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论文百科> 正文

医学会议论文

发布时间:2023-12-11 09:56:35

中华医学会学术会议论文

1、摘要中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切忌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2、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比如一篇文章的题名是《几种中国兰种子试管培养根状茎发生的研究》,摘要的开头就不要再写:“为了……,对几种中国兰种子试管培养根状茎的发生进行了研究”。3、结构严谨,表达简明,语义确切。摘要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要按逻辑顺序来安排。句子之间要上下连贯,互相呼应。摘要慎用长句,句型应力求简单。每句话要表意明白,无空泛、笼统、含混之词,但摘要毕竟是一篇完整的短文,电报式的写法亦不足取。摘要不分段。4、用第三人称。建议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记述方法标明一次文献的性质和文献主题,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5、要使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新术语或尚无合适汉文术语的,可用原文或译出后加括号注明原文。6、除了实在无法变通以外,一般不用数学公式和化学结构式,不出现插图、表格。7、不用引文,除非该文献证实或否定了他人已出版的著作。8、缩略语、略称、代号,除了相邻专业的读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科技论文写作时应注意的其他事项,如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正确使用语言文字和标点符号等,也同样适用于摘要的编写。摘要编写中的主要问题有:要素不全,或缺目的,或缺方法;出现引文,无独立性与自明性;繁简失当。论文结构要清晰,重点突出自己的思想和内容,不要把别人的工作和自己的工作混淆在一起,一定要有自己的东西在里面。严格按照硕士论文书写规范进行论文撰写。论文的整体风格,编排要整洁清爽。

历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简况 2000年:我国加入国际泌尿外科学会会员已达164人,顾方六当选为主席团成员。1990年:成立亚洲泌尿外科学会,吴阶平任理事,1993年顾方六任理事并于2000年当选为第五届主席,郭应禄任理事。1988、1991、1995、2004年: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在北京主办泌尿外科国际讨论会与会人数300-400人,包括国际泌尿外科学会主席、秘书长和欧美各国泌尿外科知名学者百人参加。1997年:在北京举行中韩泌尿外科学术会议。2000年8月:在北京举办第5届亚洲泌尿外科学术会议与会人数2162人,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的632位境外学者参加了会议,收到论文857篇。2007年,取得SIU2009年会主办权, 2008年,与EAU、AUA建立全面合作关系,年会期间互设展台,就继续教育、学术交流等方面加强合作,CUA注册AUA团体会员,举办第26届世界腔道泌尿外科学术会议,成功申办2012年第42届ICS大会。在2008年会,聘6名国际、地区泌尿外科学会组织领导人为CUA荣誉会员,包括:国际泌尿外科学会(SIU)主席Mostafa M Elhilali教授、美国泌尿外科学会(AUA)主席Paul F Schellhammer教授、欧洲泌尿外科学会(EAU)副秘书长、欧洲泌尿外科学院(ESU)院长Christopher R Chapple教授、国际泌尿系肿瘤学会(WUOF)主席Laurence Klotz教授、2009年日本泌尿外科学会年会会长公文裕巳教授、亚洲泌尿外科学会主席Rainy Umbas教授,进一步扩大了CUA的国际影响力。与港澳台学术交流 1995年举办首届“两岸泌尿外科研讨会”,之后每年一次轮流在内地、台湾举行,1998年改为“全球华人泌尿外科学术会议”,与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同时举行。 2006年起,改为每年在美国泌尿外科学会(AUA)年会期间,举行世界华人泌尿外科学术会议(World Chinese Urological Society Meeting),迄今已连续举行四次。

