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好奇,接近自然,感受生活,是一种独特的心灵体验,是一次全新的情感历程,能让人从纷繁的事务中得到解脱,让人冲破世俗的樊篱,获得心灵的涤荡。好奇心,让人心不致在时光流逝中老去,而是在季节变换的档案中将最初的情感完好保存。
一只猫好奇一个土堆,总觉得里面有什么吸引人的味道。别人劝阻它,它还是扒开,结果里面有条毒蛇,土堆被扒开后,蛇出来将猫咬死。这就是“好奇害死猫”。
可是,事实是不是如此呢?答案不言而喻。从远古时代到现代化生活,人类在不断的进化,生活在不断的提高,社会也在不断的发展,一切都在变,唯独好奇之心,它一直引领着人类进步,推动着社会发展。
回想人类发展史,哪一位取得巨大成就的人,不是在好奇心的引领下登上成功的巅峰的呢?莱特兄弟因为好奇“人为什么没有像鸟一样在天上飞翔”,努力探索,反复研制,发明出飞机,为人类的交通业做出一大贡献。牛顿好奇“苹果为什么向下掉而不向上掉”不断推敲、充实,最终在人们习以为常的事情中发现了万有引力,随着一系列新元素的发现,人们对化学元素产生了强烈的兴趣:自然界究竟有多少种元素?未知元素到底是什么样子?各种元素又有什么关系?针对这些问题,科学家们进行了艰苦而漫长的探索,而元素周期表的大门也终于被俄国的门捷列夫打开了,试想,如果没有好奇心,门捷列夫如何能在零星混乱的元素中挖掘出一个意义非凡的规律?由此可见,好奇的力量有多么不可思议。
也许有人会说,他们都是伟人,我们不过是些普通人,但实际上不论是伟人还是普通人,好奇都无处不在。它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它是对某种未知领域的一种心情,它能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好奇的最大优点在于它永不满足,可以推动我们去学习一切我们不知道、不熟悉的事情,成为我们学习的必不可少的原动力,我好奇书本后面的内容,所以我提前涉及、了解到了新知识;我好奇一篇拥有标新立异的题目的作文,所以我孜孜不倦的读完并汲取了精华;我好奇理科老师和书本提供给我的知识,所以我自己探求,在实验室培养自己的创造能力;我好奇美术有何魅力,所以我用画笔体会它的迷人之处……正是因为好奇,让我在学习上勇往直前的朝未知区前进。
这些都足以证明,好奇并不一定都是害死猫的结局,拥有好奇,就等于在成功的路上打下了牢固的基石,扫清了足够的障碍。
拥有好奇,固然重要,但如果只有好奇而不去实践,那成功也无异于异想天开。所以,我们不仅抓住自己一闪念的好奇的想法,还要在自己的好奇之上动手实践,探索研究,解开好奇时产生的问题,这样,好奇才会与我们形影不离,陪我们走向成功。
世界五彩斑斓,对每个人都充满了未知与挑战,道路选择众多为好奇之心,引领我们走向未来。成长充斥变化,合理引导方向,可实现自我,二者兼备,才能尽展天赋,把我人生。
好奇心是人类灵魂深处对陌生事物的向往,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更是每个人心底不可阻挡的用汹涌暗流。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儿童的命运,而要合理发挥其功能,则需父母的正确引导,既不可任其发展,又不该完全扼杀合理引导式教育的关键所在。
正确利用好奇心可收获奇效,高晓松在儿童时代变热爱探索与钻研,每当遇到问题便去请教父母,父母会给他一张纸条,告诉他哪位邻居擅长这一方面,他在前去呗问。如此以来,家庭资源促使好奇心正向发展,好奇心咋促成了他日后的巨大成就?正是凭借好奇心的推动,高晓松才博学多识,为人敬仰。
有好奇之心,可推动科技进步。纵观历史画卷和为科学巨匠之所共有,无他,好奇之心不可或缺。一颗苹果换起了牛顿的好奇心,伟大的力学定律由此诞生。一座中百唤醒了伽利略的好奇心,真理之光由此闪耀。多样生物唤醒了达尔文的好奇心,进化奥秘中被发现无数自然。科学的探索者接因好奇而踏入无人涉足的全新领域,最终开拓出另一片云淡风轻的世界的好奇心,是上帝引领人类发掘真理的惠赠,是无与伦比的精神财富。
然而,缺乏判断力的儿童难免会因好奇心的错误引导向踏入歧途。俗语云:“好奇心害死猫。”但无数教训已向我们证明,好奇心不仅会害死猫,更有可能毁灭美好的人生。网络时代信息繁杂,难免会有不良信息吸引儿童,指引他们陷入迷雾,失去自我。不管是当下普遍存在的网瘾现象,还是骇人听闻的青少年犯罪事件,都与缺乏正确的引导密不可分。像这样更应引起父母,老师的注意,社会的健康发展,急需好奇心的正确引导。
好奇心的缺失,一颗限制时代步伐,当我们都拘泥于已知的世界,无人可帮探索与发现,那么时代的脚步则会停止。北京大学最年轻的博导刘颖在接受采访时曾这样说:“正是对生命科学的好奇心,使我有了今天的成就。”而作为青年一代的我们,更需以好奇之心,去开拓别样的人生。
合理引导,永葆好奇,愿你我都能具有一颗探索之心,在好奇心的引领下,谱写人生的华章。
好奇心我是当年武则天立下的那块无字碑。数千年来,多少人对我的存在感到质疑,其实,说实在的,我对自己的身份也感到好奇。主人留给我的只是一具空空的躯体和一颗好奇心。我好奇我的主人。一朵深宫玫瑰却偏偏如此铿锵,一双娇弱肩膀却担起天下人的希望。三从四德禁锢不住你的步伐,你默默地演绎着属于自己的繁华。溺女,谁能体会你的不舍与无奈?弑子,谁能感受你的心痛与欲哭无泪?摄夫,谁能理解你心中恨铁不成钢的痛楚?宠张,谁能分担你独处深宫的寂寥?垂帘,昭示着你——她人无法企及的高度;称帝,昭示着你不可一世的霸气;改元,一个“曌 ”字,将你推上了生命的最高点。我好奇我的主人,为什么你的背后,有这么多不为人知的无奈,痛楚,辛酸……我好奇我的身世。主人深知自己正遭受着千万人的唾骂,好一句“狐媚偏能惑主”,好一句“一将功成万骨枯”。但是,好一个武则天,生前要一鸣惊人,身后也要再鸣惊人。自古碑者,或歌功颂德,或说罪道过;或洋洋千言,或寥寥数语;或意境平浅,或深刻隽永。唯有我,一个字也没有。主人立下我,是怕承受更多人的唾骂,所以给自己留下一个书写罪状的平台,还是你觉得中华上下几千年的历史都承载不了你的辉煌?我好奇历史上著名的女者。褒姒,有冷艳,有周幽王为博她一笑而烽火戏诸侯的壮举;妲己,有妖娆,有商纣王为她建造的“酒池肉林”;玉环,有华贵,有唐玄宗为红颜而置大唐江山于不顾的真心;昭君,有美貌,有万古垂青的芳名……而我的主人,为什么我的主人只有万世的骂名?只有我?主人,感谢你在缔造我的同时,赐予了我一颗常人没有的好奇心,因为是它,让我了解了你的过去,你的背后,你的鲜为人知的一面。你海棠般娇羞的容颜,你菊花般孤高的傲世风骨,你桃花般红消香断的泪痕,你柳絮般飘飞的沉思,只有婉儿姐姐和我能理解吧……我不在乎你站得有多高,亦不会在乎世人对你世俗的评价,如果有来生,我只愿带着这颗好奇心,做你喘息的平台。
相信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特别是作为主要学习作文类别之一的话题作文,话题作文具有文体自由的特点,大都要求除了诗歌外,考生可自由选择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或戏剧等文体。那么优秀的话题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以好奇为话题的作文(精选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阳光明媚,树林里的知了叫个不停,大桥下那清澈的河流在缓缓地流淌……整个乡下,美丽而祥和。
儿时的我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
六岁的我,和小伙伴们趁家长睡午觉的时候偷偷跑了出来,到树林里去逮知了。我们总是好奇,知了是怎么从蛹蜕变而来的?知了有嘴巴吗?为什么有的知了会叫,有的不会叫?我们曾经在烈日下一蹲就是两三个小时,想看看蝉的蜕变。虽然没有过一次成功,换来的只是满身的大汗和晒得黝黑的皮肤,我们却仍乐此不疲。
我们总是去抓鱼。记忆中,我们沿着小河一直走一直走,试图去寻找鱼群的来路,去寻找河水的源头,还有那小溪的泉眼。虽然换来的除了脚疼就是腿疼,还有回家后少不了的责骂,我们却仍兴致勃勃。
看着干涸的河底,我们会蹲在河边想:泉眼是不是偷懒睡着了?什么时候泉眼才会忽地一下就冒出来,滋润河底半枯的小草?如果大水蔓延了堤岸,冲毁了河边的树林、房子、土地,我们会站到高处,想:泉眼是不是贪玩跑了出来,以至于闯了这么大的祸?还是孙悟空要来这里游玩,龙王要在这里招待他呢?
生活在小山沟里面的我们,总是对山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山外面还是环绕的山吗?山外面也是鸟语花香,山清水秀吗?
