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企业发展战略视角下的人力资源管理
发布时间:2015-07-08 09:07
[摘要]:人力资源是企业竞争力的根本和关键,它影响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层面,成为决定企业市场竞争成败的战略性要素。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缺乏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企业员工培训流于形式、企业缺乏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不健全。从企业发展战略的视角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包括:树立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构建科学化的培训教育体系、构建系统化的绩效考核体系、健全人力资源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与实施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 中国论文联盟
[关键词]:企业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现代社会日益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对于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中,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企业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相对于物质资源来说,人力资源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能够获得更明显的投资收益率。在当代社会,众多有效企业已经越发重视企业人力资源问题,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人力资源是企业竞争力的根本和关键,它影响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层面,成为决定企业市场竞争成败的战略性要素。企业人力资源可以为企业发展带来巨大效益,同时对于整个国家的发展也具有巨大的作用。因此,站在企业发展战略视角下分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受计划经济的影响,目前,许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从而致使企业员工对工作满意度不高,人才流失现象严重等问题。综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企业管理理念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领企业发展的思想动力和智力源泉。企业只有树立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才能够切实有效地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就目前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来看,其现实表现就是缺乏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念。首先,不重视人力资源开发。目前许多企业对于企业人力资源开发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具体的人力资源的开发具体考量标准,同时也没有后续持续的配套措施跟进。其次,缺乏人力资源投资战略规划。许多企业在人力资源维持方面,没有帮助员工建立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从而致使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强。再次,缺乏人力资源储备意识。许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停留在“招之即来、来之能战”的基本需求上,基本上是缺少哪方面人才,便通过各种途径获取该类人才,而没有树立起人才储备意识。正是由于企业缺乏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缺乏,从而导致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流于形式,从而难以真正地发挥作用,也难以使制度得以真正的贯彻落实,也就难以为员工提供一个充分展示自己能力了的平台。
(二)企业员工培训流于形式
目前,许多企业的培训往往是根据业务需要进行的应急式业务培训,而很少进行专业性较强的技能培训,因而员工对企业提供的培训满意度不高。企业的员工培训往往是流于形式,其突出问题体现在:一方面,缺乏与企业培训的配套制度,从而使培训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也就是说,企业员工培训没有与企业的考核、待遇相结合,从而没有使培训发挥对员工的激励作用。另一方面,对于员工培训缺少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许多员工往往不重视企业培训,培训后的知识和技能也没有显著提供,而且还浪费了企业的成本,同时企业培训后缺乏有效的反馈和评价体系,培训的效果难以量化和显现,即使有些评价指标,但往往以定性评价为主而缺乏操作性和客观性。由此,正是由于企业员工培训流于形式,而致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的。
(三)企业缺乏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
绩效考核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企业的绩效考核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依据,其对于企业加强管理、提高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目前,许多企业的绩效考核体系仍是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绩效考核机制。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种考核体系并非现代意义上的绩效考核体系。这种计划经济时代的考核机制早已不适应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从而也缺乏实用性。由于许多企业长期缺乏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企业管理者对员工的考核往往是根据管理者对员工的印象来决定的,从而难以体现绩效考核的公开、公正、公平与全面的原则,这挫伤了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许多企业没有将绩效考核工作列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规划,更没有制定有关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考核体系的相关制度。由于企业缺乏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从而致使企业难以进行有效的绩效管理,进而也难以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不健全
目前,许多企业还没有建立与适应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科学、规范的激励机制。企业激励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分配方式传统。许多企业仍偏重于物质激励,没有考虑人的多层次需求,仍然主要采用工资、补贴加奖金的货币化分配方式。(2)不同工种的员工收入差别不大。例如,许多企业的业务类员工和政工类员工收入差别不大,同时没有真正形成良好的薪酬管理体系,也难以对各类员工实施有针对性的激励,特别是一些技术人员的收入明显低于管理人员,这挫伤了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3)活性工资比例不大。许多企业的活性工资的比例占有量很小,从而致使企业调动员工积极性所采取的措施力度有限。(4)员工收入与其工作绩效关联力度不大。许多企业工资薪酬分配形式单一,主要依据工龄、职称、行政级别、学历等要素确定员工薪酬,造成干多干少一个样,从而挫伤了员工工作热情以及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企业发展战略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构建
