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关于棉纤维的作用、生长环境、详细介绍:棉纤维概述锦葵科棉属植物的种籽上被覆的纤维,又称棉花,简称棉。是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棉纤维制品吸湿和透气性好,柔软而保暖。棉花大多是一年生植物。它是由棉花种子上滋生的表皮细胞发育而成的。棉纤维的生长可以分为伸长期、加厚期和转曲期三个阶段。棉纤维是我国纺织工业的主要原料,它在纺织纤维中占很重要的地位。我国是世界上的主要产棉国之一,目前,我国的棉花产量已经进入世界前列。我国棉花种植几乎遍布全国。其中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为主,再加上西北内陆、辽河流域和华南、共五大棉区。[编辑本段]棉纤维种类棉花种类很多,目前主要按以下的两钟方法分类。1.按棉花的品种分类(1)细绒棉:又称陆地棉。纤维线密度和长度中等,一般长度为25~35mm,线密度为 dtex(4700~6400公支)左右,强力在左右。我国目前种植的棉花大多属于此类。(2)长绒棉:又称海岛棉。纤维细而长,一般长度在33mm以上,线密度在(6500~8500公支)左右,强力在以上。它的品质优良,主要用于编制细于10tex的优等棉纱。目前,我国种植较少,除新疆长绒棉以外,进口的主要有埃及棉、苏丹棉等。此外,还有纤维粗短的粗绒棉,目前已趋淘汰。2.按棉花的初加工分类从棉花中采得的是籽棉,无法直接进行纺织加工,必须先进行初加工,即将籽棉中的棉籽除去,得到皮棉。该初加工又称轧花。籽棉经轧花后,所得皮棉的重量占原来籽棉重量的百分率称衣分率。衣分率一般为30~40%。按初加工方法不同,棉花可分为锯齿棉和皮辊棉。(1)锯齿棉:采用锯齿轧棉机加工得到的皮棉称锯齿棉。锯齿棉含杂、含短绒少,纤维长度较整齐,产量高。但纤维长度偏短,轧工疵点多。目前,细绒棉大都采用锯齿轧棉。(2)皮辊棉:采用皮辊棉机加工得到的皮棉称皮辊棉。皮辊棉含杂、含短绒多,纤维长度整齐度差,产量低。但纤维长度操作小,轧工疵点少,但有黄根。皮 轧棉适宜长绒棉、低级棉等。[编辑本段]棉纤维性质1.长度棉纤维长度是指纤维伸直时两端间的距离,是棉纤维的重要物理性质之一。棉纤维的长度主要由棉花品种、生长条件、初加工等因素决定。棉纤维长度与成纱质量和纺纱工艺关系密切。棉纤维长度长,整齐度好,短绒少,则成纱强力高,条干均匀,纱线表面光洁,毛羽少。棉纤维的长度是不均匀的,一般用主体长度、品质长度、均匀度、短绒率等指标来表示棉纤维的长度及分布。主体长度是指棉纤维中含量最多的纤维的长度。品质长度是指比主体长度长的那部分纤维的平均长度,它在纺纱工艺中,用来确定罗拉隔距。短绒率是指长度短于某一长度界限的纤维重量占纤维总量的百分率。一般当短绒率超过15%时,成纱强力和条干会明显变差。此外,还有手扯长度、跨距长度等长度指标。2.线密度棉纤维的线密度是指纤维的粗细程度,是棉纤维的重要品质指标之一,它与棉纤维的成熟程度、强力大小密切相关。棉纤维线密度还是决定纺纱特数与成纱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并与织物手感、光泽等有关。纤维较细,则成纱强力高,纱线条干好,可纺较细的纱。3.成熟度棉纤维的成熟度是指纤维细胞壁的加厚程度,即棉纤维生长成熟的程度,它与纤维的各项物理性能密切相关。正常成熟的棉纤维,截面粗、强度高、转曲多、弹性好、有丝光、纤维间抱合力大、成纱强力也高。所以,可以将成熟度看成棉纤维内在质量的一个综合性指标。4.强度和弹性棉纤维的强度是纤维具有纺纱性能和使用价值的必要条件之一,纤维强度高,则成纱强度也高。棉纤维的强度常采用断裂强力和断裂长度表示。细绒棉的强力为,断裂长度为21~25km;长绒棉的强力为4~6cN,断裂长度为30km.由于单根棉纤维的强力差异较大,所以一般测定棉束纤维强力,然后再换算成单纤维的强度指标。棉纤维的断裂伸长率为3%~7%,弹性较差。5.吸湿性棉纤维是多孔性物质,且其纤维素大分子上存在许多亲水性基因(—OH),所以其吸湿性较好,一般大气条件下,棉纤维的回潮率可达左右。6.耐酸碱性棉纤维耐无机酸能力弱。棉纤维对碱的抵抗能力较大,但会引起横向膨化。可利用稀碱溶液对棉布进行“丝光”。此外,棉纤维中还夹着杂质和疵点,杂质有泥沙、树叶、铃壳等,疵点有棉结、索丝等。它们即影响纺织的用棉量,也影响加工和纱部质量,所以必须进行检验,严格控制。[编辑本段]棉型织物的特点棉型织物是指以棉纱或棉与棉型化纤混纺纱线织成的织品。它具有以下特点:1.吸湿性强,缩水率较大,约为4~10%2.耐碱不耐酸。棉布对无机酸极不稳定,即使很稀的硫酸也会使其受到破坏,但有机酸作用微弱,几乎不起破坏作用。棉布较耐碱,一般稀碱在常温下对棉布不发生作用,但强碱作用下,棉布强度会下降。常利用20%的烧碱液处理棉布,可得到“丝光”棉布。3.耐光性、耐热性一般。在阳光与大气中棉布会缓慢的被氧化,使强力下降。长期高温作用会使棉布遭受破坏,但其耐受125~150℃短暂高温处理。4.微生物对棉织物有破坏作用,表现在不耐霉菌。5.卫生性:棉纤维是天然纤维,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还有少量的蜡状物质和含氮物与果胶质。纯棉织物经多方面查验和实践,织品与肌肤接触无任何刺激,无负作用,久穿对人体有益无害,卫生性能良好。[编辑本段]纯棉织物的品种纯棉织物由纯棉纱线织成,织物品种繁多,花色各异。它可按染色方式分为原色棉布、染色棉布、印花棉布、色织棉布;也可以按织物组织结构分为平纹布、斜纹布、锻纹布。(1)原色棉布 没有经过漂白、印染加工处理而具有天然棉纤维的色泽的棉布称为原色棉布。它可根据纱支的粗细分为市布、粗布、细布,它们的特点是:布身厚实、布面平整、结实耐用,缩水率较大。可用做被单布、坯辅料或衬衫衣料。(2)府绸 府绸是棉布的主要品种,兼有丝绸风格。其质地细而富有光泽,布身柔软爽滑,穿着挺括舒适,用平纹组织织成。府绸组织结构上的特点是:经纱密度比纬纱密度大一倍左右,布身上经纱露出面积多于纬纱,其凸起部分在布面外观形成明显的菱形颗粒,加之其所用纱支质量较高,因此布面纹路清晰、颗粒饱满、光洁紧密。但府绸面料有一大缺点,即用其缝制的服装易出现纵向裂纹,这是因为府绸经、纬密度相差太大,经、纬纱间强度不平衡,造成经向强度大于纬向强度近一倍的结果。(3)毛蓝布 一般的坯布在染色前都要经过烧毛处理,使布面平整、光洁,而毛蓝布则不然,在染色前无需烧毛,染色后布面保留一层绒毛,故称“毛”蓝布。毛蓝布一般以靘蓝染料染色,染色牢度较好,色泽大方,并有越洗越艳之感。其规格有多种:毛蓝粗布、毛蓝细布等。一般适合作外衣,遍销城乡各地。(4)素色布、漂白布、印花布这类布由各类白坯布经印染、漂白而成。根据不同色彩分为素色布、漂白布、印花布。素色布:指单一颜色的棉织物,一般经丝光处理后匹染。漂白布:由原色坯布经过漂白处理而得到的洁白外观的棉织物,它又可分为丝光布和本光布两种。丝光布表面平整光泽好,手感滑爽;本光布表面光泽暗淡,手感粗糙。漂白布一般用来制作内衣、床单等。印花布:由纱支较低的白坯布经印花加工而成,有丝光和本光两类。这类布根据印花方式不同,其外观效果也不同,多为正面色泽鲜艳,反面较暗淡。适合制作妇女、儿童服装。[编辑本段]棉纤维的印染棉纤维 染色配方:活性染料(高温型)X%;无水硫酸钠50—70a/1;磷酸三钠l~2g/1。操作要求:在上述染浴中,加入预先溶化好的活性染料及助剂,调节pH=9,升温至70℃保温染色30分钟,加入碳酸钠,使pH=11.5,固色处理30分钟,冷洗、热洗、皂洗、水洗、脱水、烘干。附:纯棉织物染整工艺流程纯棉织物染整工艺流程的选择,主要是根据织物的品种、规格、成品要求等,可分为练漂、染色、印花、整理等。1. 练漂 天然纤维都含有杂质,在纺织加工过程中又加入了各浆料、油剂和沾染的污物等,这些杂质的存在,既妨碍染整加工的顺利进行,也影响织物的服用性能。练漂的目的是应用化学和物理机械作用,除去织物上的杂质,使织物洁白、柔软,具有良好的渗透性能,以满足服用要求,并为染色、印花、整理提供合格的半制品。纯棉织物练漂加工的主要过程有:原布准备、烧毛、退浆、煮练、漂白、丝光。 1) 原布准备:原布准备包括原布检验、翻布(分批、分箱、打印)和缝头。原布检验的目的是检查坯布质量,发现问题能及时加以解决。检验内容包括物理指标和外观疵点两项。前者包括原布的长度、幅度、重量、经纬纱线密度和密度、强力等,后者如纺疵、织疵、各种班渍及破损等。通常抽查总量的10%左右。原布检验后,必须将原布分批、分箱,并在布头上打印,标明品种、加工工艺、批号、箱号、发布日期和翻布人代号,以便于管理。为了确保连续成批的加工,必须将原布加以缝接。2) 烧毛:烧毛的目的在于烧去布面上的绒毛,使布面光洁美观,并防止在染色、印花时因绒毛存在而产生染色不匀及印花疵病。织物烧毛是将织物平幅快速通过高温火焰,或擦过赤热的金属表面,这时布面上存在的绒毛很快升温,并发生燃烧,而布身比较紧密,升温较慢,在未升到着火点时,即已离开了火焰或赤热的金属表面,从而达到烧去绒毛,又不操作织物的目的。3) 退浆:纺织厂为了顺利的织布,往往对经纱上浆以提高强力和耐磨性。坯布上的浆料即影响织物的吸水性能,还影响染整产品的质量,且会增加染化药品的消耗,故在煮练前应先去除浆料,这个过程叫退浆。棉织物上的浆料可采用碱退浆、酶退浆、酸退浆和氧化剂退浆等方法,将其从织物上退除。碱退浆使浆料膨化,与纤维粘着力下降,经水洗从织物上退除。酶、酸、氧化剂使淀粉降解,在水中溶解度增大,经水洗退除。由于酸、氧化剂对棉纤损伤大,很少单独使用,常与酶退浆、碱退浆联合使用。4) 煮练:棉纤维生长时,有天然杂质(果胶质、蜡状物质、含氮物质等)一起伴生。棉织物经退浆后,大部分浆料及部分天然杂质已被去除,但还有少量的浆料以及大部分天然杂质还残留在织物上。这些杂质的存在,使绵织布的布面较黄,渗透性差。同时,由于有棉籽壳的存在,大大影响了棉布的外观质量。故需要将织物在高温的浓碱液中进行较长时间的煮练,以去除残留杂质。煮练是利用烧碱和其他煮练助剂与果胶质、蜡状物质、含氮物质、棉籽壳发生化学降解反应或乳化作用、膨化作用等,经水洗后使杂质从织物上退除。5) 漂白:棉织物经煮练后,由于纤维上还有天然色素存在,其外观不够洁白,用以染色或印花,会影响色泽的鲜艳度。漂白的目的就在于去除色素,赋于织物必要的和稳定的白度,而纤维本身则不受显著的损伤。棉织物常用的漂白方法有次氮酸钠法、双氧水法和亚氯酸钠法。次氯酸钠漂白的漂液PH值为10左右,在常温下进行,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但对织物强度损伤大,白度较低。双氧水漂白的漂液PH值为10,在高温下进行漂白,漂白织物白度高而稳定,手感好,还能去除浆料及天然杂质。缺点是对设备要求高,成本较高。在适当条件下,与烧碱联合,能使退浆、煮练、漂白一次完成。亚氯酸钠漂白的漂液PH值为4~,在高温下进行,具有白度好,对纤维损伤小的优点,但漂白时易产生有毒气体,污染环境,腐蚀设备,设备需要特殊的金属材料制成,故在应用上受到一定限制。次氯酸钠和亚氯酸钠漂白后都要进行脱氯,以防织物在存在过程中因残氯存在而受损。6) 丝光:丝光是指棉织物在室温或低温下,在经纬方向上都受到张力的情况下,用浓的烧碱溶液处理,以改善织物性能的加工过程。棉织物经过丝光后,由于纤维膨化,纤维纵向天然扭转消失,横截面成椭圆形,对光的反向更有规律,因而增进了光泽。纤维无形定区的增加,使染色时染料的上染率增加。取向度的提高,使织物强力增加,同时还有定形作用。丝光后,一定要采用冲吸去碱或蒸箱去碱,或平洗地去碱等方法充分去碱,直至织物呈中性。2. 染色 染色是借染料与纤维发生物理或化学的结合,或用化学方法在纤维上生成颜料,使整个纺织品具有一定色泽的加工过程。染色是在一定温度、时间、PH值和所需染色助剂等条件下进行的。染色产品应色泽均匀,还需要具有良好的染色牢度。织物的染色方法主要分浸染和轧染。浸染是将织物浸渍于染液中,而使染料逐渐上染织物的方法。它适用于小批量多品种染色。绳状染色、卷染都属于此范畴。轧染是先把织物浸渍于染液中,然后使织物通过轧辊,把染液均匀轧入织物内部,再经汽蒸或热熔等处理的染色方法。它适用于大批量织物的染色。[编辑本段]棉纤维的鉴别近来,由于市场上销售的一些纺织品和服装生产厂家对面料成分名称和含量标注不规范,致使不法商人乘机以次充好,以假充真,欺消费者。为了帮助消费者准确辨认服装面料的主要真实成分,现介绍一个简易的鉴别方法,鉴别服装面料成分的简易方法是燃烧法。做法是在服装的缝边处抽下一缕包含经纱和纬纱的布纱,用火将其点燃,观察燃烧火焰的状态,闻布纱燃烧后发出的气味,看燃烧后的剩余物,从而判断与服装耐久性标签上标注的面料成分是否相符,以辨别面料成分的真伪。棉纤维与麻纤维都是刚近火焰即燃,燃烧迅速,火焰呈黄色,冒蓝烟。二者在燃烧散发的气味及烧后灰烬的区别是,棉燃烧发出纸气味,麻燃烧发出草木灰气味;燃烧后,棉有极少粉末灰烬,呈黑或灰色,麻则产生少量灰白色粉末灰烬。这里是棉纤维的发展史:墨西哥植棉历史更为悠久。当今占世界棉花总产90%以上的陆地棉棉种都原产于墨西哥,是陆地棉的起源中心.墨西哥被称为“棉花的故乡”。它为世界棉花育种改良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种质资源和野生棉品种,被誉为世界棉花天然的大种质基地。现已确定全世界32个棉属野生种中有9个原产于墨西哥。墨西哥的全国棉花研究中心总部设在墨西哥城。它将收集到的19个棉种的 120个野生和半野生类型的标本就种植在该所的棉花种质资源种植园内。墨西哥从80年代开始,国家农业科研单位和私人农场共同签约设立了专门从事彩色棉育种与栽培的研究课题,近年来很有进展,已培育出棕红色、 土黄色、驼色等不同色彩的彩色棉花。据资料记载早在纪元以前,墨西哥的乌雅族和阿西德克族人已经栽培彩色棉花,当西班牙人 16世纪进入墨西哥南部和尤卡坦半岛时,当地植棉业已很发达,岛民将彩色棉纺成土布,做成墨西哥人爱穿的民族服装在集市上销售大受欢迎。棉花的历史人类利用棉花已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5000年甚至公元前7000年前,中美洲已开始利用,在南亚次大陆也有5000年历史。我国至少在2000年以前,在广西、云南、新疆等地区已采用棉纤维作纺织原料。起初人们并未认识到它的经济价值。古代著名的阿拉伯旅行家苏莱曼在其《苏莱曼游记》中记述,在今北京地区所见到的棉花,还是在花园里被作为“花”来观赏的。《梁书·高昌传》记载:其地有“草,实如茧,茧中丝如细纩,名为白叠子。”由此可见,现今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棉花,最初是被人当作花、草一类的东西看待的。棉花传入我国,大约有3条不同的途径。根据植物区系结合史料分析,一般认为棉花是由南北两路向中原传播的。南路最早是印度的亚洲棉,经东南亚传入海南岛和两广地区,据史料记载,至少在秦汉时期,之后传入福建、广东、四川等地区。第二条途径是由印度经缅甸传入云南,时间大约在秦汉时期。第三条途径是非洲棉经西亚传入新疆、河西走廊一带,时间大约在南北朝时期,北路即古籍“西域”,宋元之际,棉花传播到长江和黄河流域广大地区,到13世纪,北路棉花已传到陕西渭水流域。历史文献和出土文物证明,中国边疆地区各族人民对棉花的种植和利用远比中原早,直到汉代,中原地区的棉纺织品还比较稀奇珍贵。唐宋时期,棉花开始向中原移植。目前中原地区所见到的最早的棉纺织品遗物,是在一座南宋古墓中发现的一条棉线毯。也就是从这时期起,棉布逐渐替代丝绸,成为我国人民主要的服饰材料。元代初年,政府设立了木棉提举司,大规模向人民征收棉布实物,每年多达10万匹,后来又把棉布作为夏税(布、绢、丝、棉)之首,可见棉布已成为主要的纺织衣料。元以后统治这都极力征收棉花棉布,出版植棉技术书籍,劝民植棉。从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所记载的“棉布寸土皆有”,“织机十室必有”,可知当时植棉和棉纺织已遍布全国。由于非洲棉和亚洲棉质量不好,产量也低,所以到了清末,我国又陆续从美国引进了陆地棉良种,现在我国种植的全是各国陆地棉及其变种。本世纪60年代,许多国家相继开展彩色棉的研究、试验,进入90年代,美国率先在改造利用野生彩色棉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彩色棉,即自然生长的带有颜色的棉花,因其具有天然色彩,无需印染、漂白等我国工序,不仅避免了染料对水质的污染和织物的危害,也降低了工业成本,因而彩色棉织品成为“绿色环保产品”,“市场未来的宠儿”,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参考资料:百度百科、bosszou - 2007-5-17 11:19
1982年至1985年,“六五国家棉花育种攻关”低酚棉育种专题,参加1986年至1990年,“七五国家棉花育种攻关”低酚棉育种专题,参加,1988年后主持1991年至1995年,“八五国家棉花育种攻关”低酚棉育种专题,专题主持人1996年至2000年,“九五国家棉花育种攻关”抗虫棉育种专题,主持1995年至1997年,农业部发展棉花生产专项基金--低酚棉新品种筛选,主持人1996年至1998年,中华农业科教基金项目--双价抗虫基因导入研究,主持人1998年至1999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棉酚在植株体内的形成机理研究,主持人1998年至2000年,浙江省科委项目--早熟棉新品种改良研究,主持人1999年至2001年,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棉花子叶色素腺体形成的分子标记研究,主持人1999年至200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棉花品质、产量和抗性的分子标记与基因定位研究,协助主持2000年至200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因--棉花抗萎病性的分子标记与辅助育种,主持人2001年至2003年,农业部发展棉花生产专项资金--棉花特异种质资源的创造,主持人2001年至2005年,863项目子项目年,专用棉育种技术与新品种选育,参加2002年至2005年,863项目年,棉花雄性不育系与三系杂交棉选育,主持2003-2005年,863专项年,棉花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主持2003年至200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年,棉花花药迟熟突变体性状的遗传与应用,主持2005年至200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年,棉花抗草甘膦突变体的遗传机理及其在杂交棉制种中的应用,主持2005年至2009年,国家973项目年,棉花纤维品质性状的功能基因与分子改良研究,课题主持人2002年至2005年,浙江省重点课题年,三系杂交棉新组合的选育,主持人2003年至2005年,浙江省重点课题年,棉花抗黄萎病分子标记育种研究,主持人2004年至2006年,浙江省重点项目年,非转基因抗草甘膦棉新品种选育与应用,主持人2003年至2005年,国家农业成果转化基金年,优质多抗棉花新品种浙905的试验与示范,主持人2003年至2005年,国家重大成果推广项目年,优质多抗棉花新品种浙905的扩繁与推广,主持人2004年至2006年,国家农业成果转化基因年,抗草甘膦杂交棉制种技术的试验与示范,主持人 (一)获奖成果项目名称:亚洲棉(A)与比克氏棉(G)人工合成[AG]复合染色体组新棉种研究获奖级别:国家发明三等奖(第四发明人)获奖时间:1995年12月项目简介:棉花除生产大量优质天然纤维外,其棉仁中富含蛋白质和脂肪,其中蛋白质含量高达43~45%,是一项可贵的食用蛋白质资源,但由于棉籽中含有色素腺体和对人和单胃动物有毒的棉酚及其衍生物,其优质的蛋白质资源不能食用。无色素腺体棉品种虽全株无色素腺体,其种仁棉酚极低而可安全食用,但同时又因含酚量低而失去对多种病虫害的拮抗作用,使低酚棉的种植受到限制。