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论文百科> 正文

畜牧论文

发布时间:2023-12-06 04:53:57

畜牧学论文

青岛祥苑干燥剂为您服务!2002年杜洛克的育种记录。测定猪总数为2963头,其中公猪1776头,母猪1187头;测定期75天左右,体重从30千克到100千克;公猪为单栏测定,母猪为小群测定,达100千克时进行活体测膘,测膘仪为PIGLOG105。 2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模型采用Visual F0和PEST 对数据进行整理。利用PEST对数据进行预备处理,生成VCE0能利用的系谱文件和数据文件。应用SPSS0计算各性状的表型值。采用个体动物模型(Individual Animal Model,IAM),测定的场、年、季和性别作为固定效应,个体号作为计算动物效应,窝号作为非相关随机效应使用。性状主要包括WT0(初生重)、AGE30(达30千克日龄)、AGE100(达100千克日龄)、ADG100(30-100千克日增重)和FAT100(达100千克背膘),表型数据均进行校正处理。估计模型为:y=Xb+Zu+Sl+e,其中y是观察值向量,b是固定效应向量,u是随机动物效应向量,l为个体出生所在窝的窝环境效应向量,e为随机残差效应向量。X、Z和S分别是对应于固定效应、动物效应和窝环境效应的设计矩阵。2.主要结果与讨论WT0、AGE30、AGE100、ADG100和FAT100的加性方差估计值分别是025、240、647、97和361;窝效应方差分别为017、240、276、61和308;遗传力估计值分别是342、312、326、331和462。FAT100/ADG100、FAT100/AGE100、ADG100/ AGE100、ADG100/WT0、ADG100/AGE30、WT0/ AGE30、AGE30/AGE100的遗传相关分别为-052、002、-837、-096、044、-510和478;表型相关分别为001、011、-823、020、090、-279和476。WT0、AGE30、AGE100、ADG100、FAT100的窝效应c2估计结果分别为229、118、136、179、060;它们的遗传方差、窝效应方差和残差占表型方差的百分比分别为2%、3%、5%,2%、8%、57%,5%、6%、5%,1%、8%、1%,2%、6%、8%。应用VCE0是目前估计遗传参数准确而快速的方法之一。程序考虑了包含在选择过程中的所有信息包括选择、淘汰的效应,程序必须同时分析所有的生长性状及其个体之间的所有关系。各生长性状均存在较明显的窝效应,其中残差方差占总方差的比例最大。本文估计的生长性状的遗传力估计值变化范围为312-462,它们有中等的遗传力,表明在个体选育中会取得较好的选择进展;估计值与王青来(2000)、Hofer,A(1998)、WANG,AG(1998)估计的相近。遗传相关估计的差异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有关ADG和BF相关性的报道有很大的不同,从中等有利相关(-26)变化到中等不利相关(55)都有。本文为这些参数的制定提供了依据。在估计遗传参数和育种值时需要考虑在模型中正确区分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的问题。朴和春等 [1 ] 认为 ,将猪的繁殖性状中的胎次性状归结到固定效应和将其归结到其他效应时所得出的方差组分有很大的差别 ,并对所估计的遗传参数和育种值的结果有很大的影响。目前 ,在估计遗传参数 This study was dealt with the influences of sex on the estimation of genetic parameters for the major economic traits of average daily, age at 30 kg, age at 90 kg, backfat thickness and body height in Duroc on the basis of the data from 3,443 heads in the Landrace breed tested at S Swine Breeding Farm in Icheon, Kyunggy Do, Korea, according to the animal model using MTDFREML The least squares means of the major economic traits for Duroc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5) in From the model, additive genetic heritabilities estimated including the maternal effect were all lower than it excluding the maternal If sex was considered as fixed effect the genetic correlations of all traits studied were higher than in males while were lower than in 【Keyword】:duroc;sex;economic traits;animal model;genetic parameters1 白杜洛克猪的品种特性及其在现代养猪生产中的战略地位 2 如何选择与饲养良种猪 3 影响母猪排卵数的因素 4 大约克、杜洛克和长白猪肌肉品质比较 5 后备母猪选育流程 6 长白猪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A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7 猪ADAMTS-1基因对繁殖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8 介绍三个国外引进的瘦肉型良种猪 9 瑞系长白猪生长肥育性能及胴体肉品质研究 10 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研究RPL29基因在通城猪和长白猪不同时期胚胎骨骼肌中的表达 11 长白猪皮下脂肪细胞大小的发育性变化 12 长白猪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的分离纯化 13 妊娠母猪钙缺乏的诊治一例 14 蓝塘猪和长白猪肝脏和肌肉中IGF-Ⅰ、IGF-ⅠR和IGFBP3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 15 长白猪皮下脂肪细胞大小的发育性变化 16 百日出栏养猪要点 17 八眉猪、长白猪及长×八杂交猪肌肉组织中FoxO1基因的表达 18 不同日龄久仰香猪、剑白香猪与长白猪空肠粘膜组织学观察 19 新丰板岭原种猪场简介 20 家野杂交猪科研进展 21 新生仔猪先天性震颤症病例报告 22 长白猪典范选择指数的构建与通径分析化研究 23 嘉兴长白猪氟烷基因频率检测初报 24 鲁烟白猪生产性能测定报告 25 桑梓湖长白原种猪 