人力资源是经济全球化竞争成败的关键。随着全球化的步伐加快,世界经济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融合,随着网络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人力资源管理作为新的生产要素,成了世界关注的问题。从企业发展战略来看,企业要建立面向未来发展的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一)树立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以企业战略为导向的,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的系统整合,构建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有效进行战略实施行为的管理,使企业获取竞争优势,从而达成战略目标的有计划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根据市场环境变化及其人力资源管理自身的变化与发展,建立和完善企业的管理方法,对于企业管理具有指导作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这就要求把广大员工的根本利益作为企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满足广大员工的根本利益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核心。只有树立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才能真正地尊重广大员工和爱护广大员工,形成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的良好企业氛围,从而制定出有效的留住人才的措施。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调动和发挥,最终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从企业发展战略的角度来看,企业必须树立起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
(二)构建科学化的培训教育体系
科学化的培训教育体系的建立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培训教育体系应与企业的发展战略一致。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对员工的要求是不同的,所以员工的工作内容也会不同。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及业务的不断升级,就需要对员工进行培训,是他们掌握新的工作所需要的技能,从而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企业在选择培训方式上,应根据企业的内部资源、及员工个人的情况采取内部培训、外聘培训,也可选择在职培训或脱产培训。(2)培训结果应该与员工个人利益相挂钩。员工的培训活动结束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及时对员工的培训内容及结果做出评估,并且跟踪培训后员工工作绩效改进情况,及时对员工的培训绩效改进情况给予肯定,并给予一定的岗位调整或升级。因为在培训活动中,尽管企业投入了资金,员工个人也投入了很多的精力及时间。如果员工在培训后,在企业的工作环境及岗位没有任何变化,会严重打击职工的培训及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对那些经过系统培训、技能明显提高的员工,企业要及时地承认其新价值,为其提供加薪或者职位晋升的机会。(3)员工的培训工作应紧密结合员工的个人职业发展规划。企业应建立个性化、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员工的培训应结合员工的兴趣特长和企业岗位的需要,从而做到把员工培训与员工的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相联系,使员工的知识和技能得到更新和提高,让员工明晰地看到自己在企业中的发展空间及发展前途,使员工对企业产生归属感,这样才能使员工与企业结成长期合作的伙伴关系,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中国论文联盟
转贴于中国论文联盟 http://
中国论文联盟 (三)构建系统化的绩效考核体系
绩效考核是对企业员工的德才、素质、潜力、优缺点、个性、价值观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客观地评估及测量,从而得出被考评者能否胜任原岗位的结论。绩效考核体系针对不同人员应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及考评程序,如针对管理干部、工程技术人员、营销人员、生产管理人员、操作工等就应有不同的标准和程序。构建开放式的绩效考核体系,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1)企业高级管理层需全力支持,使人力资源绩效考核成为企业的基本管理制度。目前,很多企业的绩效考核还有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子,管理理念陈旧。在这种企业环境里,如果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制度,企业高级领导层就必须首先认识到人力资源的重要性,认识到人力资源绩效考评制度的重要性,这样企业才能有所发展,才能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否则,再好的制度,没有领导层的重视,也是无法完成的。(2)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把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进行分解,设立与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相负的岗位发展目标,从而使每个岗位都是达成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使每个员工感觉到自己的工作直接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发展。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全方位的考核。全方位的考核包括上下级之间互评、平级之间评议,以及部门之间互评等。其次,量化考核、细化到人。再次,定期总结、检查评议结果。各部门要及时做出工作总结,对照上一阶段的工作目标找出差距、进行自我评价,然后制定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工作计划及述职总结都要与上级领导商议,双方认可方可实施。
(四)健全人力资源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健全企业人力资源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就要做到:(1)健全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对人力资源最有效的激励就是让他们分享企业经营发展的成果,而分享成果的方式包括给予员工物质激励和非物质激励。在物质激励上要重构符合人力资源特点的薪酬激励机制,具体做法是:实行新的工资激励政策,按照各类人才创造的业绩、效益、成果给予相应的报酬;让人才获得相应的投资收益;科技人员的技术成果参与分配;部门或员工为企业带来的效益给予奖励。在非物质激励上要做到:重视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使员工的个人发展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得到最佳的结合;创建“学习型组织”,为员工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2)健全企业人力资源约束机制。一方面,要加强企业内部约束,一是合同约束,也就是通过签订符合法律程序及规范的合同来约束员工;二是机构约束,也就是建立健全企业的组织机构,更好地促进决策层面与员工之间的沟通交流;三是章程约束,也就是利用企业章程来约束;四是在激励中体现约束,充分利用多种手段强化约束;五是偏好约束,也就是尽量做到人尽其才,充分发挥员工的优势,为员工提供适合自身发展的舞台。在加强企业内部约束的同时,还要加强对人力资源的外部约束,一是法律约束,通过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来达到约束的目的;二是道德约束,通过社会伦理道德来规范员工行为;三是市场约束,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约束人力资源的非规范流动;四是社会团体约束,通过建立人力资源社团组织,从而起到约束作用。通过健全企业的人力资源激励与约束机制,可以有效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最大效果。
