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确保准时交货_企业
论文摘要: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和市场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时间成为企业竞争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快速反应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而准时交货是缩短供应链整体响应周期,实现供应链敏捷运作的重要途径。交货期无论是制造企业、贸易企业,如何确保交货期是企业的核心所在。准时交货能力取决于供应商的生产与运输条件。本文对影响准时交货因素进行了充分分析,把可控因素想尽一切办法控制好;把不可控因素,尽量做到充分预测,以达到控制的目的。
论文关键词:企业,生产,计划,准时,交货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不断加剧,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顾客需求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间的竞争以及企业所处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使得整个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面对一个变化迅速且无法预测的买方市场,面对来自全球更为激烈的竞争,企业意识到不能只靠自身力量与对手进行竞争,而应依靠增强与其有关的供应商,制造商以及批发商、零售商的联盟来实现竞争,以期在产品的性能、款式、质量、价格、交货期及服务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就必须能够满足市场对产品多品种、少批量、低成本、高质量的需求,不断提高自身对外界需求环境的响应速度。
如何以企业的自身生产优势吸引顾客,成为目前企业要着重解决的难题。由于产品的交货期满意度的大小是预测顾客未来对该企业订货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交货期满意度、实现准时交货,成为企业在市场同行业竞争中取胜,制定准确生产计划所要追求的目标。从现有的JIT研究文献来看,针对单件制造业生产所提出的准时化生产计划模型,都是把产品的交货期设定为定点时间来加以研究,这与实际生产情形的描述有着一定的偏离。所以,“把产品的交货期考虑为窗口式的交货期[1]”,并将顾客的满意度引入到有资源约束问题中,编制切合实际的模糊交货期主生产计划,从实际生产和理论研究两方面看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通过对大量例子的分析表明,能根据订货合同对企业的生产能力进行平衡,制定出极大化顾客满意度的准时化生产计划,从而为实现企业准时生产、准时交货的生产目标打好了理论基础。
目前,由于市场需求的多变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提高对客户订单的响应能力日益成为供应链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准时采购是缩短供应链整体响应周期、实现供应链敏捷运作的重要途径和环节。相关研究[2]指出在订单驱动生产的总交货期中,生产时间仅占20%,物流运输时间占24%,而采购等待时间占54%。这表明采购物流在企业满足客户需求过程中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大。许多企业一方面在采购物流环节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另一方面企业的库存量又长期居高不下。如何保证采购交付的准时性成为许多企业在实现供应链敏捷运作中所面临的共性问题[3]。
在当今的情况下,客户越来越要求准时交货,多批量、少生产的订单愈来愈多。我们如何确保客户订单按时交货呢?对交期的控制和管理可从以下交期组成公式中寻求空间。交期=行政作业时间+原料采购时间+生产制造时间+运送与物流时间+验收和检查时间+其它预留时间。交货及时率=及时交货的订单个数/总的订单个数×100%,那么影响准时交货率的因素有哪些呢?现做如下探讨。
一、影响准时交货的因素
影响准时交货的因素牵涉到从接到客户订单、原材料采购、安排生产和品检等至货物到达客户手中这一过程的各个环节,其中任意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都有可能影响到准时交货。所以这就要求业务员要对生产计划和生产能力进行控制和调节,以便在接单的时候能给客户一个准确有效的交货期,业务员在接单的时候应该明确客户对货物品质的具体要求以避免在生产过程中因不明确客户对货物品质要求而出现货物品质不符等问题而返工,从而影响生产进度。业务员在接单以后应该及时下单,并告知客户对货物材料及品质的要求,采购人员依此来进行采购,生产部门可着手安排生产计划。这些环节必须快速顺畅地衔接起来,准时交货才能有保证。在影响准时交货的风险中,业务、采购、计划、生产、品质等因素是相互平行的,而这些因素在对准时交货的影响之中存在着重叠和交叉。为了文章的分析,先做如下的假定:在考虑其中任意一个因素对准时交货产生影响时,其它的因素不变。虽然在实际运作中可能同时出现多个因素共同影响准时交货的情形,但是在对每一个侧面单独分析之后所得出的结论仍然适用于一般的情形,只是在运用时将其综合起来考虑而已。
