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论文百科> 正文

航空医学论文

发布时间:2023-12-09 22:39:21

航空医学论文

[1]靳军号, 把握历史发展机遇 推进通用航空改革发展[J] 中国民用航空,2009,(6) [2]芮清凯, 中国航空百年历史的缩影[J] 中国图书评论,2007,(12) [3]大伟, 回顾百年历史 展示飞翔文明——记航空百年回顾展开幕[J] 航空知识,2003,(10) [4]吴大观 对航空工业两个重大历史问题的思考[J] 航空发动机,2001,(1) [5]张祖善 我国航空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设置的历史变迁[J] 航空史研究,1998,(2) [6]侯志宏,周府伯, 航空航天医学历史回顾[J] 吉林医学,2009,(5) [7]朱静渊, 第一代航天人揭秘两弹发射历史细节[J] 神州,2008,(10) [8]张冉燃 中国航天的历史跨越[J] 瞭望,2005,(10) [9]卢颖 人类航天历史上的灾难[J] 中国青年科技,2003,(10) [10]梁圆 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历史丰碑——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J] 国防科技工业,2003,(11) [11]北晨 人类历史的航天灾难一览[J] 安全与健康,2003,(21) [12]李志黎,陈炳文,刘文科 回顾历史 展望未来 发展中国航天事业[J] 中国软科学,1997,(6) [13]王金华 载人航天国际合作的历史和现状[J] 国际太空,1996,(4) [14]李洪兴,陆方琴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历史与现状[J] 江南论坛,1994,(S1)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 负 责 人:兰秀清 主管单位:中国民航飞行学院 报刊刊期:季刊 主办单位:中国民航飞行学院 编辑出版: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编辑部 发行方式:自办发行 通讯地址:四川省广汉市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编辑部 订阅方式:本报刊社自办 邮政编码:618307 联系电话:0838-5191158 创刊日期: 国内统一刊号:CN51-1589/U 国内邮发代号:自办发行 电子邮箱: 【栏目信息】 ★本刊概况: 本刊始终坚持以教学训练和飞行安全为中心,立足学院,面向全民航,开展飞行与安全、教学与训练的理论研讨和经验交流,提供国内外民航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信息,已经成为反映我国民航飞行训练与飞行安全的重要窗口。 ★主要版块栏目: 飞行签派 飞行技术 飞行训练 飞行力学 驾驶舱资源管理 飞行模拟 航空电子 航空法规 航空安全 空中交通管理 飞机维护 事故分析与对策 航空人为因素 民航英语 民航教育 国外民航 航空气象 机场建设 航空医学 民航经济 航空信息 主管单位: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主办单位: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主  编:郑孝雍地  址:四川省广汉市邮政编码:618307电  话:0838-5182577电子邮件: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4288国内统一刊号:CN 51-1589/U单  价:10定  价:60 答案补充 再打打看,这是他们主页上的公开电话,应该不会有问题!两个都打打

