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政府组织与世界贸易组织关系之探讨
发布时间:2015-07-02 13:35
内容 提要:当今全球化愈演愈烈,世界贸易组织(wto)作为全球化的产物,也应该适应这一趋势。全球化向wto提出了加强透明度、提高国民 社会 参与度的要求。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简称ngo)对于加强世贸组织的民主性和参与性具有重要意义。wto制度中已经有了关于非政府组织的相关规定和实践。但是相对于国际社会的要求来说,这还远远不够。值得注意的是,wto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依旧对非政府组织的介入持有怀疑态度,这是有着深刻的原因的。本文作者建议wto借鉴其他政府间组织针对非政府组织所采取的措施,切实改善与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 wto 透明度 关系
一, 非政府组织对于wto的价值和意义。
近年来,非政府组织的兴盛发展与其在国际事务上越来越多的参与是与全球化分不开的。全球化被视为是一种“国家内部 政治 、 经济 和社会活动的外化”,①——诸如环境污染的全球性的 问题 更多的需要在国际上得以解决,从而削弱了主权国家在其领土范围内对这些活动的控制能力。对这些全球性问题的承认,带来了更多的国际层面上的谈判与协商,这样也就为国际非政府组织提供了更大的活动空间。
与此同时,wto也在全球化进程中完成了对gatt的继承,并成功的过渡为迄今为止人类 历史 上最为完整的一套世界贸易规则体系。当然,非政府组织不可能放弃wto这个展现其能力的大舞台。正如一位环境问题专家所指出的:“gatt/wto争端解决机制是迄今为止最为常用来解决国家间有关环境问题争端的机制”。② 因此,他们认为如果撇开了wto就无法实现他们所要达到的目标和利益。
可以说,非政府组织对于wto体制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非政府组织的参与有利于强化wto的决策能力。当wto的机构面临一些诸如贸易与环境等非其所长的专业知识时,从非政府组织获取的可利用资料、信息将有利于拓宽wto对有关问题的 分析 基础,从而降低wto决策机构发现事实和推理分析过程中的错误,提高相关机构报告的质量。
其次,非政府组织是由一国或数国的公民或公民的联合发起的并谋求某种公共利益的独立于国家的具有私人性质的组织。③ 可以说,非政府组织代表的是某一个或几个地区公民(团体)的意见。在全球化的态势下,这一公民或团体的意见已经无法通过国家意志的形式来表达。于是,非政府组织便成为这一部分公民的代言人。而与非政府组织的联系对于缺乏透明度的wto来说,无疑是加强其为公众所认知的最佳途径。
最后,wto协议中的仅允许缔约国方提供信息的规定无疑造成了一种形式上的垄断。④ 如何打破成员国方提供信息的垄断并创造竞争环境以寻求建立最佳的政策制定机制成为wto亟需解决的问题。非政府组织的介入提供了一种最佳方案:在wto中,非政府组织可以扮演一个政府缔约方的情报提供竞争者的角色,这样就能利用其在某一专业领域的智力资源优势,发挥了非政府组织迅速发现问题并能及时做出反应的特长。从而在wto体系内构架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平行竞争机制,以期能更好的发挥各方面优势、集思广益,制定出最适宜的世界贸易政策。
二, 现行wto制度中有关非政府组织的规定。
wto各缔约方早已认识到非政府组织的重要意义,因此各方在达成《建立世界贸易组
