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谣言传播论文题目

谣言传播论文题目

发布时间:

谣言传播论文题目

有关疫情“拒绝谣言”的好标题:

《封杀谣言,刻不容缓》、《绝不能让谣言再飞一会儿》、《对谣言要坚决说“不”》、《铲除谣言孳生的土壤》、《破除谣言,科学是利器》、《谎言只会被真相拆穿》、《杜绝谣言,首先要传递真相》、《打好谣言“病毒”阻击战》。

《疫情有毒,网络谣言更有害!》、《谣言面前,不做“看客”,要当“剑客”》、《谣言止于智者》《打击谣言和公开真相应同步进行》、《别因好心做了传谣者》、《打击谣言,注意方式方法》、《解谣言之“毒”,首先要用“法律”》。

《依法治“谣”是重要抗疫举措》、《每次传谣都是制造恐慌》、《初衷好,不代表可以传谣》、《疫情已肆虐,不让谣言再猖獗》、《谣言面前,擦亮双眼》、《辨别谣言,长点心眼》。

《疫情汹汹,传谣就是添乱》、《打击谣言,但不宜“棒杀”》、《面对谣言,既要“打”也要“疏”》、《防止谣言,须先教再打》、《疫情面前,别误入“谣言陷阱”》、《面对疫情,别让谣言跑在科学前面》。

一、网络谣言的传播类型与危害一是利用一些网民的猎奇心理,哗众取宠。网络谣言之所以能够传播开来,在很大程度上是利用了一些网民的求新、求异和求奇的心理特点。谣言制造者就是抓住网民的猎奇心理,把一些道听途说或杜撰的消息编造成故事和花边新闻,靠出位博眼球。不在乎骂声一片,他们要的就是争议,因为有争议才有关注,有争议才有传播力和影响力,最终造成各种谣言充斥网络的不堪局面。二是利用一些网民的仇视心理,宣泄私愤。在现实中,有些人本身就有仇富、仇官的心理,当他们一看到或听到某些和富人或和官员有关的不公平、不合理的事件和问题时,就紧紧抓住不放,并不惜将事件扭曲放大,然后后搬到网络上,来求得更多带有负面情绪网民的共鸣。他们通过网络谣言的参与、传播而趁机宣泄自身的负面情绪、表达不满,使网络成为其个人诋毁他人的“暴力工具”。三是利用一些网民的同情心理,谋取利益。以“网络公关公司”、“网络推手”为代表的“网络黑社会”,他们思路清晰,业务纯熟,从接受订单,到分析网民心理,按照愤青、仇富、同情弱者等因素制作网帖,雇用“水军”密集发帖,形成集束效应,极尽诋毁、诽谤之能事。他们为获取最大经济效益,还专门成立了“删帖公司”,明码标价,只要给出足够的价钱,基本能“搞定”所有网站的负面帖子。他们的作为,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社会秩序,甚至控制舆论,左右法院判决。网络谣言危害极大,小而言之,网络谣言败坏个人名誉,给受害人造成极大的精神困扰;大而言之,网络谣言影响社会稳定,给正常的社会秩序带来现实或潜在的威胁,甚至损害国家形象。二、自媒体时代网络谣言的应对一是要加强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切实实施政府信息公开。依法建立健全网络传播相关法律法规,依法严惩网络谣言的传播者特别是恶意造谣者。同时,政府部门要注重对相关信息的及时公开,不断完善网络发言人制度,高度重视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是网络谣言控制的基本方略。在网络谣言和舆论出现时不能惊慌失措,先冷静观察处理,然后抓准时机,主动介入,发布权威性、有公信力的声音进行反击。积极利用自媒体的影响力,化“危”为“机”,将自媒体舆论监督作为发现问题的“源头”和改进工作的“帮手”,有效扭转被动局面,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二是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和途径,搞好政民互动工作。生活在自媒体时代,领导干部要首先懂技术,会操作,能交流。只有这样才会通过互联网听取公众诉求,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化解矛盾,快速将网络谣言遏制在萌芽状态。因此,目前学习、研究自媒体已是每一个领导干部的“必修课”和“常修课”。为此,一方面,要加强网络知识的学习。懂得了网络技术就能借助现代传播手段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就增加了一项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另一方面,要和网民平等互动地开展交流。通过在线交流,培育网络形象,争做网络舆论领袖。惟其如此,才能直面微博中的各种社会问题,并用微速度回应公众关注和关切,挖掘事件背后的社会矛盾根源,以有益于社会发展的积极态度解读事实,揭示真相,寻求理解,共同担当,使网络谣言没有生存空间。三是要加强公民道德素养和媒介素养的教育。一是要强化媒体从业人员的法律、新闻和道德方面的要求,通过大众传媒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二是要动员和组织政府、学校、媒体、社区等多方力量,指导公民理性认识并积极享用自媒体传播信息快捷的便利,教给公民认识、分析、运用和监察媒介的能力。能够辨析和抵制网络谣言,不偏信、不盲从、不乱传,科学质疑、积极探寻真相。最终让公民认识到,每个人既是网络的参与者,又是网络的建设者和受益者,强化社会责任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坚守七条底线,拒绝网络谣言,让我们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

老师给我一个论文的题目,我不知道下手来说的话,那个有没有专业的大神指导?我想要知道那个论文怎么写的话,你可以在网络上的话,搜索一些内容相关历史的论文的,然后再到网络上查询资料

