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阅读方式有哪些

毕业论文阅读方式有哪些

发布时间:

毕业论文阅读方式有哪些

首先论文会有一个题目,根据题目列出一个简单的大纲!这个大纲很重要,它是整个论文的主要的框架!其次就是在大纲的下面做内容的填充,可能这期间需要一些数据的支撑,所以这段的内容和数据都需要自己去一点点收集!最后就是初稿出炉,可以先发给指导老师看看,有没有需要修改和调整的地方!

毕业论文的研究方法:

1、文献综述法

2、数据归纳法

3、逻辑推理法

4、问卷调查法

5、访谈法

6、实证分析法

首先就是多调查实践出真知,有很多东西单纯想象是想象不出来的,只有多去调查才能够写出让容易通过的论文。 当然也可以和别人学习一下,请教一下别人也是可以的。

为了我的毕业论文我当初做了很多的实验。这是最重要的一点,以后因为要答辩所以还要准备跟论文主题相关问题。这个过程会花掉几个月的时间,而且很辛苦,都是通过夜夜通宵得出来的数据。

毕业论文阅读方式有哪几种

首先论文会有一个题目,根据题目列出一个简单的大纲!这个大纲很重要,它是整个论文的主要的框架!其次就是在大纲的下面做内容的填充,可能这期间需要一些数据的支撑,所以这段的内容和数据都需要自己去一点点收集!最后就是初稿出炉,可以先发给指导老师看看,有没有需要修改和调整的地方!

论文的形式分为专题型、论辩型、综述型和综合型四大类。

毕业论文是学术论文的一种形式,为了进一步探讨和掌握毕业论文的写作规律和特点,需要对毕业论文进行分类。由于毕业论文本身的内容和性质不同,研究领域、对象、方法、表现方式不同,因此,毕业论文就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1.专题型论文。

这是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直接论述的形式发表见解,从正面提出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一种论文。

如本书第十二章例文中的《浅析领导者突出工作重点的方法与艺术》一文,从正面论述了突出重点的工作方法的意义、方法和原则,它表明了作者对突出工作重点方法的肯定和理解。

2.论辩型论文。

这是针对他人在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见解,凭借充分的论据,着重揭露其不足或错误之处,通过论辩形式来发表见解的一种论文。

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农村集体所有制性质吗?》一文,是针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农村集体所有制性质”的观点,进行了有理有据的驳斥和分析,以论辩的形式阐发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农村集体所有制”的观点。

另外,针对几种不同意见或社会普遍流行的错误看法,以正面理由加以辩驳的论文,也属于论辩型论文。

3.综述型论文。

这是在归纳、总结前人或今人对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以介绍或评论,从而发表自己见解的一种论文。

4.综合型论文。

这是一种将综述型和论辩型两种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写成的一种论文。如《关于中国民族关系史上的几个问题》一文既介绍了研究民族关系史的现状,又提出了几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因此,它是一篇综合型的论文。

毕业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毕业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在写论文的时候需要用到研究方法,研究的方法有很多种,不同的研究方法使用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以下就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关于毕业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的资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调查法

调查法是现在用户在撰写论文过程中使用最多的研究方法,调查法主要是通过用户系统化的搜集有关研究课题的现在状况或者历史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得到研究成果的方式。

2、观察法

观察法,顾名思义就是用户借助自己的感官和一些其它的辅助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直接的观察,记录数据内容,以此来获得研究论文课题的方式,很多大型的科研机构等都是采用这种方法进行课题研究。

3、实验法

实验法相信只有接触过化学课程的用户都是可以理解的,实验法主要是通过控制实验对象的各方面要素来明确研究对象间的关系,这是现在很多用来发现研究对象间关系的方法之一。

4、文献法

文献法主要是通过不断的搜集该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以此来得到研究数据的方法,但是用户一定要知道挑选的论文文献资料一定要全面,这样才能全面的分析研究成果。

1、归纳方法与演绎方法 :归纳就是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性的结论原理;演绎则是从一般性原理、概念引出个别结论。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方法;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方法。

门捷列夫使用归纳法,在人们认识大量个别元素的基础上,概括出了化学元素周期律。后来他又从元素周期律预言当时尚未发现的若干个元素的化学性质,使用的就是演绎法。

2、分析方法与综合方法 :分析就是把客观对象的整体分为各个部分、方面、特征和因素而加以认识。它是把整体分为部分,把复杂的事物分解为简单的要素分别加以研究的一种思维方法。

