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最重要的是创新
创新发展的重要性论文
创新对于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在于,创新能够提高我国的整体竞争力和综合国力,而且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不断发展的动力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创新,是熔责任、勇气、方法、态度、精神于一炉的实践,是烟草业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制胜法宝。 所谓创新,概括地说,就是继承前人,又不因循守旧;借鉴别人,又有所独创;努力做到观察形势有新视角,推进工作有新思路,解决问题有新办法,使各项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实践是创新的基础,离开实践,创新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经验告诉我们,创新应该一切从实际出发,以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敢于摒弃不合时宜的认识、观念、做法,形成切合实际的路线、方针、政策,发展我们的烟草事业。中国有句格言:常有所疑——创新的发端,勇于破疑——创新的能源。鲁迅先生曾说过,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很令人佩服。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除了英勇无畏,首先是一个长于质疑的发现者。大量事实表明:从常见的、普遍的、重复出现的现象中发现规律性的东西,这是一个重要的方法;其中勇于质疑、善于发现,则是不断创新、有所创造的源泉。有位作家说:“学习是一个人的真正看家本领,第一长处,第一智慧,第一本源,其他一切都是学习的结果,学习的恩泽。”创新也是学习的恩泽。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企业或个人,要进步,要发展,都要有一股推动其不断向上的动力,使人们能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力,由此推动人们自强不息,努力奋斗。这个动力的形成,正是基于勤奋学习和知识累积。人们越是学习,未知的世界越大,人们也就越感到自身知识的缺乏;而越不断学习积累,越能不断有所创造。 创新,需要诚实和谦逊的态度。有人说,谦逊是一种坦然面对成就和荣誉的精神境界,是一种求真务实、甘当学生的思想品格。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我们更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自觉地把创新作为一种不懈的追求,始终保持一股闯劲、冲劲、韧劲,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宽广胸怀与气度,开拓创新。 这样,我们才能争创一流的工作水平和业绩,在伟大实践中不断有所发明、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
创新 创新是世界进步的动力有了创新精神,那么就有了前进的希望小鸟飞行需要翅膀,世界要进步需要创新,创新就是进步的翅膀 从前有一种病,只要人得了这种病,便无药可治,只能慢慢地被病魔折磨至死有一位化学家,他不幸得了这种病,他四处求医,也没有将病治好有一天,他听说有个村子里有一口能治好这种病的井,只要喝了井中的水,便能治好这种病化学家喝了水后不久便药到病除了化学家对井水产生了兴趣,对井水进行了研究他发现井水中含有一种化学物质—芒硝,对这种病有神奇功效 中国有名古话,常有所疑,是创新的开端勇于破疑,是他新的动力就是说一个人如果能用疑惑的眼光观察周围的现象,就产生去破疑的动力常年喝井水的村民没有因为井水能治病产生疑问,而化学家则对井水产生了疑惑,最终发现了井水的秘密如果说化学家仅仅因为井水治好病感到庆幸,那么可能永远都不会发现其中的奥妙这充分说明了创新精神对于我们的重要性 各行各业都需要发展,如果行业缺乏创新意识,那么它只会停滞不前,反而有可能会倒退只有坚持创新精神,勇于实践,行业才得到发展 当今国际社会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创新精神显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拥有创新精神的国家,才能让自己立于世界强国之林市场是无情的,竞争是残酷的,只有坚持创新,个人才能体现价值,企业才能获得优势,国家才能繁荣富强 勇于创新 烈日下,一群饥渴的鳄鱼陷身于水源快要断绝的池塘中面对这种情形,只有一只小鳄鱼起身离开了池塘,它尝试着去寻找新的生存的绿洲塘中之水愈来愈少,最强壮的鳄鱼开始不断地吞噬身边的同类,苟且幸存的鳄鱼看来是难逃被吞食的命运,然而却不见有鳄鱼离开池塘似乎完全干涸了,惟一的大鳄鱼也耐不住饥渴而死去了然而,那只勇敢的小鳄鱼呢,它经过多天的跋涉,幸运的它竟然没死在半途中,而是在干旱的大地上,找到了一处水草丰美的绿洲 这是我读的一篇短文的大致内容读后,我获得了不小的启示试想,如若不是小鳄鱼勇于尝试,寻求另一条生路,那它也难逃丧生池塘的厄运;而其它的鳄鱼,如果它们不安于现状,勇于尝试,那么它们又怎会落得身死干塘的可悲结局!由此可见,勇于尝试的精神多么重要! 