织的协定》中,已经包含有关于非政府组织的内容。该协定的第五条第二款规定:“总理事会应做出适当安排,以便与在职责范围上与wto有关的各非政府组织进行磋商与合作。”另外,在1996年6月18日,总理事会通过了《与非政府组织关系安排的指导方针》(wt/l/162)①,建立了一整套wto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框架。这一系列的指导方针包括:1,遵循《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协定》第五条第二款所确立的基本原则;2,各成员方认识到非政府组织能起到增进公众对wto相关活动的认知程度的作用,因而各成员方愿意提高wto的透明度并发展同非政府组织的关系;3,为了达到更具透明度的目的,必须保证非政府组织获得更多有关wto活动的信息,特别是比过去更快地取消对获取有关这些活动的文件限制。为此,秘书处将使相关资料(包括已经取消限制的文件)在互联网上公布;4,wto秘书处应积极地采用各种方式,发展同非政府组织的直接联系;5,如果wto各理事会或委员会的主席参加同非政府组织的讨论会或其他会议,他只应代表其本人。除非该理事会或委员会做出其他的特别决定;6,各成员方重申wto是一个对其成员方的有关权利和义务具有法定拘束力的政府间组织。因此,各成员方认为非政府组织不可能直接参与wto的工作或其会议。
自1996年以来,wto秘书处和各成员方以各种方式积极地保持与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对话,而以上这些方针则起到了指导作用。wto在 发展 同非政府组织的关系中进行了如下几种尝试:
第一,允许非政府组织参加部长级会议。在通过了《与非政府组织关系安排的指导方针》后不久,wto各成员方就非政府组织参加新加坡第一次部长级会议的程序达成了一致意见:1,非政府组织将被允许参加大会的全体会议;2,登记的非政府组织必须符合《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协定》第五条第二款的规定,即必须证明他们的活动与wto的工作是由联系的。②
1996年12月的新加坡会议是wto 历史 上第一次由非政府组织参加的主要会议。总共有159个非政府组织登记并参加了会议,其中的108个非政府组织(235名个人)代表环境、发展、消费者、商业和农民等各方面利益。另外,设在新加坡大会会场的非政府组织中心为与会的非政府组织及其代表提供了会议场所、电脑设施和会议的官方文件等便利措施。
第二次部长级会议于1997年在日内瓦召开,这次会议共有128个非政府组织(362名个人)。在为期三天的会议期间,非政府组织除了参加非正式的工作会议外,还参加了由秘书处主持的日常简报发布会——这是第二次部长级会议的一个特色,并被非政府组织视为一个wto保证其透明度的真正的信号。③
多哈部长级会议期间,wto秘书处安排了非政府组织的活动计划。这些计划将由感兴趣的成员方和非政府组织代表协商后达成一致意见。其中正在考虑的有非政府组织参加一些活动包括:1,日常非政府组织简报会。秘书处会为已经登记的非政府组织举行一天一次或两次的有关大会会议进程的工作简报发布会。这些简报发布会将由一些想同非政府组织交流的成员方的部长或官员来主持;2,特定 问题 的非政府组织简报会。有关一些特定问题的简报也将由总干事或秘书处官员集中向登记的非政府组织发布。相关问题的确定取决于大会的主持国和非政府组织的兴趣所在;3,由秘书处组织的讨论会。wto秘书处将就非政府组织感兴趣的问题组织讨论会。这些讨论会将在非政府组织中心举行,同时面向所有多哈会议的与会者开放。①
第二,为非政府组织举行讨论会。自1996年以来,秘书处为非政府组织安排了许多讨论会。这些讨论会往往针对一些有关市民 社会 (civil society)切身利益的特定问题,如其中的三个讨论会是关于贸易和环境问题、一个关于贸易和发展问题等等。这就反映了wto认识到了市民社会作为一个实体,其本身的权利应受到重视。另一方面,这些讨论会在一个非正式的场合为非政府组织提供了一个同wto成员方的代表讨论相关特定问题的机会。
第三,同非政府组织保持日常联系。wto秘书处每天都会从全世界收到大量的非政府组织的询问信函。同时,wto秘书处的工作人员会定期与非政府组织的代表举行会议——这些会议既是独立的,也是作为秘书处组织非政府组织参加wto活动的一部分。
第四,一些新的举措。在1998年7月的总理事会上,总干事通知各成员方,秘书处将采取一些新的步骤来增进同市民社会的对话。这些步骤有:从1998年秋开始,wto秘书处将为非政府组织提供日常工作简报;在wto官方网站上增加有关非政府组织的相关 内容 。另外,秘书处还会将其每月收到的由非政府组织提交的论文的目录汇编成册并散发给各成员方。②
