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专业毕业论文可参考题目
一、语言学方向
1.日本镰仓时代文学探索
2.谈日本文字的发展.
3.中日寒暄语之我见
二、日本文学
1.《我是猫》赏析
2.现代中日文学之异同
三、日本文化、社会、语言与文化
1、从日本人的习惯看其心理
2.浅谈丰田企业文化
3.论日本企业文化给我国企业发展的启发
4.论日本国花---缨花
5.中日酒文化之比较
6.论日本饮食文化
7.论中日茶文化的异同
8.浅谈日本礼仪
9.论日本的剑道精神
10.日本清酒的起源
11.浅谈日本艺妓
12.论中日礼节的差异
13.关于人口老龄化
14.关于战后日本女性社会地位提高的研究
15.关于现代日语的敬语
四、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1.大学日语听说探索
2.试谈日语单词的速记法
3.浅谈日语助词
4.论中日教育的发展前景
明治维新对日本近代教育制度的影响
日本汽车企业集团用语中语言变迁的观察研究
从岛国日本看日本人的安全意识
从企业博客的语言看日本企业文化传播
从“真心话和场面话”来考察日本人的人际关系
从やる、くれる探讨日本人“知恩”精神
日本人“缩志向”的考察与分析
从“胜组”“负组”看日本人中流意识变化
外来语背后的日本人的异文化意识
对日本传统祭祀文化的考察
日本传统祭祀文化研究
忠义--日本社会の柱
关于日语专业毕业论文可参考题目
因此透过寿司的制作和发展历程就可以看出日本人善于思考,富有创新精神;追求自然,崇尚自然;日本人的创新意识,日本人追求的自然与完美,以及生活的快节奏。日本民族对自己的.文化有着自己的看法,日本文化的融合性,日本文化的包容性,是日本文化得以强大的推动力。
追求自然,崇尚自然,形成了日本料理的特色。寿司的崇尚自然,保持生鲜,正是日本人所追求的。
日本文化几乎就是世界文化的大熔炉,既重视传统又善于创新,饮食文化也是文化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在反映日本饮食文化的众多食物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寿司,本文。。逐渐深入的分析日本食文化的特点,进而得出日本博大精神文化的优点。
随着饮食业的快速发展,食文化也发生了质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更加突出的体现了日本人注重创新的精神。在高效率快节奏的日本社会中,寿司仍然受到许多人的青睐,从小小的寿司中,反映出日本饮食文化的许多优点,这是值得世界人今后学习和借鉴的。
追求自然,崇尚自然,形成了日本料理的特色。寿司的美味不仅体现在食上,更体现在形与色上,这都是日本人所追求的料理美
如何选题,我给您来选可以成的,你们几号要呢 ? 具体能把任务书或者要求发给我, 我可以给你来做,的
学术堂最新整理了一部分日语专业毕业论文题目,欢迎大家进行参考:日本女性对历史的影响日本人の宗教信仰に対する多様性につ日本人の宗教信仰に対する多様性について日本人的时间意识日本语の拟音语と拟态语に関する研究试论日本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及其原因战后日本的城市化和农村直面20世纪初日本社会黑暗面的革命战士——小林多喜二宗教对日本企业文化的影响,不结婚?还是结不了婚?关于中日剩女的出路的思考从“衣食住”看日本文化从《海螺女士》看战后日本家庭状况从KY式日语中看日本年轻人现状从亲属称呼看中日家族制度的异同从日本“黑猫宅急便”展望中国快递业——以服务为中心从日本人的服务意识看日本文化从资源的节约和防灾来看日本人的危机意识关于近年苹果、三星的成功模式的探讨关于日本的恐怖电影—以其发展史及盛行理由为中心关于日本的企业文化—以丰田公司为中心
据学术堂了解,日语毕业论文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论文选题:1、从社会热点中选题社会热点,是指社会需要解决的普遍问题,或是社会成员普遍关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可以促进社会的进步。选题能否急社会之所急适应社会各领域之所需,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作者的学术良知。2、从学术空白中选题一个选题,要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它必须尚属学术空白,有待创新。它或者是在本领域无人播种、无人耕耘的题目,或者是没有从新的角度去论述的题目,或者属于交叉综合性、边缘性的题目。3、从本人的专长,兴趣爱好中选题论文选题无论具有多大的应用价值或者理论价值,但如果作者力不从心,无法完成或无法圆满完成,也是不合适的。因此,在选题时,除了考虑其价值需要的必要性外,还要考虑其撰写的可能性。4、结合本人未来发展方向选题论文写作的目的,最终是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也对作者本人带来社会影响,是社会认识作者的一种快捷的、简便的形式,也是社会选择人才的重要方式。
日语论文最好在经典话题中选择新颖和你感兴趣的角度去写。之所以选择经典话题,是因为经典话题的资料相对丰富,可以保证你写论文时有足够的阅读量和参考论文,之所以强调是新颖而且是你感兴趣的角度,是为了保证论文写出来重复率小并且你的热情度足够高。论文选题很重要,一旦选定,最好不要轻易更改,毕竟交论文的时间有限。祝你成功。
日语专业毕业论文可参考题目
一、语言学方向
1.日本镰仓时代文学探索
2.谈日本文字的发展.