美国学术界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对美国西部经济发展影响”的争论_经济学  【内容提要】第二次世界大战对美国西部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战时动员促使西部摆脱了在全国经济中的落后地位。1973年美国新墨西哥大学教授杰拉尔德?纳什在史学界率先提出了二战是美国西部发展转折点的观点。此后他又在一系列论文与专著中深入探讨了二战对西部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与此同时,美国学术界围绕这一问题也不断提出不同的看法。概括起来说,美国学术界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两个基本问题上:一是西部经济在战时迅猛发展的动力问题;二是战后西部的经济地位问题。  “美国西部”是一个时间性很强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代表不同的空间范围。就20世纪而言,根据美国联邦人口统计署的区域划分法,西部包括华盛顿、俄勒冈、加利福尼亚、内华达、犹他、亚利桑那、新墨西哥、科罗拉多、怀俄明、爱达荷、蒙大拿,共11州;另外还有一种常见的划分法,认为西经100度以西的17州(除上述11州外, 还有北达科他、南达科他、内布拉斯加、堪萨斯、俄克拉何马、得克萨斯6 州)属于西部地区〔1〕。本文采用后一种划分法。  美国著名新闻记者伯纳德?德沃托(Bernard Devoto)作为20世纪西部发展的见证人,曾为《星期六文学评论》(SaturdayReviewofLiterature)和《哈帕月刊》(Harper’s Monthly Magazine)等杂志撰写有关现代西部的主题论文达20年之久,真实地记录了西部发展历程。他的文字丰富了现代西部的历史写作,更提出了理解不同时期西部发展特征的概念。1934年德沃托在《哈帕月刊》上发表了题为“西部,一个被劫掠的省份”的文章,其中阐述了一个基本思想:在经济关系上,美国东部劫掠并控制了西部,西部成为东部的殖民地〔2〕。 这一提法很快流行起来,“被劫掠的省份”(Plundered Province)成为30、40年代解释美国东西部关系时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组。1944―1947年间,德沃托仍在为《哈帕月刊》撰写专栏文章,且越来越关注西部在全国经济中的地位、西部经济的未来发展等问题。1946年他在一篇论文中写道:“战争工业已经给西部带来了较之以前更大、更广泛的繁荣。而且在战时,一场根本性的革命发生了,西部的动力和工业发展已经在全国经济中形成了一种结构性变化……如果说已经发生的变化是革命性的,那些已经规划并注定要实施的就更为革命性了……”〔3 〕德沃托再领风气之先,特别重视第二次世界大战对美国西部经济发展的影响。在近三十年后,西部史学家才开始较为系统地研究二战对美国西部经济发展的影响。1973年新墨西哥大学杰拉尔德?纳什(Gerald DNash )完成了一部开创性的西部史著作――《20世纪美国西部――城市绿洲简史》(The American West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AShortHistoryof an Urban Oasis)。该书把20 世纪美国西部史划分为两个大的时期,即殖民地时期(1898―1941年)和先导(pacesetting )时期(1941―1971年),明确提出二战是20世纪西部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此后纳什又发表了一系列文章与专著,集中阐述了二战对西部所起的转折性作用。 其中以《美国西部的转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TheAmerican WestTransformed:The Impact of the Second WorldWar)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与西部:重塑经济》(World War ⅡandtheWest:Reshaping the Economy)最具代表性。在这些著作中,纳什论述了20世纪西部发展的阶段性,强调二战对西部发展的转折性影响。纳什的论断影响了几代美国西部史学者,成为解释二战与西部发展关系的经典之说,被称之为“纳什论题”(Nash Thesis )或“转折假说”(Transformation Hypothesis )。当然,在美国史学界,关于二战对西部发展的影响这一问题,亦陆续提出不同的观点。例如,北卡罗莱那大学的罗杰?洛特钦(Roger WLotchin)在《城堡化的加州,1910 ―1961:从战事州到福利州》一书中就提出了二战对美国西部的影响是一种“演进而非革命”〔4〕的观点,成为与纳什对立观点的代表人物。 同年美国西部史学会在纽黑文会议上专门就纳什的“转折假说”进行了讨论;1994年8月《太平洋历史评论》(Pacific Historical Review)发表特辑,共发表五篇以加州城市为研究对象的论文,就“转折假说”展开讨论。就二战对西部经济发展的影响而言,美国学术界的意见分歧是围绕两大基本问题展开的:一是战时西部经济发展的动力问题;二是战后西部的经济地位问题。本文拟结合这两个基本问题评价一下有关争论的情况。  一、战时西部经济发展的动力问题  二战期间美国西部经济经历了巨大发展,这是美国史学界公认的基本事实。问题在于,这种巨大发展的根本驱动力是什么?是二战这一特殊历史事件的外在推动力,还是地区经济具有的自身发展动力?  杰拉尔德?纳什所持的是第一种观点。他认为二战期间联邦政府大规模的防务开支是西部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1940―1945年间,联邦政府通过政府采购合同、军事设施网络、联邦拥有与运营的科学设施、联邦军事及文职人员薪金等渠道,在西部共投入资金约400亿美元。 