纵观古今,凡有成者,他们无不具有勇于尝试的精神灯泡的发明者爱迪生为了找到一种合适的材料作灯丝,竟不屈不饶地进行了8000多次尝试试验初期,他找了1600种耐热材料,反复试验了近2000次,结果发现只有白金较为合适,但白金比黄金还贵重些,这就是说实验失败了面对这样的失败,一般的人肯定会选择放弃,然而他没有,而是继续尝试着从植物中发掘理想的灯丝材料,先后又尝试了6000多种植物通过不断的尝试,爱迪生最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给人类带来了“光明”这“光明”之光,与其说是电之光,还不如说是勇于尝试的精神之光其实,我们只要细细想想就会惊奇地发现,他所取得的一千多项成果中,竟没有哪一项不是不断尝试的结晶“一次尝试,就有一次收获”,他的这句话正道出了他的成功的秘诀还有研制出雷管的诺贝尔、发现了雷电规律的罗蒙诺索夫、第一次架飞机飞上了天空的莱特兄弟……他们所取得的一个个惊人的成就,又有哪一个不是尝试之花结出的硕果呢?写到这里,我在想:在崇拜伟大人物的同时,我们是不是更应该崇拜造就伟大人物的勇于尝试的精神呢? 不仅在科学上需要这种精神,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不也同样需要这种勇于尝试的精神吗?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尝试着举手发言,尝试着向课本质疑,尝试着与同学合作探讨,还应尝试着理解别人、关心别人……在不断的尝试中,我们的智慧将得到增长;在不断的尝试中,我们的能力将得到提升;在不断的尝试中,我们的人性将得到升华不断的尝试,我们将攀上一个又一个智慧的高峰 朋友们,勇于尝试吧!它几乎是一切成就的催生婆 敢于创新 中国人,怕是最崇尚古代文化了,对悠久灿烂的历史文明的取舍,的确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清朝书法家翁方纲和刘墉,一个对古人书法刻意求似,一个却博采众长,自成一体翁问刘:“哪一笔是学古人的?”刘反问翁:“哪一笔是自己的?”这在文坛的记录中留下了诙谐又富于哲理的一笔 人们总是喜欢以古为师,在师古的基础上,求不同,求发展,才会有独特的风格,才会有更大的进步翁的形似神似,固然值得称道;但刘墉师古而不拘泥于古,在古人字体的神韵中,加入自己的风格,则尤为可贵因为只有这样,书法才会发展,才有前途事实上,翁方纲所崇尚的欧体也正是当年欧阳洵融各家笔意而成的 因此,世上没有靠描摹而成的风格,没有因刻意求似而成的大作 万事万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历史车轮不断向前,正是因为有了吸收和舍弃,才有了新事物 工业大革命时,人们不局限于仅用手工劳作,才去发明机器;人们不局限于仅在地上行走,才去研制飞机;人们不局限于仅用煤作为能源,才去探索电力的奥秘…… 如今,人类已可以遨游太空,而无数科学家却仍在努力地探索着,在研究、发展新的、更科学的规律;让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我们不能没在历史,但也不能忘记,那仅仅是古人的业绩君不见“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只有师古而不泥于古,推陈出新,才有存在和发展的可能 我们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也要“不拘一格”敢于质疑,敢于放开思路,敢于创新一味拘泥于书本和公式,只会变得头脑僵化,不适应日新月异变化的世界 生活需要创新 在一次鼓励创新的报告会上,有一位学者画了四种不同的图形,让人们在其中选出一种与其余三种不同的图形于是人们便根据自己对此不同的认识,各抒己见这样,一道题得出了不同答案这件事足以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疑问是层出不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没有创新,答案就会笼统单调;没有创新,世界就不会丰富多彩;没有创新,社会就不会发展进步 创新是丰富生活的手段没有创新,我想,世界上第一盏电灯还没有诞生,我们还要在煤油灯暗淡的光下生活一辈子;第一架飞机还没有出现,人们要经过几个月乃至几十年的功夫历经艰辛,长途跋涉才能到达目的地;没有创新,社会便不会如此现代化,人们之间的联系也不会如此紧密创新对于我们来说是何等的重要!伟大的剧作家莎士比亚曾说过:“美是生活,美是创新”这一至理名言告诉我们,应该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去创造,去装饰我们的生活古之人尚知创造,今天我们又哪里能抛弃创造,抛弃创新呢?创新是生活走向美好未来的重要保证,是社会发展的源泉 创新是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动力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世界上各个国家都在争相创新不创新就会落伍,不创新就会滞后我国的现实状况要求我们要想求生存,要想使我们的国家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更要加快创新的脚步要使创新落实到社会每个行业、每个角落教育要创新,改革要创新,科技要创新我们应当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克服前边道路上的种种困难和挫折,向创新这个方向迈进 我们的生活需要创新,我们的社会需要创新,我们的国家和民族需要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我们要在创新中求生存,求发展正如那位学者出的一道题会得出不同的有理有据的答案那样,其实答案本是丰富多彩的,若是只能得出一种答案,那么我们就要从主观方面看看我们是不是思想僵化,是不是被局限在框框里了因此,创新还应破除旧观念,老框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迈出前进道路上坚实的步伐,走向新世纪
