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优秀科技传播论文参考文献

优秀科技传播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优秀科技传播论文参考文献

这里要注意“引用”和“借用”的区别。所谓“引用”,就是引经据典,就是要照搬他人著作里的文字,作为例证或依据,以证明自己观点和论断的正确性。当然要原文抄录,还要注明出处。所谓“借用”,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借用他人的观点证明自己论点的正确。作为转述,当然不必拘泥于原文,但一定不能曲解原意。借用观点可以不必标明出处。由于大家各自的理解都会不同,所以见证的力量不如“引用”强。写毕业论文是很早前的事了。我的理解是:引用参考文献不仅要用原文,而且还要在文后的索引中明明白白列出来。其实使用原话,更能增加文献的作用。,而任何形式的转述或解释性引用,不仅是对原作者不尊重,更不能起到重点突出、画龙点睛的作用。引用文献并不代表可以word-by-word的抄袭,要用自己的语言将文献中报道的结果说出来,而不是直接的拷贝粘贴,否则就是抄袭。这在英文论文的书写过程中也经常会有这种情况,许多同学直接将英文文献中的一句甚至几句话直接拷贝过来,不加改动直接用在自己文章里,这严格的说都属于学术道德问题,要注意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查重软件20/30%超过便是抄袭。引用文献无可厚非,厚非的是没有自己的观点,只是把别人的观点堆积,就像一个杂货铺什么都有,就是没有你说思想,这篇论文还叫论文吗?应该在文献的基础上发现某一个方向,哪怕这个方向是枝叶,你发现了他生存和生长的特点。并且解决了问题,你的论文必然是顶端优势。千万不要大而全这是论文的大忌。加油,加油,加油。引用什么文章可以作为参考文献,通常见诸于下列情况:①有助于说明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的;②提供了技术或方法的;③作为重要数据来源的;④与表述自己的观点有关的,无论是赞成还是反对,或部分同意部分有分歧,都值得把这篇文章引出供读者分析、借鉴、判断、评说;⑤对科研工作有启示或帮助的。所以,引用参考文献一定要遵守新颖、准确、完整、规范的基本原则。因此,撰写医学论文时引用参考文献必须符合下述要求:1.引用参考文献尽可能是最新和最主要的关键文献,除个别历史文献外,以最近3~5年以内的为好,少用旧的、次要的、年限长的或教科书中众知公用的,忌用无关的文献。引用年代较久的文献,一般是经典的或作者就某个结论与之进行学术争鸣和讨论的文献。将论文所涉及的历史渊源、技术方法、引用数据以及与作者的研究密切相关而观点相近或相反的论著列为参考文献,可为读者提供有关上述诸多内容的资料。对于生物医学文献引用而言,普赖斯指数应在50%~70%。如果普赖斯指数高于70%,可说明本研究课题紧跟或代表了本学科当前的最高水平。普赖斯指数(Price index)是用以评价被引用参考文献时限性的重要指标,可用来评价医学论文的发表价值,其定义是一篇论文中标注最近5年内公开发表的文献数与该篇论文引用文献的总数之百分比,用公式表达为:普赖斯指数= ×100%从公式可见,被引用的最近5年内文献数越多,普赖斯指数就越高。实际上,它反映的是被引用文献的老化程度。2.引用参考文献必须是已正式发表的,主要是引用正式发表的原著。未经发表或非公开发表的论文、译文、文摘,或观察资料、内部资料以及个人咨询或通讯等均不可用作参考文献,必须引用时,其作者、文题、刊名、出版年、卷次、期次、页码等可用圆括号的形式插入正文内。尚未公开发表如属某刊已通知作者将发表者,一般不可引用,特殊情况引用时可在刊名后用括号注明“待发表”或“in press”。3.引用的文献必须是作者亲自阅读过的。不要转引他人所用的文献,即不能从综述或其他论文的参考文献中直接摘取,以免徒有数量而降低有针对性文献的重要性。一般不能转引二次文献,对于未经查阅或未找到原文者,若非引用不可时应在该资料来源之前加 “引自”二字,不能径写原文献。亲自阅读对于该项研究有很明显的启发和帮助,切忌引用和著录与此项研究论文不相关的参考文献。4.引用中医经典著作时,则不列入参考文献部分的著录,而在正文所引句末或段落末加圆括号注明出处即可。如:论文中引用的《灵枢·本藏篇》、《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伤寒论·序》等。随着中医中药的遗产的发掘及国际交流力度的加大,中医中药研究的论文也日趋剧增,作者在撰写医学论文时应正确引用和著录中医经典著作。5.注意引用参考文献一定要少而精,要删掉可有可无、学术价值不高的参考文献。目前国内一些医学期刊对于参考文献的引用数量都明确限制,论著引用不超过10条、综述引用不超过25~30条。但是,也有人主张只要符合上述要求而必要的文献仍然可以引用,不应拘泥于严格的限制。

参考文献 [1]易中天.《西北风东南雨---方言与文化》[M]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年1版[2]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版2版《现代电视纪实》朱羽君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3]周祖谟.《方言校笺》[M]中华书局2003年最新版[4]张益民.《浦江方言内涵探究》[M]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年3版版[5]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2版[6]蒋婕.优秀电视方言节目--《听我韶韶》个案分析[J] 《今传媒》2012年第3期

论文参考文献规范格式详解一、文献格式的快速引用(一)参考文献的类型参考文献的类型(即引文出处)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在文献名后并以方括号括起,具体类型标识如下:M ——专著、普通图书 C ——论文集 N ——报纸文章 J ——期刊文章D ——学位论文 R ——研究报告 S ——标准 P ——专利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二)参考文献的格式及实例1、专著类【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举例】[1] 张志建.严复思想研究[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3] [英]蔼理士.性心理学[M]. 潘光旦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4]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42.[5] Gill, R. 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 [M]. London: Macmillan, 1985: 、论文集【格式】[序号]作者.篇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1]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2-17.[2] Spivak,G. Victory in Limbo[C].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8, .[3] Almarza, . Teacher Learning in Language Teaching [C].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报纸类【格式】[序号]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举例】[6]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 光明日报,1998-12-27(3).[7] French, W. Between Silences: A Voice from China[N]. Atlantic Weekly, 1987-8-15(33).4、期刊类【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举例】[1] 王海粟.浅议会计信息披露模式[J].财政研究,2004,21(1):56-58.[2] 夏鲁惠.高等学校毕业论文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1):46-52.[3] 郭英德.元明文学史观散论[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3).[4] Heider, . The structure of color space in naming and memory of twolanguages [J].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1999, (3): 62–、学位论文【格式】[序号]作者.篇名[D].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举例】[1]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83:1-7.[2] 刘伟.汉字不同视觉识别方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研究报告【格式】[序号]作者.篇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举例】[1]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9-10.[2] 白秀水,刘敢,任保平. 西安金融、人才、技术三大要素市场培育与发展研究[R].西安: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标准【格式】[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举例】[1] GB/T 16159—1996,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8、专利【格式】[序号]专利所有者.题名[P].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举例】[1]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条例【格式】[序号]颁布单位.条例名称.发布日期【举例】[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Z].1991—06—0510、译著【格式】[序号]原著作者. 书名[M].译者,译.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举例】[5] 昂温G,昂温P S.外国出版史[M].陈生铮,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88对于英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以下两点:①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原则,具体格式是:姓,名字的首字母. 如:Malcolm Richard Cowley 应为:Cowley, .,如果有两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变,&之后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如:Frank Norris 与Irving Gordon应为:Norris, F. & .;②书名、报刊名使用斜体字,如: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English Weekly。.二、文献格式详解我国发布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和“著者出版年制”两种为我国著录文后参考文献的国家标准。按规定,在科技论文中,凡是引用前人(包括作者自己过去)已发表的文献中的观点、数据和材料等,都要对它们在文中出现的地方予以标明,并在文末列出参考文献表。(一)参考文献的引用、目的及作用抄写这些已发表过的、读者可以查找到的内容是毫无意义的。所以,在论文涉及到已有成果的地方,不去重抄已有的成果,而是指出登载这个成果文献(出处),这种做法叫做引用参考文献。引用了参考文献,就要在涉及前人成果的地方做一个标记,见到这个标记,读者就知道在这里引用了参考文献;按照这个标记在参考文献表中就能找到刊登这个成果的详细内容的文章。在正文中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加一个标记,称为参考文献的标注。标注的方法称为标注法。对于一篇完整的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的著录是不可缺少的。归纳起来,参考文献著录的目的与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1、著录参考文献可以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也反映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科学技术以及科学技术研究工作都有继承性,现时的研究都是在过去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今人的研究成果或研究工作一般都是前人研究成果或研究工作的继续和发展;因此,在论文中涉及研究的背景、理由、目的等的阐述,必然要对过去的工作进行评价,著录参考文献即能表明言之有据,并明白交待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论文审阅者、编者和读者评估论文的价值和水平提供了客观依据。2、著录参考文献能方便地把论文作者的成果与前人的成果区别开来。论文报道的研究成果虽然是论文作者自己的,但在阐述和论证过程中免不了要引用前人的成果,包括观点、方法、数据和其他资料,若对引用部分加以标注,则他人的成果将表示得十分清楚。这不仅表明了论文作者对他人劳动的尊重,而且也免除了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的嫌疑。3、著录参考文献能起索引作用。读者通过著录的参考文献,可方便地检索和查找有关图书资料,以对该论文中的引文有更详尽的了解。4、著录参考文献有利于节省论文篇幅。论文中需要表述的某些内容,凡已有文献所载者不必详述,只在相应之处注明文献即可。这不仅精练了语言,节省了篇幅,而且避免了一般性表述和资料堆积,使论文容易达到篇幅短、内容精的要求。5、著录参考文献有助于科技情报人员进行情报研究和文摘计量学研究。(二)参考文献的著录原则及方法1、只著录最必要、最新的文献。著录的文献要精选,仅限于著录作者亲自阅读过并在论文中直接引用的文献,而且,无特殊需要不必罗列众所周知的教科书或某些陈旧史料。2、只著录公开发表的文献。公开发表是指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报刊或正式出版的图书上发表。在供内部交流的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和内部使用的资料,尤其是不宜公开的资料,均不能作为参考文献引用。3、引用论点必须准确无误,不能断章取义。4、采用规范化的著录格式。关于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已有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论文作者和期刊编者都应熟练掌握,严格执行。根据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和“著者出版年制”两种。其中,顺序编码制为我国科技期刊所普遍采用。顺序编码制是指作者在论文中所引用的文献按它们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连续编码,视具体情况把序号作为上角或作为语句的组成部分进行标注,并在文后参考文献表中,各条文献按在论文中出现的文献序号顺序依次排列。

当然不能直接复制啦,你可以参考别人的文章,有的观点可以引用,论文中如果有15%的字数超过就算抄袭.说白了就是你要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 引用的也不能直接复制,不是引用的更得自己修修改改,那还加尾注,下面写上一大堆参考文献有什么用啊 超过15%,不说句子,光乱七八糟的词就得超过15%啊 15%的是说原原本本的15%,其他的当然不能算啦。我说不能直接复制就是你要有自己的一些东西,总不能完完全全是别人的吧,尾注就不用了,参考文献上有就可以。 如果说引用不等于直接复制,加上尾注也不行,也需要改,那我就不明白了 最多能引用30%,这30%也不能直接复制,如果还需要改的话那查重系统本来就检测不出来了,那我还多此一举加什么尾注啊。 这30%到底指的是我的论文字数的30%,还是我引用的文章字数的30% 是你文章里面字数的30%完完全全来自别人的,就是没没有改过。你多查看一下别人的论文嘛,其实很多都有相同部分的,只是表述有点不一样而已。 越来越乱了。那你的意思是不是非引用的70%肯定是我自己写(其实也是改别人的),然后引用的30%加上尾注注明出处了也要改别人的。即使是引用的,1%也不能跟别人一样? 其实写论文,主体是自己的就可以了,其他的可以直接用别人的嘛,也不用引用,改个几句话就可以了。

优秀新闻传播本科毕业论文

正是由于出现了“用传播学取代新闻学”的议论,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在1996年引起学界高度重视。李启在《试论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定位》中作了专门探讨,认为“大众传播学、传播学和新闻学都是独立的学科,它们在研究的重点(对象)和研究方法上都有所不同,提供的知识和理论也不同,因而相互之间不可能取代。”“传播学同新闻学的关系,可以定位为传播学是一门同新闻学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科学。”[9] 1996年5月8日,《新闻大学》编辑部邀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部分师生与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系教师,就“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举行专题研讨会。“会议在对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研究作了一番简单回顾的基础上,分析了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区别,着重探讨了传播学会不会取代新闻学,并预测中国新闻学发展的前景,就如何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提出建议。”不过,对于“传播学会不会取代新闻学”,会议“没有得出统一的结论性意见,但是,从中大家都感觉到传统新闻学教学与研究的困境,更看到传播学在我国已站住了脚跟。” [10] 由于“传播学会不会取代新闻学”这个问题悬而未决,学界在如何对待传播学的问题上先后产生了对立的看法。一种是倡导主张借鉴、吸取传播学来改革、发展传统新闻学;一种则是强烈批评传播学对新闻学的“侵占”乃至“一统”天下。 1998年,李良荣、李晓林在《新闻学需要转向大众传播学》一文中提出:“新闻学转向大众传播学不单是一个理论的问题,更是一个实践的问题。”“新闻学的发展与借鉴大众传播学的要求愈来愈紧迫”,“借鉴大众传播学的优秀成果是新闻学的当务之急。”对于“新闻学需要吸收大众传播学哪些内容”来“为己所用”,文章说:“首先,新闻学需要吸收大众传播学的核心内容受众理论”;“其次,新闻学需要吸收大众传播学的效果理论”;“最后,新闻学需要吸收大众传播学中有关媒介经营理论”。[11] 从字面上看,“新闻学转向大众传播学”这一表述很容易被解读为“用传播学取代新闻学”。然而,作者的本意是吸取大众传播学的有关理论来改革和发展传统新闻学。应当说,这种思路是从80年代中期以来就有的一种主流思路。正如吴廷俊所说:“1984年至1988年,中国传播学出现一次高潮。‘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导入西方传播学,吸取传播学中的合理内核,改造中国传统新闻学,这是当时大多数研究传播学人士的想法。” [12] 2001年,李希光在一篇文章中慷慨激昂地发问:“新闻学教育是培养埃德加·斯诺还是培养施拉姆?是培养一个健全的民主法治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家和舆论监督者还是培养象牙塔里的传播理论家?……”李希光认为,随着传播学的发展,“新闻学的前途不是掌握在新闻学专家和学者的手中,而是掌握在传播理论家手中,其结果是用理论传播学抹杀新闻学的特点和价值,使新闻学枯萎下去”;而“用传播学那种经院式的教育模式一统新闻传播院系,将会影响新闻院系与主流媒体业界的关系”。“但是今天,不幸的是,新闻传播学教育正在掉进传播学的理论陷阱里”。[13] 李希光的这些批评,点燃了新世纪以来国内学界 “声讨”传播学的炮火。后来有论者呼应说:“传播学成为了近几年来新闻界最为时尚的新闻术语,以至于一些年轻的新闻理论工作者断言道:未来的新闻将是传播学取代新闻学。这种新闻学消失论乃至于成为了一种时髦,在许多人的嘴里传播着。”“在这样的学术理念下,新闻学渐渐模糊着自己的本质,甚至有被传播学所取代的趋势。”[14] 有学者认为,李希光的文章“失之偏颇”,“但问题却很尖锐,可惜没有形成讨论”[15] 。其实,回应是有的,不过没有指名道姓。2002年,张骏德发表《简论中国传播学与新闻学关系》一文,认为传播学的引进“对中国的学科建设尤其是中国的新闻改革”产生了“两大方面的积极影响:一是促进了中国新闻观念的更新与改革,推动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的新闻改革”;“二是促进了新闻学的学科建设”。“因此,在新闻院系中设立传播学课程很有必要。有人担心,目前的新闻教育中出现了‘用传播学统一新闻教育天下’的倾向,担心‘用传播学代替新闻学’会导致新闻教学的失败。这实际是一种杞人忧天现象。目前教育界确实存在某种一哄而起办传播学系(专业)的泡沫现象,但这与用‘传播学代替新闻学’是两码事。正规的新闻学教育仍坚持着它的传统特色,而加进了传播学教育的内容,更有利于新闻人才的全面发展。”[16] 这些论述,显然是针对李希光的。

