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毕业论文格式标准
毕业论文包括以下内容:
封面、内容提要与关键词、目录、正文、注释、附录、参考文献。其中“附录”视具体情况安排,其余为必备项目。如果需要,可以在正文前加“引言”,在参考文献后加“后记”。
第二、各项目含义
(1)封面
封面由文头、论文标题、作者、学校名称、专业、年级、指导教师、日期等项内容组成。
(2)内容提要与关键词
内容提要是论文内容的概括性描述,应忠实于原文,字数控制在3字以内。关键词是从论文标题、内容提要或正文中提取的、能表现论文主题的、具有实质意义的词语,通常不超过7个。
(3)目录
列出论文正文的一二级标题名称及对应页码,附录、参考文献、后记等对应的页码。
(4)正文
正文是论文的主体部分,通常由绪论(引论)、本论、结论三个部分组成。这三部分在行文上可以不明确标示。
(5).注释
对所创造的名词术语的.解释或对引文出处的说明,注释采用脚注形式。
(6)附录
附属于正文,对正文起补充说明作用的信息材料,可以是文字、表格、图形等形式。
(7)参考文献
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使用过的文章、著作名录。
4、毕业论文格式编排
第一、纸型、页边距及装订线
毕业论文一律用国家标准A4型纸(297mmX21mm)打印。页边距为:天头(上)3mm,地脚(下)25mm,订口(左)3mm,翻口(右)25mm。装订线在左边,距页边1mm。
第二、版式与用字
文字、图形一律从左至右横写横排,倍行距。文字一律通栏编辑,使用规范的简化汉字。忌用繁体字、异体字等其他不规范字。
第三、论文各部分的编排式样及字体字号
(1)文头
封面顶部居中,小二号行楷,顶行,居中。固定内容为“成都中医药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2)论文标题
小一号黑体。文头居中,按小一号字体上空一行。(如果加论文副标题,则要求:小二号黑体,紧挨正标题下居中,文字前加破折号)
论文标题以下的行距为:固定值,4磅。
(3)作者、学院名称、专业、年级、指导教师、日期
项目名称用小三号黑体,后填写的内容处加下划线标明,8个汉字的长度,所填写的内容统一用三号楷体,各占一行,居中对齐。下空两行。
(4)内容提要及关键词
紧接封面后另起页,版式和字号按正文要求。其中,“内容提要”和 “:”
黑体,内容用宋体。上空一行,段首空两格,回行顶格:“关键词”与 “内容提要”间隔两行,段首空两格。“关键词”和 “:” 用黑体,内容用宋体。关键词通常不超过七个,词间空一格。
(5)目录
另起页,项目名称用3号黑体,居中排列,上下各空一行;内容用小4号仿宋。
(6)正文文字:另起页。
(7)论文标题: 用二号黑体加粗,居中排列,上空一行;下标明年级、专业、作者,作者姓名另起一行,四号楷体,居中排列;下空两行接正文。正文文字一般用小四号宋体,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单倍行距。
(8)正文文中标题
一级标题,标题序号为“
一、”与正文字号相同,黑体,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
二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二)”,与正文字体字号相同,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
三级以下标题序号分别为“1.”和(1),与正文字体字号相同。为避免与注释相互混淆,不可用“①”。可根据标题的长短确定是否独占行,若独占行,则末尾不使用标点,否则,标题后必须加句号。每级标题的下一级标题应各自连续编号。
(9)注释:正文中加注之处右上角加数码,形式统一为“①”,同时在本页留出适当行数,用横线与正文分开,空两格后定出相应的注号,再写注文。注号以页为单位排序,每个注文各占一段,用小5号宋体。引用文章时,注文的顺序为:作者、文章标题、刊物名、某年第几期〈例如 : ①龚祥瑞:《论行政合理性原则》, 载《法学杂志》1987年第1期。);引用著作时,注文的顺序为:作者、著作名称、出版者、某年第几版、页数 ( 例如:② [ 英 ] 威廉·韦德著:《行政法》,楚剑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7年版,第5页。)。
(10)附录
项目名称为小四号黑体,在正文后空两行空两格排印,内容编排参考“示范文本”。
(11)参考文献
项目名称用小四号黑体,在正文或附录后空两行顶格排印,另起行空两格用小四号宋体排印参考文献内容,具体编排方式同注释(参考的著作可不写第几页) 。
(12)页码
首页不编页码,从第二页起,居中编排
以上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研究生毕业论文格式标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撰写研究生毕业论文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步骤:
1. 确定研究课题和问题。选择一个有研究价值和科学意义的问题,并且确保该问题在学术上有一定的前沿性或开创性,需要经过仔细的调查和分析才能确定一个好的研究题目。
2. 研究方法的选择。根据研究问题的不同,需要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研究方法,如文献综述、调查问卷、样本调查、实验研究等。需要对各种研究方法进行掌握,并选择最适合自己课题的方法。
3. 进行 literature review。文献综述是论文撰写的重要部分,它涉及到主题问题的背景、研究进展、前人的研究成果、理论基础等内容,需要对相关文献进行搜索、筛选、归纳和分析,确保论文在学术上的严谨性和完整性。
