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王尔德死亡主题的论文

王尔德死亡主题的论文

发布时间:

王尔德死亡主题的论文

对奥斯卡·王尔德的所有记忆大抵停留在高中作文题上——世界上有两大悲剧,一是得不到你想要的东西,二是得到了。当时真的是绞尽脑汁、想得死去活来,想要明白这句话究竟要表达什么。是得到后的失落感?或是得不到的渴求感?再次遇见奥斯卡是在大学英语教材上,百度《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时顺带看了一遍简介,确实很喜欢就去借了书看。又习惯性地再次去翻阅王尔德的经历,这才猛然发现,这位伟人吃过牢饭,因为有伤风化罪。十一晚,在奶奶家断网的我,看完了《王尔德》1997。 这让我更加地爱王尔德,单纯地只是喜欢这个人。必须承认,作为一个颜控,一开始我深深地痴迷于道格拉斯的美貌,但随着剧情的推进,却愈发觉得他就是一朵白莲花。(请原谅我的粗鲁,但是真的是内心真实想法) “哪怕是坐牢也不违背内心坚守”,这是我欣赏的王尔德。在那个年代,能做到这样的人或许也只有王尔德。当然,这不是我的主题,今天想写的是王尔德、波西(王尔德对于道格拉斯的爱称)和罗比这三个人之间我无法理解的爱情。先聊一聊最为人熟知的一对,波西和王尔德。在我看来,之于王尔德,波西就是他的缪斯,给他一切美的灵感。这很像《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中道林(美少年)和霍华德(画师)的关系,霍华德无法描述他对于道林的感觉,似欣赏却又似迷恋,痴迷于他的纯洁又痛恨他的堕落。毋庸置疑,王尔德是爱波西的,愿意用最美丽的诗词赞美他,甘心为波西掏钱忍受他和男妓风月,一次次被伤害又一次次重新拥抱波西。仅从电影中的表演来看,王尔德对于波西的爱多了一份宽容,或许是对于波西无法感受父爱的另一种补偿?(仅个人看法)如果他不上前,那么就无法得到他的缪斯,这即是一大悲剧;然而,他得到了波西,或许倾尽真心,最终却换来牢狱之灾,这又是第二个悲剧。而我们的另一位主角波西,就是一个不折不扣没长大的享乐主义者。因为父亲从小比较粗暴的教育,对于父亲充满恐惧和怨气。他在遇到王尔德后,这种情绪只是略微舒缓,而在父亲反对自己与王交往后又加剧。波西是一个没长大的孩子,需要时时刻刻的呵护。看电影的时候,我总是认为波西对于王尔德只是一种变态的占有欲,而不是爱。随便发泄自己的情绪,随时离开,又随时回来,看上去并不爱王尔德。直到看到《莎乐美》的英译者才开始醒悟,波西也是爱着王尔德的,但是或许因为他父亲的原因,他对于爱情的理解便是占有,那么这种看起来很奇怪的行为也不难解释了。接下来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罗比。在电影中,将王尔德引上同性之路的便是罗比,这是我一开始万万没有想到的。其实从伦理角度来看,罗比可以说是很不道德了,他引诱已经结婚并生有两个孩子的王尔德走上这条路,某种程度来说,是在破坏一个家庭。(可是我还是很喜欢他)在电影中,罗比是一个贯穿始终的人物,引诱王尔德走上同性之路,带王尔德享乐,替被告上法庭的王尔德出谋划策,为王尔德转交信件给波西……罗比不像波西,与其说他是王尔德的情人,不如说他是王尔德的灵魂伴侣。他可以很轻易地看清王尔德内心的挣扎和渴求,所以他先开口说:“凡事都有一次,你也不例外”;他知道王尔德无法拒绝波西,他只是劝也不阻拦;他知道王尔德不会选择在法庭上说谎,只是在出狱后助他改名前往法国,又替他安排身后事。只能说,罗比太聪明,也爱得太冷静,以至于我在电影中几乎忽略了他对于王尔德影响之大。王尔德对罗比的爱慕也心知肚明,但他也挺残忍无情,至少明面上所有人都觉得王尔德爱着波西。然而,王尔德的身后事全权交给了罗比处理,可见对于罗比的信任。更何况最后与王尔德的合葬的还是罗比,不失圆满结局。 之前觉得罗比爱得挺委屈,今天却看到一篇博文。在王尔德入狱的两年里,罗比和波西曾经猥亵过两个未成年男孩,顿时有些奔溃。我说服自己的理由是,在那个年代,爱和性是两码事,享乐主义是不可能放弃自己的奢靡享受,只要他们觉得自己内心保持忠贞即可。可惜这种爱情观,恕我不能理解。总的来说,王尔德的作品值得一读,可以看到他作为一个唯美主义者对于美的无限追求,小说也确实不错。此人前半生可以说一帆风顺,直到他遇见波西。他的劫,得之失之都是痛。世人都知王尔德和波西,但别忘了,百年后最终与王尔德在一起的使罗比。我只能说,艳福不浅。电影中有暴露情节,另外不喜同性的请自行绕开。对王尔德爱情想要有更深入了解地可以阅读他在狱中所写的《自深深处》。我个人还未阅读这本书,本文你其中观点只是个人看法。 参考:电影《王尔德》1997、《道林·格雷的画像》、《莎乐美》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读《王尔德童话》有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伟大的作家高尔基曾经说过这一句话书,带我们遨游知识的海洋,书好比一把钥匙为我们开展进步的大门……

在这个暑假中,我读了王尔德童话让我记忆犹新。

这本书的作者是王尔德,王尔德,他是英国作家,诗人喜剧家,1854年10月16日生于爱尔兰,都柏林附近是著名的医生,母亲是爱尔兰民族主义女诗人,所以她从小受到了浓郁的文学气息的陶醉,他毕业于牛津大学早期作品有诗歌和童话故事,1888年5月他第1部童话集快乐王子及其他,包括快乐王子,夜莺的玫瑰,自私的巨人,忠诚的朋友和神奇的火箭出版了,这本书一出版的时候轰动了,一是1891年12月,他的另一部童话集闻是16~5首,有4部童话少年国王孝公主的生日,渔夫和他的灵魂和心海使得他得了极高的名胜,这两本童话集遗载入了英国儿童文学史册。

瓦尔德又幽默睿智的笔法,天马行空的想象为我们留下了这么多唯美的图故事,他在童话的作品中没有门课画了乐善好施的快乐王子,用鲜血培育红玫瑰的小夜莺,把花园留给孩子们的巨人为朋友,在所不辞的小汉斯,这些主人公都是为了爱追求,美不付出一切,而这些充满童真乐趣的童话里,同样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每一篇童话都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

网友的童话给我们奏响的是一支美的颂曲,是一首爱的赞歌,他善于准确贴近的拟人比喻纵横奔驰的联想想象和妙恋诗歌般的语言,创设出神话般的情节,智美人物,瓦尔德的每一篇童话几乎都是音质,一个爱而变成至美的形象,如快乐王子夜莺小汉营心海,等儿童画的主意一般都是集中在个体的人物形象上,因此我们把握童话主义可以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比如快乐王子是我们结识了善良无私付出不求回报的王子和燕子之美的语言。王尔德的每一篇童话都可谓笔法华丽,比喻生动,他运用细腻的笔触,优美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种种美好形象,祈福情节,美丽景物,这些精彩的语言不仅使我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而且有利于我们形成个性化审美体验和独特感受,比如夜莺与玫瑰中队几种玫瑰色彩的描述似乎让我们目睹了玫瑰中队几种玫瑰色彩的描述似乎让我们目睹了玫瑰多,多彩的样貌之美的构思,曲折诱人,颇富戏剧性的情节源于王尔德,独特的世人觉得大胆的构思,作为唯美主义的代表作家王尔德的童话作品,处处都显示出唯美主义色彩,他打破了传统,膨化的创作模式赋予了新童话新的主题,新的内涵,新的思想以及表现的形式,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阅读体验,比如零农夫和他的灵魂故事的情节就一波三折,跌宕有至!

很多同学读童话的时候经常有外语课时,放下书就不去思考从中学到了什么,或认识了什么,这无异于买毒还珠,其实童话作品往往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传达一个思念,表达一种情感给人启迪,下面让我们来一起尝试以下几个角度阅读阿尔德童话,相信我们获得了不仅是精美的夹子,而且还是获得了珍贵的珠子,童话作品的要说明的道理,传达的思念,表达的情感,其实上就是童话的主意,是作者的目写作目的,观点,看法,思想感情,是作者想要告诉读者的表扬,是他赞扬什么歌颂什么批评什么否定什么,我们可以从故事情节中分析认识童话的主意如,夜莺与玫瑰记述了夜莺为帮助一个年轻的学生得到玫瑰献给教授的女儿,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可是教授的女儿并不领情,而年轻的学生也因此伤心,随意丢弃了夜莺,用生命换来的玫瑰,我们为夜莺的勇敢献身而感动,同时也为教授女儿和年轻学生都不懂得珍惜与愤恨,这就是童话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我们可以按照这个方法去试一试整体感知童话的内容,领悟作者的意图,相信我们一定会读懂王尔德童话的主意。我们可以从标题的含义中领悟同化的主意,如自私的巨人作为同样的标题,突出自私两字,那么王尔德,对巨人这种自私持什么态度呢?读完了整篇文章,我们就会从标题在暗示中得到很多启发,我们还可以从语言的情感特色中提炼出童话的主义文章不就是无情物,你看辛亥革命中王尔德所用的语言的情感的设立,包包充满了褒义,写的是那么美好那么动人,连周围的景色都会青海的转变更加美丽了,盲人的要赞扬什么歌颂什么我们就很清楚了,当然我们不能把简王尔德这篇篇童话,要当做一个孤立无援的文学作品来看,我们应该联系我们的生活学习实际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同学们,相信你看我的文章之后,你一定会有所收获!这就是我对你们的阅读指导,我期待着你们读懂这本书的精髓,领悟人生的道理,感悟生活的美好,了解生活的真谛,读懂生活的智慧,品味人生的精彩!