值得注意的是,wto争端解决机构在其报告中也对非政府组织的地位予以确认。 在沸沸扬扬的海龟案中,专家小组和上诉机构前后对非政府组织提供的来文的态度明显不同。在本案中,专家小组认为:“…根据dsu第13条,专家小组掌握着寻找信息和选择信息来源的主动权。在任何场合,只允许争端当事双方和的三方直接向专家小组提供信息。在我们看来,接受从非政府组织途径来的未经征询的信息同dsu的现行规定是不符的。因此我们通知各当事方我们对于这些文件(来自非政府组织的)将不予考虑… ”③
而在上诉机构的报告中,尽管肯定了专家小组评判非政府组织提出的报告的行为是在dsu第12条和第13条授予他的职责范围之内的。但上诉机构着重指出了专家小组在有关是否应该接受未作要求而收到的由非政府组织提供的信息的 问题 上对dsu相关条款所作的 法律 解释是错误的。上诉机构回顾了“荷尔蒙案”(wt/ds26),认为根据dsu第13条第2款,专家小组可以从任何相关途径寻找关于案件的信息,也可以咨询任何专家以得到他们关于案件特定方面问题的意见。在这里,上诉机构强调专家小组可以向“任何个人或团体”或“从任何来源”寻找“资料或技术信息”。同时上诉机构也强调了dsu第12条第2款,即“专家小组程序应有充分的灵活性以保证提供高水平报告,而又不会不适当的延误专家小组审案进程”。上诉机构在其报告中指出了本案专家小组在解读“寻找(seek)"时,不必要的太过于注重正式性和技术性而以至于要求“任何个人或团体”首先必须得到专家小组的允许才能提交报告。上诉机构进一步指出:“在本案的情况下,基于实用或其他相关的目的,‘经要求得到的资料’与‘未经要求得到的资料’之间的区别实际上是不存在的。”④因此,dsu授予专家小组寻找资料的权利并不意味着专家小组可以禁止接受那些事先未经专家小组要求而提供的意见。
在本案中,上诉机构的报告直接肯定了非政府组织所提供的信息对于专家小组、上诉机构及当事方的法律上的意义,这就从侧面肯定了非政府组织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地位。同时这也意味着非政府组织在wto体系中的活动范围得以拓宽。另外,本案对今后wto争端解决机构在处理涉及有非政府组织提供信息的案件也具有垂范作用。
三,评价。
总的来说,非政府组织在wto体系中的地位有所提高、作用有所增强。正如wto官方网站上所说的,“wto自其成立以来的运作历程生动地表明了世界贸易体制从未像现在这样备受公众舆论的关注和审视”。①
然而,wto各方对非政府组织的介入仍持怀疑态度。因此,非政府组织在wto中的作用依然有限。有意思的是,持将非政府组织排除在wto政策制定过程之外的观点的大多是成员国的政府官员(而非专家或学者)。他们认为非政府组织的加入只会扭曲而不是改善wto的决策机制。综合起来,现在反对者持有以下几种意见,下面我来一一评述:
第一,担心非政府组织代表的是特殊集团的利益。即认为当一个政策决定机构允许游说集团介入后,将存在着某一特殊的利益集团施加不平衡 影响 的可能性。有一些 分析 家认为,代表特定利益集团的非政府组织的加入会减缓决议制定的进程进而导致工作效率的降低。②还有一些贸易专家认为许多非政府组织不赞成贸易自由化,因而担心它们的加入会阻挠贸易自由化的 发展 。
实际上这种担心是多余的。由于代表商业实体(通常是一些贸易保护主义者)利益的代表在wto中已经存在。因此,纳入非政府组织的代表会产生各种利益集团相互监督、相互牵制的效果。从而抵消wto中现存利益集团的影响,进而只会是降低而不是增加有特殊利益集团操纵的政策的产生的可能性。
第二,担心非政府组织的加入会影响wto作为一个多边政府机构的性质。这种观点认为wto作为一个调整政府间关系的机构,只应保证成员国政府在贸易政策的制定中起主导作用。而非政府组织代表的是一个或数个成员国国内公民的利益。这些公民的利益和他们所在国家的利益如何在wto体系内得以调和将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因此,非政府组织的加入会冲击主权国家在wto中的地位,会使wto
第三,认为非政府组织不具代表性。此观点认为很难确定非政府组织究竟代表的是哪些人或是多少人的利益。这样就引起了一系列的 问题 ,如怎样来保证非政府组织提供的信息的准确性?非政府组织应采用何种方式来保证它们的代表性和它们对其代表所负的责任?
