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三字经大学毕业论文

三字经大学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三字经大学毕业论文

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对某一段话的认真品读,心得自来。如有兴趣可到《乘时金光的博客》“金品《三字经》”共赏。

中国的《三字经》流传到德国,并且有学者对其内容进行研究。《三字经》首句是“人之初,性本善”,已得到马克思·普朗克研究所的证实。负责这项专题研究的人类学与心理学教授普朗克确认:婴儿表现出利他主义和善举的心理至少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是婴儿大脑的发育到有足够的认知能力,可以判断他人行为的真实意图;第二是婴儿逐渐成长发育到有亲社会倾向,有渴望融入社会的心理。婴儿到1岁半甚至早些便具备这两个条件。这时他幼小的心灵和幼稚的行动上便有了助人为乐的意识和品德研究人员说,人所共识:吸乳是婴儿与生俱来的本能,否则不能生存,婴儿的“恋母情结”与吸母乳密切相关。另外,母亲在怀孕和哺乳期间大脑中分泌一种慈母素,使母爱成为女人的天性,这种母爱与恋母的互动产生了顺理成章的情景:当婴儿遇到险情时便自然而然地叫喊:“哎哟,妈妈!”绝不可能喊出:“哎哟,爸爸!”世界不同语言的各民族各国家莫不如此。还有,婴儿和幼儿不分性别,都喜欢戏水。这种行为被称做“爱水情结”。法国学者西蒙·波娃认为这与胎儿生长的环境有关。因为胎儿从形成到出生前一直都浸润在子宫的羊水中,所以儿童的“爱水情结”成为习惯定势。与其说女人温柔似水,不如说她们的婴儿温柔似水。温柔和善良紧密相连,“人之初,性本善”是有本之源:它来自羊水、母乳及恋母、母爱等先天和后天的各种复合因素。马克思·普朗克研究所的心理学研究员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来到实验室里,在24名婴儿面前做简单的动作和表演。大个儿研究员假装打小个儿研究员一个响亮的耳光,被打者佯装掩面而泣。此刻,所有婴儿都震惊了,24双愤怒的眼睛都集中在打人者身上,有的甚至对被打者流下同情的眼泪。有个叫贝克的婴儿爬到打人者脚下,狠狠地朝他的脚脖子咬了一口!打人者假装疼痛,捂着脚脖子怪叫:“哎哟!妈妈!”许多婴儿笑了起来。研究员从中受到启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恶有恶报,善有善报。”此刻,在婴儿身上体现出来。研究员又做实验,把儿童专用毛巾整整齐齐挂在高两米的尼龙绳上,然后用竹夹子逐个夹好,接着研究员故意笨手笨脚,将许多竹夹子掉在婴儿的地铺上。随着竹夹子落地声,实验室全体婴儿在几秒钟内做出想要帮忙的举动。据录像分析研究,一个裹着尿布的婴儿先看看研究员焦急的神情,又看看掉在地铺上的竹夹子。他急切地手脚并用地爬过来,抓起一个竹夹子推到研究员脚边。看样子他很想把竹夹子递到研究员手中。24名婴儿都表现出同样的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热情,非常愿意帮助“笨手笨脚”的研究员

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从《三字经》给出的学习顺序讲,对《孝经》和“四书”有了相当的了解后,要去研究“六经”。 这里第一个要注意的是,《三字经》里讲的“六经”可能跟我们语文课本上的不一样哦。我记得我上学的时候书上写的是“诗、书、礼、乐、易、春秋”,然后说《乐经》失传了。我刚接触《三字经》的时候,还以为这里的“六经”就是这个呢。但是学完了才知道,这里的“六经”是这六本书——《诗经》、《尚书》、《周易》、《周礼》、《礼记》、《春秋》。而且《春秋》是包括“三传”的。这样算的话其实是九本书。 《三字经》讲到这里,必须就要对这些“经”的沿革做一个简要的了解,这样才能对整个文化大系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首先要尽可能的去了解全貌,然后才能有所受益,如果说只是抓住中华传统文化当中的一点,而不了解整体的话,那么那单独的一点也是很难深入下去的。 首先说“经”这个概念,不要管各种字典怎么解释的,因为只看那个解释是不会彻底明白的。我们来做个比喻:如果说把中华传统文化比作一个人的话,那么“经”就是这个人的脊柱附加全部的神经系统,没有这些的话,是无法发育出一个人来的,而且就算勉强长出来了,也不能动。传说的“走肉”而已。 说“经”呀,从先秦说起吧。我们现在一谈传统文化,都说是“孔孟之道,老庄之学”。其实在人家那个时代,“四书”,《老子》、《庄子》这些个书,根本就算不得学问,只是“一家之言”而已,是这些当时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的“毕业论文”而已。要说学问,能给大家当教科书的——《诗经》、《尚书》、《易经》、《周礼》、《礼记》——还得说是这几个。就是《三字经》中所谓的六经了。但是我们从先秦诸子的文章来看,当时应该就是“二经”——《诗经》、《易经》。而《春秋》比较特殊,是孔子编撰的,其实算是政治评论。因为这类的书当时除了这个没别的,就是到今天,最好的政治评论仍然是《春秋》,别看人家是最早的,后来者并不一定就能赶得上那个水平。就思想层面的学问而言,我一直认为,越是随着时代发展,这类学问反倒是越滑坡了。这个我们看“经”的演变就能大概了解。 到了五代时期,冯道主持开始第一次由政府大规模的刊印“九经”——“三礼、三传、《诗经》、《尚书》、《易经》”,其实这就是《三字经》“六经”的内容,因为《三字经》成书在北宋,基本上可以认为和五代就是一个时期了。但从现在流传下来的东西看,这个时期能做到的也仅仅是“刊印”,就是这个东西先别弄丢了,至于能理解或者说解读到什么程度,现在还不好定论。这里想简单说说冯道这个人。历史上那些腐儒对其是骂声一片,说这个人历仕四姓,典型的墙头草,不忠不义的典型。但是我们要看到当时得环境,五代时期那叫一个乱,五十三年的时间里换了五个朝代,并立十个国家。基本上都是弑君篡逆的勾当。在这样的大环境中,谈忠义,忠于谁呢?哪个值得去忠呢?所以说这个时期真正有担当的人,应该是忠于自己的国家民族,而能做的事情,最重要的就是两点——保护人民、保存文化。这两点,冯道都做到了。所以说冯道这个人很值得我们研究。 五代之后紧接着宋代。现在很多人都觉得宋代很了不起,又说什么经济繁荣、文化昌盛那些的话。个人是不太认同的。真正的繁荣昌盛一定是从国际地位上来衡量的。连最基本的一统江山都没有实现,还胡说八道啥,都是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而已。尤其到了南宋,再有钱不也还是挨打?诗词歌赋那个叫文学、绘画书法什么的那叫艺术。合起来笼统的讲叫“文艺”。跟“文化”完全是两码事,不管“文艺”发达到什么程度,他始终是“文化”的一个部分,最多只是“文化”的“外在表现”而已。这一点,在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时候一定要有清醒得认识。 回过头来说“经”的话题。从南宋开始出现“十三经”的说法,一直沿用到今天,具体内容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周礼》、《仪礼》、《论语》、《孝经》、《尔雅》、《孟子》——跟“九经”相比,多出了《论语》、《孝经》、《尔雅》、《孟子》四部。个人以为,之所称为“经”,就是要选出最核心的东西。到我们今天比较流行的就是“你能不能用一句话告诉我什么是……”。“经”一定是精简到不能再精简的东西。可是我们现在的情况是越弄越多,而不是越精简。而且有很多人一说精简的时候,就断章取义,这一点至少从唐代《群书治要》就开始了,到现代是愈演愈烈,尤以《论语》为甚。 这里先不谈学习的方式方法和学习次序,仅就最终学习成效而言,学习传统文化,必须要区分“经”和“传”,而且要高度关注一部书其自身的“自成经传”。只有把握住真正的“经”,才能学到真东西,才有可能去谈学以致用。详解《三字经》目录

