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毕业论文 > 导演编剧的毕业论文

导演编剧的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导演编剧的毕业论文

我的回答没那么多费话你在百度搜索打上四个字母IMDB``一定能照到你电影类毕业论文合适的东西``

动画短片创作中的情感设计在世界动画艺术史上,涌现出了许许多多集思想性、艺术性为一体的动画作品,其中既包括叙事详尽、引人入胜的长片动画作品,也包括短小精炼、令人耳目一新的短片动画作品。它们共同为动画艺术的发展谱写出了新的篇章。动画短片大多以艺术片、实验片的形式出现,例如,获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的中国动画艺术短片《三个和尚》,以及水墨动画片《牧笛》等。另外,国外一些实验动画短片也十分引人注意:例如加拿大国家电影局动画部的开创者一一诺曼·麦克拉伦的代表作品《线与色的即兴诗》、《同步曲》等,还有费德利克.贝克的作品《摇椅》、《种树的人》以及南斯拉夫“萨格勒布动画学派”动画大师一一波尔多的《学走路》、《好奇心》等。这些影片从根本上讲大多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而是创作者个性的张扬,反映其对某种艺术境界和特定的艺术表现手法的一种追求。动画短片要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表达一个完整的情境和独立的思想,往往考验到创作者是否具有驾驭动画语言的技艺。其次,它的篇幅较短,从编剧、导演到制作,往往仅由一个或几个人参与,成本投入较低.还有,其注重创作材料、创作手法以及创作工具的突破与创新。以上特性使动画短片创作的功用性不以创造商业价值为目的,而是更多地为了推动和锻炼动画的原创力量和艺术的探索,使其成为众多动画院校动画教学的一个重要教学和实践课题。动画语言具有鲜明个性,主题内涵有独立的情感追求。在许多国内外优秀动画作品背后都显露出塑造地非常形象鲜明的情感世界。例如:《美丽密语》这部动画片看上去内容并非曲折离奇,只是描叙了一个少年身边发生的一些琐事,以及他在刚刚涉入青春期的阶段,内心深处涌动的朦胧而美好的情感。作者采用了象征的手法,并加以发挥,用这一情节作为主旋律,构筑了一部色彩瑰丽充满幻想的视觉“交响乐”。这是一部浪漫的超现实主义的作品。影片及其注重少年青春其阶段日益丰富、日趋成熟的情感上的体验,它存在于每个过度或正在过度青春期的人的心底,因此它是一个具有广泛意义的题材.它唤起了人们对那段至真至纯的感情的怀念,并为这种美好的东西不知不觉间的流失而暗自伤怀.他不是一篇戏剧化了的故事,只是一段人所共有的美好体验的升华,它在最大的程度上引起了观众在情感上的共鸣。影片采用了大量的笔墨铺陈和渲染了罗伍奇异浪漫的梦幻之境,为本片打造了深邃的意境,使观众深深地沉浸在作者构思的情景之中,心怡而忘我。情感再现是设计者创作的灵魂情感是人类共有的属性。动画中的情感再现是设计者创作的灵魂。优秀的动画必然会深深的打动观众的心灵,动画短片创作受到现代设计思潮的影响,正与传统动画大相径庭并形成了自己的设计方法.现代动画短片创作总体而言是在设计理念的支配下,以动画剧本为基础的前提下展开的。但它又有着自己的创作方法和情感意境的创造、有着多元的设计资源构思路径及灵感的引导。八匕一j自心月月护了一;情感的再现过程情感是难以捕捉的抽象形态,也是令创作者感兴趣的内容,如:喜、怒、哀、乐等,然而情感的再现则需要情感的物化。情感是动画设计表现的普遍与永恒主题,特别是高度工业化的现代社会,人们希望在个性化的动画作品中宣泄多彩的情感:狂喜、愉悦、快乐、痛苦、悲伤、愤怒、思念一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通过语言来沟通的,而动画则是通过具体形态画面与人之间进行沟通传达信息的。设计师在创作动画时,赋予动画角色一定的形态,而形态则传递出一定的特征,就如同它从此有了生命力,人在观看动画作品的过程中,会得到种种信息,引起不同的情感.动画形态一般给人传递两种信息,一种是理性的信息,即动画角色的形态、场景的布局、色彩的搭配、光源的照射等,另一种是情感信息,如:动画角色的行为、语言、思想等.前者是动画存在的基础,而后者则是动画生成的关键。它们互相为用,创造完美的形象画面及无形的情感遐想。情感元紊情感系统一个动画短片是由角色、场景、情节等元素的相互发展变化,通过两三个不同的情节与场景的组合而形成一个整体的情感环境。那么这就必须要我们从整体的环境、宏观的意识下去调整动画情感的设计。我们可以将整个动画情感的把握理解成一个相对的生态环境系统,这样有利于我们进行情感的创意。动画情感的生态环境由多种元素组成,当然这种元素是虚拟的,但不是空洞的,它原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剧本内容和设计师自身体验和感受的折射.它包括动画情节、场景、语言、色彩、灯光、动作、音乐、音响、角色的特征属性、设计师自身的专业修养等元素的综合。这些元素的变动将会直接影响到这个情感系统的产生。符号化在动画创作中情感的设计需要将情感物化形成特定的符号。通过设计师之手将组成动画设计情感的相关元素进行符号的再现,通过视觉,听觉等形式向观众传递出整部动画片的情感意境。视觉符号包括情节、场景、角色的特征属性、动作、色彩,通过对这些特征的艺术强化与夸张,获得情感上共鸣的艺术效果。塑造出有血有肉的个性画面,获得感人的艺术效果。在许多动画设计中,个性情感的发挥是通过形式感达到的,强烈的形式语言与视觉审美效应是设计师追求的目标。对其他设计艺术门类的借鉴是设计师创作优秀动画片的重要因素。现代的动画设计使用多种创作手法.在高度发展的现代文明世界中设计艺术形式语言的多元性为动画情感的设计创造了有利的创作空间.设计师所需要做的是如何将设计元素和设计质料进行合理的组合搭配,提炼出精妙的视觉效果。例如《黄色潜水一艇》是一部融合插图艺术创作,画风、设计自成一格,与迪士尼唯美人物造型、浪漫故事情节全然不同的动画作品。片中讲诉披头士装扮花椒军士以“帕伯军士孤独之心俱乐部乐队”击溃敌人,确保了他们唯一的信念“你需要的就是爱”,只要心中有爱必可战胜一切,爱、欢笑、音乐又再回到了花椒国。我们可视《黄色潜水艇》为一种视觉艺术,它融合了普普艺术中采取的一连串游戏性动态组合,且游走于现实与非现实之间,非常吻合披头士6(拜代中晚期偏爱的超自然冥想主张,因此在《黄色潜水艇》中可看到色彩缤纷的图像,许多装饰性的设计。用如此强烈的形式语言和审美风格浪漫地表诉了表面看起来只不过一再强调邪不胜正、暴力必亡的主题,但是我们如果再深一层了解,会发觉披头士早在3眸前就传达了“爱与和平”的讯息,现在透过黄色潜水艇动画电影,可以说对“爱与和平”有了更深一层的诊释。语音符号和视觉符号一样也是动画情感体现的一种表达方式,是动画情感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由人声、音乐、和音响三部分组成:语言是传递情感、思想、意志及其他信息的最重要的工具。其表意最直接、最明确、最容易达成理解与沟通。语音的音色、音质、音量、节奏、力度都关系到动画片所要传达的情感信息、动画片情绪的烘托和角色性格的塑造;音乐能够极大的影响动画角色的情绪和情感环境气氛,能够很好的表现动画角色的个性特征,有力的烘托出特定的情感主题,也有着极强的象征作用;音响是除人声和音乐之外,生活环境中所有声音的总称,在动画片中音响具有独特的作用,因为动画片是设计师心灵构造的一个艺术空间,它的存在是以一个虚拟的形式表现的,对情感的烘托需要使用各种音响符号有利于增强观众情感上的共鸣。当然作为情感动画设计创意活动,也包括某些特殊的规律,如创意中的非理性因素作用,如无意识的偶发性因素作用,这类因素在动画情感设计的创意活动中是神奇而生动的,这中灵感的显现带有偶发色彩,随机性强。它是建立在前述方法的基础之上的,是个人经验、修养、情感及其他元素的融汇和表达.仓1] 王智勇. 浅析动画短片的艺术魅力[J]. 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 2007, (04) . [2] 徐碧珺. 试论中国哲理动画艺术短片的现代价值[J]. 美与时代(上半月), 2009, (07) . [3] 陈伟. 动画短片创作中的模糊思维[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3, (07) . [4] 王余烈. 论动画短片的故事创意[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2006, (01) . [5] 李国生. 动画短片创作浅谈[J]. 电影评介, 2007, (22) . [6] 涂先智. 论动画短片的艺术特点[J]. 电影文学, 2008, (09) . [7] 苏延辉. 动画本体研究——浅谈动画短片与动画长片的异同[J]. 电视字幕(特技与动画), 2005, (03) . [8] 高琳. 论先锋性动画短片的实验与传播[J]. 装饰, 2007, (07) . [9] 黎青. 动画短片《平衡》的现实指导意义[J]. 文艺研究, 2005, (08) . [10] 林婷. 东方化语境下的中国形象——以美国动画电影为例[J]. 今日科苑, 2009, (13) .

伴随着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各个高校的文科学院兴起,并且近年来招生势头火热。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

《 广播电视编导在现实环境的发展 》

摘要:随着现阶段社会经济、 文化 等相关媒体环境集中程度逐渐提高,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习以及工作的开展受到了影响。本文基于这一现状,对广播电视编导在现实环境下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广播电视编导;现实环境;发展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逐渐兴起,在广播电视节目中逐渐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然而,现阶段受众对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认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多样化的现实环境影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发展。随着现阶段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又呈现了新的发展特征,对广播电视编导在现实环境下的发展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广播电视编导的政治环境

广播电视编导与政治环境的关系较为复杂。一方面,政治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广播电视编导的发展;另一方面,广播电视编导的发展程度也对政治环境存在着影响。纵观广播电视编导的整体发展历程,广播电视编导早期受政治环境影响较为严重,随着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研究的深入以及广播电视编导工作的推进,广播电视编导的整体发展趋势与社会政治环境发展基本一致。以我国的政治环境为例,我国的广播电视媒体必须服务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媒体理念的广播电视编导要求,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了广播电视编导对政治环境的影响。[1]在政治环境的影响下,广播电视编导也具备了鲜明的政治色彩。

广播媒体与电视媒体的新闻播报过程大量运用了政治性语言,这也推动了广播电视编导学术范围的发展,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编导专业可以有效地发挥出广播电视编导的职能,从而推进广播电视编导的健康有序发展。政治环境作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发展基础,可以推动广播电视编导的有效整合,实现与政治元素的融合。广播电视编导需要根据政治环境发展状况,对广播电视播报素材进行调整与整合,从而适应政治环境发展的需要。

三、广播电视编导的经济环境

经济发展情况与发展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广播电视编导的发展方向,良好的经济环境可以有效地推动广播电视编导在 社会实践 层面的发展。随着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水平逐年提高,我国广播媒体与电视媒体都获得了较大程度的发展,媒体消费攀升促使媒介技术变革推动了广播电视编导的发展,使广播电视编导理论层面与实践层面结合起来,实现了广播电视编导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完善。经济环境是现阶段推动广播电视编导发展的主要动力,经济水平的提高也对广播电视播报与节目编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播电视媒体形成了人才的良性机制,形成了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

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环境与政治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广播电视编导在发展过程中应当对二者之间的联系进行准确把握,尽可能获取政治环境的理解以及经济环境的支持,从而将广播电视编导理论转换为学术价值,并进一步转换为商业价值,通过广播电视编导理论的发展推动政治环境与经济环境的发展。随着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大环境为广播电视编导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正面效应,广播电视编导应当把握住当前积极互动的局面,大力培养高素质的广播电视编导人才。

四、广播电视编导的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对广播电视编导的影响面较广,广播电视编导的发展实质上都是围绕着社会环境进行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国民的 思维方式 与行为特点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革,推动了社会的转型。随着社会同国民交互活动规模扩大化,广播电视编导越来越能够感受到社会环境对其发展方向的重要影响。受到社会环境影响的广播电视编导需要不断迎合社会环境,并结合社会环境的变化把握自身的发展趋势。

因此,广播电视编导应当在把握社会环境发展走向的基础上,夯实广播媒体与电视媒体的群众基础,对广播电视编导的专业技术进行持续性更新。广播电视编导的发展应当同社会环境变化趋势相协调,通过深入了解受众的喜好,推进广播电视编导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广播电视编导的发展首先应当把握社会环境发展的脉搏,深入了解社会环境发展的特征,从而保证广播电视编导的实践工作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实现多种角度对广播电视节目主题的剖析。

五、广播电视编导的教学环境

广播电视编导整体实践性较强,不仅需要相关人才掌握广播电视编导的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还要求相关编导人才能够策划编排出受众喜爱的广播节目与电视节目。[2]因此,为了推进广播电视编导的发展,培养出一系列的应用型编导人才,广播媒体、电视媒体与高校相关专业应当加强校企合作,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以及从业人员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在营造良性的广播电视编导实践环境之前,应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构建高质量的硬件环境与软件环境,有效地提升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与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

广播电视媒体与学校可以开设编导培训课程,逐步完善广播电视编导基础设施建设,为广播电视编导实践工作提供相应的实践平台。与此同时,应加强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与从业人员的思想道德建设,从政治、经济、社会等现实环境出发,提高广播电视编导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广播电视媒体与我国高校的校企合作,可以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提供相应的实习的平台,实践性的广播电视编导从业 经验 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的学习效率。

六、结论

广播电视编导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事业,对社会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广播电视编导发展过程中,经济、社会、政治等现实环境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发展走向。因此,广播电视编导在发展过程中应对现实环境因素进行综合性分析,并通过与现实环境的相互影响与作用形成一种良性机制,从而引导广播电视编导向合理方向发展。

作者:牛磊磊 单位:山西工商学院

参考文献:

[1]白茹雪.探讨广播电视编导在现实环境下的发展[J].新闻研究导刊,2015(15):292.

[2]金灿.新时代下广播电视编导实践创新的培养[J].中小 企业管理 与科技(上),2015(09):160.

