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论文百科> 正文

发表机电论文

发布时间:2023-12-10 06:40:48

机电论文发表

比较好解决,直接搜《机电专业工程师发表论文期刊》有很多内容是可以解决你的问题的。至于好,级别越高越好,但是也要根据你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

虚拟经纱张力测试仪技术 前言   虚拟仪器技术是测试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两门学科最新技术的结晶,融合了测试理论、仪器原理和技术、计算机接口技术、高速总线技术以及图形软件编程技术于一体。   虚拟仪器是由计算机硬件资源和用于数字分析与处理、过程通讯以及图形界面的软件组成的测控系统,它把仪器生产厂家定义仪器功能的方式转变为由用户自己定义仪器功能,也就是说传统测试中使用厂家生产的仪器,仪器的性能及功能在出厂时已被厂家定义,用户只能根据自己的要求和需要选择和使用;而虚拟仪器是在一定的硬件基础上,用户可根据测试的需求,编写软件定义自己的仪器功能。同样的硬件配置可开发出不同的仪器,例如在仪器面板上显示采集信号在时域的波形,那么该仪器为虚拟示波器;如果在程序中对采集信号进行FFT变换,那么该仪器就是虚拟频谱分析仪。笔者则用LabWindows/CVI来开发虚拟经纱张力测试仪,用来测试织机在工作时经纱张力的变化情况。 1 经纱张力传感器   织机在织造过程中,经纱动态张力对织造的,顺利进行有着很大的影响,张力过大,易引起断头,影响织造效率;张力不足易造成梭口不清,形成三跳疵点,使布面及纹路不够清晰。当经纱穿过轴时,经纱对两侧传力杆有压力,通过传力杆将压力传给弹性梁,使之产生应变,利用应变片将其应变转化为电阻的变化,然后再通过转化电路将电阻的变化转化为电压的变化,测量出电压值,根据传感器的标定就可求出相应的经纱张力。 2 虚拟经纱张力测试仪系统 2.1 系统结构   虚拟经纱张力测试仪的测试系统由传感器、数据采集卡、接口总线、硬件驱动程序和开发的测试软件构成,数据采集卡采用6024E,LabWindows/CVI平台开发测试软件,在Windows98操作系统下运行。 2 信号采集   由于要测出经纱张力与主轴转角的关系,所以用了3个传感器。传感器1是经纱张力传感器,把经纱张力物理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传感器2是光电脉冲传感器,用来测量主轴转角;传感器3是霍尔传感器,将霍尔电压作为测量触发信号。各个传感器输出的信号都要经过一个信号调理电路对信号进行处理(如滤波、放大等),从混合信号中取出待测的有用信号,送人数据采集卡,并要适合数据采集卡的电压范围,通过总线结构送进计算机进行处理。   数据采集借助软件来控制整个DAQ系统,包括采集原始数据、分析数据等,调理后的信号经多路开关在软件设定采样率的控制下,巡回采集并放大,再经采样与保持及A/D转换器单元被量化成数字信号,成为计算机可以处理的信号,由虚拟仪器软件对测试信号进行计算、分析、显示,并储存结果。 3 虚拟经纱张力测试仪的设计 3.1 经纱张力测试仪的面板结构   虚拟经纱张力测试仪的面板右边的七个文本框输入内容,是用户根据实际测量的需求以及与采集卡的连接通道在开始测试前设定的。测量时,打开测试仪器开关,仪器就可以工作;按下采集数据,稍等几秒,面板上就会显示出经纱张力的波形图。保存数据就是对测量的原始数据、信号处理后的数据以及需要提供给用户的数据存取;读数据是读取事先已经测量的数据,然后在仪器面板上绘出曲线,这有利于事后分析;关闭仪器则退出测试状态。 3.2 虚拟经纱张力测试仪的软件   面板上的数据采集、关闭仪器、保存数据等命令按钮通过回调函数来实现各自的功能,整个源代码中数据采集的回调函数caiji是程序的关键。 4 虚拟经纱张力测试仪的应用   用所设计的虚拟经纱张力测试仪系统对YC—425型喷气织机测试,织机主轴每转一转,经纱张力周期变化一次,在0°附近,经纱张力最大,有利于打纬,最小张力出现在280°附近。在理论上来讲,下一个最大值出现在开口满开的位置,且一般只有两个峰值,在曲线上除了打纬点外,还有两个峰值,这说明在后梁装有张力缓解机构。最小张力也就是经纱的上机张力曲线的重复性不很好,说明织机工作状况不够稳定。 5 结束语   虚拟仪器是今后仪器仪表、测试控制研究与发展的方向,用NI公司的LabWindows/CVI作为软件开发平台,比常用的面向对象软件编程难度大大降低,使得软件开发效率高,界面友好,功能强大,且扩展性好,对采集到的数据可用于高级分析库进行信号处理,也可以为了使所得测试曲线符合实际情况,进行拟合处理。总之,虚拟仪器有强大的功能,它强调“软件就是仪器”,用软件代替硬件,易开发、易调试,可有效节约资金。

