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教学论文
三年级语文教师论文
记得在我一年级时,一天,妈妈要我读课文。我没有读,还在语文书里套上漫画书来妈妈。 妈妈来到我的身边,我就装模作样地读书,等她走开了,我就津津有味地看漫画。当我看到一个有趣的故事时,便不由自主地笑了,这一下被妈妈发现了,我很担心,做好了挨骂的准备,可妈妈轻轻来到我的跟前,拿起我的漫画书翻了起来,嘴里还说着,真是一本有趣的书呢,难怪我的宝宝爱不释手,但你的课文能背下来吗?来背诵第二段给我听听。 我的脸涨的通红,我哪能背诵。妈妈看到我的窘态,就对我说:“趁你年纪小就要养成好习惯,搞完学习再看课外书籍,从低年级就要打好基础,到了高年级学的东西会越来越多,越来越难,你现在不认真,到时会后悔的,掌握了知识是你自己的,你这样得过妈妈能过你自己吗?古人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你愿意那样吗?” 我听了妈妈的话,感到很内疚,不争气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我想我一定要改正的,妈妈看到我的表情,立即要我抓紧时间读书,等完成了学习任务,她和我一起欣赏漫画书,我听了很高兴,专心地搞学习从此,每当我在学习上有松懈情绪,每当我遇到困难想逃避时,我就会想起妈妈的话,每当看到妈妈因为我的进步,脸上露出会心的一笑时,我感到很开心。
三年级起步作文该如何教每位教过学校三班级语文的老师都晓得三年级语文的确不好教,最难就难在作文教学。学校生由二年级的看图写话练习一下过渡到三年级的作文习作。的确是有肯定的难度加之三年级孩子的生活阅历有限,读书量有限,因而在语言的表达上就难以丰富,语言积不够丰富直接限制了同学的语言表达。
早晨我们去了电视塔进了电视搭我们举行了开营仪式,过了10分钟我们乘做电梯到塔顶。一上去把我惊住了,青岛是多么美丽,那里楼房是多么高大,再看看黄海一望无际,直通韩国。我们在电视塔上面照了很多相片。下午我们又来到了海底世界,一进大门就看原始鱼类,再往前走有一条全长50多米的鳄鱼,还有巨大的螃蟹,不一会儿我们又来到鲨鱼标本,这里有很多特别长的鲨鱼,看完鲨鱼我们又来到了海底随道。进入隧道后我一抬头发现又各种各样的鱼类在水里面游来游去,有一只巨大的乌龟,忽然有一条鲨鱼从我们头上游过去,把我高兴极了今天还见了真鲨鱼。
三年级语文教学论文范文
老百晓上面找找。
教育进展这样的教育类刊物应该是专门研究课堂教学的
语文 - 人文社会科学之一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也是或语言和文学的简称。相对来说,口头语言较随意,直接易懂;而书面语言讲究准确和语法。此解释概念较狭窄,因为语文中的文章不但有文艺文(文学、曲艺等),还有很多实用文(应用文)。通俗的说,语言就是说话艺术。一般认为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语言和文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等都离不开它。它是听、说、读、写、译、编等语言文字能力和知识,文化知识的统称。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的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特点。
小学语文教育的价值向度语文论文 论文作者:佚名 论文来源:不详 论文发布时间:2006-6-16 17:26:37 论文发布人:chjchjchj 语文学科学什么,这个问题长期困扰着语文教师。《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 )指出:“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应用祖国语文, 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是“祖国语文”而非“ 祖国语言”,措词异乎寻常,耐人寻味。 或许是为避免人们对语文教学目的,任务理解的以概偏全, 抑或是为平息在“语文”涵义的意见纷争而作出选择。 的确用心良苦。然而,语文作为一门课程名称, 它代表的是对学生进行祖国语言教育的课程。按叶圣陶先生的解说, 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统称。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 其本质属性就决定了语文课程的性质与价值取向。因此, 对语文本质的认识,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的预设, 学习方式的选择以及教学效能的大小。 一 把握语文本质,明确价值向度 辨析语文的本质 对语文本质问题,自古就有“文道之争” ,或是只强调语言的工具性——语言形式,忽略语言所载的文化, 思想内容和思维过程;或是只突出思想内容,而忽略了语言形式。“ 文”“道”有机结合,曾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 在阅读中热衷于课文内容分析, 将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当作语文课的主要目标, 整个教学过程基本是围绕着课文内容理解来进行, 即强调文本内容的“意化”过程,因文阐道,因道悟文,相得益漳。 现代语文教育中转变为“工具性和思想性” 。提出;“语文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 语文教学通过语言文字这一载体实现知识性,思想性双重教学目标, 突出的是语言和思维、思想的统一,即思维的发展促进语言的发展, 语言的发展又促进思维的发展。 