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淮海工学院专科毕业论文格式

淮海工学院专科毕业论文格式

发布时间:

淮海工学院专科毕业论文格式

淮海工学院教务处首页入口: 淮海工学院一般指江苏海洋大学江苏海洋大学是一所多科性应用研究型大学。学校创建于1985年,原名淮海工学院,1998-2002年期间,根据全省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总体部署,均具有50年以上办学历史的江苏盐业学校、连云港水产学校和连云港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先后并入学校,更名为江苏海洋大学。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单位、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全国内部审计先进集体、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2010年2月,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根据江苏省学位办批复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17年7月,我校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位于“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的核心区先导区、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连云港市。主校区坐落在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西游记》文化发源地花果山西麓。目前占地亩,校舍面积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1584人,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20000余名。学校下设海洋生命与水产学院、机械与海洋工程学院、土木与港海工程学院、测绘与海洋信息学院、海洋资源与环境学院、电子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药学院、理学院、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文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律与公共管理学院、艺术学院、体育学院、应用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9个二级学院,开设67个本科专业,专业门类覆盖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农学、法学、经济学、艺术学、教育学和医学等十个学科门类。 学校建有一支热爱高等教育事业、教学科研能力兼备、理论实践并重、德学双馨的教师队伍。1160位专任教师中613人具有高级职称,其中正高150人,博士362人。现有全国优秀教师2人,江苏省教学名师2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2人,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2人,江苏特聘教授1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入选获得教育部骨干教师资助计划、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江苏省高等学校青蓝工程、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等省部级人才工程219人次;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1个,入选省优秀科技创新团队4个。100余位教师被国内外高校聘为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学校还先后聘请了宁津生、蒋兴伟院士等一批著名专家学者担任学校兼职教授。 学校拥有规格齐全、功能完备的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全校拥有各类教学科研实验仪器设备万台套,总值亿元,其中核磁共振谱仪、蛋白质结晶系统、单晶衍射仪、色谱质谱联用仪、多波束测深系统、在线粒度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精密贵重仪器设备470多台套。拥有基础化学、大学物理、生物学、现代商务与港口物流、机电综合等1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35个校设教学与科研实验室。图书馆纸质图书168万余册,中外文纸质期刊1000多种,电子期刊73万册,学位论文万册、各类音视频5332小时,拥有中国知网、EBSCOhost、Springer-Link、ScienceDirect等电子文献数据库25种,自建6个海洋专题特色数据库。学校室内外运动场地总面积万平方米,拥有主运动场、第二运动场、主体育馆、通灌体育馆、龙舟训练馆、篮排球场、网球场、瑜伽馆、台球馆、乒乓球馆、动感单车房、武术房、健身房和水上项目训练场等一大批室内外体育设施,能够满足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群体活动需要。学校是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绿化覆盖率达50%,生态式、园林化、节约型校园基本形成。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努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上手快、后劲足、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和基层工作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专业建设紧紧围绕地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不断加大调整和发展力度,目前拥有“海洋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水产养殖学”等3个国家级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9个江苏省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9个江苏省重点立项建设专业(类),“海洋技术”等4个专业入选首批江苏省“十三五”品牌专业一期工程建设项目。 学校持续加强课程建设,按照“拓宽基础、重视应用、强化素质”的总体要求,不断扩充课程总量、优化课程结构、提高课程教学水平。积极探索完全学分制条件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深化教学内容和考试方式改革。2011年承担江苏省“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全面学分制改革”。2013年10月,项目通过了由省教育厅主持的验收鉴定,并入选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和二等奖7项。学生龙舟队三次蝉联中国大学生龙舟锦标赛冠军,三次夺得世界大学生龙舟锦标赛冠军。近五年,全校学生共有3600多人次在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国机器人大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等国家和省各类竞赛中获奖。连续十多年来,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先后有近千名学生入选“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苏北计划”和江苏省“村官计划”。1人荣获团中央颁发的“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金奖”,1人荣获团中央、全国学联授予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荣誉称号。 学校坚持以科研和社会服务为两翼,努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贡献和技术支持。根据国家战略需要和区域发展特色,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方向,“海洋科学”为江苏省优势学科,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药学、中国语言文学、应用经济学等8个学科为江苏省重点培育(建设)学科。学校现有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江苏省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海洋生物资源利用与质量安全控制工程中心、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先进材料功能调控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海洋药物活性分子筛选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江苏省海洋经济研究中心、江苏省中小企业海洋生物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等一批海洋特色鲜明、学科力量雄厚的科技研发和服务平台。近几年荣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项34项,其中国家级科学技术奖2项。学校与共青团江苏省委共建江苏省村官研究所,2010年创办全国首份《大学生村官园地》,每期面向全国发行24000份,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学校常年组织教师进政府、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开展社会服务,是江苏省“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对口支持学校,连续三年获得江苏省“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先进高校。 学校坚持以规范管理和强化服务为抓手,努力为教师发展和学生成才提供良好环境。学校党政坚持科学治校、民主治校、依法治校,扎实推进党务公开、校务公开,充分尊重学术权力,不断完善治理结构、优化运行机制,积极探索建立“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现代大学制度。学校管理规范有序,审计工作走在江苏高校前列,获“全国内审先进单位”。学校高度重视和维护学生权益,以帮助所有学生“成人立志、成才立业”为宗旨,贴近学生实际服务,及时帮助学生排忧解难。学校医疗保健和饮食服务机构齐全、设施良好。 学校坚持以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为突破,努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交流搭建高端平台。学校目前已与多所国外高校签署教育与科研合作协议,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等国数十所高校保持友好往来。常年邀请外国文教专家来校讲学任教。每年选派优秀中青年教师出国深造,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有多位教师参与国际学术刊物编审工作。学生海外学习项目运作良好,来校留学生规模稳步提升。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当前,全校师生正紧紧围绕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全力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地处滨海城市的区位优势,紧密对接区域海洋新兴产业,加快改革发展步伐,切实提高办学质量,为加快建设高水平应用研究型海洋大学,办党和人民满意的教育而努力奋斗。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保证书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鲜见,有效的保证书只能基于自己有权处分的物进行处分,不能因此侵犯他人的合法利益。你还在对写保证书感到一筹莫展吗?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毕业设计保证书,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本人已被告知并清楚:在毕业设计(论文)中的抄袭、剽窃、弄虚作假等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可能导致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不合格,无法正常毕业,取消学士学位资格或注销并追回已发放的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等严重后果;

2、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 是在认真学习理_____大学xxxxx学院的《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手册》后,保证质量独立完成的,没有弄虚作假,没有抄袭别人的内容;

3、本人在毕业设计(论文)所用的相关资料、数据、观点等均真实可靠, 文中所有引用的他人观点、材料、数据、图表均已主食说明来源;本人在毕业设计(论文)中无抄袭、剽窃或不正当引用他人学术观点、思想和学术成果,伪造、篡改数据的情况;