三字经毕业论文怎么写

中国的《三字经》流传到德国,并且有学者对其内容进行研究。《三字经》首句是“人之初,性本善”,已得到马克思·普朗克研究所的证实。负责这项专题研究的人类学与心理学教授普朗克确认:婴儿表现出利他主义和善举的心理至少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是婴儿大脑的发育到有足够的认知能力,可以判断他人行为的真实意图;第二是婴儿逐渐成长发育到有亲社会倾向,有渴望融入社会的心理。婴儿到1岁半甚至早些便具备这两个条件。这时他幼小的心灵和幼稚的行动上便有了助人为乐的意识和品德研究人员说,人所共识:吸乳是婴儿与生俱来的本能,否则不能生存,婴儿的“恋母情结”与吸母乳密切相关。另外,母亲在怀孕和哺乳期间大脑中分泌一种慈母素,使母爱成为女人的天性,这种母爱与恋母的互动产生了顺理成章的情景:当婴儿遇到险情时便自然而然地叫喊:“哎哟,妈妈!”绝不可能喊出:“哎哟,爸爸!”世界不同语言的各民族各国家莫不如此。还有,婴儿和幼儿不分性别,都喜欢戏水。这种行为被称做“爱水情结”。法国学者西蒙·波娃认为这与胎儿生长的环境有关。因为胎儿从形成到出生前一直都浸润在子宫的羊水中,所以儿童的“爱水情结”成为习惯定势。与其说女人温柔似水,不如说她们的婴儿温柔似水。温柔和善良紧密相连,“人之初,性本善”是有本之源:它来自羊水、母乳及恋母、母爱等先天和后天的各种复合因素。马克思·普朗克研究所的心理学研究员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来到实验室里,在24名婴儿面前做简单的动作和表演。大个儿研究员假装打小个儿研究员一个响亮的耳光,被打者佯装掩面而泣。此刻,所有婴儿都震惊了,24双愤怒的眼睛都集中在打人者身上,有的甚至对被打者流下同情的眼泪。有个叫贝克的婴儿爬到打人者脚下,狠狠地朝他的脚脖子咬了一口!打人者假装疼痛,捂着脚脖子怪叫:“哎哟!妈妈!”许多婴儿笑了起来。研究员从中受到启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恶有恶报,善有善报。”此刻,在婴儿身上体现出来。研究员又做实验,把儿童专用毛巾整整齐齐挂在高两米的尼龙绳上,然后用竹夹子逐个夹好,接着研究员故意笨手笨脚,将许多竹夹子掉在婴儿的地铺上。随着竹夹子落地声,实验室全体婴儿在几秒钟内做出想要帮忙的举动。据录像分析研究,一个裹着尿布的婴儿先看看研究员焦急的神情,又看看掉在地铺上的竹夹子。他急切地手脚并用地爬过来,抓起一个竹夹子推到研究员脚边。看样子他很想把竹夹子递到研究员手中。24名婴儿都表现出同样的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热情,非常愿意帮助“笨手笨脚”的研究员

小学教育处于国民教育的基础地位。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教育本科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自新课改之后,为适应基础教育阶段对小学英语教师的新要求,作为培养未来小学英语教师的地方本科院校,其小学教育专业英语口语课程必须进行改革。本文以地方本科院校小学教育专业(英语方向)英语口语课程为研究对象,找出影响学生英语口语提高的因素,提出相应的策略,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提高师范生的英语口语水平,以满足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需求,适应基础教育教学的改革。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教育专业;英语口语;课程改革

2004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师范院校和教师培训机构要进一步树立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指导思想,……根据新课程改革对师资的要求,改革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办学质量。要注重加强综合课程师资的培养,努力为中小学输送适应新课程要求的新型师资。”[1]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小学英语教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对承担小学英语课程的小学英语教师的要求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但是由于种种现实因素,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小学英语教师的英语口语水平令人担忧。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英语教师的英语口语水平对课堂教学效果影响深远,为了满足师范教育的需求,现行的小学教育专业英语口语课程的教学内容必须进行改革,因此,探讨小学教育专业(英语方向)英语口语课程改革对提高未来小学英语教师英语口语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如何适应基础教育阶段对小学英语教师的新要求,找出符合目前英语口语课堂教学实际情况并且具有鲜明特色的英语口语课堂的教学方法与策略,提高小学英语教师的英语口语水平已成为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课题。

