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关于林黛玉论文的题目

关于林黛玉论文的题目

发布时间:

关于林黛玉论文的题目

如果写黛玉葬花情节的话,《自作香坟葬落英》如果写黛玉在大观园生活的话《愁城》如果写大观园整体的话《聚若春梦散如烟》

论林黛玉的矜持及其文化意蕴 摘要:林黛玉在《红楼梦》描绘的众多女性形象中最具时代的典型意义,她作为封建末世的古典女性,虽有着一定的追求自由的叛逆意识,但同时也潜藏着封建礼教的阴影,这种阴影在“为爱而生,为爱而死”的林黛玉身上体现出来的是矜持。她的矜持具有一种丰富而深刻的文化艺术内涵,它是美学的、伦理道德的、历史的、心理的。关键词:《红楼梦》;林黛玉;矜持;文化艺术内涵 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是一个说不尽的人物形象,她生活在封建末世,是一个才貌兼备的古典美女,她为恋爱而生,为恋爱而死,孤傲任性等等,这些都是历来评论家们对她的艺术概括。然而在这个具有时代典型意义的艺术形象身上,似乎还潜藏着一股暗流,那就是封建礼教逼迫而成的淑女风度,这种风度便是林黛玉的矜持。本文将从各种角度分析林黛玉在爱情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矜持,揭示其丰富而又深刻的具有时代性的文化艺术内涵。 一林黛玉是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一棵绛珠草的化身,她具有天然的灵性,而赤霞宫神瑛侍者用甘露对她的灌溉,使她的一生饱含爱的诗情。她为爱而生,却又生在一个黑暗的时代,在无法选择的社会和家庭环境里,她经历了一场爱情劫难之后,带着她未了的爱而魂归离恨天。正如蒋和森先生所说:“生命对于她,不是一首充满诗情的恋歌,就是一场充满眼泪的磨难。在这之间,没有其他任何转身的空隙。”[1]爱情,是林黛玉生活中唯一可望见的光芒,甚至成了她生命的全部意义。她与贾宝玉同气相求,互为知己。青梅竹马的贾宝玉对林黛玉一片真情,他把林黛玉的喜怒哀乐、忧愁病痛放在心上,对她在意下心,呵护唯谨。他也是真正关心和了解林黛玉的人,他不仅知疼知热,护短争长,还深知黛玉的心思,懂得她诗中、话中甚至形体语言中包含的深义,他是黛玉的知心、知己和知音。所谓“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但黛玉却并未因此而真正幸福,她不得不在自由的恋爱中诚惶诚恐,坚守着一条心理防线,直到她生命结束。因此,在恋爱中,不管是初恋阶段还是热恋阶段,她总是不由自主地流露出她的矜持。文本有关于宝黛爱情的情节中就有许多例子,每个例子都蕴含着作者别有用心的深意,是人物在各个生活场面展现出矜持的实证。第一,宝黛共读《西厢记》。文中描写,宝玉笑道:“我就是个‘多愁多病’的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的貌。”林黛玉听了,不觉带腮连耳通红,登时直竖起两道似蹙非蹙的眉,瞪了一双似睁非睁的眼,微腮带怒,薄面含嗔,指宝玉道:“你这该死的胡说!好好儿的把这淫词艳曲弄了来,说这些混话欺负我。我告诉舅舅舅母去。”这里,曹雪芹的才子之笔用了极精当的词语把一个贵族少女那种娇羞嗔怒的神态语言刻画得入木三分,这些笔墨并不是白费的,曹雪芹的妙笔是要展示林黛玉矜持而动人的一面。第二,凤姐打趣,宝玉失态。在二十五回有这样的描写,凤姐对黛玉笑道:“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儿?”众人都大笑起来。黛玉涨红了脸,回过头去,一声儿不言语。这是一处。另一处是,“这里宝玉拉住黛玉的手,只是嘻嘻的笑,又不说话。黛玉不觉又红了脸,挣着要走。”这种描写看似细微却不难看出曹雪芹的苦心,林黛玉的形象也正是在这种点点滴滴的描写中丰满起来的,这是作者苦心经营的痕迹,因为女孩子的矜持是一种很细腻的感情流露,她的表现极其细微含蓄,不细心的人是很难描写出这种心理变化的。在此我们不得不佩服曹雪芹的细腻之笔。第三,探黛玉,比鸳鸯。二十六回,宝玉去探黛玉,黛玉在午休中说了一句“每日家情思睡昏昏”,恰好被宝玉听到了,“林黛玉自觉忘情,不觉红了脸,拿袖子遮了脸,翻身向里装睡着了。”接下来便是宝玉的言语造次了。他笑道:“好丫头,‘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鸳帐,怎舍得叠被铺床?”林黛玉登时撂下脸来,说道:“你说什么?”宝玉笑道:“我何尝说什么?”黛玉便哭道:“如今新兴的,外头听了村话来,也说给我听;看了混帐书,也来拿我取笑儿。我成了替爷们解闷的了。”一面哭着,一面下床来往外就走。在这个例子中,也许很多人都会替宝玉感到无辜,可以讲,他的言辞是一种进入“忘我”境界的自然流露,他那么爱黛玉,疼都来不及,怎么会有取笑之心呢?这只不过是黛玉自尊而害羞心理在作怪,使她一次次为维护其淑女的形象,而表现出来的矜持。宝玉的意思,黛玉是愿意接受的;她不能接受的是宝玉的表达方式。一个大家闺秀,不能随便让一个异性开玩笑,尤其不能让一个异性用轻佻的口吻称之为配偶。传统强调明媒正娶,所谓明媒正娶,即旨在以仪式的庄重性提高女性的身份和婚姻的严肃性。可以看出黛玉对身份是很看重的。第四,吵架过后有关宝黛的各个场面。在宝黛最大的一次吵架之后,宝玉去潇湘馆找黛玉,两个人在那里流泪时,因宝玉忘了带手帕,黛玉摔了手帕给他,宝玉见她摔了帕子来,忙接住拭了泪,又挨近前些,伸手拉了黛玉一只手,笑道:“我的五脏都揉碎了,你还只是哭。走罢,我同你往老太太那里去罢。”黛玉将手一摔道:“谁同你拉拉扯扯的。一天大似一天了,还是这么涎皮赖脸的,连个道理也不知道。”这一个例子最能证明黛玉的矜持,本来两个人和好了,黛玉摔手帕给他,这本是一个很有深意的情人之间的爱的表示,而宝玉拉她的手之后,接下来应该是更进一步的亲昵,但黛玉却来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弯,骂宝玉涎皮赖脸的不懂道理,其实她这里的“道理”就是封建礼教的伦理道德。可以说,这是黛玉第一次采取了自觉意识的语言和行为来维护自己矜持的淑女形象。她的矜持随着她年龄的增长也有个成长过程,长大了就没有小时那种亲密,这是女孩自觉意识中集体无意识的内化。同时他们的爱情也渐趋成熟,黛玉的矜持也表明她越来越矛盾和痛苦。正像王昆仑所讲:“越当爱情需要发展的时候,才会意识到封建礼教束缚的严紧,因此使这姑娘表现出爱悦的反面。……宝黛之间开始了内心与行迹两方相矛盾的痛苦了。”[2]第三十二回,黛玉听到宝玉在人前说:“林妹妹不说这样混帐话,若说这话,我也和他生分了。”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这时她所惊者乃宝玉在人前称扬于她,其亲热厚密,竟不避嫌疑。再有就是宝玉一面说,一面禁不住抬起手来替她拭泪。黛玉忙向后退了几步,说道:“你又要死了,这么动手动脚的!”但她后来又因自己的话而后悔,看到宝玉急得一脸汗,也近前伸手替他拭面上的汗。这是何等的矛盾!第三十四回,宝玉被打,黛玉去看他时,知道凤姐来了,连忙立起身就要走,她怕被看到她因为哭泣而肿得像桃儿一样的眼睛,怕别人取笑她。第四十五回,黛玉因为自己说了“戴上那个,成了画儿上画的和戏上扮的渔婆儿了”这句话的未忖度而后悔,羞的脸飞红。等等这些例子,无一不在说明黛玉内心深处的那一方不可侵犯的领土,那是封建社会里一般女子都有的道德意念,林黛玉也有,在这一方土地上她用自己的尊严搭建起一座城堡,里面就住着她的矜持。综上所有的例子,可以看到黛玉在自觉或不自觉中流露出来的矜持,不是脸红就是生气,不是着急跺脚就是流泪。然而这些无意识的动作表情只能说明林黛玉的纯真直率。她叛逆,但她也受到封建礼教的约束,她也是个大家闺秀,在她的骨子里这种烙印是去不掉的,只是她比其他女子表现得较为自然而耐人寻味而已。这是曹雪芹的高明之处。他塑造了一个更完美的古典美女,让她更真实地体现时代的内容。用红学家的话来概括为:“这一艺术形象为什么这样深入人心,也许,我们最先想到的是爱情,悲剧的爱情。”“林黛玉所以能打动人们,因为她是一个黑暗世界里的叛逆者,她体现着那一时代妇女们的某些希望和痛苦。”[3]林黛玉在爱情中所表现出来的矜持,对于活在那个时代的她来说是必要的,而且是女性美的体现,但林黛玉的这种美却是在矛盾中体现的,她敢于冲破一些禁忌和宝玉自由恋爱,又不由自主地流露出她的矜持,确实令人心动而怜爱。她的这种矜持给她增添了许多女性阴柔美的韵味。小说中的其他女性也有其矜持,例如宝钗,但她的矜持是对封建礼教的绝对遵从,是与封建势力水乳交融的一个淑女形象,她总体上端庄稳重,却没有少女纯真的性情,像封建社会铸造出来的木偶一样,很骄矜,造作。林黛玉总体上却是天然去雕琢的纯真美,在她可爱的叛逆中时而无意识地表露出她的矜持,这种矜持是在矛盾中产生的,那些例子证明,她在渴望宝玉的表白与害怕中挣扎,种种矜持是她沉重的精神枷锁的无意识体现。尽管说她的矜持是必要的,但也使她在爱情中失去了一些机会,也是一种悲剧。这也是王昆仑先生所说的宝黛恋爱的深刻和特殊之处,“一方面爱的火焰非常炽烈,一方面爱的情绪又无法交流。”“在特殊环境的规定之下,他们的爱情只能是严石重压下的激流,浓云包围中的暗月;具体说,他们只能有无声的渴望,过敏的猜疑和浪费的争吵,而不能有现代人的明朗通畅。”[4]这就是那个时代必要的矜持。在爱情中,林黛玉是矜持到底的,她最后毅然地绝粒,以求速死来对那个阴冷而潮湿的社会作最高形式的抗议,从另一种意义上讲,这也是她最矜持的一种抗议。当然,作为一个复杂的人物形象,黛玉在与宝玉的接触中也有很多不避嫌的地方,像第十九回中就写到有一天黛玉自在床上歇午觉,宝玉将黛玉唤醒,和黛玉歪着说话儿,乃至宝玉将两手呵了两口,便伸手向黛玉膈肢窝内两肋下乱挠。在这个例子中,他们的关系还只是处于朦胧中的初恋阶段,他们这种亲密是一种自由活泼的接触。他们自小就被贾母安排住在一起,青梅竹马的感情自然而然地使他们自小与别人不同,像第二十七回宝钗的想法所暗示的那样:“宝玉和黛玉是从小儿一处长大的,他兄妹间多有不避嫌疑之处,嘲笑无忌,喜怒无常。”在长辈们的眼里,那时的他们只不过是两小无猜的兄妹,他们并没有拿着男女授受不亲的眼光来看待他们的亲密行为,基于此,宝黛之间自然就有较多的自由恋爱空间,也就有了较多的不避嫌之处。然而,如上文所述,黛玉的矜持是有个成长过程的,当她越接近当时一般女子的结婚年龄时,她的矜持就日益凸现了,上述例子已证明。但如第五十四回中写到的这种例子,即贾母命宝玉为姐妹们斟酒并要求他们都要饮干,而宝玉至黛玉前,“偏他不饮,拿起杯来,放在宝玉唇上边,宝玉一气饮干。”黛玉这一不避嫌的举措应是她性格中任性反抗的一面,这一面我们并未否认,但也并不能因此而否认她骨子里尚存的矜持。若深入体味,这应是她与宝玉之间一个默契的地方,是一种情不自禁的真情流露,只能说明他们的情意之深。二从传统文化的审美艺术角度来看,以矜持端庄、温文尔雅为特征的女性美观念是明末清初小说戏曲家塑造理想女性形象时的自觉意识。到曹雪芹的笔下,尽管有所突破,但还不彻底,因此林黛玉的矜持是曹雪芹在塑造时抹不去的传统女性美观念意识驱动下的一个投影。从美学上来分析,这个投影是优美而可贵的,不仅是一种神韵美,也是一种情态美。但不管是文化层面还是美学层面,这两个层面都是相联系的,因为明清小说戏曲中的女性形象展示的多方面的美学内蕴与中国传统女性文化对女性德、容、言、功的要求密不可分。作为小说家,其创作心理必然带有时代性,曹雪芹生活在清代,清代许多积淀下来的文化氛围难免会影响他的思想,进而影响他所创作的人物。就他对女性美观念这一思想意识而言,发展到清代,在中国传统女性文化的影响下,必然带有其时代的审美准则。综观中国传统女性文化,历史上开始对女性行为规范,可以追溯到周代。周代有关女性行为规范的规定,所贯穿的思想:一是男女有别,一是男尊女卑。在先秦诸子的著述中,就包含着许多有关女性行为规范的内容。像孟子对“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的行为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他赞同男女有别,认为“男女授受不亲”,而对某些不得不“相授”的行为,则提出了“礼”与“权”的行为准则。像这类例子的著述还有很多,总之他们对待女性的态度基本上是轻视的、贬低的。秦汉时代,国家开始以法令的形式推行礼教。就对女性行为的规范而言,强化了女性的“贞”的意识。汉代开始就出现了专门的女教书,这就是班昭的《女诫》和刘向的《列女传》。在这些传统的集体意识的熏染下,随着社会对女性“德行”的关注,特别是女教书的流播,明清时代逐渐形成了女性美的另一传统,即注重品德修养,强调内在气质与外在举止相统一,以端庄、文雅、谦和、含蓄为外在特征,以深切地体现出封建社会的道德伦理规范为内在特征的女性美传统。这种女性美的标准渐渐地就演绎为一种固定的模式,以致对中国人的审美意识、女性观念都产生了深刻影响。曹雪芹毫无例外地也以这一模式去构造他的人物形象,像宝钗、李纨,她们都是端庄谦和的典型,而黛玉,则是作者力图突破固有的审美模式但有所保留的叛逆女性,事实已证明黛玉也是那一时代的一个淑女,是一个独特的古典淑女,前面大量的例子已经证明林黛玉她矜持含蓄的一面。曹雪芹保留了这一面必要而能体现女性优美的旗帜。黛玉的美正如一评论所言:“她全然是浸透着中国优秀古典文学和精神传统的优美形象,是被中华民族的历史杰出诗人所熏陶出来的有着浓郁诗人气质的少女,是一个相当诗化了的清气逼人的人物,有着一种说不出的神韵美,有着惊世骇俗的独特风采。”“这是一个接近完美的人物,显示了一种综合美,既不缺乏女子所特有的温柔,缠绵,更有着一般女子所难具有的某些似乎只属于男子的可贵品质。”[5] 另外,林黛玉在爱情中的娇嗔矜持,实际上也是对宝玉爱极了的表现,是“情重愈斟情”,是“求全之毁”。她的平等观念使她决不容许宝玉不专情于她,而作为一个贵族小姐,她又不敢正面表白爱情,所以只得以或哭或恼的方式去进行试探,同时发泄自己的不满。这正好表现了女子所特有的情态美,正是《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中第八回回前所评点:“幻情浓处故多嗔,岂独颦儿爱妒人”。西方美学重视空间感,中国美学则重视生命感,表现在东方艺术非常着重“灵”而排斥“肉”的诱惑,中国艺术不管其内容所反映是什么,都有一个“灵”在跳跃,中国人对人的评价,向来注重的是气质、风度、人格、教养等。林黛玉的矜持正体现着一种教养和人格美,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人格美是我们的感觉能领悟的世界中的最高的美。”[6]林黛玉在人格上的尊严使她一心想着宝玉,却又不明说,也不许宝玉挑明,在那里一味相思,埋怨伤心,生病。这即是其内在气质与外在特征的糅合体现。可以说,人品的外表神态和内在素质的一致,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黛玉形象的美学准则。三《红楼梦》写了宝黛爱情,但不仅仅是为了歌颂他们的爱情,为的是写使他们爱情一波三折的背后东西,曹雪芹刻画林黛玉的矜持,不仅仅是为了表现其古典含蓄美,为的也是写使她矜持背后的社会内容。曹雪芹结合清朝封建末世的时代特征来塑造贵族少女林黛玉的形象是反映现实的。林黛玉首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具有人的复杂性的活生生的形象,她是一个富有社会内容的活人,反映着十八世纪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风貌,因此这个人物形象远大于思想,是一个典型性很高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而不是缺乏真实性的单一的公式化概念化的人物。林黛玉之所以矜持,用蒋和森的话说:“这一方面是由于这个少女始终没有脱去金闺小姐的阶级本性,同时又是由于在她的身上堆积着太厚的历史层岩。”[7]那是怎样的一种“历史层岩”呢?正像宝玉的“多情”一样,黛玉的“矜持”具有极其丰富、极其深刻的社会内涵,是这两个伟大的艺术典型最动人之处和文本的精粹所在。《红楼梦》孕育和诞生的年代,正是清王朝号称极盛的康、雍、乾时期,是封建中国最后一度的回光返照。表面上歌舞升平,政局稳定,而骨子里却充溢着沉积已久的历史苦闷和难以界说的种种骚动。古老的封建中国在政治伦理中心和宗法小农经济的控制下,已绵延了两千年,时日既久,生机渐衰,为在封闭的旧壳内谋求稳定的局面,无数的士人怀着“补天”的理想走完了艰难的一生:程颢、程熙、朱熹、方孝孺、张居正、黄道周……历史发展的悲剧内涵令人沉思。而明代中叶带有异质倾向的局部商品经济和个性自由的呐喊,随着明末的动荡和清兵入关,亦已萎缩成心理的潜流。于是,伴随着“康乾盛世”的到来,探索者陷入迷茫之中,即使有个别敏锐的士子感悟到“天”已残破难补,但却无法从历史发展的理论高度解释盛世内衰的具体内涵,无法跳出或回归、或虚无、或放纵这古老中国晚期探求者的三界五常。文学上,经过明中叶感情的高扬,易代之际发生了变化,变得历史反省的意味很浓:深沉、冷静而又感伤苦涩。《桃花扇》、《长生殿》、纳兰词、《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风雨凄凉、人世沧桑的喟叹映现出一个阶级层共同的时代感受,那正是近于绝望的、飘零无根的先进知识分子的心灵悲音。①这是沉郁的历史大背景。林黛玉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之下诞生的,在一定程度上,她寄托着文人士子的情怀,而就她的矜持这一点来讲,不难想象这是一个人在追求个性自由中不定时的窒息。难以摆脱的大背景是造成这种窒息的闷气。在文化系统中,伦理道德是对社会生活秩序和个体生命秩序的深层设计。于是林黛玉在追求自己的爱情时内心总存在着一股阻力,使她做出一些并不希望出现而又不自觉要出现的矜持,这就是伦理道德对个性生命序的深层设计。爱情,在那个时代,就意味着对整个社会秩序的严重叛乱。封建统治者所“恶”的并不是淫乱,而是正当的爱情。因为如果容许爱情自由,势必打破男尊女卑、一夫多妻、宗法制度等一系列封建秩序,而且为封建专制者最禁忌的人权也将势必通过爱情自由、婚姻自主而得到苏醒。伦理道德往往是和历史相结合的,历史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它包含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问题,所有出现的深刻问题都会形成一种历史气质,历史心理。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在历史的演变下形成的气质同样会强加于每个人,进而内化为人们的自觉意识。例如封建社会强加于人,进而内化为当时女性自觉意识的“淑女”气质。所谓“封建淑女”,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很难有严格的界定,即使从《诗经?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算起,在中国几千年历史长河中,它的内涵也经历了复杂的变化。在封建道德的辞典里,满足“三从四德”的要求,符合“德言工容”的标准,在“才”与“德”的关系中,又遵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原则,这样的女子,是大体可以称作“封建淑女”的。虽然明清时代的一些有识之士,如李贽、颜元、汪中、袁枚等都曾就妇女的“节”、“礼”、“学”、“见”等问题提出过自己的见解,但整个社会的总体看法并未能因之改变。②黛玉身上也无疑保留了“封建淑女”的部分气质特点,但又基于个人修养和所处环境的不同,表现出鲜明的个人特点和时代风尚,她是一个“淑女的理想化”人物形象。黛玉渴望和追求心中“美好”的真谛、纯真的爱情,却受到封建传统的无形压抑,以及封建家族的重重阻挠,在无限凄苦中魂归离恨天。如果说《红楼梦》产生的年代是导致黛玉矜持一面的大背景,那么说贾府环境则是不可忽略的具体背景。大背景笼罩着整个社会,具体的环境则是大背景的现实体现。贾府是“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实质上是封建社会的缩影。因此,贾府自有一定之规,即“凭他有什么刁钻古怪的毛病,见了外人,还是要行出正经礼教来的”,“若一味地只管没里没外,不与大人争光,凭他生得怎样,也是该打死的”。在讲究“横竖礼体不错”的贾府,面对这条绝不含糊的硬指标,孙辈的外来客林黛玉更无特殊化的任何理由。她来到贾府之后,且不说集体无意识的驱动和特定环境的暗示,单就客观条件看,贾府也并未对她放任自流。抵达当晚,贾府就配齐了整套侍从班子,其中包括“凡饮食、言语、行步、礼节皆教之”的四位教引嬷嬷。此外,长辈平辈甚至丫环也不时指点。而大观园看似众姐妹自由的天地,但它始终是在贾府的围墙之内的,置身其中的女儿们也是脱不开封建礼教的桎梏的,它未尝不可以被看作是拘役女儿们、使她们行动不得自由活动的牢笼,就如同龄官对提着笼中雀的贾蔷说的:“你们家把好好的人弄了来,关在这牢坑里学这个牢什子还不算,你这会子又弄个雀儿来,也偏生干这个!”在大观园中,林黛玉无疑是最具自我意识、最具独立个性的女性形象。但她在面对现实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孤傲、反抗和叛逆,其实也是颇为有限的,即使她借以嘲笑、挖苦他人的思想前提仍是深深依赖于传统的价值标准的。她一方面痛恨自己所处的混乱污秽的社会环境,以实际行动向之宣战;一方面为了生存,她又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向现实低头。生活对于她来说是无边无际的矛盾和痛苦。总之,不管是从历史的角度,还是封建伦理道德的角度来看,林黛玉的矜持表现是必然的。她的..................... 参考文献: 1、[1][3][7][8][9]蒋和森,红楼梦论稿?林黛玉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2][4]王昆仑文集?林黛玉的恋爱悲剧[M],北京团结出版社,1988。 3、[5]蒋晓兰,论林黛玉的真与美[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 4、[6]辛未艾译,车尔尼雪夫斯基论文学?中卷[M],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注释: ①本处论点参阅了李汉秋,胡益民:《清代小说》,安徽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96—197页。 ②参阅唐富龄:《明清文学史?清代卷》,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版。