《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课程建设与研究 》

[摘要]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长期以来,大学 教育 比较习惯于传递现成的知识,采用传习性、因袭式的教育 方法 。这种教育指导思想极大的制约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创造力的发挥。我国虽然已经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各高校专业培养中对实践课程建设的力度逐年有增无减。但是,与外国高水平大学相比,我国大学对学生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特别是职业能力的培养还存在较大差距。

[关键词]职业能力;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课程

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可以把职业能力分为一般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一般职业能力主要是指一般的学习能力、文字和语言运用能力、数学运用能力、空间判断能力、形体知觉能力、颜色分辨能力、手的灵巧度、手眼协调能力等。此外, 人际交往 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遇到挫折时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都是成为在职业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能力;专业能力主要是指是否具备胜任岗位工作的专业能力;职业综合能力中所包含的跨职业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个人能力共同构成了所有职业能力中的关键能力,也将成为事业的核心竞争力。

长期以来,大学教育比较习惯于传递现成的知识,采用传习性、因袭式的教育方法。这种教育指导思想极大的制约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创造力的发挥。我国虽然已经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各高校专业培养中对实践课程建设的力度逐年有增无减。但是,与外国高水平大学相比,我国大学对学生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特别是职业能力的培养还存在较大差距。其中创新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的实践课程改革研究已经有了阶段性的成果,但对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各高校还没有重视起来,甚至很多高校的教育者将职业能力培养划分到职业院校的教学范畴。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专业,用人单位对于毕业生的职业能力要求很高,因此必须加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课程建设与研究,依托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发展方向,以及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依托现有课内实验、综合实训和毕业设计以及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基地、大学生创新实验区等实践教学资源,为学生搭建高水平的职业实践教学平台,进行实践课程内容建设和实践平台建设,以及实践课程改革建设,以学生为实践主体,重点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促进实践教学质量的大幅提升。

一、课内实践

课内实践,是指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一些主干专业课程。如,电视摄像、电视画面编辑、新闻摄影、大众传播学、节目主持艺术、新闻采访与写作、节目主持艺术、电视节目制作等,根据课程性质,有课内实验指导教师设置了课内实践课题。其为两种实践形式:一种是在课堂理论教学中,留出一定时间,组织学生根据本次课所讲授的理论知识模拟职业环境进行实践。如在《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30分钟的模拟采访训练;《节目主持艺术》课程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进行课前10分钟即兴主持训练和各种类型节目主持训练,采取教师讲评、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实践成果进行效果分析与 总结 。另一种是阶段理论内容讲授完,利用一次或几次课时间进行课题型课内实践。由此课程主讲教师亲自到现场指导。如,《影视编导》非独立实验课教师将学生分组,并对每组学生按个人兴趣进行分工,拟定一个拍摄情景,一组的学生共同创作,最终拍摄并剪辑完成一个完整的影片场景。课内实践,由任课教师全程亲自指导,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切中问题,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针对性强。这种实践形式,密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联系,使实践能力与职业能力同步增长,从而提高了实践教学的整体水平。

二、综合实训

综合实训,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的一大特色,也是本专业多年来一直坚持和完善的实践教学形式。所谓综合实训,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在学完几门专业主干关联课程后,进行的一项综合性的实践锻炼活动。时间一般在第二学期到第七学期之间。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将每学期最后2~3周定为综合实训教学周。一个实训项目往往结合两个以上相关主干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解决一些综合性的实际问题。如,《影视创作》综合实训,综合了《影视编导》、《灯光与音响》、《电视摄像》、《电视画面编辑》、《非线性编辑》等课程的综合理论知识,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工,组成创作剧组。学生按照各自分工最终完成微电影的创作、拍摄、后期剪辑影片包装,最终完成全片。综合实训教学,整合了知识结构,使学生运用多门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综合地解决了一些实践问题,锻炼了学生多方面素质和实践能力,是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强化。

三、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毕业实习,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的一个重头戏。而且,将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紧密结合实施,更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的另一大特色。毕业设计和实习相结合的基本流程分为三个阶段:设计是前期阶段,主要是策划过程;实习是中期阶段,主要制作作品;后期阶段是将前期设计和中期实习进行总结提升到理论层面,即总结撰写论文。这三个阶段需要运用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涵盖了培养方案中的大部分课程和综合实训内容。在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过程中,学生组成创作剧组讨论选择创作主题。由负责编剧的同学创作剧本大纲,经过讨论与修改定稿;再由编剧创作剧本,由剧组成员讨论、修改并最终定稿。最后由负责导演的同学根据剧本创作分镜头稿本,并由剧组讨论定稿。

负责场记和剧务的同学进行联系拍摄场地,选拔演员,组织演员试镜,根据试镜情况,剧组同学共同确定演员人选;进行拍摄前的排练,导演讲戏、服装化妆确定演员每场戏的服装化妆方案,灯光和音响根据排练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和实地情况拟定灯光音响设计方案,摄像根据分镜头稿本和导演在排练现场和实地进行机位的讨论和设置,后期编辑准备编辑设备熟悉分镜头;最后,进行集中拍摄,各工种协同创作实习,形成成片。各个工种分工协作,是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提升。

四、课外实践

为了使学生能够得到综合素质与实践的全面提高和发展,本系规定:学生必须积极参加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并修满课外培养学分,为此特制定了详细的《课外培养计划》。其涵盖了科技活动、文化活动、技能训练、社会实践四大类。课外培养计划规定总学分为:10学分。学生按着《课外培养计划》的内容和要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进行课外实践锻炼。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大学生实践基地的5个工作室、学校的一些大型活动、校以上的各类报刊上经常可以看到学生们奋斗的身影。通过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课程建设与研究项目的实施,既拓展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空间,发挥了学生的个性特长,同时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到职业能力培养提供了借鉴。

有关关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毕业论文推荐:

1.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论文

2. 广播电视编导毕业论文

3. 关于编导专业建设论文

4. 广播电视编导面试自我介绍

5. 播音主持毕业论文范文精选

美好论文发表网 还可以

毕业论文戏剧导演

在这个新的时期导演应具有何种能力?如何培养现代青年导演,使他们能够建立起一种独特的导演思维?培养出来的导演如何能够顺应这个时代的发展?戏剧导演是否只有依循现实主义为基础的方式才能实现培养目的?现在已经不是三十年前了,样板戏模式的戏剧早已成为了历史,它代表的是那个特殊的时代。无可否认的一点是人民的戏剧需要多元化地去表现。 专业评论界把邵泽辉、黄盈和赵淼称为“后孟京辉时代的青年导演”,他们的出现是,必然的,还是一个偶然现象?这是值得大家思考的一个问题。但为什么他们在孟京辉之后近十五、六年后才出现?虽然中央戏剧学院已经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导演,现在活跃在北京,乃至全国各地的剧院、团。在其中的佼佼者如国家话剧院王晓鹰博士、查明哲导演,孟京辉导演、田沁鑫导演,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任鸣导演、李六乙导演等。除孟京辉导演与田沁鑫导演外,其他几位导演均为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期就已经活跃于中国话剧舞台上了。姑且不谈导演们具体的演剧样式,是什么原因在时隔十多年后才又出现引起大家关注的新一代的导演。因此本着求发展,存着一种积极的心态去考察我们戏剧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是有着绝对必要性的。 邵泽辉、黄盈和赵淼三位年轻导演有着相似点,但也有着许多的不同处。赵淼可以说是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的一个个例。虽然邵泽辉、黄盈、赵淼三位同样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但前两位他们的知识结构完全不同于赵淼。邵泽辉和黄盈与已经在戏剧界的某一领域独树一帜的孟京辉有着相同点。他们在本科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系统的导、表演的学习。邵泽辉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才进入戏剧学院。师从导演系老教授白轼本。而黄盈本科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同样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是在中央戏剧学院进行。师从导演系主任、教授丁如如。孟京辉本科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进入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进行他的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师从导演系老教授张孚琛。与他们完全不同的是赵淼,他在2001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本科班学习,毕业后的两年又一次考入导演系继续他的硕士研究生的学习。他是经过导演教学系统、专业训练的学生。 作为赵淼的研究生导师,他是三位青年导演中我最熟悉的一个。在此不妨就以他为例谈谈青年戏剧导演的培养与成长。 赵淼与其他两位青年导演同期出现是必然的,是赵淼多年对戏剧执着追求的结果。在中戏的导演课程设置中表演课的比重永远是和导演课并行的。一年级表演课甚至要比导演课更重要。因为中戏导演系一直追寻着导演创作的一项重要职责――指导演员、帮助演员展现人物的思想和情感。如果一个导演对表演没有经过体验,他与演员工作时就不容易找到一些更为行之有效的方式去帮助演员、解决在演员表演时出现的问题。赵淼在导演系本科的学习是经过多位老师的教导,可以说他是掌握了基本的表演基础。作为演员来看。我认为他不是一个很好的现实主义表演方式的演员。但是在他学习的后期,他在运用身体来进行创作的天赋已经有了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意思。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英国大使馆文化处多次组织英国剧团来北京演出,并且会在中央戏剧学院做工作室。在这个期间就有赵淼在多个场合常提起的三个戏,英国的《三个黑故事》、《红舞鞋》。以及加拿大的《契诃夫短篇》等。这几个戏对他的影响是巨大的,对他后来初显端倪的导演特点的开始有着最直接联系。这三个戏就像是开启了一扇门,于是他开始踏上了对形体戏剧或称为肢体戏剧、身体戏剧的路。那时他正值三年级上学期,我受中央戏剧学院外事办公室之托组织、翻译knee High剧团的《红舞鞋》。剧组在中戏的工作室,恰巧我那时也正好在他们班进行教学,因此就带领他们班参加此工作室。在与英国戏剧人一天的工作室中,赵淼的表现最突出。他是那样的积极、那样的投入,眼睛里泛着激动不已的光。之后他给同学当演员,在一个英国戏中扮演侦探,每次上课之前,我都会给他们做一些戏剧的练习。那个时刻就是他尽显身体创作才华的时刻了。他极具创造力地把那个时期看到的、感受到的身体表现手段淋漓尽致、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我当时就想他真是一个非传统演剧方式的演员坯子。 Knee High剧团直译过来是与“膝盖同高”。意思是这个剧团的观众群是孩子们。但在国外有很多这样的剧团虽然上演的剧目多是针对孩子,但对作为家长的成年人也会同样有着教育意义。如在1998年在中戏演出并做工作室的英国大卫・格拉斯剧团带来的《失去的孩子》,这个戏的观众是成年人,在观剧后很多人都感到了一种心灵的震撼。Knee High工作室最重要的一个练习是用中国“狼来了”的故事做载体。要求学生们通过身体来表现情感。在介入故事之前演员们先带领大家做了一系列的身体练习,其一,用身体做波浪形上下滚动的走动,在走动的过程中有人喊停。做练习的人的身体就停在一个波浪滚动的点上,然后用这个固定的点为开始找一种人物的形象感。如有人正好在滚动中仰起了头,挺直了身体,他身体的形态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象是个自大的人,从他的体态感受到这个人的感觉后,就依据这种感觉来丰富、合理这种人的行为状态。其二,一个人站在中央,此刻风声、狼叫声。两个人上去拉住中间站立者的衣角,让他感受到风,然后再拉他的手。让他感受到风要把他吹走的感觉。在身体练习之后进行的是“狼来了”的故事,首先是每人念一段故事。然后让大家用A4的纸写出这个故事让你想起的一个词,或是故事中想要表达的意思。这个词要找孩子感兴趣的,不要说教,比如说“信任危机”。要表现的这个词要从心里发出,而不是从脑子里想出。于是大家有了如:“小孩子表现出的是害怕、玩耍、天真、尝试、游戏等。狼是牙齿、暴力、饥饿、野性等。家庭是安全、港湾、抗议等”。之后又要求大家从狼的角度看问题,得到的是“饿、害怕、狩猎等”。孩子的情感角度为“无聊、孤独、生气等”。家庭的情感是“被骗、生气等”。周围人的角度是“害怕、正义、着急、失望等”。找到这些词后。逐个地用身体来表现这些词的含义。赵淼在其中的表现是最突出的。那个时刻他像一个真正的演员,在创造和体验着一个对他来说是充满魔力的、有着因身体和思维的解放而得到那种能创造无限可能的自由,也因身体和思维的解放而体验到的情感表现的巨大空间。 谈到他的导演作品。他近几年导演的戏中,《三个黑故事》是最能打动我的。他沿用了英国史密斯剧团对他影响很大的《三个黑故事》作为他的戏名。我想这没有什么不可以。虽然也有人认为,他的戏中有些元素是出自英国剧团的戏。但我想,作为一个知道自己所追求目标的年轻人来说,引用和借鉴是可以的。也是难免的。这个戏其实是他要交的一个作业。作为一年级的研究生我要他去精读契诃夫的小说,并要找到相关书籍来做背景研究,后要选择一篇做小说改编的作业。他在一段时间后 对我说,他想做成一个小戏,找出三篇他很感兴趣的小说来改编并联系小剧场进行演出。于是在一个学期的研究文本后,在假期他和他的同学们就开始了排练。我在排练期间去看过,他们在一所医院的地下室,条件很简陋。但他们的热情和敬业的精神可是不一般。我之所以喜欢这个戏是因为,它所表现出来的人最本质的状态,人对于生命的那份渴求。虽然这个戏已经过去了近三年,但其中的一些细节在我的记忆里还能再次唤起。戏的开始我不认为是最好的选择,我也和赵淼谈过。因为三个演员当众换服装、做些演出前的准备,然后收光,再起光,戏再一次开始。我觉得导演的这种处理语汇不够干净、不够巧妙、也不够有新意。虽然他选择了一些别的方式,但可能都不如原来的,于是还是保留了这样的开场方式。大提琴手与妈妈分别后那段戏的处理就很揪人心。主要是赵淼在紧接着的戏的处理,在节奏上、导演运用的舞台空间的处理、人物状态的处理、灯光的处理,处处表现出一种孤独、无助、内心有着巨大渴求情感状态的表现。在舞台上只有一把大提琴盒子,大提琴手蜷缩在其中,这时有敲门声。他很高兴开门,是他好朋友葬礼的通知,通知是由好友送来,但好友和他已是阴阳两界。导演用纯身体的语汇,表现出了两人情感的失落,悲戚。处理的节奏很好,似乎是留有余地。表现上也没有刻意去扇情。我想这就是现代新导演们的特点之一,对节奏的把握是紧凑的、快捷的。在之后的几段戏中有很多幽默的地方,但也有略感玩噱头之意。比如在公共车上那段戏的处理就让主题淹没了。虽然有一些剧场效果但背离了想表达的思想。也削弱了戏剧的力量。好在之后的几段戏如盲蜂和水边的戏又找回了方向。但盲蜂的戏也稍显有些玩意。少了一点在原著基础上应该有的味道。往后的导演处理就又回到了戏开始的氛围与表现上。在不失幽默的前提下,戏剧应该出现的力量也渐渐显现出来,使人产生了对自己生命的思考,开始让面对舞台的观众们意识到了自己生命的存在、亲情的存在、友谊的存在。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他作为研究生在校期间要完成的一个实习剧目。选择这个剧本对他来说是一次挑战,因为他近几年的戏都是自己创作,真正在一个经典作品基础上来创作是不容易的,因为有了一度创作的限制。要用什么样的样式来最好地去表现?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因为可以做演员的研究生人数有限,因此他选择一人扮演多角。还是延续他身体表现力的风格。在上演后,剧场反映很好。观众对他在保持对原著尊重的基础上所呈现出的身体表现与台词相结合的方式感到很有亲和力。很符合现代年轻人的欣赏口味。我喜欢他做的两个截然不同的结尾方式。一个是结束在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的一见钟情上;另一个结束在他们双双死后。两个家族的争端并没有因他们的死停止,争端还在继续着。 在两年前他就开始了教学的实习,与我一道教授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电视系编导专业本科生的表演和导演课。我相信在这门课上他是受益非浅的。因为教学相长,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从学生那里得到丰富的刺激与反馈,学生所给予的那些刺激能够去丰富老师们的思维和想象。赵淼在此期间领略到了这种师生在课堂中出现的这种绝妙的东西。他的想象在课堂上刺激着学生,学生们经过他的激发产生出来的表现常常让我们感到惊喜。从来没有接触过戏剧的学生是那样大胆地运用空间,能没有任何羁绊地去表现想表现的思想。比如在这个班一年级第一学期就有这样一个作业,两个景片放置在中央,景片的中间留了一个空间用一块能透光的布挡住。四个人或坐或站立在景片前,一束光打在某人身上,此人起立木然地站起走入景片后,从被挡住的布上看到他的影子。他正被一块重物压着。人也被迫地圈曲着身体蹲下,剪影顿间消失,紧接着从景片后一个正方形墩子轰然出现在观众面前。依次另外两人也如此。到第四个人时,他也进去了,但那个压身的重物没有能够把他给压到,他逃脱了出来。这个练习很有意思,寓意深远。 学生的作业在影响着赵淼,在他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布的运用可以看得出是受了学生的刺激下产生的。而赵淼对于戏剧的理解与解释也同样影响着学生们。在学生做小说改编工作时,在很多作业中就可以看到赵淼对学生的启发和影响了。其中鲁迅《药》的改编就非常有意思。灵动、自由的舞台。空间时间不受任何的限制。对人物的塑造也是颇具新意,尤其是小栓父母的人物基调虽有艺术的加工,但却是非常贴近原小说。而结尾处两个母亲顶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在坟头的场景就给人留下了无尽的思绪。 赵淼研究生的课题研究的是形体戏剧,因为在他这几年的实践、思考、观剧中他发现上面提到的英国和加拿大这几个剧团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的导演和演员大多都是出自法国雅克・勒考克创办的学校,或是经由从这所学校出来的艺术家训练出来的。这所学校是以用身体的训练方法为全世界所瞩目。他把研究雅克・勒考克作为他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选题,做着一个研究生应该做的理论研究工作,为他将来能够更好地实现他的戏剧梦想努力着。 赵淼的成长经常会让我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在培养新时期的导演其实是存在着一些误区的。思想不够开阔、思维培养的单一化、对现实主义存在着狭隘的理解、缺乏一种导演应有的前瞻性、过于注重技巧的培养而真正忽略了去培养导演学生们的个性等等。希腊籍世界著名导演特奥多罗・特尔左普罗斯谈到戏剧教育时认为,现实主义的基础是重要的,但当下的现实主义已经在束缚着艺术创作。光有现实主义是不够的,世界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世界的戏剧艺术也在深思着、理解着这种变化。世界各国的戏剧教育都在反思自己的问题,教育家们都在想办法冲破现实主义的束缚。在国外上演的戏中,从各国来华的戏中我们可以看到戏剧表现的多元。在与他们的接触中。我们也认识到他们的训练不是单一化的。他们之所以能够有这样的表现正是因为他们的训练是不拘泥,是开阔的、是多种方式训练出来的。 赵淼们的出现是偶然还是必然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也许,赵淼和另外两位年轻导演已经用丰富多元的舞台创作给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更令人欣慰的是,这些年轻人还在坚持不懈地创作着,并以戏剧教育者和传播者的身份将一种清新的戏剧观念传播到校园、非职业戏剧团体以及观众之中。无论如何,中国戏剧的明天是他们的,让我们祝愿他们在未来的艺术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 责任编辑许健

