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中华预防医学会下属杂志

中华预防医学会下属杂志

发布时间:

中华预防医学会下属杂志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已经于2010年推出自己开发的在线投稿审稿网站,网址是,是湖北省疾控中心门户网站的子网站。《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该杂志的官方网站申明:此投稿网站是该杂志唯一在线投稿网站,没有委托其他任何网站接受投稿。其他借该刊名义在网上收稿的都是非法的、未经授权的,请各位朋友注意,小心上当,可能是你的版面费却登不了杂志;更可能是你把论文发给他们,他们可以改成别人的文章发表或直接在自己的网站上作为范文发布(这类网站上通常有各种范文,上述方式可能是范文的主要来源,他们可以改地址和姓名就成了他们自己的文章)。建议大家在网上看到此类信息时,一定要找到其所属单位的门户网站(门户网站造假比较少),在门户网站上可以找到相关信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属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所以可以上其门户网站 (或 ) 查找相关信息。上面有该杂志的在线投稿的广告链接和编辑部的电话(省疾控中心门户网站上也有此号码)。不要到网站上找电话,那个电话肯定也是人的人接的。

1、《中华内科杂志》: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内科领域学术期刊,创刊于1953年,前身为1949年10月创办的《内科学报》。截至2015年4月,《中华内科杂志》第十届编辑委员会有顾问7人、编辑委员147人、特约编委3人。

2、《中华外科杂志》: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并直接出版的外科综合性高级学术期刊。 据2018年10月《中华外科杂志》官网显示,《中华外科杂志》第十三届编辑委员会拥有顾问11人,编委123人,通讯编委106人。

3、《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是由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中国医师协会和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期刊,创刊于1995年12月,国内外公开发行。

4、《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创刊于1973年2月,中华医学会主办的系列医学专业学术期刊中的一种。目前为月刊。设有述评、对策研究、临床研究、基础研究、流行病学与人群防治、综述、继续教育园地等栏目。

5、《中国实用外科杂志》创刊于1981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国医师协会和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联合主办的医药卫生科技刊物。

据2019年7月《中国实用外科杂志》编辑部官网显示,《中国实用外科杂志》第八届编委会顾问有28人、资深编委有34人、编委有177人、特邀编委有48人。

中华牌杂志是国内医学杂志中有重要影响的一类期刊,有两种主办单位的统称为中华牌,一类是中华医学会主办的系列期刊,比如中华内科杂志,另外一类是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系列期刊,比如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从名字上无法辨别,只有通过主办单位来判断。中华牌有医学会的直管杂志也有地方医学会的分管杂志,通过从业20年的观察,有一些地方性的中华牌杂志在细分专业中有重要的影响力,且录用率高,见刊快,在晋升职称时,如果能通过中华牌杂志的助力,评审胜算要大很多,且可以作为自己的终身代表作品

网页链接  到这个网站上查看

中华预防医学会杂志陈君石

一,工作总结主要内容包含:概述一年来开展的主要工作,取得的工作成绩,经验体会,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等.二,工作计划主要内容包含:工作目标,思路,重点工作及完成任务的保证措施等.请各单位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以上工作,安排专人按时完成,在认真审核,签字后,于2006年12月31日前,将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文本各1份(加盖公章)报送至党政办公室521房间,电子版发送至: 或xbguo@.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2006年工作总结2005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2006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 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都强调了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了农业和农村这个薄弱环节的建设,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作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认识和共同行动.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农村的发展,使农业生产力水平有一个较大的提高,使广大农民的生活有比较明显的改善,使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食品学科的包容性非常强,它贯穿与农产品的种植,收获,保鲜,加工,包装,贮运的各个过程,可以说包含了食品从"地头"到"嘴头"的全过程.大力普及和推广农产品生产技术,保证食品安全,进行农产品的加工增值是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这一大的环境,是我们学院发展难得的机遇,但也赋予了食品学院更重的历史责任.在这种情况下,2006年,全院领导和教师,学生团结携手,在学院民主管理,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成果,校企合作,服务社会等方面确实取得了很多令人鼓舞的成绩,但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总结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有以下经验和体会。

具体的范文模板链接:

进公司吧!做客服

建议听父母学技术。现在很多时候都是社会选择人,如果自己没有强大的能力,很难实现自己的想做的。学技术毕竟可以凭本事吃饭。去饭店的话,学不到什么的。当你想学点什么还的重头开始。送你一句话先吃苦后享福。