原产澳大利亚的二倍体野生棉种比克氏棉(Gossypium bickii Prokh,G染色体组,2n=26)具有一种特殊的子叶色素腺体延缓形成性状,即种子无色素腺体,但种子萌发以后的子叶、下胚轴和植株其它器官和组织均出现含有棉酚的色素腺体。因此,如能将该性状转育给栽培陆地棉( L.),育成具有种子无色素腺体、植株有色素腺体性状的陆地棉品种,则可以结合低酚棉和有酚棉的优点,在不降低对棉花病虫害抗逆性的前提下,生产出无色素腺体、棉酚含量极低的种子供综合利用,以提高植棉的经济效益。该成果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野生比克氏棉子叶腺体延缓形成特性研究课题,编号39070564。主要应用植物染色体工程技术将同源二倍体A染色体组的亚洲棉与G染色体组的野生比克氏棉杂交成异源二倍体,经染色体加倍和生根诱导,育成可育的[AG]异源四倍体—亚比棉,为棉属增加了一个新的[AG]复合染色体组,丰富了棉花的遗传资源。该资源保留了比克氏棉的种子无腺体植株有腺体的特点,其棉仁无棉酚可直接食用(无需脱毒),棉株又高含棉酚,高抗病、虫、鼠、免等的为害,对于棉籽蛋白质的综合利用和提高棉株自身抗逆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国际首创研究成果。合成的[AG]复合染色体组新材料在自然条件下可以自我繁殖群体,性状一致,具有物种的稳定性;染色体核型和染色体组分析表明,该材料具有物种的独立性,可为棉种起源和进化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该材料及其染色体工程技术已供棉花育种广泛应用。项目名称:四种专用棉新品种选育技术获奖级别: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三完成人)获奖时间:1996年12月项目简介:四种专用棉花包括抗虫棉、低酚棉、耐旱碱棉和长绒棉。选育并推广这四种专用棉新品种对于提高植棉经济效益、降低植棉成本、提高棉花产值等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然而,这些专用棉种质资源普遍存在着专用性状与不利的农艺和经济性状的相关性,传统的育种方法难于从根本上改良这些专用棉品种的生产性能。因此,专用棉的推广受到一定的限制。该成果是国家“八五”攻关项目——专用棉花新品种选育专题的主要内容。通过五年的协作攻关,从提高专用棉的生产适应性、抗逆性和纤维品质等方面着手,研制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专用棉育种技术体系,包括(1)采用专用棉各类型内品种(系)间杂交、复合杂交和改良回交等杂交方法,打破专用棉的专用性状与不利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存在着的不良相关;(2)采用异地选择和鉴定、歧化选择等育种选育技术,提高现有专用棉品种的生产适应性和稳产性;(3)采用连续定向筛选的育种方法,逐步改良专用棉的农艺性状和抗逆性;(4)采用边试边繁、扩大繁殖系数等方法,结合海南加代,加速专用棉的育种进程,以缩短专育棉育种与常规棉育种的差距。通过这些育种技术的实施,五年内攻关协作组育成并通过审定的四种专用棉新品种28个,新育成的专用棉新品种的产量水平已达到并超过现有常规棉的生产水平,纤维品质优良,抗虫性、低酚性状、抗旱碱性和纤维品质等均达到或超过了攻关要求的指标。由于新品种生产性能的显著提高,四种专用棉新品种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五年内各类专用棉品种推广面积1034万亩,创社会经济效益亿元。此外,专用棉新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已显示出巨大的社会和生态效益:抗虫棉的推广减轻了棉花主要害虫的为害,节省治虫投入,改善了棉区的生态环境;低酚棉的推动了棉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和增加了植棉经济效益;而耐旱碱棉的推广直接缓解了棉区益紧缺的水资源矛盾。项目名称:棉花抗草甘膦突变体及其在杂交棉制种中的应用鉴定级别:浙江省科技厅成果鉴定(第一完成人)鉴定时间:2003年4月项目简介:采用植物组织培养和γ-射线诱变处理,结合定向体细胞和再生植株连续抗性筛选,培育出抗草甘膦除草剂的陆地棉种质系——R1098。遗传试验表明,该材料对草甘膦的抗性是由单一显性基因控制,无细胞质效应,抗性稳定。R1098属中熟陆地棉类型,皮棉产量与对照品种相当,纤维品质属于优质纤维类型,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是一新的优异棉花种质系。该种质系的抗草甘膦特性,在棉花杂种优势利用上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用R1098作父本或将其抗性转育到高优势杂交组合的父本所生产的杂交棉种子,其杂种经除草剂处理后能正常生长发育,而假杂种因不抗除草剂而全部死亡。因此,利用R1098的抗草甘膦这一特点可以用于杂交棉种子和田间纯度快速鉴定,确保杂交棉的纯度,对于杂交棉生产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R1098为非转基因抗草甘膦除草剂的种质系,无环境释放安全性问题。该材料的育成及其在棉花杂种优势中的应用在国内外棉花育种研究领域中尚属首创。该项研究采用的技术路线新颖,研究方法先进,试验设计合理,分析、鉴定、测试资料完整可靠,创新点突出,总体研究水平达到国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二)新品种选育品种名称:种子高蛋白低酚棉新品种——中棉所13审定省市:河北省审定,山东省认定,国家认定审定时间:河北省1990年,山东省1990年,国家1991年主要贡献:第二完成人品种简介:中棉所13是从中151采用系统育种结合抗病筛选育成的低酚棉新品种。1988~1989年河北省低酚棉区试,平均亩产霜前皮棉 公斤,为对照(冀8) 的,居低酚棉品种首位; 在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霜前皮棉 公斤,比对照增产, 居第一位。纤维品质,据北京市纤维检验所1985~1986测定,平均纤维主体长度毫米,单纤维强力克,细度6326米/克,断长千米,成熟系数。棉子含棉酚量,低于国际卫生组织规定标准。抗病性据本所植保室1986~1987年人工接种病池鉴定结果,属兼抗枯黄萎病类型,抗性优于中棉12。1990年先后经河北及山东两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及认定和国家认定,1986~1989年示范推广累计面积115万亩。品种名称:低酚棉新品种——中棉所22审定省市:河北省审定审定时间:1994年主要贡献:第一完成人品种简介:中棉所22是从复合杂交组合7263-4278×[(758×争31)(250×兰5)]中,经多重选择而育成的集丰产、稳产、优质、抗病和早熟为一体的低酚棉新品种。1994年3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全生育期120~130天,铃重左右,衣分40%左右,子指。中棉所22的丰产性和稳产性较好,其子棉产量和霜前皮棉产量一般都能超过有酚棉对照品种中棉所12,克服了以往低酚棉品种丰产性和稳产性较差的缺陷。更值得提出的是,中棉所22在丰收年份的实际产量水平较高,丰产潜力较大;而在歉收年份,其产量损失比一般有酚棉和低酚棉品种小,表现出较好的品种适应性。纤维品质据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1986~1993年连续8年的测定结果,纤维跨长为,整齐度,比强度,麦克隆值;种子品质经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种子检验室测定,种仁棉酚含量为,大大低于国际卫生组织规定的标准();蛋白质含量为;脂肪含量。枯萎病病株率,病指;黄萎病病株率,病指,属于抗枯耐黄类型品种。品种名称:优质多抗棉花新品种——浙905审定省市:河南省审定审定时间:2001年主要贡献:第一完成人品种简介:优质多抗品种新品种是用花粉管通过法,将苏云菌芽孢杆菌的Bt基因和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的CPTI基因(双价基因)导入到由复合杂交产生的育种后代,并通过常规育种方法对抗虫性、纤维品质和农艺性状进行提高,最后育成的丰产、优质、高抗棉铃虫和红铃虫的棉花新品种。1999~2001参加河南省棉花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2年3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在1999~2000年河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在正常治虫条件下,平均霜前子棉产量公斤/亩,比对照(中棉所19)增产;平均霜前皮棉公斤/亩,比对照增产,增产达显著水平。纤维品质由农业部棉花品质检测中心测定,纤维跨长为 ,纤维整齐度,纤维比强度 cN/tex,麦克隆值,属优质纤维类型;抗病性由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植保室鉴定,平均枯萎病病株率为,病性指数为;黄萎病病株率为,病性指数为,属于抗枯耐黄类型品种,并具有抗苗病和耐铃病的特性。品种名称:优质高产耐盐棉花新品种——浙大3号审定省市:山西省审定审定时间:2005年主要贡献:第一完成人品种简介:浙大3号(原名Z9087)是复合杂交组合{中棉所10号×[(中8×争31)×(250×兰5)]F7}F6中,通过耐盐碱筛选,结合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而育成的丰产、稳产、优质、耐盐碱棉花新品种,1998年成系,2000~2001年参加品系比较试验,2002年参加河南、安徽和浙江省的多点试验,2003年参加山西省棉花区域试验,2004年同时参加山西省棉花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浙大3号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较高,丰产和稳产性好。在2000~2001年品系比较试验中平均霜前子棉产量公斤/亩,比对照(泗棉3号)增产,平均霜前皮棉公斤/亩,比对照增产,增产达极显著水平;2002年三省多点试验中(5点)平均霜前子棉产量公斤/亩,比对照(中棉所19)增产,平均霜前皮棉公斤/亩,比对照增产,增产达显著水平。2003年山西省棉花区域试验中,平均霜前子棉产量公斤/亩,比对照(晋棉31)增产,平均霜前皮棉公斤/亩,比对照增产,增产达极显著水平;2004年山西省棉花区域试验中,平均霜前子棉产量斤/亩,为对照的,平均霜前皮棉公斤/亩,比对照增产。两年平均霜前子棉产量公斤/亩,比对照(晋棉31)增产,霜前皮棉公斤/亩,比对照增产。2004年山西省棉花生产试验中,平均霜前子棉产量公斤/亩,比对照增产,平均霜前皮棉公斤/亩,比对照增产,具有一定的生产潜力。浙大3号纤维品质优良。经农业部棉花品种检测中心2003~2004年连续2年的测定结果,平均的纤维跨长为,纤维整齐度,纤维比强度,伸长率,麦克隆值为,属于优质纤维类型品种。抗病性据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植保室鉴定结果,浙大3号的平均枯萎病发病率为,病情指数;黄萎病发病率为,病情指数,属抗枯耐黄类型品种。2003年山西省区试鉴定结果,浙大3号的抗病性与对照(晋棉31)相同。此外,经浙江萧山和和慈溪海涂地试验表明,以及浙江大学作物科学研究所室内鉴定,浙大3号耐盐性较好,可在盐浓度下正常生长,并表现较抗干旱,为耐盐、旱棉花品种类型。(三)研究论文1、祝水金、汪若海、陈华、吕昌华, 晚播条件下低酚棉的生产性能研究, 中国棉花, 1991,(1):2、祝水金、汪若海、陈华、吕昌华, 抗虫低酚棉育种初报, 中国棉花, 1991,(6):21~243、李炳林、祝水金、王红梅、张伯静, 种子无腺体植株有腺体棉花异源四倍体新种质的育成及研究, 棉花学报, 1991,3(1):27~324、祝水金、王红梅、吕昌华、汪若海, 低酚棉晚播生产性能变化, 中国棉花, 1991,18(1):5、祝水金、汪若海、王红梅、陈华, 抗虫低酚棉育种初报, 中国棉花, 1991,18(6):216、祝水金、王红梅、李炳林、张伯静, 比克氏棉子叶腺体延缓发生性状转育研究, 国际棉花学术讨论会文集,北京1994年9月,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1993,p141~1507、祝水金, 非洲棉花抗性品种资源, 棉花文摘, 1993,1993,(5):8、祝水金、王红梅、宋小轩、吴汉北、李炳林、张伯静, 亚洲棉×比克氏棉异源四倍体子叶腺体延缓发生特性的研究, 棉花学报, 1993,5(1):31~369、Zhu SJ,Li BL, Studies on introgression of glandless seeds- glanded plant trait from into cultivated upland cotton ()。, Coton Fibres Trop., 1993,58(3):195~20010、祝水金、汪若海、王红梅、吴汉北, 我国早熟低酚棉品种资源评述, 作物品种资源, 1994,(3):18~1911、祝水金, 棉花半配合生殖与单倍体育种, 江西棉花, 1994,(3):15~1812、祝水金、汪若海、王红梅, 我国早熟低酚棉新品种资源评述, 作物品种资源, 1994,(3):18~1913、祝水金、汪若海、王红梅, 低酚棉新品种-中棉所22, 中国棉花, 1994,21(12):2314、祝水金, 植物同倍种间杂交进化的实例-比克氏棉, 中国棉花, 1994,21(4):3115、祝水金、王红梅、吴汉北、李炳林、张伯静, 有酚与低酚陆地棉配制的种间三元杂种腺体遗传性状的研究, 棉花学报, 1994,6(增):19~2416、祝水金、汪若海、王红梅、吴汉北, 低酚棉棉铃虫防治效果及其原因分析, 棉花学报, 1994,6(增):84~8517、祝水金、汪若海、王红梅、吴汉北, 低酚棉棉铃虫发生与防治效果研究, 中国棉花, 1995,22(1):16~1718、祝水金、汪若海、季道藩,1995, 棉属分类及其染色体组研究进展, 棉花学报, 1995,7(3):1~619、祝水金、李炳林、汪若海、张伯静、王红梅, 亚洲棉、比克氏棉和海岛棉种间杂种的合成及性状研究, 棉花学报, 1995,7(3):160~16320、祝水金、汪若海、王红梅、吴汉北, 陆地棉显性无腺体近等基因系的培育, 中国棉花, 1995,23(9):14~1521、祝水金、汪若海、王红梅、吴汉北, 显性无腺体性状对陆地棉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 江西棉花, 1995,(2):15~1722、祝水金、汪若海、王红梅、吴汉北, 法国低酚棉品种资源引种简报, 中国棉花, 1995,22(2):2423、祝水金、汪若海、王红梅、吴汉北, 棉铃虫在低酚棉上的取食习性与防治效果研究, 新疆国际棉花学术讨论会文集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5,、祝水金、汪若海、季道藩, 植物蛋白酶抑制因子及其在抗虫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生物技术, 1995,5(3):1~525、祝水金, 中国棉花生产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国际棉铃虫抗药性学术讨论会北京, 1996年10月8日~12日;[40e]:英文26、祝水金, THE STATUS,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TTON PRODUCTION IN CHINA, 国际棉铃虫抗药性学术讨论会北京, 1996年10月8日~12日;[40e]:英文27、祝水金、季道藩, 棉花抗虫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生物工程进展, 1997,16(1):36~3928、祝水金, 五个澳洲野生棉种的核型研究, 棉花学报, 1997,9(5):248~25329、祝水金, 五个澳洲野生棉种色素腺体和棉酚性状研究, 棉花学报 , 1997,9(2):84~8930、祝水金, 五个澳洲野生棉种植株形态性状与叶片过氧化物同工酶谱研究, 西北植物学报, 1997,17(4):433~43831、祝水金, 五个澳洲野生棉种的种子营养成份分析, 作物品种资源, 1997,3:32、祝水金, 澳洲野生棉种子叶色素腺体延缓形成的组织结构观察(长沙会), 棉花学报, 1998,10(2):81~8733、王红梅、祝水金, 利用全程逆境筛选抗黄萎病品种的效果, 中国棉花, 1998,25(5)34、祝水金, 澳洲野生棉种的子叶棉酚动态及与色素腺体形态的关系, 棉花学报, 1999,11(4):169~17335、祝水金、季道藩, 陆地棉与斯特提棉的种间杂种及其色素腺体性状的遗传研究, 遗传学报, 1999,26(4):403~40936、Zhu SJ, Ji DF, Studies on the interspecific hybridization between Gossypium sturtianum Willis and L. and the inheritance of its pigment gland traits, Chinese J. Of Genetics, 1999,26(3):257~26437、祝水金、季道藩, 陆地棉不同色素腺体基因对比克氏棉子叶色素腺体延缓形成性状的遗传效应, 作物学报, 1999,25(5):585~59038、祝水金, 陆地棉抗黄萎病近等基因系的培育及其研究(修改稿), 中国棉花, 1999,26(3):39、祝水金, 棉花色素腺体和棉酚对棉铃虫抗药性的诱导作用(英), 未完成, 26(3):23~2440、祝水金、季道藩, 棉花离体根尖培养体系的建立, 棉花学报, 2000,12(6):288~29341、祝水金、季道藩、刘胜安、汪若海, 棉花色素腺体和棉酚对棉铃虫抗药性的诱导作用及其酯酶同工酶谱分析, 棉花学报, 2000,12(1):12~1642、祝水金, 棉花色素腺体和棉酚对棉铃虫生长发育和抗药性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2001,34(2):157~16243、祝水金、季道藩, 棉花幼苗和离体根系无性系的棉酚动态研究, 棉花学报, 2001,13(4):195~19944、房卫平、祝水金、季道藩, 棉花黄萎病菌与抗黄萎病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棉花学报, 2001,13(2):116~12045、祝水金、季道藩, 澳洲野生棉种子叶色素腺体延缓形成性状的遗传分析, 科学通报, 2001,46(2):132~13646、Zhu SJ, Ji DF, inheritance of the delayed gland morphogenesis trait in Australian wild species of Gossypium,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1,46(14):1168~117347、祝水金、季道藩, 色素腺体和棉酚对陆地棉茎尖培养的影响, 作物学报, 2001,27(6):737~74248、祝水金、季道藩、刘胜安、汪若海, 色素腺体和棉酚对陆地棉愈伤组织诱导和生长的影响, 科学通报, 2001,46(16):1380~138349、Zhu SJ, Ji DF, Effect of pigment glands and gossypol on somatic cell culture of upland cotton (Gossypium hirsutum),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1,46(23):1975~197950、祝水金、季道藩, 陆地棉花药迟熟突变体的选育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初报, 棉花学报, 2001,13(3):19351、Zhu SJ, Fan WP, Ji DF, Studies on the molecular marker assistant selection for Verticillium Wilt resistance in upland cotton (Gossypium hirsutium), 全国第二次植物基因组大学论文集, 2001年8月23~26日杭州52、任爱霞、胡家恕、祝水金, 棉花黄萎病抗性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棉花学报, 2002,14(5):273~27653、胡丹艳、祝水金, (亚洲棉×比克氏棉)F1双二倍体不育系的花粉败育机理研究[1], 棉花学报, 2002,14(6):330~33554、Zhu SJ, Fan WP, Ji DF, Studies on the molecular marker assistant selection for Verticillium Wilt resistance in upland cotton (Gossypium hirsutium)。