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是这篇文章内容写的特别的好,既感谢所有人,同时也写出了自己想要展望的未来。
论文致谢火的原因是人们看到了这个博士的诚意,觉得他的人品很不错。
论文的致谢部分让网友感动,作者虽然身处极度贫困却从来没有放弃求学的心,一路坚持最后取得了博士文凭,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我们生活中遇到一点困难就要放弃,难道比作者都难吗
我曾遇见过像食堂负责人胡师傅这样“施恩不图报”的好心人。
前段时间中科院黄国平博士毕业论文的致谢部分在网络上走红。从中可以看到黄博士艰难的求学之路,也能看到在他求学路上给予过帮助的各位好心人,比如曾经资助他每月两百元生活费的仪陇县中学食堂负责人“胡叔叔”。2004年,黄国平的老师找到胡师傅,问胡师傅能不能帮助这位从大山走出来的、自强不息的孩子?从农村走出来的胡师傅决定帮黄国平解决每日三餐,同时每个月给予200元的生活费。
现在的200好像没什么购买力,可那是2004年。当时在工地上做小工一天只有50块不到的收入,现在工地上的小工普遍是200块一天,由此可见当时的200块非常值钱,不仅如此,胡师傅还将失去家人的黄国平接到家里吃住,好几次春节都是在胡师傅家过的。可以看出胡师傅是个施恩不图报的好心人,在日常生活中我碰到过像他这样的好人。
大二放假回家时我在火车站检票进站,一摸口袋发现钱包没了。我的现金、身份证、车票还有手机全被小偷拿走了,无奈之下我只能向民警求助。得知情况后民警帮我开了一个临时乘车证明,还给了我50块钱让我在路上花。当时我让民警留一个联系方式给我,后续我会把这50块钱还给他。民警摆摆手表示不用还,只是叮嘱我以后在车站一定别小心。
后来我还是找到车站派出所的这位民警,将50块钱归还给他。人家施恩不图报但我们一定要懂得感恩,时至今日他那施恩不图报的“热心肠”仍然激励着我,在看到需要帮助的人时我会伸出援手。
因为他经历了非常大的磨难,而且非常艰辛,才走到这一步,所以才会感动到大家。
博士毕业本该普天同庆,可这位从大巴山深处走出来的中科院博士,他在致谢中回顾的艰辛人生让人泪奔。仿佛拼尽所有的方气オ迎来今天的光亮!甚至让我想到了《活着》中的福贵。大生太不容易了,读博士真的太不容易了!
4月18日,中国科学院官方微博发布消息,披露了这篇致谢的作者是2017年毕业的工学博士黄国平,他的论文为《入交互式机器翻译方法研充与实现》,黄博士毕业后到腾讯人工智能实验室“腾讯ALab"担任高级研究员。
他论文中的《致谢》一文在网络爆火,引发网友热议本身就是有意义的。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大家对知识改变命运,努力改变人生总是充满极大的热望。
黄国平努力才能得到别人眼里稀松平常的东西,因为稀松平常就不努力了吗?你努力了不一定有好结果,但是不努力连结果都不会有。黄国平被命运之手抛洒在山坳里,在泥泞中前行,却成为了最倔强和闪亮的种子,这件事本身不就很励志吗?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用在这里再合适不过了。困难对于弱者是苦难,但是对黄国平来说,却是成才的契机。我一直觉得天时地利人和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太重要了,像黄国平这样努力改变的人也定不在少数,但能像他这样一路披荆斩棘,改变阶层的人却是少数。所以说他是幸运的,因为不是所有人都会拥有他这样的幸运。
致谢部分我自己也读了很多遍,每读一遍好像就多了一份前进的动力。幸福的生活是奋斗出来的,黄国平用他的实际经历向我们深刻地诠释了这个道理。
因为他的论文写出来大多数人的心声,也让人觉得很真实,所以才能引起大家的共鸣。
因为这篇论文写出了大多数人的心声,也道出了他们的不容易,很多人都感同身受。
中科院博士黄国平的毕业论文《致谢》火遍全网,打动无数的网友。黄国平在文章中回顾自己从偏远的小山村,与命运抗争的求学之路,就像他所写“ 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二十二载求学路,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容易-----”。 读了这信《致谢》信,让我想到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这本书,都是讲述了平凡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活出自己闪亮的人生故事。 《平凡的世界》全景描写七十至八十年代一群平凡的底层人民的生活,小说以孙少安、孙少平两个人物来展开,反映青春激扬的轻年人面对苦难生活时的勇气和力量,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爱情的追求。 