这本书是19世纪末英国著名的作家奥斯卡.王尔德在二十二岁时写的。书中的故事不仅生动有趣,而且寓意深厚。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本书。 书中的故事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通过小故事,揭露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一些人自私、卑鄙、残暴和愚昧的丑恶嘴脸,文章措词尖锐,极具讽刺性。比如《忠实的朋友》讲得是:穷苦的小花匠汉斯忠诚无私,乐于助人。而富裕的磨面师却自私、冷酷、无情。他随时随地以“忠诚”的朋友为借口,对小汉斯进行剥削和掠夺。他从小汉斯那儿今天采一束花,明天拔一把香草。嘴上还说什么“真正的朋友应该共享一切东西。”而他自己却一毛不拔。他还时常无偿地差遣小汉斯为他效劳。最后,可怜的小汉斯在一个漆黑的暴雨之夜为磨面师的儿子求医的途中掉进沼泽地而死。我为小汉斯悲惨的遭遇而落泪,也为磨面师的自私、冷酷和狠毒而愤慨。我通过文章中的一个个故事认识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黑暗的一面。资本家残酷无情,却过着富裕的生活。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却过着贫穷的日子。这是一个多么不平等的社会呀!

书中的另一类故事讲的却是有一些人虽然出生名族,高高在上,有着权势地位,却有着善良的心。对于他们,人们一样喜欢和怀念。比如《快乐王子》中讲到一个快了王子的塑像和一只善良小燕子的故事。快乐王子塑像满身奇珍异宝,但他看到许多穷苦的人们吃不饱、穿不暖。他就让小燕子把自己身上的`珠宝送给他们,而自己却变得光秃秃的难看。但他的内心却是快乐的。这个故事告诉我,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当一个人无私地去帮助别人时,自己更是快乐的。 透过书中一个个美丽生动的童话,我懂得了做人要诚实、善良。不要自私、冷酷。当我们真正地去付出,就会获得更大的回报。谢谢你——《王尔德童话》!

这个星期老师推荐我们看《王尔德童话》,刚拿到书时,我以为跟《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样幼稚,当我看完整本书时,跟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它是一本非常有寓意的童话书。

这本中我最喜欢《巨人的花园》这一篇,它主要讲了:巨人拥有一座非常美丽的花园,但自私的他却不准任何人进入,即使是天真无邪的小孩子也一样。失去了孩童稚真笑语的花园变得不再美丽,鸟儿不再歌唱,花儿不再绽放,春天不再光临。冰雪封冻了整座花园。有天,由于孩童的再度来到,春天又重现花园,触动了巨人的心,也让巨人不再自私。

读了这篇童话,我不禁想起有一次学校组织美食节,妈妈起早贪黑做了各种各样的布丁,让我带到学校去和大学分享。我一开始有一点儿不舍得,但妈妈坚持让我带,想让我感受一下分享的快乐。同学们看到这些五颜六色、晶莹剔透的布丁,一个个瞪圆了眼睛,垂涎欲滴。看着大家津津有味地吃着,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把自己的快乐分享给别人,你会更加快乐。

我读了王尔德童话后,又知道了许多故事,比如:《少年国王》、《快乐王子》《星孩》等等。故事情节,引人入胜,说明的道理,更是回味无穷。

《巨人的花园》是王尔德虚构出来的,但他的本意是让我们明白道理——快乐要与别人分享。看一看下面的情形吧。

与孩子分享,情景交融。巨人,他有一个花园,花园很美。因为巨人出去旅行了,所以一些孩子经常去他的花园玩。有一天巨人回来了,十分凶狠呵斥孩子,孩子们吓坏了可花园又是寒风呼啸,白雪皑皑。孩子进来后,阳光灿烂了,桃树就开花了,鸟儿鸣叫了。巨人终于明白了,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呀!美景要大家欣赏。后来,巨人让孩子们进来玩耍,他自己也生活在孩子们的中间,共同享受阳光的温暖,宜人的景色。

与同学分享,价值加倍。还是新年开始,妈妈为了让我的知识面更宽、更广。给我买了一套四本《少年百科全书》,我拿到手急忙翻看,呀,太让我意外了,我想知道的知识全有,内容详细又具体,图画新奇有创意。就是一个图文并茂。我爱不释手。该上学了,我都拿带上,拿到学校。妈妈说:“一本就够看上几个星期,那一本吧。贪多嚼不烂。”我说:“不是,妈妈,我也让同学先睹为快。让书睡大觉,浪费。”妈妈一听十分支持。我把书拿到学校,同学们争相传阅,谁有时间,谁看。我一看同学们喜欢这套书,我的心理乐滋滋的。我想,同学们争着看我带来的书,书有价值,我也是有价值的!因为我能给同学带来快乐!我的价值加倍。

与朋友分享,温馨无穷。我爸爸喜欢摆弄花草,我们庭院里,奇花异草,琳琅满目,有名贵树木,交相辉映。其实,我们家所有的花花草草什么的,我爸爸朋友家里,基本都有。为什么呢?这样一件事解除其中奥秘。爸爸又从苗圃搞来一批名贵小树苗后,不是设计栽在什么地方,而是打了几个电话,告诉他的几个朋友来拿树苗。我们明白了,为什么我们家的工厂在经营遇到困难时,那么多的人来帮忙!所以爸爸整天开开心心的。

于是我下个结论:快乐如分享,幸福会翻番。

友人送我了一本《王尔德童话》,我至少问了三遍,为什么送我一本童话书?读后我才认识到,有些童话适合且更适合成年人,王尔德仅凭9篇童话就跻身世界最优秀童话家之列,因为他独树一帜的视角与风格,他简直就是浪漫主义王者、反套路王、暗黑童话界的扛把子。

王尔德的童话是反套路的。

从前总认为童话属于小朋友,因为传统童话总有一套固定的路数,矛盾冰释前嫌、苦难云开雾散、主人公终得圆满、真善美光耀人间,正是这种正义必定战胜邪恶的必然结局,教化人们向善而行。但王尔德恰恰相反,他的童话基本都是悲剧,正义的主人公总是走向悲楚与死亡,爱情、勇敢、忠贞总是被碾碎丢弃,王尔德毫不掩饰残酷现实的真相,把它赤裸裸地甩在我们脸上。

比如说爱情的《夜莺与玫瑰》。

夜莺为了帮助男孩求得与心仪的女孩跳舞的机会,将胸口插进尖刺,用整夜的歌声和滚烫的鲜血孕育出一朵红玫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传统的套路是,用鲜血浇灌的爱之花感动了女孩,男孩女孩幸福地在一起。然而,王尔德的结局却是,女孩对玫瑰和男孩嗤之以鼻,只道:“人人都知道珠宝比花草更要珍贵”,红玫瑰被丢弃,被滚滚车轮碾碎。

比如说奉献的《快乐王子》。

王子在死后被建成一座雕像,为了救济城中苦难的百姓,他拜托一只飞往埃及过冬的燕子将自己身上的宝石、金叶子送给穷苦的人。然而,悲悯博爱的王子和燕子却没有得到温暖的结局。最后燕子冻死在王子脚下,王子变成了一尊丑陋不堪的雕像而被推到熔化,他那颗心怀子民的心和燕子一起被丢弃在了垃圾堆。

还有说友谊的《忠实的朋友》。

自私狡猾的磨坊主拿着友谊的说辞和一辆废弃的小推车,利用善良淳厚,甘愿为朋友无条件奉献的汉斯为他做苦工。最后汉斯为了在狂风暴雨的夜晚给磨坊主的小儿子请医生而淹死在沼泽里,因为磨坊主连一盏灯都不肯借给他。忠实的朋友因为“友谊”失去生命,狡猾的自私鬼却安然无恙,毫无动容,甚至自夸“慷慨无私”。

看到这些结局我脑海里无数次地发出咆哮:“王尔德你没有心!”,然而当我去了解王尔德,才慢慢回味出来,将真心、真情、真爱用唯美、华丽的语言描绘出来,再毫不手软地碾碎,其实正是王尔德对于真善美的一种无声呼唤。

王尔德是浪漫主义的天才,在林徽因的加持下,他笔下的纯真情感美得动人心魄。他说:“哲理虽智,爱却比他更慧;权力虽雄,爱却比他更伟”。如此至真至美,却是对残酷世界最华丽的铺垫。当我们为了夜莺哭泣、为了王子心酸、为了汉斯不值,因为爱情、勇敢和忠贞被自私、贪婪和冷漠捅的千疮百孔而感到疼痛,正是王尔德在冷酷现实中对于爱与美的执着追求。当我对着结局呼喊“还有没有天理”,正是在坚守我内心的天理。

越长大越懂得世俗并不如童话圆满,对于金钱凌驾爱情、市侩击溃理想变得习以为常,甚至理所当然。当我渐渐将利己归于常态,对世俗变得麻木的时候,王尔德的童话犹如当头棒喝,让我羞愧与自省,忍不住自问世道确实是这样,但应该是这样么?在现实面前,我们是否丢失了“虽千万人而吾往矣”的初心?为情谊奉献的忠贞,比生命更珍贵的爱,与苦难共振的胸怀,是不是依然值得我们去坚守?