一、小学教育专业(英语方向)英语口语课程的现状

从2001年到目前为止,我国小学已经开设英语课程长达十四年。然而,各地区小学英语教学还处在逐步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是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小学英语教学存在诸多不足,一是教师紧缺,二是师资英语水平低,特别是英语口语较差,三是师资配备结构不合理,这些都是小学英语教育中无法避免的问题,因此,在这样的状况下如何提高小学教育专业(英语方向)师范生们的英语口语便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目前高校中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只能通过公共必修课程《大学英语》的学习才能接触到英语知识,虽然《大学英语》课程里设置了对学生英语听说读写方面要求的标准,但是在不少高校中,大学英语基础课程分为精读(或读写译)和听力(或听说)两大类。精读课占课程总学时的3/4,而所谓的听力课由于受师资、班级规模等制约,大都只是进行集中听力训练。此外,大学英语课程考试中普遍没有口语测试,这也使习惯于应试教育的学生忽略口语学习。[2]小学教育专业(英语方向)是培养具备小学教育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一定的教育研究能力,能够胜任并创造性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小学英语教师。小学教育专业(英语方向)的学生属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因此该专业的学生想要单纯通过《大学英语》课程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是比较难的。而英语口语的掌握和运用是学生们成为未来合格小学英语教师所必须具备的技能之一。因此,《英语口语》课程对该专业师范生们来说非常重要。英语口语是一门口头表达型课程,是小学教育专业(英语方向)学生主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专业方向必修课,旨在通过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英语口语训练,使学生具有较流利正确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养成良好的语言运用习惯,保证他们使用英语语言时的正确性和准确性。笔者所在二级学院的小学教育专业开设的《英语口语》课程有6个学分,共96学时,分3个学期授课,每个学期32课时,每周2个课时(一学期按16周授课)。选用的教材是《英语口语教程》(1、2册),由姚保慧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授课使用的教室是配备多媒体设备和蓝鸽教学系统的教师语言实训室。

二、小学教育专业(英语方向)英语口语课程存在的问题

虽然上了三个学期《英语口语》课程,通过一系列口语技能训练,师范们的英语口语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基本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但是笔者在不间断地授课之中还发现当前英语口语课程存在着一些不足。

1.课程中三维目标落实不够到位。新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学生在过程中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但是在《英语口语》课程的课程目标中,三维目标在一定程度上落实不够到位,主要表现在:过于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学生学习过程与采用的学习方法、学生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关注度不够;较为偏重学生英语口语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而学生使用英语进行教学方面的培养和训练则相对薄弱。比如学生英语语感好,发音正确,会话流利,能针对某一主题侃侃而谈,却不一定能发挥好自己的口语优势去上好一堂优质英语课。

2.缺乏语言交际环境。克拉申在输入假设中提出英语口语的流利程度是随时间的累积自然而然地达到的,不能直接通过教学就学会。[3]而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则依赖于在一个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学习者通过接收大量的语言输入后转化为语言输出来实现。事实上,学生每周只有2个课时固定的英语口语学习时间,课堂成为他们学习和训练口语的主要阵地,很难实现大量英语语言输入和输出这样的目标。而且在课堂的学习中,很多时候是按照各样的专题活动来模拟真实的语言场景,学生想要获得身临其境感觉比较困难,加上掌握的语言知识没有得到经常性的使用,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甚至会出现不知道该如何开口用英语交流的情况。

3.课堂中学生主体地位意识不足。新课改之后,各个学科的教学都强调要改变以往教师一言堂的授课模式,采用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教学模式,但是在英语口语的课堂教学之中,教师的讲授式教学仍旧成为主导模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没有实现根本性的转变,学生的主体地位意识不足。由于英语基础知识不够扎实,语音语调不够标准,许多学生对自己的英语口语没有自信,害怕出错,羞于在课堂之中开口练习,处于一种学习上的被动态,没能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发挥自己在学习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课程评价方式过于简单。当前英语口语课程的评价方式还是过于单一。考核采用期末口试的方式,选用教师语言实训室的录音设备进行录音,成绩评定由期末口试成绩和平时课堂表现成绩相结合决定,其中期末口试成绩占总分的70%,平时成绩占总分的30%,以百分制计算。评价的内容、方法、主体等还是有些单一,还不能做到真正全面地评价学生。[4]终结性评价在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总体评价中占据主要地位,形成性评价未能体现出其特点和优势,不能恰如其分地体现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收获,反而考试过程中一些不确定因素影响了学生考试成绩,进而干扰到对学生最终学习效果的评价,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小学教育专业(英语方向)英语口语课程改革的对策

1.建构和落实三维目标。新课改提出的“三维”课程目标,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了全人发展的新时代要求。[5]在英语口语课程中,首先应该提出对专业知识和能力要求更明确更详细的要求,把小学教育专业中师范性的特点融入到学科知识教学之中,如把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师正确课堂用语、与学生交流用语等教学技能训练加入到课程内容学习里。让学生增强自身英语口语水平的同时锻炼自己作为师范生教书育人的能力。再次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态为主动态,创新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古语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英语口语的学习是一个需要持之以恒的过程,因此英语口语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因为每个学生英语基础不同,掌握知识能力有高低,但是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采用不一样的学习方法,经过自己的努力之后可以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最后在课程的学习中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习俗和礼仪,同时也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能让学生受到西方一些不良思想的影响。

2.创设语言交际环境。一个好的语言环境对学习语言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课堂是师范生们接触英语最密集的场所,教师要牢牢抓住这一重要场所。通过语音视频的播放,帮助他们纠正发音和语调;学习英语歌曲和绕口令可以帮助他们消除内心学习外语的紧张感,培养出英语语感;英语电台和新闻可以帮助他们“磨耳朵”———掌握英语发音节奏和语速;而英文原版电视剧和电影则可以让他们模仿英语国家人士地道的说话方式,进一步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和文化。单纯地依靠课堂的时间创设语言交际环境是不够的,教师还要利用课外的时间开设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和各项英语专题活动等各种方式来拓宽学生练习英语口语的渠道。还可以邀请外教和外国留学生参与到上述活动之中,让学生有机会真正使用到英语,在真实的交际活动中锻炼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3.创新英语口语教学方式。高校自扩招以来,学生人数不断地增多,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人数也日趋增多,每个班级的人数都在40人左右。对于英语口语课程而言,大班化的教学非常不利于学生英语口语的学习。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教师没有办法兼顾到众多的学生,每个学生得到课堂练习口语的机会就更少了,极易出现教师由课堂中的引导者变主导者,学生由主动学习者变被动学习者的情况。教师容易顾此失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被挫伤,因此口语教学必须创新教学方式,符合高校教学的特点。因为高校教学的主要特点应该是:由教师直接控制转变为师生共同控制信息的传递;教师教的成分逐渐减少,学生自学的成分逐渐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递增;教学方法与研究方法的相互渗透和结合。[6]针对班级人数众多,而口语教学又需要小班化教学才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这一实际情况,教师应该采用分任务式的小组化教学。口语学习中最需要伙伴合作,因此学生可以先自由找到一位练习的伙伴,再跟另一组同学组成4人小组,教师给每组布置具体的学习任务(分为基础任务和提高任务),由组长负责监督组内基本任务完成情况,提高任务可以由组员在完成基础任务之后根据自身学习情况选择是否完成,最后教师对每组的学习成果做点评。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大胆开口练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在课堂中适当的“留白”———留出学生自我学习的机会。

