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研究生学位论文署名

研究生学位论文署名

发布时间:

研究生学位论文署名

论文署名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作者署名首先应该从学术规范角度来考虑。一篇论文的任何署名作者均须有实质性贡献,且知晓论文的全部内容和投稿事项。一些期刊在收到稿件时,会给每名作者单独发信确认是否知晓自己是作者。未有实质性贡献的人如果是基于某种利害关系而成为作者,可能会被判定为学术不端。即使有贡献,在成为合著者时也需要谨慎,因为一旦论文存在学术不端现象,那么所有作者可能都需要承担责任。接着需要考虑谁是第一作者和谁是通讯作者的问题。有多名作者时,人们可能会看重是否为第一作者,谁是通讯作者。严格而言,通讯作者与第一作者有不同含义。通讯作者与第一作者的真实含义从根本上来说,通讯作者在投稿出版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而第一个作者实际上是做研究和写稿件的人。作者的顺序可以按照最适合于研究小组运作的任何顺序排列,但提交出版必须由通讯的作者完成。也可以是你不属于某个课题组,想独立发表自己的论文,那么你很可能同时是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含义:通讯作者是在稿件提交、同行评审和出版过程中主要负责与期刊沟通的个人。通常,他或她还确保期刊的所有管理要求,如提供作者的详细信息、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临床试验注册文件以及收集利益冲突的表格和声明等都已正确完成,尽管这些职责可能会委托给一个或多个合著者。一般来说,通讯作者是在科学研究论文的提交和出版过程中有一些或很多经验的高级研究人员或团队领导。他们不仅对论文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有能力确保论文顺利、成功地完成出版过程。一名通讯作者应该怎么做?在研究传播的每个阶段,一名通讯作者负责几个关键方面——出版前后。如果你是第一次成为通讯作者,看看下面6条简单的提示,它们将帮助你成功完成这项重要的任务:1.确保遵守主要截止日期2.准备好可以提交的稿件3.制作一个提交全文件包4.正确获取所有作者的详细信息5.确保遵守道德规范6.负责开放获取事宜简而言之,通讯作者是负责将研究(和研究人员)带入公众视野的人。要想成功发表,并且手握研究人员的声誉,通讯作者总是需要记住,一篇高质量的文本是打动一群同行评阅人甚至打动更挑剔的读者的第一步。谁该是科学论文的第一作者?第一作者通常是对稿件做出最重大智力贡献的人。这包括设计研究,从实验中获取和分析数据,并撰写实际的稿件。作为第一作者,你必须在提交和出版过程中给一大群玩家留下深刻印象。但是,首先,如果你在一个课题组,你就要抓住通讯作者的眼球。给你的稿件以应有的关注和你对通讯作者的信任的最好方式,是交付一份完美的稿件,无论是在科学准确性还是语法方面。虽然有以上严格定义,但研究生导师和团队领军人物往往会将自己列为通讯作者。由于人们可能会看重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一部分期刊允许声明多名通讯作者和多名共同第一作者。如果是学位论文工作产生的论文,研究生导师一般会将研究生列为第一作者。也存在资深学者主动将年轻学者列为第一作者的情形。最后需要考虑作者们的排序问题。对于多名作者的情况,往往会依据相对贡献的大小来安排作者排序,有的甚至在文尾部分的合适位置声明每位作者的贡献。在贡献大小区别不明显或者相互不在乎这种区分情形下,合作者可能选择“阿尔法贝塔”(α-β)顺序排序,即按姓的首写字母的顺序排名。这种排序往往暗示署名作者被视为同等贡献。排序,并不总是意味着排名。例如,你在A方面是专家,合作者在B方面是专家,两人用各自的特长合作了一份工作,形成了一篇结合A与B的文章,此时排序总得有左右,不管排序如何,同行还是会认同每人的贡献。

硕士署名论在经过导师同意时候用。在读期间或者毕业后发表的研究论文,凡与其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文章的署名要求该硕士生的第一作者单位为该就读学院。在读期间完成的所有研究论文,在投稿发表时该学生本人的第一作者单位均应署名为该学院。