(五)实施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
当前,人类社会正处于信息化时代。在信息化时代,企业要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实施信息化管理。实现信息化管理是现代企业发展并赢得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企业应建立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信息化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能够清楚地了解人员结构及岗位配置情况,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根据给定的岗位要求,自动筛选人才,实现人才的内部选拔,保证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及配置。同时,实施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还可以为企业领导层提供查询功能,及信息发布功能,实现知识共享及员工之间沟通交流,增强企业凝聚力、节省企业的经营成本。企业要实施人力资源的信息化管理,一方面要通过结合企业内部各项管理规范、质量标准、业务流程等特点开发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软件,建立网络协调共进工作平台,对所有员工工作流程实行网络管理,实现企业内部工作流程的信息化管理;另一方面,实行统一的数据管理。包括将企业的组织机构、绩效考核、人才测评、合同管理、干部考核、薪酬体制及其他功能统一于数据管理。人力资源的信息化管理极大地提高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速度及效率,使人力资源管理不再是单调及重复的事务性工作,从而改变了企业员工的竞争方式,给企业提供了新的利润空间。
总之,从企业发展的战略视角来看,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将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回报,人力资源管理必将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从而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同时,拥有人力资源的企业,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将不断创造竞争优势。为此,企业及其管理者必须从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并在实践工作中不断去运用,以全面促进人力资源管理的增值效应。
参考文献:
[1]秦 炜,林泽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1年版。
[2]胡君辰,郑绍镰.《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张 德.《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陈建校.《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探析》[j].商业现代化,2007年第10期。
[5]程德俊.《不同战略范式下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综述与比较》[j].管理科学,2004年第6期。
[6]赵曙明.《人力资源与核心竞争力关系论》[j].现代经济探讨,2002年第12期。
[7]王西文.《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基础内容研究》[j].商业时代,2010年第5期。
[8]王 卿.《基于人力资本观的企业高层管理团队绩效评价研究》[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中国论文联盟 转贴于中国论文联盟 http://
[关键词]:企业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现代社会日益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对于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中,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企业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相对于物质资源来说,人力资源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能够获得更明显的投资收益率。在当代社会,众多有效企业已经越发重视企业人力资源问题,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人力资源是企业竞争力的根本和关键,它影响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层面,成为决定企业市场竞争成败的战略性要素。企业人力资源可以为企业发展带来巨大效益,同时对于整个国家的发展也具有巨大的作用。因此,站在企业发展战略视角下分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受计划经济的影响,目前,许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从而致使企业员工对工作满意度不高,人才流失现象严重等问题。综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企业管理理念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领企业发展的思想动力和智力源泉。企业只有树立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才能够切实有效地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就目前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来看,其现实表现就是缺乏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念。首先,不重视人力资源开发。目前许多企业对于企业人力资源开发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具体的人力资源的开发具体考量标准,同时也没有后续持续的配套措施跟进。其次,缺乏人力资源投资战略规划。许多企业在人力资源维持方面,没有帮助员工建立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从而致使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强。再次,缺乏人力资源储备意识。许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停留在“招之即来、来之能战”的基本需求上,基本上是缺少哪方面人才,便通过各种途径获取该类人才,而没有树立起人才储备意识。正是由于企业缺乏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缺乏,从而导致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流于形式,从而难以真正地发挥作用,也难以使制度得以真正的贯彻落实,也就难以为员工提供一个充分展示自己能力了的平台。
(二)企业员工培训流于形式