坎贝尔厉害,索尔坎贝尔巅峰期,也就是没受伤病困扰,年轻能跑,速度还很好的几年,身体素质没得说,防守技术也不错。跻身当时世界中后卫前五名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只不过其心理一直被球迷所诟病,年轻时就被扣上了只善于踢顺风球,意志力不够坚定的帽子,再加上从当核心培养他的热刺投奔死敌阿森纳,导致相当一部分球迷的反感。后来加上伤病来袭竞技能力滑落明显,巅峰期较短。记忆深刻的是98年世界杯1/8决赛英阿大战,加时赛中他以一记精彩的头球建功,但被主裁以莫名的犯规吹掉,失去了一次名垂青史的机会。当时那个不知疲惫的奔跑能力和高人一筹的头球功力,确实厉害。

华南预防医学杂志

《华南预防医学》杂志现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由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是集学术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综合性预防医学学术期刊,属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国家级杂志),国内外公开发行。

华南预防医学杂志是科技统计源核心期刊,而且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的主办的期刊复合影响因子:综合影响因子:,影响力方面还是可以的!详细资料可以找我要,也可以到我知网查询

中心编制326人,现有人员321人,其中博士12人,硕士50人,获得高级技术职称资格人员103人,中级技术职称资格人员120人。高、中级人员占总数的。中心十分重视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积极开展了各类培训和专题学术讲座。近6年来,平均每年外派学习达100多人次,每年外派到国外/境外进修、考察学习10多人次。根据省卫生厅的部署,我中心于2004年启动了广东省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和应急病原微生物检测技术骨干出国培训项目。目前,已培养现场流行病学和实验室检验技术骨干29人。我中心是全国卫生防疫人员培训基地和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现场培训基地。2001年以来,每年中心面向全省各级疾控机构举办各类培训班20期以上,进一步增强和提高了我省各级疾控机构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中心领导班子十分重视疾病控制与公共卫生科学研究,各专业的技术人员积极投身应用科学研究。2001-2006年间,中心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45项。获得科研成果奖11项。主编专著19本。发表论文近千篇。与中山大学共建博士后工作站,与暨南大学医学院联合招收“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 硕士研究生,有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和广东药学院等高校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14人,已培养研究生21人。在职人员中有5人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有90多人次在国家级、省级技术或学术专业委员会任主任委员、常务委员、委员或理事。“寄生虫病防治研究”和“艾滋病P3实验室”分别为省卫生厅“五个一科教兴医工程”重点专科和重点实验室,“食品安全监测检验科”为省卫生厅医学特色专科,“应急病原学检测重点实验室”是省科技厅重点实验室。中心主办的《华南预防医学》杂志,创刊于1960年,原刊名为《广东卫生防疫》杂志。2005年通过国家评审确定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评为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2006年6月“世界卫生组织新发传染病监测研究与培训合作中心”在我中心挂牌成立,该中心的成立,将进一步推动我省新发传染病监测与研究,病原微生物检验网络实验室的建设,以及疾病控制专业人才的培养。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卢国斌

没有任何证据表明现在有医治狂犬病的方法。所谓的中医治好的狂犬病一般都是狂犬病癔症。这些治疗没有迁移性,对确诊的病例治疗无效。狂犬病可预防不可治疗,尽量不要相信所谓的中医治疗狂犬病,一般都是打着中医的幌子,能在源头截断最好。

