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机电安装论文期刊

机电安装论文期刊

发布时间:

机电安装论文期刊

机电设备安装技术的常见问题与改进对策分析论文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机电设备在各个行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促使机电设备也在不断革新,同时对极大设备安装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机电设备安装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机电设备安装质量,影响着机电设备安装后的正常使用。

关键词:

机电设备;安装技术;问题;改进对策

当前,由于多种方面的原因,导致机电设备安装技术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严重影响着机电设备安装质量,制约着机电设备安装技术的发展,因此,本文就机电设备安装技术常见问题与改进对策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1 机电设备安装技术常见问题

振动问题

机电设备是一个统称,包括多个设备:电机、泵、联轴器等。而振动问题是机电设备安装技术中常见的问题之一,主要表现在电机、泵、联轴器等设备上。具体问题有:泵的转子没有正常旋转,轴承之间存在较大的间隔,转子与定子产生摩擦,转子与壳体同心度较低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设备的正常运转,最终形成振动问题,产生噪声,给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螺栓与螺母间的连接问题

机电设备安装中最基础的操作就是将螺栓与螺母进行连接,因而,螺栓与螺母间的连接问题亦是机电设备安装技术中最为常见的问题之一。若是螺栓与螺母连接不当,例如连接过于紧密,当机电设备长期运转时,螺母就就会出现严重磨损,一旦螺母螺牙被磨平,则螺母也就失去了应有的作用,进而导致设备构件连接松动,极易引发机电设备故障及事故;若是连接过于松动,就会出现螺旋牙滑丝、产生剪切等问题,进而导致设备构件连接松滑,致使机电设备在运行中极易出现故障及事故。

电气设备产生误差

一是安装隔离开关时,动触头与静触头接触面积和压力不足,导致在接触面上出现电氧化情况,使得电阻阻力增大,造成接触头损坏,最终出现事故。二是断路器触头设置出现错误,导致触头接触面压力与分合闸速度与相关规定要求不符,使得接触头产生较高的温度,熄弧时间被延误,绝缘体被分解,最终引起断路器安全事故。三是在对电气设备进行安装、.检修和维护过程中,忽视了电流互感器,导致增加了一组开路,产生的电压非常高,对电气设备使用安全和人员的.生命安全产生了严重的威胁。四是电压调节装置配置出错或是设备中进入东西,导致设备卡住,最终引起事故发生。五是主变压器发生线路短路故障,为保护装置出现拒动情况,使得断路器没有自动跳闸,进而短路产生的较大电流就会引发事故。

另外,主变压器内部温度过高,使其内部油液被蒸发、分解,产生了极易燃烧的可燃物。

2 机电设备安装技术的改进对策

统一筹划安装工作

由于机电设备安装具有复杂性、特殊性等特点,因此,在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应对安装工作进行统一筹划,指派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对进度设备安装工作进行监督、检查。且管理人员应多与机电设备安装工作人员进行沟通,多征求不同的意见,根据以往工作经验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一个更为有效的捷径。在机电设备安装施工前,管理人员应做好统一筹划工作,并制定详细、可行的安装计划,确保安装工作是有序进行,以此为机电设备安装施工提供依据,从而确保机电设备工程安装质量。

加强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人员管理

机电设备安装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机电设备安装质量,所以必须对机电设备安装工作人员开展专业培训,促使每个工作人员都具备良好的机电设备安装的专业知识,对机电设备有足够了解,能熟练操作设备,以此提高其安装水平与安装质量。机电设备安装工作人员应做到持证上岗,以此保证机电设备安装质量。

加强机电设备安装全过程管理

在机电设备安装之前,选择资质与信誉良好的安装企业,然后安装企业应深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进而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制定机电设备安装方案,合理选择最佳的机电设备,做好充分的准备。对需要安装的机电设备详细、反复的检查,确保机电设备完好无损。在安装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安装方案以及安装流程进行作业,严禁违规操作,等情况出现,造成各种资源的浪费以及不必要的麻烦出现。在安装结束后,工作人员应先进行自检,认为没问题后要求专业检测人员与相关负责人共同进行检测,只有通过检测那么机电设备安装工作才会结束,若是没有通过检测,必须找出问题所在,及时进行处理。

做好设备调试及验收

机电设备安装结束后,应将安装现场清理干净,在通过相关责任人和检测人员的检测后进行通电调试。通电调试必须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安全问题高于一切。在这里安全问题主要分为人身安全和机电设备安全两种。千万不能因急于求成而对安全的重要性造成轻视,甚至是忽视。设备通电调试过程中的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规程进行操作。同时还应对通电调试的调试数据进行收集整理,以此形成一份资料文件,在确保资料是真实、完整、准确后应提交给相关分责人。

机电设备的安装企业j应在竣工验收前,先自己进行检查验收验、自行评价,在确保无问题之后将自行验收、评价的资料及竣工报告上交给工程相关负责人;当工程相关负责人在受到资料和报告后应迅速组织专业的检测人员对工程竣工资料及工程质量进行验收,若是发现问题,必须要求施工方迅速进行整改,检测人员对工程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并合格后,向工程建设方提出评估报告。

3 结语

综上所述,机电设备安装技术是机电设备安装工作顺利进行及完成的重要基础保障,所以,机电设备安装企业必须不断改进完善机电设备安装技术,做到与时俱进,只有加强对机电设备的了解,全面掌握机电设备的构造、作用及运行情况才能不断改进和完善出与时俱进并充分符合机电设备特点的安装技术,从而为机电设备安装后的正常运行提供有力的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王硕.机电设备安装中的常见技术问题与改进措施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2):100-101.

[2]钱成贵.机电设备安装技术常见问题与改进[J],科技与企业,2015(04):254.

[3]肖伟旭,机电设备安装常见问题分析与解决对策[J],湖南农机,2012(03).