目前,许多企业的培训往往是根据业务需要进行的应急式业务培训,而很少进行专业性较强的技能培训,因而员工对企业提供的培训满意度不高。企业的员工培训往往是流于形式,其突出问题体现在:一方面,缺乏与企业培训的配套制度,从而使培训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也就是说,企业员工培训没有与企业的考核、待遇相结合,从而没有使培训发挥对员工的激励作用。另一方面,对于员工培训缺少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许多员工往往不重视企业培训,培训后的知识和技能也没有显著提供,而且还浪费了企业的成本,同时企业培训后缺乏有效的反馈和评价体系,培训的效果难以量化和显现,即使有些评价指标,但往往以定性评价为主而缺乏操作性和客观性。由此,正是由于企业员工培训流于形式,而致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的。
(三)企业缺乏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
绩效考核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企业的绩效考核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依据,其对于企业加强管理、提高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目前,许多企业的绩效考核体系仍是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绩效考核机制。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种考核体系并非现代意义上的绩效考核体系。这种计划经济时代的考核机制早已不适应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从而也缺乏实用性。由于许多企业长期缺乏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企业管理者对员工的考核往往是根据管理者对员工的印象来决定的,从而难以体现绩效考核的公开、公正、公平与全面的原则,这挫伤了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许多企业没有将绩效考核工作列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规划,更没有制定有关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考核体系的相关制度。由于企业缺乏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从而致使企业难以进行有效的绩效管理,进而也难以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不健全
目前,许多企业还没有建立与适应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科学、规范的激励机制。企业激励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分配方式传统。许多企业仍偏重于物质激励,没有考虑人的多层次需求,仍然主要采用工资、补贴加奖金的货币化分配方式。(2)不同工种的员工收入差别不大。例如,许多企业的业务类员工和政工类员工收入差别不大,同时没有真正形成良好的薪酬管理体系,也难以对各类员工实施有针对性的激励,特别是一些技术人员的收入明显低于管理人员,这挫伤了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3)活性工资比例不大。许多企业的活性工资的比例占有量很小,从而致使企业调动员工积极性所采取的措施力度有限。(4)员工收入与其工作绩效关联力度不大。许多企业工资薪酬分配形式单一,主要依据工龄、职称、行政级别、学历等要素确定员工薪酬,造成干多干少一个样,从而挫伤了员工工作热情以及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企业发展战略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构建
人力资源是经济全球化竞争成败的关键。随着全球化的步伐加快,世界经济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融合,随着网络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人力资源管理作为新的生产要素,成了世界关注的问题。从企业发展战略来看,企业要建立面向未来发展的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一)树立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以企业战略为导向的,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的系统整合,构建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有效进行战略实施行为的管理,使企业获取竞争优势,从而达成战略目标的有计划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根据市场环境变化及其人力资源管理自身的变化与发展,建立和完善企业的管理方法,对于企业管理具有指导作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这就要求把广大员工的根本利益作为企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满足广大员工的根本利益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核心。只有树立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才能真正地尊重广大员工和爱护广大员工,形成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的良好企业氛围,从而制定出有效的留住人才的措施。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调动和发挥,最终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从企业发展战略的角度来看,企业必须树立起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
(二)构建科学化的培训教育体系
科学化的培训教育体系的建立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培训教育体系应与企业的发展战略一致。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对员工的要求是不同的,所以员工的工作内容也会不同。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及业务的不断升级,就需要对员工进行培训,是他们掌握新的工作所需要的技能,从而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企业在选择培训方式上,应根据企业的内部资源、及员工个人的情况采取内部培训、外聘培训,也可选择在职培训或脱产培训。(2)培训结果应该与员工个人利益相挂钩。员工的培训活动结束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及时对员工的培训内容及结果做出评估,并且跟踪培训后员工工作绩效改进情况,及时对员工的培训绩效改进情况给予肯定,并给予一定的岗位调整或升级。因为在培训活动中,尽管企业投入了资金,员工个人也投入了很多的精力及时间。如果员工在培训后,在企业的工作环境及岗位没有任何变化,会严重打击职工的培训及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对那些经过系统培训、技能明显提高的员工,企业要及时地承认其新价值,为其提供加薪或者职位晋升的机会。(3)员工的培训工作应紧密结合员工的个人职业发展规划。企业应建立个性化、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员工的培训应结合员工的兴趣特长和企业岗位的需要,从而做到把员工培训与员工的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相联系,使员工的知识和技能得到更新和提高,让员工明晰地看到自己在企业中的发展空间及发展前途,使员工对企业产生归属感,这样才能使员工与企业结成长期合作的伙伴关系,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中国论文联盟
转贴于中国论文联盟 http://