通过这些资金西部发展了已有的制造业,创建了铝、镁、合成橡胶业,并由此推动了航空航天、电子等技术导向经济的发展。同时,重塑经济的努力还带动了新定居者的涌入,刺激了服务业与金融机构的扩展〔5 〕(P1―3)。简言之, 二战期间的联邦防务开支有助于西部产业结构的调整、完善与升级。正如纳什所言:“正当西部人争取追赶其他地区时,他们发现战时联邦防务开支提供了他们几十年来所缺乏的资金。”“二战所释放出的能量激发了巨大的变化,战后西部拥有了更发达、更多样化的经济。”〔5〕(P1―2)纳什在强调联邦开支是战时西部经济扩展的主要驱动力的同时,也不否认私人企业的作用,只不过在纳什看来,私人企业只是“承担了多数的实际工作”〔5〕(P4)。  持后一种观点的学者以加州城市地区经济发展为考虑研究对象,认为二战前夕加州已具备了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战时经济扩展是建立在该州以往经济成就的基础之上的。至于纳什强调二战对西部的转折性作用则是“极大地夸大了加州发展历程的不连续性,而低估了其连续性”〔6〕。  洛特钦研究了加州人口增长状况,认为二战期间加州人口增长与联邦防务开支之间并无明显联系。他首先分析了二战期间美国不同地区防务开支和人口增长的情况,结果发现中央北部(North Central )诸州防务开支无论绝对值还是人均计算方面都高于西部,而其人口并没有出现转折性增长,只有适度的增长,有时还出现停滞甚至负增长的情况。战时人口增长最多的,是那些大萧条期间就已经有积极增长的地方(如加州)〔7〕。再从加州本身人口增长曲线来看, 二战期间的人口巨增,并不是加州人口增长史上的创纪录的最高值。以10年为期进行比较,本世纪70年代以前加州人口增长高峰出现在20年代〔7〕(P408―411)。  北卡罗莱那大学经济系的保罗?罗德(PRhode)分析了加州制造业发展的情况,认为从各种主要经济指标来看,1940年的加州城市地区的工业化已达到相当水平,具备了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这才是战时联邦政府在加州投入大量防务资金的前提基础。罗德特别以加州飞机制造业和造船业的发展为例,论证了他的观点。罗德指出,飞机制造业通常被视为一种军事驱动的工业,然而太平洋沿岸飞机制造业领导地位的取得从根本上说是源于技术突破。此种突破早在30年代初期就已经实现,到1939年太平洋沿岸诸州已成为美国飞机制造业中心,仅加利福尼亚一州就雇用了该行业全国近一半的工人。战前加州在美国飞机制造业中的领导地位,正是联邦政府在加州投入巨额防务开支的重要基础。所以罗德说,加州飞机制造业的“扩张是加州战前居于领导地位的结果,并非是战时军方对该州特别偏爱的结果”〔6〕(P373)。 为进一步论证这一观点,罗德还介绍了二战期间美国军方对飞机制造业进行重新布局的情况:在战争动员初期,军方生产权威出于国家安全和工业密集的考虑,希望对飞机制造业进行重新布局,在西部内陆地区建设新工厂。但由于战略需求紧急,最终不得不在具有生产与管理优势的加州增加生产能力。随着战时生产的发展,军方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飞机生产的重新布局,加州的飞机生产份额也相应地缩减,1941年占全国产量的50%以上,而到1945年却降至25%。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凭借管理和技术方面的擅长和优势,加州飞机公司仍在飞机制造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果以管理公司总部所在地而不是以实际生产地为考虑标准,战时加州管理了飞机制造业中约一半的工作人员。1943―1944年生产高峰期过后,全国飞机制造业就业人数迅速下降,而恰在此时,加州这一行业在全国就业人数中的份额却相对增长〔6〕(P382―383)。通过上述分析,罗德想证明的是,战时联邦防务开支不仅不是加州扩展的基础,相反,还一度因军方提倡分散工业布局而削弱了加州的优势地位。换言之,罗德要证明加州经济发展靠的是自身内在的动力,从而也就削弱了战时联邦防务开支的刺激作用。  如何评价洛特钦与罗德的观点呢?首先应肯定他们用翔实的资料、数据,客观地反映了加州战争前后的经济情况及战时经济在加州经济发展史中的地位。但从罗德对加州飞机制造业在二战期间发展情况的分析中,可以看到以军方为代表的联邦政府有在西部对制造业重新布局的愿望,并且在战略需求相对缓解的情况下确实进行了重新布局。这种重新布局实际上就是联邦政府利用战时动员这一特殊历史事件,找到了在相对欠发达地区直接投资开发的机会。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私人资本不愿或无力承担在落后地区大规模兴办制造业,特别是新兴产业的风险,再加上当时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思想仍束缚政府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能力,因此和平时期政府不大可能直接投资于某一地区的生产领域。在这种背景下,战争这一国家紧急事态有助于联邦政府投资于相对欠发达地区,解决了西部经济发展的资金问题,客观上起到了推动该地区发展的作用。  关于战时联邦政府防务开支对西部相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犹他州的战时经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证。犹他史学家托马斯?亚历山大(Thomas GAlexander )和列奥纳德?