要不你去参考下(电气工程),或者(仪器与设备)这样类似的期刊吧~多看看多学习学习别人是怎么写的~~

除了钣金喷漆 还有美容装具 其他机械 电路方面的都要修理

机电安装工程论文发表期刊

有本电气工程 你看行不行吧

机电信息,机电一体化,华中电力,都可以的,中级职称要求不高,发一篇文章可以了

煤矿机电类的可以发表《中国煤炭》,论文有主题写是比较容易的。最关键的是找准一个主题,然后进行相关阐述。

论文不要想得那么难了,可以找人合著的,名字谁是第一作者也没撒关系的!只要你其他条件强悍就ok了

机电安装毕业论文

浅谈柴油机电控技术 摘要:介绍了柴油机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状况、控制原理和应用特点及高压共轨技术的 工作原理、研究方向、应用前景。 关键词:柴油机,电子控制,高压共轨技术 1 柴油机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 柴油机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状况 柴油机电子控制技术始于20世纪70年代,20世纪80年代 以来,英国卢卡斯公司、德国博世公司、奔驰汽车公司、美国通 用的底特律柴油机公司、康明斯公司、卡特彼勒公司、日本五十 铃汽车公司及小松制作所等都竞相开发新产品并投放市场,以满 足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要求。 由于柴油机具备高扭矩、高寿命、低油耗、低排放等特 点,柴油机成为解决汽车及工程机械能源问题最现实和最可靠的手段。因此柴油机的使用 范围越来越广,数量越来越多。同时对柴油机的动力性能、经 济性能、控制废气排放和噪声污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依靠 传统的机械控制喷油系统已无法满足上述要求,也难以实现喷油量、喷油压力和喷射正时完全按最佳工况运转的要求。近 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及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使电子产品的可靠性、成本、体积等各方面都能满足柴油机进 行电子控制的要求,并且电子控制燃油喷射很容易实现。 实际上,柴油机排气中CO和HC比汽油机少得多,NOX排放量与汽油机相近,只是排气微 粒较多,这与柴油机燃烧机理有关。柴油机是一种非均质燃烧, 可燃混合气形成时间很短,而且可燃混合气形成与燃烧过程交错 在一起。通过分析柴油机喷油规律得到:喷入燃料的雾化质量、 汽缸内气体的流动以及燃烧室形状等均直接影响燃烧过程的进展 以及有害排放物的生成。提高喷油压力和柴油雾化效果、使用预 喷射、分段喷射等可以有效的改善排放。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新技术应用,柴油机的现状已与以往大不 相同。现代先进的柴油机一般采用电控喷射、高压共轨、涡轮增压中冷等技术,在重量、噪音、烟 度等方面已取得重大突破,达到了汽油机的水平。随着国际上日 益严格的排放控制标准 (如欧洲Ⅳ、Ⅴ标准)的颁布与实施,无论是汽油机还是柴油机都面临着严 峻的挑战,解决的办法之一是采用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的技术。现在,柴油机电子控制技术在发达国家的应用率已达到60%以上。 何谓电喷柴油机 采用电子控制燃油喷射及排放的柴油机即为电喷柴油机。 电喷柴油喷射系统由传感器、ECU(计算机)和执行机构三部分 组成。其任务是对喷油系统进行电子控制,实现对喷油量以 及喷油定时随运行工况的实时控制。采用转速、油门踏板位 置、喷油时刻、进气温度、进气压力、燃油温度、冷却水温度等 传感器,将实时检测的参数同时输入计算机(ECU),与已储存 的设定参数值或参数图谱(MAP图)进行比较,经过处理计算按 照最佳值或计算后的目标值把指令送到执行器。执行器根据 ECU指令控制喷油量(供油齿条位置或电磁阀关闭持续时间)和 喷油正时(正时控制阀开闭或电磁阀关闭始点),同时对废气再 循环阀、预热塞等执行机构进行控制,使柴油机运行状态达 到最佳。 柴油机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高的喷射压力 为满足排放法规的要求,柴油喷射压力从10MPa提高到200MPa。如此高的喷射压力可明显改善柴油和空气的混合质量,缩短着火延迟期,使燃烧更 迅速、更彻底,并且控制燃烧温度,从而降低废气排放。 独立的喷射压力控制 传统柴油机的供油系统的喷射压力与柴油机的转速负荷有 关。这种特性对于低转速、部分负荷条件下的燃油经济性和排放 不利。若供油系统具有不依赖转速和负荷的喷射压力控制能力, 就可选择最合适的喷射压力使喷射持续期、着火延迟期最佳,使 柴油 机在各种工况下的废气排放最低而经济性最优。 改善柴油机燃油经济性 用户对柴油机的燃油消耗率非常关注。高喷射压力、独立的 喷射压力控制、小喷孔、高平均喷油压力等措施都能降低燃油消 耗率,从而提高了柴油机的燃油使用经济性。 独立的燃油喷射正时控制 喷射正时直接影响到柴油机活塞上止点前喷入汽缸的油量, 决定着汽缸的峰值爆发压力和最高温度。高的汽缸压力和温度可 以改善燃油使用经济性,但导致NOX增加。而不依赖于转速和负 荷的喷射正时控制能力,是在燃油消耗率和排放之间实现最佳平 衡的关键措施。 可变的预喷射控制能力 预喷射可以降低颗粒排放,又不增加NOX排放,还可改善柴 油机冷启动性能、降低冷态工况下白烟的排放,降低噪声,改 善低速扭矩。但是预喷射量、预喷射与主喷射之间的时间间隔 在不同工况下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因此具有可变的预喷射控制能力对柴油机的性能和排放十分有利。 最小油量的控制能力 供油系统具有高喷射压力的能力与柴油机怠速所需要的 小油量控制能力发生矛盾。当供油系统具有预喷射能力后将 会使控制小油量的能力进一步降低。由于工程机械用柴油机 的工况很复杂,怠速工况经常出现,而电喷柴油机容易实现最 小油量控制。 快速断油能力 喷射结束时必须快速断油,如果不能快速断油,在低压力 下喷射的柴油就会因燃烧不充分而冒黑烟,增加HC排放。电 喷柴油机喷油器上采用的高速电磁开关阀很容易实现快速断 油。 降低驱动扭矩冲击载荷 燃油喷射系统在很高的压力下工作,既增加了驱动系统 所需要的平均扭矩,也加大了冲击载荷。燃油喷射系统对驱 动系统平稳加载和卸载的能力,是一种衡量喷射系统的标准。 而电喷柴油机技术中的高压共轨技术则大大降低了驱动扭矩 冲击载荷。 2 柴油机电子控制技术的目的及优点 目的 优化动力性、改善燃油使用经济性、控制排放,使柴油机从 怠速至额定转速范围内均能获得最佳工作状况,防止可能发生的 危险运行状况,延长零件的使用寿命。 优点 具有多功能的自动调节性能 工程机械用柴油机的运转工况是多变的,而且对油耗、排放 和可靠性等要求较高。自动控制技术应用于柴油机的调节系统正 好可以实现多功能的自动调节,从而保证柴油机动力性、燃料使 用经济性、可靠性和操作方便性等性能充分发挥。 减轻质量、缩小尺寸、提高柴油机的紧凑性 对于现代高速柴油机而言,由于驱动喷油泵的扭矩较大,要 设计一个紧凑和可靠的供油提前自动调节器很复杂,而且在柴油 机总体布置上也比较困难。采用自动控制技术解决供油提前角自 动调节问题,不仅可以容易地解决上述难题,而且提高了柴油机 的紧凑性。 部件安装连接方便,提高了维修性 采用自动控制系统,相关部件尺寸减小(特别是燃油供给系 统),安装部位免受空间位置的约束,连接简便,有利于柴油机 日常维护及修理。 扩展了故障诊断、联络等功能 采用自动控制系统,可方便地与微型计算机相连,很容易实 现柴油机性能检测与故障诊断功能,柴油机运行及检测数据的存 储与传递等问题也迎刃而解,便于科学管理和使用。 使柴油机的动力输出和负荷得到更精确的匹配 随着工程机械制造技术高速发展,为了提高自行式工程机械 的作业效能,采用了电喷柴油机,电控自动变速器等自动控制装置,使自行式工程机械在作业 时,能随着负荷的变化在一定范围内自动调整动力输出、动力传 递,柴油机的动力输出和负荷得到更精确的匹配,充分发挥工程 机械作业效能。