圆满的结局让人向往,但悲剧的撕裂更撞击人心。“我们都在阴沟,但仍有人仰望星空”,王尔德将他眼中的星暗埋于童话的缝隙中,只要我们还能为之感到疼痛,便都是追星星的人。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 (1805-1875),19世纪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既是世界文学童话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徒,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他出生于欧登塞城一个贫穷的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苦。父亲是鞋匠,妈妈是佣人。早年在慈善学校读过书,当过学徒工。受父亲和民间口头文学影响,他从小爱文学。11岁时父亲病逝,妈妈改嫁。为追求艺术,他14岁时只身来到首都哥本哈根。经过8年奋斗,终于在诗剧《阿尔芙索尔》中崭露才华。因此,被皇家艺术剧院送进斯拉格尔塞文法学校和赫尔辛欧学校免费就读。历时5年。1828年,升入哥本哈根大学。毕业后始终无工作,主要靠稿费维持生活。1838年获得作家奖金——国家每年拨给他200元非公职津贴。

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1854年10月16日-1900年11月30日),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19世纪英国(准确来说是爱尔兰,但是当时由英国统治)最伟大的作家与艺术家之一,以其剧作、诗歌、童话和小说闻名,唯美主义代表人物,19世纪80年代美学运动的主力和90年代颓废派运动的先驱。

王尔德童话以其对艺术技巧的陶醉和执著,在童话领域中独树一帜。在创作来源、物件、气质及艺术技巧上与安徒生和格林童话对比中展现出其特别之处,让读者为之倾倒,是一种美的体验。

童话是人类儿童时期的重要精神营养来源。在童话领域中,有不少杰出的童话作家写了非常多家喻户晓的童话,王尔德的童话又是如何立足于童话之林的呢?我们不妨将其与安徒生、格林兄弟这样的童话创作大家进行一番比较。

首先,在童话创作来源上,王尔德的童话和安徒生的童话是童话文人创作的代表,他们的童话非常大程度上都是源于自个对生活的体察。他们都是文学成就伟大且领域丰富的文学家。王尔德写诗歌、戏剧创作、写小说、办杂志等等,样样都是成绩斐然的;安徒生是个复杂的人物,他不仅是童话作家,而且还是诗人、剧作家、哲学家、思想家和民主主义者。所以他们特别是以「为艺术而艺术」为创作思想的王尔德更能在童话创作中展示童话作为文学体裁的内涵。而格林童话刚好相反,是在民间传说的材料基础上创作的,格林兄弟做的是收集和整理的工作,所体现的是对民间文化的关注和反映。其童话大部分来自于格林兄弟的故乡——德国,也有少部分来自于欧洲的其他国家。这也使得童话最初的定义把它说明为是源自于民间的。

其次,在创作物件上,一反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等大多数童话将其读者预设为儿童,王尔德童话的预设物件范围还要大。他的作品中,反复而成熟的用辞,有许多的内涵只有成人才能理解,如《渔夫和他的灵魂》探讨的是灵与肉的问题。王尔德本人也直认不讳:写这本书不是为了儿童,而是为了8岁至80岁充满童真的人。

在他的第二集《石榴屋》的创作中,王尔德把全书献给了妻子康思坦丝,然后每一篇故事又分别献给不同的年轻女士,都是王尔德熟识的对文学艺术感兴趣的女人。其中,《年轻的国王》献给布拉基夫人,她是沙劳越的女王,白酋长的妻子;《渔夫和他的灵魂》献给摩纳哥的爱丽丝公主;《星孩》献给玛歌德小姐,她后来做了迪士波拉夫人。

在情节与艺术技巧所占比重的处理上,安徒生的童话情节比较平实,形式上也体现了一定的艺术美感。格林童话以情节奇特、充满了美妙的幻想、故事性强为引力,适应了儿童的阅读心理,对生活经验尚浅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的儿童来讲是一种非常好的体验,丰富了他们想象力,是他们的阅读生活的好伴侣,因此深受儿童的欢迎。然而从艺术上讲,格林童话是粗略的。读者体会到的更多是情节,它的艺术手法则是稚拙的,许多只是一个故事的概述,缺乏有意为之的艺术修饰。总而言之,它的最大特色就是来自民间,由格林兄弟对它进行加工再创作。所以它讲述的东西反映了民族心理、宗教以及风俗习惯等民间文化的因素,无论这些是文明的还是像现今有些人所讲的有一定的阴暗成分,对儿童而言他们会在意的和能理解的、影响力大的部分还是在于它幸福、明快的那一部分。

但王尔德更加体现出了对艺术技巧的陶醉和执著,强调于艺术和美才是他的重头戏,情节只是顺理成章地展开,他热衷于对华美词语的堆砌,绘声绘色的唯美描写。这是为某些人所批判的,以为过分注重形式美是他童话创作的弊病。同是写人鱼公主的外貌,王尔德极尽所能用了最为美轮美奂的词语来形容小人鱼:

「她的头发像是溼满满的金羊毛,而每一根头发都如同放在玻璃杯中的细金线。她的身体白得跟象牙一样,她的尾巴如同银子和珍珠的颜色。银色和珍珠色就是她的尾巴,翠绿的海草缠绕着它;她的耳朵像贝壳,她的嘴唇像珊瑚。冰凉的波浪冲击着她的胸膛,海盐在她的眼皮上闪闪发光。「

在安徒生著名的《海的女儿》中,则只是寥寥几笔:

「她们是六个美丽的孩子,而她们之中,那个顶小的要算是最美丽的了。她的皮肤又光又嫩,像玫瑰的花瓣,她的眼睛是蔚蓝色的,像最深的湖水。」

虽然也有其独到之处,但到底不如王尔德所写的让人印象深刻和回味无穷。

这与王尔德的「为艺术而艺术」的创作原则是息息相关的,区别于安徒生的更加朴实、平易、简练的风格。无疑,阅读王尔德的童话更是一种美的体验,这使他区别于安徒生的也区别于许多的童话。

第四,在营造童话气氛时,格林童话多以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的大团圆喜庆场面作为结尾,渲染的是喜庆气氛。与其不同,安徒生的许多童话作品是悲剧性的结局,如为人们所熟知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而他的后期作品更是以阴郁低沉出名。王尔德的童话主人公也最终大多走向死亡,总有种怅然如果失的凄美感。如果说格林童话教育儿童要像灰姑娘一样在艰苦环境中依旧保持一颗纯正、善良的心灵,最终便会赢得幸福美妙的生活,那么安徒生的童话让人看到的是世间的不公正而充满了同情和沉重,而王尔德的童话则能使人在真善美的碎片中仍然珍藏着一丝浪漫——对贞守真善美的憧憬。

最后,在创作气质上,王尔德的创作更具有贵族式的浪漫主义风格,这在他的创作中是始终如一的,而安徒生童话更具现实主义倾向,格林童话也体现出了一种平民的视角和气质,到底他们的童话是对民间小故事的整理,决定了他们的作品非常大程度上反映的本来是下层人民的生活和心理。

诚然,王尔德的童话也有一定的现实基础,批判了一定的现实现象,格林童话虽然也体现了一定理想色彩,但王尔德的不同之处在于他类似于「含着眼泪的微笑」,逆境的逆转,是对实现理想所抱的幻想,是公子哥未经辛酸的想当然的天真。这与王尔德作为养尊处优的贵公子身份是相适应的,王尔德的童话主人公多为贵族,拥有高贵的、衣食无忧的身份地位,贫穷是作为贵族要同情的物件来写的。显著的例子是作者以一种贵族式的审美趣味来创作人物的外貌和所处环境。

而安徒生的身世是贫穷的平民,比王尔德有更多人间疾苦的体会,他在一定程度是平民的代言人。虽然前期他也曾有过一些浪漫主义风格的作品如《海的女儿》,但更多的作品尤其是后期的作品更注重于鸣现实生活的不平,更具人民性。嘲讽统治阶级的贪婪、愚蠢、骄傲、不可一世,又歌颂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德,如《皇帝的新装》;特别是反映了下层人民的辛酸不堪的生活,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虽然安徒生到一定的时期都会给儿童们献上一册童话集作为礼物,但是到后期,由于他所承受的生活之苦太过艰钜,使得他的童话也笼罩上了阴郁低沉的气氛,从情节生动性和愉悦性来讲已不大适合于儿童的阅读了。他的后期作品热衷于反映社会现实是有些人成年之后饱尝人间滋味才会喜欢上的。

如果说王尔德的童话由于措辞的复杂性和结局的悲剧性而被视为不大适宜于儿童,那么安徒生后期的童话更与童话的为儿童而作的初衷背道而驰了。相对于安徒生的童话也相对于格林童话的民间来源所赋予它们的复杂营养成分来讲,王尔德的童话要更为单纯、更为理想化。