, 棉花学报, 2002,14(增)55、祝水金、童旭宏、季道藩、房卫平, 久效磷杀虫剂对陆地棉黄萎病的诱发作用, 棉花学报, 2003年10月投出56、祝水金, 优质、多抗棉花新品种——浙905, 中国棉花, 2003,30(2):31~3257、丁亮、祝水金、胡丹艳、季道藩, 比克氏棉和司笃克氏棉色素腺体形态建成的组织结构观察, 棉花学报, 2003,15(1):17~2258、丁亮、祝水金、胡丹艳、季道藩, 司笃克氏棉()色素腺体的形态建成与棉酚动态研究, 作物学报, 2004,30(2):100~10459、房卫平、祝水金、季道藩, 陆地棉和海岛棉的黄萎病抗性遗传研究, 棉花学报, 2003,15(1):3~760、卢德赵、祝水金、钱前、王慧中、颜美仙、黄大年, BADH基因转化水稻方法比较, 中国水稻科学, 2003,17(4):323~32761、栾启福、祝水金, 陆地棉重组近交系HM188及其性状表现, 棉花学报, 2003,15(4):62、祝水金、汪静儿, 棉花抗草甘膦突变体筛选及其在杂种优势利用中的应用, 棉花学报, 2003,15(4): 227~23063、高燕会 祝水金 季道藩, 四种栽培棉合成的四元杂种F1细胞遗传学研究, 棉花学报, 2003,15(5): 259~26364、王世恒、祝水金、张雅、王艳芳, 航天搭载对茄子SP1生物学特性和SOD活性的影响, 核农学报, 2004,18(4)303~30665、祝水金、高燕会、房卫平、季道藩, 抗黄萎病低酚棉种质系中5629的选育与抗性机理研究, 棉花学报, 2004,16(5):307~31266、祝水金 Reddy Naganagouda蒋玉蓉 季道藩, 陆地棉子叶色素腺体延缓形成种质系的育成及其遗传研究, 科学通报, 2004,49(19):1987~199267、Zhu SJ, Reddy N, JiangYR, Ji DF, Breeding, introgression and inheritance of delayed gland morphogenesis trait from Gosspium bickii into upland cotton germplasm,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4,49(23): 2470~246768、Reddy N, Zhu SJ, Jiang YR, Tong XH. Pollen tuble pathway mediated genetic transformation of cotton. Proc. of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trategies for Sustainable Cotton Production – A Global Vision” I. Crop , India, 23-25, Nevember 、Zhu SJ, Jiang YR, Reddy N, Ji DF, Study on the introgression method for the delayed pigment gland morphogenesis gene from Gossypium bickii into Upland cotton (G. hirsutum),Plant Breeding, (2005, in press)70、蒋玉蓉 房卫平 祝水金 季道藩, 陆地棉植株组织结构和生化代谢与黄萎病抗性的关系, 2005, 作物学报, 2005,31(3)71、高燕会 祝水金 季道藩, 四个栽培棉种间的杂种F1细胞遗传学与亲缘关系研究,遗传学报, 2005, 32(7~8)72、Reddy N, Zhu SJ Patil VC, Planting to catch more sunlight, Leisa, 2005,21(1):773、马啸,祝水金,丁伟,张永强, 美洲商陆粗提物对烟草花叶病毒的控制作用,西南农业学服, 2005,18(2):168~171(四)出版著作1.遗传学实验指导(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主编)2.短季棉育种。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合著)3.植物生物技术。科学出版社出版,2004(合著)4.棉花遗传育种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合著)5.作物育种学(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合著)6.农业百科全书。作物卷。棉花。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合著)7.农作物种子生产和质量控制技术。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合著)8.当代世界棉业。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合著)9.无腺体棉育种与棉籽综合利用。农业出版社,1988(合著)
可以的 好的
自建所近五十年来,共取得科研成果50余项,其中获省部级以上奖励的39项。在遗传育种方面,先后培育出了鲁棉1号等近30个优良棉花品种(系)。其中鲁棉1号以其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优良特性,在全国曾累计种植过亿亩,创直接经济效益超过57亿元,荣获国家发明一等奖;近年来,将高新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在转基因抗虫育种研究方面又取得了重大研究进展,培育出抗虫杂交棉、常规抗虫棉、短季抗虫棉鲁棉研15号至鲁棉研38号三大类型24个系列抗虫棉花新品种,先后通过了国家和(或)省级审定,这些棉花新品种均表现高产、优质、抗病、高抗棉铃虫,目前推广应用面积占全省棉花总面积的80%以上。2008年,鲁棉研15、19、21和28号同时被选为国家黄河流域4个不同类型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的对照品种。2006~2009年,鲁棉研21号、鲁棉研28号先后被农业部确定为黄河流域主推品种。“高产稳产广适高效转基因抗虫杂交棉鲁棉研15号选育与产业化开发”200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同时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累计增加社会经济效益亿元。“转Bt Cry1A 基因抗虫棉品种选育和抗虫棉生产技术体系研究”2007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新增经济效益亿元。“转基因抗虫棉及种子生产的理论与技术体系研究与开发”2006年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棉花经济施肥的研究、抗虫棉害虫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技术、山东省四十万亩棉花亩产皮棉100公斤大面积高产开发、山东省棉花大面积综合高产技术研究与开发分别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编著、合著出版棉花科技著作20余部,每年发表科技论文30余篇,累计发表SCI文章20多篇。山东棉花研究中心注册有“鲁棉研”、“鲁壹”商标,其中“鲁棉研”商标2006年获得山东省著名商标称号;出版内部期刊《山东棉业》,开办有鲁棉研网站。
自己对号哈1、植物抗虫基因工程 在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下,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成功地人工合成和改造了植物抗虫害的Bt基因,获得了高抗棉铃虫的转基因棉花品种和品系。此外,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所、南京农业大学和山西省农科院棉花所等单位还以转基因抗虫棉为亲本,育成了一批抗虫能力在80%以上,单产比主栽品种高15%以上的转基因抗虫杂交棉组合。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虫棉花的育成和大面积推广应用,标志着我国转基因植物研究开始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 为了有效控制水稻害虫的危害,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和华中农业大学合作成功地获得了转Bt基因杂交水稻,对二化螟、三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毒杀效果达到95%。浙江农业大学(现已并入浙江大学)也成功地将Bt基因导入水稻早稻品种。目前转Bt基因抗螟虫水稻已进入环境释放阶段。中国科学院遗传所研制成功的转CpTI基因抗虫水稻也分别获准在北京、福建和山西进入中间试验和环境释放。此外,中国农业大学研制的转基因抗玉米螟玉米、复旦大学遗传所研制的转基因抗褐习虱水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和中国林业科学院林研所研制的抗虫转基因杨树也都进入环境释放阶段。 2、抗病基因工程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已成功地人工合成和改造了来自天蚕蛾的抗菌肽基因,并导入我国马铃薯主栽品种米拉,获得抗病性提高I∽Ⅲ级的抗青枯病的转基因株系,现已经农业部批准在四川省进行环境释放。目前抗菌肽基因已经供给国内10多家研究单位,进行抗水稻白叶枯病、马铃薯软腐病、花生和番茄的青枯病、大白菜软腐病、柑桔细菌性溃疡病、桑树和桉树青枯病、樱桃根肿病等抗细菌病基因工程研究。 白叶枯病也是危害水稻生产的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与国外合作研制成功的转Xa21基因抗白叶枯病水稻明恢63株系已分别在安徽省和海南省进行环境释放;华中农业大学和中国科学院遗传所研制的转Xa21基因抗白叶枯病水稻也分别进入中试阶段。 真菌病也是严重影响农作物生产的一类病害。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等单位合作,成功地克隆和修饰了植物来源的几丁质酶基因和葡萄糖氧化酶基因,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分别将这两个基因导入棉花,获得了抗黄萎病和枯萎病和枯萎的转基因棉花,这些株系在病圃中表现良好,现已进入中试阶段。 在抗病毒的基因工程方面,国内也取得了很好进展。北京大学克隆了烟草花叶病毒TMV、黄瓜花叶病毒CMV、马铃薯X病毒等中国株系以及水稻矮缩病毒的外壳蛋白基因,研制成功的抗黄瓜花叶病毒甜椒和番茄都已经分别在云南和福建进入中试或环境释放。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研制的转基因抗条纹病毒花生、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育成的抗芜菁花叶病毒白菜和新疆农科院核技术生物技术所获得的抗黄瓜花叶病毒转基因甜瓜都已分别进入中试。此外,国内一些研究单位还获得了抗环斑病毒(PRSV)的番木瓜,抗黄矮病和黄花叶病毒的小麦等抗病毒病的基因工程植株。
水稻 病毒外壳蛋白基因
1.《联邦德国农业中的合作社》,《农业经济》.《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制约因素》,《农业经济》增刊1,.《从折旧基金的使用看企业规模经营效应》,《沈阳农业大学学报》.《试论国家对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辽宁省首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东北工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5.《试论我国农业保险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辽宁省首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东北工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6.《关于国家对粮食市场宏观调控的思考》,《农业经济》.《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家粮食储备》,《市场经济与农村发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8.《粮食经营市场化与国家宏观调控》,市场经济与农村发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9.《辽宁农村经济股份化若干问题的探讨》,辽宁省1993年农业经济学会优秀论文10.《辽宁省农村经济股份化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初步探索》,《农业经济》.《农村企业股份化的意义与模式选择》,《改革之声》.《农业政策执行中的失真问题》,《经济纵横》.《将农业保险纳入国家农业保护政策体系》,《中国农村经济》.《农业保险与农业保护》,《农业经济》.《论农业保险与国家的宏观政策调控》,《市场经济与政府职能》,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年版16.《农村经济股份化过程中的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农业经济问题》.《中国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的调整》,辽宁省1995年农业经济学会优秀论文18.《通货膨胀不是由农产品供给不足造成的》,《中国党政干部论坛》.《论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农业经济》.《通货膨胀不是由农产品供给不足造成的》,《农村经济文稿》.《论农产品供给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辽宁省第二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22.《论农业保险与农业保护》,《农业保险:理论、经验与问题》,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版23.《初论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农业经济》.《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合作制》,《经济纵横》.《农产品涨价的原因在农产品供给之外》,《经济纵横》.《论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迈向21世纪的中国农业》,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版27.《论中国棉花产销政策的改革与市场体系的建立》,《中国农民与农村经济发展》,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年版28.《论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的评估》,《中国农民与农村经济发展》,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年版29.《棉花产销必须实行市场取向的政策》,《调研世界》.《论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的评估》,《经济纵横》.《乡镇财政体制改革滞后是农民负担加重的根本经济原因》,《农业经济问题》.《论农业教育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其经济利益向农业的流淌》,《市场经济与区域发展》,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33.《论农业教育与其经济利益向农业的转移》,《农业经济问题》.《中国棉花市场产销市场取向的政策改革》,《经济纵横》.《论农业税收与其农业经济利益的转移》,《调研世界》.《论农业政策性银行与其向农业的经济利益转移》,《调研世界》.《对我国水资源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分析》,《调研世界》.《可持续发展将是21世纪中国农业和农村的主体》,《理论视野》.《现代农业营造什么样的未来》,《中国改革》,.《农产品贸易自由化与发达国家农业保护政策的改革》,《调研世界》.《世界农业对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21世纪中国农业发展战略》,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版42.