大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我国未来人才的保障。1、创新思维的实践性体现为它所具有的重要价值意蕴。坚持创新思维,有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只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发挥其改造实践的伟力,才能“创造些新的东西”,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不断创新。2、重视创新思维是马克思主义的优良传统。马克思、恩格斯特别重视创新,他们指出,“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即马克思主义者要依据实践的变化,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推动人们的思维“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最终实现思维创新。扩展资料: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的具体方法主要有:一是溯本创新法,就是从追寻事物本质中创新认识,善于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从根本上把握事物及其发展规律。二是全局创新法,就是从全局着眼,全方位、立体化和多角度地分析事物,从而得出对事物的科学认识。三是正反结合创新法,就是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谋划现实和未来。历史是现实和未来的一面镜子,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人们从“文明衰落所造成的痛苦中学得的知识可能是进步的最有效的工具”。这里的“进步”,即是指在历史经验教训基础上实现的“创新性发展”。
企业创新的重要性论文
杨大侠:用企业家思维,打造唐诗营地综合体建设|原创随着中国越来越重视文化建设,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提升,唐诗消费市场需求将越来越大。经过考察和市场调研,杨大侠拟依托企业家创新思维,从唐诗研究、唐诗传承、唐诗氛围方面入手,合作投资建设唐诗运营综合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建设唐诗客栈。按照唐诗里的叙事风格,打造一百家文化体验型客栈,推出文化关怀和古风服务;二是建设大数据唐诗中心。把全国融入唐诗里的名胜古迹用大数据量化存储,供用户下载便于导航游览,采用智能化管理系统,实行人性化服务,让服务对象及时享受到体验唐诗、饱览河山、消费文化,带动相关产业链;三是建设唐诗营地。包括田园风、边塞风、宫廷风等建筑,营造出人在诗中游的壮美景象。将具有古典气息的宾馆和酒店式公寓作为唐诗营地配套设施共同建设,从而完善周边服务硬件设施,提升服务品质,打造以唐诗营地为核心,涵盖吃喝玩乐、健康养老老产业服务的精品组团,提升区域品质。(杨大侠)
创新在企业中的作用 创新是中国社会和企业的主题,是每一个企业转亏为赢的契机,是每一个成功人士手中所必有的法宝。创新是从新思想、新概念开始,通过不断地解决各种问题,最终使一个有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新项目得到实际的成功应用。 说到国产汽车大家应该都知道“长城”,尤其是以其相应的皮卡系列汽车。这是一个用自己独特的创新形式使自己的品牌打响,冲击并占领中国市场的企业。 长城汽车的前身是保定的一个乡镇企业,成立于1984年,主要从事汽车改装。1990年,26岁的魏建军承包了这个资产300万元,亏损近200万元的集体小厂,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史。起初,魏建军仍然延续长城原来的产品定位,生产轻型客货车,但是干了5年,企业虽然也有赢利,但却一直做不大。这时候魏建军思量再三,决意从冷门产品进入,最后他相中了皮卡。 当时国内皮卡的生产厂只有田野和庆铃等两三家,皮卡市场的总销量不过几千辆。1996年5月,魏建军推出了长城生产的迪尔皮卡系列,在国内一炮打响。1998年,长城产销皮卡7000余辆,成为国内行业老大。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材料显示,长城皮卡已连续6年销量第一。 就在长城在皮卡市场节节推进时,魏建军又开始了一系列的收购扩张。2000年年初,长城控股了国有企业——华北汽车制造厂,成立“长城华北汽车有限公司”。 2001年,长城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并再次注入巨资,高起点建成了国内同行业规模最大的皮卡生产基地。 羽翼渐丰后,长城公司又决定进军SUV市场。2002年6月,长城汽车在国内首家推出了8万余元的SUV赛弗,快速占领经济型SUV市场。仅半年时间,长城赛弗SUV占国内SUV市场16%的份额,排名该行业第三。今年长城的SUV产销量已居国内第一位。长城今年全年的纯利润可达5亿元。 长城最值得自豪的就是财务状况很好,有6亿多流动资金,企业已连续11年赢利。账面上仅有的银行100万元贷款,却从来没动过。“现在长城一不缺资金,二不缺产能,所以暂时没有整合其他皮卡企业的计划。”但是长城并不是要搞自己的独立王国。长城公司表示,长城汽车现在仍以自主开发为主,但是在新产品开发上也积极与国外专业公司进行合作,目前长城正在研发的K系列SUV,它的车身就是与外国公司合作开发的。长城汽车成功在香港上市,为与跨国公司结盟提供了良好基础。 创新是企业的活力之源,生存之本。作为成长在新时代的我们也应该有自己独特的创新意识,这样才能成为新时代的弄潮儿!