读了这本书,可以给平凡的我们热爱生活的能力,面苦难的勇气,以及人间美好的期待! 01善良,就是成全最好的自己 高中的少平,喜欢同是贫困出身的郝红梅,最后红梅选择城市里的顾养民。毕业时为了给同学礼物,红梅去偷礼物被别人捉住,为了保住红梅的名誉,少平拿出自己的钱帮她摆平,郝红梅从此发自内心的欣赏少平。 少平回家当老师,主动给金姓的孩子补课,缓解叔叔因为历史问题结下的仇恨,为以后孙家赢得好的口碑! 少平到黄原揽工,干最累的活,要最少的钱,还帮助东家的孩子补习功课,最后东家把他的户口转到城市,把他推荐到煤矿当工人,实现了人生的转变。 少安为了帮助同村挣点化肥钱,让他们到自己的砖场里工作,由于缺乏经验,最后负债累累,遭到乡村们的误解,少安还是帮助大家,最终实现自己的致富之路。 《管子》云:善人者,人亦善之。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会如何对待你。现在社会善良更是人民的一把钥匙,只要你充够善良,阳光总会包围着你。 我的爷爷和大伯都是医生,周围的人不论有钱没有钱,他们总是先治病,钱从来不是他们所考虑的。记得一年冬天,下着大雪,六七里外的一户村民惊慌失措找到爷爷,孩子发高烧出现惊厥,非常危险,七十多岁的爷爷赶快起来去救孩子,最终孩子脱离了危险,回来时几次摔倒在河沟里,全身都是伤,家人心疼不已,爷爷却说:“当医生的,哪能不去救命呢,摔跤怕什么!”就这样爷爷在乡村中赢得了好的赞誉,不管遇到什么,乡亲们总是无条件的帮助我们。这就是善良的力量。 02青春,是用来奋斗的。 少平高中落榜,回家当了代课老师,最后班级取消,他要面对在家劳动的现实。可他不愿意在父亲和哥哥的庇护下生活,他独自一人到黄原当小工,从山上背大石头,背上都磨出血,每天元,他都无所畏惧的劳作着,并把自己的辛苦钱寄回家给父亲贴补家用,供妹妹上学。 少平到煤矿当工人,每天下井挖煤,汗味、臭味空气稀薄干着骡马似的劳动,他都咬牙坚持下来。当他用自己的能力去帮助家人过上好的日子时,他所有的苦和累都烟消云散了。 在他辛苦工作时,从来没有停下阅读的脚步,既然要当一个出力的劳动者,也要做个与众不同的、有文化的劳动者。阅读让你有了高贵的灵魂和与众不同的人生。 博士黄国平的少年是贫苦的,父亲爱喝酒,把他捉鱼卖的钱,去偷走买酒喝,那可是他学费呀。随着亲人一个个离世,他一个人靠着救济来上学,穿的破破烂烂,自尊心受到伤害,可他努力学习,来提高自己的尊严。 通过自己的一步步努力,黄国平的青春之光绚烂多姿,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03爱情,来自最朴实的劳动! 润叶的主动表白,让孙少安激动地爬在黄土上痛哭,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感情让他幸福的眩晕,可身份的差异,让他选择放弃。 他选了和他一样出身的秀莲,一起过日子。书中写到“秀莲轻轻抚着少安流下的眼泪:少安,你笑,我跟着你笑;你流啥啥泪,我都替你抹。”他们的爱情是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建立的,秀莲同他一起吃苦累动,共同面对风雨,这种情感最牢固,最能经起时间的考验! 爱情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美好的、浪漫,可只有俩人一起去经营自己的生活,相互扶持这种爱情才牢不可摧。 平凡的人,要用自己善良、热情、拼搏奋斗的精神也能像少平、少安一样活出不平安的人生。
因为论文言辞真实感人。大家在这个博士的身上看到了优秀的品质在闪亮在发光。这个博士没有被各种各样的困难打败,反而逆流而上,大家是敬佩 是欣赏。
因为他经历了非常大的磨难,而且非常艰辛,才走到这一步,所以才会感动到大家。
2021年4月中科院的一篇博士论文的《致谢》在多个平台走红,作者是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工学博士黄国平。这篇论文是黄国平博士论文中的致谢部分。
对于论文中致谢部分走红,中科院也做出了回应,,披露了《致谢》是选自论文《人机交互式机器翻译方法研究与实现》,作者是201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工学博士黄国平。
之后黄国平博士也对此做出了回应,称他已经了解到了相关的情况,只是希望安安静静就好。并表示,自己作为众多从大山走出来的学生之一,受益于国家、政府、学校、社会以及老师和爱心人士的帮助,才能走到今天。还有许许多多没办法列举的好心人,在此一并感谢!也祝愿大家努力终有所成!据了解黄国平目前在腾讯工智能实验室“腾讯AI Lab”担任高级研究员。
为什么这篇致谢能够走红,并且看哭网友呢?
