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说这个博士从小家境非常的贫寒,但是凭着他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最终取得了胜利,成为了一名博士。
因为他经历了非常大的磨难,而且非常艰辛,才走到这一步,所以才会感动到大家。
2021年4月中科院的一篇博士论文的《致谢》在多个平台走红,作者是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工学博士黄国平。这篇论文是黄国平博士论文中的致谢部分。
对于论文中致谢部分走红,中科院也做出了回应,,披露了《致谢》是选自论文《人机交互式机器翻译方法研究与实现》,作者是201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工学博士黄国平。
之后黄国平博士也对此做出了回应,称他已经了解到了相关的情况,只是希望安安静静就好。并表示,自己作为众多从大山走出来的学生之一,受益于国家、政府、学校、社会以及老师和爱心人士的帮助,才能走到今天。还有许许多多没办法列举的好心人,在此一并感谢!也祝愿大家努力终有所成!据了解黄国平目前在腾讯工智能实验室“腾讯AI Lab”担任高级研究员。
为什么这篇致谢能够走红,并且看哭网友呢?
我也有幸拜读了一下这篇《致谢》,是真的看的让人泪目的。因为这个奋斗的路程我们也经历过,但是不如他的苦,不如他那么坚韧,也有点回顾一遍自己求学路的感觉。
这篇《致谢》用平淡质朴和简单的文字,忠实的记录了黄国平求学的艰辛,生活上,经济上,和精神上。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坚忍不拔才能让他一直坚持下去,虽然他提到了好几次觉得自己真的扛不住了,但是他最终还是扛下来了,成为了悬崖上盛开的花。
这篇《致谢》也用最简单的文字表达出了对帮助他的师长,朋友,学校,同学们,幸好他遇到了这些人,这些事,让他坚持下来,坚持了最简单又最不简单的坚持—“要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
看这篇《致谢》看哭是因为黄国平的坚忍不拔和命运对他的不公平而流泪,也是感叹自己在生活,学习环境比他都要好的情况下还没能努力读书而羞愧的流泪。
很多人质疑学习真的能改变命运吗?是能的,看黄博士的这一路求学经历,学习真的能改变命运,但是不仅仅是学习,还需要专研和长时间的付出。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人能激励自己或者自己的下一代好好学习。
“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二十二载求学路,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容易。如梦一场,仿佛昨天一家人才团聚过。” 以上文字来自于工学博士黄国平论文的《致谢》部分,2017年他毕业于中国科学研大学。因为他出生贫困,童年时期遭受种种苦难,却仍然 坚持求学之路不曾放弃,与命运抗争的经历以及坚韧不拔的精神感动了无数网友。 4月19日,黄国平为此回复网友一封信,感谢网友的关注,并对曾经帮助过他的人在再次表示感恩,最后他因忙于科研工作,无法对网上留言一一回复表示歉意。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用这句话来形容黄国平跌宕起伏的一生,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黄国平博士的《致谢》能走红不仅仅是因为他所经历的这些磨难, 更多的是他那种不屈不挠和永不言弃的精神,以及乐观不抱怨的态度深深地震撼了我们。 黄国平出生在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的一个小山沟里,12岁母亲离家,父亲在他17岁的时候意外离世,从小和他生活的婆婆也因病去世,他孤身一人住在茅草屋,睡着泥巴床,和老鼠共处一室,可谓是家徒四壁。 他在《致谢》中提到:“人情冷暖,生离死别,固然让人痛苦与无奈,而贫穷则可能让让人失去希望。” 但他并没有放弃努力生活下去的信念,对他来说唯有读书才能有出路,所以他仍然抱着最大的期望。 每晚坐煤油灯下看书写作业,为了赚取学费他冒着被狗追被蛇追的危险去抓黄鳝卖,养小猪仔和出租水牛,为了实现心中的目标,不管为此要付出多大的辛酸与代价。 他还曾提到:“人后的苦尚且还能克服,人前的尊严却无比脆弱。”因为生活太过窘困,中学时期无法按时缴纳学费,被老师赶出教室约谈,可是他仍然咬着牙坚持了下来,一边学习一边想方设法赚学费。 生活的困苦并没有将他击倒,他看着自己获得的奖项以及家中贴满的奖状,让自己的心里有了些许自豪与满足。 虽然生命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这是何等的乐观何等的积极。 法国思想家罗曼·罗兰曾在《米开朗基罗传》中提到:“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有多少人和黄国平一样,从小出生在贫困的家庭,他们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撑日常的生活起居,连身边可以依靠的亲人都没有,不是父母过早离世就是亲人的舍弃,他们连温饱都成问题,如何还能追求生命的真理,为理想中的目标奋斗?对他们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 可是多少人败给了生活的苦难,觉得实现心中的理想实在太难了,太高不可攀了,所以选择了放弃,屈服于生活的残酷真相 ,但这么多的寒门子弟中有为数不多的人做到了,而黄国平就是其中之一。 