4、本人在毕业设计(论文)中如有侵犯任何知识产权方面的行为,一经发现,由此可能产生的一切后果和相应法律责任均由本人承担。

学生(签名):xxx

20xx年xx月xx日

我谨在此承诺:本人所写的毕业论文《平面六杆机构运动分析和运动仿真》均系本人独立完成,没有抄袭行为,凡涉及其他作者的观点和材料,均作了注释,若有不实,后果由本人承担。

承诺人(签名):

指导老师(签名):

年 月 日

我已经按照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老师的要求,熟悉和理解了我校关于“二级学院全日制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规范化规定”文件的精神和有关要求,愿意在毕业论文(设计)中诚实守信,绝不抄袭、剽窃他人论文、设计及其他智力成果,引用材料注明出处,参考书目附在论文(设计)篇尾。如有违反愿意接受相应处理。

保证人:

二○一 年 月

关于做好毕业设计(论文)中期工作总结的通知

各学院:

在学校期中教学检查工作中,名学院结合实际情况,已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行了认真仔细的自查。请各学院在自查工作基础上,及时纠正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从学院组织与管理、工作准备、选题、任务下达、教师指导等方面加以总结,并认真落实好下一阶段工作,确保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保质保量完成。总结请于5月17日前提交教务处实践科。

为督促学生独立思考和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请指导教师在学生提交论文答辩时签《淮海工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诚信承诺书》(附件1),并放在《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目录页前进行装订。

附件1:淮海工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诚信承诺书

教 务 处

二○一○年四月十九日

主题词:毕业设计(论文) 中期 总结 通知

淮海工学院教务处 20xx年4月19日印发 —1—

附件1:

淮海工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诚信承诺书

1.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并取得的`成果,同时严格遵守校、院毕业设计(论文)的规章制度。

2.本人在毕业设计(论文)中引用他人的观点和参考资料均加以注释和说明。

3.本人承诺在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和研究过程中没有抄袭他人成果和伪造相关数据等行为。

4.在毕业设计(论文)中对侵犯任何方面知识产权的行为,由本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毕业设计(论文)作者签名:

年 月 日

1.本人郑重地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严格按照学校和学院有关规定完成的。

2.本人在毕业设计(论文)中引用他人的观点和参考资料均加以注释和说明。

3. 本人承诺在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过程中没有抄袭他人研究成果和伪造相关数据等行为。

4. 在毕业设计(论文)中对侵犯任何方面知识产权的行为,由本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毕业设计(论文)作者签名:

年 月 日

淮海工学院是江苏省委、省政府1985年为呼应国家进一步加快沿海地区改革开放,在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连云港直接创办的一所本科院校。世纪之交,根据全省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总体部署,均具有50年以上办学历史的江苏盐业学校、连云港水产学校和连云港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先后并入淮海工学院。历经数十年建设、改革和发展,淮海工学院已成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一所初显海洋特色的多科性大学。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单位、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等多项荣誉。2010年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淮海工学院为全国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坐落在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西游记》文化发源地花果山西麓。目前占地2246亩,固定资产总值亿元,校舍面积52万多平方米。现有教职工1600人,在校学生20000人。下设机械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海洋学院、食品工程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测绘工程学院、文学院、理学院、法学院、商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国际学院、东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职业技术学院等18个二级学院和体育教研部,设有57个本科专业,专业门类覆盖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和管理学七大学科。 学校建有一支热爱高等教育事业、教学科研能力兼备、理论实践并重、德学双馨的教师队伍。863位专任教师中429人具有高级职称,656人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其中正高116人,博士160人。60多位教师被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国内外高校聘为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近几年有多位教师分获“全国优秀教师”、 江苏拾教学名师”和“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和“江苏省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等荣誉称号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入寻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 被列为江苏拾333新世纪科学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教育厅“青蓝工程”新世纪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和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获得江苏拾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资助,被评为江苏省教育厅“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学校拥有“海岸带经济与陆桥物流管理”省级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团队、江苏拾青蓝工程”创新团队。 学校拥有规格齐全、功能完备的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全校拥有各类教学实验仪器设备5万多台套,总值亿元,其中单晶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离子发射光谱仪、数控车床等精密贵重仪器设备160台套,共建海洋考察船1条。拥有基础化学、大学物理、生物学、现代商务与港口物流、机电综合实践等5个江苏省高校基础课实验室示范中心和25个中央与地方共建基础实验室。图书馆藏书万多册,中外文期刊1100余种,拥有超星数字图书馆、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镜像站、万方、EBSCO、Elsevier、Springer link等数据库系统,建成江苏省海洋与核能文献服务中心。学校室内外运动场地总面积一万多平方米,拥有主运动尝第二运动尝主体育馆、龙舟训练馆、瑜伽训练馆、篮排球场和网球场等一批室内外体育设施,能够满足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群体活动需要。学校是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绿化覆盖率达50%,生态式、园林化、节约型校园基本形成。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努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上手快,后劲足”的应用型复合性人才。专业建设紧紧围绕地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不断加大调整和发展力度,目前拥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水产养殖学”等3个国家级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江苏省特色专业和6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课程建设按照“拓宽基储重视应用、强化素质”的总体要求,不断扩充课程总量、优化课程结构、提高课程教学水平,全校共有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18门,校级精品课程200多门。积极探索完全学分制条件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深化教学内容和考试方式改革,稳步推进选课制、导师制和书院制改革。初步建成数字化网络课程学习平台和网上考试平台,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灵活考试的成才空间。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多次获得教育部和江苏省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奖。学生龙舟队2010年在首届世界大学生龙舟锦标赛勇夺混合组2000米环绕赛冠军。近几年,全校学生共有700多人次在“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国机器人大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等国家和省各类竞赛中获奖。2003年以来,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左右,每年有10%左右的毕业生考取重点高校硕士研究生。先后225名学生入寻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苏北计划”和江苏拾村官计划”。1人荣获团中央颁发的“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金奖”, 1人荣获团中央、全国学联授予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荣誉称号。 学校坚持以科研和社会服务为两翼,努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贡献和技术支持。根据国家战略需要和区域发展特色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方向,“海洋生物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应用化学”、“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计算机应用技术”和“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6个学科被确定为江苏拾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学科。拥有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建设实验室、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江苏省海洋经济研究中心、江苏省海洋信息技术中心等一批海洋特色鲜明、学科力量雄厚的科技研发和服务平台。省级“淮海工学院大学科技园”正在建设之中。从2009年开始,学校每年组织编写江苏海洋产业发展与展望蓝皮书。学校与共青团江苏省委共建江苏省村官研究所,2010年创办全国首份《大学生村官园地》,面向全国发行两万余份,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学校常年组织教师进政府、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开展社会服务,是江苏省 “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对口支持学校。通过多年实践,初步探索出一条建设服务型大学的新路。人民网、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主流媒体多次报道。近五年,全校教师共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72个,其中国家级项目28个,年科研经费1000多万元。全校教师在《美国化学会志》等国际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200多篇, 被SCI、EI、ISTP三大检索收录1000多篇,发明专利27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9项。 学校坚持以规范管理和强化服务为抓手,努力为教师发展和学生成才提供良好环境。学校党政坚持科学治校、民主治校、依法治校,扎实推进党务公开、校务公开,充分尊重学术权力,不断完善治理结构、优化运行机制,积极探索建立“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现代大学制度。学校管理规范有序,审计工作走在江苏高校前列。学校高度重视和维护学生权益,以帮助所有学生“成人立志、成才立业”为宗旨,认真做好学生教育和服务工作,支持各类学生社团开展有益身心发展的文化体育科技活动。设有大学生助学助困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就业指导中心,形成了奖贷助补职能完备的学生成才帮扶体系。建有一站式学生事务服务中心,政治辅导员在学生公寓驻地办公,贴近学生实际服务,及时帮助学生排忧解难。学校医疗保健和饮食服务机构齐全、设施良好。 学校坚持以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为突破,努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交流搭建高端平台。学校目前已与多所国外高校签署教育与科研合作协议,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等国数十所高校保持友好往来。常年邀请外国文教专家来校讲学任教。每年选派优秀中青年教师出国深造,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有多位教师参与国际学术刊物编审工作。学校与新西兰维特利亚国立理工学院合作开办“2+2”四年制本科层次学历教育,每年输送数十位学生赴海外留学,同时面向美国、日本、韩国招收来华留学生。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当前,全校师生正全力抢抓江苏沿海发展进入国家战略层面的历史新机遇,充分发挥地处滨海城市的区位优势,大力实施“扎根淮海、面向黄海、服务沿海、辐射陇海”的发展战略,加快改革发展步伐,全力打造海洋品牌,切实提高办学质量,努力提升办学层次,为早日建成海洋特色鲜明、区域优势明显的多科性大学,办人民满意教育而努力奋斗。 ...