爱怜说 闯进红楼,是那么的突然。沿着观园的幽静曲径,漫天飞舞的花瓣,渐渐清晰的是一抹倩影--黛玉。是她,手把花锄孑立树下空悲切,鸟鸣苦若啼血。我慢慢走近,你将落花拾起,又轻轻放入花篮,那瞬间,深深烙刻在我的心底。心疼,绽放在胸口。 喜欢黛玉的慧。初入贾府,不肯多行一步路,不愿多说一句话,时时在意,处处留心。你是那般挑剔的人儿,小心翼翼地维持着自己的坚强。你会笑着婉谢舅母的挽留,你会静答外祖母的问话,你的聪慧是低调的含蓄的。 喜欢黛玉的才。元妃省亲宴上,你随意应景的一首诗却得到赞赏。你的菊花诗夺魁,远远高于众人。你的一首葬花吟成千古绝唱。你重建海棠诗社,不放弃对才学的坚持。你的才情,是大观园众姐妹中的佼佼者,令人惊叹。 喜欢黛玉的伶。他人眼中的刻薄,却是你独有的韵味,再无人有你那份自然与脱俗。就连宝姐姐也不经捏捏你的脸蛋,笑说“真真这颦丫头的一张嘴,让人恨也不是,喜欢也不是”。在复杂的大家庭,你只是冷冷的用你那比刀子还尖的语言讽刺这一切,是你暗暗的抵制。你的伶牙利齿,却如此惹人喜爱。 喜欢黛玉的闹。一句母蝗虫惹的大家笑倒一片,你自己却一脸天真的模样。你带着头闹,又转头斥李纨不带姐妹刺绣倒领着头顽,招的李纨哭笑不得。你的嘻闹,是不顾其他的,清新优雅,使人打心眼里跟着你开心。 看,黛玉,你还是很幸福的,有贾母的宠爱,有姐妹的呵护,有宝玉的相知。可是,你为何总是深锁黛眉?你的笑靥那么少。其实,你的笑纯净,绝美,只是你忘了。我多想早点与你结识,带阳光给你的日子,让你笑容长在。