我认为,非政府组织的代表性问题在wto对其开放后将更易于解决。所以,不应过多地考虑这个问题。相应的,在国际领域内,对非政府组织地位的重视程度应取决于该组织过去在增进其所参与的国际机构和其所代表的公众之间的联系所作的贡献。
第四,还有一些人提出了非政府组织参与wto的可操作性问题,即担心控制非政府组织在世界贸易体制内的活动的难度过大。另外有一些观察家认为非政府组织在wto会议上的出现会使一些成员国由于担心受其国内的指责而不愿暴露其真实的想法。这样反而有违吸纳非政府组织加入wto以增加透明度这一做法的初衷了。①
有关非政府组织在wto中活动的具体操作的确还存在着问题。 目前 wto可以参照其他国际性 经济 组织的做法,如世界银行早已建立起一套允许非政府组织参加它的会议和决策过程的程序。同样的,经合 发展 组织(oecd)近年来也拓展了与非政府组织接触的领域和范围。总之,要让非政府组织高效、更好的参与wto的有关活动,实际中要克服的困难是有很多的,但过多地担心确实是不必要的。
谈到这里,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 历史 。众所周知,1999年11月30日至12月3日在美国西雅图召开的wto第三次部长级会议由于会场外众多民众的示威游行而草草结束,预先拟发动的新一轮多边谈判也淹没在一片反全球化的口号声中。②
尽管西雅图会议以失败告终,尽管其失败的原因有很多,但它给人们最大的警示就是:向wto发出了其贸易政策制定过程和争端解决程序应更具透明度的讯号。wto处于正在浮现的全球经济治理结构的核心,世界贸易体制的规则和程序正日益被视为协调好全球范围内经济相互依赖性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可以肯定的说,wto无论如何也不能再处于一种“幕后运作”的状态了。
其实早在战后酝酿成立“国际贸易组织”(ito)时,创立者们已经清楚的预见到了非政府组织将扮演的重要角色。 后来,gatt的第一任行政首长,eric wyndham white先生,提出了一项非政府组织议程。他建议ito:1,起草一份给与磋商地位的非政府组织的名单;2,邀请非政府组织观察员出席ito大会并允许他们提出议案和自由发言;3,就ito活动领域内的问题向非政府组织提出咨询;4,任命一个由非政府组织代表组成的顾问委员会。③这一方案可以看出ito的创始者们对非政府组织作用的充分认识。只可惜ito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成立,而以临时协议的形式出现的各方妥协的产物——gatt对这一问题没有充分重视,从而失去了与非政府组织握手的良机。
与此同时,其他国际性组织却在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上走在了gatt的前面。最典型的当属联合国。1945年的《联合国宪章》第71条规定了联合国处理与非政府组织关系的原则,即经社理事会(ecosoc)可以就与非政府组织有关并属于经社理事会职权范围内的事项征询非政府组织的意见。根据这一原则,经社理事会通过了第1296号决议及其附件——“理事会与非政府组织之咨询办法”,具体规定了非政府组织享有咨商地位的条件与程序,并为处理和协商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成立了专门的辅助机关——非政府组织委员会。④
取得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咨商地位的非政府组织按其活动性质与范围,以及经社理事会或其辅助机关对其所能提供协助的预期程度而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一般咨商地位;2,特别咨商地位;3,列入名册。上述三种咨商地位不同的非政府组织参与咨商活动的范围与能力不同:这三类组织都可以参与经社理事会召集的国际会议的咨商活动;都可以向所出席的会议书面陈述意见;但都无表决权,原则上也都不参与联合国其他主要机构的工作;第一、二类组织可以派出全权代表,作为观察员参与经社理事会及其下属机构的公开会议。但只有第一类组织可对经社理事会及其辅助机关的议程提出建议,并在会上发言。
wto可以参照以上国际组织的做法,提出一套非政府组织参与其制定贸易政策和争端解决机制的程序,以便具体操作。从而加强同市民 社会 的联系,提高wto活动为公众所认知的程度,以更切实的贯彻wto的宗旨和原则。
四,反思非政府组织对我国入世的启迪和意义。
其一,建立和发展各种非政府组织将有利于充分反映我国领域内某些区域或某些行业的公民的利益,从而能够在国际层面上表达这些利益集团的想法,以减少全球化给我国带来的负面 影响 ;
其二,非政府组织可以为我国政府制定对外贸易政策和参与多边谈判提供信息和资料,从而奠定相关政策的民意基础;
其三,非政府组织可以监督我国各级政府的行为,使这些政府行为与wto的相关规定保持一致,进而避免出现我政府被诉的不利局面;
其四,非政府组织还可以向我国政府提供有关别的成员国违背其wto各项协议下对我国义务的证明资料,以便于我国政府及时起诉或应诉,从而减少损失或不利影响。
① karsten nowrot: legal consequence of globalization: the status of 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 under international law, indiana journal of global legal studies, 1999(6), p583
② jeffrey l. dunoff: the misguided debate over ngo participation at the wto,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1998(3), p439
③ stephan hobb: global challenges to statehood: th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of 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indiana journal of global legal studies, 1997(5), p276