加快企业科技开发步伐,增强企业竞争力 大中型工业企业占据我市工业经济的主体,搞活大中型工业企业,增强其内在的竞争活力,一直是近几年企业改革的重点,也是在加快企业各项改革的同时,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大力推进企业的科技进步,使企业真正成为科技开发与自主创新主体的关键。我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开发的状况如何,也就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现据98年我市大中型工业科技开发统计调查资料对此做一分析,供参考。 企业开发的现状与特点 据统计1998年我市共有大中型工业企业249家,占我市限额以上工业企业的15.9%,而今年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562.9亿元,占全市限额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4.2%;全年完成产品销售收入534.9亿元,占限额以上工业企业的52.4%;当年实现利税总额54.6亿元,占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当年完成利税总额的67.2%;年末固定资产原价达322.9亿元,占限额以上固定资产原价的50.5%。由此看出,我市大中型工业企业是我市工业企业的半壁江山,成为我市工业经济的支柱。从98年我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开发的情况看,科技投入的力度趋强,科技开发对促进企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增强企业的活力,提高经济效益都起到较明显的推动作用。 企业科技开发的人员队伍壮大,素质不断提高。1998年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共投入科技开发人员1.89万人,比去年增加0.27万人,平均每个企业投入的科技开发人员,由上年的56人增加到76人,企业在科技投入人员数量有较大增加的同时,其人员素质也有较明显的提高,98年在科技开发人员中,拥有高中级职称或无高中级职称的大学本科及以上的人员(以下简称科学家、工程师)达0.96万人,占科技开发人员的比重为50.9%。 科技开发经费的投入力度增大。据统计,98年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当年筹集额为17.93亿元,比上年增加9.67亿元,增长1.2倍。企业当年科技开发活动经费筹集额较上年增加较大的原因,主要是受几个大企业集团公司的拉动。其中,海尔集团当年筹集额为10.59亿元、海信集团当年筹集额为3.72亿元,分别占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当年科技经费筹集额的59.1%和20.7%。从当年科技活动经费当年的筹集额来源看,企业自筹经费9.2亿元,占当年筹集额的51.4%,银行贷款7.1亿元,占39.6%,上级拨款1.5亿元,占8.4%。由此可见企业自筹是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来源的主体。98年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为16.2亿元,比上年增加8.8亿元,其中:海尔集团增加5.09亿元、海信集团增加3.35亿元,分别占全市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当年增加额的57.8%和38.1%。 新产品开发步伐加快,效益明显。98年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加大了新产品开发力度,增加新产品开发的投入。据统计,98年大中型工业企业用于新产品开发的经费达到8.47亿元,占企业当年科技开发经费的68.3%。98年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新产品产值达到197.5亿元,占企业现价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上年的29.3%提高到35.1%,提高了5.8个百分点,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200.9亿元,占其全部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由上年的27.8%提高到37.6%,提高9.8个百分点,新产品实现利税达14.6亿元,占全部产品实现利税的26.7%。 企业的科技开发储备能力增强。企业的研究与发展经费投入是企业科技开发的能力强弱的标志。从98年我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开发的情况看,企业用于R&D的科技开发的经费明显增加。据统计,98年我市大中型工业企业当年用于R&D的科技开发达4.6亿元,占其当年内部科技开发经费支出额的37.2%,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6.6个百分点。 企业科技开发项目数增多。据统计,98年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共实施科技开发项目1644个,其中,研究与发展项目574个,占项目总数的34.9%;新产品开发项目1440个,占项目总数的87.6%。在企业的全部技术开发项目中,累计经费投入在万元以上的项目达783项,占企业项目总数的47.6%,在万元以上项目中,用于产品更新换代的就达532项,占其项目总数的67.9%,这反映了企业加快产品结构调整的一个趋势。 影响企业科技开发的几个制约因素 从98年我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开发的情况看,虽然其总体投入具有一定规模,但其内部结构状况不容乐观,企业的科技开发受当前市场环境、企业状况等各种因素制约,仍存在着追求科技进步的动力不足,定力不强,压力不大,进程不快的问题。 企业追求科技进步的观念意识淡薄,科技开发的整体现状令人堪忧。98年全市249家大中型工业企业中,有112家企业当年无科技开发投入,占企业总数的45.0%。在有科技开发投入的企业中,当年投入科技开发经费在10万元及以下的有17家,占有科技开发经费投入企业数的12.5%,有经费投入而无科技开发项目的有14家,占有投入企业数的10.3%,无技术开发项目企业数127家,占企业数的51%。说明在我市大中型工业企业中,有相当部分企业对科技开发行动迟缓。 企业的科技开发呈现“点高面底”,整体开发活力发挥不够。近几年,随着我市工业经济的发展,一批大企业公司及企业集团规模不断扩大,也形成了各自的品牌优势。这些企业及企业集团在规模扩张的同时注重了企业的科技开发投入,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开发又促进了集团的发展。据统计,98年仅海尔、海信、澳柯玛、双星四企业集团当年实施的科技开发项目就达773项,占大中型工业企业当年实施科技开发项目总数的47%。若扣除四集团科技开发的影响,其它企业年均开发项目仅有 项。这说明我市整体科技开发潜力有待挖掘。 科技创新能力偏弱。从98年我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引进以消化吸收的情况看,企业自主创新技术能力明显不足。98年我市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引进经费支出10.6亿元,而用于消化吸收的经费支出仅为3.0亿元,有的企业二者的比例高达22:1,导致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技术创新投入缺乏协调推进影响企业技术引进后的“二次创新”。 企业科技开发人才短缺,整体开发力量薄弱。从98年我市大中型工业科技开发人员投入情况看,具有一定的规模达到1。89万人,人员如果扣除海尔(7362人)、海信(3152人)、澳柯玛(1153人)的影响外,全市平均每户企业只有29人(有 家),企业当年无一人科技投入企业开发人员的不足,是导致企业科技开发进程迟缓的原因之一。 对加快企业科技开发的几点建议: 从我市企业目前产品结构及市场状况看,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的产品在新一轮的产业、产品结构调整中急待更新换代及产品技术的升级。因此,加快企业的科技开发,大力开发新产品,这既是适时调整产品结构的需要,也是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而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对此,针对我市企业科技开发的现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参考。 建立和完善科技开发结构,为企业的科技开发提供组织保障。企业的开发机构是企业科技开发的载体,只有加强企业的开发机构,才能为企业的科技开发提供有力的组织机构保障。从我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开发机构的建立情况看,其设立面以科技开发机构的运行质量不甚理想。据统计98年在我市249家大中型工业企业中只有95家企业设立了科技开发机构,占全部企业的38.2%,共设有科技开发机构154个。从设立的科技开发机构的运行质量看,有效益性开发任务的机构130个,占机构的84.4%,有稳定经费来源的机构102个,占66.2%,有一定测试条件的机构104个,占67.5%,这说明已设立的企业办科技开发机构的运行条件不够理想。 加大企业科技开发人员的投入,建立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企业的科技开发人员是推动科技开发最为活跃的因素,从目前我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开发人力资源的投入情况看,一是投入不足,二是企业目前现有的科技开发人员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有的企业的科技开发人员是企业的“游击队”,甚至成为企业的“二线人员” 加强产学研的结合,增强企业科技开发的后进积极吸引国内外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企业的科技开发,是加快我市企业科技开发步伐的途径。从目前我市大中型工业企业情况看,98年 对企业的新产品开发应给予长期稳定的优惠激励政策。建立对企业科技考核机制。 在抓好大企业科技开发的同时,整体促进科技开发。从98年我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科技开发情况看,在249户大中型工业企业中只有136个企业有科技开发活动,仅占企业数的54.6%,说明有过半的企业当年无任何科技开发活动,这与目前我市大力倡导的企业科技进步形成较大反差。因此,大力推进企业的科技开发应当体现在抓住重点企业的同时注重面上的企业科技开发,只有这样才能发挥科技开发的整体活力。
