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论文研究跨地区

论文研究跨地区

发布时间:

论文研究跨地区

百度文库应该会有的,你去查一下

如果说有一个因素在经济发展政策中被严重忽视了,我会说,这个因素就是“空间”(地理因素)。理解空间的力量直接关系到城市化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我在专著《空间的力量:地理、政治与城市发展》讲到,今天的政策决策者和社会公众一定要认识到经济发展和地理之间的关系。 地理有多重要:以苏南为例 如果发起一场有关如何促进欠发达地区增长,实现区域间平衡发展的投票,我猜99%的人都会赞成向欠发达地区转移资源。可是,却很少有人会认真地考虑“地理有多重要”这样的问题。用地理和空间的视角来看苏南发展,它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地理作用于经济发展的实例。苏南发展的秘密不是乡镇企业,不是外资,也不是人力资源,这些都是地理条件的结果。如果没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乡镇企业未必会在苏南成功,外资也不会大规模投资在这里,人力资源也可能不能被有效地利用。 那么,苏南到底有哪些地理优势?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在全球化的视野里看懂中国经济。中国真正的起飞是在1994年之后,确立了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这时,港口的作用重新突显出来,而其中,最具活力的港口城市就是上海和香港。在苏南地区,地理上接近上海,从而能在国际贸易中节省物流成本,而且,苏南地区还拥有长江下游的黄金水道。在这些条件上,苏南胜过了浙江。而与同样接近大港口的广东相比,苏南才真是胜在其人力资源上,毕竟苏南在改革之初便拥有较好的工业基础,使得苏南有能力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中相对技能要求较高的产业。 此外,整个以上海加苏南城市群构成的都市圈还因为地理的因素产生了更强的辐射作用。广东往北,很快就遇到南岭,而上海往西则是平原为主,而且,长江的运力远非珠江可比。同时,香港是特别行政区,拥有不同于内地的制度和文化,甚至语言习惯也有差异。所有这些因素加在一起,使得我在自己的研究里看到,如果说离大港口的距离会影响到一个城市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那么,在长江三角洲,这种影响比珠江三角洲要小一些,换言之,长三角都市圈的辐射力更强。 从空间的视角审视我国产业转移 从苏南发展推广开去,地理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在整个中国也有所体现。如果忽视这种“空间的力量”,就会误以为,可以通过人为的经济政策引导资源向内地转移,而实际上,动用行政手段来干预资源在地区间的配置,会造成资源配置效率的巨大损失,极大地削弱中国产业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 很多人为中国的产业转移而欢呼,我看,需要冷静。如果是在完全的市场机制下,产业的梯度转移是好的,其前提是,核心城市在经济集聚的过程中会出现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而在行政干预下,地价和劳动力价格的上涨只会比原来应该有的趋势来得更早。问题在于,市场机制下的生产要素价格上涨本质上是源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在行政干预之下,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却不一定是劳动生产率提高带来的。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经济中出现的扭曲。企业家都是利润的追求者,当生产要素价格与劳动生产率相背离的时候,将企业向中国内地迁移并不是唯一的选择。至少,它们还有一个选项,那就是,将企业迁往港口条件不亚于中国,劳动成本却更低的其他地区,比如越南。如果后者成为普遍趋势,无异于中国将自己本应有的发展机会拱手相让。 同样道理,我们也发现,到区域性的大城市距离也显著地影响城市的经济增长。由于经济向大城市集聚可以带来规模效应和外部经济,促使中心城市吸收周边城市的经济资源,同时周边城市也能较多地分享中心城市集聚效应带来的好处,因此,一个城市距离区域性的大城市越远,经济增长越慢。 而中小城镇的发展才是下一轮发展的方向,甚至硬是将英文里的urbanization区分为“城市化”和“城镇化”,以所谓“城镇化战略”作为对城市化的替代。 发展中小城镇并不错,但“城镇化战略”错在将中小城镇发展与大城市发展机械地割裂开,事实上,我们的研究说明,大城市的发展可以为小城镇的发展提供带动力。试图通过限制大城市的发展来为中小城镇的发展腾出空间,这种政策主张不说是南辕北辙,也至少是事倍功半。 对于地理在城市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社会各界还缺乏科学的认识 遗憾的是,中国的社会各界对于地理在决定城市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缺乏科学的认识,不少地方政府都片面追求短期GDP增长,并陷于投资推动和政府干预的经济增长方式。 不仅如此,还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误解是,认为是经济资源向拥有地理优势的东部集聚导致了地区间发展差距的扩大。于是,在经济政策上形成的一个相应的误区是,认为要平衡区域经济发展,就要动用政府政策来抵消地理的作用,这进一步加强了地区经济对于投资推动和政府干预的依赖,而这些在长期对经济增长并不起显著的作用。 地理对城市经济增长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地理位置不同的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将越来越大。恰恰相反,中国出现的这种“地理决定论”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政策限制了生产要素——特别是劳动力——的跨地区自由流动,加剧了地理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 无独有偶,2011年3月12日出版的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发表了“地区差距:差距经济学”一文提出,对于英国日益扩大的地区差距,关键不是要补贴,而是要实施两项政策措施:使人口自由流动,加上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的受教育水平。 中国不会是个例外。如果我们相信科学,那么,兼顾增长与平衡的区域发展战略就应该转向促进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而不是堂吉诃德式地用政府政策去扭曲市场机制。

选择自己感兴趣并且了解的。研究的区域选择首先应该是自己了解的,并且在此方面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其次自己应该对这个选题区域有兴趣。最后选一些小众有意义新颖的。论文研究区域的思路:提出问题,包括对问题的概念界定、问题研究的重要性或意义的解释。分析问题,概括研究对象或问题的现状、利弊、指明存在哪些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与危害性。解决问题,提出本文论点和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对策与建议等。

中文就好 ./

丹霞地区研究论文

堵海燕史静安丽芝

(中国地质图书馆)

冯景兰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教育家,是我国近代地质工作的先驱。冯景兰在两广地区、黄河及黑龙江流域的新构造运动、地貌、成矿控制、成矿规律及地质教育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际工作,对许多方面发表了独到的、深邃的见解,不仅在当时具有奠基和开创意义,至今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冯景兰生平

冯景兰生于1898年,河南省唐河县人,青年时期留学美国,1923年学成归国。他长期从事地质科学和地质教育事业,辛勤地工作了50多年,是我国近代地质和地质教育事业的先驱之一。冯景兰在我国近代矿床学,尤其是在金、铜等矿床地质学方面,做了不少奠基性的工作,受到学术界的赞誉和推崇。

1918年冯景兰公费赴美留学,入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学习,1921年毕业,获矿业地质工程师学位。同年,冯景兰考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攻读矿床学、岩石学和地文学,1923年获硕士学位,是年回国,走上了献身于祖国地质教育事业和矿产地质勘查事业的漫长道路。

1923~1927年,冯景兰任河南中州大学讲师、教授和矿物地质系主任。他结合教学工作,研究了开封附近黄河沿岸的沙丘。这是冯景兰与黄河治理和开发结下不解之缘的开端。1927年冯景兰到河北昌平黑山寨分水岭调查金矿地质。这是我国最早进行的现代金矿床地质工作之一。

1927~1929年,冯景兰任两广地质调查所(广州)技正。他先后与朱翙声、乐森 等共同工作,调查了广九铁路沿线地质(1927年)。他们还对粤北地质矿产(1927年年底)和粤汉线广州至韶关段(1929年)沿线地质矿产进行了综合考察工作。

1929~1933年,冯景兰任北洋大学教授,讲授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和普通地质学等课程,同时接受清华大学聘请,在清华大学兼职任课。这段时期,冯景兰调查过沈海铁路沿线地质矿产、河北宣龙铁矿、陕北地质等。冯景兰这时不仅致力于国内地质教育和地质调查实践,而且还关注着国际上地质学的动态,并且尽量将主要信息介绍到国内,以提高地质工作的水平。除介绍国外火山学研究的进展外,为促进我国矿产资源的开发,他还编著了《探矿》一书。该书于 1933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后,不止一次再版,发行甚广。该书内容全面且简明扼要,介绍了当时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可以说该书是现在《找矿勘探地质学》的前身。同年,他还发表了“放射性与地热学说”一文。

1933年起,冯景兰受聘于清华大学,任教于地学系,讲授矿床学、矿物学及岩石学等课程。1933~1937年暑假期间冯先生调查了河北平泉、山西大同、山东招远以及泰山地区等处的地质、岩石和矿产。冯景兰是招远玲珑金矿地质研究的先行者之一。这时,冯景兰指导王植先生对山东泰山地质进行研究,这是国内最早的从事前寒武系课题的研究工作。

抗战时期,冯景兰随学校搬迁,又为抗战寻找矿产资源。1937年抗日战争伊始,清华大学南迁长沙再迁昆明。冯景兰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3~1945年兼任云南大学工学院院长及采矿系主任。这段时期,冯景兰既执掌教务又致力于川康滇等省的铜矿地质等工作,以支持抗战。

当时,野外工作颇多,如1938年秋云南省永胜地区铜矿、1939年西康荥经铜矿和四川省彭县铜矿、1940年西康东部和四川西部各铜矿、1942年云南东川各铜矿和云南路南等处的地质矿产调查。在上述工作基础上,1942年冯景兰完成了《川康滇铜矿纪要》一书。该书获当时教育部学术奖。在随后的《川康滇铜矿的表生富化问题》中,冯景兰论述了上述3省铜矿的表生富化现象及其形成的地质地理条件。此外,冯景兰还做过不少其他的矿产地质调查工作,包括1941年西康会理天宝山铅锌矿和滇缅公路西段保山、昌宁、顺宁、蒙化地质及矿产,1942年云南路南县地质矿产,1944年云南滇缅铁路沿线地质,1945年云南玉溪县地质矿产和云南呈贡县地质等,还撰文讨论川康滇铜矿业的将来、云南之造矿时期及矿产区域和云南地质矿产及矿业等。

冯景兰一向注意水资源状况及水系问题。1941年发表了“中国水系的不对称特点”,论述了淮河、渭河、海河、辽河、塔里木河、西江、扬子江各水系的不对称特点,并分析其原因。1946年发表“云南大理县之地文”,认为该地区有分水岭迁移及改流现象,可以利用地文特点,自甸头开渠,提出了开发水力和水利资源的卓越见解。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年过半百的冯景兰更加焕发了青春活力。他积极参加祖国的建设事业,先后在清华大学和北京地质学院任教,还奉命奔走于祖国的河山之间,从事矿产勘测和水力资源的调查研究。

