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垃圾sci杂志
sci四区是不是很垃圾
在SCI期刊分区中,四区的刊物相对容易投稿,但这并不代表四区的刊物就差。相对于一、二、三区而言,四区的刊物要弱一些
可以说,只要是SCI期刊论文,发表了就能发挥一定作用,至于四区SCI期刊,虽说四区相对于一二三区期刊要弱一些,但毕竟是SCI期刊,比国内的普通期刊乃至核心期刊,所以,四区SCI不是很差的。
在SCI期刊分区中,四区的刊物相对容易投稿,但这并不代表四区的刊物就差
SCI四区,相当于国内的北核吧。质量好的相当于国内质量比较高的北核,质量差的相当于国内质量比较差一些的北核。大体是这个样子,我说的是大体。主要是SCI不歧视学历,职称,不像国内的核心要求本科单位,要求副教授职称,要求有课题基金这么多门槛。如果你着急发表可以去淘淘论文网看下,那边可以帮忙快速发表SCI,不过只有理工科方面的。
法学四大垃圾期刊
一般认为最具有影响力的是《法学研究》、《中国法学》和《中国社会科学》
我国比较权威的法学期刊有:《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中国社会科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并主办的综合性社会科学期刊,1980年1月创刊,系月刊。主要发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最新和最重要的学术研究成果。创刊以来,《中国社会科学》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关注重大现实问题;坚持刊物的学术性,追求学术创新和学术规范。中国法学杂志社是中国法学会直属的负责编辑出版发行法学期刊的学术机构。中国法学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团体,是中国法学界、法律界的全国性群众团体和学术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法学工作者、法律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力量。中国法学杂志社目前主要负责编辑出版发行《中国法学》,并与上海市法学会合作创办了连续性的法学学术理论书刊--《东方法学》。《法学研究》坚持学术性、理论性的办刊宗旨,坚持精品意识,实行"双百方针",重视基本理论的研究,致力于反映我国法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最高学术水平,建立、完善和更新我国法学各学科的理论体系。提倡研究方法的创新,鼓励实证研究,扶持弱势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培养和扶持年轻作者,开展学术批评,倡导学术规范。
有一本就叫法学的
政治法律类的刊物应该就可以,像鸣网上的《法制与经济》《建设者》《人民论坛》《源流》《法制与社会》《南开管理评论》等等,呵呵,不能白回答,要加分哦!!
读者杂志垃圾
因为给杂志写文章的人都变成网络段子手了
我和你有同感。像《读者》《意林》这类的杂志我也看了很多,有一段时间甚至很迷恋,以为找到了精神食粮,但慢慢的就像你所说这又有什么用呢!它帮不了我们学习,工作。有时候人生的道理是要自己通过生活得出的,光靠书上的几个故事,几篇文章是没有用的!如果要说娱乐,还不如买本漫画看看更有意思!所以早就不买着看了,借着看还过的去!
自己的品味应该自己来判断
人各有各的观点,只要对你有好处还是可以看的。
参花杂志垃圾
《参花》杂志是全国知名的老牌大众文艺期刊,是国家文化类重点期刊,创刊于1957年,隶属吉林省群众艺术馆。当时刊名为《说演弹唱》,1981年更名为《参花》。迄今为止,总发行期数700余期,总发行数量为2亿册。【主管单位】吉林省文化厅【主办单位】吉林省群众艺术馆
参花杂志是全国发行的正规杂志。主要是大众文艺类期刊,全是比较老牌的杂志了。1957年创刊,1981年改名为《参花》。这个杂志是半月刊,也就是一个月出两次,上半月基本是文学居多。下半月是理论居多,可以根据自己情况选择。这个期刊属于省级,吉林省文化厅的期刊。
所有收费的杂志都不是真的,务必小心上当。
塑料垃圾论文
限塑令”实施后塑料袋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 塑料袋在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长久的危害。由于塑料不易被分解,塑料垃圾如不加以回收,将在环境中变成污染物永久存在并不断累积,会对环境造成极大危害。而塑料购物已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 针对超市是人们购物的主要场所,也是塑料袋大量使用的场所,我们利用课余时间在佳美家超市进行调查。调查采取实际考察的方式,在超市收银台后观察人们的购物习惯并列表统计。观察了目光可及的三个收银台状况,在下午7:15~7:35这20分钟内:共有57个人付款,其中男性25人,女性32人,其中用塑料袋的有19人,占总数的3%。而使用塑料袋的19人中男性11人,女性8人,占各自性别总数的44%和25%,占总数的3%和14%。而买环保袋的一共有22人,占总数的6%,其中,男性占人,女性占14人,占各自性别总数的32%和75%,占总数的14%和6%。其中自带环保袋或塑料袋的有10人,占总数的5%,其中男性2人,女性8人,占各自性别总数的8%和25%,占总数的5%和14%。不用的有6人,占总数的6%,其中男性4人,女性2人,占各自性别总数的16%和25%,占总数的7%和5%。 由此可见,国家“限塑令”推出后,“限塑令”实施初期,市场阻力不大,但仍然需要一个适应期。在超市和商场由于国家法律实施的强制性,限塑都顺利地推行了,也受到了多数市民的欢迎。 在这次调查中发现: 一、“限塑令”的目的 塑料袋回收价值较低,在使用过程中除了散落在城市街道、旅游区、水体中、公路和铁路两侧造成“视觉污染”污染外,它还存在着潜在的危害。塑料结构稳定,不易被天然微生物菌降解,在自然环境中长期不分离。国家自2008年6月1日起实行“限塑令”,是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市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最终达到减少连卷塑料袋等各种塑料袋使用的目的,以遏制其对环境的危害。 