26 优良种猪饲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7 长白猪生长肥育期生长规律的研究 28 民猪、长白猪及其杂种猪肢蹄性状的比较分析 29 不同来源长白猪生长肥育期生长规律的研究 30 瑞典长白猪繁殖性能的研究 31 瑞典长白泌乳母猪粗蛋白质与赖氨酸的适宜水平 32 长白猪 33 四招养猪好致富 34 断奶仔猪皮肤出现疹块疾病的防治 35 雌激素受体基因和长白猪繁殖性能相关研究 36 丹麦长白猪的引种及杂交试验 37 瑞典长白猪泌乳母猪粗蛋白质与赖氨酸适宜水平的研究 38 胎次、配种季节对丹系长白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39 长白猪 40 新美系长白猪饲养管理技术 41 与配母猪产仔数与公猪睾丸大小的关系 42 如何提高猪的瘦肉生产率 43 猪传染萎缩性鼻炎及猪痘诊疗报告 44 高效养猪窍门13则 45 吉林地区长白猪生长发育测定试验报告 46 吉林省长白猪的生长发育测定 47 畜牧学 48 种公猪的饲养管理 49 民猪、长白猪及其杂种母猪催乳素受体(PRLR)基因的NaeⅠ多态性与繁殖性状的相关分析 50 胎次、月份和妊娠期对长白、大约克和杜洛克母猪产仔数的影响 51 PAF对长白猪精子活率及顶体反应率的影响 52 《长白猪饲养与选育》 53 猪窝产活仔数与初生窝重及断奶窝重的相关分析 54 八眉猪与长白猪杂交试验 55 优质瘦肉型猪种——三江白猪 56 丹系长白母猪繁殖性状通径分析及最优回归方程的建立 57 桑梓湖种猪屠宰性能测定初报 58 辽宁省种猪生产性能测量的问题及对策 59 益生素对促进保育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60 福建中国长白猪优选优育良种猪工程批准立项 61 早期断奶仔猪的营养 62 早期断奶仔猪的营养 63 怎样使猪多长瘦肉 65 达三猪 66 MTNR1A基因对大白猪和长白猪产仔数的影响 67 中药添加剂对猪增重的效果试验 68 长白猪典范选择指数的构建与通径分析化研究 69 哺乳仔猪链球菌病的诊治 71 福建省建阳市种公猪肢蹄病的调查 72 金枫猪 73 野公猪与鄂西黑母猪杂交一代猪与2种家猪生长性能比较 74 大汉梅母本系母猪杂交性能研究 75 新美系长白猪的引进选育研究与推广 76 民猪、长白猪及其杂种母猪ESR和FSHβ基因的多态性与繁殖性能的关系分析 77 野猪与长白猪对日粮养分消化率的比较 78 太湖猪内四元杂交组合与外三元杜长大组合比较试验 79 畜禽品种及产品价格 80 不同稀释液配方对不同公猪精液常温的保存效果 81 益生素对保育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研究 82 长白猪λ-干扰素基因的原核表达与分析 83 纯种长白猪的选育与利用研究 84 来自饲料厂和养殖场生产第一线的若干问答(二十三) 86 催乳素受体基因对大白、长白猪产仔数的影响 87 MTDFREML法估算长白猪繁殖与生长发育性状的遗传力 88 DⅡ母市系猪在内蒙古性能的初测 89 丹系长白猪哺乳期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 90 猪的品种与杂交利用(二)我国引入的优良猪种 91 速效催情针对诱导长白猪同期发情及提高受胎率试验 92 执行主编风采 93 坚持抓好场内测定 不断提高种猪质量 94 新丹系长白猪生产性能的初步观察 95 种猪生产技术讲座(一) 96 野猪与长白猪对日粮养分消化率的比较研究 97 贵州剑河久仰香猪繁殖性状研究 98 长白猪γ-干扰素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99 剑河香猪与长白猪血液常规指标的比较 100 利用地方品种的可持续肉猪繁育体系 101 精子载体转基因家猪中供体种公猪的选择 102 PAF对长白猪精子活率及运动速度影响的研究 103 长白猪和哈白猪超数排卵的研究 104 大观山长白猪的选育近况 105 引进不同品系长白猪繁殖性能的比较 106 长白猪有关繁殖性状对60d窝重影响的分析 107 长白猪选育现状与展望 108 长白猪IL-6基因的克隆及其序列分析 109 杜洛克、长白猪、大白猪的杂交效果分析 110 Isolation, Identification of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Sequence Tags in the Backfat Tissue from Meishan, Large White and Meishan x Large White Cross Pigs 111 新丹系长白猪在海南适应性的观察 112 玉山黑猪肉质评价与利用研究 113 农业部“十五”重点推广的瘦肉型猪良种 114 种猪相册 115 初夏季节二花脸与长白及约克夏公猪的行为性体温调节反应 116 市场欢迎瘦肉型猪 117 几种瘦肉型猪的杂交类型 118 QTL Detection on Chromosome 6 in Landrace×Lantang Pig Resource Population 119 江苏地方优良猪种集锦(一)——长白猪 120 四川通江县生猪品种改良出新招 121 久仰香猪染色体C-带多态性研究 122 长白猪和哈白猪超数排卵的研究 123 氟烷基因PCR-RFLP检测技术在杜洛克猪和长白猪中的应用 124 应用VCE4.0估计长白猪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 125 大约克夏、长白、汉普夏和杜洛克4个品种的公猪中年龄对粪臭素和吲哚分布水平的影响 126 引入青海的长白猪繁殖性状相关及通径分析 127 无公害猪肉生产专题(八):猪品种介绍 128 新丹系长白、大白猪选育研究进展 129 关系长白猪生长性状选育趋势 130 四川省种畜禽管理委员会公告 131 长白猪选育现状与展望 132 温氏长白猪生长性状的选育进展 133 猪GH基因全序列PCR-RFLPs研究 134 丹麦系长白猪选育工作的做法和体会 135 美系长白猪生长发育试验规律研究 136 新丹系长白 大白 杜洛克种猪选育初报 137 新丹系长白和大白种猪的生产性能测定和适应性观察 138 瘦肉型良种父系猪的引进和适应性观察 140 美系长白猪、大白猪、杜洛克猪新品系的选育研究 141 二花脸猪和双肌臂大约克、新丹系长白猪的选育与杂交利用研究 142 电场参数对长白猪精子电穿孔效率影响的研究 143 速效催情针对诱导长白猪同期发信及提高受胎率试验 144 猪的外貌评定技术 145 长白猪血浆酶活性与胴体性状的相关研究 146 几种瘦肉型猪的杂交类型 147 长白猪 148 长白猪 149 湖北省首次拍卖种猪最高猪价十五点五万元 150 长白猪肥育、胴体及肉质性状的遗传参数估测 151 长白猪SⅣ系生长发育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 152 用动物模型估计猪的主要经济性状遗传参数 153 美系、英系、新丹系长白猪繁殖性能的比较 154 桑梓湖长白猪新品系选育与推广研究报告 155 长白猪精原细胞的分离和纯化 156 良种猪的品种介绍 157 长白猪生长和繁殖性状的遗传趋势分析 158 长白、大白及其正反交F1与沂蒙黑猪杂交后代肉用性能试验 