淮海工学院毕业论文答辩

毕业答辩不难 毕业设计的话你可以参考一些硕士生论文和一些期刊杂志的 感觉...你会发现其实自己完全可以做的 大家都是这样过来的 ...我这有很多题目,...

达到专业规定的必修学分 通过论文答辩就基本都能毕业拿到学位的 有挂科的话 最后会有积欠考的 只要你认真复习下都能过的

不需要,但是有些学校计算机二级不过会影响拿学位证。本科毕业基本条件如下:1.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包括统招专升本)毕业考试成绩合格,在校表现良好,就可以获得学士学位。有的学校要求过大学英语四级。2.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所有科目平均分在65~70分以上(不同学校要求不同),毕业论文答辩良好及以上并通过学位英语考试,毕业后可以申请学士学位(有的学校还要求通过学位加试,即本专业主干课加试)。3.脱产、业余(函授)的成人教育本科生(包括成人专升本)毕业后符合条件者(一般是在校表现良好、论文良好及以上、所有科目平均分70分以上、补考累计少于四门、通过学位英语考试)可以申请学士学位。4.参加各大学的网上远程教育本科(专升本)学习,毕业后符合条件者也可申请学士学位。

放心吧,都能过的

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更正后的参考文献格式如下,寻找不易,还望采纳,如有疑问请追问。1、陈钢, 王建平. 关于工程变更和索赔问题的讨论[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02, 19(3): 、王祖志, 甘焱. 因素分析法管理多因素影响施工活动工期责任的方法研究[J].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2004, 23(3): 、钱克威. 工程承包合同的索赔管理[J]. 港口工程, 1998 (3): 、龚业明, 蔡淑琴. 基于 KDD 的工程施工索赔问题发现机制[J]. 管理工程学报, 2000, 14(1): 、纪昌明, 李继清, 张玉山. 防洪工程体系综合风险评价的物元模型[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 2005, 32(1): 、谢崇宝, 袁宏源. 多指标权重分配模型研究[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1996, 17(4): 、鹿中山, 杨树萍. 三因素作用下的工期索赔[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8 (8): 、张丽霞, 沲国庆. 物元模型在城市化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 河海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4, 32(3): 、杨玉凤, 吴秀芹. 学习曲线在成本预测中的应用[J]. 淮海工学院学报, 2000, 9(2): 74-76.

