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失望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失望

发布时间: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失望

EI检索,核心期刊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核心其月 刊 亻弋 写发 口口①⑦⑥0④⑤⑦⑥⑨③ ②⑤⑧⑨③①⑥⑥⑥④主管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快捷分类:教育教育综合出版地区:黑龙江国际刊号:1009-1971国内刊号:23-1448/C创刊时间:1999发行周期:双月刊期刊开本:A4审稿时间:1-3个月所在栏目:社会科学II综合影响因子:期刊级别: 国家级期刊

是的 哈工大学报 自然科学版 EI全收

不好投,中文核心。我之前投了河南师大学报,也是核心。比较容易。我在洛阳师范学院,河北师大,鄂州大学,邢台职院都发表过。这些比较清楚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官网

应该还好吧,要看你是什么主题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1954年创刊,现为月刊,是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哈尔滨工业大学各学科基础理论、应用科学及工程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时接收校外高水平论文,省(部)级以上政府基金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攻关、863、973、博士点基金等)论文,报道方向包括航天、机械、能源、动力、材料、电气、电子、信息与控制、计算机、土木工程、市政环境、暖通空调、道路、桥梁、交通工程、工程力学及有关交叉学科。

不好投,中文核心。我之前投了河南师大学报,也是核心。比较容易。我在洛阳师范学院,河北师大,鄂州大学,邢台职院都发表过。这些比较清楚

一般学校内部科研成果发表比较多,难度应该不算太大。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返修

50%。根据哈工大学官网显示,哈工大学报退修后再审录用的几率为50%。哈尔滨工业大学(简称哈工大),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以理工为主,理工管文经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拥有哈尔滨、威海、深圳三个校区。

1、来稿均要求有中英文的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单位所在地的邮政编码、摘要(篇幅为100-300字)、关键词(3-8个)。2、作者简介包括:性别、学历、学位、职称、职务及主要著作(论文)等。另外,请注明通信地址、联系电话、电子信箱。3、各类参考文献,均要求统一按标准的编写格式排列于文末,具体情况如下:(1)中文专著、文集、学位论文、报告的编写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标识类型].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文献标识:专著M.论文集C.学位论文D. 报告R.标准S.专刊P.其他文献Z)(2)中文期刊文章的编写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J).刊名,年(期号).(3)中文报纸文章的编写格式:[序导]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称,出版年月日(版次).(4)外文译著、译文的编写格式:与中文文献的格式相比,译著、译文的编写格式中多了[原作者国别]和中文译者,具体如下:[序号][原作者国别]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标识类型].中文译者. 中文本的出版社所在地名:中文出版社或中文报刊名,出版年、或年卷期号或出版年月日(版次)。(5)文集中的析出文献的编写格式: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名[A]论文集.主要责任者.主要题名.[100].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6)电子文献的编写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载体类型标识].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的年月日/引用的日期(任选其一)(电子文献类型: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服EB;电子载体类型及代码为:磁带MF、磁盘DK、光盘CD、联机网络OL)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期刊

学院报是是期刊。

我们通常说的学院报,是该大学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配发有国内统一刊号,是可以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官方网站查到的公开出版物,对应的栏目是期刊杂志,名称一般是《某某大学学报》正规的学院报都会有国际标准刊号和国内统一刊号的,由各个高校主办的一类刊物。

期刊是指有固定名称、每期版式基本相同、定期或不定期的连续出版物。它的内容一般是围绕某一主题、某一学科或某一研究对象,由多位作者的多篇文章编辑而成,用卷、期或年、月顺序编号出版。学报和杂志都具备期刊的特征,所以,学报是属于期刊的。

著名大学学报:

1、清华大学学报:  原创、学术一级,  大刊一级。

2、北京大学学报:原创、学术一级,  大刊一级。

3、中南大学学报:原创、学术二级,  大刊特级。

4、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原创、学术一级,  大刊二级。

5、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原创、学术二级,  大刊二级。

6、国防科技大学学报(双月刊):原创、学术一级,  大刊二级。

7、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原创、学术二级,  大刊二级。

8、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原创、学术二级,  大刊一级。

9、南京大学学报(双月刊):原创、学术二级,  大刊二级。

10、中山大学学报(双月刊):原创、学术二级,  大刊二级。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1954年创刊,现为月刊,是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哈尔滨工业大学各学科基础理论、应用科学及工程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时接收校外高水平论文,省(部)级以上政府基金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攻关、863、973、博士点基金等)论文,报道方向包括航天、机械、能源、动力、材料、电气、电子、信息与控制、计算机、土木工程、市政环境、暖通空调、道路、桥梁、交通工程、工程力学及有关交叉学科。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

