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河南旅游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
【摘要】文章阐述了河南旅游发展的现状,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努力方向。
【关键词】河南旅游发展;精品路线;强化促销
改革开放的20多年来,河南省的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很大的发展。目前,全省已经有郑州、洛阳、开封、濮阳、济源、登封等城市进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行列;洛阳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嵩山少林寺、开封清明上河园、包公祠、林州红旗渠、焦作云台山等景区景点,进入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行列;龙门石窟、殷墟进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岳嵩山、焦作云台山和内乡的宝天曼自然保护区分别被列入国家地质公园和联合国确定的世界生物保护圈;清明上河园、云台山、石人山、白云山、重渡沟、龙峪湾等景区景点逐步成为新的旅游热点,旅游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一、河南旅游主要特点
(一)以精品线路、景点为依托,构筑了河南旅游大框架
郑、汴、洛沿黄旅游线以洛阳龙门石窟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为契机,以申报郑州嵩山进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为突破口,充分发挥了5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规模效应,突出了古都、名寺、祖根、功夫、文化特色,着力开发了文化观光、寻根朝敬、休闲度假和生态旅游项目,郑、汴、洛沿黄旅游线建设已经成为在国际上有较高知名度、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精品旅游热线,为河南省开展生态旅游和专项旅游的理想旅游区和发展国内旅游的重要基地。配合国家实施生态旅游示范区、旅游扶贫试验区、国家旅游度假区开发战略,规划建设了黄河生态旅游示范区、伏牛山生态旅游示范区等一批生态旅游示范区;规划建设了包括一些国家级贫困县的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规划建设并完善了包括黄河小浪底度假区、白云山旅游度假区等一批旅游度假区。
(二)以强化促销为突破口,注重营造河南旅游大市场格局
加大了旅游宣传促销工作。形成了“古都”、“黄河”、“功夫”、“寻根”、“赏花”等旅游品牌,改善了旅游形象宣传,增强了河南省旅游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积极拓展国际旅游发展空间,努力扩大海外来豫客源。进一步做好了“外地人游河南”、“河南人游河南”的市场促销工作,开展了“一卡游河南”旅游促销活动,提高河南省旅游景区景点的市场占有率。结合国家旅游局每年度的旅游主题,策划实施了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大型节庆活动,发挥旅游资源与文化资源相互烘托的综合效应。依托少林、太极两大名拳,举办了多场次国际性武术擂台赛,使其成为河南省名牌旅游产品,通过大型活动和特色旅游,把河南的旅游精品推向全国和世界。
(三)以改善旅游条件为重点,注重创建河南旅游业发展的优良环境
积极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美化环境,优化服务,强化管理,增强旅游城市的吸引力,提升旅游城市综合品位。开展了旅游景区景点质量等级评定,建设一批精品旅游景区景点。80%以上的旅游景区、景点达到了等级标准。星级饭店评定步伐得到加快,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和水平。规范了旅行社管理,促进了旅游中介服务机构加快发展,提高了旅行社服务质量,促进了旅行社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进一步加大了旅游人才培训的力度,全省的旅游管理人才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建立健全旅游信息网络。积极推进“金旅工程”的建设,建成了全省旅游行业信息网络系统。
二、河南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
河南旅游虽然较前几年取得了较大发展,但横向与旅游发达省份比起来仍有巨大差距,河南旅游在全国的排名始终尴尬地处在20位左右。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思想观念有待进一步提高
首先,一些地方对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有的地方旅游资源颇具优势,但地方政府对发展旅游业缺乏应有的重视,没有将旅游业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中;有的地方把旅游业当成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没有当成产业去看待,致使发展步子不大。其次是一些地方发展旅游业积极性虽然很高,但对旅游经济的发展规律认识不足,只注重以资源为导向的初始阶段开发,不注重以市场为导向的深层次产品开发。
(二)旅游产品比较单一
没有让历史变得时尚,让文化变得轻松可以解读,厚重的河南文化大多表现在文物古迹和历史遗存上,属传统的观光产品,游客游览也仅仅停留在观光的层次上。未来旅游的发展趋势是休闲度假,因此,河南的文化观光产品必须实现与现代旅游概念的结合,通过功能的附加,实现由单一的观光产品向娱乐产品的转化,来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不同需求。
(三)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深入