分析是达到对事物本质认识的一个必经步骤和必要手段。分析的任务不仅仅是把整体分解为它的组成部分,而且更重要的是透过现象,抓住本质,通过偶然性把握必然性。

3、因果分析法 :就是分析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认识问题的产生原因和引起结果的辩证思维方法。使用这种方法一定要注意到真正的内因与结果,而不是似是而非的因果关系。

要注意结果与原因的逆关系,一方面包括“用原因来证明结果”,同时也包括“用结果来推论原因”。不同的事物,一般都一身二任,既是原因,又是结果,而且一个结果往往有不同层次的几个原因。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对所分析的问题必须寻根究底。

阅读的表达方式分别有哪几种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与知识的活动。我整理了阅读的表达方式分别有几种的相关信息如下,希望对各位网友有所帮助。

(1)叙述。

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2)描写。

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3)抒情。

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4)议论。

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

(5)说明。

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方法。

毕业论文阅读书目有哪些

找你们导师要

我们写论文中的“参考文献”又叫参考书目,根据我自己写论文的经历来看它的意思是指我们在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所查阅参考借鉴过的著作和报刊杂志等等一些资料,然后把它标注在在毕业论文的末尾。

一、那论文的参考文献具体是指什么呢?

二、我们在引用参考文献时需要注意什么呢?

三、我给大家讲一下参考文献格式:

1、参考文献和注释。按论文中所引用文献或注释编号的顺序列在论文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图表或数据必须注明来源和出处。

[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数、页码。

[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版次、页码。

2、附录。包括放在正文内过分冗长的公式推导,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重复性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

[M]——专著,著作

[C]——论文集(一般指会议发表的论文续集,及一些专题论文集,如《xxx大学研究生学术论文集》

[N]—— 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发表在期刊上的论文,尽管有时我们看到的是从网上下载的(如知网),但它也是发表在期刊上的,你看到的电子期刊仅是其电子版

[D]——学位论文 :不区分硕士还是博士论文

[R]——报告:一般在标题中会有"关于xxxx的报告"字样

[S]—— 标准

[P]——专利

[A]——文章:很少用,主要是不属于以上类型的文章

[Z]——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可用字 母"Z"标识,但这种情况非常少见

[DB/OL] ——联机网上数据(database online)

[DB/MT] ——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

[M/CD] ——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

[CP/DK] ——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

[J/OL] ——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

[EB/OL] ——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很显然,标识的就是该资源的英文缩写,/前面表示类型,/后面表示资源的载体,如OL表示在线资源。

四、经验总结

我们在写论文的时候,尤其是我们的毕业论文,说多了都是泪呀,这都是根据我自己当年写毕业论文的血泪史,总结出来的结论参考文献有三个好处:

博硕士没有要求说要读多少书这一硬性要求,你说的应该是后边的参考文献吧。 博士参考文献至少100+,但是如果你很牛,大多数是自己的成果,引用很少也是可以的。在贴吧看到有个加州伯克利的博士,其论文引用27篇,在国内几乎很少见。 引用论文只是一方面,平时还是要多读文献,尤其是你所研究领域和方向,而这些文献也有自己的参考文献,如果想深入的研究,可以自己去查阅他的参考资料。这样算起来,一个博士如果认真在做科研的话,读200本书算是少的了。因为你读一本书也是重点关注和你研究相关的某一部分,不可能像中学一样整本通读吃透。 硕士论文相对来说参考文献要少,而且平时阅读量肯定相较博士要少,但是如果你对科研很感兴趣,你会自己去发掘很多东西,参考很多文献。凡是水到渠成,你自己如果想做,肯定超过200本书。 法律是给违法的人制定的,规定是给违规的人制定的,要求是给不达标的人制定的,所以200本书你该知道为什么这么要求了吧。祝你顺利毕业,在科研的路上找到自己的乐趣。