1、保险的本质及功能的法学分析,法学杂志,2012年第8期。2、金融服务者风险揭示义务的法律规制,学术交流,2012年第1期。 3、金融消费者救济机制研究,商业研究,2012年第8期。4、金融消费者之法律界定,学术交流,2010年第8期。5、保险服务者说明义务的边界——兼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17条,北方法学,2009年第6期。2010年被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卷第四期全文转载。6、信息不对称视阈下投资者权益的保护,黑龙江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7、论金融消费者信息权的保护,学习与探索,2009年4期。8、中国证券法的未来走向——关于金融消费者的法律保护问题,河北学刊,2008年6期。9、试论打破公司僵局,广东社会科学,2008年6月。10、保证保险人代位求偿权探析,中国商法年刊,2008年3月11、数据库法律保护模式论争,学术交流,2007年11期。12、各国合作社法律制度比较及对中国法的借鉴,中国商法年刊,2007年2月13、《网络知识产权的刑事法保护》,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14、《国有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15、《网络知识产权的行政法保护》,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6期16、《法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与教学方法》,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第6期17、《商法实务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18、《老工业基地改造中国有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2005年获全国政法院校经济法研究会2004年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19、《论我国税收法律保障体系的构建》,2004年11月获全国政法院校经济法研究会2004年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20、《归扣制度若干问题探析》,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2期;21、《各国合作社法律制度比较及对中国法的借鉴》,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2006年年会会议论文(收入论文集)22、《我国公司法人格否认之检讨》,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第四期,获全国政法院校2002年经济法年会二等奖23、《试论低价竞争的规制》,法制日报,2001年8月5日,获全国政法院校2001年经济法年会二等奖24、《努力实现法官同质化》,法制日报,2001年9月23日25、《要约收购所涉法律》,中国律师,2001年第5期,获全国政法院校2000年经济法年会三等奖26、《税收征管的立法完善及其现实意义》,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获全国政法院校2001年经济法年会三等奖27、《试论合同义务的扩张》,学术交流,2000年第2期,获黑龙江省法学会1999年经济法年会一等奖28、《上市公司收购中的债权保护》,理论与探讨,2000年第2期,获全国政法院校99年经济法年会三等奖29、《商业银行Y2K问题法律风险及对策》,中国计算机报,1999年8月第63期30、《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中的法律问题》,律师业务理论与实践(1), 获黑龙江省法学会1998年经济法年会二等奖31、《我国垄断现象现状分析及对策》,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获全国政法院校1998年经济法年会三等奖32、《我国企业债务问题分析及对策》,高等教育,1999年第12期