研究生学位论文封面署名

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统一要求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从事科研工作的成果的主要表现,它集中表明了作者在研究工作中获得的新的发明、理论或见解,是研究生申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重要依据,也是科研领域中的重要文献资料和社会的宝贵财富。

为了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质量,使学位论文在内容和格式上更加规范化、标准化,按照国家标准《学位论文的编写规则》,特作如下规定:

一、论文内容要求

研究生学位论文应用中文撰写,硕士学位论文字数一般为4~5万,硕士专业学位论文一般为2~5万;博士学位论文字数一般为8~10万(医学院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字数要求参见其它规定)。学位论文内容要求完整、准确,应层次分明,数据可靠,文字简练,说明透彻,推理严谨,立论正确;应采用国家正式公布实施的简化汉字和法定的计量单位。文中采用的术语、符号、代号,全文必须统一,并符合规范化的要求。如果文中使用新的专业术语、缩略语、习惯用语,应加以注释。国外新的专业术语、缩略语,必须在译文后用圆括号注明原文。学位论文的插图、照片必须确保能复制或缩微。论文的页码须从“绪论”数起(包括绪论、正文、参考文献、附录、致谢等),用阿拉伯数字编连续码;文摘页、目次页、插图和附表清单、符号和缩略词的说明等,用阿拉伯数字单独编连续码。

论文内容一般应由十五个主要部分组成,依次为:1.封面(包括扉页);2.题名页;3.论文原创性声明;4.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5.论文答辩委员会名单及答辩决议;6.中文摘要;7.英文摘要;8.目录;9.符号说明;10.论文正文;11.参考文献;12.注释;13.附录;14.致谢;15.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各部分的具体要求如下:

1.封面(包括扉页)

采用研究生院下发的统一封面,封页上填写论文题目(不超过20个字)、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学科(专业)、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填写)、答辩日期(或论文提交日期)等内容。上述内容也应在扉页上填写清楚,并增加填写研究生学号,专业学位研究生须注明申请专业学位的名称。

论文题目应避免使用不常用缩略语、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题目用词必须考虑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文摘等二次文献,可以提供检索用的特定实用信息。在学位论文中出现的题目都应完全相同。如果学位论文是基金资助项目,应将基金注释在题目所在页下“页脚”位置。

2.题名页

题名页应置于封二,是对学位论文进行著录的依据。除包括封面上的全部内容外,题名页还应增加关键词、资助基金项目、研究方向、申请学位级别(博士或硕士)、培养单位等内容。

3.论文原创性声明

该《声明》全文可以从网上下载,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后生效。

4.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该《授权书》全文可以从网上下载,经学位论文作者和指导教师共同签名后生效。

5.论文答辩委员会名单及答辩决议

论文答辩委员会名单及答辩决议书须经全体答辩委员、答辩委员会主席签名,可以用复印件附于论文中。

6.中文摘要(包括关键词)

中文摘要应该将学位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简短明了地陈述出来,它包含论文中的基本信息,体现科研工作的核心思想,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中有数据、有结论,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可以引用。摘要内容一般应说明本项科研工作的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实验方法、研究成果、结果和最终结论等,重点是结果和结论,应注意突出学位论文中具有创新性的成果和新见解的部分。摘要内容应包含与报告、论文等同量的主要信息,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也可供二次文献(文摘等)采用。中文摘要一般不宜超过500字(硕士论文)或800字(博士论文),如遇特殊需要字数可以略多。

7.英文摘要(包括关键词)

英文摘要内容(含论文题目)应与中文摘要基本相对应,要符合英语语法,语句通顺,文字流畅。英文摘要的字数以实词计,一般不宜超过300(硕士论文)或500(博士论文)个实词,如遇特殊需要字数可以略多。 摘要中一般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