159 性别对长白猪的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的影响 160 美系长白猪的选育研究 161 杂交猪肥育效果的研究 162 Crossbreeding parameters for fertility traits in a rotational crossbreeding between Landrace and Pi6train pigs 163 杜长梅与杜长大杂交组合生产性能与胴体品质的研究 164 长白猪繁殖性状的遗传参数估测 165 长白猪生长发育性状的遗传参数估测 166 英、美、新丹系长白猪的屠宰性能比较 167 丹麦系长白猪三年选育结果初报 168 长白种猪生产性能的观测 169 两种猪种对含全脂大豆抗营养因子饲粮的消化率反应 170 加系长白和大约克种猪哺乳期饲粮适宜营养水平的研究 171 长白母猪主要繁殖性状综合选择指数 172 丹系长白猪恶性高温综合性(pMHS)基因的检测分析 173 长白猪的生长曲线分析 174 丹系长白猪繁殖性状表型参数与选择指数的研究 175 两个品系长白猪生产性能比较 176 江西省2001年农业主推(示范)品种介绍(三) 177 综合性应激致发经采长白猪精子死亡的研究报告 178 英系长白猪性能的观察 179 荣昌猪与加系长白猪杂交肥育试验研究 180 长白猪体长遗传力的估测 181 太湖猪与外种猪杂交的后代杂种优势分析 182 近交对长白猪种繁殖性能的影响分析 183 新温州白猪的选育研究 184 丹麦系长白种猪三年选育工作报告 185 加系长白猪引种饲养的效果观察 186 天津长白猪简化综合育种值的研究 187 提高长白猪,约克夏猪断奶仔猪成活率的探讨 188 长白猪胴体组成与瘦肉率的关系 189 长白猪主要选育性状间的典型相关分析 190 天津长白猪育种目标的研究——性状经济权重的计算 191 试用丹麦长白替代迪卡C系改造迪卡母系的试验 192 长白猪,约克夏猪纯繁高产系的选育研究报告 193 长白猪,约克夏猪纯繁高产系选育的研究 194 白长猪选育 195 海风藤酮对PAF影响长白猪精子活率及运动能力的拮抗作用 196 引进加拿大长白和大约克种猪的适应性研究和生产性能测定 198 美、英、新丹系长白猪生长性状比较试验 199 杜洛克大约克和长白猪不同杂交组合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200 长白猪繁殖性状遗传参数估测 201 选种指数在长白猪,约克夏猪高产系选育中的应用 202 长白猪综合选择指数及其通径分析化研究 203 我国引进的四大优良猪种 204 新丹系长白猪屠宰及胴体品质测定初报 205 德阳市种畜种长白猪选育群的氟烷基因分析 206 SZH长白猪0—2世代选育进展 207 加拿大长白和大约克夏种猪与本地猪经济杂交利用的研究 208 引进加拿大长白和大约克夏种猪的适应性研究和生产性能测定 209 长白猪,约克夏猪纯繁高产系的选育方法及效果 210 血小板活化因子对长白猪精子顶体反应率的影响及海风藤酮对其的 … 211 杜洛克,大白,长白猪的生长和肉用性状杂交效果研究 212 瘦肉型猪的饲养与管理(一) 213 四川美系长白猪的氟烷基因分析 214 加系长白猪选育的研究 215 长白猪氟烷基因型与生长性状的相关研究 216 长白青年猪的繁殖规律初探 217 长白猪生产性能和肉质关系初探 218 二花脸猪与长白猪不同杂交繁育方式的繁殖性能 219 东安猪与大约克夏,长白猪杂交育肥试验 220 杜洛克与大约克,长白猪杂交配套的初步研究 221 长白猪定县猪芦台白猪肌肉组织学特性与肉质关系 222 应用BLUP法进行长白猪主选性状的遗传趋势分析 223 丹系长白原种猪繁殖性能初步观测 224 不同生长期长白猪体脂代谢的特点与cAMP的调控作用 225 丹麦长白猪在江汉平原饲养观察 226 天津丹麦长白猪选育报告 227 长白猪典范选择性状的综合优化研究 228 法国皮特兰,比利时长白猪适应性及应用研究 229 美系和丹系长白猪性能对比观察 230 长白,大长和杜洛克仔猪高床网上栏饲养效果的观察 231 长太杂交一代母猪繁殖性观察 232 美系长白猪性能的观察 233 提高约克夏猪,长白猪仔猪育活率的技术措施 234 三个引进纯种猪血液生化指标的研究 235 长白母猪发情行为特征系统观察 236 皮特兰,比利时长白猪纯种肥育试验报告 237 国内饲养的瘦肉型猪良种 238 金华猪,皖浙花猪和长白猪氟烷基因检测(简报) 239 长白猪肌纤维特性研究 240 民猪,北京黑猪及长白猪背最长肌还原糖含量测定 241 长白猪新品系选育 242 长白猪性行为初步观察 243 五指山小型猪在GH位点和小卫星位点上与长白猪和枫泾猪的差异 244 通过猪毛检测丹麦长白猪氟烷基因的变异 245 长白猪,北京黑猪及东北民猪脂肪酸及氨基酸组成 246 长白猪北京黑猪及民猪肌肉组织学特性研究 247 长白猪繁殖性能统计与初步分析 248 选育中的长白猪O—Ⅲ世代后备猪整体生长发育的研究 249 长白猪血清酶活性与胴体性状关系的研究 250 长白猪胴体品质选择的研究 251 长白猪“老三系”与“丹系”肥育性能研究 252 二花脸纯繁与杂交猪繁殖性能的比较 253 肉质性状的品种及性别效应 254 枫泾猪,香猪和长白猪的DNA指纹图分析 255 关中黑猪与长白猪脂肪形成的细胞学和组织化学比较研究 256 “皮特兰”,‘比利时长白猪“与”上海白猪“杂交利用的研究 257 杂交对猪肉蛋白质品质的影响 258 用微型猪测定氨基酸消化率的生物学试验研究 259 长白仔猪采食行为的观察 260 季节和高温对集约化饲养长白猪繁殖性状的影响 261 长白猪选育研究报告 262 法国皮特兰猪,比利时长白猪的应用与推广 263 英系长白和大约克夏猪生产的性能测定 264 长白猪若干繁殖性状的通径分析 265 长白猪不同饲料配方饲料试验报告 266 杜X长大三品种杂交配套的研究 267 比利时长白猪,皮特兰猪的肌纤维超微结构和肌肉组织化学特性研究 268 皮特兰,比利时长白猪氟烷敏感检测试验 269 梨树县种猪场长白猪繁殖性能分析(I) 270 东北民猪长白猪及杂种猪肌肉氨基酸组成的研究 271 长白猪两品系及其不同杂种屠宰性能分析 273 丹系长白猪综合选择指数的研究 274 长白猪与大约克夏 杜洛克猪的杂交效果 275 埋植Anabolic对长白猪脂组织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276 法国皮特兰及比利时长白猪的杂交利用四报 277 东北民猪,长白猪和杂种生长肥育猪肉质特点 278 长白猪乳头数的遗传 279 法国皮特兰和比利时长白猪引进情况 280 长白猪暴发弓形体病的报告 281 大约克夏猪和长白猪肢蹄结实度的遗传分析 282 法国皮特兰及比利时长白猪杂交利用三报 283 怎样治疗渗出性皮炎 284 东北民猪与哈白,长白猪繁殖力比较及其杂交效果分析 285 梅山猪与长白猪染色体核型分析 286 长白猪等生长肥育猪不同营养水平肥育对比试验:Ⅰ肥育及胴体性状 287 丹麦长白猪生产性能观察测定 288 法国皮特兰,比利时长白猪杂交利用研究二报 289 皮特兰、比时时长白猪与上海白猪杂交利用研究初报 290 丹麦长白猪泌乳特性及营养利用的研究 291 东北民猪,长白猪和杂种猎生长肥育的研究:III胴体化学组成 292 东北民猪,长白猪和杂种猪生长肥育的研究:II,肌肉生长的特点

