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论文答辩出场顺序哪个好

论文答辩出场顺序哪个好

发布时间:

论文答辩出场顺序哪个好

大部分的答辩顺序都是按照姓氏的拼音字母进行排序,在答辩刚开始时,导师还没有进入状态,刚醒来也比较放松,因此不会太为难学生;答辩快结束时也是如此,导师往往会赶着下班,所以答辩场次的开端和末尾难度都有所下降。而答辩中期,导师进入状态,精神也比较旺盛,可能会对论文更为关心。大家可以通过姓氏来推断一下自己所在的难度区域。

无论第几个出场,都各有利弊,早答辩完了,可以休息,可以办其他的事情,不用一直等。一般答辩前,老师都看了论文,准备好有关问题了,所以无论第几个,都一样。只要你对论文熟悉,就会顺利通过。另外也可能把你当作一个基本的标准,去评判其他的同学。

比赛答辩顺序重要一般在中间会好点,但是有实力才是真正的好因为先出场会给人一亮的感觉,但是随着后面人的答辩也会显的不起眼,而后面的压力就比较大了。但是这样的差距实在是没有多少,还是实力最重要的。答辩,即答复与辩解。毕业论文答辩,是毕业论文审查的最后一关,通过答辩,一般就意味着毕业证和学位证“准到手”。一般高校的答辩会集中在五月下旬和六月上旬进行,部分冬季毕业的硕士研究生会在十二月份进行。但不管什么时间,答辩的流程和基本形式大体相似。通俗地讲,论文答辩就是在一间教室或会议室,你站在讲台上,放着PPT,阐述你的毕业设计(论文),然后台下坐着一排答辩评委,对你的论文进行提问或提出意见,最后,根据你的表现和论文水平,进行答辩打分。全程3-30分钟不等,这要看老师们的主观把握。

毕业论文答辩的“前后左中右”

骨干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除了要自觉开展大量的课堂实践(如校本教研、磨课等)之外,一般还要经历几次由教师培训机构或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论文答辩。 如何使自己能够顺利地跳过 “龙门”,使自己在论文答辩时更加出色,得到专家的肯定? 笔者结合自身经历,拟就论文答辩之前如何做好准备工作谈点看法。若要顺利通过专家的论文答辩,能够递交一篇质量较高的论文当然是基础。 但是,在参加答辩之前,如果能够做好“前、后、左、中、右”五个方面的充足的准备,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所谓“前”,就是要介绍清楚自己为什么写这篇论文的缘由。

笔者参加过一次模拟省特级教师评选的论文答辩, 递交的论文题目是 《巧引名言度金针———例谈阅读教学中“名言”的引用艺术》。 论文开篇界定了“名言”的内涵,接着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视角简述了引用名言的意义和作用,最后重点介绍了巧引名言的四种策略———创生主题、 升华情感、引发矛盾、总结写法。

在论文答辩的开始,笔者至少应向专家评委讲清楚“名言的界定”和“阅读教学中引用名言的重要意义”这两个问题。 前一个问题,是为了方便自己的立论,明晰论文中的几个关键概念,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歧义。 笔者在论文中,将“名言”界定为“一般是由名人说的短小精悍、含义隽永的句子,常见的有名人格言警句,也包括谚语、古诗句等”。 后一个问题,是这篇论文存在的基础和起点。 回答为什么写这篇论文的缘由,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归纳现状,分析弊端,反面立论;二是开门见山,观点“亮剑”,正面阐述。 笔者的论文就采用后者,在点明眼下不少教师青睐引用名言的事实之后,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视角分析了课堂教学中恰当引用名言所带给学生的“正能量”。

一篇论文从起草完成,到发表获奖,再到递交审查,最后到参加答辩,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少则一年数月,多则两三年之久。 从这个意义上说,答辩的论文都具有滞后性的特点。 所以,在论文答辩的最后一个环节, 应该主动交代论文存在的欠缺和不足,并提出有效的改进策略,使专家评委能够看到自己的论文的确是在“真研究”基础上取得的成果,而不是“鼠标百度式”的拼凑之作。

