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论文百科> 正文

黄国平博士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2023-12-10 19:38:45

黄国文的博士论文

2012年12月14日上午,长江学者、著名系统功能语言学家、来自中山大学的黄国文教授应邀在外语楼315分别作了题为《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的战略重点转移问题探讨》和《<论语>英译研究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进路》的讲座。本次讲座由外国语学院科研副院长何伟教授主持,外国语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以及部分专业教师聆听了此次讲座。      黄教授首先用态势分析法(SWOT Analysis)分析了国内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的优势和不足、机遇及挑战,对国内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研究情况,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标、研究方法、主要学者与研究机构、人才培养、主要出版物、学术会议及论坛等进行了回顾。对比形式语言学,黄教授将系统功能语言学概括为一门适用语言学,研究的内容涵盖了语言的结构、意义和功能,研究对象的范围包括小句及语篇、小句内部成分的关系以及小句之间的关系,研究方法不同于形式语言学的内省,而是基于语料库大量真实语料的观察,构建了语言的多维系统。随后,黄教授对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主要代表人物及研究重点进行了概括。最后,黄教授同大家讨论了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与实践、系统功能语言学“本土化”等问题,探讨了这一研究领域今后发展的方向与策略。      在接下来的讲座中,黄教授与大家一起分析了《论语》英译研究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进路。他认为广义的翻译包括了语内翻译、语际翻译和符际翻译。而《论语》英译作为典籍类翻译,具有其特殊性,兼具语内翻译和语际翻译两种特征。在对《论语》的语内研究做了大致梳理后,黄教授从功能语言学视角重点对《论语》篇章结构的翻译进行了阐释。      黄国文教授深入浅出、化繁为简的讲解,鲜活的例证和谦虚和善的态度让在座听众感受到了语言学的魅力,使得讲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讲座结束,师生纷纷向黄国文教授提问,黄教授耐心解答。黄教授还对研究生阶段论文写作过程中的文献综述进行了详细解释,鼓励广大师生多读、多写。本次讲座对语言学、文学等方向的同学都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单位说明院系所(招生人数)专业(招生人数)研究方向(招生人数)指导教师(招生人数)考试科目150外国语学院(8)050201英语语言文学(待定)01英诗与诗论(待定)区鉷(待定)①1102俄语、1103日语、1104法语、1105德语选一②2065英汉写作③3132英诗与诗论02功能语言学(待定)黄国文(待定)①1102俄语、1103日语、1104法语、1105德语选一②2065英汉写作③3133语言学03当代西方文学/文化批评理论(待定)王宾(待定)①1102俄语、1103日语、1104法语、1105德语选一②2065英汉写作③3134当代西方文学/文化批评理论04翻译的文化与诗学研究(待定)王东风(待定)①1102俄语、1103日语、1104法语、1105德语选一②2065英汉写作③3135翻译理论详细内容:

从以结果为中心到以过程为中心。见:张后尘编《外语名家论要》,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195-201。(后见《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10))。 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四十年回顾。《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0(1)。(该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的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2000年第7期全文复印转载,第23-29页)语篇·功能·语言教学。(第二作者,与冯捷蕴合作)《外国语》 2000(2)。 系统功能语言学在中国20年述评。《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5)。英国大学官方教学评估剖析。(第一作者,与钟伟珍合作)《外国教育资料》2000(3)。英语动词词组复合体的功能语法分析。《现代外语》 2000(3)。《功能语法入门》导读(4万字)。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The discourse structure of the written “letter to Agony Aunt : reply to letter” In Ren Shaozeng, William Guthrie, and IW Rond Fong () Grammar and Discourse: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iscourse A Macau: Publication Centre, University of Macau, 147-系统功能语法中的重合主位。《现代外语》 2001(2)。沃尔夫论隐性范畴。(第一作者,与丁建新合作)《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4)。(该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的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2001年第11期全文复印转载,第58-65页)功能语篇分析纵横谈。《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2)。(载杨忠、张绍杰主编《语篇、功能、认知》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英语比较结构的功能句法分析。载董燕萍、王初明编《中国的语言学研究与应用》,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英语的功能分析》导读(1万字)。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功能语言学分析对翻译研究的启示 ——《清明》英译文的经验功能分析。《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5)。(该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的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2002年第8期全文复印转载,第122-128页)杜牧《清明》英译文的逻辑功能分析。《外语与翻译》2002(1)。 《清明》一诗英译文的人际功能探讨。《外语教学》2002(3)。唐诗英译文中的引述现象分析。《外语学刊》2002(3)。语篇语言学与翻译研究。(与张美芳合作)《中国翻译》2002(3)。语篇分析。载杨自俭主编《语言多学科研究与应用》,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对唐诗《寻隐者不遇》英译文的功能语篇分析。《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 2002(5)。Hallidayan Linguistics in C In World E V 21, N2, 2002, 281-关于语篇与翻译。《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7)。“加的夫语法“简介。(第一作者,与冯捷蕴合作)载黄国文主编《语篇 语言功能 语言教学》。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第187-205页。 Cleft sentences as grammatical In Huang, GW & Wang, ZY (eds) Discourse and Language F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2,34-功能语篇分析面面观。《国外外语教学》2002(4)。从语篇分析角度看翻译单位的确定。Translation Quarterly, 2003(30), 75-93。汉英语篇比较研究的功能语言学尝试。《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2)。(收入王菊泉、郑立信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1995-2003)》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从《天净沙 · 秋思》的英译文看“形式对等”的重要性。《中国翻译》2003(2)古诗英译文里的时态分析。《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1)。 从语篇功能的角度看《清明》的几种英译文, 见钱军 编《语言学:中国与世界同步》,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静态与动态在翻译中的表现 —— 柳宗元的《江雪》英译文分析。《外语与翻译》2003(1)。 从功能语言学角度看语码转换。《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2)(第二作者:吕黛蓉、黄国文、王瑾)。功能语篇分析概论。载王宾主编《语言的向度》。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第89-116页。 语码转换之结构研究述评。《外国语言文学》2004(2)(第二作者:王瑾、黄国文)。 从会话分析的角度研究语码转换。《外语教学》2004(4)(第二作者:王瑾、黄国文、吕黛蓉)。语篇基调与报章语码转换。《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5)(第二作者:王瑾、黄国文)。翻译研究的功能语言学途径。《中国翻译》2004(5)。 功能语言学与语篇分析。《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04(3)。形式的选择与意义的体现——古诗英译文中的人称问题研究。《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04(4)。Review of Jan Renkema (2004) Introduction to Discourse Studies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LINGUIST List: Vol-16- Mon Apr 18 ISSN: 1068 - (Monday, April 18, 2005 4:33 PM)Review of Suzanne Eggins (2004) An Introduction to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2nd edition) (London: 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Ltd), LINGUIST List: Vol-16- Wed May 18 ISSN: 1068 - (Wed, 18 May 2005 21:41:36)功能语言学与语言研究。《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05(3)。 我国功能语言学的昨天和今天。载黄国文、常晨光、丁建新编《功能语言学的理论与应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电子语篇的特点。《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12)。The development of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in C (with Zhang Delu, Edward McDonald and Fang Yan) In Ruqaiya Hasan, Christian Matthiessen and Jonathan Webster (eds) Continuing Discourse on Language: A Functional P London: Equinox, 15-语码转换研究中分析单位的确定。《外语学刊》2006(1)。 《文化语境与语篇》序。《外语教学》2006(2)。古诗英译分析的语言学尝试。《外语论坛》2006(1)。 功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06(2)。关于翻译研究的语言学探索的几个问题。《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06(3)。语篇分析与话语分析。《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10)。(第一作者:黄国文、徐 珺)。接触语言学视角中的翻译 —— 广州报章翻译现象分析。《中国翻译》2006(5)(第二作者:王瑾、黄国文)。语篇结构中的递归现象。《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5)(第二作者:王勇、黄国文)。作为适用语言学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英语研究》2006(4)。 社会符号学理论中的“语篇”概念。见顾嘉祖、辛斌编《符号与符号学新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PP29-关于功能语言学与翻译研究。见王东风编《功能语言学与翻译研究》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PP67-个别语言学研究与科研创新。《外语学刊》2007(1)。 关于“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思考。《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4) 1988: 《语篇分析概要》。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 (eds) Meaning and Form: Systemic Functional Interpretations --- Studies for Michael H (约50万字) (with Berry, M, Butler, C, and Fawcett, R) Norwood, NJ(美国):Ablex, 659pp。1996: 《英语复合句——从句子到语篇》(第一作者)。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7: 《语文研究群言集》(第一编者)。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 《英语语言问题研究》。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 《大中学生简明英语语法词典》 (第一主编)。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 《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语篇 语言功能 语言教学》(主编)。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 Discourse and Language Functions (eds, with Wang Zongyan)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Enhanced Theme in English: Its Structures and F 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功能语言学与语篇分析》(专号,96页)(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04年第3期特邀主编)2005: 《功能语言学与语言研究》(专号,96页)(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05年第3期特邀主编)2005: 《功能语言学的理论与应用》(第一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翻译研究的语言学探索》。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功能语篇分析》(第一作者)。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功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号,96页)(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06年第2期特邀主编)。2006: 《语篇分析研究》(专辑,122页)(四川外语学院《英语研究》2006年第4期特邀主编)。2006: Functional Linguistics as Appliable Linguistics(《功能语言学与适用语言学》)。(第一主编)。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文科博士毕业论文