黄国平就是生活中的英雄,他就像王勃《滕王阁序》中所说的:“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即使他身处逆境,看清生活真相中数不尽的苦难,依然不消沉不放弃,坚持心中的信念,勇敢地拥抱它,热爱它。 比尔盖茨曾说过:“人生是不公平的,习惯去接受它吧,请记住,永远不要抱怨!” 面对生活的很多不堪,甚至贫穷会剥夺他的尊严,但他依然满怀感恩地看待这个不公的世界, 他感谢那些曾经帮助过他的老师和亲人,感谢曾让他有机会接触更广阔世界和学习机会的亲友与同学。 他对自己所遭受的苦难不曾抱怨 ,与其说他在《致谢》中的回忆往事像是一种倾诉,不如说他是在给自己和他人的一种正向激励,一种积极向上的鼓舞。 黄国平最后说的那句话令人感慨万千:“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 他的亲身经历与体验才是最好的验证,一出生就拿着一副谁都不敢打的“烂牌”,并不代表未来就没有希望。 他没有过多的借口与怨言,认认真真地活在当下,用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与汗水铺成一个个通向美好未来的基石。事在人为,黄国平所做的一切便是最好的证明。
“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近日,中科院博士黄国平论文的《致谢》看得人热泪盈眶,作者在文中回顾自己如何一路走出小山坳、和命运抗争的故事,诠释着奋斗改变人生的真谛,传递出满满的感动、浓浓的励志意味,迸发出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 “穷且益坚,不堕青云之志。”黄国平出身寒门,父母离世,光脚上课,但人生悲苦、命运多舛、求学艰辛并没有阻挡他前行的脚步,反而自强不息,攻坚克难,愈挫愈勇,执着追求,最终成为用奋斗改变命运的缩影和写照。有梦想谁都了不起,有奋斗才会有奇迹。《致谢》所道出的道理,就是“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给所有还在命运桎梏中挣扎、在逆境中彷徨的人们打了一剂“强心针”。 人生不易,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关键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黄国平从小饱受生活的磨练、命运的摧残,却始终志存高远,意志坚强,不屈不挠,勇毅前行,自强不息的精神如同一粒种子,在他心中萌芽、长大,支撑着他走过了那段艰难的日子,最终实现了人生的“逆袭”。黄国平的励志故事深刻说明:奋斗是通往幸福生活的阶梯,奋斗的过程又是极为艰辛的,再次验证了“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黄国平是一个寒门出贵子的例子,深刻说明“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道理。不抱怨命运、不丧失意志、不随波逐流,面对充满荆棘的人生之路,唯有自强才是改变命运的不二法门。我们或许没有那种相同的不幸,但肯定有相似的磨砺,只有把苦难转化为一种前行的精神动力,才能实现命运的“华丽转身”。所以,我们除了敬佩他的坚毅,更要学习他的精神,刚毅坚韧,发愤图强,以奋斗姿态扬起前行风帆。 “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黄国平的励志故事,让我们切身体会到“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的道理,再次应证了奋斗改变命运的“铁律”。如今,寒门贵子之“贵”并不局限于他们成就有多大,更在于他们身上弥足珍贵的精神力量——理想之火不灭、自强之心不失、奋斗之志不移。每个人的“起跑线”或许不同,但只要在风雨中磨练,在奋斗中升华 ,人生终将会精彩绽放。 “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黄国平的励志故事,不仅是一位寒门学子的 情感 表达,更应成为我们矢志奋斗的“精神滋养”。只要我们秉持自强精神,在磨练中成长,苦难终将会被我们踩在脚下,每个人都能品尝“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的滋味。
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
——海明威
最近这两天,中科院一位博士黄国平的论文致谢刷屏全网,引发热议。
以下是黄国平亲自发布的论文致谢完整版本:
相信看完这篇文章的许多读者,都同诗词君一样,被字里行间的真挚和坚韧深深打动。
从一个大山里的穷孩子,到如今一路读到博士,其中必定有很多的辛酸和苦涩。
始终支撑着他走下去的,不过是这样一个简单的信念:
“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
我们每个人生来并不平等,有人住高楼,有人在深沟,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锈。
但正如雨果所说的:
“当命运递给我一个酸的柠檬时,让我们设法把它制造成甜的柠檬汁。”
真正的强者永远懂得:我命由我不由天。
1
我们都身处阴沟,但仍有人仰望星空
前些天,云南一个9岁的小女孩,刷爆了微博热搜。
让许多网友惊叹不已的,是这样一幕场景:
小小的一间猪肉铺里,前面是血污横陈的猪肉,霍霍的磨刀声,顾客的讨价还价声。