《世界农业对农业经济结构的影响》,《21世纪中国农业发展战略》,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版43.《世界农业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影响》,《21世纪中国农业发展战略》,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版44.《Liberalism of Agricultural Trade and Reform of Agricultural Protective Policy》,2000年德国柏林国际农经学者年会提交论文45.《中国猪肉国际竞争力分析》,韩国农村经济研究院,.《中国鲜香菇遭受日本“寒流”》,中央电视台7频道《致富经》,.《农业的家庭经营与农业合作》,“第十个五年计划”发展战略电视系列片《农业农村农民》,《新华音像中心出版》2001年版48.《国外农业财政政策与农业金融环境比较研究》,《世界农业问题研究》(第四辑),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版49.《中国贫困地区县乡财政不平衡对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熵的分析》,《WTO与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版50.《中国出口猪肉产品关键在质优》,《中国畜牧报东方畜牧周刊》.《发挥比较优势提高畜产品国际竞争力》,《农民日报》.《农产品名牌的塑造与其市场竞争力的提高》,《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欧盟农业金融环境的演变》,《农村金融研究》.《中国农村居民储蓄现状及其成因研究》,《调研世界》.《中国农业财政支出的政策取向》,《河北学刊》.《中国天然橡胶业国际竞争力分析》,《中国农垦经济》.《中国肉类产品安全卫生与质量标准的国际比较》,《WTO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The Progress of Poverty Alleviation in China: Experience, Problems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Asia—Pacific》Meeting of the Advisory Panel on the ESCAP/UNDP Initiative to Support the Achievement of the Millennium Goals in Asia and the Pacific Region, ECONOMIC AND SOCIAL COMMISSION FOR ASIA AND PACIFIC , Bangkok59.《中国农业信贷对农业产出绩效的实证分析》,《中国农村经济》.《中国贫困地区县乡财政不平衡对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影响程度研究》,《中国农村观察》.《中国农业信贷供给的区域分析》,《调研世界》.《结构调整要效益优先——我国各省市区主要农产品综合比较优势分析》,《农民日报》第八版.《农村税费制度改革的经济诱因》,》,《农村经营管理》.《论农户与涉农企业的契约关系》,《小康社会与农民、农业、农村》中国农业出版社.《肉类产品质量安全分级系统的国际比较》,中国畜牧报《东方畜牧周刊》.《中国鸡肉国际竞争力的国际比较分析》,《探索 交流 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中国奶类产品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我国粮食主产区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比较优势分析》,《新疆农垦经济》.《农村外出劳动力经济地位获得初探》,《农村经济》.《农民进城就业的成本收益与行为特征研究》,《农业经济问题》.《WTO规则下国际农业政策的发展趋势》,《调研世界》.《影响中国农户借贷需求的因素分析》,《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县乡财政运行机理研究》,《中国农业经济评论》.《非贸易壁垒与农产品贸易》,《农业科技管理》.《WTO规则下发达国家农业保护政策的调整》,《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消费需求的定量研究》,《农村经济》.《假冒伪劣市场的经济学分析》,《统筹城乡发展深化农村改革》中国农业出版社.《乡镇企业资本密集型增长及其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分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水禽肉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中国地区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变动分析》,《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技术经济问题研究》气象出版社 81.《中国城市化滞后及其对农民就业影响》,《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技术经济问题研究》气象出版社.《中国禽肉出口面临的技术壁垒及对策分析》,《中国禽业导刊》.《农业市场化过程中的信用问题分析》,《中国禽业导刊》.《论法律风险与畜产品生产者的质量安全选择》,《中国禽业导刊》.《关于粮食直补政策所引发问题的思考》,《经济快讯舆情》.《The theories, methods and demonstrations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research for China’s meat products》,Workshop on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EU and Israel, in Beijing87.《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水平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长远战略》,《北京郊区现代化发展论坛论文集》.《国家粮食安全与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增长》,《河南商丘粮食主产区国家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高层论坛》.《调控粮食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人民论坛》.《The theories, methods and demonstrations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research for China’s meat products》,《百年农经》中国农业出版社,.《中国农村居民储蓄动机分析》,《农村金融研究》,.《国际棉价与中国棉价的相关性及因果性分析》,《价格理论与实践》,.《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的理论、方法与进展》,《调研世界》,.《农民工工资现状及其微观影响因素分析》,《和谐社会与农村发展》中国农业出版社,.《内蒙古农户与牧户消费需求比较》,《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中国家禽业发展中的信用问题及建议》,《中国禽业导刊》,.《农民工的出现及其对社会经济的贡献》,《现代管理科学》,2005增刊98.《关于建立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机制的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05增刊99.《汽车消费信贷风险分配路径探析》,《现代管理科学》,2005增刊100.《新阶段农业政策性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学术前沿》,.《中国豆粕期货市场功能发挥的实证分析》,《中国畜牧杂志》,.《论公司与农户之间信用关系的治理》,《农业经济》,.《WTO框架下国外农业政策选择倾向比较》,《世界农业》,.《中国农村居民储蓄行为影响分析》,《中国农村经济》,.《人力资本对农民非农业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中国农村观察》,.《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与监管》,《中国牧业通讯》,.《国外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机制的发展经验及借鉴》,《世界农业》,.《畜产食品质量安全:理论分析与对策思考》,《中国食物与营养》,.《食品安全政府管制目标探讨》,《中国食物与营养》,.《畜产食品质量安全的消费者行为分析》,《2006中国食物与营养高层论坛论文集》,.《我国畜产品生产中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分析》,《农业环境与发展》,.《食品安全的风险分析》,《中国禽业导刊》,.《以德为先,用心做事-对德青源的调查与分析》,《中国禽业导刊》,.《欧盟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概述》,《新农村》,.《对农产品标识制度的思考》,《新疆农垦经济》,.《人力资本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中国农业经济评论》,.《农业标准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主旋律》,《农业工程技术新农村建设专辑》,2007创刊号118.《The Poverty Reduction in Rural China:Policies, Experiences and Challenges》,Regional workshop on pro-poor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hoices, coalition of the rural poor,and strategic thrusts in Asia and the Pacific,March 13~16, 2007, Seoul, Korea119.《中国国定贫困县财政不平衡对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影响的熵值分析》,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与布鲁金斯研究所沃尔芬森发展中心联合研讨会,中国大规模减贫决定因素与基本经 验的再认识:进程、效果及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2007年6月20日,中国北京120.《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与发展战略》,第十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现代农业高峰论 坛,2007年5月23日,中国北京121. 《中国猪肉价格短期波动及其原因分析》,《农业经济问题》,. 《中国猪肉价格的循环波动与影响因素分析》,《中国禽业导刊》,. 《中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原因与对策探讨 》,《中国畜牧杂志》,. 《中国农村经济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基本经验与政策集合 》,《调研世界》,.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社会养老保险的替代效应分析 》,《新疆农垦经济,. 《消费者乳品购买行为与支付意愿分析——以北京市居民为例 》,《中国食物与营养》,. 《基于质量安全的生猪生产者认知与生产行为分析——以山东省某市的调查为例 》,《调研世界》,. 《基于质量安全的检疫人员对生猪及猪肉检疫的认知与行为分析 》,《中国畜牧杂志》,. 《山东省农村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 》,《农村经济》,. 《中国与国际市场棉花价格波动特征及趋势探讨 》,《中国物价》,. 《市场开放以来中国棉花价格周期性波动分析》,《价格月刊》,. 《相机抉择的棉花滑准税政策效应分析 》》,《新疆农垦经济》,.《我国棉花短期价格波动研究——基于时间序列 》,《技术经济》,.《我国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农村居民生活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技术经济》,.《中国肉羊生产的区域优势分析与政策建议》,《农业现代化研究》,双月刊,.《我国羊肉产品国际竞争力之分析》,《国际贸易问题》,.《基于虚拟水视角的东北粮食作物发展战略分析》,《技术经济》,.《我国羊肉贸易及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农业经济问题》,.《中国大豆批发价格波动规律研究——基于garch模型》,《技术经济》,.《都市型现代肉羊产业发展的困境与出路》,《当代畜牧》,2009增刊141.《消费者对猪肉质量安全的关注程度与认知行为分析》,《第十届全国畜牧经济理论研讨会暨首届中国畜牧业发展论坛论文集》,.《从市场主体与监管机制看畜产食品质量安全》,《科学时报》,.《从人类发展指数与幸福感的比较看社会发展指标的完善》,《统计与决策》,. 《基于自然禀赋的肉羊产业集聚分析》,《技术经济》,.《虚拟水贸易理论及其政策化研究进展》,《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中国畜牧业生产结构的区域差异分析——基于资源禀赋与粮食安全视角》,《资源科学》,.《基于VAR模型的国产大豆和豆油市场价格传导研究 》,《农业技术经济》,.《中国肉类产品出口波动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国际经贸探索》,.《收入变动与城镇居民畜产品消费的实证分析》,《消费经济》,双月刊,.《中国畜产食品出口波动的实证分析--基于需求、结构与竞争力的三维视角》,《中国农村经济》,.《品牌信任对消费者食品消费行为影响的分析——以羊肉产品为例》,《中国农村观察》CSSCI,中文核心,.《世界羊肉生产与贸易趋势分析》,《中国国情国力》,.《基于环境修正的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度量》,《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CSSCI核心期刊,.《中国城市居民户外食品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一对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的调查为例》,《内蒙古社会科学》,CSSCI,核心期刊,.《我国城镇居民畜产品消费问题分析》,《晋阳学刊》,CSSCI核心期刊,.《我国肉羊价格变动趋势及其影响分析——对2006—2010年羊肉价格波动的思考》,《价格理论与实践》,CSSCI核心期刊,.《中国肉羊生产空间布局变动的实证分析》,《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中国肉鸡养殖业价格传导机制研究》,《统计与决策》,CSSCI,.《中国肉羊产地移动的经济分析——从自然布局向经济布局转变》,《农业现代化研究》,核心期刊,.《我国肉羊产业发展的新特点》,《农村养殖技术》,.《论中国肉羊产业发展动力机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当代畜牧,2011增刊162.《北京向城乡一体化行进》,《数据》,社科类一级期刊,.《西部大开发中地理标志畜肉产品的消费行为分析》,《经济问题探索》,CSSCI核心期刊,.《我国乳制品的国际竞争力及影响因素分析》,《国际贸易问题》,CSSCI, 1.《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专著,辽宁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2.《农业政策原理》,编著,主编之一,山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3.《市场经济基础知识》,编著,主编之一,专利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4.《外国农业经济》(第三版),编著,参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年版5.《农业经济学》(第四版),编著,参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版6.《农业综合技术知识自学指南》,编著,主编之一,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7.《乡镇企业经营管理学》,编著,参编,农业出版社,1991年版8.《中国农村贫困、公共财政与公共物品》,专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2月版9.《农业政策原理》,编著,主编之一,山西经济出版社2004年2月第二次修订版10.《农业经济学》,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版11.《农业经济管理教程》,编著,主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年12月版12.《农业政策学教程》,编著,副主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年11月版13.《WTO规则下中外农业政策比较研究》,专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3月版14.《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专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该著作同时被列入“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的中国经济问题丛书),该著作于2008年7月获得第十五届“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优秀著作三等奖;该著作于2008年9月获得“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6年8月版15.《新农村:生活宽裕》,编著,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16. 《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与现货市场关系研究》,编著,主编之一,科学出版社,该著作同时被列入“华夏英才基金学术文库”,2008年6月版17. 《中国肉羊产业发展动力机制研究》(专著),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国肉羊产业集聚与其地理标志保护》(专著),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北京市食品追溯体系的利益主体与监管机制研究》(专著),中国农业出版社,教学--教学与研究生培养教学曾为本专科学生主讲的课程有:《农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经济学说史》、《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乡镇企业经营管理学》、《农业保险》、《保险概论》、《西方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等,现为经济管理学院本科生主讲《农业经济学》,为经管学院硕士生主讲《农业经济管理专题》、《发展经济学》,为经管学院博士生讲授《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
