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毕业论文 > 浅谈中西式面点的差异的毕业论文

浅谈中西式面点的差异的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浅谈中西式面点的差异的毕业论文

按这个题目到百度里搜索一下就有了,OnDifferencesBetweenChineseandWesternDietaryCultures

简单区分:西式面点:大部分是用机器完成的,而中式面点大部分用手工来完成的,需要时间一般比西点要成一些。西点:就岗位分是甜品房和面包房。先说甜品。甜品有很多种大项:芝士类,慕司类,巧克力类,奶酥类,拿破伦类,蛋糕类等等。面包分土司类,杂粮类,常温类等等。西点制作讲求的是精确的份量,标准的制作过程。象蛋糕打几分钟,放几分钟再烤。烤多少时间,多少的温度。面包要打几分钟,醒发几次,每次多少时间等等的。所以会用到很多的辅助工具。如1面包温度针,糖浆温度针等等的测温工具。2各式各样的刀具。3各式各样的模具。不同的样子用不同的模具成型。西点烘培由于现代的机器量使用越来越大,所以从事手工制作的人就少了。很多的产品都是机器做的了。中点:由于中国菜系众多,每个菜系也有自己的代表点心,在这就不说了。买本书看看。中点注重的是手工,绝大多算的产品是不能用机器做的。所以要求工作人员的基本功要扎实。但是相对西点练的时间就长了。

中式面点指源于我国的点心,简称“中点”,双称为“面点”,它是以各种粮食、畜禽鱼、虾、蛋、乳、蔬菜、果品等为原料,再配以多种调味品,经过加工而制成的色、香、味、形、质俱佳的各种营养食品。西式面点简称“西点“,主要指来源于欧美国家的点心。它是以面、糖、油脂、鸡蛋和乳品为原料,辅以干鲜果品和调味料,经过调制成型、装饰等工艺过程而制成的具有一定色、香、味、形、质的营养食品。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论文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中西饮食文化差异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要:

本文通过阐述中西餐饮文化差异,分析中西餐饮文化在在哲学体系、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从而促进中西方文化的融合,让更多的人通过饮食了解饮食背后的文化。

关键词:

中西文化;饮食文化;差异比较

提到饮食文化,人们总是会不约而同地首先想到“吃”,不错,饮食的确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形式之一。然而加上了“文化”二字以后,饮食就不仅仅是“吃”这么简单了,它包括饮食文化的整体,是人类在饮食方面的创造行为及其成果,凡涉及人类饮食方面的思想、意识、观念、哲学、宗教、艺术等都在饮食文化的范围之内。

一、中西餐饮文化差异

中西方饮食文化最显而易见的不同就是使用的饮食器具。西方人以刀叉为食器,并且规定显明,不同规格的刀叉所使用的方式及场合不同,而且是不可以混用的。

中国人的餐桌上却不如西方人那么复杂,虽然是简简单单的一双筷子,但它在饮食文化中担任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筷子可以是我们的烹饪的工具,也是每家每户的搅拌器,打个鸡蛋,冲个饮料,无疑都需要筷子的帮忙。与西方如此严谨的规范相比,中国的筷子的确随意得多。

受科学导向的影响,西方烹饪的全过程必须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行事,每道菜肴每次烹饪的过程、方法几乎完全一致,并且其所用的调料会精确到克,烹饪时间会精确到秒。

西方人对食物的选材极具规范,他们多以荤食为主,烹饪时往往以一整块肉或是一整只的禽类为主要食物,并且不吃内脏,认为内脏是弃料;对于蔬菜的选择上也比较单一,而且在饮食中以蔬菜为装点辅助之用,所以在西方人的饮食中蔬菜多为装饰工具。

相较于西方人而言,中国人在食物的选择与烹饪方式上就要随意得多。在中国厨师的手上也能变成一道味美的佳肴,这样的菜例比比皆是,如爆炒猪腰、糟猪肚、韭菜炒猪肝,等等。说到烹饪方式,更是层出不穷。不同于西方人的“精确到克”、“精确到秒”,中国人历来都是“随心所欲”,强调凭经验对结果进行把握。中国人喜素食,蔬菜的种类远多过于西方,这样,食材的相互搭配就变化多端,就以炒猪肝为例,可以是大葱炒猪肝,也可以是青椒炒猪肝,更可以是韭菜炒猪肝,每一道菜都各有风味。

西方人的饮食文化中注重食物的营养价值,因此,他们提倡吃生食,他们认为高温烹调会破坏了食物本身的营养,唯有生食才能最大限度地保存食物的天然属性和原汁原味,那么他们所追求的营养价值也可以被很好地保留。

中国饮食文化更重食物的味道,“美味”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第一要义,因此,中国人会借助一切技术手段、烹饪方式、调味方法使自己的食物变得鲜美无比,在中国,炒、煮、炖、烩、烧、烤、蒸、煎、炸、焖、熘等都是十分常见的熟食性烹调技术。

二、差异背后的文化根源

(一)哲学体系:形而上学与适度原则

西方哲学体系以形而上学为主要特点,也就是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世界,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孤立的,永远不变的;如果说有变化的话,那么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这种增减或变更的原因不在事物内部而在于事物外部。反映到饮食文化就是所闻即所见,无论是菜单还是对食物的装点、摆盘,都是以一种最直接的方式呈现给人看,追求真实性,没有华丽的点缀,只体现食物的本源属性,这点与西方人的处事原则不谋而合,这样的哲学背景下就促成了西方人视“营养价值”为饮食的第一要义的观念,不在乎饮食的艺术性、创造性,目标性明确,即食物就是用来补充人对于营养需求的工具。

与西方人不同,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模糊、不可捉摸。它不像西方的形而上学那样追求事物的客观性、真实性,强调所闻即所见,而是凡是讲求分寸、讲求整体配合、讲求一个“度”。反映在饮食文化上的就是中国人将“美味”作为饮食的第一要义。在烹饪上,中国人讲究整体融合,没有西方人的精确,讲究的是凭经验将一道菜的各个部分相协调进而形成一道美味的佳肴。其中的经验又是模糊的,同一道菜,同一个师傅,每次做可能也会做出不同的味道,凭借经验对菜肴进行整体的把握,追求烹饪技术的随意性与艺术性,这便是中国人的传统哲学观念――模糊而完美。

(二)价值观: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西方人推崇个人主义价值观念,个人目标高于对群体的忠诚。也就是说每一个只需要对自己负责即可,不需要服从其他任何一个集体,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群体,但这样的选择并不是永久的,可以随时因为自己需求的改变而重新进行选择。如改变祈祷的教堂,更换雇主,等等。反映在饮食文化中最显著的就是西方人实行分餐制。

与之相对的,中国人崇尚集体主义价值观。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推崇谦虚知礼,不喜欢争强好胜,社会风气往往封杀过于突出的个人,正所谓“行高于众,人必非之”。在饮食文化中,这样的集体主义观念的确是受到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中国人的宴席多喜用圆桌,从形式上体现了团结、礼貌、共享的氛围。美味佳肴摆在桌子的中心,既是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交流感情的媒介。在这样的宴会气氛下,饮食已经不是宴会的主要目的,情感的交流才是宴会的中心。与西方人直截了当的交际方式不同,中国人的饮食目的依仗于一大群人的情感触碰、交流和共鸣。

(三)思维方式:个性与整体

西方人注重个性的发展,强调在集体中个性的最大限度发挥。他们追求差异性,凡事求异,认为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强调天下万物都是独立的个体,彼此间没有联系,认为个性与个体的独立自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因此对事物的看法与考虑往往从个性出发,西方人将独特的个性发展放置于一切行为活动的大前提之下。这无疑体现在了他们的饮食文化中,泾渭分明的摆盘和装点,虽同在一个盘子中,确是个性突出的各自为政,没有任何调和,肉即是肉,菜即是菜,土豆即是土豆,个性鲜明,味道明确,不会相互影响、相互混合。在烹饪上,同一个盘子中的不同食材也是被分开进行加工的,不会将它们放在一起烹煮,处处彰显西方人对于个体与个性的尊重和重视。中国人注重整体的发展,强调圆满、整合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不喜欢过于鲜明的个性张扬,反映在烹饪上更显见,无论是什么样的食材全部倒入锅中,再配以各种佐料进行烹调,即使原本个性鲜明,味道独特的食材在这样的磨合之下不会再显得如此锋芒。因此,中国菜尝起来滋味丰富,层次感强烈。再回过头看每一道菜,红不是那样鲜艳的红,绿也不是那样扎眼的绿,而是一种经过调和以后产生的和合之美。

(四)生活方式与生活节奏

在西方,流水线上的重复作业,实行计件工资制,生活节奏急促,人们有意无意地受到机械的两分法影响,将游戏与工作分得很清楚,即工作时工作,游戏时游戏,这样的生活方式十分单调、刻板,机械的工作生活模式逐步影响到了西方人对饮食的需求,导致饮食本身的单一性和简单性。

中国人则不然,中国人的随意性在这里体现无遗,不喜欢单纯的、机械的工作生活模式,推崇一种经验性的工作方式或者喜欢在工作中加入自己喜欢的元素或方法,就像中国的饮食烹饪一样,存在不稳定性,这样的不稳定性既指工作模式、工作方法的不稳定,又指工作结果的不稳定。就好像一道菜如果想要让它尝起来不那么咸,南方人可能会选择放糖冲淡咸味,如南方人的糖醋风味,就是用糖的甜与醋的酸中和酱油的咸味;而北方人则可能会把这道菜加水烹制食材,让食材变淡的同时改变了菜的性质,可能从一道炒菜变成了一道靓汤,因为生活经验、生活环境的不同而不同。这样并不稳定的经验性的改变方式,使原来单纯的一道菜变成了现在的三道菜而非两道菜,其中创造性与艺术性油然而生。

三、当前的餐饮文化发展与中西文化之间的融合

然而如今的中西方餐饮文化已不再像以前那样泾渭分明了,中餐中也融入了西式元素,西餐中处处彰显中国风,这是一种新型的饮食文化模式,中西合璧的饮食文化队伍将会越来越壮大,人们也可以通过了解饮食文化了解这个世界。

参考文献:

[1]郭鲁芳,金慧君.中、西方餐饮文化差异所带来的思索[A].商业经济文荟,2005(5):13-15.

[2]刘岩松.中西方饮食在文化理念上的差异性[J].经济研究导刊,2010(36):258-259.

[3]赵奇志.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J].食品工程,(4):14-15.