阿灵顿(Leonard JArrington)对犹他州战时防务设施的经济社会影响有过详细的分析,其中对雷明顿兵工厂(Remington Arms Plant)这一联邦小型兵工厂建立、运转及战后处理的个案研究,清晰地显示了联邦防务开支对相对欠发达地区工业发展的作用。作者认为犹他州战时大量军事设施的建立,其直接影响是增加了就业,提高了工资水平,为当地企业提供了商机。它们的建立对犹他州的长远影响则更为突出。仅以雷明顿兵工厂为例,战时它利用联邦政府资金培训了大约15000犹他工人, 技术培训增加了犹他技术人员的数量,从而提高了劳动者素质。另外,通过战后对剩余生产能力和剩余物资的特殊处理,大量的联邦资金转移为地方资金。以1900万美元建设的雷明顿兵工厂,仅以不足其造价9%的价钱出售; 通过这座兵工厂,联邦政府又将价值两亿美元的战争剩余物资以成本价的大约20%处理给商人、退伍军人、地方政府和非盈利组织。总而言之,战时防务开支“创造了一个犹他人在战后可资利用的货物、企业工厂和技术的储备”〔8〕。  二战前后的犹他是与加州经济发展程度、发展类型完全不同的州。犹他是一个相对欠发达的、人均收入历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偏远的内陆小州,而加州是一个工业相对发达的、富裕的沿海大州。正如上述学者分析所反映的,二战对这两个州的影响也是不同的。纳什所考察的西部地区恰恰就包括了上述两种发展程度不同的经济类型。而且当时大多数西部州属于前者的经济类型,就整体而言西部是一个相对欠发达地区。1940年西部各州拥有全国4%的人口,但它们只占全国制造业增值的7%〔9〕(P20)。诚如罗德所言,1940年加州的收入与人口达到或超出西部其他各州的总和,二战期间各种与军事相关的活动,特别是飞机生产和造船又都集中于加州的城市地区〔6〕(P3), 但加州却不能代表整个西部。尽管罗德、洛特钦等学者对加州的分析是符合实际的,但不足以驳倒以整个西部为考察对象的纳什的论点。实际上如果以西部为整体考察的话,1940―1945年间,西部各州得到的战斗装备合同额占全国的5%,联邦资助的战时工业设施工程占全国的4%,都远远高于其现有工业能力所应得的比例额〔9〕(P21)。显然联邦防务开支分配给西部各州的份额,不是只考虑其已有的工业能力或基础,而是更多地考虑其他因素,如“地理位置及提供给军事基地、造船厂和机场活动余地的广阔空间以及为初级金属生产提供电力的地区资源”〔 9〕(P20 )。对不同地区特别是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进行考察必然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不能以对加州这个局部的研究视为西部整体的情况。  战时西部经济发展是靠“外力推动”还是由于“历史连续性”,这两者说法哪一种更具说服力?美国女学者波士顿学院的玛丽莱恩S 约翰森(Marilynn SJohnson)曾针对这场争论有过如下论断:这种争论如同多数历史争论一样,被人为地两极化了……历史上很少有完全史无前例的事件;战争的影响和其他许多剧变事件都发生在预先确立的社会体制之中,并通常加强了长期存在的历史趋势。另一方面,战争通常极大地加速了社会变化的步伐,产生了能于潜在地改变现状的紧急状态〔10〕(P315―316)。本着这种看法, 首先即使是对西部相对欠发达地区而言,联邦防务开支所推动的经济发展至少是建立在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电力等)已初具规模,具备了经济起飞的前提条件的基础之上的。其次即使是对加州城市地区而言,二战的作用仍可称之为转折性的:1939―1944年间,加州制造业产值从8万美元增加到1 万美元,增加了270%;制造业就业人数从1939年1万多人增至53 万多人,增加了95%。〔11〕(P26)正如加州埃尔?卡米诺学院( ElCaminoCollege)的阿瑟G维吉(Arthur GVerge)对二战与洛杉矶发展之间的关系所做的概括:尽管战争确实是在极大地加强业已运转的几股社会经济力量,……但二战也带来了一个新的、根本不同的、较之没有战争而发展的洛杉矶、在经济上更为强大的洛杉矶。”〔12〕  二、战后西部的经济地位问题  关于战后西部经济地位,纳什的结论是:二战使西部经济地位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即由具有殖民地经济特征的阶段转变为全国经济的先导(pacesetter)。他通常的表述是:1940年西部经济作为工业东部和中西部的原材料出口者,仍旧以殖民地因素为特征。但在1945年,经过战争时期的西部拥有一个发达的制造业体系、一个忙乱的服务业经济、一批航空、电子及科学导向的工业,科学导向的工业预示了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后工业经济的崛起。在四年间,战争使一个落后的殖民地区转变为国家经济的先导。战争所创造的经济类型主导了下一个30年的西部经济〔5〕。  纳什强调战争加速了西部各地的科学活动。以波音公司战时在飞机制造业中的研究开发为例:波音公司建立了专门的研究设施和研究小组,投入更多精力从事研究开发。如果1941年该公司花在研究开发上的时间为100,1942年为212,1943年达到了470,1944年则高达840〔5 〕(P87)。同时它还推动了华盛顿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的发展, 这就在西部开始了产、学、研的最初结合。此外,南加州的航空医学、核裂变、潜艇侦察研究。西南部的核链反应、火箭、航空防火器研究开发以及曼哈顿原子弹制造计划,犹他州的生化研究等〔5〕(P6―7),这些二战期间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研究开发项目,其长远影响是使“美国科学人才的重心西移”,在1945年为西部留下了一个必定要对民间经济产生影响的新科学复合体〔5〕。所以纳什说, 新近制订的科学与工程行动计划现在给予西部一把“利刃”,将使西部在战后数十年成为一个经济先导〔5〕(P2)。  