你们两个还真是大好人,费尽辛苦给他打字。

谣言传播研究论文大纲参考模板

一、网络谣言的传播类型与危害一是利用一些网民的猎奇心理,哗众取宠。网络谣言之所以能够传播开来,在很大程度上是利用了一些网民的求新、求异和求奇的心理特点。谣言制造者就是抓住网民的猎奇心理,把一些道听途说或杜撰的消息编造成故事和花边新闻,靠出位博眼球。不在乎骂声一片,他们要的就是争议,因为有争议才有关注,有争议才有传播力和影响力,最终造成各种谣言充斥网络的不堪局面。二是利用一些网民的仇视心理,宣泄私愤。在现实中,有些人本身就有仇富、仇官的心理,当他们一看到或听到某些和富人或和官员有关的不公平、不合理的事件和问题时,就紧紧抓住不放,并不惜将事件扭曲放大,然后后搬到网络上,来求得更多带有负面情绪网民的共鸣。他们通过网络谣言的参与、传播而趁机宣泄自身的负面情绪、表达不满,使网络成为其个人诋毁他人的“暴力工具”。三是利用一些网民的同情心理,谋取利益。以“网络公关公司”、“网络推手”为代表的“网络黑社会”,他们思路清晰,业务纯熟,从接受订单,到分析网民心理,按照愤青、仇富、同情弱者等因素制作网帖,雇用“水军”密集发帖,形成集束效应,极尽诋毁、诽谤之能事。他们为获取最大经济效益,还专门成立了“删帖公司”,明码标价,只要给出足够的价钱,基本能“搞定”所有网站的负面帖子。他们的作为,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社会秩序,甚至控制舆论,左右法院判决。网络谣言危害极大,小而言之,网络谣言败坏个人名誉,给受害人造成极大的精神困扰;大而言之,网络谣言影响社会稳定,给正常的社会秩序带来现实或潜在的威胁,甚至损害国家形象。二、自媒体时代网络谣言的应对一是要加强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切实实施政府信息公开。依法建立健全网络传播相关法律法规,依法严惩网络谣言的传播者特别是恶意造谣者。同时,政府部门要注重对相关信息的及时公开,不断完善网络发言人制度,高度重视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是网络谣言控制的基本方略。在网络谣言和舆论出现时不能惊慌失措,先冷静观察处理,然后抓准时机,主动介入,发布权威性、有公信力的声音进行反击。积极利用自媒体的影响力,化“危”为“机”,将自媒体舆论监督作为发现问题的“源头”和改进工作的“帮手”,有效扭转被动局面,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二是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和途径,搞好政民互动工作。生活在自媒体时代,领导干部要首先懂技术,会操作,能交流。只有这样才会通过互联网听取公众诉求,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化解矛盾,快速将网络谣言遏制在萌芽状态。因此,目前学习、研究自媒体已是每一个领导干部的“必修课”和“常修课”。为此,一方面,要加强网络知识的学习。懂得了网络技术就能借助现代传播手段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就增加了一项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另一方面,要和网民平等互动地开展交流。通过在线交流,培育网络形象,争做网络舆论领袖。惟其如此,才能直面微博中的各种社会问题,并用微速度回应公众关注和关切,挖掘事件背后的社会矛盾根源,以有益于社会发展的积极态度解读事实,揭示真相,寻求理解,共同担当,使网络谣言没有生存空间。三是要加强公民道德素养和媒介素养的教育。一是要强化媒体从业人员的法律、新闻和道德方面的要求,通过大众传媒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二是要动员和组织政府、学校、媒体、社区等多方力量,指导公民理性认识并积极享用自媒体传播信息快捷的便利,教给公民认识、分析、运用和监察媒介的能力。能够辨析和抵制网络谣言,不偏信、不盲从、不乱传,科学质疑、积极探寻真相。最终让公民认识到,每个人既是网络的参与者,又是网络的建设者和受益者,强化社会责任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坚守七条底线,拒绝网络谣言,让我们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有关网络谣言的危害议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严惩“网络大谣”,是民心所向,民意所指。“谣言止于下一个谣言”,这是“秦火火”等“网络大谣”们的“法宝”,他们混淆是非、颠倒黑白,蓄意炮制虚假新闻,恶意诋毁公众人物,不断制造事端,非法牟取暴利,把网络空间搅得乌烟瘴气。他们一次次突破道德底线,一次次触碰法律红线,扰乱了社会秩序,威胁社会安全稳定,损害百姓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严惩“网络大谣”,法律威慑必不可少。网络谣言等网络乱象,已成为社会“毒瘤”,公安机关及时亮剑、果断出击,集中开展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是顺应民心之举。同时,相关司法解释也在紧锣密鼓制定中,相信随着法律的完善、打击的深入,隐匿网络的违法犯罪分子终究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严惩“网络大谣”,行业监管必须严格到位。互联网的监管涉及部门众多,相关监管部门要主动担当,各司其职,形成合力。作为第一道防线的网站经营方,更不能推卸公共使命,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摒弃一味追求“眼球”经济、忽视社会效益的短视行为,从强化法律意识和提高技术水平层面,双管齐下,加强对各类信息的甄别和监测,真正把好净化网络空间的第一道关口。 网络空间是公共空间,是现实空间,决不是可以不负责任的什么“虚拟空间”。广大网民在网上畅游时,要与在现实社会一样,自觉接受法律和道德的约束,承担起共同净化网络空间的.责任。对于未经证实或难以证实的信息要保持理性,不过度依赖、不轻信盲从,更不随意传播,这是截断谣言扩散途径、压缩谣言滋生空间的有效方法。 维护网络秩序,人人都是参与者。广大网民要积极向公安机关举报线索,使“网络大谣”们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还网络一个晴朗的天空。当前,我国互联网正在由“商用互联网”走向“全民互联网”时代,网络的虚实界限逐渐消失。数据显示,截至20xx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亿,接近6亿,换言之,相当于每两个国人中就有一个是网民。 如果说,以前互联网还只是一种工具或技术,那么,现在的互联网已经与社会全面融合、难分彼此。这既体现在网民与民众身份标签区别的淡化,也体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已全部映射在互联网。互联网既反映着社会的各个方面,还逐渐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治理。可以说,现在已经是网络即是社会,社会亦是网络。 随着互联网全面融入现实社会,传统社会中的一些痼疾也在互联网上日渐凸显,首先就是“信任缺失”。这种“缺失”既体现于网民对网站的交易信任不足,也存在于网站之间的商务信任欠缺,还体现在网民之间的交流信任短板。 根据《20xx年中国网站可信验证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xx年上半年,的网民本人曾在网购过程中直接碰到钓鱼网站或网站。30%的受访网站曾遭遇过恶意仿冒网站的侵扰。相当于每三个购物网民中就有一个曾,每三个知名网站就有一个曾被恶意仿冒。此外,微博、微信等新兴互联网应用的崛起,极大地方便了网民分享和发布各类信息,也加大了不实信息、信息传播的力度,新型网络钓鱼形式的出现,让网民对互联网的信任感持续走低。 因而,构建可信网络环境一直是无可争议的社会共识,从政府主管部门,到行业协会,再到互联网从业者,都很关切如何构建更加安全、可信的互联网环境,众多互联网厂商都在身体力行地推行可信互联网构建。随着构建可信网络环境认识的发展,当前核心议题已经从“怎么看”转向“怎么办”。 目前,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技术支持,中网推出的“可信网站”验证日渐成为我国网络身份验证领域的中坚力量。通过这些成功的经验,对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而言,从管理模式上,建议应施行“政府倡导、协会支持、民间运作”的原则,也就是发挥市场主体的基础作用;从可信内容上,应逐步形成“网站身份验证、网站安全扫描、网站信用评价、网站内容鉴别”等网站验证分级体系;从运行机制上,打造“验证服务—验证管理—查验平台—举报纠错”可信生态链条,借助可信验证把网民和网站两大群体连接起来,消除网民对网站的信任隔阂,更大限度激发互联网的正能量和商业价值。 而针对整个网络环境的完善以及社会各界如何分工推进来说,最终需要整个互联网生态链联动起来,合力共建可信网络环境,让互联网成为一个真实可信赖的世界。