您的查询字词都已标明如下:新闻传播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题目 (点击查询词,可以跳到它在文中首次出现的位置) 如果打开速度慢,您可以尝试打开无图片的快照; 如果您想保存该页面,可以添加到搜藏(百度和网页的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百度快照谨为网络故障时之索引,不代表被搜索网站的即时页面。) --------------------------------------------------------------------------------·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简报(第92期)·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简报(第91期)·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简报(第90期)·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简报(第89期)·日语学院以评促改狠抓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我校积极部署本科教学评估整改工作·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简报(第88期)·上外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总结表彰大会召开·上外后勤人在迎评中展现风采·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简报(第87期)新闻传播学院迎评参考实施方案 一、迎评工作小组组织机构 组 长: 张祖忻 副组长: 姚富民,张荣根,张红玲 成 员: 郭可,张健,姜智彬,李美 二、迎评工作分解方案及具体负责人 所有统计资料皆分三个年度分别或综合统计 1.目标定位及办学指导思想 学院目标定位(总负责:张祖忻) 新闻传播学院“十五”学科发展规划张祖忻 定位与发展思路的会议记录张祖忻李美郭可姜智彬 新闻传播学院本科专业建设、调整有关材料(分项负责:张祖忻,李美,郭可,姜智彬) 调整方案:专业调整、开设专业会议记录、报告、批件等资料 (分项负责:) 重点学科、专业近三年的申报资料、报告及发展建设情况(分项负责:) 重点(优秀)课程建设情况(分项负责:) 国家级重点(优秀)课程一览表 市级重点(优秀)课程一览表 校级重点(优秀)课程一览表 国家级、市级、校级重点(优秀)课程批文及相关配套文件 国家级、市级、校级重点(优秀)课程经费投入情况一览表 近三年新增专业及建设情况材料(分项负责:李美) 新闻传播学院与国外联合办学及国际交流情况(分项负责:张祖忻,郭可,姜智彬) 办学思路(总负责: 张祖忻) 学院开展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大讨论的材料(分项负责: 张祖忻) 学院工作要点及工作总结(分项负责: 张祖忻) 学院教学工作例会会议记录(分项负责: 张祖忻) 设主讲教师有关讨论材料(办公会议,教研室、系主任联席会议等)(分项负责:) 教学大纲有关讨论材料(办公会议,教研室、系主任联席会议等)(分项负责: 张祖忻,李美,郭可,姜智彬) 党政部门及管理人员参与教学、主动为教学服务的情况(分项负责:张荣根) (1)近三年来党政管理人员参加监考、巡考名册 (2)近三年来党政管理人员开设公共选修课的情况 (3)近三年来党政管理人员为学生开设课堂内外讲座的情况 (4)近三年来党政管理人员参加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的情况 (5)近三年来党政管理人员参加教学情况 有关实验室向学生开放的情况(分项负责:杨忠雄) 2.师资队伍 (总负责: 张红玲) 队伍结构 本学院机构设置及人员详表(按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专任教师分列)(分项负责:张祖忻,童素英) 交复印件:身份证、教师资格证、学历学位证书、职称证书 教师名册与结构(分项负责:童素英) (1)2000—2003年新闻传播学院专任教师名册 (2)2000-2003年专任教师补充人员名册 (3)2000-2003年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名册 (4)2000-2003年专任教师分类名册(按性别、年龄、学历、学位、职称等指标)。 队伍建设 人才队伍建设5或10年发展规划(分项负责:张祖忻,李美,郭可,姜智彬) 新闻传播学院国家级或市级重点课程师资情况(分项负责:) 新闻传播学院骨干教师培养情况(分项负责:张祖忻) 新闻传播学院年轻教师(35岁以下)自我发展计划材料(分项负责: 张红玲) 新闻传播学院年轻教师培养总结(分项负责:张红玲) 教师研究方向情况调查表(长期稳定的研究课题及当前的研究课题)(分项负责: 张红玲) 岗前及在岗师资培训情况(分项负责:张祖忻,童素英) (1)自筹经费培养在岗教师情况一览表 (2)新教师岗前培训情况 (3)在岗教师培训 各专业教师参加各类研讨会情况(姚富民) 新闻传播学院教师出国情况一览表(分项负责: 童素英) 近三年新闻传播学院教师离开学院情况及原因(分项负责:童素英) 队伍水平 近三年新闻传播学院教师参加科研课题与科技成果获奖情况(分项负责:张健) 交立项通知、结项报告,复印,装定成册 近三年新闻传播学院教师参加教学研究与教学成果获奖情况(分项负责:张健) 交获奖证书,复印,装订成册原件放陈列室 近三年科研论文和教学论文(分项负责:张健) 交原件,复印,装订成册 近三年发表的教材、专著等(分项负责:张健) 交原件放陈列室 主讲教师 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副教授及55岁以下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情况,分三个年度分别统计(分项负责: 教学秘书) 新闻传播学院35岁以下教师授课情况汇总表(分项负责:教学秘书) 新闻传播学院领导授课情况汇总表(分项负责:教学秘书) 优秀教学评选标准(分项负责: 张祖忻) 3.教学条件与利用 (总负责:姚富民) 教学基础设施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增减变动情况表(分项负责: 杨忠雄) 学院贵重仪器设备清单(分项负责:杨忠雄) 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与生均值(制表)杨忠雄 教室:新闻传播学院教室面积、生均面积、及教室分布情况;分三个年度分别统计(分项负责:姚富民) 有关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的材料(语言实验室的建设、包括电视、录像、计算机等向本科生开放)(分项负责:姚富民) 新闻传播学院有特色的实验室建设情况;分三个年度分别统计(分项负责:姚富民) 新闻传播学院主题网页管理的有关文件及规定;网页的应用情况(分项负责:姚富民) 新闻传播学院实习基地的有关文件、协议、投入及使用情况(分项负责: 张荣根) 新闻传播学院图书资料情况(藏书目录);图书资料管理规定(分项负责: 王萍,张惠娟) 教学经费 每年学校划拨的办公经费、事业经费、教研经费(分项负责:姚富民) 学院自筹的教学经费(分项负责:姚富民) 4.教学建设与改革 (总负责:张红玲) 专业 新闻传播学院‘十五’学科建设规划(张祖忻) 2000年以来新闻传播学院新开专业一览表及经费投入情况(分项负责: 李美) 新开专业的有关材料(申报材料、人员状况、教材、教学大纲、课程设置等文件、资料,会议记录)(分项负责:李美) 专业教学计划(分项负责:张祖忻,李美,郭可,姜智彬) 教学计划执行情况(校历、各学期课程表、教学进度表含实践时间)(分项负责:张祖忻,李美,郭可,姜智彬) 近三年全校性选修课、辅修课(文件、通知、报名及开班等情况)(分项负责:) 素质教育有关文件与实施情况(分项负责: 张荣根) 对在校学生进行一次“专业满意调查”情况汇总表(分项负责:张荣根) 各专业课外阅读推荐书目(分项负责:张祖忻,李美,郭可,姜智彬,张健) 课程 课程建设、课程体系改革的有关文件(分项负责:张祖忻,李美,郭可,姜智彬,张健) 课程建设、课程体系改革有关材料(经费投入、增添设备、建实习基地等)(分项负责:姚富民,张荣根) 重点课程有关文件及材料(分项负责:) (1)国家级课程一览表 (2)市级重点课程简介(有关课程主讲教师等) 新闻传播学院教学奖励有关规定(分项负责:张祖忻) 各级教育教学研究立项(结项)情况一览表(分项负责:张祖忻) 各级教学成果奖获奖情况(交获奖证书,复印,装订成册)(分项负责: 张祖忻) 教材建设近中期整体规划(分项负责:张祖忻,李美,郭可,姜智彬) 教材管理制度(收集学校有关文件并补充新闻传播学院自己的管理条例)(分项负责:教学秘书) 教材选用制度;专业教材使用情况调查一览表(分项负责:张祖忻,李美,郭可,姜智彬,张健) 新闻传播学院自行编写、出版教材情况一览表(分项负责:张祖忻,李美,郭可,姜智彬,张健) 新闻传播学院省部级以上教材立项一览表(分项负责:郭可) 原版教材引进情况一览表(分项负责:张祖忻,李美,郭可,姜智彬,张健) 教师公开课、示范课或讲课大赛有关材料(分项负责:张健) 教学改革经验论文交流会有关材料(分项负责:张祖忻) 专业教师公开发表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论文一览表(分项负责:张祖忻) 交原件,复印,装订成册 新闻传播学院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有关材料(张祖忻,李美,郭可,姜智彬,张健) 双语教师师资及培训情况(张祖忻,李美,郭可,姜智彬) 双语教学课程有关材料(教学计划等)(张祖忻,李美,郭可,姜智彬) 双语教学占课程比例一览表(张祖忻,李美,郭可,姜智彬) 教育技术课题立项情况一览表(分项负责: (张祖忻,李美,郭可,姜智彬,张健) 新闻传播学院自行开发多媒体课件一览表(分项负责:张祖忻,李美,郭可,姜智彬,张健) 教育技术应用经费投入及多媒体课室建设情况(分项负责: 杨忠雄) 多媒体辅助教学近期及中长期整体规划(分项负责:张祖忻,李美,郭可,姜智彬,张健) 近三年各类课程应用多媒体授课的时数比例一览表(分项负责:张祖忻,李美,郭可,姜智彬,张健) 实践教学 新闻传播学院实践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分项负责:张荣根,赵韬) 新闻传播学院实践教学材料(分项负责:张荣根,赵韬) 新闻传播学院教学基地概况及基本教学状态(分项负责:张荣根,赵韬) 圆满完成实习要求的学生占毕业时系学生总数的比例(分项负责:张荣根,赵韬) 第二课堂(提供主办单位、时间、通知、节目单等)(分项负责:张荣根,赵韬) 新闻传播学院开展与专业有关的各种知识、社会实践活动 (提供证据,如活动通知,报道,节目单等)(分项负责:张荣根,赵韬) 特色课程 ………. 5.教学管理 (总负责:姚富民) 管理队伍 近三年新闻传播学院党政管理干部情况及结构分析(分项负责:童素英) 另附干部一览表(按性别、年龄、职务、职称、学历、学位等指标分类) 新闻传播学院党政管理人员(包括教学秘书)职责(分项负责:姚富民) 新闻传播学院党政管理干部培训制度及情况(分项负责:姚富民) 教学管理干部近三年有关教学管理及其改革的论文发表情况(分项负责:姚富民) 教学管理干部近三年承担教学、科研课题情况(分项负责:姚富民) 党政管理干部近三年授表彰情况(分项负责:姚富民) 近三年党政管理人员参加教学情况统计表(分项负责:姚富民) 近三年党政人员及其管理人员参加监考、巡考名册(分项负责:张荣根) 近三年党政人员及其管理人员开设公共选修课情况、为学生开设课内外讲座情况(分项负责:张荣根) 近三年党政人员及其管理人员为教学服务的情况(分项负责:张荣根) 新闻传播学院关于从本科生中招聘教学及管理助理的制度(文件、聘书)(分项负责:张荣根) 新闻传播学院办公设备一览表(分项负责:杨忠雄) 新闻传播学院承办各级会议情况(分项负责:郭可) 质量控制 学校及新闻传播学院教学管理文件(分项负责:姚富民) (1)学校有关文件(《上海外国语大学教学管理文件汇编》;《上海外国语大学党政管理文件汇编》;《上海外国语大学科研管理文件汇编》;《上海外国语大学优秀毕业论文集》 (2)新闻传播学院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及有关文件(张祖忻) 专业教学计划(分项负责:张祖忻,李美,郭可,姜智彬,张健) (1)新闻传播学院教学计划 (2)新闻传播学院有关修改教学计划的报告及批示 专业教师手册,内容包括学校有关规定、本专业自己的规定,本专业教师联络方式,教学各个环节的操作细节指南(如备课、板书、作业量、作业批改、考试形式及评分标准等)(分项负责:张祖忻) 各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分项负责:张祖忻,李美,郭可,姜智彬,张健) 课程组织与建设管理材料(分项负责:张祖忻,李美,郭可,姜智彬,张健) (1)《新闻传播学院课程简介》 (2)各课集体备课纪录 (3)每位教师每门课的教案 (4)选修课开课情况一览表及申请报告 (5)停、调课申报手续(教学秘书) (6)教学事故处理情况一览表(教学秘书) (7)校、院课程建设基金资助条例及有关管理规定(张祖忻) (8)优秀(重点)课程评估指标体系一览表(张祖忻) (9)合格课程评估指标体系一览表(张祖忻) 听课情况统计表(分项负责:教学秘书) (1)院、系、教研室主任听课统计表 (2)公开课听课纪录 教材建设和使用材料(分项负责:张祖忻,李美,郭可,姜智彬,张健) (1)校、院教材建设基金资助条例 (2)新闻传播学院优秀教材评选与奖励办法 (3)教材建设委员会工作细则 (4)教材使用情况调查表及调查结果分析 实践教学有关材料(分项负责:张荣根) (1)有关学生实习的管理规定 (2)我校历年参加社会实践的人数及专业统计 (3)新闻传播学院实习基地建设的情况 (4)新闻传播学院几大赛事有关材料 考试管理有关材料(分项负责:教学秘书) (1)考试管理规程、监考需知等 (2)考试质量分析表 (3)有关考试、考风建设的办公会议纪录 (4)近三年考试作弊情况一览表 (5)试题库建设有关材料 学位授予和毕业生质量标准有关文件及材料(分项负责:张红玲) (1)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 (2)毕业论文评分标准 (3)新闻传播学院近三年毕业论文题目一览表(包括论文题目、学生姓名、导师姓名、论文成绩) (4)毕业论文成绩统计分析表 (5)新闻传播学院近三年毕业论文摘要 (6)毕业论文质量分析 (7)优秀毕业论文集 教学评估(分项负责:教学秘书) 同行评教材料 专家如督学等听课材料 教学观摩材料 学生评教材料(辅办:每学期学生座谈会纪要) 班级教学信息员对新闻传播学院教学的意见 近三年新闻传播学院教学质量评估分析一览表(分项负责:教学秘书) 将信息反馈给教师,设立检测机制,检查教师的改进情况 本科生导师制度及开展情况(张红玲) 6.学风 教师风范 优秀教学评选标准(分项负责:张祖忻) 近三年教师(个人、集体)受表彰情况一览表(分项负责:姚富民) 教职工党员发展情况统计表(分项负责:姚富民) 近三年教师教学质量评估分析一览表(同)(分项负责:张祖忻) 近三年督导组现场听课评估纪录一览(分项负责: 教学秘书) 近三年校级以上各类学生竞赛一览(含作者、年级、导师、奖状复印件、获奖时间等)(分项负责: 张荣根) 近三年实践教学中学生受表彰(表扬)情况一览(含受表彰者、年级、实习领队教师、表彰单位、事由、时间等)(分项负责:张荣根) 行政人员工作评估表(分项负责:张祖忻) 学院教师工作量管理规定(分项负责:张祖忻) 学院科研成果奖励条例(分项负责:张祖忻) 学院年度考核办法(分项负责:张祖忻) 学习风气 开展学生素质教育情况(分项负责:张荣根)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措施与方案(分项负责:张荣根) 学风建设的效果(分项负责:张荣根) (1)专英四、八级通过率(学生分数及通过率等的各种横向比较表)(教学秘书) (2)学生各类获奖情况 (3)学生发表与专业有关的论文、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的情况 (4)学生参加各类知识竞赛的情况 (5)各类好人好事先进事迹 (6)三年来学生负责的出版物(全套收集) 新闻传播学院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情况(分项负责:张荣根) 主题网页中学生会栏目的应用情况(分项负责:张荣根) 学生工作及举措------学术篇(分项负责: 张荣根) (各项具体活动,如考风考及建设、院风学风建设、演讲比赛、各类讲座、学生学习经验讨论会等) 学生工作及举措------文艺体育篇(分项负责:张荣根) 第二课堂(提供主办单位、时间、通知、节目单等) 近三年新闻传播学院学风建设主要成果及图片、音像资料(张荣根) 学院文化建设 (教学专栏、教师专栏、学生专栏,各教室、走廊环境统一布置)(张荣根) 各种受处分的学生情况一览表(分项负责:张荣根) 7.教学效果 基本理论知识 近三年新闻传播学院学生各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目录(分项负责:教学秘书) 新闻传播学院学生主要考试情况(分项负责:教学秘书) (1)近三年新闻传播学院专英四、八级通过率 (2)近三年新闻传播学院学生毕业考试成绩 (3)近三年各科成绩分析 近三年新闻传播学院毕业生考上各类研究生的情况(要有录取通知书或学生证等证据)(分项负责: 姚富民) 新闻传播学院学生在各种专业知识竞赛中获奖情况(提供获奖的证书复印件)(分项负责:张荣根) 新闻传播学院学生参加省级以上的各种学术活动情况统计表(分项负责:张荣根) 新闻传播学院近年来学生活动获得全国、省、市级各类奖项(提供论文复印件)(分项负责:张荣根) 新闻传播学院学生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提供论文复印件)(分项负责:张荣根) 近三年学生计算机等各类资格证书考级获证情况(分项负责:张荣根) 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情况及分析(分项负责:张祖忻) 学生实习、社会实践活动材料(分项负责:张荣根) 毕业论文 学位授予和毕业生质量标准有关文件及材料(分项负责: 张红玲) (1)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 (2)毕业论文评分标准 (3)新闻传播学院近三年毕业论文题目一览表(按学年度) (4)新闻传播学院近三年毕业论文摘要集(按学年度) (5)毕业论文成绩统计表(按学年度) (6)毕业论文质量分析(按学年度) (7)优秀毕业论文集(按学年度) 学生毕业论文原文、获奖毕业论文归类并汇编成册,按类排列于陈列室(分项负责: 张红玲) 思想道德修养 新闻传播学院学生党建工作相关材料(分项负责:张荣根) 新闻传播学院学生好人好事材料(分项负责:张荣根) 新闻传播学院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活动材料(分项负责:张荣根) 新闻传播学院学生近三年来学生活动获得全国、省、市各类奖(分项负责:张荣根) 社会评价 近三年考生高考录取分详情一览表(分项负责: 姚富民) 近三年第一志愿上线考生报考率(分项负责:姚富民) 近三年实际录取平均分与同批学校录取分的比较(分项负责:姚富民) 近三年毕业生就业去向详情一览表(包括就业单位、考研学校及专业、出国等人数及比例)(分项负责:姚富民) 近三年毕业生供需情况分析表(分项负责:姚富民) 毕业生中突出的人物(分项负责:姚富民) 毕业生对新闻传播学院的评价(分项负责:姚富民) 用人单位对新闻传播学院的评价(需有30%的毕业生反馈表)(分项负责:姚富民) 社会媒体对新闻传播学院的评价(分项负责:姚富民) 三年来学生毕业情况(包括成功完成学业的人数、没有获得学士学位或毕业证书的学生名单及原因以及后续情况)(分项负责:姚富民) 8、特色课程、特色项目 9、综合 开辟学院迎评专栏(姚富民) 提交学院级的三个报告《自评报告》、《自评报告依据》、《特色报告》(朱科) 对学院的文档进行整理、编号、存放。一方面迎接上级的检查,一方面建立起完整、规范的档案。(李雪莲,吴瑛) 三、工作进度表(略) 四、个人工作分解(略) 五、项目负责人通讯录(略) 作者 时间 2004-01-19

