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浅析从中信泰富看企业外汇风险管理

发布时间:2015-07-04 20:09
[摘 要]本文对中信泰富远期合约巨亏案例进行系统分析,探讨我国公司该如何有效地控制衍生金融工具投资风险。
  [关键词]中信泰富;外汇;风险管理
    
  1 中信泰富案例简介
  
  中信泰富是一家综合性的实业公司,中信泰富纵横内地、香港资本市场近20年,在钢铁、基础设施、房地产、电信等多个领域几进几出。
  中信泰富在2008年10月20日发表的公告中称,为对冲澳元升值风险,锁定公司在澳洲铁矿项目的开支成本,中信泰富与香港的银行签订了四份杠杆式外汇买卖合约,其中三份涉及澳元,最大交易金额为94.4亿澳元。令中信泰富损失最为惨重的,是其中一份澳元外汇合约。按照合约内容,中信泰富须每月以固定价格用美元换澳元,合约2010年10月期满。双方约定的汇率为澳元兑美元1∶0.87。如果澳元汇率上涨,中信泰富即可赚取与市场汇率的差价,但汇率上涨到一定幅度,合约将自动终止,即赢利上限是锁定的;但如果澳元汇率下跌,根据双方约定的计价模型,中信泰富不仅将蒙受约定汇率与市场汇率的差价损失,而且还受合同约束需加倍买入澳元,其损失也将成倍放大。
  自2008年7月以来,澳元兑美元汇价即一路下滑,近期一直在1∶0.7附近徘徊,最低已达1∶0.65。按照中信泰富的公告,2008年7月1日至2008年10月17日,中信泰富已终止部分当时生效的杠杆式外汇买卖合约,至今已亏损8亿港元。如澳元维持现价,到合同终止日杠杆式外汇合约亏损达147亿港元,即合计亏损155亿港元。
  消息公布之后,中信泰富又被下调信用评级,市场信心正在迅速瓦解,贷款银行密切注视中信泰富的动态,交易对手缩减往来交易额。在各种合力之下,中信泰富已被逼至悬崖边缘。与之相应,衍生品巨亏消息一经披露,中信泰富股价即告暴跌。中信泰富方面仍然力图维持市场信心,公告宣称将按实际情况以三种办法处理这批外汇合约:终止合约、重组合约或继续执行合约至期满。然而,无论哪一种方式,最终都意味着巨额资金的支出。
  
  2 中信泰富外汇风险管理策略分析
  
  在中信泰富丑闻曝光之前,这类被统称为accumulator(累计期权)的衍生工具,已经是让市场人士谈虎色变的一个品种。市场分析认为,中信泰富之所以签订这一“止赚不止蚀”的合约,一方面可能因为计价模型过于复杂,操作者不能准确对其风险定价;另一方面,这一合约签署时,澳元当时在稳定的上行通道中,市场汇率应当高于1∶0.87,即中信泰富签订合约之初即可赚钱,且看似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并无下跌之虞。
  我们可以把这些合约归纳成由两个期权组成的合约,a.买入一份澳元的看涨期权,只要澳元兑美元汇率上升,则可以协定价在一个较低的价格用美元买入澳元。b.卖出一份澳元的看跌期权,如果澳元下跌至一定价位或以下,则必须按协定价用美元高价而且是成倍买入澳元。并且,上涨的赢利是有上限的(即有终止条款保护),下跌的理论价格极限为零,合约的上涨赢利和下跌亏损不对称,为巨亏埋下伏笔。明显可以看出组成合约的两份期权是单向的,都是赌澳元汇率不会下跌,从签订的协议上看,澳元兑美元的汇率从0.7730到0.9600。
  2008年年末,澳元汇率开始暴跌,中信泰富在尝到蝇头小利后开始为冒险埋单,结果把全年的赢利赔光。
  
  3 从中信泰富看企业外汇风险管理
  
  3.1 利用衍生工具管理外汇风险的方式
  (1)货币远期。建立与现货市场头寸相反的头寸。一家出口企业预期收到的外币将贬值,就可以卖出远期从可能的贬值中获益和补偿因贬值造成的损失。另一方面,一家进口企业担心一项外币债务的货币将升值,于是买进远期(或期货)对冲外汇风险。外汇远期合约通常是在场外市场交易,企业的交易对手一般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标的资产是货币,交易双方约定在将来规定日期按事先确定的汇率买卖一定数量的货币。各种世界主要货币远期汇率一般是已知的,所以达成远期合约非常方便无须成本。而且远期合约属于衍生产品,不需要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适用于规避各种类型的风险。
  (2)货币期货。与货币远期非常相似,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在交易所内交易。与远期相比,期货在流动性、标注化和安全性上更具优势,但灵活性不如前者。
  (3)货币期权。期权种类非常多,标准期权、平均汇率期权、障碍期权或有权利金期权等,均可在场外交易。有些也可以在交易所内交易。中信泰富的累积期权就是结构性期权的一种。出口企业可以买入外汇看涨期权,获得在约定期限内卖出外汇的权利而非义务。期权的卖方则接受买入相应外汇。如果外汇贬值,企业行权。否则,期权没有价值,企业损失支付给卖方的期权费。相反,若是进口企业需要在未来支付外汇,则可以买入外币的看涨期权规避汇率上升风险。
  (4)互换交易。互换有两种类型:货币互换和利率互换。参与互换的公司直接交换资金。类似于与相同交易对手同时买进和卖出货币。互换的交易成本低,安排灵活,而且属于表外工具不反映在财务报表上,因此虽然发展时间不长,但却是一种很受欢迎且大量使用的避险工具。

 3.2 利用衍生工具管理外汇风险的注意事项
  (1)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外汇风险防范机制。由于利用金融衍生产品防范外汇风险是一项技术性极强的工作,企业应加强与银行的沟通、合作,及时了解国际金融市场汇率、利率的走势,结合风险的实际情况及市场预期,及时采用相应的金融衍生工具,有效规避风险。
  (2)企业应树立正确的外汇风险防范观念。进出口企业在汇率风险防范中,应充分考虑市场汇率走势,而不能被人为设定的价格所左右,杜绝投机思想。举借外债的企业则应根据本企业的债务构成、经营情况及对企业未来现金流的预测,对外债结构进行优化,合理控制外债资金成本,防范因汇率、利率变化带来的偿债风险。
  (3)商业银行应加大对金融衍生产品业务的拓展力度。国内商业银行必须积极参与金融衍生工具的设计、开发与推广,既增加表外业务收益,并推动外汇存款、外汇融资和国际结算等传统业务的发展,又通过担当交易中介甚至对手,客观上推动企业有效地进行外汇风险管理。
  (4)监管部门应完善管理办法。金融衍生工具是一把“双刃剑”,若运用得当可使市场参与者规避汇率、利率风险,但如运用失当则使市场参与者遭受巨大损失,甚至危及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与安全。因此,企业的管理部门和外汇管理局必须加强对金融衍生业务的监管。由于大部分的金融衍生工具属于表外业务,不列入企业和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因此,原先表内业务的监管方法已无法适应金融衍生业务等创新业务的发展,相关监管部门必须与时俱进,在积极培育市场的同时完善相应的监管办法,确保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安全、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约翰•赫尔.期权、期货及其他衍生产品[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上一篇:浅谈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应用的比较

下一篇:浅谈当前我国债券信用评级的问题及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