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学术论文的评价标准
好的学术论文的评价标准
首先要有准确真实和逻辑性,符合科学实用明确指出论文的实用价值是论文的基础,创新也要有先进性,表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基础,还要呈现出学术规范价值层面的规范。
论文评判基本上都要看论文的三个方面:创新性、规范性、学术性。创新型指论文所论述内容必须要新颖,不能拿以前已经论证过的内容来论证;规范性指论文格式要规范,不能结构混乱;学术性则指的是内容要严谨科学,不能没有实践空谈结论,而且要有科学依据。
对论文评价的基本标准?在毕业论文的工作中,你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课题范围明确而明显的研究问题和目的的措辞正确、完整地涵盖了你的主题科学需求现实性和实际意义结构化可理解和有意义的结构一系列令人信服的逻辑思维的可识别性科学合理地选择和正确实施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尽可能简短而有意义的标题(尽可能的简短和有意义)。结构标题和内容的合规性文献基础和文献评价处理数量上和质量上合适的文献依据使用最新的科学文献科学合理的程序,准确地标出外国资料来源,并附上完整的参考书目(其中包括:你是否在每个引文后标出了相应的页码?)你是否用至少一个来源证明了文中的所有说法?正确的引用程序以及在你的书目中声明文中所有使用过的资料来源(反之亦然)。遵守所有手续正式准则的正当性(第3、4章)正确使用拼写和标点符号的规则(其中:所有的双空格都要去掉,按 "Ctrl+F "搜索,并提交双空格的提交符合要求的页数范围所有必要的登记册的可用性和正确创建清晰、整洁的显示屏足够的图片质量的插图和易于阅读的标题你在文中提到的所有插图和图表是否真的存在,它们是否都有正确的标题/编号?你的排版是否符合准则(间距等)?内容和行文论证适当的定义思维线的逻辑性在解释范围内的发言和结论的消散情况避免论证过程中的跳跃性和自相矛盾。对不同观点的批判性讨论从科学、实践和自己的建议中汲取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实质性发展。揭示现有问题和剩余问题严格讨论从文献和实践中吸取的意见以及自己的建议文献和实证研究的一致性:理论部分的所有重要事实是否都涉及到实证研究中的理论部分,并在理论部分解释了实证部分的所有考虑点?语言的学术水平:经济上和术语上的正确性声明 通过定性的图形修正、表格化的提纲和摘要(但要节约使用插图和图表)来提高作品的有效性"主题把握"、"结构安排"、"文献基础和文献评价"、"符合各项手续 "等问题是一篇高质量的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而 "内容和论证思路 "则构成了主要的估价环节。单个方面的权重取决于每篇毕业论文的规范性。
文学性在一些语法,准确,以及用词和描述方面,形容方面,表达,可以作为学术论文的评价标准,一般文学性是不可以作为学术论文的评价标准的,因为两者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关联。
学术论文的评价标准
一、观点要新鲜,具体而言,一要明确,二要有新意。二、结构要规范,论文结构虽无定律,但开篇往往从现象入手,或从政策规章入文,从中引出观点;或分析问题,导出自己理念。三、论述要有力,既然是论文,用到的言语一般带有论述性而非描述性,也不是简单的陈述问题、罗列现象,往往是书面语言而非口头语言,论述还需具有论辩性。四、材料要适用,材料使用不只是拥有相关的素材即可,而是要能有力支撑自己的观点。运用到文章中的材料要经过筛选组合,不是简单堆砌。如引用材料,要善用注释,不要照搬照抄。材料要用经典,不要信手拈来、随意性强。
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应用的学术论文的基本评价方法就是同行评议的定性方法与引文计量的定量方法,二者都具有优点和局限性,但都不可替代。科学的评价制度,应当是依据评价对象和目的分类评价,采取多元主体、多元方法和指标的综合互补评价。就是要依据评价对象的分类特点和评价目的需要,确定科学的评价指标,合理配置定性评价指标和定量评价的指标。在高校的科研成果管理、学术评奖、研究生培养、教师职称评定中对学术论文应当有不同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