你大几的?大一的话我有十一个关于新闻学概论的题目……

如果说1996年前后出现的第一次讨论主要是关注传播学能否取代新闻学,那么2001年以后出现的第二次讨论则聚焦传播学是否支配了新闻教育,即事实上开始取代新闻学。因此,在第二次讨论中不仅有以李希光为代表的一方在“讨伐”传播学“侵占”了新闻学的领地或“一统”了新闻学的天下,也有另一方的论者在感叹传播学教育尚未走出新闻学的阴影。汤晓羽认为,“传播学与新闻学课程设置雷同,是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这种现象的渊源在于传播学最初由新闻学界引入中国,之后中国的传播学研究似乎总是受到传统的新闻学研究带来的思维模式的影响,甚至在课程设置上也跳不出新闻学的旧框框。传播学的课程安排无非是一两门传播学基本理论之类的专业必修课,如传播学概论等,再加上新闻学方面的专题研究课程,涵盖新闻、广播电视、出版等,名为传播学,实际上还是新闻学范畴。”[17] 孰是孰非?难以简单回答。上述争论之所以反复出现,原因固然多种多样,但不容忽视的是,人们对新闻学与传播学各自的规定性还缺乏准确的把握,对其区别与联系也缺乏深入的辨析。因此,学界较为普遍的看法是:必须弄清楚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或定位。张国良指出,“立足于中国,展望传播学科的未来,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它的定位,包括它与新闻学科的关系。”[18] 不少学者也强调:“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之争,……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19],“在传播学发展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新兴传播学与传统新闻学的关系”是一个重大问题 [2],“无论是传播学还是新闻学的发展,首要任务是搞清学科界限”[21] 。 二、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异质性与关联性 搞清学科界限固然重要,但如果只强调这一点,难以避免片面性,辩证的方法是既弄清学科界限,又看到学科联系。只有弄清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异质性与关联性,以及相关的我国新闻学教育与传播学教育的现状,才能科学地判断上述两次争论的是是非非。 前已述及,《新闻大学》编辑部1996年曾专题研讨“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但会议综述表明,大多是即兴发言,分析并不深入。倒是过去十多年间的几篇专题论文,阐述还相对充分一些。这些文章主要有:《新闻学和传播学之比较》(王泽华,1992)、《试论传播学与新闻学关系的定位》(李启,1996)、《新闻学需要转向大众传播学》(李良荣、李晓林,1998)、《简论中国传播学与新闻学关系》(张骏德,2002)等。由于张骏德的文章论述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区别是引用李良荣在“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研讨会上的发言,李启的文章侧重介绍传播学的研究领域,实际上只有王泽华和李良荣等的文章作了较为充分的论述。 王泽华从研究视角、研究侧重点、研究内容、研究范围、学科属性五个方面比较其区别,李良荣从学科背景、研究领域、主攻方向、研究方法、研究风格五个方面比较其差异。两位学者的表述有所差异,有的名异而实同,如“研究视角”与“研究风格”,都是说新闻学着眼微观而大众传播学侧重宏观,“研究侧重点”与“主攻方向”也基本一致,“学科属性”与“学科背景”也有一定关联性。当然,各自的阐述有所不同。两位学者也注意到新闻学与传播学的联系,但王泽华只说了一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李良荣则认为:新闻与信息是新闻学与传播学“同胞式的研究内容”,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的大众传播媒介内容具有重叠性,新闻学的“读者需要”理论与大众传播学中的受众理论有着天然的联系,因此,新闻学与大众传播学“有着不同程度的衔接” [22]。 现在回过头来看,两位学者对新闻学与传播学异同的分析都是一种基于经验观察的描述,而且是以个人的观察为依据的描述,难免主观随意,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关键句与具体阐述之间时有不吻合或不准确的现象,显得学理分析不足。更主要的问题还在于:当时国人所引介的传播学主要是美国的主流传播学,即传播学的经验学派,而传播学的批判学派尚未得到充分介绍,论者对传播学的理解局限于主流传播学,几乎没有考虑到批判学派的传播学,比较分析的片面性也就在所难免。在对传播学有了更充分更全面更深入认识的今天,我们对新闻学与传播学之异同的把握,理应更加科学而且准确。 应当承认,要科学而且准确地把握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异同是有困难的,这是因为:传播学到底是一门独立学科还是一个研究领域,本身就有争议。潘忠党2003年在为《传播·文化·社会》译丛所作《总序》中指出:“虽然‘传播学’在教育部认定的学科分类中被安放在了‘新闻传播学’之下,但它的学科面貌仍然不甚清晰。即使在被认为是‘传播学’发生的美国,它也是一片混沌。曾有学者力主‘传播科学(communication science)’,但那也只是一家之言,表达涉及传播现象的某一类研究,主要是由施拉姆整合前人的研究而建立的传统。很多人,尤其是从事文化或批判研究的学者,继承英国的文化研究、政经分析以及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传统,更愿意将他们的工作称为‘媒介研究(media studies)’;还有很多人,为了包括比‘媒介研究’更广的范围(比如语言的使用、修辞艺术、社会仪式、人际关系之建立等),索性就用‘传播研究(communication studies)’。这不是刻意咬文嚼字,而是因为对传播现象之研究涉及不同学科、不同取向,从事这类研究的学者各有侧重,也各有所好。”潘忠党表示,他“更倾向于使用‘传播研究’”的表述,而且,“这一研究领域应全面开放,不必画地为牢”。因为“大众传播研究是一个综合研究领域(field of study),而尚不成为一个制度化了的独立学科(discipline)[23] 。潘氏之论,先获我心,深为赞同。当然,国内学界也有比较中庸的看法:“大众传播学既是独立学科,又是重要的研究领域。” [24]