1、期刊[序号]作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1]王英杰,高益民.高等教育的国际化[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2):13-16[2]Hoy K of Reaction Pathway on Emulsion Polymer Structure[J].J Coat Technol,1979,51(651):27-41 2、论著[序号]作者.文献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1]毛利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Borko H,Bernier C concepts and York:Academic Pr,、专利[序号]申请者.题目[P].专利国别:代号,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1]西田博信,小崎胜生,林孝司.Low-temperature-curable Water-thinned Coating Compositious[P].JP:04325583,1992-11-134、学位论文[序号]作者.题名[博士(硕士)学位论文].保存地:保存单位,授予年[1]金琼.欠秩回路及欠秩机器人机构的分析[D].南京:东南大学,20005、技术标准[序号]标准代号 分类号 顺序号-发布年,标准名称[S][1]GB 10830-1998.机动车制动液使用技术条件[S]

毕业论文题目阅读技巧有哪些

论文选择的题目最好是通俗易懂的。找资料也比较好找。或者是话题,大家都能够明白。不要选一些特别枯燥深奥的。连自己都没有搞懂的。因为论文要进行论证。那就必须有独到鲜明的观点。

1、浏览各有关协会的网站,看看最近召开的学术会议的议题2、翻翻国内有关的期刊,看看最近这些年大家都在忙什么根据你自己的知识结构,你会很自然地有所倾向,再多看看你感兴趣的话题,比较之后,也许就形成了你的论文选题了。工作之后,也是这样,你做了很多事情,但是从什么角度来阐述,也可以通过这些热点话题,找到阐述你的认识和实践的新鲜角度。这并不是附庸风雅,而是要求你换个角度重新认识你的工作的价值,训练自己具备从平淡中看出不平凡的眼力,这样你才会不断有兴趣激励自己做些事情。

1、导师的研究方向与课题导师一般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方向,并且在该方向已经有一定的研究积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论文的选题尽可能与导师的研究方向取得一致,以便获得导师在学术和经费上的支持,有助于按期完成学位论文。2、参加专业研讨会参加国际、国内或地区的专业研讨会是选题的另一个来源。实际上,许多研究人员都是通过这些研讨会成功地找到了自己的研究课题。学术研讨会上的信息往往是最新的,从中能理解其他学者最近在从事什么研究,有什么新的观点和新的发现,通过了解会议主题和参加专题讨论,可以把握同一领域内的其他学者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和前沿问题。另一方面,参加研讨会可以接触资深专家,与一些著名专家近距离地交流,向他们请教并建立学术联系。

首先呢,我们再去选题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不要去选那些范围过大或是过难的题目,以免导致后期写作时需要花费过多的精力,如果查重后又还不合格的话,那么在返修的时候就会更加的头大了。也不要去选择那些过于老套,缺乏新意的题目,我们在选择时最好是在之前别人有过的观点上,去提出一些从未涉及到或者是未能完全解决的问题。所选的题目最好是能与现实生活、当代科技想贴切的话题,但要注意选择的题目与观点不能相矛盾。因为我们的论文也还是要通过指导老师检查的,通常老师首先就会先看你论文中的观点是否准确,观点与选题内容是否相吻合,所以确立一个明确的论文观点,就是我们写毕业论文的关键所在。论文的基本观点通常是指我们对整篇论文的一些总结以及心得,如果连论文的基本观点都是错的,那么其他的一切论点、论据都是不能成立的,整篇论文也就会站不住脚。论文的论点也必须要十分的准确才行,如果有缺乏论证资料的那么就要去选择一些比较典型的进行补充说明,不然就会导致论点不突出没有重点。论文的主体观点明确之后,就需要我们去搜集相关方面的论证资料了。收集到的资料也要注意进行梳选,然后将比较贴合论文主体而且相对比较突出具有代表的用来给所写的论文提供证明。

毕业论文的阅读方式

写给研究初学者的论文阅读简明教程。

痛苦

做研究,少不得要读论文。

如果你不了解一个领域已经被研究成了什么样子,又如何找到自己研究的切入点呢?

可是,对许多初学者来说,读论文是件痛苦的事儿。

他们匆匆忙忙开始,在CNKI用关键词搜索出来一堆论文,一通下载之后,就打开第一篇,从头到尾一字一句地读起来。

读完一篇,放到一边;再读另外一篇。

读到后面,发现前面的论文已经遗忘了。于是翻回头去再读一遍。

这还只是中文论文,那英文的??