8.目录

目录应将文内的章节标题依次排列,标题应该简明扼要。目录页中每行均由标题名称和页码组成,包括引言(或前言),主要内容的篇、章、条、款、项序号和标题,小结,(引文)参考文献、注释、附录,可供参考的文献题录、索引等。 论文中如图表较多,可以分别列出清单置于目录页之后。图的清单应有序号、图题和页码。表的清单应有序号、表题和页码。

9.符号说明

论文中所用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及单位(或量纲)。

符号、标志、缩略词、首字母缩写、计量单位、名词、术语等注释说明,如需汇集,可集中置于图表清单之后。

10.论文正文

论文正文是主体,是学位论文的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一般由标题、文字叙述、图、表格和公式等五个部分构成。写作形式可因科研项目的性质不同而变化,一般可包括调查对象、实验和观测方法、仪器设备、材料原料、实验和观测结果、计算方法和编程原理、数据资料、经过加工整理的图表、形成的论点和导出的结论等。

由于研究工作涉及的学科、选题、研究方法、工作进程、结果表达方式等有很大的差异,对正文内容不能作统一的规定。但是,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真切,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

11.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文中引用的有具体文字来源的文献集合,应按文中引用出现的顺序列出,可以列在各章末尾,也可以列在正文的末尾。按照GB 7714《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规定执行。

在引用别人的科研成果时,应特别注意在引用处加以说明,避免论文抄袭现象的发生。

12.注释

注释可作为脚注在页下分散著录,但切忌在文中注释。

13.附录

附录是作为论文主体的补充项目,并不是必须的。附录内容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为了整篇论文材料的完整,但编入正文又有损于编排的条理和逻辑性,这一材料包括比正文更为详尽的信息、研究方法和技术更深入的叙述,建议可以阅读的参考文献题录,对了解正文内容有用的补充信息等。

(2)由于篇幅过大或取材于复制品而不便于编入正文的材料。

(3)不便于编入正文的罕见珍贵资料。

(4)对一般读者并非必要阅读,但对本专业同行有参考价值的资料。

(5)某些重要的'原始数据、数学推导、计算程序、框图、结构图、注释、统计表、计算机打印输出件等。

14.致谢

一般在正文之后,包括内容如下:

(1)对国家科学基金、资助研究工作的奖学金基金、合同单位、资助或支持的企业、组织或个人。

(2)对协助完成研究工作和提供便利条件的组织或个人。

(3)对在研究工作中提出建议和提供帮助的人。

(4)对给予转载和引用权的资料、图片、文献、研究思想和设想的所有者。

(5)对其他应感谢的组织和个人。 致谢应实事求是,切忌浮夸与庸俗之词。

15.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按学术论文发表的时间顺序,列出本人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或已录用的学术论文清单(发表刊物名称、卷册号、页码、年月及论文署名)。其中应对发表刊物类别作具体说明,如:是否属于本校规定的学术刊物;论文署名单位是否为上海交通大学及作者排列顺序。

二、论文撰写规范

1.封页上的内容一律按统一格式和要求打印,必须正确无误。论文题目不得超过20个汉字。

2.硕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字数为500字左右。博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为800字左右。

(1)论文题目为三号黑体字,可以分成1或2行居中打印。

(2)论文题目下空一行居中打印“摘要”二字(三号黑体),字间空一格。

(3)“摘要”二字下空一行打印摘要内容(四号宋体)。每段开头空二格,标点符号占一格。

(4)摘要内容后下空一行打印“关键词”三字(四号黑体),其后为关键词(四号宋体)。关键词数量为4~6个,每一关键词之间用逗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

3.论文英文题目全部采用大写字母,可分成1~3行居中打印。每行左右两边至少留五个字符空格。

(1)题目下空三行居中打印“ABSTRACT”,再下空二行打印英文摘要内容。

(2)摘要内容每段开头留四个字符空格。

(3)摘要内容后下空二行打印“KEY WORDS”, 其后关键词小写,每一关键词之间用逗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