有本电气工程 你看行不行吧

中 可论 ① 期刊网站 去看管理 看系统

电力机车论文发表

交通技术,直接找这些期刊的官网~咨询编辑如何投稿就可以了

论文写的好、有创新就可以发表

摘要 SS4B电力机车通信板主要有两个功能:其一是监控两个LCU之间的通信并记录下通信数据;其二是按计算机的指令,将对应数据发送给计算机。为了完成这个功能设计,本次毕业设计主要应用了W77E58和1480b芯片完成整个设计。 本论文主要阐述了通信板中主控芯片W77E58的应用原理,研究了芯片各个管脚功能特性,其中还对芯片的各个特殊寄存器进行了说明。为了完成通信板的通信功能,论文还详细说明了W77E58的两个串口。在说明通信板的通信原理过程中,论文还详细介绍了RS485相关的知识,引导出了1480b芯片的介绍和研究,熟悉和了解了1480b芯片的各个管脚的功能和特性,同时阐述了芯片的使用方法和应用原理。最后,针对整个设计的软件编程过程论文对整个软件设计流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同时也阐述了利用单片机和汇编语言设计完成通信板通信功能的过程。 本文实现了通信技术的一个应用模型-SS4B电力机车通信板,在此之上,较全面地论述了RS485通信借口标准,充分说明了对于W77E58和1480b芯片的应用过程。 关键词 通信板 RS485 W77E58 1480b 通信 单片机 目录 摘要1 ABSTRACT 1 第一章 绪论 2 1.1 SS4B电力机车简要介绍 2 1.2 SS4B电力机车通信板应用环境 3 1.3 使用RS485接口标准的背景以及相关理论 3 1.3.1 区别RS232和RS485 3 1.4 主控芯片W77E58的基本应用前景 4 第二章 SS4B电力机车通信板开发过程中采用的相关协议 5 2.1电力机车与LCU通信协议描述 5 2.2、RS485接口的设计和实现过程 6 2.2.1 RS485接口的描述 6 2.2.2 RS485接口控制过程 7 2.2.3 RS485通信的基本情况 8 3 RS232转换成RS485的过程阐述 8 2.3.1转换电路设计 8 2.4 RS485通信的可靠性设计 11 2.4.1 电路基本原理 11 2.4.2 RS-485的DE控制端设计 11 2.4.3 避免总线冲突的设计 12 2.4.4 RS-485输出电路部分的设计 12 2.5软件编程 13 第三章 通信板设计相关开发平台研究 15 3. 1基于硬件开发平台的介绍 15 3.1.1 基于WINDOWS平台的开发 15 3.1 .2 外部处理器(单片机)的开发 15 3.1 .3 PROTEL 99SE的介绍 15 第四章 通信板硬件设计方案及研究分析 17 4.1研究总体设计思路 17 4.2关于W77E58的研究和分析 17 4.2.1概述 17 4.2.2管脚功能分析以及芯片管脚图 17 4.2.3相关功能分析 21 4.2.5 W77E58的应用原理和使用方法 24 4.3 关于1480b芯片的研究 25 4.3.1 1480b的简要介绍 25 4.3.2 1480b的管脚分布以及管脚功能分析 25 4.3.3 1480b的功能特点 26 4.3.4 MAX1480B芯片的应用范围 27 4.3.5 MAX1480B应用原理和使用方法 27 4.4 根据设计思路,应用各芯片功能设计具体硬件电路图 27 第五章 通信板软件开发过程分析 29 1 总体体设计开发思路 29 2 对W77E58串口0通信编程的描述 29 3 对W77E58串口1通信编程的描述 31 结束语 34 参考文献 35