4. 确定研究框架和实施方案。研究框架是针对研究问题制定的计划路线图,可以根据研究目的、方法、范围等要素,制定研究框架和实践方案。这个部分需要对整个论文进行系统的规划,明确每个章节的内容和逻辑,合理分配工作时间,使整个写作过程条理清晰、井然有序。
5. 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视研究课题而定,需要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和实施方案,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数据分析是研究活动的核心环节,需要掌握不同的分析方法和工具。
6. 撰写论文正文。在论文撰写过程中,需要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完成各个章节的撰写,需要注意的是论文正文的撰写应该紧紧围绕论文提出的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展开,避免犯一些常见的误区,如与研究问题不相关的内容、简单叙述、内容不足、无系统性等。
7. 编写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论文撰写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需要按照学术规范编写,列举所引用的文献资料。
总之,研究生毕业论文需要经过仔细的计划、准备、实施和撰写,需要有系统性的撰写思路和严格的学术规范,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除了以上介绍的具体步骤,下面再给出一些论文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
1. 注意使用文献引用规范。撰写论文时,需要使用一定格式的引用文献规范,如APA、MLA等等。不正确的引用规范会对论文的学术价值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使用规范的引用格式是非常重要的。
2. 合理使用图表和数据。在论文撰写中,图表和数据往往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然而,这些数据和图表应该在写作的同时,及时标注清晰、合理有序地安置在论文中。
3. 精益求精。研究生毕业论文被认为是一项学术成就,需要表现出作者对人类知识或某领域的深刻理解和研究,所以,在撰写论文时应注重结论的深度和广度。除此之外,还应该注意文字精确、表达简洁,排版规范等方面,细节是决定成功的关键。
4. 提交后仍然关注。如果论文是通过在线提交的方式上交的,需要在提交后确保论文是否已经完全上传成功,有足够的时间预留出来,避免由于网络原因可能导致提交下架或提交出现带来浪费的问题。
总体上,在进行研究生毕业论文的撰写,需要注重时间规划、实施计划、编辑出版、撰写规范等方面。如果您在写论文时出现困难,请及时寻求导师或相关学术研究人员的帮助和建议。只有在逐步完善这些方面以及提升学术能力,才能让您的毕业论文沐浴阳光,广受赞誉。
地理教育研究方法是研究者反映和认识地理教育过程的体现。研究者通过对地理教育现象的解释、预测,对地理教育问题的解决,发现或发展地理教育的原理和规律。地理教育研究方法的变化,包括研究者思想方法的变化和研究中使用的具体方法的变化,是地理教育研究取得纵深突破性进展的一个必要条件。开展地理教育研究离不开一定的研究方法,但细细梳理,好像还没有一幅明晰的地理教育研究方法谱系图。这说明方法论问题本身具有复杂性。地理教育研究方法按其来源可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归纳而来,来自对实际地理教育教学经验的归纳总结;另一类来自演绎,由教育类研究方法、地理科学类研究方法演绎而来。从发展的趋势来看,近年来地理教育研究方法呈现出多元、量化、内涵式发展的趋势。结合近期阅读研究生毕业论文的体会,谈谈对地理教育研究方法的两点认识。 第一,地理教育研究方法应体现学科性。地理教育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地球表层自然和人文地理事象的空间位置、过程相互关系等,帮助学生认识不同过程和现象如何在各区域和地点间相互作用,形成区域可持续发展观念,进而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地理教育研究需要研究者深入地理科学内部,通过时空尺度的透镜观察世界,以学习者为中心,探究学习者地理认知的特点,以及地理核心素养的形成途径、规律。因此,地理教育研究方法具有地理学科的特色和烙印。 第二,地理教育研究方法的运用应体现科学性。无论是文献检索法、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还是实验法,其运用的步骤都要讲究科学性、准确性。以问卷调查法来说,其调查的核心概念是什么?依据什么理论将核心概念演绎为哪几个维度?每个维度怎么设置调查问题,问卷生成后怎样检测其信度和效度?这些环节需要科学准确地把握。近年来,来自自然科学的量化实证方法在教育研究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在地理教育研究中,实验的方法运用较为广泛,从实验的目的、设计、过程到实验结果,各个环节紧密相扣,但值得注意的是,教育实验的对象是学生,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干扰,教育实验的过程和复杂程度往往超过自然科学实验。教育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决定了教育研究方法体系的综合性,集中体现在它需要哲学方法、科学方法和艺术方法的综合运用。 ——选自《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0年第7期上半月 