后疫情时代的谣言传播研究论文

不知不觉,社会已进入网络时代,网民数量已达5。91亿,手机网民数量已达4。46亿。就在网络带来了巨大便利和信息传递方式的革命之时,为了自身利益在网络上散播谣言,恶意中伤的不正之风却越来越盛。人们不禁要问:网络的底线在哪里?不可否认,网络在给予社会娱乐的同时传递了许多催人奋进的正能量。可却有许多人,利用网络强大的传播能力“谣”言惑众,从中牟利。“网络巨谣”秦火火近日被捕,正是因为他在网络中散布了许多耸人听闻的谣言,“雷锋奢靡”“李宇春已死”等一个个劲爆谣言在他这个谣言流水线上被生产出来,像一枚枚炸弹投入了网络世界中。他甚至叫嚣:“谣言不是止于智者,而是止于下一个谣言。”网络的底线,不应如此。阮玲玉曾说:“人言可畏”。倘若她生在现在这个时代,不知会做何感想。谣言如一颗颗横飞的子弹,将网络世界变成了枪林弹雨的战场,就算你是无辜的路人甲,也可能受到谣言的中伤。点击为王,流量为王,这是一个浮躁的物质社会在网络世界中下的扭曲的蛋。只为搏得名声而在网络上狂刷点击的博主大V们,你们是不是守住了网络和道德的底线呢?没有底线的网络,只会是捕兽坑,是无底洞,是万丈悬崖,令所有人跌进无尽深渊。康德曾经说过:“自由的边界是他人自由的边界。”网络微博也应如此,网络上允许嘲讽,允许戏谑,允许插科打诨,允许无伤大雅的小粗俗,但不应允许恶意中伤,别有用心的妖言惑众。无论是坐拥网络影响力的博主大V,还是只参与讨论的普通民众,都应以不侵犯他人权利为底线,越过这个底线,得到的只能是人们的鄙视甚至法律的严惩。守住底线的网络,是人们生活的好帮手;失去底线的网络,是破坏幸福的洪水猛兽。谣言的确止于智者,做好一个对事实负责的网民,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请让网络清澈一些,让我们确实的看到网络的底线。