1.主要学报论文:(1) 谢新宇,谢永利,潘秋元. 饱和土体一维大变形固结理论研究. 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 1996, 16(4): 14-18(2) 谢新宇,朱向荣. 静压桩的挤土效应及现场监测. 浙江大学学报, 1997, 31(增刊3): 243-267(3) 谢新宇,朱向荣,谢康和,潘秋元. 饱和土体一维大变形固结理论新进展. 岩土工程学报, 1997, 19 (4): 30-38(4) 朱向荣,潘秋元,娄建民,谢新宇. 深厚软土大型油罐搅拌桩复合地基试验研究. 建筑结构学报, 1997, 18(5) : 66-73(5) 蒋军,谢新宇,潘秋元,曾国熙. 含竖向增强体复合土体的极限承载力. 岩土工程学报, 1998, 20(2): 55-58(6) 谢新宇,夏建中,朱向荣,潘秋元. 饱和土体一维大变形固结系数研究. 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32(3):202-208(7) 谢新宇,王奎华,陈春雷,吴延平,黄学标. 温州城南立交桥引桥软基加固工程实例分析. 中国公路学报, 1998, 11(3): 62-69(8) 应宏伟,谢新宇,谢康和,潘秋元. 软土深基坑开挖的有限元分析. 建筑结构学报, 1999, 20(4): 59-64(9) Xie Kang-He, Xie Xin-Yu, Gao Xiang. Theory of one dimensional consolidation of two-layered soil with partially drained boundaries. 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 1999, 24(4): 265-278(10) 谢新宇,朱向荣,潘秋元,曾国熙. 舟山机场场道软基超载预压加固效果分析. 土木工程学报, 2000, 33(3): 60-6511) 谢新宇,刘育民,潘秋元. 渗透系数变化对一维大变形固结性状的影响. 岩土工程学报, 2000, 22(4): 509-511(12) 王林玉,谢新宇,朱向荣,曾国熙. 循环荷载作用下道面和软土地基共同作用变形数值分析.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3): 1-4(13) 谢新宇,应宏伟,夏建中. 振冲碎石桩加固高层建筑粉砂土地基实例分析. 建筑结构学报, 2001. 22(1): 88-92(14) 张继发,谢新宇,曾国熙. An analytical approach to one-dimensional finite non-linear consolidation by Lie group transformation(李群变换求解一维非线性有限变形固结问题). 岩土工程学报, 2001, 23(5): 639-642(16) 谢新宇,张继发,曾国熙. 半无限体地基一维非线性大变形固结解析分析方法研究. 水利学报, 2002, 7: 16-22(17) 谢新宇,张继发,曾国熙. 饱和土体一维主固结解析分析方法研究.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2, 36(4): 347-351(18) 谢新宇. 考虑变形耦合的饱和土体一维大变形固结分析.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2, 36(5): 544-548(19) 谢新宇,张继发,潘林有,曾国熙. 静水沉降激波模型及其解答. 岩土工程学报, 2002, 24(5): 633-635(20) 谢新宇,刘开富,张继发,曾国熙. 一维大应变固结理论的对称性及Lie群变换求解. 科技通报, 2003, 19(5): 351-354(21) 张继发,谢新宇,郑俊杰,曾国熙. 一维大应变固结理论的一类解析解. 固体力学学报, 2003, 24(4): 384-390(22) 张继发,谢新宇,曾国熙. 考虑土层厚度随时间增加的大变形固结问题. 水力发电学报, 2003, (4): 38-44(23) 杨红坡,谢新宇,张继发,曾国熙. 潜水一维非稳态运动的解析理论及应用. 水科学进展, 2004, 15(1): 85-89(24) 曹秀娟,刘开富,谢新宇,刘一林. 深厚软土地基沉桩挤土效应防治及现场监测. 工业建筑, 2004, 34(6): 55-58(25) 潘林有,谢新宇. 用曲线拟合的方法预测软土地基沉降. 岩土力学, 2004, 25(7): 1053-8(26) 孙举,刘开富,谢新宇,朱向荣. 沉管干振挤密碎石桩的承载力分析.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4, July, 23(增刊1): 4568-72(27) 施尚伟,谢新宇,应宏伟,朱向荣. 振动挤密砂石桩加固大型油罐砂性地基效果评价.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4, July, 23(增刊1): 4576-80(28) 杨红坡,谢新宇,谢康和. 双层地基一维固结平均固结度敏感性分析.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4, July, 23(增刊1): 4581-5 ( EI)7(29) 杨红坡,谢新宇,张继发,谢康和. 双层地基一维固结的空间概率特性.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4, 38(9): 1166-69(30) 朱向荣,谢新宇,王朝晖,方鹏飞. 杭州天子岭垃圾填埋体土工性状试验研究. 土木工程学报, 2004, 37(10): 52-58(31) 杨红坡,谢新宇,谢康和. 饱和土体一维固结三参数概率特性研究. 岩土力学, 2004, Nov, 25 (增刊2): 47-51(32) 潘林有,谢新宇,罗昕,曾国熙. 软土地基实测沉降的拟合和预测.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4, 36(11): 1474-5-1570(33) 刘开富,谢新宇,张继发,郑麟,朱向荣. 沉管干振挤密抗拔防浮碎石桩的抗拔承载力计算分析. 岩土力学, 2004, 25(12): 1937-41(34) 刘开富,谢新宇,张继发,朱向荣,郑麟. 沉管干振挤密抗拔防浮碎石桩抗拔试验研究.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 24(3): 507-512(35) 刘海涛,谢新宇,程功,刘一林. 刚-柔性桩复合地基试验研究. 岩土力学, 2005. 26(2): 303-306(36) Zhang Y Q, Liu G R, Xie X Y. Free transverse vibrations of doub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using a theory of nonlocal elasticity. Physical Review B, 2005, May, 71(19): Art. No. 195404(37) 谢新宇,孙智,王奕,李红军. 锚杆静压桩与注浆技术在桩基补救工程中的应用. 建筑结构, 2005, 35(7): 39-40谢新宇,张继发,曾国熙. 饱和土体自重固结问题的相似解. 应用数学和力学, 2005, 26(9): 1061-66谢新宇,刘开富,张清华,施尚伟,应宏伟. 