1968年出生,无党派民主人士,研究生,主任医师。现任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先后担任世界心脏联盟专家委员会妇女与心脏疾病分会成员(中国仅1人);世界卫生组织卫生计量网络(HMN)成员;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伤害预防中国联络人和全球道路伤害研究网络(RTIRN)政策发展顾问;中华预防医学会理事会理事;中华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学分会第六届委员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社会医学分会第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环境与职业医学》杂志第五届编辑委员会主编;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卫生信息标准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1961年出生,中共党员,博士,主任医师,复旦大学硕士生导师。现任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分管中心科研教育、慢性病防治、基建、援建等工作;任上海市预防医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负责预防医学研究院日常工作。先后担任中华预防医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中国控制吸烟协会青少年控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环境与职业医学》杂志编委会副主编;上海市预防医学会第四届理事会付会长、常务理事。 1961年出生,中共党员,本科,主任医师。现任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分管中心财务、质量管理、生物安全、菌毒种管理、五大卫生等工作。先后担任卫生部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评审委员会委员;场所卫生标准专业技术委员会(公共卫生)主任委员;中国救灾防病及应急反应专家库专家(1999年)中华预防医学会期刊编委会委员;《环境与健康展望》杂志编委会副主编;《环境与职业医学》杂志编委会编委;上海市吸烟与健康协会副秘书长;上海市净水协会副秘书长;上海市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评审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化妆品卫生安全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卫生部环境卫生标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卫生部、农业部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改水、改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计量认证/审查认可评审员;国家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评估员。 1965年出生,中共党员,本科,主任医师。现任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分管中心业务综合管理、应急与传染病管理、信息规划与管理、急性传染病防治、微生物检验等工作。先后担任传染病防治标准专业技术委员会(公共卫生)委员;中国救灾防病及应急反应专家库专家;国家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专家库专家;上海市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理事秘书长;上海市灾害防御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上海市有害生物防制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上海防痨协会副理事长。 1959年出生,中共党员,博士,主任医师,复旦大学硕士生导师,上海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现任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分管中心检验管理、实验室管理、产业管理、健康管理、场所、产品评价等工作。先后担任卫生部健康相关产品评审委员会(毒理学)委员;健康相关产品卫生标准专业技术委员会(卫生毒理)主任委员;第四届中国毒理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卫生部健康相关产品评审专家库专家;卫生部食品法典专家组委员;化学品毒性鉴定专家库专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审评专家库(毒理、功能)专家;中国生育调节药物毒理监测中心高级技术顾问;中国营养保健科学杂志编委;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健康相关产品评审委员会(食品毒理学)委员;上海市食品卫生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 1956年出生,中共党员,本科,政工师。现任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分管中心党委行政管理、审计、纪检监察、安全保卫工作。先后担任上海市卫生系统轻工技术协会副主任;上海市卫生系统后勤管理协会常务理事。