你好 专业代做毕业论文 多年经验 团队合作 质量保证` 诚信可靠 需要的话加团队名字沟通`

3 柴油机电控技术的特点 柴油机电控技术与汽油机电控技术有许多相似之处,整个系 统都是由传感器、电控单元和执行器三部分组成。在电控喷射方 面柴油机与汽油机的主要差别是,汽油机的电控喷射系统只是 控制空燃比(汽油与空气的比例),柴油机的电控喷射系统则 是通过控制喷油时间来调节输出油量的大小,且柴油机喷油控制 是由发动机的转速和加速踏板位置(油门、供油拉杆位置)来决定 的。柴油机电控技术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柴油喷射电控执行 器复杂,二是柴油电控喷射系统的多样化。 柴油机是一种热效率比较高的动力机械 柴油机燃油喷射具有高压、高频、脉动等特点。其喷射压力 高达200MPa,为汽油机喷射压力的百倍以上。对燃油高压喷射系 统实施喷油量的电子控制,困难大得多。而且柴油喷射对喷射正 时的精度要求很高,相对于柴油机活塞上止点的角度位置远比汽 油机要求准确,这就导致了柴油喷射的电控执行器要复杂得多。 由于柴油机的喷射系统形式多样 传统的柴油机具有直列泵、分配泵、泵喷油器、单缸泵等结构完全不同的系统。实施电控技 术的执行机构比较复杂,形成了柴油喷射系统的多样化;同时柴 油机需要对油量、定时、喷油压力等多参数进行综合控制,其软 件的难度也大于汽油机。 4 电控柴油喷射系统分类 最先出现的是电控喷油泵技术,而后又发展了电控泵喷嘴技 术和高压共轨喷射技术,后两种技术是现在最主要的柴油机电控 喷射技术。其中,电控泵喷嘴技术的喷油压力非常高,可以达到 200MPa,并且泵和喷嘴装在一起,所以只需要很短的高压油引 导部分,泵喷嘴系统也可以实现很小的预喷量,其喷油特性是三 角形的,并采用了分段式预喷射,这是很符合柴油机的要求 (大众公司的TDI发动机就是使用这种技术)。但电控泵喷嘴技 术的喷油压力受柴油机转速影响,使用蓄压系统的高压共轨技 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它的喷油压力低于泵喷嘴系统,能达到 160MPa。有些公司看中了它对任意缸数的发动机喷油压力调节 很宽泛的特点,逐步扩大其使用范围(最早使用高压共轨的轿车 是阿尔法罗密欧156和奔驰C级别车)。 第一代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也称位置控制系统,它用 电子伺服机构代替机械调速器控制供油滑套位置以实现供油 量的调整。其特点是保留了传统的喷油泵——高压油管—— 喷油器系统,只是对齿条或滑套的运动位置由原来的机械调速器控制改为计算机控制。这类技术已发展到了可以同时控制定时和预喷射的TICS系统。 第二代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也称时间控制系统,其特点 是供油仍维持传统的脉动式柱塞泵油方式,如博世公司的电控泵 喷嘴系统,但供油量和喷油定时的调节则由电脑控制的强力快速响应电磁阀的开闭时刻所 决定。一般情况下,电磁阀关闭时,执行喷油,电磁阀打开时,喷 油结束;喷油始点取决于电磁阀关闭时刻,喷油量则取决于电磁阀关闭时间的长短。时间控制系 统的控制自由度更大。 第三代也称为直接数控系统,它完全脱开了传统的油泵 分缸燃油供应方式,通过共轨和喷油压力/时间的综合控制, 实现各种复杂的供油回路和特性。 因柴油机的喷射系统形式多样。国外柴油机的电控系统也型 式多样,有直列泵和分配泵的可变预行程TICS系统,有基于时间 控制的泵喷嘴系统,有蓄压共轨系统和高压共轨系统等。各种技 术方案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但高压共轨系统是总的发展方向。 5 高压共轨电控喷射系统 共轨(Common-rail)式电控燃油喷射技术的原理 在汽车柴油机中,高速运转使柴油喷射过程的时间只有 千分之几秒。实验证明,在喷射过程中高压油管各处的压力是随时间和位置的不同而变化的。由于柴油的可压缩性和高压油 管中柴油的压力波动,使实际的喷油状态与喷油泵所规定的 柱塞供油规律有较大的差异。油管内的压力波动有时还会在 主喷射之后使高压油管内的压力再次上升,达到令喷油器的 针阀开启的压力,将已经关闭的针阀又重新打开,产生二次 喷油现象。由于二次喷油不可能完全燃烧,于是增加了烟度和碳 氢化合物(HC)的排放量,油耗增加。此外,每次喷射循环后高压 油管内的残余压力都会发生变化,随之引起不稳定的喷射,尤 其在低转速区域容易产生上述现象,严重时不仅喷油不均匀,而 且会发生间歇性不喷射现象。为了解决柴油机这个燃油压力变化 的缺陷,现代柴油机采用了一种称为“共轨”的技术。 共轨技术是指由高压油泵、压力传感器和ECU组成的闭环 系统中,将喷射压力的产生和喷射过程彼此完全分开的一种供油 方式,由高压油泵把高压燃油输送到公共供油管,通过对公共供 油管内的油压实现精确控制,使高压油管压力大小与发动机的转 速无关,可以大幅度减小柴油机供油压力随发动机转速的变化, 因此也就减少了传统柴油机的缺陷。ECU控制喷油器的喷油量, 喷油量大小取决于共轨管(公共供油管)压力和电磁阀开启时间 的长短。 共轨式电控燃油喷射技术,通过共轨直接或间接地形成恒定 的高压燃油分送到每个喷油器,并借助于集成在每个喷油器上的 高速电磁开关阀的开启与闭合,定时定量地控制喷油器喷射至柴油机燃烧室的油量,从而保证柴 油机达到最佳的燃烧比和良好的雾化,以及最佳的着火时间、足 够的着火能量和最少的污染排放。 其主要由电控单元、高压油泵、共轨管、电控喷油器以及各 种传感器等组成。低压燃油泵将燃油输入高压油泵,高压油泵将 燃油加压送入高压共油轨,高压共油轨中的压力由电控单元根据 共油轨压力传感器测量的共油轨压力以及需要进行调节,高压共 油轨内的燃油经过高压油管,根据柴油机的运行状态,由电控单 元从预设的MAP图中确定合适的喷油定时、喷油持续期由电液 控制的电子喷油器将燃油喷入汽缸(见图4)。 共轨式电控燃油喷射技术的特点 柴油机共轨式电控燃油喷射技术是一种全新的技术,集计算 机控制技术、现代传感检测技术以及先进的喷油器结构于一身。 它不仅能达到较高的喷射压力、实现喷射压力和喷油量的控制, 而且还能实现预喷射和分段喷射,从而优化喷油特性、减低柴 油机噪声和大大减少废气有害成分的排放量。其特点为: (1)采用先进的电子控制装置及配有高速电磁开关阀,使得 喷油过程的控制十分方便,并且可控参数多,利于柴油机燃烧过 程的全程优化。 (2)采用共轨方式供油,喷油系统压力波动小,各喷油器间相 互影响小,喷射压力控制精度较高,喷油量控制较准确。 (3)高速电磁开关阀频率高,控制灵活,使得喷油系统的喷射压力可调范围大,并且能方便地 实现预喷射等功能,为优化柴油机喷油规律、改善其性能和降低 废气排放提供了有效手段。 (4)系统结构移植方便,适应范围广,尤其是与目前的小型、 中型及重型柴油机均能很好匹配,因而市场前景广阔。 高压共轨电控燃油喷射技术的发展前景 高压共轨系统被认为是20世纪内燃机技术的3大突破之一。目前,有待研究的有: (1)高压共轨系统的恒高压密封问题。 (2)高压共轨系统中共轨压力的微小波动所造成的喷油量 不均匀问题。 (3)高压共轨系统三维控制数据的优化问题。 (4)微结构、高频响应电磁开关阀在制造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 题。 综上所述,共轨式电控燃油喷射技术有助于减少柴油机的有 害尾气排放量,并具有降低噪声、降低燃油耗、提高动力输出 等方面的综合性能。高压共轨电控燃油喷射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地 球环境保护,加速促进柴油机工业、汽车工业,特别是工程机械 相关工业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春明.《汽车发动机燃油喷射技术》主编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 蒋向佩.《汽车柴油机构造与使用》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3. 朱仙鼎.《特种发动机》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全自动揉搓式洗衣机的设计 机电一体化设计 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翻译,文献综述,说明书,所有设计图,论文字数:22225,页数:57 论文编号:JX086 摘要 现有的洗衣机中最为常见的为波轮式洗衣机和滚筒式洗衣机。波轮式洗衣机是依靠波轮的转动来带动衣物和洗涤液进行洗涤;而滚筒式洗衣机是依靠滚筒的连续转动或定时反向来洗涤衣物。由此可看出,这两种类型的洗衣机都是依靠单一的运动方式来洗涤衣物,而在此设计中将这两种洗涤方式揉和起来,将两种运动方式结合起来,增加了衣物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使衣物既能像在波轮式洗衣机中那样由波轮带动衣物进行洗涤又能像滚筒式洗衣机那样依靠水流的力量洗涤衣物,并且还可以像手洗那样对衣物进行揉搓,集各种洗涤方式于一身,对衣物进行更为彻底的洗涤。由于洗衣机的基本功能是对衣物的洗涤,关键在于进行洗衣程序的控制。所以,本文就洗衣机的机械设计和电气控制进行了探讨,实现全自动揉搓式洗衣机的设计 关键词:波轮 滚筒 揉搓 全自动 Abstract : In what the existing washer is most common is the impeller type washer and the roller washer. The impeller type washer is depends upon impeller's rotation to drive the clothing and the cleaning solution carries on the wash; But the roller washer is depends upon drum's continuous rotation or fixed time reverse washes the clothing. From this may see, these two type's washer is the dependence sole mode of motion washes the clothing, but kneads together in this design these two wash way, unifies two modes of motion, increased clothing's in vertical direction movement. Enables the clothing both to look like in the impeller type washer such drives the clothing by the impeller to carry on the wash and to be able to look like the roller washer such dependence current of water the strength wash clothing, and may also look like the hand to wash such carries on to the clothing rubs, the collection each wash way in a body, carries on a thorougher wash to the clothing. Because washer's basic function is to clothing's wash, therefore, the key lies in carries on washes clothes the procedure control. Therefore, this article has carried on the discussion on washer's machine design and the electric control, realizes the completely automatic to rub type washer's design key word: The impeller drum rubs the completely automatic 目录 摘要2 前言4 第一章 绪 论 5 1.1设计思想 6 1.2工作原理 6 第二章 洗衣机的原理、分类和驱动方式 7 2.1洗衣机的原理 8 2.2洗衣机的分类 9 2.3洗衣机的驱动分类 11 第三章 电动机的选择 13 3.1概论 13 3.2洗涤电动机 13 第四章 整机设计 16 4.1波轮的分类 16 4.2波轮的参数及性能 16 4.3波轮形状及参数的选用 17 4.4带传动的设计(一) 18 4.5带传动的设计(二) 20 4.6螺纹轴的设计 22 4.7波轮轴的设计 26 第五章 电气部分设计 29 设计概述 29 系统总体框图 29 元器件介绍 30 AT89C2051 30 W7805 31 74LS139 32 洗机机功能分析 33 全自动洗衣机的控制功能 34 电路图中各部件的分析 36 全自动洗衣机的部分电路分析 38 洗衣机控制程序设计 40 程序流程图 40 源程序 44 第六章 相关部件的设计和安装说明 53 6.1 洗衣机的底座及外壳 53 6.2 位开关和拨动开关 54 6.3桶(盛水桶)及其安装 54 6.4 桶的结构设计 55 结论55 参考文献 56 致谢57 以上回答来自:

风电机安装毕业论文

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并网运行的探讨 1 风力发电机的并网 风力发电机组是将风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系统包括发电机、增速箱、刹车、偏航、控制等几大系统。直接与电网相连接的是异步发电机。下面以甘肃玉门风力发电场的金风S43/600风机为例说明并网问题。 异步发电机结构简单,其发电的首要条件是要吸收无功来建立磁场,如果没有无功来源,也就是说没有电网,异步发电机是没有能力发电的。 风机从系统吸收无功,必然会造成系统的电压降低和线损的增加,所以每台风力发电机都设有无功补偿装置,最大无功补偿容量是根据异步发电机在额定功率时的功率因数设计的,一般为>0. 98。 但由于风力发电机的无功功率需求随有功变化,如图1所示,因此,风机每个瞬时的无功需求量也都不同,该风机补偿分为4组固定的容量(600kW风机: 、50 、25 、 - A),在每个补偿段内,不足部分无功从电网吸收。 单台风力发电机组自身有较全的保护系统,风机主电路出口处装有速断和过流保护,其定值分别为2倍的额定电流、Os动作和倍额定电流、12 s动作。风机还有灵敏的微机保护功能,设有三相电流不平衡,缺相,高压、低压,高周、低周,功率限制等项保护。因此当风电场内或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风机的保护动作非常迅速,保证电网和风电场的安全。 由于异步电机在启动时冲击电流较大,最大可以达到额定电流的5~7倍,对电网会造成冲击。为解决以上问题,现在设计的风力发电机有性能优越的软并网控制电路。目前软并网的控制方式有两种:电压斜坡方式和限流方式。软并网过程可以做得很平稳,整个软启动的过程可以在十几个周波到几十个周波内完成,最高峰值电流可以限定在额定电流之内。图2是记录的S43/600风机并网时的电流实际波形,采样电流幅值衰减20倍。风机的软启动电流限制在500 A内(小于额定电流),启动过程约40个周波。 另外,目前风电场占系统的容量很小,而且风电场的容量利用系数较低,因此风电负荷的变化不会对系统的周波造成较大的影响。2风电场并网中应注意的几个技术问题 继电保护 在设置保护和确定保护定值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目前一般风机出口电压是低压系统,从35 kV侧的等值电路来看,风机及相应的低压电缆相当于一个很大的限流电抗,短路电流无法送出。 风力发电机为异步发电机,当系统短路时,风机出口电压大幅度下降,没有了励磁磁场,则风机无法发电。风机自身具有全面的微机保护。 由于以上特点,在考虑电网继电保护和风电场的继电保护方案时,只需设置速断和过流保护,定值考虑躲过风电场最大负荷电流即可。 电网电压的调整 有些风电场处于电网末端,电压较低,在进行风电场设计时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变压器电压分接头设计。既要保证风机的出口电压,又要确保线路上其他用户的要求。 在设计时要认真调查不同季节、不同时间(白天与晚上的负荷)距离风电场最近的线路末端节点电压的变化值,并根据该电压值来设计电压分接头,风力发电机作为电源,其电压允许的偏差值为额定电压的+10%至-5%,如果电压低于额定值,则输送同样功率时电流值就会增加,从而引起线路损耗的增加。另一方面,低电压还会引起软启动电流值的增加。在风电场接入电网调试期间,应反复测量变电站低压侧电压,合理选择分接开关位置,以确保风机出口电压在规定的范围之内。 风电场的无功补偿 风电的无功需求特点如下:在停风状态下也保持与电网的联接并从系统吸收无功。 风机的无功需求量随着有功变化而变化,一部分通过自身的无功补偿装置补偿。但在无功补偿的4组固定的容量之间,仍需从电网吸收部分无功。 风电场的无功造成的影响如下:①风电场的无功变化在满发时会抬高风机出口电压,在并网时会在瞬间较大幅度降低出口电压。②对线路及变压器损耗的影响。由于风电场设备长期并网,无论是否发电,变压器都要向系统吸收一定的无功,其数量大约是变压器容量的1%—。此外,随着风机有功出力的变化,无功需求也在变化,当风机本身的无功补偿不足以补偿这些无功变化时,就需从电网吸收无功,这些无功在流经线路时也会引起线路损耗。风电场中的风机是分散排布的,其间隔距离较大,因此从系统吸收无功所经的线路较长,又会增加一定的线路或变压器损耗。 综上所述,风电场的无功补偿是一项有经济效益的工作,除了风机内的补偿外,在每台箱式变压器低压侧根据变压器的空载电流大小增加一组补偿电容器并长期投入,容量按照变压器空载无功功率选取: 以红松风力发电场用的1 600/10. 5/0. 69箱式变压器为例,空载电流为0. 6%,空载损耗 kW,视在额定功率1 600 kV.A,变压器空载无功约为9. 37 kV -A。 另在35 kV升压站内增加无功补偿装置,以弥补由于出力变化引起的无功变化,从而起到降低线路损耗的作用。3结论 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在并网时选择合适的继电保护装置、合理地调整电网电压、配备足够的无功补偿装置,就能顺利并网。理论和实践都已证明风力发电的并网过程比较简单,不会对电网产生影响。 本文选自591论文网591LW:专业 代写毕业论文 -致力于代写毕业论文,代写硕士论文,代写论文,代写mba论文,论文代写