对于林黛玉的研究论文

弱不禁风,敏感,浅殇式微笑2010回答

浅论林黛玉的诗词才艺 黛玉的灵心慧性,不止一般意义上的多才,既是天性所赋,也是教养所得,有其深刻的文化背景。且看她在同香菱论诗时,见解是何等的精到。她告诉香菱:初学诗,不能看见了浅近的就爱,如果那样,“一入了格局,再学不出来了。”于是,她向香菱介绍说:“你若真心想写,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篇,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不用一年的功夫,不愁不是诗翁了。”从艺术上看,林黛玉的这些诗歌见解不正是说明了她对前人的学习和继承吗?“庄生蝶”、“陶令盟”的种种因子,潜移默化地溶解在她的血液之中,使得自幼颖悟的林黛玉获得了一种十分相宜的文化土壤。 黛玉论诗,首推王维。王维系盛唐山水田园诗派集大成者,他的山水田园诗,在继承和发展由陶渊明、谢灵运所确立的田园诗和山水诗的精神旨趣和审美方式的基础上,以自己所擅,将诗情与画意融为一体,达到了近乎完美的境界。苏轼有“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书摩诘蓝田烟雨图》)的说法。王维在他的创作后期集中写了大量栖心于田园山水的著名诗篇,这类题材的诗,往往以五言见长,尤其是五律,代表了王维诗歌最主要的特色与成就。他的田园诗大多是集中了田园风光中最美而又最有普遍性的特征,以最单纯的色彩、明净的构图和清晰的层次来组成一幅幅明朗优美、清新淡雅的图画,并寄托了他超然尘俗、反璞归真的生活理想。这种意趣在黛玉代宝玉作的《杏帘在望》有很明显的体现: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韮绿,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首联将“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意境移入,却又不落窠臼,另辟蹊径。颔联、颈联既有山水气,更有田家风味;既有从大处落笔的宏大开阔之景,又有于细微中见精神的细小之景,无不情景交融,有声有色,简直一幅绝美的图画。由“十里稻花香”,我们不难想起辛弃疾的“稻花香里说丰年”,而尾联正由此结,若说此诗清新、自然的风格颇似陶渊明,那么诗中的气象,很有盛唐之音,则更近王维了。 而以王维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不仅继承陶谢诗的精神旨趣和审美方式,而且在艺术表现上也始终以崇尚陶谢为本。大体说来,田园诗以崇陶为主,山水诗则以融合大谢和小谢为主。陶渊明的田园诗以写意为主,诗中的景大都有寓意,带着诗人强烈的主观色彩,甚至不是眼前实有之景。谢灵运往往是刻板写实,客观地写景。[2]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黛玉于元妃省亲时所作的两首应制诗和以后作的三首菊花诗则在较大程度上受了陶诗的影响。 陶渊明诗的风格平淡自然,恬静肃穆,富有意境美,绝少采用奇特的夸张、华丽的词藻和浓艳的色彩,一切皆自然而然、平平淡淡,使陶诗呈现出清明淡远的意境,平淡之中有着隽永的韵味。我们不妨再分析一下元妃省亲时黛玉所作的那首《世外仙源匾额》,即是应制诗,本不易大展其才,但题目却深合她的脾胃,故而前四句作得非常好:“名园筑何处,仙境别红尘。借得山川秀,添来景物新。”从风格上讲,很脱俗、自然、新奇,而这正是陶诗的精髓。后面的“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若单独看,较之前面没什么新意,大概被应制局限了吧。在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中,《咏菊》、《问菊》、《菊梦》以其真挚、深沉的感情和娴熟、灵活的技巧一举夺魁。三首诗,首首提到陶渊明:“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咏菊》),“喃喃负手扣东篱”(《问菊》),“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菊梦》)。当然,其他人的诗也有涉及的。不过,从由菊引到陶渊明,再领悟到其高风者,唯黛玉而已:“孤标傲世”,是秋菊的特点,也是陶渊明的个性;还有传唱千古的高风亮节! 黛玉的诗论中,除首推王摩诘的五言律之外,继而又向香菱推荐了杜子美的七言律和李青莲的七言绝句,并在此基础上例举了谢灵运、庾信、鲍照等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杜甫、李白、王维等,都对前人的创作方法乃至风格有所继承,而这点在杜诗中表现的尤为明显。《新唐书·杜甫传》中说:“至甫,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杜诗博大精深,风骨神情兼备,虽学习古人,但仍是杜甫的面貌,是杜甫的精神体魄,找不到似曾相识之嫌。 杜甫的律诗成就堪称唐人之最,这历来为论诗者所公认。杜甫精心研悉声律,达到苦心孤诣的程度,无论五律抑或七律,都是以精严的格律创造出浑然一体的审美境界。杜甫的律诗,既流丽典雅,又壮美深折;既音调和谐,又深沉蕴藉。尤其在句式句法的变化上,在音律的转折拗救上,是过去律诗所不能比拟的。此外,杜律用典开了唐代律诗的先河。杜甫使事数典,得心应手。如《题张氏隐居》的“霁潭鳣发发,春草鹿呦呦。杜酒偏劳劝,张梨不外求。”既引自《诗经》的《卫风·硕人》以鳣为江东黄鱼的典故,又引自《呦呦鹿鸣》,又引自曹操乐府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又引自谢灵运的“得性不外求”的句子,这些均不留痕迹。杜甫造境造意,出自于古,又能化古为用,遂意出入,曲折自如。由于杜甫虚怀若谷地向前人学习,使他的诗从兼采众长进而铸造出自己汪涵恣肆、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终成一代“诗圣”。 因此,黛玉要求香菱学习杜诗,“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即是私淑名师的意思。她既有此见解,想必她自己亦是如此一步步学来的。我们细细研读黛玉的诗作,不难发现她的律诗在对仗、格律上都是极为工整的。诸如:“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咏白海棠》)“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咏菊》)“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菊梦》)“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螃蟹咏》)等等。而黛玉的诗中,也多用典故:“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世外仙源》)一句中,“金谷酒”即典出晋代石崇曾于家中的金谷园宴请宾客,“命赋诗,不成者,罚酒三斗”之事。“独把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葬花吟》)这一句就化用了两个典故:一是湘妃哭舜,泣血染竹枝成斑;二是蜀帝魂化杜鹃鸟,啼血染花枝,花即杜鹃花。“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 (《题帕三绝》),亦用了尧之二女娥皇、女英湘江哭舜之典。“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菊梦》)引自《庄子·齐物论》中庄周梦中化蝶事点“梦”。典故的妙用,不仅反映了黛玉渊博的学识、敏慧的诗才,也使我们得由那些纤辞丽句中一窥她“孤标傲世”的精神世界,及“质本洁来还洁去”的高尚情操。 黛玉作诗,常“提笔一挥而就”(第三十七回),词句也似信口拈来,但却有一种自然天成、不加粉饰的韵味。这种境界多学自李白。 李白以绝句称雄于诗史。他的绝句含蓄蕴藉而又自然天成,仿佛冲口而出,却又韵致无穷。五绝中如《独坐敬亭山》、《秋浦歌》、《静夜思》、《劳劳亭》等等,都是清莹灵动而又韵味十足的名作。李白绝句中成就最高的,当推七绝。他的七绝,不仅写得自然含蓄,而且境界高远,名篇甚多。试看:“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是天地非人间。”(《山中问答》)“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山中与幽人对酌》)等等,可以看出,李白的七绝都是写一时灵悟的片刻情思,不着意刻画,亦未用力锤炼,而浑然天成,但又有无限情味隐现其间。宋人王安石曾提出“天然”来评价李诗: 诗人各有所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此李白所得也。“或看 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此老杜所得也。“横空盘硬语,妥帖力 排奡”,此韩愈所得也。(《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引) 这段话很有名,特别是说李白的这几句影响很大。“天然去雕饰”并不是率笔而成即可达到,是有其长期作诗的功力为基础的。“去雕饰”是不尚雕饰,或去掉斧凿的痕迹,语似脱口而出,句似偶然而得,其实常常是花过不少斟酌功夫的。 黛玉所作的《题帕三绝》和《五美吟》就颇有李诗“自然”之风。《题帕三绝》就其技巧说,够不上是《红楼梦》诗词中的上乘,但要知道这诗不是“作”出来的,而是“哭”出来的,其价值就在于感情之真!全诗以“泪”贯穿始终,暗寓黛玉的一生将为宝玉泪尽而逝。今且看其一:“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此句问得真切,一个“谁”字,直接把她的深情指向宝玉,感情表露得极其大胆,同时“谁”字还包涵了不尽的疑问。此诗写尽了黛玉此时幸福、伤悲、忧虑交织的心境,给她的爱情抹上了一缕凄美的色彩。《五美吟》所吟咏的五个女子,除传说人物红拂外都是悲剧人物。黛玉选择她们来作诗的题材,是为抒发自己平素的哀怨。黛玉嗟叹“一代倾城”的西施如江水东流,其命运之不幸,远在白头浣纱的“东村女”之上。在《虞姬》一诗中,她鄙薄苟且求荣、甘心得到耻辱下场的黥布、彭越,觉得不如虞美人“饮剑”于楚帐,是借此寄托她自己“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的志愿。她讽刺汉元帝大权旁落,听命于画工,表现了自己不肯听人摆布的独立性格。她惋惜绿珠临危以死相报石崇,可见其在爱情上重在意气相感,精神上有默契。她钦佩红拂卓识敢为,能冲破权势与礼教的“羁縻”,更突出表现了她大胆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理想的叛逆思想。“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西施》)“绝艳惊人出汉宫,红颜薄命古今同。”(《明妃》)“长揖雄谈态自殊,美人巨眼识穷途。”(《红拂》)等,皆语似天然,不以华辞丽藻多加修饰,读来煞是顺口。这种不着痕迹的功夫,也正突出了黛玉在诗词创作上的成就,使得她当之无愧地成为大观园中第一号才女! 黛玉何以有如此深厚的学养呢?这是由于她个人的命运遭遇,以及自身的知识才情等多方面综合因素成的,从而成全了她特有的诗人气质。 她出生于一个世袭侯爵、支庶不盛的书香门第,自幼便读书识字,六岁时就已读了《四书》,为其日后打下了扎实的文学功底。但是她先天体质纤弱,又遇母亲早丧,使她的童年生活笼罩上了一层不散的忧郁。当她为“减轻父亲的内顾之忧”,只身来到正是“花柳繁华”的荣国府时,便表现出“步步小心,时时在意,唯恐被别人耻笑了去”的孤女的强烈自尊。不久,她的父亲又去世了。当她料理完丧事,再次踏进荣国府时,已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无家可归来投靠贾府的穷亲戚了。这一系列的遭遇,以及周身环境的尔虞我诈,令她原本就敏感的内心又多了几分忧郁:大观园中的繁华热闹,别人家的笑语温情,乃至自然界的落花飞絮、秋风秋雨等等,都能触动她心底的那根哀痛之弦,并在她日常所作的诗歌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我们民族文化的精神传统,特别是优秀的中国古典诗歌,把风神灵秀的林黛玉塑造得更加美丽了。黛玉不仅学习前人的诗作,更学到了他们的品藻。这就使得她的一言一行、多愁善感之中,发散着一种“美人香草”的韵味和清气逼人的风格。那“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的潇湘馆有一种超俗的美,仿佛蕴涵着几分黛玉的气质。尤其是她喜爱的“那几竿竹子”,“只是水竹,清而有节”,象征了她高洁的品格,亦是她的人生理想与志趣之所在。傍竹而居,更令黛玉身上增添了几分晋人的风神潇洒。 这个具有诗人气质的少女,用诗人的眼观察周围的山水草木、花鸟虫鱼,用诗人的心体味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她用她细腻的笔触抒写她的人生。从她的诗中,我们可以体味到一种凄艳的美,一种脆弱的美,一种绝望的美,一种最后的美。这亦使她表现出不同于众的学养和韵致。无怪乎脂砚斋评价她:“其以兰为心,以玉为骨,以莲为舌,以冰为神,真真绝倒天下之裙钗矣。” 总而言之,通过对林黛玉诗作的初步探究,可知其善以诗抒情、以诗言志的敏慧诗才。并且我们还发现,黛玉诗作融摩诘、渊明之清新淡远;师子美之格律用典;悟青莲之“天然”无饰,无怪乎其诗才高出侪辈许多,同时她的学养也促成了她“诗魂”的独特魅力。