后面却是跳着优美的芭蕾舞、心无旁骛的小女孩。
巨大的反差,折射出的恰是贫穷的深沟与梦想的璀璨。
小女孩名叫邬刚云,家乡是国家级的贫困村。父亲是长途 汽车 司机,常常在外;母亲则独自经营家里的猪肉摊,还要照顾3个年幼的孩子。
小女孩很懂事,上学之余,常去妈妈的猪肉摊帮忙,熟练地清洗猪大肠、猪身上的血水。
跳舞是她一天中最大的快乐。
她说:“去肉店要早起,会很困,但是想到可以跳舞就很开心。”
没有老师教,小女孩就自己跟着手机里的舞蹈视频模仿;没有跳舞的地方,全家人就一根一根搬木头,为她搭起一个简易的练舞房。
父母用尽了他们的所有,去支持女儿的梦想。而小女孩也没有辜负他们的期望。
她得到了北京舞蹈学院两位老师的指导与帮助,并得到了登上央视舞台的机会。
对梦想的坚持,让她得以走出小小的天地,站在更高的舞台上,看到更璀璨的星空。
王尔德说:“我们都身处阴沟,但仍有人仰望星空。”
小女孩是这样,中科院这位博士也是这样。
自助者,天助之,所有的努力终有归处。
只要你有梦想,阴沟的泥泞就留不住你的脚步。
跋涉过暗夜后,终能看到满天星光。
2
懂得感恩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
中科院博士的这篇致谢里,让诗词君印象深刻的,还有结尾的一段话:
“理想不伟大,只愿年过半百,归来仍是少年,希望还有机会重新认识这个世界,不辜负这一生吃过的苦。最后如果还能做出点让别人生活更美好的事,那这辈子就赚了。”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无论遭遇过怎样的困苦,对世界都始终满怀善意。
2008年,一位来自贵州农村的男孩,在媒体的报道下,家喻户晓。
他叫刘秀祥,那一年随着他一起步入大学校门的,还有他肩上背着的母亲。
父亲早早去世,哥哥姐姐在打工时失去联络,母亲遭受打击精神失常,在一些人身上,命运总是格外地冷酷残忍。
可是刘秀祥没有因此而自怨自艾,抱怨命运不公。
他刻苦学习,考入了山东临沂大学。想到去大学以后,患病的母亲无人照料,便决定带着母亲一起上学。
刘秀祥的事迹打动了许多人, 社会 各界爱心人士给予了他帮助。
而这份帮助,他从未忘记。
2012年大学毕业后,刘秀祥放弃了大城市优厚的待遇,选择回到贵州大山里,成为一名人民教师,1700多名贫困学子得到他的资助。
走出了大山的他,又选择回到大山,只是为了让更多曾如他一样的孩子,有走出大山的机会。
人活于世,短短数十载,因果陈陈相循,行善积善,才可得善遇善。
一个懂得感恩的人,运气一定不会太差。
3
读书依然是改变命运最好的路
还记得当年轰动全国的“北大保安成人高考第一人”张俊成吗?
1994年,18岁的张俊成成为北大的一名保安。
因为家中困难,有7个孩子,张俊成上完初中就被迫辍学了。
辍学后,他到铁矿上打工,要挖上整整一吨铁矿石,才能拿到二三十块钱。
对那时的他来说,能够吃饱穿暖,已是莫大的幸福。
后来,他又在汽修厂打工,辗转来到北京,看守北京大学西门。
看着来来往往的教授、学者,感受着大学里浓厚的学术氛围,走出小村庄的张俊成看到了一个更大的世界,也看到了自己和这个世界的差距。
他还在这个世界的门外徘徊。
在北大教授们的建议和帮助下,他开始读书自学,并开始申请准备成人高考。
站岗之外,他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给了书本。
那段时间,他每天睡觉的时间只有3个小时。
他说:“我见过每一个时间点的北大。”
请相信事在人为,只要你真正地付出了努力,上天就不会辜负。
1995年,张俊成一举通过成人高考,考上了北京大学法律系,成为“北大保安成人高考第一人”。
三年以后,他拿到了北大自考专科毕业证。
毕业后,张俊成选择回到家乡长治市,并和朋友创办了一所职业学校,担任校长。
从保安到校长,张俊成的人生因读书而有了更多可能,他早已不再是当初那个只求温饱的穷苦少年。
他说: “教育是一项良心工程。比起北大老师对我这个小保安的照顾、施恩,我真的太渺小。”
读书改变了他的命运,而如今的他,又在用教育去改变更多人的命运。
这或许,就叫做“传承”。
董卿说: “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给你回报。”
那些说“读书无用”的人,其实不是读书无用,只是你读书无用罢了。
对大多数人,尤其是处于 社会 底层的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读书依然是改变命运最好的路。
这个世界并不公平,甚至很多时候都像这位中科院博士所说的:
“身处命运的漩涡,耗尽心力去争取那些可能本就是稀松平常的东西,每次转折都显得那么的身不由己。”
我们拼尽全力达到的顶点,不过是别人的起跑线,甚至连起跑线都不是。
这不是我们的错。
可是就像这首曾火遍美国的小诗所写的:
纽约时间比加州时间早三个小时,
但加州时间并没有变慢。
有人22岁就毕业了,
但等了五年才找到好的工作!
有人25岁就当上CEO,
却在50岁去世。
也有人迟到50岁才当上CEO,
然后活到90岁。
有人依然单身,
同时也有人已婚。
奥巴马55岁就退休,
川普70岁才开始当总统。
世上每个人本来就有自己的发展时区。
身边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前面,
也有人看似走在你后面。
但其实每个人在自己的时区有自己的步程。
不用嫉妒或嘲笑他们。
他们都在自己的时区里,你也是!
生命就是等待正确的行动时机。
所以,放轻松。
你没有落后。
你没有领先。
在命运为你安排的属于自己的时区里,
一切都准时。
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但是我们可以选择改变自己的未来。
请永远牢记着:
不认命,就是我们的命!