能提供低成本风电的新型风力机 - 【摘要】第一代商用扩散体增强型风力机(DAWT)在新西兰刚开始两年试运行,如果开发者的预期结果得以实现,这种新设计的风力机可促使风电成本大幅度降低。 在距新西兰奥克兰南约100km的Waikaretu的一座小山顶上,一台革命性的新型风力机正在进行为期两年的试运行。这座风力机的外观与常规风力机相比完全不同,其高度为17m,很象一巨物蹲在山顶上,而常规风力机则为一细长体,高高地矗立在山顶上。 这是投入运行的第一代商用扩散体增强型风力机(DAWT: diffuser augmented wind turbine),如果开发者的预期结果得以实现,将导致风力发电成本大幅度降低。在试验新的风力机技术的同时,也可以试验扩散体环罩的新材料、高强钢丝纤维加强的钢筋混凝土。此种风力机在当地被称为"混凝土风力机"。在商业上,它被称为Vortec7型风力机,因为它有一个7m直径的转子。 风力机由近100家小型投资商组建的私人公司-Vortec能源有限公司负责设计和建设,该公司筹集了350万美元开发原型机。Vortec能源有限公司目前正在进一步筹集约700万美元,拟建设两台转子直径为20m的机组。其中一台新机组将在高风速地区试验,很可能在新西兰的惠灵顿附近,另一台在平均风速区。南澳大利亚州政府已对设计表示了很大的兴趣并将在Adelaide附近加速安装平均风速机组,因为州政府认为风力是一种少有的可再生能源,需要从技术上突破来带动州内占优势的较低平均风速资源的开发。 两台新型的转子直径20m的机组成功地运行后,Vortec能源有限公司将考虑在Nasdaq股票交易所上市的可能性。Vortec7机组的性能数据表明,转子直径20m的设计能够以低于美元/kWh的价格上网,它将使风力发电可与新西兰现有的电厂相竞争,与其它新的发电方式相比,更具竞争力。如果Vortec型风力机能以这种价格水平发电,在风电开发中它将迅速成为一股强大的新生力量。 Vortec能源有限公司的后盾是企业家Robin Johannink,他成功地经营着一系列业务,也是Pacific Lithium公司(一家从海水中提取锂的公司)的后盾。Johannink先生讲Vortec技术是一项国际产品,但该技术在新西兰股票市场上所获得的认可和重视还不太高,难以在此上市。因此Vortec能源有限公司正在考虑在纽约的Nasdaq交易所上市,很可能在1999年实现。 1 扩散体技术 美国的航天巨头Grumman空间公司(现在的Northrop Grumman公司)花费了8年时间开发扩散体技术并拥有扩散体增强型风力机技术的专利。它进行了扩散体流体动力学的详细分析,并使用一5m的模型在风洞中证实了分析结果。扩散体位于风力机转子的下游,其作用就象一个机翼,在转子后部产生低压部位。这种"抽吸效应"有效地使转子周围的风速成倍增加。常规的风力机只能有效地利用转子周围风速的60%左右。<图01>示出了扩散体的流态。 扩散体经济性的关键在于以最低成本获得最大的尺寸。风洞研究表明在45度扩散体结构中,内壁附面流可由两级风槽射流所维持。在该原型中,扩散体的总尺寸进一步减少,通过采用总长与出口直径比为30%的弧形结构,环罩硬度增强。使已选择的设计以最低的材料用量获得了最大的扩散体尺寸。 Vortec能源有限公司获得了Northrop Grumman公司颁发的拥有扩散体技术、为期20年的全球专利权及此后20年专利更新权的许可证。Northrop Grumman公司保留了它们自己内部使用扩散体增强技术而不用于风能商业市场的权利。Kenneth Foreman,原Grumman空间公司研究小组的领导者,为Vortec Energy公司的技术咨询,Vortec能源有限公司获得了Grumman空间公司研究小组8年研究的所有记录、试验报告及专利。 2 材料技术 Grumman空间研究小组在开发扩散体增强技术中所遇到的一个问题是商业规模风力机材料必须具有强度高、寿命长、成本低的特点。曾对铝、玻璃纤维、钢和传统钢筋混凝土进行过评估和核算,但都不能满足风力机经济开发的要求。在所有评估的材料中,最可取的是钢筋混凝土,但使用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扩散体尺寸使风力机额定出力只能达到70kW。由于机组规模太小无法对扩散体增强技术进行商业开发。 新西兰在使用钢筋混凝土建造水塔和远洋快艇之类设备方面有悠久历史。在此基础上,结构工程师Alexander和Associates在20年中开发了一种新型的产品-高强钢丝纤维加强的钢筋混凝土。这种新材料的抗弯强度是低碳钢的3倍,基本上不需要维修。这种新材料可以经济地建造较大的扩散体,从而使风力机有足够的出力和常规风力机相竞争。 原型机转子直径为7m,高度为17m,最高出力为1MW。将要建设的两台机组使用20m直径的转子,高52m,出力为3MW。 扩散体使用两层3m×1m×30mm的高强钢丝纤维加强的钢筋混凝土板复合而成。第一层板沿着复杂的框架弯成所需的双向曲面,并固定就位。第二层板放在顶部,弯曲成形,然后在基础板上灌浆锁定双向曲面。再将这些曲面板粘结到一起,并对其边缘进行硬化处理构成扩散体扇形段。完整的扩散体装配好之前,在奥克兰大学工程院对单块板和装配好的扩散体扇形段样品进行了应力测试。 3 设备平衡 除了扩散体增强技术和材料技术外,风力机全部是常规的。转子配备有定节距的4个叶片,该叶片内为焊接钢架构,表面材料为玻璃纤维。转子通过一David Brown升速变速箱驱动一常规的1 200min-1、400V的ABB公司生产的同步发电机,发电机变频运行。转子、变速箱和发电机(<图02>)由美国的新世界电力公司(New World Power)提供。 变频交流电先整流成直流电,然后逆变为50Hz的交流电,经升压变压器送入当地电力公司的11kV电网。整流器/换流器设备由奥克兰公司Santon技术有限公司设计和制造,该公司对电池充电器和变速驱动器的制造有多年经验。 考虑到扩散体的尺寸,需要一大型稳定的地基防止在大风载荷下和地震时倒伏。设备被安装到一大直径环行轨道上,风力机可以沿它旋转360度,轨道上的旋转装置装有迎风控制系统的电动装置(<图03>)。这种布置提供了稳定的基础。 由于该种风力机可以避开大风且扩散体罩具有保护转子不受大风影响的能力,因而转子设计简单不需要控制叶片节距。这使得该种风力机非常适合在大风地区使用,且维修量很小。 4 设计的优点 扩散体增强型风力机与常规风力机相比有许多优点,包括: 噪音低。常规风力机噪音来自速度最高的转子顶部,并通过叶片传向支柱。在Vortec机组中,转子被一种高密度材料所覆盖(扩散体),它防止了噪音从转子末端向外辐射,因此没有像用常规设备时大的支柱产生的噪音。 用地少。就同样的能源输出而言,Vortec机组与常规风力机相比需要较少的用地,减少了土地购置和租用费用。 不影响景观。Vortec机组很容易地涂上各种颜色,当从远距离观看时能与各种背景相融合,设备蹲坐的外形与起伏的山村很协调。 可衰减阵风。扩散体在增加出力的同时,也作为阻风门,衰减阵风的峰值,因而减少了转子所承受的转距波动和驱动器上的应力。 鸟类撞击少。尽管风力机能涂上不同的颜色降低了视觉影响,但对于飞到附近的鸟类却很醒目,不会出现鸟类撞击快速旋转的风力机叶片的事故。 基建费用和发电成本低。风力机使用了非常简单的定节距叶片,不需要节距控制制动器或控制系统。这将大幅度降低维修费用,特别是在新西兰的大风地区,并将确保很高的设备可用率。 5 发展前景 转子直径为7m的原型风力机将要进行6个月的试运行,对控制系统进行仔细调试并验证设计参数。初步测量数据表明,风力机转子风速增强了约倍,这与Grumman空间公司研究小组的计算和它们在模型上进行的风洞试验结果相吻合。 Vortec Energy公司已获得新西兰科学与技术研究基金业务发展部的资助约350000美元,用以支付6个月试验期的费用。 监视和试验方案的技术支持由工业研究有限公司(Industrial Research Ltd.)和奥克兰大学咨询小组(Auckland Uniservices)提供,另外还邀请了英国国际风能咨询专家Garrad Hassan独立检验和监督Vortec7机组的试运行计划。 表1给出了Vortec机组未来的开发方案。 如果试验方案产生的结果与预期的相吻合,将来扩散体增强型风力机将成为全球风电开发方案的一个主要部分,可广泛用于其它待开发的地区。支持该技术的投资者虽承受高风险,但它可能获得高的回报。