我也有幸拜读了一下这篇《致谢》,是真的看的让人泪目的。因为这个奋斗的路程我们也经历过,但是不如他的苦,不如他那么坚韧,也有点回顾一遍自己求学路的感觉。
这篇《致谢》用平淡质朴和简单的文字,忠实的记录了黄国平求学的艰辛,生活上,经济上,和精神上。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坚忍不拔才能让他一直坚持下去,虽然他提到了好几次觉得自己真的扛不住了,但是他最终还是扛下来了,成为了悬崖上盛开的花。
这篇《致谢》也用最简单的文字表达出了对帮助他的师长,朋友,学校,同学们,幸好他遇到了这些人,这些事,让他坚持下来,坚持了最简单又最不简单的坚持—“要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
看这篇《致谢》看哭是因为黄国平的坚忍不拔和命运对他的不公平而流泪,也是感叹自己在生活,学习环境比他都要好的情况下还没能努力读书而羞愧的流泪。
很多人质疑学习真的能改变命运吗?是能的,看黄博士的这一路求学经历,学习真的能改变命运,但是不仅仅是学习,还需要专研和长时间的付出。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人能激励自己或者自己的下一代好好学习。
主要研究方向为儿童呼吸道疾病、哮喘。先后在首都儿科研究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进修学习。从事儿科教学、医疗、科研二十多年,对儿科理论、实践教学,儿科重危、疑难疾病的诊治,儿科医学研究,医疗及教学管理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曾先后在各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获省级科技进步奖一项,州级科技进步奖一项,校级科研奖五项,目前仍承担省级科研课题三项,院级课题一项,出版专著 3 部,曾被评为湖北省优秀医务管理工作者,学校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
1/47【题 名】深圳天工远科助力通信与制造业项目管理系统建设【作 者】无【刊 名】项目管理技术.2007(8).-76-762/47【题 名】项目管理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作 者】章方祥【刊 名】企业世界.2007(8).-24-25,213/47【题 名】从上海ACC VHF遥控通信系统建设项目谈风险分析与管理【作 者】杨卫斌【刊 名】中国民用航空.2007(5).-64-664/47【题 名】统一通信的投资回报【作 者】姜建华 赵长林【刊 名】软件世界.2007(8).-32-325/47【题 名】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记中国铁路通信信号上海工程公司全国优秀项目管理者朱洪忠【作 者】无【刊 名】建筑.2007(04S).-88-886/47【题 名】移动通信机楼建设项目利益相关者管理方法研究【作 者】龙智 曾繁军 魏锋【刊 名】项目管理技术.2007(2).-21-257/47【题 名】SAP/PS系统在移动通信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作用【作 者】陶宇亮 何厚存【刊 名】通信企业管理.2006(11).-71-738/47【题 名】中国移动广东公司——通过项目管理创基建工程卓越品质——从优秀到卓越:广东移动基建工程项目管理发展理念【作 者】孔慧杰【刊 名】项目管理技术.2006(10).-85-869/47【题 名】中国移动广东公司基建工程投资控制管理研究【作 者】朱越勋 冯海 余焕宁【刊 名】项目管理技术.2006(10).-87-9110/47【题 名】移动通信公司工程项目管理应用分析【作 者】莫奇勇[1] 许丹[2] 莫继红[3]【刊 名】项目管理技术.2006(9).-93-9611/47【题 名】企业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实时协同与实现【作 者】陈振宇【刊 名】集团经济研究.2006(08X).-215-21512/47【题 名】对通信建设工程开展项目管理的思考【作 者】董通书【刊 名】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06,19(8).-70-7413/47【题 名】四川通建公司开展自揽项目管理培训【作 者】吴薇【刊 名】通信与信息技术.2006(4).-26-2614/47【题 名】移动通信“标准化机楼”项目管理成熟度初探【作 者】吴志红[1] 陈实[1] 吴潮[1] 谭建新[2]【刊 名】项目管理技术.2006(7).-47-4915/47【题 名】项目施工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及对策【作 者】李良新【刊 名】决策探索.2006(06A).