3.中日寒暄语之我见
二、日本文学
1.《我是猫》赏析
2.现代中日文学之异同
三、日本文化、社会、语言与文化
1、从日本人的习惯看其心理
2.浅谈丰田企业文化
3.论日本企业文化给我国企业发展的启发
4.论日本国花---缨花
5.中日酒文化之比较
6.论日本饮食文化
7.论中日茶文化的异同
8.浅谈日本礼仪
9.论日本的剑道精神
10.日本清酒的起源
11.浅谈日本艺妓
12.论中日礼节的差异
13.关于人口老龄化
14.关于战后日本女性社会地位提高的研究
15.关于现代日语的敬语
四、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1.大学日语听说探索
2.试谈日语单词的速记法
3.浅谈日语助词
4.论中日教育的发展前景
明治维新对日本近代教育制度的影响
日本汽车企业集团用语中语言变迁的观察研究
从岛国日本看日本人的安全意识
从企业博客的语言看日本企业文化传播
从“真心话和场面话”来考察日本人的人际关系
从やる、くれる探讨日本人“知恩”精神
日本人“缩志向”的考察与分析
从“胜组”“负组”看日本人中流意识变化
外来语背后的日本人的异文化意识
对日本传统祭祀文化的考察
日本传统祭祀文化研究
忠义--日本社会の柱
关于日语专业毕业论文可参考题目
因此透过寿司的制作和发展历程就可以看出日本人善于思考,富有创新精神;追求自然,崇尚自然;日本人的创新意识,日本人追求的自然与完美,以及生活的快节奏。日本民族对自己的.文化有着自己的看法,日本文化的融合性,日本文化的包容性,是日本文化得以强大的推动力。
追求自然,崇尚自然,形成了日本料理的特色。寿司的崇尚自然,保持生鲜,正是日本人所追求的。
日本文化几乎就是世界文化的大熔炉,既重视传统又善于创新,饮食文化也是文化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在反映日本饮食文化的众多食物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寿司,本文。。逐渐深入的分析日本食文化的特点,进而得出日本博大精神文化的优点。
随着饮食业的快速发展,食文化也发生了质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更加突出的体现了日本人注重创新的精神。在高效率快节奏的日本社会中,寿司仍然受到许多人的青睐,从小小的寿司中,反映出日本饮食文化的许多优点,这是值得世界人今后学习和借鉴的。
追求自然,崇尚自然,形成了日本料理的特色。寿司的美味不仅体现在食上,更体现在形与色上,这都是日本人所追求的料理美
日语论文题目
学日语的朋友你们是否还在为选择论文得题目而烦恼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日语论文题目,欢迎大家阅读!
一、认知视域下的汉日场所惯用语对比研究
二、日语翻译实践中的误用表达分析
三、日语听力理解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
四、重命名翻译的必要性——以语用等效观看日语电影片名翻译
五、日语陈述副词“とても”考察——以“とても”与日语可能表达的共现为视点
六、民族地区高校二外日语教学改革初探——以吉首大学为例
七、日语助言行为中句末出现的“配虑表现”
八、现代日本人の集団意识の変化について
九、浅谈日语中的模糊〈暧昧〉表达
十、高校日语专业期末测试项目分析的基础研究
十一、日语学习中的日语汉字分析
十二、关于汉日同形词“意外”的对比研究
十三、独立学院“高级日语”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十四、体验式日语教学模式研究
十五、日语词汇对汉语的影响探究
十六、从四字熟语谈中日文化差异
十七、跨文化视域下中日敬语原则及翻译、表达策略
十八、中日对译过程中的“体”表现
十九、论日语教学的文化导入
二十、《源氏物语》中和歌汉译的比较研究
二十一、基于标准商务日语考试的商务日语教学评价与探索
二十二、中国日语学习者中日同形异义语的误用研究
二十三、中日同形词的习得与语言迁移
二十四、浅析标点符号的作用及翻译策略——以《且听风吟》的林少华译本为例
二十五、认知过程中提高日语词汇习得效果的方法探究
二十六、三语习得理论视角下英语专业二外日语教学研究
二十七、中日互动词“遗传”考辨
二十八、跨学科日汉翻译的实践探索
二十九、试论汉语直译成日语产生的损害面子行为
三十、科技日语资料的翻译特点
三十一、网络时代双向文化导入的日语教学
三十二、日语借词对汉语的渗透和影响
三十三、关于二外日语教学引入“微课”的探析
三十四、翻译教学中母语负迁移的规避对策
三十五、在节奏旋律中呈现语言的音乐美
三十六、日语自动词被动句和汉语领主属宾句对比研究
三十七、浅谈中国日语学习者对“态”的误用
三十八、高职院校日语专业校企合作双向参与的育人模式探索
三十九、高校日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四十、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日本近代时期自称词复数形式研究
四十一、日语翻译语言的范化及特化现象研究
四十二、日语“新语”与“流行语”的比较研究
四十三、先行词为语段的“その”的功能研究
四十四、日语被动句在会话中的使用情况及功能分析
四十五、“理”与“理窟”——中日古代文论中的“理”范畴关联考论
四十六、也谈文体与翻译——兼与林璋商榷
四十七、论日语动词意志性特征
四十八、日语中命令句与请求句的对比研究──以「シロ」与「~てください」为例
四十九、日汉定中关系“V-N”型复合词比较──以日语“和语动词”和汉语“单音节动词”为例
五十、从中古汉语入声字看日语汉字词中的促音
五十一、日汉口译研究的扩展性观察与对比性思考
五十二、高结合度“形容词する”的语义功能新探
五十三、基于关联性理论的元话语推理制约性分析
五十四、论日语分裂句的定义
五十五、新建本科院校转型下日语专业发展的理论思考
五十六、中日商务洽谈中常见语用偏误研究
五十七、“全人教育”理念模式下日语翻译教学方法探讨
五十八、小组合作学习日语教学模式探析——以日本凹型文化的集团意识为视点
五十九、中日“婚嫁”忌讳语对比研究
六十、日语推量表达「そうだ」「ようだ」的教科书分析——以《现代日本语》《综合日语》《新编日语》为例
六十一、跨文化交流背景下中日语言差异产生冲突的问题因素
六十二、日语的民族表达及文化心理研究
六十三、恩惠意识下中日授受表现对比研究
六十四、浅析日本语言政策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六十五、日伪时期的语言政策研究