毕业论文的研究题目,就是田沁鑫戏剧的表演研究。有幸给田导看过我的论文(鬼知道我有多紧张),田导看了说不错,比一些学戏剧的同学写得好。那我想,虽然我非戏剧专业,还是可以冒昧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的。不过毕竟是论文,有一股子论文腔,大家将就看。原文很长,我做了大量理论描述的删减。另外,我将田导的作品以《1699 桃花扇》为界分成了两个阶段,对于后期作品的分析,被我的老师质疑「批判性不够」。写论文时感受不深,这两年看得多了,我也理解了老师的质疑。所以在这里,我暂且删掉了后半部分的分析,只保留了结论。(对我自己来说可惜的是,我在现场看的田导的作品绝大部分都是后期的...希望有机会再做一次分析)-自 1997 年,为祭奠失去的爱情、为追回自己的热爱而排出第一部话剧《断腕》开始,田沁鑫已持续戏剧创作 19 年了。她有天分,年纪尚轻之时、首部作品便有不小的影响力,亦很快建立起有个人标签的成熟风格。然毕竟年轻,也毕竟十九年已过,人事、世事俱变迁,她的作品在渐进中亦有了变化。若说田的早期作品旨在“表现”、“诉说”她的情感、个人美学和思考,那么她的后期作品则更倾向于“创造”、“体验”自我以外的万千活法和世界。体现在田沁鑫的作品中,则是从“仪式”到“松弛”:从封闭的戏剧世界、强烈的节奏和身体的共鸣,走向柔韧有度、开放灵活的空间表现,以及获得消解的情绪与主题。在这个过程中,田的美学和技巧益加丰富纯熟,但戏剧世界的表达仍难免经受与现实环境的冲突,在坚守本心的前提下,需要寻求与自我和外界的和解。如果你也喜欢戏剧,可以接着往下看。我会一点一点展开讲上面这个结论。一、在早期作品里,田沁鑫构筑了反幻觉的舞台,却将观众带进了比幻觉与共情更深的体验中去。1. 狂热的形象魅力田沁鑫的戏剧场有一种魔力,身居其中的观众像是被紧紧扼住了喉咙,时常感觉气闷,与此同时又被一种力量充盈,感觉心脏与四肢蓬勃有力甚或颤抖。有的学者前往这些戏剧作品的语言世界中寻找激动的出处,一如他们在文学作品中所做的,从冲突中、从矛盾中找到使我们精神碰撞痛苦的因由。在田沁鑫的戏剧中,这种现象表现为韵律与身体,正是它们以自己原始的力量冲刷了戏剧场内观众的情感与神经。 韵律在我们熟知的中国话剧作品里,无论语言的风格如何变化,都不脱离它们叙事的功能,并主要表现为对话的形式。比如在经典的《茶馆》中,仅剧本的对话就完成了三教九流人物性格的塑造、半个世纪人物命运跌宕的刻画,语言力透纸背,内容发人深省。这主要是受现实主义与幻觉主义影响,尤其当话剧甫由海外舶来,被作为与以歌曲为主要手段的戏曲相对照的剧种大力提倡,凸显的是其对话及生活化在传播教化方面的优势(方政, 2009)。田沁鑫戏剧作品中的语言则继承了中国先锋戏剧在舞台文学上的特点,这同时也是西方戏剧发展到20世纪时反剧本中心、反日常与逻各斯主义带来的影响——突破戏剧语言的叙事性和逻辑性,表现为诗化与散文化。比如《狂飙》中“乡愁”与“一致”两段戏中戏的间隙,寿昌感念世道、寻找光明的独白,还有他在命运的摇摆中与维中相遇时恍惚的台词,都不为对话与行动而安排,只为制造吟诵的氛围。诗化的魅力不仅来自它的含混,同时还来自诗歌的韵律天然带来的音乐性与节奏感,这根植于语言本身的调值特性。我们在这里关注的是语言的声音性质(tonality),它的物质性能独立于语言的内容被听者感知。寿昌:花儿,如流行过天,一烧而过,播下火种,却无法收获光明。众人:我们看到旧事物之腐败信其必死,却又暂受戕害,我们看到未来的光亮,却又暂不可及。寿昌:古神已死,新神未生的黄昏……众人:前为昼煌煌,后为夜冥冥。寿昌:如果空中真有精灵,上天入地纵横飞行,就请从祥云瑞霭中降临,引我向那新鲜而绚丽的生命。“诗化”被标注为田沁鑫戏剧作品的明显特点的原因不止于此。当语言需要在舞台上被念诵/表演,它的副语言特征将被戏剧的舞台创作者——通常是导演与演员——精心训练与安排,这里面包括了音调、音质、音量、速度、语调、节奏、发音等多项特征。针对副语言特征的研究表明,它们能够影响言语内容的表达能力(强调、增强理解)和情感性(表现说话者的情绪、心理)(基尔·伊拉姆, 1998) 。田早期作品中,戏剧文本的副语言特征表现得尤为突出,以至于在某些时候甚至超过了语言本身,使观众的注意力指向自己。《赵氏孤儿》是副语言特征表现最明显的作品,在剧场中,演员刻意放慢念白的速度,或是延长字与字之间的停顿,将积蓄的能量迸发于字词之上,增加单字的音量,并通过顿挫强化了单字的音调,使音调的抑扬更明显,如序幕时程婴一字一顿地念道“你,病入膏肓”;或是拉长单字的发音时间,为展现演员的音质提供机会,如庄姬分娩时“衍清罪孽”的呼喊,沙哑而声嘶力竭。这些都明显改变了声音的节奏与音调,形成演员坚毅而又微微颤抖的发音特色,塑造出外强中干、脆弱、敏感的声音质感。又因为《赵氏孤儿》文本本身的晦涩拗口,不易理解,更加引导听者脱离语言的语义(符号学)特征,转而关注其声音(现象学)特征。 身体身体在田沁鑫的戏剧作品中获得了大写的位置。即便在舞台视觉还以象征、写意为主的田的早期作品里,“力度”和“张力”依然是观众用以描述田沁鑫作品时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此时空荡的舞台上别无他物,只有被放大的身体表现舞台的诗意。田沁鑫对身体实现的是完全聚焦,空的舞台对她而言似乎还不足以聚拢视线,她还要配合灯光,用黑暗隐蔽舞台上与身体无关的信息,用聚光指引观众的视线。被聚焦的有使用肢体姿态塑造的象形符号。最为人津津乐道的造型场景是《生死场》的序幕,舞台黑暗,一束顶灯照亮四男一女,男人与女人的衣着都灰暗得看不出颜色,与黑暗的背景融为一体,在这片光亮中女人头朝下,向天空打开的雪白的两条腿和脚上的红鞋色彩分外刺眼。这个姿态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摹仿的出处,也不存在可供阐释的意义,它直观地传达了一种震惊,可能是针对非现实的姿势、可能是对裸露的女性肢体的不适、可能是鲜红颜色表现的原始冲动、也可能是尖锐刺破天空的形象就令我们遭受刺激。这是根植于我们远古记忆的感受,就如同人面对狼的本能恐惧。即便不拟出某种图形,肢体本身也能够传达热力。《赵氏孤儿》中屠岸贾扼紧程婴时,他们两人的躯干是静止的,但肌肉是紧绷的、颤抖的,肌肉的状态是最易被人本能察觉的东西,它能暗示人安全或危险的信号,即使透过衣服仍然能向观众传递某种紧张和力量。动作的特殊性在于它是是连续的、动态的,一旦文字试图进行描写就容易切分它的连贯,被切分为图形式的姿势符号,因此我们不能进行描摹而采用一种整体的表述。田沁鑫戏剧有针对每一个作品独特的动作语汇总谱,《断腕》的洗练,《生死场》的粗犷,《赵氏孤儿》的程式,包括后期《红玫瑰与白玫瑰》的诙谐,《山楂树之恋》的天真等。它们共同的特点首先是动作有意背离对日常生活的描摹,弃其“形”而取动作背后动机的“神”,使得人们能够直接看到人物的精神和情感,既排斥了现实、有意营造纯粹艺术世界,又将人们从意义和符号交织的世界中解放出来。这样带来的冲击必然是灵感式的、印象式的,也即所谓的诗意。《四世同堂》提供了一个对比的案例,作品整体配合写实语言采用自然的肢体表达,其中仅有拉车转场的段落采用了抽象的表现主义技巧,被称为全剧最“田沁鑫”的片段,可见观众对田沁鑫戏剧早已贴上诗意动作的标签。另外一个特点是田的作品利用充分的静止和停顿,包括聚焦造型,有意地切分动作的连贯性,一方面阻碍了剧场气息的流畅运动,形成凝重的氛围;另一方面放大了动作的节奏感,形成动作的“张力”。这在田沁鑫的早期作品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狂飙》和《赵氏孤儿》是典型,停顿多、造型多,看不见自然与松懈的肢体,使得作品一直沉浸在压抑的气氛当中。 仪式的魅力阿尔托的理想戏剧形式是无法被理性认知的力量,身体性,和神圣的情感共鸣。阿尔托所追求的以拒绝符号化的身体为代表的彻底的剧场性,和“比现实更真实”的纯粹艺术,或多或少都成为当代剧场导演戏剧实验的灵感来源。田沁鑫在其早期作品的个人记录和访谈中多次提及阿尔托,希望舞台能够通过演员塑造“形象魅力与姿态狂热”,这个词汇的反复出现让田一直被视作阿尔托“残酷戏剧”的践行者。但事实上田沁鑫与阿尔托的戏剧理念有着不小的距离,若从表演方法上来看她或许更靠近格洛托夫斯基创造的质朴戏剧。和格洛托夫斯基、彼得·布鲁克等追随阿尔托残酷戏剧的其他导演一样,田沁鑫首先从阿尔托的残酷理论中借鉴的是节奏、肢体、姿势等使剧场发挥仪式性、精神性效果的手段,放大身体,使观众在震惊中获得直观的、强烈的感受。关于作品,除了戏剧文本她谈论得最多的便是演员的形体。在创作《赵氏孤儿》时,她提出要“通过活人的行动和活人的冲撞来展现故事……带给台下坐着的、摆着各种坐姿的固定的观众一个思想的共振”,“希望舞台上有热力,通过演员的台词、精神状态和肢体动作散发出来的那种热力。这正是我们上文所描述的原始的共鸣手段、对观众造成印象式的袭击。但田沁鑫与阿尔托在本质上不一样的是,阿尔托为这股力量寻求到的“实在”是宇宙的残酷性、生命的本质、是形而上的理念,他追求的是语言、文字以外的非理性力量,凡是心理的、感情的、文化的、形式的他都一并反对,作者和文本不能在场(阿铎, 2010)。而田沁鑫恰相反,她创作的原点是表“我”的(《断腕》是祭奠爱情、重拾理想之作),一直以来她基本都根据自己对经典文本的理解来同时创作剧本和舞台表现,因此她的作品寄寓的是她的感情、理念甚至理想,从根本上是阿尔托所反对的“拉丁式”的逻各斯主义剧场。她要求演员传递的热力来自演员表演的角色,演员必须“分析角色的情感性质,确立角色的思想线,行动线,以体验人物全部的情感、行为做条件,塑造出属于这个角色的个性结构”,在这一点上使她更接近格洛托夫斯基的道路。田沁鑫的追求与格氏基本一致, 她立足角色体验,要求演员用情感外化动作,例如在《赵氏孤儿》中要求程婴“整个状态就是伤感,神经末梢都是伤感的,上来就是实的,一点儿也不空”。她尤其反对演员做肤浅的模仿甚至因循动作套路,要求演员“不要表面地演绎恐惧和悲愤,要单纯地表达,不要做作”,这和格氏展现“人”的要求相近似。田对于演员作为人本身的要求则是“有内蕴,有定力,有人格魅力,控制得当收放自如,这是在角色人物之外的”,表现了她对演员与角色在人性上的相连的认可。因此田的表演方式的内核是自然主义的,外在是表现主义的。她与格洛托夫斯基的区别依然是在对待“戏剧是什么”的原点问题上:田沁鑫将剧场当作表“我”的道场,而格洛托夫斯基要探索的是“人”的身体与精神,因此格氏走得更远,最终抛弃戏剧、走向了探索“艺乘”的道路。2. 交流的空间 空间的诗意田沁鑫戏剧的舞台空间从一开始就有了相对成熟的特色,一方面体现在舞台视觉风格的抽象和简练,另一方面体现在时空结构的交错并置。这样的特色贯穿她的作品始终,随着戏剧观念的变化演变得更加大气成熟。田的舞台是以新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为主的舞台。幻觉主义舞台即便在今天仍然被当做戏剧改革的假想敌,但到了田沁鑫这里这样的问题似乎不存在了。当孟京辉等先锋戏剧的导演在舞台上设置乐队、添置各种现代化机械时,她似乎并不在意是不是使用反幻觉的手段:极简的舞台是她的一贯特点,她的《生死场》的舞台上几乎空无一物,没有颜色、没有布景,只设置了低坑、高台,在一些重要的场景里偶尔增添一些相对写实的布景;这些布景都覆盖上了符合《生死场》农村背景的粗糙布料,道具制作简陋,塑造出破旧的质感。可见舞台并不被当作反对什么主义的道具,它本质上是为了更好地呈现作品的内在特质,可以说是制造出另外一种“幻觉”。从审美而言,早期田作品的风格趋向唯美,在《赵氏孤儿》中到达巅峰,大面积的红黑色块、脑血管挂幕、吊笼、红发等颜色强烈、样式纯粹的元素被大量使用,与戏剧本身的心理抽象特征相得益彰。在后期,舞台风格开始趋向“空灵”,与早期同样空旷但强调色彩冲突的舞台相比,此时的舞台不再以黑色、深蓝等幽暗的色泽作为基调,色彩倾向柔和,舞台灯光从聚焦趋向铺陈,塑造出有气质、有韵味的舞台氛围,如《明》中的山水画装置,《青蛇》中的古建背景,《山楂树之恋》中的抽象的树与水等。田的舞台上最为人称道的是时空的自由并置。在早期,时空以灯光作为提示进行划分,做出像电影蒙太奇剪辑的效果。例如在《生死场》中经常使用的闪回倒叙手法——赵三回忆想要杀死二爷的由头、二里半回想儿子要提亲的“丑事”、金枝在地窖里思念母亲、还有最精彩的赵三与王婆“共舞”的回忆。这些都利用黑暗的舞台,先以灯光聚焦人物,再扩散铺陈舞台,在舞台上形成一个过去时空的对照。《狂飙》以“戏中戏”的手法穿插,看似比《生死场》的时空切换更自由,但事实上舞台的“框架”仍在,以“戏中戏”为眼,以灯光为线,牵引了叙事的切换。在后期,田沁鑫的舞台时空手法变得更纯熟时,配合灵活的演员表演以及全景式舞台空间,时空切换自由流畅,不着痕迹。《红玫瑰与白玫瑰》是结构与流畅结合平衡的经典,舞台上塑造了以佟振保为主的心理时空,角色由两人同时扮演,虚实不分,过去与现在、现实与想象的情节以句子为单位跳转,时空变幻让人目不暇接。这样的特点在《明》及其后的作品里表现得更为流畅自然,如在《明》里,除了背景的山水挂幕,舞台上没有设置任何布景,灯光照亮整个舞台、没有隐蔽和区隔,而演员在舞台上一时处于皇宫内、转个身便回到皇子府,言语间身处藩内远离京城、三两步便立于皇城脚底。此时牵引时空的是演员/角色本身,戏随人而动,时空随人而走。 “空的空间”田沁鑫舞台空间的简洁抽象和时空自由,显示出中国戏曲的虚拟手法和写意风格,这是田的自觉运用。在排演《生死场》时她就已提出要“透视出写意观念的融合,加入戏曲时空表现的一些最基本技巧”。通过运用中国戏曲的虚拟手法和写意风格,田沁鑫的舞台充分激发了观众的想象能力、加深了观众对舞台戏剧空间的参与程度。人们通常以为,非写实的舞台会令观众脱离舞台的假定性,从而无法产生审美的共情,因此这样的舞台便是陌生化的、布莱希特式的。然而事实上,田戏剧中舞台的布景、演员的表演虽以虚拟真,但形式的虚拟并没有脱离戏剧艺术世界的真实,因此观众基于表演的联想是朝向舞台内世界而非舞台外世界的,这样的艺术手法非但不会产生间离效果,反而因为充分调动了观众对戏剧世界的联想和想象,使观众获得更深层次的审美体验。结合以上,我们能够想象田沁鑫的剧场空间:舞台上,角色通过音乐、动作及姿势的节奏性同步,唤醒观众潜意识的情感;舞台下,观众通过充分调动有意识的联想及想象,精神性投入到角色的表演中——这是一个角色与观众有深入交流的剧场空间,形成了基于戏剧艺术世界的强烈共鸣和仪式性狂热。这与彼得·布鲁克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研究的仪式戏剧和“空的空间”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见东西方在探索剧场发展的道路上相互交融,可谓是殊途同归。【此处省略了后期作品的分析】从前期重“情”的狂热的“仪式戏剧”,到现在重“理”的灵活的“世俗戏剧”,我们仿佛看到了《狂飙》中田汉与维中的对比:一个纯粹、天真、执着,向艺术而生;一个善良、踏实、朴素,有中国式的平稳。事实上也恰是如此,田沁鑫的导演艺术变化,与她对生活的感受和领悟的变化密不可分。早期的田沁鑫引述了皮娜·鲍什的一句名言作为她做戏的动机,这句话如此重要,以至被用作了她戏剧文集的标题——“我做戏,因为我悲伤”。这个时期的田沁鑫作品,既“重情”,又“严肃”。如上文所论,田早期作品的剧场里从形式上传递了蓬勃的生命力和热烈的情感,支撑起形式的是她自己的伤情。媒体热衷于说起田沁鑫从深圳回到北京第一次做戏,选择了祭奠她失去的爱情的题材(《断腕》),却不太提起她为什么去了深圳又为什么返回北京。在开始做戏以前,田沁鑫对于生活、对于自己的心要置于何处怕是迷茫的,她所提起的工作的碌碌、人情的复杂与爱情的冷酷都足够让一个人深刻体会现实的残酷。田沁鑫是厌弃这个混乱的世道的,在她早期的作品访谈中她总是如此提起。她幸而还有剧场,这里为讷言内向的她提供了一个既可以表达内心、又可以证明自己的舞台,我们也有幸看见了一个人真正的痛苦与渴望的能量在被正确地艺术性表达以后是何其大。这个时期田的作品多是悲剧,她表现严肃的生命命题,创作的人物在戏剧世界里也总是不能找到出路。在“一席”的演讲“茶禅一戏”中田沁鑫说,这个阶段的她想要表达自己、证明自己,仿佛在和谁较劲。而这个社会的难处就在于,现实的残酷是无处不在的。在世界范围内,戏剧都已经不仅是一门艺术,它还是一个产业。20世纪50年代美国就已经意识到戏剧改革不再有创造力,戏剧变为一种娱乐形式,为了盈利保守剧目和华丽的音乐剧霸占了百老汇的舞台,昂贵的票价成为阻碍戏剧进入主流艺术的重要因素(帕特森,亨特,吉利斯佩等, 2013)。被调入中国国家话剧院的田沁鑫也要面临同样的问题。事实上,她的《赵氏孤儿》在学界口碑很好,票房却不是那么好;与此同时,“开心麻花”这样主打搞笑的“不像戏的戏”却在京城开始风生水起。“商业社会是悄然而至的”,她说,“在这个浪潮中人如草芥”。2004年,她的《生死场》复排就被有的学者认为没了当年的振奋人心,因为演员的状态受到戏剧边缘性带来的不可避免的经济影响(白烨, 2005)。另一方面,除了要接国话院的任务,此时声名鹊起的她开始接到各种剧本的邀请,这影响甚至限制了她可以用来表达的题材。一面是得罪人、不合群,一面是拍自己不喜欢的商业戏剧,她说自己进入了两难的困境。我们揣测是佛学和对艺术的责任感为她打开了生活的出路。如果说早期的田沁鑫常常谈起伤情,那么近几年的她除了谈禅,还常常谈起如何发展和传递传统文化。她在《明》的采访里说戏剧应该寓教于乐,在《明》时“乐”是了多但“教”却没有传达得清楚,到《青蛇》时她已经能将禅意融合到戏剧里感动观众,她也为此感到快乐。她在多个采访中谈到希望能够通过戏剧传播和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除了影响国内观众,还要向外输出中国的经典(走到台湾的《四世同堂》、走到海外的《青蛇》);西方的艺术理论和剧场技术可以引用,中国传统戏剧的理念也要发展(昆曲《1699桃花扇》和京剧《关圣》,以及后期引入戏曲观念的其他作品)。这些都和“观众”相连,唯有做好看的戏剧、有趣的戏剧才能吸引当代的观众,才能完成她的“传”与“教”。这不失为一个解决艺术与现实的两难困境、让内心和解的中庸和折衷之道。中庸实际一直根植于她的思想,无论在什么时期,田沁鑫对待作品总是寻求对话、理解,并不将自己置于“古人”之上,因而也不会去试图颠覆、消解。她有一颗平和善良的心,她理解每一位创作者和文本的美和背后的因由,将自己感受的美用最美的形式表现出来。在“茶禅一戏”的演讲中田沁鑫说她并不想生活在这个时代,但她的肉身只能生活在眼前的环境里。我们要庆幸戏剧依然是能让她感到快乐的表达的道场,让我们现在能够看到《青蛇》这样不失艺术内涵的成熟商业戏剧。如今看来,《狂飙》里田沁鑫对演员的话就如同写给她自己:“他(寿昌)是一天才,不懂得失败,不懂得什么,就像光着身子站在外边,站在社会上,维中老想让他穿上衣裳、穿上点儿盔甲,他不,结果,他老不断地受伤害。……你(维中)愿意生活得糊涂点儿,人难得糊涂,人生活才平稳。在中国你这样可以走长一点,田汉他那个路走得短是悲剧结局。……我觉得观众会喜欢的是维中,我觉得只有维中的道理在中国适用。”(戏剧本 185)愿田沁鑫的创作心境和艺术能够在智慧的关照下更纯熟,也愿“大众”这头猛兽对艺术的侵害能够再少一些,让真正的好的艺术能够健康成长。