比如,笔者在论文答辩时最后陈述,因为论文成文于 2010 年, 当时新课标 2011 年版还没有公布,所以一定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一是眼睛向外,只考虑“外引”———从教材、课文之外引入名言,而没有关注“内视”。 其实很多课文本身就具有名言。 比如,《桂林山水》开首的古诗句“桂林山水甲天下”,再比如《全神贯注》结尾处茨威格的话:“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 ”还有课后的“资料袋”中罗丹的名言:“美是到处都有的。 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答辩时只要能作诚恳的反思,就能取得专家的谅解。 二是重点介绍的四种巧引名言策略还有待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笔者答辩时介绍完文中列举的“四大策略”之后,又增加了“假借评价、指导学法、灵活改写”等几种,并做了详略有致的介绍。 这样一来,专家就觉得你确实在做行动研究。

大科学家牛顿说:“如果说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肩膀上的缘故。 ”任何一篇论文,都不可能是全新的创造,一般都是在总结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不断扬弃而写成的。就某一篇论文而言,其中存在局部理念不新、个别策略缺乏新意等弊病在所难免,因为这不是论文的核心所在。 一篇有价值的论文,一定有它的独特之处和创新价值所在。 这就要求我们在答辩时一定要拿捏好详略的分寸, 对于那些常见的理念和策略,只能作简明扼要的概述,切勿滔滔不绝、老生常谈。

比如, 笔者详细阐述巧引名言的 “四大策略”时,也不是平均用力、面面俱到的。 对于巧引名言“创生主题”,笔者结合着名特级教师盛新凤的课例《卢沟桥的狮子》,详细介绍了如何引入名言 ,创生一个与文本融合的“主题”,然后按照“找到一个支点,拉出一条线,画成一个圆”的流程组织教学,从而取得较好的效果的过程。 而对于巧引名言“总结写法”策略,笔者只作了简略的介绍,因为随着 2011版新课标的颁布,“言意结合”、“不仅要关注课文写了什么,更加要关注是怎么写的”等理念的耳熟能详, 歌德的名言———“写什么” 人人看得见,“怎么写”对于大多数人却是个秘密,已经没有必要再作更多的解释了,正所谓“各领风骚两三年”。

所谓“中”,主要指论文本身。

对答辩者来说,对自己递交的论文一定要做到“烂熟于心”。 郭沫若诗云:“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 翕 张。 ”意思是说, 只要作者胸中藏有万千个词汇能为我所用,即使笔下有千钧重,写作起来也能挥洒自如。 就是说,答辩者一定要做好充足的知识储备,对自己递交论文中所涉及到的教育教学理论、所引用到的教学案例,提出的教学策略方法的创新与不足,包括论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甚至论文的正副标题、核心概念的界定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绝不含糊。 如是,一旦专家要你作进一步的解释与说明,你就能够有条有理、侃侃而谈,否则只能面红耳赤、无以应对。

比如在笔者答辩的提问环节,专家提出“从论文的副标题看,巧引名言的功用重心落在教师的视角方面,请你从学生的视角再谈谈看法”这样一个问题。 应该承认的是,专家一下就抓住了作者的“短板”,因为这确实是论文欠缺的地方。 专家之所以提问,倒不是故意为难,而是想通过答辩者的阐述考察他的思维的广度和深刻性。 笔者略作忖度,提出了两个方面的思考:一是巧引名言能够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教师经常有意识的在课堂上左右逢源地“引经据典”,学生就能耳濡目染,入脑入心。 二是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他们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提高。 因为名言一般都是言简意赅、含义隽永的句子,它们或给人以明理,或给人启示,或助你学习,对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大有裨益。这两点,其实就是阐述了“言、意”两方面的作用。

所谓“右”,这里指论文的“创新之处”。

前文已述,每篇论文不可能都是全新的创造,大都是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而成的,所谓“比别人多走了一步而已”。 可以说,“创新之处”才是论文存在的价值所在,是论文的 CPU。 所以对一篇论文而言,“创新之处”越多,论文的质量也就越高,但对作者来说,难度也越来越高。

那么,如何答辩好论文的“创新之处”呢? 简言之就是要“突出重点”。 笔者在阐述“四大策略”时,除了详述“创生主题”之外,作为创新之处的“引发矛盾”策略也作重点阐述。 笔者以某青年名师执教《凡卡》一课为例,先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凡卡写信的杂乱无章、啰里啰嗦,然后引入契诃夫的名言“简洁是天才的姐妹”, 从而引发了学生强烈的情感和思维的冲突,不但揭示了“反复”这一语言现象,而且起到了调节教学节奏和推进教学流程的作用,起到了“一石三鸟”的功效。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论文答辩若要取得好成绩,充分做好事前的准备工作必不可少。 上面介绍的五个方面,只是粗浅体会。 为了顺应口语习惯,笔者将标题命为“前后左中右”。 其实,在万事俱备之后,答辩时一般应该遵循“前———中———左———右———后”顺序更为合理。