-40-4116/47【题 名】体会南京地铁一期通信系统项目管理【作 者】艾乔云【刊 名】交通世界.2006(04B).-74-7517/47【题 名】通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效率和质量的求索【作 者】陆江锋【刊 名】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6(4).-62-6318/47【题 名】EAI走进协同【作 者】黄华【刊 名】软件世界.2006(6).-55-5519/47【题 名】通信企业后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 者】李辉【刊 名】当代通信.2006,13(6).-48-4920/47【题 名】城市轨道交通弱电系统集成商的选择【作 者】李春【刊 名】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6,9(2).-16-1721/47【题 名】政策信息(2005年12月)【作 者】无【刊 名】宏观经济管理.2006(1).-76-7622/47【题 名】浅析工程公司信息技术应用系统集成【作 者】高学武[1,2]【刊 名】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与总承包.2005,14(6).-35-4323/47【题 名】加强通信工程项目管理【作 者】王跃明[1] 韩鹏[2]【刊 名】通信管理与技术.2005(4).-29-3024/47【题 名】通信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项目管理【作 者】曹倩【刊 名】通信企业管理.2005(10).-75-7525/47【题 名】通信建设项目管理漫谈【作 者】刘云凤【刊 名】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05(2).-60-6326/47【题 名】当前大客户售前售中工作分析【作 者】张都安【刊 名】电信建设.2004(3).-11-1627/47【题 名】通信车制造企业推行项目管理初探【作 者】刘长明【刊 名】专用汽车.2004(3).-37-3928/47【题 名】如何控制通信建设工程造价的几点看法【作 者】韩艳萍【刊 名】山西通信科技.2004,25(1).-43-4429/47【题 名】项目管理实时监控向管理要效益——万维易化“山东移动通信公司工程项目管理平台”案例【作 者】吴皓 尹丹【刊 名】软件世界.2004(8).-102-10330/47【题 名】电信工程管理(PM)系统简介【作 者】曾育忠【刊 名】电信技术.2004(10).-70-7231/47【题 名】浅议项目管理在通信运营企业中的应用【作 者】刘寒【刊 名】项目管理技术.2004(6).-32-3632/47【题 名】通信运营企业的项目管理【作 者】司亚清【刊 名】项目管理技术.2004(5).-67-6833/47【题 名】通信企业项目的成本管理及人力资源管理【作 者】张强【刊 名】通信企业管理.2003(12).-56-5734/47【题 名】京珠高速公路粤境北段机电工程项目管理的回顾【作 者】鲍钢【刊 名】中国交通信息产业.2003(10).-95-9835/47【题 名】浅谈如何加强直放站项目管理【作 者】李红【刊 名】移动通信.2003,27(1).-154-15636/47【题 名】加拿大Polarsat通信公司暨北京波拉赛特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作 者】无【刊 名】中国电信建设.2003,15(3).-59-5937/47【题 名】Avaya推出全新的服务业务【作 者】无【刊 名】中国电信建设.2003,15(3).-61-6138/47【题 名】项目质量管理在无锡联通CDMA二期工程中的运用【作 者】黄毅 张谦【刊 名】江苏通信技术.2003,19(4).-46-4839/47【题 名】对我国通信企业实施项目化管理的思考与建议【作 者】伍琳瑜【刊 名】江苏通信技术.2003,19(2).-44-4640/47【题 名】对通信工程建设监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思考【作 者】李月【刊 名】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03(1).-82-8641/47【题 名】项目管理中的信息管理【作 者】徐军库【刊 名】机场建设.2003(1).-20-21,1542/47【题 名】阳茂高速公路HCS建设管理系统应用软件的设计与实现【作 者】刘宏胜【刊 名】中国交通信息产业.2003(6).-55-5643/47【题 名】浅议项目管理在通信工程设计中的应用【作 者】周彬【刊 名】邮电设计技术.2002(6).-24-2744/47【题 名】信息产业部出台规范国内传输网建设细则【作 者】何炜【刊 名】上海信息化.2002(3).-51-5345/47【题 名】IT职位:那些最热【作 者】无【刊 名】计算机.2001(17).-27-2746/47【题 名】论项目管理在“本地网计费工程”中的应用【作 者】宋仁海【刊 名】广西通信技术.2001(4).-38-4047/47【题 名】浅论通信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加强与规范【作 者】包志忠【刊 名】铁道工程企业管理.2001(5).-36-37,41