4.目录:“目录”两字(三号黑体),下空两行为章、节、小节及其开始页码。章、节、小节分别以1、、等数字依次标出。

目录中章、条的编号和绪论、附录等均顶格排。章、条的标题及附录等的标题与前面的内容之间空一个字的间隙。前言、章、条等与页码之间用“……”连接,页码不用括号。目录所列内容回行时顶格排。

5.章、条、段:章、条的编号顶格排,编号与标题或文字之间一个字的间隙。章的标题占两行。段的文字空两个字起排,回行时顶格排。

6.标题:每章标题以三号黑体居中打印;“章”下空两行为“节”以四号黑体左起打印;“节”下空一行为“小节”,以小四号或五号黑体左起打印。换行后打印论文正文。

7.正文:采用小四号或五号宋体。

8.图:图包括曲线图、构造图、示意图、图解、框图、流程图、纪录图、布置图、地图、照片、图版等。图应具有“自明性”,即只看图例,不阅读正文,就可理解图意。图中一律采用英文标注。图文说明用中文。

图应有编号,由“图”和从1开始的阿拉伯数字组成,例如“图1”、“图2”等。图的编号应一直连续到附录之前,并与章、条和表的编号无关。只有一幅图时,仍应标为“图1”。 图宜有图题,采用中英文对照,其英文字体为五号,中文字体为五好楷体,并置于图的编号之后,图的编号和图题应置于图下方的居中位置。引用图应在图题右上角标出文献来源。

曲线图的纵横坐标必须标注“量、标准规定符号、单位”。此三者只有在不必要标明(如无量纲等)的情况下方可省略。坐标上标注的量的符号和缩略词必须与正文中一致。

照片图要求主题和主要显示部分的轮廓鲜明,便于制版。如用放大缩小的复制品,必须清晰,反差适中。照片上应有表示目的物尺寸的标度。绘图必须工整、清楚、规范。其中机械零件图按机械制图规格要求:示意图应能清楚反映图示内容。

9.表:表的编排一般是内容和测试项目由左至右横读,数据依序竖读,应有自明性。表应有编号,由“表”和从1开始的阿拉伯数字组成,例如“表1”、“表2”等。表的编号应一直连续到附录之前,并与章、条和图的编号无关。只有一个表时,仍应标为“表1”。表宜有表题,表题即表的名称,置于表的编号之后。

表的编号和表题应置于表上方的居中位置。如某个表需要转页接排,在随后的各页上应重复表的编号。编号后跟表题(可省略)和“(续)”,如所示:表1(续),续表均应重复表头和关于单位的陈述。

10.公式:公式应另起一行居中排,较长的公式尽可能在等号处回行,或者在“+”、“-”等符号处回行。公式中分数线的横线,长短要分清,主要的横线应与等号取平。公式后应注明编号,用“……”连接,按章顺序编排。

公式下面的“式中:”空两个字起排,单独占一行。公式中所要解释的符号按先左后右,先上后下顺序分行空两个字排,再用破折号与释文连接,回行时与上一行释文对齐。上下行的破折号对齐

11.附录

附录编号(依次为附录1,附录2,……)、附录标题各占一行,置于附录条文之上居中位置。每一个附录应另起一面,以后各个附录通常另起一面,如果有多个较短的附录,也可接排。附录中的图表公式另编排序号,与正文分开。

12.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所列文件均空两个字起排,回行时顶格排,每个文件之后不加标点符号。

(1)按论文中参考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将序号置于方括号内,并视具体情况将序号作为上角标,或作为论文的组成部分。如:“……李××[1]对此作了研究,数学模型见文献[2]。”

(2)参考文献中每条项目应齐全。文献中的作者不超过三位时全部列出;超过三位时一般只列前三位,后面加“等”字或“et al.”;作者姓名之间用逗号分开;中外人名一律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著录法。

参考文献中著录格式示例

①期刊

序号 作者,题名,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②专著

序号 作者,书名,版本(第1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③论文集

序号 作者,题名,见(英文用In),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年,起止页码

④学位论文

序号 作者,题名,[学位论文](英文用[Dissertation]),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⑤专利