那么,论文文章怎么评价呢?看中国期刊库的说法。 1、文体。 在文章这个要素当中首先一个间题是“文体”,即所要评审的论文是否合乎硕士、博士论文的文体。这里需要对文体稍加说明。什么是文体?文章的文体,又称文章的体别、体裁,一般说来,指对文章所作的分类。 文章,因所采标准不同,有各种分类。比如第一类记叙,专写客观事物;第二类论辩,着重于是非的判别;第三类抒情,偏于感情的抒发。 论辩文体与其他文体如记叙文体、抒情文体的区别在“论”,即论述、论证、论说,因此通常简称论文。论文以是否具有学术性为标准进行划分,分为学术论文与非学术论文。 非学术论文即一般报刊杂志上的论文,例如社论、评论、短论。 学术论文,再分为一般学术论文和研究性学术论文。一般学术论文指学术刊物上的学术论文,研究性学术论文指长篇专题研究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博士学位论文。这是以研究性作为划分标准对学术论文文体的再划分。 2、文字。 学术研究所要求的“文字”当然首先是:准确、流畅,符合语法、文法。别的文体常用的一些修辞手法,不能用,或者一般不能用。例如抒情、描写、夸张、比喻、拟人等等。科学家在讲解什么是“相对论”时,说:你如果和一位年轻漂亮的女孩呆在一起,总觉得时间过得太快,两个小时过去了,总觉得还不到半小时。反之,让你和一位又老又难看的老头或老太婆呆在一起,恐怕半小时你也奈不着,心里尽埋怨,时钟是不是停了。感觉上真是度日如年。这就是相对论。这就是比喻。但爱因斯坦研究、证明相对论,能够这样吗?社会科学研究也是如此。 文采。 学术研究论文,往往缺乏文采,读来枯燥无味,引不起阅读的兴趣。有人会说,学术研究论文,既然不能使用夸张、比喻等手法,就难以避免枯燥呆板。但是,学术研究论文也确有不枯燥呆板而具有文采的。 4、文气。 究竟什么是文气?一篇文章,句子的构成,或长或短,或张或弛,彼此并不一律,因此读起来的感觉,及读出来的声音,就有高低、强弱、缓急,产生抑扬顿挫,这就是文气。由于标点是传达说话的语气的,因此往往决定文章的气势。大抵用“句号”则声音由高而低,文气也就由扬转抑;用“疑问号”、“感叹号”则。尾音上升,文气也就由抑转扬。 须注意的要点是: 第一,标点符号错杂运用。一篇文章,不应当全用句号,也不可能全用疑问号、感叹号,错杂运用,使文章抑扬有度,形成文气的跌宕。 第二,句子长短变化。“文气”也与句子的长短有关。大抵句短则气势紧凑、急促,句长则气势迁缓、松弛。有了长短变化,就形成文气跌宕,有抑扬、急徐、张弛的变化,有节奏感、有气势、有气魄。注意了这些要点,文章就会有“文采”,避免了枯燥呆板,就是好文章。
论文评判基本上都要看论文的三个方面:创新性、规范性、学术性。创新型指论文所论述内容必须要新颖,不能拿以前已经论证过的内容来论证;规范性指论文格式要规范,不能结构混乱;学术性则指的是内容要严谨科学,不能没有实践空谈结论,而且要有科学依据。
评价学术论文的标准
评判的标准就是不要有抄袭,查重率一定要低,以及有创新性和内容丰富。
在各种基于内容的学术评价方法中,最典型的评价模式是学术综述,这是学术评价的最好方法。某一学科里的专家将近期这个领域里的研究情况作一总结,分析出某一时期本学科的重要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显而易见,这本身也是一种学术研究。学术综述之所以是最好的评价方法,其原因有两条:一是,写综述的学者本身就是这个领域的研究者,甚至是领先的研究者,他们对所讨论的研究课题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具有比较敏锐的学术洞察力。二是,学术综述是基于研究内容的评估,遵循的是学科本身的内在逻辑和研究范式,可以比较准确地描述出该学科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由此可以比较准确地对学术研究成果作出评价。另外,学术综述的目的是回顾学术研究本身的发展历程,描述学术研究的现状和预期未来的发展方向,从目的上讲,学术综述的评价目的比较学术化,比较单纯,这样就使得学术综述更加客观,并确保综述的价值中立。所以,学术综述是一种比较好的学术评价方式。 相关关系是指学术研究成果与其他研究成果的相关关系, 这个参数描述了该项研究成果对其他研究成果的影响,即描述了这项成果的影响力。我们知道,学术研究不是闭门造车,也不是脑袋一拍的事情,而是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地延伸发展起来的,正如牛顿所说,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任何学术研究都离不开别人的研究成果,但是,一个学术研究成果却不一定能够成为别人进一步探索的基础。