在百度收一下,不是没事知道了

一、网络谣言的传播类型与危害一是利用一些网民的猎奇心理,哗众取宠。网络谣言之所以能够传播开来,在很大程度上是利用了一些网民的求新、求异和求奇的心理特点。谣言制造者就是抓住网民的猎奇心理,把一些道听途说或杜撰的消息编造成故事和花边新闻,靠出位博眼球。不在乎骂声一片,他们要的就是争议,因为有争议才有关注,有争议才有传播力和影响力,最终造成各种谣言充斥网络的不堪局面。二是利用一些网民的仇视心理,宣泄私愤。在现实中,有些人本身就有仇富、仇官的心理,当他们一看到或听到某些和富人或和官员有关的不公平、不合理的事件和问题时,就紧紧抓住不放,并不惜将事件扭曲放大,然后后搬到网络上,来求得更多带有负面情绪网民的共鸣。他们通过网络谣言的参与、传播而趁机宣泄自身的负面情绪、表达不满,使网络成为其个人诋毁他人的“暴力工具”。三是利用一些网民的同情心理,谋取利益。以“网络公关公司”、“网络推手”为代表的“网络黑社会”,他们思路清晰,业务纯熟,从接受订单,到分析网民心理,按照愤青、仇富、同情弱者等因素制作网帖,雇用“水军”密集发帖,形成集束效应,极尽诋毁、诽谤之能事。他们为获取最大经济效益,还专门成立了“删帖公司”,明码标价,只要给出足够的价钱,基本能“搞定”所有网站的负面帖子。他们的作为,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社会秩序,甚至控制舆论,左右法院判决。网络谣言危害极大,小而言之,网络谣言败坏个人名誉,给受害人造成极大的精神困扰;大而言之,网络谣言影响社会稳定,给正常的社会秩序带来现实或潜在的威胁,甚至损害国家形象。二、自媒体时代网络谣言的应对一是要加强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切实实施政府信息公开。依法建立健全网络传播相关法律法规,依法严惩网络谣言的传播者特别是恶意造谣者。同时,政府部门要注重对相关信息的及时公开,不断完善网络发言人制度,高度重视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是网络谣言控制的基本方略。在网络谣言和舆论出现时不能惊慌失措,先冷静观察处理,然后抓准时机,主动介入,发布权威性、有公信力的声音进行反击。积极利用自媒体的影响力,化“危”为“机”,将自媒体舆论监督作为发现问题的“源头”和改进工作的“帮手”,有效扭转被动局面,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二是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和途径,搞好政民互动工作。生活在自媒体时代,领导干部要首先懂技术,会操作,能交流。只有这样才会通过互联网听取公众诉求,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化解矛盾,快速将网络谣言遏制在萌芽状态。因此,目前学习、研究自媒体已是每一个领导干部的“必修课”和“常修课”。为此,一方面,要加强网络知识的学习。懂得了网络技术就能借助现代传播手段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就增加了一项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另一方面,要和网民平等互动地开展交流。通过在线交流,培育网络形象,争做网络舆论领袖。惟其如此,才能直面微博中的各种社会问题,并用微速度回应公众关注和关切,挖掘事件背后的社会矛盾根源,以有益于社会发展的积极态度解读事实,揭示真相,寻求理解,共同担当,使网络谣言没有生存空间。三是要加强公民道德素养和媒介素养的教育。一是要强化媒体从业人员的法律、新闻和道德方面的要求,通过大众传媒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二是要动员和组织政府、学校、媒体、社区等多方力量,指导公民理性认识并积极享用自媒体传播信息快捷的便利,教给公民认识、分析、运用和监察媒介的能力。能够辨析和抵制网络谣言,不偏信、不盲从、不乱传,科学质疑、积极探寻真相。最终让公民认识到,每个人既是网络的参与者,又是网络的建设者和受益者,强化社会责任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坚守七条底线,拒绝网络谣言,让我们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