温州粮库水泥搅拌桩联合加筋垫层复合地基性状分析. 岩土工程学报, 2005, 27(12): 1468-71萧琳琛,谢新宇,曹秀娟. 考虑土体结构性损伤的沉桩挤土效应解析分析. 岩土力学 2006, October, 27(增刊1): 59-64施尚伟,徐力,谢新宇. 预制管桩-搅拌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分析. 岩土力学,2006, October, 27(增刊1): 889-892刘开富,陈阶亮,谢新宇,朱向荣. 基坑放坡开挖破坏性状大变形有限元分析. 岩土工程学报,2006, November, 28(增刊): 1406-1410胡庆红,张土乔,谢新宇. 深厚软土中大直径灌注扩底桩受力性状试验研究. 土木工程学报,2007,40(4): 87-91谢新宇,杨相如,施尚伟,朱向荣. 刚柔性长短桩复合地基性状分析. 岩土力学, 2007, 28(5): 877-882谢新宇,陈洪波,夏建中,施尚伟,郎庆善,预制管桩-搅拌桩组合加固深厚软基性状分析,建筑结构学报, 2007, 28(4): 123-127孙举,谢新宇,谢康和. 半透水边界的双层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固结解析.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7,41(9): 1467-1471韩冬冬,贾敏才,刘开富,谢新宇. 条形基础极限承载力数值分析. 岩土力学, 2007, 28(10): 2209-2214主要论文集论文朱向荣,谢新宇,潘秋元,大型油罐软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理论与实践,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426-431谢新宇,朱向荣,潘秋元,由实测沉降过程分析未打穿竖井地基固结参数,第三届全国青年岩土力学与工程会议论文集,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8: 62-66谢新宇,谢康和,潘秋元,饱和土体大变形固结理论的若干问题,第三届全国青年岩土力学与工程会议论文集,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8: 57-61张继发,谢新宇,曾国熙,一维非线性有限应变固结方程的完整解析解—Lie群变换法,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172-175谢新宇,张芳军,刘开富,卞守中,潘秋元,某多层住宅的地基加固和顶升纠倾实例分析,地基处理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315-319.编著:(1) 潘秋元,谢新宇,应宏伟(主编).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的理论与实践.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9年1月, 第一版, 755千字(2) 潘秋元,朱向荣,谢新宇(主编). 土力学及岩土工程的理论与实践. 西安:西安出版社, 2000年10月, 第一版, 634千字(3) 朱向荣,谢新宇,应宏伟,王文军(主编). 土力学及岩土工程新进展. 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04(4) 谢新宇(参编). 岩土工程治理手册.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5) 谢新宇,俞建霖(主编). 特种基础工程.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1、与我校郭大智教授合作编著《层状弹性体系力学》,编写字数22万字,该书于2001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现为国内道路工程研究生教学用书。2、作为参编人员,编写《国外沥青路面设计方法总汇》,编写8万字,该书已于2004年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3、作为主要参编人员,参与编写《公路工程抗冻设计与施工技术指南》,已于2006年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4、作为技术审定人编写中国建筑行业技术标准《城市道路沥青路面》。5、作为第二起草人,主持编写《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已于2006年10月由交通部发布,并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学术论文共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核心及其以上期刊13篇(含两篇教学论文),国际会议6篇。被SCI,EI收录30篇,分别为“纤维加筋材料在寒冷地区道路的适用性研究”、“提高级配碎石基层使用性能的方法”与“Comprehensive Fuzzy Evaluation Model of Highway Network in West China”。 易军艳, SHEN Shihui, MUHUNTHAN Balasingam, 冯德成. 多孔沥青混合料粘弹塑性损伤模型,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4, 46(2): 66-71. Feng Zhang, Decheng Feng, Xianzhang Ling, Qionglin Li.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Dynamic Response of Subgrade under Moving Heavy Truck in Cold Regions. Sciences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 2013, 5(4): 468-477. 曹鹏, 冯德成, 曹一翔, 左文锌. 三点弯曲纤维增强混凝土缺口梁的断裂性能试验研究, 工程力学, 2013, 30(s): 221-225. 冯德成, 赵银, 陈剑. 水泥稳定RAP材料劈裂应力-应变特性,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3, 45(4): 74-78. 荆儒鑫, 李新凯, 唐浩, 冯德成. 半刚性基层尺寸效应对水泥路面板响应.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11: 1484-1488. 荆儒鑫, 王东升, 冯德成. 辽宁省典型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09: 1246-1251. 冯德成, 权磊, 田波, 李新凯. 水泥混凝土路面固化翘曲试验研究. 建筑材料学报, 2013, (5): 812-816. 张 锋, 冯德成, 凌贤长, 等. 长平高速公路典型原状粉质粘土静动力学特性.