(1)棉花供给减少,供给曲线向左移动,价格上升(2)棉花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价格上升(3)替代品价格下降,棉花需求减少,需求曲线向左移动,价格下降(4)国外棉花生产产量增加,棉花进口,供给增加,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价格下降
网上找的,仅供参考!!!!!!!!!!!!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国际贸易摩擦进入了结构性变化的新时期,各主要经济体之间贸易摩擦不断增加。如何把握国际贸易摩擦的发展趋势,调整中国国际贸易持续发展的外部环境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课题。本文通过阐述巴西—美国棉花贸易争端的基本过程,提出了中国在今后的国际贸易理论研究与实务操作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因此,本研究将对中国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关键词:棉花补贴 贸易争端 启示Trade Dispute on Subsidies on Upland Cotton between Brazil and USA and Revelation for ChinaAbstract: Recently, trade dispute of the world become more and more, and structural changes has taken place in trade dispute. How to comprehend the trend of trade dispute? How to adjust the exterior environ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for china? These urgent problems have been put forth and should be solved immediately.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procedure of the upland cotton trade dispute between Brazil and USA, and puts forward some issues, which can be used to dispose international trade relation for China. In short, this article helps to facilita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na international words: Subsidies on upland cotton, Trade dispute, Revelation一、问题的提出棉花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是巴西和西非等发展中国家重要的出口产品之一。然而,发达国家实施的棉花补贴政策严重扭曲了世界棉花贸易,并使得其他棉花主要生产和出口大国深受其害,棉花产业发展和小农户生存处境艰难,在一个各种选择都非常有限的地区尤其如此。在上述背景下,巴西与美国之间爆发了棉花贸易争端。2002年11月,巴西就美国的棉花补贴问题向美方提出磋商要求,试图说服美国削减,甚至是完全取消棉花补贴,但遭到美国的拒绝。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美国农业法,美国政府对棉花的补贴政策要持续到2007年。这意味着如果巴西不能解决这一问题,它将蒙受更大的损失。为此,巴西政府于2003年9月要求世贸组织成立专家组调查美国棉花补贴问题。根据巴西的起诉,世贸组织于2004年4月初成立了WTO专家组。经过几个月对证据复核,2004年6月18日,WTO争端解决机构做出正式裁决,认定美国棉花补贴违反了WTO规则,并在裁决报告中指出,美国政府凭借补贴保持了棉花产量和出口增长,人为降低了国际市场棉花价格。由于此次贸易争端是WTO(包括GATT)历史上第一次针对“绿箱”政策的争端,也是第一次将“严重损害”规则应用到农业补贴问题上的争端。因此,深入分析此次贸易争端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WTO规则,以及对于思考和调整我国的农业及其他产业政策,回应一些WTO成员对我国棉花补贴或其他问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详细阐述巴西—美国棉花贸易争端的基本过程,重点关注巴西提供的证据和世贸组织裁决;第三部分是此次棉花贸易争端给中国的启示。二、巴西—美国棉花贸易争端的基本过程(一)巴西的申诉理由根据WTO规定,一国要申诉另一国补贴违反规则时,必须提供以下二个方面的证据:(1)被投诉国是否采取了违反WTO规则的行为;(2)被投诉国的行为是否对申诉国造成了实质性损害。针对美国棉花补贴问题,巴西首先列举了美国棉花补贴违反WTO规则的证据,其次举证了巴西因此而受到的实质性损害。1.美国棉花补贴违反WTO规则的证据巴西指控美国政府的如下几个棉花补贴政策违背了WTO的相关规则,或是违背了美国政府对WTO所作的承诺 :(1)生产灵活性合同支付(PFC)和直接支付(DP)PFC是根据1996年美国的FAIR法案设立。它规定,1996年至2002年生产者可基于7种农产品(包括棉花)的基期种植面积和产量获得补贴。生产者在基期种植面积上可选择种植任何农作物,但是如果种植水果和蔬菜,补贴将全部或部分取消。DP是根据2002年FSRI法案设立。它规定,2002年至2007年生产者可基于9种农产品(包括棉花)的基期种植面积和产量获得补贴。补贴额与农产品的价格无关,由法律确定为每磅美分。直接支付作为生产灵活性合同支付的延续,但允许生产者选择计算基期种植面积的方式,其他限制条件不变。巴西认为,上述两项补贴只是符合WTO“绿箱”政策的某些标准,而不是全部标准。因为按WTO规定附件2第6款中关于不挂钩收入支持的规定,不能依据基期后任何一年从事生产的类型进行补贴支付。然而,美国有关这两种补贴的法律规定,在合同种植面积上可种植除水果和蔬菜以外的任何农产品,否则获得的补贴将被削减或取消。因此这并不足以说明美国棉花补贴属于“绿箱”政策。(2)反周期支付(CCP)和市场损失资助支付(MLA)CCP由2002年美国的FSRI法案设立,获得补贴的种植要求与直接支付相同。补贴额为“有效价格”与每磅美分“目标价格”之间的差额。MLA是美国在1998年至2001年间,根据单独立法向生产者提供的临时紧急和辅助补贴,以弥补低价造成的损失。该支付只适用于根据生产灵活性合同支付接受补贴者。巴西指出,上述两项补贴是以生产灵活性合同支付为基础的,它与PFC和DP一样违反了WTO的规定。(3)销售性贷款项目(MLP)。对棉花提供的MLP始于1986年,延用至今(经过几次修改)。美国政府通过该项目向棉花生产者提供无追索贷款,贷款价格为每磅美分左右,以棉花预期收获为抵押。这种贷款可弥补生产者的生产成本,使生产者不必一定在收获时低价出售农产品。在贷款到期时,偿还价格是“经调整的世界市场价格”与“原贷款价格加利息”中较低者 。巴西认为,美国新农业法案调高了MLP的贷款补贴率,规定棉花补贴率为美分/磅,较1996年调高美分/磅,目的是为了避免过低的市场价格对棉花生产者的收入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它一方面鼓励了棉农在棉花市场价格持续低迷的条件下扩大种植面积,另一方面与其他补贴项目共同提高了补贴额度,使整个补贴水平超过1992年度的支付水平。(4)出口信贷担保(ECG)。美国农业部通过政府所有的“农产品信贷公司”提供出口信贷担保,主要是向进口国提供金融支持,支持有外汇困难的国家进口美国农产品。它包括出口信用保证项目(GSM-102和GSM-103),供应商信用担保项目(SCGP),设备担保项目(FGP)。其中,前者用得最多。巴西指出,ECG等同于出口补贴,因为当国外棉花购买者无法取得信贷支持时,美国棉花出口受阻。然而,这与美国承诺不对棉花出口补贴是相矛盾的。据测算,2002年美国通过GSM102、GSM103和SCGP项目对包括棉花在内的多种出口商品提供了亿美元的出口信贷,2003年则提供了亿美元。(5)第二步支付(Step 2)。它是美国自1990年以来专为棉花设计的补贴项目,根据FSRI法案,美国国产棉花的国内使用者和出口商凭购买记录,在美国输北欧棉花报价(USNE)连续4周超过北欧价格(NE) ,而经调整的世界价格(AWP)不超过销售贷款价格134%时,可获得差价补贴。巴西认为,这项支付的目的是保证美国棉花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及鼓励美国内棉纺企业多使用本国棉花。其关键点在于当棉花国际市场价格低于美国国内市场价格时,美国棉花使用者和出口商接受补贴之后,仍然有利可图。按照WTO补贴协定第(a)条款,上述补贴构成了禁止性补贴。2.巴西棉花产业受到实质性损害的证据如果上述事实成立,那么对巴西来说具有决定意义的问题就是要提供证据,证明其棉花产业受到了实质性损害。对此,巴西提供了以下证据。(1)美国的补贴政策致使美国棉花种植面积扩大巴西利用美国农业部公布的数据算了二笔帐。第一笔是证明美国棉花生产成本高于棉花市场价格。自1999年8月至2003年7月,与生产成本相比,美国棉花生产者价格大约要低77%。第二笔计算美国棉农的利润。在1997年至2003年间,美国平均每公顷棉花累计产生的全部市场收入比全部累计生产成本低美元。而与此同时,平均每公顷棉花累计接受政府补贴大约2471美元。因此,如果按市场价计算,美国棉农每公顷棉花6年累计才获得美元的“利润”。从理论上来说,如果棉花生产成本高,利润低,则种植面积会不断缩减,然而,美国的事实却相反。在大量补贴情况下,美国棉花种植面积照样稳步增长,即使世界棉花市场价格低迷也不例外。巴西在指控报告中称,1999、2001和2002年三年世界棉花价格下降,尤其在2002年初价格跌到64美分/公斤,为近20年来平均价格的40%。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三年美国棉花种植面积却在不断增加。从1999年的530万hm2增加到2000年的591万hm2,接着又增加到2001年的619万hm2,截止2002年面积为627万hm2。(2)美国的棉花补贴政策已对巴西的棉花产业造成了实质性损害其依据主要有三:其一,1999年8月至2003年7月间,美国为棉农提供了约125亿美元的巨额补贴,从而使其保持了世界第二大棉花生产国和最大出口国的地位。从1998/1999年度到2002/2003年度,美国棉花国际市场占有率由17%提高到42%,三年内增加了25个百分点。然而,象巴西这样低成本、具有竞争力的国家反而失掉了相应的国际市场份额,甚至是由过去的棉花净出口国变成现在的净进口国。其二,棉花是巴西的重要经济支柱。巴西是世界第三大棉花生产国,棉花在巴西出口产品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近年来棉价下降造成了巴西“棉花危机”。许多棉农被迫改种其他作物,靠采摘棉花为生的人涌向大城市,造成大量农村人口失业以及其他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其三,不考虑其棉花国际市场份额的丧失,仅世界棉花低价就导致巴西棉农损失近亿美元。(3)许多相关研究认为美国的棉花补贴政策影响了世界棉花产业巴西在报告中称,虽然不同的研究者所得结论有所差异,但是他们都存在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认为美国的补贴对棉花生产、出口和价格具有明显的影响。譬如,担任巴西政府顾问的专家丹尼尔·萨姆纳用计量经济模型估计了美国政府补贴对棉花生产、价格和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999年至2002年间,如果没有美国政府的补贴,美国棉花出口将要减少41%,而且世界棉花价格将要平均提高,或是每公斤提高美分。此外,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1CAC)、世界银行(WB)、国际货币基金会(1MF)的研究指出,世界棉花低价格导致了大约9万棉农生活水平下降到贫困线以下。(二)争端裁定及其美国对裁定的态度根据巴西的起诉依据和美国的辩护,世贸组织专家组2004年6月18日做出正式裁决 。其主要内容如下:(1)美国的直接支付计划、生产灵活性合同支付计划及其相关的法律不适用于“和平条款” 。(2)美国的棉花补贴水平超过了1992销售年度中确定的支持水平,不符合“和平条款”。(3)美国出口信贷担保属于出口补贴,违反了“和平条款”的第8条规定。(4)美国2002年农业法对棉花出口商提供的直接支付属于补贴协定第(a)及条规定的出口补贴,受农业协定第条(a)款规范,这与美国在农业协定第条和第8条项所承诺的义务不符。与此同时,第二步支付属于补贴协定第和条所规定的出口补贴和进口替代补贴,为禁止性补贴。(6)美国的营销贷款支付、第二步支付等补贴明显压低了国际市场上的棉花,并严重损害了巴西利益。针对WTO做出的裁决,美国贸易代表发言人在日内瓦发表书面声明,表示将认真研究上诉机构的报告,并与国会和农业界密切合作制定下一步措施。需要指出的是,虽然WTO裁决并不具有国内法律同等效力,但面临国际压力,美国承认了裁决的合法性,更何况美国也一直督促别国尊重WTO裁决。诚然,美国表面上承认了事实,但是这并不代表美国会立即取消补贴,我们有理由认为美国取消棉花补贴仍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因为美国会以此作为与其它几大贸易强国谈判的杠杆,说服它们也减少对本国的补贴,甚至成为在其他方面谈判的筹码,以保证美国的利益。否则,它就有足够的理由来维护自己的立场。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美国在棉花补贴争端败诉后不久,向世界贸易组织申诉,要求该组织就欧盟对空中客车公司提供补贴政策展开调查。三、对中国的启示巴西—美国棉花贸易争端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巴西取得胜诉本身,更重要的是它对于思考和调整中国的产业政策,处理一些贸易争端,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以下启示包括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两个层次。第一,掌握充分证据,熟悉游戏规则。如果说谈判需要技巧,那么解决贸易争端更多的是需要证据和对相关规则的熟悉。在这次棉花贸易争端中,巴西之所以能胜诉,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掌握了美国补贴政策及其相关数据,并且熟悉和适当运用世贸组织规则。需要指的是,巴西引证的许多数据都来自于美国农业部。这一点对我们来说尤为值得借鉴。第二,新一轮谈判的进展,将受到深刻的影响。新一轮谈判后协议条文的确定,将更为精准、明确和全面,而且达成协议的过程将更为繁复。中国可根据自身现有政策或将来可能的政策,决定自己的谈判立场。第三,中国在确定和执行农业补贴政策时,要注意与现有世贸组织规定衔接好,并预见到新一轮谈判可能达成的协定规定。按照目前的标准,中国目前实行的所有补贴,包括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补贴等等,均不属于“绿箱”补贴。随着新一轮谈判的进展,可能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第四,建立预警应急机制。由于中国在国际贸易中具有大国效应,所以随时都有可能与别国产生贸易摩擦。对中国来说,要切实运用好国际通行规则,做好维护国内产业安全的基础性、前瞻性和预防性工作,并建立和完善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其主要内容应包括:监测国际经济发展变化、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和国际服务贸易异常情况,并分析其对国内相应产业已经造成或是未来可能造成的影响;与此同时,分析国内产业发展对别国产业已经造成或未来可能造成的影响。譬如,一些世贸组织成员国指责中国存在棉花补贴问题,对此,我们就应当积极组织力量,做好相应的研究工作,以具体的数据和事实说话,证明中国棉花没有补贴问题。第五,注意国际贸易中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这种效应包括三方面:(1)产品上的扩散。它是指既然棉花补贴可以产生争端,那么其他农产品同样也可,譬如大豆。以同样的逻辑,争端也可针对非农产品。事实上,近来中国纺织品贸易争端的由来与之不无关系。(2)国别上的扩散。它是指任何两个有利益往来的国家间都有可能发生争端,而不论国力大小。譬如,尽管在世贸组织争端中第三方权力有限,但作为西非的最不发达国家的贝宁以第三方身份加入到这场争端中,使专门委员会不得不充分考虑其主张。再者,以中国纺织品贸易争端为例,首先是美国向我国发难,紧接着的是欧盟等国家。(3)争端内容上的扩散。它是指争端将不仅局限于某些热点,如倾销、补贴等,其他方面照样有可能成为争端的焦点。因此,我们要对国际贸易作一个更为全面和详尽的分析。第六,产品多样化研究。从长远来看,任何一种产品(或服务)都不是贸易争端的绝缘产品,都有可能在国际贸易中发生摩擦,因此,我们不仅要关注那些易受进出口影响、以及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产品,而且要注意那些规模虽小,但涉及国计民生或是目前尚属幼稚但有发展前途的产业。
100分就想让别人替你做这个啊,大哥?100元人民币也难雇到人吧.