有关谣言的议论文题目

为自己而活 长在僻静角落里的野百合花,即使面对再阴霾的天气,也会为自己呈现一片生命的亮色,坚定地对自己说:”我很漂亮!”“我们都需要勇气,来面对流言蜚语……”梁静茹的一首《勇气》唱出了面对谣言的勇敢与坚定。其实谣言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的心理,是你面对挑战时所持的心态。有的人面对险境却依然笑看人生,有个人身患绝症却依然坚守自己的信念,有个人经受屡屡挫败却依旧刚强地挺立在世界上。这样的人,这样懂得自我满足自我欣赏的人还会惧怕谣言吗?说到自我欣赏,让我父亲想起那美妙绝伦的“千手观音”,生存在一片无声的世界里,却也能够用优美的舞姿和娴静神情给我们带来纯净至美的艺术享受。透过她们的,是对人生独到的理解和生命本质的追求。当他们把爱洒向人间之时,心中留下的,只是无尽的震撼……再可怕的谣言,再坚不可摧的谣言,还能战胜这种心灵的震撼吗?答案是否定的。谣言,只不过是一片满藏着疑惑和惊异的枯叶,在面对满片绿意盎然的森林的时候,只会更加坚定自己的绿色使命,为自己而活,不是吗?王维笔下的辛夷花,生长在寂静得发冷发白的涧户中,却也描绘着自己鲜亮的色彩和开落的动态声息。假若身旁是姹紫嫣红的繁花,是芬芳流溢的百草,我依旧坚信辛夷花会开得艳丽,开得精彩!因为,它只为自己而开,只为了自己生命的天空能够更加广阔,更加具有内涵。谣言的影子让我们学会用自己的颜色展现生命的价值,而不是顾影自怜,不是杞人忧天,不是拼命地奔走逃跑躲避自己的影子,担忧它的追随,害怕他的纠缠。那样的你,终究会被谣言吞噬,被生活所抛弃。人生就像一个宽广的大舞台,无论是面对流光溢彩的闪光灯还是台下观众的热烈掌声,我们都要做好自己,做好自己台上的角色,将自己融入到角色的情感世界中,欣赏其中的美妙韵意,享受当中的丰富内涵。那样就足够了,即使是再强大的力量,也无法阻隔我们……做勇敢坚定乐观的野百合,为自己而活,为自己的生命的亮丽而喝彩!与谣言面对面 高二5 辛瑜是否曾有过如此难熬的夜晚:独坐在那黑暗的角落里,双手捂着耳朵,拼命地想遗忘那些带刺与虚无的话语。直到泪流满面,精力空虚,内心还是无尽的委屈与痛苦。结果呢?你是否被那些话语刺穿得千疮百孔、遍体鳞伤?还是无视这些谣言继续昂首做人?此时,我们应当带着一份冷静与理智去好好面对,而并非逃离。与谣言面对面,大声地说:“我!”一声发自肺腑、来得坦荡的声音已能将这些无稽之谈压倒。异常优秀的人也好,低级恶劣的人也好,一个平凡普通得可以的人也好,一旦受人瞩目了,谣言也随之而来。大家只凭着几个“听说”便能将“无”变“有”,一传十,十传百地繁衍下去。尽管那些犀利的话语击中你的自尊,击中你柔弱的心,只要你敢于说一句澄清自己的话,这谣言的空中花园就会摇摇欲坠,愚人们也开始用新的眼光看待你,对流言蜚语也半信半疑了。来吧,与谣言面对面,大声地说:“我不怕你!”敢于这样说的人就是一个勇者,至少他在精神上有这份冲劲。当你说出这句话的时候,那些有意中伤你的人会发现你没有他想象中那么简单,因为你本来就是如此坚强。要让他们看到自己的那份如烈火般的勇气,那份燃烧着的愤怒,那份想挑战的准备,他们也会惊讶,开始害怕。谣言还挺得下去吗?对,就是用这种正义之气压倒那些邪恶之灵。当你说完这句话的时候,内心也变得轻松许多,自信也增强了,不禁也会为之前伤心不已的那个自己感到可笑。与谣言面对面,再大声地说一次:“我不怕你!”你没有在谣言面前表现出怯懦,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坚强与勇敢,丝毫动摇不了你。怀疑这些谣言的人也会为你感动,也会奋不顾身地站在你的身旁,也会温柔诚恳地对你说:“我相信你!”那么,那些虚无,那些邪恶,那些流言蜚语也会被击个粉碎。而且大家也会开始对你肃然起敬,猜疑少,赞叹多。此时,你回过头去看着那些如同被碾过的体无完肤的谣言,你应该可以对它说一声“谢谢”。体会一次便让你深刻了解很多东西,使你变得更加“无敌”。不要再坐在墙角哭泣了,也不要再埋怨这个世界对你如何不公,只要勇敢地与谣言面对面,哪,还怕什么?谣言,你怕吗? 传染病的成功传播需要三个条件:传染源、传播媒介和易感人群。别人的一句话,一个举止,经过不同人的理解和表达之后就会与原来相差甚远。原因是有人从中做了手脚。或者,这世间本来就有谣言的存在,它也是一种传染病,只不过多了些人文色彩。人类真的很厉害,既是谣言的来源,又是谣言的传播媒介,最终还成为谣言的受害者。似乎有些“自作自受”,但,社会发展就是如此矛盾。谣言攻击就像空气中的病菌,无时无处不在,为了成功抵御病菌,避免传染,就要启动免疫系统——这,就是心态。在谣言降临时,我不着急,因为我有时间。谣言就象石头,时间就像淙淙流水,流水总有一天能将石头的棱角磨光;谣言就象种子,时间就象硕果,硕果总有一天能将种子的养分吸取;谣言就象烈火,时间就像水,水总有一天能把烈火扑灭。在谣言降临时,我不害怕,因为我有阳光。谣言就像风雨,阳光总在风雨后,要拥有阳光,就必须忍受下雨。谣言就像影子,阳光底下就是影子,影子暴露在阳光下,我不在乎,因为人和影始终要并行。在谣言降临时,我不哭泣,因为我有微笑。哭泣的百合花虽然晶莹剔透,但似乎有些美中不足,我不要。我要做向日葵,总是带着微笑等待阳光的沐浴,晾干脸上的泪珠。在谣言降临时,我不解释,因为我有权利。既然谣言已有,又何需无为的解释。这种解释只会成为掩饰——有时沉默也是不错的选择。我会平静,就象广阔的湖面、虽有谣言这块石子激荡击起的圈圈涟漪,但我仍是平静的,以静制动。我会勇敢,就象重压下的大地。谣言的力量也许压得我挺不直腰板,但我会躺下,让承受的面更广。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我是勇敢的斗士,要与谣言决一死战。我会反驳,就像打在地上的皮球,对我的谣言更多、更剧烈,我就反驳得越有力。任何人都可以沉默,但并不代表可以忍气吞声、逆来顺受。反驳不是解释,更不是掩饰,而是一种抗击,一种自卫——倘若连最起码的自卫也丧失,我就不是我了。谣言,我不怕!