乔冠华外交方面厉害。乔冠华(1913年3月28日—1983年9月22日),江苏省盐城市人,早年留学德国,获哲学博士学位。抗日战争时期,主要从事新闻工作,撰写国际评论文章。1939年经廖承志等人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秋到重庆《新华日报》主持《国际专栏》,直至抗战胜利。1946年初随周恩来到上海,参加中共代表团的工作,同年底赴香港,担任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外交部外交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外交部部长助理、外交部副部长、外交部部长等职。1976年后,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顾问。
一张名为《乔的笑》的照片,出现在了西方各个主流媒体的头版头条之上,这张照片的主人公,就是新中国代表第一次正是登上联合国大会讲坛的乔冠华。那是历史性的一刻,同样是激动人心的一刻。乔冠华作为中国的代表,在联合国的大厅当中阐述了中国观点,表明了中国立场。那样掷地有声的声音,更是赢得了满堂喝彩。乔冠华潇洒豪放的微笑,一时之间成为了中国外交自信的符号,更是被各个媒体评价“乔的笑把日内瓦大厅的玻璃都震碎了”。新中国用了22年,走进了联合国的大门,而乔振华则用了更长时间和新中国一起,从战争走向了和平繁荣。《乔的笑》“南北二乔”的人名官司1937年7月7日,日军借口发起卢沟桥事变,开始对中国进行全面的侵略战争。这场事变震惊中外,更是深深刺激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彼时的乔冠华,还在德国的图宾根大学准备自己的博士毕业论文。原本,乔冠华是想要在哲学的学术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的,但当日军侵华的消息传到了德国的时候,他坐不住了,他几乎是用最快的速度,完成那个了博士毕业论文的答辩,然后赶回中国。在国家危难之际,乔冠华等留学生毅然决然地弃笔从戎,为国家和人民奋力一战。为了能为国家做出一些贡献,乔冠华还找了自己的同学帮忙,希望能给他介绍一个能为国家做些贡献的工作。于是在同学赵一坚的帮助下,乔冠华得以到国民党第七战区司令长官广东绥靖公署主任余汉谋的参谋处,成了一名上校参谋。正当乔冠华准备在这个岗位上,成就一番作为的时候,广东沦陷了。看着满目疮痍的中国,乔冠华选择了前去香港,成了《时事晚报》的主编,即便不能用枪杆子直指日本鬼子,他也要用自己的笔杆子揭开真相。接下来的大半年里,乔冠华以“乔木”这个笔名写下了将近100篇的文章,文章加起来将近50万字,每一个字就像是一颗子弹一样,直击最痛处。年轻时期的乔冠华和妻子龚澎彼时,就连延安都有许多人十分喜欢乔冠华的文章,毛泽东也是篇篇不落地看完了他的文章。虽然当时毛泽东还没有见过乔冠华,但是仅仅从文章上面,毛泽东就忍不住感叹:“这个乔木的文章犹如千军万马,这一篇文章,足足等于两个坦克师啊!”是了,乔冠华的文章向来是尖锐泼辣,气势恢宏。偏偏乔冠华本人是一个不拘小节,狂放不羁的文人,所以文章中总是带着三分幽默,让人读起来只觉得明快活泼,过目难忘。无独有偶,彼时的南方有“乔木”,北方也有“乔木”。南方的乔木自然指得是乔冠华,而北方的乔木,则是身在延安的“党内一支笔”,胡乔木。胡乔木在抗日战争期间也曾为《解放日报》写下了多篇文章,引起的社会反响非常强烈,因此大家都戏称胡乔木和乔冠华两人为“南北乔木”。而这“南北乔木”之间,还有一段让人忍俊不禁的“官司”。这话,还要从举世闻名的“重庆谈判”说起。毛泽东与“大秘书”胡乔木1945年,眼看着日本侵略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大势已去,苦战争久已的中国百姓们距离一个崭新的中国,仿佛只剩下了一步之遥,而这一步,就和共产党、国民党两个政党相互关联。自日本投降前夕,蒋介石就不断发电报邀请毛泽东前往重庆进行谈判。也是在这一次的谈判当中,南北两个“乔木”见面了。1945年的8月28日上午,毛泽东一行人乘飞机抵达重庆。乔冠华作为《新华日报》的编委,自然是要到机场迎接毛泽东的。眼看着毛泽东从飞机上走下来,乔冠华正想要开口,没想到毛泽东先人一步,开口道:“‘乔老爷’好呀!”不仅仅是乔冠华,就连旁边的所有人听到这句话都是一愣,随机哈哈大笑,从此,“乔老爷”就成了毛泽东对乔冠华的称呼,而这个称呼很快就在重庆传开了。彼时的胡乔木正是毛泽东的秘书,而乔冠华在1939年就已经入了党。所以这一次的重庆谈判,二人是势必要见面了的。一个是《解放日报》的主笔,一个是《新华日报》的编委,为了接下来工作更好地展开,乔冠华和胡乔木就必须有一个人放弃“乔木”这个称号。