4.建构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当前英语口语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不够健全,对学生学习效果评价太过单一,往往侧重于把他们平时课堂上的表现和期末时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的依据。然而英语口语课堂教学的学应着眼于促进学生发展,侧重于观察和衡量学生的表现;着眼于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激励教师转变观念,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7]因此要建构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采用多元化、过程性的评价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首先要确定出评价的标准,由检验学生真实学习成果的具体量化指标组成。学生可以对照标准先做自我评价,然后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开展互相评价,最后教师也给出相应的评价。最终的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本人,让其充分了解到这一阶段自己的口语水平,发扬学习中的闪光点,弥补不足之处。这样既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学习成果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又能让他们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为今后的学习找出努力的方向和树立清晰的学习目标。提高小学英语教师的英语口语水平已成为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迫切的需要,而小学教育专业英语口语课程改革是培养服务地方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基础教育阶段的新型小学英语教师,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04,(03).

[2]林兰.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刍议[J].中国高教研究,2006,(05).

[3]冯颖妍.小学英语口语有效教学设计研究[D].广州大学,2012.

[4][5]姚锦莲.面向新课改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之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

[6]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266-267.

[7]王贵彬.论英语口语课程评价系统[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9).

摘要:90年代逐渐开展起来的“国学热”遇上了21世纪的全球化背景,保存本土国学教育的内容,结合西方的思维训练和现代化学习方法,使之融入语文教学尤其是小学启蒙教育中来,才能够保护好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传承传统文化,迎接全球化趋势影响下文化领域的挑战。

关键词:全球化;国学;小学教育

随着“地球村”的建立,全球化的潮流不光发生在政治、经济领域,也发生在教育领域。西方教育思想和教育内容在带给我们全新启示的同时,也带给我们一些担忧,比如西方的文化影响力是否会高于本土?它的流行是否会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和传承?笔者认为,我们需要从教育入手,从教育着眼,以小学教育为切入点,弘扬传统文化。“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一方面,增加文化软实力靠的是人才,而良好的国学启蒙教育对从小形成传统文化信念、培养爱国情感有帮助。另一方面,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理应随环境而变,不断修正,以达到教育目标。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更需要多元、有竞争力同时又有传统文化功底和现代技术运用能力的人才。因此,国学启蒙教育进入小学教育意义重大。通常意义上的国学启蒙教育,是指用国学经典来启蒙孩子的教育方式。包括《论语》《大学》《诗经》《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等经典书籍,影响孩子的年龄层可以从幼儿到少儿。本文研究的主要是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举例书籍为《三字经》。

一、道德教育的启蒙角色

国学启蒙教育应用到小学教育中应该是一种德育实践,也就是一种“做人的教育”,对小学时期的孩子品德具有奠基作用。比如《三字经》中会教孩子怎么对待家人、师长、朋友、上司,比如“融四岁,能让梨,香九龄,能温席”告诉孩子们要孝敬亲人、恭敬兄长、友爱兄弟姐妹,通过讲故事、讲道理这样循循善诱的方式,规范孩子的品行,健全孩子的人格。小学时期学生的思维和心理特点是好奇心强,内心纯真,接受力和想象力特别强。比如在教学实践课给孩子们讲《三字经》时“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这一段的时候,提问孩子们“夏代为什么会灭亡呀?”会听到“因为他们朝代的君主不好,所以就下岗了”这样孩子气又成熟的答案。然后追问“那什么样的君主才算好君王呢?”有的孩子就抢答说“受人们爱戴的,德才兼备的人就是好君王。”这说明,孩子们的思想和理解潜力都超过成人想象。所以我们应该意识到国学经典读物可以引发孩子们的思考,并且是修正他们道德观的好机会。比如“首孝悌、次见闻”强调“百善也要孝为先”,“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写出了应该遵守的道德顺序,在这样的讲解中,把好的道德价值观树立起来,让孩子们在朗读和思考中潜移默化的习得,就会起非常大的作用。从上面的实践案例可以看到,开展国学启蒙教育,从近处说,可以帮助孩子们读书识字,提高记忆能力和文学接受能力;从长远看,可以协助他们培养福德,增长智慧,求取人生幸福,进而肩负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神圣使命。这种国学经典的熏陶能“养正气,养心”,启发孩子心里“真善美”的本性,使他们成为道德价值观端正、知识广博、行为优雅的人。通过几千字的精炼概述来“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定其心,应天下之变。”

二、通识教育的传递角色

国学启蒙教育从知识的层面上看是一种通识教育。因为《三字经》写于宋代,历经了数个朝代的更替,帝王君主的治国兴衰,囊括了很多内容,人文自然都有,深入浅出的介绍了很多知识和故事;对其他学科比如历史、地理都有铺垫,同时也没有遗漏地渗透了生活常识,如五色五味五行、六谷六畜、七情……首先是典故多,比如孟母三迁的故事———“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把孟母为了教导儿子,三次搬迁,为了督促儿子学习,用剪刀剪断机杼上的织布的例子,用十二个字概括,简洁明了,好理解,也让孩子们能够意识到母亲劝学的用心良苦,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武王伐纣的故事“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刻苦学习的囊萤读书,程门立雪的典故———“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诸多典故的作用,一是传递知识,告诉孩子们历史上出现过的经典人物;二是说理授课,让孩子们了解历史故事背后的道理。上到为人处事“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下到朝代更迭,“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从天地到人到四时到万物,按照时间顺序排列,都是怎么发展变化的。其次是地理知识的讲述。比如“曰春夏,曰秋冬”,让孩子们知道四季是什么,“此四时,运无穷”进一步说了,四季是循环往复的,“曰南北,曰西东”展示了地理方位。

三、语言能力的培养角色

语言功底是进行所有学习的基石,包括积累和表达两个部分。根据科学实验,孩子的语言能力养成,14岁前是关键时期,也就是小学毕业之前的时期。那么这个阶段培养语感就显得非常重要。《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这样的国学经典启蒙读物大多是三五成组,易诵读易记忆,朗朗上口。经常听到和朗读“融四岁,能让梨”的孩子自然能够潜移默化地形成谦让的意识,而语言词汇和故事积累的丰富,也会使孩子在向他人讲述时能够“引经据典”,博学多识。