毕业论文的流程图是指用图表形式表示毕业论文的研究过程、方法和步骤,包括问题定义、文献综述、研究设计、数据采集和分析等环节。下面是画毕业论文流程图的步骤:
1.确定所需软件:可以使用Microsoft PowerPoint、Visio、MindManager等软件,推荐使用Microsoft Office Visio,它可以绘制基本流程图,不需要编程知识。
2.整理论文思路:了解论文的结构和主题,确定需要在流程图中展示哪些内容,使图表呈现有序,准确、简洁明了的框架。
我帮您弄。。。可以给你参考!有没有其他要求 简单哦!!!
直接写是什么地图,标出地点即可(比如中国地图什么省位于华东还是那个地方即可~)。
毕业论文图表格式要求如下:
一、图
正文中所有图都应有编号和图题。
图的编号由“图和从1开始的阿拉伯数字组成,例如:“图1”图2/等。图的编号可以一直连续到文末,图较多时,也可分章编号。
图题即图的名字,每幅图都应有图题,并置于图的编号之后,与编号之前空一格排写。图的编号和图题置于图下方的居中位置,宇体采用5号宋体。图中若有分图时,分图的编号用(a)、(b)等置于分图之下。正文中与相关图对应文宇处须在括弧中注明“见图n”字样。
图与其图题不得拆开排写于两页,插图处的该页空白不够排写该图整体时,可将其后文字部分提前排写,将图移至次页最前面。
二、表
正文中所有表都应有编号和表题。
表的编号由“表”'和从1开始的阿拉伯数字组成,例如“表1”、“表2”等。表的编号可一直连续到文末,表较多时,也可分章编号。
表题即表的名称。每个表都应有表题,并置于表的编号之后,与编号之前空-格排写。表的编号和表题应置于表上方的居中位置,字体采用5号宋体。正文中与相关表对应文字处须在括弧中注明“见表n”字样;表题中不允许使用标点符号。
表与其表题不得拆开排写于两页,表格应写在离正文首次出现处的近处,不应过分超前或拖后。表格允许下页接写,接写时应重复表的编号,后跟表题(可省略)和“(续),续表均应重复表头和关于单位的陈述。
专硕毕业论文是万字,硕士论文一般万字之间,主要还是看学校的具体规定。论文是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
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
毕业论文结构体系一般应包括标题、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部分。
1.标题
标题应当简短、明确、有概括性。读者通过标题,能大致了解论文内容、专业特点和学科范畴。论文标题不得超过25个汉字,一般不得使用标点符号,可分二行书写(一般不设副标题)。标题中尽量不用英文缩写词,必须采用时,应使用本行业通用缩写词。
2.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应扼要叙述论文的主要内容、特点,文字要精练,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应包括本论文的.主要成果和结论性意见。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避免将摘要写成目录式的内容介绍。字数要求在200-300之间。
3.关键词
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一般列3-5个词,按词条的外延层次从大到小排列,应在摘要中出现。
4.正文
论文正文包括开头、主体与结论等部分。
(1)开头论文的开头一般用来说明论文选题的目的、背景、意义,以及论文对所要研究问题的认识,问题的提出等。
(2)主体论文主体是论文的主要部分,应结构合理,层次清晰,重点突出,论点、论据、论证过程正确,文字简练、通顺。
(3)结论结论是对整个论文主要成果的归纳,着重要突出论文的创新点。
5.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论文的取材来源、材料的文博程度。论文中引用的文献应是近期发表的与论文工作直接有关的学术期刊文献为主。参考文献数量应不少于5篇。
硕士毕业都是需要发表论文的。而且对论文的发表期刊也是有要求的。
专硕毕业论文字数一般是3-5万之间。
1、一般字数是指正文字数,即第一章到最后一章,不含摘要、目录、致谢、参考文献、附录等,说的是字数而不是字符数,比如3万字毕业论文,就是3万字的汉字,不包括标点和空格。
2、硕士毕业论文不单有字数要求还有页数要求,页数在60-80页之间就可以,这也是指的正文部分,同样不包括摘要、目录、致谢、参考文献、附录等。
3、参考文献篇数一般不少于40篇,在其中外文参考文献不少于20篇,参考文献中近五年的文献数一般不少于总数的三分之一,而且还要用近两年的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在正文中要有引用标注。
硕士论文各部分字数要求
1、硕士论文题目
中、英文题目:论文题目应能概括整篇论文的核心内容,恰当、简明、引人注目,并力求简短,一般不超过30字。论文题目的字符间距可根据题目字数适当调整;
2、硕士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的字数一般在1000字左右。除非有特殊需要,可以写详细写作,字数可扩充到2000字左右,摘要中不应用到图、表、化学结构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等。
3、硕士论文关键词
论文的关键词3-5个,是用来说明全文的主题内容的单词或术语,力求精炼、准确。
4、硕士论文开题报告