六十六、彝族撒尼民间叙事长诗《阿诗玛》在日本的译介与研究
六十七、基于社会需求调查的JSP课程教学设计研究——以商务日语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分析为中心
六十八、浅析汉字“前”在汉日语中的空间认知语义差异
六十九、意识形态操控下梁启超对《佳人奇遇》的改写
七十、认知风格对日语学习者听力理解的影响
七十一、“左、右”空间隐喻概念的汉日对比研究
七十二、中日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分析及对策
七十三、中日“虫”的语言意义认知与文化模式比较
七十四、日语相互动词研究
七十五、中国陶瓷典籍深度翻译的典范——论日本盐田力藏译注《陶雅新注》的价值
七十六、从话题出发看汉日语指示词照应功能之对比
七十七、日语写作中的误用现象及对策
七十八、“性向词汇”的汉日对比研究——以“善于交际、好接触的人”为中心
七十九、中日谚语比较视域下日本人的自然观
八十、刍议晚清日语译才应势而起之契机
八十一、翻转课堂融入大学公共日语教学的探索
八十二、日本语言推广教材的开发及其特点
八十三、商务日语口译特点及策略
八十四、论高校日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八十五、日语流行语「草食男子」的语义扩展与认知
八十六、日语语言文体研究中的计量方法
八十七、日语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八十八、作为高校日语教育参照标准的JF Can-do及其整合策略
八十九、《JF日语教育Standard 2010》对基础日语课程教学的启示
九十、从动词语义看日语“知る”和汉语“知道”的对译
九十一、日本传播渠道与寒山诗误读的产生
九十二、现代日本女性终助词使用变化趋势
九十三、日语动物谚语中“马”的含义
九十四、大连地区日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九十五、源自唇内入声[-p]的日语汉字的ツ音变探究
九十六、《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教材分析与改进对策
九十七、汉日外来语音系调整的优选论
九十八、认知语言学理论在日语专业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九十九、中日数字文化观比较分析
一百、农业科技日语术语汉译适应化现象分析
一百〇一、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商务日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途径探析
一百〇二、日语专业四级考试文字试题部分的内容效度分析
一百〇三、对汉源日语量词认知研究的思考
一百〇四、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日语自主学习模式探索
一百〇五、从“胳膊拧不过大腿”和「长いものに巻かれろ」看中日“时务观”
一百〇六、浅议日语借词对汉语及日语教学的影响
一百〇七、高职院校日语选修课教学改革浅析
一百〇八、中日汉字词的研究以及教学策略
一百〇九、浅议日语拟声拟态词的多样性
一百一十、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之高校日语“微课”教学方法探索
1、日语相互动词研究
2、中国陶瓷典籍深度翻译的典范——论日本盐田力藏译注《陶雅新注》的价值
3、“性向词汇”的汉日对比研究——以“善亍交际、好接触的人”为中心
5、意识形态操控下梁吭超对《佳人奇遇》的改写
6、翻转课埻融入大学公共日语教学的探索
7、基亍社会需求调查的JSP课程教学设计研究——以商务日语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分析为中心
8、商务日语口译特点及策略
9、日伪时期的语言政策研究
10、中日“婚嫁”忌讳语对比研究
日语论文选题主要是选你感兴趣的话题来写,也要注意必须是你有能力完成的,给你一些题目参考:
以上题目是我在现代语言学期刊上看到的,供你参考。
我写的是「大连市都市部における生活保护高齢者の在宅ケアに関する调査研究」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日两国在政治、经贸、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流日益密切,日语人才急需,掌握日语成了刻不容缓之事。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日语开题报告范文,欢迎阅读。
所选题目名称:
外来语の激増の原因とその影响について
外来语激增的原因及其影响分析
课题研究现状:
外来语是西方国家先进的文化和科学技术成果不断流入日本的证明。而使用外来语是我们学习和使用日语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外来语作为一种社会语言现象和文化现象,促使了日语本身的发展和日本社会文化的进步。同时随着外来语在日语中的泛滥,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引起了日语学习和研究者及日本社会的广泛关注。
关于日语外来语,《大辞泉》(小学馆)将其定义为:ほかの言语から借用して、自国语と同様に使用するようになった语。借用语。日本では、広义には,汉语を含まれるが、狭义には主として欧米诸国から入ってきた语を言う。现在では一般に片仮名で表记される。1956年日本国立语言研究所就日语中和语,汉语,外来语,混合语几类构成日语的词汇,对大众化的90种杂志进行调查,得出以下数据:和语 汉语 外来语 混合语。10年后的1966年同一研究所又以《朝日新闻》,《每日新闻》,《读卖新闻》三大报纸一年的日报,晚报为对象,进行了日语词汇构成比的调查,得出以下数据:和语 汉语 外来语 混合语。由此可见,10年岁月的推移,外来语的比例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此外,外来语在日本社会和文化中的作用也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日本学者荒川物兵卫在《角川外来语辞典》(1969)一书中指出:“一个个单词是民族文化的种子,一个个外来语则是一个民族吸收外来文化的种子。”《实用最新外来语辞典》(1979)的序作者富道勇夫也曾说过:“难于出口的话语用外来语说就容易多了。”