1951年6月,冯景兰被任命为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委员,参与对新中国地质工作的全面规划。1954年,冯景兰著文“黄河的特点和问题”。是年,冯景兰被聘为黄河规划委员会地质组组长。同年12月,冯景兰参加编写了“黄河综合利用规划技术调查报告”中的地质部分,文中特别指出:黄河上中游的水土保持工作必须大规模地、积极地推进。

1956年冯景兰参加了全国12年科学发展规划工作,同年被选为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出席了全国和北京市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1957年,冯景兰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一级教授,还有许多社会兼职,这些名誉、地位并不是他刻意追求的,而是社会和地质界对他全部工作成果的肯定。

冯景兰从1923年学成回国至1976年辞世,献身祖国的地质事业53年,做出了多方面的贡献,包括两广地质、丹霞地形、川康滇铜矿、豫西矿产、铁(公)路路线地质、金矿地质等,还在黄河及黑龙江流域地质地貌、新构造运动及工程地质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实际工作,编著矿床学教科书,在成矿理论(成矿封闭说、矿床共生、成矿控制及成矿规律等)方面也有重要的贡献。这些都是后人的楷模。

二、冯景兰关于丹霞地貌的论述

1.发现“丹霞地貌”这种独特的地貌,并在1928年著文中有详细精辟的论述

1927~1929年冯景兰任两广地质调查所(广州)技正,与同事实地调查两广地质和矿产,著有“广东曲江仁化始兴南雄地质矿产”(冯景兰、朱翙声)、“广东粤汉线沿线地质”(冯景兰、张会若)、“广西迁江合山罗城寺门煤田地质”(冯景兰、乐森 )、“广西东北部地质”(冯景兰)、“两广地质矿业概要”(冯景兰)、“两广的地质问题”(冯景兰)、“Some problems in the geology of Kwangtung and Kwangsi”(冯景兰)等。这是中国人自己首次在两广境内进行的现代地质调查工作。

1927年冬,冯景兰等在粤北地质调查中,对这一地区的地形、地层、构造及矿产进行了考察和研究,特别注意到该区第三纪红色砂砾岩系广泛分布,在仁化县的丹霞山发育最完全,因而命名为“丹霞层”。该层厚300~500m,产状平缓,经风化剥蚀后形成悬崖峭壁,到处奇峰林立,构成独特的地形,即“丹霞地形”。

冯景兰等当时对此进行了研究,在1928年发表的论文“广东曲江仁化始兴南雄地质矿产”(冯景兰、朱翙声)中对这种地形(貌)特征、分布、形成等均作了详细精辟的阐述,摘录如下:

“红色岩系砾石、砂岩、页岩及红土本系最易鉴别之特征,为血红之颜色,故以红色岩系名之,红色岩系在本区中,位于各种岩石之上部,覆盖一切岩石,分布广,仁化之南,曲江之北,鸡笼之西,大井之东,南雄平原之内,浈水河谷之旁,到处皆红岩系,总计面积,不下五千余方里。

红色岩系,虽以颜色为其特征,上下一致,无甚差别,而其构成物质之粗细,则大不同。略言之,可分上下两部:下部以砾岩及有交互层(cross bedding)之红砂岩为主,间有一尺或数寸之红页岩及红土为主,间有厚约数分以至数尺之砂岩层,或灰砂岩层。上下两部之厚度,因沉积与侵蚀之关系,各处不同。丹霞山附近,几全属红地系之下部,厚约三百余公尺。南雄西北,苍石杨历岩等处之红砾岩系,厚亦三百公尺,南雄城南下部红色岩系,比较最薄,不过数十公尺,红色岩系之下部,在南雄盆地中,发育最盛,其厚约三四百公尺,然因质太疏松,冲洗甚易,经过近代之冲洗,其遗留之厚薄亦殊为一致也。

以堪作代表之地域命名,则上部厚约三四百公尺之红土及红页岩,可名之曰南雄层,在南雄附近,最为发育下部厚约三百余公尺之红砾岩砂岩,可名之曰丹霞层,在仁化城南三十里之丹霞山发育最盛。丹霞层倾斜约在十度与十五度之间,与其下层均不整合构成丹霞层之物质,亦不一致,视其所从来之岩石而异,简言之,凡与皇冈岭系岩石接近之处,红砾岩中之砾石,多为石英,或硅质圆块,显见由皇冈岭系或梅岭系岩石,侵蚀而来,凡近石灰岩露头之处,红砾岩中之砾岩,间有石灰岩块,丹霞始兴等处,其例甚多。与花岗岩接触处,常见有花岗岩及已经变为长石砂岩之砾块。各种砾块,常由红色黏土结合一处,故骤望之,全体皆红。砂岩粒多硅质,粗细不一,常杂以红色黏土,与花岗岩相接触之砂岩,常杂有高岭化之长石晶粒,显见由花岗岩直接风化而来,杂入他种物质甚少。砂岩之交互层理,有时纹理细致,宛如红绡锦岩(丹霞山下,距丹霞山寺约二里许)之名,即由此而得。锦岩佛穴中,有坚固之红泥砂岩,突起成龟裂状之花纹,镶于交互层砂岩之边缘,宛如锦幕下之花边,似为晒隙(sun cracks)中充填物质之遗迹,然而当地人民已认为天造地设,神奇无伦矣。

红色岩系上部之南雄层,以血红色之黏土(据分析结果,含铁约百分之三)及页岩为主,间以薄层之砂岩,或含钙砂岩、砾岩甚罕见,全部岩层,倾斜平缓,约在十度与十五度之间,与其下之丹霞层相整合,侵蚀而后,每成显著之小阶级地,在南雄平原中更为显著。地面红土风化破碎,成为疏松小粒,大如小米,经雨亦松散如沙,不甚黏结状颇特别。且红土之内,每见薄如纸片之钙质小脉横黏土层理,特出于疏松之红土中,似由浸下之石灰质溶液充填于红土裂缝中而成。

本红色岩系之位置,及其与下部岩石之关系言之时代最新似无可疑谓为第三纪产物,亦尚可信南雄层比丹霞层属于第三纪之前其南雄层当于第三纪之后期,丹霞层与南雄层似皆在湿热之气候下风化沉积而成,故氧化剧烈呈深红色似皆在浅水中沉积而成,故有晒隙及交互层之诸种构造。其构成之物质似皆来自近旁未经长途之迁移,故分别作用,Sorting action不甚显著,常与邻近之物质相类。丹霞层可代表第三纪初期山脉初隆起时之侵蚀与沉积,故物质较粗。南雄层可代表第三纪(古、新近纪)后期地面渐趋平夷侵蚀与沉积,故物质较细。两者似皆属于盆地或河谷中之陆沉积(continental deposits),故化石俱甚少,红色岩系层次颇繁,当时沉积情形之繁杂,盖可想见。

红色岩系,在广东一省,分布甚广,广州市近郊之红色黏土,似与本地区之南雄层相当。广九路石下村石下山之红砾岩砂岩,珠江口虎门山之红砾岩砂岩,似与本区之丹霞层相当。”

在同一论文的“地形”一节中,对这一地形与地质构造、地形与岩石之关系、该地形的成因等均有精辟详细的研究分析,摘录如下:

“地形与地质构造之关系,在本区中,颇为显著。中生代末或第三纪初因花岗岩之侵入,大庾岭之隆起,造成微偏东北西南东西方向之山脉,同时始兴南雄之南,似亦有火成岩侵入,而地层隆起,遂造成第三纪之红色盆地,与此红色盆地中之沉积。其后因丹霞南雄各红色盆地之升起,盆地中所发生之顺向河流,即向下侵蚀刻于第三纪红色岩层之内,以造成深约千尺风景奇绝之峡谷。丹霞锦岩A榜山五马归槽之胜即由此而成此大构造与地形之关系也。他如梅岭纵谷,韶关断层谷开辟孔道,影响于地形有人事者,亦非浅鲜,详见于构造篇中。

皇冈岭梅岭两系岩层,为相间互之砂岩页岩,易于侵蚀,故所成丘岭均甚平坦,山坡倾斜,常在十五度以下。惟与花岗岩接触之处,受接触变质之影响,质坚固,耐侵蚀,亦可成高崖陡壁。然只限于局部,绝无广大区域之皇冈岭系或梅岭系岩层,而呈奇特之地形,如红色岩系者也。二叠纪及石炭纪之石灰岩,在本区中,层位较低分布不广,间有因侵蚀或断层之关系而露头者,如梅岭下金龟石、钟鼓岩,始兴南之玲珑岩、鹅公嘴等,率皆玲珑巧小,与红色砾岩所成地形之高大雄厚,稜角整齐,四旁壁立,上面平坦者,迥不相侔。且其山坡倾斜,多在三十五度与五十五度之间,除断层外,由侵蚀作用而成绝崖陡壁者,尚属少见。侵入花岗岩,因含长石斑晶甚多,极易风化破碎,故所成山形,无甚奇特。然因其体积甚大,隆起甚高,被覆岩层之除去甚难,直接受侵蚀作用未久,故至今犹成伟大雄厚之山岳。在浈水舟上,或南雄及始兴平原中,前后左右望,凡山岭之伟大雄厚,高入云际者花岗岩;也附大山旁,作其边缘者,水成岩也;水成岩山岭之体积较大,坡度平缓者,皇冈岭系或梅岭系;也奇拨整齐,上部平坦,四悬绝壁者,红砾岩层;也山谷之内,平原之中,丘岭断续,坡度介乎皇冈岭系梅岭系山岭及绝色岩系山岭之间者,二叠石炭纪石灰岩也;本地形以推测岩石,则数十里内之地质已了如指掌矣。”

综上简述,按通常用语及辞海对“发现”词意的解释,1927~1928年,冯景兰等考察研究、发现了丹霞地形(貌)。他们对丹霞地形(貌)的论述引起了地质工作者的注意,开始了更多的研究。

2.对“丹霞层”、“丹霞地形”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及表述

1939年,冯景兰在“关于‘中国东南部红色岩层之划分’的意见”中对1935年发表的“中国东南部红色岩层之划分”进行了讨论,再次对“丹霞层”、“丹霞地形”有进一步深入研究及表述,文中首次命名并多次使用了“丹霞地形”这一地学术语。文中说:

“……就是没有古生物方面或构造方面之显著证据,也可以用岩石性质、地形特点、层位上下、分布情形,作为野外调查之根据。所以在民国十六年调查丹霞山和南雄盆地时,曾分粤北之红色岩层为丹霞层和南雄层。以丹霞层代表红色岩层下部以砾岩砂岩为主之岩层,以南雄层代表红色岩层上部以页岩和砂岩为主之岩层。虽说大陆沉积,变异甚剧,丹霞层亦未常不夹有少许页岩,南雄层中亦未尝不可少夹砾岩,但在发育完善之丹霞层和南雄层,从地形观点来看,至少在广东北部,绝然不同”。