有关疫情“拒绝谣言”的好标题:

《封杀谣言,刻不容缓》、《绝不能让谣言再飞一会儿》、《对谣言要坚决说“不”》、《铲除谣言孳生的土壤》、《破除谣言,科学是利器》、《谎言只会被真相拆穿》、《杜绝谣言,首先要传递真相》、《打好谣言“病毒”阻击战》。

《疫情有毒,网络谣言更有害!》、《谣言面前,不做“看客”,要当“剑客”》、《谣言止于智者》《打击谣言和公开真相应同步进行》、《别因好心做了传谣者》、《打击谣言,注意方式方法》、《解谣言之“毒”,首先要用“法律”》。

《依法治“谣”是重要抗疫举措》、《每次传谣都是制造恐慌》、《初衷好,不代表可以传谣》、《疫情已肆虐,不让谣言再猖獗》、《谣言面前,擦亮双眼》、《辨别谣言,长点心眼》。

《疫情汹汹,传谣就是添乱》、《打击谣言,但不宜“棒杀”》、《面对谣言,既要“打”也要“疏”》、《防止谣言,须先教再打》、《疫情面前,别误入“谣言陷阱”》、《面对疫情,别让谣言跑在科学前面》。

网络谣言止于智者“网络谣言”是虚拟世界里的罂粟花,外表美丽绚烂,具有超强的吸引力,其实却剧“毒”无比,一旦沾染这“魔鬼之花”,后患无穷。互联网时代,一个小小的鼠标,带着网民走进信息的浩瀚海洋,带给网民无限的视野,这本是非常美妙的体验,可是,有那么一些人,在网络世界里肆意制造虚假、有害信息,这就犹如往水质纯净的湖泊里“扔垃圾”“泼脏水”,一点一点污染着网络的纯净度与公信力。网络谣言的危害有目共睹。广大网民、互联网从业者以及政府信息监管部门,都深感互联网谣言轻则混淆视听,重则危害社会,因此呼吁加强互联网管理、净化网络环境的声音越来越高。中国精神文明网等多家网站曾联合开展“网络十大不文明行为征集与评选活动”,十余万人参加投票,结果“传播谣言、散布虚假信息”被网民列为“网络十大不文明行为”之首。政府有关部门依法行政是整治各类“网络谣言”的重要手段。有关部门在加强引导、制度建设和法律规范的同时,还要建立全社会联动的预防网络谣言、打击网络犯罪的长效机制,从源头上切断谣言滋生的温床,让谣言在日趋理智的网民面前不攻自破。上个月广东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法院判决“人狗情”网络谣言案,三名被告被判赔付精神损害抚慰金,并公开登报赔礼道歉。这起网络谣言案件引人关注,法院判决对“网络行为的规范性”具有导向作用——网络行为,也不要跨越法律界线,否则就应承担法律责任。网络谣言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利用了人们的猎奇心理。人有猎奇之心不足为怪,关键是如何在网络世界里保持平常的心态、清醒的头脑,并练就一双慧眼,善于分析事物,善于探求真相,不被表象所迷惑。在网络监管中,政府主管部门和网民不只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还应当协同作战。如果网民都自觉做监督者、举报者,那么“网络谣言”就将如过街老鼠,无处藏身。“围观”“帮顶”“人肉”,这些形形色色的网络词汇导致现今网络世界纷繁复杂。你可以“围观”,但不要忘记多留个心眼,在心里打个问号;你可以“帮顶”,但请你多方求证;你甚至可以“人肉”,但请你保留一颗理性的心,不要捕风捉影、“刮风就是雨”,更不要人云亦云。因为一不小心,有些懵懂的你可能从“帮顶”变成了谣言散布的“帮凶”。网络谣言止于智者。一声质疑,一双慧眼,把网络上的是是非非,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有关网络谣言的危害议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严惩“网络大谣”,是民心所向,民意所指。“谣言止于下一个谣言”,这是“秦火火”等“网络大谣”们的“法宝”,他们混淆是非、颠倒黑白,蓄意炮制虚假新闻,恶意诋毁公众人物,不断制造事端,非法牟取暴利,把网络空间搅得乌烟瘴气。他们一次次突破道德底线,一次次触碰法律红线,扰乱了社会秩序,威胁社会安全稳定,损害百姓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严惩“网络大谣”,法律威慑必不可少。网络谣言等网络乱象,已成为社会“毒瘤”,公安机关及时亮剑、果断出击,集中开展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是顺应民心之举。同时,相关司法解释也在紧锣密鼓制定中,相信随着法律的完善、打击的深入,隐匿网络的违法犯罪分子终究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严惩“网络大谣”,行业监管必须严格到位。互联网的监管涉及部门众多,相关监管部门要主动担当,各司其职,形成合力。作为第一道防线的网站经营方,更不能推卸公共使命,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摒弃一味追求“眼球”经济、忽视社会效益的短视行为,从强化法律意识和提高技术水平层面,双管齐下,加强对各类信息的甄别和监测,真正把好净化网络空间的第一道关口。 网络空间是公共空间,是现实空间,决不是可以不负责任的什么“虚拟空间”。广大网民在网上畅游时,要与在现实社会一样,自觉接受法律和道德的约束,承担起共同净化网络空间的.责任。对于未经证实或难以证实的信息要保持理性,不过度依赖、不轻信盲从,更不随意传播,这是截断谣言扩散途径、压缩谣言滋生空间的有效方法。 维护网络秩序,人人都是参与者。广大网民要积极向公安机关举报线索,使“网络大谣”们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还网络一个晴朗的天空。当前,我国互联网正在由“商用互联网”走向“全民互联网”时代,网络的虚实界限逐渐消失。数据显示,截至20xx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亿,接近6亿,换言之,相当于每两个国人中就有一个是网民。 如果说,以前互联网还只是一种工具或技术,那么,现在的互联网已经与社会全面融合、难分彼此。这既体现在网民与民众身份标签区别的淡化,也体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已全部映射在互联网。互联网既反映着社会的各个方面,还逐渐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治理。可以说,现在已经是网络即是社会,社会亦是网络。 随着互联网全面融入现实社会,传统社会中的一些痼疾也在互联网上日渐凸显,首先就是“信任缺失”。这种“缺失”既体现于网民对网站的交易信任不足,也存在于网站之间的商务信任欠缺,还体现在网民之间的交流信任短板。 根据《20xx年中国网站可信验证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xx年上半年,的网民本人曾在网购过程中直接碰到钓鱼网站或网站。30%的受访网站曾遭遇过恶意仿冒网站的侵扰。相当于每三个购物网民中就有一个曾,每三个知名网站就有一个曾被恶意仿冒。此外,微博、微信等新兴互联网应用的崛起,极大地方便了网民分享和发布各类信息,也加大了不实信息、信息传播的力度,新型网络钓鱼形式的出现,让网民对互联网的信任感持续走低。 因而,构建可信网络环境一直是无可争议的社会共识,从政府主管部门,到行业协会,再到互联网从业者,都很关切如何构建更加安全、可信的互联网环境,众多互联网厂商都在身体力行地推行可信互联网构建。随着构建可信网络环境认识的发展,当前核心议题已经从“怎么看”转向“怎么办”。 目前,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技术支持,中网推出的“可信网站”验证日渐成为我国网络身份验证领域的中坚力量。通过这些成功的经验,对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而言,从管理模式上,建议应施行“政府倡导、协会支持、民间运作”的原则,也就是发挥市场主体的基础作用;从可信内容上,应逐步形成“网站身份验证、网站安全扫描、网站信用评价、网站内容鉴别”等网站验证分级体系;从运行机制上,打造“验证服务—验证管理—查验平台—举报纠错”可信生态链条,借助可信验证把网民和网站两大群体连接起来,消除网民对网站的信任隔阂,更大限度激发互联网的正能量和商业价值。 而针对整个网络环境的完善以及社会各界如何分工推进来说,最终需要整个互联网生态链联动起来,合力共建可信网络环境,让互联网成为一个真实可信赖的世界。