硕士论文开题报告字数不得少于3000字,是研究生实施毕业论文课题研究的前瞻性计划和依据,是毕业论文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
5、硕士论文正文
正文部分字数是开题报告字数后,保持在3万字左右,具体可根据学校的相关规定调整。在制定论文框架时,需要合理分配篇幅,将主要内容放在论文具体研究内容上,该部分作为论文的重点部分体现研究成果和见解。
论文封面为全校统一格式。论文题目位于封面中下方,字体采用黑体,字号采用35磅。学科专业为xx。2、知识产权声明及独创性声明由学校统一提供,可从研究生处网页下载,研究生须在独创性声明及知识产权声明上签字,并填写签字日期。3、中文摘要论文第一页为中文摘要。摘要应说明从事这项研究工作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作者独立完成的工作量;获得的主要结论。论文摘要应突出论文的先进性和理论深度或实用性。最后一行注明论文的关键词,论文关键词的选取要简明扼要。4、英文摘要论文第二页为英文摘要,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的内容和格式一致。英文摘要的译名为“Abstract”。最后一行注明论文的关键词。5、目录目录是论文的提纲,帮助读者查阅所希望了解的内容。目录中应有页号,页号从正文开始直至全文结束。6、引言在论文正文前,内容为该研究工作的应用价值与理论;本研究主题范围内国内外已有文献综述;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等。7、正文学位论文的主体。写作内容可因研究课题性质而不同,文字要精炼通顺、条理分明。最后还应有结论,结论应该明确、精炼、完整、准确。要认真阐述自己新见解的意义。8、参考文献只列主要的及公开发表过的,按学位论文引用的顺序附于文末。文献是期刊时,其格式为:编号,作者(多作者间用,外文姓列名前),文章题目名,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号),页码(若期刊无卷号,则为年份,期号,页码)。文献是图书时,其格式为:编号,作者,书名,版次(初版不写),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
文献综述是论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常位于引言部分之后。其作用是对前人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分析和评价,以便更好地阐述自己的研究目的、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文献综述应当包括过去相关研究的概述、重要发现和结论,同时也应当指出这些研究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在撰写文献综述时,需要采用系统性的方法,包括收集、筛选、整理、分析和归纳。可以通过检索学术期刊、图书馆资源、网络数据库等方式获取相关文献。然后,根据研究目标和问题,筛选出与之相关的文献进行阅读和整理。在整理时,应当将文献按照不同的主题和研究方向进行分类,以便更好地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在文献综述的撰写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应当选择与自己研究主题相关、经典和有代表性的文献进行综述。其次,应当对这些文献进行客观、全面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指出其优缺点和不足之处。最后,应当结合自己的研究目标和问题,指出过去研究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并提出自己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综上所述,文献综述是论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作用是对前人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分析和评价,以便更好地阐述自己的研究目的、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在撰写文献综述时,需要采用系统性的方法,包括收集、筛选、整理、分析和归纳。
文献综述一般放在正文前面
文献综述放在结论之后,致谢之前。
按照顺序,论文的格式应为:
1、封面和目录
2、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
3、正文
4、结论
5、文献综述
6、致谢
7、附录
绪论指论文开头说明主旨和内容的部分,研究目的是你研究问题的理由,文献综述是他人论文的观点,这几者是不同的,所以需要绪论。
扩展资
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
1、专著: [序号]作者.书名[M].版本(第1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2、期刊: [序号]作者.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3、会议论文集(或汇编): [序号]作者.题名[A].编者.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4、学位论文: [序号]作者. 题名[D]. 学位授予地址:学位授予单位,年份.