毕业论文答辩出场顺序有影响吗

一般来说毕业论文的答辩顺序都是随机的。然后答辩的顺序结果会尽快的通知,以表示公平公开。

答辩次序基本不影响成绩,决定成绩的根本在于论文或设计的质量。至于最后一个答辩,答辩老师不会那么严格,因为前面已经听过其它同学的答辩,也会放松要求。

老师问的大部分问题很笼统,方向正确就行,观点不要偏激,不要出现原则性的错误,一旦出现原则性的错误,那么就准备好二次答辩,而且,论文中如果也有这样的问题,论文也需要再重新修改,重新查重的。

答辩注意事项

克服紧张、不安、焦躁的情绪,自信自己一定可以顺利通过答辩。注意自身修养,有礼有节。无论是听答辩教师提出问题,还是回答问题都要做到礼貌应对。

听明白题意,抓住问题的主旨,弄清答辩教师出题的目的和意图,充分理解问题的根本所在,再作答,以免出现答非所问的现象。若对某一个问题确实没有搞清楚,要谦虚向教师请教。尽量争取教师的提示,巧妙应对。用积极的态度面对遇到的困难,努力思考做答,不应自暴自弃。

答辩时语速要快慢适中,不能过快或过慢。过快会让答辩小组成员难以听清楚,过慢会让答辩教师感觉答辩人对这个问题不熟悉。

可以。这样用户不紧张,还可以向前面的人问问经验。

毕业论文答辩流程

1、自我介绍:自我介绍作为答辩的开场白,包括姓名、学号、专业。介绍时要举止大方、态度从容、面带微笑,礼貌得体的介绍,争取给答辩小组一个良好的印象。好的开端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

2、答辩人陈述:收到成效的自我介绍只是这场答辩的开始,接下来的自我陈述才进入正轨。自述的主要内容包括论文标题;课题背景、选择此课题的原因及课题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有关课题的具体内容,其中包括答辩人所持的观点看法、研究过程、实验数据、结果,答辩人在此课题中的研究模块、承担的具体工作、解决方案、研究结果。文章的创新部分,结论、价值和展望,自我评价。

3、提问与答辩:答辩教师的提问安排在答辩人自述之后,是答辩中相对灵活的环节,有问有答,是一个相互交流的过程。一般为3个问题,采用由浅入深的顺序提问,采取答辩人当场作答的方式。

4、总结:考生在上述程序一一完毕,代表答辩也即将结束。答辩人最后纵观答辩全过程,做总结陈述,包括两方面的总结,毕业设计和论文写作的体会;参加答辩的收获。答辩教师也会对答辩人的表现做出点评成绩、不足、建议。

论文答辩顺序是好数

先是分组,然后按顺序上台,介绍自己的论文,然后老师提问,通常不会很难,然后就等老师打分就好了,很简单的:)祝你答辩成功!

1、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作为答辩的开场白,包括姓名、学号、专业。介绍时要举止大方、态度从容、面带微笑,礼貌得体的介绍自己。克服紧张、不安、焦躁的情绪,自信自己一定可以顺利通过答辩。 2、答辩人陈述 自述的主要内容包括论文标题;课题背景、选择此课题的原因及课题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有关课题的具体内容,其中包括答辩人所持的观点看法、研究过程、实验数据、结果;答辩人在此课题中的研究模块、承担的具体工作、解决方案、研究结果。 3、提问与答辩 答辩教师的提问安排在答辩人自述之后,一般为3个问题,采用由浅入深的顺序提问,采取答辩人当场作答的方式。 4、总结 答辩人最后纵观答辩全过程,做总结陈述,包括两方面的总结:毕业设计和论文写作的体会;参加答辩的收获。答辩教师也会对答辩人的表现做出点评:成绩、不足、建议。

论文答辩流程一般包括自我介绍、 答辩人陈述、 提问与答辩、 总结和致谢五部分

一、按分组名单上指定的教室集中,由领导或主持答辩的老师发言。二、按顺序进行答辩,步骤如下:1、简单介绍自己就读专业;2、陈述自己选题的背景、目的,一般先让学员概述论文的标题以及选择该论题的原因,较详细地介绍论文的主要论点、论据和写作体会,。准备介绍论文的东西4~5分钟,大约400~500字即可。 论文陈述的内容是 设计这篇论文的目的和在这篇论文中得到的收获 包括还有哪些不足。3、介绍文章的布局,陈述文章的主要观点。(以上所须的时间为3——5分种,陈述要求脱稿。)4、听完介绍后,主答辩教师就文章内容或相关问题提三个问题,学员作好记录。5、随后,学员利用大约15分种时间去准备室,整理问题的答案。6、 回到答辩室,按原先的提问回答老师的问题。