河南是一座浩瀚的天然历史博物馆,一本看得见、摸得着、进得去的中国历史文化教科书,藏在这里的东方文化内涵博大精深,决定了河南旅游必须要走文化旅游之路。河南旅游界近年来围绕文化旅游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连载《厚重河南》介绍河南历史和文化、对濒临灭绝的民俗文化的保护、收集传说故事等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是,河南文化旅游的主流仍然是“白天看庙,晚上睡觉”。河南发展文化旅游目前还停留在低层次的水平、文化的内涵挖掘还缺乏深度、文化的科技含量还比较低、文化的附加值比较少 。
(四)宣传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
近年来,河南通过组织“河南风”旅游推介这种新颖而又生动活泼的旅游宣传促销形式,到全国各地及日本、东南亚及台港澳地区,进行了多次的旅游宣传促销活动,受到了海内外旅游界、新闻界和广大旅游者的广泛好评。“河南风”已经被评选为中国旅游知名品牌,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与其他省份相比,河南省对旅游宣传促销的投入偏少,在重点市场只能做蜻蜒点水式的宣传促销,有许多城市甚至没有专项促销经费的预算。各级旅游部门在搞产品开发的同时,忽略了市场开发。
(五)整体开发水平还有欠缺
河南省部分旅游景区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缺乏开发建设的统一性和长远规划,一些地方没有按照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的方针,科学规划,合理开发,严格保护,影响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虽然初步形成一些旅游品牌,但旅游精品太少,文化景观没有培育出像兵马俑、自然景观没有培育出像九寨沟之类的世界级旅游精品。
(六)服务质量跟不上实际需求
在旅游旺季,当大量游客兴致勃勃地涌入景区后,许多景区还是面临尴尬:房间、床位和停车位仍无法全部满足,景区的服务质量低,有的连热水、三餐和床褥都无法保证。
三、河南旅游业的努力方向
(一)改变传统观念
对于河南经济的发展来说,把旅游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必需的。但应该看到,对于一些旅游发展成熟的国家和地区,旅游业是投入少、产出大的“朝阳产业”。针对河南的实际情况,旅游业目前还处于一个投入大、见效慢的发展初期,还不具备成熟旅游产业的发展特点。因此,确立科学的发展思路:一是切实做好旅游发展规划。在实际建设中,避免那种纯粹为了形象工程的“纸上画画、墙上挂挂”的事情发生,切实做好近期和远景规划;二是突出发展重点。在河南旅游资源众多、资金投入有限的情况下,避免采取四面出击、遍地开花、平均分配的发展思路,把有限的经济力量集中到拥有广大客源市场的特色景点景区和精品线路,重点投入、分批建设,形成以点带面的发展态势,充分发挥特色旅游线路、重点旅游景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三是构建旅游发展大平台。发展旅游,应放远眼光,不局限于目前的“门票经济”,把整个地方经济作为一个系统,建立一个合理的均衡制度,方便各旅游接待部门的有机合作,共同把河南旅游这块蛋糕做大,达成可持续发展的多赢的局面。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服务水平
一是加强配套设施建设。“要想富,先修路”,作为旅游业的发展也是如此,要增加景点景区的可进入性。从旅游心理学的角度说,要增加在旅游景点的游览时间,适当减少在景区间路途中消耗的时间,才能提高游客的满意度;二是挖掘社会资源,采用多种经营方式。在一些旅游热点地区,特别要发挥当地居民的积极性,建设家庭旅馆,集自住和经营于一体,既缓解了旅游旺季带来的过量消费需求,又减少了旅游淡季时作为星级酒店的资源的损失,还给当地居民带来了致富的机会,增加了游客与当地民俗文化的亲密接触和体验。
(三)深挖文化内涵,拉长河南旅游产业链
随着河南旅游的不断发展,文化旅游逐步成为河南旅游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应该进一步在文化内涵上创新旅游产品,从而真正形成河南文化旅游的优势。一是挖掘文化内涵。在此方面,要充分挖掘当地的旅游资源特点和文化内涵,制作出具有当地资源特点的旅游纪念品,提供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娱乐活动,形成更强的旅游合力;二是采取丰富的表现形式。近年来,河南为振兴文化旅游,在一些城市相继开展了文艺精品工程,大型文化演出也实现了公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需要进一步挖掘和培育,逐步形成富有河南特点的旅游产品;三是多方位提升文化品位。在这方面可以组织历史、哲学、宗教、文学等多学科的专家,到景区进行专题调研、考察,进一步挖掘景点的文化内涵;组织各类剧团,把演出从舞台剧场延伸到景区,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演出。同时,聘请一些乡土人才,根据各地历史文化特点,编导一些雅俗共赏的短剧在景区演出。有条件的,拍摄电影、电视剧在景区播放,同时也制成光盘作为纪念品赠送、出售。
(四)拓宽宣传渠道和方式
一是改善宣传形式。应组织文艺工作者,到景区体验生活,举办笔会,创作出版游记、诗集、画册和张贴画、摄影作品,一些优秀的游记、诗词、摄影,要争取到大报大刊上发表。二是适当加大实地宣传的力度。这方面应可以借鉴外国的不少博物馆,每年固定几次免费开放时间,使当地居民对自己的文化得以潜移默化,也促进了其整体素质的提高,还增加其对旅游参与的主观能动性;三是抓好宣传内容的落实。对于旅游促销推出的产品,应注重抓好落实,按照质量和标准要求满足游客的实际需求,不能推出宣传一个样,实际落实另一个样。
【参考文献】
[1]河南省“十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m].
[2]发挥文化资源优势 做强做大河南旅游[j].
上一篇:旅游企业危机管理对策初探
下一篇:浅谈湖南山水文学的旅游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