上初中了,我们走出了大山,看到了外面的世界,看到了平原,看到了车水马龙,看到了霓虹闪烁……陌生而又新奇。我学到了更多的新知识:彩虹的由来,水的分解,古老中国的历史……让我感到神奇而惊讶。
年龄变了,环境变了,不变的是跟儿时一样的对大自然的好奇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
我想,再过若干年,说不定我和伙伴们会驾驶着“神舟二十七号”飞翔太空,去探索更为神奇的宇宙世界了。
大家有没有感觉,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好奇心在逐渐下将,因此,我们的创造力下降了,我们缺少创新精神。
在国外,有一位母亲,有一天指着盒子上的圆圈问自己正在上幼儿园的儿子,这是什么?儿子回答说:这是字母“O”,这个母亲先是很惊讶,这不应该是属于儿子这个年龄应该有的,继而很生气,便将儿子所在的幼儿园告上法庭,原因是他们扼杀了儿子的好奇心,一个圆圈在一个孩子眼中可以想象于任何东西,而不是仅仅限制于一个字母“O”,而这个母亲仅用了一个例子就胜诉了。
在一片湖泊中有一只天鹅,而这只天鹅却无法飞上天,因为天鹅在起飞前总要先向前滑一段时间,而这片湖泊的面积太小,不足以让天鹅飞起,于是这只天鹅便被困在了这片湖泊中。孩子的好奇心是很大的,如果你限制他们的思想,他们将像这只天鹅一样,被困在湖泊中无法飞起。
之前看到一组图片的名字叫“珠宝”,而点开之后发现,里面是各种壳类昆虫身上的纹路,摄影师将他们记录的如此细致,后来想,作者为什么取名为“珠宝”,而不是“昆虫集”呢?转眼一想,这便是我们庸俗的地方,这难道不是经大自然雕琢的珍贵的“珠宝”吗?试想一下,如果是我们遇到这类昆虫,是选择像摄影师那样去细致的观察,还是选择避而远之,我想也许大部分人会选择后者吧!所以,好奇心,我们不要丢掉它,因为它不仅有对世界的好奇,还有对生活的热爱。
生活中处处充满神奇的东西,所以要允许一些美丽的意外在你的生活中像花一样绽放,很多时候,当你看到一些真正美丽的东西之后,你会更加心怀谦虚;当你接触到一些真正优秀和精彩之后,你才知道人生该如何去努力,走哪个方向,该如何去自我完善。
一本厚厚的,有些破旧的笔记本引起了我的好奇心。
她,总与它形影不离。上课的时刻她带着它;吃饭时她总会翻一下它;晚自习时,她会在上面增添许多内容;睡觉前呢?一定会捧着它吧。
这本笔记上究竟写着些什么呢?好奇心催促着我去了解。
一个课间,她离开了教室,走得匆匆忙忙的,它就平躺在讲台上,静静地。去看看吧,好奇心驱使我走上讲台。偷看别人的隐私不是君子所为,我心中又有了犹豫。它纹丝不动地躺在那,上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字。
我侧目看了看同学们,他们似乎有着同样的好奇心,但都没有付诸行动。毕竟它是老师的东西。
既然走上讲台了,没理由空手而回吧,我暗自对自己说。“嘿,你看看,上面写什么!”一位同学两眼放着光,小心翼翼地提醒我。我的意志更加坚定了。“你,去帮我把风。”我嘱咐那位同学。“好的,放心吧。”说着他冲出教室,站在走廊上东张西望,眼珠骨碌碌地转悠。我放心地迈开大步,走上讲台,微眯起双眼,瞄着那一行行密密麻麻的字。
“鬃,心丝细腻,不够坚强,要注意不能过于责备她。”
“鬃(我的名字),有小聪明,却不踏实,要善意引导,不可伤了孩子的自尊心。”
翻过一页,“今天鬃同学考试作弊,我责备了他,我的心揪成一团,该怎样才能使他理解我的心呢?”
又翻过一页,“今天孩子不舒服,可学校太忙,记得提醒孩子外婆来家照看他。”
“过不久,我的孩子们要高考了,我该怎样鼓励他们呢?”
我不再往下翻,这是老师的日记本啊,我居然偷看了老师的“秘密”!我的眼眶不知不觉湿润了。
她多少个日夜为我们操劳,有多少个难眠之夜?她怎忍心舍小家为大家,连孩子病了她都无暇顾及?她又是何等地坚强,用她严厉的外表来掩藏她炽热的心?她的.身躯为何日渐消瘦,她的双鬓为何日渐斑白?此时我的心中已有了答案。
老师,她用真诚磨炼我们这一颗颗沙砾,使我们成为光彩熠熠的珍珠。
我用好奇心换得了对老师的理解与尊重,谢谢您,我敬爱的老师!
好奇心总是伴随着美好的童年。
事情要追溯到一个夏天,那时候的我,还小着呢,年纪在班上最小的我却总有一种好奇心。比如说:玩具是由什么零件组成,风扇为什么可以转动,星星月亮到底长什么样……所以我经常因为好奇心而不小心把东西弄坏了,被家长责骂。别看我这样,其实我也成功过呢!
那一天,我还是如往常一样和同学们准备上课。"叮铃铃"上课铃响了,不一会儿,老师拿着很多东西进了教室。她高兴地问同学们:"你们这节课想玩吗?""想!"大家异口同声。"那我给大家做个小实验好不好?"她又问。"好"。只见老师拿出一张白纸,把它做成小纸船,又在上面涂抹了些什么,就把它放到一个铁架台上。她说:"今天我将给大家做一个叫纸船烧水的实验。"又见她把旁边准备好的水倒入船中,又点蜡烛开始烧水。
看到这里我们都惊呆了。不是火点着纸就会燃烧的吗?为什么纸船不会被烧坏呀?我无比渴望纸船会被烧毁,然而竟没能如愿。几分钟后,老师欣喜若狂的指向纸船:"你们看!水烧开了。"听此,我飞快地跑上前去,定眼一看。果真,水烧开了。小水泡还在中间翻滚着,我还是不相信就说:"老师,你肯定是用了什么东西来我!"她低头笑道:"明天我有空。"回到家里,我决定开始自己做一次,折船,倒水,点蜡烛,"哎,不对呀!我记得还有什么来着?",我心里好像落空了什么似的,不管它。又继续实验,结果船就那么毁了。水流了出来,不过,这也阻挡不了我的好奇心。
第二天,我早早来到学校,为的就是找老师一问究竟。结果老师好似知道我会来,早在办公室门口等我了。问:"你是想问昨天实验为什么纸船没有烧坏吧?"我点点头,她悄悄的在我耳旁说,"其实是我在纸船上涂的油哈哈",我愣住了。"为什么?"只听他说了一大堆,但意思差不多是能隔绝燃烧吧,等中午回家,我又重新来一次,居然成功了!这下可满足了我这小小的好奇心。
每个人都有好奇心,然而,如果你放着不用,就会让生活变得无味,或是错过了一些好的机会,只要善于利用自己的好奇心去发现,成功也好,失败也罢,你总会有一点点收获的。
请带上你的好奇心,同我一起去发现吧!
好奇,是文明之源。
对于新事物的好奇,从一出生就伴随着我们。并深深地在我们内心扎根,指引着我们去发现自我,探索世界。
好奇能使我们乐于求知。每当我们面对新的数学题,在验算了很多次后仍然不见成效,你是否会选择放弃,又或是更坚定了攻克它的决心?若选择了后者,那便是对它考察点的好奇。我们好奇,这道题到底答案是什么?愈是耗时长,愈是有兴趣。当然了,兴趣便是好奇的一种外在形式。当我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克服难点自己做出了答案,又有谁不会感到欢乐无穷?这便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我们的学习能力,更加热爱学习。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在那过程中享受到乐趣,那种超越自我的乐趣。
大名鼎鼎的物理学家牛顿,不就是因为对苹果为什么从树上掉下来而感到好奇,才进而研究出了地球引力,发表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莱特兄弟出于对鸟类能够飞翔的好奇,最后发明了飞机。若是没有好奇的存在,那这些伟大的人们也就不会发现自然界中这样多的奥秘,就好比墙角的树苗,若它只是一味地寄居在此,不去憧憬墙外的景色如何,不去幻想有朝一日自己面对广阔自然的新生活,永远躲在阴暗的角落,它便不会有充足的养分,也就得不到阳光的照射,后世的繁茂美丽,便毋庸置疑成为了一种妄想。我们的生活也是一样,不敢想象死板的生活究竟是何面貌。说不定缺失好奇的人们还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呢!
如此说来,好奇是带给人类辉煌文化的源头。它激发着我们探询真理的欲望,引领着我们探索自然的道路。帕斯卡尔说:“人是思考的芦苇。”的确,会思考是人类的高贵之处,而好奇心正是思考的原动力。“我们是谁?我们从何而来,又归向何处?”每每思考这些问题,我仿佛徜徉在无垠的大海,遨游在渺远的星空,去触碰,去感受那些深奥的秘密,心灵也会得到极大的震撼。我想,那些伟大的科学家们,也是这样开始一个未知领域的研究吧!
越是成长,我们越是对世界充满好奇。随着知识的日益增多,我想要探索的问题更是一个个接踵而来。是好奇,促使我这般充满活力与希望,从而喜欢上了探索与思考,实现人生的价值。
我曾读到一本书上的话“好奇,是人类文明之源。”生活中多一些好奇,我们的心灵就会多一些阳光,对生活也会多一些热爱。不信,你试试看!