1983年11月学会在郑州召开第二届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会议交流有关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细菌性痢疾、感染性腹泻及沙门氏菌属感染,以及其他疾病论文共482篇,有代表500余人出席了会议。此次会议中,进行了学会换届改选,选出田庚善为第二届委员会主任委员,汪俊韬、徐肇玥、张峥为副主任委员,并成立了五个学组。郑州会议进一步修订了〈全国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并报卫生部正式批转全国卫生部门遵照执行。同时以会议的名义向卫生部提出防治病毒性肝炎的合理化建议,其中之一是建议成立中央领导的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以及加强乙肝疫苗研究及生产,诊断试剂的质控等建议。 1984年12月25~30日,学会与国家科委、卫生部病毒性肝炎专题委员会在南宁联合召开了第三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包括临床、流行病学、防疫、病毒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病理及检验等多方面的防治工作者378人出席大会。国家科委及卫生部派人参加会议,大会交流了病毒性肝炎防治研究一年来取得的成果。这次会议特点为基础与临床密切结合,论文报告与专家报告相结合。在肝炎的病理学研究及乙型肝炎的防治研究方面都充分发挥了我国的特点。在肝炎的发病机理、病毒分子生理学及诊断技术的研究方面,已接近同时期世界水平。代表们普遍反映收获很大。南宁会议对《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部分条文进行补充修改,增加了病理诊断分型标准。修改后的防治方案称为南宁方案,广泛地为临床科研工作者所采用,对肝炎防治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第四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于1985年12月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由国家科委、卫生部及中华医学会联合召开。卫生部陈敏章副部长在会议上致开幕辞,指出这次大会既是一个学术交流会,同时又是一个六五计划肝炎科研攻关总结汇报会,也是一个七五计划防治肝炎科研工作的讨论会。他还提出:要继续提高肝炎防治水平,控制肝炎的发病。要解决检测技术及试剂标准化的有关问题等。会议报告的乙肝血源疫苗的研究,乙肝母婴传播及疫苗阻断的研究等,均达到国际及国内的先进水平。本次会议不仅学术水平高,而且是卫生行政领导、科研管理与各方面从事肝炎研究的基础与临床的专家学者相结合,医学会当好参谋助手取得成功的一次学术会议,为学会开展学术活动的模式取得新的经验。1986年3月我会与卫生部病毒性肝炎专题委员会在河南郑州联合召开了全国非甲非乙型肝炎动物模型学术会议,为卫生部拟订了七五计划攻关课题提出招标方案。1986年9月我会出血热学组在南京市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学术会议,并讨论修订了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方案中有关临床部分的章节,报送卫生部。其他学组也都进行了小型的学术活动。 1987年11月我会与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在湖北宜昌市联合召开第五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共收到稿件1308篇。这次会议对病毒性肝炎治疗无论西医或中西医结合方法均有很大发展,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治疗方法。在大会期间,在中华医学会的支持下进行换届改选,经过充分讨论,委员会一致表示对第二届委员会的工作满意,同意第二届委员会主委及副主委继续连任第三届主任委员及副主任委员,并增补王爱霞、曹维霁两名副主任委员。在第二届委员会期间,除成功地开好几次大型学术会议外,还多次举办了各种小型及中型学术交流运动。如1983年在承德市召开了肝炎药物疗效评价会议,1985年在苏州召开了第二次肝炎药物疗效评价会议,1986年在广州市召开了第三次肝炎药物疗效评价会议。此外,我会对继续教育工作也很重视,先后曾多次举办有关传染病或病毒性肝炎学习班。如1983年在沈阳,1985年在沈阳,1987年在宜昌,1988年在秦皇岛市举办主治医师以上学习班,介绍了当前重要传染病或肝炎各方面的新进展,将最新信息传达到各省市实际工作中去,及时推广诊断治疗的新方法,扩大科技成果的社会效益。 1989年召开了第六次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1990年中国科协组织由我学会牵头、各学会参加的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这次会议对我国各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诊断及治疗等方面进行了经验总结,并且在会议上起草了向中央及卫生部提出防治病毒性肝炎的建议书。这些建议被卫生部采纳,为此我会曾获得中国科协授予的优质建议一等奖。各学组如寄生虫病学组、出血热学组、小儿肝炎及感染学组,老年肝炎及感染学组亦均有多次中小型的学术活动。另外,我会还举办了多次专题学术会议。如1990年召开了第一次先锋美他醇临床应用研讨会,阿糖腺苷临床应用研讨会,干扰素临床应用研讨会等。