序号 专利申请者,题名,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⑥技术标准

序号 起草责任者,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号-发布年,标准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度

13.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格式同上述第12条。

三、打印及装订要求

1.研究生学位论文内容一律采用计算机编辑,用A4规格幅面纸输出,打印区面积为230mm×155mm(包括篇眉);或者设置页眉为,页脚为,页边距分别为上,下,左,右。

在特殊情况下(如图样、表不能缩小时),论文幅面允许根据实际需要延长和加宽。

2.用研究生院统一封面线装成册。

学术论文署名的方法:

1、主要收集数据者,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执笔撰写文稿。作为第一作者。

2、课题负责人参与整个研究过程,数据分析讨论,文稿修改等。作为通讯作者。

3、所有本研究组的硕士、博士、博士后,凡是在本研究组学习工作期间受到研究组的相关经费支持而获得的所有数据和相关资料,在撰文发表时,第一单位必须是实际研究单位。

4、研究组任何成员(无论离开的还是在学的),在发表与本组相关的学术论文时,成稿后必须经过本研究组的讨论和集体修改,方可投稿。任何人在没有通过研究组的修改讨论时,都不得擅自投稿。

5、进入本研究组的博士生、博士后,在总结发表其在硕士期间和博士期间的数据时,作者单位都要署原工作和学习单位,通讯作者原则上是原导师。

扩展资料:

学术论文署名容易出现的错误:

1、论文署名不完整或者夹带署名。

2、不能坚持对参与科研实践过程并作出实质性贡献的学者进行署名的原则,而是进行荣誉性、馈赠性和利益交换性署名;论文署名排序不当。没有体现作者对论文贡献程度,不是由论文作者共同确定署名顺序;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数量过多;冒用作者署名。

3、在学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冒用其姓名作为署名作者。应在论文发表前应让每一位作者知情同意,并认可论文的基本学术观点。

参考资料:

国际检验医学期刊杂志 -论文的署名原则

改革网-关于在学术论文署名中常见问题或错误的诚信提醒

署名原则:以实验生物学为例。作为论文署名的人员应该是在实验设计、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和论文写作等全过程中做出了实质性(或主要)贡献的人。按照惯例,一般作为实验的实施者,又是论文的执笔者,自然应该是论文的第一作者,如研究生、博士后、一些年轻学者等。

导师或者项目(课题、实验)的设计者,对论文的主体主要负责的人一般作为通讯作者,列在排名的最后一位。联系出国做博士后人都知道往往论文作者的最后一位往往是实验室的负责人。第一和最后一位作者之间的作者排序可以根据对论文的实际贡献大小进行。

论文的作者应该做到能够对论文的细节和主要结论熟悉并同意发表,并能够回答读者等对论文的相关问题和质疑。

由于有些时候,对一篇论文的贡献大小是很难定量化的,所以最好是在实验开始前,就讨论好论文作者的署名顺序。如果能早些讲清楚署名的原则和相关安排,以后就不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纠纷。

扩展资料:

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表明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取得创造性的结果或有了新的见解,并以此为内容撰写而成、作为提出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时评审用的学术论文。

学士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较好地掌握了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硕士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并对所研究课题有新的见解,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博士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并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了创造性的成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学术论文