力将技术创新成果推向市场,因而很多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阁。鉴于科技体制上还存在着这些弊端,因而重新认识市场经济条件下创新的规律,富有成效地推动科技体制创新,就成为推进现代企业发展的一个迫切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依据人们对技术创新经济学的研究得出的最基本的一条规律是,企业必须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这种主体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企业要成为技术创新投资的主体;二是企业要成为研究开发的主体;三是企业要成为利益分配的主体。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投资主体,就意味着可在国家产业政策的宏观指导下,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和市场竞争格局,自主地选择适合本企业发展目标的创新项目,自主进行筹资、融资和投资,自己承担相应风险,政府管理部门不加干预。企业作为研究开发主体,就意味着研究开发工作主要在企业内进行。在传统体制影响下,一些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虽然也设有研究开发机构,但不论人力资源,还是物质资源,均投入不足。同时,由于企业没有成为研究开发的主体,研究开发活动主要不在企业进行,导致科技成果和企业生产经营脱节,许多科研活动没有明确的商业目的,造成了科研成果多而企业新产品少、获奖科研成果先进而企业产品落后的局面。企业作为利益分配主体,就意味着在照章纳税后,企业有权对技术创新收入进行自主分配。这样企业不仅可以有效补偿技术创新投入,而且还可以有效地激励研究与开发人员,尤其是对技术创新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实行特殊的报酬机制。再者,企业可以根据有效的经济原则,组建有效的研究和开发组织,按要素、贡献分配报酬,激励研究与开发的有效增长。而企业要走到这一步,不仅需要政府的努力,同时也需要各企业转换观念,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从企业的实际出发,进行大胆创新,把握创新的主动权,把握市场机会和技术机会,做出适合本企业的创新决策,不断提高创新水平,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从而走上一条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创新之路,使企业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不断取得新的发展。在这方面,武汉健民集团已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武汉健民集团率先认识到经济一体化形势下世界中药行业的发展趋势,并探索出一条成功的发展道路。这就是以科技体制创新为突破口,促进药品研发技术的创新,进而推动企业的整体发展。组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科技开发公司是武汉健民集团进行科技体制创新的重大举措。正是因为较早认识到科技体制在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武汉健民集团于1999年就联合武汉生物技术开发中心、同济医科大学药学院、湖北中医学院、湖北大学等单位,以股份制形式共同出资在其原有科研所的基础上,成立武汉健民中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药工程公司),打破了原有的科技体制,率先将现代企业制度、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引入到企业的科研开发之中,使原隶属于武汉健民集团的科研所成为享有独立法人地位的科研实体,主要从事新药开发和老产品的二次开发,在运营方式上实行严格的公司化管理,同时依据现代公司制的特点,加强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如此,武汉健民集团既保证了自己能有源源不断的适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上市,又使原有科技资源焕发了巨大活力。作为科研型实体,武汉健民中药工程公司不但清醒地认识到技术创新在公司运行过程中的重要性,还建立起一套与本企业相适应的技术创新体系。它主要体现在对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技术创新人才管理、技术创新决策管理和技术创新过程管理等方面:(1)对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极为重视,先后投巨资从国内外购进各种仪器设备及相关技术,以品种改造和新品种开发为载体,大大提升了研发水平和能力。(2)把人才视为企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高度重视技术创新人才的引进与管理,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充分调动和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优化公司的人才结构。为保证公司员工的知识更新,又不断探索和完善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机制,使他们有机会提高创新能力,有条件提高创新水平。(3)强化对技术创新决策的管理工作,建立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牵头的专家顾问系统,主要负责中心的重大科技决策咨询、重大科技项目评估、新药研制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咨询与指导等,从而降低了科研风险,提高了科研效率。(4)对内实行项目负责制,加强过程管理。对项目的管理、组织实施申报实行全过程监控,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进行有效考核和评估。先进的管理体制和成功的创新战略使武汉健民中药工程公司焕发出蓬勃生机。自成立以来,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它已承担30多项国家、湖北省及武汉市的攻关项目,名优产品的二次开发也初见成效。武汉健民中药工程公司强大的科研实力和良好的发展态势,有力地促进了武汉健民集团的迅速发展,使其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科技含量水平持续提高,市场占有率稳步扩大。十年来,武汉健民集团的效益指标率均增长30%,连续7年税后利润超过2000万,并成为国家科委认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计委确定的全国中成药小儿用药基地,还相继荣获“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全国中药行业优秀企业”、“全国工
论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论文
科技创新的意义世界范围内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培养人才是基础,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经济和发展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增强创新能力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发展教育与科学,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有助于发展教育事业。2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充分阐释了科学技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性。中国的每一代领导人都十分重视科技的发展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文明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科技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科技创新是增强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战略高科技能力的提升和长久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3为什么要进行科技创新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2、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3、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不竭力量之源。4、是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