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EI/ISTP论文近20篇,参编学术专著1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授权2项;获得科研奖励8项,其中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第2获奖人),国家海洋局海洋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1项(第2获奖人)。在人才培养和教学研究方面,为本科生讲授《分子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曾获得校课程评估优秀;获省级教学奖励1项,校级教学成果奖励2项。为研究生开设《藻类遗传学》和全校公选课程《生命科学史》;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7名,合作培养博士研究生3名。 在科学研究方面,发表学术论文近70篇,其中SCI/EI/ISTP论文近30篇;主译学术专著《海洋生物学》1部,参编学术专著《海藻遗传学》1部;申请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其中已授权发明专利4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6项,其中包括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第2获奖人),国家海洋局海洋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1项(第2获奖人)。 1. WANG Mengqiang, HU Jingjie, ZHUANG Yunyun, ZHANG Lei,LIU Wei, and MAO Yunxiang*.In Silico Screening for Microsatellite Markers from Expressed Sequence Tags of Porphyra yezoensis (Bangiales, Rhodophyta).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2007, 6(2): 161-166 (DOI )2. Na Ling, Yunxiang Mao*, Xuecheng Zhang, Zhaolan Mo, Guangce Wang and Wei Liu. Sequence analysis ofArthrospira maxima based on fosmid library. Journal of Applied Phycology, 2007 ((Online First, DOI: ) (SCI)3. Mo Zhaolan, Xiao Peng, Mao Yunxiang, Zou Yuxia, Wang Bo, Li Jie, Xu Yongli and Zhang Peijun. Constru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live, attenuated esrB mutant of Edwardsiella tarda and its potential as a vaccine against the hemorrhagic septicemia in turbot, Scophthamus maximus (L.). Fish and Shellfish Immololgy. 2007 (In press) (SCI)4. Xu Ming Jun, Mao Yun Xiang*, Zhou Xiao Jun. . Bioinformatic analysis of expressed sequence tags from sporophyte ofPorphyra yezoensis(Bagiaceae, Rhodophyta). 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s. 2006, 16(1):39-49(SCI)5. Xue Sun, Xue-Cheng Zhang, Yun-Xiang Mao, Zheng-Hong Sui, Song Qin. Identification of Phase and Sex-related ISSR Markers of Red Alga Gracilaria lemaneiformis.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2006, 5(1): 82-846. Xiaohui Zhang, Xuecheng Zhang, Yoshihiro Shiraiwa, Yunxiang Mao, Zhenghong Sui and Jinjie Liu. 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hoxH Genes from Arthrospira and Spirulina and Application in Phylogenetic Study. Marine Biotechnology, 2005, 7(4):287-296(SCI)7. Liu Jinjie, Zhang Xuecheng, Sui Zhenghong, Zhang, Xiaohui, Mao Yunxiang. 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phycocyanin operon from the cyanobacterium Arthrospira platensis FACHB341. Journal of Applied Phycology, 2005, 17(2):181-185(SCI)8. Zheng Hong Sui, Xue Cheng Zhang, Xue Ying Ren, Jin Jie Liu, Yun Xiang Mao and Song Qin. 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phycoerythrin operon upstream sequence of Gracilaria lemaneiformis (Rhodophyta). Journal of Applied Phycology, 2004, 16(3):167-174(SCI)9. Liu jinjie, Zhang Xuecheng, Sui Zhenhong, Mao Yunxiang, Sun Xue. Cloning, Sequencing and Phylogenetic Study of rbcL Gene from Cyanobacteria Arthrospira and Spirulina. High Technology Letters, 2004, 14(1):77-80. (EI)10. Sun Xue, Yang Guanpin, Mao Yunxiang, Zhang Xuechang, Sui Zhenghong and Qin Song. Analysis of espressed sequence tags of a marine red alga, Gracilaria lemaneiformis. 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2002: 12(7): 518-523 (SCI)11. Zhang Xuecheng, Mao Yunxiang, Wang Gaoge, Yang Guanpin, Zhang Baohong, Sui Zhenghong. 2001. Preliminary studies on the genetic transformation of Spirulina platensis. In: Algae and their biotechnological potential-Algal Biotechnology Conference Proceeding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London. pp 263-270(ISTP)12. 周晓君, 庄筠昀, 茅云翔*, 孔凡娜. 条斑紫菜功能基因芯片研制与应用. 高技术通讯, 2006, 16(12): 1233-1237(EI源期刊)13. 王荣, 刘涛, 周晓君, 庄筠昀, 茅云翔*. 条斑紫菜锰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高技术通讯, 2006, 16(5):522-528 (EI源期刊)14. 徐民俊, 茅云翔*, 庄筠昀, 张学成. 条斑紫菜孢子体cDNA文库构建及表达序列标签的初步分析.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2006, 21(1):7-2115. 王玉梅, 张学成, 周一江, 隋正红, 茅云翔. cpcB与CT融合蛋白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和纯化. 高技术通讯, 2005, 15(5):62-66 (EI源期刊)16. 朱明, 张学成, 茅云翔. 醋酸对海链藻生长的影响.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35(3):499-502,50617. 臧晓南, 刘滨, 张学成, 茅云翔, 隋正红. 牙鲆生长激素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融合表达. 高技术通讯, 2005, 15(3):99-104 (EI源期刊)18. 朱明, 张学成, 茅云翔. 海链藻对氮磷需求量的研究. 水产养殖, 2004, 25(1):34-3719. 朱明, 张学成, 茅云翔, 阎斌伦, 滕亚娟, 陆正和. 温度、盐度及光照强度对海链藻(Thalassiosira sp.)生长的影响. 海洋科学, 2003, 27(12):59-6220. 朱明, 阎斌伦, 张学成, 茅云翔. 海链藻(Thalassiosira sp.)对氮磷需求量的研究. 淮海工学院学报, 2003, 12(4):45-4721. 孙雪, 张学成, 茅云翔, 刘金姐, 隋正红, 秦松, 费修绠. 几种江蓠属海藻的ISSR标记分析. 高技术通讯, 2003, 13(9):92-96 (EI源期刊)22. 孙雪, 张学成, 隋正红, 茅云翔. 龙须菜四分孢子体cDNA文库的构建.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33(5):75-8023. 刘金姐, 茅云翔, 臧晓南, 隋正红, 张学成. 节旋藻FACHB341 Rubisco基因部分序列的克隆和分析. 高技术通讯, 2003, 13(6):90-96 (EI源期刊)24. 莫照兰, 茅云翔, 陈师勇, 张振冬, 徐永立, 张培军. 养殖牙鲆鱼苗腹水症病原菌的鉴定及系统发育学分析. 海洋与湖沼, 2003, 34(2):16-2625. 茅云翔, 张宝红, 杨官品, 张学成. 节旋藻(螺旋藻)高分子量DNA的两种制备方法. 海洋科学, 2003, 27(2):32-3626. 王高歌, 茅云翔, 张宝红, 张学成. 电转化法转化钝顶螺旋藻转化条件的研究. 高技术通讯, 2002, 12(10):93-97 (EI源期刊)27. 朱明, 茅云翔, 张学成, 阎斌伦, 藤亚娟. 海水甲壳类人工育苗过程中的水质控制. 海洋湖沼通报, 2002, 4:72-7528. 张宝红, 茅云翔, 王高歌, 杨官品, 张学成. 3种不同来源的鲑鱼降钙素基因的克隆及其序列比较.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32(4):89-9429. 莫照兰, 茅云翔, 陈师勇, 张培军. 一株牙鲆皮肤溃烂症病原菌的鉴定. 微生物学报, 2002, 42(3):1-730. 张志峰, 茅云翔, 潘洁, 汪小龙, 包振民. 皱纹盘鲍肌动蛋白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和序列分析.水产学报, 2001, 25(5):398-40131. 莫照兰, 茅云翔, 陈师勇, 张振冬, 张培军. 一株牙鲆出血症病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高技术通讯, 2001,11(12):14-19 (EI源期刊)32. 王高歌, 杨官品, 茅云翔, 张宝红, 张学成. 螺旋藻胞外和胞内核酸酶活性研究.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31(6):84-8933. 茅云翔, 杨官品, 张宝红, 张学成. 16S rRNA基因与16S-23S rRNA转录单元内间隔区序列分析及其在节旋藻和螺旋藻分类鉴定中的应用. 高技术通讯, 2001, 11(6):14-20 (EI源期刊)34. 王高歌, 张宝红, 茅云翔, 臧晓南, 张学成. 无菌钝顶螺旋藻单细胞的制备和再生. 高技术通讯, 2001, 11(4):9-1335. 杨官品, 茅云翔. 环境细菌宏基因组研究及海洋细菌生物活性物质BAC文库筛选.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31(5):91-9536.茅云翔, 王高歌, 张宝红, 杨官品, 隋正红, 张学成. 建立螺旋藻转基因体系初报.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30(z1):13-18注:标注星号(*)为通讯作者 1. 隋正红, 张学成, 任雪莹, 臧晓南, 茅云翔. 一种藻红蛋白基因启动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专利号ZL 03 1 );2. 茅云翔, 隋正红, 王 荣, 周晓君. 王孟强条斑紫菜锰超氧化物歧化酶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3.茅云翔, 周晓君, 隋正红, 徐民俊. 条斑紫菜功能基因构成的基因芯片(申请号);4.张学成, 刘金姐, 隋正红, 茅云翔, 任雪莹. 节旋藻藻蓝蛋白基因的启动子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ZL 2003 1 );5.隋正红, 孙宁波, 包振民, 茅云翔, 郭 皓, 张冬宝, 韩 茵. 一种链状亚历山大藻特异性抗体的制备方法和应用(申请号)。 1、学术奖励1. 获2004年度“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第2完成人;2. 获2004年度“国家海洋局海洋成果创新奖”,二等奖,第2完成人;3. 获2004年度山东省教育厅颁发“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第2完成人;4. 入选2006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其它奖励1. 2006年度“天泰优秀教师奖”二等奖;2. 2005年度中国海洋大学优秀教师;3. 2005年度中国海洋大学“五四”青年奖章;4. 2005年第二学期所授《分子生物学》课程获校本科教学评估优秀;5. 2004年度中国海洋大学优秀教师;6. 2004年度中国海洋大学优秀班主任。