林黛玉论文的开题报告

在《红楼梦》中,林黛玉可能是个神仙,可望不可及,似乎也是一种姻缘,不想命运如此多作弄,其特点可概括为“凄美”二字。“凄”则主要表现在林黛玉的“身世凄凉、纤弱多病”,“美”则表现在“外在、内涵、艺术”这几个方面。两者相加就构成了林黛玉“凄美”的悲剧形象。外在之凄美初见黛玉,作者并未直接着墨来描绘她的美,而是巧借凤姐的嘴及宝玉的眼来突出林黛玉的绝世美丽。心直口快的凤姐一见黛玉即惊叹:“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儿!我今日才算看见了!”而在宝玉的眼中:“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好一个“袅袅婷婷的女儿”、“神仙似的妹妹”!笔至此处,一个活生生的“绝美”黛玉已跃然纸上,这便是林黛玉的“外在之凄美”。 内在之凄美林黛玉是敏感而善良的,她寄人篱下的处境让她总是小心翼翼的为人处事,“生怕被人看轻了去”的心态;另一方面,一个兰心慧质的女孩儿的小心眼儿更可以为她增添些“灵慧与可爱”之处,从而使林黛玉这个角色的塑造变得更加生动、有血有肉、感人至深。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在较大部分的一些的文学作品中,作者们往往对正面的角色作太多的褒扬而使主人公几达神化的程度,这就导致人物的塑造脱离了现实生活变得空泛无趣、了无动人之情了。在黛玉的善良方面,我们又可以从她与宝钗相处的文字里边看得出来,尽管两人在平日里为情所累而有些磨擦,而至后来待宝钗“竟更比他人好十倍”,还把宝钗让她“每日吃上等燕窝一两以滋阴补气”当作是宝钗对她的体贴。再者我们还可以从她教香菱作诗“诲人不倦”以及她的葬花之举等事可以看出她内心的善良。事实证明,越到后来“大得下人之心”的不是常“施下人以小恩”的宝钗,而“以诚相待,啥也不瞒人”的黛玉,其出自本性的善良与坦诚也由此可见一斑。本是天外飞仙,何故凄凉如是?曹翁笔墨之神,亦在于此,一方面让黛玉“美丽”到极至,一方面又让她“凄凉”而至身死!于是乎,一个跨越无数时空的、恒久的悲剧性人物--“凄美的林黛玉”至此“雕塑”而成,“活生生”站在你的面前,让人为她尽情的感痛伤心,耿耿而不能忘怀。人物形象之具体分析作为荣国府的至亲贵戚,林黛玉也不例外地是那一社会统治阶级中人。她出生于一个世袭侯爵、支庶不盛的书香门第,这就是为那一时代不少人羡慕不已的所谓“清贵之家”。官僚的父亲,因为“聊解膝下荒凉之叹”,把这个独生女儿提到男子的待遇来抚养,从小便教她读书识字,爱之如“掌上明珠”。看来,她有着一段比较娇惯的、不受拘束的童年生活。但是,由于先天的体质纤弱,再加上母亲的早丧,使我们又看到,在她的童年生活中,又笼罩着一层不散的忧郁。这个清贵的官僚家庭,似乎没有来得及对她进行更多的阶级教养;也似乎没有来得及把那一社会给女人所规定的一切,带给她以深刻的感受;而是只给她的终身留下了一个空洞而温暖的回忆,让她向社会人生迈开了第一步。为了“减轻父亲的内顾之忧”,她来到了正是“花柳繁华”的荣国府。当她一跨进荣国府的大门,立刻就被封建家庭里面的“脉脉温情”包裹住了。贾母把她“搂入怀中,心肝儿肉的叫着哭起来”;王夫人吩咐人拿出缎子来为她裁衣裳;凤姐也携着她的手说:“要什么吃的,什么顽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不好,也只管告诉我”,并且又立即叫人赶紧去为她收拾住房……。这个远道而来的外孙女儿,不仅一登门槛就受到了这样盛情的接待,而且此后贾母对她的“万般怜爱”,既把迎春、探春、惜春三个孙女“倒且靠后”了,而且“饮食起居,一如宝玉”。的确,在荣国府里谁曾受到过这样的宠遇?怜爱已经达到至高的程度了。荣国府里的人们,谁不对这个“举止言谈不俗”的姑娘,投过来尊敬的、热络的目光?不仅如此,那个使她一见之后便发生异样感觉的表兄,又与她“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止同息”,其亲密处,“亦较别个不同”……还是启开了那绝代悲剧的序幕?复杂的生活现象,首先就是为我们展开了这样的“人生之谜”。初到荣国府时,我们看到林黛玉留神地观看着一切,彬彬有礼地应接着一切。她似乎谨记着母亲的遗言:“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因此她“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要多说一句话,不可多行一步路”……这样谨小慎微地做人,也许自有它的好处吧?可是,我们又看到,她似乎并没有认真这样做。她很快地就给荣国府的人们,留下了“孤高自许、目无下尘”的印象。原来,她初来时的那种“留心”、“在意”等等,只不过是从这样的一个动机出发:“恐被人耻笑了去。”毋怪乎她没有给人留下多少好感,而只是让我们知道,这是一个有着高度自尊心的少女。但是,命运仿佛恶意地拨弄着她,不久她的父亲又死去了。当她回到故乡去料理过丧事,再回到荣国府中来时,这时她已经不是来此作客的扬州盐课林老爷的小姐了,而实际上已经是一个无家可归的前来投靠贾府的亲戚了。处在这样的情势下面,自尊心显然失去了安放的地方,而她的“孤高自许”也显得更加不合时宜了。但是,这处境的改变,并没有使这个少女的生活态度也跟着改变起来,而是似乎更加挑起了她的心高气傲,更加使她多疑地注视着周围,唯恐有人对她怀着歧视和轻蔑。周瑞家的送来了两枝宫花,她首先注意的不是它的“维妙新巧”,而是是否“别人不挑剩下的”。元春归省时,大家赋诗行乐,她本可以随声歌颂一番,但她一心只想“大展奇才,好将众人压倒”,后因不能“违谕多做”,便“胡乱做一首五言律应命”。贾母为薛宝钗庆祝生辰,她心里感到不快,这原是不宜流于言表的,但她偏偏露出“不忿之意”。史湘云说她像戏台上的小旦,众人都笑着附和,她本来也是可以一笑付之的,但她却敏感地觉得,这样的拿她和“戏子”相比,是一种带有轻蔑意味的“取笑”,因此大为不满,不禁怒形于色……看来,在这个少女的身上,有着太多的敏感和自尊。她的气量显得是如此的狭小。但这一切,总是由于在她的内心深处,有一个解不开的隐痛,这就是她的依人为活的命运。她不安于这种命运,但又无法摆脱这种命运。这种矛盾,经常扭曲着她的感情和心理,于是她的心境就永远得不到平静,并且招惹着许多看来是不必要的烦恼和痛苦。有一次,她去敲怡红院的门,晴雯误以为是丫头,便拒绝开门。这个纯粹的误会,想不到竟是这么严重地挫伤了她。如果她真的在门外“高声问她”,事情也就解决了。但寄人篱下的处境,不容她多想,只是立刻在她的心里唤起了这样的感觉:“如今父母双亡,无依无靠,现在他家依栖,如今认真怄气,也觉没趣。”真的,再没有甚么比损害了这个少女的自尊和触痛了她的依人为活的命运,更能使她伤心的了。那一夜,她“倚着床栏杆,两手抱着膝,眼睛含着泪,好似木雕泥塑一般,直坐到二更多天,方才睡了”。第二天,她看见落花满地,便触景生情地写出了那篇有名的《葬花词》。落花,把那一时代,只能任人践踏不能由自己主宰的妇女命运,在她的心里唤醒了。但是,这个少女不能认识得更多,她把这种命运的不能解除,都归因于自己的没有家。于是,她害上了无可解除的思家的忧郁症。大观园里的繁华热闹,别人家中的笑语温情,乃至自然界的落花飞絮、秋风秋雨等等,无一不在她的心里引起无家的哀痛。整个世界在她的面前,仿佛都变成了制造眼泪与忧愁的原料。看来,这个外祖母家并没有对她显出厚薄,一切都待她以小姐之礼。她仿佛是用太多的猜疑和过量的偏狭折磨着自己。她似乎看不到,用钱如淌水的贾府,那里会在乎这个外孙女儿的衣食费用?同时又何尝在她的面前露出过丝毫的“小家”气派?更何况封建家族太上权威的贾母,是这样的“万般怜爱”着她;她的失去父母,不仅没有因此受到歧视,倒是更加引起了这个老太太的温情与疼爱。的确,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好亲戚的门里,有什么必要,这样念念不忘于自己的伤痛呢?要是换上另外的一个人,不是早已感到幸运吗?然而,正是在这里,我们发现了林黛玉为人的非常微妙的魅力。这样的性格,生活在那样的时代,就成为一切痛苦的来源。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一个人所能享受和痛苦的,都只能是社会给予他的东西。”因此,林黛玉的痛苦,不是由于她的敏感和多疑,更不是由于自尊,而是由于造成这种敏感和多疑、并压迫着这种自尊的私有制度。私有制度,这是一切痛苦和罪恶的总根源。在一切以家为起点的中国封建家族社会里,一个人的价值、尊严、地位等等都是以家私来计算的。所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家有万贯,身值万贯”等等正是说明了这种情形。因此,一个没有家的人,就等于失去了他的全部身价,整个世界就好像在他的面前竖立起来,没有一块是属于自己立足的地方。失去家的林黛玉,虽然在贾府里找到了一块栖身之处,但是私有社会制度把人与人之间所造成的种种界线、种种观念以及其它许多精神上的障碍,并没有在她的心里消除。同时,更没有在周围的人们心中消除。而且,私有制度把人与人之间所造成的那许多仇视、倾轧、争夺、欺诈等等,每天每日在荣国府的围墙里面、在林黛玉的身边发生着。面对着这种情形,连那个还不十分懂事的丫环佳蕙都发出这样的慨叹:“这地方本也难站!”难道在那许多势利的眼光下,一身之外无长物的林黛玉可以安下心来?不仅如此,即使是这个家庭里的正式成员,又何尝能够安下心来呢?小姐探春说得好:“咱们倒是一家子亲骨肉呢,一个个都像乌眼鸡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这种感受,在林黛玉这个外来人的身上自然就更要加深一层了。实在说来,人们恭敬她,只不过是因为恭敬太上权威的贾母。同时,别人所给她的这种疼爱,既然可以慷慨地施舍,当然更是可以合情合理地收回。后来的事实证明,不是果然如此?是的,要是非等到别人露出脸色,才开始感觉到仰人鼻息的悲哀,这已经几乎是每一种人都可以达到的“品格”了。由此可以看出,林黛玉的多疑和敏感并不是她自己找来的毫无根据的痛苦。倒是透过了她的这种多疑和敏感,让我们看到了,那一社会是具有着一种甚么样的魔力!它可以隐秘地、曲折地折磨着一个人,并且把一个人损伤以后,甚至会使你觉得完全是由于他自己的过错。

单独放在林黛玉这个人身上,就看你的目的了。是想要综合别人的现有的红学中流传广泛的观点还是写出自己的观点?综述的话去红学论坛找相关的资料,照着写就是了。写出自己的观点的话,那么建议最好从时代、环境、身份着手。撇开基因问题不谈,一个人的性格塑成主要由这些方面影响。林黛玉是一个生活在封建社会的大家闺秀,父亲是高官,受到的是大家闺秀的教育和待遇。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黛玉小时候曾经被当做男儿教养。她家是公侯之家,父亲却是科举出身,算是书香之后,所以肯定带有一些文人傲骨的。她的见识和见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超越时代但绝对不可能完全超越时代,依然会受到她的身份和所处环境的影响。就好像对刘姥姥,在贾家没有败落的时候,谁知道她有什么报恩之心?对整个贾家来说她就是一个打秋风攀富贵的穷亲戚。甚至刘姥姥自己都是这么想的。所以黛玉会说她是“母蝗虫”,但这就不等于她阶级意识浓厚、仇视农民大众了。这么说她,就是扣大帽子。毕竟看黛玉说出这个词来的时候,其他的公子小姐们不是一个个赞同不迭么?这就是环境和身份的影响。哪怕有一定的平等观念她也还是一个大小姐。就好像宝玉有一定的平等观念他还是一个喜欢逃避的纨绔一样。可以就这个大方向来写开题报告吧。至于黛玉的性格怎么悲剧,我在你的另一个问题回答过了。