[4]冯勇,何欢欢.从饮食文化角度浅析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J].消费导刊,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中西文化及其差异,从文化和差异两方面叙述。中西饮食文化的发展历史分别叙述美国和中国不同的文化历程,由于两方面不同的文化底蕴,在饮食上出现了差异。本文主要从观念上的差异、宴会礼仪的差异,中西饮食文化的融合等方面展开论述。最后介绍了西方饮食对中国产生的影响,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解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同时,接受可以接受的部分并与中国饮食相融合,使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饮食更加丰富,但又不乏自身特色。这才是我们正确对待中西饮食文化的态度。

关键词:

中西差异;饮食文化;餐饮礼节

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存在着各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具有浓郁的民族性和多样性的特点。饮食文化的差异也是跨文化交际中影响交际结果的因素之一。中国有灿烂丰富、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西方国家则有精巧专维、自成体系的饮食文明。中西饮食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丰富了全球的饮食文化。

一、从筷子与刀叉文化看中西饮食观念的差异

刀叉因为适应欧洲人饮食习惯而出现,它和筷子影响了东西方不同的生活观念。中华饮食刀叉的出现比筷子要晚很多。据游修龄教授的研究,刀叉的最初起源和欧洲古代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有关,他们马上生活随身带刀,往往将肉烧熟,割下来就吃。后来走向定居生活后,欧洲以畜牧业为主,面包之类是副食,直接用手拿。主食是牛羊肉,用刀切割肉,送进口里。到了城市定居以后,刀叉进入家庭厨房,才不必随身带。由此不难看出今天作为西方主要餐具的刀和筷子身份很是不同,它功能多样,既可用来宰杀、解剖、切割牛羊的肉,到了烧熟可食时,又兼作餐具。

大约15世纪前后,为了改进进餐的姿势,欧洲人才使用了双尖的叉。用刀把食物送进口里不雅观,改用叉叉住肉块,送进口里显得优雅些。叉子才是严格意义上的餐具,但叉子的弱点是离不开用刀切割在前,所以二者缺一不可。直到17世纪末,英国上流社会开始使用三尖的叉,到18世纪才有了四个叉尖的叉子。所以西方人刀叉并用只不过四五百年的历史。

刀叉和筷子,不仅带来了进食习惯的差异,进而影响了东西方人生活观念。游修龄教授认为,刀叉必然带来分食制,而筷子肯定与家庭成员围坐桌边共同进餐相配。西方一开始就分吃,由此衍生出西方人讲究独立,子女长大后就独立闯世界的想法和习惯。而筷子带来的合餐制,突出了老老少少坐一起的家庭单元,从而让东方人拥有了比较牢固的家庭观念。

虽然不能将不同传统的形成和餐具差异简单对应,但是它们适应和促成了这种分化则是毫无疑问的。筷子是一种文化传统的象征。华人去了美国、欧洲,还是用筷子,文化根深蒂固,而老外们在中国学会了用筷子,回到自己的国家依然要重拾刀叉。

二、烹饪方法的差异

在中国,烹调是一种艺术,与其他艺术一样,体现着严密性与即兴性的统一,所以烹调在中国一直以极强烈的趣味性,甚至还带有一定的游戏性,吸引着以饮食为人生之至乐的中国人。由于发展十分成熟,已经脱离了完全根据菜谱操作的方法,发展到较高级的阶段,每一道菜的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变化,以适应地区、季节、对象、作用、等级的不同,比如蘑菇炒牛肉,冬天的色宜深些,口味宜重些,夏天的色和味宜清淡些;对于江苏一带的人来说,调味中可加糖,但是面对川湘顾客,则应多放辣。中国的烹饪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炒、炸、焖、爆、煎、烩、煮、蒸、烤、腌、冻、拔丝、糖醋等,做出的菜肴让人眼花缭乱。在烹饪大师的眼中,做菜和制作工艺品一样有着高深的学问,即使是同一道菜,不同的厨师会做出不同的口味来。而西方则不同,可以说是相当的理性,他们的烹饪相应的变化较少,同一道菜从洛杉矶到纽约口味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虽然显得单调,但是简单的工艺却使得他们能够在大规模的商业化中取得惊人的成功。西餐菜肴烹饪的方法主要是烧、煎、烤、炸、焖,各种原料很少集合烹调,正菜中鱼就是鱼,鸡就是鸡,即使是调味料也是现吃现加。烹饪的全过程比较规范,调料的添加量精确到克,烹调的时间精确到秒,厨师好像化学实验室的实验员。由于西方菜肴制作的规范化,烹调成为一种机械的工作。肯德基炸鸡只要按方配料,油的温度,炸鸡的时间,依规范行事即可,因而厨师的工作就成为一种极其单调的机械性工作。再者,西方人进食的目的首在摄取营养,只要营养够标准,其他尽可宽容,因而今日土豆牛排,明日牛排土豆。美国的食品广告铺天盖地,但万变不离其宗,炸鸡、炸薯条、炸鱼块,其菜肴加工方法简单,基本是机械的混合,所以菜肴的种类极少。

三、餐饮礼节

在餐饮氛围方面,中国人在吃饭的时候都喜欢热闹,很多人围在一起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大家在一起营造一种热闹温暖的用餐氛围。除非是在很正式的宴会上,中国人在餐桌上并没有什么很特别的礼仪。而西方人在用餐时,都喜欢幽雅、安静的环境,他们认为在餐桌上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礼仪,不可以失去礼节,比如在进餐时不能发出很难听的声音。

中西方宴请礼仪也各具特色。在中国,从古至今大多都以左为尊,在宴请客人时,要将地位很尊贵的客人安排在左边的上座,然后依次安排。在西方则是以右为尊,男女间隔而座,夫妇也分开而座,女宾客的席位比男宾客的席位稍高,男士要替位于自己右边的女宾客拉开椅子,以示对女士的尊重。另外,西方人用餐时要坐正,认为弯腰,低头,用嘴凑上去吃很不礼貌,但是这恰恰是中国人通常吃饭的方式。吃西餐的时候,主人不提倡大肆的饮酒,中国的餐桌上酒是必备之物,以酒助兴,有时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喝酒的时候都是一杯一杯的喝。

综上所述,饮食文化的交流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断充当全球经济文化整合过程中,不同文化之间的“传递带”。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日益增强的`文化影响力,正发挥着比其他任何全球化单一力量大得多的作用,也在悄悄地改变着全世界。中西饮食文化的碰撞、交流以及融化为全人类文明起到填补和着彩的作用。中西餐饮文化将在交流中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文仲.中英(英语国家)文化习俗比较[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林语堂.生活的艺术[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3]萨姆瓦.跨文化传通[M].三联书店,1988.

摘要:饮食文化是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讲,不仅能加深对所学语言文化的理解,更能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成功率。本文从中西方饮食文化用餐形式和礼仪的差异、饮食观念的差异、饮食结构的差异、烹饪的差异等方面入手,对中西方饮食文化进行了比较,目的在于明确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消除界限,增进了解,促进交流。

关键词:中西方饮食文化、文化差异、形式和礼仪、观念结构

一、引言

饮食文化是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饮食与文化紧密相关,不同的民族因其生活地域、气候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而创造出不同的饮食文化。传统的西方文化是畜牧文化和海洋文化,而中国是农耕文化和陆地文化,两种不同的文化反映出人们生活方式的差异,而饮食的差异则深刻透露自身的文化背景。

二、中西用餐形式和礼仪的差异

中国自古以来的礼仪就有以和为贵的思想观念,以和为贵的思想体现在从古至今中国人在开席时都有一家人在一起就餐的观念,体现了中国传统的饮食礼仪。中国人的聚食制延续千年。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都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从形式上营造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这就是聚食制,聚食制的起源很早,从许多地下文化遗存的发掘可见,古代炊间和聚食的地方是统一的,炊间在住宅的中央,上有天窗出烟,下有篝火,火上安放陶釜、陶鼎,在火上做炊,就食者围火聚食。这种聚食古俗一直延续至后世。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这符合中华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的思想。此外,聚食制的长期流传,也是中国重视血缘亲属关系和家族家庭观念在饮食方式上的反映。

三、中西饮食观念的差异

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对味的追求往往大于对营养的追求,人们在品尝菜肴时,往往会说这盘菜好吃,那道菜不好吃。然而若要进一步问什么叫好吃,为什么好吃,好吃在哪里,恐怕就不容易说清楚了。这说明中国人对饮食追求的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意境,即使用人们通常所说的色、香、味、形、器把这种境界具体化,恐怕仍很难涵盖其所有意味。在中国,饮食的美性追求显然压倒了理性。这种价值理念的差别构成了中餐过于注重饭菜色、香、味的特点。这种饮食观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是吻合的。作为东方哲学代表的中国哲学,其显著特点是宏观、直观、模糊及不可捉摸。中国菜的制作方法是调和,最终要调和出一种美好的滋味。这一切讲究的就是分寸,就是整体的配合。它包含了中国哲学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西方人对待饮食的态度主要坚持其实用性特征,从营养角度出发,重视食物对人体的健康,不追求花样和饭菜的其他功能。他们认为“吃”只是为一个生物的机器加入燃料,保证其正常的工作、生活的运行,只要吃了以后能保持身体健康,抵御病菌的攻击,则其他方面并不讲究。由此可见,饮食在他们心中只是一种维持生命的活动。尤其是在西方国家享有美食之称誉的大国法国,更是追求高质量的营养。法国烹调虽追求美味,但总不忘“营养”这一大前提。在现代西方社会,除了营养的需求外,还十分重视养生,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

四、饮食结构的差异

据西方统计,中国人吃的蔬菜有600多种,是西方的六倍还多。在中国的日常饮食结构中,素菜占据主导位置,而荤菜只有在节假日或者生活水平较高时才进入平常饮食结构中,所以在中国自古就有“菜食”的说法。这种饮食传统,主要与佛教徒的鼓吹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视动物为“生灵”,而认为植物为“无灵”,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主张素食主义。西方国家秉承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血统,以渔猎、养殖为生,传统饮食习俗以动物性食料为主,由于西方大多数国家地理位置处于高纬度,有些国家甚至终年积雪,这就造成了西方国家大多数人喜食肉类食物,而且西方人注重营养采取了生熟结合的方式,蔬菜很多时候以前菜沙拉方式出现,饮食结构的不同有时也反映出了各个民族在生活方式和饮食文化方面的不同态度。