他的致谢真的是让人感触很多,里面的人生经历,亲人离去,自己孤苦一人走到现在,仍不忘初心,不忘路上引路之人,这份精神使我们学习人最该学习的地方。
一篇论文主要是讲述了一些非常感人的故事,而且这些故事大家都非常喜欢,也激发了大家对学习的兴趣。
如今,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让人们的生活条件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环境也有了很大改善。过去常说的“寒窗苦读”的情况,如今已经被温暖而宽敞的学习环境所代替。很多学生都是在条件非常优越的物质环境中成长和学习的。但即便是现在的社会,也依旧有一小部分学生,他们不仅生活条件非常有限,就连读书的环境也非常恶劣。而却有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自己的生活现状,让人们看到了努力和坚持所带来的力量。
中科院的一位名叫黄国平的博士,在他的毕业论文里,写了一段特别的致谢。而正是这段致谢,让黄国平这个普通人一下走红了。
黄国平就是在这样异常艰难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不过,生活的苦难并没有打倒黄国平,反而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要依靠读书、学习来走出大山的信念。二十二年的时间里,黄国平经历着许多同龄人根本想象不到的困难,但是他坚强的个性支撑着他走到了今天。同时,黄国平乐观的精神也感染了很多人,在这篇致谢中,文字描述的情景令很多人动容,而字里行间却透露着黄国平的乐观,这一点更是让很多人为之感动。
如今,黄国平终于如愿走出了那片大山,来到了更为广阔的天地,而这也是他一直坚持不懈奋斗的结果。黄国平的生活经历,也代表着依然在贫困中挣扎的学子们,他们的生活条件虽然困苦,但是黄国平用自身证明了,无论多么艰难的环境,只要自己肯努力,就一定可以改变现状。
全文都很值得让人深思,作者坚强的品格也很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说:人后的苦尚且还能克服,人前的尊严却无比脆弱。的确,无论怎样的境况,有的人还能承受,但人们的奚落和嘲笑就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
——海明威
最近这两天,中科院一位博士黄国平的论文致谢刷屏全网,引发热议。
以下是黄国平亲自发布的论文致谢完整版本:
相信看完这篇文章的许多读者,都同诗词君一样,被字里行间的真挚和坚韧深深打动。
从一个大山里的穷孩子,到如今一路读到博士,其中必定有很多的辛酸和苦涩。
始终支撑着他走下去的,不过是这样一个简单的信念:
“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
我们每个人生来并不平等,有人住高楼,有人在深沟,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锈。
但正如雨果所说的:
“当命运递给我一个酸的柠檬时,让我们设法把它制造成甜的柠檬汁。”
真正的强者永远懂得:我命由我不由天。
1
我们都身处阴沟,但仍有人仰望星空
前些天,云南一个9岁的小女孩,刷爆了微博热搜。
让许多网友惊叹不已的,是这样一幕场景:
小小的一间猪肉铺里,前面是血污横陈的猪肉,霍霍的磨刀声,顾客的讨价还价声。
后面却是跳着优美的芭蕾舞、心无旁骛的小女孩。
巨大的反差,折射出的恰是贫穷的深沟与梦想的璀璨。
小女孩名叫邬刚云,家乡是国家级的贫困村。父亲是长途 汽车 司机,常常在外;母亲则独自经营家里的猪肉摊,还要照顾3个年幼的孩子。
小女孩很懂事,上学之余,常去妈妈的猪肉摊帮忙,熟练地清洗猪大肠、猪身上的血水。
跳舞是她一天中最大的快乐。
她说:“去肉店要早起,会很困,但是想到可以跳舞就很开心。”
没有老师教,小女孩就自己跟着手机里的舞蹈视频模仿;没有跳舞的地方,全家人就一根一根搬木头,为她搭起一个简易的练舞房。
父母用尽了他们的所有,去支持女儿的梦想。而小女孩也没有辜负他们的期望。
她得到了北京舞蹈学院两位老师的指导与帮助,并得到了登上央视舞台的机会。
对梦想的坚持,让她得以走出小小的天地,站在更高的舞台上,看到更璀璨的星空。
王尔德说:“我们都身处阴沟,但仍有人仰望星空。”
小女孩是这样,中科院这位博士也是这样。
自助者,天助之,所有的努力终有归处。
只要你有梦想,阴沟的泥泞就留不住你的脚步。
跋涉过暗夜后,终能看到满天星光。
2
懂得感恩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
中科院博士的这篇致谢里,让诗词君印象深刻的,还有结尾的一段话:
“理想不伟大,只愿年过半百,归来仍是少年,希望还有机会重新认识这个世界,不辜负这一生吃过的苦。最后如果还能做出点让别人生活更美好的事,那这辈子就赚了。”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无论遭遇过怎样的困苦,对世界都始终满怀善意。
2008年,一位来自贵州农村的男孩,在媒体的报道下,家喻户晓。
他叫刘秀祥,那一年随着他一起步入大学校门的,还有他肩上背着的母亲。
父亲早早去世,哥哥姐姐在打工时失去联络,母亲遭受打击精神失常,在一些人身上,命运总是格外地冷酷残忍。
可是刘秀祥没有因此而自怨自艾,抱怨命运不公。
他刻苦学习,考入了山东临沂大学。想到去大学以后,患病的母亲无人照料,便决定带着母亲一起上学。
刘秀祥的事迹打动了许多人, 社会 各界爱心人士给予了他帮助。
而这份帮助,他从未忘记。
2012年大学毕业后,刘秀祥放弃了大城市优厚的待遇,选择回到贵州大山里,成为一名人民教师,1700多名贫困学子得到他的资助。
走出了大山的他,又选择回到大山,只是为了让更多曾如他一样的孩子,有走出大山的机会。
人活于世,短短数十载,因果陈陈相循,行善积善,才可得善遇善。
一个懂得感恩的人,运气一定不会太差。
3
读书依然是改变命运最好的路
还记得当年轰动全国的“北大保安成人高考第一人”张俊成吗?