随着中日两国间的不断交流和合作,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学习和研究日语。日语外来语也受到了一些从事社会语言学研究的学者的兴趣。皮细庚在《日语概说》(皮细庚,1996)专门辟章探讨了外来语,是外来语研究历程中的一块里程碑。皮细庚不但讨论了外来语的来源,揭示了外来语的本质,还分析了外来语的特点,着重将外来语和原语进行对比,对其中的“和制英语”作出了详细的解释。此后多年我国外语界的一部分学者深受外来语研究的启发,陆续发表了一些论文和书籍。
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国内学者对外来语研究的范围更加广泛。郑成在日语学习与研究(2001年第4期)上发表了名为《试析日语外来语与日本的社会心理》的论文。郑成不仅深入研究了外来语的特点,还深刻分析了外来语使用的现状,提出外来语激增的双刃剑作用,更将外来语和日本历史社会的心理联系起来。沈宇澄在其主编的《现代日语词汇学》一书中就外来语的作用、表记、语义展开讨论。朱京伟则在《日语词汇学教程》(2005)中论述了外来语的特征和历史,同时也分析了外来语和原语的区别,特别提出了外来语和在来语的关系。《相识日语》(2005)的作者王冰从外来语词语的移植方式的角度对外来语进行了研究。
综上所述,近年来有很多学者都对外来语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主要集中在外来语的来源、特征、现状、作用及同原语的比较上,并且都已取得重要的研究成果。然而,对外来语近年来激增的原因及其影响的研究略有不足,所以本文将着重研究外来语的激增原因和影响。
课题研究目的:
本文通过对日语外来语激增的原因及其影响分析,旨在加深对外来语的了解,以便为广大的日语学习和研究者带来更多便利,方便其更好地使用外来语。由于外来语在日语中的比例不断增加,所以全面而深入地研究外来语对于我们学好日语,进行中日跨国交流有很大的帮助。外来语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可以视作一种社会和文化现象,因此对外来语激增原因及其影响分析对外语教学研究、翻译和实际应用都具有积极地指导意义。
课题研究要点:
1 引言
2 外来语的定义
3 外来语的现状(激增)
4 外来语激增的原因
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日本人的心理原因
日语本身的语言结构特性
5 外来语激增的影响
积极方面
a外来语高雅、新颖
b能委婉地表达事物
c 能精练表示事物的概念与区别
d 有利于日本的国际交流和经济文化的发展
消极方面
a 日语丧失其纯正性
b 造成不同年龄段间的语言交流障碍
c 外来语的泛滥和误用
6 结论
课题进度安排:
10月30日,提交开题报告。
11月3日,参加开题答辩。
1月8日,完成毕业论文初稿(电子稿)。
3月18日,完成毕业论文终稿(纸质稿)。
3月27日,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主要参考文献:
1富永道夫.实用最新外来语辞典[M].日本千曲秀出版社,1979(这是日本文献,请用日语表达)
2荒川物兵卫.角川外来语辞典[M].角川书店,1969
3铃木孝夫.闭ざされた言语:日本语の世界[M].东京岩波书店,2000
4皮细庚. 日语概说[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
5沈宇澄.现代日语词汇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6王冰.相识日语[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
7郑成 .浅析日语外来语与日本的社会心理[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1(4)
8朱京伟 .日语词汇学教程[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题目:日本固有のものの中国语訳について
三、题目来源:真实 □、 自拟 ■ (二选一) 简历大全
四、结业方式:设计 □、 论文 ■ (二选一) 开题报告
五、主要内容:
本课题实际上主要研究的是汉语中一些来源于日本的外来词。对这些外来词进行分类研究,并就外来词中翻译的不准确,有异议的地方提出自己的翻译建议。来源于日语的外来词很多,有的是纯粹来源于日本本民族文化的外来词,像“歌舞伎”“寿司”“榻榻米”等。有的是词源来源于西方,经由日本翻译,后被中国采用的外来词,像“民主”,“科学”“大本营”等。如果统统作以分类研究的话,一来工作量繁重,二来枝杈太多,难下定论。作以本课题只就前一种情况,即来源于日本本民族的外来词为研究对象,对其翻译方法以及翻译中涉及的文化因素进行探讨。本文大体上拟分为以下五部分。
第一部分为破题部分,即说明此课题的研究范围和前提。主要是对来源于日语的外来词作以归类,并指明本课题的研究方向。
第二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从直译和和意译两方面的外来词分别举例分析。总结适用于直译和意译的一些规律。通过具体例子,指明意译中一些翻译不恰当,有歧义的地方,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
第三部分将就翻译中还需要说明和考虑的一些其他问题作以探讨。众所周知,文字是文化的载体,翻译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本部分将从三章论述。第一,中日两国对于外来语的不同态度。第二,中日语汇间的复杂关系。第三,外来语的引入对于文化间的交流和对本民族文化的冲击。
第四部分,对一些外来词的进行有趣的比较。如“日本料理”和“日本菜”,“章鱼烧”和“章鱼丸子”,“刺身”和“生鱼片”等。
第五部分为该课题的总结及展望,外来词的吸收不仅需要翻译技术的硬件支持,还需要中日两国人民的相互认识和了解的加深。
PS:任务书就主要内容和参考文献部分需要自己写,其他地方都差不多。
1先行研究
日本国内における研究
日语专业毕业论文可参考题目
一、语言学方向
1.日本镰仓时代文学探索
2.谈日本文字的发展.