传播学优秀毕业论文

您的查询字词都已标明如下:新闻传播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题目 (点击查询词,可以跳到它在文中首次出现的位置) 如果打开速度慢,您可以尝试打开无图片的快照; 如果您想保存该页面,可以添加到搜藏(百度和网页的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百度快照谨为网络故障时之索引,不代表被搜索网站的即时页面。) --------------------------------------------------------------------------------·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简报(第92期)·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简报(第91期)·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简报(第90期)·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简报(第89期)·日语学院以评促改狠抓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我校积极部署本科教学评估整改工作·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简报(第88期)·上外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总结表彰大会召开·上外后勤人在迎评中展现风采·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简报(第87期)新闻传播学院迎评参考实施方案 一、迎评工作小组组织机构 组 长: 张祖忻 副组长: 姚富民,张荣根,张红玲 成 员: 郭可,张健,姜智彬,李美 二、迎评工作分解方案及具体负责人 所有统计资料皆分三个年度分别或综合统计 1.目标定位及办学指导思想 学院目标定位(总负责:张祖忻) 新闻传播学院“十五”学科发展规划张祖忻 定位与发展思路的会议记录张祖忻李美郭可姜智彬 新闻传播学院本科专业建设、调整有关材料(分项负责:张祖忻,李美,郭可,姜智彬) 调整方案:专业调整、开设专业会议记录、报告、批件等资料 (分项负责:) 重点学科、专业近三年的申报资料、报告及发展建设情况(分项负责:) 重点(优秀)课程建设情况(分项负责:) 国家级重点(优秀)课程一览表 市级重点(优秀)课程一览表 校级重点(优秀)课程一览表 国家级、市级、校级重点(优秀)课程批文及相关配套文件 国家级、市级、校级重点(优秀)课程经费投入情况一览表 近三年新增专业及建设情况材料(分项负责:李美) 新闻传播学院与国外联合办学及国际交流情况(分项负责:张祖忻,郭可,姜智彬) 办学思路(总负责: 张祖忻) 学院开展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大讨论的材料(分项负责: 张祖忻) 学院工作要点及工作总结(分项负责: 张祖忻) 学院教学工作例会会议记录(分项负责: 张祖忻) 设主讲教师有关讨论材料(办公会议,教研室、系主任联席会议等)(分项负责:) 教学大纲有关讨论材料(办公会议,教研室、系主任联席会议等)(分项负责: 张祖忻,李美,郭可,姜智彬) 党政部门及管理人员参与教学、主动为教学服务的情况(分项负责:张荣根) (1)近三年来党政管理人员参加监考、巡考名册 (2)近三年来党政管理人员开设公共选修课的情况 (3)近三年来党政管理人员为学生开设课堂内外讲座的情况 (4)近三年来党政管理人员参加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的情况 (5)近三年来党政管理人员参加教学情况 有关实验室向学生开放的情况(分项负责:杨忠雄) 2.师资队伍 (总负责: 张红玲) 队伍结构 本学院机构设置及人员详表(按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专任教师分列)(分项负责:张祖忻,童素英) 交复印件:身份证、教师资格证、学历学位证书、职称证书 教师名册与结构(分项负责:童素英) (1)2000—2003年新闻传播学院专任教师名册 (2)2000-2003年专任教师补充人员名册 (3)2000-2003年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名册 (4)2000-2003年专任教师分类名册(按性别、年龄、学历、学位、职称等指标)。 队伍建设 人才队伍建设5或10年发展规划(分项负责:张祖忻,李美,郭可,姜智彬) 新闻传播学院国家级或市级重点课程师资情况(分项负责:) 新闻传播学院骨干教师培养情况(分项负责:张祖忻) 新闻传播学院年轻教师(35岁以下)自我发展计划材料(分项负责: 张红玲) 新闻传播学院年轻教师培养总结(分项负责:张红玲) 教师研究方向情况调查表(长期稳定的研究课题及当前的研究课题)(分项负责: 张红玲) 岗前及在岗师资培训情况(分项负责:张祖忻,童素英) (1)自筹经费培养在岗教师情况一览表 (2)新教师岗前培训情况 (3)在岗教师培训 各专业教师参加各类研讨会情况(姚富民) 新闻传播学院教师出国情况一览表(分项负责: 童素英) 近三年新闻传播学院教师离开学院情况及原因(分项负责:童素英) 队伍水平 近三年新闻传播学院教师参加科研课题与科技成果获奖情况(分项负责:张健) 交立项通知、结项报告,复印,装定成册 近三年新闻传播学院教师参加教学研究与教学成果获奖情况(分项负责:张健) 交获奖证书,复印,装订成册原件放陈列室 近三年科研论文和教学论文(分项负责:张健) 交原件,复印,装订成册 近三年发表的教材、专著等(分项负责:张健) 交原件放陈列室 主讲教师 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副教授及55岁以下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情况,分三个年度分别统计(分项负责: 教学秘书) 新闻传播学院35岁以下教师授课情况汇总表(分项负责:教学秘书) 新闻传播学院领导授课情况汇总表(分项负责:教学秘书) 优秀教学评选标准(分项负责: 张祖忻) 3.教学条件与利用 (总负责:姚富民) 教学基础设施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增减变动情况表(分项负责: 杨忠雄) 学院贵重仪器设备清单(分项负责:杨忠雄) 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与生均值(制表)杨忠雄 教室:新闻传播学院教室面积、生均面积、及教室分布情况;分三个年度分别统计(分项负责:姚富民) 有关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的材料(语言实验室的建设、包括电视、录像、计算机等向本科生开放)(分项负责:姚富民) 新闻传播学院有特色的实验室建设情况;分三个年度分别统计(分项负责:姚富民) 新闻传播学院主题网页管理的有关文件及规定;网页的应用情况(分项负责:姚富民) 新闻传播学院实习基地的有关文件、协议、投入及使用情况(分项负责: 张荣根) 新闻传播学院图书资料情况(藏书目录);图书资料管理规定(分项负责: 王萍,张惠娟) 教学经费 每年学校划拨的办公经费、事业经费、教研经费(分项负责:姚富民) 学院自筹的教学经费(分项负责:姚富民) 4.教学建设与改革 (总负责:张红玲) 专业 新闻传播学院‘十五’学科建设规划(张祖忻) 2000年以来新闻传播学院新开专业一览表及经费投入情况(分项负责: 李美) 新开专业的有关材料(申报材料、人员状况、教材、教学大纲、课程设置等文件、资料,会议记录)(分项负责:李美) 专业教学计划(分项负责:张祖忻,李美,郭可,姜智彬) 教学计划执行情况(校历、各学期课程表、教学进度表含实践时间)(分项负责:张祖忻,李美,郭可,姜智彬) 近三年全校性选修课、辅修课(文件、通知、报名及开班等情况)(分项负责:) 素质教育有关文件与实施情况(分项负责: 张荣根) 对在校学生进行一次“专业满意调查”情况汇总表(分项负责:张荣根) 各专业课外阅读推荐书目(分项负责:张祖忻,李美,郭可,姜智彬,张健) 课程 课程建设、课程体系改革的有关文件(分项负责:张祖忻,李美,郭可,姜智彬,张健) 课程建设、课程体系改革有关材料(经费投入、增添设备、建实习基地等)(分项负责:姚富民,张荣根) 重点课程有关文件及材料(分项负责:) (1)国家级课程一览表 (2)市级重点课程简介(有关课程主讲教师等) 新闻传播学院教学奖励有关规定(分项负责:张祖忻) 各级教育教学研究立项(结项)情况一览表(分项负责:张祖忻) 各级教学成果奖获奖情况(交获奖证书,复印,装订成册)(分项负责: 张祖忻) 教材建设近中期整体规划(分项负责:张祖忻,李美,郭可,姜智彬) 教材管理制度(收集学校有关文件并补充新闻传播学院自己的管理条例)(分项负责:教学秘书) 教材选用制度;专业教材使用情况调查一览表(分项负责:张祖忻,李美,郭可,姜智彬,张健) 新闻传播学院自行编写、出版教材情况一览表(分项负责:张祖忻,李美,郭可,姜智彬,张健) 新闻传播学院省部级以上教材立项一览表(分项负责:郭可) 原版教材引进情况一览表(分项负责:张祖忻,李美,郭可,姜智彬,张健) 教师公开课、示范课或讲课大赛有关材料(分项负责:张健) 教学改革经验论文交流会有关材料(分项负责:张祖忻) 专业教师公开发表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论文一览表(分项负责:张祖忻) 交原件,复印,装订成册 新闻传播学院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有关材料(张祖忻,李美,郭可,姜智彬,张健) 双语教师师资及培训情况(张祖忻,李美,郭可,姜智彬) 双语教学课程有关材料(教学计划等)(张祖忻,李美,郭可,姜智彬) 双语教学占课程比例一览表(张祖忻,李美,郭可,姜智彬) 教育技术课题立项情况一览表(分项负责: (张祖忻,李美,郭可,姜智彬,张健) 新闻传播学院自行开发多媒体课件一览表(分项负责:张祖忻,李美,郭可,姜智彬,张健) 教育技术应用经费投入及多媒体课室建设情况(分项负责: 杨忠雄) 多媒体辅助教学近期及中长期整体规划(分项负责:张祖忻,李美,郭可,姜智彬,张健) 近三年各类课程应用多媒体授课的时数比例一览表(分项负责:张祖忻,李美,郭可,姜智彬,张健) 实践教学 新闻传播学院实践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分项负责:张荣根,赵韬) 新闻传播学院实践教学材料(分项负责:张荣根,赵韬) 新闻传播学院教学基地概况及基本教学状态(分项负责:张荣根,赵韬) 圆满完成实习要求的学生占毕业时系学生总数的比例(分项负责:张荣根,赵韬) 第二课堂(提供主办单位、时间、通知、节目单等)(分项负责:张荣根,赵韬) 新闻传播学院开展与专业有关的各种知识、社会实践活动 (提供证据,如活动通知,报道,节目单等)(分项负责:张荣根,赵韬) 特色课程 ………. 5.教学管理 (总负责:姚富民) 管理队伍 近三年新闻传播学院党政管理干部情况及结构分析(分项负责:童素英) 另附干部一览表(按性别、年龄、职务、职称、学历、学位等指标分类) 新闻传播学院党政管理人员(包括教学秘书)职责(分项负责:姚富民) 新闻传播学院党政管理干部培训制度及情况(分项负责:姚富民) 教学管理干部近三年有关教学管理及其改革的论文发表情况(分项负责:姚富民) 教学管理干部近三年承担教学、科研课题情况(分项负责:姚富民) 党政管理干部近三年授表彰情况(分项负责:姚富民) 近三年党政管理人员参加教学情况统计表(分项负责:姚富民) 近三年党政人员及其管理人员参加监考、巡考名册(分项负责:张荣根) 近三年党政人员及其管理人员开设公共选修课情况、为学生开设课内外讲座情况(分项负责:张荣根) 近三年党政人员及其管理人员为教学服务的情况(分项负责:张荣根) 新闻传播学院关于从本科生中招聘教学及管理助理的制度(文件、聘书)(分项负责:张荣根) 新闻传播学院办公设备一览表(分项负责:杨忠雄) 新闻传播学院承办各级会议情况(分项负责:郭可) 质量控制 学校及新闻传播学院教学管理文件(分项负责:姚富民) (1)学校有关文件(《上海外国语大学教学管理文件汇编》;《上海外国语大学党政管理文件汇编》;《上海外国语大学科研管理文件汇编》;《上海外国语大学优秀毕业论文集》 (2)新闻传播学院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及有关文件(张祖忻) 专业教学计划(分项负责:张祖忻,李美,郭可,姜智彬,张健) (1)新闻传播学院教学计划 (2)新闻传播学院有关修改教学计划的报告及批示 专业教师手册,内容包括学校有关规定、本专业自己的规定,本专业教师联络方式,教学各个环节的操作细节指南(如备课、板书、作业量、作业批改、考试形式及评分标准等)(分项负责:张祖忻) 各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分项负责:张祖忻,李美,郭可,姜智彬,张健) 课程组织与建设管理材料(分项负责:张祖忻,李美,郭可,姜智彬,张健) (1)《新闻传播学院课程简介》 (2)各课集体备课纪录 (3)每位教师每门课的教案 (4)选修课开课情况一览表及申请报告 (5)停、调课申报手续(教学秘书) (6)教学事故处理情况一览表(教学秘书) (7)校、院课程建设基金资助条例及有关管理规定(张祖忻) (8)优秀(重点)课程评估指标体系一览表(张祖忻) (9)合格课程评估指标体系一览表(张祖忻) 听课情况统计表(分项负责:教学秘书) (1)院、系、教研室主任听课统计表 (2)公开课听课纪录 教材建设和使用材料(分项负责:张祖忻,李美,郭可,姜智彬,张健) (1)校、院教材建设基金资助条例 (2)新闻传播学院优秀教材评选与奖励办法 (3)教材建设委员会工作细则 (4)教材使用情况调查表及调查结果分析 实践教学有关材料(分项负责:张荣根) (1)有关学生实习的管理规定 (2)我校历年参加社会实践的人数及专业统计 (3)新闻传播学院实习基地建设的情况 (4)新闻传播学院几大赛事有关材料 考试管理有关材料(分项负责:教学秘书) (1)考试管理规程、监考需知等 (2)考试质量分析表 (3)有关考试、考风建设的办公会议纪录 (4)近三年考试作弊情况一览表 (5)试题库建设有关材料 学位授予和毕业生质量标准有关文件及材料(分项负责:张红玲) (1)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 (2)毕业论文评分标准 (3)新闻传播学院近三年毕业论文题目一览表(包括论文题目、学生姓名、导师姓名、论文成绩) (4)毕业论文成绩统计分析表 (5)新闻传播学院近三年毕业论文摘要 (6)毕业论文质量分析 (7)优秀毕业论文集 教学评估(分项负责:教学秘书) 同行评教材料 专家如督学等听课材料 教学观摩材料 学生评教材料(辅办:每学期学生座谈会纪要) 班级教学信息员对新闻传播学院教学的意见 近三年新闻传播学院教学质量评估分析一览表(分项负责:教学秘书) 将信息反馈给教师,设立检测机制,检查教师的改进情况 本科生导师制度及开展情况(张红玲) 6.学风 教师风范 优秀教学评选标准(分项负责:张祖忻) 近三年教师(个人、集体)受表彰情况一览表(分项负责:姚富民) 教职工党员发展情况统计表(分项负责:姚富民) 近三年教师教学质量评估分析一览表(同)(分项负责:张祖忻) 近三年督导组现场听课评估纪录一览(分项负责: 教学秘书) 近三年校级以上各类学生竞赛一览(含作者、年级、导师、奖状复印件、获奖时间等)(分项负责: 张荣根) 近三年实践教学中学生受表彰(表扬)情况一览(含受表彰者、年级、实习领队教师、表彰单位、事由、时间等)(分项负责:张荣根) 行政人员工作评估表(分项负责:张祖忻) 学院教师工作量管理规定(分项负责:张祖忻) 学院科研成果奖励条例(分项负责:张祖忻) 学院年度考核办法(分项负责:张祖忻) 学习风气 开展学生素质教育情况(分项负责:张荣根)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措施与方案(分项负责:张荣根) 学风建设的效果(分项负责:张荣根) (1)专英四、八级通过率(学生分数及通过率等的各种横向比较表)(教学秘书) (2)学生各类获奖情况 (3)学生发表与专业有关的论文、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的情况 (4)学生参加各类知识竞赛的情况 (5)各类好人好事先进事迹 (6)三年来学生负责的出版物(全套收集) 新闻传播学院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情况(分项负责:张荣根) 主题网页中学生会栏目的应用情况(分项负责:张荣根) 学生工作及举措------学术篇(分项负责: 张荣根) (各项具体活动,如考风考及建设、院风学风建设、演讲比赛、各类讲座、学生学习经验讨论会等) 学生工作及举措------文艺体育篇(分项负责:张荣根) 第二课堂(提供主办单位、时间、通知、节目单等) 近三年新闻传播学院学风建设主要成果及图片、音像资料(张荣根) 学院文化建设 (教学专栏、教师专栏、学生专栏,各教室、走廊环境统一布置)(张荣根) 各种受处分的学生情况一览表(分项负责:张荣根) 7.教学效果 基本理论知识 近三年新闻传播学院学生各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目录(分项负责:教学秘书) 新闻传播学院学生主要考试情况(分项负责:教学秘书) (1)近三年新闻传播学院专英四、八级通过率 (2)近三年新闻传播学院学生毕业考试成绩 (3)近三年各科成绩分析 近三年新闻传播学院毕业生考上各类研究生的情况(要有录取通知书或学生证等证据)(分项负责: 姚富民) 新闻传播学院学生在各种专业知识竞赛中获奖情况(提供获奖的证书复印件)(分项负责:张荣根) 新闻传播学院学生参加省级以上的各种学术活动情况统计表(分项负责:张荣根) 新闻传播学院近年来学生活动获得全国、省、市级各类奖项(提供论文复印件)(分项负责:张荣根) 新闻传播学院学生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提供论文复印件)(分项负责:张荣根) 近三年学生计算机等各类资格证书考级获证情况(分项负责:张荣根) 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情况及分析(分项负责:张祖忻) 学生实习、社会实践活动材料(分项负责:张荣根) 毕业论文 学位授予和毕业生质量标准有关文件及材料(分项负责: 张红玲) (1)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 (2)毕业论文评分标准 (3)新闻传播学院近三年毕业论文题目一览表(按学年度) (4)新闻传播学院近三年毕业论文摘要集(按学年度) (5)毕业论文成绩统计表(按学年度) (6)毕业论文质量分析(按学年度) (7)优秀毕业论文集(按学年度) 学生毕业论文原文、获奖毕业论文归类并汇编成册,按类排列于陈列室(分项负责: 张红玲) 思想道德修养 新闻传播学院学生党建工作相关材料(分项负责:张荣根) 新闻传播学院学生好人好事材料(分项负责:张荣根) 新闻传播学院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活动材料(分项负责:张荣根) 新闻传播学院学生近三年来学生活动获得全国、省、市各类奖(分项负责:张荣根) 社会评价 近三年考生高考录取分详情一览表(分项负责: 姚富民) 近三年第一志愿上线考生报考率(分项负责:姚富民) 近三年实际录取平均分与同批学校录取分的比较(分项负责:姚富民) 近三年毕业生就业去向详情一览表(包括就业单位、考研学校及专业、出国等人数及比例)(分项负责:姚富民) 近三年毕业生供需情况分析表(分项负责:姚富民) 毕业生中突出的人物(分项负责:姚富民) 毕业生对新闻传播学院的评价(分项负责:姚富民) 用人单位对新闻传播学院的评价(需有30%的毕业生反馈表)(分项负责:姚富民) 社会媒体对新闻传播学院的评价(分项负责:姚富民) 三年来学生毕业情况(包括成功完成学业的人数、没有获得学士学位或毕业证书的学生名单及原因以及后续情况)(分项负责:姚富民) 8、特色课程、特色项目 9、综合 开辟学院迎评专栏(姚富民) 提交学院级的三个报告《自评报告》、《自评报告依据》、《特色报告》(朱科) 对学院的文档进行整理、编号、存放。一方面迎接上级的检查,一方面建立起完整、规范的档案。(李雪莲,吴瑛) 三、工作进度表(略) 四、个人工作分解(略) 五、项目负责人通讯录(略) 作者 时间 2004-01-19