在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的今天,又演化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教育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形式”教育,更是民族文化、 民族精神的“实质”教育, 既要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又重视语文的熏陶作用。这里,突出“ 语言这个工具 不仅是文化的载体,还是意识思维、心灵、人格的组成部分” ,对语文学科的完整性千万不能阉割。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因此,在教学中, 我们必须遵循语文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 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要想达到目的, 目前最具本色又最有实效的方法就是“读”。通过读, 让学生接触文中哪些生疏而精炼的语言, 不知不觉地吸纳与发展语言,形成良好地语感,培养基本的听、说、 读、写能力,通过读,让学生将范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积累大量的,美的语言材料和感性认识, 加宽加厚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为自己提供一片寻找自我, 发展自我的广阔天地;通过读, 让学生对文学作品反复吟咏中体会美,懂得美;通过读, 让学生多感官参与,多角度接受语言材料的全息刺激, 以培养语言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 从《课程标准》核心理念看语文教育价值向度 工具性和人文性都是语文的基本属性,工具性和人为性的统一, 正体现了语言的性质。语文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 工具性表现在再认知上,同时也体现在表情达意上, 体现在发展学生的情思和人格培养上。因为语言是交际工具, 是表达思想感情,交流思想感情,传递文化的工具, 学习语文就是要使学生牢牢掌握语言工具, 语文教学的首先任务就是教会学生使用语言。 人文性突出了语文教学以人为本文化性。《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 因此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那么,用什么去影响并感染学生?毫无疑问,主要凭借的是课文, 是课文的字里行间蕴涵着的深刻的人文内涵。 而这种内涵是要靠教师去深入地领会并挖掘的。 我们固然要提倡创新,但不可忘记“求真”永远是“求新”的基础; 我们固然要尊重学生独特的体会, 但不可忘记尊重决不意味着肯定错误(包括有较大偏差的) 理解和感受。 语文可以传承文化,可以传达社会价值观, 从而维系社会的正常运转, 所谓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指语文学习过程是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 激发人创造力与生命力的过程。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就是既要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 又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同时语文学习极具个性化, 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往往又是多元的,常言说“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因此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 鼓励学生发表富有个性的见解,这是提高语文能力的需要, 也是形成良好个性,激活创造力的需要, 也就是说语文教学着眼于语文形式,语言所载负的人文思想、 情感内涵,是寓于语言之中,必须寓教于文,在理解、 感悟语言的同时接受文化、情感的陶冶。 科学整合“三个维度”目标,促进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新课程以“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基本的价值取向, 作为课程价值具体化的课程目标随之而建。理清“三个维度” 目标的关系和抓住核心, 语文教育就不会陷入不知道学什么的茫然和困惑的尴尬境地。 力求“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个维度目标的和谐统一,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是新课程目标制定的突出特点,也是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 课程标准》十项总目标,1—4项侧重于“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兼有“过程方法”的目标, 第五项侧重于“过程方法”的目标,后五项分别从汉语拼音、 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 使用工具书与搜索处理信息五个方面制定了具体的语文能力目标, 侧重于“知识与能力”这个维度,第10项“ 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能力方面提出新要求。 参考资料: 中国教育资源网求采纳
三年级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小学教育对小学生的发展
理想与突围: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探索 电影电视与小学语文学科课程整合研究
