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数字化矿山论文参考文献

数字化矿山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数字化矿山论文参考文献

[1]弗化奇A P.牛顿力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

[2]王龙甫.弹性理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

[3]Da Vinci the strength of iron wiresof variouslengths(Notebook,).In: Engineering in :Williams and Wilkins,

[4]Hudson J engineering systems:theory and :Ellis Horwood ~5

[5]Galileo New York:Macmillian,~300

[6]Hudson J A,Crouch S,Fairhurst ,Stiff and Servo-controlled Testing .,1972,6(3):155~189

[7]Von unter allseitigem,.,1911,55:1749~1757

[8]郭惠丰,伞桂兰.粗晶大理岩的三轴残余强度及蠕变原因.地下空间,1999,19(5):699~701

[9]Mogi of the intermediate principal stress on rock .,1967,72(20):5117~5131

[10]Akai K,Mori on the failure mechanism of a sand-stone under combined compressive .,1967,147:11~24

[11]Mogi criteria of rocks(study by a new triaxial compression technique). .,1971,20:143~150

[12]Shimada behavior of rocks under high pressure :A A Balkema,~16

[13]Griggs D weakening of quartz and other .,1967,14:19~31

[14]Tullis T E,Tullis rock deformation :Hobbs B E,Heard H and Rock Deformation:Laboratory .,1986,:297~324.(Washington D C:American Geophysics Union.)

[15]Kern H,Karl dreiaxial wirkende Gensteinspresse mit ,1969,19:90~92

[16]Kern orientation of experimentally deformed limestone,marble,quartzite and rock salt at differenttemperature and states of ,1977,39:103~120

[17]Carter N L,Christie JM,GriggsD deformation and recrystallization of of ,72:687~733

[18]Shimada method of compression test under high pressure in a cubic press and the strength of ,1981,72:343~357

[19]Cook N G W,Hojem JP rigid50-ton compression and tension testing Africa .,1966,16:89~92

[20]Wawersik W R,Fairhurst study of brittle rock fracture in laboratory compression .,1970,7(6):561~575

[21]尤明庆.岩样单轴压缩的失稳破坏和试验机加载性能.岩土力学,1998,19(3):43~49

[22]葛修润,任建喜,蒲毅彬等.煤岩三轴细观损伤演化规律的CT 动态试验.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9,18(5):497~502

[23]王恩元,何学秋.煤岩变形破裂电磁辐射的实验研究.地球物理学报,2000,43(1):131~137

[24]肖红飞,何学秋,冯涛等.煤岩动力灾害力电耦合.北京:地质出版社,2005

[25]Yasuhara H,Marone C,Elsworth zone restrengthening and frictional healing:the role of ofGeophysical research,110,B06310,doi:

[26]岳中琦.岩土细观介质空间分布数字表述和相关力学数值分析的方法、应用和进展.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26(5):875~888

[27]秦四清,李造鼎,张倬元等.岩石声发射技术概论.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3

[28]First Symposium on Rock of the Corolado School of Mines,1956,51(3):Foreword

[29]冯树仁,佘诗刚等译,葛修润校(布雷迪 B H G,布郎 E T著).地下采矿岩石力学.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0

[30]郑颖人,沈珠江.岩土塑性力学原理.重庆: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学报,1998

[31]李通林,谭学术,刘伟.矿山岩石力学.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22

[32]谢和平.岩石和混凝土损伤力学.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0

[33]华安增,张子新.层状非连续岩体稳定学.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7

[34]徐小荷,余静.岩石破碎学.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86

[35]范广勤.岩石流变学.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3

[36]缪协兴,陈智纯.软岩力学.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5

[37]何满潮,景海河,孙晓明.软岩工程力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38]赵阳升.岩石流体力学.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4

[39]李贺,伊光志,许江等.岩石断裂力学.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97

[40]冯夏庭.智能岩石力学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41]唐春安.岩石破裂过程的数值试验.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42]周维垣,杨强.岩石力学数值计算方法.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43]杨志法,王思敬,冯紫良等.岩土工程反分析原理及应用.北京:地震出版社,2000

[44]姚卫星,余新陆,颜永平.脆性材料压拉强度比的估计.见:清华大学博士后科学论文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6

[45]王庚荪,袁建新,吴玉山.多裂纹材料单轴压缩破坏机制与强度.岩土力学,1992,13(4):1~13

[46]孔圆波.砂岩试样裂纹扩展和宏观断裂的模型探讨.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1,20(4):93~98

[47]Hoek fracture propagation in rock under .,1965,1(2):136~155

[48]俞茂宏,李跃明等.强度理论研究新进展(论文集).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2

[49]杨光.关于“岩土类材料统一强度理论及其应用”一文的讨论.岩土工程学报,1996,18(5):95~97

[50]俞茂宏.对“统一强度理论”讨论的答复.岩土工程学报,1996,18(5):97~99

[51]卓越,梁绍暹,张善德等.矿物岩石学.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4

[52]卫管一,张长俊.岩石学简明教程.北京:地质出版社,~11,106~107

[53]马志先,吴国忠,马绍周译(Moorhouse W W 著).岩石薄片研究入门.北京:地质出版社,,244,309

[54]李世平,冯震海等译(巴拉G 著).岩石各向异性——理论与实验室试验.见:米勒 L.岩石力学.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81,112~144

[55]崛部富男.岩石试料の形状が压缩强并びに引张さに及ぼす影响にっいて.东北矿山,1952,(7):21~24

[56]井上正康,木下重教等.岩石の压缩强さ测定法.日本矿业会志,1968,84(965):1462~1465

[57]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Rock Mechanics Commission on Standardization on Laboratory and Fiel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the un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deformability of rock .,1979,16(2):135~140

[58]张剑峰等.岩土工程勘探设计手册.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2

[59]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规程.北京:地质出版社,1995

[6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水利水电工程岩石试验规程.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

[61]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煤与岩石物理力学性质测定方法.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88

[6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63]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规程.北京:地质出版社,

[64]Fairhurst C E,Hudson J ISRM suggested method for the complete stress-strain curve for the intact rock in uniaxial .,1999,36:279~289

[65]尤明庆,苏承东.大理岩试样的长度对单轴压缩试验的影响.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22):3754~3760

[66]Fairhurst C E,Hudson J A.单轴压缩试验测定完整岩石应力-应变全程曲线ISRM 建议方法草案.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0,19(6):802~808

[67]Kostak B,Bielenstein H distribution in hard .,1971,8(4):501~521

[68]尤明庆,苏承东,周英.不同煤块的强度特性及回归方法.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22(12):2081~2085

[69]山口梅太郎.花こぅ岩の强度试验にぉける试验片の数につぃて.材料,1966,16(160):520~528

[70]郑雨天,傅冰骏等译(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实验室和现场试验标准化委员会著).岩石力学试验建议方法.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79

[71]Barton effects or sample bias? In: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scale effects in rock :A A Balkema,~58

[72]Thuro K,Plinninger R J,Zäh S,et effects in rock properties(Part1).In:Särkkä & Eloranta(eds.).Rock Mechanics-a challenge for & Zeitlinger Lisse,~174

[73]齐庆新,毛德兵,范绍刚.直接单轴拉伸条件下煤的弹脆塑性分析.见: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集.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85

[74]Okubo F,Fukui stress~strain curves for various rock types in uniaxial .,1996,33(6):549~556

[75]王思敬,杨志法,傅冰骏.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世纪成就.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4

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论文而引用已经发表的有关文献,是论文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反映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向读者提供有关信息的出处,论著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表明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严肃态度,还免除了抄袭或剽窃的嫌疑.国内外检索系统通常不仅收录论文的题名、关键词、摘要,还收录其参考文献,其中参考文献的质量和数量是评价论文的质量和水平、起点和深度以及科学依据的重要指标,也是期刊质量量化评价指标如影响因子、引用频次等统计分析的重要信息源. 因此参考文献的数量和著录的规范与否直接影响着论文的质量和出版物的整体水平. 正确列出相关的参考文献,不必大段抄录原文,只摘引其中最重要的观点与数据,可以大大节约论文的篇幅. 本刊要求来稿作者,凡是引用参考文献的成果 (包括观点、方法、数据、图表和其他资料) 均需要对参考文献在文中引用的地方予以标注,并在文后参考文献表中列出. 作者应按照国家标准GB/T 7714-2015书写参考文献著录项.1、参考文献的分类按参考文献的提供目的划分,可分为引文文献、阅读型文献和推荐型文献3大类.①引文文献是著者在撰写或编辑论著的过程中,为正文中的直接引语 (如数据、公式、理论、观点、图表等) 或间接引语而提供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②阅读型文献是著者在撰写或编辑论著的过程中,曾经阅读过的文献信息资源.③推荐型文献通常是专家或教师为特定读者、特定目的而提供的、可供读者查阅的文献信息资源.2、文献类型和标识代码参考文献目前共有16个文献类型和标识代码:普通图书M, 会议录C, 汇编G, 报纸N, 期刊J, 学位论文D, 报告R, 标准S, 专利P, 数据库DB, 计算机程序CP, 电子公告EB, 档案A, 舆图CM, 数据集DS, 其他Z.凡无法归属于前15个类型的文献,均可以用Z来标志.3、参考文献格式要求:1.参考文献按正文部分标注的序号依次列出,并在序号中加[].2.对于常见的各类参考文献标注方法如下:1) 著作:作者姓名,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2) 期刊论文:作者姓名. 题名[J].期刊名称,年,卷 (期) :页码.3) 会议论文集:作者姓名. 题名[C]//论文集名称,会议地点,会议日期.4) 学位论文:作者姓名. 题名[D].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5) 专利文献: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姓名. 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P].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 获取路径.6) 电子文献:作者姓名. 题名[文献类型标志 (含文献载体标志) 见其它].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更新或修改日期) , 获取路径.7) 报告:作者姓名. 题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8) 标准:标准号. 题名[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3.同一著作中作者姓名不超过3名时,全部照录,超过3名时,只著录前3名作者,其后加“, 等”.4.其他:数据库 (DB) , 计算机程序 (GP) , 光盘 (CD) , 联机网络 (OL) .4、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表于文后;表上以“参考文献:” (左顶格) 或“[参考文献]” (居中) 作为标识;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 [2], …,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 参照ISO690及ISO 6 9 0-2, 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 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1]刘国钧,陈绍业,王凤者. 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 [2]辛希孟. 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3]张筑生. 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83. [4]冯西桥. 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 [5]尼葛洛庞帝. 数字化生存[M].胡泳,范海燕,译. 海口:海南出版社,19%.b.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 (期) :起止页码. [5]何龄修. 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 (3) :167-173. [6]金显贺,王昌长,王忠东,等·一种用于在线检测局部放电的数字滤波技术[J].清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1993, 33 (4) :.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 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 (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7]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玮. 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 (版次) . [8]谢希德. 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 (10) .e.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9]GB/T 16159-1996,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f.专利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10]姜锡洲. 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 .电子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 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曰期 (任选) . [11]学术堂. 论文参考文献标准格式要求[EB/OL].. [12]万锦堃. 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 (1983-1993) .英文版[D B/C 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h.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论文的参考文献格式怎么写

1.连续出版物的格式 标引项顺序号 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外名可缩写,缩写后首字母大写,并省略缩写点) 2.专著的著录格式 标引项顺序号 作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3.论文集的著录格式 标引项顺序号 作者.题名[C].见(英文用In):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4.学位论文的著录格式 标引项顺序号 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5.专利的著录格式 标引项顺序号 专利申请者.题名[P].国别 专利文专利号,发布日期. 6.技术标准的著录格式 标引项顺序号 起草责任者.标准代号 标准顺序号—发布年 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7.报告 标引项顺序号 报告人.题名[R].会议名称,会址,年份.