丁升艳,陈安国,杨彩梅, 薄荷的药理作用和兽用价值 饲料工业,26(22):46- 王龙生,陈安国, 维生素C和E在猪、鸡抗热应激中的研究与应用 饲料工业,26(20):38- 周杰,陈安国, 海藻多糖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饲料工业,26(18):12- 杨彩梅,徐卫丹,陈安国, 甘氨酰-L-谷氨酰胺对断奶仔猪性能和消化道吸收功能的影响 中国畜牧杂志,41(8):6- 汪善峰,杨彩梅,陈安国, 猪舍中氨的释放及其日粮调控 中国畜牧杂志,41(7):38- 周延州,周献民,陈安国, 脲酶抑制剂在家禽生产中的研究进展 中国家禽,27(14):49- 杨彩梅,陈安国, 谷氨酰胺对早期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和小肠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中国畜牧杂志,41(6):21- 陈华洁,陈安国, 浅谈高水平的氧化锌对断奶仔猪各方面的影响 饲料工业,26(9):P29- 杜勐侃,丁升艳,陈安国, 生长肥育猪的热应激生理行为变化及营养调控 江苏农业科学,(8):12-14, 代兵,陈安国, 公猪膻味的研究进展 养猪,(3):17- 洪奇华,陈安国, 富酶活性酵母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养猪,(2):7- 陈华洁,陈安国,尤佳, 肽的营养及其酶法生产的探索 饲料工业,26(4):41- 杨彩梅,陈安国, 饲粮形态对断奶仔猪生长和营养物质代谢的影响 养猪,(2):13- 周延州,陈安国, 脲酶抑制剂在单胃动物中的应用进展 广东饲料,10:10- 周延州,陈安国, 菊粉资源的开发及应用 饲料工业,26(1):49- 汪善锋,陈安国,洪奇华, 脲酶抑制剂在养猪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中国畜牧杂志,40(11):36- 汪善锋,汪海峰,陈安国, 生化黄腐酸的应用效果与作用机理 中国饲料,(22): 12- 丁升艳,陈安国,阎祥洲, 沸石净化养殖水体的研究进展 家畜生态,25 (4):183- 代兵,陈安国, 粪臭素在家畜养殖中的危害 家畜生态,25 (4):205- 许金新,陈安国, 大豆皂甙的生理功能及应用 中国饲料,(19):27- 汪善锋,陈安国,洪奇华, 脲酶抑制剂在在单胃动物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中国饲料,(19):25- 石军,杨彩梅,陈安国, 光合细菌在水产养殖业中的应用 中国饲料,(17) : 施国锋,陈安国,史济湖, 用PRRS阳性的母猪生产PRRS阴性的商品猪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6): 汪善锋,陈安国, 樟科植物浸提工艺研究 饲料工业,25 (4): 8- 洪奇华,陈安国, 共轭亚油酸对猪肌体品质的影响及作用机理 中国畜牧杂志,40(3):44- 杨华,傅衍,陈安国, 有机硒对杜大长商品猪生产性能、胴体性状、肉质的影响 中国饲料,266(6): 21- 施国锋,陈安国,史济湖, 规模猪场PRRSV的净化 四川畜牧兽医,31(3):33- 陈安国,洪奇华,吴林友, 半胱胺对生长肥育猪肌体品质的影响及其机理探讨 中国畜牧杂志,40(2):11- 汪善锋,陈安国,汪海峰, 规模化猪场粪污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家畜生态,25(1): 49- 石军,李俊婷,陈安国, 皱纹盘鲍稚鲍养殖研究进展 中国饲料,262(2) : 27- 石军,陈安国,洪奇华, 鱼类的DNA疫苗 中国兽医杂志,39(12):22- 许金新,陈安国, 低聚糖对肉鸡肠道菌群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中国动物保健,(7):11- 许金新,陈安国, 酒精提取大豆产品对鱼类养殖的影响 饲料研究,(12):40- 汪善锋,陈安国,汪海峰, 植物型除臭剂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家畜生态,24(4):58- 许金新,陈安国, 大豆皂甙的生理功能以及应用 饲料博览,(6):11- 许金新,陈安国, 饲料源活性肽研究进展 中国饲料,(20):4- 石军,陈安国,李俊婷, 微量元素硒的生理功能及应用注意事项 中国饲料,(20):14- 洪奇华,陈安国, 安全型肉质改进剂(MQI-1)对猪肉品质的影响 养猪,(5) 51- 洪奇华,陈安国, 应用干湿饲喂器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及血清指标的影响 中国畜牧杂志,39(5):31- 洪奇华,陈安国, 干湿饲喂器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家畜生态,24 (3):30- 汪善锋,陈安国,皮祖坤, 猪利用日粮纤维的研究 中国饲料, (15):17- 徐卫丹,陈安国, 断奶仔猪小肠结构和功能及其影响因素 饲料工业,24(12):16- 洪奇华,陈安国,吴林友, 半胱胺不同添加方式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养猪,(3) :22- 汪善锋,陈安国, 环腺苷酸的生理功能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中国饲料,(10):3- 洪奇华,杨彩梅,陈安国,吴林友,刘金松, 半胱胺不同添加方式对生长肥育猪胴体品质的影响 饲料研究,(5) :6- 汪善锋,陈安国, 日粮纤维在猪饲养中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 粮油食品科技 11(4):38- 李俊婷,陈安国,石军, 