学术堂整理了二十个新闻传播学毕业论文题目,供大家进行参考:1、异地重大突发新闻的本地化报道2、浅析报刊专栏评论的创新与发展3、网络时代的新闻道德问题4、突发性事件报道与社会舆论平稳5、危机传播的界定及媒体角色定位6、"媒介审判"现象研究7、论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与法律冲突8、探寻传统媒体的"众议"空间9、论新闻自由与媒体的责任10、浅析我国电视民生新闻11、论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空间12、浅析故事化栏目的生命力13、试论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14、"民生新闻"、方言播报形式探析15、故事中的电视-由、《新闻调查》、看中国电视专题片的叙述方式16、浅谈社会新闻编辑的新思维17、从播音员到主持人再到新闻主播探讨三者的素质差异(大陆范围内)18、联系着的人--浅析新闻人物专访中的心理互动19、从车祸现场报道看新闻报道的人性化20、媒体公信力的流失、浅析不良广告对媒体公信力的影响

近年来,中国的新闻传播事业迅猛发展,已成为连线新闻资讯产业和以高科技为特征的传播技术产业的桥梁。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篇1 浅论电视新闻报道角度选择 新闻角度是新闻采写者在发现、挖掘和表现新闻事实时的着眼点和侧重点,构成事物的各个因素和各个侧面,都是新闻报道可以选择的角度。因此,对于同一新闻事件,由于新闻记者的年龄和阅历等不同,写出的新闻报道也不一样。所以,不同的角度得到的是不同的认识价值,角度选择的不同,产生的新闻宣传效果就不一样,新闻报道角度的选择,要打破常规,从新闻的本质看问题,从中选择新颖耐看的角度,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从百姓的角度去看新闻,选择他们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新闻媒体是党和 *** 的喉舌,在县级台的新闻报道中,领导和各部门的工作报道必不可少,但每天都说领导在干什么,各部门的成绩怎么样,这就成了学舌鹦鹉,不是新闻报道,而是将事件重新回放,既不是领导愿意看到的,也不是百姓想看的,甚至被人诟病假大空,长此以往,这样的新闻也就失去了阵地,也没有感染力,不会得到社会的认同。因此,我们可以变通新闻报道的角度,从领导和各部门的工作出发,找到其中人民群众企盼、关心和呼吁,从百姓最想知道的方面去提炼主题,就能吸引观众,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比如在绥芬河市的日常新闻报道中,自牡绥电气化铁路开工建设以来,因其所处的绥芬河口岸是黑龙江省对俄重要的贸易口岸,是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建设上的重要节点,也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积极响应号召,加强铁路基础设施建设的典型,而备受各级领导的关注,那么怎样做好这样的新闻,是千篇一律地重复各个施工阶段的工作进展,还是挖掘新闻人物,从重要节点事件入手,选择好的新闻报道角度,吸引观众的注意,显然后者更能抓住观众的眼球,因此绥芬河电视台在《绥芬河新闻》节目中,总是从牡绥电气化铁路改造专案中,挖掘新闻事件的主角,并前后跟踪一对八零后小夫妻,在这条铁路上付出的努力与艰辛,从而带出这条铁路的工作进展,这样平民化的视角,更容易引起百姓的共鸣,也更愿意看到这样的新闻事件,所以,这样的新闻报道角度的选择,才是成功的。 其次,新闻报道角度选择要紧扣新闻的价值,从最能提示事物本质方面去选择报道角度。事物是复杂的,同一事物有不同的侧面,而同一新闻也有不同的价值,要从多角度中去比较主题,选择最有新闻价值的主题进行报道。另外,现象和本质是提示事物外部表现和内在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也反映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深度和认识过程。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表现形态,是人们的感官能直接感知的。事物的本质通过现象从不同的方面表现出来。透过现象看本质,为我们选取新闻报道角度,提供了一个科学的认识方法。当我们发现和掌握了某一新闻事实后,从最能提示事物本质的角度去立意,写出的新闻才有深度,有思想性。 例如在对弃管楼的报道中,这是广大群众切实关心的一个新闻,这就是其新闻价值所在,那么我们在对弃管楼的报道中,不仅要将当前弃管楼的现象和危害报道出来,以其中的一户居民或者一栋楼的居民,对弃管楼的认所受到的影响为切入点,进行报道,更要挖掘弃管楼产生的根本原因,各相关部门应采取的措施,以及今后如何防止弃管楼的出现,让百姓安居乐业,这才是从弃管楼产生的本质角度去报道,才能赢得受众的认可。 再次,要创新思维,从工作所需去选择报道角度。以超常规的眼光,从特异的角度观察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且又能经得起检验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大量的新闻实践告诉我们,不加选择千篇一律地报道一个新闻事件,往往会取得相反的效果,很难给受众留下好印象,对于新闻记者来说,创新思维至关重要,报道者有了创新思维,就能从新的角度发掘新闻价值,使受众看到新的报道形式、报道内容,产生新鲜感,能够进一步吸引受众观看。 总之,好的新闻报道角度选择,会使同一个新闻产生不同的宣传效果,新闻报道所选的角度必须做到立意新、题材新、表现手法新,只有这样才能够写作出好的新闻作品,从而增强新闻报道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每一个电视新闻记者在接到新闻采访时,最好能将这个新闻价值最大化的进行挖掘,摆在观众面前一道不一样的新闻事件大餐,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的宣传效果,让人铭记于心。 篇2 浅析台湾与大陆传播学教育异同 【摘要】在当代,传播学教育对于台湾和大陆来说,都处于不断发展与完善阶段。台湾对于传播学的高等教育与大陆存在着相同于不同之处,本文将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通过台湾世新大学与中国传媒大学来对比著看两地的差异。通过比较,对于大陆的传播学教育好的方面要继续发扬,对于不足的要进行指出与改善。从而,探究出一条适合大陆新闻传播学教育更好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传播学;高等教育;发展趋势 传播学是一门起源于美国的学科,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当时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宣传需要,美国开始了这门学科的教育。台湾于美国各大高校之后引进了传播学的教育,大陆地区也随后开展了传播学教育。上世纪的最后十年,对于大陆和台湾的传播教育界而言,无疑都是个充满速度和 *** 的时期。大陆传播教育界在这十年里亲历了两次本学科地位的提升,目击教育规模的急速扩张。在文中,会结合世新大学的传播学教育,来对传播学教育进行点面的分析。中国传媒大学是大陆以传媒为特色的高校,所以,在本文中,会对这两所高校进行分析与比较。 大陆与台湾的传播学教育存在这一些相似之处,也存在着许多不同。本文将主要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来对比,即分析大陆和台湾传播学教育的差异。下面,就将以台湾以传播学为特色的台湾世新大学,与大陆以传媒为特色的中国传媒大学来进行具体的比较。 台湾世新大学是由台湾著名新闻人成舍我先生创办,以新闻传播为特色,自创校以来,以“德智兼修,手脑并用”的校训为指导,秉持“学校为学生而办,学生为读书而来”的办学原则,坚持自力更生,一路走来十分不易。成校长凭著勤俭稳健办学的方针,使世新在台湾高等教育界中站稳脚根,并逐步发展到今日的规模。 台湾与大陆的传播学教育有着一些不同,同时,这与两岸的传播学教育大环境与两岸的高等教育的不同也有关。大陆自1980年复旦大学首先开设传播学课程起,传播的学院教育已经走过了近30年春秋,而自1997年教育部把传播学升格为二级学科,以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相继设立传播学博士点1998年为开端,至今全国已有10所大学拥有传播博士学位授予资格,中国的博士教育也走过了10个春秋。 台湾世新大学对于传播学的专业设定非常细致,比如图文传播暨数位出版学系、公共关系暨广告学系、口语传播学系、资讯传播学系、数位多媒体设计学系、传播管理学系。法学院的智慧财产研究所也可以看做是为传播学服务的,因为电视、电影、图书等都需要许多的智慧财产权保护,所以设立这个系也可以使世新自己的研究得到保护。 中国传媒大学与世新大学的系所设定有重叠之处。比如,他们都有电视与新闻方向,广告方向,播音与主持等。但是,也有不同,世新大学对于广告方向设定的系所是公关关系暨广告学系,然而,中国传媒大学设定的只有广告,没有公关。从这边可以看出,中国传媒大学较为看重广告,而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台湾的公关领域有着很多的公关需求,所以学校也会比较重视。在世新大学,公共关系的老师请过世新的学姐来进行讲座,有好几位,她们现在在台湾的公关领域都发展地非常不错,无论是对活动的策划或是对公关的策划都比较专业。 其中,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在传统的学院,如新闻、播音主持等,台湾世新大学与中国传媒大学的区别不是很大。然而,在一些比较新的方向,如广告与公关,世新大学把公关与广告齐名,然而,中国传媒大学还只是比较强调广告。从这方面也可以看出,台湾的传播学教育比大陆要先进一些。然而,中国传媒大学也有其优势,它与凤凰卫视有限公司联合创办的隶属于中国传媒大学的高阶教育培训学院。凤凰学院整合了中国传媒大学在影视媒介教育方面的优势和凤凰卫视有限公司在业界的品牌资源优势,以传媒教育和高阶培训为核心业务,以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高阶复合型人才和华语传媒精英为宗旨。 台湾的传播学教育比较偏向欧美化,也不逊色于欧美,首先在于中国台湾地区的教师虽然主要受教于欧美,但是在研究与教学上绝对不是追随,追随是永远不会超越前人的。特别是后工业社会的到来,机械复制技术的成熟,高等教育学府逐渐迷失于后现份丛林中的社会机制。学术研究的真正目的在于理论化,理论的价值在于它的普世性universal。与艺术创作一样,学术观点既然已经超越国籍、文化的限制,也就没有必要计较独立、平等精神,更无需区分其源头为何。台湾新闻传播学教育的先锋性就在于它融合世界范围内最先进的教育模式与思想,却按照社会实践不断去融合与发展。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在学术上区分西方或东方、中国大陆与中国台湾的理论没有任何意义。 通过台湾世新大学与中国传媒大学的对比,不难发现他们都有着专业的传播学研究方向,有着优秀的传媒装置与实习机会。但是,从师资来讲,中国传媒大学有海外留学背景的教师较少,这也使得传播学学术国际化程度受制约。可以通过让老师出去交换学习的方式来取经。 如果这个比较困难,在国内,也要多了解国际上传播学与时俱进的发展,并且了解先进并更以人为本的传播学教学模式。可以在教学中增加学生实践的环节,在学生测评时,分数也要按照一半理论,一半实践来进行分配,这个实践要亲身去体验,比如通过校内校外的传媒学习。因为理论只有与实践结合,才能更好地理解理论并发掘新意。同时,也要让学生增加外语水平,及时了解国外的传媒领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静.近十年台湾新闻传播学教育研究的视野[J].新闻大学,20072. [2]胡春阳.美国传播学博士教育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新闻大学,20103. [3]蒋晓丽.中国台湾地区新闻传播学教育之先锋性研究[J].西南民谈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4. [4]崔江宁.中国传播学教育现状研究分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95.