“民国十六年冬,我自南雄盆地之西北边,进入南雄盆地,后自南雄盆地之东北边逾大庚岭至江西,旋后折回南雄,自南雄盆地之西南角出至始典;於南雄停留休息之数日间,更曾一度至南雄南山。故凡南雄盆地之西北、西南、东北、南各方面均经调查,均见有与古生代页岩或花岗岩相接触之基砾岩(丹霞层),与其上较疏松之页岩砂岩层(南雄层),×(该字下载文笔者看不清)斜向盆地中心(南雄城)及其上下层次,逐渐变化之关系,颇为明显。”

“吾所见之丹霞盆地,周围有古生代石灰岩,真正之丹霞岩层中,石灰岩砾岩较多,黏结之力量自强,加以位于盆地中心倾角较小,故易如桂林、阳朔或路南倾斜和缓之石灰岩,切割而成绝崖陡壁。南雄盆地之边为花岗岩(东东南、南及西北)及页岩(东北、西南),不甚黏结,无多砾石,层不厚,质不坚,且在盆地边缘,斜度较大,故不易形成特殊之丹霞地形……即在南雄盆地之边缘,丹霞砾岩之厚度不同,所呈露丹霞地形之完善程度亦不同。简言之,即在南雄盆地之西北边,砾岩层较厚,所造成之丹霞地形亦较著,其次为南雄盆地之东北边和西南,层厚与地形均居中等;其次为南边及东南,层厚最小,丹霞地形之发育亦最不完善。”

“总之丹霞地形为丹霞层特点之一种……”

“……马祖崖特立独出,颇具丹霞地形之特色,亦为砾岩层及粗砂岩,应为冯之丹霞层……”

三、“丹霞地貌”研究的发展

1.早期研究

1927~1929年冯景兰任两广地质调查所(广州)技正,他与同事先后与朱翙声、乐森 等共同工作,调查广九铁路沿线地质(1927年,这是中国人自己首次在两广境内进行的现代地质调查工作)、粤北地质矿产(1927年底)和粤汉线广州至韶关段(1929年)沿线地质矿产综合考察工作等。他们对粤北的地形、地层、构造和矿产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并充分注意到区内第三纪(古、新近纪)红色砂砾岩层广泛分布。该层在仁化县的丹霞山发育最完全,因而命名为“丹霞层”。丹霞层厚 300~500m,呈平缓状产出,经风化剥蚀后形成悬崖峭壁,到处奇峰林立,构成独特的地形。1928年,冯景兰在广东韶关开展地质调查时发现了分布广泛的第三纪(古、新近纪)(6500万年至165万年前)红色砂砾岩层,这种岩层在粤北丹霞山地区发育得最为完全,因被流水、风力等长期侵蚀,形成了堡垒状的山峰和峰丛以及千姿百态的奇石、石桥和石洞。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地质学硕士学位归来的冯景兰意识到,这是一种独特的地貌景观,并开始进行研究。

1928年,冯景兰在我国粤北仁化县注意到了分布广泛的第三纪(古、新近纪)(6500万~165万年前)红色砂砾岩层。在丹霞山地区,厚达300~500m的岩层被流水、风力等风化侵蚀,形成了堡垒状的山峰和峰丛,千姿百态的奇石、石桥和石洞。冯景兰意识到这是一种独特的地貌景观,并把形成丹霞地貌的红色砂砾岩层命名为丹霞层。

“丹霞地貌”研究因地质调查而起始。中国第一代地质学家冯景兰、朱翙声,于1928年在韶关市的曲江、仁化、始兴、南雄等县进行地质调查,为了填地质图必须对地层进行划分,遂将在仁化丹霞山一带出露的一套红色碎屑岩系定名为“丹霞层”,把其时代定为第三纪。“丹霞层”首次作为地质学名词问世。冯景兰对丹霞层的岩石组合、地貌特征及形成原因、分布实例作了生动的描述:“地形与岩石的关系更为显明,第三纪(古、新近纪)红色岩层之下部,常为深厚坚固相间互之块状砂岩与砾岩,侵蚀之后,绝崖陡壁,直如人造之坚固伟岸之堡垒,而不知其为天造地设也。南雄之苍石寨、扬历岩、仁化之锦岩、丹霞山、人头石、千金寨、书堂岩、断石岩、观音岩、笔架山、马头寨、曲江之龟头山、挂榜山、三峰岌、五马归槽等,皆由此种岩石侵蚀而成,峰崖崔嵬,江流奔腾,赤壁四立,绿树上复,真岭南之奇观也。”冯景兰虽未提出丹霞地貌术语,但对丹霞地貌的特征已进行了精辟论述,为丹霞地貌的提出奠定了坚实基础。

冯景兰当时的身份是中山大学地质系两广地质调查所技正(相当于现在的教授),20世纪20~30年代,正是我国近代地理学的起步阶段,岭南地理界一系列研究可谓开风气之先。

2.深入研究

1928年,冯景兰等在进行粤北地形、地层、构造和矿产调查时,将发育典型的丹霞山红色沙砾岩层命名为“丹霞层”,其时代定为第三纪(古、新近纪)。分析了丹霞层在长期的侵蚀、风化和重力等外力作用下发育的堡垒状的山岭和千姿百态的地形,最早对这种独特的地貌进行了生动地描述。1939年在与陈国达先生的商榷文章中,冯景兰开始并多次使用“丹霞地形”的分类学术语。冯景兰首先提出了“丹霞层”的地质学名词,对丹霞层的岩石组合、地貌特征及形成原因作了生动地描述,为丹霞地貌的提出奠定了坚实基础。

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以中国分布最广。到目前为止,中国已发现丹霞地貌780多处,分布在26个省区。广东省韶关市东北的丹霞山以赤色丹霞为特色,由红色砂砾陆相沉积岩构成,是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在地层、构造、地貌、发育和环境演化等方面的研究在世界丹霞地貌区中最为详尽和深入。

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地质学家冯景兰在粤北丹霞山调查时提出“丹霞层”。丹霞地貌是中国地质学家命名的一种特殊的岩石地貌类型,其经典定义可简单表述为有陡崖的陆相红层地貌。中国地质学家冯景兰 1928年以广东丹霞山为代表命名“丹霞层”;1954年“地形学”改称“地貌学”,因此“丹霞地形”相应称为“丹霞地貌”。丹霞地貌的研究至今已经有80多年的历史。国内几十所大学和科研院所各相关领域涉足研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丹霞地貌学科研究体系。在中国,从热带到温带,从湿润区到干旱区,从沿海丘陵平原到青藏高原,都有丹霞红层分布,发育了多种成因的丹霞地貌,形成了独特的自然地理景观和优美的自然风光。

四、结论

在1928年论文“广东曲江仁化始兴南雄地质矿产”(冯景兰、朱翙声)以南雄丹霞山等地区独特的地貌为特征的红层定名为“丹霞层”时,虽然并未命名丹霞地形,但从冯景兰对这种地形的描述和成因研究,已清晰地阐明了它们的属性,是画了龙没有点睛。1939年,将之命名为丹霞地形。同年,陈国达在“江西贡水流域地质”一文中起用“丹霞地形”这一术语,并未论述。陈国达和冯景兰远隔数千里,当时文献信息交流十分困难,但各自在著作中都使用了“丹霞地形”地学术语。而冯景兰明确指出:“这种地貌形成的岩石是第三纪下部红层,即深厚坚固的块状砂岩和砾岩,其地形特点是陡岩绝壁、直如人造之坚固伟岸之堡叠……峰崖崔巍、赤壁四立。”它是由流水侵蚀之后形成,并举有15例,丹霞山为最精彩之一例。陈国达使用“丹霞地形”这一术语是根据冯景兰的描述。1943年曾昭璇提出了20m台地、200m等准平面及垂直节理对丹霞地形发育有重要影响。1946、1948年吴尚时、曾昭璇对粤北红岩系地质与地形作了进一步论述。近年黄进发表了诸多丹霞山等实地考察和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论文……考察研究在不断深入。考察研究的范围也日益扩大,现国内已发现的丹霞地貌有6个典型地区、780多处,分布在26个省(区、市)。广东韶关丹霞山是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在地层、构造、地貌发育和环境演化等方面研究最为详尽和深入。世界其他国家也陆续发现了同类地貌。地学术语也由60年代前的“丹霞地形”与国际接轨应用了“丹霞地貌”。“中国丹霞”已被列为世界著名自然遗产。丹霞地貌独特的自然遗产正为越来越多的中国和世界人民带来生活的丰富和美好。这是冯景兰和为此付出过或正付出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的人们最大的欣慰。

参考文献

[1]刘浩龙.冯景兰教授生平业绩述略〔J〕.现代地质,1998(4):3~6

[2]我为祖国献宝藏:国土资源系统院士画册〔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9,97~98

[3]冯景兰,朱翔声.广东曲江仁化始兴南雄地质矿产〔J〕.两广地质调查所地质年报,第1号:29~51

[4]冯景兰.关于中国东南部红色岩层之划分的意见〔J〕.地质论评,1939(3~4):173~192

[5]陈安泽.丹霞地貌若干问题探讨〔C〕.见:旅游地学的理论与实践(旅游地学论文集第十一集).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88~92

张掖有着神奇的丹霞地貌,是由红色的碎岩和石砾风化而成。

远看丹霞地貌如同一片红色的丘陵,连绵起伏;又如同一片红色的海洋,波涛汹涌;还如同一片红色的草原,时不时飞来几只小鸟在尽情欢唱。近看红、白、黄、绿、蓝,令人光彩夺目,目不暇接。

走进丹霞地貌,你一定会被它的神奇所吸引,你的嘴巴一定会张成大大的圆圆的O型。一直往前走,会有一个红色的平台,登上平台,放眼望去,五彩的沙丘会让你大为惊叹。

在往前走,摸摸那里的泥土,土软软的,黏黏的。在尽头,你登上石梯,在最高的一个平台上,你可以看见两座五彩的高高的土丘,里面夹着一个滚圆的土丘。

犹如一个张开的河蚌夹着一颗珍珠;又犹如两个金刚护着珍贵的金苹果;又犹如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贪婪地吮吸着一大罐蜂蜜。 这就是丹霞地貌,神奇的丹霞地貌,我真为祖国有这样的丹霞地貌而自豪。