矿山论文参考文献

采矿工程充填技术的应用发展论文

摘要 :近几年,我国采矿工程不断扩大,充填技术的理论和实践被广泛应用,尤其是随着胶结充填技术的不断改进,提升了充填技术在采矿工程中的地位。在采矿过程中,主要利用的还是水力和胶结作为充填技术,可以提高矿产的采矿率,促进采矿工程的总体效率以及安全性,提高采矿企业的经济效益,推动采矿工程的快速发展。这些填充技术能够适用各种煤矿环境,更好的处理采矿工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在我国采矿工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采矿工程中充填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采矿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了采矿技术的发展。本文主要阐述了充填技术在采矿工程中的应用和发展,并且针对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采矿工程;充填技术;应用与发展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传统的采矿技术已经不能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趋势,不能顺应新形势下的社会发展要求。面对这样的局面,就要利用采矿充填技术,具备高回采率,安全性能高和环保的特点,采矿充填技术的关键是充填,主要选择砂砾,煤灰渣,碎石以及石块等物质,对在地下采矿过程中挖出来的空区进行充填。研究数据表明,与传统采矿技术相比,充填技术略显胜出,充填技术可以有效的加强采煤区地层的稳定性,以免发生倒塌。还可以提升矿产资源的回收率,提高企业的发展能力,废石是填充材料的关键,其经济性较好。在尾砂回填后,可以降低自然灾害的发生率,此外,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矿井深处高温带来的风险,保证生产的安全性。

1采矿工程中采用的填充技术

充填技术是对采矿工程采空区用碎石,砂子等材料进行填充,从而达到支撑的效果,以免围岩跨落和变形。如今的充填技术,应用比较多的方法有水力充填法,胶结充填法以及膏体充填法。

水力充填法

水力充填法是一种应用最早的充填技术,目前这项技术已经成为“三下”煤层,特厚煤层开采的关键顶板管理技术。水力充填法的原理是把固体物料作为浆体或膏体,在通过远距离进行传送,其特点就是成本低,传送效率高,并且不会受到季节和地势的影响。如今我国也已经研究成功了高浓度浆料管道直流输送工艺。

胶结充填法

胶结充填法是以尾料作为材料进行胶结充填的,被采矿工程广泛应用。充填物所选择的尾料包含很多的颗粒,对此胶结面积增大,形成了触变性质体制。目前,高浓度全尾矿胶结填充技术已经相对成熟,被采矿工程广泛应用,应用率高达80%,物料传送质量高达70%。

膏体充填法

现阶段,我国膏体充填法的应用发展还不是很完善,和其他充填技术相比还处于落后状态。膏体充填法的质量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搅拌方法,水含量,搅拌质量以及颗粒成分。膏体充填法在工艺上比较繁琐,技术含量非常高,操作管理流程复杂,需要在大量的实践中深入分析和不断优化。

2我国填充技术的发展现状

根据我国煤矿以往的产矿量和充填技术有关的数据表明,可以对充填技术未来的发展作出以下分析。随着我国煤矿的不断开采,在采矿过程中造成的.土地坍塌的赔偿费用逐年增加,呈上升趋势,变得越来越高。煤矿利用充填技术开采所增加的成分得知,早在几年前发现充填采空区增加的煤开采成本约等于采煤所造成的土地坍塌赔偿所增加的吨煤成本。我国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并且资源存储量以及消耗量最大的国家,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周围的环境和地表会受到破坏,就在矿产开采成本上升的同时,周边环境也受到了影响,容易带来安全事故。对此,研发了一项矸石充填技术,就是常说的一种绿色充填技术。采空区利用充填技术可以降低周边环境和地表的破坏程度,降低废料排放率。在煤矿开采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采空区,还会使顶板和矿柱发生变化,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在采空区应用矸石充填技术,矸石不用上井,就能很好的处理矸石污染耕地以及环境带来的严重后果。并且减少煤柱,资源回收率也明显升高。这项技术会在未来的采矿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充填技术,会得到很好的推行和使用。

3填充技术的应用原则

环境保护为前提

在采矿工程中使用充填技术,第一要考虑的就是环境因素。我国现阶段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对采矿工程来讲,不但要完成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还要重视环境的保护。对此,要选择适合的充填技术,要了解采矿工程的地势环境,并且综合分析目标地区的周围环境,掌握环境和环境之间的联系。选择适合的充填技术,可以很好的掌控环境污染,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在采矿工程中使用充填技术,要注意整理开采过程中的材料,以免浪费材料,要充分利用材料资源。对采矿工程中的尾砂和煤灰,要加强回收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以保护环境为前提。

安全生产为基础

在工程展开中,安全是每个工程都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所以在采矿工程实施中,必须要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问题,选择适合的充填技术。对此,在选择采矿充填技术过程中,首先需要对采矿地域的环境进行勘察,排除地质方面的安全问题,综合考虑低压措施以及采矿方法,确保在采矿工程利用充填技术时,不会带来安全隐患。合适的充填系统在采矿工程中利用充填系统时,必须以充填量的多少来作为基本准则。在采矿工程展开之前,要严格把控好采充平衡,对采矿地进行预测和规划,合理的制定采矿地的矿产量和采矿量。确保所用的矿产量和所采出的矿产量相同,掌控好二者的产量。所以,要合理的制定充填系统,防止因过度开采导致浪费矿产资源,保证在采矿工程中不出现安全隐患问题。

4填充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的问题

现如今,充填技术在我国采矿工程中被广泛应用,并且这样采矿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对采矿工程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具有很大的优势,能够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但从总体上来讲,采矿充填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大多数采矿企业在采矿过程中,所选择的充填技术缺乏科学性,没有完全掌握好采矿工程所在地的实际状况,导致采矿技术的应用没有按照因地制宜的基本原理,造成采矿工程的效率下降,所取得的矿产在质量和数量上都比较低。充填采矿技术对材料的要求非常高。在采矿工程的实际施工当中,需要利用非常繁琐的采矿技术,操作性与技术性都非常强。但是矿山自身结构相对复杂,导致矿产量和预想的产量存在很大的差异。对此,在矿产开采过程中,仅仅利用充填技术是不够的,还需要融合高强度的新型填充材料,从而保证采矿的效率和产出量。然而,采矿企业要想购买大量的新型填充材料,就会影响企业的生产成本以及企业的经济效益。

5填充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展望

优化填充管理制度

充填站担任着采矿工程的调配管理工作。首先,充填站具有大量的先进开采机械和电子设备,这类先进的安装设备,为充填材料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同时,也要考虑充填站在管理上的不足。充填站的设备相对齐全,然而如果没有科学的管理制度,那么这类设备的系统就不能完成自身的工作,对采矿工作起不到任何推进作用。对此,就要不断优化充填站的管理制度,定期对这些设备进行检测,制定合理的检查制度,像一些分散的填充材料,要进行统一保管。定期对机械设备以及电子设备进行检测,保证设备的系统质量符合工作展开的标准要求。对充电站设备与系统的管理,有安全专门的人员去监管,并派遣专业的技术人员定期检查工作,一旦发展设备具有安全隐患,要马上实施维修,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创新采矿充填技术

我国采矿工程的不断发展,离不开采矿技术的创新与进步。在使用充电采矿技术的同时,也要对充填采矿工艺进行创新,加强采矿企业的快速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关于充填采矿工艺的创新,第一要对传统的充填工艺进行详细分析,了解传统充填工艺的特点。第二,要根据本地的矿产类型和特性,研究和创新充填工艺。例如在一些大矿体的矿山,都非常稳定,但矿产的开采非常困难。在这种状况下,就要选择中深孔和浅孔空场技术,就能获取很好的采矿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充填材料最好利用高水材料和块石胶结材料,这些材料能够更好的对采空区进行充填。利用科学合理的创新充填采矿工艺,可以减少采矿的生产成本,提高采矿效率。对此,充填工艺的创新,可以实现更好的采矿效果,提高采矿企业的经济效益。

提高对创新充填技术材料的研究

在充填采矿技术中,充填材料是必备的。充填材料的不同,对充填采矿技术的应用效果也是不同的。好的充填材料不但可以提升采矿工程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也保证了采矿工程的安全性。随着采矿技术的不断创新,充填材料的应用正渐渐走向新型的充填固化材料。对此,就要不断增强新型填充固化材料的研发,全面分析充填材料的物理特征,掌握材料的成本和组织方法以及骨料框架。新型的充填固化材料强度高,成本低,对采矿行业的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就目前状况来讲,我国已经研发出固化材料,其材料的固结速度非常快,效率高并且浓度低,方便使用。其自身具备轻质性,便利性等特征,能够更好的适应材料的远程传送,为采矿工程提供了便利。

充填技术设备的维护

随着充填技术的快速发展,其作业方法和相关设备以及充填仪器的更新换代也非常快。在这些充填设备当中,充填料贮仓起着关键性作用,它能够直接影响充填材料的质量和充填效果,但是在传统充填工艺上却不被重视。然而在新型充填技术当中,采用了加以改过的立式充填料贮仓,可以更好的确保充填料的质量。而在尾砂处理环节,就要利用精准度非常高的水力旋流器。在浆料传送阶段利用这些先进的技术和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提升作业质量以及作业效率。

6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和采矿工程的不断扩大,采矿工程的相关采矿技术也是日新月异,而充填技术的广泛应用为采矿企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采矿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就要不断优化充填站的管理制度,不断对采矿工程的充填技术以及采矿工艺进行创新研究。利用新型充填材料,提高充填材料的强度,进而较少材料成本,选择轻便的充填材料进行远程传送。充填技术的逐渐发展,推进了高效,自动化,智能化的采矿作业方式的展开,进而提高了采矿企业的经济效益,保护了生态环境的发展。并且矿区里的工作人员得到了解放,改善了他们的工作环境,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劳动生产力和工作效率。特别是对一些工作环境复杂,稀有矿床的开采,充填技术被广泛应用,不断满足新形势下采矿资源的发展要求,促进了采矿工程中充填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成章.采矿工程中充填技术的应用分析[J].中华民居,2015(3);112-114.

[2]荆延林.充填采矿技术应用发展及存在的问题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5(10);209-210.

[3]李享.矿山地质探矿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6(14);224-226.

[4]杨井志.充填技术在采矿工程中的应用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305-306.

]在创新发展中做优做强煤炭物流安康顺达煤炭公司开展煤炭集约化采购销售物流模式探.康克书, 2013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2]煤炭建设项目科学发展复杂系统分析研究石晓波赵驰, 20132013年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3]以循环经济园区为载体做好煤炭自主转化、就地转化、深度转化大文章同煤集团塔山园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和启示.侯全海.章成君, 20142014 '中国煤炭深加工产业发 展论坛[4]浅析影响煤炭浮选效果的因素宋璇, 20142014' 中国选煤发展论坛[5]中国东部深部煤炭地质勘查方法研究.吴加和.潘树仁. .钱建平.王可新, 20122012年闽皖赣湘苏五省煤炭学会联合学术交流会暨福建省科协第十二届学术年会煤炭分会场[6]煤炭分质转化理念与路线的形成与发展甘建平宝岐.尚建选马晓迅.杨占彪, 2013中国煤炭清洁高效转化发展高峰论坛[7]煤炭坝矿区复杂地质条件下突水机理分析.胡长乐, 20122012年闽皖赣湘苏五省煤炭学会联合学术交流会暨福建省科协第十二届学术年会煤炭分会场[8]港口煤炭卸车流程节能优化研究*丹.刘怡然卢志刚, 2011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第二十七届学术年会[9]发挥煤炭交易市场作用健全现代煤炭市场体系一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煤炭产运需业务创新探讨.张根虎, 20082008年煤炭新产业与资本化高峰论坛[10]中国煤炭分选行业发展趋势:.李明辉李志勇徐胜, 20142014' 中国选煤发展论坛以上是针对煤炭论文参考文献10个有哪些的内容介绍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论文参考文献,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一、参考文献的类型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

M——专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报告

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对于英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原则,具体格式是: 姓,名字的首字母. 如: Malcolm Richard Cowley 应为:Cowley, .,如果有两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变,&之后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如:Frank Norris 与Irving Gordon应为:Norris, F. & .;

②书名、报刊名使用斜体字,如: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English Weekly。

二、参考文献的格式及举例

1.期刊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举例】

[1] 王海粟.浅议会计信息披露模式[J].财政研究,2004,21(1):56-58.