我从未想过,我会对一个素不相识的人感到好奇,还有那一方山水,一间老石屋和那一袭蓝色布衣。
那是几年前的春天,一场小雨刚刚下过。我去了天目山,这座山刚开始被开发。我想在它成为钢筋水泥之前,看看它最后的素颜。
绕过聚集的工程机械,爬上已经被剖开的山坡,我向着山的深处迈进。山路越走越窄,路边的野草却越发茂盛。雨后山间的空气清新而湿润,时不时飘来兰花的幽香。眼前的风景美的令我窒息,柔和的阳光挤过树枝,把金色的丝绸碎片细密的撒在布满苔藓的乱石上,布下圈圈耀眼的光斑。小溪清澈见底,细小的鱼儿在石隙间快活地穿梭。
山路逐渐被陡峭的巨石代替,石面上有规律的分布着一些坑槽,蜿蜒着通向山顶。当我手脚并用的翻过最后一座巨石,一间老石屋映入眼帘。它静静坐落在石山上,影子随意的斜映一旁。它的骨架是一块块透着黑色光泽的石头,多年的风雨已经看不出雕琢的痕迹。它身披一些瘦弱的爬墙虎,略显衣衫褴褛。我好奇的走上前去,发现屋后的巨石被琢成一个长方形石坑,山泉从石缝中偷偷地渗出来,汇聚成池。
随着一些声响,我绕过石屋,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一位身穿蓝色布衣的老者正在专注的锄地,他头发灰白,整齐的束在脑后。个头不高,体型精瘦,长长的山羊胡飘在风中,真有几分仙风道骨的感觉呢!老者发现了我,却不惊讶,只是露出一种淡如茶的微笑。我按捺不住心里的好奇,上前跟他攀谈,得知老者是在山间修行的隐士。他指着山下那些机械告诉我:那些人曾让他下山,远离这清苦的生活,他只是摇摇头拒绝了。他目光矍铄眺望着远方,喃喃自语:我不能让他们毁了这地方……
夕阳西下,我与老者告别。回首望去,老者坐在红色的余晖中,那瘦长的身影似一根旗杆,屹立在山巅。
我至今仍好奇于老者无畏的信仰和对大自然的痴迷。觉得一身布衣的他,那座石屋,那一方山水,都应永恒的存在。
每个人都有好奇心,因为好奇,可能还会让我们懂得不少科学知识呢。每当有人说起与科学有关的话题,我就会想到那天体育课上发生的事情。星期一,我们上完体育课,那时候,正值炎夏,再加上刚跑完步,又口渴又疲惫,所以我便买了一瓶可乐来喝。
正当我准备拧开盖喝的时候,我突然想到,科学老师不是说过吗?“在一个封闭物体内,当二氧化碳过多时,这个物体要是出现一个出口,就会有一股冲击力冲出去”。于是我便准备拿我的可乐试一试。
我拿起可乐,使劲得上下来回摇晃,可乐瓶的身体越来越硬,这更刺激了我的好奇心,我把可乐盖朝天,拧开了盖子,这时,“砰”的一声,盖子被掀开了,气流崩飞,可乐也被喷了出来,顿时,整个天空仿佛都被可乐染成了红绿色,气流喷完了,一瓶可乐也“英勇就义”了。
虽然我浪费了一瓶可乐,但是这件事满足了我的好奇心,回家后,我上网查询了相关知识,原来,可乐晃动后升温,造成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降低,二氧化碳就会溢出。”这就是好奇心带给我的收获。
我很好奇为什么要写作文
心怀好奇,接近自然,感受生活,是一种独特的心灵体验,是一次全新的情感历程,能让人从纷繁的事务中得到解脱,让人冲破世俗的樊篱,获得心灵的涤荡。好奇心,让人心不致在时光流逝中老去,而是在季节变换的档案中将最初的情感完好保存。
一只猫好奇一个土堆,总觉得里面有什么吸引人的味道。别人劝阻它,它还是扒开,结果里面有条毒蛇,土堆被扒开后,蛇出来将猫咬死。这就是“好奇害死猫”。
可是,事实是不是如此呢?答案不言而喻。从远古时代到现代化生活,人类在不断的进化,生活在不断的提高,社会也在不断的发展,一切都在变,唯独好奇之心,它一直引领着人类进步,推动着社会发展。
回想人类发展史,哪一位取得巨大成就的人,不是在好奇心的引领下登上成功的巅峰的呢?莱特兄弟因为好奇“人为什么没有像鸟一样在天上飞翔”,努力探索,反复研制,发明出飞机,为人类的交通业做出一大贡献。牛顿好奇“苹果为什么向下掉而不向上掉”不断推敲、充实,最终在人们习以为常的事情中发现了万有引力,随着一系列新元素的发现,人们对化学元素产生了强烈的兴趣:自然界究竟有多少种元素?未知元素到底是什么样子?各种元素又有什么关系?针对这些问题,科学家们进行了艰苦而漫长的探索,而元素周期表的大门也终于被俄国的门捷列夫打开了,试想,如果没有好奇心,门捷列夫如何能在零星混乱的元素中挖掘出一个意义非凡的规律?由此可见,好奇的力量有多么不可思议。
也许有人会说,他们都是伟人,我们不过是些普通人,但实际上不论是伟人还是普通人,好奇都无处不在。它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它是对某种未知领域的一种心情,它能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好奇的最大优点在于它永不满足,可以推动我们去学习一切我们不知道、不熟悉的事情,成为我们学习的必不可少的原动力,我好奇书本后面的内容,所以我提前涉及、了解到了新知识;我好奇一篇拥有标新立异的题目的作文,所以我孜孜不倦的读完并汲取了精华;我好奇理科老师和书本提供给我的知识,所以我自己探求,在实验室培养自己的创造能力;我好奇美术有何魅力,所以我用画笔体会它的迷人之处……正是因为好奇,让我在学习上勇往直前的朝未知区前进。
这些都足以证明,好奇并不一定都是害死猫的结局,拥有好奇,就等于在成功的路上打下了牢固的基石,扫清了足够的障碍。
拥有好奇,固然重要,但如果只有好奇而不去实践,那成功也无异于异想天开。所以,我们不仅抓住自己一闪念的好奇的想法,还要在自己的好奇之上动手实践,探索研究,解开好奇时产生的问题,这样,好奇才会与我们形影不离,陪我们走向成功。
世界五彩斑斓,对每个人都充满了未知与挑战,道路选择众多为好奇之心,引领我们走向未来。成长充斥变化,合理引导方向,可实现自我,二者兼备,才能尽展天赋,把我人生。
好奇心是人类灵魂深处对陌生事物的向往,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更是每个人心底不可阻挡的用汹涌暗流。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儿童的命运,而要合理发挥其功能,则需父母的正确引导,既不可任其发展,又不该完全扼杀合理引导式教育的关键所在。
正确利用好奇心可收获奇效,高晓松在儿童时代变热爱探索与钻研,每当遇到问题便去请教父母,父母会给他一张纸条,告诉他哪位邻居擅长这一方面,他在前去呗问。如此以来,家庭资源促使好奇心正向发展,好奇心咋促成了他日后的巨大成就?正是凭借好奇心的推动,高晓松才博学多识,为人敬仰。
有好奇之心,可推动科技进步。纵观历史画卷和为科学巨匠之所共有,无他,好奇之心不可或缺。一颗苹果换起了牛顿的好奇心,伟大的力学定律由此诞生。一座中百唤醒了伽利略的好奇心,真理之光由此闪耀。多样生物唤醒了达尔文的好奇心,进化奥秘中被发现无数自然。科学的探索者接因好奇而踏入无人涉足的全新领域,最终开拓出另一片云淡风轻的世界的好奇心,是上帝引领人类发掘真理的惠赠,是无与伦比的精神财富。
然而,缺乏判断力的儿童难免会因好奇心的错误引导向踏入歧途。俗语云:“好奇心害死猫。”但无数教训已向我们证明,好奇心不仅会害死猫,更有可能毁灭美好的人生。网络时代信息繁杂,难免会有不良信息吸引儿童,指引他们陷入迷雾,失去自我。不管是当下普遍存在的网瘾现象,还是骇人听闻的青少年犯罪事件,都与缺乏正确的引导密不可分。像这样更应引起父母,老师的注意,社会的健康发展,急需好奇心的正确引导。
好奇心的缺失,一颗限制时代步伐,当我们都拘泥于已知的世界,无人可帮探索与发现,那么时代的脚步则会停止。北京大学最年轻的博导刘颖在接受采访时曾这样说:“正是对生命科学的好奇心,使我有了今天的成就。”而作为青年一代的我们,更需以好奇之心,去开拓别样的人生。
合理引导,永葆好奇,愿你我都能具有一颗探索之心,在好奇心的引领下,谱写人生的华章。
好奇,是一种天性,是一种自然,是真情实感的火花.在生命之初,每个人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因为世界是未知的,是陌生的,一切都是那样新奇.但随着年龄增长,人们被凡尘世俗侵扰,心湖翻滚激荡,思绪杂乱.在追名逐利中,渐渐失去最初的好奇,渐渐习惯于机械的生活,内心世界也变得空虚而苍老.其实,好奇心不是孩子们的专利.只要我们对生活充满热情,充满渴望,就会有收获,就会从中得到乐趣.凝视花开,看花瓣缓缓舒张开来,楚楚动人.每开放一点,就露出一个胜利的笑靥.待完全开放,柔嫩的花瓣几乎吹弹即破,却又仿佛傲气十足地在宣扬着澎湃的美.怀着对花开的好奇,欣赏一幅被赋予了魔法的画在轻轻微笑,心也变得温柔多情,枯竭的心河得到滋润.远望流星,奔驰是流星的形影,璀璨是流星的华装,燃烧是流星的性格.流星,匆匆逝去,义无反顾,生命短暂而辉煌,给宇宙增添了一道凄美的风景.没有依恋,没有彷徨,没有哀伤,他彻底地牺牲自己,换取灿烂的一瞬,演绎青春的绝唱.怀着对流星的好奇,惊诧于那夺目的一瞬,思索生命的价值,空虚的心灵得以充实.迎接黎明,看它拥有的一天中最纯澈、最鲜泽的光线,那是生命最易受鼓舞、最能增强信心和热望的时刻,也是最能让青春荡漾、幻念勃发的时刻.像有神力的水晶球,它唤醒了我们对生命的最初印象,唤醒了体内沉睡的细胞,使我们看到远方的事物,看清即将忘却的东西.怀着对黎明的好奇,我们有机会和生命完成一次对视,有机会认真审视自己,获得对个体更细腻的感受.迎接晨曦,是一种被照耀和沐浴的仪式,它给生命以新的索引,新的知觉,新的启示,新的发现……心怀好奇,接近自然,感受生活,是一种独特的心灵体验,是一次全新的情感历程,能让人从纷繁的事务中得到解脱,让人冲破世俗的樊篱,获得心灵的涤荡.好奇心,让人心不致在时光流逝中老去,而是在季节变换的档案中将最初的情感完好保存.让我们心怀好奇,一起成长!
《论语》通篇反反复复、絮絮叨叨都是在说君子和小人,但《论语》中的君子和小人在概念上同我们今天所理解的君子和小人是截然不同的,不是我们现在经常简单认为的君子就是好人,小人就是坏人。《论语》中提到的君子和小人基本上不是指他们的出身,小人出身,甚至君子和小人出身以外的平民百姓甚至奴隶,如果他们通过一定方式混入了上流社会,成为社会管理者,他们也就跻身君子之列了。从出身和身份上划分,君子和小人是不关乎道德问题的。但作为社会管理者,其人品是十分重要的,让人品有缺陷的人来管理社会,社会是要出问题的。所以《论语》中不断强调君子的人品,要求君子不断提高自身修养。而对于小人,他们更多地是充当执行者而不是决策和管理者,不能够也不必要像要求君子那样要求他们。通过《论语》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孔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社会的管理者而不是执行者,因而他就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位置,而不是就技能教育作为他的教育方向。孔子为什么如此执着于君子和小人,一定要让自己的学生们成为君子,不要去做小人呢?从上述两者的不同范畴就可以看出来,作为社会管理者的君子的社会作用和历史影响是那些具体技术性工作的执行者无法比及的。正是因为君子居于社会的管理层,有着如此不可估量的、长久存在的社会影响力,孔子才如此地强调君子的道德,对君子有非常高的道德标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几乎是家喻户晓的话,出自《论语·述而》。
原文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意思是: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这句话,表现出孔子自觉修养,虚心好学的精神。它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择其善者而从之,见人之善就学,是虚心好学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反省自己,是自觉修养的精神。
这样,无论同行相处的人善于不善,都可以为师。《论语》中有一段记载,一次卫国公孙朝问子贡,孔子的学问是从哪里学的?子贡回答说,古代圣人讲的道,就留在人们中间,贤人认识了它的大处,不贤的人认识它的小处;他们身上都有古代圣人之道。
“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他随时随地向一切人学习,谁都可以是他的老师,所以说“何常师之有“,没有固定的老师。《论语》中不少记载,如孔子入太庙,“每事问“(《论语·八佾》);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始我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我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于予与改是。“(《论语·公冶长》)子贡对孔子说,子贡自己只能“闻一而知二”,颜回却可以“闻一而知十”。
孔子说:“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
“(《论语·公冶长》)都体现了这种精神。这样的精神和态度,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态度和精神,也体现了与人相处的一个重要原则。随时注意学习他人的长处,随时以他人缺点引以为戒,自然就会多看他人的长处,与人为善,待人宽而责己严。
这不仅是修养、提高自己的最好途径,也是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 虽然“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可是人们并不是经常能够做到。人们常犯的一个通病,就是往往看自己的优点和他人的缺点多,看自己的缺点和他人的优点少。
所以,重温“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认真领会它的深刻内涵,并且努力去做,还是很有意义的。
巧言令色,鲜矣仁。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这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宰予旦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
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在回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ping二声)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
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孔子绝对没有四种毛病:不臆测,不武断,不固执,不自以为是。)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子贡问友。
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无自辱焉。”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子夏为苣(ju三声)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子曰:“骥(千里马)不称其力,称其德也。”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正直),友谅(诚信),友多闻,益矣。
友便(pian二声)辟(bi四声)(装模作样),友善柔(谄媚奉承),友便佞(花言巧语),损矣。”孔子曰:“伺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今年的上海题,一反常态,来了个回顾评论式作文,实际上是纯材料作文,没有话题,没有题目,只是有一个基本的思路,那就是就当今的文化生活现象作一下审视与分析。文化生活表现在各个方面,中学生活中的三个镜头,材料中也有展现,意思是说,你可以写中学生活,也可以延伸到社会生活。
当前在社会、学校、家庭、网络等方面的文化生活现象很多,从哪个角度插入更有利于自己发挥呢?这就要把握住自己的生活与视野。 可以先从学校生活谈起。
班级文化,同学之间的交流,MP3的流行音乐,网上各种各样的文化视野,快餐文化等等,你觉得如何? 心里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说,只要围绕“审视”与“辨析”展开去,都是可以的。 从学生阅读面上看,武侠小说、言情小说、美女小说、中学生自己写的生活体验小说,前一阶段的名人出书热等等,你又如何看呢? 从社会层面看,大干世界文化现象更多,广播、电视、新闻、交流、比赛等等,你以旁观者的角度去审视,又感觉如何? 实际上,上海作文题,是让一个中学生以自己的眼光去看世界,看生活,看变化,看发展,看存在的问题,看自己。
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从论语的洋洋万言中,每个人都可以读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有人读出了“士不可以不宏毅,任重而道远”的凌云壮志
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从论语的洋洋万言中,每个人都可以读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有人读出了“士不可以不宏毅,任重而道远”的凌云壮志,有人读出了“朝闻道、夕可死”的求知之心.