这些专题研讨会对临床指导用药均取得较好的效果。1991年12月在北京召开了第四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这次会议检阅了四年来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取得的进展。包括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及其他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等有关研究,代表了国内先进水平。在大会期间同时进行了换届改选,选举汪俊韬为主任委员,王爱霞、崔振宇、邬祥惠、董祥家、许炽熛为副主任委员。第四届委员会对学组同时进行了调整,组成在京常委工作班子,与总会学术会务部密切配合开展学会日常工作。第四届委员会期间曾先后召开三届中日化学疗法研讨会,中日双方讨论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厌氧菌、脆弱拟杆菌等治疗药物的研究及其机理,呼吸道、泌尿道、肠道、性传播疾病以及小儿感染症抗感染化疗的新进展以及我国对寄生虫病、真菌病抗感染化疗和难治性感染症的诊断及治疗。每届研讨会选题都是临床遇到的难题,临床医师从中可得到宝贵经验及启迪。199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总会决定在1992年11月1~5日期间召开中日医学大会。根据总会的要求,我会与日本感染症学会举办中日感染症学术会议,交流一天半时间。对病毒性肝炎进行了学术交流,同时还会同检验学会等一起与日本肝炎专家进行研讨,对两国在感染性疾病、肝炎研究等方面的当代水平进行了广泛交流。 全国第七次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于1993年在南京召开,反映了我国肝炎研究的现状及所取得的新进展。 1994年9月16~18日在我国黄山召开了世界华人肝病学术研讨会。此会以中华医学会肝病学会为主,我会为辅,共同组成筹备组进行工作。虽然我会为配角,但为保证这次涉外会议的圆满成功,我会在京常委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投入筹备组工作,使这次会议进展顺利。两个学会不分彼此,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携手努力工作,取得了成功的经验。1994年10月我会出血热学组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流行性出血热学术会议。在会议正式召开的一年前,学组在北京曾召开工作会议,论证各地专家研究课题26项,从而使会议得到了圆满的成功。这种事先召开准备会议的做法,是一次新的成功尝试。会议对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原分子生物、发病机理、疫苗、流行病学研究以及诊断治疗均有很多新成果。 1994年老年感染性疾病、肝病学组在厦门召开了第五次老年感染性疾病肝病学术会议。第四届委员会期间在广州召开了单磷酸阿糖腺苷专题学术研讨会,促进了对此药品深入研究。1995年5月4~6日在北京召开第五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同时进行换届改选。会议交流了从第四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以来,国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研究的进展,大会以专题报告、论文交流和讨论,以及专家答疑形式进行交流。根据近年来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进展,对《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进行较大的修改。会上改选新一届学会委员会,聘请汪俊韬教授为名誉主任委员,选举王爱霞教授为主任委员,斯崇文为第一副主任委员,邬祥惠、许炽熛和皇甫玉珊为副主任委员。 1999年6月在天津召开第六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同时进行换届选举。会议交流了从第五次会议以来的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的主要进展。会上改选新一届学会委员,聘请皇甫玉珊教授、邬祥惠教授、徐炽标教授为顾问,选举斯崇文教授为主任委员,王爱霞教授,徐道振教授、翁心华教授为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会与肝病学会联合召开的全国第十次病毒性肝炎和肝病学术会议于2001年在陕西西安市成功举办。参加代表1400余人,为本会历届规模最大的一次学术会议。同时,对于《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进行了修订。由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会举办的全国第七次感染病学术会议于2001年11月24-26日在上海市举行。由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会小儿肝病学组召开的全国第六次小儿肝病学术会议于2000年在广西南宁市成功举行。2001年小儿肝病学组在温州召开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学术会议,肾综合症出血热学组在长沙召开了全国肾综合症出血热学术会议,2001年10月与热带病与寄生虫病学会在大连市联合召开了新的和严重的传染病学术会议。