传播法与传播伦理的论文题目

提供一些新闻传播学毕业论文的选题,供参考。1、新闻真实与新闻本性2、从“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发布会看新闻传播的审美化3、无产阶级党报的优良传统4、新闻特写研究5、深度报道研究6、新闻叙事研究7、网络新闻研究8、电视声画面研究 9、电视艺术研究10、电视诗歌散文创作研究11、“超级女生”的广告效应研究12、试论新闻语言的修辞技巧13、试论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言素质14、试析谈话节目的语言特点15、试论媒体语言的“雅”与“俗”16、电视新闻语言研究17、电视广告语言研究18、记者的修养19、论都市报的舆论监督作用20、论报纸的新闻策划21、论都市报的发展趋势22、新闻评论:媒体的旗帜和灵魂23、新闻娱乐化现象探析24、媒体报道的大学生形象分析25、网络“暴力”初探26、重大新闻事件的新闻摄影27、浅析电视“选秀”节目28、论网络环境下受众的分化与“博客”网站的兴起29、论“受众意识”在新闻采编业务中的体现30、论“民生新闻”报道中“煽情”的艺术31、论网络时代传统媒体的应对之策32、论公益性新闻策划33、新闻节目主持人的素质34、主持人的形象塑造35、当代网络言论文风浅析36、真人秀节目形态特征面面观37、电视体育新闻现场报道研究 38、当代中国奥运新闻传播的主要话语问题39、电视讲坛节目的传播学审视40、试论新闻敏感与新闻工作责任感关系41、论新闻报道失实42、人物访谈成功因素探析43、舆论引导和新闻报道的关系44、新闻标题的信息含量及审美特征45、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的关系46、从“选秀节目”看电视竞争性复制策略47、报纸要强化品牌意识48、媒体在“华南虎照片事件”中的角色意识49、名牌电视栏目的品牌维护50、重大突发事件中的网络新闻报道51、论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困境与出路52、电视体育节目的人文精神53、传播学层面的思考:《超级女生》热播解析及反思54、从“芙蓉姐姐”现象看网络传播效果55、现代电视传媒的品牌策略56、 谈谈互联网媒体时代的新闻的时效性57、 如何从根本上保证新闻真实58、 试论新闻敏感与新闻工作责任感的关系59、 漫谈记者修养的现实意义60、 采访对象访前心理分析61、 深入采访中如何抓特点62、 浅谈新闻导语写作63、 重视新闻背景的交待64、 消息中的现场描写65、典型报导--舆论的风向标66、短新闻是信息时代的主角67、穆青人物通讯特色研究68、论报纸的组合报道69、新闻标题特色研究 70、现场短新闻的现场感71、关于"弱势群体"报道的多元思考72、报纸品牌个性塑造73、短评的特点和写作74、浅说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及影响75、国际广播和国际电视对当今全球的影响76、编辑思想与报纸版面77、编辑的自身建设和修养78、谈谈稿件修改的基本功79、版面的语言与受众心理80、地方企业报的发展趋势81、论突发性新闻照片的社会价值82、摄影记者的业务素质83、新闻照片的社会功能84、广播电视受众的视听心理分析85、电视记者的创作思维 86、论后网络时代新闻舆论引导的偏差87、广播电视报的生存现状与发展趋势 88、论人文关怀在我国当代经济新闻报道中的体现 89、新时期新闻文体改革研究 90、博客:传统的颠覆还是传统的延续?--从传播学意义上看博客与传统媒体的关系 91、网络言论的传播与管理92、论新闻专业大学生的知识结构93、论新闻专业大学生的能力培养94、因特网与现代传媒格局95、论因特网的传播特点96、新闻摄影的社会功能之我见97、互联网对现代汉语实用性的冲击98、互联网媒体时代的网络语言的特点初探99、互联网对传统的人际交往模式的负面影响100、互联网对传统的人际交往模式的正面影响101、网络媒体公信力的构建102、论广告策划在广告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103、 广告创意理论研究104、 广告诉求理论研究105、 广告对消费观念的影响106、 和谐与冲突——广告传播中的社会问题研究107、 论广告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108、 论违法广告对社会造成的危害109、 论我国广告法规的体系与监管模式110、 我国广告业发展趋势111、 从创意视角分析中国广告与世界广告的差距112、 优秀广告作品的创意给我们带来的启示113、 如何看待名人广告114、 论房产广告的文化诉求115、 报刊广告文案创作116、 中国儿童广告的发展趋势117、 广告中的女性形象118、 网络广告受众的消费心理分析119、 试论广告创意技巧120、 试论广告写作的方法与技巧121、突发公共事件与媒体报道122、《百家讲坛》——从精英文化到大众文化的嬗变123、从《艺术人生》看人生的艺术124、试论电视剧的叙事策略——从韩剧的细节设置分析125、试论电视公益广告的人文视角126、关于电视直播节目中“出错”现象的思考127、论民生新闻中的“新闻平衡”128、探析《百家讲坛》兴起原因及启示129、谈《鲁豫有约》与《艺术人生》的异同及启示130、民生新闻的公信力考证131、论新闻访谈的原生态132、从《奋斗》看中国青春偶像剧的新形式133、一个“纸包子” 引起的思考-------试论中国电视新闻的行为规范与职业道德134、浅析民生新闻在现代化社会中的价值与意义135、《新闻调查》中的采访技巧