星期天,我随爸爸妈妈观看了临泽丹霞地貌。

汽车从县城出发走了不到半小时,就看见公路两侧山的颜色格外独特,有红色、白色、黄色纹理,色带随着山势起伏呈波浪状,犹如艳丽的彩带随风蜿蜒飘动。看着这么好看的山,我着急的对爸爸说:“到了,到了,怎么还不停车?”爸爸说:“别急,还没到好看的地方呢”。汽车延着山路拐了几个弯,停在了一块较为平坦的地方。一下车,我简直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整个山坡层理交错、岩壁陡峭、气势磅礴、造型奇特、色彩斑斓,像大地喷撤炙焰烈火,似山岩披上五彩霓裳,在阳光的照射下,似朝霞升腾,与周边的山峦、河流、田园、村庄、炊烟相映辉,宛如一幅风景名画。那“琉璃峰”就像一条金色的大鲤鱼横卧在彩色的沙滩上,“七彩峡”就像天上的七仙女纺织的七彩云霞,东边山顶上那“石猴望月”就像工匠雕刻的一样,显得惟妙惟肖,西南方向的那一块“大扇贝”简直就是鬼斧神工,不仔细看,还以为是一块特大的贝壳镶嵌在山坡上。听爸爸讲,丹霞奇观的经典之处主要有七彩峡、七彩塔、七彩屏、火海、七彩练、琉璃峰、七彩瑚、七彩城、七彩峰、七彩菇、大扇贝等11处奇观。这个神奇的地方今年已吸引了十多万游客和众多摄影爱好者。许多影视作品也为其倾倒,电影《太阳照常升起》和《神探狄仁杰》等影视剧不约而同地将其择为外景地。

看着眼前这美妙的景象,我为自己出生在临泽而骄傲,也真诚地邀请全国各地的小朋友来我们临泽观看丹霞奇观。

龙洲堡的修建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当时叫石堡寨。当年为抗击西夏,陕西经略副使范仲淹曾亲临抗击前线,石堡寨又名范仲淹哨马营。到了后来的明朝、清朝,均对龙洲堡进行过维修。1935年靖边解放,而龙洲则被民团凭借闫寨子的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一直占领着,到了1941年,龙洲解放。

丹霞地貌(Danxia landform)系指由产状水平或平缓的层状铁钙质混合不均匀胶结而成的红色碎屑岩(主要是砾岩和砂岩),受垂直或高角度节理切割,并在差异风化、重力崩塌、流水溶蚀、风力侵蚀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有陡崖的城堡状、宝塔状、针状、柱状、棒状、方山状或峰林状的地形。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以中国分布最广。1928年,冯景兰等在粤北仁化县发现丹霞地貌,并把形成丹霞地貌的红色砂砾岩层命名为丹霞层,此后又有多人对其概念进行阐述。

龙洲丹霞地貌被当地人称为“红砂峁”,后来被一些摄影爱好者称为“波浪谷”,它与亚利桑那州的波浪谷是有一定区别的,我看到亚利桑那州的波浪谷在红色之间加有白色线条,红白相间;而靖边的波浪谷则以红色为主。这种红色的石头在学术上被称为“砒砂岩”。成于古生代二叠纪和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之间。这是地球历史中地质最活跃、生物最繁茂、动物最庞大的时代,每一代、每一纪,气候、生物、地壳的风云际会,都在砒砂岩的岩层中绘上了属于自己的独特色彩:红色的泥岩和碎屑岩,是古海洋封闭为内陆盆地、大地上以蕨类植物为主时沉积而成;同是红色的陆相红泥岩,是气候更趋干旱炎热时,继续沉积的巨厚岩层;砒砂岩区是自然界中风蚀与水蚀的过渡区,再加上重力侵蚀和人为侵蚀,各种侵蚀力不仅在空间上复合作用,而且在时间上交替影响,一年中每一季节都有较强的侵蚀现象:春季万物解冻,岩体的水分不断蒸发,冷热变化, *** 砒砂岩的斜坡岩体不断剥落;夏、秋季时水蚀又开始发挥作用,尤其是7—9月,水力和重力二者合力,在坡面上切出一条条沟壑,而侵蚀下的泥沙又在沟坡上重新堆积;冬季至第二年春季植被覆盖度低,狂风就像一把刻刀一样直接在 *** 的岩面上雕刻,尤其是4—5月,风力侵蚀最为严重。不断的侵蚀“雕琢”,使得砒砂岩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形态。有的像流水、有的像云朵、有的像陀螺,宛如一个极具特色的地质公园。

描写美丽景色的作文三:花山公园的美景(468字) 花山公园是我游玩过无数次依然最喜欢去的地方,那里的美景吸引着我们的目光牵引着人们的脚步。

春天的花山公园,是繁花争艳的季节。粉红色的一树树桃花像一个个小姑娘站在春风里;满山偏野的李子花白茫茫一片,远远望去仿佛刚刚下过一场雪;还有那整片金黄色的油菜花,婉如一条彩带围绕在花园的腰上。

整个花园沉浸在花的海洋里。烈日炎炎的季节,高大挺拔又枝叶繁茂的大树遮住了炽热的太阳光,人们三五成群在阴凉舒坦的树下自由自在休息、聊天、游玩,这也不失为一道自然和谐的美景。

当我们悠闲地走在公园的小路,时而一阵阵醉人的桂花香袭来,秋天就不知不觉地悄然来到了。到处都能看见黄了的树叶飘落下来,红了的枫叶点缀在花园各处,路边无处不在绽放的小雏菊。

傍晚坐在山顶,不但能欣赏美丽的晚霞,还能看到落日的美景。冬天的花山公园除了变得比较冷,几乎和秋天一样美。

特别是在下雪的时候,整个花园一片银装素裹,孩子们高兴地在雪地里打雪仗堆雪人,追逐嬉闹,给美丽的公园增添了无尽的生气。花山公园犹如闹市边上的一个世外桃源,用它千姿百态的美迎接着欣赏它的每个人,令人流连忘返沉醉不知归路。

描写美丽景色的作文四:夏夜美景(519字) 垂柳轻柔的挥着手,送走了依依不舍的夕阳,而大地却还是像被包在蒸笼里一样,知了也叫个不停;天空早已做好了梦的襁褓,等待着第一颗星星的诞生;最后一抹彩霞也在天空中悄然离去;轻风来回地在每个人的耳边喃喃低语,宣布着夏夜的来临。夜幕降临了,我搬着小板凳和爸爸、妈妈一齐到楼顶乘凉,但一点凉意也没有,虫鸣声谱出了一曲夏夜的赞歌。

我一边扇扇子,一边欣赏起夏夜的美景来。夏夜的星空多么美丽呀!那些闪烁不定的星星既像一只只幼稚、可爱而又充满智慧、神秘的眼睛,又像一盏盏亮晶晶的银灯。

它们好像在和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它们凭着自己灵巧的身躯,东躲西藏,时隐时现,弄得人眼花缭乱。

突然,一颗流星像离弦的箭一样从天空中划过,“我找到你了!我找到你了!”我叫起来。可是,一眨眼,它就又不见了。

一阵微风吹来,似乎在告诉我们月亮出来了。果然,我抬头一看,月亮像个害羞的小姑娘,羞答答地探出半个脑袋,向外面观察着,直到她发现没有异常动静时,才一转身,出现在天空中。

这时,天空中就像挂着一盏美丽的明灯,霎时间,旖旎纯洁,光彩四溢,照得大地清晰明亮。我陶醉在这夏夜的美景中,不知不觉地睡着了,我梦见我飞到了天上,与星星玩捉迷藏,听月亮姐姐讲故事,天空中留下了我们欢快的笑声。

描写美丽景色的作文五:雨中的美景(475字) 春天到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下个不停,下得天潮地湿,花草万物复苏。雨渐渐地大了起来,雨点打在可爱的小花伞上发出了噼里啪啦的声音,道路上因积水过多形成了条条小水沟,这都是地面高凹不平引起的缘故。

小雨点轻轻地扑下来,打到脸上,好像调皮的小孩在抓痒痒,而且凉丝丝的。人们感受着被雨点儿亲吻的滋味。

小树和花草在雨中显得格外清新,翠绿而令人欣喜。不知不觉间雨好像小了一点儿,飕飕的风声,潇潇的雨声,沙沙的树叶声汇成了一支动听的交响曲。

多么令人陶醉。特别是小草经过春雨的滋润,绿得发亮,好像用手一碰就会出现一串小水珠来,这里一丛,那里一簇,显得生机勃勃,焕然一新。

一阵阵微风吹来,把积水吹起一圈圈波纹,把雨雾吹得千姿百态,把树叶吹得手舞足蹈。再看田野里的小花,突然,一朵粉紫色的小花映入我的眼帘。

哇!好美呀!我忍不住称赞道:我看见过公园里白色的玉兰花,也看见过山林中红色的海棠花。却从没看见过这么小巧玲珑的花朵。

这朵小花真美啊,美得就像天上五颜六色的彩虹,这多小花真艳啊,艳得让我停下了匆忙的脚步,这多小花真香啊,香得沁人心脾。烦人的雨天,醉人的美景,万物因你而绿。

描写美丽景色的作文六:四季美景(589字) 四季美景——春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春姑娘养着一群花花草草,春季经常下雨的原因就是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雨露要滋润美丽花草树木。

春季时,可以到郊外去体验春给你带来的美丽,百花盛开,小草也探出了小脑袋呼吸新鲜的空气。春雨过后,竹笋脱掉了厚厚的冬装,在妈妈的怀抱下尽情的玩耍,快快的长大,在山岗上望着大地。

四季美景——夏 烈日当头、汗流直下。夏姑娘给你带来大片炎热,太阳 *** 辣的晒着路上的人们。

夏季那么热的原因,就是给你机会吃冰棒和去游泳。夏季时,可以到海边去享受海风和海水,海浪轻轻打在脚上海风阵阵吹来,沙子掩埋脚。

夏天雨水不多,入夏时可以去绿树成荫的树下休息,看看桃花。夏季去日本,樱花可美了!四季美景——秋 丰收粮食、硕果累累。

秋姑娘带给农民许多粮食,农民们在秋季能丰收。秋季丰收的原因,就是因为过冬要吃粮食。

秋季时,去野外秋游,凉爽的秋风吹来,仙境般的感受,滋味无法说出。秋天雨水不多不少,入秋时可以去田野看看金灿灿的稻谷、弯着腰的小麦等粮食,你会觉得:哇,秋季原来也这么美!四季风景——冬 寒风刺骨、冰封千里。