苏德隆,男,南京市人,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内外著名的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学家、我国流行病学奠基人之一、杰出的医学教育家,中共党员,曾任上海第一医学院副院长。1906年7月9日,苏德隆出生于南京一个城市贫民之家。5岁时进私塾,因家境贫寒,念完小学父母送他进一所伙食费减免的教会办的益智中学。1927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医预科,修学3年,后转入国立上海医学院读本科。1935年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鉴于总成绩第一,获金质奖章一枚。毕业后留任助教,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医学教育和预防医学生涯。当助教不久,颜福庆院长派他到上海县颛桥乡建立农村卫生所,一边为农民治病,一边作乡村卫生状况和儿童常见病的调查研究,著有“上海郊区疟疾流行病学分布”等论文。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苏德隆任难民收容所医师,后任防疫大队长,历时数载,辗转内地,进行天花、霍乱、伤寒、痢疾、疟疾等急性传染病及虱患的调查和防治,创造相当有效的折叠式干热灭虱器,发表了“天花的流行病学分析”等论文。1941年,卫生署聘他为贵阳卫生人员训练所教育主任,以培训战时卫生人员。教学之余,他研究水面撒布煤油致死蚊孑孓的机制。1942年,在印度孟买霍夫金斯细菌学研究所进修鼠疫防治学。1943年,返回内迁重庆的国立上海医学院任副教授。1944年留学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卫生学院,获公共卫生硕士学位。1945年去英国牛津大学,在病理学院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弗莱明教授指导下研究抗生素,他发现了一种具有强力抗菌作用的抗生素,命名为微球菌素。于英国《实验病理学》杂志上发表“粪—污水中的抗生素产生菌”和“微球菌素”两文,路透社作为科学新闻向世界报道。由此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先后被接受为英国皇家统计学会、微生物学会会员。1948年回国后,先后任上海医学院微生物科主任和公共卫生科主任等职。解放后任上海第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卫生系主任、流行病学教研室主任、预防医学研究所所长。1979~1984年任上海第一医学院副院长。1980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上海市政协常委、中华医学会流行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全国血吸虫病防治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流行病学协会名誉会员及中华医学杂志、中华预防医学杂志和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编委、《辞海》卫生学部分主编、医学百科全书卫生学部分副主编。1949年12月,上海成立血吸虫病防治委员会,委任苏德隆为副秘书长。在广大医务者的共同努力下,治愈了一支部队战士的血吸虫病,不久该部队开赴抗美援朝前线,因此,部队授予他“名誉教育主任”光荣证书。之后,他全力投入“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行列中,足迹遍布我国南方30个省市血吸虫病的重疫区。他徘徊在河边、田边、沟边的小道上,搜寻着钉螺,观察其习性,逐一访问农户,了解患病和流行情况。通过对收集到的原始资料和素材加以整理分析,撰写成有价值的科学论文近百篇。1957年夏天,毛主席来沪接见科学家,他坦诚地向毛主席提出:农业发展纲要中规定12年消灭血吸虫病是难以实现的。同时他向毛主席汇报了他的研究生从黄浦江中分离到伤寒菌,劝毛主席不要在江水中游泳。毛主席听取后即取消了游泳的打算。