3.中日寒暄语之我见
二、日本文学
1.《我是猫》赏析
2.现代中日文学之异同
三、日本文化、社会、语言与文化
1、从日本人的习惯看其心理
2.浅谈丰田企业文化
3.论日本企业文化给我国企业发展的启发
4.论日本国花---缨花
5.中日酒文化之比较
6.论日本饮食文化
7.论中日茶文化的异同
8.浅谈日本礼仪
9.论日本的剑道精神
10.日本清酒的起源
11.浅谈日本艺妓
12.论中日礼节的差异
13.关于人口老龄化
14.关于战后日本女性社会地位提高的研究
15.关于现代日语的敬语
四、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1.大学日语听说探索
2.试谈日语单词的速记法
3.浅谈日语助词
4.论中日教育的发展前景
明治维新对日本近代教育制度的影响
日本汽车企业集团用语中语言变迁的观察研究
从岛国日本看日本人的安全意识
从企业博客的语言看日本企业文化传播
从“真心话和场面话”来考察日本人的人际关系
从やる、くれる探讨日本人“知恩”精神
日本人“缩志向”的考察与分析
从“胜组”“负组”看日本人中流意识变化
外来语背后的日本人的异文化意识
对日本传统祭祀文化的考察
日本传统祭祀文化研究
忠义--日本社会の柱
关于日语专业毕业论文可参考题目
因此透过寿司的制作和发展历程就可以看出日本人善于思考,富有创新精神;追求自然,崇尚自然;日本人的创新意识,日本人追求的自然与完美,以及生活的快节奏。日本民族对自己的.文化有着自己的看法,日本文化的融合性,日本文化的包容性,是日本文化得以强大的推动力。
追求自然,崇尚自然,形成了日本料理的特色。寿司的崇尚自然,保持生鲜,正是日本人所追求的。
日本文化几乎就是世界文化的大熔炉,既重视传统又善于创新,饮食文化也是文化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在反映日本饮食文化的众多食物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寿司,本文。。逐渐深入的分析日本食文化的特点,进而得出日本博大精神文化的优点。
随着饮食业的快速发展,食文化也发生了质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更加突出的体现了日本人注重创新的精神。在高效率快节奏的日本社会中,寿司仍然受到许多人的青睐,从小小的寿司中,反映出日本饮食文化的许多优点,这是值得世界人今后学习和借鉴的。
追求自然,崇尚自然,形成了日本料理的特色。寿司的美味不仅体现在食上,更体现在形与色上,这都是日本人所追求的料理美
2013年 七月刚毕业的 日语本科论文 出售 864613905
日语论文题目
学日语的朋友你们是否还在为选择论文得题目而烦恼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日语论文题目,欢迎大家阅读!