机电设备安装调试论文

机电设备是企业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作为现代化的生产工具在各行各业都有广泛的应用。下面是我整理的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论文,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

机电设备的维修与管理

摘 要:机电技术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系统中一个重要体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机电设备是企业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作为现代化的生产工具在各行各业都有广泛的应用。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设备技术状态对企业生产的正常运行,对产品生产率、质量、成本、安全、环保和能源消耗等在一定意义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关键词:机电设备;维修;管理

一、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设备维修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的主要手段,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管理工作,是生产费用支出的主要部分。以往机电维修管理模式的演变是与生产方式和生产手段的发展紧密相联的,目前已建立了设备维修管理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组织机构,并逐步引入了设备故障诊断与状态监测技术;但从整体上,机电设备维修管理仍然采用计划预修为主的定期维护和检修管理模式;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仍然主要是以时间为基础的传统计划维修管理模式,致使约1/3的工作量由于时机不准而做无效维修,设备开机率低、维修时间长,有时严重影响了安全生产的正常运行。

现阶段我们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水平和企业生产的特点决定要对设备寿命周期实施全过程管理,追求设备最佳综合效益和最经济的寿命周期费用。应建立健全设备维修管理的信息反馈和处理的机构和系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设备维修管理决策服务,并应通过组织企业各部门全员全过程参与设备的维修管理。同时,应用现代化方法,如:可靠性工程、维修性工程、系统论、信息论、决策论等;以及先进的技术,如: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等,经济合理地组织设备的维修管理,将是今后我们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努力方向和发展趋势。

二、设备维修管理基本模式的发展

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是随着生产发展而形成的一门学科,其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即事后维修、计划维修、预防维修、以及处于发展中的运用可靠性维修理论和故障监测及诊断技术的主动维修或视情维修。

进入工业社会后就产生了设备的维修问题。最初由于设备简单,维修费用少,设备维修管理主要是实行事后维修管理模式,即设备坏了才修。事后维修的结果,致使停机时间增加且无法保证机器的正常和及时使用,影响到生产任务的完成。随着生产技术和工艺的不断发展,出现了流程生产和简单的流水作业,生产越来越强烈地依赖于设备,事后维修管理所造成的非计划停机就成为突出问题。这使人们认识到应该积极地设法预防设备的故障。

由于设备故障造成的停机影响了成品的交货期,以及因紧急排除故障所需支付的突击加班费用等,使我们不得不考虑如何有效地组织设备的修理和维护工作。研究和实践发现,采用有计划的预防维修可以减少设备的故障,节约大量维修时间和费用,结果逐步形成了预防性维修的概念。之后在生产实践中,我们又针对预防维修存在着既有过剩维修又有维修不足的问题,将预防维修制度发展成为生产维修。生产维修除了坚持日常保养外,还包含以下4种主要维修方式:事后维修、预防维修、改善维修和维修预防。针对不同的设备及使用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维修方式。预防性维修和计划预修是以时间为基础定期对设备进行的大规模检查与修理。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管理模式已成为目前最受人们重视的维修管理模式之一。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是一种用于确定设备在其运行环境下维修需求的方法,是预防维修管理模式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它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设备的故障原因、故障模式、故障影响、故障预防等方面,通过使用维修计划软件对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跟踪记录并加以分析,从而制定出维修计划,并自动提示所需要的维修事宜。这种模式改变了原来设备损坏后才进行的被动维修,而逐步过渡到基本消除故障,进而控制维修费用和对生产的影响。这种维修方法采用计算机辅助可靠性维修技术,对提高设备的可靠性,确保设备在要求的寿命周期内安全、高效地运行具有重要的作用。

应当看到,设备维修管理模式无论多么完美,一旦发生故障,还必须由人来完成设备的修理、恢复工作。而这就无法排除人为因素,如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态度、情绪、心理等影响。因此未来的设备将更多地依靠自己的能力按既定的程序来进行自我修复,从而出现免维修的机电设备。

三、改进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建议

(1)改进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方式,加强机电设备使用和维护的管理。在现有条件下,生产企业应当高度重视对设备使用、维护、修理人员技能和素质的培养,进一步完善包括三级保养、点检、班检、定期维护和巡回检查以及交接等日常维护和文明生产的制度。企业应根据现代维修理论、行业特点、设备特性、工作环境及设备在生产中的作用等因素来进行维修决策,健全设备管理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选择包括事后维修、预防维修、计划预修和状态维修等合适的维修方式,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科学的新型维修管理模式。

(2)建立和完善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标准,积极开展机电设备可靠性、维修性的基础研究。包括各种技术管理标准、经济管理标准、维修技术标准、设备管理人员的工作标准以及维护修理的各种定额标准等,逐步形成科学的现代化维修管理制度。系统研究机电设备的可靠性、维修性,找出设备的薄弱环节,不断改善和提高机电设备的可靠性和维修性,提高设备的开机率和可用度,大力推广无维修设计。

(3)借助于监测仪器等硬件大力开展视情维修。视情维修是一种非常好的维修管理模式,运用得当会带来非常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应结合实际,对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从时间维修逐步过渡到状态维修模式,保证设备在寿命周期内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最经济的设备周期费用。