分析喜剧模式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怎么写1. 导演艺术的起源 导演和导演艺术都产生于戏剧。我们所熟知的艺术形式中,戏剧是最古老的艺术门类,其起源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戏剧初始,演出形式和剧本故事简单2. 导演在戏剧作品中的地位 导演,是二度创作的中心环节,它将文学剧本的一度创作和观众的三度创作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戏剧团体中处于艺术创作的中心位置3. 导演与戏剧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戏丁app 是一个做线下演出直播的平台,每天都会有线下的话剧、音乐剧、舞台剧的直播。而且还会精选出精彩的演出片段。还可以和天南地北的剧友聊天交友。

话剧导演毕业论文题目

戏丁app 是一个做线下演出直播的平台,每天都会有线下的话剧、音乐剧、舞台剧的直播。而且还会精选出精彩的演出片段。还可以和天南地北的剧友聊天交友。

所为非原创就是在原创上进一步创新!就像电影中的导演:导演就是二度创新!你所说的不太具体,写哪一方面啊!在说:论文,就是你个人的关点,别人的,你说行吗? 出演就没有“原创”都是二度创新!没有创新谁看啊!就没意思了! 在说白了一点就是:原创就是小说,戏剧,而非原创就是表演!二度创新很重要!

戏剧表演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导语:全面分析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异同,帮助自己更好的把握两者的特征,使表演进入一种更为宽广和自由的创作境地。下面是我分享的戏剧表演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欢迎阅读!

一、题目背景和意义

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间的异同,是常挂于影视圈口头的一个话题,但如何从理论层面予以剖析,既看到相互的"近亲性",又看到彼此的"殊异性";既要继承和借鉴戏剧表演诸多原理,又不至于混同对方和迷失自我;特别是在不少艺术院校设置"影视表演专业"的今天,其普遍意义是深远的。

影视的产生对戏剧表演的影响是巨大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摄影技术的产生,灯光、道具的发展都对传统的表演概念带来了巨大冲击。表演的范畴扩大,类型更加复杂化。媒体从单项向多项化的视听发展,戏剧表演已经不仅仅局限在舞台上,剧场里,而是在向外扩大。传统的剧场表演,演员和观众的都有一种相对固定的空间距离,因此剧场里有座位,而影视观赏基本没这个问题,近镜头、特写镜头甚至已经排除了化妆、脸谱的必要性。事实上,影视表演是脱胎于戏剧表演的一种表演样式,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存在着许多共同的规律性;然而,影视表演和戏剧表演又从属于不同的艺术门类,影视表演一经确立,就逐渐培育、形成了自己鲜明独特的艺术特征。这些艺术特性及由此形成的美学原则又对影视表演自身的创作方式、记录方式及展现方式产生了许多制约与整合。作为影视演员,自觉认识和主动把握这些特征,会使自己的表演进入一种更为宽广和自由的创作境地。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戏剧与影视艺术在本质上讲,都是演员利用自身作为创作材料,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主题思想的一门艺术。戏剧与影视艺术有着不可割舍的血脉关系。从表演艺术本身来看,戏剧与影视的表演方式既有共同之处又有区别,这也是由各自的艺术特性决定的。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同属表演艺术,在创作原则、创作方法和表演方法上都存在着许多共同的规律性。这决定了戏剧演员与影视演员可以相互流通人才。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优秀“两栖演员”或说“三栖演员”。然而,影视表演和戏剧表演又从属于不同的艺术门类,它们受到电影、电视剧、戏剧各自不同的艺术特性和美学原则的制约。表演艺术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斯派)、布莱希特(布派)和中国传统戏曲艺术(梅派)三大体系,这在学界基本上已达成共识。然而,从表演艺术实践的角度来看,三大演剧体系中影响最大的还是斯氏体系。斯氏体系第一次使戏剧表演艺术从演员的培养到舞台的实践都有了完整的科学体系,其影响遍及全世界。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是两种不同的表演形态,在艺术表现的手段上有很大的差异,但在艺术本质上是同一的。正如英国当代著名戏剧理论家和导演马丁•艾思林在谈到戏剧与电影电视时所言,“电影、电视剧和广播剧等这类机械录制的戏剧,不论在技术方面可能有多么不同,但基本上仍是戏剧,遵守的原则也就是戏剧的全部表达技巧所由产生的感受和领悟的心理学的基本原则。”因此,首先必须认识到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在本质上的同一性,具言之,即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在自我与角色的统一性问题上是相同的,都需要演员在表演创作中完成从自我走向角色的过程。其次,在表现手段和方式上,影视表演确有其独特之处,比如表演的非连贯性、无法与观众实时沟通、语言、情绪、形体表现的分寸感等问题,都与传统的戏剧表演的方式有所不同。

三、主要内容与待解决的问题

全面分析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异同,帮助自己更好的把握两者的特征,使表演进入一种更为宽广和自由的创作境地,并努力探寻出实现“全方位解放”(“有机天性”、“自然个性”和“创作个性”)的有效途径。

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在创作原理、角色塑造、方式方法、分寸拿捏和时空关系中体现出的亲近性与殊异性,区别戏剧表演的“变形”与影视表演的“自然”、戏剧表演的“连贯性”与影视表演的'“问断性”、戏剧表演的“有反馈”与影视表演的“无反馈”,以及如何更好的展开演员的二度创作。

本论文课题以研究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中的角色创作艺术为目的,达到演员对角色创作艺术研究的思考和综合评述,帮助演员遵循各自的艺术规律,掌握表演技巧,从而进一步细化产生的。

四、设计方法与实施方案

(1)运用文献法,查阅和搜集国内外戏剧与影视表演艺术的有关文献资料,这是写好综述的基础信息。通过文摘、专业教程、讲座、索引期刊等检索工具书查阅文献以及采用互联网搜索等方法,系统的了解本课题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

(2)采用经验总结法。通过调查本学院学生日常在专业上的实践经验,以及研究演员在创作角色时的理论成果与实践创作,结合自身的创作经验,适时进行对演员角色创作艺术研究的思考和综合评述。

本论文准备从以下提纲中来进行具体研究和实施撰写:

绪论

1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之简介

影视表演的基本概念

戏剧表演的基本概念

2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之共性

两种形式的表演在自我准备方面的一致性

两种表演形式创作原理与技巧的亲密性

两种表演形式对于假定与行动的相同性

两种表演形式在创造角色性格过程中体验的相似性

两种表演形式在体验中的下意识与控制的同等性

3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之差异

无序的影视表演与连贯的戏剧表演

摄像机的运用对两种表演的影响

导演和演员在两种表演中存在的方式和地位不同

两种表演形式对于时空关系的差异 结论

五、参考文献

[1]《演员自我修养》作者: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中国电影出版社

[2]《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作者: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年9月版)

[3]《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排演中》作者: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

[4]《表演心理学》作者:李锦云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年版)

[5]《斯氏体系精华》作者:(苏)玛 阿 费烈齐阿诺娃 中国电影出版社

[6]《影视表演学基础——21世纪中国影视艺术系列丛书》作者:苏彭成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版)

[7]《表演技巧》[中译文]作者:胡博译 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版)

[8]《布莱希特论戏剧》 中国戏剧出版社

[9]《电影表演探索》作者:白杨 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年版)

[10]《戏剧表演学》作者:胡导 中国戏剧出版社(2009年版)

[11]《影视戏剧表演技巧与训练》作者:胡敏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2]《表演创作论》作者:郭薄澜 李佛华 李永军 中国戏剧出版社

[13]《电影戏剧中的表演艺术》作者:齐士龙 中国电影出版社

[14]《表演学》作者:(美)贝拉·伊特金 华夏出版社

[15]《黄会林影视戏剧艺术论集》作者:黄会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6]《艺术鉴赏影视戏剧》作者:朱典淼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7]《戏剧表演基础作》作者:梁伯龙 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版)