针对纳什关于美国西部“经济先导”地位的提法,洛特钦等持有不同意见,认为二战并没有改变美国地区间工业平衡,战争结束时的西部既非全国经济的先导,也没有迹象表明它正在成为经济先导〔7 〕(P407)。  洛特钦首先从地区间横向比较入手,根据二战前后加州及西部其他州在全国经济中的相对位置变化情况,论证西部在战争结束时并非经济先导。他以制造业就业人数的变化为例,指出经过战争,西部大多数州的制造业就业人数与人口的比例绝对增长显著,高于东部;但是从全国排序来看,相对位置并未发生根本变化,仍属于落后地区。(见下表)  美国各州人口与制造业岗位比例(1939年,1947年)  人口与制造业岗位比 全国排名  州别1939年1947年1939年1947年  罗德艾兰21 2  康涅狄格12 1  ……… ………  俄勒冈52921  华盛顿32226  加利福尼亚96 2627  科罗拉多03432  犹他53537  得克萨斯93634  爱达荷33739  堪萨斯13835  蒙大拿44041  内布拉斯加54138  怀俄明84243  俄克拉何马44342  亚利桑那14444  内华达14648  南达科他6 04746  新墨西哥34847  北达科他08 4949  资料来源:美国商务部人口统计署,《制造业调查:1947年》第三卷:《各州统计》,华盛顿特区,1950年,1~638页。转引自罗杰?洛特钦,“加州城市与飓风之变:二战在旧金山、洛杉矶和圣迭哥大都市区”,《太平洋历史评论》,第63卷,1994年8月,第404页,405页。  其次,洛特钦认为从近期工业发展前景来看,西部也没有成为全国经济先导的迹象。洛特钦利用的论据是1946年(全面和平的第一年,战争合同已取消或正在取消,和平建设重新开始)美国国内新工厂和工业设施的投资情况。该年加州人均投资额位于全国第17位,仅相当于第 1位的印第安纳州的一半左右。其余西部州中,除俄勒冈(第15位)、得克萨斯(第16位)、怀俄明(第20位)、华盛顿(第21位)外,均位居第32位到最后一位〔7〕(P405―406)。  评价上述两种观点,首先应明确“经济先导”的涵义。它既可指称经济发展的状态、成就,也可以指称一种经济趋势、经济潮流。从上文的介绍中可以看出,纳什更多强调“经济先导”预示了经济发展趋势。洛特钦的反驳看起来很全面,他从状态和趋势两方面同时否定了“经济先导”说,洛特钦先将“经济先导”地位视为一种经济状态,并证明从这一角度讲,战争结束后西部并非全国经济的先导,他的论据也很有力。紧接着洛特钦又指出,即使从发展前景来看,西部也没有成为经济先导的迹象。为什么同样是考虑经济发展趋势,洛特钦会得出与纳什不同的结论呢?问题在于他们选择了不同的生产要素来衡量经济发展的趋势。洛特钦从资本投入的角度,认为战后初期西部没有成为先导的迹象。纳什则选择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等因素,认为“科学导向的工业预示了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战争所创造的经济类型主导了下一个30年的西部经济”〔5〕。  那么究竟哪一种生产要素最能代表经济发展的前途呢?早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界在此问题上就已基本形成共识: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率先超过了资本等其他要素。科技进步不仅有助于推动经济总量的增长,而且现代经济增长已不是单纯的经济总量增长,它是包括科技进步、产业升级等因素在内的系统工程。二战期间联邦政府在西部的相关活动有助于西部的技术进步、产业升级,从而使西部代表了美国经济发展的新方向。波特兰州立大学城市研究与规划系主任、美国城市史研究会主席卡尔?艾博特对此曾有过精辟的论述:“二战作为西部与过去决裂的重要性,次于它引发西部未来的重要性,它奠定了西部城市在美国第四个工业发展的长周期(注:美国第四个工业发展长周期的提法源自于经济学中的“康德拉捷夫周期理论”,后由约瑟夫?熊彼特吸收到他的“创新周期论”中,将长周期称之为“康德拉捷夫周期”,并用他的“创新”理论加以解释。该理论认为自18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展已经历了四次长周期,第四次的起点是20世纪30、40年代,结束时间为90年代初。)中发挥领导作用的基础。”〔9〕(P39―40)第四次长周期发展的动力来自于西部城市,“包括较早的创新被大规模推向市场……,以及电子、电信和航空航天方面一连串创新发明。当然,西部城市在这些工业中居领先地位均由二战使然。”〔9〕(P39―40)美国学者迈纽尔?卡斯特尔斯(Manuel Castells )曾根据一些实证研究总结出一个地区吸引高技术产业的五点特征,其中两点恰与二战对西部的影响相符合:(1 )因为高技术产业是以科学为基础和知识密集型的,它们需要与重要的大学和研究单位有密切联系,并接近技术和科学人员储备。(2)由于对政府市场,特别是对军事和空间项目(尤其60 年代末)的依赖,高技术活动倾向于聚集在军方建立了试验地点的地区〔13〕(P13)。  到70年代, 西部高技术产业在美国领先的地位已经相当明显。 据1983年的一项统计表明,1972~1977年间,美国高技术领域领先的十个城市依次为圣何塞(硅谷)、阿纳海姆、休斯敦、圣迭哥、波士顿、达拉斯、沃切斯特、俄克拉何马城、莱克兰和菲尼克斯〔13〕(P34 )。其中只有3个城市在西部以外。可见, 从科技优势将引发新的经济时代的角度出发,二战后的西部确可称之为“经济先导”。  以上就西部战时经济扩展的动力和战后经济地位两个方面评介了围绕纳什“转折假说”出现的一些争论。迄今为止纳什的观点仍有待进一步的证明。尽管如此,纳什作为该领域研究的开拓者,仍然受到广泛的尊重,其论著依然产生着广泛的影响。而围绕纳什观点展开的争论必然不断深化人们对于“战争与经济”的关系、对20世纪美国西部发展等问题的研究和认识。