五、中西方饮食文化中烹饪的差异

西方烹调遵循的是规范与科学,西方人强调科学与营养,烹饪中处处显示规范与科学。在西方菜谱中,计量都以克计算。这种菜谱似乎是科学的,实际上,这种科学性,也有其弊端,缺乏特色。另外,规范化的烹调甚至要求配料的准备都精确到秒。此外,在西方,一道菜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季节,面对不同的食者,皆为同一味道,毫无变化。中国烹调推崇的是随意与特色,西方人不能理解中国烹调不追求精确的规范化,反而推崇随意性。翻开中国菜谱,常常发现原料的准备量、调料的添加量都是模糊概念。一汤匙、半碗、少许比比皆是,可究竟汤匙、碗有多大,少许是多少,没有具体标准。中国饮食倾向于艺术性。它的特点就是随意性。比如同样一道菜肴,由于地区、作用、等级等不同,可以在操作上做不同的处理。以红烧鱼为例,冬天的色宜深些,口味宜重些,夏天则色和味均清淡些。对于江浙一带的人来说,红烧鱼的调味中可加糖,如面对川湘顾客,则应多放辣。

六、结语

研究跨文化交际中的饮食文化差异将使人们增进相互间的了解,享受不同饮食带来的不同感受,增进文化间的交流、互补与融合,促进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欣赏。笔者相信对中西方国家饮食文化礼仪进行比较,可以增强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从而认识到宽容、理解及尊重文化差异对提高文化交际能力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胡文仲.中英文化习俗比较[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德]马·茨克.跨文化交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姜守明,洪霞.西方文化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4]徐文苑.中国饮食文化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浅谈中西面点造型的差异毕业论文

西方饮食文化是指西方人在较长时期内,通过对饮食品的生产、制造、加工、消费、实践等过程中,在饮食方面所创造和积累的具有西方文化特色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相较于其它类型的饮食文化,它具有浓厚的历史特点与体系结构,对现代饮食具有较大的影响。西点,最为常见的就是面包和蛋糕,还有匹萨,派,提拉米苏等,种类也很多。其实各有各的特色,根据每个人的口味选择中国的点心,制作的时候以蒸,炖,煎,烘,为主,口感较为淡,不象西点,太甜。中国早餐的四大金刚,大饼、油条、豆浆、瓷饭,还有蛋饼,小笼,生煎,锅贴,各式糕点,馒头,包子,汤圆,粽子等

西餐的面食有炸的,烤的,锔的.但中餐的面食只有蒸的或煮的.

1、 中式面点的概念中式面点指源于我国的点心,简称“中点”,双称为“面点”,它是以各种粮食、畜禽、鱼、虾、蛋、乳、蔬菜、果品等为原料,再配以多种调味品,经过加工而制成的色、香、味、形、质俱佳的各种营养食品。面点在中国国饮食行业中通常被称为“白案”,它在饮食形式上呈现出多种多样,既是人们不可缺少的主食,又是人们调剂口味的补充食品(如:糕、团、饼、包、饺、面、粉、粥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面点有作为正餐的米面主食,有作为早餐的早点、茶点,有作为筵席配置的席点,有作为旅游和调剂饮食的糕点、小吃,以及作为喜庆或节日礼物的礼品点心等等。2西式面点的的概念西式面点简称“西点“,主要指来源于欧美国家的点心。它是以面、糖、油脂、鸡蛋和乳品为原料,辅以干鲜果品和调味料,经过调制成型、装饰等工艺过程而制成的具有一定色、香、味、形、质的营养食品。面点行业在西方通常被称为“烘焙业“,在欧美国家十分发达。西点不仅是西式烹饪的组成部分(即餐用面包和点心),而且是独立于西餐烹调之外的一种庞大的食品加工行业,成为西方食品工业主要支柱产业之一。中西面点的技术特点(一) 中式面点的技术特点1、 选料精细,花样繁多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特产丰富,这就为中式面点制作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再加上人口众多,各地气候条件不一,人们生活差异也很大,因而决定了中式面点的选料方向是:(1)按原料品种、加工处理方法选择。如:制作兰州拉面宜选用高筋面粉,制作汤圆宜选用质地细腻的水磨糯米粉。只有将原料选择好了,才能制出高质量的面点。(2)按原料产地、部位选择。如:制作蜂巢荔芋角宜选用质地松粉的广西荔蒲芋头;制作鲜肉馅心时宜选用猪的前胛肉,这样才能保证馅心吃水量较多。(3)按品质及卫生要求选择。选择品质优良的原料,既可保证制品的质量又可注意卫生,防止一些传染病和食物中毒。如:米类应选用粒形均匀、整齐、具有新鲜米味、光泽等优质米产品,不选用生虫、夹杂物较多、失去新鲜米味的劣质品,干果宜用肉厚、体干、质净有光泽的产品。中式面点花样繁多,具体表现在下列方面:(1)因不同馅心而形成品种多样化。如:包子有鲜肉包、菜肉包、叉烧包、豆沙包、水晶包,水饺有三鲜水饺、高汤水饺、猪肉水饺、鱼肉水饺等。(2)因不同用料而形成品种多样化。如:麦类制品中有面条、蒸饺、锅贴、馒头、花卷、银丝卷等,米粉制品中的糕类粉团有凉糕点、年糕、发糕、炸糕等品种。(3)因不同成形方法而形成品种多样化。如:包法可形成小花包、烧卖、粽子等,捏法可形成鸳鸯饺、四喜饺、蝴蝶饺等,抻法可形成龙须面、空心面等。2、讲究馅心,注重口味馅心的好坏对制品的色、香、味、形、质有很大的影响。中式央眯讲究馅心,其具体体现在下列方面:(1)馅心用料广泛。此点是中点和西点在馅心上的最大区别之一。西点馅心原料主要用果酱、蔬菜、水果、蜜饯等都能用于制馅,这就为种类繁多、各具特色的馅心提供了原料基础。(2)精选用料,精心制作。馅心的原料选择非常讲究,所用的主料、配料一般都应选择最好的部位和品质。制作时,注意调味、成形、成熟的要求,考虑成品在色、香、味、形、质各方面的配合。如:制鸡肉馅选鸡脯肉,制虾仁馅选对虾;根据成形和成熟的要求,常将原料加工成丁、粒、茸等形状,以利于包捏成形和成熟。中点注重口味,则源于各地不同的饮食生活习惯。在口味上,我国自古就有南甜、北咸、东辣、西酸之说。因而在中点馅心上体现出来的地方风味特色就显得特别浓郁。如:广式面眯缝馅心多具有口味浓醇、卤多味美。在这方面,广式的蚝油叉烧包、京式的天津狗不理包子、苏式的淮安汤包等驰名中外的中华名点,均是以特色馅心而著称于世的。3、成形技法多样,造型美观面点成形是面点制作中一项技术要求高、艺术性强的重要工序,归纳起来,大致有18种成形技法,即:包、捏、卷、按、擀、叠、切、摊、剪、搓、抻、削、拨、钳花、滚沾、镶嵌、模具、挤注等。通过各种技法,又可形成各种各样的形态。通过形态的变化,不仅丰富了面点的花色品种,而且还使得面点千姿百态,造型美观逼真。如:包中有形似蝴蝶的馄饨、形似石榴的烧卖等,卷可形成秋叶形、蝴蝶形、菊花形等造型。又如:苏州的船点就是通过多种成形技法,再加上色彩的配置,捏塑成南瓜、桃子、枇杷、西瓜、菱角、兔、猪、青蛙、天鹅、孔雀等等象形物,色彩鲜艳、形态逼真、栩栩如生。(二)西式面点的技术特点西式面点用料讲究,无论是什么点心品种,其面坯、馅心、装饰、点缀、等用料都有各自选料标准,各种原料之间都有适当的比例,而且大多数原料要求称量准确。、西式面点多以乳品、蛋品、糖类、油脂、面粉、干鲜水果等为常用原料,其中蛋、糖、油脂的比例较大,而且配料中干鲜水果、果仁、巧克力等用量大,这些原料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它们是人体健康必不可少的营养素,因此西点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2、工艺性强,成品美观、精巧西点制品不仅富有营养价值,而且在制作工艺上还具有工序繁、技法多(主要有捏、揉、搓、切、割、抹、裱型、擀、卷、编、挂等),注重火候和卫生等特点,其成品擅长点缀、装饰,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第一件西点产品都是一件艺术品,每步操作都凝聚着厨师的基本要求。如果脱离了工艺和审美性,西点就失去了自身的价值。西点从造型到装饰,每一个图案或线条,都清晰可辨,简洁明快,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让信用者一目了然,领会到你的创作意图。例如:制作一结婚蛋糕,首先要考虑它的结构安排,考虑每一层之间的比例关系;其次考虑色调搭配,尤其在装饰时要用西点的特殊艺术手法体现出你所设想的构图,从而用蛋糕烘托出纯洁、甜蜜的新婚气氛。3、口味清香,甜咸酥松西点不仅营养丰富,造型美观,而且还具有品种变化多、应用范围广、口味清香、口感甜咸酥松等特点。在西点制品中,无论冷点心还是热点心,甜点心还是咸点心,都具有味道清香的特点,审西点的原材料决定的。西点通常所用的主料有面粉、奶制品、水果等,这些原料自身具有的味道;其次是加工制作时合成的味道,如焦糖的味道等。西点中的甜制品主要以蛋糕为主,有90%以上的点心制品要加糖,客人饱餐之后吃些甜食制品,会感觉更舒服。咸制品主要以面包为主,客人吃主餐的同时会有选择地信用一些面包。总之一道完美的西点,都应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完美的造型和合适的口味。中式面点的分类中式面点品种因地差异较大,品种繁多,花色复杂,因此分类方法较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1)按原料类别分类按面点所采用的主要原料来分类,一般可分为麦类面粉制品,如包子、馒头、饺子、油条、面包等;米类及米粉制品,如八宝饭、汤圆、年糕、松糕等;豆类及豆粉制品,如绿豆糕、豌豆黄等;杂粮和淀粉类制品,如小窝头、黄米炸糕、玉米煎饼、马蹄糕等;其他原料制品,如荔芋角、薯茸饼、南瓜饼等。由于制作中式面点的原料十分广泛,原辅料相互配用,所以按原料分类有一定的局限性。(2)按面团性质分类按面点所采用的面团性质来分类,一般可分为水调面团(冷不面团、温水面团、开水面团)、膨松面团(生物膨松面团、物理膨松面团)、油酥面团(层酥面团、单酥面团)、米粉面团(糕类粉团、团类粉团)和其他面团。这种分类法对学习和面点皮坯形成原理很有帮助,在教学上常用此分类法。(3)按成熟方法分类按面点所采用的成熟方法来分类,一般可分为煮、蒸、煎、炸、烤、烙等。这种分类方法常用于教学及面点实例的归类,与面团性质的分类结合,能较系统地对面点进行分类。(4)按形态分类、这种分割是按照人们习惯的各种面点的基本开关进行划分的,也可称为商品分类法。一般可人为:糕、饼、团、酥、包、饺、粽、粉、面、粥、烧卖、馄饨等。(5)按口味分类按口味一般可将面点分为甜味、咸味、复合味三种。这种分类方法对宴席面点、茶点的配置具有重要意义。西式面点的分类西式面点的分类,目前尚统一的标准,但在行业中觉的有下述几种:(1)按点心温度分类,可分为常温点心、冷点心和热点心。(2)按用途分类,可分为零售类点心、宴会点心、酒会点心、自助餐点心和茶点。(3)按厨房分工分类,可分为面包类、糕饼类、冷冻品类、巧克力类、精制小心类和工艺造型类。这种分类方法概括性强,基本上包含了西点生产的所有内容。(4)按制品加工工艺及坯料性质分类,可分为蛋糕类]混酥类、清酥类、面包类、泡夫类、饼干类、冷冻甜食类、巧克力类等。此种分类方法较普遍地应用于行业及教学中,下面详细分述如下:A、蛋糕类蛋糕类包括蛋糕、油蛋糕、艺术蛋糕和风味蛋糕。它们是以鸡蛋、糖、油脂、面粉等为主要原料,配以水果、奶酪、巧克力、果仁等辅料,经一系列加工而制成的松软点心。此类点心在西点中用途广泛。B、混酥类混酥类是在用黄油、面粉、白糖、鸡蛋等主要原料(有的需加入适量添加剂)调制成面坯的基础上,以擀制、成形、成熟、装饰等工艺而制成的酥而无层的点心,如各式排、塔、派等。此类占心的面坯有甜味和咸味之分,是西点中常用的基础面坯。C、清酥类清酥类是在用水调面坯、油面坯互为表里,经反复擀叠、冷冻形成新面坯的基础上,经加工而成的层次清晰、松酥的点心。此类点心有甜咸之分,是西点中常见的一类点心。D、面包类面包类是以面粉为主、以酵母等原料为辅的面坯,经发酵制成的产品,如汉堡包、甜包、吐司包、热狗等。大型酒店有专门的面包房生产餐厅需要的以咸甜口味为主的面包,包括硬质面包、软质面包、松质面包、脆皮面包等,这些面包主要作为早餐主食和正餐副食。E、泡夫类泡夫制品是将黄油、水或牛奶煮沸后,烫制面粉,搅入鸡蛋等,先制作成面糊,再通过成形、烤制或炸制而成的制品。F、饼干类饼干有甜咸两类,重量一般在5~15g之间,食用时以一口一块为宜,适用于酒会、茶点或餐后食用。G、冷冻甜食类冷冻甜食以糖、牛奶、奶油、鸡蛋、水果、面粉为原料,以搅拌冷冻或冷冻搅拌、蒸、烤或蒸烤结合制出食品。这类制品品种繁多,口味独特,造型各异,它包括各种果冻、吐司、布丁、冷热苏夫力、巴菲、冰激凌、冻蛋糕等。冷冻甜品以甜为主,口味清香爽口,适用于午餐、晚餐的餐后甜食或非用餐时食用。H、巧克力类它是指直接使用巧克力或以巧克力为主要原料,配上奶油、果仁、酒类等调制出的产品,其口味以甜为主。巧克力类制品有巧克力装饰品、加馅制品、模型制品,如酒心巧克力、动物模型巧克力等。巧克力制品主要用于礼品点心、节日西点、平时茶点和糕饼装饰等。