1、业务因素
(1)在接收订单时,业务人员没和采购、会计、生产、研发、技术、品质等相关部门对订单进行评估和审核而接单;
(2)、业务员接到订单未及时下单而影响采购及生产安排等环节;
(3)、少量订单被漏掉;
(4)、业务员无法根据市场需求而预测出相对明确的销售计划。导致紧急订单很多,随意插入订单,无规划地频繁地变更订单,致使生产线频繁换线或频繁换模,从而影响生产效率和出现不良品的概率增加。因客户经常变更订单,从而使生产体系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风险和挑战;
(5)、如果客户提供的订单信息不准确、不完整,工厂的交期回复就不可能准确,或者在生产中途,客户更改订单。客户的采购员有时可能没有按照一定的计划来做工作,所以有时会出现客户下错订单而要求更改的情况,而客户要求变更订单的相关信息,没有及时传达到各部门;
(6)、在工厂生产的过程中,生产周期长的订单没有专人跟踪,未及时反馈和分析交货期;
(7)、客户要求的交货期很短,或答复给客户交期未计算好而导致生产极为紧迫,一时也无法找到合适的外包商;
(8)、当生产出现异常时未及时与客户进行沟通协调。
在业务这一环节,业务员在接收订单之前和之后的处理方式和结果将对订单能否准时完成、准时交货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业务员在接单之前,应该和生产、研发、技术及品质等部门进行沟通,在确定了能确保准时交货之后再接单,避免盲目接单之后不能生产或不能准时交货而失信于客户,避免临时订单或紧急订单多而打乱生产计划。若客户很有诚意合作,业务员可以如实说明情况,让客户做选择,若客户愿意根据工厂的可行交货期下单或者同意外包生产,业务员先在确定好准时交货期及外包生产商后方可接单。当然,业务员在接单的时候一定要明确客户对货物品质的标准或者是否有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因为这将会是客户检验货物的重点部分,这样有利于在生产过程中检验人员能以客户的检验标准对货物进行检验,做到与客户的检验标准统一一致。如在生产过程中发现与客户对货物品质要求有不符的地方可以及时地和客户沟通协调,根据客户的意见进行及时的校正。
2、采购因素。以提高采购的准时交货率为目标,针对准时采购中采购商与供应商之间的动态交互行为,日本科学技术联盟所举办“采购、材料部门之TQC研究发表会(1986.3.8)”,某电机公司对该公司货期延迟的原因,提出检讨报告。下面的“货期延迟之原因表”,就是该公司检讨的主要内容。分析结果有助于采购商与供应商制定相应的采购激励策略和供应策略。
货期延迟之原因表
供应厂商要负责 之货期延迟原因 | 货厂商要负责之货期延迟原因 | 买卖双方沟通不良 所造成之原因 | |
采购部门之责任 | 采购部门以外之责任 | ||
1..超过产能之接单 2.超过技术水准之接单 3.产量之变动 4.手边作业量之掌握不充分 5.时间估计之错误 6.对新下单品质不熟 7.制程管理不完备或不良 8.不良品之发生 9.劳务管理之不适当 10.品质管理之不充分 11.需调度之材料零配件之人手延迟与品质不良 12.遵守货期之责任感不足 13.作业管理之不完备 14.对再转包之管理能力的不足 15.来自低工资之员工工作意愿低 16.机器设备之不完备 17.无适合生产之环境,如湿度和温度等 18.人员管理缺乏公平、公正 19.小批量之订单,合起来才生产 20.由于经营业绩之不振,经营者之关心转了方向 21.不可抗力 | 1.供应厂商之选定有误 2.供应厂商之产能掌握或技术水准之调查不足 3.业务手续之不完备与耽误 4.订单或指示联络事项之不完备与不彻底 5.材料、零配件品名与形态等描述不清 6.所要求之品质,说明不清楚 7.价格之决定很勉强 8.进度掌握与督促之不充分 9.技术指导之疏忽 10.采购人员之经验不足或确保交货期意识低 11.付款条件过严或付款耽误 12.频频改换供应厂商 13.下订单到过远的地方 14.资讯之交换不顺畅 15.各种指示或联络未能迅速而确定行使 16.原材料采购不及时 17.采购人员职责不到位,未及时下采购单 18.外发生产加工件不能及时到货 19.交货时间和地点未描述清楚 20.产品规格及数量有变更时,未及时通知供应商 21.未及时支付款项给供应商 22、采购回的产品未及时跟踪入库 | 1.调度之期间过短 2.调度基准日程之缺乏、不使用、不完备、无效 3.未考虑材料或零配件之支给日就决定货期 4.模·冶工具之出借延迟 5.图面、规范之不完备 6.由于紧急订货而引起日程变更之混乱 7.生产计划之订定、实施错误或延迟 8.生产计划之变更 9.生产计划之变更未彻底之故,日程计划之重新安排未能迅速行使 10.设计变更或规范变更之指示未彻底 11.订货数量太少 12.来自特殊事情 13.设计不完善,产品本身存在缺陷 | 1.未能掌握产能之变动 2.新下单的货品之规范规格之掌握不充分 3.机器设备之问题点的掌握不充分 4.经营状况之掌握不充分 5.指示、联络之不切实 6.日程之变更说明不足 7.图面、规范之接洽不充分 8.单方面的货期指定 9.供应链反应周期太长,没办法实现和市场的良性互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