这个价格要很据你的 讠仑 文的要求来定的,要发表什么期刊,字数有什么要求,什么方面的都是有关系的。前排我同学在我这发,价格方面是根据你的文章来定。

微特电机论文发表时间

[1] 基于模糊自整定PI控制的SSSC潮流控制器研究。电工技术学报,2004,19(7):65-69[4] 基于固定环宽的矩阵变换器的滞环电流控制策略的研究。湖南大学学报,2003,30(5):40-43[5] 一类非线性系统的模糊自适应控制器设计。湖南大学学报,2004,31(6):41-45[6] 基于SCADA系统的变电站电压无功综合控制。测控技术,2003,21(5):57-59[7] 基于模糊理论的变电站电压无功综合控制。湖南大学学报,2001,28(5):51-55[8] 基于矢量控制的PWM整流器SIMULINK建模与仿真。电气传动自动化,2004,26(1):18-20[9] 基于DSP的全数字交流位置伺服控制系统。微电机,2003,36(6):23- 24[10] 基于DSP的三相PWM整流器电压空间矢量控制的研究。广东输电与变电技术,2004,2:15-19[11] 基于P-N结反向恢复过程的吸收过程的仿真设计。机车电传动,2003,6:27-30[12] 矩阵变换器的控制策略。电气传动自动化,2002,23(2):37-39[13] 基于PROFIBUS 现场总线技术的车间级监控与管理系统制造业自动化。2004,26(4):58-61[14] 基于PLC的上位计算机在电线电缆生产线中的应用。机电一体化,2004,2:73-75[15] 基于嵌入式技术的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计算技术与自动化, 2004,23(2):28-30[16] 基于CAN总线的HEV数据采集显示器的设计实现。微机发展 2003,13(7):73-74[17] 益阳电厂辅控网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测控技术,2001,20(4):32-33[18]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控制算法的SSSC潮流控制器设计。广东输电与变电技术,2004,(1):20-24[19] 一种新型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机电工程,2007,24(4):30-32[20] 可控串补自适应模糊阻尼控制策略研究。电力自动化设备2006,26(10):13-16[21] 独立运行风电系统的电能质量优化。农村电气化,2006(8):50-52[22] TCSC非线性自校正控制策略的研究。湖南大学学报,2006,33(5):73-77[23] 永磁电机直接驱动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控制技术。自动化博览,2006(2):72-74[24] 采用图形控制组态的多回路PID调节器设计。工业控制计算机,2005(12):64-66[25] 矩阵变换器在统一潮流控制器中的应用。电气应用,2005,24(11):35-37[26] 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器的直流无刷电动机控制。微特电机,2005,33(11):[27] 两相步进电动机细分方法研究。微电机,2007,40(9):69-71[28] 基于MSP430F149的高精度位置控制系统。机械与电子,2007(5):79-80[29] 基于FPGA的FUZZY-PID温度控制器的设计与应用。仪表技术,2007(5):48-50[30] 基于DSP的电参数测量系统。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7,2007(1):53-54