如果你有无限的时间和注意力,这样做也没有什么大问题。大不了就是读的时间比较长,效率比较低而已。

然而,你的时间是稀缺资源。

你的注意力是更为稀缺的资源。

处置稀缺资源,不可如此草率。

读论文的时候,要提升效率,你需要做以下几件工作:

选择合适的文献,确定阅读的优先次序;

即便对筛选过的文献,也要以正确的顺序来阅读内容;

用恰当的方式做笔记。

本文就以上三点,分别给你介绍一些方法、技巧与工具。希望对你(研究的初学者)能有些帮助。

什么?你不是初学者?

那就不必往下读了。赶紧抓紧时间读论文去吧。

选择

从许多相关论文里,选择哪些值得读,甚至是该优先阅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你要了解如何找到相关的论文。

你还应该纵览领域的全景,看哪些论文更受同行青睐。

对筛选后的结果(可能数量)依然很多,你也需要区分论文的价值(靠谱程度)。

在之前的文章里,我为你介绍过前两个问题的一些处理方法。包括:

如何用人工智能帮你找论文?

如何快速梳理领域文献?

读过本文后,欢迎你点击链接,阅读或者复习相关内容。

大多数情况下,前两轮筛选后的论文,你依然不应该全都读。

千万不要误以为印成铅字的,都是宝贵的知识。

我给学生的建议,是依据论文载体的“靠谱”程度,区分优先级。

不同论文载体,在“靠谱”与“不靠谱”的两极之间,形成了一个光谱。

排在最高优先级的,是顶级期刊。

除了这几本“神仙妖怪”级别的期刊,各领域也都有公认的顶级期刊列表。

你可以自己在搜索引擎查找,或者向同行专家请教。

排在靠谱程度最后一位的??是本科毕业论文。

本科毕业论文中,当然也有非常优秀的作品。

但是,其中不靠谱论文所占比例,真的是高到难以想象。

这不只是因为本科生缺乏研究经验,知识储备不足??主要是个态度问题。

大部分本科生,没有激励去认真完成毕业论文。

许多论文是截止日期前最后几天(甚至几小时),突击而成的结果。

这样的论文质量怎么样?

你说呢?

我所说的本科毕业论文,可不只是说国内情形。

TED视频里,Tim Urben 讲述了自己毕业论文写作过程。有中文字幕,风趣幽默,建议你看看。

古人说:

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

想想看,一个本科生,做论文的参考资料都是上几届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其论文的水平大概会如何?

每当我看到学生放着优秀期刊的论文不去阅读、分析和引用,反要在参考文献列表中掺杂大量的学位论文,都会要求重做文献回顾环节。

顺序

至少在目前,机器还无法替你阅读论文。

你得自己来。

我给你推荐一个讲解如何读论文的视频教程,只有7分多钟。但是看过后,会让你非常有收获。

教程讲者 Peter W. Carr 教授执教于明尼苏达大学。他多年来和学生合作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论文阅读和写作指导经验。

发布这个视频时,他和团队已发表论文300余篇。

下图是明尼苏达大学网站上列出他获得的(部分)荣誉和奖项。

考虑到你可能不是很习惯观看全英文无字幕视频,我给你转述一下教程的主要内容,并且在叙述中加入我的一些思考。

Carr 教授首先强调:

不要一字一句,从头到尾线性阅读。

千万不要。

史蒂芬平克在《风格的感觉》一书中指出:

写作是个把网状的思考,用树状的语法结构,转换成线性字符串的过程(参见“The Web, the Tree, and the String”一章)。

阅读的目的,定然不是重复记忆那些线性的字符串,而是还原作者的网状思考,并且进行加工。

你可以放心大胆地调整阅读顺序。

不要担心剧透,论文又不是侦探小说。

Carr 教授给出了下面这样的论文阅读顺序:

首先是题目、关键词和摘要。

浏览后决定要不要继续看。

然后读结论。通过结论看这篇文章是否为自己感兴趣的研究。

到这里,似乎平淡无奇。许多文章、书籍也会告诉你上述知识。

但是Carr 教授强调了一句:你可以随时停止阅读一篇文章,甚至丢弃掉。

我的解读是,读论文一样要遵守经济规律,不要试图去打捞沉没成本,在已经不看好、或者不感兴趣的论文上投入更多时间。

许多文章都会告诉你,读过上述内容后,应该去看引言。

但是 Carr 教授说:不要这样做。

你应该先看图表(如果有)。

这阶段,你应该只看图表,不要逐字阅读图表上下文的语句。

图表是否吸引你的注意力,直接决定你要不要做下一步——读引言。

我很赞同这种顺序。

因为引言的主要作用是强调论文研究主题的价值和必要性,会尝试与更为宏大的图景、更重要的问题相联系。有的甚至会有“吹嘘”的成分。

但是研究主体部分出现的图表结果,却实实在在可以看出一篇论文在某个问题的研究上,实际偏向哪个方向,以及前进了多远。

读过图表和引言后,你才需要读论文的核心部分。

核心部分是哪里?