中式糕点,用北京的土话来说就是“饽饽”,西式糕点我们俗称“点心”。因为不是专业的面点师,不会太多系统的对比和分类中式糕点对于面粉的要求不太高,一般用中筋面粉就可以了,所用的油也基本上猪油为主,特别是做那些酥皮点心,一层层的酥皮吹弹可破;馅料也多是天然的水果或者谷物熬制的,如红豆沙,菠萝馅、枣泥等。而西式糕点的面粉就要有低筋、高筋面粉之分了。比如蛋糕用低筋面粉,面包用高筋面粉;所用的油也基础上是动物黄油,近年来又有了植物黄油,但那个油对于身体健康有着不可估量的危害,因为此题关系不大,所以不在这里赘述了。而馅料也多是以苹果等水果馅料为主;西式糕点多偏甜,而中式糕点甜咸均有,有的如牛舌饼还会放些椒盐,有不同的风味和口感。

中西面点的差异毕业论文

檫,我今年也是这题目

最好去学校图书馆或省市图书馆上网进论文库查询以往论文以作参考

中式面点指源于我国的点心,简称“中点”,双称为“面点”,它是以各种粮食、畜禽鱼、虾、蛋、乳、蔬菜、果品等为原料,再配以多种调味品,经过加工而制成的色、香、味、形、质俱佳的各种营养食品。西式面点简称“西点“,主要指来源于欧美国家的点心。它是以面、糖、油脂、鸡蛋和乳品为原料,辅以干鲜果品和调味料,经过调制成型、装饰等工艺过程而制成的具有一定色、香、味、形、质的营养食品。