淮海工学院学报论文

1、《“游戏”背后的多重隐喻——对胡适<西游记>“游戏”说的新解释》, 《文艺理论研究》2014年第1期;2、《孙楷第关于<西游记>版本目录学研究》,《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3、《论<水浒传>的先验结构》,《淮海工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4、《<口技>作者究竟是谁?》,《语文学习》2014年第4期;5、《脱胎换骨 更新经典——评人民出版社新版<西游记>》,《文汇读书周报》2014年3月28日;6、《说说绍剧和六龄童》,《文学报》2014年3月20日;7、《人文学科如何树立“科普”意识?》,《文学报》2013年10月24日;8、《对文学经典的认识亟需转型——从“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谈起》,《文学报》2013年8月22日;9、《谁在“过度阐释”?——与曾勋<六小龄童:被过度阐释的“猴王”>商榷》,《文学报》2013年7月11日;10、《论<西游记>世德堂本的评本性质》,《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35辑,华东师大出版社2013年;11、《西方文论视阈中的<西游记>成书考察》,《文艺理论研究》2012年第5期;12、《<西游记>文献的一次新集成——蔡铁鹰<西游记资料汇编>评介》,《晋阳学刊》2012年第2期;13、《新版电视剧<水浒传>的四处“内伤”》,《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14、《<西游记>文化研究的总结与反思》,《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15、《从“西游戏”到<西游记>——对<西游记>戏曲阶段的再认识》,《戏曲研究》第81辑(2010年);16、《“反英雄”:<三国演义>的当代性阐释》,《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17、《人文本<西游记>对世本夹批几例误解》,《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18、《<水浒传>与小说的经典化和学术化》,《文艺理论研究》2008年第5期;19、《试论<红楼梦>之情》,《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20、《也说“求放心”说与百回本<西游记>大旨——兼与石钟扬先生商榷》,《淮海工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21、《功首流芳:<三国演义>曹操形象的另一面》,《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22、《<西游记>研究与中国现代学术开端》,《淮海工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23、《试论刘修业的吴承恩研究》,《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6年第6 期;24、《在共同的诱惑面前——从武松与燕青的比较看<水浒传>的价值取向》,《水浒争鸣》第8辑(2006年);25、《现代学术的范式——现代<西游记>学术史论之二》,《明清小说研究》2006年第2期。26、《<西游记>杂剧对<西游记>小说影响的再认识》,《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27、《胡适、鲁迅与<西游记>研究的现代转型——现代<西游记>学术史论之一》,《明清小说研究》2004年第1期;28、《新时期<西游记>研究述评》,《人文论丛》2004年卷;29、《<三国演义>:效法孔子作春秋——罗贯中“有志图王者新说”》,《中华文化论坛》2003年第3期;30、《论<西游证道书>的艺术修补》,《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31、《金圣叹与中国叙事学》,《明清小说研究》2002年第4期;32、《“宋排晁”:并非虚妄的话题》,《明清小说研究》2000年第4期;33、《理性之光:<西游记>的理性精神和未来意识》,《明清小说研究》1999年第2期;34、《遗憾:从曹操的性格命运看<三国演义>的审美效应》,《明清小说研究》1998年第3期;35、《再评<三国演义>中的“英雄史观”》,《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36、《公案小说与法制意识》,《明清小说研究》1996年第3期;37、《自由:<西游记>主题新说》,《上海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

在建筑结构中,突出物的质量和刚度与主体结构相比非常小。当主体结构的刚度k1远远大于突出物的刚度志k2主体结构的质量M1远远大于突出物的质量M2,且k1/k2与M1/M2相接近时,容易发生二次共振。分析了各种振动产生的二次共振现象,提出了为避免二次共振所应采取的措施。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从积极角度研究传统心理学研究的东西的新兴科学,它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研究幸福,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积极心理学论文3000字,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企业管理中积极心理学应用的探讨》

摘要:本文对积极心理学进行简要的叙述,并以企业管理方法应用实践为讨论方式,说明其在员工激励、企业文化建设以及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希望本文能够为企业管理的发展以及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应用研究提供帮助。

关键词:企业管理;积极心理学;应用

1. 积极心理学概述

积极心理学的含义及研究范围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从积极角度研究传统心理学研究的东西的新兴科学,它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研究幸福,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对积极心理学研究结果进行总结不难发现,这个心理学研究分支所关注的是积极主观体验、积极人格特质、积极社会环境。研究结论认为积极情绪来源于个体对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体验的认知,包括满足、幸福快乐的体验以及希望;积极的人格特质研究则以自我管理、自我导向和适应性为前提,培养积极情绪体验是获得积极人格特质的最佳方法;积极环境则包含了个体积极情绪体验中的那些刺激性因素,既包括主观的人际关系,也包括了客观的物质环境。

积极心理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积极心理学倡导现在的企业应该是以相互欣赏、合作、充满活力为特征的,强调员工的自主管理和积极敬业,希望企业的成员处在信任、关爱、谦逊和积极的高水平状态中,组织人际关系以友好忠实、诚实、尊重和宽容为特点,这样就可以充分发挥企业与员工的积极性,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这是积极心理学在企业管理中应用的最明显作用,也是积极心理学应用价值的表现形式。然而,企业管理是一个连续性的、相互作用的整体,一项管理行为或者管理模式的应用必然会带动企业管理整体的变革,应用于企业员工管理中的积极心理学,必然会带动企业管理的整体发展,从而使整个企业管理呈现出更加强大的管理效力。