迈着轻盈地脚步,草叶慢慢的探出头来,在树下谈笑风生,只能听到哗啦啦的清泉的水声,更爱靖边的四季。

2 靖边的夏天 夏姐姐来了,整个田野好像水果的世界,西瓜股着肚皮,马路上铺了一层白色的地毯,只有一串串脚印。大家穿着厚厚的衣服,戴着棉冒,好像要参加选美比赛呢。

蝴蝶也赶来助兴,五彩斑斓的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子规声里雨如烟,在田野里睡觉;香瓜在田野里微笑,争奇斗艳,就像一位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在背阴处下面,密密麻麻的小鱼在水中游来游去,为春天增添喜气美丽的靖边 1靖边的春天 春姑娘穿着绿裙,小孩子却不肯休息,在大地妈妈的怀里跑来跑去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打扮得花枝展昭,蒙上了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

这就是靖边的夏天。树木有多有密,枝繁叶茂,天空中纷纷扬扬的落了雪花,过了一会。

小河欢乐地流淌着,山坡上树木旺盛,一片葱绿,在稻田里的的水色与蓝天相映。”这就是靖边的春天。

这就是靖边的冬天。 我爱靖边,亮白亮白,杜鹃鸟在雨中啼叫,在灌木丛里,一笑香瓜成熟了,有一股淡淡的花香。

山谷幽静无比。 3靖边的秋天 秋姑姑穿着金黄的衣裳,走了过来她走过的地方都是一片丰收的景象,玉米露出金牙子,黄色的树叶像明信片般落下来,给大地铺上一层地毯。

田野里硕果累累,给人带来丰收的喜悦,这就是靖边的秋天呢。 4 靖边的冬天 冬爷爷来了,在雪地里无拘无束地玩耍,全部变白了,我们好像来到了童话世界,悄悄地向我们走来。

林子的泥土软软的,真是赏心悦目。在花的天堂,一朵朵花儿竞相开放,万紫千红。

情不自禁的想起‘绿遍山原白满川,晚上,大人摇着扇子。

随着电视连续剧《神探狄仁杰》的热播,我听爸爸说,剧中的部分场景是在我向往已久的临泽丹霞地貌拍摄的,看着电视中那美丽、神奇的画面,我日夜想着要去丹霞地貌看一看。

今年暑假,爸爸、妈妈终于同意带我去看丹霞地貌啦!那天,我怀着激动、好奇的心情,和爸爸妈妈一同坐上车从县城出发,大约半个多小时就来到了丹霞地貌最集中、最壮观的临泽县倪家营南台村。只见公路旁立着一块,上面拍摄的是夕阳下高低不平、雄伟壮观、绵延无尽的丹霞地貌,还有“美丽的丹霞地貌欢迎你”几个大字,来往的游客络绎不绝。

到了入口处,车继续向大山深处的观景台开去。顿时,宽阔的柏油马路变成了陡峭迂回的山路,车子在山谷里颠簸前进。

大约行了两公里左右,丹霞地貌的轮廓已显现在我们面前。当我们登上观景台,整个丹霞群一览无余的呈现在我们面前。

哇!好壮观呀!我仿佛走进了童话般的世界。满眼都是彩色的条纹,红的、蓝的、浅绿的、淡黄色的……看得人眼花缭乱。

再仔细看看那彩色的条纹也各不一样,这边的条纹是横着的,犹如彩色的波浪一层一层涌向远方,那边的条纹却是竖着的,仿佛从天空中垂下的七彩锦缎。顺着山势,这些条纹互相映衬,在阳光下是那么的鲜亮、那么的美丽。

我感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竟然把这么神奇的景色赐予我的家乡。看着神奇美丽的山谷,呼吸着新鲜的空气。

我真想变成一只小鸟,展翅飞翔在蓝天之中,尽情享受大自然妈妈给予我们的神奇与美丽。我爱这神奇、美丽的丹霞地貌,我更爱我的家乡。

丹霞山是丹霞地貌的命名地,其丰富,独特的绝妙的丹霞地貌景观,展示了具有突出个性的自然美。

丹霞山,是这类重要的风景地貌的代表。理解丹霞山的美,需要了解丹霞地貌。

大约在距今1亿年前,丹霞山地区是古南岭山地中的一个盆地,周围山上的泥沙碎石被洪水或河流带到盆地里堆积下来,形成了2700多米厚的内陆盆地堆积。由于当时中国东南部处于高温干燥的气候条件下,沉积物被氧化成铁锈色,形成了红色碎屑岩系.到距今6500万年以来,地壳间歇性抬升.流水对红层下切侵蚀,山坡崩塌后退,才形成现在的丹霞地貌.丹霞地貌是自然之大美,大气磅礴的赤壁丹崖是其最富有个性的外貌和景观要素,丹霞地貌的各种单体类型均带有赤壁丹崖的鲜明特色。

不同尺度,不同形态的赤壁丹崖构成了丹霞石峰,石堡,石墙,石柱的直立坡面,也构成了峡谷的谷坡。,这些单体地貌再进一步组织成为不同尺度的丹霞群峰(峰丛或峰林)景观。

榆林丹霞地貌一日游

有一天,爸爸说带我去丹霞玩,我听了很高兴(因为我听成了三峡)问:“去几天啊?”“一天。”“一天?怎么去怎么回?这么快!”我疑惑的问。“去两小时,玩一个下午就回来了,坐火车。”爸爸喃喃的说。丹霞?我还以为是三峡,不过,它也让我很好奇。

第二天一早,我们一家人出发了。经过慢长的旅途,来到了丹霞。我像一个泄了气的皮球——这儿到处是山,让人看不出什么稀奇,可当我把目光集中到一座山上时,才看到它是由不同的颜色组成。从中,可以看到“色如渥丹,灿若明霞。”的美。来到七彩丹霞,这儿又是一片迷人的景色,远远望去,那块“大石头”上的色彩像挂上的一条条彩带,色彩艳丽。来到“大石头”跟前,它仿佛被散了“软骨剂”踩下去像深深的沼泽。再往前,我们看见了小沈阳拍《三枪拍案惊奇》的小房子是颇另人惊奇的,——房子只有前半个,后半个没盖。回家后,那没兴趣的感觉没有了,现在回忆着,真想时间再长点——把山上的沙葱拔光光。

美丽的靖边1靖边的春天春姑娘穿着绿裙,迈着轻盈地脚步,悄悄地向我们走来。

林子的泥土软软的,草叶慢慢的探出头来,在灌木丛里,有一股淡淡的花香。山谷幽静无比,只能听到哗啦啦的清泉的水声。

在背阴处下面,密密麻麻的小鱼在水中游来游去,真是赏心悦目。在花的天堂,一朵朵花儿竞相开放,万紫千红,争奇斗艳,就像一位位亭亭玉立的少女,打扮得花枝展昭,好像要参加选美比赛呢。

蝴蝶也赶来助兴,五彩斑斓的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为春天增添喜气。小河欢乐地流淌着,山坡上树木旺盛,一片葱绿,在稻田里的的水色与蓝天相映,亮白亮白,杜鹃鸟在雨中啼叫。

情不自禁的想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这就是靖边的春天。

2 靖边的夏天夏姐姐来了,整个田野好像水果的e68a84e8a2ad7a686964616f336世界,西瓜股着肚皮,在田野里睡觉;香瓜在田野里微笑,一笑香瓜成熟了。树木有多有密,枝繁叶茂,晚上,大人摇着扇子,在树下谈笑风生,小孩子却不肯休息,在大地妈妈的怀里跑来跑去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了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

这就是靖边的夏天。3靖边的秋天秋姑姑穿着金黄的衣裳,走了过来她走过的地方都是一片丰收的景象,玉米露出金牙子,黄色的树叶像明信片般落下来,给大地铺上一层地毯。

田野里硕果累累,给人带来丰收的喜悦,这就是靖边的秋天呢。4 靖边的冬天冬爷爷来了,天空中纷纷扬扬的落了雪花,过了一会,全部变白了,我们好像来到了童话世界,马路上铺了一层白色的地毯,只有一串串脚印。

大家穿着厚厚的衣服,戴着棉冒,在雪地里无拘无束地玩耍。这就是靖边的冬天。

我爱靖边,更爱靖边的四季。

暑假趣事

暑假生活中,最让我难忘的就是那次游丹霞地貌了。

歌里唱得好:“临泽风景秀,南台似天堂。”为什么呢?因为南台有驰名全国的七彩丹霞,它可是位居世界第六的丹霞。作为一个临泽人,而且南台又是妈妈得故乡,所以今年暑假我们有幸去领略这美丽而神奇的丹霞。

到了山里,我们边走边看,远处那五彩缤纷的山包,好像一幅流动的山水长卷。在这幅流动的山水画的带领下,我们终于到了三号观景台。在微风的抚摸下,在这连绵不断的彩虹中,我不禁浮想联翩:你看,那蜿蜒到山顶的小路,多么像一条彩色的丝带!可这丝带是谁的呢?噢,原来是这位紧邻它的睡美人——红山的!红山真高啊!你看它那么陡、那么险,又那么美,那么高,好像云朵都在他的腰间。

如果说:“不到长城非好汉。”那么我要说“不到红山非壮汉。”于是,我们开始了一场有趣的比赛——爬红山。刚开始,表妹和我就把爸爸妈妈远远地甩在了后面。看到他们那样,我还边爬边得意洋洋地喊着:“快来呀!”可到了后来,我却累得气喘吁吁了,表妹也是汗冒如雨,而爸爸妈妈却超过了我们,我还听见爸爸得意地说:“现在知道了吧!我们那是在保存体力呢!”我不服气的喊着:“看谁超过谁!”嘴上虽这样说,可我心里却后悔极了,真不该上红山,现在我都快累死了。但我想:“好马不吃回头草,坚持吧!”于是,我和表妹重振旗鼓,以最快的速度追上了爸爸妈妈,这时爸爸不小心滑下去了一截,我们瞅准机会,拼尽最后一点力气爬上了红山顶,终于反败为胜了。

这时妈妈说:“这里又凉快又美丽,不如照张相吧!”照完相,我们便来欣赏这美丽的丹霞。啊!那些五彩的山包比在山下看到的好像缩小了十几倍。那起伏彩色山包,有的像沙漠驼队一座连着一座,有的像屏风,上面是丹青彩绘,有的像彩色甲壳虫,好像在慢慢蠕动,还有的像大象,似乎在夕阳中悠闲地散步,。。.整个望去又好像是五颜六色的水波。

在回家的路上,爸爸告诉我们,关于这丹霞地貌,还有一个传说呢!传说以前女娲补天时,采集到七彩石后,一部分被补天用了,还有一部分被女娲放到了这里,后来这些粉末经过很长时间的风吹日晒,和这里的沙土混合在了一起,就有了这美丽的丹霞山。故事讲完了,我们也到家了。

我想今天可真快乐呀!这件难忘有趣的事让我认识到了这神秘而美丽的丹霞,也让我懂得了那些不怕困难的人才是真正的好汉!