据学术堂了解,新闻传播学毕业论文选题众多,但核心的要求有这么几点:(1)可借鉴性,以便于换汤不换药,博采众长,搞好自己的论文。知网上有现成的论文可借鉴,单数量不可以太多,否则会被怀疑抄袭;也不能太少,不然浪费时间去选题和整理宏观思路还被老师否定,如你的题目太大不易写深入而 pass 掉。(2)紧跟热词,最近几年的社会热点问题会让论文显得很有新意,但最好也是有依葫芦画瓢的参考对象。(3)贴合案例,理论型文章对数学模型和软件仿真能力要求极高,故必须贴合案例,以便于换汤不换药,快速写好论文。(4)结构完整,选题最好能结合学科理论知识和模型,注重问题导向和数学语言的应用,不然论文口水话连篇;但切记炫技,整高大上的题目,应用复杂的数学模型,不顾是否能收集到个案实证资料和工作量的多寡。(5)字数相仿,不要本科、硕士论文选博士论文做参考,因为博士细节过多论证更充分,没宏观驾驭能力的人控制不好章节字数,会多写一两万字。

新闻传播学毕业论文选题的要求:

1、选题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应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具有综合性和创新性。本科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长,选择适当的论文题目,但所写论文要与本专业所学课程有关。

2、查阅资料、列出论文提纲题目选定后,要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开展调研和进行实验,搜集、查阅有关资料,进行加工、提炼,然后列出详细的写作提纲。

3、完成初稿根据所列提纲,按指导教师的意见认真完成初稿。

4、定稿初稿须经指导教师审阅,并按其意见和要求进行修改,然后定稿。

扩展资料:

新闻传播学毕业论文选题的题目参考:

1、试论大众传播受众权利的保护。

2、试论“媒介殖民主义”。

3、我们为什么喜欢上网。

4、浅论网络传播环境净化策略。

5、大众传播受众价值的再认识。

6、民营网吧生存状况思考。

7、试论网络时代的贫富差距。

8、试论互联网络中的舆论引导。

9、我国大众传播受众权益保障状况及思考。

10、由我国大众传播现状引发对“社会责任理论”的再认识。

11、受众行为对大众传播的作用。

12、我国大众传播内容与社会道德教化的冲突及思考。

13、试论网络传播环境对人格形成的影响。

14、论我国大众传播工作者的素质。

15、试论网络媒体、传统媒体并存状况下大众传播效果。

16、从蔡智恒网上小说看网络小说。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新闻传播学毕业论文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去看下(新闻传播科学)期刊里面,看下别人是怎么选题的,你参考借鉴下

  • 索引序列
  • 谣言传播论文题目
  • 谣言传播研究论文大纲参考模板
  • 后疫情时代的谣言传播研究论文
  • 有关谣言的议论文题目
  • 传播法与传播伦理的论文题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