不,不是实验,而是研究结果和讨论。

论文写作初学者往往在做出图表后欣喜异常。图表展示后,居然没有任何分析文字,就高高兴兴直接跑去写结论。

虽然“一幅图抵得上千言万语”,但是你的图表结果真的是这么不言自明吗?

对研究结果的探讨,要解答读者可能存在的疑问,并且从实验结果中挖掘出全部的蛛丝马迹。

这才是见真功夫的地方。

即便是面对同样的资料,有的人能挖掘与分析出来的内容,比别人丰富许多。

你如果有闲暇时间,可以读读马伯庸《显微镜下的大明》。看看简单的史料,可以被剖析到怎样的深度。

只有你认为作者的讨论部分有价值的时候,才真正需要去阅读论文里面最为困难的部分——实验。

这一部分,你要从头到尾仔细读,速度肯定要慢下来,花更多时间。而且对有的实验过程,你甚至需要花时间去尝试重复它。

从追求效率的角度看,只有真正有价值的事情,才值得你这样耗用自己宝贵的时间。

笔记

许多人读完论文,就认为完事大吉了。

不对!

你已经用了这么长的时间来阅读论文,那就要把花费时间的价值保留住。

有的人说,我脑子好,过目成诵,都记住了啊!

科学实验研究证明,人脑的记忆能力,其实远没有你想象得靠谱。

Peter W. Carr 教授强调,你需要及时记下笔记。他甚至特意引用了中文谚语“好脑子赛不过烂笔头”。

你可能认为,记笔记很容易啊。

但注意 Carr 教授提出的笔记标准:

以后你只要看笔记就可以了,论文就不用再看第二遍了。

承担着这么重要的使命,可就不是一般的笔记了。

这种记笔记的方式,万维钢先生是这样描述的:

我曾经听人讲一个笑话,说我们是怎么向别人学习的呢?我们就如同小偷一样到人家里把除了厨房水槽之外的所有东西都搬走了——然后我们回过头去把厨房水槽也搬走了。

你可以点击链接查看万维钢先生的经典博文《用强力研读书》,其中的笔记方法不仅可以用于记录读书笔记,对论文也同样适用。

记笔记,方法固然重要,但工具也很关键。

很多人喜欢记在纸片上,记完就丢弃了。

有的人虽然用了本子记录,但是记满几本笔记后,想找到某个内容也很困难。

移动互联网时代,不要使用这种过时的方法。

论文的笔记,你可以直接用数字化方式记录。

例如我喜欢使用 MarginNote Pro 这款论文阅读与笔记工具。配合Apple Pencil,你在做笔记时可以找到纸笔写画的感觉。

可是,与纸笔记录相比,数字化论文阅读笔记的存储和检索效果,要高出许多。

你可以方便地将笔记导出到印象笔记里面,这样即便是手写的中文文字记录,都可以很容易检索到。

下图是我查询“牙”这个字获得的结果。

如果论文中有一些新概念,你不理解。没关系,也记下来。

不要尝试当时解决,因为那样会破坏你阅读的整体感和记笔记的流畅程度。

搞定一篇论文的笔记初稿后,再根据记下的这些疑问要点,按图索骥去查找相关的信息。

这些信息,应有助于你消化理解新知。

我推荐你先到 wikipedia 和 youtube 这样的网站上看看,是否有对应知识点合适的教程。

有的论文,由于最初写作者文笔过于晦涩,你可以找到许多后来者尝试以更清楚的方式来转述的论文或者博客文章。

这些内容,你可以直接补充进你的笔记,也可以记录新的笔记条目,将其和原先的笔记条目建立链接。

印象笔记可以自动帮助你分析该条笔记和其他笔记间的关联。

这些笔记,记录于不同时间,放置在不同目录,打的标签各异。

但是,人工智能却将它们依据内容的关联度联系在了一起。

这种跨越时空的关联能力被称为“远程联想”。许多写作大家靠着这种方式,写出价值密度颇高,又极有创意的文字。

他们当初为了达成这一目标,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整理索引卡片。

而对于你,完成同样的目的,却只需要点击几下鼠标而已。

小结

总结一下,本文为你讲述了高效读论文的几个关键点: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文献,确定阅读的优先次序。你需要分清不同的论文类型和价值,在有限的时间约束内,优先选择最有可能富含价值的论文。