2. 在企业管理中应用积极心理学的实践

在员工激励中应用积极心理学

积极性理学研究的第一项重要内容,是关于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的来源以及保持形式,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情绪体验能够使人的主观意识更加积极,更能够发挥自身的潜力,在企业管理中,员工的主观意识积极,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潜力,必然能够使企业运营得到全面的改善。而在实际管理工作中,最能够使员工体验到积极情绪的,是员工激励工作。传统企业管理中的员工激励是以工作报酬的形式来鼓励员工并以各种奖励式行为来对员工的积极工作行为进行强化;而积极心理学则重视员工需要的满足、目前的工作满意度以及对未来工作能够获得的报酬的希望。在这样的管理理论指导下,员工激励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应实现多种激励方式并存,实现激励机制的多样性与层次性。员工的需要与他们的年龄、个人生活实际有很大的相关性,企业应针对不同年龄层或者不同职位部门的员工选用不同的激励机制。在企业中可以采用物质激励、奖金激励、提成激励、职位晋升等多种激励方式,以员工投票的方式对激励方式进行选择;其次,对员工进行职业满意度管理,管理者应该实施个性化的员工沟通,通过心理量表测量和日常工作总结,了解员工的个性,分析最适合与员工进行有益交流、能够使交流的内容真正被员工认可的方式,例如,对内控型员工进行积极自我的鼓励,帮助外控型员工建立工作信心等;再次,为员工提供促进他们职业成熟度发展以及与职业规划发展相关的帮助,企业管理者可以收集全体员工的职业规划书,分析其中与职业报酬相关的内容如晋升、涨薪水、获得休假等,在员工的实际工作与其对自身的价值希望相符合的时候,给予他们所希望的报酬,使员工对工作的积极情绪能够得以巩固。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应用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关注积极心理品质的获得,并重视积极的环境因素对个体的影响,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要求企业上下拥有统一的价值观,试图通过共同的企业心理模式的建立来巩固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并展示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这需要一套完整的企业文化建设才能够达成,在实际工作中,积极心理学的应用,能够使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更加顺利。按照企业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来看,企业文化是小部分员工的积极品质扩大到整个员工群体,进而成为企业心理特征的一个过程。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应用积极心理学应做到以下三点:第一,使员工的工作情绪保持在最佳的状态,使企业环境对员工的情绪能够产生影响,许多企业领导者在进行事务处理的过程中倾向于主动调整自身的生理唤醒节奏,在处理危急事务时,保持语言的语调和语速,进行深呼吸,以免情绪化表现造成矛盾激化,这些都是通过个人情绪影响他人情绪的过程,不仅是企业领导个人积极人格发展的必须,也是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环境的必须;第二,重视企业环境的建设,照顾员工在工作中的细节需要,如设立单独的吸烟室和饮水机、美化办公室环境,不使员工在拥挤和潮湿、阴暗的环境中一些能够刺激负面情绪的情景出现,如此,员工的身心舒畅,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各种工作也能够更加理解和支持;第三,管理者应该拥有积极管理理念,以彼此信任和高社会支持感的员工团体建立为管理目标,这些特点能够导致较高的员工士气和工作幸福感,促进无障碍的多向交流氛围,也可增加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在企业风险管理中应用积极心理学

在企业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组织建设以及经营管理受到普遍重视,而与风险有关的管理被作为每个管理分项目中的管理要点而进行处理,例如,企业营销中的风险管理、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风险控制以及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员工流失风险应对等。对企业管理各项内容中的风险管理行为进行总结不难发现,企业管理各项内容中的风险形成是有一定共性的,风险通常来源于管理能力与需要处理的管理事务之间的不平衡,换言之,企业在管理过程中缺乏应对困难的能力,使管理问题恶化,从而形成风险。实际上,企业风险可以作为一个系统性的管理项目进行统一的管理,积极心理学研究为企业的系统性的风险管理提供相关的建议。积极心理学认为,在困境中发掘个体的自身力量,研究其走出困境的过程,能够发现其中有助于进行风险防御的积极品质,一旦能够加以有效利用,就能够达到较好的风险预防效果。这意味着,无论在企业管理的哪一个管理项目中,要进行风险管理就不能单纯地关注管理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而是要从管理工作实际出发进行分析,寻找其中的优势,将这些优势加以强化,使企业整体的风险防御能力提高。对于企业营销来说,加强营销工作人员的能力,努力扩大市场、掌握竞争对手的信息并进行客户分析,较之“堵漏”型的风险规避更能够保证企业营销的效果;而对于企业财务管理来讲,完整的管理制度以及富有责任心的工作人员,能够有效降低财务管理风险;以企业文化建设为主的员工忠诚度管理,比“缴纳违约金”的聘任合同更能够留住员工。

3.对积极心理学应用于企业管理的总结

积极心理学能够帮助解决企业管理中的难题

积极心理学从正面的角度看待企业管理,并非无限制地分析企业管理的缺点和漏洞,因而,更能够潜移默化地、从宏观的角度解决企业管理中的难题。一旦整个企业都在积极的状态下成长,即便是存在管理问题,也能够得以迅速解决。

积极心理学的应用能够提升企业竞争力

较之其他管理模式,积极心理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能够迅速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积极心理学能够使企业员工整体都处于积极的状态,员工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其他的企业管理策略也能够有效地推行开来,企业的日常运营更科学有效,这实际上就是企业竞争力提升的一种表现。

积极心理学的应用需要企业管理者自身管理能力不断提高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应用与企业管理中较为新颖的一种理论,与其说它是一种管理方法或者管理模式,不如称之为一种管理理念。在不同的企业中应用积极心理学进行管理,其具体方法是不一样的,管理者对积极心理学的理解程度、将理论转化为实际管理行为的能动力,都影响着积极心理学的应用价值发挥,因此,企业管理者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管理能力,以便这种先进的管理理念能真正推动企业管理活动的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研究中兴起的一个分支,将个体心理发展中最正面的行为以及心理特征作为研究对象,其研究结果可以应用到企业管理当中,不但能够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建设进行改善,也能够应用在企业风险管理当中,其管理价值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参考文献:

[1]崔颖.积极心理学对企业管理的几点启示[J].东方企业文化,2014(02):123-124.

[2]于兰芳.论企业员工激励方法(制度)研究――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J].现代商业,2013(12):108-109.

[3]孙玉平.积极心理学在企业员工管理中的运用探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2):12-14.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积极心理学论文3000字

淮海工学院学报知网

学术期刊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该刊主要特色栏目有“马克思主义与现当代中国”、“西游记研究”、“‘村官’研究与实践”等。2002年被江苏省新闻出版局评为“江苏省一级期刊”以来,连续保持一级期刊,并被华东地区优秀报刊评审委员会评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2004年,获得江苏省优秀提名期刊奖,进入江苏省期刊方阵。该刊是“华东地区优秀期刊”、“江苏期刊方阵优秀期刊”、“江苏省一级期刊”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源刊,CEPS中文电子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是《中国人大复印资料》、《新华文摘》、《中国高校学术文摘》资料库的收录源之一。 《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该刊创刊于1985年,为中文季刊,内容涉及数理科学、机械工程、电子工程、计算机工程、化学工程、海洋科学与技术(食品工程)、土木工程、测绘工程以及经济管理等相关学科。该刊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江苏省一级期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获“第六届江苏省期刊质量评估编校质量奖”及“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并且已参加全国期刊编校无差错承诺活动。该刊是《中国化学化工文摘》、《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电子科技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源刊,是《CEPS中文电子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是美国《化学文摘》(CA)、英国《剑桥结构数据库》(CSD)、俄罗斯《文摘杂志》(AJ)收录期刊源刊。 图书馆藏 图书馆纸质文献资源与数字文献资源互为补充,已逐步形成了以海洋科学为特色,以工学为重点,文、理、商、法及艺术兼具的馆藏体系。根据2014年8月学校图书馆网站显示,馆藏中外文纸质图书万册,中外文期刊1400余种;电子图书53万种,电子期刊15908种。现已购置了Science-Direct、Springer Link、EBSCO、DIALOG、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超星数字图书馆等中外文电子文献数据库系统21个,自建海洋专题数据库。