其原因主要是:1) 该项研究成果缺乏新颖性,不是一个前沿性的研究成果,自然不能成为进一步探索的出发点。2) 该项成果缺乏启发性,不能引起其他学者的关注和进一步研究的兴趣。3) 该项成果有游离于学术界的研究兴趣之外,或者说,该项成果不被学术界认为是值得研究的。4) 该项研究成果游离于学术界的研究范式之外,比如很多民间科学家的研究。5) 该项研究成果是无意义的和无价值的。反过来说,如果一个学术研究成果和其他研究成果有密切的相关关系,那么至少可以说,这样成果是为学术界认可的。研究成果的相关性指标主要是通过研究论文的引文特征表征出来的。我们知道,一个符合学术规范的研究论文总有引文部分来指示该论文和其他论文的逻辑关系,这是现代学术研究的基本范式。通过引文关系我们可以清楚地描绘出一个研究成果的相关性脉络:两个基本面和两个维度。两个基本面第一,该研究成果与以前的研究成果的相关性,表现为该成果引证先前的相关研究成果,即引用率指标。一个研究成果如果没有引文,其学术性会引起非常大的争议,进一步而言,如果一个研究成果引证的是相关研究非主流的研究成果,而没有印证主流研究成果,那么这个研究成果的价值也是可疑惑的。所以,我看论文首先看引文,如果该论文的引文的质量不高,我自然会怀疑该作者是否认真研读过相关领域里的重要论文,进而怀疑该论文的质量。第二,该研究成果与以后的研究成果的相关性,表现为该成果被别的成果引证的情况, 即为被引率指标。一般说来,被别的成果引用得越多,说明这个成果可能具有越强的新颖性,启发性,越能说明该项成果能够成为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一个学者,如果其研究成果被别人广泛引用,那么可以认为这个学者对学术的发展有比较大的贡献。当然如果一个研究成果完全是错的,其被引率也会很高,比如时下一本《道德经浅释》被广泛批评,并不说明该成果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是说明该成果具有很高的荒谬性。所以,被引率往往要和内容评价结合在一起,才能客观地描述出研究成果的价值。两个维度第一是历时性维度。历时性维度有两个时间方向:前向性和后向性。前向性是指该项成果和以前已完成的研究成果的相关性。任何学术研究都如牛顿所说的,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都是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的结果。所以,一个学术成果和前人的研究成果的相关关系,显然可以作为判断该成果价值的依据。我们可以通过该成果的前向时间维度,来评估该项研究是不是建立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的进一步探索,还是重复别人已有的成果。研究成果的前向历时性可以通过该成果的论文中的引文表现出来,我们可以通过这项成果引证他人的研究成果的情况来判断这项成果的新颖性,可以判断这项成果是否站在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上继续探索,可以判断该作者是否做了全面的文献综述。后向性是指该成果对以后的研究是否具有参考价值。 我们知道,学术成果是有生命周期的,学术生命周期主要是指该项研究成果对以后学术研究成果具有参考价值的时间长度,也就是说,该成果发表后多少时间内,能够持续地对后续的研究产生影响。一些成果的生命周期长些,甚至长至百年;一些的短些,可能发表出来就结束了。学术成果的生命周期造就了学术相关性评价的理论基础之一。学术成果生命的最好度量是通过引文实现的,举例说来,一篇论文发表后的5年内被其他论文持续大量引证,以后逐渐减少,直到没有,这一个时间周期就表征了该学术成果的生命周期,也时描述该成果语其他成果相关性历时性特征的重要依据。学术成果的生命周期是非常容易定量估算的,但是怎样估算,据我了解目前还没有很好的估算公式,我们图书馆界研究这个问题具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不妨试着研究一下。特别是叶鹰教授搞的抽象图书馆学是不是能在这方面找到应用价值?猜想一下。第二是共时性纬度,这个维度表征了该成果和同时期的研究成果的相关性,这个维度同样由来个时间方向,前向性和后向性。共时性可以通过该研究成果最近的引证别人的论文和别人引用该成果的引文来表征出来,例如,该成果最新的一篇引文是半年前的成果,发表后第一篇被引的论文发表于半年后,那么其共时性特征前向性是半年,后向性也是半年。显然,共时性维度是表征研究成果新颖性和重要性的重要描述指标。