在职研究生论文署名单位

1.什么是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工作是国家在现行的向毕业研究生授予学位的渠道之外,开辟的一条使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获得学位的渠道,其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学术性和政策性强。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是指具有学士学位的在职人员不需参加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便可申请参加研究生的课程学习,修满学分后,如通过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外国语和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即可与在校研究生一样做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后申请硕士学位。2.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与全国统招的在职硕士研究生申请硕士学位有什么区别?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是一种非学历教育,申请人在获得学位后,表明他在学术上已达到硕士学位的学术水平,因没有全脱产在校学习2-3年,所以可获得硕士学位证书而没有表示学历的硕士毕业证书。在职研究生则是国家计划内,以在职人员的身份参加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录取后全脱产或半脱产在校学习的研究生学历教育的一种类型。毕业后可获得研究生学历。一个在职人员可以按国家统一规定的时间与要求报考正式研究生,录取后经学习最后取得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也可以以同等学力人员的身份申请硕士学位,经考核合格后取得硕士学位,获得由国务院学位办统一印制的硕士学位证书,它和通过考试入学的硕士研究生所获得的学位证书是一样的。3.研究生课程进修班与在职申请硕士学位是怎样的关系?有些院(系)举办了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该班是以某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为教学内容、对具有大学本科毕业或相当学力程度的在职人员进行较系统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能力培训的一种教育形式。它不是一个层次的学历教育,不与研究生教育的学历、学位挂钩。它不是什么申请学位班,更不是研究生班。4.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与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的区别?在职攻读专业学位需要先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入学考试,录取后在职参加学习;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没有入学考试,可以先参加课程学习,培养方案与全国统招硕士培养方案相同,在学习过程中参加全国外语考试,部分专业还要参加专业综合考试,每年组织一次,可连续参加四次考试。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所获得的学位为与全国统招硕士学位相同,为学术型学位(Academicdegree),如工学、理学、管理学等;专业学位为应用型学位(Professionaldegree),一般为专业领域硕士学位,如工程硕士。5.申请硕士学位的课程要求及考试方式是什么?申请硕士学位时所要考核的课程科目、内容及评卷标准都与该专业在校研究生培养方案一致,包括必修课、学位课和部分选修课,所考课程总学分至少在29学分(包括29学分)以上。除了上述学校组织的学位课考试外,申请人还要通过国家统一组织的两个水平考试,即: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外国语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和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申请人自通过资格审查之日起,必须在四年内通过我校及国家组织的全部考试,四年内未通过者,本次申请无效。6.申请硕士学位的学习途径是什么?申请人在通过申请资格审查后如何进行学习,国家未做统一要求,我校根据各专业情况和学员自身情况,采取了单独授课和随在校研究生学习两种授课方式。各申请人想了解本专业程授课方式,请联系本专业所在学院研究生教务员。7.申请硕士学位,最后颁发何种证书?申请硕士学位的人员,经审查合格被授予硕士学位后,由天津大学颁发国家统一印制的硕士学位证书。它与全国统招硕士学位是一样的。8.发表的论文或科研成果需达到何种要求?同等学力人员在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资格审批时需提供下列几种成果中的一种:获得厅(局)级以上科技成果奖;或作为项目负责人的研究成果获厅(局)级以上正式鉴定;或获授权专利1项以上(含1项);或出版专著1部以上(含1部);或在《天津大学一般学术期刊目录》规定的刊物上发表(含录用)1篇以上(含1篇)学术论文,进入学位论文的评阅、答辩过程。申请人学位论文所需的业绩、成果均须以天津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所发表学术论文的作者署名顺序要求为前一、二名(列第二名的,第一名应是申请人的指导教师)。9.本次申请无效的概念是什么?本次申请无效的概念是:学校对申请学位人员专业知识及水平不予认定,即原来所进修的课程成绩失效。考研政策不清晰?在职申硕有困惑?院校专业不好选?点击底部官网,有专业老师为你答疑解惑,211/985名校研究生硕士开放网申报名中。

