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 人员录用率怎么算

人员录用率怎么算

发布时间:

人员录用率怎么算

60/1061*100%=7477%

入职率 = ( 报到人数 / 录用人数 ) *100%

第一次考试通过率:20/60*100%=33%第二次考试通过率:15/(60-20)*100%=5%第三次考试通过率:5/(60-20-15)*100%=20% 以上是我个人理解,供你参考。

一个时期内,试工后真正留下入职的人数 除以 前来求职的总人数,再乘以一百,就是入职率。

员工录用率怎么算

招聘入职率:应聘成功入职的人数/应聘的所有人数X100%如:(应聘30人,录取5人,则5/30X100%=入职率6%)

员工入职率从入职这个方向单一的讲有两种计算方法  第一种:整体入职率=当月正式入职人数/当月应招人数(或当月招聘总人数)*100%  第二种:正式入职率=(当月正式入职人数/当月录用人数)*100%  第一种算法指的是真正入职人数占据整体面试人数的比例,第二种算法是指入职人数占录用人数的比例。  另外还有与离职人数相关的入职率算法,从员工入职率的不同算法可以看出这个数据表述的内容是不一样的,需要指导的工作方向也是有所区别的。  如果只是计算入职人数占据面试人数的比例,那么主要针对方向是招聘问题;如果是计算入职人数占面试通过人数的比例,那么针对的是面试问题和入职管理问题;当然计算离职人数在内的入职率会包含大部分环节的问题。  所以计算员工入职率一定要先解决你们需要解决的哪些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方面的问题再去设置计算方法。

员工入职率从入职这个方向单一的讲有两种计算方法。第一种:整体入职率=当月正式入职人数/当月应招人数(或当月招聘总人数)*100%。第二种:正式入职率 = (当月正式入职人数 / 当月录用人数 ) *100%。第一种算法指的是真正入职人数占据整体面试人数的比例,第二种算法是指入职人数占录用人数的比例。另外还有与离职人数相关的入职率算法,从员工入职率的不同算法可以看出这个数据表述的内容是不一样的,需要指导的工作方向也是有所区别的。扩展资料:一招聘分析常用计算公式:1、招聘入职率:应聘成功入职的人数÷应聘的所有人数×100%。2、月平均人数:(月初人数+月底人数)÷2。3、月员工离职率:整月员工离职总人数÷月平均人数×100%。4、月员工新进率:整月员工新进总人数÷月平均人数×100%。5、月员工留存率:月底留存的员工人数÷月初员工人数×100%。6、月员工损失率:整月员工离职总人数÷月初员工人数×100%。7、月员工进出比率:整月入职员工总人数÷整月离职员工总人数×100%。二、考勤常用的统计分析公式:1、个人出勤率:出勤天数÷规定的月工作日×100%。2、加班强度比率:当月加班时数÷当月总工作时数×100%。3、人员出勤率:当天出勤员工人数÷当天企业总人数×100%。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入职

人员录用效用怎么算

如何把招聘工作做到极致第二篇 如何招聘到合适的人

员工离职率是某一单位时间的离职人数(假设以月为单位)与工资册上的月平均人数的比率。公式为:离职率=离职人数/工资册平均人数×100%员工新进率是新进人员数与工资册平均人数的比率。公式为:新进率=新进人数/工资册平均人数×100%

一、招聘分析常用计算公式  1、招聘入职率:应聘成功入职的人数÷应聘的所有人数×100%。  2、月平均人数:(月初人数+月底人数)÷2  3、月员工离职率:整月员工离职总人数÷月平均人数×100%  4、月员工新进率:整月员工新进总人数÷月平均人数×100%  5、月员工留存率:月底留存的员工人数÷月初员工人数×100%  6、月员工损失率:整月员工离职总人数÷月初员工人数×100%  7、月员工进出比率:整月入职员工总人数÷整月离职员工总人数×100%  二、考勤常用的统计分析公式  1、个人出勤率:出勤天数÷规定的月工作日×100%  2、加班强度比率:当月加班时数÷当月总工作时数×100%  3、人员出勤率:当天出勤员工人数÷当天企业总人数×100%  4、人员缺勤率:当天缺勤员工人数÷当天企业总人数×100%  三、常用工资计算、人力成本分析公式  1、月薪工资:月工资额÷75天×当月考勤天数  2、月计件工资:计件单价×当月所做件数  3、平时加班费:月工资额÷75天÷8小时×5倍×平时加班时数  4、假日加班费:月工资额÷75天÷8小时×2倍×假日加班时数  5、法定假日加班费:月工资额÷75天÷8小时×3倍×法定假日加班时数  6、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比率: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总额÷企业工资总额×100%  7、非生产人员工资比率:非生产人员工资总额÷企业工资总额×100%  8、人力资源费用率: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 同期销售收入总额×100%  9、人力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的比重: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 同期成本费用总额×100%  10、人均人工成本: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同口径职工人数  11、人工成本利润率:一定时期内企业利润总额 ÷同期企业人工成本总额×100%  四、培训统计分析公式  培训出勤率:实际培训出席人数÷计划培训出席人数×100%  新晋员工比率=已转正员工数/在职总人数  补充员工比率=为离职缺口补充的人数/在职总人数   离职率(主动离职率/淘汰率=离职人数/在职总人数  异动率=异动人数/在职总人数  人事费用率=(人均人工成本*总人数)/同期销售收入总数  招聘达成率=(报到人数+待报到人数)/(计划增补人数+临时增补人数)  人员编制管控率=每月编制人数/在职人数  人员流动率=(员工进入率+离职率)/2  离职率=离职人数/((期初人数+期末人数)/2)  员工进入率=报到人数/期初人数  离职率=离职人数/(期初人数+录用人数)×100%  员工当月应得薪资的计算方程式为:  每天工资=月固定工资/ 75天  当月应得工资=每天工资x当月有效工作天x当月实际工作天数调整比例  备注:  当月应工作天数 = 当月自然日天数–当月休息日天数  当月有效工作日 = 当月应工作天数–全无薪假期  当月实际工作天数调整比列 = 75天/当月应工作天数:  作为生产型企业,还会要算到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销售收入/总人数  新晋员工比率=已转正员工数/在职总人数  2补充员工比率=为离职缺口补充的人数/在职总人数   离职率(主动离职率/淘汰率=离职人数/在职总人数  异动率=异动人数/在职总人数  人事费用率=(人均人工成本*总人数)/同期销售收入总数  成本效用评估:  总成本效用=录用人数/招聘总成本  招募成本效用=应聘人数/招募期间的费用  选拔成本效用=被选中人数/选拔期间的费用  人员录用效用=正式录用人数/录用期间的费用  招聘收益成本比=所有新员工为组织创造的价值/招聘总成本  数量评估:  录用比=录用人数/应聘人数*100%  招聘完成比=录用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  应聘比=应聘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  工资计算=月工资/75*实际工作天数(不计算周六日)  加班率:总加班时间/总出勤时间  直接间接人员比例:直接人员/间接人员  劳社部发[2008]3号 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  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513号)的规定,全体公民的节日假期由原来的10天增设为11天。据此,职工全年月平均制度工作天数和工资折算办法分别调整如下:  一、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83天/月  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二、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75天