[2] 夏鲁惠.高等学校毕业论文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1):46-52.

[3] Heider, . The structure of color space in naming and memory of two languages [J].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1999, (3): 62 – 67.

2.专著类

【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举例】[4] 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42.

[5] Gill, R. 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 [M]. London: Macmillan, 1985: 42-45.

3.报纸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举例】

[6]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 光明日报,1998-12-27(3).

[7] French, W. Between Silences: A Voice from China[N]. Atlantic Weekly, 1987-8-15(33).

4.论文集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8]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2-17.

[9] Spivak,G. “Can the Subaltern Speak?”[A]. In & L. Grossberg(eds.). Victory in Limbo: Imigism [C].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8, .

[10] Almarza, . Student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knowledge growth [A]. In and (eds.). Teacher Learning in Language Teaching [C].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

5.学位论文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D].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11]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 1983:1-7.

6.研究报告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12]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 1997:9-10.

7.条例

【格式】[序号]颁布单位.条例名称.发布日期

【举例】[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Z].1991—06—05

8.译著

【格式】[序号]原著作者. 书名[M].译者,译.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三、注释

注释是对论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

注释前面用圈码①、②、③等标识。

四、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与文中注(王小龙,2005)对应。

标号在标点符号内。

多个都需要标注出来,而不是1-6等等 ,并列写出来。

论文文献综述范文

文献综述是在确定了选题后,在对选题所涉及的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包括主要学术观点、前人研究成果和研究水平、争论焦点、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原因等)、新水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 文献综述和评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思路而写成的一种不同于毕业论文的文体。

它要求作者既要对所查阅资料的主要观点进行综合整理、陈述,还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和相应的评价,而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

检索和阅读文献是撰写综述的重要前提工作。

一篇综述的质量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对本题相关的最新文献的掌握程度。

如果没有做好文献检索和阅读工作,就去撰写综述,是决不会写出高水平的综述的。

好的文献综述,不但可以为下一步的学位论文写作奠定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提供某种延伸的契机,而且能表明写作者对既有研究文献的归纳分析和梳理整合的综合能力,从而有助于提高对学位论文水平的总体评价教育教学论文写作。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

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 文献综述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

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

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学前教育论文发表

前言

前言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以及目前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等。

前言一般200-300字为宜,不宜超过500字。

正文

正文是综述的重点,写法上没有固定的格式,只要能较好地表达综合的内容,作者可创造性采用诸多形式。

正文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两个部分,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不同学者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及其理论依据,进一步阐明问题的来龙去脉和作者自己的见解。

当然,作者也可从问题发生的历史背景、目前现状、发展方向等提出文献的.不同观点。

正文部分可根据内容的多少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别论述。

参考文献是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参考文献的多少可体现作者阅读文献的广度和深度。

对综述类论文参考文献的数量不同杂志有不同的要求,一般以30条以内为宜,以最近3-5年内的最新文献为主。

文献综述看似简单。

其实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

在国外,宏观的或者是比较系统的文献综述通常都是由一个领域里的顶级“大牛”来做的。

在现有研究方法的著作中,都有有关文献综述的指导,然而无论是教授文献综述课的教师还是学习该课程的学生,大多实际上没有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而到了真正自己来做研究,便发现综述实在是困难。

摘 要: 公路工程;环境;保护

1 公路工程对环境影响分析

工程前期对环境的影响

长期以来,公路的规划、设计人员没有对于公路的环保问题如何解决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也要求对环境影响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相应的环保措施,但由于公路工程施工对沿线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野生动物资源、景观资源等造成的影响和破坏程度大多没有量化指标,因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从管理层到设计人员,往往忽略工程建设与使用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从而导致公路规划与设计在环保方面的不足。

工程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

施工期主要包括施工放样、场地清理、征地及拆迁安置、建立施工驻地等施工前期准备工作和正式组织施工两大活动。

施工期间拟建项目由于挖土填土、借土弃土、改移河道、清理表土、开采料场等活动会造成地表植被破坏、地形改变、沟谷大量消失,恶化生物栖息的生态环境,加速地表侵蚀,增大地表径流,增加水土流失,改变自然流水形态,加剧水质恶化,从而直接导致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项目营运期对环境的影响

营运期开始意味着项目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开始发挥作用,同时也意味着对沿线环境产生长期负面影响的开始。随着交通量的与日俱增,噪声和汽车尾气及粉尘污染逐渐加剧,噪音对沿线居民、学校和机关单位的学习、工作和休息产生长期的不利影响。

2 环境保护措施

工程前期环保措施

珍惜自然环境,规划好公路用地范围

1)保护土地、水体、空气和生物资源,珍惜现有资源价值。合理产生新的生产用地,保护和增强现有土地的利用。

2)路线应与城镇规划相协调,促进城镇更新及改善环境。一方面尽量减少项目与城镇规划相干扰,又要有利于城镇的发展;另一方面又要方便车辆进出城镇,尽量保持项目与城镇的合理间距———“靠而不近,离而不远”。

3)避开环境敏感性区域。如学校、工厂、医院、名胜古迹、自然保护区、湿地和鸟类栖息地、精密仪器基地和军事设施等。

设计要结合自然地形

1)平面线形:在满足规范要求的情况下采用较低技术指标是使路线顺应地形的一个好办法,采用各种类型的曲线也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2)纵面线形:合理设置纵坡和竖曲线使纵面线顺应地形成渐变、顺滑的纵坡线,避免大填大挖。深开挖路段要多考虑隧道方案,可避免山体开挖,保护森林植被和水土资源。

3)边坡设计:在确保稳定的情况下,边坡的形状要尽可能与周围的景观协调,并用植物进行绿化(可结合各种土工防护结构和其它绿化基础工程综合实施)处理,坡脚、坡顶、坡面相交处等处的棱角要进行弧形整理,既可产生自然美感又可防风蚀。

施工阶段环保措施

1)减少水土流失。根据实际填挖土质合理设置边坡坡度;合理设置土石方填挖施工现场临时排水系统,及时疏导雨水,以减少雨水对挖填土坡坡面的冲蚀;填方坡面应及时夯实并进行边坡绿化;合理确定借土弃土位置,合理开采砂石料场,注意料场弃土弃渣分离处理。

2)减少噪音污染。禁止噪音超标机械进入施工现场,平时注意机械维修保养;合理安排施工组织计划,尽量减少施工活动对沿线居民集中点的干扰。

3)防止大气污染。材料堆放应采取必要挡风措施,减少扬尘。组织好材料和土方运输,防止材料散落造成环境污染。材料运输宜采用封闭性较好的自卸车运输或采用覆盖措施。对施工场地、材料运输及进出料场的道路应经常洒水防尘。

4)防止水质污染。加强对施工队伍的生活污水处理,严禁将其直接排入河道水流中;对路基清除淤泥表土应回收到路上处理或运到指定地点堆弃;弃石弃土应运到合理地点,不得任意堆放,更不能淤塞河道;对桥梁围堰施工,应注意围堰土在施工结束后的清除工作,避免阻塞河道。

营运期环保措施

1)加强公路管养工作,对路面和边沟应定期清理。加强边沟、边坡、涵管、急流槽、导流坝和路田分界墙的养护维修工作。对沿线收费站和服务区的垃圾及污水要进行环保处理。

2)加强公路绿化及其养护工作,既创造良好的视觉景观,又可降噪防尘。

3)加强交通管理,控制不符合环保和技术规定的车辆上路行驶,路线靠近或穿越居民区应限制鸣笛,完善交通标志、标线,保持良好的交通运输服务状态。

3 结 论

1)加强环保意识和宣传力度。公路工程必然要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而环境保护工作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在公路工程全过程中应加强环保工作。必须加大公路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从宣传教育方面入手,切实提高公路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

2)规范施工全过程,使工程项目可持续发展。公路施工环保工作要从源头抓起,首先要有环保观念,在公路设计阶段就应重视环保措施,并在公路工程开工前,制定一套完整环保制度,在营运期间加强可持续发展养护工作,将环保落到实处,将公路施工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

3)完善监督制度,使环保措施有效实施。只有建立切实可行的监督机制,将环境保护与工程质量考核相结合,落实责任到人,才能使环保措施得以有效长期的实施。加强对公路环境问题的深入研究,促使我国公路建设、公路环境治理水平早日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参考文献

[1]张跃峰.公路工程环境保护措施研究[J].交通世界,2007.

[2]何 林,魏 援.公路环境保护与环境影响评价[J].青海交通科技,2007.

[3]彭淑清,钟坚勇.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探讨[J].华东公路, 2008.

[4]郭发忠.公路工程设计中环境保护的实践[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2008.

[5]刘纯青,龙春英.高速公路路堑边坡景观营建艺术模式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 2007.

摘要: 我国矿产资源丰富,因此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然而自从矿产资源开发以来就暴露出一些问题,尤其是不合理的矿山建设对环境产生了破坏作用。而我国对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视还处于发展阶段,迫切需要对前期建设中的失误进行弥补,对问题进行修补。

关键词: 矿山建设;环境保护;保护措施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又同时作为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对资源的需求量正在逐步增大。国家发展规划一再强调,经济的发展要又好又快,不能走西方国家发展的老路,不能重复先破坏后修复的经济发展道路,在资源开发的同时就注重环境的保护。矿山建设也一样,它所造成的问题主要造两个大的方面,一方面是开采方法不够合理规范,另一方面是对开采后的废料处理不当,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因此,工作单位与工作人员必须响应国家的号召,在开采过程中提高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努力做到既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又能保护环境。

1.矿山建设中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目前矿山建设中的破坏性影响

矿山开采主要采用地上和地下两种方式,然而这两种开采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弊端,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作用。矿山开采会对地表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会改变原有的地表地貌特征,严重影响植被覆盖率。而地表植被的破坏对其他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有可能引起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水土流失等问题。不恰当的开采行为严重时可能会造成地表坍塌也就是塌方的危险,地下水位也可能会因此受到影响。对矿石开采后的产生的废石、尾矿等固体污染物的处理不当也会严重影响环境,主要体现在对土壤环境和大气环境的影响上。其中,有一部分废石所含有的化学成分会引发自燃现象,并释放出对环境或人体产生伤害的气体。除此之外,挖矿井所产生的废水也是重要的污染源。

对其重要程度的分析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甚至起着决定作用。环境保护不仅仅是我们一个国家更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如果没有处理好环境问题将使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就目前来看,我国已经重视环境保护问题,保护环境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矿山建设中产生的环境问题无疑是环境问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活环境,也影响了经济。环境不仅仅是针对当下时代生活的人,更是对几十年乃至几个世纪后的人类而言,他们的生活环境取决于我们现在的所做所为。矿山建设所面临的不仅仅是资源枯竭的问题,对地表环境,对土壤、大气等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几乎影响到整个生态环境。

2.矿山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具体保护措施

合理处理废水,防治水源破坏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淡水资源十分有限,工业用水需求量大,每个人所占有的淡水资源量很有限,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水资源匮乏的现象在矿区就更为严重了。我国矿山酸性水污染普遍较为严重,主要分布在有色金属、化工矿山和部分含硫冶金矿山。处理酸性水总的原则是:在生产过程中减少酸性水的产生,在排放前加以必要的处理以及对酸性水进行重复利用。生产过程中的工程技术需要不断地改进,将用水洗净矿产的过程尽量减少,减少所需要的净水用量,有足够技术支持的可以采用封闭净化的技术。对于酸性废水和碱性废水同时存在于矿山,可以进行酸性水和碱性水中和处理,节省环保费用。