论文评判基本上都要看论文的三个方面:创新性、规范性、学术性。创新型指论文所论述内容必须要新颖,不能拿以前已经论证过的内容来论证;规范性指论文格式要规范,不能结构混乱;学术性则指的是内容要严谨科学,不能没有实践空谈结论,而且要有科学依据。
一、观点要新鲜,具体而言,一要明确,二要有新意。二、结构要规范,论文结构虽无定律,但开篇往往从现象入手,或从政策规章入文,从中引出观点;或分析问题,导出自己理念。三、论述要有力,既然是论文,用到的言语一般带有论述性而非描述性,也不是简单的陈述问题、罗列现象,往往是书面语言而非口头语言,论述还需具有论辩性。四、材料要适用,材料使用不只是拥有相关的素材即可,而是要能有力支撑自己的观点。运用到文章中的材料要经过筛选组合,不是简单堆砌。如引用材料,要善用注释,不要照搬照抄。材料要用经典,不要信手拈来、随意性强。
对学术论文的评价标准
那么,论文文章怎么评价呢?看中国期刊库的说法。 1、文体。 在文章这个要素当中首先一个间题是“文体”,即所要评审的论文是否合乎硕士、博士论文的文体。这里需要对文体稍加说明。什么是文体?文章的文体,又称文章的体别、体裁,一般说来,指对文章所作的分类。 文章,因所采标准不同,有各种分类。比如第一类记叙,专写客观事物;第二类论辩,着重于是非的判别;第三类抒情,偏于感情的抒发。 论辩文体与其他文体如记叙文体、抒情文体的区别在“论”,即论述、论证、论说,因此通常简称论文。论文以是否具有学术性为标准进行划分,分为学术论文与非学术论文。 非学术论文即一般报刊杂志上的论文,例如社论、评论、短论。 学术论文,再分为一般学术论文和研究性学术论文。一般学术论文指学术刊物上的学术论文,研究性学术论文指长篇专题研究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博士学位论文。这是以研究性作为划分标准对学术论文文体的再划分。 2、文字。 学术研究所要求的“文字”当然首先是:准确、流畅,符合语法、文法。别的文体常用的一些修辞手法,不能用,或者一般不能用。例如抒情、描写、夸张、比喻、拟人等等。科学家在讲解什么是“相对论”时,说:你如果和一位年轻漂亮的女孩呆在一起,总觉得时间过得太快,两个小时过去了,总觉得还不到半小时。反之,让你和一位又老又难看的老头或老太婆呆在一起,恐怕半小时你也奈不着,心里尽埋怨,时钟是不是停了。感觉上真是度日如年。这就是相对论。这就是比喻。但爱因斯坦研究、证明相对论,能够这样吗?社会科学研究也是如此。 文采。 学术研究论文,往往缺乏文采,读来枯燥无味,引不起阅读的兴趣。有人会说,学术研究论文,既然不能使用夸张、比喻等手法,就难以避免枯燥呆板。但是,学术研究论文也确有不枯燥呆板而具有文采的。 4、文气。 究竟什么是文气?一篇文章,句子的构成,或长或短,或张或弛,彼此并不一律,因此读起来的感觉,及读出来的声音,就有高低、强弱、缓急,产生抑扬顿挫,这就是文气。由于标点是传达说话的语气的,因此往往决定文章的气势。大抵用“句号”则声音由高而低,文气也就由扬转抑;用“疑问号”、“感叹号”则。尾音上升,文气也就由抑转扬。 须注意的要点是: 第一,标点符号错杂运用。一篇文章,不应当全用句号,也不可能全用疑问号、感叹号,错杂运用,使文章抑扬有度,形成文气的跌宕。 第二,句子长短变化。“文气”也与句子的长短有关。大抵句短则气势紧凑、急促,句长则气势迁缓、松弛。有了长短变化,就形成文气跌宕,有抑扬、急徐、张弛的变化,有节奏感、有气势、有气魄。注意了这些要点,文章就会有“文采”,避免了枯燥呆板,就是好文章。
在各种基于内容的学术评价方法中,最典型的评价模式是学术综述,这是学术评价的最好方法。某一学科里的专家将近期这个领域里的研究情况作一总结,分析出某一时期本学科的重要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显而易见,这本身也是一种学术研究。学术综述之所以是最好的评价方法,其原因有两条:一是,写综述的学者本身就是这个领域的研究者,甚至是领先的研究者,他们对所讨论的研究课题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具有比较敏锐的学术洞察力。二是,学术综述是基于研究内容的评估,遵循的是学科本身的内在逻辑和研究范式,可以比较准确地描述出该学科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由此可以比较准确地对学术研究成果作出评价。