死亡与安乐死论文

试论我国安乐死的立法选择摘要:安乐死早已不是一个生疏的名词。安乐死一词源出希腊文Euthanasia,由“美好”和“死亡”两个词组成,又称安乐术,或称怜杀(Mercy killing)。原意是指在人类外力的作用下安然告别人世。这项提议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被人们提出,1936年英国首先成立安乐死自愿协会,提出安乐死法案,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第一个通过“安乐死法”的国家,但是很快便于1997年废除。2002年,荷兰下院通过法案,使安乐死合法化。而本文中提到的特丽案件中对于安乐死的争议主要集中于对于本人意愿、伦理以及法律实务操作中的一些问题。美国植物人特丽•夏沃的生死使人们再度开始对安乐死的大讨论,本文通过对一些观点的分析总结来阐述对这个话题的法律思考。关键词:安乐死;法律;伦理Try to discuss the selection of legislation of euthanasia through Terri Schiavo’incidentAbstract:Euthanasia is not a verdant noun. Euthanasia one etymology produce Greek euthanasia, and " death" two phrases succeed by " bright ", the original meaning mean that says good-bye to this world under the function of the human external force safly. The proposition propose as far back as 1930s people British establish the voluntary association of euthanasia first of all 1936, propose the euthanasia bill , Australia is the first country that pass " euthanasia law " in the world, it is abolished but benefited quickly in 1997. In 2002, Dutch Lower House legalized euthanasia through the bill . And Terri Schiavo’incident dispute in euthanasia concentrate on to one's own will, ethics , legal practice some questions operate , mainly specially. The American vegetable is specially Terri Schiavo’incident;Fertile life and death make people begin the free discussion to euthanasia once again in summer,this text explains the legal consideration of this topic through summarizing in analysis on some views. Key words: Euthanasia; Law; Ethics特丽•夏沃是一个害羞的女人,喜欢小动物、音乐和篮球。她从小在宾夕法尼亚长大,1982年认识迈克尔•夏沃,两年后结婚。他们后来搬到了佛罗里达州,在那里特丽就职于一家保险机构。由于常年减肥,特丽饮食功能紊乱,最终导致26岁时(1990年)彻底病倒。医生们说,由于钾失衡,她的心跳停止跳动,在被救活之前,脑部缺氧长达10分钟,导致严重脑损伤,陷入植物人状态。1998年,在医生将特丽确诊为“永久性植物人”且无任何康复可能后,特丽的丈夫迈克尔向佛罗里达州法院提出申请,要求对特丽实行安乐死。他认为,这是尊重特丽的意愿,因为她曾表示不愿用人为手段维持生命。但这一要求遭到了特丽父母的反对。此后,在长达7年的时间里,迈克尔和特丽的父母进行着旷日持久的官司。特丽的进食管曾两度被拔除,后又根据州议会紧急通过的法令而两次重新插上。2005年3月18日,佛罗里达州法院第三次裁决拔掉她的进食管。之后,美国国会对这起案件进行干预,授权联邦法院对此案进行审理。联邦法院法官3月22日做出裁决,拒绝下令将特丽的进食管重新插上。此后,特丽父母又几次向不同的法院提出上诉,结果都以失败告终。就这样13天后特丽在争论声中离开了人世,逝者已矣但是对这件事的争执还在继续,一直为人们所关注的“安乐死”又再次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一、安乐死的概念及国内外安乐死研究概况(一)安乐死的概念及主体对象1.安乐死的概念安乐死早已不是一个生疏的名词。安乐死一词源出希腊文Euthanasia,由“美好”和“死亡”两个词组成,又称安乐术[1],或称怜杀[2](Mercy killing)。对安乐死的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理解包括一切因为“健康”的原因致死,任其死亡和自杀;狭义的理解则把安乐死局限于对患有不治之症的病人或死亡已经开始的病人,在濒死状态下忍受着精神与肉体的极端痛苦时,在其本人或家属的要求下,经医生认可,不再采取人工的方法延长其死亡过程,为制止剧烈疼痛的折磨不得不采用人为方法无痛苦地结束病人的生命[3]。当前,我国民间对“安乐死”一词的理解多是狭义的。2.安乐死的主体对象植物人并不是“安乐死”的主体对象。我们谈“安乐死”,一定要有这样一些前提:(1)安乐死的对象是那些当前医学条件下毫无救治可能、处于临终阶段、正在遭受不可忍受痛苦的患者;(2)患者本人有安乐死的强烈意愿;(3)必须由医生采取行动,并选择没有痛苦的终结方法[4]。由此可知,安乐死行为实际上是一种在临终患者的明确请求下,为解除患者无可忍受的痛苦而由医生对其死亡过程进行的主动医疗干预行为。 (二)国内外安乐死的研究概况1.国外安乐死研究概况1935年,全世界第一个提倡自愿安乐死的团体在英国正式成立。自50年代起,一些西方国家开始尝试为安乐死立法。探索、争论了20多年后,1976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颁布了《自然死亡法》[5]。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有关安乐死的法案。1993年2月9日,荷兰议会通过了默认安乐死的法律,此后又一放宽安乐死合法化的尺度,1999年8月10 日通过的最新修正案规定,凡16岁以上的人,若患绝症到生命末期,均可自行决定是否接受安乐死,12岁至15岁的青少年,要似要求必须经其父母同意。现在,荷兰每年大约有25000人以安乐死的方式告别人生。1994年10月20日晚,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近百万市民通过一部名为《他自己选择死亡》的电视目睹了一位63岁的老人接受安乐死的全过程。目前,安乐死在荷兰很受公众的支持。80%以上的荷兰人赞成安乐死。 在英国,近年来要求安乐死合法化的呼声越来越高。据统计,50年代英国只有不到一半的人认为安乐死应合法化,但目前这一比例已上升到了82%。1993年2月4日,英国最高法院裁定了英国第一例安乐死案件,同意了一位年仅21 岁患者的父母和医生的申请,停止给他输入营养液。1996年4月24日,又裁定允许为53岁的珍妮特-约翰逊太太(已成为植物人4年多)实施安乐死。1998年,英国《泰晤士报》报道,尽管安乐死还不合法,但英国已有万人在医生的帮助下以安乐死的方式结束了生命。 多数德国人也赞成安乐死。1994年德国一家民意测验所对1004名德国人进行的调查显示,83%的人赞成安乐死,30岁以下赞成安乐死的人甚至多达88%。在德国,安乐死协会的会员1994年已达万人。1999年,德国外科学会首次把在一定情况下限制和终止治疗作为医疗护理原则的一个内容。 1992年10月1日,丹麦实验了停止延长无药可救的病人的生命的法律,受到了很多人的欢迎,4个月内就有4 5000人立下遗嘱,表示愿意在必要时接受安乐死。 以色列1998的也实行了首例经法院批准的安乐死,耶路撒冷一家医院的医生给一名49岁的身患绝症的男性病人注射了致命剂量的麻醉剂。 1996年5月25日,澳大利亚北部地区议会通过了《晚期病人权利法》[6],从而使安乐死在该地区合法化。拥护者认为,这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最后,澳大利亚其它一些洲的议员也在准备制定本洲的安乐死法。 美国最新的民意测验显示,在包括医生在内的美国公众中,支持安乐死的已占多数。1994年,世界许多媒体都报导了美国一位身患绝症的老妇在儿女们轻唱的平安歌中平静地离开人世的“诗意死亡”[7]。2.我国公民对安乐死的看法改革开放以后,安乐死的观念传入我国,并很快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从1992年起,在每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提案组都会收到有关安乐死的提案,要求我国立法,使安乐死合法化。天津医科大学党委书记、“中国临终关怀之父”崔以泰教授和北京儿童医院名誉院长、儿科专家胡亚美教授都是安乐死议案的提案人,他们不仅在为安乐死的合法化进行着努力,而且都表示,自己在必要时也要实施安乐死。目前,我国赞成安乐死的人主要是老年人和高知识阶层人士。上海曾以问卷形式对200位老年人进行了安乐死意愿调查、赞成者占;在北京的一次同样的调查中,支持率则高达;另据《健康报》报道,有关部门对北京地区近千人进行的问卷调查表明,91%以上的人赞成安乐死,85%的人认为应该立法实施安乐死二、伦理道德以及人权保护上是否可以接受(一)安乐死并不违备伦理道德为了减轻患病者的痛苦,在一定的条件下,对特定的临终患者实施“安乐死”,在伦理学上是可以允许的。但具体实施的时候,还是会涉及到很多感情问题,比如特丽的父母,就很难接受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女儿因为营养和水分缺乏而导致的死亡。这种人之常情,也是非常容易理解的。 安乐死在法律和伦理上的争论似乎仍未平息,对安乐死的法伦理学解读,也许会突破目前理论和立法实践中的僵局。安乐死实现的是何种利益?安乐死能否成为一种权利,首先要看它为人们带来什么样的利益。利益是满足需要的东西。所以我们不妨以人的需要为分析起点。人的存在有三重关系维度[8]。人的作为肉体存在的自然必然性,决定了人要通过物质生产的实践来满足人的物质生活需要,并由此建构起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人是永远的主体,物作为客体只存在对人的单向效用,不存在人对物的有用性问题。但人必须是以群体的方式,才能实现寻求需要满足的现实物的活动,这是人的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必然性,即是说,只有在人的联合中,才能获得直面自然的勇气和力量。物质生产的实践既创造了人类的生活条件,同时又生产了人类的社会关系,它引起了人的不同于物质生活需要的社会生活需要,如交往、合作的需要、归宿与安全的需要、友谊的需要、道德的需要等等。社会实践所建构的是人与人的关系,它不同于人与物的关系,它是主体间的关系,而且使人与物的单向效用关系摆脱了粗陋的、原始的“动物学”性质,使主体的自然需要带上了社会文化的印记,使客体的效用能否实现为现实的价值存在形式,受到活动主体的生活态度,活动方式等的制约,这不是因为客体不能满足主体的需要,也不是主体不需要某些客体的属性和功能,而是取决于一种更高的价值形态。因此,除了物质生活的需要、精神生活的需要以外,由于人的意识和自我意识的产生,人还有认识自我和追求自我完善的自我实现的需要。由于利益是满足需要的东西和条件,因此,与人的三层需要相对应的就是人的物质利益、社会利益和人格利益三个利益领域。其中,人格利益被视为人的最高利益,其核心是人格尊严。人格尊严作为一种价值,内在于自我实现的需要,发生在人的自身内部,不是主体对身外之物、身外之人的需要,而是主体对存在于自身的生命、身体、健康、自由的需要,简言之,人格尊严作为一种利益是内在的,与其他经济利益、社会利益不同。它因出生而当然发生,因死亡而当然消灭,确确实实是“生则带来、死则带走”的权利。而其他利益关系都是主体对自身以外的物和人的关系,是“生不带来、死不带走”。人格利益属于身信领域的关系。意味着人除了对物的支配权之外,对自身也有支配权,前者实现的是物质利益,后者实现的是人格利益。安乐死的利益基础是人格利益。人格利益的核心是人格尊严,即个人的自由自主。一个人有权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对待自己的身体,包括选择死亡。这意味着要允许人们根据自己独立的决定去过自己的生活,而不受强迫或干预。(二)安乐死不是侵犯人权而是保护人权世界卫生组织1948年在宪章中提出:“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现象。”死亡作为人的生命的一个阶段,同样需要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安乐死正是这样一种完满状态,实质上是一种实现了人格尊严的状态。显然,安乐死带给我们的不是物质利益,也非社会利益,而是人格利益。这是我们讨论安乐死是否是一种权利以及是何种权利的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说,要说安乐死是一种权利,它只能是一种人格权,而不是物质上的或社会上的权利。不过,这里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安乐死如果是自主、自由支配自己的利益的人格权,是否会和人格利益中最关键的生命权发生冲突?问题的关键是对安乐死本质的看法。安乐死的本质是死亡吗?安乐死即安乐地死亡。这里“安乐”所界定的是死亡的状态,不是死亡的原因和性质。它不过是用科学的方法对人的死亡过程进行优化调节,消除死亡痛苦,优化死亡状态,使死亡安乐化。所以安乐死所解决的矛盾,不是“生还是死”的问题,而是“死亡质量”问题;不是从“生”向“死”的转化,而是从“痛苦”向“安乐”的转化;不是“为什么死”,而是“死得如何”。可见,安乐死是以解除人的死亡痛苦为唯一目的,使人死得安乐,维护人的死亡尊严。如此一来,那种把安乐死称为是一种死亡权的说法,就显得很可笑了。因为,死亡本身不可能成为一种利益,死亡不可能成为一种需要,相反,生命的存在是其利益之所以产生的前提。况且,死亡是一个必然的结局,人是没有选择的余地的。可见,安乐死如果是一种权利,也不是死亡权,而是自主权,是人格权[9]。 三、法律实务中安乐死出现的一些问题(一)安乐死合法化的精神探源1.安乐死能否成为法律权利安乐死可以成为法律权利吗?没有合理的理由限制安乐死,并不意味着安乐死就能成为一种法定的权利。权利是以体现社会意志的规范的认可为前提的。就是说,并不是任何利益要求都能成为权利,权利是人的利益要求与社会的规范性要求的统一,是人的个体意志得到了社会的整体意志的许可或承认。安乐死典型的是一种人的意志的体现。有学者把安乐死说成是死的权利。其实死是人的一个宿命,是无法逃脱的必然,也无法体现人的意志,因此不可能成为一种权利。安乐死则是对人的实存的一种反思、限制和决定。具体来说,一是安乐死是个人要求的,体现个体的意志。二是安乐死要符合规范,得到社会意志的认可[10]。如此,安乐死才能成为一种权利。2.安乐死成为法律权利的条件安乐死必须体现个体的意志,这是确定无疑的,否则就是谋杀了。这意味着无法表达和不具备个体意志的个体,是排除在讨论范围之外的。至于要得到社会的整体意志的许可或承认,首先要看它是否能得到社会道德习俗的认可和承认。显然,在现代社会,也正如我们上面所论证的,安乐死是可以作为一种道德权利存在的。起码在我国,它能被社会所认可和接受。但安乐死作为一种道德权利,是否就必定转化为法定权利?这当然取决于合法化过程的几个限制性因素。立法者在将应有权利通过立法的形式转换为法定权利的过程中,要受到三个方面因素的限制:社会客观因素的限制,主观因素的限制以及法律形式本身的限制。正因为这些限制因素的存在和不可避免,使得现有的法律权利不能完全再现应有的权利[11]。所谓客观因素的限制,是指任何应有权利要求都产生于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制约权利的客观因素包括一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水平、自然条件、民族传统等,因此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和具有不同文化传统的民族的权利主张就会不同,因此有些应有的权利可能在某个时代、地区得到确认和保护,而在另一个时代和地区则得不到保护[12]。(二)我国是否具备安乐死立法的条件在中国社会,安乐死作为一种应有权利是否可以转化为法定权利呢?我们可与安乐死合法化的荷兰做个比较。荷兰之所以能使安乐死合法化,至少有四个有利因素:1、荷兰的医疗服务在全世界来说,可以说是水准最高的国家之一。95%以上的老百姓有私人医疗保险。长期疗养也包含在保险范围内,而且涵盖没有私人保险的少数人民。2、缓和医疗非常进步。几乎每一家医院都有疼痛控制及缓和医疗中心,与之相较,其它国家的类似中心少而昂贵。3、纳粹占领时期,只有荷兰的医生不参与纳粹的“安乐死”计划。这个因素显示荷兰医病关系有高度彼此信赖的传统。4、他们的家庭医师制度推行的很不错。大部分的病人与医师都有长久的友谊关系。显然,这些条件在中国还远未具备。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国家现在还没有能力保障每个人都能接受较好的医疗条件。很多人在医治无望的情况下,不愿意让亲人多花钱而想到一死了之。中国目前的医疗保障制度还不健全,特别是在广大贫困农村,由于基本的医疗保险尚未建立健全。许多人得了个小病就面临巨大的家庭经济危机,主动谋求死路是他们最好的解决办法。中国目前医院的医疗水平还不高,而对于医学上无法挽救的濒死者的确认,需要达到一定的医疗水平,具备一定的医疗条件。最后,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医疗水平,而且我国民族众多,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差别很大,死亡文明的发展水平不同,对安乐死的要求和接受程度也不同。可见,客观因素的限制不支持将安乐死从应有权利转化为合法权利。四、安乐死的立法构想及结语(一)安乐死的立法构想安乐死是一个涉及伦理、法律和医学等方面的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在当代社会,为制定政策和立法之目的,审视安乐死必须立足伦理,要围绕生命价值、个人自由和人权保障等来看待问题。讨论安乐死的最佳情景是国家经济、法制、医疗保障和公民的观念达到一定的发达水准,根本问题是病人的自由意志能够在物质和精神高度文明的基础上得到保障。从伦理上来讲,绝对禁止或全面开放安乐死均不可取,我国社会目前不具备讨论安乐死的理想条件,从立法上来讲,我们仍需创造条件。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要严格规范安乐死使用的对象范围、主体范围、实施条件、申请程序、审查程序、操作程序,和明确擅自实行安乐死的刑事责任,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安乐死职责的刑事责任,并明确所要承担的民事责任。其中以安乐死为例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实施安乐死的对象必须是根据现代医学和技术断定已身患不治之症,并死期又迫在眼前的病患者;2、实施安乐死的目的是为了减轻或消除病人的痛苦;3、病人忍受的肉体痛苦,达到任何人都难以忍受的程度;4、病人意思清楚并能表达自己的意识,必须有其本人真挚的嘱托和承诺,且该嘱托和承诺是在事前或行为当时作出。在病人无法表达时,近亲属及其他人不得代为请求,医生也不得主动实施;5、除安乐死外,无其他可供选择的方法来减轻或消除痛苦;6、应由医生实施,其他人无权实施,且实施安乐死必须有三名医生研究同意,在经主治医生批准;7、实施安乐死的方法必须合乎伦理而且被认为是妥当的。(二)结语2006年5月9日,金陵晚报报道了这样一则消息:“南京一位年仅5岁,名叫龙龙的小朋友意外发生车祸导致昏迷,在龙龙父亲的情求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院长陈忠华教授与南京市第一医院的专家共同给龙龙会诊,确定龙龙已经是脑死亡,虽然龙龙能依靠呼吸机呼吸,但最主要的生命体征已经不存在了,龙龙的父亲双眼含着泪水,拔掉了龙龙的呼吸机,对龙龙实行了安乐死,并把龙龙包括双眼在内的多处器官捐献给四位极需帮助的病人,而龙龙的遗体则送往东南大学医学院作医学研究。虽然龙龙的情况并不是完全意义的安乐死,但却可以做为一个很好的例子,为安乐死立法提供参考。在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公开讨论安乐死以来,支持和反对安乐死合法化的两方各执一词。不少学者认为,安乐死合法化具有伦理道德上的合理性,但进行立法的条件尚不成熟。虽然安乐死在我国尚不合法,但必须承认,罹患重病且无救助可能者的家属因无力承担巨额医疗费用等原因停止对患者的有效治疗而让其“自然死亡”的情形在我国客观存在。如何保障患病者得到有效治疗,最起码能够最大限度的减轻其死亡前的痛苦,使其能够安详、有尊严地度过生命中的最后时光,是一个具有现实紧迫性的问题。在对生与死的权利仍有重大争议的情况下,国家可考虑先行立法对这一特殊人群在医疗、法律等方面的应有权利给予切实保障。参考文献:[1]Tom Jackson,Health Law Litigation [J]. Human rights,2002,(5).[2]储怀植.美国刑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3]DavidS,Oderberg . Applied Ethics[M].Oxford: Blackwell ,2000.[4]林桂榛,陈瑛.论“安乐死”的构成要素及道德冲突——基于医疗领域内对人的生命的一种医疗干预[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3).[5]石文亮.试论安乐死立法[J].法律与医学,1995,(2).[6]李宝珍.应为安乐死立法[J].中外法学,1998,(1).[7]陈晶晶.安乐死的伦理困境[J]. 前沿,2002,(8).[8]赵雪纲.人权概念的正当性何在?——康德伦理学对人权概念(以生命权为例)之奠基性意义[J] .政法论坛,2004,(5).[9]刘三木,汪再祥.关于安乐死的若干争议问题之讨论[J].法学评论,2004,(6).[10]贾红梅.道德对安乐死合法性与非法性的界定[N] .法制日报,1997-5-3(8).[11]朱沛智.安乐死及其立法思考[J]. 科学.经济.社会,2002,(1).[12]陆敏.安乐死的立法思考[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