另外,可以采用其他物理方法对治理酸水。废水处理方法也应该得到改善,尽可能地减少废水的排放,或对废水进行再处理后再进行排放。处理后的废水可以重复使用,既减少了浪费,也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最小化。无论是排放还是再利用都需要对废水进行一定的处理,这就要求废水处理技术的不断提高。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保护水源,矿山往往接近于水源,污染了水的源头就意味着污染了一条河,一片区域,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建造封闭性高的工厂,严格控制,严格把关,提高管道的防渗透能力,定期检查管道的破损情况,避免管道中的废水泄漏造成污染的现象。在矿山建设中,要提高对水的重要性的认识,减少水资源的使用,合理处理废水,杜绝水资源的浪费。

对大气环境污染物的治理

在矿山建设中对大气产生污染的主要是粉尘和废气,粉尘和废气中的有害成分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有危害。在工作开展过程中,空气中弥漫着粉尘,通过人类的呼吸进入呼吸道,引发呼吸道感染,容易诱发多多种疾病,粉尘更被称作人类健康的天敌。粉尘和废气不仅影响人类的健康,对大气的污染也是极为严重的。由此看来,粉尘和废气的治理也是矿山环保建设中重要环节。对于废气的治理方法是多样的。首先,可以优化动力结构,采用污染小,环保的动力资源,如使用电力、天然气等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动力资源,也可依靠科学技术开发使用新型能源,将新能源技术运用到矿山建设中。

另外,可以采用尾气排放相对较少的,符合国家制定的尾气排放标准的柴油机。这两种方法的治理原则是从污染的源头进行治理,也可以安装净化尾气的装置,使尾气的排放能够安全,无污染。就粉尘治理而言,通过对粉尘产生的原理的分析,提出相应的方法加以应对。在作业过程中采用静电除尘,使用旋风式除尘器,或者脉冲布袋除尘器捕集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岩粉,不使岩粉扩散和污染作业场地。除次之外,在作业中还可以配合水的使用,可在场地中建设水道,并适当地喷洒,增加空气湿度,以达到使粉尘潮湿,难以在空中飞扬的目的。粉尘和废气的适当处理是对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的一种保障,也是对保护环境的责任的履行。

3.结语

环境保护是矿山建设的重要课题,环境污染往往比环境治理要简单得多,因此在矿山建设过程中就应该注意环境保护,将污染降到最低。哪怕是市场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今天,也不能只顾经济利益,忽视道德问题,经济的发展要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竭泽而渔的思想应该抛弃。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教育工作,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以适应现代社会对环境标准的新要求。国家、地方出台的标准也会越来越严格,对污染物的排放严格限制,减少矿山建设中对环境的迫害。国家、地方、工作单位、工作人员、公众都应该站在自己的角度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环境。

参考文献:

[1]郑红,董影卓,安冬梅,等.矿山环保现状与防治对策的思考矿[J].业快报,2001.(4).

[2]管荣根,顾玲,陈静,等.矿山机械环保问题的探讨矿山机械[J].矿山机械,2001(8).

矿山井下采矿论文参考文献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论文参考文献,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一、参考文献的类型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

M——专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报告

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对于英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原则,具体格式是: 姓,名字的首字母. 如: Malcolm Richard Cowley 应为:Cowley, .,如果有两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变,&之后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如:Frank Norris 与Irving Gordon应为:Norris, F. & .;

②书名、报刊名使用斜体字,如: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English Weekly。

二、参考文献的格式及举例

1.期刊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举例】

[1] 王海粟.浅议会计信息披露模式[J].财政研究,2004,21(1):56-58.

[2] 夏鲁惠.高等学校毕业论文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1):46-52.

[3] Heider, . The structure of color space in naming and memory of two languages [J].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1999, (3): 62 – 67.

2.专著类

【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举例】[4] 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42.

[5] Gill, R. 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 [M]. London: Macmillan, 1985: 42-45.

3.报纸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举例】

[6]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 光明日报,1998-12-27(3).

[7] French, W. Between Silences: A Voice from China[N]. Atlantic Weekly, 1987-8-15(33).

4.论文集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8]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2-17.

[9] Spivak,G. “Can the Subaltern Speak?”[A]. In & L. Grossberg(eds.). Victory in Limbo: Imigism [C].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8, .

[10] Almarza, . Student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knowledge growth [A]. In and (eds.). Teacher Learning in Language Teaching [C].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

5.学位论文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D].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11]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 1983:1-7.

6.研究报告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12]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 1997:9-10.

7.条例

【格式】[序号]颁布单位.条例名称.发布日期

【举例】[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Z].1991—06—05

8.译著

【格式】[序号]原著作者. 书名[M].译者,译.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三、注释

注释是对论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

注释前面用圈码①、②、③等标识。

四、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与文中注(王小龙,2005)对应。

标号在标点符号内。

多个都需要标注出来,而不是1-6等等 ,并列写出来。

论文文献综述范文

文献综述是在确定了选题后,在对选题所涉及的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包括主要学术观点、前人研究成果和研究水平、争论焦点、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原因等)、新水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 文献综述和评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思路而写成的一种不同于毕业论文的文体。

它要求作者既要对所查阅资料的主要观点进行综合整理、陈述,还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和相应的评价,而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

检索和阅读文献是撰写综述的重要前提工作。

一篇综述的质量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对本题相关的最新文献的掌握程度。

如果没有做好文献检索和阅读工作,就去撰写综述,是决不会写出高水平的综述的。

好的文献综述,不但可以为下一步的学位论文写作奠定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提供某种延伸的契机,而且能表明写作者对既有研究文献的归纳分析和梳理整合的综合能力,从而有助于提高对学位论文水平的总体评价教育教学论文写作。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

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 文献综述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

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

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学前教育论文发表。

前言

前言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以及目前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等。

前言一般200-300字为宜,不宜超过500字。

正文

正文是综述的重点,写法上没有固定的格式,只要能较好地表达综合的内容,作者可创造性采用诸多形式。

正文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两个部分,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不同学者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及其理论依据,进一步阐明问题的来龙去脉和作者自己的见解。

当然,作者也可从问题发生的历史背景、目前现状、发展方向等提出文献的.不同观点。

正文部分可根据内容的多少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别论述。

参考文献是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参考文献的多少可体现作者阅读文献的广度和深度。

对综述类论文参考文献的数量不同杂志有不同的要求,一般以30条以内为宜,以最近3-5年内的最新文献为主。

文献综述看似简单。

其实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

在国外,宏观的或者是比较系统的文献综述通常都是由一个领域里的顶级“大牛”来做的。

在现有研究方法的著作中,都有有关文献综述的指导,然而无论是教授文献综述课的教师还是学习该课程的学生,大多实际上没有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而到了真正自己来做研究,便发现综述实在是困难。

摘 要: 公路工程;环境;保护

1 公路工程对环境影响分析

工程前期对环境的影响

长期以来,公路的规划、设计人员没有对于公路的环保问题如何解决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也要求对环境影响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相应的环保措施,但由于公路工程施工对沿线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野生动物资源、景观资源等造成的影响和破坏程度大多没有量化指标,因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从管理层到设计人员,往往忽略工程建设与使用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从而导致公路规划与设计在环保方面的不足。

工程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

施工期主要包括施工放样、场地清理、征地及拆迁安置、建立施工驻地等施工前期准备工作和正式组织施工两大活动。

施工期间拟建项目由于挖土填土、借土弃土、改移河道、清理表土、开采料场等活动会造成地表植被破坏、地形改变、沟谷大量消失,恶化生物栖息的生态环境,加速地表侵蚀,增大地表径流,增加水土流失,改变自然流水形态,加剧水质恶化,从而直接导致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项目营运期对环境的影响

营运期开始意味着项目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开始发挥作用,同时也意味着对沿线环境产生长期负面影响的开始。随着交通量的与日俱增,噪声和汽车尾气及粉尘污染逐渐加剧,噪音对沿线居民、学校和机关单位的学习、工作和休息产生长期的不利影响。

2 环境保护措施

工程前期环保措施

珍惜自然环境,规划好公路用地范围

1)保护土地、水体、空气和生物资源,珍惜现有资源价值。合理产生新的生产用地,保护和增强现有土地的利用。

2)路线应与城镇规划相协调,促进城镇更新及改善环境。一方面尽量减少项目与城镇规划相干扰,又要有利于城镇的发展;另一方面又要方便车辆进出城镇,尽量保持项目与城镇的合理间距———“靠而不近,离而不远”。

3)避开环境敏感性区域。如学校、工厂、医院、名胜古迹、自然保护区、湿地和鸟类栖息地、精密仪器基地和军事设施等。

设计要结合自然地形

1)平面线形:在满足规范要求的情况下采用较低技术指标是使路线顺应地形的一个好办法,采用各种类型的曲线也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2)纵面线形:合理设置纵坡和竖曲线使纵面线顺应地形成渐变、顺滑的纵坡线,避免大填大挖。深开挖路段要多考虑隧道方案,可避免山体开挖,保护森林植被和水土资源。

3)边坡设计:在确保稳定的情况下,边坡的形状要尽可能与周围的景观协调,并用植物进行绿化(可结合各种土工防护结构和其它绿化基础工程综合实施)处理,坡脚、坡顶、坡面相交处等处的棱角要进行弧形整理,既可产生自然美感又可防风蚀。

施工阶段环保措施

1)减少水土流失。根据实际填挖土质合理设置边坡坡度;合理设置土石方填挖施工现场临时排水系统,及时疏导雨水,以减少雨水对挖填土坡坡面的冲蚀;填方坡面应及时夯实并进行边坡绿化;合理确定借土弃土位置,合理开采砂石料场,注意料场弃土弃渣分离处理。

2)减少噪音污染。禁止噪音超标机械进入施工现场,平时注意机械维修保养;合理安排施工组织计划,尽量减少施工活动对沿线居民集中点的干扰。

3)防止大气污染。材料堆放应采取必要挡风措施,减少扬尘。组织好材料和土方运输,防止材料散落造成环境污染。材料运输宜采用封闭性较好的自卸车运输或采用覆盖措施。对施工场地、材料运输及进出料场的道路应经常洒水防尘。

4)防止水质污染。加强对施工队伍的生活污水处理,严禁将其直接排入河道水流中;对路基清除淤泥表土应回收到路上处理或运到指定地点堆弃;弃石弃土应运到合理地点,不得任意堆放,更不能淤塞河道;对桥梁围堰施工,应注意围堰土在施工结束后的清除工作,避免阻塞河道。

营运期环保措施

1)加强公路管养工作,对路面和边沟应定期清理。加强边沟、边坡、涵管、急流槽、导流坝和路田分界墙的养护维修工作。对沿线收费站和服务区的垃圾及污水要进行环保处理。

2)加强公路绿化及其养护工作,既创造良好的视觉景观,又可降噪防尘。

3)加强交通管理,控制不符合环保和技术规定的车辆上路行驶,路线靠近或穿越居民区应限制鸣笛,完善交通标志、标线,保持良好的交通运输服务状态。

3 结 论

1)加强环保意识和宣传力度。公路工程必然要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而环境保护工作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在公路工程全过程中应加强环保工作。必须加大公路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从宣传教育方面入手,切实提高公路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

2)规范施工全过程,使工程项目可持续发展。公路施工环保工作要从源头抓起,首先要有环保观念,在公路设计阶段就应重视环保措施,并在公路工程开工前,制定一套完整环保制度,在营运期间加强可持续发展养护工作,将环保落到实处,将公路施工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

3)完善监督制度,使环保措施有效实施。只有建立切实可行的监督机制,将环境保护与工程质量考核相结合,落实责任到人,才能使环保措施得以有效长期的实施。加强对公路环境问题的深入研究,促使我国公路建设、公路环境治理水平早日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参考文献

[1]张跃峰.公路工程环境保护措施研究[J].交通世界,2007.