科技兴国,所以科技创新很有重要性。科技创新能力已经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人类进步的各个领域。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充分阐释了科学技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性。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文明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科技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科技创新是增强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战略高科技能力的提升和长久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经济和发展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增强创新能力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发展教育与科学,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有助于发展教育事业。进行科技创新原因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2、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3、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不竭力量之源。4、是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
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论文
科技兴国,所以科技创新很有重要性。科技创新能力已经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人类进步的各个领域。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科技创新: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 孙丽霞,吕景城 摘 要: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承载着社会和谐发展的价值,是和谐社会系统运行的核心动力。科学技术通过促进生产力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推动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体现出科学技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人文价值。 关键词:和谐社会;社会系统运行;科技创新;价值 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承载着社会和谐发展的价值,是和谐社会系统运行的核心动力。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必须进一步认清科技发展对建立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发挥科学技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性作用。 1 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技术的经济价值 当代科学技术向人类提供了可以全面深刻地认识自然的潜力和手段。高科技是人类对自然规律认识的成果,同时也是人类创造性思维的最高成就。人类借助高科技仪器设备和手段,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上更精确认识自然界,进一步扩大人类的认识视野,把握自然界的客观规律,造福于人类。例如,大型射电天文望远镜的研制成功,可以使人们看到几十亿光年乃至更遥远的太空,从而为探索人类所不知的太空的奥秘提供了方便。高科技的广泛使用,必然会对人们的观念和生活习惯产生不可估量的深刻影响,从而加速和谐社会社会发展的进程。利用当代科学技术,还可以不断扩大人类劳动的对象和内容,从而解决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所面临的资源和能源日益短缺的问题。工业革命以来利用资源和能源的方式由于全球性问题的凸现受到人们的质疑,特别是资源和能源日益短缺,引起了世人深切的忧虑。很显然,幻想回到从前对现代人类社会是太过奢侈的向往。因而,比较现实的态度是,利用当代高新技术,不断寻找和开发新的资源和能源,不断提高现有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节约使用资源和能源。通过寻找和开发新的资源和能源,不断改变现有资源结构和能源结构。利用科学技术,将能源和物质投入减少到最低限度,同时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可以重新加以利用。当代科学研究的发展,预示着下一世纪的聚变反应堆有可能成为终极能源,从而解决人类社会发展出现的能源危机。纳米技术将引起一场新的产业革命,使人类社会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现在,科学技术正步步逼近自然界的各种极限,超高温、超低温、超真空、超导、超强磁场和彻底失重等研究已经取得重大进展。宇宙空间技术和海洋开发技术的进展预示着21世纪人类将进入宇宙工厂时代,无限开拓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领域。 2 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科学技术的生态价值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人是科技的主体,科技是人与自然的中介,也是人类作用于自然的武器。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保证。“科技贫困”不仅会导致物质的贫困,也会导致精神的贫困,精神的贫困会导致愚昧和迷信。因此科技进步与创新不仅是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需要强调的是,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由于人类对科技的滥用,也导致了日益严重的全球性生态危机。因此,人类在利用科技的发展谋福利的同时,应该把它的负面效应降到最低点。为此,应该发展“安全科技”,即不污染自然环境、不破坏生态平衡、不会造成消费异化和大规模的失业的科技,如风能、太阳能、生物资源开发技术等。同时,还要强化人的科技意识和环境意识,通过科学知识的积累,扩大人的视野,启迪人的心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可喜的是,“安全科技”已逐渐成为当代科技发展的主流。特别是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发展到现代水平,出现了大量的现代科学理论,涌现出核能科学技术、电子计算机科学技术、半导体科学技术、激光科学技术、光导纤维科学技术、空间科学技术、环境科学技术、材料科学技术以及建立在分子生物学基础上的现代生物高新技术等。这些高新技术在以其自身价值和功能影响人类及其社会的同时,对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积极作用。微电子技术可以大大减少材料消耗和环境污染,新能源开发为人类提供取之不尽的无污染能源,人工合成材料缓解自然资源紧缺状况,方兴未艾的“数字城市”,以覆盖全市的信息网络为依托,以先进的信息技术挖掘手段为触角,时刻监控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准确地预测着人类社会的活动与自然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等等。所有这些,都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调发展开辟着新的途径。 3 推动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科学技术的人文价值 科学技术进步与创新是先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可以大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具体来讲: 3•1 科技进步促进人的自由发展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P273)马克思关于“自由人联合体”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阐述,指出了未来高级的和谐社会的目标。