5、专利: [序号]专利申请者. 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或地区):专利号, 出版日期.
6、科技报告: [序号]著者. 报告题名[R].编号,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7、标准: [序号]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颁布日期.
8、报纸文章 : [序号] 作者. 题名[N]. 报纸名,年-月-日(版次).
9、电子文献: [序号] 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10、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这个要根据你所写的论文来看,不是说所有的论文都要有绪论的。
你来找,,我,,帮
企业人才招聘问题与对策(框架)1引言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2理论基础基本概念2.企业招聘的定义 招聘的内容 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研究现状国外研究现状3中小企业人员招聘的现状中小企业人员招聘现状调查中小企业人员招聘现状分析4案例分析首先是该企业的背景介绍其次是该企业在人才招聘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结论和建议。5企业在人员招聘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企业在招聘中存在的问题 人力资源管理机构和人员的设置不到位 对招聘工作不够重视 招聘渠道相对单一 对岗位需要的人员缺乏正确的定位 中小企业对应聘者吸引力较弱 中小企业招聘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树立正确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 招聘前做好充分准备 科学、合理的组织招聘工作 对招聘工作进行总结 营造有利于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的公司文化 6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文章是写员工招聘的?
探讨关于普通高校岗位设置与岗位聘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论文摘要]岗位设置是事业单位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举措,对提高高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逐步建立以聘用制为基础的用人制度有着重大的意义。文章简述了普通高校实施岗位设置与聘用工作的意义,介绍了普通高校岗位设置与岗位聘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论文关键词]岗位设置 岗位聘用 聘用管理 2007年5月,人事部、部印发了《关于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的意见》,对高等学校岗位设置与聘用管理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2009年4月,江苏省资源与保障厅、江苏省教育厅在南京召开全省高校岗位设置管理工作会议,印发了《江苏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江苏省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部署了全省普通高校岗位设置工作,从此我省普通高校开始了岗位设置与聘用管理的实施工作。盐城院(以下简称“我院”)经过几个月的调研、定编设岗、确定岗位分级条件,岗位聘用、签订、制定聘后考核指标,基本完成了首轮岗位设置与聘用管理工作。 一、普通高校实施岗位设置与聘用制度的意义 普通高校科学合理地进行岗位设置管理是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精干高效、充满活力的人才队伍的关键,也是促进高校学科建设的关键,对学校的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岗位设置与聘用制度是普通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需要,也是学校实行聘用制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前提和基础。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旨在建立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各类人员的收入待遇与所聘岗位与等级直接挂钩,一岗一薪,岗变薪变,这就迫切需要高校进行岗位设置,以确保高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 第二,岗位设置与聘用制度有利于普通高校各类人员的合理配置和优化人才结构。《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高等学校专业技术岗位一般不低于岗位总量的70%,其中,教师岗位不低于岗位总量的55%,高水平大学为教学科研服务的辅助性专业技术岗位总量的比例可适当提高。管理岗位一般不超过岗位总量的20%。”