[2]何 林,魏 援.公路环境保护与环境影响评价[J].青海交通科技,2007.

[3]彭淑清,钟坚勇.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探讨[J].华东公路, 2008.

[4]郭发忠.公路工程设计中环境保护的实践[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2008.

[5]刘纯青,龙春英.高速公路路堑边坡景观营建艺术模式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 2007.

摘要: 我国矿产资源丰富,因此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然而自从矿产资源开发以来就暴露出一些问题,尤其是不合理的矿山建设对环境产生了破坏作用。而我国对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视还处于发展阶段,迫切需要对前期建设中的失误进行弥补,对问题进行修补。

关键词: 矿山建设;环境保护;保护措施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又同时作为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对资源的需求量正在逐步增大。国家发展规划一再强调,经济的发展要又好又快,不能走西方国家发展的老路,不能重复先破坏后修复的经济发展道路,在资源开发的同时就注重环境的保护。矿山建设也一样,它所造成的问题主要造两个大的方面,一方面是开采方法不够合理规范,另一方面是对开采后的废料处理不当,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因此,工作单位与工作人员必须响应国家的号召,在开采过程中提高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努力做到既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又能保护环境。

1.矿山建设中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目前矿山建设中的破坏性影响

矿山开采主要采用地上和地下两种方式,然而这两种开采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弊端,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作用。矿山开采会对地表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会改变原有的地表地貌特征,严重影响植被覆盖率。而地表植被的破坏对其他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有可能引起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水土流失等问题。不恰当的开采行为严重时可能会造成地表坍塌也就是塌方的危险,地下水位也可能会因此受到影响。对矿石开采后的产生的废石、尾矿等固体污染物的处理不当也会严重影响环境,主要体现在对土壤环境和大气环境的影响上。其中,有一部分废石所含有的化学成分会引发自燃现象,并释放出对环境或人体产生伤害的气体。除此之外,挖矿井所产生的废水也是重要的污染源。

对其重要程度的分析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甚至起着决定作用。环境保护不仅仅是我们一个国家更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如果没有处理好环境问题将使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就目前来看,我国已经重视环境保护问题,保护环境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矿山建设中产生的环境问题无疑是环境问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活环境,也影响了经济。环境不仅仅是针对当下时代生活的人,更是对几十年乃至几个世纪后的人类而言,他们的生活环境取决于我们现在的所做所为。矿山建设所面临的不仅仅是资源枯竭的问题,对地表环境,对土壤、大气等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几乎影响到整个生态环境。

2.矿山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具体保护措施

合理处理废水,防治水源破坏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淡水资源十分有限,工业用水需求量大,每个人所占有的淡水资源量很有限,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水资源匮乏的现象在矿区就更为严重了。我国矿山酸性水污染普遍较为严重,主要分布在有色金属、化工矿山和部分含硫冶金矿山。处理酸性水总的原则是:在生产过程中减少酸性水的产生,在排放前加以必要的处理以及对酸性水进行重复利用。生产过程中的工程技术需要不断地改进,将用水洗净矿产的过程尽量减少,减少所需要的净水用量,有足够技术支持的可以采用封闭净化的技术。对于酸性废水和碱性废水同时存在于矿山,可以进行酸性水和碱性水中和处理,节省环保费用。

另外,可以采用其他物理方法对治理酸水。废水处理方法也应该得到改善,尽可能地减少废水的排放,或对废水进行再处理后再进行排放。处理后的废水可以重复使用,既减少了浪费,也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最小化。无论是排放还是再利用都需要对废水进行一定的处理,这就要求废水处理技术的不断提高。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保护水源,矿山往往接近于水源,污染了水的源头就意味着污染了一条河,一片区域,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建造封闭性高的工厂,严格控制,严格把关,提高管道的防渗透能力,定期检查管道的破损情况,避免管道中的废水泄漏造成污染的现象。在矿山建设中,要提高对水的重要性的认识,减少水资源的使用,合理处理废水,杜绝水资源的浪费。

对大气环境污染物的治理

在矿山建设中对大气产生污染的主要是粉尘和废气,粉尘和废气中的有害成分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有危害。在工作开展过程中,空气中弥漫着粉尘,通过人类的呼吸进入呼吸道,引发呼吸道感染,容易诱发多多种疾病,粉尘更被称作人类健康的天敌。粉尘和废气不仅影响人类的健康,对大气的污染也是极为严重的。由此看来,粉尘和废气的治理也是矿山环保建设中重要环节。对于废气的治理方法是多样的。首先,可以优化动力结构,采用污染小,环保的动力资源,如使用电力、天然气等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动力资源,也可依靠科学技术开发使用新型能源,将新能源技术运用到矿山建设中。

另外,可以采用尾气排放相对较少的,符合国家制定的尾气排放标准的柴油机。这两种方法的治理原则是从污染的源头进行治理,也可以安装净化尾气的装置,使尾气的排放能够安全,无污染。就粉尘治理而言,通过对粉尘产生的原理的分析,提出相应的方法加以应对。在作业过程中采用静电除尘,使用旋风式除尘器,或者脉冲布袋除尘器捕集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岩粉,不使岩粉扩散和污染作业场地。除次之外,在作业中还可以配合水的使用,可在场地中建设水道,并适当地喷洒,增加空气湿度,以达到使粉尘潮湿,难以在空中飞扬的目的。粉尘和废气的适当处理是对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的一种保障,也是对保护环境的责任的履行。

3.结语

环境保护是矿山建设的重要课题,环境污染往往比环境治理要简单得多,因此在矿山建设过程中就应该注意环境保护,将污染降到最低。哪怕是市场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今天,也不能只顾经济利益,忽视道德问题,经济的发展要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竭泽而渔的思想应该抛弃。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教育工作,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以适应现代社会对环境标准的新要求。国家、地方出台的标准也会越来越严格,对污染物的排放严格限制,减少矿山建设中对环境的迫害。国家、地方、工作单位、工作人员、公众都应该站在自己的角度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环境。

参考文献:

[1]郑红,董影卓,安冬梅,等.矿山环保现状与防治对策的思考矿[J].业快报,2001.(4).

[2]管荣根,顾玲,陈静,等.矿山机械环保问题的探讨矿山机械[J].矿山机械,2001(8).

采矿工程安全问题及应对措施论文

摘要: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采矿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目前采矿行业由于不规范的操作行为等原因,其存在着众多的不安全事故。笔者针对这个问题分析了采矿工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并且提出了应对的措施,希望可以帮助采矿行业解决这个问题,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

关键词: 采矿工程;安全问题;措施

矿产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同时也是不断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对于我国的科技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国门的打开,我国对于采矿行业的安全生产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从而使得采矿技术在逐渐的提升。但是在现实的采矿工程中,不可避免的还存在着一些安全问题。从而严重的危害到了采矿人员的生命安全,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1采矿工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采矿技术设备落后

由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得我国的采矿事业不断地发展,但是我国的采矿技术和采矿的设备远远落后于我国采矿事业的发展,这就直接导致了我国矿产资源的浪费[1]。由于我国社会的功利性,这就造成了许多企业为了追求盈利,煤矿为了追求产量效益,从而存在矿区在进行着各种小规模的开采。由于是小规模的开采,许多小矿井为了降低生产的成本,使得设备和技术都过于落后,这样降低了采矿的效益,同时对于在开采煤矿的期间对于安全不重视,从而没有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从理论上可以实现自动化采矿,但是在实际开采煤矿的时候,采矿行业却未能做到标准的执行。在采矿过程中由于从业人员人流量过于频繁,导致很多从业人员没有接受采矿知识的培训,从而盲目的开展采矿工作,对于出现故障的设备只能依靠经验对其进行维修,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不对采矿设备进行专业的保养,特别是对于电气设备、机械设备不进行专业的检修,从而导致了设备的严重磨损,对于生产环节的安全性带来了很大的危害。由于矿产地质的勘探技术的不到位,导致了不能将矿产地质进行深入的了解,并且在资源较少时,且达不到高效率之时,便会被采矿单位所抛弃[2]。从而使得我国的矿产资源受到严重的浪费,并且对于矿区的环境破坏较大。同时这种粗放型的开采模式严重的阻碍了采矿行业的发展,严重降低了采矿工程的经济效益。

采矿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从日常生活中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地下矿产资源的开采都是需要修建矿井,并且在采矿期间,从业人员都必须在井下工作。在采矿期间使用的是自动化设备,并且井下工作是需要照明系统的,这就意味着在井下是需要供配电的,但是在线路设计的时候采矿人员会为了方便,或者是降低成本,忽略了用电系统的总功率,往往只会优化部分系统。但是由于使用的设备过多,往往会超出线路的荷载,最终导致系统出现短路的现象,严重时还会出现火灾事故的发生。采矿从业人员在系统发生短路的时候,没有按照规范将设备断开,没有对静电采取防范措施,从而引发电器事故的发生[3]。由于矿产资源种类的繁多,所使用的采矿技术也是各不相同,并且在采矿之前一定要根据矿产地质层的深度制定采矿计划。当开采深度增加的时候一定要对松软地质层进行加固处理,避免坍塌事故的发生,这也是国家对于采矿行业的规定,但是由于高效益的诱惑,或者是大意,没有对松软地质层进行加固处理,从而造成了人员的伤亡。新闻中常见的矿区发生爆炸坍塌的罪魁祸首就是瓦斯。在开采矿产资源的过程中瓦斯会不断的涌出来,如果井下的通风设备不达标,采矿从业人员在吸入瓦斯后会发生中毒反应,出现生命危险。但瓦斯大量剧增的时候,一点明火便会引发矿区爆炸坍塌,造成人员的伤亡。同时地下水的渗透等等都会引发安全事故的出现。

2采矿工程中存在安全问题的应对措施

提高采矿工程技术设备

采矿行业一定要对采矿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进行专业的培训,并且进行严格的考核,从而达到从业人员将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在一起,希望通过此举,从而确保从业人员的安全,采矿行业的快速发展。但是在采矿的过程中仅仅依靠从业人员的技术很难保障采矿环节的安全,同时还应注重将先进的设备引进到采矿行业中,对使用中的设备做到专业的保养,并且定期的对设备进行检修,将磨损严重的零件进行及时地修理,如果磨损太过严重直接将零件进行更换,从而确保设备在采矿工程中的安全性。在采矿开始之前一定要将设备作业、人力作业区分开来,并做好相互配合、相互交接的工作,对于在采矿工程中所要使用到的电气设备一定要做好防火措施,对于供电情况进行检测,保证设备在使用的阶段不能超过供电系统的`荷载能力[4]。采矿行业可以将西方先进的采矿技术引进回国,指派技术人员到西方的采矿企业中去学习,将先进的技术带回国,同时可以帮助采矿工程中的管理人员将采矿期间所存在的问题、弊端进行整改。同时还可以合理的对采矿从业人员进行调查,并将员工的档案进行完善并且保存起来。同时还应做到和员工进行交流,听取员工对工作的意见和自己所擅长的技术工作,这样可以避免造成人才的浪费。并且在设备的选择中一定要结合实际进行开工,在采矿工程开始之前一定要对矿产区进行全面的、详细的检测,从而保证资源的合理利用,避免资源浪费现象的出现。在矿产区周边所使用到的设备、施工的质量等都要达到要求,包括矿产资源运输时所需要的公路的质量要求,这样可以确保矿产资源在运输的途中的安全。在对采矿从业人员进行培训的时候一定要吸取已经发生事故的经验,并对采矿的理论进行创新,这样才能培养出来专业的创新性的采矿人才。