提供一些新闻传播学毕业论文的选题,供参考。1、新闻真实与新闻本性2、从“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发布会看新闻传播的审美化3、无产阶级党报的优良传统4、新闻特写研究5、深度报道研究6、新闻叙事研究7、网络新闻研究8、电视声画面研究 9、电视艺术研究10、电视诗歌散文创作研究11、“超级女生”的广告效应研究12、试论新闻语言的修辞技巧13、试论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言素质14、试析谈话节目的语言特点15、试论媒体语言的“雅”与“俗”16、电视新闻语言研究17、电视广告语言研究18、记者的修养19、论都市报的舆论监督作用20、论报纸的新闻策划21、论都市报的发展趋势22、新闻评论:媒体的旗帜和灵魂23、新闻娱乐化现象探析24、媒体报道的大学生形象分析25、网络“暴力”初探26、重大新闻事件的新闻摄影27、浅析电视“选秀”节目28、论网络环境下受众的分化与“博客”网站的兴起29、论“受众意识”在新闻采编业务中的体现30、论“民生新闻”报道中“煽情”的艺术31、论网络时代传统媒体的应对之策32、论公益性新闻策划33、新闻节目主持人的素质34、主持人的形象塑造35、当代网络言论文风浅析36、真人秀节目形态特征面面观37、电视体育新闻现场报道研究 38、当代中国奥运新闻传播的主要话语问题39、电视讲坛节目的传播学审视40、试论新闻敏感与新闻工作责任感关系41、论新闻报道失实42、人物访谈成功因素探析43、舆论引导和新闻报道的关系44、新闻标题的信息含量及审美特征45、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的关系46、从“选秀节目”看电视竞争性复制策略47、报纸要强化品牌意识48、媒体在“华南虎照片事件”中的角色意识49、名牌电视栏目的品牌维护50、重大突发事件中的网络新闻报道51、论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困境与出路52、电视体育节目的人文精神53、传播学层面的思考:《超级女生》热播解析及反思54、从“芙蓉姐姐”现象看网络传播效果55、现代电视传媒的品牌策略56、 谈谈互联网媒体时代的新闻的时效性57、 如何从根本上保证新闻真实58、 试论新闻敏感与新闻工作责任感的关系59、 漫谈记者修养的现实意义60、 采访对象访前心理分析61、 深入采访中如何抓特点62、 浅谈新闻导语写作63、 重视新闻背景的交待64、 消息中的现场描写65、典型报导--舆论的风向标66、短新闻是信息时代的主角67、穆青人物通讯特色研究68、论报纸的组合报道69、新闻标题特色研究 70、现场短新闻的现场感71、关于"弱势群体"报道的多元思考72、报纸品牌个性塑造73、短评的特点和写作74、浅说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及影响75、国际广播和国际电视对当今全球的影响76、编辑思想与报纸版面77、编辑的自身建设和修养78、谈谈稿件修改的基本功79、版面的语言与受众心理80、地方企业报的发展趋势81、论突发性新闻照片的社会价值82、摄影记者的业务素质83、新闻照片的社会功能84、广播电视受众的视听心理分析85、电视记者的创作思维 86、论后网络时代新闻舆论引导的偏差87、广播电视报的生存现状与发展趋势 88、论人文关怀在我国当代经济新闻报道中的体现 89、新时期新闻文体改革研究 90、博客:传统的颠覆还是传统的延续?--从传播学意义上看博客与传统媒体的关系 91、网络言论的传播与管理92、论新闻专业大学生的知识结构93、论新闻专业大学生的能力培养94、因特网与现代传媒格局95、论因特网的传播特点96、新闻摄影的社会功能之我见97、互联网对现代汉语实用性的冲击98、互联网媒体时代的网络语言的特点初探99、互联网对传统的人际交往模式的负面影响100、互联网对传统的人际交往模式的正面影响101、网络媒体公信力的构建102、论广告策划在广告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103、 广告创意理论研究104、 广告诉求理论研究105、 广告对消费观念的影响106、 和谐与冲突——广告传播中的社会问题研究107、 论广告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108、 论违法广告对社会造成的危害109、 论我国广告法规的体系与监管模式110、 我国广告业发展趋势111、 从创意视角分析中国广告与世界广告的差距112、 优秀广告作品的创意给我们带来的启示113、 如何看待名人广告114、 论房产广告的文化诉求115、 报刊广告文案创作116、 中国儿童广告的发展趋势117、 广告中的女性形象118、 网络广告受众的消费心理分析119、 试论广告创意技巧120、 试论广告写作的方法与技巧121、突发公共事件与媒体报道122、《百家讲坛》——从精英文化到大众文化的嬗变123、从《艺术人生》看人生的艺术124、试论电视剧的叙事策略——从韩剧的细节设置分析125、试论电视公益广告的人文视角126、关于电视直播节目中“出错”现象的思考127、论民生新闻中的“新闻平衡”128、探析《百家讲坛》兴起原因及启示129、谈《鲁豫有约》与《艺术人生》的异同及启示130、民生新闻的公信力考证131、论新闻访谈的原生态132、从《奋斗》看中国青春偶像剧的新形式133、一个“纸包子” 引起的思考-------试论中国电视新闻的行为规范与职业道德134、浅析民生新闻在现代化社会中的价值与意义135、《新闻调查》中的采访技巧

传播与广播专科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列出如下,你可以自行选择几篇写上。1 试论电视民生新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王起钧 河北大学 【硕士】河北大学 2006-05-01 0 2822 传媒引领和谐社会建设途径之探析 洪和根 嘉兴市广播电视总台 【期刊】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07-06-30 0 463 传媒转型的逻辑与使命 张伟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山东青岛 【期刊】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5-10 0 544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和谐社会下传媒与司法的和谐关系 郑玉洁 华东政法大学 【期刊】法制与社会 2009-04-25 0 515 试论广播传媒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优势 王蔚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 【期刊】党史博采(理论) 2006-01-20 0 236 和谐社会和传媒的社会责任 【期刊】新闻传播 2006-01-30 0 857 旅游传媒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扮演五大角色 《江南游报》 陈鹰 【报纸】中国旅游报 2007-09-21 0 108 传媒社会责任与构建和谐社会 袁满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 【期刊】新闻爱好者 2009-09-10 789 和谐难题与传媒责任新论 杨建宇 郑州大学 【硕士】郑州大学 2006-05-01 0 13010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传媒责任研究 任慧静 南京师范大学 【硕士】南京师范大学 2008-06-30 0 15511 大众传媒视角下的犯罪控制 张心向; 辛欣 南开大学法学院 【期刊】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06-15 7812 网络媒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从青岛传媒网《百姓说事》栏目说开去 王瑶; 韩丽楠; 朱凯 青岛传媒网 【期刊】青年记者 2008-09-20 0 6113 论和谐社会中“传媒力”的构建要素研究 张志君; 张婧莹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教育电视台 博士后 中国教育电视台研究室主任 【期刊】现代视听 2007-01-30 0 4914 网络时代下的传媒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李娜 郑州大学 【硕士】郑州大学 2006-04-18 0 19915 论新闻传媒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责任 陈世昌 武汉科技大学 【硕士】武汉科技大学 2010-04-30 1716 传媒法制报道的三个理论问题 梁衡 人民日报 副总编辑邮编: 【期刊】当代传播 2007-05-15 3 12917 和谐社会建设与媒体角色定位 骆正林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期刊】现代视听 2007-01-30 0 13518 论新闻媒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角色与作用 申思 中央民族大学 【硕士】中央民族大学 2008-04-01 0 16419 论现代传媒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董姝 长春理工大学 【硕士】长春理工大学 2007-06-01 0 137

参考文献 [1]易中天.《西北风东南雨---方言与文化》[M]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年1版[2]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版2版《现代电视纪实》朱羽君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3]周祖谟.《方言校笺》[M]中华书局2003年最新版[4]张益民.《浦江方言内涵探究》[M]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年3版版[5]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2版[6]蒋婕.优秀电视方言节目--《听我韶韶》个案分析[J] 《今传媒》2012年第3期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令亿万中华儿女值得骄傲和自豪的是,中华文明历经数千载,经历多次朝代更迭和外族入侵,却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中断的文明。中国的传统文化也饱经沧桑,虽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地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下面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论文3篇,供大家借鉴参考。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论文第一篇:新媒体环境下汉中传统文化遗产的现代转化探析摘要:在新媒体时代的背景下,探索新媒体技术支持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成为当下研究热点。本文以汉中地区为切入点,借助新媒体技术,探讨汉中历史文化遗产的现代转化与传承的问题。分析汉中地区的经典成语故事、古代文学作品、传统戏剧、以及传统手工艺的数字化创新与传播,探索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与传承,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公众的民族情怀与人文素养的有效路径。关键词:新媒体; 中国传统文化; 汉中历史文化遗产; 现代化转化与传承;1 研究背景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其意义就在于对传统文化进行新时期背景下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证明:人们只有在已有的传统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传统和传统文化才能承承相因、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发扬光大。”[1]“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传统文化是人民辛勤工作和智慧的结晶。我们必须从历史的延续和文化发展的继承出发,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进行创新。”[2]因此,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转化,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担当,同时也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一种使命。新媒体是一种新生的媒体形式,它是继传统的报刊、广播、户外、电视后出现的“第五媒体”。其功能强大,主要借助于当今发达且成熟的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移动网络、区域无线网等技术渠道以及互联网、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的终端,实现海量信息资讯和娱乐体系的在线共享。新媒体技术使得信息的发布者、传播者和接收者实现了平等和对等,人们既可以发布和传播信息,也可以接收和享用信息,并与周围的人和事物以及世界实现互动。“新媒体的特征具有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3]新时期,保护和传承好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历史文化遗产,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历史性任务。将新媒体技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结合起来,使得两者相辅相成,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有着重要意义。2 汉中地区历史文化遗产简介“截止到2011年6月,汉中已经拥有国家级名录6项,省级名录39项,市级名录59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广泛,种类多样,既有体现历史文化的故事传说及民间戏曲,又有贴近百姓生活的各种民俗活动。”[4]其中比较知名的有蔡伦造纸传说、洋县佛教音乐、镇巴民歌、汉调桄桄、洋县架花焰火技艺、洋县悬台社火等,两汉三国时期遗存下来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民俗丰富了汉中的地方传统文化,在新媒体环境下急需借助新媒体传播平台进行现代转换与传承。3 汉中地方传统文化新媒体形式的现代转化与传承(1)汉中经典成语故事及传说新媒体形式的转化与传承。成语故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璀璨一页。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包含着一段令人回味的历史烟云,其中蕴含着很丰富的人文哲理与生活经验。汉中历史悠久,两汉三国历史文化比较丰富,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流传下了许多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成语故事及历史传说,比如,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萧何月下追韩信、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张骞故事传说、廉泉让水、褒姒传说等。对经典成语故事及传说进行整理和编排,标注拼音,制作成为电子书样式,并配上真人语音以及名家讲读的音频;还可制作成幻灯片PPT的形式,配上相应的图片,如果条件允许则可使用GIF动态图片,这样更具吸引力。此外,将文化典故以动画的方式进行呈现,或制作音频节目,将文本转化为音视频以满足受众群体的多样化需求,借助手机APP在线功能推广和宣传,实现文化的活态传承。(2)汉中地区传统手工技艺新媒体形式的转化与传承。千百年来,中国的传统工艺与人民的生产、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工具与材料,人们将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经验和认识,以相对稳定的造型、图式、技艺和文化等要素凝结在器物之中。[5]中国传统工艺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由于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氛围,汉中本地保留下来了一些传统的手工技艺,例如,汉中面皮的制作技艺、蔡伦造纸工艺、汉中张氏摩崖石刻拓印技艺、洋县蓑衣编制技艺、城固泥塑、洋县架火烟花、谢村黄酒酿造技艺、西乡松花蛋制作技艺等。这些丰富多彩的地方手工技艺急需得到关注和保护。在今天这个网络信息技术高度发达、大众传媒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可以借助网络媒体的传播方式来进行宣传与推广,使传统技艺能够被广大的人们所认知和了解。因此,对汉中本土传统手工技艺进行视频加工,将诸如蔡伦造纸技艺、汉中面皮、谢村黄酒的制作过程完整的拍摄记录下来,对其中的加工环节进行细致和完美的展现,能够引发受众的感知欲和好奇心。通过拍摄纪录片或微电影形式,配以优美动听的背景音乐,让观众在观赏这些传统手工技艺的同时,还能感受到一种心灵的愉悦与放松,体味传统文化的魅力。(3)汉中传统民俗文化和民俗活动新媒体形式的转化与传承。历经千秋的历史典故,家喻户晓的民俗活动,见证了汉中地区历史的进步和人们思想意识的开放,相比陕南地区其他区域所特有的自然风光,汉中地区的民俗文化更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首先是汉中的民俗文化,即在汉中境内的民间地区所形成和保留下来的民间艺术,例如汉调桄桄、镇巴民歌、洋县佛教音乐、端公戏等。进行新媒体形式的转化,可以请一些老艺人和技术成熟、经验丰富的民间艺术家进行现场演绎,通过现场录制和后期制作的方式形成音视频作品,通过各大视频媒体以及网络平台进行投送,也可以由当地政府着手操作,在地方台以及各大公共场所的LED屏幕上进行滚动循环播放。其次是汉中的民俗活动,汉中的民俗活动多种多样、种类丰富,如南郑协税社火高跷、南郑新集采莲船表演、略阳羌族羊皮鼓舞、洋县杖头木偶戏、洋县悬台社火、老君庙会、春官说春发放春贴、勉县武侯墓清明祭祀活动等。这些精彩纷呈的传统民俗活动展示了汉中民间文化的独特魅力,要对其进行新媒体形式的转化与传播,可以借助一些官方和非官方网络进行传播,充分挖掘民间传播的力度。例如,可以邀请知名视频网站的主播,比如哔哩哔哩、Ac Fun、斗鱼、抖音等,现场参与活动并进行实时直播与互动,借助主播个人的影响力和自媒体视频平台的强大扩散力,可以吸引更多的关注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汉中独具特色的民俗活动。此外,借助微信,建立汉中民俗活动的公益性宣传公众号,向广大的在线用户进行推送,有一定的宣传与展示效果。(4)VR技术与汉中文化旅游景点的线上结合。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是一种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能使用户沉浸到环境中。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汉中还拥有着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即各种文化旅游景点。其中,两汉三国时期的石门栈道、古汉台、拜将坛、饮马池、武侯墓、张良庙等。需要政府投入一定的资金,聘请专业的技术团队,对这些文化旅游景点进行精准的测绘,然后通过计算机进行3D立体建模,建立线上文化博物馆。还可在城市内的各大公共场所建立市文化旅游景点的VR体验馆,广大市民和外地游客不用亲临景区,借助VR设备,进行在线漫游,体验立体沉浸式虚拟游览,并能与景点内的物体进行互动,从而获得立体式全感官的综合性体验。这种新的游览方式与以往的游客进入景区实地游玩体验相比,在保持景点全部区域各种参数与信息完整收录与提供的同时,还降低了参与体验的门槛,能够让游客获得多倍的感受与身心的全面满足,充分体现人性化的思维与设计理念。4 结束语本文主要探讨了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汉中历史文化遗产的转化与传承的可行性策略,提出借助在线网络媒体技术和各种视频平台,以及VR技术,对各种类型的文化遗产进行视频化和立体化的制作的发展路径。此设想的实现需要政府的帮助与支持,加大新媒体传播的力度,使汉中的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得到普及并深入人心。参考文献[1] 吴增礼,王梦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维度和限度[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4(01):1-7.[2] 侍舒玮.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化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J].戏剧之家,2019(12):219+221.[3] 张婕,苗思雨,逯鹏祥,等.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播特征与对策研究[J].城市党报研究,2020(03):90-92.[4] 潘秀梅,张慨.浅析陕西汉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保护现状[J].美与时代(上),2013(07):43-45.[5] 贺超海.中国传统工艺的当代价值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8.