中华医学会会议论文发表

杂志社为了避免以后你这篇文章在别的期刊上发表,现在杂志社有硬性规定,你不给论文转让协议,他就不会发表你的文章。如果你想发表文章,肯定得签转让协议

中华医学会是单独和万方合作的,无论是论文还是其他交流形式,都不会上知网的。应该先确认下,是什么原因要求上知网?其他方式是否可以代替。请具体描述问题,这样才可以协助你更好的找到问题的处理方法。

中华牌杂志是国内医学杂志中有重要影响的一类期刊,有两种主办单位的统称为中华牌,一类是中华医学会主办的系列期刊,比如中华内科杂志,另外一类是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系列期刊,比如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从名字上无法辨别,只有通过主办单位来判断。中华牌有医学会的直管杂志也有地方医学会的分管杂志,通过从业20年的观察,有一些地方性的中华牌杂志在细分专业中有重要的影响力,且录用率高,见刊快,在晋升职称时,如果能通过中华牌杂志的助力,评审胜算要大很多,且可以作为自己的终身代表作品

投稿方式有两种,一是作者在网上自己找邮箱投稿,虽说网上投稿比较便宜,但是风险是比较大的,现在信息时代网络也多,而且审核过程中很难联系到人的,选择邮箱投稿的作者一定要小心了。二是选择论文发表平台投稿(我就是做这个的重庆橄榄果,可以问我),很多作者因为保险所以都会选择论文发表机构,费用上肯定是要比网上贵些,但是编辑与杂志社都有联系,可以根据作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发表的刊物投稿。在发表过程中作者可以随时联系编辑,可以了解论文发表的状况

中华医学会会议论文审稿

中华医学会是单独和万方合作的,无论是论文还是其他交流形式,都不会上知网的。应该先确认下,是什么原因要求上知网?其他方式是否可以代替。请具体描述问题,这样才可以协助你更好的找到问题的处理方法。

会议论文是会议文献吗

我觉得这个答案优质,复制一下:——————————————————————————————————两者区别很大,容易被非学术人士误解。很多回答不够简明,通俗地说: 期刊论文(Journal paper):需要同行评审(peer review),通过率低,重要性较高。 会议论文(Conference paper):不需要评审,通过率高,重要性较低。一般来说:期刊论文重要性远大于会议论文。SCI、EI等论文,都是指期刊论文。在国内外一流高等学府,获得博士学位、高校职称评定、学术声望等,主要都是依据期刊论文的数量及质量。许多博士学生无法顺利取得博士学位、中退肄业,主要原因都是期刊论文的数量不足。

会议文献是指在学术会议上宣读和交流的论文、报告及其他有关资料。会议文献多数以会议录的形式出现。随着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世界各国的学会、协会、研究机构及国际性学术组织举办的各种学术会议日益增多。20世纪80年代世界上每年举办的,其中科技会议就达四、五千个,产生会议论文约十余万篇,每年出版的各种。

会议论文是在会议等正式场合宣读首次发表的论文。会议论文是属于公开发表的论文,一般正式的学术交流会议都会出版会议论文集,这样发表的论文一般也会作为职称评定等考核内容。会议论文稿件要求:1、题名:准确,简明,清晰,符合索引要求,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 20 个汉字。2、作者单位:提供作者一,二级单位的名称及邮编。3、摘要:以提供论文内容梗概为目的,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4 个基本要素,不加评论和注释,以第三人称简明,确切地记述论文的重要内容, 不用"本人,笔者,本文"等第一人称作主语,以 200 至 300 字左右为宜。4、关键词:是表征论文主题内容具有实质意义的词语,一般 3~8 个。5、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 ,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 ,籍贯,学历(学 位) ,职称,职务,研究方向请提供第一作者联系电话和 E-mail 地址。6、中图分类号:查阅《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第 4 版)进行分类,如果作者查不 到,此项可不做,编审过程中由编辑补做。7、文献标志码和文章编号可空缺。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会议论文