1994年,18岁的张俊成成为北大的一名保安。
因为家中困难,有7个孩子,张俊成上完初中就被迫辍学了。
辍学后,他到铁矿上打工,要挖上整整一吨铁矿石,才能拿到二三十块钱。
对那时的他来说,能够吃饱穿暖,已是莫大的幸福。
后来,他又在汽修厂打工,辗转来到北京,看守北京大学西门。
看着来来往往的教授、学者,感受着大学里浓厚的学术氛围,走出小村庄的张俊成看到了一个更大的世界,也看到了自己和这个世界的差距。
他还在这个世界的门外徘徊。
在北大教授们的建议和帮助下,他开始读书自学,并开始申请准备成人高考。
站岗之外,他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给了书本。
那段时间,他每天睡觉的时间只有3个小时。
他说:“我见过每一个时间点的北大。”
请相信事在人为,只要你真正地付出了努力,上天就不会辜负。
1995年,张俊成一举通过成人高考,考上了北京大学法律系,成为“北大保安成人高考第一人”。
三年以后,他拿到了北大自考专科毕业证。
毕业后,张俊成选择回到家乡长治市,并和朋友创办了一所职业学校,担任校长。
从保安到校长,张俊成的人生因读书而有了更多可能,他早已不再是当初那个只求温饱的穷苦少年。
他说: “教育是一项良心工程。比起北大老师对我这个小保安的照顾、施恩,我真的太渺小。”
读书改变了他的命运,而如今的他,又在用教育去改变更多人的命运。
这或许,就叫做“传承”。
董卿说: “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给你回报。”
那些说“读书无用”的人,其实不是读书无用,只是你读书无用罢了。
对大多数人,尤其是处于 社会 底层的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读书依然是改变命运最好的路。
这个世界并不公平,甚至很多时候都像这位中科院博士所说的:
“身处命运的漩涡,耗尽心力去争取那些可能本就是稀松平常的东西,每次转折都显得那么的身不由己。”
我们拼尽全力达到的顶点,不过是别人的起跑线,甚至连起跑线都不是。
这不是我们的错。
可是就像这首曾火遍美国的小诗所写的:
纽约时间比加州时间早三个小时,
但加州时间并没有变慢。
有人22岁就毕业了,
但等了五年才找到好的工作!
有人25岁就当上CEO,
却在50岁去世。
也有人迟到50岁才当上CEO,
然后活到90岁。
有人依然单身,
同时也有人已婚。
奥巴马55岁就退休,
川普70岁才开始当总统。
世上每个人本来就有自己的发展时区。
身边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前面,
也有人看似走在你后面。
但其实每个人在自己的时区有自己的步程。
不用嫉妒或嘲笑他们。
他们都在自己的时区里,你也是!
生命就是等待正确的行动时机。
所以,放轻松。
你没有落后。
你没有领先。
在命运为你安排的属于自己的时区里,
一切都准时。
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但是我们可以选择改变自己的未来。
请永远牢记着:
不认命,就是我们的命!
齐帆齐微课黄国平,2017年从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毕业,现为腾讯公司人工智能实验室“腾讯AI Lab”高级研究员。其职业与收入都是很多年轻人羡慕不已的。 谁能想到,黄国平的求学之路,一路风雨泥泞。他国平在博士论文后的致谢中写道: 黄国平出生在偏远的四川南充市仪陇县,从家出发坐两个半小时的大巴才能到县城。他的家庭情况糟糕至极。 母亲在他12岁时离家出走,不知去向。父亲完全顾不了他,即使黄国平病倒无法自己去医院也没管,仅仅留下点钱。他17岁时,父亲因交通事故离世。同年,照顾自己17年的婆婆病故。 紧接着,如兄长般的高中计算机启蒙老师英年早逝,对自己高中生活照顾有加的师母也在不惑之前匆匆离世。 与他亲近的人都相继离世,他的青少年,是怎样的一个悲惨世界? 家徒四壁,用竹笋壳塞瓦缝防止瓦屋漏水。高中之前的经济来源是夜里抓黄鳝、周末钓鱼、养小猪仔、出租水牛等,父亲有时还偷他辛苦抓的黄鳝买肉和酒吃。 这是多么贫困潦倒的人生!生活的贫困带来的是尊严的打压。可以看出,唯一能支撑和鼓励他的,就是读书!他终于凭借坚强的信念和毅力,从仪陇县炬光乡小学、大寅镇中学、仪陇县中学走到了重庆西南大学,再到中科院自动化所。 黄国平的青少年,处于这个社会的最底阶层。阶层越低,就越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制约,可选择的生活环境和资源非常有限。贫困家庭的孩子,要想出人头地,真的太苦太难! 贫困孩子想在社会上立足,让自己的人生得到改变,虽然途径很多,比如读书、比如学一门手艺挣钱、经商创业等。但这些途径中,读书是最佳途径。寒门难出头,只要肯读书。按照我国现阶段的情况,通过读书,再穷的孩子也有改变的机会!不说一定翻身,起码有机会大幅度的改善自己的生活。 清代学者王永彬说:“ 贫寒更需读书,富贵不忘稼穑” 。现代书画家李苦禅说: “鸟欲高飞先展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我想对那些贫困家庭的孩子说,无论再苦再累,也要撑下去,把读书坚持到底,知识一定能改变命运!黄国平的故事,就是一部典型的“山区少年逆袭史”,是读书改变命运的真实案例。