1、蔡慧, 赵荣祥, 汪世平 倍频式IGBTHFIH电源补偿电容值的选取[J] 电力电子技术, 2006, 40(2), 80-2、Yang Huan, Zhao Rongxiang, Tang Q Study on inverter-fed three-pole active magnetic bearing[C] Applied Power Electronics Conference and Exposition, APEC 3、钱昊, 赵荣祥 基于磁放大器的无接触充电电路研制[J] 机电工程, 2006, 23(3): 20-4、吴茂钢, 赵荣祥, 汤新舟 空间矢量PWM逆变器死区效应分析与补偿方法[J]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6, 40(3): 469-5、叶忻泉, 赵荣祥, 吴茂钢 塑壳断路器触头分断速度定量计算方法的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 2006, 40(3): 448-6、钱昊, 赵荣祥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J] 农机化研究, 2006(2): 90-7、蔡慧, 赵荣祥, 陈辉明, 汪世平 倍频式IGBT高频感应加热电源的研究[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6, 26(2): 154-8、蔡慧, 赵荣祥, 吴靖 基于SPI接口的DSP点对点通讯[J] 农机化研究, 2006(1): 215-9、牛洪海, 赵荣祥, 吴茂钢 基于模糊PI参数自整定的永磁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J] 电气应用, 2005, 24(12): 79-10、陈潼, 赵荣祥 分布式发电用单相中小功率并网逆变器的研制[J] 电源技术应用, 2005, 8(11): 22-11、钱昊, 赵荣祥 基于插值FFT算法的间谐波分析[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5, 25(21): 87-12、方栋良, 赵荣祥, 吴茂刚 模糊单神经元PI复合调节的永磁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J] 机电工程, 2005, 22(10): 5-13、程方斌, 赵荣祥, 蔡慧, 翁力 一种新颖的永磁同步电动机起动策略的研究[J] 电气传动, 2005, 35(9): 10-12, 14、钱昊, 赵荣祥 倍频式IGBT高频感应加热电源负载短路的保护[J] 电源技术应用, 2005, 8(8): 54-56, 15、吴茂钢, 赵荣祥, 汤新舟 矢量控制永磁同步电动机低速轻载运行研究[J] 电工技术学报, 2005, 20(7): 87-16、钱昊, 倪承波, 赵荣祥 电力系统中非同步采样误差的研究[J] 能源工程, 2005(3): 8-17、汤新舟, 赵荣祥, 吴茂钢 矢量控制永磁同步电机的死区补偿分析[J] 中小型电机, 2005, 32(6): 22-25, 18、尚喆, 赵荣祥, 许镇琳 基于DSP56F800的SPWM逆变器死区补偿技术[J] 电气传动, 2005, 35(6): 26-19、蔡慧, 赵荣祥 TMS320x24x系列DSP的多机通信及其应用[J]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05, 18(6): 9-20、钱昊, 赵荣祥 电机智能监控保护系统中的通讯实现[J] 农机化研究, 2005(5): 224-21、宋晔, 蔡慧, 赵荣祥, 邱家驹 采用SPI接口实现TMS320F240DS之间的通信[J] 机电工程, 2005, 22(5): 31-22、赵荣祥, 钱昊, 陈潼 基于PIC单片机的智能电机保护器[J] 工程设计学报, 2005, 12(2): 89-23、Yao Wenxi, Lu Zhengyu, Zhao Rongxiang, Fei Wanmin, Qiao Z Hysteresis-band control based PWM strategy of three-level neutral-point balance[C] Proceedings of IEEE Applied Power Electronics Conference and Exposition - APEC, 2005: 415-24、杨欢, 赵荣祥, 程方斌 无锁相环同步坐标变换检测法的硬件延时补偿[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8, 28(27): 78-25、Hui Cai, Rongxiang Zhao, Huan Y Study on ideal operation status of parallel inverters[J] IEEE Transaction on Power Electronics, 2008, 23(6): 2964-26、张昊, 赵荣祥, 杨欢 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的转子偏心负载实时定位[J] 机电工程, 2007, 24(12): 72-27、杨欢, 赵荣祥 交交变频轧机系统网侧电流畸变与无功的研究.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6, 40(12):2158-28、Huan Yang, Rongxiang Zhao, Xiangning He, Wuhua L A power conditioning system for a hybrid energy system with photovoltaic and sodium-sulfur battery[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ical Machines and Systems, 2007, ICEMS 2007: 244-29、Huan Yang, Rongxiang Zhao, Shiyou Y A new analytical solution for the analysis and design of permanent magnet thrust bearing[J]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 2009, 10(8): 1199-30、Tang Shengqing, Yang Huan, Zhao Rongxiang, Geng X Influence of 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 on steady state stability of power system[C] The 12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ical Machines and Systems, ICEMS 31、Cheng F Yang Huan, Zhao Rongxiang, Zhu M A PWM strategy for six-phase dual stator induction motor fed by two identical voltage source inverters[C] The 12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ical Machines and Systems, ICEMS 32、Cai Zhuojian, Jiang Lijie, Zhao Rongxiang, Chen H A hybrid three phase current source rectifier for high power application [C] IEEE 6th International Power Electronics and Motion Control Conference, IPEMC '09, 2009: 1634-33、Qian Hao, Zhao Rongxiang, Chen T Interharmonics analysis based on interpolating windowed FFT algorithm [J]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Delivery, 2007, 22(2): 1064-34、Cheng Fangbin, Zhao Rongxiang, Sun B A novel start strategy for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C] Proceeding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ical Machines and Systems, ICEMS 2007: 843-35、Wu Maogang, Zhao R Torque ripple analysis and reduction of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C]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 CCDC 2009: 1680-36、Luo Baotai, Zhao R Rapid control prototype design of the DC/DC converter for Fuel Cell Electric Vehicles[C] Proceedings of Asia-Pacific Power and Energy Engineering Conference, APPEEC 37、蔡慧, 赵荣祥, 吴靖 采用SPI接口实现DSP和MCS-51之间的通讯[J] 农机化研究, 2004(6), 259-38、韩林, 赵荣祥, 柳鹏 基于Saber Sketch/Scope的无刷直流电机仿真分析[J] 微电机, 2004, 37(5): 15-39、林海燕, 赵荣祥, 朴贞爱 液晶显示模块MGLS240128T在电机参数辨识中的应用[J] 电工技术, 2004(9): 51-40、王鸿雁, 邓焰, 赵荣祥, 何湘宁 飞跨电容多电平逆变器开关损耗最小PWM方法[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4, 24(8): 51-41、Relationship between flying capacitor multilevel inverter PWM methods and switching loss minimized PWM method for flying capacitor multilevelIEEE 35th Annual Power Electronics Specialists Conference, PESC04, 2004 6<>, 20040610Wang, Hongyan; Lu, Han; Deng, Yan; Zhao, Rongxiang; He, Xiangning42、陈阿莲, 何湘宁, 吴洪洋, 赵荣祥 基于基本单元串-并(并-串)思想生成多电平变换器拓扑的方法[J] 电工技术学报, 2004, 19(2): 41-43、韩林, 赵荣祥, 柳鹏 电梯驱动用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J] 微特电机, 2004(2): 20-44、韩林, 赵荣祥, 柳鹏 SVPWM扇区过渡的探讨[J] 中小型电机, 2004,31(1): 42-44,45、王鸿雁, 陈阿莲, 邓焰, 赵荣祥, 何湘宁 基于控制自由度组合的多电平逆变器载波PWM控制方法[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4, 24(1): 131-46、Wang Hongyan, Zhao Rongxiang, Deng Yan, He X Novel carrier-based PWM methods for multilevel inverter [C] IECON Proceedings (Industrial Electronics Conference) , 2003: 2777-47、陈阿莲, 何湘宁, 赵荣祥 一种改进的级联型多电平变换器拓扑[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3, 23(11): 9-48、吴靖, 赵荣祥 基于模糊控制论的PLC在变频电源机组中的应用[J]电工技术, 2003(11): 60-49、柳鹏, 赵荣祥 基于PLC控制的旋转式变频电源[J] 电气自动化, 2003, 25(5): 16-50、韩林, 赵荣祥, 翁力 一种永磁同步电动机起动的新方法[J]中小型电机, 2003, 30(5): 43-51、盛苏, 胡赫尘, 赵荣祥 S7-300PLC在智能锻件分选系统中的应用[J] 电气传动, 2003(4): 51-52、柳鹏, 赵荣祥, 韩林 触摸屏结合PLC在变频电源中的应用[J] 机电工程, 2003, 20(4): 37-53、翁力, 韩林, 赵荣祥, 包辉 空间矢量脉冲调制(SVPWM)扇区过渡的分析研究[J] 机电工程, 2003, 20(3): 49-54、胡赫尘, 盛苏, 陈辉明, 赵荣祥 触摸屏与PLC组成的钢丝热处理监控系统[J] 电工技术杂志, 2003(1): 49-50,55、包辉, 熊爱明, 赵荣祥 PC钢棒热处理生产线自动控制系统[J] 冶金自动化, 2002, 26(6): 51-56、Wu Hongxiang, Deng Yan, Zhao Rongxiang, He X A novel passive lossless snubber for high power multilevel inverters [C] Proceedings of IEEE Applied Power Electronics Conference and Exposition, APEC, 2002: 1011-