是我们的关于生命之源,能在水中畅游无阻、自由自在是每个人都喜欢的事情,可你知道吗?在水中溺水是非常危险的,不会游泳的人很难自救,所以,在水中运动一定要小心溺水。在很多情况下,人们都会遇到水的危险,会游泳,就有活的希望。不会游泳,关于生命作文就会有危险。在民间,会游泳的人就等于拥有两条命,正因如此,我们都要学会游泳。在我们国家,溺水死亡与车祸死亡的人数最多,所以,溺水已成为儿童意外死亡的主要杀手之一,在水库底下游玩非常危险,就算没有水的河床也千万不能久留。不能在船上打闹,更不能在船头的护拦上坐、站或把手伸向外面。即使会游泳也不能去河水喘急的河里,尽管水流不急,也要大人看护,并准备好救生衣、圈。发现落水者时,先研究方法,即使我们会游泳也不能盲目救人,最好叫大人去抢救。在水沟、下水道旁边也要小心,因为那里面有着恶臭,时间一长,就很有可能会被臭昏,然后溺水身亡。如果在早泽旁,一定要迅速离开,因为掉入早则是绝对没有生还的机会。生命只有一次,请大家珍惜这宝贵的生命。

在我国安乐死,人以外的其他动物可以,对人并不能够选择安乐死。因为在我国的法律法规当中,一个人的生命他人不能够非法剥夺,所以人的死亡在法律法规上面需要相关机构的同意,这并不是人们的自由选择。虽然一个人可以选择自己的生命,该怎么去结束,但别人却不能够进行阻止,而且目前我国也没有相关安乐死的机构。对于安乐死这个问题看似自由,其实本身并不自由。

对我个人来说,安乐死其实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话题,因为我见过太多的无可奈何也见过了,活着比死更痛苦的例子,对于该如何选择,那么还得要由当事人来选择比较好一点,毕竟别人看来的跟他自己认为的是有一定的偏差的。有的人认为宁愿自己痛苦,但也要活在这个世界上,但有的人觉得既然那么累,何必来这个世界受罪,所以看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用一颗开放包容的心态。