会议文献是科技情报的一个重要来源,它传递新产生的但尚未成熟的科技情报,因此,倍受科技界重视。分为会前文献:主要指会议文献预印本和会议论文摘要。会间文献:包括会议按排、开幕词、闭幕词、会议记录等。参考价值不大。会后文献:由会议主办单位等机构编辑并正式出版的会议文献。主要有图书(会议论文集)和期刊(特辑、专刊、增刊)两种形式。是会议文献的主要部分。

中华医学会会议论文书面交流

中 华 医 学 会 医 学 教 育 分 会医教字[2011]02号-----------------------------------------------------------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中青年医学教育学术会议征文通知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中青年医学教育学术会议定于2011年暑期在辽宁省丹东市召开。现将会议征文要求通知如下:会议中心议题:学习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优化医药卫生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医学教育质量,满足公众健康需求。征文题目:(1)医学教育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2)医学教育认证制度的实施;(3)医学院校招生制度改革与人才选拔;(4)长学制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5)卫生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6)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7)全科医学教育与农村卫生人才培养;(8)医学课程整合与建设;(9)医学教学方法优化;(10)医学模拟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11)医学生临床思维和技能培养;(12)医学研究生教育;(13)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14)医学教育考试方法改革;(15)继续医学教育与成人医学教育;(16)医学教育史研究;(17)国外医学教育与比较医学教育;(18)自选题目。征文要求:(1)论文字数限在6 000字内(含图表),其中摘要字数限在 400字。来稿要求选题新颖、观点鲜明,论据充分,数据可靠,图表规范,引文正确,文字流畅,层次清晰。(2)在论文题目下标明作者姓名、具体工作单位和详细通信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以及电子信箱。(3)应征论文应未在公开刊物发表及全国性学术会议上交流。(4)每篇征文缴纳审稿费10元。(5)文责自负。请自留底稿,恕不退稿。征文截止日期:2011年6月30日(以当地邮戳为准)。请征文作者于此前将论文纸质版及其审稿费寄至“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教育研究所郭立,邮政编码100191”,并请于信封上注明“丹东会议征文”。同时,亦请将论文电子版发至:GUOLI@BJMUEDUCN。学会将择优选取论文推荐给“中华医学教育杂志”。论文入选,将于2011年7月 10日前书面通知第一作者本人。逾期请作者自行处理论文。烦请将此通知复印给教学校长、教务处、继续教育处或成人教育处、学生处、医学教育研究所(室)、院系教学办公室、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教学办公室,以及有关教学管理和研究部门。谢谢!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 2011年3月25日

1、书面交流指的是:用书面媒介的形式与公众交流信息,沟通情况,主要用于内部公众之间的沟通,其形式有内部报刊、信件、公告板、标语和各种辅助出版物。2、口头发言指的是:有写好发言稿或者是直接即兴自由发挥直接发言的形式。3、壁报交流指的是:壁报是参会前提前做好海报,在参会时提供给主办方,然后在会议期间进行展出,其他人可以通过观看壁报进行学习。扩展资料1、书面交流使用场景:正式场合下,比较庄重,非常严肃的讲话,常见于会议上,领导在台上对下面的群众讲话。2、书面交流分类:书面讲话主要有以下几种,演讲致辞,心得体会报告,新闻发言,工作总结等。3、书面交流优点:可以正式的或非正式的,可长可短。 可以使写作人能够从容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词语可以经过仔细推敲,而且还可以不断修改,直到满意表达出个人风格。 书面材料是准确而可信的证据。所谓“白纸黑字”。 资料参考:百度百科-书面沟通