④ daniel c. esty: 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at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cooperation, competition, or exclusio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1998(1), p135
①引自/ngos (01/22/2002)
② 同②
③ 参考 /ministerials (01/22/2002)
① 参考/ministerials/doha (01/22/2002)
② 详细 内容 见/community/ngos (01/22/2002)
③ see: united states-import prohibition of certain shrimp and shrimp products-report of the panel (wt/ds58/1,1996.10.14) , section7.8, from
④ see: united states-import prohibition of certain shrimp and shrimp products -report of the appellate body(wt/ds58/ab/r 1998.10.12), section107 , from
①见/community/ngos (01/22/2002)
② p. m. nichols: realism, liberalism, values, and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1996(4), p862
③ 见前引jeffrey l. dunoff: the misguided debate over ngo participation at the wto, p437-438
① 见前引daniel c. esty: 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at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cooperation, competition, or exclusion ,p142
② gary horlick: the speedbump at seattl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2000(1), p168
③ 转引自daniel c. esty: 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at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cooperation, competition, or exclusio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1998(1), p138
④ wendy schoener: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and global activism: legal and informal approaches, indiana journal of global legal studies, 1997(4), p537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 wto 透明度 关系
一, 非政府组织对于wto的价值和意义。
近年来,非政府组织的兴盛发展与其在国际事务上越来越多的参与是与全球化分不开的。全球化被视为是一种“国家内部 政治 、 经济 和社会活动的外化”,①——诸如环境污染的全球性的 问题 更多的需要在国际上得以解决,从而削弱了主权国家在其领土范围内对这些活动的控制能力。对这些全球性问题的承认,带来了更多的国际层面上的谈判与协商,这样也就为国际非政府组织提供了更大的活动空间。
与此同时,wto也在全球化进程中完成了对gatt的继承,并成功的过渡为迄今为止人类 历史 上最为完整的一套世界贸易规则体系。当然,非政府组织不可能放弃wto这个展现其能力的大舞台。正如一位环境问题专家所指出的:“gatt/wto争端解决机制是迄今为止最为常用来解决国家间有关环境问题争端的机制”。② 因此,他们认为如果撇开了wto就无法实现他们所要达到的目标和利益。
可以说,非政府组织对于wto体制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非政府组织的参与有利于强化wto的决策能力。当wto的机构面临一些诸如贸易与环境等非其所长的专业知识时,从非政府组织获取的可利用资料、信息将有利于拓宽wto对有关问题的 分析 基础,从而降低wto决策机构发现事实和推理分析过程中的错误,提高相关机构报告的质量。
其次,非政府组织是由一国或数国的公民或公民的联合发起的并谋求某种公共利益的独立于国家的具有私人性质的组织。③ 可以说,非政府组织代表的是某一个或几个地区公民(团体)的意见。在全球化的态势下,这一公民或团体的意见已经无法通过国家意志的形式来表达。于是,非政府组织便成为这一部分公民的代言人。而与非政府组织的联系对于缺乏透明度的wto来说,无疑是加强其为公众所认知的最佳途径。
最后,wto协议中的仅允许缔约国方提供信息的规定无疑造成了一种形式上的垄断。④ 如何打破成员国方提供信息的垄断并创造竞争环境以寻求建立最佳的政策制定机制成为wto亟需解决的问题。非政府组织的介入提供了一种最佳方案:在wto中,非政府组织可以扮演一个政府缔约方的情报提供竞争者的角色,这样就能利用其在某一专业领域的智力资源优势,发挥了非政府组织迅速发现问题并能及时做出反应的特长。从而在wto体系内构架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平行竞争机制,以期能更好的发挥各方面优势、集思广益,制定出最适宜的世界贸易政策。
二, 现行wto制度中有关非政府组织的规定。
wto各缔约方早已认识到非政府组织的重要意义,因此各方在达成《建立世界贸易组