传统 文化 是在特定的民族或群体在生产及生活实践中,人们不断 总结 并创造的智力成果、具有鲜明的文化标志。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传统文化的论文1500字的内容,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传统文化艺术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古代先哲对人居生活环境的思考与探索延续至今。其中蕴涵的审美心理、价值取向等对室内设计影响深远。现代家居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深化和再创造,寻求传统文化中的科学成分与审美思想来指导现代家居室内设计并进行运用,优化建筑信息,使之和谐共生,从而整体、有效地营造一种理想的家居生活艺术环境,具有非常广泛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传统文化 室内设计 艺术

一 解析传统文化

“传统”到底是什么?有人说传统是已经形成的遗产或文化;也有人说传统是具有民族生活情感的,在民众中不断流传、继承下来的文化。本文认为传统是人类创造的不同形态的特质经由历史凝聚而沿传的、流变着的诸文化因素构成的有机系统。

1 什么叫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人类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被保留下来的对今天和明天产生巨大影响的人类文化的精华。如中国的“彩陶文化”距今已有六千年历史,其彩陶图案丰富多彩,所刻画的动物形态栩栩如生,如鱼纹、鸟纹和蛙纹等,至今在室内设计中仍起着装饰的点睛作用。又如古埃及文化距今也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并与建筑关系极为密切,它所建筑的金字塔,至今还令世人叹为观止。而中国人受传统文化的影响,特别是追求理想的人居环境,在室内设计上都喜欢遵循具有文化传统的建筑理论。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核心。中国传统文化对环境所持有的价值观与心理行为的取向,其宗旨是周密考察了自然环境,顺应自然环境,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良好的居住与生存环境,赢得最佳的天时、地利与人和,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如中国古代园林布局,无论是北方园林的宏伟、大气,还是江南园林的玲珑、典雅、都强调园林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思想,即“天人合一”。常运用曲折萦回、欲扬先抑、意犹未尽等手法,达到人工园林与环境的惊人吻合,达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成”的效果。我国四大名园,即北京的颐和园,承德的避暑山庄,苏州的留园、拙政园,都是浓厚的传统文化的体现。

2 传统文化在室内装饰上的艺术表现

室内设计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它以儒家倡导的“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最高标准。传统室内设计充分体现了人文意识,其装饰内容和载体大多都有文化的意义,集中表现为重道德、助人伦和敦教化。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室内装饰成为传统艺术隐喻、象征和表达心愿、信仰及审美意趣的主要手段。如我国主要图腾物“龙”和“凤”是中华传统文化特有的装饰元素,具有人格精神,和人共融,为人所用。“龙凤呈祥”是中国传统室内装饰的骨干脉络,龙是中华民族发祥和文化开端的象征,至今我们还有“龙的传人”的说法。凤是原始社会人们想象中的保护神,并被视为神鸟而予崇拜,它经过形象的逐渐完美演化象征了美好与和平,预示能给人带来幸福和吉祥。艺术家们以丰富的装饰语言生动地表现龙凤多姿多彩的艺术风韵,龙凤组合的题材有很多,比如龙飞凤舞、游龙戏凤等。龙凤题材一直在民间室内装饰设计中广泛应用,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寄托及力量的象征。

二 现代室内设计的含义与内容

现代室内设计是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高度集成的产物,它将功能实用性和审美艺术性融为一体,是创造良好室内环境的特殊艺术。室内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空间处理

空间处理是通过调整空间的尺寸和比例,处理好空间的分隔,强调空间的性质,解决空间的对比和统一等的精心设计,赋予空间更具人性化及更为丰富的内涵。如使用不到顶的墙、家具等实体性界面来划分空间,形成一定的视觉范围,又具有开放性。还可以使用栏杆、玻璃、悬垂物等非实体的手段来划分空间,造成空间界面模糊的感觉,使空间更开放。

2 整体装饰效果

整体装饰效果包括室内墙面、地面、屋顶的造型、色彩、材质等构造的设计,是室内空间从造型、色彩、工艺到风格的综合体现。如可利用室内家具、地毯、窗帘等不同装饰材料的质地等通过对地面的高差处理,可实现转换空间、界定功能,让光线、视线、空气在无阻碍中自由融合。

色彩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是室内设计中最生动、最活跃的因素。色彩处理既要符合功能性又要能获得审美的效果,通过对色彩的视觉感受,可以产生丰富的联想、象征与寓意。如为了打破单调的六面体空间,可以采用超级平面美术 方法 不依天花、墙面、地面的界面限定,自由地突出其抽象的彩色构图,模糊了空间原有的构图形式,从而扩展了空间形式,创造空间意境。

3 室内陈设

室内陈设包括家具、橱具、电器、灯具、工艺陈设品、装饰品以及花卉植物等的选择与配置。他们之间的合理搭 配对 于形成室内环境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工艺品、雕塑、字画、纪念品等的点缀是室内设计中必需的内容,可以起到赏人悦目的作用。

另外,在科技的不断发展下,材料也随之快速更新,生态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生态设计在强调人类遵循生态规律的前提下,注重自然生态美,欣赏质朴、简洁,以此带给人们持久的精神愉悦。

三 传统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都带来了不同感受的改变,这要求室内设计必须与时俱进。但是一脉相承的文化寓意并没有改变,它们仍然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富贵吉祥的向往。因此,用现代的理念对传统文化进行诠释,并将其运用在现代室内设计中,使设计在满足实际功能和理性追求的基础上,既能体现传统文化特质,又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

1 传统文化在现代室内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讲求“天人合一”,即天人原本一体,物我自然两宜,既要顺应自然,又要对自然加以改造,要求人们从整体上把握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并将其思想运用到现代室内设计中去,使营造的室内空间在本质上与室外空间环境、自然环境能和谐共生。在现代家居室内设计中,我们应该在观念上将室内空间看成是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社区环境、室外环境与室内环境等一系列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组合。

在现代的室内空间设计自然一致中,把古建筑中优秀的设计手法结合实际住宅巧加运用,更能体现人本身的内涵。如将中国传统园林的手法引入室内空间的设计,将其融为一体,做到室内空间室外化,让阳光温暖着室内与室外的人们,让人充分感受到外面的美妙景色,再利用光影创造出明亮、宜人、愉快的视觉效果。

对于开放性的空间强调的是空间的延续以及空间的交流。设计时必须考虑到人们在室内与室外所体验到的感觉,从而使空间里的内墙与空间的分隔带有音乐的优美旋律。比如套间住宅的阳台,别墅的赏花露台,以及住宅内部的某些能做成通透的隔墙,通常用透明的玻璃进行隔断,这样的设计简洁而无假饰,室内与室外、空间与空间互为借景,形成视觉上的空间的连续与扩充。

现代室内设计注重人们对空间不同的心理感受。随着人们进门一刻的脚步移动,如由客厅走到卧室,或由卧室走到书房这个过程中的心理感受是不一样的。成功的空间设计是要让人们随着视点的转移体会到不同的装饰风格与艺术品位。传统建筑空间中弯曲流畅的线条给人造成视觉上的流动感,空间分隔上的隔断、花罩、窗、门让人对于传统空间有无限遐想与希望。因此,现代设计师可以根据传统设计,针对室内空间大小,利用色彩、明暗线条设计出感官上的空间延伸效果以及将室内与室外环境交织相融的效果。

对于封闭性的空间,要尽量利用窗户营造室内空间的某种氛围,使人们通过空间氛围体现出他们不同的文化层次、不同的性格差异、不同的 教育 背景等。古代窗户的形式多种多样,大都取法天然,如梅窗、扇形窗、尺幅窗,等等,而现代的平窗、凸窗、斜窗等虽然在取材用料方面与古代已截然不同,但用意都是为了能更好地与自然对话。因此,现代设计师要借鉴传统文化,充分利用窗户把室外的景色纳入室内。

2 传统文化在现代室内色彩设计中的应用

色彩是一种视觉的艺术,中国传统装饰色彩以白、黄、青、赤、黑五色为主,如绿色象征生命与健康,黄色象征尊贵与华丽等,它是室内设计中最生动、最活跃的因素。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颜色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不但颜色的外延扩大了,而且与事物的形状也建立了某种对应的联系。如在现代设计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色彩莫过于红色,它代表的是中国人的热情、热血和鲜明的特性。我国古代木建筑中最高等级的、流传至今的宫殿建筑,就以红、黄二色为主色,它深深影响了传统色彩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即便是现在,吉庆日子到处张灯结彩,灯是挂的红灯笼,彩结是的红彩绸。居室中的一整面红墙,餐厅中大面积的红桌布、红座椅等仍然是喜庆的象征。

又如金、黄两色在传统装饰中通常搭配使用,体现主人的尊贵感。在现代室内设计中,人们吸取了传统装饰手法,结合当代技术条件,创造出华贵氛围。例如,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的室内改造工程中,设计主题非常鲜明,即“中国的金色大厅”。这一设计空间定位清晰明朗,风格细致淡雅,充满中国古典意味,天花采用中国古典建筑中的藻井造型,八边石材柱间的梁枋采用传统沥粉贴金的手法,色彩及纹样具有敦煌壁画温润调和的风格,因而被称为人民大会堂的“金色大厅”。

3 传统文化在现代室内陈设中的应用

传统文化在中国家具上的印记很深,传统家具民族性特征极强,尤其是明式家具的艺术造诣和文人气质在世界家具史上别具匠心,至今无法超越。我们在书房放置一组典型明清风格家具,往往会因其独特的艺术气质,唤起历史情感的回归以及陈年的记忆。

雕刻 、匾额、书画、挂屏、文房四宝等陈设都是中国传统人文意识的载体,它们既能从形式上供人欣赏,又能从内容上起到激励、自勉和警世等作用,有效地围成一种具有传统文化气息的空间。

另外,我们可以对传统文化中丰富的装饰纹样进行移植嫁接,使之成为一种新的艺术形象。传统文化中的几何纹样有水波纹、回纹、冰裂纹、万字纹等,它们在窗花、屏风、隔扇的传统装饰点依然在现代室内设计中被使用,并且还用在了电视背景墙、天花、铺地等装饰的造型中。现代设计师打破了狭窄的传统文化概念,继承其优秀的文化精华,配合新的造型和新空间对传统纹样大胆创新使用,从而创造一种新的借鉴传统的创作手法,使传统纹样在现代室内设计中有了新的生命力,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 结语

传统文化内涵丰富、意义深远,它强调要顺应自然、因地制宜的规划和设计,并巧妙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冲突,以获得和谐的生活环境。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研究传统文化,应用其美学思想,对现代室内设计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其亨:《建筑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年版。

[2] 田浩:《传统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研究——以成都地区餐厅空间室内设计为例》,四川大学硕士论文,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6年。

[3] 刘霏霏:《中国传统装饰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研究》,湖南大学硕士论文,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0年。

[4] 祝爱平:《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室内设计》,南京林业大学硕士论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4年。

当代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研究论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当代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研究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它蕴含丰富的哲学思想与道德观念,是促进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文化精粹。本文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入手,深入地剖析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其与大学生德育的缺失原因,并提出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的实践应用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素养;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指那些经过实践及时间检验和社会择优继承检验而保留下来文化,至今5000多年的历史。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气魄之所在,不仅在中华民族长期发展的历程中起过积极的促进作用,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其丰富内涵及当代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推行仁爱原则,注重“礼”节,有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仁爱”思想早在很久以前就已经存在了,孔子将其提升到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成为孔子思想的核心理念。正是由于孔子的提倡,才使得“仁”位于“五常”之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孔子的仁爱思想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体现了一种朴素的人文观念。如果说“仁”是内隐的,是一个人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那么“礼”则是外显的,是人际关系的道德规范,能够侧面映射出了一个人的仁德。孔子言“人而不仁,如礼何”、“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乎”,孟子云:“辞让之心,礼之端也”,这些思想均与现代社会道德文明建设相一致,它提倡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尊重、自省孝亲、感恩社会,有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2.主张正确的“义利”观,强调恰当处理义和利之间的关系。义者,宜也,在传统文化中,指道德、精神的原则,而利指个人的私欲。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以义为上,提倡“见利思义”精神。以义为上的理念涵盖了以下几方面的内涵:首先,求利务必要以受义为前提,先义后利。其次,求利的同时还需遵循义的标准。。恰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以义生利”、“舍生取义”,才形成了中华民族先义后利、以义为上的优秀品质,才使得“义”成为众所周知的基本道德准则。

3.强调正确的“信用”观,有利于培养诚实守信的价值观。信者,诚也,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常”之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代表着最基本的道德准则。诚信是人立身处世之本,是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相互信任的桥梁与纽带。《论语》云:“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民无信不立”,孟子曰:“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正确的“信用”观,有利于培养诚实守信的价值观。