其次对筛选过的文献,应以正确的顺序来阅读其内容。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从最感兴趣的地方开始,把最困难、最耗费时间的章节放在最后。阅读中随时准备退出,以避免踩坑。

用恰当的方式做笔记。强力研读的笔记,可以帮你把一篇文章的重要内容全部“偷走”。用合适的笔记工具来记录和整理笔记,不仅会让你的记录事半功倍,而且写论文的时候文思泉涌。

讨论

你平时是如何读论文的?你在论文阅读中,遇到过什么困难吗?你是如何解决的?你有更好的论文阅读方法与技巧吗?欢迎留言,把你的经验和思考分享给大家,我们一起交流讨论。

如果你对我的文章感兴趣,欢迎点赞,并且关注我的专栏,以便收到后续作品更新通知。

如果本文可能对你身边的亲友有帮助,也欢迎你把本文通过微博或朋友圈分享给他们。让他们一起参与到我们的讨论中来。

学术堂邀请了一位学术大佬分享自己读论文的方法:我首先阅读摘要和结论。这能让我了解内容是否和我的专业相关,以及最后是否达成了摘要所提到的预期目标。我对文章的第一印象来自图表,但我通常还是会从头到尾把论文看完,以便真正理解作者想要展示的思路。清楚你最想从这篇文章里得到的信息是什么,并把注意力集中在这里,你才能获得最高效的阅读。你还可以拿自己的结果和作者的比较,或者带入自己的想法,或者尝试把作者的思路和方法等扩展到新发表的数据。了解这篇文章的被引用情况,可以让你看到和你从事类似研究的科学家怎样使用这篇文章,会帮助你明白其中哪里部分和你的研究相关,为什么相关。

为了我的毕业论文我当初做了很多的实验。这是最重要的一点,以后因为要答辩所以还要准备跟论文主题相关问题。这个过程会花掉几个月的时间,而且很辛苦,都是通过夜夜通宵得出来的数据。

毕业论文的几种形式

大学生活又即将即将结束,毕业论文是大学生都必须通过的,毕业论文是一种比较正规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那么应当如何写毕业论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毕业论文的几种形式,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毕业论文的几种形式

毕业论文是学术论文的一种形式,为了进一步探讨和掌握毕业论文的写作规律和特点,需要对毕业论文进行分类。由于毕业论文本身的内容和性质不同,研究领域、对象、方法、表现方式不同,因此,毕业论文就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按内容性质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可以把毕业论文分为理论性论文、实验性论文、描述性论文和设计性论文。后三种论文主要是理工科大学生可以选择的论文形式,这里不作介绍。文科大学生一般写的是理论性论文。理论性论文具体又可分成两种:一种是以纯粹的抽象理论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是严密的理论推导和数学运算,有的也涉及实验与观测,用以验证论点的正确性。另一种是以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调查、考察所得观测资料以及有关文献资料数据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是对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概括、抽象,通过归纳、演绎、类比,提出某种新的理论和新的见解。

按议论的性质不同可以把毕业论文分为立论文和驳论文。立论性的毕业论文是指从正面阐述论证自己的观点和主张。一篇论文侧重于以立论为主,就属于立论性论文。立论文要求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严密,以理和事实服人。驳论性毕业论文是指通过反驳别人的论点来树立自己的论点和主张。如果毕业论文侧重于以驳论为主,批驳某些错误的观点、见解、理论,就属于驳论性毕业论文。驳论文除按立论文对论点、论据、论证的要求以外,还要求针锋相对,据理力争。

按研究问题的大小不同可以把毕业论文分为宏观论文和微观论文。凡届国家全局性、带有普遍性并对局部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的论文,称为宏观论文。它研究的面比较宽广,具有较大范围的影响。反之,研究局部性、具体问题的论文,是微观论文。它对具体工作有指导意义,影响的面窄一些。