在职研究生教育对于科研成果小论文的规定一,可以明确一点,在职研究生学员如果没有科研成果小论文是不能申请在职研究生硕士学位的。这里所说的在职研究生科研成果小论文不是指在职研究生学员所撰写的学位论文而是在国家发行期刊上发表的小论文。在职研究生教育对于科研成果小论文的规定二,在职研究生学员在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资格审批时需提 供下列几种在职研究生教育科研成果小论文中的一种。(1)在职研究生学员获得厅级以上科技成果奖;(2)在职研究生学员作为项目负责人的研究成果获厅级以上正式鉴定;(3)在职研究生学员获授权专利1项以上;(4)在职研究生学员出版专著1部以上;(5)在职研究生学员进入学位论文的平阅、答辩过程;(6)在职研究生学员学位论文所需的业绩、成果均须以在职研究生学员所报院校为第一署名单位;(7)在职研究生学员所发表学术论文的作者署名顺序要求为前一、二名。在职研究生教育对于科研成果小论文的规定三,在职研究生学员的科研成果小论文刊物发表要求提交已在国家正式发行刊号的报刊、杂 志上发表的与本专业相关的科研成果。独 立完成不少于三千字的学术论文或著作,如共同发表的论文或著作,作者不能多于两人,不能少于五千字。在职研究生教育对于科研成果小论文的规定四,在职研究生学员的科研成果小论文可在报名时提交已经在刊物上发表过的在职科研成果小论文。最晚在在职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之前提交。

学位论文署名

署名原则:以实验生物学为例。作为论文署名的人员应该是在实验设计、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和论文写作等全过程中做出了实质性(或主要)贡献的人。按照惯例,一般作为实验的实施者,又是论文的执笔者,自然应该是论文的第一作者,如研究生、博士后、一些年轻学者等。

导师或者项目(课题、实验)的设计者,对论文的主体主要负责的人一般作为通讯作者,列在排名的最后一位。联系出国做博士后人都知道往往论文作者的最后一位往往是实验室的负责人。第一和最后一位作者之间的作者排序可以根据对论文的实际贡献大小进行。

论文的作者应该做到能够对论文的细节和主要结论熟悉并同意发表,并能够回答读者等对论文的相关问题和质疑。

由于有些时候,对一篇论文的贡献大小是很难定量化的,所以最好是在实验开始前,就讨论好论文作者的署名顺序。如果能早些讲清楚署名的原则和相关安排,以后就不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纠纷。

扩展资料:

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表明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取得创造性的结果或有了新的见解,并以此为内容撰写而成、作为提出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时评审用的学术论文。

学士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较好地掌握了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硕士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并对所研究课题有新的见解,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博士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并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了创造性的成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学术论文

论文署名写在论文题目的下方。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论文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论文的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

论文作者署名规则:

当把科研成果写成论文的时候,会署上多个作者的名字。科学界重“名”,因此,在论文署名时,是非常慎重的环节,需要做到明察秋毫、百无一漏,把对论文有直接贡献的研究人员都列在作者中。这是科研界的潜规则。

如果一个科研人员对论文成果做了贡献,但没有被列在作者署名中,很容易关系破裂,后果很严重。署名的顺序一般代表了不同作者对成果的贡献程度。一作是成果的最大贡献者,往往是研究的主要执行人与论文的撰写人,可以看作整个研究的灵魂人物。现在很多学校规定,研究生必须有一作的SCI文章,才能毕业拿学位。有时二作的贡献也可以与一作并列。如果特别注明二作与一作对论文有同等贡献的话,也可以提升二作的地位。但这就像打补丁,总不如原生态来得自然。署名灌水严重。现如今,署名送人情太常见了,一些人把作者署名当成了礼物,送领导,送配偶,送男女朋友,送师兄弟。即使对研究完全没有贡献的人,也仍被列为作者。虚名浮云,举手之劳,而又让人铭记自己,何乐而不为呢?

也正是因为这样,现在国内学术界往往只认一作是最大贡献者,学生毕业或科研人员评职称、评奖,都以一作为准。其它的顺序就很鸡肋了,虽然也意味着做出了贡献,但学术界普遍只看一作。