今年的暑假,我们全家人去了好多好多好玩又有趣的地方玩,我们去了一零一大楼,月眉探索乐园,高铁探索馆……等好玩又有趣的地方玩,我觉得快乐的时光总是过的很快,今年的暑假我过得很快乐,所以我才会觉得快乐光总是过得很快.

我记得今年的暑假我们全家有去台北市的一零一大楼,电梯还没有到顶楼时,就可以看到台北市,我觉得自己好像是大巨人,房子就像是玩具房子,车子就像是玩具房子,人就像是小蚂蚁一样小,我觉得非常有趣.

除此之外,我们全家还有去月眉探索乐园,那里好大喔!我们先去玩摩天轮,

摩天轮可以到很高的地方,后来我们去玩海盗船,海盗船左右摇晃非常 *** ,我们还有去玩很像旋转咖啡杯的游乐设施,这项游乐设施非常好玩,如果没有扶好扶手就会一直滑来滑去,这一点我就觉得很有趣,我们还有去玩皇冠秋千,这一项游乐设施不会很 *** ,旋转的时候有微微的风吹过来,这个感觉就好像在吹电风扇,不过,它大自然的电风扇,除了这一些好玩又有趣的游乐设施外,还有好多好玩的游乐设施喔!

今年的暑假,我们全家除了去一零一大楼和月眉探索乐园玩,还有去高铁探索管参观,高铁探索馆里面有好多好多关於高铁的东西,有:影片欣赏,打鱼的游戏,驾驶高铁的游戏,为甚麽高铁的形状是三脚形的原理……等一些好玩又有趣的设施,我在高铁探索馆里面学到了很多知识.

我觉得这一个暑假虽然过得非常的快,不过,我在这一个暑假去了好多的地方玩,也在好多地方增加了好多的知识,我在台北市的一零一大楼看到了台北市,也在高铁探索馆了解了高铁,现在已经开学了,不过我希望下一次的暑假快点来临,就可以到各地参观和游玩了.

由陆相红色砂砾岩构成的具有陡峭坡面的各种地貌形态。形成的必要条件1.砂砾岩层巨厚2.垂直节理发育。

论文里研究区地图

SCI论文成功发表的秘诀 1.立足于创新:新概念、新方法(技术)、新资料、新发现、新理论。“新”是一篇好论文的灵魂。论文写作前,找到发表点,必须做到自己能够说服自己,这篇文章是值的去发表的,哪怕闪光点不是很突出,通过多看文献、多分析试验数据,找到可以让同行感兴趣的闪光点:新方法、新规律、新认识。2. 导师的选取很重要,导师水平的高低,要求不同,对你的影响都会很大。3. 要坚持,科研无捷径。只要你慢慢的发现学科的兴趣。即便做不出来,也感到这个有意思,有价值,那就超出科研的其他物质的东西了。4. 自己读了大量的文献(这个是必需的,熟练自己的大脑,锻炼自己的思维,增长自己的见识很有好处)。当然这涉及文献的范围问题,不能跨度太大,最好先在某一个比较小的领域,由点到面。毕竟当初自己的思想也好,基础也好还不具大家水平。5.立足于我国特有的自然条件(如黄土高原、黄河、青藏高原、西南喀斯特地貌),发现新现象,提出新概念。6. 认真写作,尽量完美的提交初稿,让编辑和审稿人能够知道你是在做一个严谨的研究。写作三份之一的时间,修改三份之一的时间,投稿三份之一的时间。7. 认真修改语言,建议一定自己突破,不能每篇论文都请别人去修改,多看,并参考他人的语言经验. 发给国外同行再修饰润色,这样减少了中国式英语,也可以找知名论文润色机构,如查尔斯沃思,避免了投稿后审稿者无法理解你的文章内容。8. 关于语态,要尽可能使用被动态。比如要这样写:This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complications of thyroid arterial embolization. 这种被动态论文中常见,而如果写成“We carried out this study to investigate the complications of thyroid arterial embolization", 这种主动态无论从语法上还是其他方面来说都正确,但就是不适用于科学论文中。因为科学论文讲究的是科学性,往往从客观的角度去描述。9. 文章中的字体,表格的标准化很重要,审稿者和投稿编辑是不会给你花时间改这些东西的,他一个E-Mail说那里不行你就得改.10. endnote对文献的编辑,这看你准备发到那个杂志,参考一下他们的格式编辑就行11. 一切准备好之后,发给国外同行审阅,顺便问一下发那些杂志较好,这可能是量体裁衣吧,不要盲目投稿,提高投稿命中率12.写好前言,特别是写好文献综述;13.资料来源和观测方法要准确详细地交待清楚;14.凡是引用他人的观点、事实、数据,均须注明出处;前言主要是简单地交代一下该研究的过去历史、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这一部分以1-3段为宜,不能太长。常见的问题是写得太短或太长。15.要附上研究区的地图,文中提到的地名要出现在图上,不能遗漏;16.寄回修改稿时,对审稿人所提的意见是如何修改的,要一一说明;当时审稿人要求补充必要数据,但当时国内实验室条件不能没有该设备,虽然该设备在国外非常普遍,经过沟通,可以通过。17.敢于向权威刊物投稿:不少杂志欢迎来自中国的成果;国外审稿人的意见颇多真知灼见,即使退稿,对你也有很大启发;档次越高的刊物,审稿人的水平越高,有新意的成果越不会被埋没;可以不花代价得到与世界级学者进行学术对话的难得机会18.大胆向SCI刊物投稿,不要怕退稿。国际SCI刊物一般不迷信名人。19. 一次被拒并不能说明你论文一点价值就没有,只是因为各个杂志的发表要求不同,对论文的创新、写作、格式等等的要求不同,你可以选择投往其他杂志。20. 很多杂志都很烂、不重要、没有影响力,但都是SCI收录杂志。你如果投稿多了,也会发现一些很好投稿、很容易被接受的杂志.十篇差文章,不如一篇好文章。

最近需要绘制与地学有关论文、文献中的 研究区域概况图 。对于这一类图片,我个人比较喜欢基于 ArcMap 与 PPT 结合的方式来绘制,具体操作如下。

当然,首先这里要提一句:大家一定需要注意,绘制我国相关的地图时(尤其是论文中我国的地图),一定注意 南海诸岛、十段线、藏南、阿克赛钦 等细节部分。

先来看看成果图:

话不多说,开始绘制,首先我们先做副图。在ArcMap中导入全国矢量图层(包括南海诸岛);随后,修改地图符号系统,并记得导入十段线。

接下来,导入本文研究区域,同时修改符号系统。

完成后,我们切换到“ Layout View ”这一视图,调整好范围和大小,用如下方法导出地图即可。因为是副图,暂时不需要调整地图要素、地图边框等内容。

设置输出属性。

随后,新建一个PPT文件,并将上述新生成的图片导入到PPT中。

如果PPT中图片不清楚,可以按照如下方式设置一下PPT文件内图片的压缩选项。

接下来,我们进行主图的绘制。导入研究区域与水体等相关图层,并配置符号系统。

导入指北针、比例尺、图例等。

我的比例尺属性设置情况如下。

接下来,我们需要设置图片边框上的格网。在研究区域图层上右键,选择属性。

选择“ New Grid ”。

我们选择第一个即可。

这里先大概设置一个间隔就好,反正后期可以调整。

完成后我们可以看到,图片边框格网有点密集,不美观。

我们就在属性界面,选择“ Properties ”。

选择“ Intervals ”,配置合适的经纬度间隔即可。

此时可以看到,间隔已经修改完毕,但是字号很小。

在以下界面可以修改字体、字号。

然后在以下界面,修改经纬度格网符号出现的区域;因为不用一幅图的四个边框都带着经纬度,会显得比较臃肿,选择其中的两条边即可。

为了美观,将格网伸出的那一条线朝向图片内部。

随后,由于我的研究区域比较大,经纬度的度数变化很大,没有必要再看分、秒的数据,因此直接选择不显示为0的分、秒数据。

此外,添加图例时,可以直接在图层属性中修改图例框中该图层所显示的内容。

最终成图如下:

然后将其导出即可。主图的 dpi 可以设置稍微大一点,分辨率高一些。然后将新生成的图同样导入到PPT中。

随后,我们用箭头来显示主图与副图的关系。

如下所示。

我们还可以用矩形工具来在副图中框选研究区域,显得更加直观。

最后,将PPT中全部内容全选并组合,后期导出或复制成为图片格式即可。

只要有各省人口分布数据或者风能蕴藏量分布数据,用ArcGIS画很简单,数据可以从国家或省信统局下载

道真地区地质学研究论文

工程地质学科的基本理论形态包括 成因演化论 、 结构控制论 和 相互作用论 ,这些理论有着相通的思想 方法 ,就是成因决定结构,结构控制行为,工程地质过程是工程建设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工程地质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工程地质学论文 范文 一:工程地质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价值

一、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的方法及其特点

工程地质测绘

工程地质测绘是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中一项基础工作,工程设计之前,地质人员要详细查明拟定建筑区工程地质条件的空间分布规律,并按照一定比例尺将其如实地反映在地形底图上,作为工程地质预测的基础,提供给设计部门使用。

工程地质勘探

对任何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条件及工程地质问题,从地表到地下的研究,从定性到定量的评价,都离不开勘探工作,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探包括:物探、钻探、坑探等。

工程地质野外试验野外试验是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中一项经常进行的重要的勘察方法,是获得工程地质问题定量评价和工程设计及施工所需要参数的主要手段。水利水电工程野外试验包括:钻孔压水试验、灌浆试验、荷载试验触探试验等。水利水电工程地质野外试验水平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试验仪器和设备的发展。

技术应用

3S技术是指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三大技术系统的集成与总称。遥感技术是3S技术的基础,它提供主要的遥感信息源。GPS技术用于遥感信息的精确定位,GIS技术则为遥感信息的获取提供辅助信息和专家思维,并对所提取的各种信息进行管理和分析且具有制图功能。近年来,国内开始在一些特大型、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中采用3S技术,许多大型水利水电工程采用了3S技术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的特点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的特点有:非凡性与复杂性、实践性与 经验 性、工程地质问题的长期性与隐伏性。

二、水利水电工程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和条件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由于工程建设对原有的地质环境的改变,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工程地质问题,如:泥石流、斜坡滑动、斜坡崩塌、洞室围岩坍塌、溶洞、地质缺陷等。

库区工程地质问题

水库蓄水后,水位上升,水深加大,流速减缓,近坝一带水似静水体,形成一个广阔的人工湖,这就会对库区及其邻近地带的地质环境生产影响,产生库区渗漏、浸没、淤积、坍岸及诱发地震等工程地质问题。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条件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问题不是孤立、偶然发生的,它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区域的自然条件和环境有着极为密切的必然联系,其形成、发展和变化,都是工程活动对这里自然地质条件影响的结果,这些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工程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施工和正常运用的地质条件就是工程地质条件,它主要是指: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特征、物理地质现象等。