织的协定》中,已经包含有关于非政府组织的内容。该协定的第五条第二款规定:“总理事会应做出适当安排,以便与在职责范围上与wto有关的各非政府组织进行磋商与合作。”另外,在1996年6月18日,总理事会通过了《与非政府组织关系安排的指导方针》(wt/l/162)①,建立了一整套wto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框架。这一系列的指导方针包括:1,遵循《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协定》第五条第二款所确立的基本原则;2,各成员方认识到非政府组织能起到增进公众对wto相关活动的认知程度的作用,因而各成员方愿意提高wto的透明度并发展同非政府组织的关系;3,为了达到更具透明度的目的,必须保证非政府组织获得更多有关wto活动的信息,特别是比过去更快地取消对获取有关这些活动的文件限制。为此,秘书处将使相关资料(包括已经取消限制的文件)在互联网上公布;4,wto秘书处应积极地采用各种方式,发展同非政府组织的直接联系;5,如果wto各理事会或委员会的主席参加同非政府组织的讨论会或其他会议,他只应代表其本人。除非该理事会或委员会做出其他的特别决定;6,各成员方重申wto是一个对其成员方的有关权利和义务具有法定拘束力的政府间组织。因此,各成员方认为非政府组织不可能直接参与wto的工作或其会议。
自1996年以来,wto秘书处和各成员方以各种方式积极地保持与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对话,而以上这些方针则起到了指导作用。wto在 发展 同非政府组织的关系中进行了如下几种尝试:
第一,允许非政府组织参加部长级会议。在通过了《与非政府组织关系安排的指导方针》后不久,wto各成员方就非政府组织参加新加坡第一次部长级会议的程序达成了一致意见:1,非政府组织将被允许参加大会的全体会议;2,登记的非政府组织必须符合《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协定》第五条第二款的规定,即必须证明他们的活动与wto的工作是由联系的。②
1996年12月的新加坡会议是wto 历史 上第一次由非政府组织参加的主要会议。总共有159个非政府组织登记并参加了会议,其中的108个非政府组织(235名个人)代表环境、发展、消费者、商业和农民等各方面利益。另外,设在新加坡大会会场的非政府组织中心为与会的非政府组织及其代表提供了会议场所、电脑设施和会议的官方文件等便利措施。
第二次部长级会议于1997年在日内瓦召开,这次会议共有128个非政府组织(362名个人)。在为期三天的会议期间,非政府组织除了参加非正式的工作会议外,还参加了由秘书处主持的日常简报发布会——这是第二次部长级会议的一个特色,并被非政府组织视为一个wto保证其透明度的真正的信号。③
多哈部长级会议期间,wto秘书处安排了非政府组织的活动计划。这些计划将由感兴趣的成员方和非政府组织代表协商后达成一致意见。其中正在考虑的有非政府组织参加一些活动包括:1,日常非政府组织简报会。秘书处会为已经登记的非政府组织举行一天一次或两次的有关大会会议进程的工作简报发布会。这些简报发布会将由一些想同非政府组织交流的成员方的部长或官员来主持;2,特定 问题 的非政府组织简报会。有关一些特定问题的简报也将由总干事或秘书处官员集中向登记的非政府组织发布。相关问题的确定取决于大会的主持国和非政府组织的兴趣所在;3,由秘书处组织的讨论会。wto秘书处将就非政府组织感兴趣的问题组织讨论会。这些讨论会将在非政府组织中心举行,同时面向所有多哈会议的与会者开放。①
第二,为非政府组织举行讨论会。自1996年以来,秘书处为非政府组织安排了许多讨论会。这些讨论会往往针对一些有关市民 社会 (civil society)切身利益的特定问题,如其中的三个讨论会是关于贸易和环境问题、一个关于贸易和发展问题等等。这就反映了wto认识到了市民社会作为一个实体,其本身的权利应受到重视。另一方面,这些讨论会在一个非正式的场合为非政府组织提供了一个同wto成员方的代表讨论相关特定问题的机会。
第三,同非政府组织保持日常联系。wto秘书处每天都会从全世界收到大量的非政府组织的询问信函。同时,wto秘书处的工作人员会定期与非政府组织的代表举行会议——这些会议既是独立的,也是作为秘书处组织非政府组织参加wto活动的一部分。
第四,一些新的举措。在1998年7月的总理事会上,总干事通知各成员方,秘书处将采取一些新的步骤来增进同市民社会的对话。这些步骤有:从1998年秋开始,wto秘书处将为非政府组织提供日常工作简报;在wto官方网站上增加有关非政府组织的相关 内容 。另外,秘书处还会将其每月收到的由非政府组织提交的论文的目录汇编成册并散发给各成员方。②
值得注意的是,wto争端解决机构在其报告中也对非政府组织的地位予以确认。 在沸沸扬扬的海龟案中,专家小组和上诉机构前后对非政府组织提供的来文的态度明显不同。在本案中,专家小组认为:“…根据dsu第13条,专家小组掌握着寻找信息和选择信息来源的主动权。在任何场合,只允许争端当事双方和的三方直接向专家小组提供信息。在我们看来,接受从非政府组织途径来的未经征询的信息同dsu的现行规定是不符的。因此我们通知各当事方我们对于这些文件(来自非政府组织的)将不予考虑… ”③
而在上诉机构的报告中,尽管肯定了专家小组评判非政府组织提出的报告的行为是在dsu第12条和第13条授予他的职责范围之内的。但上诉机构着重指出了专家小组在有关是否应该接受未作要求而收到的由非政府组织提供的信息的 问题 上对dsu相关条款所作的 法律 解释是错误的。上诉机构回顾了“荷尔蒙案”(wt/ds26),认为根据dsu第13条第2款,专家小组可以从任何相关途径寻找关于案件的信息,也可以咨询任何专家以得到他们关于案件特定方面问题的意见。在这里,上诉机构强调专家小组可以向“任何个人或团体”或“从任何来源”寻找“资料或技术信息”。同时上诉机构也强调了dsu第12条第2款,即“专家小组程序应有充分的灵活性以保证提供高水平报告,而又不会不适当的延误专家小组审案进程”。上诉机构在其报告中指出了本案专家小组在解读“寻找(seek)"时,不必要的太过于注重正式性和技术性而以至于要求“任何个人或团体”首先必须得到专家小组的允许才能提交报告。上诉机构进一步指出:“在本案的情况下,基于实用或其他相关的目的,‘经要求得到的资料’与‘未经要求得到的资料’之间的区别实际上是不存在的。”④因此,dsu授予专家小组寻找资料的权利并不意味着专家小组可以禁止接受那些事先未经专家小组要求而提供的意见。