人应该如何生活呢?孔子给出的第一个答案便是“爱”。读过《论语》的人都知道,孔子最看重的东西似乎是“礼”,如何宴请宾客,如何侍奉国君,所以礼节他都一板一眼、严谨无差,并认为礼乐是治国安邦之本。但孔子又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事实上,也只有基于真诚的亲子之爱,才有可能达到真正的孝道。当别人向他请教治丧之礼时,他简洁的回答:“与其易也,宁戚”,与其在面子上搞得隆重,不如从心底里真的为逝者悲伤,一场充满爱的丧礼,才是对死者真正的尊重。
人活在世上快乐与否,很重要的因素,取决他能否在人际交往中得到快乐。孔子强调在人际交往中,要保持自己人格和心灵的独立性。他用一句话为这个原则做了最好阐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即告诉人们,与朋友之间,不管相处的多投合多愉快,也不用强求两人观点完全一样。一个具有完整人格的人,应该能够保持内心精神世界的独立。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进而获得真正的友情。当受到他人伤害的时候,他不赞同无原则的以德报怨,因为善待对自己坏的人,实际就是怠慢了真正对自己有恩德的人,所以他认为应该“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也是做人原则性的体现。
除了这些精神层面的生活以外,孔子还很关注人们日常的行为。给我印象很深的是孔子对“玩”的态度,他把玩看作是生活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完整的人生需要有充分的消遣和游戏。在“志于道、依于仁”的同时,他也不忘“游于艺”,当他闲居在家时,一改在朝中谨慎之貌,而是“申申如也”,放松自然。当看到别人饱食终日,他便劝人下下棋,也是很有益的活动。总之,生活的快乐总是可以自己寻找的,生活的色彩也不应该是单一的。
我感觉《论语》和其它经典的最大不同在于,它关注的是所有平凡人的平凡生活,告诉人们应该怎样去生活才能够达致幸福,它是温暖人心的。而如何生活,是我们每个人在学习其它各种知识之前最应该学习的,也是我们教师最需要传达给学生的,因为它关乎一个人是否能具有健全的人格,是否能拥有充实的内心世界。在今天这个充满了诱惑和选择的年代,孔子的生活之道值得我们去用心感悟。
曾子说:“君子以文章去交会朋友,以朋友辅助仁德”
它向我们揭示了交友原则,“以文会友”和“以友辅仁”已成为我们今天熟知的名言。“文”是人们对生活的心得与体会。以文会友得到的更真诚,更会珍惜友谊。以酒会友,即使“一口闷”也未必是真的感情深。结交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可以相互切磋,相互激励,帮助自己提高修养,走向成功。
孔子说:“君子成全人家的好事,不促成人家的恶行,小人却与之相反。"成人之美是一种高尚的品德,一个人只要拥有宽广的心胸与助人为乐的精神,才能为之。别人好,自己心里也替人家高兴,别人倒霉也替人家惋惜,成人之恶的行为常常是某些人的个人私欲所驱动的,要不就是自己从中得到好处。要不就是看着别人倒霉自己心里痛快。
孔子说:“天冷了,然后才知道松树和柏树是不会凋落的”
古往今来,人们总是用耐寒的松柏来比喻一个经得住严峻考验的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怎样,究竟是君子还是小人,常常只有关键时刻,才能体现。所以人们常说“疾风知劲草”“路遥知马力”,它提示在与人交往时要特别注意他人在某些关键的时候的表现,因为我们身边也总有这样一些人,平时仿佛戴着加工过的面具,在关键时刻那本来面目就显露出来了。
孔子站在河边上,说道“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日夜不停止啊”
你随意删减修改一下吧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里给我感受最深的两则.前一则,那么,他们中必定有我的老师.后一则告诉我们:聪敏而一则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羞耻.这两句话虽是说:几个人在一起出自2000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在今天对我们的学习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人不怕犯错误,只要勇于改正就好.孔子就常坦言自己这方面或那方面不如弟子;言行不当的时候,一经别人指出,他就会立即道歉并改正.他的弟子子贡就曾经感慨过︰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孔子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就是说教师对自己要努力学习,永不满足;对学生要勤奋教导,不知疲倦.《论语》引孔子的话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去尔已矣.”他说,如果说到圣与仁,那我怎么敢当!我只不过是学习和工作从不厌倦,教诲学生总不知疲倦,那是可以这样说的.在《论语》里对曾经犯过错误的少年,孔子表现出宽宏的胸怀.他说:“人洁以进,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意思是说人家已经去掉了污点而进步,就要赞许他的洁净,对他的过去不应该抓住不放.我想,如果将孔门的七十二贤三千弟子看成是棵棵树苗的话,那孔子就是肥沃的土壤,他们共同营造了一片生命的绿洲,两千多年来,我们华夏大地.这一片绿洲一直点缀装扮着孔子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也就是说,熟读《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治任务,却办不成;派他出使到外国,又不能独立作主应对;这样,虽然书读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处呢?又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也就是说,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习,听到正义的事不能去做,有错误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论和实际不能结合,这才是我们忧虑的.通过学习《论语》,我懂得了许多做人、处世的道理,更让我明白了关于学习和读书的方法、态度,真是得益非浅。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语出于《论语·颜渊篇》,是孔子经典妙句之一,亦是儒家文化精华之处.中国的《论语》就如同西方的《圣经》一般,是对一个民族或一个区域文化的概括和统领.《论语》分二十篇,其中的《颜渊篇》主要讲述了孔子对“仁”和“恕”的解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孔子所强调的是,人应该宽恕待人,应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现.“恕”道是“仁”的消极表现,而其积极表现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所阐释的仁以“爱人”为中心,而爱人这种行为当然就包括着宽恕待人这一方面.《论语》中提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倘若自己所不欲的,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以上所理解的“人”是广义的,是指大众,然而《论语》诞生的那个时代“人”的定义通常是指狭义那方面,也就是指士以上的人,和“民”是相对而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前面写着的是“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这是在同一句话中叙述的,很明显这里的“民”是指被剥削阶级,劳动人民.用现在的语言来说,狭义的“人”是指奴隶主,即剥削阶级,而“民”是指奴隶,即被剥削阶级,所以这句话当然也就可以理解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人际关系原则适用于剥削阶级,而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的关系却未必如此.这种理解并非无稽之谈,也并非完全不具可能性,然而,众所周知,孔子是鼎力推崇“仁”之士,此处的“人”应当是指广义的.孔子所道出这么一句话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理.若凡事都从这个原则出发的话,很多事情都会卡在中间,难以前进.倘若两人举枪对峙,生命危在旦夕,甲为正,乙为邪,这时如果甲恪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岂不惨哉!甲当然不会想被杀掉,难道就不杀不想被杀的乙了么?任何道理,任何定律都是在一定条件,一定环境下才适合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信条,然而在现实中许多人都不能恪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信条,一切以个人利益为中心,只顾及自身的感受,而忽略了他人的感受.无论是在处理人际关系,还是政治关系方面都应当毫不犹豫地认识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条经久不衰的人际关系原则的重要性。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就说我们班上的吧.在这个近80人的班集体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孔子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居敬兴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我想对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有所启发.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指孔子说:“弟子在家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则谦恭有礼,对人如兄弟一般,谨慎而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知识,.”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团结友爱,有爱心,以贤德的人为榜样,不断激励自己,努力实践,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这些做人的立身原则做好了以后,再学习文献知识,以开阔视野,丰富思想.。
[(论语)读后感作文800字] 世界上的真理永远是最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论语)读后感作文800字。《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只是它把你内心深处的良知给激活了。两千5百多年前,孔子教学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被学生片片段段记录下来。这些以课堂笔记为主的记录由他的学生编纂,后来记成了《论语》。我们会觉得,《论语》好像没有很严密的逻辑性,很多是就事论事,里面也很少有长篇大论的文字,几乎每1则语录都很简短。其实,无言也是1种教育。我们都说孔子是圣人,圣人就是在他生活的土地上最有行动能力,最具人格魅力的人。孔圣人带给我们的是1种在大地上生存的信念,他这样的人1定是从我们的生活里面自然而然地生长出来,而不是从天而降的。与西方不同,中国哲学系崇尚的是1种庄严、理性和敦厚之美。《论语》中孔夫子的形象,就是这样1种审美理想的化身。在孔夫子这个形象身上,凝聚着他内心传导出来的饱和力量。只有当天地之气凝聚在1个人心中的时候,它才能够如此强大,读后感《(论语)读后感作文800字》。这是1种力量,我们如果学会了提取锻造这种力量,我们就能够获得孔夫子那样的心胸。我们看到孔夫子的态度非常平和,而他的内心却10分庄严。因为其中有1种力量——信念的力量。孔夫子是1个特别讲信念的人。宋代开国宰相赵普也曾经说过自己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古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对《论语》的推崇与敬仰。子曰:“天何言哉?4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孔子对他的学生说:“你看,苍天在上,静穆无言,而4季在轮转,万物滋生,天而要说话吗?”《论语》的终极传递就是1种态度,是1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孔夫子正是以此来影响他的弟子。大家知道,儒家理论的核心和最最精髓的东西,除了“恕”字以外,还有1个字就是“仁”。孔子的学生樊迟曾经问过孔子什么叫仁?孔子只回答他两个字:“爱人”。爱别人就叫仁。樊迟又问什么叫智?孔子说:“知人”。了解别人,就是智。关爱别人,就是仁,了解别人,就是智。就是这么简单。《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道不远人,让我们在圣贤的光芒下学习成长!