论如何增进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提供一些小学语文教学的论文题目,供参考儿童课外文学阅读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儿童文学作品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重、地位及意义 某一位儿童作家或某一类儿童文学作品的研究 关于文学欣赏的研究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研究 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研究 课改背景下的语文课程发展性教育评价研究 小学识字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拼音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和地位研究 论小学语文教育中的语文素质培养 家庭教育对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 小学拼音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识字教学的人文教育研究 词汇教学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 小学阅读教学中涉及的汉语语法知识及其教学问题研究 小学语文教师的逻辑知识与小学生思维发展研究 小学高年学生作文心理的成因分析及其对策 小学作文常见病句类型成因及对策 新中国成立以后小学生作文的发展脉络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小学作文教学方法的多元现象研究 传统作文教学的误区研究 中外优秀小学作文教学模式之比较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研究 小学语文学习方式的研究 小学语文教师教育的研究 小学语文创新教育的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的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训练途径的研究 小学作文训练与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常见的拼音错误调查分析 小学生错别字情况调查及对策分析 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使用状况的研究 语感与小学语文教学 口语交际与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评价研究 小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研究 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培养 小学生语文知识构成的研究 小学生语文作业批改的艺术 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考试改革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指导的研究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或策略)研究 改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小学语文的合作学习研究 小学语文的研究性学习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作文评语的研究 中国古典诗歌艺术鉴赏的研究 中国古代小说鉴赏的研究 中国现代小说鉴赏的研究 中国现代散文鉴赏的研究 中国现代诗歌鉴赏的研究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师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指导“读写结合”关于“读写结合”的由来,1924年黎锦熙提出的“作文与读法教学联络”思想,应该是使用“读写结合”这一概念的开始。明确地提出“读写结合”则是1927年老解放区开始实行的“读写结合”作文训练序列,强调“读什么写什么”。之后,读写结合不胫而走,成为语文教学中的共识。如今这么些年过去了,今天我们依然把“读写结合”作为课题来研究,这说明我们的读写还没有真正结合,或者说还没有达到我们想要的境界,但可喜的是我们的语文教育工作者一直有“读写结合”的理念,“读写结合”思想,“读写结合”的追求。那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应达到怎样的境界呢?我认为“读写结合”讲究的是“读”与“写”的互相迁移、同步发展,在小学阶段主要表现形式有扩写、缩写、续写、补写、改写、仿写、反写等,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向大家做一下汇报:1扩写 我让学生进行扩写的内容往往是每册教科书中的古诗部分,在学完古诗后,学生已大体了解内容,但文中的景色、故事并不完整,这时就是学生展开想象,让手中的笔肆意飞扬的过程,还有一种扩写的途径就是教师把与本班同级的优秀作文进行缩写,以作文要求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扩写,这样,范文既是原文,有时还会给你一个超出原文的惊喜呢!2 缩写 其实在小学阶段,我们教师不用要求缩写,学生已经缩写了,学生的作文老是写不具体呀,我们就怕学生作文缩写,所以,我认为小学阶段的缩写我们完全理解为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非常熟悉,这也是课程标准对小学五年级的一个硬性要求,但我们有没有把“写出本文的主要内容”作为一个预习要求或者一个作业让学生写一写呢?3 续写 这一形式在我们的教科书中体现还是很明显的,像三年级的课文<<小摄影师>>在课后题中就提出了续写的要求。