[1] 张兴华,永磁同步电机的模型参考自适应反步控制,控制与决策,2008,(3):341-345(EI收录)[2] 张兴华,具有参数和负载不确定性的感应电机自适应反步控制,控制与决策,2006,(12):1379-1382(EI收录)[3] 张兴华,基于递阶遗传算法的模糊控制器的规则生成和参数整定,信息与控制,2006,(3):304-308[4] 张兴华,感应电机的无速度传感器逆解耦控制,电工技术学报,2005,(9):55-60 (EI收录)[5] 张兴华,戴先中,感应电机神经网络逆控制的数字实现,仪器仪表学报,2006,(9):1213-1217(EI收录)[6] 张兴华,戴先中,基于逆系统方法的感应电机调速控制系统,控制与决策,2000,(6):708-711(EI收录)[7] 张兴华,戴先中,基于无源性的感应电机转矩与转速控制,电工技术学报,2001,(4):34-38 (EI收录)[8] 张兴华,周刘喜,PID控制器的粒子群多目标优化设计,应用科学学报,2007,(4):392-396[9] 戴先中,张兴华,刘国海等,感应电机的神经网络逆系统线性化解耦控制,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4,(1):112-117(EI收录)[10] 殷铭,张兴华,戴先中,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发酵过程溶解氧预估控制,控制与决策,2000,(5):523-526(EI收录)[11] DX, HD, ZX, ZT MIMO system invertibility and decoupling control strategies based on ANN ɑ-order inversion, IEE Proceedings-Control Theory and Application, 2001, 148(2): 125-136 (SCI,EI收录)[12] 张兴华,戴先中等,感应电机的逆系统方法解耦控制,电气传动,2001,(2):28-31[13] 张兴华,基于DSP和IPM的感应电机直接矢量控制系统,电力电子技术,2003,(5):44-47[14] 张兴华,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恒压频比控制的数字实现,电气传动,2004,(2):12-15[15] 张兴华,基于Simulink/PSB的异步电机变频调速控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系统仿真学报,2005,(9):2099-2103(EI收录)[16] 张兴华,基于转子电阻自适应估计器的感应电机逆解耦控制,电气传动,2005,(11):36-40[17] 张兴华,牛兴林,林锦国,基于EKF的感应电机无速度传感器逆解耦控制,系统仿真学报,2006,(4):982-985(EI收录)[18] 张兴华,朱筱蓉,林锦国,基于自适应遗传算法的多目标PID优化设计,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6,(5):744-746(EI收录)[19] 张兴华,空间矢量调制算法的DSP实现,微特电机,2004,(1):37-39[20] 张兴华,矢量控制神经网络线性二次型调节器的设计,电气自动化,2004,(1):19-21[21] 张兴华,一种神经网络辨识的混合学习算法,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28):33-36[22] 张兴华,一类Takagi-Sugeno模糊控制器的自适应遗传优化设计,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34):22-25[23] 张兴华,张冀,永磁同步电机的逆系统解耦控制,微电机,2007,(8): 9-12[24] 张兴华,朱筱蓉,林锦国,基于量子遗传算法的PID控制器参数自整定,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21): 218-220[25] 张兴华,李纬, 周刘喜,一种PID参数整定的粒子群优化算法,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33):227-229[26] 叶成平,张兴华,基于DSP的异步电机的恒压频比控制,中小型电机,2004,(1):28-32[27] 吕俊,张兴华等,基于自适应递阶遗传算法的神经网络优化策略,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5,(2):305-307[28] 夏俭军,张兴华,采用模糊控制的转差频率控制变频调速系统,中小型电机,2005,(6):26-29[29] 戴先中,刘国海,张兴华,恒压频比变频调速系统的神经网络逆控制,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5,(7):109-114(EI收录)[30] 朱筱蓉,张兴华,基于小生境遗传算法的多峰函数全局优化研究,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6,(3):39-42[31] 张兴华,Simulink/PSB在《运动控制系统》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9):1077-1079[32] 张兴华,朱筱蓉,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PID调节器多目标优化设计,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28):208-210[33] 朱筱蓉,张兴华,一种带修复函数的QGA及其在背包问题中的应用,计算机应用,2007,(5):1187-1190[34] 杨剑琳,张兴华,沈捷,Backstepping控制方法在PMSM速度跟踪控制中的应用,微电机,2007,(10):52-54[35] 朱筱蓉,张兴华,基于改进量子遗传算法的连续函数优化研究,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21):5195-5197[36] 张兴华,无刷直流电机的无速度传感器数字控制系统设计,电力自动化设备,2008,(7):25-28 (EI收录)[37] 张兴华,沈捷,电流控制电压源逆变器驱动的感应电机逆解耦控制,电力自动化设备,2008,(8):81-85 (EI收录)[38] 张兴华,感应电机的非线性输出反馈变频调速系统,电机与控制学报,2008,(4):468-472 (EI收录)[39] 张兴华,丁守刚,非均匀气隙永磁同步电机的自适应混沌同步,控制理论与应用,2009,(6)(EI收录)