另外,学术综述的目的是回顾学术研究本身的发展历程,描述学术研究的现状和预期未来的发展方向,从目的上讲,学术综述的评价目的比较学术化,比较单纯,这样就使得学术综述更加客观,并确保综述的价值中立。所以,学术综述是一种比较好的学术评价方式。 相关关系是指学术研究成果与其他研究成果的相关关系, 这个参数描述了该项研究成果对其他研究成果的影响,即描述了这项成果的影响力。我们知道,学术研究不是闭门造车,也不是脑袋一拍的事情,而是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地延伸发展起来的,正如牛顿所说,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任何学术研究都离不开别人的研究成果,但是,一个学术研究成果却不一定能够成为别人进一步探索的基础。其原因主要是:1) 该项研究成果缺乏新颖性,不是一个前沿性的研究成果,自然不能成为进一步探索的出发点。2) 该项成果缺乏启发性,不能引起其他学者的关注和进一步研究的兴趣。3) 该项成果有游离于学术界的研究兴趣之外,或者说,该项成果不被学术界认为是值得研究的。4) 该项研究成果游离于学术界的研究范式之外,比如很多民间科学家的研究。5) 该项研究成果是无意义的和无价值的。反过来说,如果一个学术研究成果和其他研究成果有密切的相关关系,那么至少可以说,这样成果是为学术界认可的。研究成果的相关性指标主要是通过研究论文的引文特征表征出来的。我们知道,一个符合学术规范的研究论文总有引文部分来指示该论文和其他论文的逻辑关系,这是现代学术研究的基本范式。通过引文关系我们可以清楚地描绘出一个研究成果的相关性脉络:两个基本面和两个维度。两个基本面第一,该研究成果与以前的研究成果的相关性,表现为该成果引证先前的相关研究成果,即引用率指标。一个研究成果如果没有引文,其学术性会引起非常大的争议,进一步而言,如果一个研究成果引证的是相关研究非主流的研究成果,而没有印证主流研究成果,那么这个研究成果的价值也是可疑惑的。所以,我看论文首先看引文,如果该论文的引文的质量不高,我自然会怀疑该作者是否认真研读过相关领域里的重要论文,进而怀疑该论文的质量。第二,该研究成果与以后的研究成果的相关性,表现为该成果被别的成果引证的情况, 即为被引率指标。一般说来,被别的成果引用得越多,说明这个成果可能具有越强的新颖性,启发性,越能说明该项成果能够成为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一个学者,如果其研究成果被别人广泛引用,那么可以认为这个学者对学术的发展有比较大的贡献。当然如果一个研究成果完全是错的,其被引率也会很高,比如时下一本《道德经浅释》被广泛批评,并不说明该成果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是说明该成果具有很高的荒谬性。所以,被引率往往要和内容评价结合在一起,才能客观地描述出研究成果的价值。两个维度第一是历时性维度。历时性维度有两个时间方向:前向性和后向性。前向性是指该项成果和以前已完成的研究成果的相关性。任何学术研究都如牛顿所说的,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都是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的结果。所以,一个学术成果和前人的研究成果的相关关系,显然可以作为判断该成果价值的依据。我们可以通过该成果的前向时间维度,来评估该项研究是不是建立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的进一步探索,还是重复别人已有的成果。研究成果的前向历时性可以通过该成果的论文中的引文表现出来,我们可以通过这项成果引证他人的研究成果的情况来判断这项成果的新颖性,可以判断这项成果是否站在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上继续探索,可以判断该作者是否做了全面的文献综述。后向性是指该成果对以后的研究是否具有参考价值。 我们知道,学术成果是有生命周期的,学术生命周期主要是指该项研究成果对以后学术研究成果具有参考价值的时间长度,也就是说,该成果发表后多少时间内,能够持续地对后续的研究产生影响。一些成果的生命周期长些,甚至长至百年;一些的短些,可能发表出来就结束了。学术成果的生命周期造就了学术相关性评价的理论基础之一。学术成果生命的最好度量是通过引文实现的,举例说来,一篇论文发表后的5年内被其他论文持续大量引证,以后逐渐减少,直到没有,这一个时间周期就表征了该学术成果的生命周期,也时描述该成果语其他成果相关性历时性特征的重要依据。