淮海工学院教务处首页入口: 淮海工学院一般指江苏海洋大学江苏海洋大学是一所多科性应用研究型大学。学校创建于1985年,原名淮海工学院,1998-2002年期间,根据全省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总体部署,均具有50年以上办学历史的江苏盐业学校、连云港水产学校和连云港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先后并入学校,更名为江苏海洋大学。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单位、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全国内部审计先进集体、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2010年2月,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根据江苏省学位办批复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17年7月,我校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位于“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的核心区先导区、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连云港市。主校区坐落在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西游记》文化发源地花果山西麓。目前占地亩,校舍面积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1584人,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20000余名。学校下设海洋生命与水产学院、机械与海洋工程学院、土木与港海工程学院、测绘与海洋信息学院、海洋资源与环境学院、电子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药学院、理学院、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文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律与公共管理学院、艺术学院、体育学院、应用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9个二级学院,开设67个本科专业,专业门类覆盖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农学、法学、经济学、艺术学、教育学和医学等十个学科门类。 学校建有一支热爱高等教育事业、教学科研能力兼备、理论实践并重、德学双馨的教师队伍。1160位专任教师中613人具有高级职称,其中正高150人,博士362人。现有全国优秀教师2人,江苏省教学名师2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2人,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2人,江苏特聘教授1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入选获得教育部骨干教师资助计划、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江苏省高等学校青蓝工程、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等省部级人才工程219人次;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1个,入选省优秀科技创新团队4个。100余位教师被国内外高校聘为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学校还先后聘请了宁津生、蒋兴伟院士等一批著名专家学者担任学校兼职教授。 学校拥有规格齐全、功能完备的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全校拥有各类教学科研实验仪器设备万台套,总值亿元,其中核磁共振谱仪、蛋白质结晶系统、单晶衍射仪、色谱质谱联用仪、多波束测深系统、在线粒度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精密贵重仪器设备470多台套。拥有基础化学、大学物理、生物学、现代商务与港口物流、机电综合等1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35个校设教学与科研实验室。图书馆纸质图书168万余册,中外文纸质期刊1000多种,电子期刊73万册,学位论文万册、各类音视频5332小时,拥有中国知网、EBSCOhost、Springer-Link、ScienceDirect等电子文献数据库25种,自建6个海洋专题特色数据库。学校室内外运动场地总面积万平方米,拥有主运动场、第二运动场、主体育馆、通灌体育馆、龙舟训练馆、篮排球场、网球场、瑜伽馆、台球馆、乒乓球馆、动感单车房、武术房、健身房和水上项目训练场等一大批室内外体育设施,能够满足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群体活动需要。学校是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绿化覆盖率达50%,生态式、园林化、节约型校园基本形成。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努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上手快、后劲足、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和基层工作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专业建设紧紧围绕地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不断加大调整和发展力度,目前拥有“海洋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水产养殖学”等3个国家级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9个江苏省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9个江苏省重点立项建设专业(类),“海洋技术”等4个专业入选首批江苏省“十三五”品牌专业一期工程建设项目。 学校持续加强课程建设,按照“拓宽基础、重视应用、强化素质”的总体要求,不断扩充课程总量、优化课程结构、提高课程教学水平。积极探索完全学分制条件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深化教学内容和考试方式改革。2011年承担江苏省“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全面学分制改革”。2013年10月,项目通过了由省教育厅主持的验收鉴定,并入选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和二等奖7项。学生龙舟队三次蝉联中国大学生龙舟锦标赛冠军,三次夺得世界大学生龙舟锦标赛冠军。近五年,全校学生共有3600多人次在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国机器人大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等国家和省各类竞赛中获奖。连续十多年来,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先后有近千名学生入选“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苏北计划”和江苏省“村官计划”。1人荣获团中央颁发的“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金奖”,1人荣获团中央、全国学联授予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荣誉称号。 学校坚持以科研和社会服务为两翼,努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贡献和技术支持。根据国家战略需要和区域发展特色,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方向,“海洋科学”为江苏省优势学科,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药学、中国语言文学、应用经济学等8个学科为江苏省重点培育(建设)学科。学校现有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江苏省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海洋生物资源利用与质量安全控制工程中心、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先进材料功能调控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海洋药物活性分子筛选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江苏省海洋经济研究中心、江苏省中小企业海洋生物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等一批海洋特色鲜明、学科力量雄厚的科技研发和服务平台。近几年荣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项34项,其中国家级科学技术奖2项。学校与共青团江苏省委共建江苏省村官研究所,2010年创办全国首份《大学生村官园地》,每期面向全国发行24000份,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学校常年组织教师进政府、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开展社会服务,是江苏省“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对口支持学校,连续三年获得江苏省“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先进高校。 学校坚持以规范管理和强化服务为抓手,努力为教师发展和学生成才提供良好环境。学校党政坚持科学治校、民主治校、依法治校,扎实推进党务公开、校务公开,充分尊重学术权力,不断完善治理结构、优化运行机制,积极探索建立“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现代大学制度。学校管理规范有序,审计工作走在江苏高校前列,获“全国内审先进单位”。学校高度重视和维护学生权益,以帮助所有学生“成人立志、成才立业”为宗旨,贴近学生实际服务,及时帮助学生排忧解难。学校医疗保健和饮食服务机构齐全、设施良好。 学校坚持以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为突破,努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交流搭建高端平台。学校目前已与多所国外高校签署教育与科研合作协议,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等国数十所高校保持友好往来。常年邀请外国文教专家来校讲学任教。每年选派优秀中青年教师出国深造,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有多位教师参与国际学术刊物编审工作。学生海外学习项目运作良好,来校留学生规模稳步提升。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当前,全校师生正紧紧围绕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全力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地处滨海城市的区位优势,紧密对接区域海洋新兴产业,加快改革发展步伐,切实提高办学质量,为加快建设高水平应用研究型海洋大学,办党和人民满意的教育而努力奋斗。