01 毋庸置疑,尽管置身于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读书无用论”仍然是相当一部分人奉行的信条。也正因为如此,读到黄国平博士的论文“致谢”,才会感动得热泪盈眶。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煽情的语言,平实朴素的字里行间,却透出一股贫穷淬炼中的坚韧之志、苦难洗礼中的不屈之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或是黄国平面对苦难命运的垂青的最好回答。 “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二十二载求学路,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容易。”二十二年寒门弟子求学的艰辛和苦楚,只用“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和“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容易”一统概之,一切仿如诉说别人的故事。我想,回望二十多年的艰辛求学路,历数那困顿生活带来的痛苦,无数次难以为继的动摇,还有那寒门子弟咬紧牙关想要逆天改命的挣扎,倘能如此不言悲喜地娓娓道来,唯有历经了志与坚的淬炼,方有这样的从容和底气。 每一个成功者的背后,都有支撑其走向成功的精神力量。“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这朴素的15个字,便是黄国平博士趟过苦难之河渡向成功彼岸的精神力量和信仰支撑。黄国平博士今天的成功和博士论文“致谢”走红,绝非偶然。在寒门难出贵子的今天,一个小山坳里的穷娃子,想要出人头地,想要破茧成蝶,要承受着来自物质生活的困顿和精神上的压力的双重痛苦,但黄国平博士在饱尝了人情冷暖,经历了生离死别,在无数次的动摇和坚持的挣扎中,终究走出了命运的漩涡,把握住了身不由己的命运之舵。没有怨天尤人,没有迷失方向,没有丢弃自我,而是始终自强不息,心怀善良,热爱生活,这些可贵的品质,成就了黄国平今天面对任何困难和挑战的底气和勇气。 博士论文“致谢”刷屏后,黄国平回复网友“也祝愿大家努力终有所成”。痛苦从来不是白忍受的,祝愿黄国平,和像黄国平一样为挣脱命运的桎梏而不懈努力的寒门弟子,永远不失赤子之心,不丧奋斗之志。 02 读着黄国平的这篇博士论文“致谢”,我脑中冒出一个人:何江。他们俩是同一类人,都出身寒门,都经历艰辛的求学路,都心怀逆天改命之志,笃信读书的文化信仰和价值追求。同样,他们最终都破茧成蝶,走出自己的天空。 何江,那一个小时候手被毒蜘蛛咬伤却只知道用火烧来疗伤、尔后作为哈佛研究生优秀毕业生代表登上哈佛大学演讲台,立志改变 科技 知识分布不均,要把现代文明和科学知识带到最落后最贫穷最需要的地方去的中国大陆留学生。他和黄国平一样,都是经历了贫穷的淬炼而不坠青云志,靠着心中的那道光的指引走过黑暗和痛苦而终于看到光、散发光的人。如今何江身负作为国际 社会 一员的责任感,正在生物医学领域努力钻研,以图学成报国,造福人类。 比贫穷更可怕的是丧失了生活的希望,比无知更可耻的是丢弃了生命的尊严。人生三六九等,唯有努力和奋斗,才能真正让你抹平鸿沟、消灭差距、逆天改命。 甚至,修身齐家,进而治国平天下。 03 想到了父亲。 在为父亲整理他的回忆录的过程中,完整地了解了父亲的成长历程。如今虽然父亲已离我远去,但我始终为他感到骄傲。 在回忆录中,父亲详细地写到了少年求学的艰辛,写到了最终考上大学逆天改命的经历。少年因家贫缴不起学费而不得不休学,尔后小小少年硬是靠上山挖木头担柴卖攒学费,几经辗转重回校园,经三年困难而“发愤了读书”,经历空军招飞落选的挫折不气馁,最终考上人民大学,被祖父夸“中状元”。60年代考上全国重点大学,在当时引起了轰动。 在父亲的回忆录中,有这样一段叙述: “ 经历了一年失学的痛苦和半年多曲折的复学之路,我终于在1959年3月重返北流中学读书。虽然是重读初中一年级的第二学期,但自己仍感到十分庆幸,并深深认识到农家子女读书的艰难,决心珍惜这难得的读书机会,更加发愤学习。我暗自筹划,要尽力去挽回已经失去的岁月,争取早日完成初中学习任务提前毕业。 初一的知识对于一个已读过一轮的复学生来说,是轻而易举就能对付得了的内容。对于已学的知识的不满足,促使我向早已初中毕业了的英铨堂哥借来初中二年级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课本,提前自学下一年级的课程;进入二年级时,我又向英铨堂哥借来初三年级的课本,再提前自学三年级的课程,并打算初中二年级结束时以初中毕业的同等学力报考高中。 