一、认知视域下的汉日场所惯用语对比研究
二、日语翻译实践中的误用表达分析
三、日语听力理解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
四、重命名翻译的必要性——以语用等效观看日语电影片名翻译
五、日语陈述副词“とても”考察——以“とても”与日语可能表达的共现为视点
六、民族地区高校二外日语教学改革初探——以吉首大学为例
七、日语助言行为中句末出现的“配虑表现”
八、现代日本人の集団意识の変化について
九、浅谈日语中的模糊〈暧昧〉表达
十、高校日语专业期末测试项目分析的基础研究
十一、日语学习中的日语汉字分析
十二、关于汉日同形词“意外”的对比研究
十三、独立学院“高级日语”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十四、体验式日语教学模式研究
十五、日语词汇对汉语的影响探究
十六、从四字熟语谈中日文化差异
十七、跨文化视域下中日敬语原则及翻译、表达策略
十八、中日对译过程中的“体”表现
十九、论日语教学的文化导入
二十、《源氏物语》中和歌汉译的比较研究
二十一、基于标准商务日语考试的商务日语教学评价与探索
二十二、中国日语学习者中日同形异义语的误用研究
二十三、中日同形词的习得与语言迁移
二十四、浅析标点符号的作用及翻译策略——以《且听风吟》的林少华译本为例
二十五、认知过程中提高日语词汇习得效果的方法探究
二十六、三语习得理论视角下英语专业二外日语教学研究
二十七、中日互动词“遗传”考辨
二十八、跨学科日汉翻译的实践探索
二十九、试论汉语直译成日语产生的损害面子行为
三十、科技日语资料的翻译特点
三十一、网络时代双向文化导入的日语教学
三十二、日语借词对汉语的渗透和影响
三十三、关于二外日语教学引入“微课”的探析
三十四、翻译教学中母语负迁移的规避对策
三十五、在节奏旋律中呈现语言的音乐美
三十六、日语自动词被动句和汉语领主属宾句对比研究
三十七、浅谈中国日语学习者对“态”的误用
三十八、高职院校日语专业校企合作双向参与的育人模式探索
三十九、高校日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四十、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日本近代时期自称词复数形式研究
四十一、日语翻译语言的范化及特化现象研究
四十二、日语“新语”与“流行语”的比较研究
四十三、先行词为语段的“その”的功能研究
四十四、日语被动句在会话中的使用情况及功能分析
四十五、“理”与“理窟”——中日古代文论中的“理”范畴关联考论
四十六、也谈文体与翻译——兼与林璋商榷
四十七、论日语动词意志性特征
四十八、日语中命令句与请求句的对比研究──以「シロ」与「~てください」为例
四十九、日汉定中关系“V-N”型复合词比较──以日语“和语动词”和汉语“单音节动词”为例
五十、从中古汉语入声字看日语汉字词中的促音
五十一、日汉口译研究的扩展性观察与对比性思考
五十二、高结合度“形容词する”的语义功能新探
五十三、基于关联性理论的元话语推理制约性分析
五十四、论日语分裂句的定义
五十五、新建本科院校转型下日语专业发展的理论思考
五十六、中日商务洽谈中常见语用偏误研究
五十七、“全人教育”理念模式下日语翻译教学方法探讨
五十八、小组合作学习日语教学模式探析——以日本凹型文化的集团意识为视点
五十九、中日“婚嫁”忌讳语对比研究
六十、日语推量表达「そうだ」「ようだ」的教科书分析——以《现代日本语》《综合日语》《新编日语》为例
六十一、跨文化交流背景下中日语言差异产生冲突的问题因素
六十二、日语的民族表达及文化心理研究
六十三、恩惠意识下中日授受表现对比研究
六十四、浅析日本语言政策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六十五、日伪时期的语言政策研究
六十六、彝族撒尼民间叙事长诗《阿诗玛》在日本的译介与研究
六十七、基于社会需求调查的JSP课程教学设计研究——以商务日语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分析为中心
六十八、浅析汉字“前”在汉日语中的空间认知语义差异
六十九、意识形态操控下梁启超对《佳人奇遇》的改写
七十、认知风格对日语学习者听力理解的影响
七十一、“左、右”空间隐喻概念的汉日对比研究
七十二、中日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分析及对策
七十三、中日“虫”的语言意义认知与文化模式比较
七十四、日语相互动词研究
七十五、中国陶瓷典籍深度翻译的典范——论日本盐田力藏译注《陶雅新注》的价值
七十六、从话题出发看汉日语指示词照应功能之对比
七十七、日语写作中的误用现象及对策
七十八、“性向词汇”的汉日对比研究——以“善于交际、好接触的人”为中心
七十九、中日谚语比较视域下日本人的自然观
八十、刍议晚清日语译才应势而起之契机
八十一、翻转课堂融入大学公共日语教学的探索
八十二、日本语言推广教材的开发及其特点
八十三、商务日语口译特点及策略
八十四、论高校日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八十五、日语流行语「草食男子」的语义扩展与认知
八十六、日语语言文体研究中的计量方法
八十七、日语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八十八、作为高校日语教育参照标准的JF Can-do及其整合策略
八十九、《JF日语教育Standard 2010》对基础日语课程教学的启示
九十、从动词语义看日语“知る”和汉语“知道”的对译
九十一、日本传播渠道与寒山诗误读的产生
九十二、现代日本女性终助词使用变化趋势
九十三、日语动物谚语中“马”的含义
九十四、大连地区日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九十五、源自唇内入声[-p]的日语汉字的ツ音变探究