[18]《表演艺术教程》作者:林洪桐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

[19]《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家表演解读》作者:崔新琴 霍璇 中国戏剧出版社

[20]《戏剧表演基础》作者:梁伯龙 李月 文化艺术出版社

毕业论文的研究题目,就是田沁鑫戏剧的表演研究。有幸给田导看过我的论文(鬼知道我有多紧张),田导看了说不错,比一些学戏剧的同学写得好。那我想,虽然我非戏剧专业,还是可以冒昧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的。不过毕竟是论文,有一股子论文腔,大家将就看。原文很长,我做了大量理论描述的删减。另外,我将田导的作品以《1699 桃花扇》为界分成了两个阶段,对于后期作品的分析,被我的老师质疑「批判性不够」。写论文时感受不深,这两年看得多了,我也理解了老师的质疑。所以在这里,我暂且删掉了后半部分的分析,只保留了结论。(对我自己来说可惜的是,我在现场看的田导的作品绝大部分都是后期的...希望有机会再做一次分析)-自 1997 年,为祭奠失去的爱情、为追回自己的热爱而排出第一部话剧《断腕》开始,田沁鑫已持续戏剧创作 19 年了。她有天分,年纪尚轻之时、首部作品便有不小的影响力,亦很快建立起有个人标签的成熟风格。然毕竟年轻,也毕竟十九年已过,人事、世事俱变迁,她的作品在渐进中亦有了变化。若说田的早期作品旨在“表现”、“诉说”她的情感、个人美学和思考,那么她的后期作品则更倾向于“创造”、“体验”自我以外的万千活法和世界。体现在田沁鑫的作品中,则是从“仪式”到“松弛”:从封闭的戏剧世界、强烈的节奏和身体的共鸣,走向柔韧有度、开放灵活的空间表现,以及获得消解的情绪与主题。在这个过程中,田的美学和技巧益加丰富纯熟,但戏剧世界的表达仍难免经受与现实环境的冲突,在坚守本心的前提下,需要寻求与自我和外界的和解。如果你也喜欢戏剧,可以接着往下看。我会一点一点展开讲上面这个结论。一、在早期作品里,田沁鑫构筑了反幻觉的舞台,却将观众带进了比幻觉与共情更深的体验中去。1. 狂热的形象魅力田沁鑫的戏剧场有一种魔力,身居其中的观众像是被紧紧扼住了喉咙,时常感觉气闷,与此同时又被一种力量充盈,感觉心脏与四肢蓬勃有力甚或颤抖。有的学者前往这些戏剧作品的语言世界中寻找激动的出处,一如他们在文学作品中所做的,从冲突中、从矛盾中找到使我们精神碰撞痛苦的因由。在田沁鑫的戏剧中,这种现象表现为韵律与身体,正是它们以自己原始的力量冲刷了戏剧场内观众的情感与神经。 韵律在我们熟知的中国话剧作品里,无论语言的风格如何变化,都不脱离它们叙事的功能,并主要表现为对话的形式。比如在经典的《茶馆》中,仅剧本的对话就完成了三教九流人物性格的塑造、半个世纪人物命运跌宕的刻画,语言力透纸背,内容发人深省。这主要是受现实主义与幻觉主义影响,尤其当话剧甫由海外舶来,被作为与以歌曲为主要手段的戏曲相对照的剧种大力提倡,凸显的是其对话及生活化在传播教化方面的优势(方政, 2009)。田沁鑫戏剧作品中的语言则继承了中国先锋戏剧在舞台文学上的特点,这同时也是西方戏剧发展到20世纪时反剧本中心、反日常与逻各斯主义带来的影响——突破戏剧语言的叙事性和逻辑性,表现为诗化与散文化。比如《狂飙》中“乡愁”与“一致”两段戏中戏的间隙,寿昌感念世道、寻找光明的独白,还有他在命运的摇摆中与维中相遇时恍惚的台词,都不为对话与行动而安排,只为制造吟诵的氛围。诗化的魅力不仅来自它的含混,同时还来自诗歌的韵律天然带来的音乐性与节奏感,这根植于语言本身的调值特性。我们在这里关注的是语言的声音性质(tonality),它的物质性能独立于语言的内容被听者感知。寿昌:花儿,如流行过天,一烧而过,播下火种,却无法收获光明。众人:我们看到旧事物之腐败信其必死,却又暂受戕害,我们看到未来的光亮,却又暂不可及。寿昌:古神已死,新神未生的黄昏……众人:前为昼煌煌,后为夜冥冥。寿昌:如果空中真有精灵,上天入地纵横飞行,就请从祥云瑞霭中降临,引我向那新鲜而绚丽的生命。“诗化”被标注为田沁鑫戏剧作品的明显特点的原因不止于此。当语言需要在舞台上被念诵/表演,它的副语言特征将被戏剧的舞台创作者——通常是导演与演员——精心训练与安排,这里面包括了音调、音质、音量、速度、语调、节奏、发音等多项特征。针对副语言特征的研究表明,它们能够影响言语内容的表达能力(强调、增强理解)和情感性(表现说话者的情绪、心理)(基尔·伊拉姆, 1998) 。田早期作品中,戏剧文本的副语言特征表现得尤为突出,以至于在某些时候甚至超过了语言本身,使观众的注意力指向自己。《赵氏孤儿》是副语言特征表现最明显的作品,在剧场中,演员刻意放慢念白的速度,或是延长字与字之间的停顿,将积蓄的能量迸发于字词之上,增加单字的音量,并通过顿挫强化了单字的音调,使音调的抑扬更明显,如序幕时程婴一字一顿地念道“你,病入膏肓”;或是拉长单字的发音时间,为展现演员的音质提供机会,如庄姬分娩时“衍清罪孽”的呼喊,沙哑而声嘶力竭。这些都明显改变了声音的节奏与音调,形成演员坚毅而又微微颤抖的发音特色,塑造出外强中干、脆弱、敏感的声音质感。又因为《赵氏孤儿》文本本身的晦涩拗口,不易理解,更加引导听者脱离语言的语义(符号学)特征,转而关注其声音(现象学)特征。 身体身体在田沁鑫的戏剧作品中获得了大写的位置。即便在舞台视觉还以象征、写意为主的田的早期作品里,“力度”和“张力”依然是观众用以描述田沁鑫作品时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此时空荡的舞台上别无他物,只有被放大的身体表现舞台的诗意。田沁鑫对身体实现的是完全聚焦,空的舞台对她而言似乎还不足以聚拢视线,她还要配合灯光,用黑暗隐蔽舞台上与身体无关的信息,用聚光指引观众的视线。被聚焦的有使用肢体姿态塑造的象形符号。最为人津津乐道的造型场景是《生死场》的序幕,舞台黑暗,一束顶灯照亮四男一女,男人与女人的衣着都灰暗得看不出颜色,与黑暗的背景融为一体,在这片光亮中女人头朝下,向天空打开的雪白的两条腿和脚上的红鞋色彩分外刺眼。这个姿态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摹仿的出处,也不存在可供阐释的意义,它直观地传达了一种震惊,可能是针对非现实的姿势、可能是对裸露的女性肢体的不适、可能是鲜红颜色表现的原始冲动、也可能是尖锐刺破天空的形象就令我们遭受刺激。这是根植于我们远古记忆的感受,就如同人面对狼的本能恐惧。即便不拟出某种图形,肢体本身也能够传达热力。《赵氏孤儿》中屠岸贾扼紧程婴时,他们两人的躯干是静止的,但肌肉是紧绷的、颤抖的,肌肉的状态是最易被人本能察觉的东西,它能暗示人安全或危险的信号,即使透过衣服仍然能向观众传递某种紧张和力量。动作的特殊性在于它是是连续的、动态的,一旦文字试图进行描写就容易切分它的连贯,被切分为图形式的姿势符号,因此我们不能进行描摹而采用一种整体的表述。田沁鑫戏剧有针对每一个作品独特的动作语汇总谱,《断腕》的洗练,《生死场》的粗犷,《赵氏孤儿》的程式,包括后期《红玫瑰与白玫瑰》的诙谐,《山楂树之恋》的天真等。它们共同的特点首先是动作有意背离对日常生活的描摹,弃其“形”而取动作背后动机的“神”,使得人们能够直接看到人物的精神和情感,既排斥了现实、有意营造纯粹艺术世界,又将人们从意义和符号交织的世界中解放出来。这样带来的冲击必然是灵感式的、印象式的,也即所谓的诗意。《四世同堂》提供了一个对比的案例,作品整体配合写实语言采用自然的肢体表达,其中仅有拉车转场的段落采用了抽象的表现主义技巧,被称为全剧最“田沁鑫”的片段,可见观众对田沁鑫戏剧早已贴上诗意动作的标签。另外一个特点是田的作品利用充分的静止和停顿,包括聚焦造型,有意地切分动作的连贯性,一方面阻碍了剧场气息的流畅运动,形成凝重的氛围;另一方面放大了动作的节奏感,形成动作的“张力”。这在田沁鑫的早期作品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狂飙》和《赵氏孤儿》是典型,停顿多、造型多,看不见自然与松懈的肢体,使得作品一直沉浸在压抑的气氛当中。 仪式的魅力阿尔托的理想戏剧形式是无法被理性认知的力量,身体性,和神圣的情感共鸣。阿尔托所追求的以拒绝符号化的身体为代表的彻底的剧场性,和“比现实更真实”的纯粹艺术,或多或少都成为当代剧场导演戏剧实验的灵感来源。田沁鑫在其早期作品的个人记录和访谈中多次提及阿尔托,希望舞台能够通过演员塑造“形象魅力与姿态狂热”,这个词汇的反复出现让田一直被视作阿尔托“残酷戏剧”的践行者。但事实上田沁鑫与阿尔托的戏剧理念有着不小的距离,若从表演方法上来看她或许更靠近格洛托夫斯基创造的质朴戏剧。和格洛托夫斯基、彼得·布鲁克等追随阿尔托残酷戏剧的其他导演一样,田沁鑫首先从阿尔托的残酷理论中借鉴的是节奏、肢体、姿势等使剧场发挥仪式性、精神性效果的手段,放大身体,使观众在震惊中获得直观的、强烈的感受。关于作品,除了戏剧文本她谈论得最多的便是演员的形体。在创作《赵氏孤儿》时,她提出要“通过活人的行动和活人的冲撞来展现故事……带给台下坐着的、摆着各种坐姿的固定的观众一个思想的共振”,“希望舞台上有热力,通过演员的台词、精神状态和肢体动作散发出来的那种热力。这正是我们上文所描述的原始的共鸣手段、对观众造成印象式的袭击。但田沁鑫与阿尔托在本质上不一样的是,阿尔托为这股力量寻求到的“实在”是宇宙的残酷性、生命的本质、是形而上的理念,他追求的是语言、文字以外的非理性力量,凡是心理的、感情的、文化的、形式的他都一并反对,作者和文本不能在场(阿铎, 2010)。而田沁鑫恰相反,她创作的原点是表“我”的(《断腕》是祭奠爱情、重拾理想之作),一直以来她基本都根据自己对经典文本的理解来同时创作剧本和舞台表现,因此她的作品寄寓的是她的感情、理念甚至理想,从根本上是阿尔托所反对的“拉丁式”的逻各斯主义剧场。她要求演员传递的热力来自演员表演的角色,演员必须“分析角色的情感性质,确立角色的思想线,行动线,以体验人物全部的情感、行为做条件,塑造出属于这个角色的个性结构”,在这一点上使她更接近格洛托夫斯基的道路。田沁鑫的追求与格氏基本一致, 她立足角色体验,要求演员用情感外化动作,例如在《赵氏孤儿》中要求程婴“整个状态就是伤感,神经末梢都是伤感的,上来就是实的,一点儿也不空”。她尤其反对演员做肤浅的模仿甚至因循动作套路,要求演员“不要表面地演绎恐惧和悲愤,要单纯地表达,不要做作”,这和格氏展现“人”的要求相近似。田对于演员作为人本身的要求则是“有内蕴,有定力,有人格魅力,控制得当收放自如,这是在角色人物之外的”,表现了她对演员与角色在人性上的相连的认可。因此田的表演方式的内核是自然主义的,外在是表现主义的。她与格洛托夫斯基的区别依然是在对待“戏剧是什么”的原点问题上:田沁鑫将剧场当作表“我”的道场,而格洛托夫斯基要探索的是“人”的身体与精神,因此格氏走得更远,最终抛弃戏剧、走向了探索“艺乘”的道路。2. 交流的空间 空间的诗意田沁鑫戏剧的舞台空间从一开始就有了相对成熟的特色,一方面体现在舞台视觉风格的抽象和简练,另一方面体现在时空结构的交错并置。这样的特色贯穿她的作品始终,随着戏剧观念的变化演变得更加大气成熟。田的舞台是以新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为主的舞台。幻觉主义舞台即便在今天仍然被当做戏剧改革的假想敌,但到了田沁鑫这里这样的问题似乎不存在了。当孟京辉等先锋戏剧的导演在舞台上设置乐队、添置各种现代化机械时,她似乎并不在意是不是使用反幻觉的手段:极简的舞台是她的一贯特点,她的《生死场》的舞台上几乎空无一物,没有颜色、没有布景,只设置了低坑、高台,在一些重要的场景里偶尔增添一些相对写实的布景;这些布景都覆盖上了符合《生死场》农村背景的粗糙布料,道具制作简陋,塑造出破旧的质感。可见舞台并不被当作反对什么主义的道具,它本质上是为了更好地呈现作品的内在特质,可以说是制造出另外一种“幻觉”。从审美而言,早期田作品的风格趋向唯美,在《赵氏孤儿》中到达巅峰,大面积的红黑色块、脑血管挂幕、吊笼、红发等颜色强烈、样式纯粹的元素被大量使用,与戏剧本身的心理抽象特征相得益彰。在后期,舞台风格开始趋向“空灵”,与早期同样空旷但强调色彩冲突的舞台相比,此时的舞台不再以黑色、深蓝等幽暗的色泽作为基调,色彩倾向柔和,舞台灯光从聚焦趋向铺陈,塑造出有气质、有韵味的舞台氛围,如《明》中的山水画装置,《青蛇》中的古建背景,《山楂树之恋》中的抽象的树与水等。田的舞台上最为人称道的是时空的自由并置。在早期,时空以灯光作为提示进行划分,做出像电影蒙太奇剪辑的效果。例如在《生死场》中经常使用的闪回倒叙手法——赵三回忆想要杀死二爷的由头、二里半回想儿子要提亲的“丑事”、金枝在地窖里思念母亲、还有最精彩的赵三与王婆“共舞”的回忆。这些都利用黑暗的舞台,先以灯光聚焦人物,再扩散铺陈舞台,在舞台上形成一个过去时空的对照。《狂飙》以“戏中戏”的手法穿插,看似比《生死场》的时空切换更自由,但事实上舞台的“框架”仍在,以“戏中戏”为眼,以灯光为线,牵引了叙事的切换。在后期,田沁鑫的舞台时空手法变得更纯熟时,配合灵活的演员表演以及全景式舞台空间,时空切换自由流畅,不着痕迹。《红玫瑰与白玫瑰》是结构与流畅结合平衡的经典,舞台上塑造了以佟振保为主的心理时空,角色由两人同时扮演,虚实不分,过去与现在、现实与想象的情节以句子为单位跳转,时空变幻让人目不暇接。这样的特点在《明》及其后的作品里表现得更为流畅自然,如在《明》里,除了背景的山水挂幕,舞台上没有设置任何布景,灯光照亮整个舞台、没有隐蔽和区隔,而演员在舞台上一时处于皇宫内、转个身便回到皇子府,言语间身处藩内远离京城、三两步便立于皇城脚底。此时牵引时空的是演员/角色本身,戏随人而动,时空随人而走。 “空的空间”田沁鑫舞台空间的简洁抽象和时空自由,显示出中国戏曲的虚拟手法和写意风格,这是田的自觉运用。在排演《生死场》时她就已提出要“透视出写意观念的融合,加入戏曲时空表现的一些最基本技巧”。通过运用中国戏曲的虚拟手法和写意风格,田沁鑫的舞台充分激发了观众的想象能力、加深了观众对舞台戏剧空间的参与程度。人们通常以为,非写实的舞台会令观众脱离舞台的假定性,从而无法产生审美的共情,因此这样的舞台便是陌生化的、布莱希特式的。然而事实上,田戏剧中舞台的布景、演员的表演虽以虚拟真,但形式的虚拟并没有脱离戏剧艺术世界的真实,因此观众基于表演的联想是朝向舞台内世界而非舞台外世界的,这样的艺术手法非但不会产生间离效果,反而因为充分调动了观众对戏剧世界的联想和想象,使观众获得更深层次的审美体验。结合以上,我们能够想象田沁鑫的剧场空间:舞台上,角色通过音乐、动作及姿势的节奏性同步,唤醒观众潜意识的情感;舞台下,观众通过充分调动有意识的联想及想象,精神性投入到角色的表演中——这是一个角色与观众有深入交流的剧场空间,形成了基于戏剧艺术世界的强烈共鸣和仪式性狂热。这与彼得·布鲁克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研究的仪式戏剧和“空的空间”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见东西方在探索剧场发展的道路上相互交融,可谓是殊途同归。【此处省略了后期作品的分析】从前期重“情”的狂热的“仪式戏剧”,到现在重“理”的灵活的“世俗戏剧”,我们仿佛看到了《狂飙》中田汉与维中的对比:一个纯粹、天真、执着,向艺术而生;一个善良、踏实、朴素,有中国式的平稳。事实上也恰是如此,田沁鑫的导演艺术变化,与她对生活的感受和领悟的变化密不可分。早期的田沁鑫引述了皮娜·鲍什的一句名言作为她做戏的动机,这句话如此重要,以至被用作了她戏剧文集的标题——“我做戏,因为我悲伤”。这个时期的田沁鑫作品,既“重情”,又“严肃”。如上文所论,田早期作品的剧场里从形式上传递了蓬勃的生命力和热烈的情感,支撑起形式的是她自己的伤情。媒体热衷于说起田沁鑫从深圳回到北京第一次做戏,选择了祭奠她失去的爱情的题材(《断腕》),却不太提起她为什么去了深圳又为什么返回北京。在开始做戏以前,田沁鑫对于生活、对于自己的心要置于何处怕是迷茫的,她所提起的工作的碌碌、人情的复杂与爱情的冷酷都足够让一个人深刻体会现实的残酷。田沁鑫是厌弃这个混乱的世道的,在她早期的作品访谈中她总是如此提起。她幸而还有剧场,这里为讷言内向的她提供了一个既可以表达内心、又可以证明自己的舞台,我们也有幸看见了一个人真正的痛苦与渴望的能量在被正确地艺术性表达以后是何其大。这个时期田的作品多是悲剧,她表现严肃的生命命题,创作的人物在戏剧世界里也总是不能找到出路。在“一席”的演讲“茶禅一戏”中田沁鑫说,这个阶段的她想要表达自己、证明自己,仿佛在和谁较劲。而这个社会的难处就在于,现实的残酷是无处不在的。在世界范围内,戏剧都已经不仅是一门艺术,它还是一个产业。20世纪50年代美国就已经意识到戏剧改革不再有创造力,戏剧变为一种娱乐形式,为了盈利保守剧目和华丽的音乐剧霸占了百老汇的舞台,昂贵的票价成为阻碍戏剧进入主流艺术的重要因素(帕特森,亨特,吉利斯佩等, 2013)。被调入中国国家话剧院的田沁鑫也要面临同样的问题。事实上,她的《赵氏孤儿》在学界口碑很好,票房却不是那么好;与此同时,“开心麻花”这样主打搞笑的“不像戏的戏”却在京城开始风生水起。“商业社会是悄然而至的”,她说,“在这个浪潮中人如草芥”。2004年,她的《生死场》复排就被有的学者认为没了当年的振奋人心,因为演员的状态受到戏剧边缘性带来的不可避免的经济影响(白烨, 2005)。另一方面,除了要接国话院的任务,此时声名鹊起的她开始接到各种剧本的邀请,这影响甚至限制了她可以用来表达的题材。一面是得罪人、不合群,一面是拍自己不喜欢的商业戏剧,她说自己进入了两难的困境。我们揣测是佛学和对艺术的责任感为她打开了生活的出路。如果说早期的田沁鑫常常谈起伤情,那么近几年的她除了谈禅,还常常谈起如何发展和传递传统文化。她在《明》的采访里说戏剧应该寓教于乐,在《明》时“乐”是了多但“教”却没有传达得清楚,到《青蛇》时她已经能将禅意融合到戏剧里感动观众,她也为此感到快乐。她在多个采访中谈到希望能够通过戏剧传播和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除了影响国内观众,还要向外输出中国的经典(走到台湾的《四世同堂》、走到海外的《青蛇》);西方的艺术理论和剧场技术可以引用,中国传统戏剧的理念也要发展(昆曲《1699桃花扇》和京剧《关圣》,以及后期引入戏曲观念的其他作品)。这些都和“观众”相连,唯有做好看的戏剧、有趣的戏剧才能吸引当代的观众,才能完成她的“传”与“教”。这不失为一个解决艺术与现实的两难困境、让内心和解的中庸和折衷之道。中庸实际一直根植于她的思想,无论在什么时期,田沁鑫对待作品总是寻求对话、理解,并不将自己置于“古人”之上,因而也不会去试图颠覆、消解。她有一颗平和善良的心,她理解每一位创作者和文本的美和背后的因由,将自己感受的美用最美的形式表现出来。在“茶禅一戏”的演讲中田沁鑫说她并不想生活在这个时代,但她的肉身只能生活在眼前的环境里。我们要庆幸戏剧依然是能让她感到快乐的表达的道场,让我们现在能够看到《青蛇》这样不失艺术内涵的成熟商业戏剧。如今看来,《狂飙》里田沁鑫对演员的话就如同写给她自己:“他(寿昌)是一天才,不懂得失败,不懂得什么,就像光着身子站在外边,站在社会上,维中老想让他穿上衣裳、穿上点儿盔甲,他不,结果,他老不断地受伤害。……你(维中)愿意生活得糊涂点儿,人难得糊涂,人生活才平稳。在中国你这样可以走长一点,田汉他那个路走得短是悲剧结局。……我觉得观众会喜欢的是维中,我觉得只有维中的道理在中国适用。”(戏剧本 185)愿田沁鑫的创作心境和艺术能够在智慧的关照下更纯熟,也愿“大众”这头猛兽对艺术的侵害能够再少一些,让真正的好的艺术能够健康成长。