三、水利水电工程中典型工程地质问题形成条件及对策

泥石流

泥石流形成条件有:流域内应有丰富的固体物质,并能源源不断地补给泥石流;要有陡峻的地形和较大的沟床纵坡;流域中上游应有由强大的暴雨或冰雪强烈消融及湖泊的溃决等形式补给的充沛水源。防治泥石流的原则是以防为主,兼设工程 措施 。可采用如下的防范措施:预防:在上游汇水区,做好水土保持,调整地表径流,加固岸堤;拦截:在中游流通区,设置一系列拦截构筑物;排导:在泥石流下游设置排导设施使泥石流顺利排除等措施。

斜坡滑动

斜坡滑动形成的条件:原有斜坡结构被破坏、斜坡外部荷载超过其承受能力等。斜坡滑动的防治措施:排水、消坡、抗滑桩、抗滑挡土墙、预应力钢索锚固措施、灌浆法、砂井砂桩加固法、焙烧发等。

斜坡崩塌

斜坡崩塌发生条件和发育因素:山坡坡度55-75度、表面凹凸不平;岩石性质和节理程度:软硬岩石互层组成;地质构造:岩层产状、构造作用。斜坡崩塌的治理措施:爆破或打楔、灌浆、调整地表水流、铺砌覆盖、坡面喷浆等等。

水库地震

水库地震是指水库蓄水后诱发的地震,水库地震发生的条件有:地质条件、激发条件,其中激发条件包括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水库诱发地震以3级左右为主。我国最大的水库诱发地震是广乐省新丰江水库诱发地震级。矿山诱发地震震级在~级,一般震级较小,震源较浅。水库地震的防治措施:尽量减少对可诱发水库地震的地质条件的破坏、采用有效方法预测水库地震发生的频率和级别、做好预防水库地震应急预案等。(本文来自于《价值工程》杂志。《价值工程》杂志简介详见.)

四、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则是在各种地质环境中进行的,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与地质环境之间必然产生一定方式的关联和制约,地质环境对水电工程建筑物的制约,可以由一定的作用影响工程建筑物的安全稳定和正常运用,也可以由于某些地质条件的欠佳而提高工程造价;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有可以各种方式影响地质环境,使其产生程度不同、范围不一的变化。因此,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必须根据具体地质环境和工程建设方式、规模和类型,预见到其二者相互制约的基本形式和规律,才能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并妥善保护地质环境。

工程地质学论文范文二:论工程地质实践教学方式

杭州西郊群山环抱西湖,水光潋滟、山色葱郁,北、东一片广阔平原。杭州山水有湖光山色之盛,山、石、洞、泉之美,地貌类型多样。北东向延伸并向南西扬起的西湖复向斜构造,使杭州地势自南西向北东逐渐降低。区内总体可分为山地、平原两大地貌单元:西湖的西、西南大部分地区为低山丘陵区,外围北、东、南侧为平原区。低山丘陵区内又可进一步分为低山丘陵与山麓沟谷两个小区。平原区分为西湖及北侧菬溪流域的湖沼冲积平原小区和东南侧钱江流域的冲海积平原小区。

工程地质实践教学

工程地质实习是工程地质专业本科教学中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是该专业4年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实习。是学生在学完土质土力学、岩体力学、工程地质学基础、工程地质勘察等课程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按工程地质选址勘察、初步勘察阶段的技术要求,通过对工程地质条件的野外实地考察、测绘和有关勘察手段使用的现场参观和实践,使学生获得工程地质实践的感性知识并巩固和深化理论,促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今后从事工程地质选址勘察或勘察工作打下初步基础。

1.实习内容和要求。岩石、土的肉眼鉴定,地层剖面观察;褶皱和断裂构造的基本判识;岩体结构面类型、结构体形状识别,野外鉴别和判识不同岩体结构类型,岩体结构面测绘统计;土体结构类型识别;地下水类型及水文地质条件的了解;各种环境地质及不良地质现象(滑坡、溶洞、坍塌等)野外识别、调查、测绘,成因和对场地稳定性影响初步分析和评价;以掌握工程地质测绘工作方法为主,并参观了解静力触探、标贯、钻探编录和取样等工程地质勘探手段;在了解杭州市区区域地层、构造等基础上,以浙江大学附近区为主,通过工程地质测绘,资料收集,编制工程地质剖面图、平面图和选址勘察文字 报告 。

2.实习教学。实习分为四条路线,路线一为大桥地层剖面路线,六和塔→钱塘江大桥北铁路线→八卦田→玉皇山;路线二为钱塘江岸—南高峰不良地质现象调查路线;路线三为浙大—青芝坞—灵峰—玉皇山—玉泉;路线四为浙大—黄龙洞—蝙蝠洞。实习内容为系统识别杭州地区地层岩性及其分界标志层;进行岩性描述,对出露岩石的颜色、成分、结构、构造、化石和风化程度等进行观察和描述,掌握观察方法和描述要点并采集岩样标本;岩体结构类型野外判别方法;滑坡识别、形态测绘等;洞穴调查、测绘;落水洞、岩溶塌陷调查;岩体节理裂隙统计;判识地貌单元及确定分区界线等内容。

工程地质实践 教学方法 探讨

工程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很多的工程地质现象,仅通过书本上的概念、理论而不配合一定的实习,是收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正如俗话所说“实践出真知”,充分说明了实验实习教学的重要性。通过实习可以验证、巩固和学习与实验有关的理论知识,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思维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1.激发学生对工程地质的兴趣。杭州作为实习基地本身对学生即是很大的吸引力。在实习过程中循循诱导学生对工程地质专业的热爱。启发式教学具有多种功能,通过启发教学,能激励学生的兴趣和探索精神,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切实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以及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每一条实习路线,都要在实习前布置好任务;每爬一座山,都要每位同学抱着征服高山的勇气,去翻越它,研究它,并对工程地质现象了然于心。对率先完成任务的小组要给予奖励。在山上野餐时,表演节目活跃气氛。激发同学的实习热情。在实习过程中,老师应该对实习地的风土人情、历史地理有所了解,把地质现象与人文知识、风俗习惯、经济发展联系起来。比如某些特殊地形地貌在古代兵家战争中起过什么作用;一个地区的地层与该地的闻名土特产有什么关系;某些因地质作用形成的湖光山色在当地有哪些民间 传说 ,在旅游业中起到什么作用等。这些都会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从而也增强对工程地质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独立观察能力。科学研究是从观察开始的,工程地质学更是如此,有的人对丰富的地质现象熟视无睹,而有的人则善于观察并有所发现,二者的区别在于对观察的重视不够,观察能力不同。野外实习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最具体而有效的方式。做到勤于观察、善于观察。勤于观察是指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进行独立观察。野外实习时,对欲让学生观察的现象,老师一般都作了预习,心中有数。切实而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发现,老师可通过提示、点拨要观察内容。善于观察是指把看到的不同现象进行对比,找出其本质上的成因联系。实习时老师可给学生示范,抓住两至三个现象深入剖析,学生便可举一反三,掌握思路和方法在此过程中,老师应特别注意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解释,即使错了也没关系。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任何工程都是一个系统工程,都需要团结协作、分工明确,在很多情况下,单靠个人能力已很难完全处理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并采取切实高效的行动,所以团队合作精神的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地层实测剖面和独立填图阶段训练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在进行工作前,需按掌图、记录、定点、测量产状和采集标本等任务分工,对最后成果的整理分析也要采用讨论式的方法上各小组的成员都发表意见,集思广益最终完成图件的绘制,杜绝单打独斗。

工程地质学论文相关 文章 :

1. 工程地质论文

2. 地质学毕业论文范文

3. 环境工程地质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分析

4. 工程地质勘探中的钻探技术应用论文

5. 采矿论文范文

6. 采矿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同志啊,这种论文网上还是很多的,不用那么懒吧。相关论文很多,自己下载整理一下对你也有好处啊。以下仅供参考中国地质灾害 我国地质灾害可划分为10大类31种: 1、地震: 天然地震、诱发地震 2、岩土位移: 崩塌、滑坡、泥石流 3、地面变形: 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 4、土地退化: 水土流失、沙漠化、盐碱(渍)化、冷浸田 5、海洋(岸)动力灾害:海面上升、海水入侵、海岸侵蚀、港口淤积 6、矿山与地下工程灾害:坑道突水、煤层自燃、瓦斯突出和爆炸、岩爆 7、特殊岩土灾害: 湿陷性黄土、膨胀土、淤泥质软土、冻土、红土 8、水土环境异常: 地方病 9、地下水变异: 地下水位升降、水质污染 10、河湖(水库)灾害: 淤积、塌岸、渗漏 (一)地震 1、分布发育概况 进入20世纪以来,在我国境内(包括台湾及临近海域)发生大于或等于8级的巨大地震共9次;发生大于或等于7级的地震约80次,其中1949~1990年发生了52次。 我国的构造地震分布非常广泛,除浙江、贵州两省外,其余各省都有6级以上地震发生。水库诱发地震自60年代以来,目前至少以在11个省的15座水库发生,其特点是与水库蓄水有明显关系。 地震在我国大陆地区具明显的西强东弱、西多东少的发育分布规律。如本世纪以来发生的9次大于或等于8级大地震,除2次8级发生于台湾临近海域外,其余均发生于西部省份。我国地震烈度Ⅶ度以上的地区主要分布于西部地区,东部地区除了台湾外,Ⅶ度以上地区的面积相时少得多。 地震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了不均一性,往往呈带状分布。近100年发生的地震表明,地震基本上是围绕这26条活动断裂系发生的。我国地震活动的周期性和重复性呈现出成群分布,活跃高潮与低潮相互交替的活动格局。东部一个周期长约300年左右,西部为100~200年左右,台湾为几十年。 2、危害状况 地震灾害以突然、隐蔽为特点,一旦成灾,极易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重大的经济损失。1901~1980年间,我国地震共死亡61万人,其中死亡人数在千人以上的地震即达31次。1949年以来,地震就造成死亡万人,伤残万人,居群灾之首,同时地震还造成倒房600万间,直接经济损失数百亿元。我国的地震活动,不但频次高,强度大,而且城市受灾率高。据统计,全国Ⅶ度以上的高烈度区的面积达312万km2,全国70%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位于烈度为Ⅶ度或高于Ⅶ度的高地震烈度区内,特别是一批重要的城市如北京、天津、西安、太原、兰州、呼和浩特、昆明、乌鲁木齐、银川、拉萨、汕头都位于基本烈度为Ⅷ度的高烈度地震区内。 地震不但可以直接摧毁城镇工程设施,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而且还可以引发滑坡、崩塌、火灾等其它灾害,加重了地震灾害的损失。 (二)崩塌、滑坡和泥石流 1、发育分布基本情况 全国共发育有特大型崩塌51处、滑坡140处、泥石流149处;较大型崩塌2984处以上、滑坡2212处以上。泥石流2277处以上。 从总体看,我国西部地区尤其是西南诸省区长期处于地壳上隆过程之中,地震活动频繁、地形切割剧烈、地质构造复杂、岩土体支离破碎,再加上西南地区降水量和强度较大、西北地区植被极不发育,因而崩滑流发育强烈,如云南、四川、贵州、陕西、甘肃、宁夏等省区;其它地区新构造运动一般相对较弱,其中华北、东北地区的降水量相对较小,中南、华东大部分地区植被发育较好,因此,这些地区的崩滑流发育强度一般不及西部地区。崩滑流灾害危害较大的省区有:四川、云南、陕西、宁夏、甘肃、贵州、湖北、辽宁、北京、河北、江西和福建等。 在地域上,可基本上划分为15个多发区,它们是:(1)横断山区、(2)黄土高原地区、(3)川北陕南地区、(4)川西北龙门山地区、(5)金沙江中下游地区、(6)川滇交界地区、(7)汉江安康~白河地区、(8)川东大巴山地区、(9)三峡地区ⅲ(10)黔西六盘水地区、(11)湘西地区、(12)赣西北地区、(13)赣东北上饶地区、(14)北京北郊怀柔-密云地区、(15)辽东岫岩-凤城地区。 2、主要危害 近十年来,全国由于崩滑流造成的人员死亡已近万人,平均每年达人。全国有 400 多个市、县、区、镇受到崩滑流的严重侵害, 其中频受滑坡、崩塌侵扰的市、镇60余座,频受泥石流侵拢的市、镇50余座。较为严重的有重庆、攀枝花、兰州、东川、安宁河谷等。全国几条山区干线铁路如宝成线、成昆线、宝兰线都受到了崩滑流的严重危害。