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2, 44(8): 11-16. Ning Xie, Xianming Shi, Decheng Feng, Boqiang Kuang, Hui Li. Percolation backbone structure analysis in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cement composites. Composites: Part B, 2012. 43, 3270-3275. Feng Decheng, Zuo Wenxin, Cao Peng. The prospect and review of dem model using in saturated and unsaturated soil.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2012, 105-107: 1371-1375. Cao Peng, Feng Decheng, Jing, Ruxin. Based on FE method to research resistant rutting ability of pavement structure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2012, 128-129: 1349-1354. Ning Xie, Decheng Feng, Hui Li, Chunwei Gong, Liang Zhen, Shape-controlled Synthesis of zinc phosphates nanostructures by an aqueous solution route at room temperature. Materials letters. 2012. 82, 26-28. 冯德成, 于飞, 巩春伟. 基于体积法的水泥稳定级配碎石配合比设计方法. 公路交通科技, 2012, 29(10): 22-32. 权磊, 田波, 冯德成, 李新凯. 基于成熟度理论的水泥混凝土早期强度预测模型研究.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12, 02:35-39. 曹鹏, 冯德成, 曹一翔. 沥青混凝土小梁断裂路径数值模拟研究. 公路, 2012, 06: 92-95. 赵银, 曹鹏, 冯德成, 荆儒鑫. 三点弯曲梁模型模拟半刚性路面的底基层断裂. 中外公路, 2012, 05:62-66. 魏文鼎, 冯德成, 赵银, 关彦超. 细集料性质对沥青混合料体积特性影响分析, 中外公路, 2011,6(31):241-243. 权磊, 冯德成, 关彦超, 赵银, 胡伟超. 季冻区沥青路面横向裂缝分布规律研究. 低温建筑技术, 2011, (10): 120-122. 邵长兰,马宏岩,冯德成,魏文鼎.道路石油沥青质量评价新体系.中外公路, 2011, 31(4): 238-240. Merhej Tammam, Feng Decheng. Polypropylene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for airfield pavements: Modeling of stress-strain curve under compression. 2011, 261-263: 171-177. Cao Peng, Feng Decheng, Ma Hongyan, Zuo, Wenxin. Numerical test of crack propagation path in asphalt beam using coupled extended finite element with field variable method.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1, 250-253: 2754-2759. Merhej Tammam, Feng Decheng. Parameter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airport rigid pavement thickness using FAARFIELD program.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1, 243-249: 4068-4074. Merhej Tammam, Cheng Liangliang, Feng Decheng. Polypropylene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for rigid airfield pavement.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1, 228-229: 627-633. Merhej Tammam, Li Xin Kai, Feng Decheng. Polypropylene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for airport rigid pavements: Compressive and flexural strength. 2011, 219-220: 1601-1607. 张 锋, 冯德成, 凌贤长, 等. 春融期重载车辆-路面-路基垂向动力分析模型. 中国公路学报, 2011, 24(4): 7-14. 曹鹏, 冯德成, 田林,荆儒鑫. 基于弹塑形损伤理论的水泥稳定基层养生期裂缝形成机理分析. 工程力学. 2011, 28(增刊1): 99-103. 冯德成, 田林, 曹鹏. 基于扩展有限元方法的路基不均匀沉降纵向裂缝分析. 工程力学. 2011, 28(5): 149-154 Decheng Feng, Junyan Yi, Dongsheng Wang, Liangliang Chen. Impact of Salt and Freeze-thaw Cycles on the Performance of Asphalt Mixtures in Coastal Frozen Region of China, Cold Regi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0, 62(1): 34-41. 冯德成, 易军艳, 王东升. 沥青混合料渗水特性的试验研究, 建筑材料学报, 2010,13(2):182-186. 冯德成, 张鑫, 王广伟. 陶瓷热阻磨耗层材料开发及性能验证. 公路, 2010, (11):151-155. 冯德成, 张鑫. 热反射涂层开发及路用性能观测研究. 公路交通科技, 2010, 27(10): 17-21. 张鑫, 冯德成. 水泥稳定碎石排水基层胶浆合理稠度的评价方法. 公路交通科技, 2010, 27(8): 12-17. 冯德成, 张鑫. 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城市路面铺装简介. 中外公路, 2010, 30(4): 103-105. 张 锋, 冯德成, 凌贤长. 季节冻土区车-路耦合作用下路面动力响应数值模拟研究.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学报, 2010, 5(10): 797-802. 冯德成, 陈亮亮, 魏文鼎.集料比表面积计算在水泥稳定砂砾配合比设计中的应用. 公路, 2010(12):151-155 冯德成, 胡伟超, 于飞, 曹鹏, 张鑫. 