我国微电机行业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从为满足国防武器装备需要开始,经历了仿制、自行设计和研究开发的阶段,至今已有40余年的发展历史,已形成产品开发、规模化生产和关键零部件、关键材料、专用制造设备、测试仪器配套的完整的工业体系。据统计,我国微电机生产及配套厂家在1000家以上,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工业总产值超过100亿元。微电机行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基础产品工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微电机的国内需求在不断增长。我国已引进50余条生产线,实现25个大类、60个系列、400个品种、2000个规格微特电机大批量、规模化生产。主要产品是有刷永磁直流电动机、小功率交流电动机、交直流串激电动机、罩极电动机、步进电动机、振动电机(手机用)等。1999年我国微电机产量约30亿台,其中民营和国企的产量约5亿台,独资企业的产量约12亿台,香港地区的产量约14亿台,台湾地区的产量约8亿台。2000年生产量约39亿台,占全球总产量的60%。技术含量高的微电机,如精密无刷电动机、高速同步电动机、高精度步进电动机、片状绕组无刷电动机、高性能伺服电动机以及新原理新结构超声波电动机国内尚未形成商品化或批量生产能力。所以国内对高精密微特电机还依赖进口。据海关统计,1995~2000年年均用汇增长9%,2001年虽然增加81%,还达97亿美元。我国自1995年至2000年微电机出口年均创汇增长6%,2001年比2000年减少02%。受美国“11”事件的影响,美国、日本经济受到严重挫折全球经济不景气,是2001年出口减少的主要因素。2000年世界微特电机市场约65亿台,我国出口 26亿台,占国际市场约42%的份额,其中玩具电机1万台,小于5W的微特电机约6万台,大于5W的交直两用电机约6万台,小于750W的直流电动机、发电机约7万台。据统计,80%为日本、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在内地的投资企业所生产出口的微电机。

计算机论文发表网

其实现在有很多发论文的网站的,你可以自己在百度搜一下哦,很简单的!