安乐死其实会造成一定的危害,对这个危害的程度其实也要看安乐死的方式问题。因为安乐死会对社会造成的伤害,有时候会涉及到一些比较敏感的话题,就比如说精神病和被精神病的问题。在现实生活当中有很多案例出现过让人感到无奈又痛苦,甚至非常愤慨的事情,那么就是被精神病。我们都非常清楚,精神病它是一种疾病,但有时候是否存在精神病,只能够依托一些鉴定机构,所以这里面往往容易在环节的过程当中出现某些纰漏,就会导致有些人被精神病。被精神病其实是非常可怕的,就如同被安乐死一样。

对于安乐死会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有很多,比如说容易引发刑事犯罪,容易引发这个经济犯罪,当然也会容易出现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问题,所以这个问题还是非常严重的,对社会所造成的危害也是很大的,不能够开这个口子。

我以前有这些方面的看法,有时候我觉得我身边的人很可怜,就比如老师,父母,老师像我们一样读书到大学毕业然后出来教书,然后老了, 然后死去,这个世界有千千万万个人这么生活着,但是你总不能说他们的人生不精彩,不过这也都无关紧要,我有了一个梦想 ,我要去实现它,为此我也付出了很多,我会用我的一生去实践我的梦想,这样我的人生才会有意义。。

王尔德唯美主义毕业论文

唯美主义是十九世纪末流行于西欧的资产阶级文艺思潮。它最初起于诗坛,后来渐及小说、戏剧,主要流行于英国。所谓"唯美主义",就是以艺术的形式美作为绝对美的一种艺术主张。这里所说的"美",是指脱离现实的技巧美。因此,有时也将唯美主义称为"耽美主义"或"美的至上主义"。唯美主义思潮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英国的浪漫主义诗人济慈是唯美主义运动的先驱。他说:"美的东西就是永久的欢乐。"法国作家戈蒂耶是由浪漫主义向唯美主义过渡的作家。他反对艺术的功利主义,主张纯艺术,追求形式美,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戈蒂耶成了唯美主义运动的倡导者。十九世纪末的英国唯美主义运动的形成,具有两大要素:一是比德(1839-1894)的快乐主义的批评;二是莫理思(1834-1896)的生活艺术化的思想。比德认为,文艺批评家的职责不在于掌握知识,罗列材料,以满足正确的美的定义,而应该具有一种特殊气质,善于感受美的对象的能力,将自己同书本中的内容紧密地联系起来,从中探讨得到的快感和乐趣,这才是审美批评的根本。莫理思认为,改造社会的目的是自由地伸展,就非使日常生活艺术化不可。任何文明社会,假如不能对它的成员提供这种环境,那么世界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比德和莫理思的上述观点,奠定了唯美主义的理论基础。再加上英国诗坛中拉斐尔前派的主要代表罗塞蒂(1828-1882)以及史文朋(1837-1909)等人的努力,终于形成了唯美主义运动。唯美主义的真正代表是奥斯卡·王尔德(1856-1900),他是唯美主义创作的实践者,又是唯美主义理论的鼓吹者。就艺术与现实的关系上说,王尔德认为,艺术应该超脱现实,游离人生。"现实的事件都是艺术之敌。一切艺术的坏处都是从实感产生。自然就是明白,明白就不是艺术。"一切拙劣的艺术都是从复归自然的描写和客观地描述人生而产生的。因此,认为凡是"回到生活和自然"的艺术都是坏的,艺术越远离现实、超脱现实越妙?quot;唯一美的事物,就是与我们无关的事物"。就艺术对生活的作用而言,王尔德认为,不是艺术再现生活,而是生活模仿艺术。艺术不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镜子,生活仅仅是艺术的学生,艺术是至高无上的。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社会的客观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意识这一唯物主义的观点,陷入了本末倒置的认识论。从文艺创作的目的性上说,他鼓吹"为艺术而艺术"。认为"艺术除了表现它自身之外,不表现任何别的东西。艺术有独立的生命,正如思想有独立的生活一样"。不言而喻,王尔德散布的这些文艺思想是极其荒谬的。他颠倒了文艺与生活的关系,搞乱了人们的认识路线,企图诱导作家钻进资产阶级艺术"象牙之塔",以挽救资产阶级必然没落的命运。小说《杜莲格莱的画像》是王尔德的代表作,也是唯美主义的旨在说明人生是艺术的模仿,破坏了艺术,人的生命就不存在了。唯美主义思潮对我国文坛颇有影响。本世纪三十年代,它曾流入我国,"新月派"文人徐志摩的诗,就明显地存在美唯美主义色彩,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鲁迅所严厉痛斥。有关童话文学的知识到这里看:至于你的论文可以借鉴一下这篇论文:《论王尔德童话及其唯美主义》奥斯卡·王尔德的名字是和19世纪后半期英国的唯美主义运动牢牢地拴在一起的。长期以来,人们把王尔德的生活方式、思想理论和文学创作当作解剖唯美主义的标本。同时,由于人们对唯美主义的评价一直存有争议,对王尔德的为人、理论和创作也始终毁誉不一。� 然而,有一个奇怪而有趣的现象值得注意,这就是王尔德的童话作品,自问世以来,整整一个世纪,一直受到不同倾向、不同观点的人们一致赞赏而享有世界性的盛誉,似乎从未有过大的非议和责难!……全文地址:

提纲参上,,,艺术家是各种美的东西的创造者。 揭示艺术,隐去艺术家,是艺术的目的。 评论家是把自己对美的印象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一种新东西的人。 批评的最高形式和最低形势是自传式的批评。 在美中发现丑的含义是一种并无可爱之処的堕落。那是一种过错。 在美中发现美的人是有教养的人,这些人很有希望。(经典!) 认为美就是美的人是卓越的。 书没有道德和不道德之分,只有写得好坏之分,如此而已。 十九世纪对现实主义的厌恶,是卡利班在镜中窥见自己面容时所表现出的狂怒。 十九世纪对浪漫主义的厌恶,是卡利班在镜中没有窥见自己面容时所表现出的狂怒。 人的道德生活部分构成了艺术家的题材,而艺术的道德在与完美的运用不完美的手段。 艺术家并不希望证实什麽,连真实的东西也是可以被证实出来的。 艺术家没有道德取向,如有,那是不可原谅的风格的矫饰。 艺术家没有病态的,艺术家什麽都可以表达。 思想和语言对艺术家来说是艺术的工具。 善与恶对艺术家来说是艺术的材料。 从形式的角度看,音乐家的艺术是一切艺术的典型,从感觉的角度看,演员的技巧就是典型。 一切艺术既具有表层意义,又具有象徵意义。潜入表层底下的人得自己承担风险,读出象徵意义的人也得自己承担风险。 艺术真正要反映的是旁观者,而不是生活。 对一部艺术作品意见的分歧说明这部作品有新意,有复杂性和生命力。 儅批评家意见分歧的时候,艺术家自己的意见却是统一的。 我们可以原谅一个人做一件有用的事情,只要他对这件事不赞赏备至。做一件无用之事的唯一藉口就是对这件事爱之过深。 大多数艺术都是相当不实用的。

作为19世纪英国唯美主义运动主将,王尔德更因其为数不多的童话作品闻名于中国读者。《快乐王子》、《夜莺与玫瑰》等文辞优美、情感真挚的篇目位列各儿童故事选集,塑造出善良美丽却拥有悲伤结局的快乐王子、为爱用荆棘刺穿胸膛的夜莺等深入人心的形象,陪伴了大部分阅读者的童年。然而,王尔德的童话创作仅是其文学生涯的冰山一角,从王尔德童话窥探其唯美主义主张,可深入了解19世纪英国时代特点与同时期文学特征。

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1854年出生于英国统治下爱尔兰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从小生活优渥并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其文学作品涉及童话、诗歌、小说、戏剧、论文等多个领域,并以唯美主义理论贯穿他的文学创作生涯。王尔德一生共写了9篇童话,集于1888年的《快乐王子和其他故事》和1891年的《石榴之家》,篇目分别为《快乐王子和其他故事》(《快乐王子》、《夜莺与玫瑰》、《自私的巨人》、《忠实的朋友》、《了不起的火箭》),《石榴之家》(《年轻的国王》、《西班牙公主的生日》、《渔人和他的灵魂》、《星孩》)。9篇童话虽多有王子公主、美人鱼等传统童话题材,但细究内容不难发现,王尔德童话有极其独特的表现手法与隐喻,展现出超越童话之外的内涵。

纵观西方文学发展历史,尽管持续时间很短,唯美主义文学思潮却拥有连接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的重要桥梁作用,推进了浪漫主义向现代主义的过渡发展。唯美主义发源地在法国,艺术纲领即“为艺术而艺术”,强调“反功利的美”在文艺作品中的地位。1918年,法国哲学家库辛在《美学和宗教问题》里首次使用此主张,后经戈蒂叶、波德莱尔等人完善推进,并由英国唯美主义者们进行本土化。王尔德就是在此基础上,探索出一套属于自己的唯美主义文艺理论,且使之付诸生活与文学创作方面的实践,为同时代产生较大影响。

因其较系统的唯美主义理论、文学创作以及生活中极为个性的唯美作风,在某种意义上,王尔德已经被贴上了“唯美主义的符号”的标签,他的唯美主义观点主要内容有四:一是形式是艺术的最高法则,文学创作应注重形式的美,而非注重感情;二是“生活模仿艺术论”,王尔德认为生活模仿艺术,生活事实上是镜子,艺术却是现实,把艺术提升至一个极高的地位;三是无法超越道德的超道德性,王尔德在《<道连· 葛雷的画像>自序》中写道,“书无所谓道德的或不道德的,书有写得好的或写得糟的,仅此而已。”即文学除了审美功能外,无需有标准的道德规范;四是文学作品具有独立的个性,此个性有别于浪漫主义人性之个性,是独立于作者之外作品的个性,因此,批评家在批评文学作品时,无需独立自我纯客观批判,应加入批评家自己的思想。

以上观点决定了王尔德文学作品的共同特征——大量使用矛盾语、夸张、比喻、反讽等修辞手法,使作品呈现出精心雕饰的超现实的美。 观至王尔德童话作品,亦可看出其中华美的文学辞藻、缺失道德评价的人物形象、难以确定的情感判定等特点,展现出极具王尔德个人特色的童话风格。