四、思维能力的训练角色

通过诵读传统文化典籍,不光是可以亲近我们的祖先,了解他们的故事,同时也是锻炼思考能力的一种途径。比如夏是怎么由“禅让制”变成“世袭制”的?商纣王为什么成了亡国君?他的贡献又是什么?周武王是怎么维护八百载的统治的?被任用的贤才譬如姜尚又是怎么被发现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倡“从做中学”,结合到思维领域就是从思考中成长。通常思维的理解习惯是按顺序,按逻辑,由少到多,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从《三字经》这样朗朗上口的浅近教材入手,感受语言的优美,了解生活习俗、传统礼仪、待人接物的基本礼节,进而理解作品大意,体会其意境情感,思考事情发展的线索和变迁规律,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建构,确是一种有效的锻炼。以上几种角色体现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学启蒙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过去就有的、好的德育启蒙功能和通识教育传递功能应该保留,新的多媒体形式也可以适当采用,诸如听书、PPT文档展示、电子书等形式……也就是说,传统国学的内容+现代科技的手段。当然我们也要辩证的考虑问题,比如不能过度扩大化国学启蒙教育的德育功能,不能忽视先进设备把有温度的文化变得冰冷,失去它原本的韵味……

参考文献:

[1]王应麟.三字经[M].气象出版社,2005.

[2]张雪琳,施肩吾撰,李竦编.西山群仙会真记[M].

[3]龚伟.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科学学科能力测评框架构建及应用研究[J].学科教育,2014(3).

读完了《三字经》,它里面的内容太丰富了,它给人们的教育太深了。尤其“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给我留下的印象更深刻。它的意思是:玉器如果不打磨,就难以成为精美的玉器;人如果不学习,就不能掌握知识,懂得道理。这句话告诉我们的含义深刻。首先它说玉器不经过打造,也难以成为美玉。而人不学习,就不会懂道理。长大后没有文化,就会一事无成。所以我们不好好学习就不会懂道理。长大后如果没有文化,就会一事无成。所以,它还告诉我们要好好学习,好好工作。这让我想到曾经读过的一篇文章〈24岁的小学生〉,讲的是佘世军到山西的小铁矿工,他干活认真,为人老实,老板就让他当了小工头。佘世军在矿区干了六年,挣了几万元,佘世军就想当老板,大干一场,挣些钱回去改变老家的面貌。可是他当了老板后问题来了。原来,佘世军没有文化,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好,和别人签约都要请人代笔。半年后由于经营不善,铁矿亏了很多钱。最后佘世军只好把矿关了,从一年级学起。佘世军就是一个很好的前车之鉴。没有文化就会一事无成,会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所以我们一定努力工作为社会培养许多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努力干好自己的工作,否则,你有伟大的理想,在好的心愿,也只能成为梦想。而不能变成真正的现实。

毕业论文三千字大专

大专的医学论文,这个最少要写3400左右吧,他们在字数上都是有严格的字数要求的,必须认证要完整的

如果是专科论文的话,那么一般来说字数会要求在5000字左右,一般少一点的话,3000字就可以了。

一般大学专科的医学论文字数要求在3000-5000字,本科论文要求在5000-8000字,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论文字数要求在8000以上,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论文字数要求在10000字以上,博士论文字数怎么要求也有5万字吧。

在医学领域中,中药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科,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药学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

浅谈临床中药学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临床中药学是指在传统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以患者为主体,研究中药或其制剂在人体内的作用及机制与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有效性、安全性评价及应用规律的综合性学科。近年来,随着西药临床药学在各医疗机构的深入,临床药学在不良反应监测、合理用药及作用机制研究等多方面显示出独特的优势。

但是,由于中药与西药在结构、配伍、功能主治等各个方面的巨大差异,西药临床药学在中成药、中草药方剂方面的应用捉襟见肘,故以传统中医药理论与临床药学为背景的临床中药学应运而生[1-3]。临床中药学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其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均处于摸索阶段,本单位于2015年成立临床中药学硕士招生点,且于当年成功招生,现对该学科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的方案及 经验 做一归纳 总结 ,以供同仁参考引智。

1 培养对象及培养目标

与西药临床药学类似,临床中药学是以向医疗机构提供具有临床及科研能力的临床中药师为最终目标的学科,而为满足临床的需求,临床中药师需具有中医学、中药学及科研等多重 教育 背景及能力,故临床中药学的培养对象需至少具有中医学或中药学的本科教育背景,在培养过程中,需掌握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化用药的 方法 与手段,并以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中药问题、解决问题为最终培养目标[4-6]。

2 培养模式及培养方案

培养时限及安排

本学科的培养时限为3年(6学期),第1学期于校本部完成理论课的学习,第2学期至第5学期于本单位着重进行临床实践及科研,第6学期完成学位论文及答辩,即“1+4+1”的培养模式。

培养方式

本学科由研究生导师、医院药学部门及行内专家组成导师组,对研究生进行指导及培养。自研究生入学始,导师组根据培养方案、课题背景及个人特点讨论并制定培养方案,并于研究生完成理论课学习后开始实施。研究生需定期向导师组汇报学习及课题进展情况,导师组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或纠正,并组织专家进行开题、中期汇报、答辩等环节。

理论课培养方案

本学科的理论学习目标旨在思想政治端正的前提下,拥有基本的科研思路及专业理论知识,故将课程分为3种类型: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及专业选修课,见表1。公共必修课进行政治思想、自然辩证法及英语的学习;专业必修课进行科研思路及科研统计方法的培养;专业选修课则是根据研究方向的需求及个人兴趣,个性化地进行专业知识的储备(至少选修3门)。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临床中药学正处于萌芽阶段,其课程类型并不丰富,无法满足各个研究方向对理论知识的摄取,故允许研究生于其他教育部直属院校修习相关专业选修课,成绩合格后,学分亦予以承认。此举不仅满足了各研究方向对理论知识的要求,更能促进该学科的迅速发展与完善。

临床实践培养方案

总体要求与目标 临床中药学是与临床医学密不可分的学科,故需本专业研究生亲身融入到临床工作中去,这是整个培养历程中的重头戏,故临床实践的总学程为24个月(4学期),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且着重实践的原则,以研究生毕业后具备临床中药学实践技能及自主解决中药学问题的能力为总体目标,参照西药的《住院药师规范化培训标准》进行临床实践培养,由导师及轮转科室的临床教师对研究生进行临床实践培养[7-9]。