可乔冠华和胡乔木都对这个“笔名”十分喜爱,怎么都不愿意放弃,这样一来,这门官司竟然还没办法破解了。最终,这场“争夺笔名”的官司只能打到了毛主席那里,请他来给这两个人断断官司,看看“乔木”这个笔名到底应该归谁。乔冠华直言自己身高一米八三,长得就像是乔木一样,自然是要叫做“乔木”的。而胡乔木也丝毫不让,表示明明自己的名字里就有“乔木”两个字,这就是自己的名字,那么自己为什么要让出去呢?一时之间,就连毛主席也给不出一个决断,不知道应该让谁来叫这个名字了。再加上重庆谈判的事物繁多,所以直到毛主席一行人离开了重庆,这件事情都没有一个论断。乔冠华在外交部陪同周总理接待外宾新中国成立之后,“南北二乔”再一次相遇。彼时的乔冠华,不仅在外交部的外交政策委员会担任副主任委员,还是新闻总署下属的国际新闻局局长,而新闻总署的署长正是胡乔木。因为工作的缘故,这场曾经“休战”的姓名战争,只得再次拉开序幕。这一次,乔冠华和胡乔木两人还是十分默契地到毛主席来决断这件事。毛主席再一次听了两人的理由之后,认真沉思了良久,选择开口问乔冠华:“原来的名字是什么呢?”乔冠华认真回答道:“冠华。”一听这个名字,毛主席的当即给出了决断:“乔冠华这个名字非常好,以后乔冠华仍然是乔冠华。而胡乔木呢,就恢复自己的原姓,就叫做胡乔木吧。”尽管胡乔木是毛主席的大秘书,可是毛主席却没有偏袒任何一个人,一个保留了名字,一个保留了姓氏,两人各保留一半,打了个平手,自然满心满意地结束了这场“官司”。乔冠华说来,“南北二乔”也是有一些渊源的。乔冠华和胡乔木虽然相识得比较晚,但是两人都出生于江苏盐城,也算是老乡了。60年代的中期,毛主席曾在一次宴会上,特地询问来自江苏盐城的全国人大代表董加耕:“你们盐城可是有‘二乔’哩,小董同志你可知道啊?”董加耕不明就里,只能懵懵懂懂地回答道:“主席问的可是西门的登瀛桥和东门的朝阳桥?”语毕,在座的几个人都笑了起来,这让董加耕更加迷惑了。毛主席笑完才说到:‘我说的可不是桥,是人哟!你们盐城的‘二乔’就是胡乔木和乔冠华呀!”原来,当年的“人名官司”之后,毛主席曾做了一首打油诗:“古有大小二乔,今有南北二乔......”乔冠华朝鲜谈判桌上的中流砥柱进入了外交部的乔冠华,不仅不像之前的新闻工作那样得心应手,甚至更是处处有挑战。1951年,美国和中国针对朝鲜问题要进行停战谈判。此次谈判关系重大,能够派谁去,一时之间成为了周恩来总理心头的一个大问题。整个谈判小组,要有外交、秘书、机要、通讯和警卫各方人员,每一个人员的选举都代表着新中国的形象。为了能够选好这些人,周恩来只得带着这次谈判的主要负责人李克农,前去中南海寻找毛泽东。彼时的毛泽东也在中南海思考着这个重大问题,看到李克农的身影,立马站了起来:“我刚刚通知警卫给你打电话,要你过来一趟。”李克农看着毛主席气定神闲的样子,心里稍稍松了一口气,他明白主席的心里已经有个大概的人选名单了:“主席已经确定好了名单了?”毛主席大笑:“具体的名单还是要由你这个外交部副部长决定的嘛。你是主要负责人,工作班子还是你来组织比较好。外交部、军队这些部门都要派出人的!乔冠华也要跟着你去,关键时刻,他说不定能帮你大忙!”毛主席的这个想法和李克农不谋而合,他正想着如何跟主席张这个口,没想到主席就把乔冠华指派给他了。就这样,1951年的7月2日深夜,乔冠华作为主要助手,跟随着李克农奔赴朝鲜战场,参加停战协议。乔冠华、李克农一行人在朝鲜临行前,毛主席还和周恩来一起亲自同这支工作小组见了面。乔冠华自然是在这一行人当中的,他看见主席之后连忙走上前去:“主席,您觉得我们需要去多久?”毛泽东和周恩来对视了一眼,沉思了片刻说到:“大约三五个星期就够了。”毛主席的这句话,就像是一颗定心丸给到了乔冠华的嘴里。当时这支工作小组里好多人都没有什么外交工作的经验,前路对于他们而言就是一片未知,有了毛主席这句话,他们就好像是有了一个奔头,也有了一丝心安。然而,谁都没有想到的是这次谈判的过程及其艰难。不仅几乎每天都要开会,朝鲜战场前线的战况更是时刻影响到后方,甚至好不容易有了转机的事情,也会随着前线的变化而变化。朝鲜谈判很快,毛主席和周总理预料的“三五个星期”过去了,朝鲜半岛的夏天和秋天,也是短的好似不给人留下一点反应的时间,就悄然退去了。转眼而来的,就是朝鲜又冷又难熬的寒冬。虽然代表团一早就听说了志愿军在朝鲜半岛遇到的险境,可他们谁也没有预料到自己也会在这里待了那么久。彼时,大家不要说棉袄,就连厚一点的秋衣都没有捎过来,甚至有很多年轻的同志只带了几件夏装。看着这样的场景,乔冠华有些哭笑不得,没想到工作人员们没一个被美国人吓得皱一下眉头,最后却被朝鲜的寒风“打得”瑟瑟发抖。他当即给外交部的办公室主任王炳南写信,索要过冬的物资。而王炳南收到信时,也是被乔冠华逗得哭笑不得:“日日李奇微,夜夜乔埃事,虽然无结果,抗议复抗议。苦哉新闻组,鸡鸣听消息,嗟我秘书处,一夜三坐起。还有联络官,奔波板门店,直升飞机至,趋前握手见。又有新闻记,日日复放屁,放屁如不臭,大家不满意。记录虽闲了,抄写亦不易,如果错一字,误了国家事。警卫更辛苦,跟来又跟去,万一有差错,脑壳就落地。”看完这封信,王炳南深知这些工作人员的不易,当即安排人手筹备物资,并用最快的速度将这些东西送到了朝鲜战场,解决了乔冠华等人的燃眉之急。王炳南朝鲜战场的谈判一下子就持续了好长时间。直到1952年的10月8日,因为美方的一手策划,持续了一年多的谈判不得不终止。