航空医学论文选题

1、医学类的论文中国知网收录不多,你在万方数据库查询试一下。因为万方有中华医学会300余种核心刊的独家收录权;2、网上能查到的电子期刊一般比纸本刊物晚,因为需要第三方将纸本期刊加工成电子期刊,延迟时间1到3个月不等。业内人士,纯手工手打!采纳

函授又不能考执业医师证

这本期刊知网,万方,维普都没有收录,但这本期刊 只收录军队医院的,地方医院的他们不收录,所以,如果有人推荐大家慎重分辩

函授医学的很好弄的 糖尿病也可以啊

航空医学论文题目

因为工作地点的关系,很少人愿意去那里工作,和工资多少没啥关系。

函授医学的很好弄的 糖尿病也可以啊

首先,我想先知道你是应聘哪里,哪个公司的航医?因为不同的公司,职责可能稍有不同。一般的航医主要是负责空勤日常保健,医药费报销审核,组织每年两次体检,空勤体检档案的管理,机上急救药箱的管理和更换。有些公司可能还要负责地面人员的日常诊疗,卫生防疫。工作相对比较轻松,但前途不是很好。待遇一般。女孩子如果“不求上进”,还是可以干干的。

函授又不能考执业医师证

航空医学论文怎么写

参考一下其他论文格式,再结合自己的。。

要写好医学论文,必须首先了解医学论文撰写的详细步骤。  一、资料的准备  围绕问题收集资料和研究资料  收集资料分三步:  ①根据研究课题选择检索工具;  ②确定检索方法;  ③查阅原始文献。  收集资料时应注意下列内容:  ①在方法上沿用前人的,或在前人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的;  ②在理论认识上支持本文观点的;  ③前人研究的结论与自己文章所述不同,需要加以说明的;  ④前人对本文所研究的问题存在争议和正在探讨的。  对研究材料的准备工作  ①对材料的取舍和整理;  ②对实验观察数据资料的分析处理;  ③合理选用适当的图、表和照片等。  提炼观点,明确结果,提出结论  根据有关文献资料和实验观察所得的资料,重新核对试验设计中包含的思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分析:  ①哪些观点在理论上成立,在试验中得到证实;  ②哪些观点在试验中没有得到证实,需要修改;  ③哪此现象和指标超出原来设想,可能有新的启示,需要进行新的分析。  二、构思  构思是对整篇文章的布局、顺序、层次、段落、内容、观点、材料、怎样开始和结尾的思维。  构思时文章的主题中心要明确,用以表现的材料要充分、典型、新颖,结构上要严谨、环环相扣,只有潜心构思,才能思路流畅,写好提纲和文章。  三、拟定提纲  提纲是论文的轮廓,应尽量写得详细些。  标题式提纲:以简明的标题形式把文章的内容概括出来,用最简明的词语标示出某部分或某段落的主要内容。  提要式提纲:是在标题式提纲的基础上较具体地概括出各个层次的基本内容,实际是文章的缩写。  标题式提纲举例:  题目……  课题对象:  ①课题的提出;  ②研究的目的。  材料与方法:  ①实验目的、原理、条件、仪器和试剂;  ②实验方法:分组情况、观察指标、记录方法;  ③操作过程;  ④出现问题和采取的对策。  结果与分析:  ①结果;  ②统计学处理;  ③结果的可信度;  ④再现性。  讨论(结论)  参考文献  四、拟写草稿  顺序写作法:按照医学论文的规范体例或提纲顺序阐述自己的观点,分析实验数据。  分段写作法:论文的中心论点已明确,但对某一层次的内容没有考虑成熟,可先写已成熟的段落,不受顺序的先后限制,采取分段写作,最后依次组合而成初稿。完成全文后,需进行前后对照检查,使全文风格一致,层次清楚,衔接紧密。  五、修改  修改是对初稿内容的进一步深化和提高,对文字进一步加工和润色,对观点进一步订正。  修改过程中需注意下列问题:  文题是否相符;论点是否鲜明;  论据是否充分;论证是否严密;  布局是否合理;结论是否科学客观;  用词是否符合医学术语;  文稿是否符合医学写作规范或稿约。以上为辑文编译所收集的重要资料,希望可以第一时间帮到您,更多需要请关注官网,辑文编译主要提供SCI论文修改,润色,翻译,课题设计,基金申请,数据统计,实验委托等服务。

可以去专业的论文网站看看规范的论文,以此作为参考。

医学论文怎么写医学论文写作是一项严肃、意义重大的工作、是交流经验,传播科技成果,不断提高临床诊治和科研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不断的总结,才能在总结的基础上不断的进步。因此,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的去写,即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密切注意医学论文的科学性、实用性、先进性及可读性。不同的工作性质写出来的医学论文不尽相同,个性是主要的,但也不能没有共性,不是无章可循。但应尽可能避免写作时的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特别是医学论文的表达方式应该更科学一些,论文的布局和段落应分明,层次应清晰,推理应符合逻辑,条理性要强。下面就本人在编辑工作中的一些体会,重点谈谈医学论文写作的方法。1 医学论文题目的选择1 医学论文的命题医学论文题目应是文章内容的集中概括。作者写论文,一是传播科技经验,二是为晋升需要,因此,论文好坏与标题有很大关系。由于论文题目首先映入读(编)者的眼帘,读(编)者浏览文章,多先看题目,然后才决是是否阅读(取舍)全文。所以,要求命题既能概括全文内容,又能引人注目,便于记忆和引用,做到恰当、确切、简短、鲜明,起到一种画龙点睛的作用,以引起读(编)者的注意与兴趣。我国《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学术论文以及其它类似文件编写格式》提出:“题名应力求简短,一般不宜超过30个字。”应以20个字左右为宜,越简短(确切)越好。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在稿约中规定“文题必要时给目录写一个限在75个字母空间之内的短题。”文题应与文章内容相符,一忌泛,二忌繁,同时还应具备可检索性、专指性、信息性,必要时可加副题,要给人一种“非看一下不可”的魅力。一般先定题目再写论文,但亦可先写论文再定题,也可将要写的内容列出提纲,根据提纲再定标题,文题贵新,切忌老生常谈。别人用过的题目不要再用。从来稿情况看,多为回顾性与前瞻性两大类。回顾性的稿件容易走进前人形成的模式,格局大体相同,多半是多少病例的临床分析,经过几次试验、观察结论与前一致,这样说明的问题很有限。如果能在回顾中找出经验教训;阐明需要注意的间题;论证你的某个新观点;或修正前人的某种错误,这样文章就有了新意,在设备、文献、实验条件较好的情况下,可以写综述、讲座、学术论文、病案讨论之类;条件差的单位或初学写稿者,结合不同的具体情况,可先从写临床报道、误诊教训、技术改进、心得体会等入手。尽量结合自己熟悉的内容,日常从事的工作。否则难免在症状、体征的描述上无中心、不准确、矛盾大、漏洞多,而且不了解进展,不熟悉近况,甚至只是道听途说,这样就很难成功。总之,题目是论文最重要的内容,以最恰当、最鲜明的词语组合,好的命题可以使读(编)者看过题目后,能够得知论文中的梗概和主要特点,能够吸引读(编)者使之产生阅理全文的兴趣,反复引用,经久不忘。2 医学论文的署名医学论文署名要用真名(学术论文)而不用笔名,并写明工作单位和邮政编码,以便联系和供读者咨询。本刊编排顺序为工作单位、邮政编码,而后是作者。集体创作应在文末署上执笔人或整理者的姓名,以明责任,便于查考。署名不可过多,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必须参加全部或部分主要工作,或参加本文章撰写,对文章内容负责并能进行答辨的人。署名次序应按贡献大小依次排列,起主要作用的人列在前面。根据目前各省晋升掌握的情况看,署名太多也无意义,一般3-5人即可。指导者、协作者或列在姓名中,或在文末致谢中写出。不要出现一篇短文或临床报道出现十余作者的情况。署名本身是一件很严肃的、科学性很强的事,但由于近年来社会上一些不正之风也同样冲击着科学技术界,作者的署名也无例外的出现了一些问题:①署名过多;②署名过乱;③带名;④挂名。论文第一作者必须对全文负责,不能无原则的乱署名,尤其不能将与本文章无关的人员署上。决不能以署名做为替人晋升创造条件的手段。