《红楼梦》中林黛玉人物形象初探�——研究性课程成果报告 一部伟大的艺术作品,一个成功的人物塑造不仅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红楼梦》无疑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它不仅具有感性的语言、理性的思索,更在于它塑造了许多成功的女性形象,而其中最为光彩夺目的当属林黛玉了。然而时至今日,许多人却开始不欣赏她了。林黛玉在当代失去生命力了吗?带着这一问题,我们奉城高级中学的八位同学确立了这一课题,既为释疑,又想要从中透视民族的历史、文化心理,审视当代人的审美观。下面就请大家跟随着我们,来感受我们研究中的点点滴滴……�一.我们的疑问——课题的确立�高一上半学期,我们的语文老师布置我们阅读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可自由选读一本。于是有一半同学选择了阅读《三国演义》,一部分同学选择了《水浒传》、《西游记》,只有少数同学阅读《红楼梦》。而且不光是男孩子不爱看《红楼梦》,女孩子中爱看的人数也不多,问他们原因,其中最主要的一点是不喜欢那个哭哭啼啼的林黛玉,有位同学甚至轻蔑地说:“林黛玉?现在谁还谈林黛玉!”看到这种状况,我们不由地产生疑问:《红楼梦》中这位最光彩夺目的林黛玉难道在当代中学生中失去魅力了吗?怀着好奇心,我们确立了这个课题。二.初次的合作——制订计划�俗话说,制订一个好的计划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课题确立了,我们八位同学推选了王婷婷同学为组长,邀请我们的语文老师张华老师担任我们的指导老师,接着就开始着手制定研究计划。经过共同的探讨,我们确定了初步的研究计划。说是初步,因为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的计划一定会作调整,以达到更为细致和完善:�我们的计划(初步)�一.研究目的:�通过调查,了解当代中学生对林黛玉的欣赏程度并分析原因,培养和提高他们对《红楼梦》的阅读兴趣;通过资料的搜集,准确地理解林黛玉,把握人物的永恒价值,透视民族的历史文化心理。�二.研究方法:1.调查法2.文献研究法三.研究进程与分工:3月:完成准备工作(全组同学),问卷调查(高春贤、方正);4月—5月:资料搜集(邵彩燕、王婷婷),调查访谈(刘叶);6月:资料整理与分析(周贺凯、宋利明);7月:写出研究报告(顾燕)。(注:各项分工只是确定了负责的同学,具体实施时可全组一起参与。)�三.小小的挫折——两份调查问卷�我们的研究是从问卷的设计开始的。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学生对林黛玉的看法,我们研究的第一步是问卷调查。因为没有设计过调查问卷,我们的第一份问卷发下去回收率很低,即使回收的也有很多是敷衍了事。迈出的第一步就受到挫折,虽然有些失落,却也使我们变得更加理智。我们全组人员一起讨论问卷失败的原因,我们发现问题不明确,答卷者要表述的文字过多是这份问卷失败的主要原因。针对上述问题,我们重新设计了这样一张问卷:1、你是从何途径了解《红楼梦》的故事情节?原著( ) 电影电视( ) 其他( )2、你喜欢小说中的主人公林黛玉吗?喜欢( ) 一般( ) 不喜欢( )3、林黛玉和薛宝钗相比,你更欣赏谁的性格?林黛玉( ) 差不多( ) 薛宝钗()4、你赞同林黛玉追求爱情的方式吗?赞同( ) 不知道( ) 不赞同( )5、你认为林黛玉的悲剧主要是她的性格造成的吗?是( ) 不知道( ) 不是( )6、请就你了解的简单地概括林黛玉的性格特点。这回,我们先在自己班级进行问卷调查,实施可行后,我们对全校高一至高三的部分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我们发出了200份问卷,回收的有效问卷192份,我们对这192份问卷进行了整理和归纳,结果如下:问题12345选项原著电影电视其他喜欢一般不喜欢林黛玉差不多薛宝钗赞同不知道不赞同是不知道不是人数百分比2262161282151511336我们发现,随着电影电视等媒体的发展,学生对原著,特别是古典名著的阅读是贫乏的,所以也无法从历史、原著的角度去理解人物;对林黛玉性格的理解也仅仅停留在多愁善感、哭哭啼啼、小心眼等性格特点上;同时也显示,当代中学生审美观的变化,“病态美”已不再受宠。�四.静静地感受——阅读原著�当我们热火朝天地准备收集资料时,指导老师问了:“你们原著看完了没有?”一个问题把我们问懵了。是呀,我们八位同学中仅一位同学看完了小说,四位看过一部分,其余也是从电影电视或戏曲上了解林黛玉的,根本没有发言权,还谈什么研究人物呢?“还是看看原著吧!”于是我们静下心来读完了《红楼梦》,虽然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也没有其他小组活动得“轰轰烈烈”,可我们却对林黛玉有了自己的一份感受。�在阅读原著的过程中,我们想起了语文老师常说的一句话:“作品是作家内心世界的流露,要深入理解作品中的人物,必须首先理解作家。”为了进一步地理解人物,我们又阅读了有关曹雪芹的资料,包括他的家族历史、生平经历和思想情感等等。�五.精彩的世界——网上搜集资料�要研究这个课题,资料的选择、搜集非常重要。一开始,我们主要从学校的图书馆去收集信息,可发现从中获得的信息既少又陈旧;我们也去书店查阅资料,可搜集到的资料毕竟有限,最后我们的资料主要是从因特网上获得的。�我们向本校的信息技术老师请教了在网上搜集信息的方法,这样,我们就面对了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的因特网了。运用搜索引擎,我们搜索到了上万条有关《红楼梦》的信息。在如此巨大的信息库前,我们有些手足无措。经过指导老师的帮助,我们逐渐学会了搜集资料:�1.要尽量搜集这样的资料:一是新的文献,因为新的文献比旧的文献资料更新、更全面、更可靠;二是不但要搜集观点一致的材料,也要搜集观点不一致的材料,可以比较分析。2.在搜集资料时,最好两三位同学一起,这样有助于我们边搜集边探讨资料的价值。3.为了更好地利用搜集的资料,必须做好资料的记录工作(如文摘卡)。六.艰巨的任务——专家访谈�在搜集了比较充分的资料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和整理后,我们带着几个问题访问了对《红楼梦》颇有研究的老师。因为没有采访过老师,一开始我们显得有些胆怯,在门外张望了一会儿,最后鼓足勇气,让表达比较清晰,胆子比较大的刘叶、邵彩燕去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唉,看来做小记者还真难!这里我们摘录了采访的部分谈话:�问:我们的许多同学都不太喜欢林黛玉的性格,认为不及薛宝钗的豁达大度,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答:首先肯定林黛玉的性格是有弱点的,但我们又要看到她的性格是由于她的身世和当时的社会决定的。寄人篱下的命运,孤高自许的本性,造成了许多好象是不必要的“多疑”、“多愁善感”,比之薛宝钗的“豁达大度”显得不受欢迎,但林黛玉性格中最为可贵的是她的真率,这是“会做人”的薛宝钗所无法比拟的。�问:林黛玉深爱着贾宝玉,但为什么要用眼泪和争吵去伤害对方呢?�答:其实这是她传达爱的方式,不仅仅是“虐人”,也在“虐己”;不仅仅是她,也是贾宝玉传达爱的方式,只是林黛玉表现得更为明显罢了。《红楼梦》的作者写宝黛恋爱最深刻,也是特殊之处,就是他描绘出他们一方面爱的火焰非常灼热,一方面爱的情绪又无法交流。这种传达爱的方式是由于当时的时代决定的,一般青年男女常为了缺乏传情方式而苦恼,他们只能有无声的渴望、过敏的猜疑和浪费的争吵。这种传情方式也折射出了当时的社会。七.走近林黛玉——我们的结论�我们阅读了原著,搜集了充分的资料,结合专家的谈话,我们逐渐走近了林黛玉:我们认为当代中学生对林黛玉的理解是不全面的,他们对林黛玉性格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多愁善感、哭哭啼啼、小心眼等性格特点上,这是他们不欣赏她的主要原因;而造成这种现状的因素是因为随着电影电视等媒体的发展,学生对原著的阅读是贫乏的、浮躁的,所以也无法从原著的角度去感受人物,从历史的角度去理解人物,也对当前提高中学生的古典名著阅读量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同时显示,当代中学生审美观的变化,“病态美”已不再受宠。�我们更感受到林黛玉这是曹雪芹用血和泪,用全部的人生体验塑造的美的化身。她不仅有着秀美的容貌,还有着卓越的诗歌天才,“凹晶馆连词”、“葬花词”、“绢上题词”,充分展示了她的诗歌天分;她对贾宝玉的爱情单纯而热烈,“惟黛玉不阻其清兴,不望其成名,此宝玉所以引为知己也。”她的性格更为真率,想哭就哭,想恼就恼,比那大方得体却城府极深的薛宝钗显得尤为可贵;她也有缺点,体弱多病,多愁善感,过分猜疑,小心眼儿,尖酸刻薄,可我们认为这不影响她的美,或者说这更增添了她的美。谁能说白璧微瑕这不是一种美呢?谁又能说人物性格的丰富这不是一种美呢?�可这种美却被那个时代毁灭了。在隐隐的喜乐声中,我们目睹了美的毁灭。林黛玉所有的生存希望就是她与贾宝玉的爱情,那个社会拿走了她的爱情,也拿走了她的生命。那么美的被毁灭不是对这个社会最好的批判吗?她也有挣扎,可她的挣扎因为她的出身,因为所处的时代而显得那么地无奈,正如我们语文课文《祝福》中祥林嫂的挣扎,“逃、撞、捐、问”那么得无力,而这种无奈的挣扎也更加深了对这个时代的批判。“人物的悲剧是人物性格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由林黛玉的悲剧我们认识了那个时代,而她的悲剧又给她的人物形象增添了一分凄美。�林黛玉这个人物形象也因为她丰富的性格内涵,震撼人心的悲剧而引起人们不断阅读、赏析、思考、讨论,具有永久的生命力。八.知识之外的收获——体会和反思1. 同学们说“课题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知识”历时半年多的《〈红楼梦〉中林黛玉人物形象初探》的课题研究已经结束,这次的课题研究让我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发展了我们的多种能力:�通过课题的研究,我们懂得了要从时代的角度去理解作品中的人物;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也碰到了不少的问题,面对问题,我们通过查阅资料,请教老师,提高了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的活动培养了我们实践的能力;在对文献资料的搜集中训练了我们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对课题的研究,还提高了我们遭受挫折后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了坚韧不拔的精神,第一份问卷设计的失败,调查时遭受别人的拒绝,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强;本次活动更让我们懂得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要完成这一课题,光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只有整个小组一起努力,才能成功。�或许我们的研究成果是幼稚的,但我们在研究中体会到了研究过程中的快乐和充实,它将永远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2. 指导老师说“课题带给我们的是反思”。说真的,在研究型学习方面我也是一个新手,可面对着同学们诚挚的邀请,满怀希望的眼神,我还能拒绝吗?我知道我首先应完成角色的转变,我不再是一位居三尺讲台之高的教师,而是同学们活动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是平等中的首席。�为了担当好这个角色,我只有不断地吸收新的知识,如:怎样指导学生撰写开题报告,如何展开调查,怎样写结题报告等等,同学们研究的过程也是我不断学习的过程,因而我感谢我的学生。�从这次活动中,我感受到中学生课题的研究重在过程。对于《红楼梦》的研究已形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红学,对于林黛玉的探讨也各有各的见解,同学们的研究和专家相比还比较幼稚、肤浅,但是他们享受到了过程的快乐,获得了课堂上所无法给予他们的知识,这是最重要的。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他们的投入、执着、团结令我深深地感动,也引起了我这位担任教学工作的老师的反思:在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怎样才能让学生达到这一境界呢?作为这几位同学的班主任,我以为已了解了每一位同学的性格,可只有在充当他们的指导老师后,我才发现他们各自张扬的个性,学习之外的潜能,这是不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所无法实现的呢?无疑,这样的研究性学习对于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大为有益的。�九. 参考文献《〈红楼梦〉大观》,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朱光潜《悲剧心理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蒋和森《林黛玉论》�《中学生研究性学习入门指导》,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林黛玉议论文素材

我们所崇拜的她,柔弱而忧郁;我们所喜欢的她,脆弱而尖锐;我们所热爱的她,憔悴而有才.这样的她,几乎美的令我睁不开眼。或许没有薛宝钗那么端庄贤淑,也未必拥有秦可卿那令人惊叹的美,有的甚至是孤傲的神情和刻薄的言语,可是她深深的悲伤中总有着让人为之动容.屏息的美。在我心里,她一定是以为单薄的女子,同时她瘦弱的身躯也承载着最最纯洁的忧伤.

红楼梦人物描写片段:林黛玉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宝玉第一次见到黛玉时,他眼中的黛玉便是这样。从总体上看,她具有一种柔弱美,病态美。眉间隐隐笼着丝丝轻愁,似皱而未皱,如有轻烟缭绕,可见她总是心事重重;目中依稀有缕缕渴望,似喜而非喜,常有深情凝驻,可见她总是细腻善感。这样的眉与目配合在一起,该是何等的清丽而凄美!黛玉原是绛珠仙子的化身,为“还泪”而来,所以她的眉目之间凝聚了灵河之畔的清风细雨,离恨天外的灵晖秀气。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更突出地体现了她多愁善感的个性。黛玉天生有一种诗人的气质,柔情似水,忧郁细腻。一身之病是由两靥之愁而起,两靥之愁又因一身之病而生。她深深陷入了与宝玉的恋情之中,用全部心血去爱宝玉,用整个生命去追求美好的生活,但身世孤苦,寄人篱下,她怎能不愁?“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她怎能不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进一步写她的愁与病:无事时也有闪烁的泪光,无恙时也有细微的娇喘,可见愁与病已经深入到她的内心,不可医治了。黛玉的愁与病,除了身世原因外,实际上是在追求自由与美的过程中与世俗发生矛盾引起的。在贾府这样一个复杂的大家庭里,宝钗那样的“贤德淑女”受到人们的赞赏,而黛玉生性孤傲,过于敏感,又常常直率地讽刺他人,当然不会得到认可。她高洁的心志不为人所知,她梦想的爱情不被世所容。当她的理想与现实发生剧烈冲突时,她无力反抗,只能默默饮下苦涩,日久天长,郁结成病。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这两个比喻用得很形象。秀丽柔弱的花儿,把纤纤瘦影投在清澈的水中,波光荡漾,花影相映,多么清朗典雅;纤弱的柳条在风中依依而舞,时而形成一道弯弯的波痕,时而形成一条优美的弧线,真是楚楚动人。用这样两种美丽的事物来形容林姑娘真是再妙不过了,把她的美写到了极致。小说中有许多与此呼应的句子,如:“黛玉已摇摇的走了进来。”“原来这林黛玉秉绝代姿容,具稀世俊美,不期这一哭,那附近柳枝花朵上的宿鸟栖鸦一闻此声,俱忒楞楞飞起避远,不忍再听。”“亭亭玉树临风立,冉冉香莲带露开。”等等。

“心较比干多一窍”写黛玉的聪慧多才。比干是商纣王的叔父,智慧过人,因进谏被剖心,心有七窍。后世以心有七窍来形容聪颖过人。黛玉的聪颖,在大观园众姐妹中是闻名的。无论是吟菊花,还是咏柳絮,她总表现得才华横溢,卓然不群。“林潇湘魁夺菊花诗”,“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幽淑女悲题五美吟”等情节,无不展示了她过人的诗人天赋。在小说中,作者总是把最优美最动人的诗句归在林姑娘的笔下。试看这些句子:“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沟渠。”孤傲不群;“毫端蕴秀临窗写,口角噙香对月吟。”潇洒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凄苦悲凉;“尸居余气杨公幕,岂得羁縻女丈夫?”见识过人。

“病如西子胜三分”,则是更进一步地写黛玉的病态美。传说春秋时的美女西施在心口疼痛时捧心皱眉,其姿态更美。而黛玉比之“胜三分”,可见黛玉之美,惊人绝代,真是“颦儿才貌世应稀”。