绩效考核是对企业员工的德才、素质、潜力、优缺点、个性、价值观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客观地评估及测量,从而得出被考评者能否胜任原岗位的结论。绩效考核体系针对不同人员应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及考评程序,如针对管理干部、工程技术人员、营销人员、生产管理人员、操作工等就应有不同的标准和程序。构建开放式的绩效考核体系,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1)企业高级管理层需全力支持,使人力资源绩效考核成为企业的基本管理制度。目前,很多企业的绩效考核还有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子,管理理念陈旧。在这种企业环境里,如果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制度,企业高级领导层就必须首先认识到人力资源的重要性,认识到人力资源绩效考评制度的重要性,这样企业才能有所发展,才能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否则,再好的制度,没有领导层的重视,也是无法完成的。(2)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把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进行分解,设立与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相负的岗位发展目标,从而使每个岗位都是达成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使每个员工感觉到自己的工作直接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发展。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全方位的考核。全方位的考核包括上下级之间互评、平级之间评议,以及部门之间互评等。其次,量化考核、细化到人。再次,定期总结、检查评议结果。各部门要及时做出工作总结,对照上一阶段的工作目标找出差距、进行自我评价,然后制定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工作计划及述职总结都要与上级领导商议,双方认可方可实施。
(四)健全人力资源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健全企业人力资源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就要做到:(1)健全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对人力资源最有效的激励就是让他们分享企业经营发展的成果,而分享成果的方式包括给予员工物质激励和非物质激励。在物质激励上要重构符合人力资源特点的薪酬激励机制,具体做法是:实行新的工资激励政策,按照各类人才创造的业绩、效益、成果给予相应的报酬;让人才获得相应的投资收益;科技人员的技术成果参与分配;部门或员工为企业带来的效益给予奖励。在非物质激励上要做到:重视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使员工的个人发展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得到最佳的结合;创建“学习型组织”,为员工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2)健全企业人力资源约束机制。一方面,要加强企业内部约束,一是合同约束,也就是通过签订符合法律程序及规范的合同来约束员工;二是机构约束,也就是建立健全企业的组织机构,更好地促进决策层面与员工之间的沟通交流;三是章程约束,也就是利用企业章程来约束;四是在激励中体现约束,充分利用多种手段强化约束;五是偏好约束,也就是尽量做到人尽其才,充分发挥员工的优势,为员工提供适合自身发展的舞台。在加强企业内部约束的同时,还要加强对人力资源的外部约束,一是法律约束,通过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来达到约束的目的;二是道德约束,通过社会伦理道德来规范员工行为;三是市场约束,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约束人力资源的非规范流动;四是社会团体约束,通过建立人力资源社团组织,从而起到约束作用。通过健全企业的人力资源激励与约束机制,可以有效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最大效果。
(五)实施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
当前,人类社会正处于信息化时代。在信息化时代,企业要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实施信息化管理。实现信息化管理是现代企业发展并赢得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企业应建立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信息化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能够清楚地了解人员结构及岗位配置情况,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根据给定的岗位要求,自动筛选人才,实现人才的内部选拔,保证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及配置。同时,实施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还可以为企业领导层提供查询功能,及信息发布功能,实现知识共享及员工之间沟通交流,增强企业凝聚力、节省企业的经营成本。企业要实施人力资源的信息化管理,一方面要通过结合企业内部各项管理规范、质量标准、业务流程等特点开发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软件,建立网络协调共进工作平台,对所有员工工作流程实行网络管理,实现企业内部工作流程的信息化管理;另一方面,实行统一的数据管理。包括将企业的组织机构、绩效考核、人才测评、合同管理、干部考核、薪酬体制及其他功能统一于数据管理。人力资源的信息化管理极大地提高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速度及效率,使人力资源管理不再是单调及重复的事务性工作,从而改变了企业员工的竞争方式,给企业提供了新的利润空间。
总之,从企业发展的战略视角来看,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将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回报,人力资源管理必将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从而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同时,拥有人力资源的企业,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将不断创造竞争优势。为此,企业及其管理者必须从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并在实践工作中不断去运用,以全面促进人力资源管理的增值效应。
参考文献:
[1]秦 炜,林泽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1年版。
[2]胡君辰,郑绍镰.《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张 德.《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陈建校.《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探析》[j].商业现代化,2007年第10期。
[5]程德俊.《不同战略范式下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综述与比较》[j].管理科学,2004年第6期。
[6]赵曙明.《人力资源与核心竞争力关系论》[j].现代经济探讨,2002年第12期。
[7]王西文.《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基础内容研究》[j].商业时代,2010年第5期。
[8]王 卿.《基于人力资本观的企业高层管理团队绩效评价研究》[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中国论文联盟 转贴于中国论文联盟 http://
上一篇:论缩小贫富差距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下一篇:临港产业发展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