他的耿直而又实事就是的品德赢得了人们的尊敬。1963年,苏德隆运用统计学原理发表了理论性论文《钉螺的负二项分布》的数学模型,阐明钉螺的分布有聚集性的特征,其成因与土壤、水分、食物、交配有关,得出钉螺生活的最适合温度为13℃,最适光线强度为3600勒克斯,这对查螺灭螺具有指导意义,使他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阐述钉螺生态分布规律的学者。根据对钉螺生态学的进一步研究,他首创“地域性防治血吸虫”的理论,对我国控制血吸虫病起了重大作用。“文革”期间,他发明了防御血吸虫病感染的“防蚴衣”和“防蚴笔”。这两种方法操作简便,效力持久,价格低廉,对预防国内外多种血吸虫病,都有特效。为了完成这两项科研成果,苏德隆叫家人帮他以浸有氯硝柳胺药物的“防蚴笔”先涂在自己身上做实验,观察副反应。“防蚴笔”的研究获全国医学科学大会奖。苏德隆坚持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综合措施,提出既治疗又灭螺的方案。1981年开始,他与美国Warran博士协作,在安徽贵池设点,开展血吸虫病防治策略的研究。苏教授主张中国式的防治结合以灭螺为主,Warran博士主张西式的单纯特效药的治疗。两种防治策略在相似地理条件的毗邻村庄中进行。到1984年终于有了结论:只治不防的村落群体的感染率虽有缓慢下降趋势,但有急性血吸虫病患者发生,钉螺和钉螺感染率仍处于原来水平;防治兼顾,坚持灭螺的村落,群体感染率和钉螺密度急剧下降,连续两年未查到被感染的钉螺。1982年在全国血吸虫病防治研究会上,苏德隆宣读了《中国血吸虫病生态学》论文,得到高度评价。1985年11月上海市宣布消灭血吸虫病,为表彰苏德隆在血防战线上的贡献,授予血防战线先进工作者墓馊俪坪牛�⒆芳谴蠊σ淮巍?/SPAN>1962年副霍乱在我国流行,苏德隆暂时中断血吸虫病的研究,转向副霍乱的研究。他带领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奔赴流行区现场查访和观察,很快掌握了此病经水传播的特点,指出1962年早春多次出现的散发病例,无从外传入的证据。继而从调查资料分析发现,发病率由沿海向远离地区递减,恰与地面水中氯化钠水平和PH值呈现等级相关。据此,苏德隆提出副霍乱地方性学说,并认为副霍乱可能已在当地越冬和生根的假说。这一科学预见指导着副霍乱菌越冬和变异的研究。1972年夏天,上海突发急性皮炎流行,数十万人发病。苏德隆率领调查队奔赴现场,根据他的设计方法,通过自身试验,花时仅半个月,就证明寄生在灌木树上的桑毛虫是此次皮炎流行的病源,阐明了气候条件、人们的生活情况与皮炎广泛流行的关系。桑毛虫皮炎病因查明后,流行得到根本解决。“桑毛虫皮炎”这一名词从此载入现代医学史册。1980年苏德隆赴英国剑桥大学宣读桑毛虫皮炎的论文,受到高度评价,被认为是流行病学研究的一个范例。1981年论文发表于英国《流行病学社会医学杂志》。70年代初,苏德隆开始研究江苏启东县肝癌高发的原因。他访问病家,察看环境,不放过一切疑点。通过流行病学特有的分析,首次提出肝癌与饮水污染有关,饮用沟塘地面水者肝癌发病率远远高于饮用井水和深井水者,从而建议凿井、改饮井水。1973年全县采纳改水防肝癌意见,先后打凿13万余口井,80多口深井。1979年他发表的《饮水与肿瘤》论文举世瞩目,《英柳叶刀杂志》为之发表述评。1983年国家科委将肝癌病因及其防治的任务下达给苏德隆,他奔走于启东、海门各个乡镇,更加努力探索肝癌与饮水的关系。1985年初,在国家科委组织的汇报会上,由于他工作成绩显著,这一课题受到表彰。同年12月,“肝癌病因及防治(饮水与肝癌)”的研究在上海医科大学通过科研成果鉴定。1985年4月3日,苏德隆外出工作时发生车祸,经抢救无效不幸于当天下午与世长辞。苏德隆从事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工作50年,一生发表了200多篇论文,三次主编流行病学全国教材。他指导、培养了17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在他这里学习过的大学生、进修生,遍布全国各地。他培养学生的原则是:让学生“下水游泳”,即在导师指导下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和实践。他要求青年创新,而不满足于“填补空白”。