初一:杨济伟
打开《论语》,我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了一个充满睿智的鲜活的人正向我们昂首走来。——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一个影响了中国两千年教育文化、社会礼仪、文明道德的为人。他留下了许多供我们对生活、对学习永久反思并值得借鉴的文字。他的言行论及了孝道、治学、立德、为政,他的思想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尽管他的思想言论尚不全部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完全相吻合,但足可以成为一面镜子,供后人们照出自己的面貌。
《论语》讲学:
《论语》首先就告诉我们一件事情,学习。
学,不为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人若是只懂得嘴尖皮厚腹中空,蛮不讲理、一无是处的话,那这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就只起到了绿叶的作用——衬托红花。《论语》首先就告诉我们一个铁铮铮的事实:人要学习。
学习,首先要学会培养兴趣;其次是需要恰当的方法;最后,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需要持之以恒的动力。只有这样,才能学好习。
《论语》讲孝:
孝道,在中国古代至今天都占有这不可动摇的地位。而在这部著作之中,也毫无疑问地占据了主导的地位。“人不孝则非正人君子,此类人鲜矣。”《论语》大概一半左右都牵扯到了这个“孝”字。正因如此,后被公认为百家之正统的儒家学派把孝道推广的非常广泛,巩固了孝道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论语》讲友:
人存世上,什么是最重要的?朋友。什么是最不可缺少的?还是朋友。这一点《论语》中讲述了许多。“交友儒雅,友人高尚。”这是一种激励自己向上的办法。交的朋友要比自己强,这样才可以让自己奋发向上,成为人上人。
读《论语》,令我受益匪浅。今后,我要更加细读《论语》,细读这中华悠悠千年智慧,读懂这其中的做人道理与处事方法,品尝这暖暖的心灵鸡汤。 希望对你有用
思想从来没有空间与时间的限制,它可以穿越任何一个时空,任何的形式来展现出它的内涵。《论语》是孔子思想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华民族封建统治时期的核心思想。 “中庸”跟“礼乐”是《论语》的两大核心思想。其内在的意义也是非比寻常的。那么这两大思想在现代是否还有价值呢?“中庸”主要讲求的是一个度的把握。子曰:“过犹不及。”孔子认为,做事过头与做的不够是一样的。例如,父母的爱,我们学习的时间跟量,对资源的利用等等都是一种“过犹不及”。子曰:“乡原,德之贼也。”孔子提到的“乡原”就是一种典型的做事过了头,没有把握一个度的人,所造成的后果。“乡原”指的是一种不讲是非的好好先生。这种人是,只要别人叫他做事情无论好坏都会去做。孔子认为,这种人是道德的破坏者。因为,这种人缺少一种明辨是非的能力,善于被“小人”利用,从而对整个社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从现代的角度去看,“乡原”除了是不讲是非的好好先生,还可以理解为鲁迅笔下的“看客”。也就是所谓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看热闹的人。例如,一个人在大街上被人抢了,而周围的人只是,看着这一幕的发生,而不加以阻止。那么,也就助长了这些抢匪的气焰,让整个社会动荡不安。所以,“乡原”有时候比起小人来对社会所造成的影响是更为严重的。“中庸”中讲的这个度的把握,有时候更体现在君臣(下属与上级),朋友,亲人之间的一种交往。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跟君主过分的密切会遭到侮辱,是因为,跟君主过分密切,容易抓到君主的把柄或者秘密,从而成为君主的祸患。就像杨修一样最后死与非命。跟朋友过分的接触,容易造成,彼此间私人空间的缩小,从而会伤害到彼此,那么彼此间的关系自然也就会淡了,疏远了。所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应该讲求一个“度”。“中庸”中的这个度的把握,在现代似乎又有了新的内涵。中庸讲求的是,不走极端,要明辨是非的去看待事物,选择好一定的立场,在两方立场都有道理的情况下,应该以中立的态度去看待。然而现代生活中,讲求的是一种竞争意识。人应该具有“狼”的那种不轻言放弃的精神。但是,这种只知道向前冲,而没有任何顾虑的做事,容易造成对事物判断的出错,而让自己蒙受损失。“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就是因为没有把握好一个“度”所造成的。也就是说,在现今的社会,做事情除了要有一股冲劲,还要考虑做事的一个度的把握,切不可走极端化。“礼乐制度”孔子的又一大思想。也是人们批判最多的一大思想。鲁迅先生,就把“礼乐”比做“会吃人”。看来,礼乐制度已经被现代的这个社会所抛弃了。但是,被社会所抛弃的只是“礼乐制度”中糟粕的东西。“礼乐制度”从表面来看,是维护统治阶级,束缚老百姓的。跟现代的民主,自由的思想是有所偏离的。但是事实却又截然不同。礼乐,礼乐,指的是礼跟乐。礼,从小处看,可简单的理解为人的一种礼仪。这种礼仪,体现在晚辈跟长辈,下属与上级,熟人与陌生人等之间的一种礼仪。放在现代来讲,更可以理解为一种礼貌。一个没有基本礼貌的人,往往会被人所瞧不起。因为,一个没有礼貌的人往往会做出不尊重别人的事情,自然也不会得到他人的认同。孔子曾经就对他的儿子说过,“不学礼,无以立。”看来一个没有学会礼节的人,确实无法在社会立足。礼,从大处看了,那就是一个国与国之间的礼仪。就像,国家的外交部一样。如果是一个一点礼节都没有的人当国家的外交部部长,跟外国使节打交道,后果是可想而知的。看来,礼对于国家而言也是同等重要的。那么“乐”指的是一种形式,一种发扬“礼”的制度。在现今是没有什么特别的作用了。唯一的作用大概是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吧。颜渊曾说过,“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我,约我以礼,欲罢不能。”从“约我以礼”看出,“礼乐”是用来约束自我行为的一种工具。如果,现今的人懂得约束自我,那么整个社会的道德也就会上升,社会的道德上升了,自然社会也就得到安定。但是,“礼”可以约束自我,那是一种拥有一定知识素养的人才懂得用“礼”来约束自己。看来在现今,只有“礼”是不行的,还得用法来作为人们的一种道德底线。如此看来,“礼乐制度”在现今应该改为“礼法制度”。“法”是一种道德底线,是一个标度。“礼”是一种约束自我,提升自我修养的工具跟途径。“礼乐”在现今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那么为什么还会遭到批判呢?更多的原因是后期的礼教思想的变本加厉的所造成的。看来,人们过分的强化“礼乐制度”,才会让它在现代被批判的如此“惨烈”。所以发扬“礼乐”也是要有个度的。在现代的社会中,“中庸”跟“礼乐”这两种思想,还是具有一定价值的。“中庸”主要是让我们学会在做任何事,面对任何人的时候,要保持一个“度”,而“礼乐”则是约束自我行为跟举止,不要因为自己的行为跟举止而对其他人甚至这个社会造成危害。
<<论语>>读后感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第二)这里讲的是如何调和“学”和“思”的矛盾。作为一个理科的学生,我觉得我对这个问题有相对深入的理解。只学而不思,不易发现别人的错误,也不容易有自己的思想。就像读《论语》,买一本书回来,刷刷几下读完,即使过目不忘,学到的也是别人的东西。思而不学,则会进展缓慢,而且容易钻进牛角尖出不来。这时如果能够参考一下以往人们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则很可能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荀子也说过“吾常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所以,孔子告诉他的弟子,在学习中要把握好“学”和“思”这对矛盾。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我竟然不知出于《论语》。像“父母在,不远游。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道不同,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就说我们班上的吧。在这个近80人的班集体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孔子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居敬兴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我想对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有所启发。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指孔子说:“弟子在家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则谦恭有礼,对人如兄弟一般,谨慎而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知识,。”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团结友爱,有爱心,以贤德的人为榜样,不断激励自己,努力实践,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这些做人的立身原则做好了以后,再学习文献知识,以开阔视野,丰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仁义礼智信,国人都按这一标准去做,社会会更加和谐,我们的国家会成为文明、昌盛、礼仪之邦。为政方面,孔子讲得最多。可我是学工科的,对这一方面也不太感兴趣,就草草地看了一点。自然,虎头而蛇尾也是很正常的。虽然这本经书我没读完,但已从中受益良多。所以有时间和精力的话,我一定会仔细的重读几遍,细品其中滋味。<<论语>>读后感2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就说我们班上的吧。在这个近80人的班集体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孔子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居敬兴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我想对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有所启发。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指孔子说:“弟子在家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则谦恭有礼,对人如兄弟一般,谨慎而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知识,。”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团结友爱,有爱心,以贤德的人为榜样,不断激励自己,努力实践,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这些做人的立身原则做好了以后,再学习文献知识,以开阔视野,丰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仁义礼智信,国人都按这一标准去做,社会会更加和谐,我们的国家会成为文明、昌盛、礼仪之邦。为政方面,孔子讲得最多。可我是学工科的,对这一方面也不太感兴趣,就草草地看了一点。自然,虎头而蛇尾也是很正常的。虽然这本经书我没读完,但已从中受益良多。所以有时间和精力的话,我一定会仔细的重读几遍,细品其中滋味。<<论语>>读后感3《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孔子提倡仁爱,但他并不认为应当以丧失原则的仁爱之心去宽宥所有人的过失。《论语》告诉我们,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去尊重每一个人,且彼此之间要留有一点分寸,有一点余地。常言道:世界是个大家庭。既然是在“家”里,就不免人各有志,人各有禀性,正如有爱螃蟹,有人爱鲈鱼,不过都是求真的一种心境。只要不越于原则,还有什么不可以真心待人,真诚说话,真情做人的道理呢!品味人生,修身养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做好这一次穿越。淡泊的襟怀,旷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去生活,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状态,这样才无愧与天地,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导我们快乐地生活的秘诀那样,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
语言既是人类社会进行交际的重要工具,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英语语言文化方面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解读酒店英语中的语言文化
摘 要: 酒店服务人员应从与饭店英语相关的中西方文化知识出发,领会文化差异和语言差异,以矫正由于中西文化差异而带来的语言偏差,从而达到学习语言、吸收文化和服务客人的目的。
关键词: 酒店英语 语言文化 文化差异
一、引言
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不同文化习惯的语言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冲突,而跨文化语言沟通存在于涉外高星酒店服务的各个环节。因此,酒店英语不仅是语言知识的学习,而且是语言文化和交际技能的培训。语言的本质属性不是语言知识而是思维。当一个人不了解该语言所蕴涵的文化时,那必然会发生语用错误。
二、具有本质特性的酒店英语
酒店英语属旅游专业英语范畴,具有专业英语的针对性(pertinence)和服务英语的得体性(decency)。语言标准应为:明晰、通畅、表意得当。如:
Waiter:How would you like with your steak?Rare,medium or well-done?(请问您牛排要几成熟?三成,五成还是七成?)