另外还有一种综合型的分类方法,即把毕业论文分为专题型、论辩型、综述型和综合型四大类:

1.专题型论文。这是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直接论述的形式发表见解,从正面提出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一种论文。如本书第十二章例文中的《浅析领导者突出工作重点的方法与艺术》一文,从正面论述了突出重点的工作方法的意义、方法和原则,它表明了作者对突出工作重点方法的肯定和理解。

2.论辩型论文。这是针对他人在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见解,凭借充分的论据,着重揭露其不足或错误之处,通过论辩形式来发表见解的一种论文。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农村集体所有制性质吗?》一文,是针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农村集体所有制性质”的观点,进行了有理有据的驳斥和分析,以论辩的形式阐发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农村集体所有制”的观点。另外,针对几种不同意见或社会普遍流行的错误看法,以正面理由加以辩驳的论文,也属于论辩型论文。

3.综述型论文。这是在归纳、总结前人或今人对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以介绍或评论,从而发表自己见解的一种论文。

4.综合型论文。这是一种将综述型和论辩型两种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写成的一种论文。如《关于中国民族关系史上的几个问题》一文既介绍了研究民族关系史的现状,又提出了几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因此,它是一篇综合型的论文。

毕业论文怎么写

一、做好研究调查

围绕主题,制定计划。你需要弄清自己要在论文中提出的观点,然后围绕这一观点进行研究调查。你要先写一份计划书,其中应当包括整个研究的进展步骤和要需要完成的任务(比方说:9月20日前找到10份资料,10月15前完成初步的研究)。

一次只处理一个论点。不要试图一次把你的主题搞定。对整个主题有一个大概的感觉,为你需要了解的东西建立一份大纲。之后每次处理一个论点,在完成初稿之后,你就不难发现论点之间的联系。整理好使用的参考书目和资源。这条是弥缝自己添加的。你所参考的书目和资源都应该整理存放好,第一是为了方便再次查阅;第二是论文结束时写参考资料时不再需要重复去找这些资源。

除了网上查找资料外,你可不要忽略身边能利用的人力资源。你的同事和学校的图书管理员可能会给你提供一些意想不到的资料。所以不要浪费了哦!

二、提前开始写作

提前开始。很多人却总拖到最后期限才着急起来,却常常不以为然。现在期刊都是提前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截稿。所以你要写论文就应该提前制定好计划,如两星期研究,两星期写作,两星期定初稿,剩下一些日子审稿和校对。写作期间,你可以设定每天完成的字数量(五百字是可行的,一般不超过一小时就能完成——一篇博客短文也差不多这个字数),设定结束的部分——当天停笔的位置应该是你第二天开始写的时候容易重拾思绪的地方,以免线索中断。

文章大纲。文章大纲可以说是你的思维导图,是你的文章将涉及的一系列要点,是你论述的目的,是你完成作品的大致面貌——甚至,如果你思路清晰,文章的第一段也可作为大纲将中心内容揭示,并看出写作脉络。不管是以哪种形式,一个有效的提纲能帮到你很多。写的时候它能作为检测进度的尺子,能作为提醒,帮你确定文章是不是已涵盖了在列提纲时你想要表达的那几点,当你思绪凌乱时,它还可以提示你。一个好的提纲让你写作更加灵活,不用拘泥于从头写到尾,如果你的思绪到那了,而且研究充分,可以先写你已经准备好的要点,比总考虑类似第七页还没决定写什么呢,我就不能先写第六页的问题要强多了。最后,手头上有个计划能帮你锁定目标,实现写作目的,而不是“想到哪写到哪,以至不知所云了”,这正是许多作者正在做的事情。

从中间开始。不同作家写作时面临的同一个最大的问题是想不出来如何开头。与其盯着一个空屏幕看到视网膜脱落,绞尽脑汁去想一个充满敬畏激情和意义深远的开篇,还不如跳过开头的介绍,直接进入第二段。当你完成后面部分,你随时可以回来写出一段放在第一段——不过接着,你可能发现其实没必要这么谨慎,你会发现,第一段往往是文章最弱的部分,相较于其它有意义的功能,它更常作为进入主题的暖身。