悲剧总是把美的事物毁灭给人看。黛玉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女子,是寄托了作者理想的、高洁美好的形象。她美丽而才高,但不为世俗所容,与唯一的知音宝玉的爱情更不为人所容,故而走向最终的悲剧结局。

林黛玉,我想对你说林黛玉,我一直想问你,你为何如此悲愁,你总认为自己在贾府孤苦无依,而宝钗有母亲呵护、哥哥撑腰;湘云家万公候豪门,伯伯们,哥哥们权倾一方。

你总想“风到霜剑严想逼”“眼空蓄泪泪空垂”“明年闺中知有谁”。难怪会“抱得秋情不忍眠”而“已教泪洒窗纱湿。”

在“花谢花飞飞满天”的春日美景中,宝钗在花丛中扑蝶嬉戏,湘云在芍药下畅快地午睡,连“褴外人”妙玉都在贮雪烹茶中自享其乐。惟独你,肚倚花锄,独守花冢,泪水和着“红消香断有谁怜”而涌出,叹息伴着“他年葬侬知是谁”飘向远处……林黛玉,我要问你,你为何不快乐起来,你知不知道,正是因为悲愁让你终日以泪洗面,悲愁让你输掉了钗黛之挣,悲愁让你在凄凉中香消玉殒。

黛玉,你为什么不为你如花般美丽的面容而快乐?黛玉,你为什么不为你冠绝群芳的诗章而快乐?黛玉,你为什么不为你深爱的宝哥哥同样深深地爱着你而快乐?这一切都是因为你的思维,你总想着悲伤的事,所以心也悲伤起来。林黛玉,我要告诉你,请你改变你的思维,让它只记得快乐的事,记得自己的美貌,自己的才华,自己的宠爱,那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你将会是多么地美丽。

林黛玉,我想对你说,真的有很多人爱你,你是大家眼前的一道风景,你的“娴静如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是一道风景,连你的名字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黛玉,“黛”是一种颜色,墨绿,象征你对自由无比的向往和追求,你才是那个“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真正美人啊。

泪说黛玉林黛玉,她有着与生俱来的美貌和后天得到的才学,透过飘垂的秀发,清澈干净的双眼是脱俗的单纯,但那胭脂香味中举手投足倾斜下的,却是淡淡的阴郁,秋风中她迎风而立,混杂着她凌乱的思绪和无奈。

见残花落泪,观落叶伤感。或许,这就是林黛玉的真实写照吧。

看见了花落而触景生情,自己,似花一般无依无靠,飘零不定。最终,泪水静落,那样地悄无声息。

凄美的语调中,传来一句葬花吟: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可怜黛玉这朵“残花”,不喜欢封建,不喜欢循规蹈矩。但,她无依无靠,只有凭自己,这,也就铸造成了她那不同世俗的思想。

黛玉的花季已过却迟迟不开,她这样苦苦的盼等,换来的是什么?是不被世俗理解的无奈,是孤冷和寂寞…… 孤身病榻中的黛玉已经无泪可还,知音的琴弦已断,焚稿的诗魂已葬。就在自己情缘泯灭之时,一身傲骨的黛玉,孤零零的来,又孤零零的去。

就这样,林黛玉成为了封建社会最完美的祭品。伴随着泪的咸苦,在飘飞的花瓣中消失…… 残花,泪,上演了她的一生,一个凄美的人生,她的悲伤或许正如她说:“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黛玉初进贾府,心直口快的凤姐一见黛玉即惊叹:“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日才算见了!”

再看宝玉对黛玉的描写:“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笔至此处,一个活生生的“绝美”黛玉已跃然纸上。这便是林黛玉的“外在美”。然而她的“外在美”是“娇袭一身之病” “病如西子胜三分”的病态的美,就象是个“捧心西子”。