在本案中,上诉机构的报告直接肯定了非政府组织所提供的信息对于专家小组、上诉机构及当事方的法律上的意义,这就从侧面肯定了非政府组织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地位。同时这也意味着非政府组织在wto体系中的活动范围得以拓宽。另外,本案对今后wto争端解决机构在处理涉及有非政府组织提供信息的案件也具有垂范作用。
三,评价。
总的来说,非政府组织在wto体系中的地位有所提高、作用有所增强。正如wto官方网站上所说的,“wto自其成立以来的运作历程生动地表明了世界贸易体制从未像现在这样备受公众舆论的关注和审视”。①
然而,wto各方对非政府组织的介入仍持怀疑态度。因此,非政府组织在wto中的作用依然有限。有意思的是,持将非政府组织排除在wto政策制定过程之外的观点的大多是成员国的政府官员(而非专家或学者)。他们认为非政府组织的加入只会扭曲而不是改善wto的决策机制。综合起来,现在反对者持有以下几种意见,下面我来一一评述:
第一,担心非政府组织代表的是特殊集团的利益。即认为当一个政策决定机构允许游说集团介入后,将存在着某一特殊的利益集团施加不平衡 影响 的可能性。有一些 分析 家认为,代表特定利益集团的非政府组织的加入会减缓决议制定的进程进而导致工作效率的降低。②还有一些贸易专家认为许多非政府组织不赞成贸易自由化,因而担心它们的加入会阻挠贸易自由化的 发展 。
实际上这种担心是多余的。由于代表商业实体(通常是一些贸易保护主义者)利益的代表在wto中已经存在。因此,纳入非政府组织的代表会产生各种利益集团相互监督、相互牵制的效果。从而抵消wto中现存利益集团的影响,进而只会是降低而不是增加有特殊利益集团操纵的政策的产生的可能性。
第二,担心非政府组织的加入会影响wto作为一个多边政府机构的性质。这种观点认为wto作为一个调整政府间关系的机构,只应保证成员国政府在贸易政策的制定中起主导作用。而非政府组织代表的是一个或数个成员国国内公民的利益。这些公民的利益和他们所在国家的利益如何在wto体系内得以调和将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因此,非政府组织的加入会冲击主权国家在wto中的地位,会使wto
第三,认为非政府组织不具代表性。此观点认为很难确定非政府组织究竟代表的是哪些人或是多少人的利益。这样就引起了一系列的 问题 ,如怎样来保证非政府组织提供的信息的准确性?非政府组织应采用何种方式来保证它们的代表性和它们对其代表所负的责任?
我认为,非政府组织的代表性问题在wto对其开放后将更易于解决。所以,不应过多地考虑这个问题。相应的,在国际领域内,对非政府组织地位的重视程度应取决于该组织过去在增进其所参与的国际机构和其所代表的公众之间的联系所作的贡献。
第四,还有一些人提出了非政府组织参与wto的可操作性问题,即担心控制非政府组织在世界贸易体制内的活动的难度过大。另外有一些观察家认为非政府组织在wto会议上的出现会使一些成员国由于担心受其国内的指责而不愿暴露其真实的想法。这样反而有违吸纳非政府组织加入wto以增加透明度这一做法的初衷了。①
有关非政府组织在wto中活动的具体操作的确还存在着问题。 目前 wto可以参照其他国际性 经济 组织的做法,如世界银行早已建立起一套允许非政府组织参加它的会议和决策过程的程序。同样的,经合 发展 组织(oecd)近年来也拓展了与非政府组织接触的领域和范围。总之,要让非政府组织高效、更好的参与wto的有关活动,实际中要克服的困难是有很多的,但过多地担心确实是不必要的。
谈到这里,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 历史 。众所周知,1999年11月30日至12月3日在美国西雅图召开的wto第三次部长级会议由于会场外众多民众的示威游行而草草结束,预先拟发动的新一轮多边谈判也淹没在一片反全球化的口号声中。②
尽管西雅图会议以失败告终,尽管其失败的原因有很多,但它给人们最大的警示就是:向wto发出了其贸易政策制定过程和争端解决程序应更具透明度的讯号。wto处于正在浮现的全球经济治理结构的核心,世界贸易体制的规则和程序正日益被视为协调好全球范围内经济相互依赖性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可以肯定的说,wto无论如何也不能再处于一种“幕后运作”的状态了。
其实早在战后酝酿成立“国际贸易组织”(ito)时,创立者们已经清楚的预见到了非政府组织将扮演的重要角色。 后来,gatt的第一任行政首长,eric wyndham white先生,提出了一项非政府组织议程。他建议ito:1,起草一份给与磋商地位的非政府组织的名单;2,邀请非政府组织观察员出席ito大会并允许他们提出议案和自由发言;3,就ito活动领域内的问题向非政府组织提出咨询;4,任命一个由非政府组织代表组成的顾问委员会。③这一方案可以看出ito的创始者们对非政府组织作用的充分认识。只可惜ito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成立,而以临时协议的形式出现的各方妥协的产物——gatt对这一问题没有充分重视,从而失去了与非政府组织握手的良机。
与此同时,其他国际性组织却在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上走在了gatt的前面。最典型的当属联合国。1945年的《联合国宪章》第71条规定了联合国处理与非政府组织关系的原则,即经社理事会(ecosoc)可以就与非政府组织有关并属于经社理事会职权范围内的事项征询非政府组织的意见。根据这一原则,经社理事会通过了第1296号决议及其附件——“理事会与非政府组织之咨询办法”,具体规定了非政府组织享有咨商地位的条件与程序,并为处理和协商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成立了专门的辅助机关——非政府组织委员会。④