Guest:Rare,please.(三成。)
通常,rare是“稀少”的意思;medium是“中间”的意思;well-done是“干得好”的意思。而出现在服务员为客人点菜的流程中,它的意思就非常具有专业英语的针对性了。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对言语得体有这样的描述:“此时此地此人说此事,这样的说法最好;对另外的人在另外的场合说的还是这件事,这样的说法就不一定最好,就应使用另一种说法。”请看下面这组酒店客人和服务员之间的对话:
Guest:Hi,waiter,you speak beautiful English.
Waiter: Thank you,sir. Welcome to Holiday Inn.
Waiter顺应英语习惯欣然接受,而非按中文习惯去拒绝,说“No,no,My English is not good.”以示谦虚,否则只会使顾客感到莫名其妙,不知所云。由此看出,服务语言的得体性在酒店英语的情境应用中显现得淋漓尽致。
三、文化差异(Cultural Difference)在酒店英语中的体现
文化影响着语言学习的思维方式,因此中英两种语言文化交汇时,必然会发生冲突。语言学家曾指出:“在与外族人交谈时,本族人对于他们在语音和语法方面的错误较宽容。与此相反,违反说话规则被认为是不够礼貌的。因为本族人不大可能认识到社会语言学的相对性。”这种情况又被称之为“社交语用失误”,它主要是指由于文化背景差异,交际时出现语用习惯错误。在酒店服务岗位的英语使用时,中英文化的差异将会给酒店服务中的语言交流带来不便。
(一)招呼(Greeting)用语
按照中国的文化习惯,问候和打招呼时,常爱涉及对方本身,询问的内容显得十分具体。中国人见面打招呼时最喜欢用的口头语如:
“吃饭了吗?”(Have you finished your dinner?)
“上哪儿去?”(Where have you been?)
如果将上面的招呼用语拿来用在老外身上,定会令他们感到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例如:在酒店,初次见面对一位英美女客人说:“Did you have your lunch?”她会感到非常诧异。因为在他们的文化里,这样打招呼是暗示邀请的意思。这也是酒店英语服务中服务人员要引以为戒的。
与之不同,英语国家人打招呼,通常以天气(weather)、健康状况(health)、体育(sports)或兴趣爱好(interest/hobby)作为话题。如:
What a lovely day!(今天天气真好呀!)
I like hiking,and you?(我喜欢徒步旅行,你呢?)
(二)介绍(Introduction)用语
中国人小学第一节英语课便学了“What’s your name?”这句话。而这句话伴随许多人长大,考过了四、六级,TOEFL,IELTS,但对于它在何种情况下使用却鲜有解释。实际上,英语国家的人在第一次见面时一般先把自己的名字告诉对方,如“I am ...”,对方会自然地说出自己的姓名。因此“I’m ...”这里可以直接译成“请问贵姓?”。即使在填写表格、面谈等场合需要问及姓名时,一般也只说“Your name,please?”或“May I have your name?”如果使用“What’s your name?”会有一种被审问的感觉。一般只有海关人员、警察采用这种问讯句式。因此酒店员工在客人check-in(入住登记)或check-out(办理退房)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礼貌而得体的问询,以免冒犯客人。
(三)称赞(compliment)和接受赞扬
在人际交往中,谦虚和低调是中国人崇尚的表达方式,常会用“哪里哪里”、“不行,差远了”来回应别人的夸奖。而西方人则认为实话实说才能友好往来,而会欣然接受来自他人的赞扬。也常用赞美作为交谈的话题,如赞美对方出色的工作等。面对客人的赞美,员工的回答应是:“Thank you.”如:
Guest:You did a good job!
Waitress:Ah,thank you.
(四)关于隐私(privacy)
在中国,初次见面询问对方年龄、婚姻、收入是很自然随意的事情。而倾向自我、独立和自由的英语国家的人,会认为这些内容涉及个人隐私。如:
Are you married?(你结婚了吗?)
What’s your salary?(你的薪水是多少?)
以上内容涉及个人隐私,服务员切忌问及客人此类问题。因此,当酒店员工对入住客人的基本情况不甚了解时,“Is your husband/wife with you?”或“How many children do you have?”这样的问话是不得体的。
(五)搭配词语(phrase)表达
搭配词语指词与词的横向组合关系。搭配是民族文化中约定俗成的,不能用中文的搭配思维去套用到英语里面。在酒店用语中经常用到的如:“红茶”英语为“black tea”,而“black coffee”用汉语表示为“不加糖的咖啡”;“红酒”在英语中是“wine”(不是red wine);而white wine中文也不译成“白酒”。因此在搭配词语运用时,同样要注意词汇表达中的文化内涵。
四、尊重语言文化、提高饭店英语应用能力
世界各民族由于历史渊源、思想方式、生活习性、审美观念、价值理念、宗教信仰等不同,从而产生了文化上的差异。语用能力的提高离不开目标语国家的文化因素,因此要增强文化意识、主动自觉地吸收并融入他人文化环境中。
在培养文化意识(culture consciousness),理解语言内涵的同时,还应注重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语用原则,注重词汇文化差异、句法文化差异及日常习俗文化差异来强化文化意识,为提高正确语用能力奠定基础。不能视酒店英语为简单的口语交流,必须增强对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要树立英汉语言差异意识,懂得英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即掌握一些文化语用知识。
五、结语
综上所述,酒店服务人员应改掉以往只重视语言本身而忽视语言文化的不合理做法,把文化因素纳入语言之中,用英语进行有效得体的交际。努力培养文化习得意识并使文化的规范与语言技能的培养同步进行。不仅注意语言形式的正确,还要重视语言运用是否恰当。既要有母语和英语两种语言的对比语言学修养,又要有两国比较文化背景学方面的知识,这才是成为国际化酒店具有跨文化意识人才的首要条件。
参考文献:
[1]Denney 著.梁晓波,王才美,刘亚琴译.现代美国饭店经营与管理[M].湖南科技出版社,2001.
[2]鲍伯・里宾斯基著.李正喜译.专业酒水[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3]许元娜.提高大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
[4]刘燕婷.旅游英语情景体验式教学初探[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浅析美式英语语言文化特点分析
摘要:美国文化是崇尚自由、平等和自我的文化,其包容性十分强,具有多元化的民族融合性。其核心文化特征是追求人人平等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这些文化特征在美式英语文化中有着深刻的体现。文章结合美国文化的产生背景对其语言分析特点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美式英语;语言文化;特点
引言
美国文化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民族文化。从世界文化的区域和类型来说,美国文化属于西方文化范畴。但与其他西方文化相比,美国文化有着许多迥然不同的地方,它不但有别于与其有着亲缘关系的英国文化。而且有别于它的邻国加拿大和其他欧洲国家的文化。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水乳交融、不可分割的。
首先,语言体现了文化。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根据文化的狭义定义,文化是从社会习得的知识。而语言则是人类对客观事实的认识和感受的反应,属于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另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因为语言是人类思维和交流的工具,也是人类形成思想的中介。本文试图从美国英语所反映的移民文化、价值观念、新文化等方面来分析美式英语语言文化的形成特点。
一、美式英语的形成背景
美国英语的形成与发展与美国的移民历史所带来的文化大融合有着密切关系。17世纪初,英国开始在北美进行殖民活动,在北美建立多个殖民地,而在殖民地的通用语言就是英语。之后不断有欧洲人移民到这片大陆上。自殖民地时期,美国英语就在多民族的接触与融合中从异族的语言文化中吸取营养,充实内涵,加快语言的多元化发展,形成美国英语的独特的融合特征。德语、法语、西班牙语、荷兰语和印第安语、黑人语言等移民群体的语言词汇不断渗透到美国人使用的英语里。
另一方面,美国政治、经济、人口结构和社会生活的特殊性,推动了作为社会交际工具的语言美国英语的独立与发展。在词汇、语音和语法结构等方面有别于英国英语的民族语言,美国英语的形成关键在于这个民族在新的社会和生活环境中不拘一格地创造和使用新词。而美国英语中丰富的新词都是出现在普通大众的言谈之中。
由于美国新社会特有的力量和群众性语言占据优势,因此,在美国,语言影响的流程是由下而上发展的。在美国英语中,最贴近生活和最能反映平民要求与社会生活特征的是俚语,俚语是美国英语词汇的主要来源之一。方言和俚语一样分布广泛,来自社会各个阶层,是美国民族语言的生命源泉,既有浓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又有丰富的表现力和多样性,大量的方言和俚语使得美国英语在较短的时间内区别于英国英语而成为美利坚民族的民族语言。
二、美式英语的语言文化特点
1、个体主义价值观及其在美国英语中的表现
美国文化以个体为本位,个人主义在美国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是美国价值观的核心。它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自力更生达到自我实现。与它联系最紧密的是自由平等竞争。机会均等和个人自由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基本保障,而竞争是实现个人价值的根本途径。美国人在创造自己文化的同时,也创造了许多表现个人主义的词汇。最有代表性的如:self-absorption(自我专注)、self-limitation(自我制约)、self-cultivate(自我修养)、self-conquest(自我战胜)、self-admiration(自我赞赏)、self-control(自我控制)、self-dependence(自立)、self-reliance(自我依靠)、self-responsibility(自我负责)、self-advancement(自我发展)、self-salesmanship(自我宣传)、self-fulfilling(自我实现)、self-protection(自我保护)等。个体主义价值观特别重视对个人空间和私生活的保护和尊重。"privacy"(隐私)一词在美国人的意识中占有异常重要的位置。无论是在生活空间还是在情感处理上,哪怕是对一个未成年的孩子,都会尊重对方的选择和隐私。
2、美国英语与印第安文化
土著印第安人是美洲大陆最早的定居者,他们的祖先是具有亚洲蒙古人血统的游牧狩猎者,他们于后冰川时代跨过白令海峡来到北美大陆。从美国英语中可以找出许多反映印第安文化的词语。如山川、河流、湖泊等。美国英语吸收了约有2000个左右的印第安词语。
印第安人善于狩猎并拥有种植的技艺,因此很多动物和植物的名称都来自印第安语。如mose(麋)、pecan(美洲核桃)等。美国各州的名称,有一半是来自印第安语。如密苏里州(Missouri)、俄勒冈州(Oregon)、密西根州(Michigan)、马萨诸塞州(Massachusetts)、犹他州(Utah)等。另外,许多与印第安人的部落关系、生活方式、宗教习俗、农作物以及社会机构有关的词也来自印第安语。
3、美国英语使用的通俗化和标新立异的意识
美国人在词语的使用上有通俗化的特点,他们不喜欢咬文嚼字,说话力求形象、易懂。最能体现美国人用词通俗化的是美国俚语。美国俚语是平民百姓的语言,虽通俗形象不矫揉造作,但有些也难免流于粗俗,这些粗俗的俚语不宜登大雅之堂。但有时为了避免语言单调和落入俗套,上流人物甚至总统也敢离径叛道。贵为总统,出言粗俗,无非是想表明自己敢于向常规与正统挑战,在语言表达上突出自己的粗犷个性和创新意识。
汽车文化是美国社会的显著特点,美国人经常借用汽车的商标来比喻其他产品的质量和等级。如,美国Ford汽车公司曾生产一种滞销的Edsel牌汽车,于是,Edlse就常被用来比喻为"彻底失败的产品或人"。
结语
美国英语丰富多彩,反映了美国文化的千姿百态。而且,美国英语的每一个演变都有其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是与美国社会的发展齐头并进的。它们真实地反映了美国社会的发展历程,是美国各个历史时期社会活动和文化思潮的折射。在美国英语中,不仅蕴藏着美利坚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和性格特征,而且也突出地体现了语言的时代特征。