航空医疗急救论文

乘飞机旅行,采取以下措施,能有效地防治航空性中耳炎。(1)调节鼓膜内外压力平衡作吞咽动作,促使耳咽管主动通气,以调节鼓膜内外的压力平衡。当飞机在飞行中尤其在下降之时,每当耳有胀满感或听力稍受影响时,及时作吞咽口水,或作捏界闭口吹张(鼓腮),或嚼糖果(泡泡糖、回香糖),或喝些饮料,这样可使耳咽管口短暂地开启,使中耳腔内的压力与外界气压保持相对平衡,从而可预防航空性中耳炎的发生。因此,飞机上专门为乘客准备了糖果、饮料。婴幼儿的耳咽管较短,且鼻腔部常有粘液阻塞,当飞机快速上升或突然下降,气压急剧变化时,对耳部的刺激更大,常因耳部疼痛不适而哭闹不安。所以,如果携带婴幼儿乘坐飞机,应准备好饮料和奶瓶,在飞机升降时用奶瓶给婴幼儿喂饮料,若是稍大一些的孩子可教其作吞咽动作。如果因疏忽未带奶瓶或饮料,母亲可给婴幼儿哺乳或让其吃其他食品。(2)患有耳、鼻部炎症或感冒者暂勿乘机已患有鼻炎。鼻窦炎、中耳炎、耳咽管粘波阻塞等疾病的人,如果乘坐飞机旅行,则更容易发生航空性中耳炎。得了感冒,鼻咽部粘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加,可使耳咽管鼻咽侧壁的开口堵塞,有时即使尽力做吞咽动作,也不易使耳咽管开放。亦容易引起航空性中耳炎。因此,凡患有上述疾病而病情较重者,注意暂时不要乘坐飞机曾有一乘坐飞机的旅客因正患感冒,当飞机起飞后上升爬高时,他感到耳中轰轰直响。听力下降,然后是逐渐加重的耳胀、耳痛,飞机着陆后,发现其鼓膜已穿孔。但如果患鼻炎或感冒等病的症状轻微,则可以乘飞机旅行。不过,应在登机之前,使用滴鼻净以收缩血管,改善通气状况,并注意做吞咽动作,以防止炎症影响耳咽管或中耳,引起航空性中耳炎。(3)若患航空性中耳炎应积极治疗可用1%~2%麻黄素或1%快麻液点鼻,使耳咽管管口粘膜血管收缩,管口开放;然后作耳咽管吹张通气治疗(耳鼻喉科有此设备),以促使中耳腔内与外界气压恢复平衡;还须应用抗生素(如吡哌酸每次5克,每日3-4次口服)、激素(如强的松5-10毫克,每日3次口服)等治疗。

