义80、罗吉尔·培根的哲学及其意义81、库萨的尼古拉哲学的神秘主义与泛神论82、库萨的尼古拉哲学思想中的辩证法83、文艺复兴时期对人的发现、其意义及局限84、路德“因信称义”思想的意义85、路德思想与基督教神秘主义的关系86、宗教改革运动的世界历史意义87、加尔文教对近代产业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意义88、新教与近代西方社会的“去魅”和世俗化的关系89、新教和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家对人的认识的比较90、新教与近代哲学的关系91、布鲁诺的哲学立场92、布鲁诺哲学中的神秘主义因素及其来历93、布鲁诺哲学对近代哲学的影响94、蒙田的怀疑论95、波墨的通神学,其意义及影响96、弗兰西斯·培根的经验论哲学及其在科学思想史上的意义97、弗兰西斯·培根的科学观、其意义及局限98、霍布斯经验论中的唯理论因素、二者的矛盾及其产生缘由99、霍布斯的人性论、其产生根源及其局限100、霍布斯政治学的意义及其局限

  • 索引序列
  • 怎样认识世界哲学主题论文
  • 世界哲学期刊怎么样
  • 如何认识当今世界主题论文
  • 世界知识杂志怎么样
  • 世界哲学论文题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