参考文献
[1]李正国.从美国地名浅析美式英语来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7(03)
[2]陈凌.美国文化在英语中的投影[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2)
[3]张莉娟.美国英语所反映出的美国文化[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01)
谈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论文
论文是一个汉语词语,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下面是我收集的谈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论文,欢迎大家收藏参考。
一、概念界定
“文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制度和组织制度。迄今为止,关于文化的定义有上百条,目前文化最古典,最受公认的还是英国的杰出文化人类学家、古典进化论学派的开创者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1832—1917)定义: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语言”不但是人类思维和交流的工具,也是文化的载体。狭义来说,语言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书面语的物质载体――文字,最狭义的语言不包括文字。广义的语言不仅包括狭义语言,而且还包括准语言,根据诉诸感觉的不同,准语言又可分为听觉的(伴随声音、音乐语言、其他声响符号),视觉的(表情、体态、动作、聋哑人手语等;图表、公式等;绘图语言;舞蹈语言;蒙太奇语言;各种符号,标志;其他视觉符号等),触觉的(盲文等)。本文所探讨的语言只要是指狭义的语言,即口头语、书面语和文字。
二、从文化角度看语言
语言与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早在本世纪2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Sapir,Edward;1884—1939)在他的《语言》一书中就指出:“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从文化角度,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大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
1、文化包括语言。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语言具有文化的特点。首先,从文化的内涵来看,它包括人类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两个方面。而语言正是人类在其进化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精神财富,属文化的一部分,二者都为人类社会所特有。其次,正像文化一样,语言也不是生物性的遗传,而是人们后天习得和学得的。再次,文化是全民族的共同财富,语言也是如此,它为全社会所共有。古德诺夫在《文化人类学与语言学》一书中也明确地指出了语言与文化的这种关系,他说:“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的文化的一个方面。语言和文化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
2、文化影响语音。文化对语音的影响也是显着的。在中国的东北三省,很多老人都会说日常的简单日语,这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对东三省的殖民和侵略有直接的关系。因为殖民统治而进行语言传播的不在少数,中国的香港,印度都是以英语为官方语言,但因为各民族国家发音的特点,语言在传播的时候就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如,阿拉伯语在发音中有喉部的颤音,而汉语和英语中没有,宝莱坞影片《我的名字叫可汗》中男主角一直强调他的名字“喉部发音,han”但是因为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们没有喉部发颤音的习惯,在翻译中,将此音译为“khan”及“可汗”。
3、文化影响语义。在单一语言当中,很难清晰地看到语言背后的文化含义,但是通过几种语言的对比,文化和语言之间的内在关系便会渐渐明了起来。在汉语里,与“狗”相关的词语多为贬义。如:狗仗人势、狗急跳墙……但是在英语中,与dog相关的词语或俗语却有怜悯、褒奖的色彩。如:clever dog(聪明的人)、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lucky dog(幸运儿)……又比如,在中国文化中,“龙”被视为吉祥、权威的象征,广大华人称自己为“龙的传人”。但在英语中dragon则是指一种类似于龙的会喷火的妖怪。“He is a dragon”表示的不是“他是一条真龙”,而是说“他是一个残暴的人”。近年来,龙与dragon之争已经成为一桩公案。不少中国学者要为龙“正名”,主张在英语中增加“loong”一词来对译汉语中的“龙”。这说明,人们越来越重视文化和语言之间的内在联系,力图从语言上来化解文化间的冲突与隔阂。
4、文化影响语用。在语用方面,文化和语言的关系也是紧密的、牢固的。比如,从亲属称谓来看,在汉语中,关于姻亲,血亲和辈分都有明显,如:爸爸的弟弟和哥哥,妈妈的兄弟姐妹都有自己的称谓,而英语中,叔叔、伯伯、舅舅、姨夫统称为“uncle”。再如,中国文化讲究长幼有序、尊卑有别。因此在语言上也特别强调尊卑关系。在汉语中,询问老者的年龄必须使用“贵庚”、“高寿”一类的词;询问比自己年纪小的或是同辈之人可以使用“你多大年纪?”、“你几岁了?”等语句。然而在西方国家,它们的语言当中是没有这种尊卑观念的。在英语中,询问年龄不论老少只有一种方,即“How old are you”。
三、从语言角度看文化
语言是一面镜子,它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揭示该民族文化的内容。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人们通过他们的创造活动而形成的产物。文化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每一代人都继承原有的文化,同时又在不断扬弃和更新原有的文化,对社会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独特性,是民族差异的标志。各个民族由于地域、生态环境、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历史背景、风俗习惯、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等的不同,其文化也具有各自的特点。透过一个民族的语言,人们可以了解到该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如,罗先生在《语言与文化》一书中讲的,我们可以从语源和变迁看过去文化的遗迹,从造词心理看民族的文化程度,从借字看文化的接触,从地名看民族迁徙的踪迹,从姓氏和别号看民族来源和宗教信仰,从亲属称谓看婚姻制度等。
四、语言与文化的双向互动
语言首先是作为交际工具,但它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与文化是一个整体。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对语言有制约作用。在学习一门语言时,必须先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好这门语言。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特殊组成部分,是传递文化的载体,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另一方面,语言又深受文化的影响,理解一种语言必先了解其所反映的文化。文化是语言所承载的内容,两者关系十分密切。人类用语言创造了文化,文化反过来又丰富了语言的表达方式。总之,语言和文化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双向互动关系,语言对文化有影响有制约,文化对语言也有影响有制约作用。
摘要:本文通过对比英汉两种语言在相同场景下的不同表现形式,阐述两种语言所承载的不同的社会文化。目的在于帮助人们在跨文化交际时应注意各自文化的不同,以避免出错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关键词:语言 中西文化 差异
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群体创造并共同享有的物质实体、价值观念、意义体系和行为方式,是人类群体的整个生活状态。它是由一个民族或社会的风俗习惯所构成。语言是人类进行思维和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保存认识成果的载体。语言的学习不是单纯地学习词汇、语法,更重要的是学习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从一种语言我们可以看出使用该语言的社会文化,看到该社会的人们的风俗习惯。下面就英汉两种语言现象在风俗习惯方面的不同展开对比分析,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1、敬语和谦词汉语中存在大量的敬语和谦辞
如高见、光临、寒舍、愚见等。英语中则少有敬辞和谦辞,不论对方年龄多大,级别多高,并没有汉语中“您”这样的代词。一位英国妇女遇见一位上了年纪的中国人,用汉语客气地问“:老爷爷,你几岁啦?”老人诧异地看着她,很生气。这位英国妇女后来才知道误会的原因,“几岁”是问小孩年龄的,对上了年纪的人应问“您高寿?”或“您多大年纪啦?”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中国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的宗法制度。它要求人们跟长辈或上级说话时有时甚至跟同辈说话时,要用敬语,否则就会被认为用词不当而失礼,甚至显得高傲;谈及自己时要用谦词,如不使用,也被认为没有礼貌。英语中这类词少的原因有二:一为西方人追求人人平等,二为他们长期以来尊重个人价值,乐于表现自己。中西方人接受赞扬、祝贺时的反应也不一样。操汉语的人往往使用“否认”或“自贬”的方式来应答。中国人听到恭维或赞扬的话后会说“哪里,哪里”、“我做得不好”之类故作谦虚的话。而西方人则会毫不犹豫地说声Thank you。当西方人说Thank you表示谢意时,中国人会马上回答说不用谢,以表示客气。西方人听后,会大惑不解,觉得中国人没有礼貌。如一位英国女教师表扬一位中国女学生: A: Oh, what beautiful handwriting! B: No, no, not at all. 在女教师看来,该女生的回答是粗鲁的,否定了该教师对书法的审美观和鉴赏力,损害了她的积极面子(positive face),虽然女生本意并非如此, 只是符合了汉语的谦虚准则。英美人善于恭维他人,也乐于接受他人的恭维。当他们觉得该受到赞美却没得到赞美,会感到受到冷淡。对别人的赞美、恭维,英美人最常见的反应是“迎合”或高兴。他们把中国人的这种“否认”看作是无礼,把“自贬”视为自卑和言不由衷的虚伪。赞美语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处理得好,可以增进友谊; 但如果不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而运用不当,不仅无助于友谊,反而会产生误会,伤害感情。
2、称呼语:中西方的称呼语的使用差别也很大