4.倡导“天人合一”的思想,有利于树立尊重、崇尚、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天人合一”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着非同小可的地位,它蕴涵着朴素的唯物辨证法的思想。从哲学的视角看,“天人合一”思想认为“天人”皆有德,宇宙不仅是一个物质领域,更是一个生命领域、精神领域和道德的领域。天,即大自然;人,即人类。从人与社会的关系而言,它指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辩证、和谐统一的关系,指出了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要归本于自然,要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能够不断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从而达到天人相融、天人共乐的理想境界。这种理念在当今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极其严重、生态危机成为全球隐患的当下,何等意义,不言而喻。

二、当前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缺失原因

当前,尽管各高校已经加强了对大学生关于传统文化的教育,可是我国大学生关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还不尽令人满意,譬如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意识淡薄、兴趣不浓、高校关于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系统性不足、大学生价值观扭曲、传统道德观念淡薄等。

分析具体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大学生自身的因素。当今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充分,学习动机不足。在应试教育机制的影响下,他们往往更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往往只是敷衍了事。而且他们心理发育尚未成熟,是非分辨能力还有待提高,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稳定,好奇心重,易受到外界新奇环境的干扰。尤其是在当今,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推进,各种不同文化、价值理念冲击的影响下,他们易受到各种消极文化思潮的影响,进而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抵触情绪。其次是社会环境的影响。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就不停地受到西方文化的的强势入侵,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中,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心、自豪感急剧下降。而且对于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还没有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的合力。再次是由于高校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的影响。由于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高校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高校往往以应试教育为导向,片面地强调成绩与分数,轻视了传统文化的教育。此外,由于受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现了浓厚的科学主义与功利主义倾向,重视工科等实用学科,注重科研水平的提高,而传统文化教育则受到了一定的忽视。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的实践应用路径

1.更新教育理念,合理设置课程计划。俗话说,理念要先行。要加强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首先要更新教育理念。要让学生、家长、学校及全社会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转变智育至上、唯实用主义的倾向,重视大学生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如今,高校关于传统文化教育大多隶属于通识课程,以选修课程方式来进行,由于许多大学的教学管理机构及大学生本身对于通识课程、选修课程的认识不足。相关课程往往缺乏有效的教学效果评价机制,出现了教学流于形式、随意性大、效果无法评估等问题。因此,高校还需合理设置课程计划,建立一套完善的传统文化教育教育教学体系与良好的教育教学手段。

2.创设优雅的校园环境,营造传统文化育人氛围。传统文化教育不能只依赖于课堂教学这一途径,还需通过各种方法与形式来帮助大学生亲近、了解传统文化,而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教育力量。众所周知,校园环境是承载文化精神的载体,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离不开高雅的校园环境,因此,高校要以创建优雅的人文环境、营造传统文化育人良好氛围着手,以创建优雅的校园文化环境为载体,将传统文化元素尽可能地带入到校园环境建设中去,让大学生充分认识、认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使当代大学生置身于一个有着浓郁中国文化风情与韵味的融合传统与现代的优雅校园,时刻感受优秀传统文化软环境的滋养,从而提升他们的文化品位,培养健康的人格。

3.开展传统文化主题教育活动,注重寓教于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以文化经典为主要内容,力求专精结合、循序渐进,注重寓教于乐、引导启发。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多为文言典籍,可能会使初学者产生枯燥无味之感。古人云,“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因此,高校应通过开展各种关于传统文化的主题教育活动,以贴近学生生活的形式,寓教于乐,把传统文化的魅力尽可能的展示出来,努力使原本枯燥无味的传统文化教学变得兴趣盎然。

参考文献:

[1]窦坤,刘新科.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其传承[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115-119.

[2]李佑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管窥[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02):82-84.

[3]张载.《张子全书》(卷六),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本》,页2.

摘要: 本论文以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为中心展开研究,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把握时代内涵,通过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与应用研究,探索新时期大学生文明素养教育模式的新空间。

关键词: 传统文化;大学生;文明素养教育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面对日益驳杂的新媒介环境,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相较以前发生了剧烈变化,受西方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的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意识领域呈现多元化趋向,集体认同感削弱,而传统文化、民族文化教育缺失,使得青少年文明素养的教育模式出现了困境。关于传统文化与青少年文明素养的关系,近年来国内研究大多倾向于将传统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资源及育人载体等进行论述,传统文化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及手段,成为辅助性的教学工具。然而,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作为文化性符号在承担其文化表象作用的同时,也肩负着育人功用,在传统文化视域下探究青少年文明素养教育新模式,对当前高校所面临的九零后大学生文明素养教育困局的突破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价值和影响

教育的目的在于提升个体的文明程度及修养层次,而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历史积淀的精华,在建构中华民族价值观、道德伦理体系、提升个体文明程度及修养层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国当代社会学家爱德华希尔斯认为,传统是围绕人类不同的活动领域而形成的代代相传的行事方式,是一种对社会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和道德感召力的文化力量,同时也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创造性想象的积淀,它包括物质产品、思想观念、惯例和制度。传统文化作为人类教育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高等教育则是当代肩负文化传承的社会机制,承载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以时代的要求为依据,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渗透到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中去,将传统文化与弘扬民族精神、培育大学生自强自立的精神境界、完善大学生人格修养等融合,实现并发挥传统文化在新时期具有时代内涵的育人功用。

二、探寻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文明素养教育的内在联系

文化是一种文明所造成的生活方式,文化是人们在创造文明过程中创造的不同的生活方式,从广义上讲,文化与文明相伴而生,二者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传统文化精神与文明素养教育的内在机制具有互通性,“没有一个民族的道德文化是从真空状态突然发展起来的,传统是整个文化中根深蒂固的大本大源。”2传统文化作为整个民族的社会实践经验的凝华,内容涵盖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门类。传统文化中所彰显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等,与大学生文明素养中的国家责任意识相映射;传统文化中的诚信观点,与大学生正确的诚信观相联结;传统文化中谦恭礼让、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精神,与大学生文明的交往观相关照。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不容忽视,而大学生文明素养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文化的影响密不可分,可以说传统文化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时代意义。传统文化资源与文明素养教育内涵互为映射,也彰显了传统与现代的辩证反思,九零后主体生长于新媒介环境下,呈现出多元化的思想意识倾向,而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缺失造成的历史虚无主义,使得九零后大学生的道德文化生态呈现出断裂现象,探讨传统文化与文明素养教育的内在联系,寻求当代大学生文明素养教育模式困局的新途径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传统文化视域下开拓大学生文明素养教育的新模式。

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充分关照大学生文明素养培育的现实环境与精神特质,开掘传统文化资源的同时实现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融合,在教育形态中,不拘泥于思想道德修养等理论课的单一平台教育模式,不断拓展大学生传统文化视域下的文明素养教育的多渠道发展。

1.整合经典传统文化资源,发挥文明素养教育时效性。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日趋复杂,新思想的产生带来了教育管理的真空状态,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法负载新时期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教育的重任。而“传统文化具有巨大的思想统摄性,可超越地域、阶级、党派、种族、时间的界限,产生巨大无形的文化整合力量。”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多元思想,具有潜在的美育功用。传统文化中儒家提倡“贵和尚中的和谐思想”以及“恭、宽、信、敏、惠”五德与当代的文明体系构建也有互通之意,整合传统文化资源,发挥其德育、美育功用的时效性,是当代大学生文明素养教育亟待开辟的新途径。

2.促进传统文化资源与新媒介传播相融合,创建高校文明素养教育的新语境。九零后大学生在新媒介传播影响下,对于价值观导向等教育手段、教育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文化的内涵教育受到了图片化、快餐化的消费主义文化的冲击与解构,如何利用网络媒体资源承载传统文化的育人功用,开辟高校文明素养教育的多元空间,即时有效地解决大学生价值观认知目标模糊、自我管理意识单薄、自我约束能力较弱,成为完善新时期传统文化视域下大学生文明素养教育的重要课题。在新媒体形势下探讨高校文明素养教育的深度发展,促进传统文化资源与新媒介传播的融合与发展,对创建高校文明素养教育新语境具有重要作用。针对新时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传统文化现代性式微、九零后大学生价值观多元复杂性等现象,明确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文明素养教育模式的价值影响及作用等,探讨传统文化现代性过程中对青少年道德进程的新要求及文明素养教育模式的新思路,以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内在联系,对实际工作中大学生文明素养的科学化、规范化等教育理念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注释:

1.[美]爱德华希尔斯.论传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范英.社会公德概论[M].深圳:海天出版社,.

3.李大伟.基于传统文化维度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究[J].德育天地,2012,(2).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是勤劳的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是培育民族精神与民族素质重要的精神财富。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之中,不断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并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当前的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着困境,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的基本素质。

关键词: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困境;对策

一、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困境

1、教育手段的局限性

中国当前的教育体制从本质上来看,还是应试教育。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主要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由教师不断讲解和学生课后自学来不断获取的,但是从课堂上所接受的知识毕竟还是十分有限的。从大学语文的教材可以看出,大多数课文是古代文学名篇,但数量少,有的还是阅读课文,教师一般不会进行详细的讲述,学生掌握自然也就存在一定的难度,并且其在编排上存在着衔接的问题,很多篇目比如《蜀道难》和《将进酒》等名篇在中学阶段已经出现过,大学教材中还会继续出现。很多大学生对古代传统文化的了解仅仅停留在对古代文学名篇篇名的认知之上,在对传统文化教育进行考核之时,很多大学生采取复制粘贴的方式来对待,其缺乏程度令人堪忧。

2、教育定位的不科学性

大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学校关注的是学生专业课的学习与学生今后的就业情况,并没有重视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这导致很多大学生除了将主要的时间放在专业知识的学习方面,还要抽出时间去考各种证件,比如四六级外语证、计算机等级证书等,这种实际情况导致很多大学生即使想去看传统文化方面的书也没有时间,长此以往,很多大学生不仅是淡忘传统文化知识,甚至会认为传统文化知识在当代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这导致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之间的鸿沟,将传统与现代分割开来。

二、 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1、多管齐下抓传统文化教育

首先要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教材编写工作,编写适合大学阶段使用的大学传统文化方面的教材。其次,教师要鼓励大学生多读书。教师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引路人,需要不失时机地向大学生推荐优秀的传统文化方面的书籍,让大学生自己去选择感兴趣的读,并通过网络、电话和座谈会等多种形式与大学生开展交流,让大学生对古代传统文化感兴趣,并加深了解。最后,对于传统文化的考查,要从实际出发。教学的真正目的是让学生将知识运用到实际之中去,并能为以后的生活提供理性的支持,这就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考核之时,注重将传统文化与时下文化连接,让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也能在当代发出光彩,重振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信心。

2、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紧密结合

一所好大学看的是其文化的底蕴,这一文化底蕴,是在不断地继承与创新之间形成的。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时,其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等还没有定型,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大学生去形成自身的“三观”,而传统文化教育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理念,教育了无数大学生不断去积极进取。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一定时代精神的精髓,其形成的过程必然会带有那个时代的印记,但是不同的时代已经给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其所包含的文化范畴方面,其内容则因不同时代的生产关系与生活方式的不同而发生着变化,所以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之间不存在一个大的鸿沟,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连接的关键点就在于古为今用,不断去发展创新,在传统文化之中注入新时代的气息。

总之,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还存在着教育手段的不科学性与教育定位的不明确等不足,面对现实之中存在的困境,应采取多管齐下抓传统教育、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紧密结合等措施,将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当作学校的重要事情来抓。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必须让全体大学生树立传统文化方面的意识,肩负起现代化建设与中华民族振兴的重大使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苏宝梅.论传统文化与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J].山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

[2] 陈晓芸.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现状综述及原因分析[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摘 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重要的文化瑰宝。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辩证地看待中华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规范日常教育,重视契机教育,引领大学生深入领会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儒家学说

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攻坚期,这是一个破旧出新的时代,也是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一句话,这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随着现代化的铺开,各种外来价值体系的冲击及本土道德价值体系依托的本体即儒家文化的弱化,造成部分人价值观扭曲、精神失落,甚至道德败坏。青年大学生作为易感人群,容易受到多元价值观的影响,如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重要课题。

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性

1.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重要的文化瑰宝,是华夏儿女智慧的结晶,是几千年的中华文明沉淀在历史中的养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成、积淀有效地调节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引导着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协调天、地、人之间关系的一副良剂。以儒家思想为例,儒家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儒家学说的精华思想中包含不少优秀传统文化,它是内圣外王、以仁为内在要求,以礼为外在规范的思想体系。虽然儒家学说集糟粕与精华于一身,但是孔子的儒家思想强调内心道德层面的自身约束,强调由己达人的社会实现模式。这种道德层面的约束,内修“仁”,外靠“礼”,通过“仁”、“礼”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给力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2.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现实要求。根据抽样调查显示,93%的学生是热爱祖国,奋发向上,进德修业,拼搏进取的。他们理想信念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度认同;他们勇于拼搏,重视能力的提升和品德的锤炼;他们积极活泼、思想开放、富于创新意识。然而,随着全球化迅速发展,市场经济的深化转型、社会格局的急剧变革及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受到其他价值观的影响,出现责任感不强、自我意识突出、自我约束能力弱、意志品质薄弱、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显得尤为重要。

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分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一定要从儒家思想中汲取有用的养分,重新构造适应新时代的价值体系,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规范日常教育,引领学生从读书交流中感受优秀传统文化。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磨炼坚忍的意志品质为重点,制定《实施方案》、《管理规定》和《学生行为规范》,对学生日常的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活动提出具体要求。积极开展励志读书活动,要求每人在大学期间阅读30至40本课外优秀传统文化书籍,每月至少上交一篇读后感,参加一次读书心得交流活动;积极开展专题讨论活动,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围绕当前时事政策、社会热点问题和大学生成长成才普遍关注的问题开展讨论,要求每人参加一次讨论活动。通过健全管理机制,推进阅读活动常规化、机制化,化被动为主动,激发学生阅读交流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自觉地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怡情养志、励志成长。

2.重视契机教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修养。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国学经典、励志成语、名言警句等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承载着中华儿女的美好希望,传递着催人奋进的正能量。可以定期开展“国学经典知识大赛”、“励志成语大赛”等教育实践活动,引领青年学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怡情养志,励志成长,进而深入领会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注释:

①鲍鹏山.论语新读[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参考文献:

[2]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3]曾程,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儒家思想精华的传承研究[J].人文论坛,2014.

  • 索引序列
  • 优秀科技传播论文参考文献
  • 优秀新闻传播本科毕业论文
  • 传播学优秀毕业论文
  • 传播与广播专科论文参考文献
  •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