一面与同学们一起坐在教室里共同学习,一面又利用课余时间安排自学后一个年级的课本。但生怕同学知道自己准备提前报考高中的心事后会笑话自己,因此,我在课堂上认真听老师讲课,认真完成作业,而课余自学的课程总是安排在中午架床上、晚饭后西河边以及假期在家中‘偷偷’地进行,用‘争分夺秒’来形容也丝毫不为过。” 父亲的叙述无比朴素,没有任何的修饰,没有任何的煽情,但透过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一个寒门子弟的求学之艰辛和读书之刻苦。笃信读书的文化信仰和价值追求,梦想通过努力读书逆天改命,成为能光耀家族门楣、能为国家做贡献的有用之人,是父亲这些寒门弟子趟过苦难河,走出属于自己的天空的信仰力量。 04 人处患难之境,如香草之受压榨则芬芳愈烈。 尼采说:“ 使人们对受苦真正感到愤怒的,不是受苦本身,而是在于没有意义地受苦。”当痛苦的磨炼化为对生命的韧度和刚性,化为对人生的从容和底气,所有的忍受便打通了通向幸福的甬道。 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人生不易,追光而行,对读书的笃定的文化信仰,终会成其破茧成蝶的利器,所有吃过的苦流过的泪,终会化为生活馈赠的惊喜。 (写于2021年4月19日)
非常的感人,最主要的是能够通过自己的论文来表达出自己内心的一个感受,而且能够很好的让其他人也从中感染到一些情感,也可以看出来对方在这些方面做出了许多的贡献。
近期,网络上一篇关于中国科学院博士的论文致谢火爆全网,其言辞之深切,感情之充沛,经历之苦难曲折,引发了网友的深切共鸣和点赞。 这就是中科院博士黄国平的论文致谢内容。黄国平的论文致谢内容主要。讲述了他是如何从一个贫困的小山村里走出来,并且同命运抗中最后成功的故事。
他的论文在网上广泛的流传开来以后,无数网友阅读后不禁潸然泪下。他将自己过往20多年所经历的困苦磨难及其求学经历,用平淡的笔触,普普通通的语言描写出来,引发无数网友的共鸣。
黄国平的家庭并不富裕,生活在一个闭塞的小山村里,在12岁时他的母亲就离开了家,再也没回来过,父亲为了养活他,支撑起这个家也外出打工,后来因为交通事故而去世,那时的他仅仅17岁。再之后一直照顾她的外婆也因病去世,小小的少年在这样短的时间内没有了依靠失去了对自己最为重要的人。在17岁的时候就已经尝过了人间的辛酸悲苦,感受到了生离死别的痛苦。但是他没有被亲人离世的悲痛所打倒,仍旧刻苦的学习,从不放弃,在学校和社会的帮助下,最终成功的考上大学,并且考上了中国科学院的博士,为自己的人生努力奋斗了。
其实他的经历是很多中国从山村里出来的孩子的缩影,平平淡淡的语言背后所蕴含的艰辛和困苦所包含的绝望与心酸是能够通过文字感受到的。许多家庭贫困的孩子要想的成才,所经历的苦难是我们无法体会的,他们要经历经济上的困窘,心灵上的煎熬,在校时的饭钱都要一般掰成两半花,饱受身体上的折磨。因此他们想要成才也更需要有坚忍的毅力,顽强的意志,支撑着他们前进努力。网友们也通过黄国平的经历联想到自己,这其中引发的情感共鸣也是极其深刻的。
对于很多平民学子来说,能够起到很大的激励作用。虽然言语非常朴实,但是非常的触动人心。
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
——海明威
最近这两天,中科院一位博士黄国平的论文致谢刷屏全网,引发热议。
以下是黄国平亲自发布的论文致谢完整版本:
相信看完这篇文章的许多读者,都同诗词君一样,被字里行间的真挚和坚韧深深打动。
从一个大山里的穷孩子,到如今一路读到博士,其中必定有很多的辛酸和苦涩。
始终支撑着他走下去的,不过是这样一个简单的信念:
“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
我们每个人生来并不平等,有人住高楼,有人在深沟,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锈。
但正如雨果所说的:
“当命运递给我一个酸的柠檬时,让我们设法把它制造成甜的柠檬汁。”
真正的强者永远懂得:我命由我不由天。
1
我们都身处阴沟,但仍有人仰望星空
前些天,云南一个9岁的小女孩,刷爆了微博热搜。
让许多网友惊叹不已的,是这样一幕场景:
小小的一间猪肉铺里,前面是血污横陈的猪肉,霍霍的磨刀声,顾客的讨价还价声。
后面却是跳着优美的芭蕾舞、心无旁骛的小女孩。
巨大的反差,折射出的恰是贫穷的深沟与梦想的璀璨。
小女孩名叫邬刚云,家乡是国家级的贫困村。父亲是长途 汽车 司机,常常在外;母亲则独自经营家里的猪肉摊,还要照顾3个年幼的孩子。
小女孩很懂事,上学之余,常去妈妈的猪肉摊帮忙,熟练地清洗猪大肠、猪身上的血水。
跳舞是她一天中最大的快乐。
她说:“去肉店要早起,会很困,但是想到可以跳舞就很开心。”
没有老师教,小女孩就自己跟着手机里的舞蹈视频模仿;没有跳舞的地方,全家人就一根一根搬木头,为她搭起一个简易的练舞房。
父母用尽了他们的所有,去支持女儿的梦想。而小女孩也没有辜负他们的期望。
她得到了北京舞蹈学院两位老师的指导与帮助,并得到了登上央视舞台的机会。
对梦想的坚持,让她得以走出小小的天地,站在更高的舞台上,看到更璀璨的星空。