番茄红素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食品科学,4月专刊,129- 洪奇华,陈安国, 猪采食行为与饲喂设备的研究进展 养猪,(2):36- 汪善锋,陈安国,汪海峰, 除臭剂在动物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饲料工业,24(7):48- 汪善锋,陈安国, 白酒糟资源的开发利用途径 饲料工业,24(5):43- 石军,陈安国,李俊婷, 虾类免疫学研究进展 齐鲁渔业,20(2):4- 洪奇华,陈安国, 采食行为与饲喂方式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家畜生态,24 (1) :60 – 张云刚,陈安国, 小肠粘膜二糖酶的研究进展 饲料工业,24(3):16- 许金新,陈安国, 使鸡蛋脂质中ω-3脂肪酸富集的途径 中国家禽,25(2) :39- 石军,李俊婷,陈安国, 甘露寡糖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粮油食品科技,11(1):36- 洪奇华,陈安国, 采食行为与饲喂方式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家畜生态,24(1):60- 石 军,陈德文,陈安国, 大豆黄酮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浙江畜牧兽医,2003年增刊,74- 陈苏春,李俊婷,陈安国, 支链氨基酸的生理功能及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浙江畜牧兽医,2003年增刊,76- 李俊婷,陈安国, 仔猪的采食行为对饲养管理的影响 饲料工业,23(12):43- 洪奇华,陈安国,杨彩梅, 应用干湿饲喂器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3):18- 洪奇华,陈安国, 干湿饲喂器对猪养分消化率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养猪,(3): 5- 洪奇华,陈安国, 微生态制剂对降低鸡肉和蛋品中胆固醇含量和药残的贡献 中国家禽,24(23):33- 杨彩梅,陈安国,刘金松, 半胱胺对AA肉用仔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饲料研究,(3):5- 杨彩梅,陈安国,刘金松, 动物采食量调控的新因子——增食因子 饲料工业,23(4):12- 杨彩梅,陈安国,刘金松, 半胱胺对肉用仔鸡生长性能和内脏器官的影响 中国畜牧杂志,38(6):16- 曾新福,陈安国, 热应激下鸡的反应与抗热应激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饲料博览,(7) :11- 李俊婷,陈安国,石军, 增强仔猪免疫机能的非营养性添加剂 饲料研究,(11):22- 石军,陈安国,张云刚, L-肉碱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鱼类营养代谢中的作用 水利渔业,22(5):10- 石军,陈安国,张云刚, Vc对水产动物免疫促进作用的机理 中国饲料,(19):22- 石军,陈安国,洪奇华, 皱纹盘鲍的养殖生物学研究进展 齐鲁渔业,19(7):7- 石军,陈安国,邵明丽, 益生菌在水产养殖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粮食与饲料工业,(4) :29- 石军,陈安国, 木聚糖酶的应用研究进展 中国饲料,(4):10- 石军,孙德文,陈安国, 畜禽用DNA疫苗研究进展 甘肃畜牧兽医,32(3):34- 石军,陈安国,洪奇华, DNA疫苗在鱼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中国兽药杂志,36(5):41- 石军,陈安国,洪奇华, DNA疫苗在禽病防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中国家禽,24(4) 23- 石军,陈安国, 环保型饲料配方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饲料工业,23(1):24- 陈安国,陶朝辉,洪奇华, 螺旋藻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饲料研究,(8):9- 陈安国,陶朝辉, 生长猪自动干湿饲喂器应用效果的研究 饲料工业,22(12):35- 张云刚,陈安国, 通过日粮调控减少猪排泄物中臭气物质的产生和散发量 饲料工业,22(8):42- 曾新福,陈安国, 多不饱和脂肪酸强化蛋的研究状况 饲料工业,22(1):37- 曾新福,陈安国, 环境温度对母猪繁殖性能及仔猪生长的影响 家畜生态,22(1):40- 陈安国,洪奇华, 抗菌肽研究进展 黑龙江畜牧兽医,N 4:31- 石 军,陈安国, 木聚糖酶生产与应用研究进展 饲料工业,22(9):40- 杨华,傅衍,陈安国, 猪肉质主基因和候选基因研究进展 中国畜牧杂志,37(4):45- 杨华,傅衍,陈安国, 猪肥胖基因的研究进展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8- 曾新福,陈安国, 低胆固醇蛋的研究进展 辽宁畜牧兽医,(4):44- 石 军,陈安国, 日粮组成的环保对策 饲料博览,(12):19- 洪奇华,陈安国, 日粮营养对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进展 畜牧与兽医,32(5):39- 杨彩梅,陈安国,刘金松, 通过日粮营养调控降低畜牧业对环境的污染, 甘肃畜牧兽医,30(2):42- 陈安国,杨彩梅,洪奇华等, 酒糟酵母饲喂生长肥育猪的研究,中国饲料,(6):23- 