论文答辩顺序靠前好还是靠后好

我之前了解过本科毕业论文答辩流程:1、自我介绍:自我介绍作为答辩的开场白,包括姓名、学号、专业。介绍时要举止大方、态度从容、面带微笑,礼貌得体的介绍自己,争取给答辩小组一个良好的印象。好的开端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2、答辩人陈述:收到成效的自我介绍只是这场答辩的开始,接下来的自我陈述才进入正轨。自述的主要内容包括论文标题;课题背景、选择此课题的原因及课题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有关课题的具体内容,其中包括答辩人所持的观点看法、研究过程、实验数据、结果;答辩人在此课题中的研究模块、承担的具体工作、解决方案、研究结果。文章的创新部分;结论、价值和展望;自我评价。3、提问与答辩:答辩教师的提问安排在答辩人自述之后,是答辩中相对灵活的环节,有问有答,是一个相互交流的过程。一般为3个问题,采用由浅入深的顺序提问,采取答辩人当场作答的方式。PS:上述程序一一完毕,代表答辩也即将结束。答辩人最后纵观答辩全过程,做总结陈述,包括两方面的总结:毕业设计和论文写作的体会;参加答辩的收获。答辩教师也会对答辩人的表现做出点评:成绩、不足、建议。毕业论文答辩是一种有组织、有准备、有计划、有鉴定的比较正规的审查论文的重要形式。可以按以上的内容准备,但是也可以去专业论文网查查,看看最新有没有改变,推荐用学客行论文网,涵盖内容广泛,查找资料很快速,毕竟专业的论文网站提供的信息更加全面完整。

毕业论文答辩的一般程序 1.学员必须在论文答辩会举行之前半个月,将经过指导老师审定并签署过意见的毕业论文一式三份连同提纲、草稿等交给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的主答辩老师在仔细研读毕业论文的基础上,拟出要提问的问题,然后举行答辩会。 2.在答辩会上,先让学员用15分钟左右的时间概述论文的标题以及选择该论题的原因,较详细地介绍论文的主要论点、论据和写作体会。 3.主答辩老师提问。主答辩老师一般提三个问题。老师提问完后,有的学校规定,可以让学生独立准备15—20分钟后,再来当场回答,但一般情况是主答辩老师提出问题后,要求学员当场立即作出回答(没有准备时间),随问随答。可以是对话式的,也可以是主答辩老师一次性提出三个问题,学员在听清楚记下来后,按顺序逐一作出回答。根据学员回答的具体情况,主答辩老师和其他答辩老师随时可以有适当的插问。 4.学员逐一回答完所有问题后退场,答辩委员会集体根据论文质量和答辩情况,商定通过还是不通过,并拟定成绩和评语。 5.召回学员,由主答辩老师当面向学员就论文和答辩过程中的情况加以小结,肯定其优点和长处,指出其错误或不足之处,并加以必要的补充和指点,同时当面向学员宣布通过或不通过。至于论文的成绩,一般不当场宣布。

5条比较好。答辩,是一种教育术语。一般是几位相关专业的老师根据学生的设计实体和论文提出一些问题,同时听取学生个人阐述,以了解学生毕业设计的真实性和对设计的熟悉性;考察学生的应变能力和知识面的宽窄;听取学生对课题发展前景的认识。

毕业论文答辩的“前后左中右”

骨干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除了要自觉开展大量的课堂实践(如校本教研、磨课等)之外,一般还要经历几次由教师培训机构或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论文答辩。 如何使自己能够顺利地跳过 “龙门”,使自己在论文答辩时更加出色,得到专家的肯定? 笔者结合自身经历,拟就论文答辩之前如何做好准备工作谈点看法。若要顺利通过专家的论文答辩,能够递交一篇质量较高的论文当然是基础。 但是,在参加答辩之前,如果能够做好“前、后、左、中、右”五个方面的充足的准备,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所谓“前”,就是要介绍清楚自己为什么写这篇论文的缘由。