学术成果的生命周期是非常容易定量估算的,但是怎样估算,据我了解目前还没有很好的估算公式,我们图书馆界研究这个问题具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不妨试着研究一下。特别是叶鹰教授搞的抽象图书馆学是不是能在这方面找到应用价值?猜想一下。第二是共时性纬度,这个维度表征了该成果和同时期的研究成果的相关性,这个维度同样由来个时间方向,前向性和后向性。共时性可以通过该研究成果最近的引证别人的论文和别人引用该成果的引文来表征出来,例如,该成果最新的一篇引文是半年前的成果,发表后第一篇被引的论文发表于半年后,那么其共时性特征前向性是半年,后向性也是半年。显然,共时性维度是表征研究成果新颖性和重要性的重要描述指标。
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应用的学术论文的基本评价方法就是同行评议的定性方法与引文计量的定量方法,二者都具有优点和局限性,但都不可替代。科学的评价制度,应当是依据评价对象和目的分类评价,采取多元主体、多元方法和指标的综合互补评价。就是要依据评价对象的分类特点和评价目的需要,确定科学的评价指标,合理配置定性评价指标和定量评价的指标。在高校的科研成果管理、学术评奖、研究生培养、教师职称评定中对学术论文应当有不同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
论文的学术水平评价标准
一) 论文环节过程规范标准 在论文撰写过程中一般包含选题、教师指导、文献综述、外文翻译以及论文提交等环节。在每一个环节中都有其具体要求, 只有对这些环节的具体要求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才能为论文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1、选题环节的规范标准。论文选题应该包含具备专业性、时代性、具体性。郭丽 (2016) 发现, 选题是论文写作的首要环节, 是决定论文成败的第一关。专业性是毕业论文写作的必要条件。毕业论文写作是对本专业知识的进一步学习, 也是运用基础理论知识的一次大演习, 只有针对自己的专业背景才能达到学习专业知识和学校考核学生能力的双重意义。时代性也是论文选题的应具备的特征之一, 时代性是科研的基础, 只有具备时代特点, 论文才会体现学术能力, 才能出彩。由于本科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有着写作时间短、科研基础相对薄弱等特点, 太大、太过宽泛的题目学生往往很难驾驭。所以, 在专业性与时代性具备的情况下, 论文选题还应尽可能地具体。满足专业性、时代性、具体性时, 也可以尽量结合自己的兴趣来进行选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如果将毕业论文题目与自己的兴趣结合起来, 将是对论文质量的一种保证。 2、教师指导环节的规范标准。毕业论文是大部分本科生首次科研论文写作的尝试, 教师指导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与创作。对教师指导环节的规范标准可以根据主体不同从两个方面进行界定, 即教师方面与学生方面。 在教师方面, 要做到定期性、监控性。周桂林 (2013) 提出, 指导教师在本科毕业生论文工作中担当着尤为重要的角色, 在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文献查阅、实验方案设计、数据处理及论文撰写等各环节探讨指导教师的关键作用。因此, 教师指导在对选题、开题、外文翻译、论文撰写、修改、定稿等各个环节的毕业论文进行定期指导的同时, 还因对各阶段成果的质量进行把控。如, 在开题阶段, 应帮助学生确定符合本科生实际能力以及个人特点的题目, 并且指导教师应当把握好毕业论文课题已经确定, 不得随意更改的原则。定期性、监控性除了是对老师的规范外, 也是避免出现后期“论文积压”“应付论文”等现象的控制措施。 在学生方面, 要做到及时性、主动性。学生在毕业论文撰写期间往往会遇到各种问题, 有些简单的问题学生凭借自身的力量可以解决。但是, 任有一些问题, 受到学生自身能力、水平的限制, 很难自己解决。在此时, 对于所遇到的困难问题学生不能置之不理, 应及时请教指导教师。