文科博士学位论文3个月能写完。简介拥有博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同等学力,意味着一个人有能力由学习阶段进入学术阶段。具备出原创理论成果的能力或学力是博士学位的核心内涵,也是拥有博士学位的人的最本质特征。博士是对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的称呼,同样也可用来称呼已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员。主要通过拥有博士点的普通高等学校和拥有博士研究生培养资格的相关科研机构举办的“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来进行招生。在国外特指获得过博士学位的人,把博士生也称为某某博士。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三级学位中,博士学位是最高的一级。1983年5月27日,我国首批18位博士诞生。1983年10月19日,我国首次培养出了第一批文科博士。至此,我国的学位制度全面趋于完善、成熟。

文科博士学位论文一般写3个月能写完。2019年上半年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要求为例:学位论文主体部分(不包括参考文献)的字数:自然科学博士学位论文一般不少于5万字;文科博士学位论文一般不少于8万字;硕士学位论文一般不少于2万字;硕士专业学位论文一般不少于5万字。相关信息介绍:拥有博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同等学力,意味着一个人有能力由学习阶段进入学术阶段。具备出原创理论成果的能力或学力是博士学位的核心内涵,也是拥有博士学位的人的最本质特征。博士是对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的称呼,同样也可用来称呼已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员。主要通过拥有博士点的普通高等学校和拥有博士研究生培养资格的相关科研机构举办的“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来进行招生。

两篇sci博士毕业什么水平

sci文章是被sci(Scientific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期刊所刊登的文章,sci文章可以算是国际学术界的顶尖文章级别,sci文章可以代表本专业在全球的最先技术以及发展趋势,所以sci文章在学术界的认可度很高。因此SCI文章对于很多作者来说是对自身学术水平的最高认可,国内的越来越多的科研单位和博士生都是非常重视SCI文章的发表的,但即便是这些人员对SCI文章发表也是存在一定畏惧心理的,更别说大多数普通作者了。

水平如下:两篇一作代表很高的科研水平,Science一作属于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是学术界公认权威的科技文献检索数据库,收录的都是国际顶尖的核心期刊,其级别是要高于国内核心的,可以说1篇sci论文相当于2-3篇南大核心的权重。简介:《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简称 SCI )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 ISI)的尤金·加菲尔德(Eugene Garfield)于1957 年在美国费城创办的引文数据库。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

一般水平吧现在重点院校的博士毕业都要求发表2-3篇SCI了,如果你导师发的是SCI 一区 或者二区水平还是可以的

博士毕业论文出书

当你的书稿已经设计、排版好了,申请书号大概一个月,然后印刷在耽误一点时间,这本书籍不用2个月就可以出来了。如果你的书稿没有排版设计可能就需要时间长点。找尔问问也可以。

可以的,可以安排各大高端出版社学术专著出版,科学出版社,东北师范大学出版,吉林大学出版社等等,有无书稿均可,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望采纳!!!