(4)建立和完善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系统,实现计算机辅助维修管理。由计算机完成维修数据的收集、分析、处理,并对维修计划做出预测和决策。应做到数据规范准确、传递及时、决策可靠、反馈畅通,并向可视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维修管理系统方向发展。

四、总结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自动化技术也随之发展起来,很多领域都引入了机电设备的应用,通过机电设备的应用来减少人工,并且机电设备的应用已经成了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机电设备的维修工作影响着企业生产的正常进行,所以企业对于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上要加以重视。

参考文献:

[1]李晖.浅谈机电设备日常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21)

[2]叶本端.机电设备安装常见问题与改善[J].现代商贸工业.2007(05)

[3]李季,吕厚轶,周斌.机电设备安装常见技术问题及改善办法[J].湖南农机.2011(03)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论文

机电一体化论文范文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论文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机电一体化论文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论文题目:

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职业院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通过探索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了课程体系、教学设计、师资队伍、教学场地、教学评价等的一体化内容,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具有机电专业特色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

机电一体化;职业院校;教学模式

研究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因为,从目前来看,国内研究一体化教学,普遍关注某门具体课程的一体化教学实施,对专业定位模糊和对新技术发展跟踪不够的机电一体化专业而言,课程之间相互割裂,该专业的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等滞后于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严重削弱了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整体效益。

1、一体化教学模式

我国职业教育在现代教学模式的研究中借鉴了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引进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新理论、新成果,逐步形成了例如产教结合模式、产学研结合模式等教学模式。对一体化教学模式而言,教学信息的传递是将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融于一体,并进行了有机组合,同步进行;同时避免学生在认识和实践环节的不一致。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将理论与实践融于一体进行教学,形象、直观,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认知。这种方式打破了普通教育的传统教学模式即“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室为阵地”,强化实训实习的教学功能,并与企业、行业紧密结合,走产学结合的道路。

2、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

在专业建设各环节中,教学实施过程承载着专业建设的思想与目标,最能体现人的能动性,也是保障教学质量的最关键的环节。为此,我课题组以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为载体,探索课程体系一体化、教学场地一体化、教学设计一体化、师资队伍一体化、教学评价一体化等内容。通过探索与实践,形成了成熟的融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于一体的教学模式。

一体化课程体系

(1)基本结构。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的灵魂是科学地序化与整合。课程体系充分考虑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依据机电一体化专业定位,将理论与实践进行优化整合,分析确定了典型工作任务、专业行动领域及学习领域,对学习领域科学整合,让学生在完成具体工作项目的过程中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相关职业能力,形成了机电一体化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

(2)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专业定位,实施校企合作,构建符合职业能力形成规律的职业教育模式,建立了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3)校企合作,突出岗位工作的针对性和职业发展的适应性。课程内容要充分体现专业特色和职业性,行业、企业专家或技术人员必须共同参与课程体系的构建。尤其是在行动领域确定、课程内容设置、岗位工作调研、工作任务归纳等方面,必须广泛征求行业、企业专家的'意见,并进行论证。

一体化教学设计

一体化教学设计是教学三要素为一体的教学方案设计。即基于学生主动行动的“学”、教师支持和咨询意义的“教”、为完成工作任务而设定的“学习情境”等。基本流程为:根据选定的学习领域课程,通过教学过程分析,将其分解为融“教、学、做”于一体的学习情境;根据不同的项目和任务,结合学生特点,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将理论与实作合为整体;采取分层次教学,在每个项目中分不同的阶段,逐段升级,并针对不同学生的理解能力,对每一个项目进行分层次考核。

一体化师资队伍

建立一支把专业理论与生产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的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能够高效实施教学。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不但教学行家,也是生产好手,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必须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将各种知识、技能相互渗透和融合,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我院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组成了15人教学团队,具有专业带头人1人、骨干教师4人,聘请校外兼任教师10人。专业理论课教师到实习教学队伍中去,课程教材从静态向动态转变,了解实习教学的各个环节、手段和特点,参与学生的实习指导,提高了教师的动手能力和指导学生训练的教学能力。先后派4名骨干教师到企业锻炼,增加了教师的实践经验,与行业企业需求协调发展,有利于“双师”素质的提升。

一体化教学场地

一体化教学要有硬件设备和学习环境与之相适应。按照一体化设计原则,必须融教室、车间、实训、鉴定于一体,将教学环境工厂化,使专业教室具有多种功能,例如多媒体教学、实物展示、演练实训、技能鉴定等,营造良好的职业氛围。我院机电一体化专业依托校企合作,具有鲜明特色的机电一体化实训基地。根据实践能力培养要求,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将实训基地内所有的实训室进行优化整合,成为机电工程基础实训中心、综合能力实训中心和创新能力培养中心;引进企业生产设备以及车间布局,引入企业管理模式,在一体化教室中设置理论教学区、资料查询区、小组工作讨论区、实验实训区等,建成生产性实训基地,实现实训设备与生产设备一致,教室与企业现场合一。

一体化教学评价

为了达到一体化教学的理想效果,我院机电教研室坚持知识考核与能力考核并重的原则,采用形式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学生成绩评定以职业岗位能力为重点,将课程学习与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建立了一套科学、可行的教学检查、评价制度,充分体现了以实训为中心的考核体系,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要求学生通过学习专业核心课程,参加“机电一体化职业技能高级认证”等考试,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掌握本专业所要求的核心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3、结语

我院机电一体化专业通过一体化教学设计的实施,将理论与实作合为整体。充分发挥了专业一体化整体设计的优势,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具有机电专业特色的教学模式,增强了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

[1]李茹,张容.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6,04.

[2]张庆臣.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的几个问题及其思考[J].教育教学研究,2011,51.

[3]汪卫星,叶刘琴.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广西科学院学报,2011,08.

论文题目:

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设置

高等职业教育可分为研究生、本科、专科教育,其中最多的是专科教育。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业、创新精神和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等专门人才,掌握机械技术和电气技术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相应实践技能以及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熟练进行机电一体化产品和设备的应用、维护、安装、调试、销售及管理的第一线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来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强调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并重,毕业生具有直接上岗工作的能力。同时,许多学校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有关职业技能考核标准,对学生实施职业技能考核鉴定,使学生毕业时能同时获得相应的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因此此类专业学生有很好的就业前景。为了机电专业学生能更好的吸取专业知识,提高学生们的动手能力,更好适应与满足市场需要,对在校时的课程设置应该逐步改革。

一、教学计划的改革

以往的教学计划没有针对性,千篇一律都是运用本科生教育的教学计划。使高职专科的课程偏向于普通高校,理论偏多一些,操作性偏少一些。高职专科的培养目标应该更多是动手能力,所以教学计划应该与普通高校区分开,要设定毕业时要达到的学生目标、三年的总计划、学年的总计划、学期的计划,使学生毕业时能独立完成关于机电产品和设备的一些操作。使教学计划更具体化、人性化,改掉以往的以课程为主的教学计划,改为以培养目标为主的教学计划。