1983年11月学会在郑州召开第二届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会议交流有关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细菌性痢疾、感染性腹泻及沙门氏菌属感染,以及其他疾病论文共482篇,有代表500余人出席了会议。此次会议中,进行了学会换届改选,选出田庚善为第二届委员会主任委员,汪俊韬、徐肇玥、张峥为副主任委员,并成立了五个学组。郑州会议进一步修订了〈全国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并报卫生部正式批转全国卫生部门遵照执行。同时以会议的名义向卫生部提出防治病毒性肝炎的合理化建议,其中之一是建议成立中央领导的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以及加强乙肝疫苗研究及生产,诊断试剂的质控等建议。 1984年12月25~30日,学会与国家科委、卫生部病毒性肝炎专题委员会在南宁联合召开了第三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包括临床、流行病学、防疫、病毒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病理及检验等多方面的防治工作者378人出席大会。国家科委及卫生部派人参加会议,大会交流了病毒性肝炎防治研究一年来取得的成果。这次会议特点为基础与临床密切结合,论文报告与专家报告相结合。在肝炎的病理学研究及乙型肝炎的防治研究方面都充分发挥了我国的特点。在肝炎的发病机理、病毒分子生理学及诊断技术的研究方面,已接近同时期世界水平。代表们普遍反映收获很大。南宁会议对《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部分条文进行补充修改,增加了病理诊断分型标准。修改后的防治方案称为南宁方案,广泛地为临床科研工作者所采用,对肝炎防治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第四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于1985年12月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由国家科委、卫生部及中华医学会联合召开。卫生部陈敏章副部长在会议上致开幕辞,指出这次大会既是一个学术交流会,同时又是一个六五计划肝炎科研攻关总结汇报会,也是一个七五计划防治肝炎科研工作的讨论会。他还提出:要继续提高肝炎防治水平,控制肝炎的发病。要解决检测技术及试剂标准化的有关问题等。会议报告的乙肝血源疫苗的研究,乙肝母婴传播及疫苗阻断的研究等,均达到国际及国内的先进水平。本次会议不仅学术水平高,而且是卫生行政领导、科研管理与各方面从事肝炎研究的基础与临床的专家学者相结合,医学会当好参谋助手取得成功的一次学术会议,为学会开展学术活动的模式取得新的经验。1986年3月我会与卫生部病毒性肝炎专题委员会在河南郑州联合召开了全国非甲非乙型肝炎动物模型学术会议,为卫生部拟订了七五计划攻关课题提出招标方案。1986年9月我会出血热学组在南京市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学术会议,并讨论修订了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方案中有关临床部分的章节,报送卫生部。其他学组也都进行了小型的学术活动。 1987年11月我会与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在湖北宜昌市联合召开第五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共收到稿件1308篇。这次会议对病毒性肝炎治疗无论西医或中西医结合方法均有很大发展,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治疗方法。在大会期间,在中华医学会的支持下进行换届改选,经过充分讨论,委员会一致表示对第二届委员会的工作满意,同意第二届委员会主委及副主委继续连任第三届主任委员及副主任委员,并增补王爱霞、曹维霁两名副主任委员。在第二届委员会期间,除成功地开好几次大型学术会议外,还多次举办了各种小型及中型学术交流运动。如1983年在承德市召开了肝炎药物疗效评价会议,1985年在苏州召开了第二次肝炎药物疗效评价会议,1986年在广州市召开了第三次肝炎药物疗效评价会议。此外,我会对继续教育工作也很重视,先后曾多次举办有关传染病或病毒性肝炎学习班。如1983年在沈阳,1985年在沈阳,1987年在宜昌,1988年在秦皇岛市举办主治医师以上学习班,介绍了当前重要传染病或肝炎各方面的新进展,将最新信息传达到各省市实际工作中去,及时推广诊断治疗的新方法,扩大科技成果的社会效益。 1989年召开了第六次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1990年中国科协组织由我学会牵头、各学会参加的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这次会议对我国各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诊断及治疗等方面进行了经验总结,并且在会议上起草了向中央及卫生部提出防治病毒性肝炎的建议书。这些建议被卫生部采纳,为此我会曾获得中国科协授予的优质建议一等奖。各学组如寄生虫病学组、出血热学组、小儿肝炎及感染学组,老年肝炎及感染学组亦均有多次中小型的学术活动。另外,我会还举办了多次专题学术会议。如1990年召开了第一次先锋美他醇临床应用研讨会,阿糖腺苷临床应用研讨会,干扰素临床应用研讨会等。这些专题研讨会对临床指导用药均取得较好的效果。