实践内容与安排 本学科临床实践主要分为2个阶段,各阶段学程均为12个月。

(1)通科实践阶段

该阶段需研究生在医院药学部门各岗位轮转完成,其包括门诊药房、中草药房、病房药房、药库、药检室、制剂室等部门,旨在通过实践,熟悉并掌握临床中药师的主要职业技能。

①门诊药房培养方案 研究生于该岗位需掌握处方审核、调配及发药的基本技能;需熟悉药品不良反应呈报方法及流程与“精、麻、毒、放”等特殊药品的管理办法与流程;需了解“药品管理法”、“处方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文件,中成药的用药特点及用药原则,特殊人群用药特点及用药原则。

②中草药房培养方案 研究生于该岗位需掌握中草药处方审核、调配及发药的基本技能;熟悉至少100种常用中药饮片的鉴别特点,特殊饮片的管理方法与流程;了解煎药规程、操作及设施维护,煎药成品的质量控制技术。于该岗位实习约3个月。

③病房药房培养方案 研究生于该岗位需掌握常用中成药的名称、功能主治、规格、用法用量、适应证、禁忌证、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与审核医嘱、调配及发药的基本技能,“麻、精、毒、放”等特殊药品的管理办法;需熟悉药品不良反应关联性评价方法,特殊人群用药特点及用药原则,药房自动化设备的使用及维护,需了解病区基数药品的管理办法。于该岗位实习约3个月。

④药库培养方案 研究生于该岗位需掌握中药饮片的鉴别与保管方法,中成药采购、贮存工作流程和要求,特殊药品的贮存方法;需熟悉药品价格信息管理,医院药事制度及药品采购管理规程;需了解药物经济学基本知识。于该岗位实习约1个月。

⑤药检室培养方案 研究生于该岗位需掌握药品的质量管理方法及常用医院制剂检验方法;需熟悉药品质量控制工作的内容及流程,“药品管理法”及《中国药典》中关于药品质量检测的相关内容,需了解药品质量问题追踪流程与评估 报告 。于该岗位实习约1个月。

⑥ 制剂室培养方案 研究生于该岗位需熟悉中药煮提操作方法,中药前处理、提取、精制、制剂成型等技术;需了解中药材炮制方法,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于该岗位实习约1个月,需至少完成10个批次的制剂配制,需至少进行1次日常设配的维护。

(2)专科实践阶段

该阶段分别在临床中药学室与各临床科室完成,研究生通过在临床中药学室的学习,掌握临床中药师的基本工作流程与技能,再根据各导师的研究方向及课题背景,选择某个临床科室,进行较为深入的临床中药学专科实践。在导师与临床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参与日常医疗活动,培养临床思维及处理临床中药问题的能力。

①临床中药学室培养方案 研究生于该岗位需掌握审核医嘱及干预技能,治疗药物监测数据分析与评估,提供个体化用药建议,中药的治疗原则或治疗指南,药物信息检索和评估,药物咨询,患者教育,药历书写,与医护患的沟通技能;需熟悉药学监护计划的制定与 实施方案 ,特殊人群用药特点及用药原则,临床中药学室工作内容和流程;需了解药学查房,临床会诊及病例讨论。

② 临床科室培养方案 根据导师的研究方向或临床需要,将研究生派往相关临床科室,通过与医生、护士、患者的交流,发现及解决临床中的中药问题,在具体的临床实践中提高对临床中药学知识与技能的运用能力,同时通过专业化中药学服务,规范临床用药,促进医生与患者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地用药。

科研培养方案

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研究方向及课题背景,自主查阅文献资料,结合临床中药问题,确定选题,撰写开题报告及文献综述。于第三至第四学期在学院内进行开题考核,考核专家小组主要就研究课题的科学性、可行性及临床实用价值三方面进行评议。

根据考核专家小组的意见,进一步修改选题内容并制定详细的科研计划后,深入基层现场和中药学工作第一线,围绕中药临床应用研究与评价、个体化用药与实践、药物安全性与用药安全等方面展开研究,最终获得具有科学性、严谨性和一定实际参考价值的结论或解决方案,并撰写毕业论文。

3 思考与设想

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相辅相成,它们均以“人”作为主体,学科建设的最终目的即为培养人才,培养出的人才更能推动该学科的迅猛发展[10-12],对于临床中药学这一新兴学科更是如此。该学科的建设始终是以向医疗机构提供临床中药师作为出发点及最终目标,只有专业人才的输出与配置,才能真正规范临床合理用药,而临床中药师在临床实践及对研究生的“帮、传、带”中,又可促进该学科向规范化、合理化发展。就本单位对该学科的建设方案,提出以下几点思考与设想。

整合教学资源,扩大培养规模

诚然,临床中药学这一学科现阶段正处于摸索阶段,缺乏公认的、规范化的人才培养流程,故在本阶段的第一要务即为整合现有的全部临床、教学、科研资源,努力为研究生提供一个丰富、正规、严谨的培养环境,供其在学有所专、学有所长的基础上,开拓眼界,无缝接轨临床。第二方面,各医科院校应开设临床中药学专业,扩大招生份额,使本专业的人才数量呈梯度增长,以免出现人才断层。第三方面,应加速学科带头人的选拔与培养,发挥“领头羊”的作用,在个别单位形成优势学科,迅速推动该学科的建设。

政策适度支持,规范培养模式

作为一个新兴学科,没有政府卫生部门及各医疗单位的支持会举步维艰,而临床中药学能够促进临床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用药是有目共睹的,故望决策者们加大对该学科的建设,以促进其快速发展[13-15]。另一方面,临床中药学应参照西药临床药学的培养模式,于较有专业实力的三甲医院设立临床中药师培训基地,选拔各基层单位的中药师进行为期1年的规范化培训,结业后对考核合格者颁发临床中药师证书,以规范各单位的临床中药学工作。此外,还应大力开展各种在职培训及继续教育,这一方面可以迅速扩大临床中药学的培训范围,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各单位中药师的技能提高及专业延伸。

吸纳多学科知识经验,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

临床中药学本属一交叉学科,是中医学、中药学、西药临床药学、循证医学及临床科研等多学科结合的产物,故该学科的建设不应仅局限在现有师资的教学上,应根据不同研究方向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充分汲取其他学科优势,同时也丰富了本学科的内容与深度,本单位的理论课跨校选课即是在此方面的一大突破!