九十六、《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教材分析与改进对策
九十七、汉日外来语音系调整的优选论
九十八、认知语言学理论在日语专业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九十九、中日数字文化观比较分析
一百、农业科技日语术语汉译适应化现象分析
一百〇一、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商务日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途径探析
一百〇二、日语专业四级考试文字试题部分的内容效度分析
一百〇三、对汉源日语量词认知研究的思考
一百〇四、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日语自主学习模式探索
一百〇五、从“胳膊拧不过大腿”和「长いものに巻かれろ」看中日“时务观”
一百〇六、浅议日语借词对汉语及日语教学的影响
一百〇七、高职院校日语选修课教学改革浅析
一百〇八、中日汉字词的研究以及教学策略
一百〇九、浅议日语拟声拟态词的多样性
一百一十、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之高校日语“微课”教学方法探索
1、日语相互动词研究
2、中国陶瓷典籍深度翻译的典范——论日本盐田力藏译注《陶雅新注》的价值
3、“性向词汇”的汉日对比研究——以“善亍交际、好接触的人”为中心
5、意识形态操控下梁吭超对《佳人奇遇》的改写
6、翻转课埻融入大学公共日语教学的探索
7、基亍社会需求调查的JSP课程教学设计研究——以商务日语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分析为中心
8、商务日语口译特点及策略
9、日伪时期的语言政策研究
10、中日“婚嫁”忌讳语对比研究
你可以就就某一具体文化表现进行切入,对比一下中日的文化区别,这样就可以凑构5000字了。比如中日的河有很大的不同,那就对比一下文学、文化中的河:日本:《北の河》高桥有一(1965年芥川)《深い河》田久保英夫(1969年芥川)《泥河》、《莹川》宫本辉(1977年芥川)再来看中国:《呼兰河传》萧红《黄河东流去》李淮可以通过日文维基、百度百科了解大意,然后就可以开始写了。
q我百度名】 我有,
选择你喜欢的方向,比如文学,社会学,语言学之类的。定一个方向,你们学院会按你们的方向分配导师,定导师后,可以再提交你的论文题目,中途可以修改。后续就是你写完论文后交给导师批改了。。。。最后答辩。最最后,每个导师会推荐一个优秀论文,做最后优秀论文答辩。
『关天茶舍』暧昧?清晰?——日本人的性格两极 作者:wssxasd 提交日期:2005-9-8 8:52:00 访问:258 回复:2 ��十多年前,我有机会到日本,在那里住了将近四年,打过各种工,接触过形形色色的人,在大学里做过客座研究,对日本学界有所了解。实际的生活体验,纠正了我对日本的想象和认识。——李兆忠,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著名的日本文化研究专家,艺术评论家,《暧昧的日本人》的作者。在以往的中国人关于日本的叙述中,日本人要么是杀不不眨眼的恶魔,如小说《烈火金刚》里的“猪头小队长”、“毛驴大队长”、“猫眼司令”之类,要么是温文尔雅、成天蹶着屁股鞠躬的礼仪的符号,两者其实都是概念化的东西.这种分裂,无疑是近代以降特殊的历史处境与险恶的中日关系造成的。中国人对于日本,大而化之、自以为是的想象中藏着种种错觉和无知,尽管中国与日本已有近两千年的交往历史,而且,近代以降屡屡吃日本的大亏,差一点亡国.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种无知是很难原谅的。我考察过一百年来中国作家笔下的日本和日本人,大体上经历了漫画化→妖魔化→符号化这样几个阶段,与真实的日本和日本人总是隔着一层,这在很大程度上误导了中国民众对日本的认识,当然,这本身未尝不是中国民众对日本的集体想象,暴露了认识上的巨大盲点。中国人看日本,常常受三种不良心态左右:一曰“大中华”,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日本的一切都是从中国照搬过去的,许多人到了京都、奈良,一看见古色古香的建筑街道,就情不自禁地叫起来,这也是汉代的,那也是唐代的,得意之情溢于言表。这种认宗归祖也许不借,但是仅仅只看到这些,我觉得就很危险。由这种“大中华”的心态,必然派生对“小日本”的蔑视,当年,昏聩的清朝官员将日本称作“蕞尔岛国”的时候,其实并不知道日本的确切地理位置,结果是,“小日本”打败了“大中华”;二曰“受害者”心态,近代以降,日本确实给中国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但仅仅记住这些,而不知反思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尤其是不知反省自己的弱点与劣根性,就很危险,谁也不敢担保类似的受害从此不再发生;三曰庸俗社会学,比如关于那场战争,多年来我们总是认为,日本人民是爱好和平的,是反战的,充其量只是受了蒙蔽,好战的只是一小撮日本统治者。作为一种外交策略,这种做法固然很必要,真的这么认为,就很危险,只要对日本的社会历史稍有了解,就可发现这种看法是多么错误。当然这并不是说日本没有反战人士,没有正义之声,然而他们的声音与占绝对多数的同仇敌忾的宣誓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到后来,在各党派对战争议案的投票中,连日本共产党都投了赞成票。