当然可以出版了,你写的你就有著作权。

博士毕业论文外审

博士毕业论文盲审好不好通过主要取决于你的课题方向、大论文的写作质量以及你发表的小论文的档次。盲审制度,就是将不署作者名的学位论文送给作者不可能知道的专家审核,这样打出来的分数,应是最为客观。一般高校,特别是研究生院,均有对学位论文进行定期盲审的相关规定,多为随机抽取一定数目的论文进行盲审。外审是指将论文送外单位专家审阅,有的学校是学位办统一进行,有的学校是导师个人进行。自己导师指定的审论文专家,自己送审,占90%,由于专家和导师关系一般不错,都能通过。盲审和外审通后过才能取得答辩权,答辩不通过,一样不能毕业。只要盲审2个专家通过,或者外审的2个专家通过就取得答辩权利,答辩委员会不包括外审专家,要半数通过就能够毕业。博士和硕士都有不能毕业的,但是硕士的比例很小的,也有没有毕业的硕士,但是比例不到1%。所有的博士论文和部分硕士论文在答辩前由学位办送到外单位做盲审,以保证答辩论文的质量。另外省市级教委会随机抽取一定比例的论文请外单位做盲审,以检查研究生培养的质量。

对于博士论文来说,其实外审的时间都差不多,通常在一周到两周之内,最主要的耗费时间的反而是在博士生自己的导师那里。

回答 稍等一下亲 您好亲,博士两次外审不过怎么样答案如下:如果两份都不合格就直接挂,挂了的结果就是至少延期半年,博士论文盲审两次不过,一般不会被退学。因为博士论文需要答辩通过后才能获得博士学位并顺利毕业。 而博士论文盲审只是博士论文进入答辩之前的一个程序,如果没有通过,是不能参加答辩的。这种情况下你必须和导师好好谈一谈,征求导师对博士论文的修改意见,然后对论文进行认真的修改,待导师认可后再送出去匿名评审,直到评审通过。 首先,要满足以下要求: 1、博士生的课程成绩应通过培养办审核盖章。 2、博士生的开题、预答辩和重复率检测应通过学院的认证。 3、博士生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文章达到学院学位论文送审的要求。 论文要求 1、论文字数:不同学校,专业不同,所以对于博士生的论文字数也会有一定影响。一般工学和理学是5万,文科是10万。 2、论文质量:论文质量是盲审是否通过的关键因素,但是论文质量又是一种看不到,摸不到的东西,具体由评审要求的理解,判断论文是否通过与否。 3、论文格式要求:以学校下发的要求为准,若是没有则以专业论文格式撰写即可。 4、论文创新性:这也是导师衡量论文是否通过的一个重要因素。 [心] 更多11条 

博士毕业论文盲审时间要2个月左右。博士论文盲审时间一般不少于2个月。工作日可随时报送,具体时间节点为:1、拟6月份申请学位的人员,将学位论文等材料提交给能源学院研究生科,经审核通过后,由研究生科于3月20日前提交到研究生院学位办。2、拟12月份申请学位的人员,将学位论文等材料提交给能源学院研究生科,经审核通过后,由研究生科于9月20日前提交到研究生院学位办。为了将博士论文的评审更加标准化、结构化,国内各高校通常会制定一个评审博士论文的参照框架。当评审人收到博士论文评审邀请时,往往会看到一份“评阅评分表”,表中会列举七八项指标。比如选题意义、文献综述、基础理论与专门知识、科研能力、学术规范、写作规范等,一级指标下还有若干类似二级指标的要素描述。比如,“文献综述”包含的评价要素是“反映该学科及相关领域的前人成果和前沿动态,归纳总结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