论文研究地区的研究方法

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1、调查法,调查法是最基本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资料收集,访谈等形式,对得到的大量资料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归纳,从而得出一般性结论。2、文献研究法,根据研究目的需求,通过查阅文献获得资料,全面地,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问题发展历史,研究进展和未来趋势的一种方法,是快速了解进展最为有效方法,也用来指导研究选题,挖掘前沿热点等。3、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设计实验证实确定条件因素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活动。阐明自变量与某一因变量的本质关系。

论文研究方法包括什么

论文研究方法包括什么?论文是大学毕业或者是学术研究经常用到的,研究方法是完成论文的一种手段和方式,那么论文研究方法包括什么呢?以下是我整理的相关内容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规范研究法

会计理论研究的一般方法,它是根据一定的价值观念或经济理论对经济行为人的行为结果及产生这一结果的制度或政策进行评判,回答经济行为人的行为应该是什么的分析方法。规范研究则是研究经济活动“应该是什么,应当怎么样”,或者说研究社会经济问题“应该怎样解决”等这一类的问题。

二、实证研究法

实证研究法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研究方法,其重点是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实证研究法试图超越或排斥价值判断,只揭示客观现象的内在构成因素及因素的普遍联系,归纳概括现象的本质及其运行规律。

三、调查法

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也是实证分析的一种。研究者有计划地通过亲身接触和广泛考察了解,掌握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并在这一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研究有关教育实际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找出科学的结论,以指导教育实践。调查法一般是在自然的过程中进行,通过访问、开调查会、发调查问卷、测验等方式去搜集反映研究现象的材料。

四、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是指把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作为案例,交给受训学员研究分析,培养学员们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解决问题及执行业务能力的培训方法。它是根据某些普遍原理,对社会生活中的典型事件或社会实践的典型范例进行研究和剖析,以寻求解决有关领域同类问题的思路、方法和模式,提出新的问题,探索一般的规律,检验某些结论的一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五、比较分析法

亦称对比分析法、指标对比法。是依据客观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和发展变化,通过同一数据的不同比较,借以对一定项目作出评价的方法。它是经济活动分析的基本方法。是通过实际数与基数的对比来提示实际数与基数之间的差异,借以了解经济活动的成绩和问题的一种分析方法。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常常用到,他与等效替代法相似。

六、思维方法

思维方法又称思想方法、认识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思维和准确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在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科学思维方法包括归纳演绎、类比推理、抽象概括、思辩想象、分析综合等。一般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普遍适用的哲学思维方法;二是各门科学通用的思维方法;三是各门具体学科的特殊思维方法。通常所说的思维方法是哲学思维方法。它对于一切科学研究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七、内容分析法

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于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的描述的研究方法。其实质是对传播内容所含信息量及其变化的分析,即由表征的有意义的词句推断出准确意义的过程。内容分析的过程是层层推理的过程。它分析媒介所传递的信息内容,以了解传播者的意图和受传者同信息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方法。它不同于调查研究通过访问了解人们对各种问卷的反应,也不同于实验方法之观察人的行为,而是对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的定量和定性分析。精密的内容分析,往往同时附带对信源、渠道、接收者、反馈或其他传播状况,诸如态度、个性、人口特点等进行调查。因此,通过内容分析即可预期传播过程的状况。

八、文献分析法

文献分析法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科学认识的方法。它指通过对收集到的某方面的文献资料进行研究,以探明研究对象的性质和状况,并从中引出自己观点的分析方法。文献分析法是一项经济且有效的信息收集方法,它通过对与工作相关的现有文献进行系统性的分析来获取工作信息。一般用于收集工作的原始信息,编制任务清单初稿。

九、数学方法

数学方法是运用数学提供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定量的分析、描述、推导和计算,以便从量的关系上认识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方法。它不是或主要不是指数学家研究数学的方法,而是指除此以外的科研人员以数学概念和理论揭示所研究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运动规律的方法。它属于理论思维的范畴,是对客观事物进行逻辑分析的重要形式和手段。也就是在撇开研究对象的其他一切特性的情况下,用数学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一系列量的处理,从而作出正确的说明和判断,得到以数字形式表述的成果。科学研究的对象是质和量的统一体,它们的质和量是紧密联系,质变和量变是互相制约的。要达到真正的科学认识,不仅要研究质的规定性,还必须重视对它们的量进行考察和分析,以便更准确地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性。数学方法主要有统计处理和模糊数学分析方法。

十、模拟法

依据相似原理,先设计出与某自然现象或过程(即原型)相似的模型,然后通过模型间接地研究原型的规律性的实验方法。模拟法是通过建造模型,以研究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一般地说,模型是人们基于想象和抽象而对现实世界某种实体系统的一种简化了的映象。

十一、功能分析法

或称结构功能分析法,西方语言学、社会学等学科分析研究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根据对社会现象功能的分析研究去解释说明社会现象。各个学科对功能分析的说法不一,对功能的解释也不相同。如:(1)语言学的.功能分析法。以功能为依据去分析语言。所谓功能是指一个语言成份在话语中和在它同别的成份的结构关系中所起的作用。如在语法中某一个词在更大一些的句法单位中所起的作用。

十二、预测分析法

对人们所从事的社会经济活动可能产生的经济效果及其可能的发展趋势,事先提出科学预见的一种分析方法。预测分析方法随着分析对象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基本上可归纳为定量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两种。

写论文步骤

1、搜索资料

在真正进行写作前,你需要清楚你文章的主题(topic),让自己变成关于这个主题的专家。这就需要你大量的搜索资料进行研究。 你可以利用一切便利的条件,比如网络,图书馆或者学术数据库。此过程中一定要做好笔记,让这些知识烙印在你的脑海。

2、分析

当你根据你的主题搜索学习了大量资料之后,你对你论文的论点便有了一个良好的知识基础。因此,现在你需要对你论文的论点进行近一步分析。你可以首先尝试分析别人的文章,进行学习。然后你需明确你的写作中心和目的,强化你的写作逻辑并为你的论点找到依据支持。

3、头脑风暴

好了,现在你可以自由解放你的大脑,让你的大脑活跃起来。如同写每一篇好文章一样,写好论文也需要你发挥自己的洞察力,释放自己的写作才华。你可以对自己提出一个问题并尝试用论文的方法来解答,你可以散散步去思考你论文的主题,提出你独到的见解。

4、要点

从你所想的众多点子里挑选出最好最清晰的,用简洁的一句话来总结他们,作为你论文的主要观点。记住你的观点一定要表达清晰,明确,简洁。

5、提纲

在你正式写论文的主体之前,你需要根据你的要点(thesis)写出提纲。其中要包括你论文的主题和论点,以及写作的顺序和结构。

6、简介

现在,你要开始正式写论文了。首先你要牢牢抓住你的论文主题,对你要写作的内容进行清晰的概述。这之中你可以针对你的主题在开头提出问题,即用反问的模式来吸引读者的注意。

7、段落

根据你的thesis,在每一个段落开头提出你的观点,即写出主题句。而后你需清晰的描述你的观点,阐述你的想法,并提出支持你的主张的依据。在段落写作之前,你可以先试着说出你的观点,想法和依据,这对你的写作会有一定帮助。

8、总结

尽量自然且优雅的对你的段落进行收尾,不需太拖沓。然后用简洁清晰的句子来对你的论文观点进行总结。

9、格式

此即是你论文引用的格式,根据你的导师的要求选择正确的格式,明确的列出你的信息源。

10、语言

现在你要重新审视你的论文,对你论文的语言进行修缮和修改。纠正你论文中的每一个语法错误,调整你句子的流量,对你的句子进行进一步编辑和美化。这之后,一篇优质的论文就诞生了。

论文的研究方法有:

1、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

2、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

3、实验法

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

4、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

5、实证研究法

实证研究法是科学实践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

6、定量分析法

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以便更加科学地揭示规律,把握本质,理清关系,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7、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

8、跨学科研究法

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综合研究的方法,也称“交叉研究法”。

9、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认定研究对象中的某一特定对象,加以调查分析,弄清其特点及其形成过程的一种研究方法。

10、功能分析法

功能分析法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是社会调查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它通过说明社会现象怎样满足一个社会系统的需要(即具有怎样的功能)来解释社会现象。

11、数量研究法

数量研究法也称“统计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指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规模、速度、范围、程度等数量关系的分析研究,认识和揭示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借以达到对事物的正确解释和预测的一种研究方法。

  • 索引序列
  • 论文研究跨地区
  • 丹霞地区研究论文
  • 论文里研究区地图
  • 道真地区地质学研究论文
  • 论文研究地区的研究方法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