研究生论文导师署名

xxx系xxx年月日

论文署名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作者署名首先应该从学术规范角度来考虑。一篇论文的任何署名作者均须有实质性贡献,且知晓论文的全部内容和投稿事项。一些期刊在收到稿件时,会给每名作者单独发信确认是否知晓自己是作者。未有实质性贡献的人如果是基于某种利害关系而成为作者,可能会被判定为学术不端。即使有贡献,在成为合著者时也需要谨慎,因为一旦论文存在学术不端现象,那么所有作者可能都需要承担责任。接着需要考虑谁是第一作者和谁是通讯作者的问题。有多名作者时,人们可能会看重是否为第一作者,谁是通讯作者。严格而言,通讯作者与第一作者有不同含义。通讯作者与第一作者的真实含义从根本上来说,通讯作者在投稿出版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而第一个作者实际上是做研究和写稿件的人。作者的顺序可以按照最适合于研究小组运作的任何顺序排列,但提交出版必须由通讯的作者完成。也可以是你不属于某个课题组,想独立发表自己的论文,那么你很可能同时是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含义:通讯作者是在稿件提交、同行评审和出版过程中主要负责与期刊沟通的个人。通常,他或她还确保期刊的所有管理要求,如提供作者的详细信息、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临床试验注册文件以及收集利益冲突的表格和声明等都已正确完成,尽管这些职责可能会委托给一个或多个合著者。一般来说,通讯作者是在科学研究论文的提交和出版过程中有一些或很多经验的高级研究人员或团队领导。他们不仅对论文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有能力确保论文顺利、成功地完成出版过程。一名通讯作者应该怎么做?在研究传播的每个阶段,一名通讯作者负责几个关键方面——出版前后。如果你是第一次成为通讯作者,看看下面6条简单的提示,它们将帮助你成功完成这项重要的任务:1.确保遵守主要截止日期2.准备好可以提交的稿件3.制作一个提交全文件包4.正确获取所有作者的详细信息5.确保遵守道德规范6.负责开放获取事宜简而言之,通讯作者是负责将研究(和研究人员)带入公众视野的人。要想成功发表,并且手握研究人员的声誉,通讯作者总是需要记住,一篇高质量的文本是打动一群同行评阅人甚至打动更挑剔的读者的第一步。谁该是科学论文的第一作者?第一作者通常是对稿件做出最重大智力贡献的人。这包括设计研究,从实验中获取和分析数据,并撰写实际的稿件。作为第一作者,你必须在提交和出版过程中给一大群玩家留下深刻印象。但是,首先,如果你在一个课题组,你就要抓住通讯作者的眼球。给你的稿件以应有的关注和你对通讯作者的信任的最好方式,是交付一份完美的稿件,无论是在科学准确性还是语法方面。虽然有以上严格定义,但研究生导师和团队领军人物往往会将自己列为通讯作者。由于人们可能会看重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一部分期刊允许声明多名通讯作者和多名共同第一作者。如果是学位论文工作产生的论文,研究生导师一般会将研究生列为第一作者。也存在资深学者主动将年轻学者列为第一作者的情形。最后需要考虑作者们的排序问题。对于多名作者的情况,往往会依据相对贡献的大小来安排作者排序,有的甚至在文尾部分的合适位置声明每位作者的贡献。在贡献大小区别不明显或者相互不在乎这种区分情形下,合作者可能选择“阿尔法贝塔”(α-β)顺序排序,即按姓的首写字母的顺序排名。这种排序往往暗示署名作者被视为同等贡献。排序,并不总是意味着排名。例如,你在A方面是专家,合作者在B方面是专家,两人用各自的特长合作了一份工作,形成了一篇结合A与B的文章,此时排序总得有左右,不管排序如何,同行还是会认同每人的贡献。

你要搞清楚一件事,毕业论文又叫学位论文,是提交给学校的,不是发表的。在会议或者期刊上发表的叫学术论文。你当然可以把毕业论文里面的内容写成学术论文拿去发表。导师不在学术论文上署名当然也可以,但是你们学校是否承认就不好说了。我们学校就规定:导师不署名的学术论文一律不得用于申请学位。所以你要看你们学校的规定。

  • 索引序列
  • 研究生学位论文署名
  • 研究生学位论文封面署名
  • 在职研究生论文署名单位
  • 学位论文署名
  • 研究生论文导师署名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