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5-09-26 09:11

摘 要:海南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储备,其民族性的特点比较突出。对于这些民族文化的开发和利用,需要一些良性的开发模式作为其发展的载体,通过对这些开发模式的研究, 可以科学合理地开发民族文化,使海南成为众多非物质文化展示的舞台。本文重点阐述了对于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使更多的人认识到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模式,对于海南在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海南;开发模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
  引言:近年来,随着海南旅游产业的发展,民族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已经成为了学术界的热点,被很多专家学者所关注。对于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是一个在辩证中发展的问题,为了避免外来文化对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侵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可以采用静态的隔离,以及对后台的封闭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保护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继续保持原生态的形式,但是对于是否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和传承,剥夺了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谋求发展的权利等问题,还需要不断地研究和探索。①在遵循一般以保护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原则的基础上,结合海南各民族文化之间生态背景与特点,探讨和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下面就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模式进行研究和分析,以此来寻找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途径和方法。
  1、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 海南以其拥有众多的民族,以各自的风采,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很多传统的民族文化,正在面临着猛烈冲击,特别是一些以口头传承为主要方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环境面临挑战危险,正在面临迅速消失的恶劣局面,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这对于继承和发展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为口头遗产,是一种无形的文化遗产,主要是以口头和动作的方式流传,具有历史的积淀和广泛的民族特点,是一种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②是通过由某一群体或一些个体所表达,被认为符合民族期望,具有民族文化和社会特性的表达形式。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了一些民间传说、习俗、音乐、舞蹈、庆典等活动形式,还包括一些烹调艺术和传统医药,以及跟工具和居住环境有形文化相关联的特殊技艺。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同时又是珍贵的有着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海南因其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以其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创造出很多独特而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传统钻木取火、纺染织绣技艺、原始制陶技艺、招龙舞、打柴舞、琼剧、三月三节、树皮布制作技艺等。
  2、对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模式
  2.1民族节庆旅游的开发模式
  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能够不断发展变化的文化生态系统,它的发展模式主要来自于文化主体,这种对于自身文化的发展意识、不断地激发民众对于它的感情,增强人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认知,全方位地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空间。这种发展模式随着时代和环境的改变,不断地利用自身生存发展的有利因素,将节日作为民俗文化的空间, 而旅游产业又是一项文化性的产业,文化的优势决定其产业发展的优势,将海南民族的节庆旅游和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能丰富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又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发展的动力,所以将海南民族节庆旅游,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模式,能够有效地找到一种开发大型文化空间活动的有效方法,可以通过民族节日集中体现民族文化,为非物质文化提供一个展示的舞台和窗口。③文化性是民族节庆旅游活动的内涵,这种内涵的本质属性,越是新奇,越是以古老的传统文化,越是能够调动起更多游客的兴趣。节日中民族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如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传统手工艺、民俗活动等,是体现民族独特个性的主要标志。在节庆旅游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模式,会遵守旅游开发中的“原真性”原则,使节庆旅游可以依靠种类繁多的活动项目,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人和物,以及文化场所三方面载体进行紧密结合,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充分展示出地方民族的文化魅力。④
  2.2通过原生态建立起来的开发模式
  对于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需要建立在原生态的基础之上,对于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一般的常规的保护程序已经不太适合,而科学合理的以保护非物质遗产为目的开发模式,是一个以民族的政治.经济体系、文化艺术、宗教信仰、社会交往等各方面的综合反映,这是一种传承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不仅丰富了产品内涵,为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寻求到新的生存空间,充分地发挥出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对海南经济和文化有着双重的拉动作用。⑤这在开发和保护之间形成了一种良性的循环作用,在以原生态为基础的保护模式带动下,开展多姿多彩的内涵丰富的文化活动,这是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基础,可以在原生态的基础上,依托各种节目活动,利用地社区的经济、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等独特的资源,进行整合包装,使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形象和吸引力,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地点,重复举办一些旅游活动。
  2.3向多元化发展的开发模式
  海南非物质文化发展,正在不断地向多元化方向转变。由于海南旅游影响面大,游客范围广,具有很大的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扩大对非物质文化的宣传,能够最大程度地唤醒社会各界,对遗产保护的普遍关注,调动起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认知,增加开发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形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的开发模式中,旅游企业要不断提升旅游产品质量、旅游者需要不断满足对自身深度文化体验探索的需求,社区民众、传承个人、以及各种经营商,需要在经济上的追求获利,政府部门对地区肩负对非物质遗产开发和保护的双重职责,很多学术机构,还有一些新闻媒体,对海南非物质文化的旅游现象的关注,这些在向多元化开发的模式中形成了一股合力,逐渐演变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主体。同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由被动保护向主动保护转变。⑥多元化开发的模式,使承载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古老技艺、音乐、体育、舞蹈等

民间活动。从根本上来说,产生于原始的宗教信仰,或以往的生产、生活、娱乐活动,由单一的发展,逐步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以其原有的存在价值和历史意义增进时代发展的色彩,逐渐为旅游产业所利用,成了发展文化和追求利益的目标,将其作为一种文化产品进行包装,以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向众人展示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遗产,吸引更多的游客,带来更多经济效益,以多元化的发展贴近民众生活,增强游客的认同心理,以及对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尊重和重新认识,实现了对于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和传承功能。
  总之,对于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模式,还有很多,其特色都各有不同,在这里只能通过简单的研究,来说明开发模式对于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要想实现更多的开发功能,形成更多的开发模式,还需要不断利用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以各种艺术载体作为活动表现形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实现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作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孙国学. 基于旅游开发视角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 经济问题探索, 2010,(01).
[2] 郭山.旅游开发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本质性影响[J].旅游学刊, 2007, 22(4).
[3] 詹贤武.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3):黎族打柴舞[N].新东方,2008(08).
[4] 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70-80.
[5] 贾鸿雁. 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旅游开发[J]. 改革与战略, 2007,(11).
[6] 欧利华.黎族非物质文化古籍价值刍议[J].琼州大学学报,2006(12).

上一篇:咸宁旅游资源开发的SWOT分析及对策的研究

下一篇:浅谈网上银行财务管理的风险及规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