解决采矿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在采矿过程中最关键的就是安全,这不仅要求采矿的从业人员本身就具有安全意识,以及具有安全防范措施,并且还要保证在采矿工程中的设备等方面都要采取安全措施,假设没有采取安全措施就立刻停止采矿。在采矿工程中的领导者一定要对采矿过程中的管理者,或者是采矿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方面的指导和监督,并且对安全进行全面的检查,将国家对于安全生产的相关法律法规彻底执行起来。领导者一定要熟悉矿井中能引发一切安全事故的相关因素,并对这些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从而制定相关的安全防范措施。同时领导者为了给从业人员营造一个舒适、安全的工作氛围,可以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并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的相关规定制定出采矿工程中的安全细则和生产规范。从而确保从业人员的安全,促进采矿行业的不断发展。为了确保安全细则和生产规范的准确落实,采矿行业的领导者可以实施奖惩措施,对于在采矿过程中未能按照规范进行作业的人员采取经济处罚,严重时给予矿井管理者降级或者是开除的措施。并对已经发生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记录资料,为以后的采矿作业提供经验。

保护生态环境,落实可持续发展政策

由于现在的环境已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因此在采矿的期间一定要对环境进行保护。矿产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因此一定要合理的进行开采,并对矿区的周边环境进行保护,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现存资源被破坏,或者是未成形的资源被破坏。从实践中可以清楚地知道地面植被,被破坏的生态问题一直都是采矿工程与自然界的主要矛盾所在[5]。因为在开采的过程中进行的钻井,会导致地表植被被破坏,土壤得不到保护,逐渐会形成荒漠化,这非常不利于地区的发展。因此在采矿工程结束后,采矿行业的领导者一定要对矿区的环境问题给予重视,其需要采用的重要措施是:对于地下空洞的回填,如果不加以回填或者是处理,那么在发生地震或者是自然灾害的时候,容易发生坍塌事件的发生。从而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人们的自身安全都会带来危害。所以采矿工程的技术人员一定要对现有开采工程的方式进行反思,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开采方案,落实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从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开采的效益,加强采矿技术的不断改进。

3结束语

解决采矿工程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问题,因此一定要改变落后的采矿技术、设备,这就要求采矿工程人员要对采矿技术进行创新,对采矿设备进行研究、更新,这样才能更好的发展采矿业,也能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从而促进我国采矿业的不断发展,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小明.浅析采矿工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应对措施[J].能源与节能,2015(12):7-8.

[2]龙珠明.浅谈采矿工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应对措施[J].民营科技,2012(10):205.

[3]荆利.采矿工程施工中不安全技术因素和应对措施探析[J].知识经济,2014(05):79.

[4]吴群绪.浅析采矿工程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4(20):373.

[5]骆明.浅析电网工程建设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应对措施[J].科技与创新,2015(10):128-129.

矿山地质论文参考文献

邢永强1郑钊2吴梅1潘元庆1方士军1

(1.河南省国土资源科学研究院,郑州 450016;2.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天津 300072)

《河南科学》,文章编号:1004-3918-(2008)-03-0353-04

摘要 近年来,随着人类对小秦岭金矿区开发活动的不断增强,当地地质环境已受到严重破坏,评价小秦岭矿区的地质环境状况对于今后的矿山恢复治理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选取物元分析法来开展评价工作,首先根据实地调查结果并按照区域差异性原则,将小秦岭金矿区划分为87个评价单元,接着选取了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确定出各指标的权重系数,在此基础上开展小秦岭金矿区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工作。研究结果表明:小秦岭矿区整体地质环境状况不容乐观,特别是西南部强烈的采矿活动对地质环境造成极大破坏,是今后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重点。

关键词 小秦岭 物元分析法 地质环境评价

小秦岭金矿区是我国四大黄金产地之一,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这里发现了1 200条含金矿脉,已探明黄金储量约400 余t。当地矿业经济发展很快,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矿山采选企业迅速发展,矿区内有国家和地方黄金企业数十家,矿山坑口数千个,矿业已成为灵宝市的支柱产业。然而,由于我国矿业资源的管理、开发体制很不健全,小秦岭金矿区在淘金者的乱采滥挖下,不可再生的矿业资源和矿区地质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此外,人为的破坏还给该地区带来了滑坡、泥石流、地面坍塌等地质灾害。因此,运用适当的方法对小秦岭金矿区地质环境进行综合评价,对以后开展矿山恢复治理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研究区地质环境概况

自然概况

小秦岭金矿区位于河南省西部灵宝市境内的豫、陕、晋三省交界处,地理坐标为北纬34°24′~34°30′,东经110°21′~110°34′,矿区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7~9月份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且多暴雨,具年内降水量分布不均匀的特点。

矿区以西峪为界,峪东属灵宝市豫灵镇,峪西归陕西省潼关县。北部以小秦岭北缘断裂为界,为中新生代灵宝断陷盆地-黄土丘陵区;南以松树地—周家山断裂为界,为朱阳镇断陷带。矿区山脊高程多在1 000m以上,总体地形具有南北低、中间高,西高东低的地形变化特征。区内山岭起伏,沟壑纵横,具有谷窄、坡陡地形险要之特点。

矿区地层具有典型华北型的前寒武结晶基底和中元古代以来的盖层结构。基底主要由新太古界太华群(Ar2)和古元古界(Pt1)组成,盖层以区域性构造不整合上覆于结晶基底之上,主要由中新元古界熊耳群(Pt2-1)、震旦系(Pt3),寒武系及新生界组成,基本上不发育晚古生代和中生代地层。矿区为中山地貌类型、沟谷深切、地形起伏变化大,断裂构造发育,地层及岩石相对破碎,局部山体不稳定,易形成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工程地质条件不良。

矿山开采现状调查

2006年9月,由河南省国土资源研究院组织相关人员对小秦岭金矿区内的27座主要矿山开采现状进行调查统计,其中21座金矿的采矿规模为4 165t/日,占总的采矿规模的;年产值亿元,占年总产值的。可见,虽然小秦岭金矿区除金矿开采外尚有其他矿产资源的采集,但金矿开采的年产值收入远大于其他矿业开采。因此,金矿矿坑所在地区应作为地质环境评价的主要对象。

矿山地质问题

矿渣废水排放严重

调查显示这27座矿山的产出固体废弃物量为万t/年,尾矿量万t/年,合计产生矿渣万t/年;固体废弃物现积存量为1 万t,尾矿现积存量为1 万t,合计矿渣积存量3 万t。总的年废水外排量为379万m3,其中以Ⅲ类水为主,其中部分矿山排放的选矿废水,造成水质污染较严重,为Ⅳ和Ⅴ类。在各类矿山中,矿渣和废水的生产和积存主要来自于金矿开采。21座金矿生产的矿渣量占矿渣生产总量的,矿渣积存量占矿渣积存总量的。

矿山开采引发地质灾害

小秦岭金矿区大多数矿山都属于地下开采,而深部的采矿活动必然对山体的稳定性造成威胁,虽然地质灾害的发生有其特定地质条件,但也与工程活动密切相关。过去的20多年内,由于开采矿山引发的诸如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坍塌等地质灾害达30多起,其中最为严重的两次是:①1996年8月,大西峪、文峪发生泥石流,冲毁矿区公路13km、通讯线路3km,房屋、设备多有损坏,直接经济损失690万元,间接经济损失663万元;②1987年11月1日,大湖峪口东山发生滑坡,滑体长192m,宽80~120m,总体积约40万m3,造成空压机房、职工宿舍被摧毁,矿山停产达一年之久,直接经济损失在700万元以上。由此可见,由于开采矿山所引发的地质灾害给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稳定发展造成极大威胁。

2 评价模型的选取

人类对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价的研究经历了很长时间,20世纪70年代初,Hewitt等提出“一地多灾”的研究构想;基于Hewitt的研究思路,Puget Sound的研究人员针对本区洪水、地震、风暴、火山等灾害分别制作潜在损失图;80年代后,Van Westen等在GIS系统支持下进行了山地地质灾害风险分析研究。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相继开展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的评价工作,例如,张业成等(2003年)针对我国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塌陷等灾害,建立了地质灾害危险性指数评价模型和危险性评价分析模型;王家鼎(1996年)利用模糊信息优化处理技术建立了城市综合地质灾害的评价模型等,我国已建立多种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模型。

目前,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多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常用方法有模糊综合评价法(万金宝等,2006)、灰色关联综合法(王国富等,2001)、物元分析法(高军省,2007)等,但很难断定哪种方法评价的结果最准确、最客观。模糊综合评价和灰色关联综合法已被广泛运用于地质环境评价,但是由于它们本身在评价地质环境中所具有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往往会造成评价结果失真。经过筛选本文选用物元分析法,它具有以下特点:①可以将复杂问题抽象为形象化的模型,并应用这些模型研究基本理论,提出相应的应用方法;②可以建立事物多指标性能参数的质量评定模型,并能以定量的数值表示评定结果,从而能够较完整地反映事物质量的综合水平;③方法简单可操作,易计算机进行编程处理;④物元分析法还未被运用于矿山地质环境评价。

物元分析法原理为:对评价对象建立物元矩阵,经典域、节域矩阵,用关联函数计算综合关联度,根据综合关联度的不同取值范围作为矿山地质环境的评价标准,确定评价结果所属等级。物元分析法的具体计算步骤见高军省(2007)《基于物元理论的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3 小秦岭矿区地质环境综合评价

评价单元划分

结合对小秦岭金矿区的实地调研结果,并遵照客观、公正、科学地反映矿区地质环境区域差异的原则,将评价区划分了87个评价单元。采用先定性分析矿区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并综合考虑地形地貌特征、水系发育特征、人类活动强度等因素,对矿区内问题比较突出的地区划定评价单元网格;对于其余地区,则按照3km×3km的正方形网格来划分评价单元,在单元划分的同时还注意与行政界域、水系界域的相互包容以及对边缘单元、小单元的适当合并。此外,在遵循地质环境客观特征的基础上,还考虑到兼顾局部特殊要求的情况,如在豫陕两省交界的地区则按照行政分区边界来划定。划分结果如下:单元dx1、dx2为大西峪区间;w1~w4为文峪区间;单元z1~z3为枣香峪区间;单元dh1~dh3为大湖峪区间;单元zy为藏马峪和阎家峪区间;单元f为夫夫峪区间;单元g为观音峪区间;单元j为荆山峪区间;单元i1~i10 为苍珠峪、白花峪、枪马峪、杨砦峪、朱家峪相应的区间;单元1~单元61是按照正方形网格与各类界域边界交汇并进行适当合并或裁减的评价单元。

评价指标选择及其评价标准

在综合比较成玉祥等(2007)、徐友宁等(2003)、蔡斌等(2006)关于选取评价指标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小秦岭金矿区地质环境现状条件出发,综合考虑研究区自然条件、人类活动影响、资料收集情况等因素,选择了地表坡度、岩土体抗侵蚀性、植被覆盖率、年降水量、地质灾害、水土流失、地表水污染、人类工程活动强度、矿渣堆积量9个评价指标。

对于选取的评价指标,按照地质环境质量“优”、“良”、“中”、“差”、“极差”划分为5个级别,各级别相应指标的标准值如表1所示。

表1 小秦岭金矿区地质环境评价指标分级标准Table1 Index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of geology environmental in Xiaoqin hill goldfield

确定权重系数

目前系数确定的方法很多,大致可分为德尔菲、层次分析等主观赋权法和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等客观赋权法,运用主观赋权法掺杂了决策者的主观随意性,而运用客观赋权法却缺乏决策者的意愿,故本次研究采用主观赋权与客观赋权相结合的方法,先由主成分-因子分析赋权法计算出一组初始权重,再带入评价模型进行计算,如果计算结果合理则直接采用该指标权重,如果计算结果差别较大,则在初始权重的基础上再进行适当微调,最终求出一组合理的权重系数,如表2。