艾滋病可以说是当下比较严重的一种疾病,当下还没有研制出可以完全治疗的方法,主要还是进行抑制。确诊了艾滋病一定要淡定,可以到疾控中心进行检查,做好防护措施,严格按要求使用药物,规范作息,调理好身体,总之,要是活的时间越长,那么就更有机会获得救治。当前的医学技术还没有艾滋病的根治的办法,不过当前有抑制的办法,可以保证长达十多年都不发病,不过,有一点要注意的是,艾滋病最好是早发现早治疗,不然很容易会出现偶然感染的情况。那么,艾滋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首先,发现患上了艾滋病并不需要担心,确诊之后一定要从容面对。首先要先到疾控中心确诊,通过检查cd4/病载检查,要是暂时不需要吃药那就不要吃,因为是药三分毒,有些药物的副作用是很大的。其次就是要做好保护措施,有一些人群因为厌世心理,就想着自己患病也要让别人患,事实上,要对其他人负责。艾滋病的患者要做好措施,避免传染给他人,艾滋病病患和别人接触要避免病毒变异,还有就是作息要规范,艾滋病病毒会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降低身体素质,药物可以控制体内的病毒数量,不过对于已经被破坏的免疫系统并没有作用,患者每天都要严格按要求服用药物,不要漏服,艾滋病患者一定要终生用药,要是产生了耐药性就换药。患者在度过了窗口期后,就会进入潜伏期,潜伏期的患者能够检查出患有艾滋病,不过患者并不会有什么症状,但是潜伏期的时间长,并且不稳定,有些甚至长达十年。通常患者的生存时间越长,艾滋病的治愈可能性就越大,毕竟医疗在不断地发展,要是生存时间太长,有可能就可以研究出治病的药物,艾滋病主要是通过血液检查,治疗的话主要是为了提高患者的免疫力,避免患者出现感染。做好隔离措施。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社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是2011-08-04在北京市西城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鼓楼西大街154号4号楼111-113。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110102580865798T,企业法人罗凤基,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出版、发行《中国预防医学杂志》(许可证有效期至2018年12月31日);出版、发行《中国病毒病杂志》(许可证有效期至2018年12月31日);设计和制作印刷品广告,利用自有《中国预防医学杂志》、《中国病毒病杂志》发布广告(许可证有效期至2018年12月31日);技术开发、咨询、服务。(企业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在北京市,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757485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5000万以上 规模的企业中,共4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中国预防医学杂志》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1.预防医学科学研究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和新方法介绍。2.劳动卫生、环境卫生、营养与食品卫生、儿童青少年卫生、放射卫生、卫生毒理、流行病学、卫生统计、社会医学、疾病监测与计划免疫、疾病预防与健康促进、卫生保健,以及卫生化学与检验技术等科学研究和有效的预防控制经验总结。3.具有指导意义的述评和专论,有实际参考价值的国内外文献综述、学术讲座、专题讨论、笔谈和书评。4.与预防医学有关的边缘科学、软科学和基础理论研究的文稿。5.国内外学术交流信息、会议纪要、科研动态和产品信息、广告等。二、对文稿的要求1.有严谨的科学性和逻辑性,能重点说明一个或几个问题,有理论或实际意义。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数据无误,文字精炼,层次清楚,书写工整规范。2.篇幅:论著以不超过4000字,综述、讲座、方法学介绍等以不超过5000字,短篇报道以不超过1500字为宜。3.文题:力求简明准确地反映文章主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以不设副标题为好。一般不使用缩略语。4.作者:论文署名不宜过多,应是参与选题和设计、参与具体工作、能对研究结果负责者,仅参与获得资金或收集资料者不能列为作者,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性管理者也不宜列为作者。以脚注形式(置于文题页左下方)注明作者单位名称及邮政编码。集体署名的文章必须明确对该文负责的关键人物。虽对本文有贡献,但不具备作者条件者可在文后志谢。作者姓名排序需在投稿时确定,需要变更时必须出示单位证明,一经编排,不得更改。5.摘要:论著需附4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内容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方法与结果部分应给出主要数据。不分段,用第三人称撰写。英文摘要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和邮政编码;作者应全部列出,当作者不属于同一单位时,在第一作者姓名右上角加“*”,同时在第一作者工作单位左上角加“*”。例如:LIN Xian-yan*, WU Jian-ping, QIN Jiong, LIU Qun.*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First Hospital,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034,China6.关键词:论著需标引2~5个关键词。请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如果无相应词,处理办法:(1)选用直接相关的几个主题词进行组配;(2)根据树状结构表选用最直接的上位主题词;(3)必要时,可采用习用的自由词,但要置于最后。关键词不能用缩写,如“HBsAg”应标引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7.医学名词:以1989年及其后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写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1995年版药典(法定药物)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写的《药名词汇》(非法定药物)中的名称,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8.科研论文中,当报告以人为研究对象的试验时,作者应该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负责人体试验的委员会(单位性、地区性或国家性)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并得到该委员会的批准,是否取得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9.图表:图表集中附于文后,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每幅图表应冠有文字简明准确的图(表)题。说明性的文字应置于图表下方,并需注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本刊采用三横线表,如遇有合计和统计学处理行(如t值、P值等),在这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要求表内数据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如果出现均值±标准差,一定要写明样本量。间断性资料用条形图,连续性资料用线图。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10.计量单位:实行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使用参照2001年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部编辑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一书第3版。注意单位名称与单位符号不可混用,如:ng·kg-1·天-1应改为ng·kg-1·d-1;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采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如:ng/kg/min应采用ng·kg-1·min-1的形式;组合单位中斜线和负数幂亦不可混用,如前例不宜采用ng/kg·min-1的形式。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字,如体积的符号应为斜体V。11.数字:执行GB/T 15835-1995《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序数词和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和标准号不分节。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5~95%要写成5%~95%,±要写成(±)%,± mg/L要写成(±) mg/L。附带尺寸的数值相乘,按下列方式书写:4 cm×3 cm×5 cm,而不写成4×3×5 cm3。 ? 12.统计学符号:按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中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的有:(1)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 (中位数仍用M);(2)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3)标准误用英文小写;(4)t检验用英文小写t;(5)F检验用英文大写F;(6)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7)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8)自由度用希文小写;(9)概率用英文大写P(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q值等)。以上符号均用斜体。13.缩略语:文中尽量少用。必须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先注明汉字全称,再在其后的括号内写出汉字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英文缩略语,后两者间用“,”分开。缩略语不得移行。14.参考文献:以亲自阅读主要者为限,应尽量精选。按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方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确需引用个人通信时,可将通信者姓名和通信时间写在括号内插入正文相应处。不得引用未公开发表的文章作为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者其他与之相应的文字(西文加“, et al”;日文加“,他”)。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参考文献为期刊者均须著录起止页。参考文献必须由作者与原文核对无误,按引用先后顺序排列于文后。

论著、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方法学研究、监督与管理、临床报道、经验交流、基层卫生工作 、综述、评价、会议论文选登、卫生政策研究、临床研究、基层卫生工作、病例报告、讲座、会议报道、学会工作、信息等栏目。

  • 索引序列
  • 中华预防医学会下属杂志
  • 中华预防医学会杂志陈君石
  • 华南预防医学杂志
  •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卢国斌
  •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社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