战后追查战争责任,日本首相东久迩就提出“一亿总忏悔”的口号,从军纪和道德方面检讨战争失败的原因,日本共产党则干脆认为“一亿人民一亿战犯”。可见,连日本人自己都不相信“日本人民反战”,这种把统治者和老百姓一分为二的庸俗社会学思维方式,至少对于日本这样一个民族并不合适。那么,日本人的性格特点是什么?日本人文化心理的内在机制是什么?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是199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在斯德哥尔摩的颁奖仪式上,作了题为《暧昧的日本的我》的演说,其中这样讲到——在并不遥远的过去,那种破坏性的盲信,曾践踏了国内和周边国家的人民的理智。而我,则是拥有这种历史的国家的一位公民。作为生活于现在这种时代的人,作为被这样的历史打上痛苦烙印的回忆者,我无法和川端(指获得196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作家川端康成)一同喊出“美丽的日本的我”。我只能用“暧昧的日本的我”来表达。我觉得,日本现在仍然持续着开国一百二十年来的现代化进程,正从根本上被置于暧昧的两极之间。而我,身为被刻上了伤口般深深印痕的小说家,就生活在这种暧昧之中。下面一段话很要紧——把国家和国人撕裂开来的这种强大而又锐利的暧昧,正在日本和日本人之间以多种形式表面化。日本的现代化,被定性为一味地向西欧模仿。然而日本却位于亚洲,日本人也坚定地、持续地守护着传统文化。暧昧的进程,使得日本在亚洲扮演了侵略者的角色。而面向西欧全方位开放的现代日本文化,却并没有因此而得到西欧的理解,或者至少可以说,理解被滞后了,遗留下阴暗的一面。在亚洲,不仅在政治方面,就是在社会和文化方面,日本也越发处于孤立的境地。大江主要是从国际政治的层面,对近代以降日本的所作所为和由此导致的尴尬处境作了深刻的反思和揭示,可谓目光如炬。在它的启发下,长期以来我对日本文化的思索和困惑也豁然开朗。我觉得“暧昧”这种说法,至少在现象上,精到地概括了日本文化的特征,为我们认识日本的提供了重要门径。暧昧,自然不是日本独有,世界上一切国家、一切民族的文化,都有它暧昧的地方,只是程度与表现方式有所不同罢了。然而,像日本那样走得如此之远,表现得如此极端,足以成为国民性格“品牌”的,却是十分罕见。就日本而言,“暧昧”绝不是近代催生的新生事物,而是由来已久的性格,大江所揭示的日本在近代的“暧昧”表现,其实不过是日本固有的民族性在近代的延伸和发展罢了。换句话说,当日本土著的世界观(本质上的虚无主义、现世主义)与先进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结合到一起时,便产生大江所指出的上述种种“暧昧”现象。从地理风土中看,东瀛岛国本身就是一个“暧昧”的存在,包围在辽阔在海洋中,它介于封闭与开放、狭窄与辽阔之间;位于极东,使它在东亚册封体系中成为一个特殊的存在,与大中华帝国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国际地位介于宗主国与藩国之间;生存资源的匮乏与自然风景的优美,涵养了尚武与爱美的国民性;地震、火山、海啸、台风等天灾,培养出搏击命运、顺从命运的二重性;四季分明、变动不居的地理气候,发展了日本人的不匀整美感,视“瞬间”为“永恒”,——所有这一切,构成一幅幅似是而非、自相矛盾而有内在联系的图景。 美国人类学家鲁斯•本尼迪克特在著名的《菊与刀》里开宗明义的第一段话就是:“在美国曾经全力以赴与之战斗的敌人中,日本人的脾气是最琢磨不透的。这个强大对手,其行动和思维习惯与我们如此迥然不同,以至于我们必须认真加以对待,这种情况在其他战争中是没有的。”在描绘过西方人对日本人性格的种种迷惑之后,作者这样概括——所有上述这些矛盾成为有关日本论著中纵横交织的经纬,而且,都是千真万确。菊与刀,两者都是一幅绘画的组成部分。日本人生性极其好斗又非常温和;黩武而又爱美;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顽梗不化而又柔弱善变;驯服而又不愿意受人摆布;忠贞而又易于叛变;勇敢而又懦怯;保守而又十分欢迎新的生活方式。他们十分介意别人对自己的行为的观感,但当别人对其劣迹毫无所知时,又会被其罪恶所征服。他们的军队受到彻底的训练,却又具有反抗性。作为一位既不懂日语、也没有到过日本、对东瀛生活缺乏切身感受的西方学者,本尼迪克特凭借渊博的知识和西方的理论模式,对“琢磨不透”的日本人进行了解读和严密的逻辑推理,发现了日本文化“菊与刀”的二重性,显示了西方理性思辨的强大威力。然而,作为一名中国人,我更喜欢直接的、一针见血的把握。比如,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的一句话就很有穿透力,他说:“日本不是一个普通正常的国家,它很特别,有必要记住这一点。”这个“特别”是什么呢?李光耀有详细的讲述,概括起来,就是隐藏在“暧昧”表象之下的、无以伦比的单一民族集团性和不择手段的进取性;也就是说,不管“菊”也好,“刀”也好,都是维护大和民族共同体、进取扩张的手段——不同的手段而已。在日本人的世界里,两种截然相反的东西,构成了奇特的“互补”。在我看来,日本人的“暧昧”,恰好表现了日本人特有的明确;日本人纵然有一千个暧昧,一万个暧昧,一旦涉及民族生死存亡的大事,它从来不暧昧,只要有利于日本,怎么都行,甚至改变人种也行,废除日语也行,成为美国的第五十一个洲也行。惟其如此,历史上,日本时而开放,时而闭锁;时而崇洋媚外,时而英美鬼畜;时而脱亚,时而入亚;时而入欧,时而脱欧……一切都是以这个大前提为转移。这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暧昧”,其实是清晰到极致的一种表现。
这个可能没有人有哦!!还是要看自己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