表2 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Table2 Weighing coefficient of evaluation index

小秦岭矿区地质环境评价结果及分析

运用物元分析法,用VB语言编制相应的计算程序,结合各单元评价指标的量值和小秦岭金矿区实地调研情况,给定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的最终结果,见表3和图1。

表3 小秦岭金矿区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结果Table3 Evaluative result of geologic environmental quality in Xiaoqin hill goldfield

图1 小秦岭金矿区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效果图

Evaluative result map of geologic environmental quality in Xiaoqin hill goldfield

从表3可以看出,“优”等级别评价单元12个、“良”等级别评价单元23个、“中”等级别评价单元36个、“差”等级别评价单元10个、“极差”等级别评价单元6个。

“极差”等级别单元序号为w1,w3,z1,dh1,i5,i8;“差”等级别单元序号为38,46,dx1,dx2,w2,z2,i1,i3,i4,i6,这些单元主要分布在矿区的西南部,由于这些单元所在地区矿坑密集、采矿活动剧烈,对地质环境造成了极坏的影响,该地区地质灾害的发生几率大大高于矿区的其他地区,今后应作为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的重点。

“中”、“良”等级的单元分布在泥石流沟的四周,起到过渡和缓冲的作用;在远离人类活动的东南部区域,有“优”等级的区域存在。总体来看,小秦岭矿区东南部地区环境质量最好,中部其次,西南部最差。

4 结论

(1)小秦岭金矿区地质环境具有问题种类多、危害程度大等特点,选取能全面反映矿山地质环境和矿山开采活动状况的9个要素因子作为评价对象,较为合理。

(2)物元分析法计算方便,对属于相同级别的检测单元间的差别亦可分区,对小秦岭矿区地质环境评价可行,可靠。

(3)小秦岭西南部采矿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较为严重,今后应作为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的重点。

参考文献

蔡斌,胡卸文.2006.模糊综合评判在绵阳市环境地质风险性分区评价中的应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67~74.

成天翔,张骏,杜东菊.2007.天水地区断裂活动性与地质灾害的相关性研究.工程地质学报,15(1):33~37.

高军省.2007.基于物元理论的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水科学研究,1(1):20~26.

万金宝,侯得印,万兴,涂盛辉.2006.模糊综合评价法在乐安河水质评价中的应用.环境工程,24(6):77~80.

王国富,刘明,刘石年,孙振家.2001.灰色关联度在白银矿田矿床预测中的应用.桂林工学院学报,21(1):73~77.

王家鼎,惠泱河.1996.西安市综合地质灾害研究及灾害程度图的编制.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7(2):94~100.

徐友宁,袁汉春,何芳,陈社斌,张江华.2003.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地质通报,22(10):829~832.

张春山,张业成,张立海.2004.中国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地质力学学报,10(1):27~32.

Geological Environment Evaluation of Xiaoqinling Hill Goldfield Based on Matter Element Analysis Method

Xing Yong-qiang1Zheng Zhao2Wu Mei1Pan Yuan-qing1Fang Shi-jun1

( Land and Resources Research Institute,Zhengzhou 450016; of Civil Engineering,Tianjin University,Tianjin 300072)

Abstract:In recent years,th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of Xiaoqin hill mining area was damaged seriously with the increasing of mining in this is needed to evaluate the situation of local geological environment for the sake of further recover and maintenance of the element analysis method was mining area was divided into 87 evaluation units according to field investigation which follows the principles of the standard and evaluation index were set to fix the weighting coefficients of different indexes,based on which the integral evaluation of th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of Xiaoqin hill gold mining area was results show that the geological situation is aggravating because of the intense mining,especially that in the southwest of the area which should be focused on in future works.

Key words:Xiaoqin hill;matter element analysis method;geological environment evaluation

要:镇安西部钨矿集区位于南秦岭构造带,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古生代碳酸盐岩,岩浆岩主要为胭脂坝、懒板凳和四海坪花岗岩体.区内断裂发育,为钨矿成矿提供了导矿构造和容矿构造.近EW走向断裂破碎带内出现了典型的矽卡岩型钨矿化,此外NE-NNE走向的石英脉型钨矿化同样发育,二者共同构成了本区的主要钨钼矿化类型.通过对矿集区棋盘沟和核桃坪等典型钨矿床进行野外调查及室内研究,取得以下认识:(1)矿集区内控矿构造为近EW向与NE-NNE向2组不同方向的构造裂隙;(2)根据该区构造背景,矿集区内NE-NNE构造裂隙是晚印支—燕山期构造活动形成的,近EW向构造裂隙则主要是印支期构造活动形成的,相... 关键词:控矿构造矽卡岩型石英脉型找矿标志白钨矿镇安西部南秦岭分类号:(矿床学)资助基金:陕西省地质勘查基金在线出版日期:2019-11-01 (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页数:8 (489-496)英文信息参考文献 (18)仅看全文排序:发表时间被引频次查看引文网络[1]王斌,张乐,王小平.南秦岭成矿带东段月坪钼矿地质特征分析[J].城市地理.2017,(24).[2]王洁明,曹宏远,董苏庆,等.陕西镇安金盆钨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矿床成因[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7,(30).[3]杨飞,熊荣贵,张明华,等.江西省大湖塘钨(钼、铜)矿集区成矿规律探讨[J].资源环境与工程.2016,(1).DOI:.[4]周小康,杜少喜,刘向伟,等.陕西省镇安县桂林沟钼矿化花岗岩地质特征[J].陕西地质.2015,(1)..[5]陈衍景.秦岭印支期构造背景、岩浆活动及成矿作用[J].中国地质.2010,(4).DOI:.[6]张拴厚,韩芳林,王根宝,等.秦岭造山带晋宁期加里东期板块汇聚及成矿关系[J].陕西地质.2010,(2).1-10.[7]毛景文,谢桂青,郭春丽,等.华南地区中生代主要金属矿床时空分布规律和成矿环境[J].高校地质学报.2008,(4).DOI:.[8]王义忠,王得权,焦宏剑,等.杨泗庙-赖板凳钼钨矿成矿模式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7,(17).[9]康永孚,李崇佑.中国钨矿床地质特征、类型及其分布[J].矿床地质.1991,(1).19-26.[10]徐克勤,程海.中国钨矿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J].地质找矿论丛.1987,(3).引证文献 (6)仅看全文排序:发表时间被引频次查看被引分布图[1]郑江江,张则孟,刘锦兴,等.陕西省柞水县半沙河钨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9,(20).DOI:.[2]杨绍,姜超,刘涛.南秦岭大岔沟一带钨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22,(4).DOI:.[3]胡杰.镇安县东阳钨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和找矿方向浅析[J].世界有色金属.2022,(2).DOI:.[4]崔婷婷,张凯,王居里,等.南秦岭懒板凳岩体锆石U-Pb年代学、岩石成因及其地质意义[J].陕西地质.2022,40(1).DOI:.[5]

数字化考核论文参考文献

计算机论文参考文献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计算机论文参考文献,欢迎阅读与收藏。

[1]谢延华,徐小亚.计算机网络工程的安全问题及其对策[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01:159-160.

[2]蒋伟.计算机网络工程安全问题及其对策[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08:159-160.

[3]朱粤杭.计算机网络安全现状及其对策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02:66-67.

[4]韩菁,张京辉,程婧.浅谈计算机网络工程安全问题及其对策[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5,05:35+38

[5]现代计算机仿真技术的研究与发展[J].计算技术与自动化,2002,21(4).

[6]付凡成,彭裕.关于计算机仿真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探讨[J].电子制作,2013(21).

[7]贺秀玲,姜运芳,施艳.计算机仿真技术与信息处理结合探究[J].煤炭技术,2013,32(7).

[8]陈振宇.喻文烨.浅析计算机应用技术对企业信息化的影响[J].科技展望,2015(32):117.

[9]黄石磊.浅谈企业管理的信息化[J].科技资讯,2010(8):251-252.

[10]吴苏云.计算机应用技术对企业信息化的影响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12).

[11]陈香生.计算机应用技术对企业信息化的影响分析[J].中国商贸,2011(22).

[12]文勋,文金萍.浅析计算机应用技术对企业信息化的影响[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2).

[13]李滔.分析企业信息化如何受计算机应用技术影响[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5).

[14]张新刚.计算机应用技术对企业信息化的影响分析[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7).

[15]昌文鑫.浅析计算机应用技术对企业信息化的影响[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4(3):211-212.

[16]程如贵.计算机用用技术对企业的信息化影响[J].计算机应用,2015(6).

[17]黄海明.电子信息化产业的发展及特点[J].企业经济,2015(4)

[1]孙卫琴,李洪成.《Tomcat 与 JSP Web 开发技术详解》.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年6月:1-205

[2]BruceEckel.《JSP编程思想》.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10月:1-378

[3]FLANAGAN.《JSP技术手册》.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年6月:1-465

[4]孙一林,彭波.《JSP数据库编程实例》.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30-210

[5]LEE ANNE PHILLIPS.《巧学活用HTML4》.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年8月:1-319

[6]飞思科技产品研发中心.《JSP应用开发详解》.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年9月:32-300

[7]耿祥义,张跃平.《JSP实用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1日:1-354

[8]孙涌.《现代软件工程》.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3年8月:1-246

[9]萨师煊,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2月:3-460

[10]Brown等.《JSP编程指南(第二版)》.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3年3月:1-268

[11]清宏计算机工作室.《JSP编程技巧》.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年5月:1-410

[12]朱红,司光亚.《JSP Web编程指南》.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1年9月:34-307

[13]赛奎春.《JSP工程应用与项目实践》.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年8月:23-

[14]赵婷.计算机应用技术对企业信息化的影响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5(23)

[15]谭朝贵.计算机应用技术对企业信息化的作用研究[J].信息化建设.2016(01)

[16]崔玉礼.计算机应用技术对企业信息化进程及信息安全的影响[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6(04)

[17]文勋,文金萍.浅析计算机应用技术对企业信息化的影响[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03)

[1]米琦.基于多维变换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算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

[2]汤文亮,曾祥元,曹义亲.基于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森林火灾监测系统[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06)

[3]宋保业.无线传感器网络关键技术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08

[4]熊俊俏,冯进维,罗帆.基于JN5139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设计与实现[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05)

[5]祝勇.基于LS-SVC的传感网络链路质量评估机制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4

[6]程春蕊,刘万军.高内聚低耦合软件架构的构建[J].计算机系统应用.2009(07)

[7]孙利民等编着.无线传感器网络[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8]甄甫,刘民,董明宇.基于面向服务架构消息中间件的业务流程系统集成方法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9(05)

[9]陆莹.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组网可靠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7

[10]潘虎.煤矿安全监控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

[11]张杉.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机制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

[12]魏宝玲.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实施道路维护与监控[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

[13]吴中博,樊小泊,陈红.基于能量水平的多Sink节点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8(01)

[14]陈伟,吴健,胡正国.分布式监控组态系统实时数据传输模型[J].计算机工程.2006(22)

[15]原羿,苏鸿根.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网络应用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4(06)

[16]任丰原,黄海宁,林闯.无线传感器网络[J].软件学报.2003(07)

[17]张雪平.使用SecureCRT实现网络管理自动化[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02)

[18][J].(2-3)

[19][J].(4)

[1]江群斌.我国商业银行网络银行安全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2

[2]翟凤航.组织系统数字档案管理系统软件的设计及实现[D].天津大学2012

[3]张兴起.基于VPX标准和多核DSP阵列的信息处理平台设计[D].天津大学2012

[4]王璐.基于1553B总线的综合航电数据加载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天津大学2012