谢谢采纳。

与林黛玉性格论文相关的文献

弱不禁风,敏感,浅殇式微笑2010回答

论林黛玉的矜持及其文化意蕴 摘要:林黛玉在《红楼梦》描绘的众多女性形象中最具时代的典型意义,她作为封建末世的古典女性,虽有着一定的追求自由的叛逆意识,但同时也潜藏着封建礼教的阴影,这种阴影在“为爱而生,为爱而死”的林黛玉身上体现出来的是矜持。她的矜持具有一种丰富而深刻的文化艺术内涵,它是美学的、伦理道德的、历史的、心理的。关键词:《红楼梦》;林黛玉;矜持;文化艺术内涵 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是一个说不尽的人物形象,她生活在封建末世,是一个才貌兼备的古典美女,她为恋爱而生,为恋爱而死,孤傲任性等等,这些都是历来评论家们对她的艺术概括。然而在这个具有时代典型意义的艺术形象身上,似乎还潜藏着一股暗流,那就是封建礼教逼迫而成的淑女风度,这种风度便是林黛玉的矜持。本文将从各种角度分析林黛玉在爱情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矜持,揭示其丰富而又深刻的具有时代性的文化艺术内涵。 一林黛玉是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一棵绛珠草的化身,她具有天然的灵性,而赤霞宫神瑛侍者用甘露对她的灌溉,使她的一生饱含爱的诗情。她为爱而生,却又生在一个黑暗的时代,在无法选择的社会和家庭环境里,她经历了一场爱情劫难之后,带着她未了的爱而魂归离恨天。正如蒋和森先生所说:“生命对于她,不是一首充满诗情的恋歌,就是一场充满眼泪的磨难。在这之间,没有其他任何转身的空隙。”[1]爱情,是林黛玉生活中唯一可望见的光芒,甚至成了她生命的全部意义。她与贾宝玉同气相求,互为知己。青梅竹马的贾宝玉对林黛玉一片真情,他把林黛玉的喜怒哀乐、忧愁病痛放在心上,对她在意下心,呵护唯谨。他也是真正关心和了解林黛玉的人,他不仅知疼知热,护短争长,还深知黛玉的心思,懂得她诗中、话中甚至形体语言中包含的深义,他是黛玉的知心、知己和知音。所谓“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但黛玉却并未因此而真正幸福,她不得不在自由的恋爱中诚惶诚恐,坚守着一条心理防线,直到她生命结束。因此,在恋爱中,不管是初恋阶段还是热恋阶段,她总是不由自主地流露出她的矜持。文本有关于宝黛爱情的情节中就有许多例子,每个例子都蕴含着作者别有用心的深意,是人物在各个生活场面展现出矜持的实证。第一,宝黛共读《西厢记》。文中描写,宝玉笑道:“我就是个‘多愁多病’的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的貌。”林黛玉听了,不觉带腮连耳通红,登时直竖起两道似蹙非蹙的眉,瞪了一双似睁非睁的眼,微腮带怒,薄面含嗔,指宝玉道:“你这该死的胡说!好好儿的把这淫词艳曲弄了来,说这些混话欺负我。我告诉舅舅舅母去。”这里,曹雪芹的才子之笔用了极精当的词语把一个贵族少女那种娇羞嗔怒的神态语言刻画得入木三分,这些笔墨并不是白费的,曹雪芹的妙笔是要展示林黛玉矜持而动人的一面。第二,凤姐打趣,宝玉失态。在二十五回有这样的描写,凤姐对黛玉笑道:“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儿?”众人都大笑起来。黛玉涨红了脸,回过头去,一声儿不言语。这是一处。另一处是,“这里宝玉拉住黛玉的手,只是嘻嘻的笑,又不说话。黛玉不觉又红了脸,挣着要走。”这种描写看似细微却不难看出曹雪芹的苦心,林黛玉的形象也正是在这种点点滴滴的描写中丰满起来的,这是作者苦心经营的痕迹,因为女孩子的矜持是一种很细腻的感情流露,她的表现极其细微含蓄,不细心的人是很难描写出这种心理变化的。在此我们不得不佩服曹雪芹的细腻之笔。第三,探黛玉,比鸳鸯。二十六回,宝玉去探黛玉,黛玉在午休中说了一句“每日家情思睡昏昏”,恰好被宝玉听到了,“林黛玉自觉忘情,不觉红了脸,拿袖子遮了脸,翻身向里装睡着了。”接下来便是宝玉的言语造次了。他笑道:“好丫头,‘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鸳帐,怎舍得叠被铺床?”林黛玉登时撂下脸来,说道:“你说什么?”宝玉笑道:“我何尝说什么?”黛玉便哭道:“如今新兴的,外头听了村话来,也说给我听;看了混帐书,也来拿我取笑儿。我成了替爷们解闷的了。”一面哭着,一面下床来往外就走。在这个例子中,也许很多人都会替宝玉感到无辜,可以讲,他的言辞是一种进入“忘我”境界的自然流露,他那么爱黛玉,疼都来不及,怎么会有取笑之心呢?这只不过是黛玉自尊而害羞心理在作怪,使她一次次为维护其淑女的形象,而表现出来的矜持。宝玉的意思,黛玉是愿意接受的;她不能接受的是宝玉的表达方式。一个大家闺秀,不能随便让一个异性开玩笑,尤其不能让一个异性用轻佻的口吻称之为配偶。传统强调明媒正娶,所谓明媒正娶,即旨在以仪式的庄重性提高女性的身份和婚姻的严肃性。可以看出黛玉对身份是很看重的。第四,吵架过后有关宝黛的各个场面。在宝黛最大的一次吵架之后,宝玉去潇湘馆找黛玉,两个人在那里流泪时,因宝玉忘了带手帕,黛玉摔了手帕给他,宝玉见她摔了帕子来,忙接住拭了泪,又挨近前些,伸手拉了黛玉一只手,笑道:“我的五脏都揉碎了,你还只是哭。走罢,我同你往老太太那里去罢。”黛玉将手一摔道:“谁同你拉拉扯扯的。一天大似一天了,还是这么涎皮赖脸的,连个道理也不知道。”这一个例子最能证明黛玉的矜持,本来两个人和好了,黛玉摔手帕给他,这本是一个很有深意的情人之间的爱的表示,而宝玉拉她的手之后,接下来应该是更进一步的亲昵,但黛玉却来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弯,骂宝玉涎皮赖脸的不懂道理,其实她这里的“道理”就是封建礼教的伦理道德。可以说,这是黛玉第一次采取了自觉意识的语言和行为来维护自己矜持的淑女形象。她的矜持随着她年龄的增长也有个成长过程,长大了就没有小时那种亲密,这是女孩自觉意识中集体无意识的内化。同时他们的爱情也渐趋成熟,黛玉的矜持也表明她越来越矛盾和痛苦。正像王昆仑所讲:“越当爱情需要发展的时候,才会意识到封建礼教束缚的严紧,因此使这姑娘表现出爱悦的反面。……宝黛之间开始了内心与行迹两方相矛盾的痛苦了。”[2]第三十二回,黛玉听到宝玉在人前说:“林妹妹不说这样混帐话,若说这话,我也和他生分了。”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这时她所惊者乃宝玉在人前称扬于她,其亲热厚密,竟不避嫌疑。再有就是宝玉一面说,一面禁不住抬起手来替她拭泪。黛玉忙向后退了几步,说道:“你又要死了,这么动手动脚的!”但她后来又因自己的话而后悔,看到宝玉急得一脸汗,也近前伸手替他拭面上的汗。这是何等的矛盾!第三十四回,宝玉被打,黛玉去看他时,知道凤姐来了,连忙立起身就要走,她怕被看到她因为哭泣而肿得像桃儿一样的眼睛,怕别人取笑她。第四十五回,黛玉因为自己说了“戴上那个,成了画儿上画的和戏上扮的渔婆儿了”这句话的未忖度而后悔,羞的脸飞红。等等这些例子,无一不在说明黛玉内心深处的那一方不可侵犯的领土,那是封建社会里一般女子都有的道德意念,林黛玉也有,在这一方土地上她用自己的尊严搭建起一座城堡,里面就住着她的矜持。综上所有的例子,可以看到黛玉在自觉或不自觉中流露出来的矜持,不是脸红就是生气,不是着急跺脚就是流泪。然而这些无意识的动作表情只能说明林黛玉的纯真直率。她叛逆,但她也受到封建礼教的约束,她也是个大家闺秀,在她的骨子里这种烙印是去不掉的,只是她比其他女子表现得较为自然而耐人寻味而已。这是曹雪芹的高明之处。他塑造了一个更完美的古典美女,让她更真实地体现时代的内容。用红学家的话来概括为:“这一艺术形象为什么这样深入人心,也许,我们最先想到的是爱情,悲剧的爱情。”“林黛玉所以能打动人们,因为她是一个黑暗世界里的叛逆者,她体现着那一时代妇女们的某些希望和痛苦。”[3]林黛玉在爱情中所表现出来的矜持,对于活在那个时代的她来说是必要的,而且是女性美的体现,但林黛玉的这种美却是在矛盾中体现的,她敢于冲破一些禁忌和宝玉自由恋爱,又不由自主地流露出她的矜持,确实令人心动而怜爱。她的这种矜持给她增添了许多女性阴柔美的韵味。小说中的其他女性也有其矜持,例如宝钗,但她的矜持是对封建礼教的绝对遵从,是与封建势力水乳交融的一个淑女形象,她总体上端庄稳重,却没有少女纯真的性情,像封建社会铸造出来的木偶一样,很骄矜,造作。林黛玉总体上却是天然去雕琢的纯真美,在她可爱的叛逆中时而无意识地表露出她的矜持,这种矜持是在矛盾中产生的,那些例子证明,她在渴望宝玉的表白与害怕中挣扎,种种矜持是她沉重的精神枷锁的无意识体现。尽管说她的矜持是必要的,但也使她在爱情中失去了一些机会,也是一种悲剧。这也是王昆仑先生所说的宝黛恋爱的深刻和特殊之处,“一方面爱的火焰非常炽烈,一方面爱的情绪又无法交流。”“在特殊环境的规定之下,他们的爱情只能是严石重压下的激流,浓云包围中的暗月;具体说,他们只能有无声的渴望,过敏的猜疑和浪费的争吵,而不能有现代人的明朗通畅。”[4]这就是那个时代必要的矜持。在爱情中,林黛玉是矜持到底的,她最后毅然地绝粒,以求速死来对那个阴冷而潮湿的社会作最高形式的抗议,从另一种意义上讲,这也是她最矜持的一种抗议。当然,作为一个复杂的人物形象,黛玉在与宝玉的接触中也有很多不避嫌的地方,像第十九回中就写到有一天黛玉自在床上歇午觉,宝玉将黛玉唤醒,和黛玉歪着说话儿,乃至宝玉将两手呵了两口,便伸手向黛玉膈肢窝内两肋下乱挠。在这个例子中,他们的关系还只是处于朦胧中的初恋阶段,他们这种亲密是一种自由活泼的接触。他们自小就被贾母安排住在一起,青梅竹马的感情自然而然地使他们自小与别人不同,像第二十七回宝钗的想法所暗示的那样:“宝玉和黛玉是从小儿一处长大的,他兄妹间多有不避嫌疑之处,嘲笑无忌,喜怒无常。”在长辈们的眼里,那时的他们只不过是两小无猜的兄妹,他们并没有拿着男女授受不亲的眼光来看待他们的亲密行为,基于此,宝黛之间自然就有较多的自由恋爱空间,也就有了较多的不避嫌之处。然而,如上文所述,黛玉的矜持是有个成长过程的,当她越接近当时一般女子的结婚年龄时,她的矜持就日益凸现了,上述例子已证明。但如第五十四回中写到的这种例子,即贾母命宝玉为姐妹们斟酒并要求他们都要饮干,而宝玉至黛玉前,“偏他不饮,拿起杯来,放在宝玉唇上边,宝玉一气饮干。”黛玉这一不避嫌的举措应是她性格中任性反抗的一面,这一面我们并未否认,但也并不能因此而否认她骨子里尚存的矜持。若深入体味,这应是她与宝玉之间一个默契的地方,是一种情不自禁的真情流露,只能说明他们的情意之深。二从传统文化的审美艺术角度来看,以矜持端庄、温文尔雅为特征的女性美观念是明末清初小说戏曲家塑造理想女性形象时的自觉意识。到曹雪芹的笔下,尽管有所突破,但还不彻底,因此林黛玉的矜持是曹雪芹在塑造时抹不去的传统女性美观念意识驱动下的一个投影。从美学上来分析,这个投影是优美而可贵的,不仅是一种神韵美,也是一种情态美。但不管是文化层面还是美学层面,这两个层面都是相联系的,因为明清小说戏曲中的女性形象展示的多方面的美学内蕴与中国传统女性文化对女性德、容、言、功的要求密不可分。作为小说家,其创作心理必然带有时代性,曹雪芹生活在清代,清代许多积淀下来的文化氛围难免会影响他的思想,进而影响他所创作的人物。就他对女性美观念这一思想意识而言,发展到清代,在中国传统女性文化的影响下,必然带有其时代的审美准则。综观中国传统女性文化,历史上开始对女性行为规范,可以追溯到周代。周代有关女性行为规范的规定,所贯穿的思想:一是男女有别,一是男尊女卑。在先秦诸子的著述中,就包含着许多有关女性行为规范的内容。像孟子对“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的行为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他赞同男女有别,认为“男女授受不亲”,而对某些不得不“相授”的行为,则提出了“礼”与“权”的行为准则。像这类例子的著述还有很多,总之他们对待女性的态度基本上是轻视的、贬低的。秦汉时代,国家开始以法令的形式推行礼教。就对女性行为的规范而言,强化了女性的“贞”的意识。汉代开始就出现了专门的女教书,这就是班昭的《女诫》和刘向的《列女传》。在这些传统的集体意识的熏染下,随着社会对女性“德行”的关注,特别是女教书的流播,明清时代逐渐形成了女性美的另一传统,即注重品德修养,强调内在气质与外在举止相统一,以端庄、文雅、谦和、含蓄为外在特征,以深切地体现出封建社会的道德伦理规范为内在特征的女性美传统。这种女性美的标准渐渐地就演绎为一种固定的模式,以致对中国人的审美意识、女性观念都产生了深刻影响。曹雪芹毫无例外地也以这一模式去构造他的人物形象,像宝钗、李纨,她们都是端庄谦和的典型,而黛玉,则是作者力图突破固有的审美模式但有所保留的叛逆女性,事实已证明黛玉也是那一时代的一个淑女,是一个独特的古典淑女,前面大量的例子已经证明林黛玉她矜持含蓄的一面。曹雪芹保留了这一面必要而能体现女性优美的旗帜。黛玉的美正如一评论所言:“她全然是浸透着中国优秀古典文学和精神传统的优美形象,是被中华民族的历史杰出诗人所熏陶出来的有着浓郁诗人气质的少女,是一个相当诗化了的清气逼人的人物,有着一种说不出的神韵美,有着惊世骇俗的独特风采。”“这是一个接近完美的人物,显示了一种综合美,既不缺乏女子所特有的温柔,缠绵,更有着一般女子所难具有的某些似乎只属于男子的可贵品质。”[5] 另外,林黛玉在爱情中的娇嗔矜持,实际上也是对宝玉爱极了的表现,是“情重愈斟情”,是“求全之毁”。她的平等观念使她决不容许宝玉不专情于她,而作为一个贵族小姐,她又不敢正面表白爱情,所以只得以或哭或恼的方式去进行试探,同时发泄自己的不满。这正好表现了女子所特有的情态美,正是《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中第八回回前所评点:“幻情浓处故多嗔,岂独颦儿爱妒人”。西方美学重视空间感,中国美学则重视生命感,表现在东方艺术非常着重“灵”而排斥“肉”的诱惑,中国艺术不管其内容所反映是什么,都有一个“灵”在跳跃,中国人对人的评价,向来注重的是气质、风度、人格、教养等。林黛玉的矜持正体现着一种教养和人格美,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人格美是我们的感觉能领悟的世界中的最高的美。”[6]林黛玉在人格上的尊严使她一心想着宝玉,却又不明说,也不许宝玉挑明,在那里一味相思,埋怨伤心,生病。这即是其内在气质与外在特征的糅合体现。可以说,人品的外表神态和内在素质的一致,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黛玉形象的美学准则。三《红楼梦》写了宝黛爱情,但不仅仅是为了歌颂他们的爱情,为的是写使他们爱情一波三折的背后东西,曹雪芹刻画林黛玉的矜持,不仅仅是为了表现其古典含蓄美,为的也是写使她矜持背后的社会内容。曹雪芹结合清朝封建末世的时代特征来塑造贵族少女林黛玉的形象是反映现实的。林黛玉首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具有人的复杂性的活生生的形象,她是一个富有社会内容的活人,反映着十八世纪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风貌,因此这个人物形象远大于思想,是一个典型性很高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而不是缺乏真实性的单一的公式化概念化的人物。林黛玉之所以矜持,用蒋和森的话说:“这一方面是由于这个少女始终没有脱去金闺小姐的阶级本性,同时又是由于在她的身上堆积着太厚的历史层岩。”[7]那是怎样的一种“历史层岩”呢?正像宝玉的“多情”一样,黛玉的“矜持”具有极其丰富、极其深刻的社会内涵,是这两个伟大的艺术典型最动人之处和文本的精粹所在。《红楼梦》孕育和诞生的年代,正是清王朝号称极盛的康、雍、乾时期,是封建中国最后一度的回光返照。表面上歌舞升平,政局稳定,而骨子里却充溢着沉积已久的历史苦闷和难以界说的种种骚动。古老的封建中国在政治伦理中心和宗法小农经济的控制下,已绵延了两千年,时日既久,生机渐衰,为在封闭的旧壳内谋求稳定的局面,无数的士人怀着“补天”的理想走完了艰难的一生:程颢、程熙、朱熹、方孝孺、张居正、黄道周……历史发展的悲剧内涵令人沉思。而明代中叶带有异质倾向的局部商品经济和个性自由的呐喊,随着明末的动荡和清兵入关,亦已萎缩成心理的潜流。于是,伴随着“康乾盛世”的到来,探索者陷入迷茫之中,即使有个别敏锐的士子感悟到“天”已残破难补,但却无法从历史发展的理论高度解释盛世内衰的具体内涵,无法跳出或回归、或虚无、或放纵这古老中国晚期探求者的三界五常。文学上,经过明中叶感情的高扬,易代之际发生了变化,变得历史反省的意味很浓:深沉、冷静而又感伤苦涩。《桃花扇》、《长生殿》、纳兰词、《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风雨凄凉、人世沧桑的喟叹映现出一个阶级层共同的时代感受,那正是近于绝望的、飘零无根的先进知识分子的心灵悲音。①这是沉郁的历史大背景。林黛玉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之下诞生的,在一定程度上,她寄托着文人士子的情怀,而就她的矜持这一点来讲,不难想象这是一个人在追求个性自由中不定时的窒息。难以摆脱的大背景是造成这种窒息的闷气。在文化系统中,伦理道德是对社会生活秩序和个体生命秩序的深层设计。于是林黛玉在追求自己的爱情时内心总存在着一股阻力,使她做出一些并不希望出现而又不自觉要出现的矜持,这就是伦理道德对个性生命序的深层设计。爱情,在那个时代,就意味着对整个社会秩序的严重叛乱。封建统治者所“恶”的并不是淫乱,而是正当的爱情。因为如果容许爱情自由,势必打破男尊女卑、一夫多妻、宗法制度等一系列封建秩序,而且为封建专制者最禁忌的人权也将势必通过爱情自由、婚姻自主而得到苏醒。伦理道德往往是和历史相结合的,历史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它包含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问题,所有出现的深刻问题都会形成一种历史气质,历史心理。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在历史的演变下形成的气质同样会强加于每个人,进而内化为人们的自觉意识。例如封建社会强加于人,进而内化为当时女性自觉意识的“淑女”气质。所谓“封建淑女”,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很难有严格的界定,即使从《诗经?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算起,在中国几千年历史长河中,它的内涵也经历了复杂的变化。在封建道德的辞典里,满足“三从四德”的要求,符合“德言工容”的标准,在“才”与“德”的关系中,又遵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原则,这样的女子,是大体可以称作“封建淑女”的。虽然明清时代的一些有识之士,如李贽、颜元、汪中、袁枚等都曾就妇女的“节”、“礼”、“学”、“见”等问题提出过自己的见解,但整个社会的总体看法并未能因之改变。②黛玉身上也无疑保留了“封建淑女”的部分气质特点,但又基于个人修养和所处环境的不同,表现出鲜明的个人特点和时代风尚,她是一个“淑女的理想化”人物形象。黛玉渴望和追求心中“美好”的真谛、纯真的爱情,却受到封建传统的无形压抑,以及封建家族的重重阻挠,在无限凄苦中魂归离恨天。如果说《红楼梦》产生的年代是导致黛玉矜持一面的大背景,那么说贾府环境则是不可忽略的具体背景。大背景笼罩着整个社会,具体的环境则是大背景的现实体现。贾府是“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实质上是封建社会的缩影。因此,贾府自有一定之规,即“凭他有什么刁钻古怪的毛病,见了外人,还是要行出正经礼教来的”,“若一味地只管没里没外,不与大人争光,凭他生得怎样,也是该打死的”。在讲究“横竖礼体不错”的贾府,面对这条绝不含糊的硬指标,孙辈的外来客林黛玉更无特殊化的任何理由。她来到贾府之后,且不说集体无意识的驱动和特定环境的暗示,单就客观条件看,贾府也并未对她放任自流。抵达当晚,贾府就配齐了整套侍从班子,其中包括“凡饮食、言语、行步、礼节皆教之”的四位教引嬷嬷。此外,长辈平辈甚至丫环也不时指点。而大观园看似众姐妹自由的天地,但它始终是在贾府的围墙之内的,置身其中的女儿们也是脱不开封建礼教的桎梏的,它未尝不可以被看作是拘役女儿们、使她们行动不得自由活动的牢笼,就如同龄官对提着笼中雀的贾蔷说的:“你们家把好好的人弄了来,关在这牢坑里学这个牢什子还不算,你这会子又弄个雀儿来,也偏生干这个!”在大观园中,林黛玉无疑是最具自我意识、最具独立个性的女性形象。但她在面对现实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孤傲、反抗和叛逆,其实也是颇为有限的,即使她借以嘲笑、挖苦他人的思想前提仍是深深依赖于传统的价值标准的。她一方面痛恨自己所处的混乱污秽的社会环境,以实际行动向之宣战;一方面为了生存,她又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向现实低头。生活对于她来说是无边无际的矛盾和痛苦。总之,不管是从历史的角度,还是封建伦理道德的角度来看,林黛玉的矜持表现是必然的。她的..................... 参考文献: 1、[1][3][7][8][9]蒋和森,红楼梦论稿?林黛玉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2][4]王昆仑文集?林黛玉的恋爱悲剧[M],北京团结出版社,1988。 3、[5]蒋晓兰,论林黛玉的真与美[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 4、[6]辛未艾译,车尔尼雪夫斯基论文学?中卷[M],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注释: ①本处论点参阅了李汉秋,胡益民:《清代小说》,安徽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96—197页。 ②参阅唐富龄:《明清文学史?清代卷》,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版。