近日看到美国东南部数州发生飓风灾害,就想:当大难临头时,我们如何逃生?这个问题,我们大多数人从来就没有考虑。 9·11幸存者的逃生经历 2001年9月11日,飞机撞上世贸中心大厦时,埃莉亚。泽迪诺听到了隆隆的爆炸声,感觉到大楼突然开始向南倾斜,仿佛顷刻间就要倒塌。她的第一反应不是逃跑,而是满腹怀疑。她紧紧抓住桌子,大喊:“究竟发生什么事情了?”她事后回忆说:“那时,我期望有人能回应我一声,告诉我,不要担心,一切异常只是你的幻觉罢了。” 幸运的是,泽迪诺的一个同事表现的与众不同。这个同事尖叫:“快离开大楼!”将近4年过去了,泽迪诺还经常想起同事的指令。泽迪诺说:“如果当时那个人什么也没说,我会怎么做呢?” 尽管当时听到了同事的叫喊,泽迪诺并没有立即撤离,她拿了自己喜欢的一本书,然后四处寻找,看有没有其他能带走的东西。她的精神状态一直是恍恍惚惚的。当她最后决定撤离时,居然花了1个多小时。 科学家对911事件中的900个幸存者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有些人在第一时间逃离了灾难现场,而更多的人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留在原地不动。最终,每个人都看到了滚滚浓烟,闻到了飞机的燃油味,听到了撤离的命令。可是,这时有很多人还在给家人打电话;大约有1000人不紧不慢地关闭他们的电脑。 在危险中,大多数人都变得不可思议地温顺,对待他人比平时更友好了。在撤离中,人们成群结队缓缓移动,像做噩梦时梦游一样。统计显示,逃生的15410人每下一层楼平均要花1分钟——是预计的2倍多。如果袭击发生的再晚一些,大楼的人流将达到一天中的最高,32000人。如果以这种速度疏散,则需要长达4小时,死亡人数将超过14000人。 危险亲临时,我们的本能可能性毁灭自己 遭遇灾难时人们常有3种反应。10%到15%的人能保持冷静,迅速有效地采取行动。15%的人完全失常,哭泣、尖叫或者做出其他妨碍撤离的行动。绝大多数人却目瞪口呆,不知所措。 1977年3月27日,在西班牙的特内费机场,一架泛美航空公司的客机和一架荷兰航空公司的飞机相撞。荷兰航空公司上的 所有人全部当场丧身,而泛美航空公司客机上的不少乘客成功逃生了。 当时,亨克夫妇和朋友在泛美航空公司的客机上。碰撞发生后,弗洛莉·亨克不能说话也不能动,脑子里几乎一片空白。但是,她的丈夫保罗·亨克迅速反应过来,他命令妻子立即下了飞机。弗罗莉回忆说:“我就像一具僵尸一样跟着他穿过浓烟。” 就在弗罗莉从飞机上跳出去以前,她回过头去看了看她的朋友罗琳·拉森。 拉森坐在那里,两眼呆滞地看着前方,嘴巴微微张开,双手放在大腿上。和其他遇难者一样,她不是死于撞机,而是死于随后的大火。 飞机上的疏散速度比高楼上的快些。即使只有一半的出口可以使用,乘客在90秒钟内也可以撤离。研究显示,在大火吞噬飞机前,泛美航空公司客机上的乘客至少有60秒的时间可以撤离。但是,396人中却有326人死亡。包括荷兰航空公司上的乘客,最后确定这次事故造成583人死亡,是民航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 动物有求生的本性,灾难来临时,人们会在本能的驱使下露出动物求生的本性。但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沉船和坠机事件中,心理学家看到了人们根本无动于衷的表现。他们甚至可以在实验室中重现这种现象。研究发现,在心理压力下被要求完成不熟悉但很基本的任务时,45%的人会在30秒甚至更长时间里停止说话和行动,只是坐着发愣。 研究表明,即使是在冷静镇定的情况下,大脑仍需要8秒到10秒时间来处理一条复杂的新信息。心理压力越大,处理速度越慢。当我们的大脑被很多新信息轮番轰炸时,反应明显变慢了。由于大多数人一生都没有经历过什么灾难,大脑数据库里没有类似情况的解决办法。所以当灾难来临时,人们的第一反应是保持静止,就像电脑突然死机一样。 这种停滞的行为可能非常适合于某些特定情况。进入无意识瘫痪状态的动物也许更有可能在食肉动物的攻击中存活下来。因为许多食肉动物不吃不挣扎 的猎物,这样可以避免吃到有病或腐烂的食物。不过,在火灾或沉船这样的灾难中,这种策略却是致命的。 末雨绸缪,提高应对灾难的能力 是否可以抑制这种本能呢?专家坚信,假如乘客事先就考虑过如何逃生,那么在突然发生灾难时,他们的行动也就更为迅速。 就在特内费空难前几小时,在等待飞机起飞时,保罗·亨克仔细研究了飞机安全措施图表,寻找最近的紧急出口,并且指给妻子看。他童年经历过一场剧院火灾,从那以后,他每到一个新环境都要先寻找出口。飞机相撞时,保罗·亨克的大脑中储备了需要的信息,可以自动做出合理的决策,而其他人的大脑还在空难所带来的新信息的风暴中缓慢思考。 我们没有接受过训练——哪怕是意识上的彩排也没有。纽约世贸中心有完善的疏散线路,而且911前曾遭受过袭击。但是,一半以上的生还者表示,以前从未进过楼梯间。世贸中心的工作人员中只有45%的人知道这座大厦有3个楼梯口,只有一半的人知道通向顶楼的门会被关闭。 曼纽尔是世贸中心第49层的系统管理员。911时,大楼一停止摇晃,他就从小隔离间跳出来,跑到最近的楼梯间。他离开时,他的同事 还在收集可以带走的物品。曼纽尔小时候在秘鲁经历过大地震 ,在洛杉矶又经历过几次小地震。2004年,曼纽尔在纽约的房子被大火烧为灰烬。也许只有一连串的坏运气才提醒你为灾难未雨绸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