沥青路面材料热物性参数对温度场的影响及敏感性分析. 公路交通科技, 2010,28(11):12-19. Feng Decheng, Yu fei, Gong Chunwei, Zhan Sutao. Evaluation Method of Reasonable Cement Slurry Consistency of Cement Treated Crushed Stone Permeable Base. 公路交通科技(英文版). 邵长兰, 马宏岩, 冯德成, 赵银. 浇注式橡胶沥青混凝土的研究. 低温建筑技术, 2010, (12): 124-126. FENG Decheng, ZHANG Xin. Thermal Resistance Wearing Course Materials Design and Performa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ivil &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2010, 10(6). Feng Decheng, Zhang Xin. Heat reflection coating design and performance. The 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Chinese Transportation Professionals, Harbin, ., 2009. , ASCE, 2009: Vol. 358: 2519-2525 Feng Decheng, Yi Junyan, Wang Lei, Wang Dongsheng. Impact of gradation types on freeze-thaw performance of asphalt mixtures in seasonal frozen region. The 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Chinese Transportation Professionals, Harbin, ., 2009. , ASCE, 2009: Zhou-Changjun, Feng Decheng, Zuo Wenxin; Quan Lei. Research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fine aggregate angularity and asphalt mixture's anti-shear ability. The 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Chinese Transportation Professionals, Harbin, ., 2009. , ASCE, 2009: Vol. 358: 2310-2315 Feng Decheng, Zhang Xin, Shi Chenglin. Research on reasonable cement slurry consistency of cement stabilized crushed stone permeable base.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Chinese 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Professionals-Logistics: The Emerging Frontiers of Transport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 2444-2452 Feng Decheng, Wang Dongsheng, Shao Li. Research on the asphalt mortar's mechanical performance of the guss asphalt concrete.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Chinese 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Professionals - Logistics: The Emerging Frontiers of Transport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 4754-4761 易军艳, 冯德成, 杨振丹. 基于渗水特性的沥青混合料空隙率标准, 公路交通科技, 2009, 26(9): 17-20. Junyan Yi, Decheng Feng, Dongsheng Wang. Impact of Freeze-Thaw Cycles on the Performance of Asphalt Mixture Based Permeability, 7th International RILEM Symposium on Advanced Test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Bituminous Materials (ATCBM09), Greece, : 205-214. 易军艳, 冯德成, 王广伟, 于志双. 超声波测试方法在沥青混合料冻融试验中的应用, 公路交通科技, 2009,26(11):6-10. 易军艳, 冯德成. 沥青混凝土路面表面层混合料渗水特性的试验分析, 公路, 2009,(10):114-117. 冯德成, 易军艳. 沥青路面热阻粘封层机理及性能研究, 公路交通科技, 2009,26(5):1-5 王彩霞, 马兆有, 冯德成, 等. 东部温润季冻区公路三级自然区划方法.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8,40(2):250-254. 冯德成, 宋宇. 沥青路面层间结合状态与试验与评价方法研究.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7, 39(4): 627-631. Feng Decheng, Liu Jun. Comprehensive Fuzzy Evaluation Model of Highway Network in West China. ASCE: Proceedings of The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Beking 2004: 323-327 林平东, 冯德成. 纤维加筋材料在寒冷地区道路的适用性研究.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4,36(10):1414-1416.

  • 索引序列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失望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官网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返修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期刊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