因为国内其他事务的安排,李克农和另外几个主要助手也相继被调回了国内。而乔冠华就成为了主要负责人,一直在朝鲜负责代表团的工作,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和能力,保证代表团的正常运行。甚至长津湖战役之后,乔冠华还十分清楚地认清了当时的局势,拒绝了国内想要主动给美方一个台阶下,主动邀请他们回到谈判桌的想法,始终坚持静观其变,最后拖得美国不得不自己先低头,向中国发出求和信号。联合国讲话语惊四座1971年,经过中国和各个友好国家的不懈努力,中国终于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个消息传回国内的时候,所有人都显得十分兴奋。而谁能够担任中国出席联合国大会的第一位代表团团长,就成为了一个莫大的荣耀。消息传回国内的当天晚上,周恩来就组织了所有负责人立即前往人民大会堂的福建厅开会。会议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毛主席的电话就打过来了:“请各位负责人立刻到中南海去。”周恩来、叶剑英和乔冠华等人,立即赶往中南海毛主席的住处。还没有进门,就听到了毛主席爽朗的笑声。这样的大事,哪一个人的脸上不是挂着笑容呢?进门之后,周总理立刻汇报了刚刚开会商讨的内容:“此次重新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关系重大,我临时想了一个注意,要不就让熊向晖带几个人先去联合国,作为先遣人员,就地了解了解情况,做下准备工作。”毛主席脸上的笑意一点都藏不住,连声音里都带着一丝丝愉悦:“我看没有那个必要啦!那么多国家的代表团等着我们,再不派个代表团,就没有道理了!联合国秘书长不是来了电报了吗?我们就让乔老爷当团长,熊向晖做代表,哪怕是开完会再回来准备接待尼克松,派谁参加安理会的事情再放放也可以,但是现在是一定要派出代表团啦!”毛主席对于中国进入联合国之后的前景十分有信心,中国这些年来的进步和发展展现在了世界人民的眼前,能够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更是必然的。毛主席指了指乔冠华,幽默地说到:“1950年,你跟伍修权去了趟联合国。那个时候的我们还是‘花果山’时代,伍修权在安理会的讲话内容就是《控诉美国武装侵略中国领土台湾》,这个控诉就是告状,告谁的状?告‘玉皇大帝’的状。那个时候的‘玉皇大帝’神气的狠,不把我们放在眼里。现在时代变了,‘玉皇大帝’也要来‘花果山’了!所以这次你们去,不是为了告状,是要伸张正义!长世界人民的志气!灭超级大国的威风!给反对外来干涉、侵略、控制的国家摇旗呐喊。第一篇讲话,就要讲出这个气概来!”听了毛主席的话,乔冠华心里对前往联合国的道路有了更深层次的规划。但是谁都不知道,等真正到了联合国之后会有什么样的情况,因此,这趟联合国之行,仍然有着非常多不确定的因素。这一年已经58岁的乔冠华,没有任何怯懦,他坚定地带着中国的使命飞往联合国的大厅。伍修权、乔冠华一行人1950年在联合国大会1971年11月15日,美国时间上午10时30分,这一个对于中国来说无比重要的时刻,乔冠华、黄华、符浩和熊向晖等人,浩浩荡荡地走进了联合国的大厅,走向了中国代表团的席位。这是中国代表团第一次出席联合国大会,乔冠华的脸上,始终洋溢着自信的笑容。最后登台讲话的,正是新中国的代表乔冠华。当要走上台前的时候,乔冠华深深吸了一口气,又整了整自己的衣服,而后坚定从容地走向了那个中国走了22年的讲坛。当乔冠华在讲坛站定之后,他朝着不远处的大会主席轻轻点头示意,也几乎就是在那一瞬间,全场爆发出来了雷鸣般的掌声。那样的掌声持续了半分钟之久。那是给予新中国这样一个坚韧不拔的国家的掌声,同样是给予从中国走到了联合国大会的中国代表团的掌声。掌声响起来时,乔冠华的内心波涛汹涌,可他始终保持着最有风度的笑容,因为他始终记得,自己代表的,是中国——这个无法让世界忽视的大国形象。乔冠华两次举起自己的右手,轻轻的微笑着,向在场的每一个国家和联合国表示谢意。掌声结束后,乔冠华开始了自己的发言,他始终保持着自己当年写国际时评时的毒辣、诙谐和幽默,每一个字都准确无误地直击痛点。乔冠华在联合国大会发言他猛烈地抨击了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更强烈谴责了美国和日本想要制造两个中国的图谋,同时在裁军等问题上,也强势维护了第三世界人民的利益。可以说乔冠华的这一场发言荡气回肠,让更热烈的掌声,更加持久地回荡在联合国大厅当中。而在联合国大会的另一个议题当中,乔冠华深刻驳斥了苏联代表的裁军提案,当苏联代表团马立克再一次站在讲台为自己辩解时,乔冠华从一开始的淡定,到后面实在忍不住的放声大笑,而这一幕,也让马立克目瞪口呆。在场的所有媒体,几乎是第一时间就捕获到了乔冠华的大笑,纷纷举起相机将这一场景拍下,将这副照片印在了报纸的醒目位置。而这幅照片就是有名的《乔的笑》。这一场讲话结束后,乔冠华成为了西方主流媒体的重点报道人物。无论是路透社还是法新社,亦或者是德新社、共同社,都在文章当中写下了中国人民对于世界的态度。