王尔德说:“我们都身处阴沟,但仍有人仰望星空。”
小女孩是这样,中科院这位博士也是这样。
自助者,天助之,所有的努力终有归处。
只要你有梦想,阴沟的泥泞就留不住你的脚步。
跋涉过暗夜后,终能看到满天星光。
2
懂得感恩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
中科院博士的这篇致谢里,让诗词君印象深刻的,还有结尾的一段话:
“理想不伟大,只愿年过半百,归来仍是少年,希望还有机会重新认识这个世界,不辜负这一生吃过的苦。最后如果还能做出点让别人生活更美好的事,那这辈子就赚了。”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无论遭遇过怎样的困苦,对世界都始终满怀善意。
2008年,一位来自贵州农村的男孩,在媒体的报道下,家喻户晓。
他叫刘秀祥,那一年随着他一起步入大学校门的,还有他肩上背着的母亲。
父亲早早去世,哥哥姐姐在打工时失去联络,母亲遭受打击精神失常,在一些人身上,命运总是格外地冷酷残忍。
可是刘秀祥没有因此而自怨自艾,抱怨命运不公。
他刻苦学习,考入了山东临沂大学。想到去大学以后,患病的母亲无人照料,便决定带着母亲一起上学。
刘秀祥的事迹打动了许多人, 社会 各界爱心人士给予了他帮助。
而这份帮助,他从未忘记。
2012年大学毕业后,刘秀祥放弃了大城市优厚的待遇,选择回到贵州大山里,成为一名人民教师,1700多名贫困学子得到他的资助。
走出了大山的他,又选择回到大山,只是为了让更多曾如他一样的孩子,有走出大山的机会。
人活于世,短短数十载,因果陈陈相循,行善积善,才可得善遇善。
一个懂得感恩的人,运气一定不会太差。
3
读书依然是改变命运最好的路
还记得当年轰动全国的“北大保安成人高考第一人”张俊成吗?
1994年,18岁的张俊成成为北大的一名保安。
因为家中困难,有7个孩子,张俊成上完初中就被迫辍学了。
辍学后,他到铁矿上打工,要挖上整整一吨铁矿石,才能拿到二三十块钱。
对那时的他来说,能够吃饱穿暖,已是莫大的幸福。
后来,他又在汽修厂打工,辗转来到北京,看守北京大学西门。
看着来来往往的教授、学者,感受着大学里浓厚的学术氛围,走出小村庄的张俊成看到了一个更大的世界,也看到了自己和这个世界的差距。
他还在这个世界的门外徘徊。
在北大教授们的建议和帮助下,他开始读书自学,并开始申请准备成人高考。
站岗之外,他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给了书本。
那段时间,他每天睡觉的时间只有3个小时。
他说:“我见过每一个时间点的北大。”
请相信事在人为,只要你真正地付出了努力,上天就不会辜负。
1995年,张俊成一举通过成人高考,考上了北京大学法律系,成为“北大保安成人高考第一人”。
三年以后,他拿到了北大自考专科毕业证。
毕业后,张俊成选择回到家乡长治市,并和朋友创办了一所职业学校,担任校长。
从保安到校长,张俊成的人生因读书而有了更多可能,他早已不再是当初那个只求温饱的穷苦少年。
他说: “教育是一项良心工程。比起北大老师对我这个小保安的照顾、施恩,我真的太渺小。”
读书改变了他的命运,而如今的他,又在用教育去改变更多人的命运。
这或许,就叫做“传承”。
董卿说: “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给你回报。”
那些说“读书无用”的人,其实不是读书无用,只是你读书无用罢了。
对大多数人,尤其是处于 社会 底层的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读书依然是改变命运最好的路。
这个世界并不公平,甚至很多时候都像这位中科院博士所说的:
“身处命运的漩涡,耗尽心力去争取那些可能本就是稀松平常的东西,每次转折都显得那么的身不由己。”
我们拼尽全力达到的顶点,不过是别人的起跑线,甚至连起跑线都不是。
这不是我们的错。
可是就像这首曾火遍美国的小诗所写的:
纽约时间比加州时间早三个小时,
但加州时间并没有变慢。
有人22岁就毕业了,
但等了五年才找到好的工作!
有人25岁就当上CEO,
却在50岁去世。
也有人迟到50岁才当上CEO,
然后活到90岁。
有人依然单身,
同时也有人已婚。
奥巴马55岁就退休,
川普70岁才开始当总统。
世上每个人本来就有自己的发展时区。
身边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前面,
也有人看似走在你后面。
但其实每个人在自己的时区有自己的步程。
不用嫉妒或嘲笑他们。
他们都在自己的时区里,你也是!
生命就是等待正确的行动时机。
所以,放轻松。
你没有落后。
你没有领先。
在命运为你安排的属于自己的时区里,
一切都准时。
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但是我们可以选择改变自己的未来。
请永远牢记着:
不认命,就是我们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