毕业论文编剧指导记录

论文指导记录范本:

第一次指导:论文选题工作与指导任务书下达

参考样本:经过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到学生对具备一定的(填写专业理论)基础与(填写专业理论)理论的相关知识,结合当前的热点问题并且运用中国知网对(专业关键词1)、(专业关键词2)、(专业关键词3)等关键词进行检索,并且对(适合实证研究)软件进行研究,最终确定论文题目为:(具体论文题目)。

题目确定之后,给学生下达论文指导任务书,并重点对开题报告的撰写进行了如下指导:

1、认真学习(涉及具体专业知识)理论,熟悉(专业)软件的操作,为论文写作打下基础。

2、文献综述除了进行阐述之外,重点要从(填写具体研究思路),形成自己的研究思路。

第二次指导:开题报告方面的指导

参考样本:学生提交了开题报告,经检查存在以下问题和建议:

1、文献综述中对(具体理论)相关性研究概述的过于笼统,应把构建(具体内容)评价(具体专业理论)加以点明,为后期的结构安排做出铺垫。

2、结构安排部分应该重点放在(具体主体方面)。

第三次指导:论文撰写指导

参考样本:学生完成开题答辩后,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已经基本形成,现对论文撰写提出如下指导(注意具体内容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撰写):

1、论文引言部分重点从背景与意义进行撰写,特别注意建立一套可操作性、具有理论依据、可以评价单一主体的评价方法在文中重点点明。

2、(专业理论)重点考虑(具体内容)等相关研究。研究样本选取考虑(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数据。

3、实证分析之后的建议形成自己的独特理论。

第四次指导:论文初稿指导

参考样本:学生提交论文初稿,经检查存在以下问题(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某个方面)相关理论与文献述评安排结构不合理,建议修改。

2、相关理论界定过于啰嗦,必须说明与文章的关系。

3、具体章节(例如部分)检验分析依据站在哪一个角度,需要进一步说明。

4、结论过于笼统,需要进一步完善,建议从(具体情况)进一步说明。

第五次指导:论文定稿与答辩前指导

参考样本:学生提交论文终稿,经检查,论文基本达到要求,现对论文答辩之前进行如下指导:

1、制作论文答辩PPT,建议6-8个幻灯片,内容言简意赅。

2、熟读论文至少5遍,理清写作思路,根据结构层次简化PPT。

3、答辩过程中注意实证结果与对策之间的衔接,重点说明。

1、指导记录总共6次,请各位同学按照法学院网站上公布的毕业论文写作进度确定每次指导记录的时间。同时根据自己的论文选题和实际情况,可稍作调整。 2、第一次:根据学院的统一部署,布置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总体要求与进度,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学院的部署,积极认真完成毕业论文写作任务。 3、第二次:针对学生初步拟定的论文框架和开题报告,提出修改与完善的意见。 4、第三次:审定学生的开题报告。完成毕业论文初稿,并就如何引用他人的观点与论述进行指导。 5、第四次:审阅学生的外文翻译初稿,就外文翻译的内容和形式提出相应的修改意见。 6、第五次:要求学生进行针对本论文选题的最新文献检索,并关注与该选题有关的法律、法规与司法解释的最新动向,如果有相应的立法修改和相关司法案例,应该及时刷新和补充论文内容与相关的观点。 7、第六次:最后审定毕业论文,并最终定稿。就毕业论文答辩进行指导。要求学生在答辩之前,全面熟悉自己的毕业论文写作思路、框架结构、主要观点、创新点和不足之处。建议学生在答辩前,最好撰写答辩提纲。同时,要求在答辩时要做到表达清晰、虚心向答辩组老师求教等。

论文指导记录的填写方法如下:首先需要做一个表格,内容都需要填写在表格中;记录老师在授课时分析论文应该注意的事项,讲述相关论文的格式和一些有代表性的论题以及阅读资料的重要性;选题,题目的确定意味论文大致内容的确定,所以选题需慎重;选题后查阅论文的相关资料以及书写时注意论文的书写格式。第 一 次指导主要内容记录 老师在授课时于我们分析了论文应该注意的事项,讲述了相关论文的格式和一些有代表性的论题以及阅读资料的重要性,大体内容如下:1) 首先是选题。题目的确定意味论文大致内容的确定。所以在这方面要选好想好。2) 有了题后,就要查阅论文的相关资料以及书写时注意论文的书写格式,要清楚哪个地方能用什么资料?用什么?哪个地方不能用?为什么不能用?3) 老师重点指导阅读相关资料,并指点写作方法。学生签名: 指导老师签名: 年 月 日第 二 次指导主要内容记录 就一些关于毕业论文计划进程表的制定等方面的问题。老师通过电话对我进行了相关方面的指导。从而让我对毕业论文有了更深入全面的了解,并对我的论文提纲的提出修改意见,并在构思论文的框架、行文及思想表达上给于补充.从而我在整理上完成论文初稿。学生签名: 指导老师签名: 年 月 日第 三 次指导主要内容记录审阅初稿,老师对初稿作出修改,提示论文观点存在的问题,调整文章布局,在行文、语言表达等提出观点。格式方面作出要求并提出修改的具体意见或建议。从而为我下一步的继续增加了信心。学生签名: 指导老师签名: 年 月 日第 四 次指导主要内容记录 老师对上一稿作出修改。并对文献综述进行指导。通过几次修改最终定稿,并做好注释、参考文献、资料装订等扫尾工作,最后我还是得到了老师的肯定,终于完成了论文,从而形成定稿。在这我很感激指导老师对我们的帮助,让我的大学时代有了个好的结束,为我的大学生活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最后想说声,老师,您辛苦了!学生签名: 指导老师签名: 年 月 日

毕业论文指导记录如下:

每份论文的指导记录不得少于六次,要表现出指导的全过程。指导内容要针对具体问题,切忌模棱两可、含混笼统和雷同。每次指导的时间不要照搬模版的时间,必须与每个学生的《毕业论文计划进程表》的时间进度高度—致,绝不允许出现自相矛盾的问题。

六次指导记录大致应该为如下内容:

1、选题、开题、学生制定计划进程表等方面的指导。

2、搜集材料,拟定写作提纲方面的指导。

3、审阅初稿,提出修改的具体意见或建议。

4、审阅修改稿方面的指导。

5、审阅第三稿方面的指导。

6、定稿和准备答辩方面的指导。

毕业论文选题的意义

在吸收学术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心得体会,提出自己的看法,言之成理。论述观点正确,材料比较充实,叙述层次分明,有较强的逻辑性。文字通顺、流畅。行文符合学术规范。今后要进一步总结经验,对音乐教育模式进行比较,这样可以把音乐教学教得更好。论文能按时交稿,经过认真修改,已经达到本科论文的要求