录用率怎么计算

60/1061*100%=7477%

入职率 = ( 报到人数 / 录用人数 ) *100%

37人除90人乘100%等于1%。录取率就是达到或超过录取分数线被录取的考生人数占全部考生的比率,录取率的计算方法就是用参加考试的考生人数除以上分数线被录取的考生人数,得出的结果乘以百分比。无论何种考试,报名参考之前都应该认真了解清楚报名条件、录取人数等。

比如说本校高中毕业生报名人数,当作分母。被大专院校录取了的人数,(包括大专补录的),当作分子。再乘以100%就可以啦

人员录用效用比率表示什么

一、招聘成本效益评估是指对招聘中的费用进行调查、核实、并对照预算进行评价的过程。它是鉴定招聘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招聘单价=总经费(元)/录用人数(人)做招聘成本评估之前,应该制定招聘预算。每年的招聘预算应该是全年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总预算的一部分。招聘预算中主要包括:招聘广告预算、招聘测试预算、体格检查预算、其他预算,其中招聘广告预算占据相当大的比例,一般来说按4:3:2:1比例分配预算较为合理。二、录用人员评估录用人员评估是指根据招聘计划对录用人员的质量和数量进行评价的过程。录用人员的数量:录用人员的数量可用以下几个数据来表示。1)录用比公式:录用比=(录用人数/应聘人数)×100%如果录用比越小,相对来说,录用者的素质越高,反之,则可能录用者的素质较低。2)招聘完成比公式:招聘完成比=(录用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如果招聘完成比等于或大于100%则说明在数量上全面或超额完成招聘计划。3)应聘比公式:应聘比=应聘人数/计划招聘人数如果应聘比越大,说明发布招聘信息效果越好,同时说明录用人员可能素质较高。录用人员的质量:除了运用录用比和应聘比这两个数据来反映录用人员的质量外,也可以根据招聘的要求或工作分析中的要求对录用人员进行等级排列来确定其质量。三、招聘工作评估平均职位空缺时间平均职位空缺时间计算公式为:平均职位空缺时间=职位空缺总时间/补充职位数×100%该指标反映平均每个职位空缺时间多长时间能够有新员工补缺到位,能够反映招聘人员的工作效率。该指标越小,说明招聘效率越高。2,招聘合格率该指标反映招聘工作的质量,这里的合格招聘人数是指顺利通过岗位适应性培训、试用期考核最终转正的员工。新员工对招聘人员工作满意度良好的建议可提高招聘人员的工作水平。新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该项评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员工对企业的认可程度。

员工离职率是某一单位时间的离职人数(假设以月为单位)与工资册上的月平均人数的比率。公式为:离职率=离职人数/工资册平均人数×100%员工新进率是新进人员数与工资册平均人数的比率。公式为:新进率=新进人数/工资册平均人数×100%

如何把招聘工作做到极致第二篇 如何招聘到合适的人

招聘的有效性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职位描述的质量- 招聘策略- 空缺职位在市场的供需问题 (如:有些职位很好招,有些可能要花上一年时间)- 筛选候选人的技能- 面试关的面试技能- 招聘的时效- 决策的时效性 (如:人找到了,老不做决定,人家决定退出)- 入职教育的质量- 岗位培训是否到位- 入职后,试用期是否用对人 (on the right seat in the right bus for the right direction? )我个人认为,用KPI指标评估招聘的有效性是不科学的。招聘的有效性取决于以上方方面面。关键在于:在合理的时间内,以合理的招聘成本,招到合适的人员,入职后,尽快帮助新员工适应公司文化,尽快适应岗位,顺利通过试用期,做个合格的员工愉快上岗。

  • 索引序列
  • 人员录用率怎么算
  • 员工录用率怎么算
  • 人员录用效用怎么算
  • 录用率怎么计算
  • 人员录用效用比率表示什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