二、“限塑令”的意义 塑料袋实实在在地危害着环境,被丢弃的塑料袋不仅有碍观瞻,还会导致野生动物和家畜的死亡,以及堵塞城市下水管道等。对超薄塑料袋实施禁令、鼓励使用塑料袋替代产品和鼓励回收利用等措施将可加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出售塑料袋所得可用于支持市政回收项目,还可用于降低环保产业劳动力成本,包括废品回收业和使用天然纤维制造塑料袋替代产品的行业都将受益。 三、环保袋的好处 使用环保袋有很多好处有很多,使用环保袋,即减少塑料袋的使用可以大大减少白色污 染;而且环保袋的使用寿命比塑料袋长,最重要的是环保袋可以循环使用。相比塑料袋使用寿命短而且不易被降解,环保袋好处多多。 四、购买塑料袋的原因 超市有偿提供的塑料袋价格在1~3元之间,环保袋的价格则在3~5元之间。一次购物,人们所需用塑料袋的个数在2~5个之间,用环保袋一般是一个就够了,少数买的多的顾客,需要2~3个。由于“限塑令”实施不久,人们购物还未养成自带的习惯,如果去购物时没有自带环保袋或塑料袋,使用塑料袋的价格在1元左右,而再购买一个环保袋需要花3~5元。这是少数人依旧使用塑料袋的主要原因,因为忘了带而买环保袋,反而提高了购物成本。而且环保袋不方便对购买的商品进行分类,往往是把所有商品都混杂的放在一起,如果购买的商品较多,很容易造成一些商品的变形。 以前塑料袋不流行的时候,人们习惯于用篮子、布袋购物,也没觉得不方便。但也要确实认识到以前商品的种类不如现在的繁多,人们的购物需求不同。现在的人,往往习惯于把几天内所需的商品一次性买齐,所以环保袋的设计上也需要改善,并不是越大越好。 五、环保意识的强化 相较于“限塑令”实施之前,超市中人手塑料袋的情况,现在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从我们调查的情况来看,57个被调查者中有38个使用自带的购物袋,即,使用一次性塑料袋的消费者群体至少下降了6成。有些没有携带环保购物袋的市民在购买小件物品或少量物品时,也都已经不再用塑料袋盛装,他们会选择手捧,或怀抱的方式 从这些现象来看,人们已经意识到塑料袋带来的危害,虽然长久以来的习惯不能一下子改变,但是会有意识的去减少使用塑料袋改用环保袋就已是一个好的开始,我们有理由相信塑料袋会渐渐退出人们的视线,也会有更好的代替品出现。 六、“限塑令”施行中的阻力 和超市严格执行“限塑令”相比,菜场执行情况要差得多。根据一则新闻报道,记者在一家农贸市场问一名摊贩:“今天不是不让送免费塑料袋了吗?”该摊贩回答:“我这是方便老百姓啊,不给塑料袋他怎么买菜呢?” 一名菜场经营人员说,每个塑料袋两毛钱,但为了这两毛钱
所谓“白色污染”,是人们对塑料垃圾污染环境的一种形象称谓。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由于随意乱丢乱扔,难于降解处理,以致造成城市环境严重污染的现象。白色污染主要是由于一些塑料制品、橡胶、涂料、纤维、黏合剂等。白色污染 - 历史早在四十年前,人们就发现聚氯乙烯塑料中残留有氯乙烯单体。当人们接触氯乙烯后,就会出现手腕、手指浮肿,皮肤硬化等症状,还可能出现脾肿大、肝损伤等症。在我国,我们用的超薄塑料袋几乎都来自废塑料的再利用,是由小企业或家庭作坊生产的。这些生产厂所用原料是废弃塑料桶、盆、一次性针筒等。我国目前使用的塑料制品的降解时间,通常至少需要200年。若被填埋,将直接占用土地,且1000年内难以降解,农田里的废农膜、塑料袋长期残留在田中,会影响农作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抑制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农作物的减产。若牲畜吃了塑料膜,会引起牲畜的消化道疾病,甚至死亡。填埋作业仍是我国处理城市垃圾的一个主要方法。由于塑料膜密度小、体积大,它能很快填满场地,降低填埋场地处理垃圾的能力;而且,填埋后的场地由于地基松软,垃圾中的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很容易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危及周围环境。 若把废塑料直接进行焚烧处理,将给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塑料焚烧时,不但产生大量黑烟,而且会产生二恶英——迄今为止毒性最大的一类物质。二恶英进入土壤中,至少需15个月才能逐渐分解,它会危害植物及农作物;二恶英对动物的肝脏及脑有严重的损害作用。焚烧垃圾排放出的二恶英对环境的污染,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一个极敏感的问题。 白色污染 - 现状塑料制品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具有质轻、防水、耐用、生产技术成熟、成本低的优点,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且呈逐年增长趋势。塑料包装材料在世界市场中的增长率高于其它包装材料,1990-1995年塑料包装材料的年平均增长率为9%。 我国是世界上十大塑料制品生产和消费国之一。1995年,我国塑料产量为519万吨,进日塑料近600万吨,当年全国塑料消费总量约1100万吨,其中包装用塑料达211万吨。包装用塑料的大部分以废旧薄膜、塑料袋和泡沫塑料餐具的形式,被丢弃在环境中。这些废旧塑料包装物散落在市区、风景旅游区、水体、道路两侧,不仅影响景观,造成“视觉污染”,而且因其难以降解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危害。 据调查,北京市生活垃圾的3%为废旧塑料包装物,每年总量约为14万吨;上海市生活垃圾的7%为废旧塑料包装物,每年总量约为19万吨。天津市每年废旧塑料包装物也超过10万吨。北京市每年废弃在环境中的塑料袋约23亿个,一次性塑料餐具约2亿个,废农膜约675万平方米。人们对此戏称为“城郊一片白茫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