1991年12月在北京召开了第四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这次会议检阅了四年来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取得的进展。包括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及其他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等有关研究,代表了国内先进水平。在大会期间同时进行了换届改选,选举汪俊韬为主任委员,王爱霞、崔振宇、邬祥惠、董祥家、许炽熛为副主任委员。第四届委员会对学组同时进行了调整,组成在京常委工作班子,与总会学术会务部密切配合开展学会日常工作。第四届委员会期间曾先后召开三届中日化学疗法研讨会,中日双方讨论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厌氧菌、脆弱拟杆菌等治疗药物的研究及其机理,呼吸道、泌尿道、肠道、性传播疾病以及小儿感染症抗感染化疗的新进展以及我国对寄生虫病、真菌病抗感染化疗和难治性感染症的诊断及治疗。每届研讨会选题都是临床遇到的难题,临床医师从中可得到宝贵经验及启迪。199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总会决定在1992年11月1~5日期间召开中日医学大会。根据总会的要求,我会与日本感染症学会举办中日感染症学术会议,交流一天半时间。对病毒性肝炎进行了学术交流,同时还会同检验学会等一起与日本肝炎专家进行研讨,对两国在感染性疾病、肝炎研究等方面的当代水平进行了广泛交流。 全国第七次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于1993年在南京召开,反映了我国肝炎研究的现状及所取得的新进展。 1994年9月16~18日在我国黄山召开了世界华人肝病学术研讨会。此会以中华医学会肝病学会为主,我会为辅,共同组成筹备组进行工作。虽然我会为配角,但为保证这次涉外会议的圆满成功,我会在京常委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投入筹备组工作,使这次会议进展顺利。两个学会不分彼此,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携手努力工作,取得了成功的经验。1994年10月我会出血热学组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流行性出血热学术会议。在会议正式召开的一年前,学组在北京曾召开工作会议,论证各地专家研究课题26项,从而使会议得到了圆满的成功。这种事先召开准备会议的做法,是一次新的成功尝试。会议对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原分子生物、发病机理、疫苗、流行病学研究以及诊断治疗均有很多新成果。 1994年老年感染性疾病、肝病学组在厦门召开了第五次老年感染性疾病肝病学术会议。第四届委员会期间在广州召开了单磷酸阿糖腺苷专题学术研讨会,促进了对此药品深入研究。1995年5月4~6日在北京召开第五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同时进行换届改选。会议交流了从第四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以来,国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研究的进展,大会以专题报告、论文交流和讨论,以及专家答疑形式进行交流。根据近年来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进展,对《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进行较大的修改。会上改选新一届学会委员会,聘请汪俊韬教授为名誉主任委员,选举王爱霞教授为主任委员,斯崇文为第一副主任委员,邬祥惠、许炽熛和皇甫玉珊为副主任委员。 1999年6月在天津召开第六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同时进行换届选举。会议交流了从第五次会议以来的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的主要进展。会上改选新一届学会委员,聘请皇甫玉珊教授、邬祥惠教授、徐炽标教授为顾问,选举斯崇文教授为主任委员,王爱霞教授,徐道振教授、翁心华教授为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会与肝病学会联合召开的全国第十次病毒性肝炎和肝病学术会议于2001年在陕西西安市成功举办。参加代表1400余人,为本会历届规模最大的一次学术会议。同时,对于《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进行了修订。由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会举办的全国第七次感染病学术会议于2001年11月24-26日在上海市举行。由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会小儿肝病学组召开的全国第六次小儿肝病学术会议于2000年在广西南宁市成功举行。2001年小儿肝病学组在温州召开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学术会议,肾综合症出血热学组在长沙召开了全国肾综合症出血热学术会议,2001年10月与热带病与寄生虫病学会在大连市联合召开了新的和严重的传染病学术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