戏剧影视导演专业毕业论文

电视剧艺术学建构在文化嬗变中的先锋意识概说 任何一种理论,无论它是属于自然科学还是属于社会科学,都是对一种现象的描述、概括和总结,并且在运动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电视剧艺术学创建活动即是由于在社会展衍进程中现实地存在着的电视剧文艺实践所发出的历史必然要求而产生的一种理论把握行为。正如其它艺术模式和艺术阐释一样,电视剧艺术实践和电视剧艺术理论也并不能脱离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而独存,其必然是作为整个人类大文化环境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存在的。在这个大文化环境里,艺术实践与艺术理论既受这个环境的制约和催发,又以能动的积极参与精神扮演着文化环境本体拓展的主体角色。这是一种辩证运动的关系。人类大文化环境和各文化组成形态在互相作用的状态下按照它们的内在规律向历史的另一端行进,而从宏观文化与微观理论思维的相互作用与辩证交融的界面上出发去探究与二者相联系并且积极介入其中的一种建设性意识及其属性就成为一件有意义的事。先锋意识正是我们在文化迅速嬗变的当前历史背景下为电视剧艺术学理论建构所要求的重要质素之一。这里,在概念内涵上我们首先要把这里所说的“先锋意识”同西方的先锋派艺术及其理论区别开来。自本世纪初以来先锋派崇尚者及实践者们尽管所持具体观点各异,哲学流派背景错落纷杂,包括精神分析、存在主义、现象学甚至老庄哲学等都被其所采携,但在求奇索怪这一层面上却殊途同归。虽然不能否认在某些艺术领域内确有出色的专门家的存在,但一般来说,对一切传统模式的极端反叛构成了他们“独创性”的主要艺术趣味,从总体上看类似迪尚把小便池以《喷泉》命名后提交艺术博物馆要求展出的行为也就基本上反映了该艺术思潮的艺术追求。毫无疑问,这种具有强烈消解色彩的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艺术实践和理论当然不会成为我们散发清新朝气的崭新艺术学的催化剂,不论从外表还是内里都无法看出两者有太多相接近的地方。我们所说的“先锋意识”,指的是主体在理论施事前在大脑中所孕育的一种运动的积极的充分的能动的观念,它包含丰富的潜意识和显意识内容,并深刻地在整个理论思维生长过程中发生着影响。显然,这更接近“先锋”一词的原始意义,而在电视剧艺术学理论建构前和建构中做为一种认知态度的存在它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为什么要拥有这种“先锋意识”呢?在众多考察视角之中,我们可以选取两个有代表性的向度来审视:一是从电视剧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与文化环境变迁的运动关系来看;二是从电视剧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与当前大文化条件下其它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的关系来看。必须承认,虽然与整个宇宙时空相比人类的历史显得十分短促,但人类文化在数千年的发展进程中确已取得了巨大成绩。这一过程不仅仍在蓬勃地继续着,而且在量的积累上也越来越是以一种加速度的方式来完成的。进入20世纪以来,原来需用千年百年才发生较大流变的诸多传统文化模式受到了革命性冲击,发韧于欧洲的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产生革命循环模式已经可以用几十年甚至几年的时间来完成一个更新周期了。在人类文化模式遽变的状态下,包括传统艺术及文艺理论在内的所有人文现象都毫无例外地重新受到了现实的拷问以求证其文化生存权力。幸运的是,以现代自然科学成果为物理基础的电视艺术(含电视剧艺术)在新的大众文化角逐中不仅没有落得下风,反而取得了不俗的话语权力。而在这种新的历史文化背景下,电视剧艺术理论建构之所以要有一种先锋意识,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并不由它自己所决定,在更深的层面上是生产力水平扩张到一定程度后对其表层文化形态的必然要求。这是因为,包括哲学、美学、文化学等等在内的全部人类精神产品以及复杂多变的人类文化现象无不是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基础之上而存在的。恩格斯说:“在从笛卡尔到黑格尔和从霍布斯到费尔巴哈这一长时期内,推动哲学家前进的,决不象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速的进步。”电视剧艺术实践及其理论是文化嬗变的产物,而文化嬗变又根本上是受生产力的推动才得以进行的。因此,在缤纷的艺术部落中由于先锋性生产力因素的介入而获得多种优势从而兼具传统文化、工业文化和科技文化属性的电视剧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具有一种内涵丰富的先锋意识就不仅是其理论本身的要求,也是它所存在的环境对它的必然规定。横向地看,电视剧艺术学建构对“先锋意识”的要求在与其它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的相较中会有一个更为清晰的把握。我们知道,人类庞大的艺术殿堂中珍藏着无数瑰宝,有的历史极为悠远,从原始社会绵延至今,如歌咏、舞蹈;有的在早期艺术形态发育并不充分,后随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进一步从社会实践中分离出来,如书法、篆刻;有的本来根本就不存在,而是伴随着人类新的物质产品和技术手段的产生而产生的,如电影、电视。无疑,在这个艺术大家族里,电视艺术是诞生较晚但却发展最快的一个。它所具有的文化先锋色彩不仅在与音乐、舞蹈、绘画、书法、戏剧、雕塑、建筑等传统艺术相比时可以直接地感觉得到,而且从技术支持层面上看同与其相差不大的电影艺术、电脑艺术以及其它融入更多新科技因素的艺术相比,从目前看它仍然拥有领先一步的受众认同感。这一地位的取得不是偶然的,从根本上说是由于电视本体对作为当代社会群体主体的“人”的更胜一筹的适应能力决定的。作为电视艺术重要组成部分的电视剧艺术在这一点上表现得十分明显,其艺术实践同姊妹艺术电影或者其它艺术形态相比在先锋性内容上也要更特殊一些。以综合艺术面貌出现的电视剧从接受视角看比传统的电影方式有着获取更便利、选择方式更灵活和审美持续时间更长等一系列新特点,在内容和形式上有着极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是一种几乎集中了所有传统艺术样式于一身的现代艺术体裁。电视剧的创造过程得到了戏剧、音乐、美术、摄影等艺术因素的积极介入,而每一艺术样式自身亦处于时刻运动状态之中。这样,不断变化着的其它艺术动态便会在电视剧的生产中体现出来,电视剧艺术本体亦酝酿了更多的先锋意识生长点,而这同时也就必然提高了电视剧艺术学构造理论神经的反应能力。

戏剧表演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导语:全面分析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异同,帮助自己更好的把握两者的特征,使表演进入一种更为宽广和自由的创作境地。下面是我分享的戏剧表演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欢迎阅读!

一、题目背景和意义

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间的异同,是常挂于影视圈口头的一个话题,但如何从理论层面予以剖析,既看到相互的"近亲性",又看到彼此的"殊异性";既要继承和借鉴戏剧表演诸多原理,又不至于混同对方和迷失自我;特别是在不少艺术院校设置"影视表演专业"的今天,其普遍意义是深远的。

影视的产生对戏剧表演的影响是巨大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摄影技术的产生,灯光、道具的发展都对传统的表演概念带来了巨大冲击。表演的范畴扩大,类型更加复杂化。媒体从单项向多项化的视听发展,戏剧表演已经不仅仅局限在舞台上,剧场里,而是在向外扩大。传统的剧场表演,演员和观众的都有一种相对固定的空间距离,因此剧场里有座位,而影视观赏基本没这个问题,近镜头、特写镜头甚至已经排除了化妆、脸谱的必要性。事实上,影视表演是脱胎于戏剧表演的一种表演样式,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存在着许多共同的规律性;然而,影视表演和戏剧表演又从属于不同的艺术门类,影视表演一经确立,就逐渐培育、形成了自己鲜明独特的艺术特征。这些艺术特性及由此形成的美学原则又对影视表演自身的创作方式、记录方式及展现方式产生了许多制约与整合。作为影视演员,自觉认识和主动把握这些特征,会使自己的表演进入一种更为宽广和自由的创作境地。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戏剧与影视艺术在本质上讲,都是演员利用自身作为创作材料,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主题思想的一门艺术。戏剧与影视艺术有着不可割舍的血脉关系。从表演艺术本身来看,戏剧与影视的表演方式既有共同之处又有区别,这也是由各自的艺术特性决定的。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同属表演艺术,在创作原则、创作方法和表演方法上都存在着许多共同的规律性。这决定了戏剧演员与影视演员可以相互流通人才。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优秀“两栖演员”或说“三栖演员”。然而,影视表演和戏剧表演又从属于不同的艺术门类,它们受到电影、电视剧、戏剧各自不同的艺术特性和美学原则的制约。表演艺术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斯派)、布莱希特(布派)和中国传统戏曲艺术(梅派)三大体系,这在学界基本上已达成共识。然而,从表演艺术实践的角度来看,三大演剧体系中影响最大的还是斯氏体系。斯氏体系第一次使戏剧表演艺术从演员的培养到舞台的实践都有了完整的科学体系,其影响遍及全世界。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是两种不同的表演形态,在艺术表现的手段上有很大的差异,但在艺术本质上是同一的。正如英国当代著名戏剧理论家和导演马丁•艾思林在谈到戏剧与电影电视时所言,“电影、电视剧和广播剧等这类机械录制的戏剧,不论在技术方面可能有多么不同,但基本上仍是戏剧,遵守的原则也就是戏剧的全部表达技巧所由产生的感受和领悟的心理学的基本原则。”因此,首先必须认识到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在本质上的同一性,具言之,即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在自我与角色的统一性问题上是相同的,都需要演员在表演创作中完成从自我走向角色的过程。其次,在表现手段和方式上,影视表演确有其独特之处,比如表演的非连贯性、无法与观众实时沟通、语言、情绪、形体表现的分寸感等问题,都与传统的戏剧表演的方式有所不同。

三、主要内容与待解决的问题

全面分析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异同,帮助自己更好的把握两者的特征,使表演进入一种更为宽广和自由的创作境地,并努力探寻出实现“全方位解放”(“有机天性”、“自然个性”和“创作个性”)的有效途径。

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在创作原理、角色塑造、方式方法、分寸拿捏和时空关系中体现出的亲近性与殊异性,区别戏剧表演的“变形”与影视表演的“自然”、戏剧表演的“连贯性”与影视表演的'“问断性”、戏剧表演的“有反馈”与影视表演的“无反馈”,以及如何更好的展开演员的二度创作。

本论文课题以研究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中的角色创作艺术为目的,达到演员对角色创作艺术研究的思考和综合评述,帮助演员遵循各自的艺术规律,掌握表演技巧,从而进一步细化产生的。

四、设计方法与实施方案

(1)运用文献法,查阅和搜集国内外戏剧与影视表演艺术的有关文献资料,这是写好综述的基础信息。通过文摘、专业教程、讲座、索引期刊等检索工具书查阅文献以及采用互联网搜索等方法,系统的了解本课题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

(2)采用经验总结法。通过调查本学院学生日常在专业上的实践经验,以及研究演员在创作角色时的理论成果与实践创作,结合自身的创作经验,适时进行对演员角色创作艺术研究的思考和综合评述。

本论文准备从以下提纲中来进行具体研究和实施撰写:

绪论

1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之简介

影视表演的基本概念

戏剧表演的基本概念

2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之共性

两种形式的表演在自我准备方面的一致性

两种表演形式创作原理与技巧的亲密性

两种表演形式对于假定与行动的相同性

两种表演形式在创造角色性格过程中体验的相似性

两种表演形式在体验中的下意识与控制的同等性

3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之差异

无序的影视表演与连贯的戏剧表演

摄像机的运用对两种表演的影响

导演和演员在两种表演中存在的方式和地位不同

两种表演形式对于时空关系的差异 结论

五、参考文献

[1]《演员自我修养》作者: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中国电影出版社

[2]《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作者: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年9月版)

[3]《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排演中》作者: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

[4]《表演心理学》作者:李锦云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年版)

[5]《斯氏体系精华》作者:(苏)玛 阿 费烈齐阿诺娃 中国电影出版社

[6]《影视表演学基础——21世纪中国影视艺术系列丛书》作者:苏彭成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版)

[7]《表演技巧》[中译文]作者:胡博译 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版)

[8]《布莱希特论戏剧》 中国戏剧出版社

[9]《电影表演探索》作者:白杨 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年版)

[10]《戏剧表演学》作者:胡导 中国戏剧出版社(2009年版)

[11]《影视戏剧表演技巧与训练》作者:胡敏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2]《表演创作论》作者:郭薄澜 李佛华 李永军 中国戏剧出版社

[13]《电影戏剧中的表演艺术》作者:齐士龙 中国电影出版社

[14]《表演学》作者:(美)贝拉·伊特金 华夏出版社

[15]《黄会林影视戏剧艺术论集》作者:黄会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6]《艺术鉴赏影视戏剧》作者:朱典淼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7]《戏剧表演基础作》作者:梁伯龙 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版)

[18]《表演艺术教程》作者:林洪桐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

[19]《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家表演解读》作者:崔新琴 霍璇 中国戏剧出版社