1.西点与中点在色彩搭配上有差异,总体来说,西选色较明亮,中较庄重; 2.口味有一定差异,西较重,中较清淡; 3.加工工艺不径相同; 4.由于文化差异,其各自原料也有差异.(一)1、 中式面点的概念 中式面点指源于我国的点心,简称“中点”,双称为“面点”,它是以各种粮食、畜禽、 鱼、虾、蛋、乳、蔬菜、果品等为原料,再配以多种调味品,经过加工而制成的色、香、味、形、质俱佳的各种营养食品。 面点在中国国饮食行业中通常被称为“白案”,它在饮食形式上呈现出多种多样,既是人们不可缺少的主食,又是人们调剂口味的补充食品(如:糕、团、饼、包、饺、面、粉、粥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面点有作为正餐的米面主食,有作为早餐的早点、茶点,有作为筵席配置的席点,有作为旅游和调剂饮食的糕点、小吃,以及作为喜庆或节日礼物的礼品点心等等。 2西式面点的的概念 西式面点简称“西点“,主要指来源于欧美国家的点心。它是以面、糖、油脂、鸡蛋和乳品为原料,辅以干鲜果品和调味料,经过调制成型、装饰等工艺过程而制成的具有一定色、香、味、形、质的营养食品。 面点行业在西方通常被称为“烘焙业“,在欧美国家十分发达。西点不仅是西式烹饪的组成部分(即餐用面包和点心),而且是独立于西餐烹调之外的一种庞大的食品加工行业,成为西方食品工业主要支柱产业之一。(二) 中西面点的发展简况及其趋势 1、 中式面点的发展简况 (1) 中式面点的发展简况 中式面点制作具有悠久的历史,邱庞同在《中国面点史》中指出“中国面点的萌芽时期约在6000年前左右“,”中国的小麦及面食技术的出现在战国时期“,”而中国早期面点形成的时间,大约是商周时期“。 先秦时期随着农业及谷物加工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较多的面点品种。战国时,人们为了祭祀、悼念爱国诗人屈原,将用芦苇包的“黍角”(即粽子)投入江中,说明当时中式面点制作技术已有一定水平。 汉代及魏晋南北朝时期,面点进入了妇展阶段。如《齐发要术》中就记载有白饼、烧饼等近20个品种,并有详细制法。另据记载,馄饨、春饼、煎饼也曾在那时出现。 隋唐及宋元时期,中国面点进一步发展。不仅在的原有品种上派生出许多新花色,而且新品种大量涌现。如馄饨出现了“花形馅料各异”的二十四节气馄饨,麦类制品主要有包子、饺子、月饼、卷煎饼、烧卖等,米粉制品主要有元宵、麻团、油炸果子等。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诗句:“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就十分形象地描述了当时胡麻饼新出炉呈现出的面脆油香之情景。宋代诗人苏东坡的诗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就说明当时在面点制作上已采用油酥分层和饴糖增色等工艺。随着医学与饮食的结合,食疗面点也出现了,这些在《食疗本草》、《食疗臣心鉴》中均有记载。 时清时期,中式面点制作技术达到了新的高峰。一方面,节日面点品种基本定型,如春节吃年糕、饺子,正月十五吃元宵等;另一方面我国面点的风味流派基本形成,面点的品种更加丰富多彩,如:京式的龙须面、天津狗不理包子、京八件、萨其马等,苏式的淮安妮汤包、苏州船点、三丁包子、翡翠烧卖等,广式的娥姐粉果、佛山盲公饼、油煎堆等。面点的有关著作尤为丰富,如《调鼎集》共收录面点制法200多种。随着中外外饮食交流的增加,西方的西洋饼、面包、布丁等品种传入我国,我国的面点也大量传到国外。 新中国成立后,中式面点以及饮食来均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面点制作由手工生产方式逐步转化为机械化、半自动化生产方式。各地面点工艺和风味特色得到了广泛的交流,南北东西风味特色实现了大融会,这推动了我国面点工艺的发展,出现了大量南北风味结合、中西风味结合、古今风味结合的精细面点新品种。在面点供应的规模和层次上,也由低档次的零售小吃,发展到中、高档次的专门点心宴会和点心筵席,适应人们不断增长的新的饮食需求。 不可否认,面点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不仅是饮食业的一个重要促进作用。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式面点的制作工艺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在品种的制作工艺、营养、卫生、包装、营销等方面,仍跟不上市场需求的步伐。因此,中式面点必须走改革、创新、开拓、进取之路,这样才能立足于世界,走向未来。 (2) 中式面点的发展趋势 第一, 借鉴国外经验,发展中式面点快餐 目前从面点的消费对象来看,大众化是其主要特点。因此面眯作为商品,必须从市场出发,以解决大众基本生活奢求为目的。可以说,随着中外交流的日益频繁,借鉴西式快餐的成功经验发展中式面点快餐已成必然趋势。 第二, 走“三化”之路,以保证中式面点质量 “三化”的含义是指:面点品种西方标准化、面点生产设备现代化和品种生产规模化。只有走“三化”之路,才能保证面点的质量,才能向消费者提供新鲜、卫生、营养丰富、方便食用的有中国特色的面点品种,才能满足人们对面点快餐需求量增在的要求。、、 第三, 改革传统配方及工艺 中式面点许多品种营养成分过于单一,有的还含有较多的脂肪和糖类,因此,在继承优秀面点遗产的基础上,要改革传统配方及工艺。如:可从低热、低脂、多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等入手,创制适合现代人需要的营养平衡的面点品种。再如:从原料选择、形成工艺等环节入手,对工艺制作过程进行改革,以创制出适应时代需要的特色品种、拳头产品。 第四, 加强科技创新 包括开发原料新品种和运用新技术、新设备两方面。开发新原料,不但能满足面点品种在工艺上的要求,而且还能提高产品的质量。如:各种类型的面粉满足了不同面点品种从口味上、口感上都有很大的提高。 新技术包括新配方、新工艺流程,它不但能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还可增加新的面点品种。新设备的使用不但可以改善工作环境,使人们从传统的手工制作中解放出来,而且还有得于形成批量生产,便产品的质量更加统一、规范。 第五, 开发功能性面点和药膳面点 功能性面点是指除具有一般面点所具有的营养功能和感官功能(色、香、味、形)上,还具有五般面点所没有或不强调的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功能的面点。它具有享受、营养、保健和安全等功能。 药膳面点是指将芗和面点原料调和在一起而制城的面点。它具有食用和药用的双重功能。 目前由于空气和水源等污染加剧,各种恶性发病率逐渐上升,开发功能性面点和药膳面点,已成为中式面点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第六, 改革筵席结构 目前,面点在传统筵席中占比例小,形式单调,因此,要以与菜点结合的方式改革筵席结构,以此来丰富我国饮食文化内涵。 2、 西式面点的发展简况及其趋势 (1) 西式面点的发展简况 西式面点(简称西点)的主要发源地是欧洲。据史料记载,古代埃及、希腊和罗马已经开始了最早的面包和蛋糕制作,西点制作在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奥地利、俄罗斯等国已有相当长的历史,并在发展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史前时代,人类已懂得用石头捣碎种子和根,再混和水分,搅成较易消化的粥或糊。公元前9000年,位于波斯湾的中东民族,把小麦、大麦的麦粒放在石磨上碾磨,除去硬壳、筛出粉末,加水调成糊后,铺在被大阳晒热的石块上,利用太阳能把面糊烤成圆圆的薄饼。这就是人类制出的最简单的烘焙食品。 若干世纪前,面包烘焙在英国主要起源于地方性的手工艺,然后才逐渐普及到各个家庭。直到20世纪初,这种情形由于面包店大量采用机器制作后面而发生改变。在世界各国一般面包均采用小麦为原料,但是很多国家亦有用燕麦或小麦与燕麦混合制作,种类繁多,因地区、国家不同而有所不同。英国成包大多不添加其他作料,但英国北部地区则在面包中加牛奶、油脂等。法国面包成分较低,烤出的成品口感硬脆。 20世纪后期,欧美各国科技发达,生活富足,特别在美国,粮食丰富,种类繁多,面包的主食地位日渐下降,逐渐被肉类取代,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心脏病、糖尿病的增加,这使人们对食物进行重新宗审视,开始提介回归自然,素食、天然食品大行其道。 据传,欧洲的面点是在13世纪明代万历年间由意大利教士利马窦带到另的。此后,其他西方国家的传教士、外交官与商人大量入境,西餐食物更多的制作方法和烹调技术也相应传入。19世纪50年代清后期所出的西菜馆,大多建立在上海。后来,各个通商的口岸也纷纷开设面包店。如今随着中国市场的开放,面点在中国正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2) 西式面点的发展趋势 第一, 提倡回归自然 在欧美各国科技发达、生活宝贵的现状下,人们不得不对食物进行重新审视,由于面包已经从其稳居主食的地位日渐下降,当回归自然之风吹向烘焙行业时,人们再次用生物发酵方法烘制出具有诱人芳香美味的传统面包,至于用最古老的酸面种发酵方法制成的面包,则越来越受到中产阶层人士的青睐。 第二, 提倡天然保健食品 面包制造商不断求新求变,加入各式各样式辅料,以求面包款式多,营养价值高,食后健康。全麦面包、黑麦面包,过去因颜色较黑、口感粗糙、较硬而被摒弃,如今却因含较多的蛋白质、维生素而成为时尚的保健食品。 第三, 提倡出售新鲜面包 多个世纪以来所追求的“白面包”逐渐失宠,那些投放在超级市场内、标榜卫生、全机械操作而成的面包,失去了吸引力,而出售新鲜面包的小店又开始林立在城市中。 第四, 重视提高技艺 面包制造业经常举办有关面包的各类比赛和展览,以增加专业人士互相考察、学习、鉴别的机会,以此不断改进面包制作工艺。如:各国面点名师不断示范、交流,带来了各地的特色面包;各国食品厂为了推销自己的产品,也经常带来世界成包业的走向和信息等。这些都有些利于西式面点师开阔视野,提高技艺,同时也使得西式面点的制作工艺中新月异,其面制品颇具特色。 第五, 重视科学研究 欧美各国如瑞士、美国等国家均设置有烘焙训及研究中心,其谷物化工、食品工程、食物科学和营养学方面的专家也较多,他们既注意吸取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又注重突出本国的特色,坚持不懈地在各款西式面点的用料、生产过程等方面进行探索、改良,从而使得西式面点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创新。

浅谈西点的风味毕业论文

西点行业前景还是比较好的,潜力可以说是非常大的,工作环境相对轻松,薪资待遇水平也比较的高,属于技术行业,任何时候都不会失业的,学成后可以做个自己的家人吃,还可以自己开个小店,一举多得,不错的选择,以后就业的面也是很广的,时尚热门的行业,未来也是会需要更多的人才的。

西点的历史西点的诱惑与传说 “西点”是中国人对西式甜点的统称。它同中华烹饪一样,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欧洲是西点的主要发源地、英国、法国、西班牙、德国、意大利、奥地利、俄罗斯等国家已有相当长的历史、并在发展中取得显著成就。 据史料记载,古代埃及、希腊和罗马已经开始了最早的面包和蛋糕的制作。古埃及有一幅绘画,就展示了公元前1175年底比斯城的宫廷焙烤场面,话中可看出几种面包和蛋糕的制作场景,有组织的烘焙作坊和模具在当时已经出现。据统计,在古埃及帝国中,面包和蛋糕品种达16种之多。据说,古希腊最早在食物中使用的甜味剂是蜂蜜,蜂蜜蛋糕曾一度风行欧洲。古希腊人曾用面粉、油、和蜂蜜制作了一种煎油饼。古罗马人则制作了最早的奶酪蛋糕。英国最早的蛋糕是一种名为“西姆尔”的水果蛋糕,据说它来源于古稀腊。 今天,世界最好的奶酪蛋糕仍然出自意大利。公元前4世纪,罗马成立有专门的烘焙协会。初具现代风格的西式糕点大约出现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糕点制作不仅革新了早期方法,而且品种不断增加。烘焙业已成为相当独立的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繁荣时期。此时现代西点中两类最主要的点心,派和起酥相继出现。早期法国和西班牙在制作起酥时,采用了一种新方法,即将奶油分散到面团中,再将其折叠几次,使成品具有酥层,这种方法为现代起酥点心制作奠定了基础。丹麦包和可松包是起酥点心和面包相结合的产物。据记载,最原始的面包甚至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早期面包一直采用酸面团自然发酵方法。16世纪,酵母开始运用到面包制作中。制作海绵蛋糕浆料所采用的搅打法,有人推测首先有西班牙人创造。 上世纪18世纪,磨面技术的改进为面包和其它糕点提供了质量更好、种类更多的面粉。这些都为西式甜点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上世纪18世纪到19世纪,在西方政体改革、近代自然科学和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西点烘焙业发展到一个崭新阶段。同时,西点开始从作坊式生产步入到现代化的生产,并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和成熟的体系。当前,烘焙业在欧美十分发达,西点制作不仅是烹饪的组成部分(即餐用面包和点心),而且是独立于西餐烹调之外的一种庞大食品加工行业,成为西方工业食品工业的支柱之一。 西点的礼仪 西点,在西餐中被称为甜品,在我们生活中西餐的礼仪常常会被小资们津津乐道。西点作为西餐中与甜点对应的是开胃菜,后者很少有甜的,种类上也远不如甜点丰富。有人比如说开胃菜相当于一本书的前言或者导读。甜点相当于这本书的后记或跋 在西餐正餐中一般顺序为: 1、头盘,称为开胃品。通常有冷盘和热盘之分。 2、汤,大致可分为清汤、奶油汤、素菜汤和冷烫等4类。 3、副菜,通常水产类菜肴与蛋类、面包类、酥盒菜肴均称为副菜。 4、主菜、肉、禽类菜肴是主菜。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牛肉或牛排。 5、蔬菜类菜肴,可以安排在肉类菜肴之后,也可以与肉类菜肴同时上桌,蔬菜类菜肴在西餐中成为沙拉 6、甜品、西餐的甜品是主菜后食用的,可以算是第六道菜。从真正意义上讲,它包括所有主菜后的食物,如布丁,冰淇淋,奶酪,水果等等。 7、咖啡、饮咖啡的时候一般要加糖和淡奶油。 吃甜点也有讲究 吃冰淇淋一般使用小勺,当冰淇淋和蛋糕或馅饼一起吃,或作为主餐的一部分时,要是用一把甜点叉和一把甜点勺。 吃水果馅饼通常要使用叉子。如果主人为你提供一把叉子和一把甜点勺的话,那么就用叉子固定馅饼,用勺挖着吃,。如果馅饼是带冰淇淋的,这种情况下,叉、勺、都要使用。如果吃的是奶油馅饼,最好用叉而不要用手,以防止陷料从另一头漏出。

只要你技术学得好,西点师不缺工作的,工作岗位很多,技术嘛,只要会技术工资肯定高,关键是西点师工作简单,干干净净的要脚踏实地的,工作以后先适应好环境,把自己的技术练习好,然后再慢慢的自己开店或者其他