其实找早发表网发的论文,就可以。

检察机关论文发表

检察机关是宪法定位的法律监督机关,“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是检察机关的工作主题。法律监督工作的好与坏,关涉法律的正确实施和社会的公平正义。从实践看,由于法律规定、职权配置、人员素质等种种原因,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还存在监督不广、监督不深、监督不够、监督无力等现象。如何更好地行使法律监督权,维护社会公平公正,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完善法律规定,使法律监督更具操作性  一是对法律监督的规定应尽可能细化。从目前看,宪法和法律虽然赋予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权,但是在哪些方面可以监督、如何监督、可以采取哪些监督手段等方面规定得较为模糊,在实际工作中不易操作。如:关于刑事立案监督的规定见于《宪法》的第129条、《刑事诉讼法》的第8条和第87条、《关于刑事诉讼法实施中若干问题的规定》的第7条、《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修正)》的第164条、《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的第372条到379条、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立案监督工作问题解答》等,但这些大都为原则性规定,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是2010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印发的《规定(试行)》。然而上述规定多为程序方面的规定,又只是规定互相通报、建议、通知、送达、报请等,这种软性监督的方式对于被监督对象拖延不执行或拒不执行缺乏后续的制约措施,实际操作性差。二是监督门槛设置不宜过高。比如《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2012修订)第五百六十六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发现公安机关侦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对于情节较轻的,可以由检察人员以口头方式向侦查人员或者公安机关负责人提出纠正意见,并及时向本部门负责人汇报;必要的时候,由部门负责人提出。对于情节较重的违法情形,应当报请检察长批准后,向公安机关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构成犯罪的,移送有关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在工作实践中,对于那些“情节较轻”的,只能进行口头纠正,缺乏效力,监督效果不明显。三是应强化法律监督的手段。刑诉法、民诉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监督手段较为单一,除抗诉外,主要是发书面通知、检察建议等,一旦被监督单位或个人不予执行或拖延不办,没有后续措施,这就造成了监督不力的现象。如,检察机关在立案监督方面只有调查权,而没有侦查权。调查手段有限并缺乏强制保障措施,加之被监督机关对立案监督在案情认识上及证据收集上会有差别,必然会影响立案监督效果。四是应促进对等监督。应制定相应规定,在重点乡镇设置派驻乡镇检察室,强化对乡镇一级的法庭、公安派出所以及其他行政执法部门的监督。另外,在民事诉讼监督方面,《人民检察院民事诉讼监督规则(试行)》第88条和第103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提出再审和执行检察建议,应当经本院检察委员会决定。但是,同级法院接到再审检察建议后,不用经过审委会,就可以直接由副庭长进行回复,甚至敷衍、不回复。再如,在检察机关对民事行政申诉案件提请抗诉后,法院发还重审时虽然另行组成合议庭,但有时负责签字审批的主管院长还是同一个人,对再审案件的公正办理有影响。  二、强化内部分工配合,使法律监督更加专业化  长期以来,检察机关侧重于刑事检察和自侦工作,对法律监督重视不够。造成这方面的客观原因是,检察机关承担着较重的审查批捕和审查起诉工作,以我院为例,近三年来,侦监部门的检察员每年人均办理70件案件,人均2天1件;公诉部门的检察员、助理检察员每年人均办理公诉案件85件,每人平均5天办理1件。这些固定的工作量占据他们很大的时间和精力,导致了对立案、侦查活动的监督成为了“副业”。因此,笔者认为,检察机关应当以实行检察官办案责任制为契机,将法律监督单独抽出,设立诉讼监督局,或者成立诉讼监督组,专门从事刑事、民行诉讼环节的法律监督,变副业为主业,变被动为主动。同时,独立出来的法律监督部门或办案组应与院内其他业务部门紧密合作,信息共享,形成工作合力。一是与案管部门合作,强化对案件的入口进行有效监督;二是与批捕、起诉等刑检部门合作,刑检部门在审查案件中发现侦查机关存在违法行为,应当及时和诉讼监督部门或办案组联系,避免监督部门的二次阅卷和重复劳动,既提供了监督案源,又确保了进一步查清案件事实、完善证据链条、促进公正审判,为刑检部门扫清障碍;三是与自侦部门合作,对于在诉讼监督中发现侦查人员或者审判人员有贪赃枉法、刑讯逼供、渎职失职等涉嫌违法犯罪行为的,可以与反贪、反渎部门配合,既强化了法律监督手段,提高了法律监督效果,又为反贪反渎部门提供了案源;四是与监所检察部门合作,强化对羁押必要性的审查和监督,以及对侦查人员是否存在暴力取证等进行监督调查,更好地保障在押人员的合法权益。  三、创新完善工作机制,使法律监督更加扎实有效  一是应完善执法考核机制,促进法律监督。在工作实践中,有时候出现的监督难、难监督现象,与执法考核有关。比如立案监督,在检察机关这边有考核指标,而且上不封顶、多多益善,但在公安那边,受迫于破案率,往往采取不破不立的做法,被立案监督还有扣分项,所以不愿意配合,即使不积极、不主动。有的检察院甚至为了完成考核指标与公安沟通协调,做假监督、纸面监督和数字监督,只为应付上级考核。个别基层院甚至出现批捕100件,立案监督80件的造假现象。所以,应当树立正确的思想,理清工作和考核的关系,考核是为了工作,而非工作是为了考核。因此,考核宜粗,抓大放小,尽量不要设指标;监督宜细,要规范明确,尽量具体。二是应完善公检法配合与制约机制。做好法律监督,需要公检法三家单位的配合协作,减少分歧,特别在统一执法尺度方面。应在立案标准、羁押必要性认识、批捕、起诉标准和法院审理标准上做到相统一、相一致。同时,重点还要相互制约。从实践看,相互配合有利于案件进展,相互制约才有利于公平公正。检察机关更要在案件事实、证据方面严把关、把好关,做到事实证据统一、程序实体兼顾,以法为是、秉公监督。三是应探索政法机关案件通报和信息共享机制。公开和共享是强化法律监督的有效手段。例如,笔者所在的武安市检察院,今年以来,公安机关已刑事立案2670余起,其中报捕案件218件,直诉案件110余件,在立案监督方面大有空间,但是仅仅依靠当事人申请、举报,渠道太窄,案源不多。如果能够实现信息共享,就可以从报案、受案开始进行监督,也可以扩展到对治安管理案件的监督,防止刑事案件的“降格处理”,真正做到“源头监督”。同时,信息共享也有利于加强对法院的审判监督。  四、加强自我监督和检务公开,使法律监督更具公信力  法律监督是对整个诉讼程序的监督,当然也包括对检察机关自侦、捕诉部门的监督。因此,还要将监督触角向内延伸,结合案管部门,对本院受理的批捕、起诉案件的进行程序监督和反馈调查,杜绝错案和执法瑕疵,确保每一起案件都能公正办理;结合纪检监察部门,加强对办案人的监督,杜绝执法过错和违法办案,确保每一名干警都能公正、廉洁执法。在强化内部监督的同时,还应加强检务公开,通过多种方式,搭建阳光检务平台,提升法律监督公信力。通过整合“检察开放日”、举报宣传周、涉农检察宣传、设立乡镇检察室等多种传统的检务公开方式,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社会公众集中汇报和宣传检察机关履职尽责情况;通过升级检务大厅,设置律师会见、律师阅卷、综合查询、案件受理等功能区,开展法律咨询、案件查询、律师接待和阅卷、行贿档案查询等多项业务,实现“一站式”公开;通过纸质媒体、电视、广告大屏等媒介,定期公开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办案规程、立案范围、立案标准等内容,定期更新一些检察动态和有较大社会影响案件的处理结果;通过借力微博、微信、网络展馆等新兴媒体和方式,介绍检察职能,公开案件信息,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提高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公信力。  五、抓好队伍建设,提高法律监督能力  打铁还需自身硬。做好法律监督工作,最根本的还是要增强自身素质。我们的监督对象有对法律非常谙熟的经验丰富的老法官,有身经百战的老办案民警,而且执法环境越来越严、越来越规范,这就要求我们检察官作为法律监督者,必然要具备更高的素质。一是要树立正确的监督理念。我国是一个人情社会,对同属一个战壕的兄弟政法机关进行监督,必然面临方方面面的考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克服畏难情绪,坚持以法为是、唯法是从,以维护法律公正实施为己任,敢于监督、勇于监督,做一个称职乃至优秀的法律“挑错人”。二是要善于学习,提升法律修养。要凸显以法律监督为核心的检察文化,建设学习型检察院,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提升干警文化品味和法律修养。三是要紧贴实际,开展多种形式的岗位练兵。法律监督点多面广,需要培养知识全、业务专的的法律监督实践者。可以通过实施全员轮训,让干警到各个业务部门去“兼职”和“实习”,这样有利于干警尽快熟悉和掌握刑事诉讼环节的各个程序,同时,也可以在轮训中发现和培养一专多能的法律监督人才。对年轻干警可以实施跟案培训,从案管受案开始,安排有经验的业务能手做其“导师”,领办某个案件的全流程,促进年轻干警尽快熟悉各项业务,迅速成长、成熟起来。四是要强化队伍的管理监督。任何权力都需要监督和制约,作为法律监督者,也不例外。必须坚持理想信念时时讲、职业道德时时抓、工作纪律时时记,同时,还要定期开展警示教育、执法检查、检务督察等活动,促进干警公正、廉洁地行使法律监督权。河北省武安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