《江苏省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规定:“普通高等学校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岗位的比例控制目标为1∶3∶5∶1,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应以教师岗位为主体。”适度比例的专任教师高级岗位可以有效地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起到提高师资队伍水平、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的作用。 第三,岗位设置与聘用制度有利于降低人力资源,提高人才利用效率。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只对岗位不对人,按照岗位对从业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专业知识的要求,以及任务量、工作强度、工作难度、责任等因素来确定岗位绩效工资标准,优劳优酬将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第四,岗位设置与聘用制度能够使普通高校人事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岗位设置与聘用制度通过创新,转换用人机制,整合人才资源,实现人事制度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最终实现“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管理模式。 二、普通高校岗位设置与岗位聘用实施中的问题 我院于2004年实施了全员聘任制,实现了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的转变。2007年初,我院进行了新一轮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行了岗位绩效工资制。这些改革均为学校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但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 1.定编定岗是岗位设置与岗位聘用的首要难题。定编定岗是岗位设置的基础工作,是指根据学校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任务确定学校的编制总数和各类岗位数。但是,我国的编制标准十几年未变,也没有完全量化的定编体系和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首先,对普通高校内设机构的规模缺乏量化规定,内设机构偏多,机构功能接近、任务重叠。其次,对内设机构人员编制的计算也缺乏科学量化规定,存在人浮于事的现象。再次,现有普通高校大部分是多校合并而建的,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偏多。最后,由于首次设岗必须强行入轨、平稳过渡,即使定了编制,也必须聘用超编人员。 2.岗位结构矛盾突出,岗位分配困难。近年来,由于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各高校加大了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的力度,高级职务岗位人数和比例不断增加,但是学科结构很不均衡,有些学科高级职务比例已超过国家控制标准(40%),而有些学科的高级职称比例又偏低,且现有人员的学术能力较弱,近期很难晋升。若根据标准学生数计算的岗位总量分配给各个部门,有些学科高级岗位余量很少,将导致青年教师晋升空间小,而有些学科高级职务人数则明显不足。 3.专业技术队伍复杂,岗位类别模糊。《江苏省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将高校的工作人员分为三类: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然而在高校中却存在着一个普遍的现象,即相当一部分管理人员来自于教师,95%以上的管理人员都取得了专业技术职务,部分工勤人员亦通过“以考代评”方式取得了专业技术职务,很多管理人员兼任教学科研工作。因此,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结构非常复杂,岗位类别模糊,将高校中的管理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完全分离是否科学,还有待于实践。 4.岗位分级条件是难点,岗位职责不够明确。高校推行聘用制度、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都要以岗位设置的细化分级为依据。各类岗位中专业技术岗位可分为13个等级,管理岗位可分为10级,工勤技能岗位可分为5级。每一级别岗位的任职条件也成为岗位设置工作的重要前提。如何对各类人员进行科学分级,特别是设置教师岗位的分级条件是难点之一。在确定岗位等级之后,应该要确定各等级岗位在聘期内的岗位职责、目标任务、考核要求,但事实上,各高校将岗位设置数据上报之后,才开始逐步修订岗位职责,具有很强的滞后性。 5.改革不够彻底,工资待遇难对应。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求“一岗一薪,岗变薪变,以岗定薪”。理想的改革程序应该是先定编、定岗、定薪,再竞争上岗。