二、培养目标的设定

1、按机电产品的分类确定培养目标

机电一体化产品种类繁多,目前还在不断扩展,但仍可以按产品的功能划分为以下几类。数控机械类——数控机械类主要产品为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发动机控制系统和自动洗衣机等。其特点为执行机构是机械装置。电子设备类——电子设备类主要产品为电火花加工机床、线切割加工机床、超声波缝纫机和激光测量仪等。其特点为执行机构是电子装置。机电结合类——机电结合类主要产品为自动探伤机、形状识别装置和扫描仪、自动售货机等。其特点为执行机构是机械和电子装置的有机结合。电液伺服类——电液伺服类主要产品为机电一体化的伺服装置。其特点为执行机构是液压驱动的机械装置,控制机构是接受电信号的液压伺服阀。信息控制类——信息控制类主要产品为电报机、磁盘存储器、磁带录像机、录音机以及复印机、传真机等办公自动化设备。在这些分类中,拿出几个市场需求大的方向,平均分配学生来学习自己的目标。这些培养目标的设定必须包含所用到的基础课程的知识,从而学生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学会基础知识,提高动手能力与完成任务的能力。

2、按就业岗位的定位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方向很明确,并且校企合作是必然趋势。在校期间直接定岗定位培养学生,会更鲜明化培养目标,既提高了设定培养目标的针对性,企业也减少了培养毕业生的时间与精力。企业定岗、学校设定培养目标必须合理化、人性化、专业化,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到各基础知识,不要片面化。

三、课程讲授的范围

以往讲课不是针对于总教学计划,而是针对每个课程。每个课程的教学计划与总培养目标没有协调性与连贯性。导致学生学完之后无法运用到实际,缺乏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所以确定总教学计划与培养目标之后,每个老师应该是负责培养毕业时所要达到的目标,而不是每一个片面的课程。所以学校应该改革授课的片面性,教学任务不是学时,应该是负责的学生质量,把自己负责的学生毕业时能达到我们的培养目标才是完成任务。

总而言之,课程设置应该适合高职专科培养人才的需要,把学生培养成应用性、技术性。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所以高职专科的课程设置的改革指日可待。

机电设备安装技术的常见问题与改进对策分析论文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机电设备在各个行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促使机电设备也在不断革新,同时对极大设备安装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机电设备安装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机电设备安装质量,影响着机电设备安装后的正常使用。

关键词:

机电设备;安装技术;问题;改进对策

当前,由于多种方面的原因,导致机电设备安装技术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严重影响着机电设备安装质量,制约着机电设备安装技术的发展,因此,本文就机电设备安装技术常见问题与改进对策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1 机电设备安装技术常见问题

振动问题

机电设备是一个统称,包括多个设备:电机、泵、联轴器等。而振动问题是机电设备安装技术中常见的问题之一,主要表现在电机、泵、联轴器等设备上。具体问题有:泵的转子没有正常旋转,轴承之间存在较大的间隔,转子与定子产生摩擦,转子与壳体同心度较低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设备的正常运转,最终形成振动问题,产生噪声,给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螺栓与螺母间的连接问题

机电设备安装中最基础的操作就是将螺栓与螺母进行连接,因而,螺栓与螺母间的连接问题亦是机电设备安装技术中最为常见的问题之一。若是螺栓与螺母连接不当,例如连接过于紧密,当机电设备长期运转时,螺母就就会出现严重磨损,一旦螺母螺牙被磨平,则螺母也就失去了应有的作用,进而导致设备构件连接松动,极易引发机电设备故障及事故;若是连接过于松动,就会出现螺旋牙滑丝、产生剪切等问题,进而导致设备构件连接松滑,致使机电设备在运行中极易出现故障及事故。

电气设备产生误差

一是安装隔离开关时,动触头与静触头接触面积和压力不足,导致在接触面上出现电氧化情况,使得电阻阻力增大,造成接触头损坏,最终出现事故。二是断路器触头设置出现错误,导致触头接触面压力与分合闸速度与相关规定要求不符,使得接触头产生较高的温度,熄弧时间被延误,绝缘体被分解,最终引起断路器安全事故。三是在对电气设备进行安装、.检修和维护过程中,忽视了电流互感器,导致增加了一组开路,产生的电压非常高,对电气设备使用安全和人员的.生命安全产生了严重的威胁。四是电压调节装置配置出错或是设备中进入东西,导致设备卡住,最终引起事故发生。五是主变压器发生线路短路故障,为保护装置出现拒动情况,使得断路器没有自动跳闸,进而短路产生的较大电流就会引发事故。

另外,主变压器内部温度过高,使其内部油液被蒸发、分解,产生了极易燃烧的可燃物。

2 机电设备安装技术的改进对策

统一筹划安装工作

由于机电设备安装具有复杂性、特殊性等特点,因此,在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应对安装工作进行统一筹划,指派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对进度设备安装工作进行监督、检查。且管理人员应多与机电设备安装工作人员进行沟通,多征求不同的意见,根据以往工作经验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一个更为有效的捷径。在机电设备安装施工前,管理人员应做好统一筹划工作,并制定详细、可行的安装计划,确保安装工作是有序进行,以此为机电设备安装施工提供依据,从而确保机电设备工程安装质量。

加强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人员管理

机电设备安装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机电设备安装质量,所以必须对机电设备安装工作人员开展专业培训,促使每个工作人员都具备良好的机电设备安装的专业知识,对机电设备有足够了解,能熟练操作设备,以此提高其安装水平与安装质量。机电设备安装工作人员应做到持证上岗,以此保证机电设备安装质量。

加强机电设备安装全过程管理

在机电设备安装之前,选择资质与信誉良好的安装企业,然后安装企业应深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进而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制定机电设备安装方案,合理选择最佳的机电设备,做好充分的准备。对需要安装的机电设备详细、反复的检查,确保机电设备完好无损。在安装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安装方案以及安装流程进行作业,严禁违规操作,等情况出现,造成各种资源的浪费以及不必要的麻烦出现。在安装结束后,工作人员应先进行自检,认为没问题后要求专业检测人员与相关负责人共同进行检测,只有通过检测那么机电设备安装工作才会结束,若是没有通过检测,必须找出问题所在,及时进行处理。

做好设备调试及验收

机电设备安装结束后,应将安装现场清理干净,在通过相关责任人和检测人员的检测后进行通电调试。通电调试必须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安全问题高于一切。在这里安全问题主要分为人身安全和机电设备安全两种。千万不能因急于求成而对安全的重要性造成轻视,甚至是忽视。设备通电调试过程中的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规程进行操作。同时还应对通电调试的调试数据进行收集整理,以此形成一份资料文件,在确保资料是真实、完整、准确后应提交给相关分责人。

机电设备的安装企业j应在竣工验收前,先自己进行检查验收验、自行评价,在确保无问题之后将自行验收、评价的资料及竣工报告上交给工程相关负责人;当工程相关负责人在受到资料和报告后应迅速组织专业的检测人员对工程竣工资料及工程质量进行验收,若是发现问题,必须要求施工方迅速进行整改,检测人员对工程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并合格后,向工程建设方提出评估报告。

3 结语

综上所述,机电设备安装技术是机电设备安装工作顺利进行及完成的重要基础保障,所以,机电设备安装企业必须不断改进完善机电设备安装技术,做到与时俱进,只有加强对机电设备的了解,全面掌握机电设备的构造、作用及运行情况才能不断改进和完善出与时俱进并充分符合机电设备特点的安装技术,从而为机电设备安装后的正常运行提供有力的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王硕.机电设备安装中的常见技术问题与改进措施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2):100-101.

[2]钱成贵.机电设备安装技术常见问题与改进[J],科技与企业,2015(04):254.

[3]肖伟旭,机电设备安装常见问题分析与解决对策[J],湖南农机,2012(03).

我学过不过忘记了

  • 索引序列
  • 机电安装论文期刊
  • 机电安装工程论文发表期刊
  • 机电安装毕业论文
  • 风电机安装毕业论文
  • 机电设备安装调试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