杨彩梅,陈安国,刘金松, 日粮添加沸石对黄羽肉鸡的影响 中国家禽,22(2):10- 王晨辉,陈安国, 改善早期断奶仔猪肠道环境和免疫状态的营养手段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5):20- 杨彩梅,陈安国, 初产哺乳母猪的赖氨酸需要量 国外畜牧学饲料,(3): 陈安国,蒋兆江, 绍鸭生长期饲粮蛋白质水平对育成后产蛋性能的影响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24(6):647~ CHEN An- JIANG Zhao-jiag, Effects of dietary protein levels on nitrogen retention rate in growing Shaoxing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25(3):291~ 杨彩梅,陈安国, 沸石粉对黄羽肉鸡的饲用效果和作用机理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5(6):619~ 陈安国,罗友生,周云富, 猪用自动干湿饲喂器应用效果的研究 养猪,(3):26~ 杨彩梅,陈安国,刘金松, 硝呋烯腙在畜禽饲料中的应用效果及特点饲料工业,20(11):27~ 杨彩梅,陈安国,刘金松, 肌肉生长和禽肉品质的关系 四川畜牧兽医,26(11):22- 陈安国,杨彩梅,刘金松, 沸石对黄羽肉鸡血液生化指标及激素的影响饲料博览,11(5):6~ 陈安国,项雷生,陈小平, 沸石粉在猪饲粮中应用效果的研究 浙江畜牧兽医, 24(2):4- 陈安国,陶朝辉, 集约化猪场环境污染治理研究综述 当代畜牧,(2):3~ 陈安国,方孔君,闻尧祥, 不同能量和蛋白质水平的含沸石粉饲粮对生长猪增重效果的影响 第三届全国猪营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89~ 广州 陈安国,王晨辉,杨彩梅,洪奇华, 沸石粉在猪饲粮中应用技术研究进展 中国科协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第536页杭州 周钦良, 陈安国, 吴跃明, 刘建新, 生长期绍鸭赖氨酸和蛋氨酸需要量研究 第三届全国饲料营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第 成都 陈安国,郑忠良,苏卫琴,闻尧祥, 制粒对酶制剂饲喂效果的影响 养猪,(1) :6- 陈安国,吴小革,朱旭初,苏卫琴,闻尧祥,周立明,蔡建明, 酶制剂对仔猪增重效果的影响 饲料工业,15(12) : 陈安国,蒋兆江, 不同粗蛋白质水平对绍鸭生长期氮存留率的影响, 中国家禽, (2):25- 陈安国,蒋兆江, 不同饲粮蛋白质水平对绍鸭早期生长的影响,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18(4):69- 陈安国,何红虎,樊立勇, 不同磷源对生长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饲料工业,13(10):34- 陈安国, 蒋兆江, 绍鸭生长期典型日粮粗蛋白水平的研究 I 不同粗蛋白质水平对绍鸭生长的影响, 中国动物营养研究进展(张子仪主编), 333-337页 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天津 陈安国,高洪汉, 浙农PCS-1与正大SP5b添加剂饲喂肉猪试验 浙江畜牧兽医, 17(4):12- 陈安国,黄志川,汪思真,方惠英,张先祥,张飞龙,闻尧祥,陈利光, 浙农PMS-1肉猪矿补剂的研究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论文选编,浙江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系动物营养研究室 陈安国,黄志川,汪思真,方惠英,闻尧祥,陈利光, 浙农PCS-1肉猪分离型复合饲料添加剂的研究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论文选编,浙江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系动物营养研究室 陈安国,闻尧祥,李孝取,沈朝良, 不同能量和蛋白水平对浙农PCS-1肉猪复合添加剂饲喂效果的影响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论文选编,浙江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系动物营养研究室 陈安国,闻尧祥, 浙牧201乳猪全价料研究初报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论文选编,浙江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系动物营养研究室 陈安国, 闻尧祥, 浙农PCS-1料精与香港784料精饲喂肉猪对比试验 养猪,(4) :4- 闻尧祥,陈安国, 不同能量、蛋白水平饲喂肉猪的效果研究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6):17- 刘建新, 戴旭明, 陈安国, 徐宁迎, 吴跃明, 韩玉刚, 氨化处理提高秸秆饲料价值的研究, 鲜麦秸的处理效果 浙江畜牧兽医, 15(1):2- 刘建新, 戴旭明, 韩玉刚, 田丽琴, 陈安国, 徐宁迎, 吴跃明, 氨化处理提高秸秆饲料价值的研究, 碳铵氨化稻草饲喂湖羊的效果 浙江畜牧兽医, 15(3):2- 陈安国,闻尧祥,朱百华,方百灵, “浙农PCS-1”饲喂肉猪试验初报 浙江畜牧兽医, 11(4):10- 陈安国,黄志川,周亦飞, PMS-1矿补剂饲喂肉猪的效果 浙江畜牧兽医, 14(2):19-