当然,临床中药学的立身之本乃传统中医药理论,故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不能完全套用西药临床药学的培养模式,该学科必须依据传统中医药理论,发挥中医药的特点,围绕中成药配伍、中西药复方制剂与中西药配伍、中草药剂量与煎服法、不良反应监测、临床用药咨询及中药宣传与教育等方面开展工作,并以临床用药咨询、中成药处方点评为切入点,规范医护患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地使用中药。

结语

诚然,本单位于2015年刚刚开展临床中药学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其各个方面的建设均在摸索,恰恰与临床中药学在国内的现状相一致,但我们相信,通过大家不断的探索、挑战与尝试,最终会摸索出一条适合临床中药学快速发展的特色之路;临床中药师也会随着在临床的发光发热得到医生、护士、患者的信赖与支持!望同仁们共同努力,共铸临床中药学明日之辉煌!

浅谈中药学发展的前景

继承和发展是前提,发展是最好的继承,中药学发展离不开中西医药学结合。然而,无论是中药学发展还是中西医药学结合,在当前都还存在一些令人困惑不解的问题。其中既有理解的问题,也关系到科学观念的转变。现以中药学科学探讨对此问题作如下探讨。

1中药学现代研究的困惑与思考

中药西药化

以往所进行的中药学科学研究,大多探讨的都是中药西药化。因为无论它们是怎样表述的,其核心都是从现有的中药中寻找、分离及提纯所谓的“有效成分”或化学单体,其针对的大多都是西医学的疾病,而这不正是西药的发展历程吗?如青蒿素、黄连素等,大都失去了中医药学理论的表述和应用原则,我国《药典》也已将它们归入西药收载。中药西药化也许是新西药发现或创制的一条捷径,然而,其作为中药发展之路尚有明显的不足之处。其一,从已有的中药西药化的结果来看,其虽然有成功的范例,但与整个中药的数量比较就显得非常之少。其二,从西药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现代西药的发展本身就似乎陷入了一个走不出的“迷宫”。鉴于已有药物的临床毒副作用和病原耐药性等问题,人们忍痛地否定了一批又一批药物的使用价值,不断寻求合成新的药物。

中西药合用

中西药合用最早可以追溯到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由于中药辨证与西药辨病治疗侧重和经验积累的不同,使中西药合用在很多情况下都收到了好于单纯中药或西药的临床疗效。然而,由于中西药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其临床适应症也各有不同,在没有合适的结合理论指导的前提下,尤其是在当今西医药学理论愈来愈强势,中医药学理论愈来愈弱化的条件下将它们合用,不仅难免发生用药理论和方法上的牵强附会与偏差,而且亦会常常影响它们的临床疗效,甚或导致严重的临床毒副反应发生。

2中医药学科特点认识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是古希腊的一个哲学观念。然而,由于在“单因素线性分析” 上所取得的卓越成就,现代医药学乃至整个现代科学都将这一点忽略了。如现代医药学不仅注重对疾病发生的每一种因素的单独认识与把握,其虽然也用复方,或在处方中也常有两种以上的药物使用,但多是针对不同“病因”而各自为战的大拼盘;其也重视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但其多局限于两种药物之间。而中医药学辨证施治不仅在诊断上强调要“四诊合参”,形成一个整体“证候”,而且在治疗上,也是采用君臣佐使理论将其多味中药组成为一个整体处方来进行试验与观察的。如研究发现,龙胆泻肝汤与关木通加六味地黄丸及关木通加滋阴药的配伍,能显著减少其煎液中的马兜铃酸A含量;关木通加利水药与关木通加清热药,其煎液中的马兜铃酸A含量减少不显著;而关木通加甘草与关木通加附子,均可显著地增加其煎液中的马兜铃酸A含量。关木通经过炒焦、与滑石粉炒和与麦麸炒后,其煎液中的马兜铃酸A含量均有显著性降低(P<)[1]。当代名医用附子,李可最大量一昼夜达600克,祝味菊最大量在45克,姜春华用9克,而李翰卿则用克治愈过心衰的患者,其间最大相差达到2000倍,而都取得了“起沉疴”的临床疗效[2]。这用传统科学的理念是无法理解的,对此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整体并不等于宏观

整体观念是中医药学的一大优势,但整体并不等于宏观。后者只是对宏观规律的认识与把握,前者则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由于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使整体具有了“非线性”与“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等复杂性科学的特点;从而使其整体的特性不仅取决于其物质的构成,而且更是由物质之间的关系与构成方式来决定的。如“蝴蝶效应”只能在特定的复杂气象条件下产生;由于中药的配伍、剂量与炮制等不同,使其处方的作用有很大区别等等。那么,中药学发展不仅要重视其有效成分等物质性研究,更不能忽视对其复方配伍、炮制及其临床辨证施治规律等的认识。中药的疗效与毒性,既不能唯成分而论,也不能简单地依据剂量的大小来确定;而是要综合考虑其辨证施治、处方配伍与药材炮制等诸多因素。

整体认识需要微观化但必须转变科学观念

整体认识不仅需要微观化,而且可以随着认识方法与观察指标的微观化而微观化,只是要以复杂性科学的观念为指导。这是因为:(1)证候状态的认识、分析与处理,不断需要新指标、新方法与新药物来提高、发展与丰富其水平、能力与手段。如有人将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X光、B超等)称为“放大眼”,把听诊器等叫做“放大耳”,它使我们看到和听到了以往未能见到的现象。再如温病学向称湿温缠绵难愈,因湿邪重着黏腻,湿与热合,如油入面;但诸如肠伤寒、钩端螺旋体病、布鲁氏杆菌病等湿温类温病,今天已知并非“缠绵难愈”,因为用特效抗生素治疗,多能迅速遏制病情[3]。(2)中医药学的辨证施治或对证候状态的认识、分析与处理,虽然说传统上以宏观指标与天然的动植物药物为主;但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且每一次随着新指标、新药物与新方法的引进,都给其临床疗效与辨证施治规律的认识带来了飞跃与发展。中医药学现代研究既要重视对每一种因素、每一种药物甚或单体物质的作用特点与规律的认识,更不能忽视对中药复方综合作用、处方配伍、剂量与炮制,尤其是其临床辨证施治规律的研究;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不断引进新指标、新药物与新方法的基础上,总结出新的辨证施治(证候状态分析与处理)规律,以更好地丰富与发展中医药学。