检察院的职称主要涉及的是检察技术部门的法医、文检、痕检、司法会计等职称的评定,其他的如检察长、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检察员、助检员、书记员等都属于法律职务,不是职称,也不需要发表论文才能评定。只有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定才需要发表论文。这些职称的级别越高,发表论文的篇数就越多。高级职称应当在三篇至五篇,一般的技术员有一篇论文就行了,而且只要是市级的报刊刊登就可以算数。

1、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每篇论文必须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一般为导师)简介(包括姓名、性别、职称、出生年月、所获学位、目前主要从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页地脚处注明论文属何项目、何基金(编号)资助,没有的不注明。2、论文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方面内容(100字左右),应具有独立性与自含性,关键词选择贴近文义的规范性单词或组合词(3~5个)。3、文稿篇幅(含图表)一般不超过5000字,一个版面2500字内。文中量和单位的使用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最新标准。外文字符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标应区别明显。4、文中的图、表应有自明性。图片不超过2幅,图像要清晰,层次要分明。5、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请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所引文献必须是作者直接阅读参考过的、最主要的、公开出版文献。未公开发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请采用脚注方式标明,参考文献不少于3条。6、来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5个工作日内审稿,电子邮件回复作者。重点稿件将送同行专家审阅。如果10日内没有收到拟用稿通知(特别需要者可寄送纸质录用通知),则请与本部联系确认。7、来稿文责自负。所有作者应对稿件内容和署名无异议,稿件内容不得抄袭或重复发表。对来稿有权作技术性和文字性修改,杂志一个版面2500字,二个版面5000字左右。作者需要安排版面数,出刊日期,是否加急等情况,请在邮件投稿时作特别说明。8、请作者自留备份稿,本部不退稿。9、论文一经发表,赠送当期样刊1-2册,需快递的联系本部。10、请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联系人的姓名、工作单位、详细联系地址、电话(包括手机)、邮编等信息,以便联系有关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