不要剽窃。因为现在正规的杂志基本都会检测抄袭率的,抄袭别人的文章一般发不了正刊的,所以建议你自己好好写作。或者咨询我们如何写作,我们的责任编辑也会告诉你的。

写完文章后,重审你的文章至少一次,注意力集中在核查文章中的每一句话是不是都实现了你预设的目的,你期待读者从文章里读到什么,产生怎样的感情,你的每句话可以帮你实现吗,可以让读者充分理解吗。每句话都应指引读者的思维奔向你的结论。

校对校对。校对是一项完全与重审分离的工作,而且是你在明确文章“结束”之前所做的最后一件事情,这时你该好好注意语法了——明确每个句子都有主语和动词,而且搭配正确。更正所有的拼写错误,特别是文字处理器检测不出来的。充分利用文字处理器,但在校对过程中这只是开始,而不是最后步骤。一个很好的技巧是从后往前校对——先看最后一个单词,接着是倒数第二个,然后倒数第三个,以此类推。这样可强迫你的大脑脱离原先的文章顺序注意每个单词,意味着不受你记忆中想象的该写什么的干扰,看到你真正写下的东西。

做点总结。别把“总结”和“摘要”混为一谈。文章的最后一段或两段应是你的论点最出彩的地方,千万不要老调重弹,只是重复文中的观点。你可以解释你的研究发现,提出你对文中数据的理解,描绘未来研究的前景,或指出在你文中出现的事实的意义及重要性。结论应是论文的`最强音,而不是软弱的摘要重述。

写毕业论文常见的问题

1、前言部分。 前言夸夸其谈、长篇大论、而且许多内容跟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关系不大是最常见的一个问题。很多评阅人其实对所评阅的研究领域不是很熟悉,因此很希望在前言部分看到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从而找到该论文的创新之处。不着边际的前言往往令评阅人反感。比如我看过一篇研究荔枝多糖抗氧化活性的硕士论文,前言前三页都是在介绍荔枝的功效、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而抗氧化研究现状却一带而过,显然很容易让评阅人认为这是在滥竽充数。

2、讨论部分。 讨论是最显示论文水平的一个关键部分。可能你的论文内容别人已经做过,但是通过对比别人的研究成果可以突出你研究内容的一些创新之处。因此,讨论的内容通常为:对自己论文结果中出现的问题及可能原因进行分析,并与其他人的结果进行对比,从而给后继研究人员提供一条思路。很多论文在写讨论的时候总是觉得没话可说,随便说一些可能的原因,容易给评阅人认为作者对该领域的研究不熟悉,文献量不足,没有追究问题的能力。

3、英文及数字字体。 每个学校对毕业论文的规定不一样,但是我认为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让论文严谨、美观。经常看到有些论文的部分英文或阿拉伯数字有的是宋体,有的是新罗马字体,前后不一致,影响到论文的美观,很有必要注意这一块内容。

4、符号标识。 经常看到有些论文出现“研究了3min、5min、8min、10min不同时间对……的影响”,其实这种表达方法是不可以学的,应该是“研究了3、5、8、10min不同时间……”(不过百分比不能省略),这个如果有发表过论文的人就知道。此外经常出现一些该上标、小标、斜体的地方没有正确标识;文中有些地方用r/min,有些地方用rpm;μm写成um等等,这些问题国外的审稿人是很注意的。

5、图表部分。 经常出现的问题是:图有的大有的小,而且图里面的字体也是大小不一。一般要求图尽量能够大小一致(当然也不一定,看情况),而且图表里面的文字及符号一般比正文小一号,这样论文整体会美观一些。还有就是很多图的坐标题名有的用中文表示,有的用英文表示,不统一,都影响到论文的质量。

6、参考文献部分。 参考文献部分是出现问题最多的地方。由于参考文献经常量很大,因此在格式的编排上就比较麻烦。但总体的原则是要统一。比如有[J][M]等标识的那全部都要有,不要有些地方有标识有些地方不标识;英文参考文献要么统一名在前(如),要么统一姓在前(如Matul,.),要么统一缩写,要么不缩写。

  • 索引序列
  • 毕业论文阅读方式有哪些
  • 毕业论文阅读方式有哪几种
  • 毕业论文阅读书目有哪些
  • 毕业论文题目阅读技巧有哪些
  • 毕业论文的阅读方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