什么都能在网上找的到,还要人干什么

畜牧概论论文

从事动物遗传育种、动物功能基因组学、猪生产学、畜牧概论等科研、教学、生产和技术咨询等工作。感兴趣的研究方向是:猪重要经济性状遗传学基础、猪优异新基因分离与鉴定、应用新技术开展猪新品种(系)选育等。组织执行教育部资源平台课题1项,是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猪基因组研究与改良”(2006ABC008)5名核心成员之一,国家“973”项目子课题“动物品质性状形成的分子基础”(2006CB102102 )学术骨干。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课题(30400313)、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各1项,作为骨干成员参与完成“十五” 计划“863”项目、“973”项目等多项。在Animal Genetics 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7,2006)、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12,2005)、武汉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5,2006)。已培养硕士研究生9人,在读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8人。

噢还没上学就要知道这么多东西啊。。。不过你运气碰到我了,虽然我不是农大动医毕业,不过我有很多朋友在那读动医呵呵。下面都是我知道的。大一进来都是东校区的,动医的大二就会搬到西校区,总体上来讲东校区比较活泼,地段也不错,学院路上,该享受的享受,因为你们只能在这边呆一年。不过如果要想在专业上有所成就大一的学习也是相当重要的,因为大学的绩点一直是累计算的:)西校区的地段就不大好了,比圆明园还远一些。。。西校区的气氛比较严谨呵呵,学术味重,这也就是为什么后来把你们全送去西区了。。。。其实是开玩笑,那是因为动医学院总部在西校区呵呵,新的动医楼已经封顶了,到后年差不多正好是你们第一批用呵呵。还有,动医要5年噢,想清楚了自己是否真的要在走这条路。。。住宿都差不多的,东西区差别不大,都是6个人一个寝,上面床下面桌子那种。动物医学是比较专的专业,应该是进来不久就会接触很多医学和解剖等专业课,关于课程和教材的详细信息,有待我去向我的朋友讨教了再了和你讲呵呵。打了好多字,不过还是不累,因为我刚从这毕业呵呵,还有很深的感情噢。

什么都能在网上找的到,还要人干什么

畜牧学概论的作业么 我也找这个呢。。

畜牧学论文8000

什么都能在网上找的到,还要人干什么

畜牧学概论的作业么 我也找这个呢。。

畜牧养殖论文

兔兔的食物兔子和人一起生活,也会像猫、狗一样,对人吃的各种食物感兴趣。有些养兔的人以为疼爱它,也给它们喂一些不适合兔子吃的食物,比如冰激凌、炒面、拉面、点心、烤肉、牛肉饼等。* 当然,并不是说兔子吃了这些东西马上就会死,它原本是再山上觅食青草和野菜的草食动物,要是不小心吃了炒面,那么炒面里人觉得好吃的调味品,如各种沙司、辛辣调料等对它来说就太刺激了。* 应该注意的食物玉米和花生如果不新鲜,容易产生一种黄曲霉的有毒物质,所以只能喂给它新鲜的。另外马铃薯的芽含有毒素,应特别小心。* 不能喂食的食物刺激性强的蔬菜不宜喂兔子,如洋葱、韭菜、大蒜等。此外,巧克力容易引起食物中毒,因此应该绝对避免喂食。(1)带露水的草不喂;(2)腐烂变质的饲料和饲草不喂;(3)带泥土的草和料不喂;(4)带虫卵和被粪便污染的饲料和草不喂;(5)有异味的饲料不喂;(6)有毒的草不喂;(7)带有农药的草和料不喂;(8)被化学药剂污染的草和料不喂;(9)冰冻的饲料不喂;(10)水洗后和雨后的饲料不能马上喂饮水对兔仔的重要性水是家兔赖以生存的重要因素,家兔体内所含的水约占其体重的70%。水是消化吸收的介质,家兔体内各种消化液均含有水分,水在胃肠道内可刺激胃液分泌,稀释肠液,使消化的营养物质易于吸收;水参与细胞内、外的化学作用,促进新陈代谢;水是调节体温的重要物质,炎热时,通过出汗,利用水分的蒸发消耗热能,降低体温;水作为关节、肌肉和体腔的润滑剂,对组织器官具有保护作用。饮水是家兔体内水的主要来源。据报道,家兔每千克活重需水12~16克/日。家兔越小,需水越多。气温15~25℃时,家兔每日饮水量为:活重0.5千克时100毫升,3千克时330毫升,4千克时400毫升;哺乳40~50日龄幼兔的母兔2.0~2.5 升。家兔的饮水量一般为采食干草量的0~5倍,夏季约为4倍;哺乳母兔与幼兔饮水更多。各类饲料中均含有水,如青饲料含水量为70%~95%,谷实类10%~14%,饼粕类10%,粗饲料12%~20%,这部分水也是家兔体内水的重要来源。水是家兔维持生命绝对不可缺少的物质。饥饿时,家兔可消耗体内的糖元、脂肪和蛋白质等来维持生命,甚至失去体重的40%仍可维持生命。但家兔体内损失5%的水,就会出现严重的干渴现象,食欲丧失,消化能力减弱,抗病力下降。损失10%的水时,就会引起严重的代谢紊乱,生理过程遭到破坏。由于缺水引起的代谢紊乱可使家兔健康受损,且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仔兔生长发育迟缓,增重缓慢,母兔泌乳量降低,兔毛生长速度下降等。当家兔体内损失20%的水时,即可引起死亡。家兔具有根据自身需要调节饮水量的能力,因此,应保证家兔自由饮水。有人认为兔子喝水多了易发生腹泻,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但供水时应保证水的卫生,符合饮用水标准和保持适宜的温度。

去这里 搜索有很多附件 对你有帮助

域外畜牧科技的引进及其本土化,是域外引进的畜牧良种、畜牧技术等适应中国的生存环境,并且融入到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价值体系当中,逐渐形成有别于原生地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新品种的过程。具体的畜牧良种方面,从自古的“六畜”、“奇畜”到今天的畜牧业发展都曾受到域外因素的影响。畜牧动物如此,畜牧植物也有引进及本土化的历程,以苜蓿为代表的牧草就在引入中国后发生了较大的功能性改造。中国的畜牧业发展史也是在借鉴外族经验与教训的同时才能不断创造辉煌。此外,畜禽饲养技术、畜牧兽医技术的不断成熟也掺杂着域外的因素,而域外引进的畜牧良种在提高了畜牧业地位的同时也促进了畜牧制度的完善与发展。因此研究域外畜牧科技的引进及其本土化意义十分重大。本文以域外畜牧科技的引进及其本土化为研究对象,对历史时期域外引进的主要畜牧动物、植物及畜牧技术进行系统梳理,并对其本土化的主要形式、影响因素及最后所带来的影响进行了论证分析。论文整体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的依据、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章论述域外畜牧科技的引进及其本土化的相关概念界定及对本土化理论的把握,对“域外”、“引种”、驯化与驯养之间的关系等进行了阐释。第三章主要是对畜牧良种的引进和本土化梳理,具体从劳役牲畜及畜牧植物-苜蓿两个方面分析其引进历程及本土化。第四章主要分析域外畜牧技术的引进、畜牧良种的引进对畜牧制度的发展发挥的作用。第五章论证域外畜牧科技引进及本土的形式与影响因素。第六章在分析域外畜牧科技引进与本土化过程中总结了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一一进行了阐述,也由此为着力点,从更宽泛的角度和更深入的挖掘文章的写作意义,以求切实能对域外畜牧科技的引进及其本土化有所研究创新。最后为结语部分,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同时做一些历史角度的思考,以期能对现实有所启发,也是完善了篇章的逻辑结构,是为本文的收尾。  [1] 夏学禹 论中国农耕文化的价值及传承途径[J] 古今农业 2010(03)  [2] 余达忠 农耕社会与原生态文化的特征[J] 农业考古 2010(04)  [3] 汪慧玲,张文婷 汉唐西北农牧分界线变迁原因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0(06)  [4] 齐秀华 游牧经济的生产力构成及其基本内涵[J] 理论研究 2009(06)  [5] 罗志田 与时偕行的中国农耕文化[J] 中华文化论坛 2009(S2)  [6] 程芳 浅论汉武帝“富国强兵”战略与抗击匈奴的胜利[J] 黑龙江史志 2009(19)  [7] 王静 魏晋南北朝的移民与饮食文化交流[J]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4)  [8] 樊志民 农业进程中的“拿来主义”[J] 生命世界 2008(07)  [9] 吴伊娜 对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一些认识[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8(04)  [10] 额尔敦扎布 游牧经济的合理内核——人与自然的和谐[J] 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 2007(01)