在工业文明下,人们从不怀疑自己作为人的躯体,却常常怀疑自己作为人的灵魂,不断重复的机械生产、普遍扩张的工具理性,使人沦落为没有自由、没有个性的“活物”。随着科学技术的广泛使用,特别是生产全面自动化的实现,将把人从单调重复的繁重劳动中解放出来,劳动将不再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和沉重的负担,而变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人将由此摆脱对人和物的依赖,自由时间大量增加。由此,人们将自由运用自己创造的自由时间,充分地张扬自由和个性,把人类能力的发展作为目的本身,“自由人联合体”的理想终将变为现实。 3•2 科技进步促进人际关系的改善 和谐社会的主体是人,因此,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科技发展对改善人际关系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从一国范围来看,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以及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知识劳动者的大量出现,工农之间、城乡之间以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乃至一切阶级差别将消失,人们将摆脱固定分工的束缚,在生产中和一切社会生活领域中将实现完全平等;从世界范围来看,虽然国家间的科技竞争不可避免,但同时也需要广泛的国际合作。例如信息科技领域,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在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光纤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等层出不穷的高新技术领域中全面领 先。为了共同的进步,加强科技合作十分必要,而且未来的信息高速公路、国际互联网络,使信息资源共享成为可能,为技术合作创造了条件。由此,人与人之间消除敌对情绪,建立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便有了实践的基础。此外,科技发展还带来了人们交往手段的革命。比如通讯和网络科技的发展,从根本上动摇乃至否定了传统的熟人社会交往方式,使人们置于一个广袤无限的交往世界中,并超越交往活动具体场所限制及渐次扩散的局限性,进入普遍交往的境地,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自我”和“社会”的交互联结。[2] 3•3 科技进步促进民主政治建设 “科学技术是人类智力发展的产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加速了社会的发展进步,有利于打破专制、等级、特权、不平等、不公正,给个体带来了思想、行为的极大自由,普遍提升了人类智力,对人类文明、世界和平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科学精神、理论、方法等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3]同时,科学技术为人类实现民主政治提供了足够的技术支持,“信息和通讯科技的网络空间、整合与连接、及时性、去中心化等特性为公民参与提供了十分广阔的前景”[4]。比如,建立在电子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基础上的电子政府,打破了传统的行政机关的物理组织界限,政府部门的行政流程得以整合和贯通,使得政府与政府之间,政府与社会之间可以通过各种电子化渠道进行沟通,使人人参政议政成为可能。同时,由于网络的无边界性和隐蔽性,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它来自由发表意见,由衷表达自己的意愿。近年来,许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建立了自己的个人网站或公开个人电子邮件地址,公民和社会团体得以经常方便地与他们进行沟通和交流。科技对推动民主政治建设正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充分阐释了科学技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性。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文明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科技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科技创新是增强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战略高科技能力的提升和长久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经济和发展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增强创新能力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发展教育与科学,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有助于发展教育事业。进行科技创新原因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2、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3、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不竭力量之源。4、是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
论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议论文
《科技创新: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 孙丽霞,吕景城 摘 要: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承载着社会和谐发展的价值,是和谐社会系统运行的核心动力。科学技术通过促进生产力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推动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体现出科学技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人文价值。 关键词:和谐社会;社会系统运行;科技创新;价值 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承载着社会和谐发展的价值,是和谐社会系统运行的核心动力。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必须进一步认清科技发展对建立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发挥科学技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性作用。 1 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技术的经济价值 当代科学技术向人类提供了可以全面深刻地认识自然的潜力和手段。高科技是人类对自然规律认识的成果,同时也是人类创造性思维的最高成就。人类借助高科技仪器设备和手段,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上更精确认识自然界,进一步扩大人类的认识视野,把握自然界的客观规律,造福于人类。例如,大型射电天文望远镜的研制成功,可以使人们看到几十亿光年乃至更遥远的太空,从而为探索人类所不知的太空的奥秘提供了方便。高科技的广泛使用,必然会对人们的观念和生活习惯产生不可估量的深刻影响,从而加速和谐社会社会发展的进程。利用当代科学技术,还可以不断扩大人类劳动的对象和内容,从而解决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所面临的资源和能源日益短缺的问题。工业革命以来利用资源和能源的方式由于全球性问题的凸现受到人们的质疑,特别是资源和能源日益短缺,引起了世人深切的忧虑。很显然,幻想回到从前对现代人类社会是太过奢侈的向往。因而,比较现实的态度是,利用当代高新技术,不断寻找和开发新的资源和能源,不断提高现有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节约使用资源和能源。通过寻找和开发新的资源和能源,不断改变现有资源结构和能源结构。利用科学技术,将能源和物质投入减少到最低限度,同时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可以重新加以利用。当代科学研究的发展,预示着下一世纪的聚变反应堆有可能成为终极能源,从而解决人类社会发展出现的能源危机。纳米技术将引起一场新的产业革命,使人类社会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现在,科学技术正步步逼近自然界的各种极限,超高温、超低温、超真空、超导、超强磁场和彻底失重等研究已经取得重大进展。宇宙空间技术和海洋开发技术的进展预示着21世纪人类将进入宇宙工厂时代,无限开拓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领域。 2 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科学技术的生态价值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人是科技的主体,科技是人与自然的中介,也是人类作用于自然的武器。