小摄影师有没有回来呢?后来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4 补写 补写的对口内容就是文章简要叙述部分,为后文做铺垫部分,几句话带过的部分,即留给学生想象空间的空白部分。这里低年级与高年级还是有所区分的,比如,这两天我们学校进行第二轮的听课议课活动,其中有一节讲的是《窗前的气球》,教师就设计了一个小练笔:同学们好久没见科里亚了,有好多话要对他说,那同学们会对科里亚说什么呀,学生答得五花八门,但个个又在情在理,老师简要总结后,让学生进行练笔,有的学生简单介绍最近班里发生的事,有的问科里亚这种传染病有什么症状,并猜想病房与家里的不同等等,学生进行了有效练笔。也就是说低年级的读写结合要求可放的更低一些,哪怕几句话对学生的书写效果也是很明显的。那对于高年级相对要求就高了些,比如六年级课文《穷人>>,有一位老师就设计了这样一个课下练笔作业:渔夫说:“糟糕,真糟糕,什么也没有打到,还把网给撕破了,倒霉,倒霉,天气可真厉害,我简直记不起几时有过这样的夜晚了,还谈得上什么打鱼,感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提示:渔夫的网是怎样破的,天气怎样糟糕,他会遇到怎样的倒霉事情,又怎样死里逃生的,请展开想象,以《渔夫海上历险记>>为题进行练笔。这样,学生就有了很好的练笔机会。5 改写 在小学阶段改写的表现形式一般是对比句子的表达效果,但我在教学中也曾尝试从谋篇布局的角度让学生改写,比如,这两天我们刚刚学过的《学会看病》这篇课文,本文讲的是儿子感冒了,妈妈让他独自上医院,学会了看病的事。母亲用这种方式,锻炼儿子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母亲的这种方式在现实中是很少见的,往往都是妈妈领着孩子去看病,学完这篇课文后,我让学生也写一篇去看病的作文,要求是一定写自己的看病经过,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因学生都有看病的经历,自然有啥可写,但不同的是通过阅读这篇《学会看病》,在学生作文中体现的是孩子了解了看病的经过,有信心在妈妈不陪同的情况下自己到卫生室看病,还别说上周日我到卫生室拿点感冒药,还真碰到我班一个学生自己到卫生室去打针。我甚感欣慰。6 仿写 这种“读写结合”的方式,应该算是小学阶段最常用的方式了。首先从仿写句子开始,再就是仿写典型段落,到仿写好文章的写作结构、顺序或方法等,这些对于语文老师老说算是老生常谈了,我要说得是教参中、某些资料中没有的,而是老师能根据自己学生的学习情况,在钻研教材时设计的仿写内容,这样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是最有效的。我称之为“对症下药”式仿写。比如,我发现学生在运用语言描写时,方式呆板,一般的格式就是谁谁说什么谁谁说什么,在备教材时,我就特别注重课文中的对话部分,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语言描写的灵活性,比如,在本学期教学《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5、6、7自然段是父子二人的对话部分,在理解了对话内容后,我让学生再读这部分,看看这部分对话在结构上、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一样,一会儿就有学生说:我发现一个人说的话可以独立成段,其他同学都啧啧称是,我表扬她学到了一个让作文变多的技巧,我让学生再读一读还可以学到什么技巧。学生的发现越来越多,我借机告诉学生,人物说的话可以一句话独立成段,当你有很多话要说时,提示语一定要变化位置,如果一个人说的话是一大段,中间可以穿插提示语,分成几个说话句,提示语可以是说话的动作,也可以是表情。给学生总结完后,就让学生仿写这样的一组对话,效果非常好7、反写 对于小学生来说我觉得还是有难度的,但在不断尝试中,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比如《珍珠鸟》一课,在第一课时完成初读课文、识字学词、理清层次和感受意蕴后,可引领学生顺流而下,以“我的主人冯骥才”为题,从珍珠鸟的角度来反写感受,用角色转换上的“反写”深化了“读”的感受,又生成了新的“读物”-------学生的练笔作品。以上汇报的“读写结合”的方法,都遵循了以阅读为基础,再侧重读时促写、写时促读,使读写一体,体现语文生命。我想“读写结合”是作为语文教育者一个永恒的话题,这个话题将会越聊,走的越远,而语文教育者们将会越聊,境界越高。
三年级起步作文该如何教每位教过学校三班级语文的老师都晓得三年级语文的确不好教,最难就难在作文教学。学校生由二年级的看图写话练习一下过渡到三年级的作文习作。的确是有肯定的难度加之三年级孩子的生活阅历有限,读书量有限,因而在语言的表达上就难以丰富,语言积不够丰富直接限制了同学的语言表达。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论文范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指导“读写结合”关于“读写结合”的由来,1924年黎锦熙提出的“作文与读法教学联络”思想,应该是使用“读写结合”这一概念的开始。明确地提出“读写结合”则是1927年老解放区开始实行的“读写结合”作文训练序列,强调“读什么写什么”。之后,读写结合不胫而走,成为语文教学中的共识。如今这么些年过去了,今天我们依然把“读写结合”作为课题来研究,这说明我们的读写还没有真正结合,或者说还没有达到我们想要的境界,但可喜的是我们的语文教育工作者一直有“读写结合”的理念,“读写结合”思想,“读写结合”的追求。那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应达到怎样的境界呢?