[5]孙树和.电力企业绩效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D].天津大学2012

[6]郎桐.无源自组网络输电线路实时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D].天津大学2014

[7]郭毅.部门预算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天津大学2014

[8]李灏.软件无线电平台上空时编码的实现和测量[D].天津大学2014

[9]谢国聪.基于.NET技术和多层架构的出租屋和流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天津大学2014

[10]高宜文.基于Wi-Fi的智能无线网络视频监控系统视频采集与处理平台的设计[D].天津大学2012

[11]毛延超.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分簇多信道传输协议研究[D].天津大学2012

[12]夏梓峻.LED-AODV:基于链路预测的车辆网络路由算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2

[13]尹超.无线网络视频传输性能评测工具的设计与实现[D].天津大学2009

[14]童曦.基于.NET技术和多层架构的人事信息管理系统[D].天津大学2014

[15]王广彧.基于历史轨迹预测的车辆自组织网络混合路由算法[D].天津大学2014

[16]王伟海.龙口矿业集团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实现[D].天津大学2012

[17]贺明.基于NC-OFDM的与ZigBee共存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2

[18]叶君骄.基于SAT的长距离无线mesh网络管理平台[D].天津大学2012

[19]张松.基于的长距离无线链路性能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2

[20]钟武汨.基于压缩感知的空间无线频谱感知与重构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12

[21]高明飞.北皂煤矿海域下开采水情在线监测应用系统[D].天津大学2012

[22]邹宇.基于卫星授时的长距离无线Mesh网络MAC协议ST-TDMA[D].天津大学2014

[23]王为睿.山东省龙口矿业集团6000m~3/h制氧工程DCS设计与实现[D].天津大学2013

[24]莫志德.基于Web应用的停车管理系统开发和设计[D].天津大学2013

[1](美)BruceMolay着,杨宗源,黄海涛译.Unix/Linux编程实践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姜毅,王兆青,曹丽.基于HTTP的实时信息传输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8(10)

[3]崔文婧.数字娱乐产业中流行文化对于电子游戏的.影响[D].北京服装学院2010

[4]刘晓晖.SAP系统中不同物料分类的创建方法[D].上海交通大学2011

[5]封炜.基于GPS/GIS/GSM的物流信息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1

[6]赵胤.基于SAP的离散制造型企业成本控制设计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1

[7]李长斌.驼峰空压站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2

[8]闵国石.铁路工务作业安全控制系统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

[9]龚俊.基于Javamail技术的企业Email安全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2

[10]朱骁勇.基于SCCM的软件分发管理与软件封装模板助手[D].上海交通大学2013

[11]彭诚.基于GPS的物流车辆监控系统的设计和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3

[12]苏政华.离散制造型企业的SAP系统FICO模块设计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3

[13]周昕毅.Linux集群运维平台用户权限管理及日志审计系统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3

[14]徐朱平.SDP-21框架下项目管理在对日软件外包中的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0

[15]刘进学.DeltaVDCS系统在丙烯均相聚合系统中的应用与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

[16]李立平.基于数据挖掘的勘探随钻分析系统[D].上海交通大学2010

[17]王平.半自动闭塞控制信息数字化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2

[18]潘忠锐.铁路OA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2

[19]黄怡君.银行业的存储虚拟化系统设计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2

[20]孙英.浅谈Flash与XML之间的通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15)

计算机论文常用参考文献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有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很是熟悉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写论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我整理的计算机论文常用参考文献,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刘韬,楼兴华.SQL Server2000 数据库系统开发实例导航.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2]丁宝康,董健全. 数据库实验教程.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125-170.

[3]孙强. 基于 的专题网站的研究与设计. 东北师范大学,2006.

[4]Michele Leroux your Apps and WCF services with Windows CardSpace. MSDN Magazine,April 2007.

[5]肖建编. 编程实例与技巧集粹. 北京: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3.

[6]巴兹拉等. 安全性高级编程.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7]Jesse C#中文版.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8]米切尔的等编著. 权威指南.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9]曾登高编著..NET 系统架构与开发.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10]Jeffrey Richter. Applied Microsoft .NET Framework programming.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11]张海藩. 软件工程导论.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11]周佩德.数据库原理及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12]刘炳文等.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数据库篇〔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9.

[13]李光明.Visual Basic 编程实例大制作〔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2.

[14]王兴晶,赵万军等.Visual Basic 软件项目开发实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15]陈艳峰,高文姬等.Visual basic 数据库项目案例导航[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16]李红等.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17]周之英.现代软件工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18]张红军,王红.Visual Basic 中文版高级应用与开发指南〔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

[1]孙卫琴,李洪成.《Tomcat 与 JSP Web 开发技术详解》.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年6月:1-205

[2]BruceEckel.《JSP编程思想》.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10月:1-378

[3]FLANAGAN.《JSP技术手册》.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年6月:1-465

[4]孙一林,彭波.《JSP数据库编程实例》.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30-210

[5]LEE ANNE PHILLIPS.《巧学活用HTML4》.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年8月:1-319

[6]飞思科技产品研发中心.《JSP应用开发详解》.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年9月:32-300

[7]耿祥义,张跃平.《JSP实用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1日:1-354

[8]孙涌.《现代软件工程》.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3年8月:1-246

[9]萨师煊,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2月:3-460

[10]Brown等.《JSP编程指南(第二版)》.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3年3月:1-268

[11]清宏计算机工作室.《JSP编程技巧》.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年5月:1-410

[12]朱红,司光亚.《JSP Web编程指南》.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1年9月:34-307

[13]赛奎春.《JSP工程应用与项目实践》.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年8月:23-

[14]刁仁宏.网络数据库原理及应用[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4,(1).

[15]张莉,王强.SQL Server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程[M].清华: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2003.

[16]郭瑞军,李杰,初晓璐. 数据库开发实例精粹[M].西安:电子工业出 版社出版,2003.

[17]宋昕. 网络开发技术实用教程入门与提高[J].情报杂志,2005,(7).

[18]顼宇峰. Server 典型网站建设案例[M].清华: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2006.

[1]米琦.基于多维变换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算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

[2]汤文亮,曾祥元,曹义亲.基于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森林火灾监测系统[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06)

[3]宋保业.无线传感器网络关键技术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08

[4]熊俊俏,冯进维,罗帆.基于JN5139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设计与实现[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05)

[5]祝勇.基于LS-SVC的传感网络链路质量评估机制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4

[6]程春蕊,刘万军.高内聚低耦合软件架构的构建[J].计算机系统应用.2009(07)

[7]孙利民等编着.无线传感器网络[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8]甄甫,刘民,董明宇.基于面向服务架构消息中间件的业务流程系统集成方法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9(05)

[9]陆莹.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组网可靠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7

[10]潘虎.煤矿安全监控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

[11]张杉.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机制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

[12]魏宝玲.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实施道路维护与监控[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

[13]吴中博,樊小泊,陈红.基于能量水平的多Sink节点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8(01)

[14]陈伟,吴健,胡正国.分布式监控组态系统实时数据传输模型[J].计算机工程.2006(22)

[15]原羿,苏鸿根.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网络应用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4(06)

[16]任丰原,黄海宁,林闯.无线传感器网络[J].软件学报.2003(07)

[17]张雪平.使用SecureCRT实现网络管理自动化[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02)

[1]江群斌.我国商业银行网络银行安全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2

[2]翟凤航.组织系统数字档案管理系统软件的设计及实现[D].天津大学2012

[3]张兴起.基于VPX标准和多核DSP阵列的信息处理平台设计[D].天津大学2012

[4]王璐.基于1553B总线的综合航电数据加载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天津大学2012

[5]孙树和.电力企业绩效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D].天津大学2012

[6]郎桐.无源自组网络输电线路实时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D].天津大学2014

[7]郭毅.部门预算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天津大学2014

[8]李灏.软件无线电平台上空时编码的实现和测量[D].天津大学2014

[9]谢国聪.基于.NET技术和多层架构的出租屋和流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天津大学2014

[10]高宜文.基于Wi-Fi的智能无线网络视频监控系统视频采集与处理平台的设计[D].天津大学2012

[11]毛延超.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分簇多信道传输协议研究[D].天津大学2012

[12]夏梓峻.LED-AODV:基于链路预测的车辆网络路由算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2

[13]尹超.无线网络视频传输性能评测工具的设计与实现[D].天津大学2009

[14]童曦.基于.NET技术和多层架构的人事信息管理系统[D].天津大学2014

[15]王广彧.基于历史轨迹预测的车辆自组织网络混合路由算法[D].天津大学2014

[16]王伟海.龙口矿业集团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实现[D].天津大学2012

[17]贺明.基于NC-OFDM的与ZigBee共存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2

[18]叶君骄.基于SAT的长距离无线mesh网络管理平台[D].天津大学2012

[19]张松.基于的长距离无线链路性能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2

[20]钟武汨.基于压缩感知的空间无线频谱感知与重构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12

[21]高明飞.北皂煤矿海域下开采水情在线监测应用系统[D].天津大学2012

[22]邹宇.基于卫星授时的长距离无线Mesh网络MAC协议ST-TDMA[D].天津大学2014

[23]王为睿.山东省龙口矿业集团6000m~3/h制氧工程DCS设计与实现[D].天津大学2013

[24]莫志德.基于Web应用的停车管理系统开发和设计[D].天津大学2013

[1](美)BruceMolay着,杨宗源,黄海涛译.Unix/Linux编程实践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姜毅,王兆青,曹丽.基于HTTP的实时信息传输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8(10)

[3]崔文婧.数字娱乐产业中流行文化对于电子游戏的'影响[D].北京服装学院2010

[4]刘晓晖.SAP系统中不同物料分类的创建方法[D].上海交通大学2011

[5]封炜.基于GPS/GIS/GSM的物流信息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1

[6]赵胤.基于SAP的离散制造型企业成本控制设计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1

[7]李长斌.驼峰空压站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2

[8]闵国石.铁路工务作业安全控制系统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

[9]龚俊.基于Javamail技术的企业Email安全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2

[10]朱骁勇.基于SCCM的软件分发管理与软件封装模板助手[D].上海交通大学2013

[11]彭诚.基于GPS的物流车辆监控系统的设计和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3

[12]苏政华.离散制造型企业的SAP系统FICO模块设计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3

[13]周昕毅.Linux集群运维平台用户权限管理及日志审计系统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3

[14]徐朱平.SDP-21框架下项目管理在对日软件外包中的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0

[15]刘进学.DeltaVDCS系统在丙烯均相聚合系统中的应用与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

[16]李立平.基于数据挖掘的勘探随钻分析系统[D].上海交通大学2010

[17]王平.半自动闭塞控制信息数字化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2

[18]潘忠锐.铁路OA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2

[19]黄怡君.银行业的存储虚拟化系统设计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2

[20]孙英.浅谈Flash与XML之间的通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15)

[1]刘韬,楼兴华.SQL Server2000 数据库系统开发实例导航.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2]丁宝康,董健全. 数据库实验教程.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125-170.

[3]孙强. 基于 的专题网站的研究与设计. 东北师范大学,2006.

[4]Michele Leroux your Apps and WCF services with Windows CardSpace. MSDN Magazine,April 2007.

[5]肖建编. 编程实例与技巧集粹. 北京: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3.

[6]巴兹拉等. 安全性高级编程.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7]Jesse C#中文版.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8]米切尔的等编著. 权威指南.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9]曾登高编著..NET 系统架构与开发.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10]Jeffrey Richter. Applied Microsoft .NET Framework programming.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11]张海藩. 软件工程导论.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 索引序列
  • 数字化矿山论文参考文献
  • 矿山论文参考文献
  • 矿山井下采矿论文参考文献
  • 矿山地质论文参考文献
  • 数字化考核论文参考文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