取得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咨商地位的非政府组织按其活动性质与范围,以及经社理事会或其辅助机关对其所能提供协助的预期程度而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一般咨商地位;2,特别咨商地位;3,列入名册。上述三种咨商地位不同的非政府组织参与咨商活动的范围与能力不同:这三类组织都可以参与经社理事会召集的国际会议的咨商活动;都可以向所出席的会议书面陈述意见;但都无表决权,原则上也都不参与联合国其他主要机构的工作;第一、二类组织可以派出全权代表,作为观察员参与经社理事会及其下属机构的公开会议。但只有第一类组织可对经社理事会及其辅助机关的议程提出建议,并在会上发言。
wto可以参照以上国际组织的做法,提出一套非政府组织参与其制定贸易政策和争端解决机制的程序,以便具体操作。从而加强同市民 社会 的联系,提高wto活动为公众所认知的程度,以更切实的贯彻wto的宗旨和原则。
四,反思非政府组织对我国入世的启迪和意义。
其一,建立和发展各种非政府组织将有利于充分反映我国领域内某些区域或某些行业的公民的利益,从而能够在国际层面上表达这些利益集团的想法,以减少全球化给我国带来的负面 影响 ;
其二,非政府组织可以为我国政府制定对外贸易政策和参与多边谈判提供信息和资料,从而奠定相关政策的民意基础;
其三,非政府组织可以监督我国各级政府的行为,使这些政府行为与wto的相关规定保持一致,进而避免出现我政府被诉的不利局面;
其四,非政府组织还可以向我国政府提供有关别的成员国违背其wto各项协议下对我国义务的证明资料,以便于我国政府及时起诉或应诉,从而减少损失或不利影响。
① karsten nowrot: legal consequence of globalization: the status of 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 under international law, indiana journal of global legal studies, 1999(6), p583
② jeffrey l. dunoff: the misguided debate over ngo participation at the wto,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1998(3), p439
③ stephan hobb: global challenges to statehood: th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of 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indiana journal of global legal studies, 1997(5), p276
④ daniel c. esty: 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at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cooperation, competition, or exclusio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1998(1), p135
①引自/ngos (01/22/2002)
② 同②
③ 参考 /ministerials (01/22/2002)
① 参考/ministerials/doha (01/22/2002)
② 详细 内容 见/community/ngos (01/22/2002)
③ see: united states-import prohibition of certain shrimp and shrimp products-report of the panel (wt/ds58/1,1996.10.14) , section7.8, from
④ see: united states-import prohibition of certain shrimp and shrimp products -report of the appellate body(wt/ds58/ab/r 1998.10.12), section107 , from
①见/community/ngos (01/22/2002)
② p. m. nichols: realism, liberalism, values, and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1996(4), p862
③ 见前引jeffrey l. dunoff: the misguided debate over ngo participation at the wto, p437-438
① 见前引daniel c. esty: 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at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cooperation, competition, or exclusion ,p142
② gary horlick: the speedbump at seattl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2000(1), p168
③ 转引自daniel c. esty: 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at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cooperation, competition, or exclusio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1998(1), p138
④ wendy schoener: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and global activism: legal and informal approaches, indiana journal of global legal studies, 1997(4), p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