新疆棉花生产情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边陲,跨东经73°40′-96°23′,北纬34°25′-49°10′,总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国土的六分之一强。横亘新疆中部的天山把它分为南北两半,习惯上称天山以南为南疆,天山以北为北疆。由于新疆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它拥有了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全年日照时间平均为2600-3400小时、积温为3000-4000℃。棉花是一种好热喜光的作物,其生育在120天到145天之间,新疆长时间的日照,充足的积温以及长无霜期给棉花的生长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因此,自古以来新疆就是棉花种植之乡。但是,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后到改革开放之初棉花生产一直处于低水平、不稳定的状态。29年间,棉花年产量从5100吨增加到万吨,增长速度较慢。随着改革开放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特别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提出实施优势资源转换并确立“一黑一白”的发展战略以后,各地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棉花产业,棉花生产开始出现快速发展的强劲势头。棉花种植面积从1978年的226万亩增加到2005年的1736万亩,增长倍,产量已经达到了185万吨,增长倍。表1 1955年以来新疆棉花产量情况年份(年)19551978320042005产量(万吨)在新疆有的地块已经连续种植棉花二十年了,依然还在继续种植棉花,病虫害控制的也好,棉花的单产、品质还在不断提高。自治区通过推广应用高密度栽培、宽膜覆盖、膜下滴灌等新技术,使棉花亩产由上世纪80年代的70公斤提高到现在的106公斤以上。目前,棉花已成为新疆最大宗的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占当年农作物总播面积的50%以上。面积占全国的四分之一,产量已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新疆棉花在品质、商品量、调出量、总产、单产等方面均居全国首位,年调出商品棉125万吨以上。至此,新疆已成为我国最大的优质商品棉生产基地。新疆棉花虫害由于新疆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气候特点,棉田主要害虫的发生为害特点与内地差异很大。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是棉田主要害虫[1,2]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棉蚜综合防治技术措施的推广应用,通过消灭越冬蚜源减少发生基数、隐蔽施药、点片涂茎、保护利用天敌等一系列防治手段的运用,棉蚜为害得到了有效控制。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ubner)上升为棉田主要害虫,尤其南疆发生面积逐年扩大,为害程度逐年加重。为了保护桑蚕、减少污染,棉铃虫的防治多采用杨枝把诱蛾、人工捉虫、挖蛹等方法,但是这些技术措施也不能完全控制它的爆发。棉叶螨(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tarinus Boisduval,截型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us Ehara,土耳其斯坦叶螨Tetranychus turkestani Ugarov et Nikolski)繁殖力强,气候适宜年份短期内可猖獗为害,也是新疆棉田重要害虫之一。但在新疆,多种天敌如食螨瓢虫、捕食螨、捕食性蓟马、小花蝽等,数量很大,对棉叶螨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3]。转Bt基因抗虫棉由于棉铃虫是棉花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一般年份因其危害造成棉花减产10%-15%。1990年以来,我国棉铃虫连年大暴发,仅1992年全国发生面积达×106hm,造成全国棉花总产损失30%以上,严重地区损失达50%以上,直接经济损失逾百亿元。近年来,由于连年多代使用剧毒化学农药,不仅增加植棉成本而且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同时棉铃虫的抗药性也明显增强,导致防虫难度加大,严重地阻碍了棉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为解决制约棉花生产稳定发展的这一世界性难题,国内外相继应用生物工程技术和常规育种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转基因抗虫棉的育种研究。1988年美国孟山都(Monsanto)公司获得转Bt基因棉花,1995年末,美国农业部(USDA)、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和环保局(EPA)先后批准转Bt基因抗虫棉在美国国内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利用。1997年,中国农业部批准了转基因抗虫棉在河北、河南、江苏、新疆和辽宁5省(自治区)进行释放,在山东、山西、安徽和湖北4省进行商品化生产。2002年全球棉花总面积在3 400万hm ,有20%或者680万hm 种植转基因棉花,其中单价Bt基因棉花240万hm 。转基因棉花的种植面积仅次于大豆(3 650万hm)和玉米(1 240万hm ),中国种植转基因作物的面积为2l0万hm(4%),比2001年增长40% ,基本全为转Bt基因棉花,占中国棉花种植面积(410万hm)的51%[4]。自1997年以来,新疆每年转Bt基因抗虫棉的种植面积为70万亩左右,主要集在南疆的库尔勒、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哈密地区等。1. 新疆转Bt基因棉花及非转基因棉花情况调查据报道,转Bt基因抗虫棉能够减少农药使用量,增加净收益 [5-9]。新疆是我国最大的棉花种植基地,其产量占全国产量的1/4强,占世界的8%。为了弄清转Bt基因抗虫棉在当地的种植情况、给农户带来的实际利益,作者于2006年4月到哈密市做了调查。 调查地情况概述 哈密市哈密是新疆通向祖国内地的门户,地理坐标为东经91°06′33〃—96°23′00〃,北纬40°52′47〃—45°05′33〃,平均海拔米。哈密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气候特征“南热北凉”。总面积万平方公里,占全疆总面积的9%。总人口51万人。地区辖哈密市、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和伊吾县,设有38个乡(镇)。区域内驻有吐哈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新疆哈密煤业集团公司、兵团农十三师、哈密铁路分局、新钢集团雅满苏铁矿等21家中央、自治区单位,其人口占全地区总人口的39%。全地区可利用土地资源非常丰富,其中可垦地500万亩,已开垦110万亩。哈密绿洲热量丰富,日均>0℃的积温4450—4650℃;≥10℃积温4073—4300℃,适宜种植春小麦、玉米、棉花等作物。全年日照时数平均3358小时,热资源非常充足。但不足之处是全年热量分配不均,在棉花生育期出现中间高,两头低趋势。在播种-出苗期温度偏低,有倒春寒现象,吐絮期气温下降快,有霜冻现象。哈密盆地干燥少雨,昼夜温差大,一般在16℃左右,无霜期182天,有利于哈密瓜、葡萄、大枣等干旱区瓜果类生长期中的糖份积累,是重要的瓜果产地。表2 海拔及光热资源地 区平均海拔(米)地理坐标年平均温度(℃)年均大于0的积温(℃)年均大于10的积温(℃)年平均日照时间(小时)哈 密 市东经91°06′33〃-96°23′00〃北纬40°52′47〃-45°05′33〃 哈密市棉花种植情况哈密市温度较石河子及新疆其它地方都高,而降雨不多,因此特别适合害虫特别是棉铃虫的繁殖及生长,因此虫害发生较为严重。为了防治病虫害,达到保产增产的目的,哈密市红星二基地放弃了高品质长绒棉品种种植,而选择了高抗铃虫的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红星二基地棉花种植面积共万亩,2005年主要品种为33B、99B及抗8。33B是美国孟山都公司与岱字棉公司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苏云金杆菌晶体蛋白基因(简称Bt基因)导入岱字棉品种中选育而成的抗虫棉花品种。该品种出苗好,苗整齐健壮,长势稳键,主根粗壮,侧根发达,茎秆坚硬抗倒伏。33B产量高,单铃重克,衣分,子指克。早熟性好,生育期125天左右,高抗棉铃虫,抗枯萎病,耐黄萎病。自1997-1998年引进33B原种试验成功后,开始大面积推广。2005年种植面积为万亩,占全场棉花种植面积的48%。99B是美国孟山都公司与岱字棉公司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育成的继33B之后的又一个转基因抗虫棉品种。该品种的特征为抗虫、丰产,抗枯萎病耐黄萎病。生育期130天,经多年多点试验,丰产性能好,产量稳,一般地块亩产皮棉90公斤以上比33B增产8-10%。抗8购于新疆康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一个中早熟陆地抗虫棉品种,生育期130~140天。该地的虫害主要有:蚜虫、棉叶螨、棉铃虫等。虫害的防治以生物和生态控制为主,在发生较重的时候才采用化学化学防治措施。蚜虫主要用久效磷、氧化乐果等化学农药。棉叶螨的防治主要用,三氯杀螨醇等农药。哈密市棉花种植基地棉花病害有黄萎病和枯萎病,但是发病率并低,所用的防治药剂为黄萎立克。 种植户访谈情况在哈密市棉花种植基地随机对20个棉花种植户进行了访谈,在访谈前已经向基地生产科的工作人员了解了这些农户种植物的棉花品种情况,以避免出因农户记不住以前种植的品种而出现错误的情况。访谈内容涉及农户的棉花品种及来源,种植模式,播种前土壤及种子处理方法,棉花各生育期病虫害防治策略及防治方法,农药使用情况,收入情况及收入分配方法等。表3 哈密市棉花种植基地农药使用情况(略)2 结果与分析 访谈结果访谈中发现,基地的棉花种植户都变成了基地的职工,基地都给他们买了各保险,等退休后每月可以到基地领取退休金。他们每天按时到田里劳作。该灌水的时候基地通知他们灌水,该防治病虫害的时候他们去基地指定的地点买农药,但是从不需要付现金,待棉花收购时,和所有生产资料费用、植物保护费用、灌水费用、种子费用等一起扣除。在农场里,领导及工作人员负责发出指令,而种植户负责具体实施,实施中工作人员亲临指导。在农场上形成了棉花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这样一种“三统一”的模式。 结果与分析 两地病虫害发生情况哈密市棉花种植基地主要种植转Bt基因抗虫棉,虫害发生不重,零星发生棉花病害有枯萎病和黄病,这两种病害是棉花上的常见病害,但是发病率不高,哈密市棉花种植基地应用黄萎立克进行防治,据技术人员介绍有一定的效果。此外,还有部分棉蚜、棉叶螨为害,但危害不严重。 农药使用及种植成本情况由于气候原因,再加之种植的棉花为转基因棉花,棉花病虫害不严重,哈密市棉花种植基地平均每亩棉田农药投入占总投入的。哈密市棉花种植基地种植的是抗棉铃虫的品种,第一、二代棉铃虫不用防治,在第三代才用防治,但此时棉花已经进入了生育后期,危害不严重,因此杀虫剂的花费相对就少。哈密市棉花种植基地20个种植户购买杀虫剂的平均费用仅为元/亩。在杀菌剂使用及支出方面,主要指防治苗期病害用的拌种剂,哈密市棉花种植基地的为元/亩。哈密市棉花种植基地空气湿度低,病害不易发生,因而节约了防治成本。在除草剂方面,哈密市棉花种植基地支出平均为元/亩。 哈密市棉花种植基地棉花生产投入、产量及收入情况哈密市棉花种植基地棉花生产投入偏高。这与棉花品种的价格差异有关,转Bt基因抗虫棉种子的价格高,同时也与当地的水资源缺乏程度、管理成本有关。转Bt基因棉花的籽棉亩产量为公斤,哈密市棉花种植基地每亩棉花的均纯收入为元。这可能有几方面的原因:第一,在棉花生长季节哈密市棉花种植基地的温度高,同时哈密市棉花种植基地的光照充足,而棉花是一种好热喜光作物,如果在生长季节气温足够高,光照充足产量自然就能提高,在棉花收购价相同的情况下,产量越高,收入就越高。因此,哈密市棉花种植基地种植户收入高,自然气候条件好是重要的原因。第二,转Bt基因抗虫棉的产量通常都比较高。哈密市棉花种植基地种植的主要品种33B、99B、抗8都是抗虫棉,因此哈密市棉花种植基地的籽棉亩产量高,棉花品种遗传因子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转Bt基因抗虫棉的产量高,能给种植户带来较高的经济利益。3 讨论此次调查结果表明,转Bt基因抗虫棉种植户的农药使用量及农药投入较少。但是,这只是一年的调查数据,还不足以说明问题,结果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时间上的问题从时间上看,只有一年的调查数据。同一地点不同年份的气候条件会有变化,发生的病虫草害情况也不相同,农药使用量也不相同。因此,一年的数据不能反应真实的情况。如果要得到真实的情况,必须有多年的数据,并对其进行科学的数据分析才能得出真实的规律。 调查地点单一转Bt基因抗虫棉种植户农药使用量只在哈密市棉花种植基地进行,当地的气候条件较好,光热资料丰富,病虫害的发生不重,再加上种植的品种为高产抗虫品种,农药使用量自然也会有差异。要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结论,必须进行多点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科学的数理统计分析。 种植模式及管理水平种植模式及管理水平与大多数种植户的种植模式及管理水平不一样。哈密市棉花种植基地的物质资源与人力资源,农业的机械化水平及农业综合管理水平比自治区的水平高,统一的机械化点播,采用双膜覆盖及膜下滴灌技术,灌水及施肥都是采用膜下滴灌完成。而其它地方还在采用其它的秋播方式,灌水采用漫灌方式进行。由于种植模式的不同就来了不同的农田小气候,也就导致了的病虫草害的发生情况不同,农使用量也就不同。在管理上,哈密市棉花种植基地都有专职的农业技术员、植保员,他们对棉花病虫草害及土肥水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一发现就进行合适的处理,有害生物没有滋生的时间。但是,很多通常的种植基地没有这样的管理能力,而且全国大多数地方都做不到。因此,从哈密市棉花种植基地上得出的转Bt基因抗虫棉农药使用量情况不能代表全国的情况。因而,要得出真实的差异,我们应该选择更多的区别于哈密市棉花种植基地的地方调查。4 建议转Bt基因抗虫棉的产量高,能给种植户带来较高的经济利益。通过这次的调查,作者给出以下三个建议。第一,对同一调查地点进行多年的数据收集,并对其进行科学的数据分析,只有从多次重复中分析得出的结论才是具有真实因素的数据;第二,选取多个地点,至少三个,进行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科学的数理统计分析。不同的地点的气候条件不同,只有把所有可能使结果发生改变的气象条件都加以考虑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第三,如果是在类似于哈密市棉花种植基地的地方进行调查,我们应该首先选择调查自治区的棉花种植户,这样得出的结果才具有代表性。全国,乃至全世界都不可能像哈密市棉花种植基地一样拥有丰富的物质与人力资源。
开题报告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怎么写啊?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开题报告的格式(通用)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说清楚,应包含两个部分:总述、提纲。 1 总述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必要的数据等等。2 提纲 开题报告包含的论文提纲可以是粗线条的,是一个研究构想的基本框架。可采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纲形式。在开题阶段,提纲的目的是让人清楚论文的基本框架,没有必要像论文目录那样详细。 3 参考文献 开题报告中应包括相关参考文献的目录 4 要求 开题报告应有封面页,总页数应不少于4页。版面格式应符合以下规定。 开 题 报 告 学 生: 一、 选题意义 1、 理论意义 2、 现实意义 二、 论文综述 1、 理论的渊源及演进过程 2、 国外有关研究的综述 3、 国内研究的综述 4、 本人对以上综述的评价 三、 论文提纲 前言、 一、 1、 2、 3、 ?????? ?????? 二、 1、 2、 3、 ?????? ?????? 三、 1、 2、 3、 结论 四、论文写作进度安排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提纲 一、开题报告封面:论文题目、系别、专业、年级、姓名、导师 二、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概况 三、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 四、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五、预期的结果 六、进度安排 开题报告国内外研究现状怎么写 可以参考chenghaipaper/?/article/id-19/index 在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中,一般都会要求对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体现毕业生对相关文献的收集、整理与参考的完成情况。同时研究现状综述一般也会放在毕业论文的正文中,所以,掌握这一部分内容的写法与技巧不仅有利于开题报告的顺利完成,同时对后期的毕业论文正式撰写工作也有非常大的帮助。 相对于理工科专业而言,偏向文科类的专业对于毕业论文中的文献综述(即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要求更加明确,通常为论文中的必备项,在毕业论文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与篇幅。 严格而言,研究现状综述是对毕业论文研究领域的起步阶段到当前的研究状况进行一个简单的总结。所以,这部分内容一般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领域内比较成熟的概念、研究成果的综述 在撰写研究现状综述时,如果本研究领域内已有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则需要对该理论体系的创立、完善过程进行概括描述,包括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及其主要观点。一般的撰写格式为:人名(年代)主要观点。并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排序描述。 这部分内容可以从相关的教科书、以往的毕业论文中进行参考,同时为了避免在论文查重时达到要求,需要使用自己的话语进行描述。 但是,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一般没有重复率要求,如果时间比较紧,则可以直接将书本或以往论文中的内容复制到开题报告中,在论文写作时换一种说法即可。 第二,领域内当前的论文概述 这部分内容需要毕业生收集领域内的相关论文文献,一般要求在10年之内的论文。在写作时按照“作者名+(年份)+主要观点”的格式进行写作即可。通常需要参考至少五篇以上的论文,并用自己的话语对作者的主要观点以及贡献进行总结。 最后,研究现状综述中,不能带有毕业生个人的观点与看法,需要完全客观地将其他人的研究成果及观点进行表述。这里提供一种常用的写法: “某人(2006)通过使用某种方法对某一问题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并指出……(作者的观点概述)。” 一条内容一般字数要求200字左右即可。理工科类专业的毕业论文则没有严格的规定,在撰写研究现状时简单对当前某一项技术的发展历程进行概括即可。 参考资料:诚海毕业论文网 chenghaipaper 国内外文献综述怎么写 5分 你的文献综述具体准备往哪个方向写,题目老师同意了没,具体有要求要求,需要多少字呢? 你可以告诉我具体的排版格式要求,文献综述想写好,先要在图书馆找好相关资料,确定好题目与写作方向。老师同意后在下笔,还有什么不了解的可以直接问我,希望可以帮到你,祝写作过程顺利。 文献综述是研究者在其提前阅读过某一主题的文献后,经过理解、整理、融会贯通,综合分析和评价而组成的一种不同于研究论文的文体。 2) 文献综述的写作要求 1、文献综述的格式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前言,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以及目前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等。前言一般200-300字为宜,不宜超过500字。正文,是综述的重点,写法上没有固定的格式,只要能较好地表达综合的内容,作者可创造性采用诸多形式。