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保证。“科技贫困”不仅会导致物质的贫困,也会导致精神的贫困,精神的贫困会导致愚昧和迷信。因此科技进步与创新不仅是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需要强调的是,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由于人类对科技的滥用,也导致了日益严重的全球性生态危机。因此,人类在利用科技的发展谋福利的同时,应该把它的负面效应降到最低点。为此,应该发展“安全科技”,即不污染自然环境、不破坏生态平衡、不会造成消费异化和大规模的失业的科技,如风能、太阳能、生物资源开发技术等。同时,还要强化人的科技意识和环境意识,通过科学知识的积累,扩大人的视野,启迪人的心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可喜的是,“安全科技”已逐渐成为当代科技发展的主流。特别是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发展到现代水平,出现了大量的现代科学理论,涌现出核能科学技术、电子计算机科学技术、半导体科学技术、激光科学技术、光导纤维科学技术、空间科学技术、环境科学技术、材料科学技术以及建立在分子生物学基础上的现代生物高新技术等。这些高新技术在以其自身价值和功能影响人类及其社会的同时,对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积极作用。微电子技术可以大大减少材料消耗和环境污染,新能源开发为人类提供取之不尽的无污染能源,人工合成材料缓解自然资源紧缺状况,方兴未艾的“数字城市”,以覆盖全市的信息网络为依托,以先进的信息技术挖掘手段为触角,时刻监控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准确地预测着人类社会的活动与自然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等等。所有这些,都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调发展开辟着新的途径。 3 推动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科学技术的人文价值 科学技术进步与创新是先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可以大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具体来讲: 3•1 科技进步促进人的自由发展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P273)马克思关于“自由人联合体”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阐述,指出了未来高级的和谐社会的目标。在工业文明下,人们从不怀疑自己作为人的躯体,却常常怀疑自己作为人的灵魂,不断重复的机械生产、普遍扩张的工具理性,使人沦落为没有自由、没有个性的“活物”。随着科学技术的广泛使用,特别是生产全面自动化的实现,将把人从单调重复的繁重劳动中解放出来,劳动将不再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和沉重的负担,而变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人将由此摆脱对人和物的依赖,自由时间大量增加。由此,人们将自由运用自己创造的自由时间,充分地张扬自由和个性,把人类能力的发展作为目的本身,“自由人联合体”的理想终将变为现实。 3•2 科技进步促进人际关系的改善 和谐社会的主体是人,因此,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科技发展对改善人际关系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从一国范围来看,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以及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知识劳动者的大量出现,工农之间、城乡之间以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乃至一切阶级差别将消失,人们将摆脱固定分工的束缚,在生产中和一切社会生活领域中将实现完全平等;从世界范围来看,虽然国家间的科技竞争不可避免,但同时也需要广泛的国际合作。例如信息科技领域,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在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光纤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等层出不穷的高新技术领域中全面领 先。为了共同的进步,加强科技合作十分必要,而且未来的信息高速公路、国际互联网络,使信息资源共享成为可能,为技术合作创造了条件。由此,人与人之间消除敌对情绪,建立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便有了实践的基础。此外,科技发展还带来了人们交往手段的革命。比如通讯和网络科技的发展,从根本上动摇乃至否定了传统的熟人社会交往方式,使人们置于一个广袤无限的交往世界中,并超越交往活动具体场所限制及渐次扩散的局限性,进入普遍交往的境地,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自我”和“社会”的交互联结。[2] 3•3 科技进步促进民主政治建设 “科学技术是人类智力发展的产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加速了社会的发展进步,有利于打破专制、等级、特权、不平等、不公正,给个体带来了思想、行为的极大自由,普遍提升了人类智力,对人类文明、世界和平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科学精神、理论、方法等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3]同时,科学技术为人类实现民主政治提供了足够的技术支持,“信息和通讯科技的网络空间、整合与连接、及时性、去中心化等特性为公民参与提供了十分广阔的前景”[4]。比如,建立在电子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基础上的电子政府,打破了传统的行政机关的物理组织界限,政府部门的行政流程得以整合和贯通,使得政府与政府之间,政府与社会之间可以通过各种电子化渠道进行沟通,使人人参政议政成为可能。同时,由于网络的无边界性和隐蔽性,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它来自由发表意见,由衷表达自己的意愿。近年来,许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建立了自己的个人网站或公开个人电子邮件地址,公民和社会团体得以经常方便地与他们进行沟通和交流。科技对推动民主政治建设正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
回答 1、创新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创新可以包括很多方面:技术创新,体制创新,思想创新。简单来说,技术创新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体制创新可以使企业的日常运作更有秩序,便于管理; 2、同时也可以摆脱一些旧的体制的弊端,如科层制带来的信息传递不畅通;思想创新是相对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领导者思想创新能够保障企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员工思想创新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发挥员工的创造性,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充分阐释了科学技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性。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文明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科技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科技创新是增强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战略高科技能力的提升和长久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经济和发展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增强创新能力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发展教育与科学,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有助于发展教育事业。进行科技创新原因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2、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3、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不竭力量之源。4、是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