“小+姓”在汉语中称呼年龄比自己小的人,可表示亲切、稔熟等感情色彩。但如果用此称呼英国人却是不礼貌的。“老+姓”或“姓+老”在汉语中称呼年龄较自己长的,可表示尊敬、礼貌。如果用“老+姓”称呼英国人,如“old smith”,对方在心里可能会生气。在英语文化中,忌讳“老”字。“老”容易使人想到“年龄大”“、体衰”、“无用”等。所以,在称呼英美人时应避免使用“old”。称呼语中有一类亲属称呼语,如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等。汉语中许多亲属称呼语可用于非亲属关系,也就是把一些其他人看成是亲属的延伸,用这种亲属称呼语来表达说话者的尊敬、亲近等意思,中国人遇到一位不认识的年长妇女可以称她为“阿姨”“、大妈”、“奶奶”;但在英语文化中这却是很不妥当的。汉语中姓与职衔(title)或亲属称谓连用,可用作称呼语。职衔包括职业、职位和头衔。如“李老师”、“汤经理”、“陈校长”“、丁爷爷”等。而在英语文化中姓与职衔、亲属称谓连在一起用作称呼语并不普遍,如不常说“Bureau Director Smith”“、Manager Jackson”“、Principal Morris”等。英语中的称谓为数不多,除了dad、mum、 grandpa、aunt、uncle等几个称谓经常使用外,其它的几乎不用。人们常常直呼对方的名字。直呼姓名,避用称谓,是想与对话人取得平等地位(称谓本身就意味着不平等,追求人人平等是西方人的理想)。而汉语中表示其属关系的称谓却非常多。英语中的cousin一词对应于汉语的表兄、表弟、表姐和表妹等。而brother-in law 一词对应于汉语的姐夫、小叔子(丈夫的弟弟)、小舅子(妻子的弟弟)、连襟等。汉语把表亲、夫妻之间的亲属关系区分得如此严格,既要说出性别,又要分出大小,根本不像英语笼笼统统一个词了事。这种语言现象的产生归因于中国两、三千年之久的封建统治。
3、个人隐私:与外国人交谈,要避免不该问的问题
两个中国人在一起谈及家庭、收入等话题是很平常的,并将能不能谈及这些视为人际关系远近的标准之一。而同外国人交谈时,则不应问及这些问题。外国人私事观念极强,年龄、收入、婚姻状况,甚至体重都是非自由谈论的话题。这种“寒暄”无疑成了对他们私事的干涉。对同一事物的价值判断,对中国人和英美人来说,有可能完全相反。例如,在中国文化中“胖”和“福”这两个概念是相互依存的,人们常用“你发福了”来恭维对方长胖了。而对英美人说他们长胖了,他们会很不高兴,这不仅干涉了他们的私事,而且在他们眼里, 长胖是体质下降的标志。英美男女之间经常相互恭维“你很性感”,被恭维的则会说“thanks”,而在中国是难以想象的,对方会认为你心怀不轨。
在跨文化交际中对那些文化差异性要引起双方的足够重视,以避免社交语用的失误。此外,还应宽容地理解异族文化的礼貌习惯,不能以己度人,更不能用自己民族的礼貌标准去要求对方。如果言语双方都能设身处地地尊重对方的思想感情、文化习俗,那么因各种差异而造成的交际障碍就会减少,并达到彼此理解、配合默契的交际效果。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飞速发展的今日,英语作为一种全球通用的语言,被越来越多的人学习、使用,英语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中国大部分中小学,英语这一科目在测验、考试中所占的比重与语文、数学持平,绝大部分幼儿园也开设了英语课程。而关于英语的课外辅导班更是层出不穷、随处可见。 应当承认,推广英语教育本是无可厚非的。随着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全球性语言——英语的重要性也日渐显现。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培养高端人才,融入到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去,在国际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而英语作为全球通用的商圌务用语,必然是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如小圌平同志所说:“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但,中国的英语教育是不是有些“过火”了?连幼儿园都开设英语课程,试问这样做真的有必要么?几岁的孩子,连汉语都说不好,却非要他背英语单词、学唱英文歌,这对于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民圌族来说难道不是一种耻辱吗? 语言的意义,不仅在于它的语法规则与书写艺术,还在于它其中所包含的文化。每一种语言都是独有的思维模式的定格,是民圌族文化的凝聚。正是语言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民圌族文化、不同的思维模式。也正因为如此,在殖民统圌治时期才会有这样的说法:“统圌治一个国家要从语言开始。”中华民圌族历经风雨依旧傲然屹立于世界民圌族之林,靠的是民圌族的信念,而这一信念正是源自以汉语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民圌族文化的数千年不曾断代的传承。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民圌族的象征。 而在当今的中国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在推动现代化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正在愈加强烈地冲击着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英语及诸多外语的音译、缩写泛滥,一些社会名流在说话时常常中英文混杂,也不知是为了展示自己的英语功底还是离开了外语就无法交流;儿童的家长以孩子英语说得好为荣;“时尚”之风以欧美文化为主导……而在这一系列社会现象的背后,是传统艺术文化产业的衰落,是民圌族传统文化的缺失。 人们常说,双语教育在印度的实施造就了举世惊叹的“印度优势”。殊不知,大部分印度民众的英语水平并不高,仅仅可以简单应付一下而已。 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圌族的实力,凭的不是军事,不是经济,而是文化。文化影响力才是评判国家强盛与否的终极标准。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民族如果语言被同化、文化被瓦解,那么无论它所建立的政权多么强大,都与亡国无异。没有文化的民族,就好比没有灵魂的人,只能是行尸走肉般毫无意义的空壳。在当今世界,国际事务的合作与文教事业的交流必不可少,但与此同时我们必须保护民圌族传统文化的完整性与独立性,唯有如此,才能使“文化强国”“民圌族复兴”不只是一个梦。 我并不反对学英语,但我认为,英语教育不应当优先于传统文化。幼儿园及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连汉语思维都未养成,还谈什么学英语?因此应当取消起码减少英语这一科目所占的比重,代以诗词典赋、民圌族曲乐等传统文化的普及教育,真正使传统文化影响一代人。而我们作为中学生,也应当认真学习并积极弘扬传统文化,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振兴做出自己的努力。 实现中华民圌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切,都该从语言开始。
心怀好奇,接近自然,感受生活,是一种独特的心灵体验,是一次全新的情感历程,能让人从纷繁的事务中得到解脱,让人冲破世俗的樊篱,获得心灵的涤荡。好奇心,让人心不致在时光流逝中老去,而是在季节变换的档案中将最初的情感完好保存。
一只猫好奇一个土堆,总觉得里面有什么吸引人的味道。别人劝阻它,它还是扒开,结果里面有条毒蛇,土堆被扒开后,蛇出来将猫咬死。这就是“好奇害死猫”。
可是,事实是不是如此呢?答案不言而喻。从远古时代到现代化生活,人类在不断的进化,生活在不断的提高,社会也在不断的发展,一切都在变,唯独好奇之心,它一直引领着人类进步,推动着社会发展。
回想人类发展史,哪一位取得巨大成就的人,不是在好奇心的引领下登上成功的巅峰的呢?莱特兄弟因为好奇“人为什么没有像鸟一样在天上飞翔”,努力探索,反复研制,发明出飞机,为人类的交通业做出一大贡献。牛顿好奇“苹果为什么向下掉而不向上掉”不断推敲、充实,最终在人们习以为常的事情中发现了万有引力,随着一系列新元素的发现,人们对化学元素产生了强烈的兴趣:自然界究竟有多少种元素?未知元素到底是什么样子?各种元素又有什么关系?针对这些问题,科学家们进行了艰苦而漫长的探索,而元素周期表的大门也终于被俄国的门捷列夫打开了,试想,如果没有好奇心,门捷列夫如何能在零星混乱的元素中挖掘出一个意义非凡的规律?由此可见,好奇的力量有多么不可思议。
也许有人会说,他们都是伟人,我们不过是些普通人,但实际上不论是伟人还是普通人,好奇都无处不在。它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它是对某种未知领域的一种心情,它能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好奇的最大优点在于它永不满足,可以推动我们去学习一切我们不知道、不熟悉的事情,成为我们学习的必不可少的原动力,我好奇书本后面的内容,所以我提前涉及、了解到了新知识;我好奇一篇拥有标新立异的题目的作文,所以我孜孜不倦的读完并汲取了精华;我好奇理科老师和书本提供给我的知识,所以我自己探求,在实验室培养自己的创造能力;我好奇美术有何魅力,所以我用画笔体会它的迷人之处……正是因为好奇,让我在学习上勇往直前的朝未知区前进。
这些都足以证明,好奇并不一定都是害死猫的结局,拥有好奇,就等于在成功的路上打下了牢固的基石,扫清了足够的障碍。
拥有好奇,固然重要,但如果只有好奇而不去实践,那成功也无异于异想天开。所以,我们不仅抓住自己一闪念的好奇的想法,还要在自己的好奇之上动手实践,探索研究,解开好奇时产生的问题,这样,好奇才会与我们形影不离,陪我们走向成功。
世界五彩斑斓,对每个人都充满了未知与挑战,道路选择众多为好奇之心,引领我们走向未来。成长充斥变化,合理引导方向,可实现自我,二者兼备,才能尽展天赋,把我人生。
好奇心是人类灵魂深处对陌生事物的向往,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更是每个人心底不可阻挡的用汹涌暗流。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儿童的命运,而要合理发挥其功能,则需父母的正确引导,既不可任其发展,又不该完全扼杀合理引导式教育的关键所在。
正确利用好奇心可收获奇效,高晓松在儿童时代变热爱探索与钻研,每当遇到问题便去请教父母,父母会给他一张纸条,告诉他哪位邻居擅长这一方面,他在前去呗问。如此以来,家庭资源促使好奇心正向发展,好奇心咋促成了他日后的巨大成就?正是凭借好奇心的推动,高晓松才博学多识,为人敬仰。
有好奇之心,可推动科技进步。纵观历史画卷和为科学巨匠之所共有,无他,好奇之心不可或缺。一颗苹果换起了牛顿的好奇心,伟大的力学定律由此诞生。一座中百唤醒了伽利略的好奇心,真理之光由此闪耀。多样生物唤醒了达尔文的好奇心,进化奥秘中被发现无数自然。科学的探索者接因好奇而踏入无人涉足的全新领域,最终开拓出另一片云淡风轻的世界的好奇心,是上帝引领人类发掘真理的惠赠,是无与伦比的精神财富。
然而,缺乏判断力的儿童难免会因好奇心的错误引导向踏入歧途。俗语云:“好奇心害死猫。”但无数教训已向我们证明,好奇心不仅会害死猫,更有可能毁灭美好的人生。网络时代信息繁杂,难免会有不良信息吸引儿童,指引他们陷入迷雾,失去自我。不管是当下普遍存在的网瘾现象,还是骇人听闻的青少年犯罪事件,都与缺乏正确的引导密不可分。像这样更应引起父母,老师的注意,社会的健康发展,急需好奇心的正确引导。
好奇心的缺失,一颗限制时代步伐,当我们都拘泥于已知的世界,无人可帮探索与发现,那么时代的脚步则会停止。北京大学最年轻的博导刘颖在接受采访时曾这样说:“正是对生命科学的好奇心,使我有了今天的成就。”而作为青年一代的我们,更需以好奇之心,去开拓别样的人生。
合理引导,永葆好奇,愿你我都能具有一颗探索之心,在好奇心的引领下,谱写人生的华章。
1、从古至今,人类一项项的著作,一次次的进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好奇心,万有吸引力定律,浮力定律,电灯、电话的发明这些惊天动地的壮举,都是由于人们的好奇心和一一问世。 2、记得那一年,我们班的大勇同学带我们来到一座深山,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一群四年级的小学生,艰难前行着,除了大勇所有人的心情都糟糕透了,最后这家伙把我们带到一个山洞旁,我们惊呆了,一个洞?一个只有40cm左右宽的洞,大勇说:“说不定这个洞里会有海盗留下的宝藏哩!也有可能是藏宝图呢?” 3、我们都很不解,因为他的这番话实在太过于假啦,于是没有帮忙,看着他那洞边伸手掏了半天,却什么都没有。于是,我们不欢而散了。 4、我还有一位同学,小张,他热爱发明,对大千世界充满了好奇心,但他的发明终究是失败的,想像鸟一样在天空飞翔,但它发明的翅膀,让他出了意外住院半个月,他的家人也因为这件事而责怪了他很久,他也答应了家人不再乱搞飞机,在这之后,他一直没有过什么过激的行为,但我发现他一直在看关于飞机行器这方面的书籍,我暗自感叹:“真是好奇心害死猫啊!” 5、我认为人保持太多好奇心也不是什么好事啊!但过了几年后,我发现我的观点错了......这一年,我三六年级,学校举行我是“发明家”大赛,小张同学研制的太阳能飞机模型让我们眼前一亮,这种玩具与普通玩具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的电路板采用的是太阳能技术,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且在太阳下还可以无限飞行。 6、这项发明在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并且获得了5万块奖金,并且国家正准备将这种技术移植到航天飞机上。 7、好奇心,有时候并不会害死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