[20]《戏剧表演基础》作者:梁伯龙 李月 文化艺术出版社

一电影理论发展概况 80年代总结观点:经典和现代理论(20年代~75年左右); 经典:传统美学来表述电影,作品与社会背景分离。研究的主题都是——电影是艺术?电影与其它艺术的关系; 现代:符号学、精神分析学、马克思主义等的混合;研究的主题都是——电影是不是语言?观众和影像的关系是什么; ※ 邵牧君的概括: 1、 30年代以前称为早期电影理论; 2、 30年代~二战前; 3、 二战后~60年代前; 4、 60年以后; (其实就是60年以前是经典,60年以后是现代) ※ 96年 鲍德威尔和卡罗尔提出把现代理论分为两种:(见《后理论——重建电影研究》) 1、 60年~70年 主体位置理论;主要内容是结构主义、精神分析、符号学、女性主义、意识形态批评; 2、 80年~至今 文化主义理论;主要内容是法兰克福文化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等; 以上两种理论共称为宏大理论(Grand Theory)。他们认为真正的电影理论研究只开始了30年,即从60年到90年。 80年以后,他们又开始了一种“中间层面的研究”(middle level),反对宏大理论。即在主体位置理论和文化主义理论崛起时,另一种中间层面理论出现,坚持既要对理论从经验出发的研究,又不排除理论性。 ※ 结论: 1、 60年前,是小(低)理论,经验性强; 2、 60年~70年,宏大理论; 3、 80年~至今 中理论; 形成多姿多彩的别具一格的电影研究,如叙事电影研究、文体电影研究、文类电影研究、民族电影研究、后殖民电影等研究等。 二、 经典电影理论 在一战前后,对电影的艺术地位、特征、规律的研究; 著作: 1、 1911年,卡努杜《第七艺术宣言》 第一次论证了电影作为艺术,是在时空之间填补鸿沟的艺术;《第七艺术美学》“光与影的交响乐”。 2、 1915年,美国的林赛《活动画面的艺术》,他把“活动画面”看作电影的根本特征。 3、 1916年,美国的雨果·明斯特贝格《电影:一次心理学研究》探讨了电影手段的心理根源、艺术特征、美学特征。 概念: 1、“上镜头性”—— 是20年代法国流行的时髦词眼儿,卡努杜创造,先锋派重要用语。1920年,路易·德吕克在《上镜头性》一文中探讨电影的艺术特征,阐述其涵义:指适宜于用电影这一新表现手段所独有的方法来表现人或物的诗意状态; 视觉表现:布景、照明、节奏、化妆;通过照相来表现神采——上镜头性,通过上面四个手段。是早期电影特征概念。 2、 早期蒙太奇—— 爱森斯坦指出:电影与舞台不同,电影导演更主观,能选择不同时空的重点现实片段。 电影选择和组合这些片段,集中表现剧情。 把现实压缩具有特征的东西,展现经过压缩、重整、剪裁的电影的时空。 3、 爱森斯坦(1898~1948)和普多夫金在早期的不同—— 爱森斯坦讲究冲突,如“杂耍”、“理性蒙太奇”等手法;普多夫金强调连接作用。 爱森斯坦认为冲突是蒙太奇的特性,冲突后产生新的表象和概念。普多夫金强调连贯性,他认为蒙太奇意味着多个镜头组成一个场面,多个场面组成一个段落,多个段落组成一个部分,一个个片段间具有显而易见的联系。人们不觉得中断和跳跃,得到一种无意的刺激。 爱森斯坦在晚期对蒙太奇有新的理解: 他认为蒙太奇应该表达一种连贯的、有条理的主题、情节、动作、行为,以及一种最大限度赋予感情的叙述。研究涉及到了声画蒙太奇和色彩的问题。 4、 库里肖夫效应—— 为控制蒙太奇表现力所做的试验。 5、 杂耍蒙太奇—— 爱森斯坦在1923年,从戏剧创作中总结的一个原则,“杂耍”构成一场演出独立的原始因素,是戏剧效果和任何戏剧的分子单位。杂耍和噱头没有任何共同之处,杂耍更注重表现主题和思想。 ~ 是把一切因素汇到一起传达和表现思想的一种感染手段。不合乎剧情发展,甚至脱离剧情发展,实际是有内在联系的。 自由剪辑一起造成有目的的主题效果。产生奇迹性、超越叙事,展现真正要表达的主题。 6、 理性电影—— 爱森斯坦在20年代后期提出的概念。他认为电影的艺术目的不仅在于形象表现之实,还要能表现概念,增加电影手段表现力,增加认识现实手段可能性。但在具体的创作中,这种想法与创作过于超前,结果不能成功,受到理论家的否定。 如匈牙利批评家巴拉兹指出这种“电影艺术征服纯观念”的想法是行不通的。 爱森斯坦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代表作是1927年的《十月》和1929年的《总路线》(《新与旧》)。 爱森斯坦试图用蒙太奇表达从视觉形象达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他曾在30年在一所大学讲课时提出要把《资本论》拍成电影的想法,来实现他想象的又一步骤。 他认为理性电影是克服逻辑语言与形象活动不协调的唯一手段。在电影辨证法基础上,理性电影不是故事的、轶闻的电影,而是概念的电影,是思想体系、概念体系的直觉体现。 7、 电影眼睛派—— 由苏联记录片导演维尔托夫提出。 在1922年,列宁发表了《所有艺术中,电影对我们最重要》《反映苏联现实,必须从新闻电影开始》的文章,维尔托夫响应创办了《电影真理报》杂志片。 他的主要观点:要出其不意的抓取生活,不让被拍者知道,运用蒙太奇技巧,将这些抓取的素材在意识形态上从新组接。 他于1924年的《电影——眼睛》中应用这一理论。 他认为摄影机是比人眼更完美、可靠的电影眼睛,反对剧本、演员、照明、布景、化妆等一切手段。 “电影眼睛”是电影中一种运动,画下来而不用演技,直面生活和真实,用偷拍记录各个生活事件,在现实中发掘戏剧性。 维尔托夫注重剪辑,他认为电影是解释客观世界的工具。 8、《电影作为艺术》爱因汉姆—— 此书分别在1932、1957年分两部分完成。书中观点是技术主义倾向,或画面至上主义。 爱因汉姆认为电影在技术上的局限性是电影作为艺术的根源,这与他研究的格式塔心理学背景有关。(《艺术与视知觉》) 格式塔:视觉过程不是机械的摄录外在世界,而是用简单、规则、平衡等原则创造的组织感官材料。 电影不能完美再现现实的特性,成为它作为艺术的必要手段。 爱因汉姆认为电影的局限性包括: ⑴ 立体在平面上的投影; ⑵ 深度感减弱; ⑶ 照明与无色; ⑷ 画面界限与物体的距离; ⑸ 时空连续性不存在; ⑹ 没有声音,视觉以外其它感觉失去作用。 9、《电影美学》巴拉兹—— 1945年出德语版,也称《电影理论:新艺术特性与成长》,是《可见的人:电影文化》(24年出版)和《电影精神》(30年出版)两本书的合集。 1952年出英文版。 书中分析电影和戏剧在形式表现原则上的差别,分析电影艺术特征。 他认为戏剧表现原则: ⑴ 看到整个演出剧场; ⑵ 观众视距不发生变化; ⑶ 观众的视角不发生变化; 电影表现原则: ⑴ 被拍场景可被分割; ⑵ 被记录场景视距可变; ⑶ 观众视角纵深可变,观众与银幕的想象距离是可改变的。 他认为上面电影的表现原则是电影艺术的革命性创新。 10、摄影机自来水笔—— 由法国的阿斯特里克在1948年文章《新先锋派的诞生——摄影笔》中提出。 他认为电影迅速成为一种思想表达工具,保存时代形象的好方法,电影渐渐成为一种语言。艺术家掌握了这种语言后,表达自己的思想、抽象的概念就像写随笔、小说一样流畅自然。 让摄影机像笔一样自由可以表达自己个人思想,现代电影已成为一种同书面语言一样精细的思想表达方法。为50年代法国《电影手册》电影作者论提供了理论基础。 11、电影作者论—— 特吕弗等人提出,认为不是所有导演都能称为“作者”。具备电影作者论资格所拍的电影才是“作者电影”。 法国新浪潮主要人物:特吕弗、戈达尔、夏布洛尔。 作者政策要求电影像小说、音乐、绘画一样是一个人的作品,电影作家的作品——即导演个人的作品。 此理论产生广泛的影响。其作者资格条件如下: ⑴ 在一批影片中体现出导演个性和个人风格特征,把个人的东西带入题材,导演不是一个执行者。 ⑵ 影片应具有某种内在涵义,是后天形成而非先前存在的。 ⑶ 电影作者是对电影制作全面控制的人,无导演、编剧的区分。 戈达尔、特吕弗、安东尼奥尼、费里尼、希区柯克等人是电影作者代表人物。 此理论确定美国一批导演的作者地位,其电影为作者电影。 作者论的实质:强调电影导演是主要创作人和最终定稿人。判定依据是导演对作品的控制。 作者电影与类型电影相对,也称艺术片。 12、巴赞、克拉考尔的写实主义和物象至上主义—— (与爱因汉姆的技术主义、画面至上相反) ※ 巴赞理论: 巴赞的长镜头理论,是美国理论界对巴赞观点的非严格的概括(主要指巴赞对景深镜头的赞赏)。 # 长镜头: 单个镜头达到一定长度,也叫单长镜头。包括变焦、景深长镜头。 长镜头理论与蒙太奇理论是相对的理论。长镜头理论强调单个镜头内部的表现力(连接表现力),运动、景深、变焦。 # 蒙太奇禁用原则(属巴赞的影像本体论): 若一个事件主要内容要求两个和多个动作元素同时存在,蒙太奇被禁用。否则,蒙太奇远非电影的本性,而是对其的否定。 # 长镜头的本体论立场(客观的)、美学立场(倾向性)提出此理论的社会背景是因为: ⑴ 电影在技术上的一系列发展,胶片、镜头的改变,提高了单个镜头的内容质量和容量; ⑵ 移动摄影更加灵巧多变,大大丰富了单个镜头的镜头内变化。 长镜头理论贡献:开掘了一种新的审美表现手段,提高了人们对电影镜头内部空间的复杂构成的自觉性。 # 影像本体论: 由巴赞在1945年《摄影影像本体论》中提出。 他提出影像基本特征: 由机械作用产生的摄影影像与客观中的被摄物等同。摄影影像独特性在于其本质上的客观性,它产生了被摄物体的本体,它就是被摄物的原形。 理论根据: ⑴ 摄影有不让人介入的特权; ⑵ 人具有用逼真模拟物代替外部世界的愿望,即排除人在外,单靠机械再现原物的需要。 影像具有令人信服的力量。 # 木乃伊情节: 巴赞提出,借助精神分析,分析电影起源的尝试,雕刻、绘画艺术的起源,人具有永久保存自己躯体的冲动。最早的雕像是木乃伊,雕刻、绘画成了后来的替代品。同样起源于上面的冲动和愿望。用形式的永恒克服岁月的流逝的原始需求,但雕刻、绘画不能满足人的愿望。 摄影真正满足人们再现原物的需要。“摄影是对事件涂上香料,是自然造物的补充,而不是替代”。 影像的产生第一次映现了事物时间的延续——可变的木乃伊。 # 完整电影: 巴赞表达电影起源用语。 根本原因是心理的需要,称为“完整电影的神话”。再现一个声音色彩立体感等外部世界的幻景。 ※ 克拉考尔理论: # 《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 1960年出版 美学是一种实体的美,不是形式的美。克拉考尔阐述了“电影化的”这一概念。 电影,就其本性来说是照相的一次外延,它跟周围的世界有明显的近亲性。影片记录和揭示物质现实的时候,才是名副其实的影片。 近亲性: ⑴ 电影对于未经扮演的事物有一种近亲性。扮演能引起现实幻觉就是合理的。如果违反电影特性,任何扮演都是非电影化的。 ⑵ 喜欢偶然的事物(意外:相对于必然)。美国无声戏剧中,意外的事件代替了命运,强大的决定性的力量出现。一切不是注定而是恰好碰上。 ⑶ 喜欢再现外部世界的连续性(与巴赞相似)进入摄影机视野内一切都拍下来,无穷尽程度。要求我们承认这是我们生活的世界的一部分。 ⑷ 偏爱含义模糊的事物。自然界现象多含义,这与无限心理和精神上的无限性相对应。银幕倾向反映这些含义模糊的东西,含义不能太确定。 ⑸ 生活流。指具体情境和世界,是指物质现象而非精神现象。经常提到街道,因为在街道上生活的原生形态经常出现、不是扮演,是偶然事件荟萃之所,任何断面都是不完整的。 # 电影不适合表现悲剧 这是克拉考尔对电影艺术特性的理解,是他基本观点的引申,指出悲剧是“非电影化的”。 他认为悲剧主题与舞台故事具有天然的近亲性: ⑴ 悲剧主题必然要求一个有目的的、整体的故事形式来展现,与电影特性相违背。 ⑵ 悲剧只关心人物之间的相互影响,无生命物体只能是道具,对发展戏剧起支撑、调节作用。 ⑶ 悲剧要求对外部的东西进行安排,舞台剧的环境反映心境,舞台剧一定要有暴风雨。 ⑷ 悲剧要求有限、次序井然的世界。电影是以广阔世界为中心的艺术,电影中没有宇宙,只有一片土地、天空、街道。总之是广袤的物质,死亡的结局与这物质现实的广袤无相同点。 在悲剧世界中,命运排斥意外、偶然。 ⑸ 悲剧性内容在物质世界总无所表现。因为悲剧内容是纯精神世界。 悲剧可以出现在电影中,但电影的悲剧就不完全是电影化的了。 ※ 克拉考尔与巴赞理论观点异同 相同点:都强调电影对现实的记录功能; 不同点: ⑴ 身份不同。克拉考尔是理论家身份,巴赞是批评家身份。 ⑵ 体系不同。克拉考尔是演绎体系(理论化的),巴赞是批评体系、史学体系。 ⑶ 影响不同。克拉考尔对电影实践无多大影响,巴赞对电影实践产生重大世界性影响。 ⑷ 出发点不同。克拉考尔出发点单一(理论),巴赞出发点较复杂(精神分析、木乃伊等)。 ⑸ 克拉考尔缺乏历史意识,巴赞有强烈的历史意识。 13、《电影美学和心理学》米特里—— 分两卷,分别在53年和65年出版,是经典电影理论的总结和集大成之作。 米特里在经典理论的两大流派——蒙太奇学派和长镜头学派——中取中间立场。关于对电影的表述、立场表现在三种模式:电影是画框(爱因汉姆)、窗户(巴赞)、镜子(克拉考尔)。 米特里被称作电影中的黑格尔,他的理论被称为经典电影理论的终结。 克拉考尔、巴赞对电影表现现实手段的肯定,但忽略了虚构。 麦茨在《想象的能指》中,不排斥复制现实,构造复制现实假象的能力。 14、《电影理论的两种类型》【美】汉德逊—— 经典理论研究材料丰富、系统完整,但电影材料缺乏、不充分、不完整。主要电影理论有两大类: 爱森斯坦和爱因汉姆一类,研究电影局部和整体的关系的理论;代表是爱森斯坦和普多夫金。 克拉考尔和巴赞一类:研究电影与真实的关系的理论。代表是巴赞和克拉考尔。 代表人物四人中最有影响的是爱森斯坦和巴赞。 书中评价这两种理论共同的局限:只是对电影形式的研究,极限是段落,缺乏整体,整部影片是不存在的。 只有麦茨是以电影整体为研究对象,从句法到话语的进步。 电影文学是一个多层次的复合概念。其艺术学的概念内涵,指在电影发展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与戏剧文学等传统文学类型并列的一种新兴文学类型。在电影艺术的发展道路上,作为综合艺术的电影在汲取诸种艺术养料丰富自身综合特质方面,获得与文学的密切融合关系。文学各种样式对电影的渗透,电影对文学的叙事手法、抒情手法和塑造人物性格的丰富艺术手段的借鉴,使电影艺术在增强自身的表现能力,形成新的综合艺术特质方面,发挥作用。电影文学作为电影的文学基础构成,是以电影的独特视听思维方式来构思和写作的文学形式,兼有电影和文学的双重属性。电影文学,集中表现为电影的剧作基础,即电影剧本。电影剧本包括文学剧本、分镜头本和台本(工作台本、完成台本)三个部分。电影文学又指电影作品的文学性含义,包括电影剧作的文学价值、电影创作借鉴与融合的文学形式因素、电影剧作的文学个性等等。电影文学,还直接和经常反映在电影对文学作品的改编方面。

基本学制:四年 | 招生对象: | 学历:中专 | 专业代码:130306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戏剧影视导演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文艺单位、文化馆站、中小 学,以及戏剧影视相关部门从事戏剧影视导演、教学、研究、编辑等工作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并 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戏剧学、电影学和戏剧影视导演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 识,接受戏剧影视导演的职业技能,具有独立承担导演工作的全方位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和艺术理论修养,通晓戏剧影视导演专业的理论知识,对艺术批评 有敏锐的鉴别和反馈能力;

2.熟练掌握戏剧影视导演的职业技能,具有独立承担导演工作的全方位能力,并具有一定 的戏剧影视导演教学和持续学习的基础;

3.具备导演工作所必需的社会、历史、文化知识和修养,具有较高的审美情趣,兼有在整个 创意文化产业中的其他专业领域从业的延伸能力;

4.基本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获取专业前沿知识和信息、了解本学科发展动态的能力和跨文 化交流能力,适应全球化戏剧影视创作环境要求。

主干学科:艺术学、文学、戏剧戏曲学。

核心课程:表演基础训练、导演元素练习、导演片段练习、多幕剧创作、编剧理论与技巧、影视 导演基础。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观察生活练习、导表演创作演出实践、毕业创作演出、毕业论文、影 视导演创作练习。

主要专业实验:表演基础训练、导演小品创作、戏剧片段创作、多幕剧创作及演出。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职业能力要求

职业能力要求

专业教学主要内容

专业教学主要内容

《中外电影史》、《美术作品分析》、《影视导演基础》、《影视剧创作》、《影视大师作品读解》、《影视精品赏析》、《绘画基础》、《广告摄影》、《电视摄像》、《数字图象处理技术》 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播音主持、黄梅戏表演、中国舞表演、戏剧影视表演、剪辑艺术与技术。

专业(技能)方向

专业(技能)方向

影视制作类企业:电视导演、电影导演、纪录片导演、戏剧导演、影视剪辑。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继续学习专业举例

就业方向

就业方向

戏剧影视导演专业就业前景:

近20年中,我国的电影电视艺术取得飞速发展,产生了许多优秀的影片和电视剧,今后随着电视和电影的普及将需要更多的影视导演人才。而在我国,目前仅有北京电影学院是全国培养影视导演的高等院校,无论是在招生人数和就业分配上,都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的需要,以后本专业应向多角度办学的方向发展,如函授、夜大及社会职教等都需要加快发展,尽快建成我国培养影视导演人才的体系,满足各影视公司专业人才的需求。对人生的看法,如果缺少了这些能力,导演就无法正确地解释剧本并把握生活。要通过实践培养自己在各方面的能力。学生在从事创作中应当注意,在学校学习过程中不再强迫自己去追求个性表现,而应当时刻紧跟艺术理论,保持一种对艺术的真诚感悟,对生活的最真实的感悟,创新的只能是建立在生活上的创新,而绝不能强迫自己去追求个性化,追求创新发展。

戏曲导演专业的学生在就业前应当注重对戏曲电视导演的关注,可喜的是,中国戏曲学院已充分注意到了这一点,通过对“戏曲电视导演”这一新领域的开拓使戏曲导演的就业出现了良好的转机。影视导演专业正处于发展时期,并无太大危机可言。影视艺术的发展也只是百余年的时间,而在我国的大发展也只有20年左右,当前随着摄像技术与电脑技术的发展,虚拟影像能正常帮助导演更完美地实现个人的创意。虽然我国的国产电影与电视曾经遭受过冷遇,但这毕竟是梦醒前的阵痛,近几年,在全国导演界素质的提高以及国家正确的文艺方针相结合的前提下,共同产生了许多佳作,如《鸦片战争》、《生死抉择》、《大明宫词》以及一年一度的贺岁片的成功都说明国内影视行业强劲的发展势头。今后随着我国影视界与国际的交流以及导演专业的发展,我国的影视导演艺术将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从而更有利于导演专业的发展及就业。

戏剧影视导演专业在我国起步较晚,然而自建国以后取得巨大成就,自改革开放以来,影视导演的发展已是有目共睹,而戏剧、戏曲导演专业也正面临着如何在市场化进程中加强和提高专业教育的任务。

戏剧影视导演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文学类中的艺术学类,其中艺术学类共27个专业,戏剧影视导演专业在艺术学类专业中排名第10,在整个文学大类中排名第27位。就业前景比较好的城市有:北京、上海、深圳、朝阳、广州、杭州、武汉、厦门、成都、南京。

戏剧影视导演专业就业方向:

戏剧影视导演专业毕业生主要在剧院(团)或电视台、电影厂、编辑部等部门从事文学创作、编辑和理论研究工作,以及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等单位从事戏剧影视策划、创作和导演工作。

对应职业(岗位)

对应职业(岗位)

本专业就业范围很广,毕业生可在文艺创作单位、专业剧团、电影制片厂、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单位从事戏剧影视创作、评论、导演及制作工作;在大专院校和专业科研机构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 索引序列
  • 导演编剧的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戏剧导演
  • 话剧导演毕业论文题目
  • 毕业论文编剧指导记录
  • 戏剧影视导演专业毕业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