笔者参加过一次模拟省特级教师评选的论文答辩, 递交的论文题目是 《巧引名言度金针———例谈阅读教学中“名言”的引用艺术》。 论文开篇界定了“名言”的内涵,接着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视角简述了引用名言的意义和作用,最后重点介绍了巧引名言的四种策略———创生主题、 升华情感、引发矛盾、总结写法。

在论文答辩的开始,笔者至少应向专家评委讲清楚“名言的界定”和“阅读教学中引用名言的重要意义”这两个问题。 前一个问题,是为了方便自己的立论,明晰论文中的几个关键概念,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歧义。 笔者在论文中,将“名言”界定为“一般是由名人说的短小精悍、含义隽永的句子,常见的有名人格言警句,也包括谚语、古诗句等”。 后一个问题,是这篇论文存在的基础和起点。 回答为什么写这篇论文的缘由,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归纳现状,分析弊端,反面立论;二是开门见山,观点“亮剑”,正面阐述。 笔者的论文就采用后者,在点明眼下不少教师青睐引用名言的事实之后,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视角分析了课堂教学中恰当引用名言所带给学生的“正能量”。

一篇论文从起草完成,到发表获奖,再到递交审查,最后到参加答辩,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少则一年数月,多则两三年之久。 从这个意义上说,答辩的论文都具有滞后性的特点。 所以,在论文答辩的最后一个环节, 应该主动交代论文存在的欠缺和不足,并提出有效的改进策略,使专家评委能够看到自己的论文的确是在“真研究”基础上取得的成果,而不是“鼠标百度式”的拼凑之作。

比如,笔者在论文答辩时最后陈述,因为论文成文于 2010 年, 当时新课标 2011 年版还没有公布,所以一定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一是眼睛向外,只考虑“外引”———从教材、课文之外引入名言,而没有关注“内视”。 其实很多课文本身就具有名言。 比如,《桂林山水》开首的古诗句“桂林山水甲天下”,再比如《全神贯注》结尾处茨威格的话:“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 ”还有课后的“资料袋”中罗丹的名言:“美是到处都有的。 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答辩时只要能作诚恳的反思,就能取得专家的谅解。 二是重点介绍的四种巧引名言策略还有待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笔者答辩时介绍完文中列举的“四大策略”之后,又增加了“假借评价、指导学法、灵活改写”等几种,并做了详略有致的介绍。 这样一来,专家就觉得你确实在做行动研究。

大科学家牛顿说:“如果说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肩膀上的缘故。 ”任何一篇论文,都不可能是全新的创造,一般都是在总结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不断扬弃而写成的。就某一篇论文而言,其中存在局部理念不新、个别策略缺乏新意等弊病在所难免,因为这不是论文的核心所在。 一篇有价值的论文,一定有它的独特之处和创新价值所在。 这就要求我们在答辩时一定要拿捏好详略的分寸, 对于那些常见的理念和策略,只能作简明扼要的概述,切勿滔滔不绝、老生常谈。

比如, 笔者详细阐述巧引名言的 “四大策略”时,也不是平均用力、面面俱到的。 对于巧引名言“创生主题”,笔者结合着名特级教师盛新凤的课例《卢沟桥的狮子》,详细介绍了如何引入名言 ,创生一个与文本融合的“主题”,然后按照“找到一个支点,拉出一条线,画成一个圆”的流程组织教学,从而取得较好的效果的过程。 而对于巧引名言“总结写法”策略,笔者只作了简略的介绍,因为随着 2011版新课标的颁布,“言意结合”、“不仅要关注课文写了什么,更加要关注是怎么写的”等理念的耳熟能详, 歌德的名言———“写什么” 人人看得见,“怎么写”对于大多数人却是个秘密,已经没有必要再作更多的解释了,正所谓“各领风骚两三年”。

所谓“中”,主要指论文本身。

对答辩者来说,对自己递交的论文一定要做到“烂熟于心”。 郭沫若诗云:“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 翕 张。 ”意思是说, 只要作者胸中藏有万千个词汇能为我所用,即使笔下有千钧重,写作起来也能挥洒自如。 就是说,答辩者一定要做好充足的知识储备,对自己递交论文中所涉及到的教育教学理论、所引用到的教学案例,提出的教学策略方法的创新与不足,包括论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甚至论文的正副标题、核心概念的界定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绝不含糊。 如是,一旦专家要你作进一步的解释与说明,你就能够有条有理、侃侃而谈,否则只能面红耳赤、无以应对。