正文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两个部分,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不同学者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及其理论依据,进一步阐明问题的来龙去脉和作者自己的见解。当然,作者也可从问题发生的历史背景、目前现状、发展方向等提出文献的不同观点。正文部分可根据内容的多少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别论述。小结,是结综述正文部分作扼要的总结,作者应对各种观点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展望。内容单纯的综述也可不写小结。 2、文献综述规定 为了使选题报告有较充分的依据,要求硕士研究生在论文开题之前作文献综述。 2. 在文献综述时,研究生应系统地查阅与自己的研究方向有关的国内外文献。通常阅读文献不少于30篇,且文献蒐集要客观全面 3. 在文献综述中,研究生应说明自己研究方向的发展历史,前人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等。 4. 文献综述要条理清晰,文字通顺简练。 5. 资料运用恰当、合理。文献引用用方括号[ ]括起来置于引用词的右上角。 6. 文献综述中要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不能混淆作者与文献的观点。鼓励研究生多发现问题、多提出问题、并指出分析、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针对性强。 7. 文献综述不少于3000字。 3、注意事项 ⒈ 蒐集文献应尽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否则,随便蒐集一点资料就动手撰写是不可能写出好的综述。 ⒉ 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蒐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雷同,有的文献在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 ⒊ 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由于文献综述有作者自己的评论分析,因此在撰写时应分清作者的观点和文献的内容,不能篡改文献的内容。引用文献不过多。文献综述的作者引用间接文献的现象时有所见。如果综述作者从他人引用的参考文献转引过来,这些文献在他人引用时是否恰当,有无谬误,综述作者是不知道的,所以最好不要间接转引文献。...>> 《国内外文献综述怎么写》 文献综述格式及写作技巧 文献综述是在对文献进行阅读、选择、比较、分类、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研究者用自己的语言对某一问题的研究状况进行综合叙述的情报研究成果。文献的蒐集、整理、分析都为文献综述的撰写奠定了基础。文献综述是研究者在其提前阅读过某一主题的文献后,经过理解、整理、融会贯通,综合分析和评价而组成的一种不同于研究论文的文体。综述的目的是反映某一课题的新水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从其历史到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发展趋势等,都要进行全面的介绍和评论。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预测技术的发展趋势,为选题和开题奠定良好的基础。 文献综述格式一般包括: 文献综述的引言: 包括撰写文献综述的原因、意义、文献的范围、正文的标题及基本内容提要; 文献综述的正文: 是文献综述的主要内容,包括某一课题研究的历史 (寻求研究问题的发展历程)、现状、基本内容 (寻求认识的进步), 研究方法的分析(寻求研究方法的借鉴),已解决的问题和尚存的问题,重点、详尽地阐述对当前的影响及发展趋势,这样不但可以使研究者确定研究方向,而且便于他人了解该课题研究的起点和切入点,是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文献综述中要说明自己研究方向的发展历史,前人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等,要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鼓励研究生多发现问题、多提出问题、并指出分析、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 文献综述的结论: 文献研究的结论,概括指出自己对该课题的研究意见,存在的不同意见和有待解决的问题等; 文献综述的附录: 列出参考文献,说明文献综述所依据的资料,增加综述的可信度,便于读者进一步检索。 一、文献综述不应是对已有文献的重复、罗列和一般性介绍,而应是对以往研究的优点、不足和贡献的批判性分析与评论。因此,文献综述应包括综合提炼和分析评论双重含义。 二、文献综述要文字简洁,尽量避免大量引用原文,要用自己的语言把作者的观点说清楚,从原始文献中得出一般性结论。 三、文献综述不是资料库,要紧紧围绕课题研究的“问题”,确保所述的已有研究成果与本课题研究直接相关,其内容是围绕课题紧密组织在一起,既能系统全面地反映研究对象的历史、现状和趋势,又能反映研究内容的各个方面。 四、文献综述的综述要全面、准确、客观,用于评论的观点、论据最好来自一次文献,尽量避免使用别人对原始文献的解释或综述。 注意事项 ⒈ 蒐集文献应尽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否则,随便蒐集一点资料就动手撰写是不可能写出好的综述。 ⒉ 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蒐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雷同,有的文献在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 ⒊ 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由于文献综述有作者自己的评论分析,因此在撰写时应分清作者的观点和文献的内容,不能篡改文献的内容。 ⒋ 参考文献不能省略。有的科研论文可以将参考文献省略,但文献综述绝对不能省略,而且应是文中引用过的,能反映主题全貌的并且是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文献资料。 毕业论文中如何写“国内外研究现状”? 通过写国内外研究现状,可以考察学生是不是阅读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在写之前,同学们要先把收集和阅读过的与所写毕业论文选题有关的专著和论文中的主要观点归类整理,并从中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作者。在写毕业论文时,对这些主要观点进行概要阐述,并指明具有代表性的作者和其发表观点的年份。还要分别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研究的不足之处,即还有哪方面没有涉及,是否有研究空白,或者研究不深入,还有哪些理论问题没有解决,或者在研究方法上还有什么缺陷,需要进一步研究。三、写国内外研究现状应注意的问题二是要反映最新研究成果。三是不要写得太少。如果只写一小段,那就说明你没有看多少材料。四是如果没有与毕业论文选题直接相关的文献,就选择一些与饥业论文选题比较靠近的内容来写。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怎么写 你好,同学,你的中国家电企业“走出去”面临的风险及防范方面开题报告老师让你往哪个方向写? 开题报告有什么要求呢 开题报告是需要多少字呢 你可以告诉我具体的排版格式要求,希望可以帮到你,祝开题报告选题通过顺利。 1、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即提出问题,阐述研究该课题的原因。研究背景包括理论背景和现实需要。还要综述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研究的现状:①人家在研究什么、研究到什么程度?②找出你想研究而别人还没有做的问题。③他人已做过,你认为做得不够(或有缺陷),提出完善的想法或措施。④别人已做过,你重做实验来验证。 2、目的意义 目的意义是指通过该课题研究将解决什么问题(或得到什么结论),而这一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有什么意义。有时将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合二为一。 3、成员分工 成员分工应是指课题组成员在研究过程中所担负的具体职责,要人人有事干、个个担责任。组长负责协调、组织。 4、实施计划 实施计划是课题方案的核心部分,它主要包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时间安排等。研究内容是指可操作的东西,一般包括几个层次:⑴研究方向。⑵子课题(数目和标题)。⑶与研究方案有关的内容,即要通过什么、达到什么等等。研究方法要写明是文献研究还是实验、调查研究?若是调查研究是普调还是抽查?如果是实验研究,要注明有无对照实验和重复实验。实施计划要详细写出每个阶段的时间安排、地点、任务和目标、由谁负责。若外出调查,要列出调查者、调查对象、调查内容、交通工具、调查工具等。如果是实验研究,要写出实验内容、实验地点、器材。实施计划越具体,则越容易操作。 5、可行性论证 可行性论证是指课题研究所需的条件,即研究所需的信息资料、实验器材、研究经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及教师的指导能力。另外,还应提出该课题目前已做了哪些工作,还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在哪些方面需要得到学校和老师帮助等等。 6、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 预期成果一般是论文或调查(实验)报告等形式。成果表达方式是通过文字、图片、实物和多媒体等形式来表现。 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怎么写 你好,同学,你的中国家电企业“走出去”面临的风险及防范方面开题报告老师让你往哪个方向写? 开题报告有什么要求呢 开题报告是需要多少字呢 你可以告诉我具体的排版格式要求,希望可以帮到你,祝开题报告选题通过顺利。 1、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即提出问题,阐述研究该课题的原因。研究背景包括理论背景和现实需要。还要综述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研究的现状:①人家在研究什么、研究到什么程度?②找出你想研究而别人还没有做的问题。③他人已做过,你认为做得不够(或有缺陷),提出完善的想法或措施。④别人已做过,你重做实验来验证。 2、目的意义 目的意义是指通过该课题研究将解决什么问题(或得到什么结论),而这一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有什么意义。有时将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合二为一。 3、成员分工 成员分工应是指课题组成员在研究过程中所担负的具体职责,要人人有事干、个个担责任。组长负责协调、组织。 4、实施计划 实施计划是课题方案的核心部分,它主要包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时间安排等。研究内容是指可操作的东西,一般包括几个层次:⑴研究方向。⑵子课题(数目和标题)。⑶与研究方案有关的内容,即要通过什么、达到什么等等。研究方法要写明是文献研究还是实验、调查研究?若是调查研究是普调还是抽查?如果是实验研究,要注明有无对照实验和重复实验。实施计划要详细写出每个阶段的时间安排、地点、任务和目标、由谁负责。若外出调查,要列出调查者、调查对象、调查内容、交通工具、调查工具等。如果是实验研究,要写出实验内容、实验地点、器材。实施计划越具体,则越容易操作。 5、可行性论证 可行性论证是指课题研究所需的条件,即研究所需的信息资料、实验器材、研究经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及教师的指导能力。另外,还应提出该课题目前已做了哪些工作,还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在哪些方面需要得到学校和老师帮助等等。 6、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 预期成果一般是论文或调查(实验)报告等形式。成果表达方式是通过文字、图片、实物和多媒体等形式来表现。 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怎么写 你不了解怎么写? 你需要查阅同课题大量的国内国外的相关研究资料,然后整合资料做出对比结果,最后得出自己的分析论述。
1、短季棉品种早熟性构成因素的遗传分析,1990,中国农业科学2 、Study on the Biochemical Mechanism of High and Stable Yield of Short Season Cotton Zhong mian suo 16,1997,中国农业科学3、不同短季棉品种衰老过程生化机理的研究,1997,中国农业科学4、低酚棉中棉所20遗传特异性与丰产性机理的研究,1994,作物学报5、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Gene Encoding Cysteine Proteases from Senescent Leaves of Gossypium hirsutum,2004 ,Chenese Science Bulletin6、Biochemical Genetics of Short-season Cotton Cultivars that Express Early Maturity Without Senescence,2005,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7、Cotton Genetic Improvement in China,2004,International Cotton Genome Initiative ICGI-2004 Workshop8、短季棉子叶荧光动力及SOD酶活性的研究,1993,中国农业科学9、几个短季棉品种叶片衰老特征的研究,1994,棉花学报10、棉花航天诱变试验初报,1998,中国棉花11、Genetic Analysis of Biochemical Traits in Short Season Upland Cotton of China,2004,2004 Beltwide Cotton Conferences12、Inheritance of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in Non-Premature Senescing,Short-Seasoned Cotton,2004,Abstraccts of the 4th International Crop Science Congress13、不同短季棉品种生育进程中主茎叶内源激素的变化动态,2003,中国农业科学14、《中国棉花遗传育种学》,2003,山东科技出15、《中国短季棉概论》,2003,中国农业出版社16、《中国短季棉遗传育种》,2005,中国农业出版社,待出版17、《短季棉优质高产新技术》,1998,中国农业出版社主要成果论文题目期刊名称作者Study on DNA Cytosine Methylation of Cotton(Gossypium hirsutumL.)Genome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Salt Tolerance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2010,9(6)783- 791 Zhao Yunlei,Yu Shuxun,Ye Wuwei,Wang Hongmei,Wang Junjuan,Fan BaoxiangAnalysis of DNA Methylation in Cotton Hybrids and Their ParentsMolecular Biology, sci 2008,42(2)169-178Y Zhao 赵云雷,S Yu 喻树迅*,C Xing 邢朝柱,S Fan 范术丽,M Song 宋美珍Inheritance of time of flowering in upland cotton under natural conditionsPlant Breeding 2008,127:383-390J J Hao 郝俊杰,S X Yu 喻树迅*,Q X Ma 马奇祥,S L Fan 范术丽,M Z Song 宋美珍Quantitative inheritance of leaf morphological traits in upland cotton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2008,146:1-9J J Hao 郝俊杰,S X Yu,喻树迅*,Z D Dong,S L Fan 范术丽,Q X Ma 马奇祥,M Z Song 宋美珍,J W Yu 于霁雯Dissection of Genetic Effects of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QTL) in Transgenic Cotton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2007,49(5):716-724张永山,喻树迅*,郭香墨,等EFFECTCTS OF SALINITY STRESS ON CELL DIVISION OF G. hirsutum Science2007,128:9-18YE Wu-wei 叶武威,YU Shu-xun 喻树迅*,PANG Nian-chang 庞念厂,LI Mao-xuehigh-density linkage map of cultivated allotertrapoid cotton based on SSR, TRAP, SRAP and AFLP markers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2007,49(5):716-724Yu Jiwen 于霁雯,Yu Shuxun 喻树迅*,Lu Cairui 陆才瑞,Wang Wu 王 武AFLP-RGA Markers in Comparison with RGA and AFLP in Cultivated Tetraploid CottonCrop Science2007,47:180-187Jinfa Zhang 张金发,Youlu Yuan 袁有禄,Chen Niu,Doug J. Hinchliffe,Yingzhi Lu,Shuxun Yu 喻树迅,Richard G. Percy,Mauricio Ulloa,Roy G. CantrellIdentification of genes associated with cotyledon senescence in upland cotton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6,51(9):1085-1094Shen fafu 沈法富,Yu shuxun 喻树迅*Biochemical Genetics of Shot-Season Cotton Cultivars that Express Early Maturity Without Senescence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Formerly Acta Botanica Sinica2005,47(3)334-342Shu-xun YU 喻树迅*,Mei-zhen SONG 宋美珍,Shu-li FAN 范术丽, et al1、适合麦棉两熟夏套棉花新品种--中棉所16,199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第二完成人;2、适合麦棉两熟夏套低酚棉花新品种--中棉所20,199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3、生化辅助育种技术选育优质、多抗丰产系列新品种-中棉所24、27和36,2004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4、适合麦棉两熟夏套低酚棉花新品种--中棉所20,1998年农业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5、适合麦棉两熟夏套棉花新品种--中棉所16,1993农业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第三完成人;6、编码棉花半胱氨酸蛋白酶的基因及其应用,2004年专利申请;已受理;7、短季棉早熟不早衰性状的生化标记辅助育种技术,2003年专利申请,已受理。8、育成品种 中棉所84 豫审棉2011011 中棉所68 豫审棉2008014 中棉所67 新疆伊州审棉字(2007)010号 中棉所64 国审棉2007014 中棉所58 国审棉2006015 中棉所56 豫审棉2006010 中棉所50 豫审棉2005003号 国审棉2007013 中棉所45 国审棉2003002 中棉所42 豫审棉2002001 中棉所37 (1999)津种审字第009号
100分就想让别人替你做这个啊,大哥?100元人民币也难雇到人吧.