关于林黛玉的艺术形象的论文

【摘要】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把林黛玉塑造成了一个独具灵性、异常聪颖而偏有多难命运的“可怜人”形象。作者倾注在这个形象身上的审美情趣,不仅在于同情她的不幸,更在于显示前卫的女权理想与封建伦理的对撞,让弱者的自我毁灭来激发读者思维的火花,呼唤女性的觉醒。林黛玉的悲剧是一个时代的悲剧。她的个性具有前卫性,具有号召力,具有启蒙性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 林黛玉 ; “可怜人” ;前卫性时代悲剧

《红楼梦》是我国清朝带有浓重悲剧色彩的宏篇巨著,篇中的每一个角色都隐含着悲剧性特征,其中林黛玉是一个代表:曹雪芹将其塑造成一个独具灵性、异常聪颖而偏有多难命运的让人怜爱的少女形象。

1 林黛玉的 艺术 形象悲剧色彩非常浓重

凄凉的身世造成她自矜自重、警惕戒备、孤高自许的独特个性。她出身在一个走向衰弱的封建官宦家庭,却由于母亲去世的早,没能受到封建礼教、妇德等方面的熏陶和训练。她接受了封建文化的 教育 ,却因身体赢弱,功课上得不到严格的要求。至于封建礼教和世俗功利等社会知识对她的影响显然非常有限了。这也是她保持着纯真的个性的原因。但是这样的个性使她在寄居的声势显赫却又充满着仇恨、倾轧、争夺、势利的荣国府中“步步小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林黛玉不得不小心提防自己的行为是否和别人合拍以及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与做法了,这是黛玉“自尊、自爱”的表现。这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寄人篱下的生活是那样的的无奈和凄凉,更能让读者感到黛玉的可怜、可敬。

林黛玉纤弱多病让人怜爱。故事中对于她的病有多处描述。如其母亡故时黛玉旧症复发;如宝黛初次见面,宝玉送黛玉“颦颦”二字;而林听到宝玉将与宝钗成婚的消息时更是怨急攻心,在极度的悲哀中迷了心智,于是有了与宝玉相对傻笑的一段等等,让人们对她的纤纤弱质有清晰的印象。在《红楼梦》中,曹雪芹并未花费太多笔墨描写林黛玉的外在美,却给人留下了非常精致的美丽形象。小说写林黛玉的出世,用“仙草化身”让读者体会她的超凡脱俗,想像她的得天地精华的清秀非凡之美。在人们的审美观念中, 自然 即是美,草木俱有天然韵致,不用说,一株得到天地精华、甘露滋养的“仙草”是何等的美丽!在安排林黛玉出场时,曹雪芹没有直接正面来描绘她的秀美,而是运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借助于凤姐夸赞和宝玉的感受来表现林黛玉的绝代美丽。凤姐心直口快,一见黛玉就惊叹到:“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儿!我今日才算看见了!”在贾宝玉的眼里,林黛玉是“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可以说这既是宝玉的视觉眼光和心理活动传达出来的,又是作者想要表现的美丽。“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从贾宝玉的美学意识来看,这是他的美人标准,也就是说这是曹雪芹心中的美学意识。

作品在交代林黛玉初到贾府时,通过众人的关心来表现她的病态,老太太等人见她体弱,便询问她“常服何药,如何不急为疗治?”王熙凤第一次见黛玉时张口就问“近来吃些什么药……”等等,我们不难想像,林黛玉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病态。而“袅袅婷婷的女儿”、“神仙似的妹妹”等赞语更是让一个活生生的“绝美”黛玉形象跃然纸上。作者在作品中并没有批判她的病态美,反而借助她的病态来暗示其不幸命运的内在原因。

2 林黛玉的才女形象

林黛玉的外在美不是要描绘的重点,作者更注重对她的丰富而优美的、多愁善感的内心世界的描绘,更注重的是对她的艺术才华的展示。例如,第一次结诗社时她们以“咏白海棠”为题,以“门、盆、魂、痕、昏”为韵,限一柱香的时间赋出,作不出者则受处罚。别人苦思冥想,林黛玉却静观秋色,独抚梧桐,中间又和丫环戏笑,等到众人纷纷交卷之时提笔一挥而就:“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表现出林黛玉敏捷的才思、丰富的才情,让人叹为观止! 在众多的才女之中,曹翁对于林黛玉的艺术天才是用墨最多的,就作品来看,有《秋窗风雨夕》、《唐多令》、《葬花吟》、《五美吟》、《桃花女儿行》、《题帕三绝》等,每一首都声情并茂,令人拍案,林黛玉简直就是一个集天下诗才于一身的天才!黛玉的诗,情景交融,融情于景,既有她对生活的感受,对理想的追求,同时又隐含了她生活中的境况。黛玉的《葬花吟》则可说是她自己身世的真实写照,也可以说是“一诗成谶”。在这首诗中她对自己的处境及心境作了最恰当的描述:“一年三百六十同,风刀霜剑严相逼!”道出了她对世态炎凉有深切的感悟;“愿奴胁下生双翼,随风飞到天尽头”则写尽了她对世界一切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同丧”是触景生情的迷茫,更是面对困境的无助的呐喊;而“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则又是黛玉对自己的悲惨处境一个“红颜老去、花落人亡”的沉痛预言。我们在林黛玉诗中可以看到她的“孤标傲世,目下无尘”的高洁品格。

林黛玉的绝美形象,也许正是应了“没有缺陷的美本身就是一种缺陷”这样一句话,曹雪芹于是给林黛玉加上一段凄凉的身世和一副孱弱的病体,并将这绝美毁灭给人看。这也许就是悲剧的动人之处吧,被毁灭的愈美,给人的冲击就愈深刻,就愈能引起人们深层次的共鸣。

3 林黛玉形象的现实意义

细细品味林黛玉的品性,至今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人们常常只看到林黛玉喟叹自己身世不幸的那一面,而忽略了她其实十分重视实现自我价值的另一面,忽视了她洁身自好的可贵性。特别是她对“质本洁”的执着追求,希望两胁生翼,随花飞到天边去追寻这种宝贵的洁的净土,是一种极其美好的崇高的道德追求。这种自觉而强烈的洁身思想是有些 现代 女性所缺少的。

在对待爱情这个问题上,林黛玉追求的是能和自己心灵上息息相通的真相知,她把感情看得无比重要。她不关心自己所钟爱的人如何走上仕途或能否走上仕途。她只懂得要尊重感情,尊重自己所爱的人他自己的选择,这本身就是理性的选择,是一种重要的选择。但是,宝黛之恋注定是一个悲剧。因为它与封建主义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它违背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样的的封建婚姻制度常规,更重要的'是他们恋爱的叛逆思想内核与整个封建主义相冲突。林黛玉和贾宝玉不肯放弃自己的追求,他们代表着新兴的力量与封建家庭对立;而封建家庭又要维护自身的根本利益,就决不可能允许这样的恋爱存在并 发展 下去。尽管宝黛之恋以悲剧收场,但两人为爱情所做的努力却是那样的真切感人。我想,就是现代人也会这样认为,只有这样,爱情才能保鲜。就这一点来说,在当今这个婚姻不时面临动荡、家庭破裂常见的时代,颇有借鉴的价值。

黛玉自称是“草木之人”,她的前身是绛珠小草,好像柔弱才是她的真性情,但是林黛玉并不缺坚强。她爱哭,却并不软弱。她有十分执着的一面,也就是人的两面性。她的刚强表现在对纯真爱情和“净土”的不懈的追求。林黛玉是贾府所有少女中最杰出的代表,具有文人宁折不弯的气质和刚强的性格。

在林黛玉的身上,我们看到她的性格造成了自身的悲剧,她总是把宝玉看成是自己的一切,她的生活与命运就进入了怪圈。她本来身体就不好,又担心而多疑,结果导致病上加病,在贾府中,一个病女子能有多大的前途呢?这样,她越是在意宝玉,越是离自己本来想得到的越远。我们把这个问题扩展开去,把它放大,放大到整个女性群体当中,那么就可以看作出作者的意图来了。曹雪芹对女性、尤其是少女过于依赖男性进行了批评。在封建社会里,女子屈从于道德观念,像林黛玉这样的少女在婚姻上没有别的可供选择,她们只有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当然只能把一生的一切都寄托于男人。所以说林黛玉的悲剧既是个别,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代表性。而现代文明社会就不会是这样了,男女平等,女性具有和男性一样参与一切活动的权利,如果哪个女性再把自己看作仅仅是男人的一部分的话,把丈夫、男朋友看成是自己的一切的一切,缺乏独立的生命意识与人格意识,彻底丧失了自我,那可就真是太可悲了。就这一点对当今女性而言也是具有教育意义的。

4 林黛玉形象的美学内涵

林黛玉形象本身具有的悲剧美可以看出作者的 艺术 情趣和审美理想。林黛玉是名门淑女悲剧命运的代言人,是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黛玉形象的美学准则就是让人物的外在神态和内在素质高度一致。我们看到林黛玉的容貌与才情超越群芳,言行举止出类拔萃。在封建观念中,崇尚“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教条,作者没有按照封建伦理道德标准来规范她的言行,而是冲破界限,另辟奚径,塑造了一个诗词书法无所不精,五音杂曲无所不能的才女形象。她的才华并非是饱学之士的刻意经营,而是在扶梧桐、看秋色或是在与丫环、小姐们的谈笑中感悟而得的,就显出她的绝顶聪颖。她的才情如此,而内心坚贞刚强反映在性格上就是孤高自许、孤标傲世般的不同于流俗了。这既拜天性所赐,更是后天的教养所得,是其在深刻的文化熏陶之下的必然的结果。她出身于钟鼎之家、书香之族,自是不同于一般的贵族小姐。可由于父母双亡无依无靠,不得不寄居贾府。浮萍一般的身世和封建礼教对于她的爱情等方面的压制,形成了她的孤寂、易感伤逝和多愁善感的个性。她对理想有着美好的憧憬,对同是封建礼法的叛逆者贾宝玉有着深深的爱恋,她渴望能有独立自主的爱情。但是,在那样的时代,在那样的家庭之中,这样的美好理想注定是要遭到了压制和摧残,她的悲剧在于没有正视现实,或是不能正视现实,最终落得“落花人亡两不知”的悲惨结局。

作者很重视以环境来衬托她人物的性格。在设计林的生活场景的时候,潇湘馆是个精致的典型环境。潇湘馆最有特色的要数翠竹。竹也,劲节虚心。象征了林黛玉的风神灵秀的气度和坚贞不屈的内在素质,又隐喻了林黛玉的伤怀多泪。探春送给黛玉的雅号是“潇湘妃子”。“湘妃竹”又名“泪竹”,传说因舜的两个妃子落泪成斑而得名。而小说中写到林的前生是绛珠草,“此绛珠草始得天地精华,复得甘露滋养,脱了草木之胎,幻化成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餐秘情果,渴饮灌愁水”。所以今世的黛玉就注定要以眼泪来还债了。曹雪芹用心苦也,他通过“绛珠草”与“湘妃竹”两个神话传说,以不同方式完成了对林黛玉形象、性格的塑造。这两个神话都是借助痴情与眼泪来暗示无法团聚的结局。用竹来隐喻黛玉的内在气质,这是出于作者对黛玉的偏爱,也是赋予了她坚贞不屈的内在品格。使她既具有“绛珠草”的纤弱特性又充满着“竹”的文化品格。

翠竹在小说中还有更深刻的寓意。也有人说作者无意表现反封建的主题,但实际是作品本身具有了很强的反封建意识。翠竹象征着黛玉的反封建精神和高尚的节操。她不苟同于流俗,敢于对抗流俗。尽管她的一生是个悲剧,但她的思想、她的叛逆性格和反封建的意志是坚强的,她孤高自许,目无下尘,鄙视富贵功名,不愿与恶俗的世态同流合污。她的种种观点与当时的封建正统教条是根本对立的。这种抵制封建教条相对立的傲态和反抗性正可与“标劲节于严风”的翠竹相比。

林黛玉的悲剧是一个时代的悲剧。她属于贵族阶层,但有叛逆个性,是代表着进、步倾向的正面人物。她追求自主的爱情,但所作所为严重背离了封建家族的 政治 利益,与封建宗法制度有着尖锐的矛盾冲突。她在试图挣脱封建礼教藩篱的斗争中,不能抵挡封建正统势力的打击,感情上遭受挫折,最终爱情与生命都付与虚无。这种与封建观念格格不入的独特个性换做作品中的其他任何一人,恐怕都是不合适的。在这个基础上,曹雪芹采用“愁”、“泪”、“病”、“瘦”的神态特征来为塑造林黛玉形象服务,使之具有崇高的悲剧意义和美学价值,使她的个性具有前卫性,具有号召力,具有启蒙性质的社会意义。

  • 索引序列
  • 关于林黛玉论文的题目
  • 对于林黛玉的研究论文
  • 林黛玉论文的开题报告
  • 林黛玉议论文素材
  • 与林黛玉性格论文相关的文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