美国西点军事学院(The United States Military Academy at West Point),常被称为西点军校。西点军校创建于1802年3月16日,同年7月4日西点军校开学,学校占地1万6千英亩。位于纽约州西点(哈德逊河西岸),距离纽约市约80公里。从该军事学校毕业的学生将获得理学学士,毕业后的军衔是陆军少尉。毕业生必须在军队中至少服役5年和3年的后备役。西点军校的校训是“责任、荣誉、国家”,该校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军事学院之一,曾与英国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俄罗斯伏龙芝军事学院以及法国圣西尔军事专科学校并称世界“四大军校”。南北战争之后,美国开始建立其他工科学校,西点军校的课程开始扩展到土木工程之外领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远征军总司令约翰·丁·潘兴将军(美国第一个五星上将),以及参战的38个军、师指挥官中的34个指挥官,都是西点毕业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校长道格拉斯·麦克阿瑟进一步增加学术课程。按照现代战争体能的要求,他推进了体育健身和运动节目。“每一个军校学生都是运动员”成为了一个重要目标。同时,军校学生传统的荣誉系统,成为校方正式规则。1964年,林登·约翰逊总统签署法律,西点军校学生从2529名增加到4417名(现已降至4,000名)。并于1976年,西点军校第一次招收女生。在1810年和1816年,西点军校没有毕业生;而1861年,1915年,1917年,1918年,1922年和1943年有两班毕业生。1946年秋季,受英国首相丘吉尔表彰的最杰出的30名美国将军中,有21名是西点军校的毕业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903届毕业学员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出任西点校长。他提出了“应着眼于不断变化的世界,着眼于复杂的未来,着眼于军事技术和装备的不断现代化”的原则,大大开阔了美国军事教育事业的视野,使美国军事教育实践开始由面向国内问题转向世界性问题,把传统的西点军校带进了现代化的20世纪。据1993年统计,美国陆军中有超过40%的将军是西点军校的毕业生。

中餐和西餐的差异毕业论文

中西方餐桌文化差异分析论文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下面是我整理的中西方餐桌文化差异分析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摘要]

从比较中西餐桌礼仪的餐具使用差异、座次安排差异、就餐氛围差异、及餐桌话语差异四个方面来看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旨在说明坚持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要采用一个客观、宽容、尊重的心态对待异国文化以便能在跨文化交际中能恰当地、得体地进行交际。

[关键词]

餐桌礼仪

[Abstract] Using the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dishes difference table manners, seating arrangements for differences, cultural differences dining atmosphere differences, and differences in the table in terms of the four word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to illustrate adhere to their own fine cultural tradition, to adopt an objective, tolerant, respectful attitude towards other cultures in order to be able to properly and appropriately carried out communication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Keyword] table manners

易中天先生曾经在《餐桌上的文化》里对中西文化进行了精妙阐释中国文化的思想内核是“群体意识”,的思想内核则是“个体意识”。所以西方人即使请客吃饭,也是各点各的菜、各喝各的酒,以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中国文化则认为个人的意志,必须服从群体的共同意志。其目的既然意在人情,意在血缘,则其方式礼仪,自然也就以和为贵了,因此中国人爱聚餐、喜共食、讲和合。笔者认为在跨文化交际中,面对陌生文化,因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不同,交往过程中难免发生文化冲突。笔者从如下四个方面对中西餐桌礼仪进行简单的.比较,以便在跨文化交际中能恰当地、得体地进行交际。

一、从餐具使用上看中西文化差异

筷子刀叉是中西餐桌礼仪最基本差异。浙江大学游修龄教授认为:东西方出现进食工具筷子和刀叉的不同,和有关系。筷子要发源于有竹子的地方。我国北方多木,南方多竹,祖先就地取材,竹木均成为我国最原始的筷箸原料。刀叉的出现比筷子要晚很多。据游修龄教授的研究,刀叉的最初起源和欧洲古代游牧的生活习惯有关,他们马上生活随身带刀,往往将肉烧熟,割下来就吃。大约15世纪前后,为了改进进餐的姿势,欧洲人才使用了双尖的叉。到18世纪才有了四个叉尖的叉子。刀叉和筷子,不仅带来了进食习惯的差异,还影响了东西方人生活观念。游修龄教授认为,刀叉必然带来分食制,而筷子肯定与家庭成员围坐桌边共同进餐相配。西方一开始就分吃,由此衍生出西方人讲究独立,子女长大后就独立闯世界的想法和习惯。而筷子带来的合餐制,突出了老老少少坐一起的家庭单元,从而让东方人拥有了比较牢固的家庭观念。笔者提醒在使用餐具时中西均有不同的规范。如中餐进餐时不可玩弄筷子(把它们当鼓槌是非常失礼的做法),更不可以用筷子向人指指点点或打手势示意。当然,绝对不可吸吮筷子或把筷子插在米饭中,这是大忌(这好像葬礼上的香烛,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在使用刀叉时也有一些禁忌。如 手里拿着刀叉时切勿指手画脚。发言或交谈时,应将刀叉放在盘上才合乎礼仪。忌用自己的餐具为别人夹菜。餐具掉落不要弯腰拾捡。餐品不要一次性切好,尤其带汤汁的餐品,要一小块的逐一切食等等。

二、从座次安排上看中西文化差异

中西都讲究正式的宴请活动的座次安排。中国人请客传统上用八仙桌。对门为上,两边为偏座。请客时,年长者、主宾或地位高的人坐上座,男女主人或陪客者坐下座,其余客人按顺序坐偏座。西方人请客用长桌,男女主人分坐两端,然后按男女主宾和一般客人的次序安排座位,即男女穿插安排,以女主人的座位为准,主宾坐在女主人的右上方,主宾夫人坐在男主人的右上方,讲究“女士优先”的西方绅士,都会表现出对女士的殷勤。在中国,左为尊,右为次;上为尊,下为次;中为尊,偏为次。而在西方,右为尊,左为次。

笔者特别提示西餐入座礼仪:最得体的入座方式是从左侧入座。手肘不要放在桌面上,不可跷足。不可在进餐时中途退席(如有事确需离开应向左右的客人小声打招呼)。用餐时,坐姿端正,背挺直,脖子伸长。上臂和背部要靠到椅背,腹部和桌子保持约一个拳头的距离。记得要抬头挺胸着吃,在把面前的食物送进口中时,要以食物就口,而非弯下腰以口去就食物。

三、从就餐氛围上看中西文化差异

中国人餐桌上的闹与西方餐桌上的静是中西餐桌礼仪最根本差异。餐桌气氛上的差异,中国餐桌上动,西方餐桌上静。中国人以食为人生之至乐,排场之大,气氛之热闹常常令人叹为观止。中国人一坐上餐桌,便滔滔不绝,相互让菜,劝酒,尽情的享受山珍海味,美味佳肴。这样的宴客方式才能体现主人的热情和诚恳,餐桌上的热闹反映了食客发自内心的欢快。这种“闹”能从某种程度上折射中国人家庭温馨、邻里和睦、国人团结的“一团和气”。西方人一坐到餐桌上便专心致志的去静静的切割自家的盘中餐。喝汤时不能发出响声,如汤菜过热,可待稍凉后再吃,不要用嘴吹。吃东西时要闭嘴咀嚼。不要舔嘴唇或咂嘴发出声音。进餐时可以与左右客人交谈,但不要只同几个熟人交谈。左右客人如不认识,可先自我介绍。别人讲话不可搭嘴插话。音量保持对方能听见的程度。咀嚼食物不要说话,即使有人同你讲话,也要等咽下食物后再回答。

四、从餐桌话语上看中西文化差异

中国人请客吃饭时,摆在桌上的菜花样繁多,至少有七、八道菜,如果是盛宴,主菜会更多,越名贵、越奇特的菜会越显示主任的殷勤和客人的身份。而主人却往往要说“今天没有什么好菜招待大家”、“菜做得不好,多吃一点” “多多包涵”、 “怠慢了您”之类的话。而西方盛宴一般四至五道菜,份量以吃完或稍有剩余为最佳。如果在家里,最好是吃完所有的菜,这样女主人会很高兴,认为大家喜欢她做的菜。面对丰盛的宴席,主人会说“已经倾其所有来招待大家” 的话。对中西主人的餐桌话语进行推理,很容易得出:中国人遵循了“贬己尊人”的原则。而西方人强调效率和实用主义价值观,在交际中十分注重自身面子的需要。如在宴席上西方人不议论令人作呕之事,会千方百计采用含蓄文雅的词来替代toilet,如:“Where can I wash my hand?”、“I wonder if I could go somewhere.”、“ Can I add some powder?”等。另外,在西方国家不要问“吃饭了吗?”等我国习惯的问候语。“您吃饭了吗?”容易使人莫名其妙,甚至会出现误会。如在英国,你若问人吃饭没有,其含义是你有意请对方吃饭;这对于未婚男女,则表明你有意约会对方。

五、结语

世界上各种文化都是平等的。文化无优劣之分。应该避免用自己的文化、、价值观作为标准去衡量、评判而应采用一种客观的、宽容的态度对待异国文化;同时,又要避免盲目的追随、模仿异国文化,而应坚持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

参考文献:

[1]易中天,《餐桌上的文化》,《文汇报.笔会》.

[2]林大津,《跨文化交际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

[3]李天民,《现代国际礼仪知识》,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

中餐和西餐“五一”期间,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中山路玩。玩累了,我们决定去有名的黄则和小吃店吃点点心。一进餐厅,就差点摔了一跤,只见地板上到处是油污,真脏!抬头一看,面前人挤着人,人山人海。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才挤进去。总算挤了进来,等了半天才抢到个座位。桌子上放着别人用过的一次性餐具。妈妈叫站在一旁的服务员收拾一下桌子,可服务员都无动于衷,好像没听见似的,叫了好久,才极不情愿地走过来随便收拾了一下。我和爸爸到楼下点餐区。我们来到一个窗口前,只见配餐员面无表情,别人问她食品的价格,就爱理不理地说声:“自己看呗!上面写着呢!”我和爸爸好不容易点到几盘小吃,吃完马上“逃”出了黄则和,来到对面的肯德基西餐厅。一推开门,优美的音乐传到耳边,旁边的服务生马上带着微笑说:“欢迎光临!”我马上呼吸到一股清新的空气,心旷神怡。只见地板是干净的,墙壁是洁白的,十分整洁。我们找了个位置坐下,旁边的服务员走过来,拿起一块布和洗洁精,认真地擦起来,把桌子擦得一干二净。我同样和爸爸来到点餐区。配餐员热情地带着微笑向我们介绍新产品。我买了个冰激凌回到座位,一边吃一边听音乐,好享受!黄则和中餐厅虽然物美价廉,食品营养高,但用餐环境脏乱、嘈杂;肯德基虽然用餐环境整洁、干净、卫生,服务态度好,但食品营养价值几乎为零,价格又贵,被人称为“垃圾食品”。中国人有些方面要向外国人学习,外国人有些方面也应该向中国人学习,这样取长补短,才能做到完美。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论文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中西饮食文化差异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要:

本文通过阐述中西餐饮文化差异,分析中西餐饮文化在在哲学体系、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从而促进中西方文化的融合,让更多的人通过饮食了解饮食背后的文化。

关键词:

中西文化;饮食文化;差异比较

提到饮食文化,人们总是会不约而同地首先想到“吃”,不错,饮食的确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形式之一。然而加上了“文化”二字以后,饮食就不仅仅是“吃”这么简单了,它包括饮食文化的整体,是人类在饮食方面的创造行为及其成果,凡涉及人类饮食方面的思想、意识、观念、哲学、宗教、艺术等都在饮食文化的范围之内。

一、中西餐饮文化差异

中西方饮食文化最显而易见的不同就是使用的饮食器具。西方人以刀叉为食器,并且规定显明,不同规格的刀叉所使用的方式及场合不同,而且是不可以混用的。

中国人的餐桌上却不如西方人那么复杂,虽然是简简单单的一双筷子,但它在饮食文化中担任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筷子可以是我们的烹饪的工具,也是每家每户的搅拌器,打个鸡蛋,冲个饮料,无疑都需要筷子的帮忙。与西方如此严谨的规范相比,中国的筷子的确随意得多。

受科学导向的影响,西方烹饪的全过程必须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行事,每道菜肴每次烹饪的过程、方法几乎完全一致,并且其所用的调料会精确到克,烹饪时间会精确到秒。

西方人对食物的选材极具规范,他们多以荤食为主,烹饪时往往以一整块肉或是一整只的禽类为主要食物,并且不吃内脏,认为内脏是弃料;对于蔬菜的选择上也比较单一,而且在饮食中以蔬菜为装点辅助之用,所以在西方人的饮食中蔬菜多为装饰工具。

相较于西方人而言,中国人在食物的选择与烹饪方式上就要随意得多。在中国厨师的手上也能变成一道味美的佳肴,这样的菜例比比皆是,如爆炒猪腰、糟猪肚、韭菜炒猪肝,等等。说到烹饪方式,更是层出不穷。不同于西方人的“精确到克”、“精确到秒”,中国人历来都是“随心所欲”,强调凭经验对结果进行把握。中国人喜素食,蔬菜的种类远多过于西方,这样,食材的相互搭配就变化多端,就以炒猪肝为例,可以是大葱炒猪肝,也可以是青椒炒猪肝,更可以是韭菜炒猪肝,每一道菜都各有风味。

西方人的饮食文化中注重食物的营养价值,因此,他们提倡吃生食,他们认为高温烹调会破坏了食物本身的营养,唯有生食才能最大限度地保存食物的天然属性和原汁原味,那么他们所追求的营养价值也可以被很好地保留。

中国饮食文化更重食物的味道,“美味”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第一要义,因此,中国人会借助一切技术手段、烹饪方式、调味方法使自己的食物变得鲜美无比,在中国,炒、煮、炖、烩、烧、烤、蒸、煎、炸、焖、熘等都是十分常见的熟食性烹调技术。

二、差异背后的文化根源

(一)哲学体系:形而上学与适度原则

西方哲学体系以形而上学为主要特点,也就是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世界,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孤立的,永远不变的;如果说有变化的话,那么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这种增减或变更的原因不在事物内部而在于事物外部。反映到饮食文化就是所闻即所见,无论是菜单还是对食物的装点、摆盘,都是以一种最直接的方式呈现给人看,追求真实性,没有华丽的点缀,只体现食物的本源属性,这点与西方人的处事原则不谋而合,这样的哲学背景下就促成了西方人视“营养价值”为饮食的第一要义的观念,不在乎饮食的艺术性、创造性,目标性明确,即食物就是用来补充人对于营养需求的工具。

与西方人不同,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模糊、不可捉摸。它不像西方的形而上学那样追求事物的客观性、真实性,强调所闻即所见,而是凡是讲求分寸、讲求整体配合、讲求一个“度”。反映在饮食文化上的就是中国人将“美味”作为饮食的第一要义。在烹饪上,中国人讲究整体融合,没有西方人的精确,讲究的是凭经验将一道菜的各个部分相协调进而形成一道美味的佳肴。其中的经验又是模糊的,同一道菜,同一个师傅,每次做可能也会做出不同的味道,凭借经验对菜肴进行整体的把握,追求烹饪技术的随意性与艺术性,这便是中国人的传统哲学观念――模糊而完美。

(二)价值观: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西方人推崇个人主义价值观念,个人目标高于对群体的忠诚。也就是说每一个只需要对自己负责即可,不需要服从其他任何一个集体,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群体,但这样的选择并不是永久的,可以随时因为自己需求的改变而重新进行选择。如改变祈祷的教堂,更换雇主,等等。反映在饮食文化中最显著的就是西方人实行分餐制。

与之相对的,中国人崇尚集体主义价值观。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推崇谦虚知礼,不喜欢争强好胜,社会风气往往封杀过于突出的个人,正所谓“行高于众,人必非之”。在饮食文化中,这样的集体主义观念的确是受到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中国人的宴席多喜用圆桌,从形式上体现了团结、礼貌、共享的氛围。美味佳肴摆在桌子的中心,既是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交流感情的媒介。在这样的宴会气氛下,饮食已经不是宴会的主要目的,情感的交流才是宴会的中心。与西方人直截了当的交际方式不同,中国人的饮食目的依仗于一大群人的情感触碰、交流和共鸣。

(三)思维方式:个性与整体

西方人注重个性的发展,强调在集体中个性的最大限度发挥。他们追求差异性,凡事求异,认为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强调天下万物都是独立的个体,彼此间没有联系,认为个性与个体的独立自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因此对事物的看法与考虑往往从个性出发,西方人将独特的个性发展放置于一切行为活动的大前提之下。这无疑体现在了他们的饮食文化中,泾渭分明的摆盘和装点,虽同在一个盘子中,确是个性突出的各自为政,没有任何调和,肉即是肉,菜即是菜,土豆即是土豆,个性鲜明,味道明确,不会相互影响、相互混合。在烹饪上,同一个盘子中的不同食材也是被分开进行加工的,不会将它们放在一起烹煮,处处彰显西方人对于个体与个性的尊重和重视。中国人注重整体的发展,强调圆满、整合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不喜欢过于鲜明的个性张扬,反映在烹饪上更显见,无论是什么样的食材全部倒入锅中,再配以各种佐料进行烹调,即使原本个性鲜明,味道独特的食材在这样的磨合之下不会再显得如此锋芒。因此,中国菜尝起来滋味丰富,层次感强烈。再回过头看每一道菜,红不是那样鲜艳的红,绿也不是那样扎眼的绿,而是一种经过调和以后产生的和合之美。

(四)生活方式与生活节奏

在西方,流水线上的重复作业,实行计件工资制,生活节奏急促,人们有意无意地受到机械的两分法影响,将游戏与工作分得很清楚,即工作时工作,游戏时游戏,这样的生活方式十分单调、刻板,机械的工作生活模式逐步影响到了西方人对饮食的需求,导致饮食本身的单一性和简单性。

中国人则不然,中国人的随意性在这里体现无遗,不喜欢单纯的、机械的工作生活模式,推崇一种经验性的工作方式或者喜欢在工作中加入自己喜欢的元素或方法,就像中国的饮食烹饪一样,存在不稳定性,这样的不稳定性既指工作模式、工作方法的不稳定,又指工作结果的不稳定。就好像一道菜如果想要让它尝起来不那么咸,南方人可能会选择放糖冲淡咸味,如南方人的糖醋风味,就是用糖的甜与醋的酸中和酱油的咸味;而北方人则可能会把这道菜加水烹制食材,让食材变淡的同时改变了菜的性质,可能从一道炒菜变成了一道靓汤,因为生活经验、生活环境的不同而不同。这样并不稳定的经验性的改变方式,使原来单纯的一道菜变成了现在的三道菜而非两道菜,其中创造性与艺术性油然而生。

三、当前的餐饮文化发展与中西文化之间的融合

然而如今的中西方餐饮文化已不再像以前那样泾渭分明了,中餐中也融入了西式元素,西餐中处处彰显中国风,这是一种新型的饮食文化模式,中西合璧的饮食文化队伍将会越来越壮大,人们也可以通过了解饮食文化了解这个世界。

参考文献:

[1]郭鲁芳,金慧君.中、西方餐饮文化差异所带来的思索[A].商业经济文荟,2005(5):13-15.

[2]刘岩松.中西方饮食在文化理念上的差异性[J].经济研究导刊,2010(36):258-259.

[3]赵奇志.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J].食品工程,(4):14-15.

[4]冯勇,何欢欢.从饮食文化角度浅析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J].消费导刊,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中西文化及其差异,从文化和差异两方面叙述。中西饮食文化的发展历史分别叙述美国和中国不同的文化历程,由于两方面不同的文化底蕴,在饮食上出现了差异。本文主要从观念上的差异、宴会礼仪的差异,中西饮食文化的融合等方面展开论述。最后介绍了西方饮食对中国产生的影响,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解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同时,接受可以接受的部分并与中国饮食相融合,使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饮食更加丰富,但又不乏自身特色。这才是我们正确对待中西饮食文化的态度。

关键词:

中西差异;饮食文化;餐饮礼节

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存在着各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具有浓郁的民族性和多样性的特点。饮食文化的差异也是跨文化交际中影响交际结果的因素之一。中国有灿烂丰富、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西方国家则有精巧专维、自成体系的饮食文明。中西饮食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丰富了全球的饮食文化。

一、从筷子与刀叉文化看中西饮食观念的差异

刀叉因为适应欧洲人饮食习惯而出现,它和筷子影响了东西方不同的生活观念。中华饮食刀叉的出现比筷子要晚很多。据游修龄教授的研究,刀叉的最初起源和欧洲古代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有关,他们马上生活随身带刀,往往将肉烧熟,割下来就吃。后来走向定居生活后,欧洲以畜牧业为主,面包之类是副食,直接用手拿。主食是牛羊肉,用刀切割肉,送进口里。到了城市定居以后,刀叉进入家庭厨房,才不必随身带。由此不难看出今天作为西方主要餐具的刀和筷子身份很是不同,它功能多样,既可用来宰杀、解剖、切割牛羊的肉,到了烧熟可食时,又兼作餐具。