不能从病区调运种子,防止枯萎病及黄萎病传入。种植抗病品种:实行大面积轮作倒茬。最好与禾本科作物轮作,防病效果明显。铲除零星病区、控制轻病区、改造重病区:坚持连年清除病田的枯枝落叶和病残体,就地烧毁,可减少菌源。不偏施氮肥,做好氮、磷、钾肥合理搭配,提高抗病力。改善棉田生态环境,及时中耕除草,防止棉田湿度过大,忌大水漫灌。播种前药剂拌种是防治黄萎病的有效措施,苗期和蕾铃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播种前进行药剂拌种,对未包衣的种子,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拌种;或用20%三唑酮乳油或%烯唑醇可湿性粉剂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按种子重量的%拌种;或用50%敌磺钠可溶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拌种,每100kg种子用水2—3kg;也可用2%宁南霉素水剂100ml拌7kg棉种、1%武夷霉素水剂200倍液浸种24小时播种;或用%氨基寡糖素水剂40倍液、%的80%乙蒜素乳油药液在55—60℃下浸种30分钟后播种。在棉花2—6片真叶期,田间开始发病,可用下列药剂及时施药防治: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恶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50%敌磺钠可溶性粉剂800倍液;2%宁南霉素水剂500—600倍液+%氨基寡糖素水剂500倍液;20%萎锈灵乳油800倍液+45%代森铵水剂300—500倍液;80%乙蒜素乳油800—1000倍液+%核苷酸水剂300—500倍液;20%甲基立枯磷乳油500倍液;14%络氨铜水剂1500倍液;3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氧化亚铜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施或灌根,视病情7—15天后再灌1次。不但可较好地防治黄萎病,而且对棉花苗期其它病害也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在棉花蕾铃期,即黄萎病发生初期,可选用下列药剂: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1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32%乙蒜素·三唑酮乳油13—17ml/亩;36%三氯异氰脲酸可湿性粉剂80—100g/亩;10亿活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75—100g/亩,对水40—60kg;%氨基寡糖素水剂400倍液;25%咪鲜胺乳油800—1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全田喷施。或用%多菌灵,水杨酸悬浮剂250倍液、
棉花黄萎病的病害循环和发病规律与棉花枯萎病的基本相似。病菌以菌丝体及微菌核在棉籽短绒及病残体中越冬,亦可在土壤中或田间杂草等其他寄主植物上越冬。微菌核抗逆能力强,可在土壤中存活8~10年。
枯萎病和黄萎病在无病区的发生都是通过从外地输入带病的棉籽种植后引起的。对我国的该两种病害追根溯源,应是1935年,旧政府从美国南卡罗来州引进带病期字4B棉花,在我国北方棉区种植后引发的,此后由近及远向各棉区蔓延。而近距离的传播则是通过土壤、粪肥、带病棉种及其病残体、灌水等载体,使病菌在棉田内或棉田间辗转传播扩散。在病区,棉花连茬种植时间越长,棉花种子过多混杂,病害必然严重。因为土壤和种子带菌是病害传播的内在因素,而气候条件有利与否是发病的重要外因。土壤中的棉花黄萎病菌,遇到适宜的温、湿度,病菌孢子或微菌核萌发出菌丝,由棉花根系的根毛或伤口处侵入,穿过表皮细胞,在皮下组织内生长,进入木质部的导管,在导管内繁殖,产生大量小孢子。小孢子随植物营养输送到植株的各个部位。由于菌丝及孢子大量繁殖,并刺激邻近的薄壁细胞产生胶状物质等堵塞导管。病原菌还可产生毒素,使植株萎蔫枯死。病菌在土壤中和病株残体中继续存活。黄萎病发病的最适温度25~28℃,低于25℃或高于30℃发病缓慢,超过35℃时,症状隐蔽。北方棉区7、8月份,棉花花铃期为发病高峰。
Verticillium
cottonwilt
顾本康由大丽轮枝菌侵染棉株维管束引起植株萎蔫的真菌病害。1914年在美国弗吉尼亚州首先发现,随后南美洲、北美洲、亚洲、欧洲、非洲约21个国家相继报道。20世纪30年代传入中国,现被列为植物检疫对象。
分布和为害
世界主产棉国家均有发生。70年代中国各主要植棉省(市)、自治区均有发生,北方棉区重于长江流域棉区。棉花黄萎病从苗期到花期均有发生,以花期为发病高峰,发病早的损失重。据调查,6月中旬至7月上旬(蕾期~花期)发病,损失率~,7月中旬至8月初(盛花期)发病,损失率~,8月中旬至9月初发病(花期~吐絮初期),损失率~,9月中旬后(吐絮期)发病,棉花产量损失较小。群体测定棉花产量(353310)与黄萎病第一高峰病情(x病指)的回归方程为353310=-,在后期产量与病情无显著相关。产量损失率方程353310=-+。在感病品种上,黄萎病发病高峰期,引起产量损失的临界病指值为7左右,病指在时,对产量无影响,病指值愈大,产量损失愈大。
棉苗3~4片真叶时,开始显症,病叶退绿失水,出现不规则枯斑,后逐渐扩大,变褐干枯。棉株进入现蕾后期,常见症状有:黄斑型、枯斑型(或称掌状枯斑型,西瓜皮型)、落叶型(光杆型)(见彩图)。棉花黄、枯萎病混合发生田,两病症状可在同一棉株上表现。
病因
表1 两种轮枝菌的形态及培养生长条件的比较
棉花黄萎病菌在不同地区及不同品种上,致病力明显不同。美国柏力(preeley,1969)将黄萎病菌划分为2个生理小种,T1型(落叶型)和ss-4型(非落叶型),T1型引起的症状是顶叶向下卷曲退绿,迅速脱落,尔后顶端枯死;ss-4型引起叶片主脉间呈黄色斑驳,向上稍卷,病叶脱落稍缓,病株矮化。T 1型бss-4型致病力强10倍;前苏联报道(1974,1976)有3个生理小种,0号生理小种,致病力弱,2号生理小种,致病力强,1号生理小种,致病力中等(表2)。
SRR塔什干1号,塔什干2号,塔什干3号SSR108-ΦSSS岱字棉2号生理小种1号生理小种0生理小种鉴别寄主
表2 棉黄萎病菌的生理分化
棉黄萎病菌寄主范围极广,1977年前苏联富里罗夫(В.В.Фининнов),阿特列夫(А.Н.Аидреев),布以列斯卡娅(Н.В.Базилинская)等报道有660种植物,其中农作物有184种,占28%,杂草153种,占23%。中国1987年根据自然病田和人工病圃上分离鉴定,寄主植物至少有16科53种。
病田内病情消长适宜温度25~28℃,低于22℃,高于30℃发病缓慢,超过35℃时隐症。因此,抑制黄萎病发病程度的主导因素是病害盛发期出现≥28℃的旬均温度频次和迟早的综合值,其综合值为x的回归预测式,y(年黄萎病发病程度)=-±,相关系数r=-。在温度适宜范围内,湿度、雨日和雨量是决定病情消长的另一重要因素。地温高、日照时数多、雨日天数少,黄萎病发生轻,反之则重。一般情况下,温度适宜时,雨水多而匀(月降雨量在100毫米以上),雨日多(12天左右),相对湿度80%以上,病情明显严重。黄萎病的发生与棉株生育期也密切相关,一般蕾期零星发生,花期为发病高峰。
侵染过程和病害循环
病原菌在土壤中通过根系直接侵染,有创伤的更易侵染。经同位素标记和组织切片、电子扫描,已明确病原菌穿过皮层细胞进入导管,并在其中繁殖,形成的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堵塞导管。病原菌产生的次生物质,轮枝毒素也是致萎的重要原因,毒素成分主要是酸性糖蛋白,对棉株具有强烈致萎作用,其中蛋白质和糖的含量分别为和,蛋白质中含17种氨基酸,酸性氨基酸占总量的,碱性氨基酸占。毒素糖蛋白经木瓜蛋白酶、α-淀粉、盐酸水解后,致萎力明显降低。
病株上各部位组织都可带菌传播为害,其中棉籽带菌是远距离传播的重要途径。自然条件下,棉籽带菌率小于;叶柄、叶脉、叶肉的带菌率分别为20%、和。病叶作为病残体存于土壤中是黄萎病近距离传播的重要病原。棉田内病情轻重与病残体的转移与积累关系密切。
病害流行是土壤温度、湿度以及雨日、雨量、空气相对湿度对病原菌和感病寄主综合影响的结果。微菌核在土壤中的繁殖数量消长高峰比植株显症高峰提早约1个月。盛花阶段的雨日天数是影响黄萎病严重程度的主要因素。长江中下游棉区黄萎病发生流行的经验预测式是:y(病田面积百分率)=-+±,其中x为7月份雨日天数,为回归标准差。
病害控制
常采取以下方法:①病区检疫,对病区的棉籽、病残体均需严格控制,消毒处理,确保无病区的棉花安全生产;②棉种消毒,带菌棉种用硫酸脱绒“402”温汤浸种30分钟,或多菌灵胶悬液冷浸棉种14小时,均可达到检疫消毒效果;③零星发病田可用“棉隆”消毒铲除病菌;④稻棉轮作减少土壤中的病原菌,减轻病害的发生,以三年水稻一年棉花的轮作方式为最佳;⑤重病田种植耐病品种,至今高抗黄萎病的品种尚未稳定,但兼抗枯萎病的耐病品种如中12、辽棉5号、86-4、86-121已经试种,美国的阿字棉(Acala)系统,前苏联塔叶干系统的品种,对减轻黄萎病的发生,减少产量损失均有一定的作用。
棉花角斑病
cotton angular leaf spot
顾本康由黄单胞杆菌寄生,为害棉花地上部的一种细菌性病害。
分布和为害
角斑病分布广,世界各产棉国家均受其害。棉田受害后轻则影响植株的同化能力,组织死亡,铃皮皱缩,幼铃易脱落,成铃内部纤维易变黄,重则引起落叶、落柄、烂铃,影响棉花产量。
棉苗子叶受害,初呈深绿色油渍状斑点,后渐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深褐色,有时自叶柄蔓延到茎部,并向两端扩展,呈黑色长条形斑块,严重时,子叶脱落,幼茎变细,弯曲死亡;叶片发病,初为灰绿色小斑点,后扩大呈水渍状,黑褐色,受叶脉限制而呈多角形,有时病斑沿叶脉发展,形成黑褐色长条弯曲状病斑;棉铃受害,始现水渍状深绿色斑,多现于铃缝间,后渐发展成圆形凹陷病斑;棉茎染病后,病斑延长逐渐呈黑褐色,形似黑臂,故角斑病又称“黑臂病”。
病因
病原物是黄单胞杆状细菌。1920年由司密斯()定名为(Pseudomonas mal-vacearum ),后易名为(Bacterium mal-vacearum ),现正式定名为[Xanthomonas campestris ()Dye]。菌体杆状,大小~×~(微米),一端具1~2根鞭毛,可游动。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形成淡黄色圆形菌落。菌体细胞常2~3个结合成链状体,革兰氏阴性反应。病菌生长适温25~30℃,最高36~38℃,最低10℃,病原细菌离体时,在温度50~51℃下经10分钟死亡。处在休眠状态下的病原细菌能抵抗不良环境,在干燥情况下可耐80℃高温,或-21℃低温,在活动条件下,遇40℃高温,或0℃以下低温则死亡。品种抗性差异显著,纳森(,1973)研究指出,抗性受主基因、次基因和修饰基因相互制约,已经鉴定出12个独立基因,称“B”基因,在陆地棉中,B4BSm组合在混合小种鉴定下,表现出近似免疫,同样,在海岛棉中,若B2B6、B4B6、B1B9k和B6B11基因组合亦可提高品种的抗病性。在选育抗病品种时,必需将生理小种与B基因结合起来考虑,尤其是B2、B4、B3和B6等基因,因此品种抗病性较稳定。
侵染过程和病害循环
角斑病以种子传播为主,病菌潜存种子内部1~2年,前苏联布纳克哈夫(Brinkerhoff,1963)分离感病棉铃,证明棉籽带菌率为6%~24%。病原菌亦能在病铃等病残体组织上越冬,次年侵染幼苗。病菌从植株表皮气孔和伤口侵入,在细胞间隙繁殖。在湿润条件下,病组织可外溢菌脓,借风、雨、虫媒扩散传播为害。长江流域棉区于6月至9月发生,7月至8月为盛发期。在此期间,雨量与发病直接相关,相对湿度85%以上有利于发病,特别在台风袭击,棉叶受损的情况下,更有利于病菌侵染,加速病害的流行。
病害控制
选用无病种子,或进行种子处理,沿用的“三开一凉”温水(55~60℃)浸种小时有效;使用抗病品种,陆地棉中岱字棉系统抗性较强、海岛棉易感病,中棉较抗病;加强田间栽培管理,尤其在台风、大雨过境后,追施肥料是控制病害发展的重要措施;药剂防治中,“波尔多液”喷治有效,重病田块还可用农用氯霉素液喷洒防治。
棉花茎枯病
cotton stem blight
顾本康
由棉壳二孢为害棉株地上部分的一种真菌病害。
分布和为害
美国、朝鲜、日本曾有报道。中国于1951年在西北关中棉区有发生,1954年北方棉区山东、河北、河南、山西、辽宁等省普遍发生,之后该病曾在江苏、上海等地棉田流行。遇合适发病条件的年份,茎枯病是一种突发性病害,严重的可造成死苗。1955年在辽阳严重田块死苗率达80%以上;1957年陕西关中棉区因该病翻种棉田约7万公顷;1974年江苏东台病株率达98%;1976年甘肃省受害棉田达30%~80%,给棉花生产带来巨大损失。
叶片受害,开始产生红色斑点,后扩大呈近圆形病斑,病斑边缘红褐色,中间灰褐色,埋生黑色粒点状分生孢子器;急性型症状是叶片似开水烫状,呈青枯,严重时叶片凋萎;叶柄染病,病斑梭形,紫褐色,中部灰褐色,凹陷,埋生黑色分生孢子器,严重时叶柄脱落;茎秆在上中部的嫩茎上显症,病斑梭形,严重时病部组织撕裂,内皮纤维裸露,茎秆易折;棉铃染病,在铃表呈现圆形病斑,黑色,病害深达内部,腐烂棉絮、棉籽。
病因
病原物为棉壳二孢霉(Ascochyta gossy-pii),属半知菌、球壳孢目。分生孢子器初期埋生植株表皮组织下,成熟后显于表皮上,球形、黄褐色,顶部有微突圆形孔口,壁薄易碎,孢子器大小75~189×~210(微米),内生大量分生孢子。孢子卵圆形或长椭圆形,无色,单胞或双胞,双胞率仅有3%~15%,单胞的两端各有一小油点,分生孢子大小~×~(微米)。
棉种不同,感病程度有异,在相同的栽培条件下,海岛棉发病率高于陆地棉,上海“五四”农场1972年5月调查,陆地棉发病率,海岛棉发病率,死苗率。
病害流行与气候关系密切,在日平均气温20~25℃,持续4~5天阴雨,相对湿度90%以上,病害可在3~5天内发生。此后,每次降温20℃左右、阴雨(雨日2天以上)后3~5天,病害再次出现高峰。发病期间,由暴风雨形成的伤口有利病菌的侵染传播,并出现急性型症状,导致病害大流行。气温回升到28℃以上时,病害受抑制。另外,棉田密度大、氮肥多加重病害的发生。
侵染过程和病害循环
病菌孢子直接侵染棉株幼嫩组织,蚜虫为害棉株后造成组织的虫伤口,蚜虫的排泄物含有糖类物质,有利病菌侵染繁殖加重病害的发生。蚜虫亦可作为病菌传播介体,加速病害的扩展流行。陕西临潼1983年5月下旬调查,有蚜株率85%~100%,卷叶率42%~85%,茎枯病病株率高达50%~85%。病原菌可在病残体上越冬。连茬棉田茎枯病发生严重;轮茬棉田,尤其是与水稻轮作,菌源量减少,茎枯病发生轻。
病害控制
采取包括药剂处理种子、轮作倒茬、用无病土育苗等综防技术措施。病害发生后增施肥料,开沟排水,松土增温,治蚜防病。病害流行时选用代森铵、克菌丹、百菌清、福美双、稻瘟净等药剂喷雾,可控制病情的蔓延。
(1)一旦发现枯萎病发生时(黄萎病发病晚),应尽快用苦参碱液剂1000倍液进行喷雾、灌根。2天内就能看到病情到控制,3天即可以恢复正常生长。(2)到第6天必须再用苦参碱液剂的1000倍液进行灌根,充分利用本产品追踪杀菌作用,将根部镰刀菌孢子、菌丝体及其分布棉花组织中的小孢子铲除;破坏、抑制胶状物的产生,疏通维管束。确保棉花输送水分、营养管道的畅通。治疗枯萎病、黄萎病的关键是以灌根为主的施药方法,可以将喷雾器喷头拧下,以喷水柱方式对着棉花根部灌根,每株棉花50~100毫升。重病地块每10天喷1次。(3)对患严重枯黄萎的棉株,使用原液涂抹法。患严重枯萎病、黄萎病的棉株,只要维管束未被彻底破坏,可以涂抹苦参碱液剂原液将其救活,并且有较髙的产量。具体方法是:①枯萎病:表现为棉株叶片不脱落、半边烧、黄色网纹叶、皱缩叶、红叶、黄化、青枯、矮缩、枯斑、急性凋萎。治疗方法是:将1~2个老叶掰掉,用棉棒蘸苦参碱液剂原液,直接涂抹到掰掉老叶后所形成的“伤口”处。一般情况下12小时能看到好转或者死掉(维管束彻底破坏者死的更快)。②黄萎病及枯、黄混合型:表现为光秆、枯斑或掌状枯斑和黄斑。此种情况多为无叶可掰,可用棉棒蘸苦参碱液剂原液,在离地面2~5厘米棉秆上直接点涂2~3点即可。一般情况下24小时能看到好转或者死掉(维管束彻底破坏者死的更快)。③对通过涂抹原液法治好的棉株,必须及时用苦参碱液剂800~1000倍液灌根,每7天1次,连续3~5次,其产量是健康棉株的85%~90%。(4)应用棉花吨田宝系统化控技术,可以增强棉花的生长势,提高棉农抵御大丽轮枝菌和枯萎镰刀菌的侵染,降低棉花感染枯萎病、黄萎病的得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