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现代市场经济视野下的我国综合物流运输发展探

发布时间:2015-07-28 18:27

摘 要: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综合运输在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地位日益重要, 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综合运输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市场经济,综合运输,运输网,协调
引言
  现代交通运输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随着现代交通运输的崛起,为了争夺市场,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并且矛盾进一步激化,给社会资源造成了巨大的浪费。那么,如何让这五种运输方式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最小成本最大限度的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从而更好的服务于社会的这一问题就成了重点,继而,综合运输概念应运而生。
一,现代经济视野下对的综合物流运输的认识
  综合运输的概念产生于上世纪50年代,国内外学者都对其展开过大量的研究。我国学者认为:综合运输是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以最恰当的运输方式最大限度的满足运输需求的过程。强调综合运输的核心是“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分工和协作”。
  综合运输涵盖了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体现了综合运输的全,但它又不仅仅是五种运输方式的简单相加。综合运输使五种运输方式协作配合、有机结合、联结贯通,体现了运输过程的协作、运输发展的协调和运输管理的协同。
二,市场经济下我国综合物流运输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交通运输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综合运输体系基础设施网络框架已基本形成,各种运输方式共同组成的集装箱运输系统、铁矿石运输系统、煤炭运输系统、进口原油运输系统,以及铁路、公路、内河、沿海运输枢纽、场站等设施和装备都步入良性发展,综合运输体系外部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我国综合运输仍存在一些问题。
2.1 运输网密度低,地区发展不平衡
  我国现有运输网密度低,全国性交通运输骨架网络尚未形成。东部地区已形成了较为全面覆盖的基础设施网络,但部分地区与周边省区的基础设施发展协调仍不足;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更加落后,运输网密度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3左右,与东部地区相比差距更大。除此之外,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二级以上公路比重差距较大,高级、次高级路面里程比重较低。农村交通条件较差,道路等级低、路况差,严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
2.2 综合运输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
  随着经济结构不断调整,运输方式之间及其内部的一些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运输方式之间的协调配合、运输设施的统筹规划建设、运输装备的发展以及运输经营管理都尚未形成有机整体,具有综合功能的运输枢纽尚未形成,各种运输方式基本处于各自为政状态,缺乏有效衔接,既不是综合的又不是优化的,既浪费资源、增加污染,又降低了运输效率,从而阻碍综合运输网络效应的效果。运输方式内部,铁路网结构不尽合理,繁忙线路客货混行影响了速度的提高和效率的发挥;民航干支线、大中型与小型飞机比例失调,支线机场和支线飞机数量明显不足;公路广大农村公路交通条件仍然比较落后,中西部及边疆地区公路条件也急需改善;港口集装箱及大型散货泊位能力不足,主要港口及重要出海航道水深严重不足,内河水运发展滞后,三级以上高等航道里程比重仅占7%,而美国和德国的比重高达70%。
2.3 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淡薄
  交通运输业是一个整体,在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改善的同时,运输服务能力快速提高。但部分领域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环境污染问题严重,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压力较大。能源利用效率方面,当前我国交通行业能源利用效率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明显偏低,其中载货汽车百吨公里油耗比国外先进水平高30%左右,内河运输船舶油耗比国外先进水平高20%以上。环境保护方面,交通能源消耗急剧增长,导致机动车尾气排放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我国大城市空气污染中,60%的一氧化碳、50%的氮氧化物、30%的碳氢化合物污染来源于机动车的尾气排放。除此之外,石油、天然气及核废料等物资在运输过程中,还可能因泄漏而引发更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三,市场经济下物流运输解决措施分析
3.1 完善运输网,建设综合运输大通道
  建设综合运输体系过程中,在重点解决干线交通运输同时,应加快与其连接的次干线和支线网络的建设,提高运输网络密度和农村的通达程度,形成层次结构合理的综合运输网,以适应地区经济、农村经济和城市化发展的需要。公路要形成层次结构合理完善的基础网络系统,骨架干线要高速化,次干线要快速化,支线要密化;铁路网系统应着重于干线和通道,要形成与地理空间和大运量流向相适应的较完善框架网络布局;内河和海运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江、河、海自然条件,结合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形成江、海运输大通道和水运运输网;远洋运输和港口要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化船队和适应外贸进出口需要、沿海运输需要、构成合理的现代化港口;航空要建成枢纽机场、干线机场、支线机场结构层次合理的机场布局;管道要逐步形成与油气资源开发地、进口点至加工地、消费地相适应的具有较好调配功能的输送管道网。
  综合运输大通道是综合运输网和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是国家社会经济的主要集中带和发展带,是各种运输方式骨干线路必经的地区,其发达程度既代表着一个国家交通运输的发展水平,也是区域经济发展规模与发展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综合运输通道内各种运输方式共存与紧密的协作,可使交通运输系统更发达,为经济起飞创造更好的基础支持条件。
3.2 建设综合运输体系协调机制
  建立综合运输协调机制,优化通道结构,合理配置综合运输通道和枢纽资源,推进国家运输通道建设,加快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有机衔接、安全环保的综合运输基础设施网络。
  加快综合运输枢纽建设,为各种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创造条件,提高综合运输优势和组合效率。综合运输枢纽,是多种运输方式实现一体化发展的全程“无缝”连接的关键,必须在规划综合运输网络的同时,对综合交通运输枢纽进行统一布局规划,加强包括各城市在内的各有关部门的协惆,强调城间运输与城市交通的衔接配合。
  在基础设施网络的建设上,要由政府进行规划与协调,采用政府投资和引导社会投资的方式实现结构合理化,并积极采用市场运作的方式,促使资金、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社会公平。
3.3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新观念
  运输可持续发展

[1] [2]  下一页

,在于从战略的角度做到交通运输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生活质量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之间确立一种协调发展的比例关系。
  铁路运输对环境污染小、运输能力强,内河航运运量大、成本低、占地少、污染小、能源消耗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以及最具可持续发展优势的运输方式,理应成为未来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重点和构建节约型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内容。
  除此之外,政府还可以出台相关鼓励政策和措施,发展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开展低碳交通城市试点工作,鼓励混合动力、替代燃料运输工具的发展,促进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探索建立绿色交通发展机制,发展循环经济,推广应用节能环保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淘汰落后工艺,降低车船等交通运输工具的空驶率。鼓励路面材料、施工废料、弃渣、废旧轮胎、港口和航道疏浚土等资源的再生和综合利用。
结论
  由此可见,发展综合运输是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建立现代化的综合运输体系,使各种运输方式在运输系统中的组合方式科学化,从而实现互补的原则。在制定运输方案时,还要注重各运输方式的分工与协作,使其更加合理。多式联运就是在充分分析各种运输方式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利用各种运输方式的相互合作关系,使运输费用减至最少而形成的一种综合运输,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 徐大振.陈道军.交通运输管理概论[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2] 韩彪.交通运输发展理论[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1994.
[3] 董焰.“十一五”综合运输发展思路研究[M].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4] 高家驹.综合运输概论[M].北京:人民铁道出版社,1995.
[5] 邹海波.吴群琪.对综合运输及相关概念的再认识[J].经济研究.2007,29(5):8-10.
[6] 李静宇,李冰漪.且看春浓几许——盘点“两会”中有关物流的议案、提案[J].中国储运,2011(5):51-57.
[7] 袁航,孙铁枫,王超.中国交通运输网发展现状研究[J].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05(09):186-187.

上一页  [1] [2] 

上一篇:高速公路施工企业的材料成本控制研究

下一篇:论交通在县域经济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