比如在笔者答辩的提问环节,专家提出“从论文的副标题看,巧引名言的功用重心落在教师的视角方面,请你从学生的视角再谈谈看法”这样一个问题。 应该承认的是,专家一下就抓住了作者的“短板”,因为这确实是论文欠缺的地方。 专家之所以提问,倒不是故意为难,而是想通过答辩者的阐述考察他的思维的广度和深刻性。 笔者略作忖度,提出了两个方面的思考:一是巧引名言能够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教师经常有意识的在课堂上左右逢源地“引经据典”,学生就能耳濡目染,入脑入心。 二是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他们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提高。 因为名言一般都是言简意赅、含义隽永的句子,它们或给人以明理,或给人启示,或助你学习,对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大有裨益。这两点,其实就是阐述了“言、意”两方面的作用。

所谓“右”,这里指论文的“创新之处”。

前文已述,每篇论文不可能都是全新的创造,大都是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而成的,所谓“比别人多走了一步而已”。 可以说,“创新之处”才是论文存在的价值所在,是论文的 CPU。 所以对一篇论文而言,“创新之处”越多,论文的质量也就越高,但对作者来说,难度也越来越高。

那么,如何答辩好论文的“创新之处”呢? 简言之就是要“突出重点”。 笔者在阐述“四大策略”时,除了详述“创生主题”之外,作为创新之处的“引发矛盾”策略也作重点阐述。 笔者以某青年名师执教《凡卡》一课为例,先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凡卡写信的杂乱无章、啰里啰嗦,然后引入契诃夫的名言“简洁是天才的姐妹”, 从而引发了学生强烈的情感和思维的冲突,不但揭示了“反复”这一语言现象,而且起到了调节教学节奏和推进教学流程的作用,起到了“一石三鸟”的功效。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论文答辩若要取得好成绩,充分做好事前的准备工作必不可少。 上面介绍的五个方面,只是粗浅体会。 为了顺应口语习惯,笔者将标题命为“前后左中右”。 其实,在万事俱备之后,答辩时一般应该遵循“前———中———左———右———后”顺序更为合理。

论文答辩先后顺序

答辩流程: 1、每人总分100,答辩占30分,论文占50分,表现占20分。2、提前到达答辩地点,抽签抽出答辩顺序。号码靠前者早上答辩,号码靠後者下午答辩;号码在中间者,建议留在答辩地点等候,以防错过点名,从而影响分数。 3、时间为每人约10分钟。点到名者从教室後面大方地走上讲台,鞠躬、问候答辩官并作自我介绍。前5分钟为自述部份,包括论文概述/简介、框架/结构、亮点/重点、解决方案/对策及致谢,自述介绍须讲感谢语;後5分钟为答辩官提问时间,一般不超过3个问题。4、答辩官提问时,会有以下几种情况出现:1st.提问方式可能为即兴提问,也可能会在学生答辩前给出写有问题的纸条,让学生提前准备,在提问部份则不再提出新的问题;2nd.答辩官有可能提出与该学生论题不相关的,但与该学生的专业相关的问题;3rd.答辩官有可能会根据该学生的论题,提出与此相关的常识。5、答辩结束,须礼貌鞠躬并致谢,方可离开。离开後是否需要修改论文或补充记录内容,则视情况而定。

大学毕业论文一定按照最标准的方式来进行答辩才可以,所以他们的程序是很复杂的。

大学毕业的时候,论文答辩具体的流程就是按照最标准的流程来进行答辩就可以了

一、按分组名单上指定的教室集中,由领导或主持答辩的老师发言。二、按顺序进行答辩,步骤如下:1、简单介绍自己就读专业;2、陈述自己选题的背景、目的,一般先让学员概述论文的标题以及选择该论题的原因,较详细地介绍论文的主要论点、论据和写作体会,。准备介绍论文的东西4~5分钟,大约400~500字即可。 论文陈述的内容是 设计这篇论文的目的和在这篇论文中得到的收获 包括还有哪些不足。3、介绍文章的布局,陈述文章的主要观点。(以上所须的时间为3——5分种,陈述要求脱稿。)4、听完介绍后,主答辩教师就文章内容或相关问题提三个问题,学员作好记录。5、随后,学员利用大约15分种时间去准备室,整理问题的答案。6、 回到答辩室,按原先的提问回答老师的问题。

  • 索引序列
  • 论文答辩出场顺序哪个好
  • 毕业论文答辩出场顺序有影响吗
  • 论文答辩顺序是好数
  • 论文答辩顺序靠前好还是靠后好
  • 论文答辩先后顺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