论文的每一环节都是有着其内在的逻辑, 如果将在论文写作中遇到的问题置之不理, 不仅会延长论文的写作时间, 论文的内在逻辑也会被打乱, 从而导致论文质量下降。同时, 在撰写论文过程中, 要主动将自己的各阶段的劳动成果向老师汇报。在我国, 毕业设计阶段基本上是一个指导教师带领多个学生进行毕业论文的撰写, 老师由于指导的学生较多且精力有限, 可能会出现暂时遗忘某个学生的现象。因此, 作为学生应主动向老师汇报各阶段的成果。主动汇报成果, 有助于老师发现学生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问题、优化论文质量。 3、文献综述环节的规范标准。文献综述应符合切题性、全面性、逻辑性以及规范性。张丽华 (2004) 提出, 文献综述是文献综合评述的简称, 指在全面搜集、阅读大量的有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 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 对所研究的问题 (学科、专题) 在一定时期内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存在问题以及新的发展趋势等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随着毕业论文质量呈现下滑趋势, 对毕业论文的要求也是越来越严格, 文献综述已成为本科毕业论文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在文献选取上要做到切题, 也就是说要展示与论文题目有关的研究成果与理论;全面性要求尽量选择经典、前沿的研究成果与毕业论文相呼应;文献综述要有明确的写作思路, 不可杂乱无章的简单成列, 有述有评以此来概括前人的研究;文献综述的格式上, 要规范格式, 尊重其他学者劳动成果和知识产权, 对相应的部位进行清晰的标注, 养成良好的学术规范。 4、外文翻译环节的规范标准。学生在对外国文献进行翻译时, 应达到专业性、准确性、简洁性。侯廷平 (2017) 提出, 阅读外文文献是科研过程中的至关重要的环节, 许多领域高水平的文献都是外文文献, 借鉴一些外文文献翻译的经验是非常必要的。外文翻译通俗地讲, 就是一个将外国文献翻译成中文的过程。因此, 在外文翻译时, 需符合翻译的基本特点, 即要做到准确、简洁地对不同的语句、段落之间进行转换。当然, 由于外文翻译这个环节是作为毕业论文写作的一部分, 它应该同时满足作为提升学生专业能力的方式之一, 也就是说在外文翻译材料的选取上应与学生的专业相关息息相关。当然, 不同的学校还会对外文翻译的字数进行相关规定, 这时要以学校申请学位的相关规定为依据, 进行翻译。 5、论文提交环节的规范标准。论文提交环节所需达到的规范标准, 主要是在论文完成时质量应达到的规范标准。张祖平 (2007) 提出, 论文质量应达到的标准虽然表述方式各有不同, 但基本都是对毕业论文从创新性、专业性、学术性、规范性、写作水平五个方面提出了要求。其内涵可归结为两个方面, 即形式标准、实质标准。
论文评判基本上都要看论文的三个方面:创新性、规范性、学术性。创新型指论文所论述内容必须要新颖,不能拿以前已经论证过的内容来论证;规范性指论文格式要规范,不能结构混乱;学术性则指的是内容要严谨科学,不能没有实践空谈结论,而且要有科学依据。
一、观点要新鲜,具体而言,一要明确,二要有新意。二、结构要规范,论文结构虽无定律,但开篇往往从现象入手,或从政策规章入文,从中引出观点;或分析问题,导出自己理念。三、论述要有力,既然是论文,用到的言语一般带有论述性而非描述性,也不是简单的陈述问题、罗列现象,往往是书面语言而非口头语言,论述还需具有论辩性。四、材料要适用,材料使用不只是拥有相关的素材即可,而是要能有力支撑自己的观点。运用到文章中的材料要经过筛选组合,不是简单堆砌。如引用材料,要善用注释,不要照搬照抄。材料要用经典,不要信手拈来、随意性强。
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应用的学术论文的基本评价方法就是同行评议的定性方法与引文计量的定量方法,二者都具有优点和局限性,但都不可替代。科学的评价制度,应当是依据评价对象和目的分类评价,采取多元主体、多元方法和指标的综合互补评价。就是要依据评价对象的分类特点和评价目的需要,确定科学的评价指标,合理配置定性评价指标和定量评价的指标。在高校的科研成果管理、学术评奖、研究生培养、教师职称评定中对学术论文应当有不同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