大约15世纪前后,为了改进进餐的姿势,欧洲人才使用了双尖的叉。用刀把食物送进口里不雅观,改用叉叉住肉块,送进口里显得优雅些。叉子才是严格意义上的餐具,但叉子的弱点是离不开用刀切割在前,所以二者缺一不可。直到17世纪末,英国上流社会开始使用三尖的叉,到18世纪才有了四个叉尖的叉子。所以西方人刀叉并用只不过四五百年的历史。

刀叉和筷子,不仅带来了进食习惯的差异,进而影响了东西方人生活观念。游修龄教授认为,刀叉必然带来分食制,而筷子肯定与家庭成员围坐桌边共同进餐相配。西方一开始就分吃,由此衍生出西方人讲究独立,子女长大后就独立闯世界的想法和习惯。而筷子带来的合餐制,突出了老老少少坐一起的家庭单元,从而让东方人拥有了比较牢固的家庭观念。

虽然不能将不同传统的形成和餐具差异简单对应,但是它们适应和促成了这种分化则是毫无疑问的。筷子是一种文化传统的象征。华人去了美国、欧洲,还是用筷子,文化根深蒂固,而老外们在中国学会了用筷子,回到自己的国家依然要重拾刀叉。

二、烹饪方法的差异

在中国,烹调是一种艺术,与其他艺术一样,体现着严密性与即兴性的统一,所以烹调在中国一直以极强烈的趣味性,甚至还带有一定的游戏性,吸引着以饮食为人生之至乐的中国人。由于发展十分成熟,已经脱离了完全根据菜谱操作的方法,发展到较高级的阶段,每一道菜的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变化,以适应地区、季节、对象、作用、等级的不同,比如蘑菇炒牛肉,冬天的色宜深些,口味宜重些,夏天的色和味宜清淡些;对于江苏一带的人来说,调味中可加糖,但是面对川湘顾客,则应多放辣。中国的烹饪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炒、炸、焖、爆、煎、烩、煮、蒸、烤、腌、冻、拔丝、糖醋等,做出的菜肴让人眼花缭乱。在烹饪大师的眼中,做菜和制作工艺品一样有着高深的学问,即使是同一道菜,不同的厨师会做出不同的口味来。而西方则不同,可以说是相当的理性,他们的烹饪相应的变化较少,同一道菜从洛杉矶到纽约口味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虽然显得单调,但是简单的工艺却使得他们能够在大规模的商业化中取得惊人的成功。西餐菜肴烹饪的方法主要是烧、煎、烤、炸、焖,各种原料很少集合烹调,正菜中鱼就是鱼,鸡就是鸡,即使是调味料也是现吃现加。烹饪的全过程比较规范,调料的添加量精确到克,烹调的时间精确到秒,厨师好像化学实验室的实验员。由于西方菜肴制作的规范化,烹调成为一种机械的工作。肯德基炸鸡只要按方配料,油的温度,炸鸡的时间,依规范行事即可,因而厨师的工作就成为一种极其单调的机械性工作。再者,西方人进食的目的首在摄取营养,只要营养够标准,其他尽可宽容,因而今日土豆牛排,明日牛排土豆。美国的食品广告铺天盖地,但万变不离其宗,炸鸡、炸薯条、炸鱼块,其菜肴加工方法简单,基本是机械的混合,所以菜肴的种类极少。

三、餐饮礼节

在餐饮氛围方面,中国人在吃饭的时候都喜欢热闹,很多人围在一起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大家在一起营造一种热闹温暖的用餐氛围。除非是在很正式的宴会上,中国人在餐桌上并没有什么很特别的礼仪。而西方人在用餐时,都喜欢幽雅、安静的环境,他们认为在餐桌上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礼仪,不可以失去礼节,比如在进餐时不能发出很难听的声音。

中西方宴请礼仪也各具特色。在中国,从古至今大多都以左为尊,在宴请客人时,要将地位很尊贵的客人安排在左边的上座,然后依次安排。在西方则是以右为尊,男女间隔而座,夫妇也分开而座,女宾客的席位比男宾客的席位稍高,男士要替位于自己右边的女宾客拉开椅子,以示对女士的尊重。另外,西方人用餐时要坐正,认为弯腰,低头,用嘴凑上去吃很不礼貌,但是这恰恰是中国人通常吃饭的方式。吃西餐的时候,主人不提倡大肆的饮酒,中国的餐桌上酒是必备之物,以酒助兴,有时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喝酒的时候都是一杯一杯的喝。

综上所述,饮食文化的交流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断充当全球经济文化整合过程中,不同文化之间的“传递带”。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日益增强的`文化影响力,正发挥着比其他任何全球化单一力量大得多的作用,也在悄悄地改变着全世界。中西饮食文化的碰撞、交流以及融化为全人类文明起到填补和着彩的作用。中西餐饮文化将在交流中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文仲.中英(英语国家)文化习俗比较[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林语堂.生活的艺术[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3]萨姆瓦.跨文化传通[M].三联书店,1988.

摘要:饮食文化是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讲,不仅能加深对所学语言文化的理解,更能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成功率。本文从中西方饮食文化用餐形式和礼仪的差异、饮食观念的差异、饮食结构的差异、烹饪的差异等方面入手,对中西方饮食文化进行了比较,目的在于明确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消除界限,增进了解,促进交流。

关键词:中西方饮食文化、文化差异、形式和礼仪、观念结构

一、引言

饮食文化是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饮食与文化紧密相关,不同的民族因其生活地域、气候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而创造出不同的饮食文化。传统的西方文化是畜牧文化和海洋文化,而中国是农耕文化和陆地文化,两种不同的文化反映出人们生活方式的差异,而饮食的差异则深刻透露自身的文化背景。

二、中西用餐形式和礼仪的差异

中国自古以来的礼仪就有以和为贵的思想观念,以和为贵的思想体现在从古至今中国人在开席时都有一家人在一起就餐的观念,体现了中国传统的饮食礼仪。中国人的聚食制延续千年。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都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从形式上营造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这就是聚食制,聚食制的起源很早,从许多地下文化遗存的发掘可见,古代炊间和聚食的地方是统一的,炊间在住宅的中央,上有天窗出烟,下有篝火,火上安放陶釜、陶鼎,在火上做炊,就食者围火聚食。这种聚食古俗一直延续至后世。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这符合中华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的思想。此外,聚食制的长期流传,也是中国重视血缘亲属关系和家族家庭观念在饮食方式上的反映。

三、中西饮食观念的差异

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对味的追求往往大于对营养的追求,人们在品尝菜肴时,往往会说这盘菜好吃,那道菜不好吃。然而若要进一步问什么叫好吃,为什么好吃,好吃在哪里,恐怕就不容易说清楚了。这说明中国人对饮食追求的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意境,即使用人们通常所说的色、香、味、形、器把这种境界具体化,恐怕仍很难涵盖其所有意味。在中国,饮食的美性追求显然压倒了理性。这种价值理念的差别构成了中餐过于注重饭菜色、香、味的特点。这种饮食观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是吻合的。作为东方哲学代表的中国哲学,其显著特点是宏观、直观、模糊及不可捉摸。中国菜的制作方法是调和,最终要调和出一种美好的滋味。这一切讲究的就是分寸,就是整体的配合。它包含了中国哲学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西方人对待饮食的态度主要坚持其实用性特征,从营养角度出发,重视食物对人体的健康,不追求花样和饭菜的其他功能。他们认为“吃”只是为一个生物的机器加入燃料,保证其正常的工作、生活的运行,只要吃了以后能保持身体健康,抵御病菌的攻击,则其他方面并不讲究。由此可见,饮食在他们心中只是一种维持生命的活动。尤其是在西方国家享有美食之称誉的大国法国,更是追求高质量的营养。法国烹调虽追求美味,但总不忘“营养”这一大前提。在现代西方社会,除了营养的需求外,还十分重视养生,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

四、饮食结构的差异

据西方统计,中国人吃的蔬菜有600多种,是西方的六倍还多。在中国的日常饮食结构中,素菜占据主导位置,而荤菜只有在节假日或者生活水平较高时才进入平常饮食结构中,所以在中国自古就有“菜食”的说法。这种饮食传统,主要与佛教徒的鼓吹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视动物为“生灵”,而认为植物为“无灵”,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主张素食主义。西方国家秉承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血统,以渔猎、养殖为生,传统饮食习俗以动物性食料为主,由于西方大多数国家地理位置处于高纬度,有些国家甚至终年积雪,这就造成了西方国家大多数人喜食肉类食物,而且西方人注重营养采取了生熟结合的方式,蔬菜很多时候以前菜沙拉方式出现,饮食结构的不同有时也反映出了各个民族在生活方式和饮食文化方面的不同态度。

五、中西方饮食文化中烹饪的差异

西方烹调遵循的是规范与科学,西方人强调科学与营养,烹饪中处处显示规范与科学。在西方菜谱中,计量都以克计算。这种菜谱似乎是科学的,实际上,这种科学性,也有其弊端,缺乏特色。另外,规范化的烹调甚至要求配料的准备都精确到秒。此外,在西方,一道菜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季节,面对不同的食者,皆为同一味道,毫无变化。中国烹调推崇的是随意与特色,西方人不能理解中国烹调不追求精确的规范化,反而推崇随意性。翻开中国菜谱,常常发现原料的准备量、调料的添加量都是模糊概念。一汤匙、半碗、少许比比皆是,可究竟汤匙、碗有多大,少许是多少,没有具体标准。中国饮食倾向于艺术性。它的特点就是随意性。比如同样一道菜肴,由于地区、作用、等级等不同,可以在操作上做不同的处理。以红烧鱼为例,冬天的色宜深些,口味宜重些,夏天则色和味均清淡些。对于江浙一带的人来说,红烧鱼的调味中可加糖,如面对川湘顾客,则应多放辣。

六、结语

研究跨文化交际中的饮食文化差异将使人们增进相互间的了解,享受不同饮食带来的不同感受,增进文化间的交流、互补与融合,促进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欣赏。笔者相信对中西方国家饮食文化礼仪进行比较,可以增强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从而认识到宽容、理解及尊重文化差异对提高文化交际能力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胡文仲.中英文化习俗比较[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德]马·茨克.跨文化交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姜守明,洪霞.西方文化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4]徐文苑.中国饮食文化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 索引序列
  • 浅谈中西式面点的差异的毕业论文
  • 浅谈中西面点造型的差异毕业论文
  • 中西面点的差异毕业论文
  • 浅谈西点的风味毕业论文
  • 中餐和西餐的差异毕业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