童话作品想象力丰富,不囿于现实束缚,因此童话创作十分符合王尔德关于“重形式且超越生活”的文艺论点,王尔德的童话创作从而也成为其唯美主义思想的重要呈现方式之一。王尔德童话固有传统童话的元素,如无生命物人格化、塑造超现实的夸张形象、美人鱼女巫类想象人物等。当然,除传统童话元素外,王尔德童话的独特性也十分值得讨论,此将使王尔德童话超越儿童读物范畴,呈现其深刻的个人内涵与时代色彩。

首先是唯美的语言,对形式美的推崇使王尔德童话拥有较传统童话更华丽的表达语言,以使读者通过文字直接体验文学之美。 如《快乐王子》中芦苇在湖面泛起点点涟漪、小燕子向快乐王子讲述的奇妙旅行经历,《夜莺与玫瑰》中玫瑰树对玫瑰的赞颂、夜莺刺穿胸膛唱歌的描写,《西班牙公主的生日》里有关公主的服饰描写、花园描写,均用华美的辞藻、有韵律的语言表达。尽管这类描写并不能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但王尔德仍费尽心思,刻画文学之美。同时,王尔德仍着力建立规整的童话结构,如《快乐王子》、《渔人和他的灵魂》等运用严整的反复结构,填充不同的故事情节,可使阅读者直接通过形式推断故事情节。此外矛盾语、夸张、比喻、反讽等修辞手法在王尔德童话中也颇为常见,一一展现他童话作品的文字美。

其次是模糊的道德评价,王尔德童话的许多人物兼具道德与非道德两面,这与他“无法超越的超道德”艺术理论相关。 王尔德童话中通常不会对此类人物进行直观道德评价,而是创造“美”让读者产生愉悦之感,并由读者自己辨别社会伦理道德。如《渔人和他的灵魂》中,渔人作为较为正面的形象忠贞于美人鱼的爱情、为爱殉情,但为爱抛弃灵魂、为美抛弃美人鱼却显出“恶”的一面。正如渔人自己所言,“我看到过恶,也看到过善”,渔人的善恶两面性最终因“美”获得上帝的宽恕,却始终没有体现作者王尔德的道德判断态度。

最后是享乐的态度, 此特点在《年轻的国王》一文表现尤为明显,年轻的国王对“美”有一种近乎执着的崇拜——毕恭毕敬地跪在威尼斯伟大的画作前、出神地凝望希腊宝石、用嘴唇贴在古代雕像的大理石前额……但年轻的国王最终选择放弃奢华的加冕服饰,并得到上帝的亲自加冕,可以看出王尔德独具特色的享乐态度,即王尔德的享乐是建立在美学基础上的享乐,而非代表财富的纯物质享乐,这种享乐态度是王尔德唯美主义理论有关“艺术之美”的论断在童话作品中另一个方面的具体表现。

王尔德生活的维多利亚时代是英国社会科技发展和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英国社会整体受商品经济、世博会展览等新鲜事物的冲击,人们对产品的使用价值关注逐渐转向产品形象价值的发现;此时,传统道德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也发生巨变,商品、个人利益的追捧之风肆虐。这些时代背景对王尔德唯美主义思想的影响主要有二,分别是王尔德文学向文化消费潜在靠拢,以及其作品内容超道德的心理状态“反向形成”。

很多学者认为,王尔德文学创作具有矛盾性,唯美主义者躲进艺术象牙塔,追求独立庸俗世界的唯美世界,却在实际创作中无时无刻不受到现实影响。19世纪的艺术家们不再受到皇室的资助,必须依靠自己的努力和才华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这个社会背景让王尔德创作在无形之中形成艺术象牙塔与庸俗世界的矛盾,他的童话大量使用饱含商品性质的物质描述,精美的钻石、中国的瓷器、华美的服饰也都展示出他受到当时商品社会的大力影响。

艺术与现实的矛盾激化了王尔德对现实商品经济社会中所存在的非道德反叛,故而提出“超道德”的文艺理论。这在行为心理学中可以得到佐证,行为心理学术语“反向形成”即“一个陷入反向形成的人因压抑引起焦虑的情感, 然后激烈地表现了恰恰相反的情感。”他们往往“表现为以某种叛逆的方式反抗当时被认为是主流或具有权威的社会思潮,而实际上却执著于对生命中的真、善、美的追求。”可见,王尔德童话对道德的模糊评述与“超道德”反叛,事实是建立在对“真善美”的极致追求的基础之上。

综上所述,陪伴我们成长的王尔德童话不仅仅单纯是普通的儿童读物,更蕴含着唯美主义者复杂的矛盾心态以及19世纪英国的经济社会形态缩影。常言道,不同时期阅读相同的文学作品会有不同的体验与感触,阅读王尔德童话尤其如此。“为艺术而艺术”、“生活模仿艺术”、“无法超越的超道德性”等王尔德唯美主义论颇有特性,王尔德个人游戏社会、浮夸作风的唯美主义生活态度也在文坛极具趣味。从王尔德的童话创作讨论其唯美主义,可以见微知著地感受王尔德的美学观念,以及独具王尔德特色的文学“真善美”。

唯美主义的奠基人

王尔德毕业论文选题

王尔德(Oscar Wilde,1856-1900),英国著名诗人、作家及戏剧家,英国文学史上唯美主义运动的创始人和首领之一,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反对文学带有功利主义色彩,认为文学不应受任何道德标准的支配。他也是英国颓废派文学的代表。王尔德的父亲是医生,母亲是诗人,两人都有很高的文化和艺术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启迪了他对文学和艺术的兴趣。在牛津大学就读时,王尔德受他的老师罗斯金(童话《金河王》的作者)的影响,加上本身的天赋,开始尝试创作。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童话、诗歌、小说、戏剧等方面,代表作有童话《快乐王子》、《石榴之家》,长篇小说《道林·格雷的肖像》,以及戏剧《温德梅尔夫人的扇子》等。我觉得呀,你最好去看一下这部电影《Oscar Wilde》另外,你可以到去看下这个,希望能对你的论文有所帮助

唯美主义是十九世纪末流行于西欧的资产阶级文艺思潮。它最初起于诗坛,后来渐及小说、戏剧,主要流行于英国。所谓"唯美主义",就是以艺术的形式美作为绝对美的一种艺术主张。这里所说的"美",是指脱离现实的技巧美。因此,有时也将唯美主义称为"耽美主义"或"美的至上主义"。唯美主义思潮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英国的浪漫主义诗人济慈是唯美主义运动的先驱。他说:"美的东西就是永久的欢乐。"法国作家戈蒂耶是由浪漫主义向唯美主义过渡的作家。他反对艺术的功利主义,主张纯艺术,追求形式美,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戈蒂耶成了唯美主义运动的倡导者。十九世纪末的英国唯美主义运动的形成,具有两大要素:一是比德(1839-1894)的快乐主义的批评;二是莫理思(1834-1896)的生活艺术化的思想。比德认为,文艺批评家的职责不在于掌握知识,罗列材料,以满足正确的美的定义,而应该具有一种特殊气质,善于感受美的对象的能力,将自己同书本中的内容紧密地联系起来,从中探讨得到的快感和乐趣,这才是审美批评的根本。莫理思认为,改造社会的目的是自由地伸展,就非使日常生活艺术化不可。任何文明社会,假如不能对它的成员提供这种环境,那么世界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比德和莫理思的上述观点,奠定了唯美主义的理论基础。再加上英国诗坛中拉斐尔前派的主要代表罗塞蒂(1828-1882)以及史文朋(1837-1909)等人的努力,终于形成了唯美主义运动。唯美主义的真正代表是奥斯卡·王尔德(1856-1900),他是唯美主义创作的实践者,又是唯美主义理论的鼓吹者。就艺术与现实的关系上说,王尔德认为,艺术应该超脱现实,游离人生。"现实的事件都是艺术之敌。一切艺术的坏处都是从实感产生。自然就是明白,明白就不是艺术。"一切拙劣的艺术都是从复归自然的描写和客观地描述人生而产生的。因此,认为凡是"回到生活和自然"的艺术都是坏的,艺术越远离现实、超脱现实越妙?quot;唯一美的事物,就是与我们无关的事物"。就艺术对生活的作用而言,王尔德认为,不是艺术再现生活,而是生活模仿艺术。艺术不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镜子,生活仅仅是艺术的学生,艺术是至高无上的。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社会的客观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意识这一唯物主义的观点,陷入了本末倒置的认识论。从文艺创作的目的性上说,他鼓吹"为艺术而艺术"。认为"艺术除了表现它自身之外,不表现任何别的东西。艺术有独立的生命,正如思想有独立的生活一样"。不言而喻,王尔德散布的这些文艺思想是极其荒谬的。他颠倒了文艺与生活的关系,搞乱了人们的认识路线,企图诱导作家钻进资产阶级艺术"象牙之塔",以挽救资产阶级必然没落的命运。小说《杜莲格莱的画像》是王尔德的代表作,也是唯美主义的旨在说明人生是艺术的模仿,破坏了艺术,人的生命就不存在了。唯美主义思潮对我国文坛颇有影响。本世纪三十年代,它曾流入我国,"新月派"文人徐志摩的诗,就明显地存在美唯美主义色彩,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鲁迅所严厉痛斥。有关童话文学的知识到这里看:至于你的论文可以借鉴一下这篇论文:《论王尔德童话及其唯美主义》奥斯卡·王尔德的名字是和19世纪后半期英国的唯美主义运动牢牢地拴在一起的。长期以来,人们把王尔德的生活方式、思想理论和文学创作当作解剖唯美主义的标本。同时,由于人们对唯美主义的评价一直存有争议,对王尔德的为人、理论和创作也始终毁誉不一。� 然而,有一个奇怪而有趣的现象值得注意,这就是王尔德的童话作品,自问世以来,整整一个世纪,一直受到不同倾向、不同观点的人们一致赞赏而享有世界性的盛誉,似乎从未有过大的非议和责难!……全文地址:

教育方面,文学方面,翻译等等

玩世不恭、唯美追求都体现在其著作中。

王尔德的论文研究方向

论文题目即文章的题名,题目犹如“文眼”,能准确反映论文特定的核心内容,至关重要。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美国文学论文题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美国文学论文题目(一) 1. 从伊丽莎白和达西的爱情管窥英国人的婚恋观 2. 浅析永别了武器的艺术风格 3. 论傲慢与偏见中的金钱与婚姻 4. 通过《莎菲女士的日记》和《三个金币》比较 5. 弗吉尼亚.沃夫与丁玲的女权主义思想 6. 呼啸山庄中的爱与仇 7. 浅谈《最后一个莫西干人》的风景和种族文化冲突 8. 论《觉醒》中的象征主义 呼啸山庄中的环境分析 9. 论《觉醒》中的象征主义 10. 简爱的双重性----简爱眼中的女权主义与平等主义 11. 《双城记》中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 12. 海明威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13. 乱世佳人中两位女性之对比 14. 苔丝悲剧及其成因 15. 对大卫•科波菲尔的性格分析 16.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美国梦的破灭 17. 从《傲慢与偏见》看女性意识 18. 儿子和情人中人际关系探讨 19. 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美国梦的破灭 20. 黑暗的召唤--分析《麦克白》中女巫及其预言 21. 论《飘》的社会价值及斯嘉丽人物性格 22. 论《鲁宾逊漂流记》中的资本主义倾向 美国文学论文题目(二) 1、海明威战争小说中的人道主义分析 2、解读《老人与海》的主题思想 3、王子复仇记》主题分析 4、哈姆雷特之性格分析 5、论悲剧《李尔王》的艺术技巧 6、浪漫主义文学与新古典主义文学之对比研究 7、王国维的“出入说”与华兹华斯的诗论 8、由爱反映出的个性-《简.爱》中情爱的分析 9、浅析王尔德的文艺主张 10、托马斯.哈代-一个传统主义者还是现代主义者 11、苔丝:一个纯洁的女人 12、殖民地时期美国文学的特点 13、华盛.欧文-真正的美国文学之父 14、清教与美国文学 15、论马克吐温的艺术风格 16、论亨利詹姆斯的“国际题材” 17、美国现实主义文学运动的特点 18、美国梦与美国噩梦-试析《大人物盖茨比》 19、当代汉语文学与外国文学的联系 20、《章鱼》:有的放矢的一本小说 美国文学论文题目(三) 1. 价值观的碰撞-中美交流的根本冲突 2. 《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个人主义 3. 早期美国现实主义小说初探 4. 自由之旅-析马克.吐温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 5. 浅谈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中的“性格”和“环境”的关系 6. 海明威小说的叙述声音 7. 从嘉莉妹妹的形象看德莱塞的女性观 8. 《红字》中的海斯特?白兰形象解读 9. 《白鲸》的宗教意义透视 10. 《老人与海》中主人公圣地亚哥的命运新析 11. 从《永别了,武器》看海明威的写作技巧 12. 论海明威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13. 《欲望号街车》的幻想与现实的对立 14. 静水流深-----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 15. 《喧哗与骚动》的象征意义 16. 哈代小说中的自然主义 17. 《太阳依旧升起》中“迷惘的一代” 18. 白色和红色-----苔丝的双重象征色 19. 挣扎于“围城”中的悲剧人物-方鸿渐 20. 论《红字》中海斯特和丁梅斯代尔对爱情、罪恶、生活的态度 21. 关于斯佳丽的生活观 猜你喜欢: 1. 英美文学类论文范文 2. 浅谈英美文学论文 3. 英美文学论文范文 4. 英美文学方向毕业论文 5. 美国文化学术论文格式要求

风俗喜剧基本内容西方喜剧的一种。17世纪后兴盛于欧洲各国戏剧舞台。描绘并讽刺上流社会的风俗习惯和道德准则,谴责贪婪、虚伪、纵欲、诽谤、陷害等社会罪恶。在幽默的语言和滑稽的情节中,探讨爱情、婚姻、教育及其他社会问题,包含着严肃的道德目的。代表剧作家有法国的莫里哀、英国的哥尔斯密和谢立丹、西班牙的维加等。英国著名作家奥斯卡·王尔德(1854—1900)以其深厚文学功力闻名于世,其四部风俗喜剧近百年来在戏剧舞台上一直经久不衰。王尔德以其幽默滑稽的语言,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所蕴含的道理更是引人深思。本论文将从预设理论的角度分析王尔德的四部风俗喜剧,揭示其幽默语言的运行机制。本论文具体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简要介绍了王尔德生平和他的四部风俗喜剧、国内外研究动态、预设理论概述以及本论文实施的可行性和重要性。第二章主要从预设的触发语出发,从词汇、句法、音系三个层面分析了幽默的产生。第三章从幽默乖讹和四种预设机制入手,四种预设机制包括保存预设、撤销预设、矛盾预设和虚假预设,分析喜剧中幽默话语的运行过程。读者在理解喜剧幽默语言的过程中与自己预期的结果产生了差距;从而引发乖讹。通过乖讹的消解,可以更好地理解幽默话语的运行。第四章研究了幽默语言所带来的效果,王尔德通过幽默的语言塑造了人物形象,表现了维多利亚时代的主题思想,揭露了维多利亚时代引人深思的社会问题,阐述了他对维多利亚时代与众不同的见解。第五章为结论。王尔德的风俗喜剧,使得沉寂的英国戏剧舞台重新恢复了生气,在戏剧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王尔德通过其幽默的语言反映了维多利亚时代人们生活上的空虚,精神上的困境。同时,王尔德也借助其幽默的语言阐述了其美学理念,他依托这种美学理念,冲破了维多利亚时代沉闷的道德风气。

分类: 资源共享 >> 文档/报告共享 问题描述: 各位朋友们,我需要一些参考文献,关于奥斯卡.王尔德 的《道林.格雷的肖像画》的参考文献。 多多益善,有英文的参考文献更好。 谢谢了!!!!!!!! 解析: 道林·格雷的画像(奥斯卡·王尔德)内容介绍: 一个有些恐怖的故事。 天生漂亮异常的道林格雷因见了画家霍华德给他画的真人一样大的肖像,发现了自己惊人的美,又听信了亨利爵士的吹嘘,开始为自己韶华易逝,美貌难久感到痛苦,表示希望那幅肖像能代替自己承担岁月和心灵的负担,而让自己永远保持青春貌美。他的这个想入非非的愿望后来却莫名其妙的实现了。他开始挥霍自己的罪恶,最后这幅肖像却成为了记录恶行的证据,他因肖像而生也因肖像而死。 《道林。格雷的画像》是极少的唯美主义小说之一。它具有很强的唯美倾向,不但文辞绚丽,意象新颖,有许多带有王尔德特色的俏皮话,幽默,似非而是之论,矛盾诡辩之辞。虽有时给人堆砌之感,内容却相当独特,值得耐心细读。 生存是一连串的不确定-读奥斯卡·王尔德的《道林·格雷的肖像画》 奥斯卡·王尔德在《道林·格雷的肖像》中说:“这世上只有一样事情比被人议论还要糟糕,那就是不被人议论。”莫名其妙地喜欢上了这种Paradox的风格,这是我专心读的第一本原版书,当初主要是看这本书比较“轻薄”----又轻又薄,看看句子似乎还不至于晦涩得吓倒我,因此就借了看,没想到一发不可收拾,真真是不忍释卷,我被这本书无可救药地吸引了。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其语言的流畅性,其间间或有一点点比较晦涩的单词,但是不足以阻挡我们阅读的乐趣,这本书涵盖了艺术、文学、诗歌等等,反映了作者良好的文学和艺术修养,记得有人曾经说过,我们都有窥探的欲望,这本书就是教你如何透过一个人的脸,英俊年轻的脸,来看透那张脸背后隐藏的灵魂是如何一步步被污染的------但也许是,原本那灵魂就是污浊的,只是不良的朋友提供了最完美的滋生环境以彻底唤醒邪恶。 书中对于爱情的描写让人难忘,那种不顾一切的沉溺和反复纠缠的柔情让当时不谙世事的我都颇为动容,然而作者对于爱情的态度根本上是批判的,正如前面所说,这本书中似乎永远有两种极端对立的思维在对抗,作者书中一方面把爱情描绘的激烈诱人,但同时又在极力批评爱情的肤浅,稍纵即逝和它带给人的不理智。然而作者又是悲天悯人的善者,他对于被爱情抛弃的女人怀着最深刻的同情,同时为了让这同情入骨,他让那个女人自杀了。 人们常说;“青春易逝”,然而本书的主人公偏偏是个永远不会老去的英俊男子,只因一位画家给他画了肖像画后,他对着肖像画的一点点及其个人的思忖“要是我能像这画中的我一样永葆青春该有多好”,于是奇迹般地应验了,肖像画随着他所做的每一件违反道德的坏事而变得衰老、丑陋,但他本人的脸却丝毫不受岁月的摧残,因此他能够继续掩饰真实的自己... 朋友的选择很重要,Lord Harry就是那种坏朋友的代表,一开始他只是想摆弄玩具一样,一步步将道林·格雷引向邪恶的深渊,他用用各种似是而非的隽语来迷惑道林,使他逐渐迷失了道德的标准,思想一旦腐化,那么行为自然就走向歧途,到了后来,Harry都不能够控制道林。 选择你读的书的时候要慎重。Harry迷惑道林的除了貌似关切的花言巧语之外就是一本神秘的书,据说看了那本书的人都走向了歧途。 书的作者是个同性恋者,但是他对美学和艺术的修养却不得不让人叹服,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就算你不能接受同性恋,也应该记起钱钟书老先生的一句话“你若喜欢一只鸡蛋,那么尽管享用鸡蛋好了,何必管那下蛋的母鸡?” 最后,引用几句书中的话来作为结尾,同时大家从中也可以小窥到底什么叫做高水平的Paradox. , real beauty, ends where an intellectual expression begins. is not at all a bad beginning for a friendship, and it is far the best ending for one. Choose my friends for their good looks, my acquaintances for their good character, and my enemies for their good man cannot be too careful in the choices of his ); = SymTmpWinOpen;" vspace=2 border=0>

  • 索引序列
  • 王尔德死亡主题的论文
  • 死亡与安乐死论文
  • 王尔德唯美主义毕业论文
  • 王尔德毕业论文选题
  • 王尔德的论文研究方向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