但现实情况却不太理想,首先,没有严格按岗位确定工资待遇,存在高薪低效、高职低能现象。目前有不少高职称、高职级的人员在、专业技术岗位工作,他们的工作量不大,工资却高。其次,在江苏省厅下发的答复口径文件中,有这样的规定:“聘用到管理岗位的人员,除符合‘双肩挑’条件人员外,均纳入管理岗位管理。已执行了专业技术岗位工资的`,在首次聘用及续聘管理岗位职级时,可继续执行专业技术岗位工资。”允许在管理岗位上获得与专业技术职务相对应的工资待遇,或者在专业技术岗位上获得与管理职务对应的工资待遇的现象存在。最后,江苏省的教育管理研究系列职称属于管理系列职称,但却又执行专业技术职务岗位工资待遇。 6.没有形成良性的竞争与激励机制。由于首聘工作是过渡,我院没有实行低职高聘或高职低聘的良性激励机制或惩罚机制。尽管学校公布了各类岗位设置方案及其岗位职责和聘任条件,进行公开招聘,但实际上,首次聘用“人人有岗位”,没有真正实行择优聘用。 此外,考核评价机制未得到完善,这将会对岗位竞聘、续聘工作产生不良影响。 三、改善普通高校岗位设置与岗位聘用工作的对策 1.统筹规划,科学确定岗位总量与结构。普通高校的岗位设置工作既要着眼于学校现状,又要充分考虑到学校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按需设岗,总量控制。系统、深入了解和分析学校现有人员状况和现有岗位情况,同时根据学校发展总体规划、人才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规划等预测未来所需岗位数量与岗位结构,为杰出人才的晋升、特殊人才的引进留下足够的空间。 2.加强领导,切实做好组织领导工作。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成立岗位设置与岗位聘用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亲任组长,分管校领导直接负责,相关部门、院(部)积极协同,完成各类实施细则的制订、各类岗位的人员聘用工作。学校岗位设置总体方案、岗位任职条件等重大问题,均需通过党委常委会讨论研究通过。 3.精确测算,设计岗位设置与岗位聘用的实施方案与细则。学校通过召开多种形式的座谈会,征求校内各方面意见,摸清所有职工的职称职务年限、科研业绩成果等,分析学校事业发展对岗位结构比例的需求,同时加强与兄弟院校交流沟通,对实施范围、岗位结构、岗位数量、岗位职责、聘用程序进行明确的规定。教师的岗位总量设置与标准生数相关,比较容易确定,但实验人员与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岗位数量的设置必须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例如实验辅助人员岗位数须与实验设备台套数、实验课时数、实验仪器的价值、实验室数目相关,图书资料岗位数量须与服务对象数量、开设的服务窗口、图书借阅流量、情报信息查询服务数量等相关。 4.稳定教师队伍,鼓励高水平人才脱颖而出。高校既要考虑各类人员为学校学科建设和发展做出的贡献,又必须调动一线中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制定升档条件时主要侧重于业绩水平、学术贡献和发展潜力,向高层次人才、一线教师倾斜,鼓励教师认真从教、严谨治学,积极从事各级各类科研工作。教学、科研业绩杰出者可不受资历的限制,申报高一级岗位。在管理岗位上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在首次设岗、聘用时只能聘至原享受待遇岗位的最低等级,将管理岗位上的科研型人才引导到专业技术岗位上去。 5.完善聘后管理体系,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考核评价指标。考核指标、考核标准要以学科发展目标为基础,与学校发展规划相适应,要有利于学科专业队伍结构优化和团队建设,要适应各类各级人员个人发展需要,要能有利于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在普通高等学校,既要考核教师的教学水平,又要考核其科研水平;既要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岗位的特点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分类分级地进行个人业绩考核,又要进行团队业绩考核。同时,还要积极探索绩效管理制度,实行绩效管理,一是要积极探索多元化的评价方法;二是要强化同行专家特别是校外知名同行专家、专业组织和学生在评价体系中的作用;三是要积极完善分类评价标准。 四、结束语 实施岗位设置与岗位聘用制度是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内在要求,是推进高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迫切需要,也是普通高校转换用人机制、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的需要。岗位设置与岗位聘用可以让普通高校摆脱传统人事的束缚,逐步创造一个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建立一套“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管理体制,进而提高普通高校的资源利用效率,推动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相关论文查阅: 大学生论文 、 工商财务论文 、 经济论文 、 教育论文 热门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