我认为“读写结合”讲究的是“读”与“写”的互相迁移、同步发展,在小学阶段主要表现形式有扩写、缩写、续写、补写、改写、仿写、反写等,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向大家做一下汇报:1扩写 我让学生进行扩写的内容往往是每册教科书中的古诗部分,在学完古诗后,学生已大体了解内容,但文中的景色、故事并不完整,这时就是学生展开想象,让手中的笔肆意飞扬的过程,还有一种扩写的途径就是教师把与本班同级的优秀作文进行缩写,以作文要求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扩写,这样,范文既是原文,有时还会给你一个超出原文的惊喜呢!2 缩写 其实在小学阶段,我们教师不用要求缩写,学生已经缩写了,学生的作文老是写不具体呀,我们就怕学生作文缩写,所以,我认为小学阶段的缩写我们完全理解为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非常熟悉,这也是课程标准对小学五年级的一个硬性要求,但我们有没有把“写出本文的主要内容”作为一个预习要求或者一个作业让学生写一写呢?3 续写 这一形式在我们的教科书中体现还是很明显的,像三年级的课文<<小摄影师>>在课后题中就提出了续写的要求。小摄影师有没有回来呢?后来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4 补写 补写的对口内容就是文章简要叙述部分,为后文做铺垫部分,几句话带过的部分,即留给学生想象空间的空白部分。这里低年级与高年级还是有所区分的,比如,这两天我们学校进行第二轮的听课议课活动,其中有一节讲的是《窗前的气球》,教师就设计了一个小练笔:同学们好久没见科里亚了,有好多话要对他说,那同学们会对科里亚说什么呀,学生答得五花八门,但个个又在情在理,老师简要总结后,让学生进行练笔,有的学生简单介绍最近班里发生的事,有的问科里亚这种传染病有什么症状,并猜想病房与家里的不同等等,学生进行了有效练笔。也就是说低年级的读写结合要求可放的更低一些,哪怕几句话对学生的书写效果也是很明显的。那对于高年级相对要求就高了些,比如六年级课文《穷人>>,有一位老师就设计了这样一个课下练笔作业:渔夫说:“糟糕,真糟糕,什么也没有打到,还把网给撕破了,倒霉,倒霉,天气可真厉害,我简直记不起几时有过这样的夜晚了,还谈得上什么打鱼,感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提示:渔夫的网是怎样破的,天气怎样糟糕,他会遇到怎样的倒霉事情,又怎样死里逃生的,请展开想象,以《渔夫海上历险记>>为题进行练笔。这样,学生就有了很好的练笔机会。5 改写 在小学阶段改写的表现形式一般是对比句子的表达效果,但我在教学中也曾尝试从谋篇布局的角度让学生改写,比如,这两天我们刚刚学过的《学会看病》这篇课文,本文讲的是儿子感冒了,妈妈让他独自上医院,学会了看病的事。母亲用这种方式,锻炼儿子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母亲的这种方式在现实中是很少见的,往往都是妈妈领着孩子去看病,学完这篇课文后,我让学生也写一篇去看病的作文,要求是一定写自己的看病经过,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因学生都有看病的经历,自然有啥可写,但不同的是通过阅读这篇《学会看病》,在学生作文中体现的是孩子了解了看病的经过,有信心在妈妈不陪同的情况下自己到卫生室看病,还别说上周日我到卫生室拿点感冒药,还真碰到我班一个学生自己到卫生室去打针。我甚感欣慰。6 仿写 这种“读写结合”的方式,应该算是小学阶段最常用的方式了。首先从仿写句子开始,再就是仿写典型段落,到仿写好文章的写作结构、顺序或方法等,这些对于语文老师老说算是老生常谈了,我要说得是教参中、某些资料中没有的,而是老师能根据自己学生的学习情况,在钻研教材时设计的仿写内容,这样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是最有效的。我称之为“对症下药”式仿写。比如,我发现学生在运用语言描写时,方式呆板,一般的格式就是谁谁说什么谁谁说什么,在备教材时,我就特别注重课文中的对话部分,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语言描写的灵活性,比如,在本学期教学《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5、6、7自然段是父子二人的对话部分,在理解了对话内容后,我让学生再读这部分,看看这部分对话在结构上、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一样,一会儿就有学生说:我发现一个人说的话可以独立成段,其他同学都啧啧称是,我表扬她学到了一个让作文变多的技巧,我让学生再读一读还可以学到什么技巧。学生的发现越来越多,我借机告诉学生,人物说的话可以一句话独立成段,当你有很多话要说时,提示语一定要变化位置,如果一个人说的话是一大段,中间可以穿插提示语,分成几个说话句,提示语可以是说话的动作,也可以是表情。给学生总结完后,就让学生仿写这样的一组对话,效果非常好7、反写 对于小学生来说我觉得还是有难度的,但在不断尝试中,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比如《珍珠鸟》一课,在第一课时完成初读课文、识字学词、理清层次和感受意蕴后,可引领学生顺流而下,以“我的主人冯骥才”为题,从珍珠鸟的角度来反写感受,用角色转换上的“反写”深化了“读”的感受,又生成了新的“读物”-------学生的练笔作品。以上汇报的“读写结合”的方法,都遵循了以阅读为基础,再侧重读时促写、写时促读,使读写一体,体现语文生命。我想“读写结合”是作为语文教育者一个永恒的话题,这个话题将会越聊,走的越远,而语文教育者们将会越聊,境界越高。
教课文 明显是局限于某一篇文章,着眼于一篇文章的话,可能忽视教育本身。教语文 思维范畴更大,广度更高。选定的篇目本身就是一些优秀的文章,而由点及面,由一篇文章的教学引发学生对此类文章的思考,进而举一反三,逐步形成自己处理文章的能力,这才是语文教学的初衷。
-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