可以写一些我国农业畜牧业类的文章,比如写国内畜牧业的发展中所遇到的困难和解决的办法等。摘要:畜牧业作为我国农业四大基础性支柱产业之一,对我国农村经济乃至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影响深远。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畜牧业实现了量和质的双重飞跃,正朝着现代化和可持续方向稳步发展。本文将利用产值、比例、增速等多项指标从时间横纵向相结合的角度深入分析对比我国整体及内部各行政区域的畜牧业发展情况和问题,并利用灰色模型GM(1,1)对未来3年我国的畜牧业产值进行预测和分析,指出当前我国畜牧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实现我国现代化畜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有一定指导意义。

畜牧毕业论文

畜牧兽医专业的毕业论文写作一般都是有规律的,你可以多参考一下以前的毕业论文,因为学校不一样,可能要求也不一样,一般写毕业论文前有开题报告之类的,此外,一般的毕业论文是要求有实验数据的,所以你要做好这方面的准备,最好是写一种疾病,写些最近的研究报告,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验数据提出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案。参考文献一般15篇以上。最好配以表格和图片,更具有说服力。一定要自己写,不可抄袭,否则,论文答辩一关也是很难过的。仅作参考

通过对北京相关机构的调查确定,栀子、白术、牛膝均为临床常用中药。《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收载其饮片包括栀子、炒栀子、焦栀子、白术、炒白术、焦白术、牛膝及酒牛膝。其中定性分析方面多采用薄层色谱鉴别,定量方面多采用色谱法测定部分指标成分的含量。然而,中药具有化学成分复杂,炮制方法多变的作用特点,对于中药而言,这种质量控制模式存在缺陷。基于此现状,本文以这九种药材饮片为研究对象,在现有的质量标准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以期完善和提高质量标准的控制水平。C18反相薄层色谱定性鉴别的研究首次采用C18反相薄层色谱代替传统的硅胶薄层色谱,对栀子、白术、牛膝等九种饮片进行定性鉴别的研究。相较于原有质量标准中的定性鉴别,本研究中白术及其炮制品的C18反相薄层色谱定性鉴别法,可以得到更为丰富的信息,提高鉴别的准确性;而各药材饮片的前处理方法更为简便,展开剂更为简单,安全;同时C18反相薄层色谱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所反映信息一致,可用于药材的高通量、快速检测。指纹图谱的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栀子、白术、牛膝等九种饮片的指纹图谱。栀子饮片及炒栀子的指纹图谱中标定了9个特征峰,焦栀子的指纹图谱中标定了5个特征峰,10批不同厂家的栀子饮片相似度在95以上,10批不同厂家的炒栀子饮片相似度在90以上,9批不同厂家的焦栀子饮片相似度仅在70以上;白术、麸炒白术、土炒白术及焦白术指纹图谱中标定了10个特征峰,不同厂家的白术饮片,麸炒白术,土炒白术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在95以上,10批不同厂家的焦白术相似度在70以上;牛膝、酒牛膝指纹图谱中标定了14个特征峰,不同厂家的白术饮片,13批不同厂家牛膝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在90以上,5批不同厂家酒牛膝相似度在70以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对各饮片指纹图谱中的特征峰进行了指认。栀子、炒栀子、焦栀子指纹图谱中的8个特征峰得到了初步指认;白术、麸炒白术、土炒白术及焦白术指纹图谱中共指认了6个特征峰;牛膝、酒牛膝指纹图谱中的7个特征峰得到了初步的指认;通过对各饮片指纹图谱中特征峰的初步指认,能够得到各饮片更加完整的化学成分信息。多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栀子、炒栀子及焦栀子中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京尼平龙胆二糖苷,栀子苷)和二萜色素类化合物(西红花苷Ⅰ)的含量测定方法;建立了白术、麸炒白术、土炒白术及焦白术中内酯类化合物(白术内酯Ⅰ、Ⅱ、Ⅲ)和挥发油类化合物(苍术酮)的含量测定方法;建立了牛膝及酒牛膝中植物甾酮类化合物(p-蜕皮甾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所建立的九种饮片的含量测定方法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RSD均小于2%,准确度范围为95%~105%,方法学均符合规定,证明所建立方法准确,可靠,可作为九种饮片的质量控制方法。水煎液的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栀子、白术、牛膝等9味饮片水煎液的多指标含量测定方法。分别测定了栀子、炒栀子及焦栀子水煎液中京尼平龙胆二糖苷,栀子苷,西红花苷Ⅰ的含量;白术、麸炒白术、土炒白术及焦白术水煎液中白术内酯Ⅰ、Ⅱ、Ⅲ及苍术酮的含量;牛膝及酒牛膝水煎液中p-蜕皮甾酮的含量,并与上述含量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有机试剂提取液及水煎液中各类成份的含量均有较大差异,且具有一定变化规律。

去这里 搜索有很多附件 对你有帮助

畜牧方面你这个是哪个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