日本的共同社更是称赞这一演说,是联合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演说之一,将以毛泽东思想为基础的中国国际政策和中国的原则性立场,明确地展现了出来,更表现了中国作为中小国家的代表,对超级大国垄断联合国的局面进行挑战的姿态。《乔的笑》在完成了此次联合国大会的使命之后,乔冠华用最快的速度,带领着中国代表团的一部分成员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当天晚上,毛泽东就在中南海约见了乔冠华一行人。对此行十分满意的毛泽东,更是引用了孙中山先生的话对乔冠华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也正是因为乔冠华在联合国大会上的优异表现,从1971年到1976年的历届联合国大会,乔冠华都是中国代表团的核心人物。那些年来的鲜花、掌声和喝彩铺天盖地地向着乔冠华涌来,可是他始终在联合国大会上主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有时听到德语时,乔冠华也会想起自己曾在德国艰难求学的岁月。虽然岁月流逝,自己早就不是年轻时的模样,但他仍然庆幸他和新中国一样,容光焕发,斗志昂扬。
高。黄璐琦主要从事中药资源学和分子生药学研究,他在栝楼属方面的研究领先于国际水平,解决了被国外专家称之为“东亚地区葫芦科中最难处理的分类学难题”,水平高。黄璐琦生于1968年3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此前担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常务副院长,中药资源中心主任,是最年轻的工程院院士。
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名单如下:
黄璐琦1992年报考了北京医科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师从楼之岑院士、诚静容先生和乐崇熙研究员。现在为北京师范大学的聘请教授。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激励着他把栝楼属的研究扩大到世界范围。众所周知,栝楼属是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都很高的植物,如天花粉(有抗癌、抗艾滋病作用)即来源于此属。为了调查国内栝楼属的药用植物,他单身一人到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地的深山老林。还查阅了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泰国、马来西亚、日本等标本室借来的标本,整理出世界范围的栝楼属植物名录,并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了新种植物,使这一领域的研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毕业论文被专家评价为“目前对世界性栝楼属最全面系统的研究,取得了创造性成果”,并因此获得北京医科大学特等奖学金。之后,他回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经过十几年的苦心钻研,他终于继承和发扬了老师们的学术思想和学术成就,使得中国人在栝楼属方面的研究领先于国际水平,解决了被世界葫芦科专家C. Jeffrey称之为“东亚地区葫芦科中最难处理的分类学难题”。在进行栝楼属方面的研究时,黄璐琦发现有很多问题用传统技术和方法已经无法很好地解决,而分子水平的研究则很可能为这门古老学科带来新的生机。1996年,他以《展望分子生物技术在生药学中的应用》为题将自己长期以来的思考发表在《中国中药杂志》上,文中首次提出了“分子生药学”的概念。这篇文章在生药学行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他创建了国内第一个分子生药学实验室并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验收。目前,他在分子生药学这个领域共培养硕士、博士50多名,营造出团结进取的气氛;在倡导和推动分子生药学建设的同时,他谨记“继承与发展”这一中药事业的永恒主题,在坚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前提下,把各个领域的知识引入到中医中药。2002年,黄璐琦师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戴汝为院士,把复杂性科学的思维和理论引入到中医药的研究中。首次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复杂性研究中,立上中医药的课题,从新的角度探讨了脏腑关系、方证相关等中医药领域的重大问题。尤其,在应用复杂系统的“熵”理论研究“方证相关”,对推动复杂性科学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