迄今已出版学术专著《私法体系化研究》1部,参编法学著作2部,主编《民法学》等高校法学教材2部;在《法学论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河北法学》和《北方法学》等专业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独撰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CSSCI源刊论文15篇,其他核心期刊、优秀期刊论文20余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项,主持省厅级科教研项目3项,参加(排序第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参加省厅级科研项目5项。(一)学术专著(独著)《私法体系化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11月出版,33万字,获武汉市第12次社科成果优秀奖(2011年)。该专著为私法重新建立了体系,并以民法法典化为中心而研究了私法体系化的问题。(二)学术论文(独撰)54.《私法概念之再研究——兼论私法观念的革命》,载《北方法学》2013年第3期。该刊系CSSCI源刊;此文共计13000字。53.《私法公法区分标准之研究》,载《私法》第10辑第1卷(总第19卷),2012年10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该刊系国内第一份强调将私法作为一个整体的学问进行研究的连续出版物。此文共计26000字;此文获“北大法律信息网”全文转载。52.《国家赔偿能否继续与错案追究挂钩?》,载《行政与法》2012年第9期。该刊系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北方优秀期刊。51.《学科体系性视角下的民法学教学》,载《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12年夏季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6月出版。50.《论人格权法在我国民法典中的制度安排》,载《湖北省民法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此文系作者提交给本次年会的论文,作者在本次年会上应邀根据此文内容做了主题发言。49.《论商法的未来发展——遵从与推动》,载《中国商法年刊(2011)》。48.《论我国未来民法典中债法的制度结构》,载《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该刊系全国优秀社科学报。47.《我国未来民法典中绝对权法的制度安排》,载《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第3期。该刊系RSSC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46.《论<海商法>法条修改的两个特别维度》,载《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第1期。45.《私法概念的比较研究——兼论私法的体系》,载《法学论坛》2011年第1期。该刊系CSSCI源刊;此文获“北大法律信息网”全文转载。44.《微观视角下的<海商法>修改》,载《国际商务研究》2011年第1期。该刊系CSSCI源刊。43.《论人格继承和继承法的制度结构》,载《北方法学》2011年第1期。该刊系CSSCI源刊;此文获“北大法律信息网”、“中国私法网”和“中国民商法律网”全文转载。42.《<海商法>修改的两个问题:逻辑和法理》,载《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41.《合同法理视野下的婚姻》,载《私法评论》2010年卷,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出版。此文共计36000字,普通期刊因其字数偏多不便于刊登。40.《未来民法典内容和结构模式之我见》,载《河北法学》2010年第12期。该刊系CSSCI源刊;此文共计13000字。39.《我国民法自助行为制度的两个问题》,载《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第11期。38.《民商法学教学中的三大关系及其处理对策》,载《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年第10期。该刊系湖北省优秀期刊。37.《民法法典化价值之我见》,载《淮海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10期。该刊系全国优秀社科学报。36.《私法视野下的<国家赔偿法>修改》,载《河北法学》2010年第9期。该刊系CSSCI源刊;此文获“北大法律信息网”、“中国私法网”、“中国民商法律网”和“国际经济法网”全文转载;此文共计11000字。35.《民事立法语言表述之应然标准》,载《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第8期。34.《民法典法典化视野下的社员权》,载《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年第8期。该刊系湖北省优秀期刊。33.《合同效力问题三论》,载《法治研究》2010年第7期。此文获“北大法律信息网”全文转载。32.《法典化背景下商事法和劳动合同法的完善》,载《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6期。31.《关于我国高校民法学教学的几点思考》,载《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30.《民法典中亲属法的制度安排和意思自治》,载《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该刊系全国优秀社科学报。29.《论我国法人概念的重构》,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该刊系CSSCI源刊、RSSC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28.《论民法法典化的人性基础》,载《中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6期。该刊系CSSCI源刊。27.《对<合同法>总则的再研究》,载《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该刊系全国百强社科学报、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26.《企业经营范围性质之研究》,载《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5期。该刊系CSSCI源刊。25.《对我国学生权利保护四个法律问题的研究》,载《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该刊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24.《诉讼离婚理由再研究——自合同法理的角度》,载《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5期。23.《侵权法到底能不能独立于债法?》,载《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4期。该刊系全国优秀社科学报。22.《论<合同法>总则八个条文的修改》,载《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4期。该刊系CAJ-CD获奖期刊。21.《论身份权的界定及客体》,载《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该刊系全国优秀社科学报。20.《论民法规范的界定和逻辑结构》,载《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0年第4期。19.《论婚姻登记的功能——自合同法理的角度》,载《贵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3期。该刊系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18.《高校法学教学中的四个问题及其解决对策》,载《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17.《私法体系视野下的商法适用》,载《中国商法年刊(2010)》,法律出版社2011年5月出版。本年刊所收50篇论文系在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所收到的220余篇论文中经过严格程序筛选出来的,具有较高的学术权威性。16.《婚姻的实质和基础——自合同法理的角度》,载《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该刊系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15.《婚姻效力状态探析——自合同法理的角度》,载《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14.《婚姻成立条件研究——自合同法理的角度》,载《贵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1期。该刊系CSSCI源刊。13.《离婚协议效力研究》,载《贵州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第10期。该刊系CSSCI源刊。12.《民事法律事实三论》,载《甘肃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第6期。该刊系CSSCI源刊。11.《婚姻的效力与公序良俗》,载《新疆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该刊系CSSCI源刊。10.《公司超范围经营之法律后果研究——兼论无关联主义》,载《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该刊系CSSCI源刊。9.《公司人格否认原则研究》,载《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1999年第1期。8.《<合伙企业法>若干问题研究》,载《法律科学》1998年12月(增刊)。7.《我国民法应建立自助行为制度》,载《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该刊系法学优秀核心期刊。6.《期货经纪公司的法律规制》,载《安徽法学》1998年第2期。5.《香港的继承法律制度》,载《法学论坛》1998年第1期。该刊系CSSCI源刊。4.《“转继承”概念质疑》,载《研究生论坛》1998年第1期。3.《民法理论法理逻辑结构学说之我见》,载《青年法苑》1998年第1期。2.《论我国的离婚理由及其立法完善》,载《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1997年第4期。1.《完善我国抵押权制度的两点思考》,载《研究生论坛》1997年第1期。(三)主编教材2.《民法学》,武汉大学“创新思维法学教材”,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出版。1.《房地产法律实务》,武汉大学“应用型系列法学教材”,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出版。(四)参编著作2.《中国法治探索》,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8月出版。1.《‘98律师资格考试案例分析与要点精解》,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8年5月出版。(五)主持和参加的重要项目6.主持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21世纪中国民法典人本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12YJA820064。5.主持2012年度武汉工程大学科研基金项目《民法疑难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1611881。4.主持2010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合同法理视野下的婚姻研究》,项目批准号:2010d035。3.主持2009年度武汉工程大学科研基金项目《私法体系化研究》,项目批准号:16098081。2.参加200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农村股份合作制法律问题研究》,排序第二,项目批准号:09BFX025。1.参加2009年湖北省教育厅项目《产学官联盟创新模式下的我国高校知识产权转移问题研究》,排序第三。

  • 索引序列
  • 淮海工学院专科毕业论文格式
  • 淮海工学院毕业论文答辩
  • 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淮海工学院学报论文
  • 淮海工学院学报知网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