三字经论文题目

中国的《三字经》流传到德国,并且有学者对其内容进行研究。《三字经》首句是“人之初,性本善”,已得到马克思·普朗克研究所的证实。负责这项专题研究的人类学与心理学教授普朗克确认:婴儿表现出利他主义和善举的心理至少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是婴儿大脑的发育到有足够的认知能力,可以判断他人行为的真实意图;第二是婴儿逐渐成长发育到有亲社会倾向,有渴望融入社会的心理。婴儿到1岁半甚至早些便具备这两个条件。这时他幼小的心灵和幼稚的行动上便有了助人为乐的意识和品德研究人员说,人所共识:吸乳是婴儿与生俱来的本能,否则不能生存,婴儿的“恋母情结”与吸母乳密切相关。另外,母亲在怀孕和哺乳期间大脑中分泌一种慈母素,使母爱成为女人的天性,这种母爱与恋母的互动产生了顺理成章的情景:当婴儿遇到险情时便自然而然地叫喊:“哎哟,妈妈!”绝不可能喊出:“哎哟,爸爸!”世界不同语言的各民族各国家莫不如此。还有,婴儿和幼儿不分性别,都喜欢戏水。这种行为被称做“爱水情结”。法国学者西蒙·波娃认为这与胎儿生长的环境有关。因为胎儿从形成到出生前一直都浸润在子宫的羊水中,所以儿童的“爱水情结”成为习惯定势。与其说女人温柔似水,不如说她们的婴儿温柔似水。温柔和善良紧密相连,“人之初,性本善”是有本之源:它来自羊水、母乳及恋母、母爱等先天和后天的各种复合因素。马克思·普朗克研究所的心理学研究员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来到实验室里,在24名婴儿面前做简单的动作和表演。大个儿研究员假装打小个儿研究员一个响亮的耳光,被打者佯装掩面而泣。此刻,所有婴儿都震惊了,24双愤怒的眼睛都集中在打人者身上,有的甚至对被打者流下同情的眼泪。有个叫贝克的婴儿爬到打人者脚下,狠狠地朝他的脚脖子咬了一口!打人者假装疼痛,捂着脚脖子怪叫:“哎哟!妈妈!”许多婴儿笑了起来。研究员从中受到启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恶有恶报,善有善报。”此刻,在婴儿身上体现出来。研究员又做实验,把儿童专用毛巾整整齐齐挂在高两米的尼龙绳上,然后用竹夹子逐个夹好,接着研究员故意笨手笨脚,将许多竹夹子掉在婴儿的地铺上。随着竹夹子落地声,实验室全体婴儿在几秒钟内做出想要帮忙的举动。据录像分析研究,一个裹着尿布的婴儿先看看研究员焦急的神情,又看看掉在地铺上的竹夹子。他急切地手脚并用地爬过来,抓起一个竹夹子推到研究员脚边。看样子他很想把竹夹子递到研究员手中。24名婴儿都表现出同样的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热情,非常愿意帮助“笨手笨脚”的研究员

可以从道德这个角度切入,角度小,好写,联系现在的精神文明建设,儿童的道德素质培养,这个方面比较好写,祝你成功。

读《弟子规》有感 《三字经》是我国古代历史文明送给每个中国人的遗产。它短小的篇幅,蕴含着许多深刻的道理,脍炙人口、广为流传。它深深地吸引我,这不止是它生动有趣的人物历史故事,还有它本身富有的内涵。三字一句,两字一韵,不禁使人读起来琅琅上口。《弟子规》是《三字经》中的一篇,既能朗朗上口的读,又能从中得到许多知识和做人的道理。 当我读到这样一段时,很是感触。“任己见,昧理真”就是说,不肯读书的人,就容易依靠自己的偏见做事,蒙蔽了真理,往往会把事情搞砸。由此,我想到自己的一件事:有一次,我跟父亲讨论一件事,由于我俩只是认识程度不同,往往会吵起来。所以,我老是以自己的意见为准,而忽视了真理。而读了这本《弟子规》中的这句话后,我感觉我太任性了,太愚昧了,自己没理,还强辩。所以,我也要提醒同学们,在发表自己的意见时,一定要按实际情况下定论啊。 读着读着,我感觉“心眼口,信皆要。”这句话之中也有许多教我们读书的方法,应该怎样读好书。读书时,一定要心到,眼到,口到。如果看着书本,心却不在本子上,那么就白读了。有一次,我背课文,就是默背,觉得背得好慢,一点效率也没有,而把课文一遍一遍念出来,把精神集中在课本上,几遍之后,就很容易背出来了。不信你们试试。《弟子规》真的很有用,对我也很有帮助,教会了我读书的方法和道理。 在做人方面,《弟子规》也写到很多,人首先要有孝顺长辈的心,要有一颗友爱的心,只有一个人的品德争了,才能做好人,学习的根本就是:人的品德修养。“敏而学,慎于行”要力行,又要学文,这样了,才能成为真正有用的人。所谓品德,就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也许一个人很会学习,但处人方面,不一定会很好。一个人的素质是很重要得。 所以,《弟子规》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希望所有的学生都向着知识的海洋奔去,游向那知识的海洋,共同进步!

没有啊O(∩_∩)O~小子,神马都是浮云,自己才是王道,与其期待别人,别人给你的答案不也是在网上抄的吗??一味的依赖别人何时才能得到自己的独立 ,不如靠自己的努力去解决,我相信你可以做到O(∩_∩)O~。

生活经济学论文三千字

一、节假日景点门票涨价、商场降价促销 这两个都是用供求关系和需求弹性来分析;二、自习室占座现象 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去分析, 就是西方经济学 微观部分 最后一章关于科斯定理的现象,结合“公地的悲剧”分析。这两个都“很”来源于生活吧,自己去分析,我这边没有现成的,要是写出来、再打出来,那我就麻烦了,所以不如楼主直接就这两个方面写,一定比我弄出来给你要快的多,对吧。呵呵。。。!

卓砚论文发表网

中国知网也好!万方数据也好都有例子!甚至百度文库都有!==================论文写作方法===========================论文网上没有免费的,与其花人民币,还不如自己写,万一碰到人的,就不上算了。写作论文的简单方法,首先大概确定自己的选题,然后在网上查找几份类似的文章,通读一遍,对这方面的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参照论文的格式,列出提纲,补充内容,实在不会,把这几份论文综合一下,从每篇论文上复制一部分,组成一篇新的文章!然后把按自己的语言把每一部分换下句式或词,经过换词不换意的办法处理后,网上就查不到了,祝你顺利完成论文!打字不易,如满意,望采纳。

我有3000-4000字的,你需要吗?邮箱?

  • 索引序列
  • 三字经大学毕业论文
  • 三字经毕业论文怎么写
  • 毕业论文三千字大专
  • 三字经论文题目
  • 生活经济学论文三千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