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 诊断性实验论文

诊断性实验论文

发布时间:

诊断性实验论文

貌似是 医学论文写作技巧的啊

可以直接写一个啊 不难

一种新的诊断方法在广泛应用于临床之前,一定要经过科学的评价和严格的鉴定。临床医生在阅读有关某种诊断方法临床应用的文献时也需要用一定的标准和原则进行客观分析和评价,以衡量其结论是否可靠。学会应用循证医学方法对诊断试验进行客观的评价,不但是提高临床诊断试验研究科学性的关键措施,同时有助于临床医生在阅读医学文献时对论文结论的可靠性做出客观的评价,帮助临床医生在临床工作中正确合理地选用各种诊断方法,科学地解释诊断试验的结果,从而提高临床医生的诊断水平

实验诊断学论文

您好,建议您去相关的专业学术网站或者是论坛上进行相关咨询。

研究原著的类型以人为研究对象,不能随意干预 不能随意干预。 临床研究 以人为研究对象 不能随意干预。 以动物或标本(如血液、 实验研究 以动物或标本(如血液、痰、 尿等)为研究对象,可随意干预。 尿等)为研究对象,可随意干预。经验总结 采用回顾性分析对工作中取得的经验进行总结。 的经验进行总结。论文撰写的步骤构思 拟写题纲 起草成文 修改定稿论文的内容题目 署名(单位及个人) 署名(单位及个人) 中英文摘 关键词 前言或引言 材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或治疗方法) (临床资料或治疗方法)结果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完成论文的时间 或投稿时间全文总数不超过6000字,一般为3000-5000为宜 全文总数不超过6000字 一般为3000-5000为宜 6000 3000题目论文的题目应准确、简明地反映出 论文的题目应准确、 论文的中心内容, 论文的中心内容,一般可作为论文 的论点 要求: 准确反映论文的中心内容 准确反映论文的中心内容 要求:准确反映论文的中心内容 简练、高度概括中心内容,字数控 简练、高度概括中心内容, 制在20字以内 字以内, 制在 字以内,需要时可加附标题 立场观点要明确 标题中尽量不要 立场观点要明确 标题中尽量不要 使用标点符号署 名作者的署名顺序应是按照对研究 的贡献的大小来决定,不能按职 的贡献的大小来决定 不能按职 务或年龄来排,人数没有限制 人数没有限制。 务或年龄来排 人数没有限制。 单位的署名顺序应对应作者的署 名顺序。 名顺序。关键词从论文中挑取3~10能表达文章 能表达文章 从论文中挑取 主要内容的单词或短语作关键词 关键词尽量选用美国?医学索引 关键词尽量选用美国 医学索引? 医学索引 主题表中的规范化主题词摘 要用简短的语言叙述整个研究 的主要内容,包括目的 方法、 目的、 的主要内容,包括目的、方法、 结果、结论四个部分 四个部分。 结果、结论四个部分。字数控制 之间。 在200-400之间。是读者了解研 之间 究内容的最快方式。 究内容的最快方式。前言前言又称序言、引言等, 前言又称序言、引言等,简 述研究的对象、提出的问题、 述研究的对象、提出的问题、研 究的目的和意义,以 及本文工 究的目的和意义, 作的理论依据,解决问题的设想, 作的理论依据,解决问题的设想, 国内外对本项目的研究的近况和 观点倾向。 观点倾向。 控制在200字以内,避免写成综述。 200字以内 注:控制在200字以内,避免写成综述。材料与方法列出实验对象的来源,选择原则、 列出实验对象的来源,选择原则、 分组情况等 列出研究中所用的主要材料, 列出研究中所用的主要材料,必须 注明材料的生产厂家、型号、 注明材料的生产厂家、型号、批号 等 常规方法只需注明方法名称, 常规方法只需注明方法名称,对特 殊方法或建立的新方法应详细介绍。 殊方法或建立的新方法应详细介绍。结果论文的主体部分包括必要的实验数 观察结果、 据、观察结果、统计分析结果等 结果的分段: 根据实验指标 根据实验指标2根据 结果的分段:1根据实验指标 根据 不同的施加素3根据观察的内容不同 不同的施加素 根据观察的内容不同 4根据实验进程,分段叙述,设立分 根据实验进程, 根据实验进程 分段叙述, 标题。 标题。 数据应是经过统计学处理, 数据应是经过统计学处理,而不是 原始实验数据。 原始实验数据。可使用文字、 可使用文字、图、表等描述结果, 表等描述结果, 以文字为主。文字描绘不清时, 以文字为主。文字描绘不清时,使 用表格, 用表格,可用文字描述清楚的不要 使用表格。需直观发映结果时, 使用表格。需直观发映结果时,可 使用图。 使用图。 表应位于结果相应的位置, 图、表应位于结果相应的位置,且 是先有文字叙述后有图、 是先有文字叙述后有图、表,图的 选择应是有助于说明论文的主题, 选择应是有助于说明论文的主题, 不能与表同时表达同一主题。 不能与表同时表达同一主题。 必要时可选择照片。 必要时可选择照片。统计表的构造由标题、横标目、 由标题、横标目、纵标目和表体 组成。可设立备注。 组成。可设立备注。多采用三线 表 表1:不同浓度封阻剂A450值 A450封阻剂浓度(%) 0 阳性卵黄A值 阴性卵黄A值 1 5 0统计图 可直观显示资料相互之间的 关系。主要有柱状图、曲线图、 关系。主要有柱状图、曲线图、圆 形百分比图。 形百分比图。 典型的形态学改变、 照片 典型的形态学改变、实验前 后形态学的改变、特殊实验的结果。 后形态学的改变、特殊实验的结果。图、表、照片都应标明序号,且应分开标序 照片都应标明序号,统计学要注明统计学方法、 值及 值及p 统计学要注明统计学方法、t值及 不能只标明p值 值,不能只标明 值 文字描述时, 文字描述时,避免对出现结果的原 因进行理论推测以及对结果进行讨 论。讨论与当前国内外同类研究概况比较, 与当前国内外同类研究概况比较, 说明本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对实验结果的说明和解释 为实验结果寻找理论上的依据,预见 为实验结果寻找理论上的依据 预见 某种可能性 引用其它研究成果支持本研究观点 和结果或与本研究相反观点的文献指出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 有待解决的问题 指出本研究的创新点 对研究结果及结论进行总结。 对研究结果及结论进行总结对相关理论知识的阐述不宜过长,避 对相关理论知识的阐述不宜过长 避 免写成综述,特别应避免与前言部分 免写成综述 特别应避免与前言部分 重复。 重复 不应重复描述实验的结果,也不应重 不应重复描述实验的结果 也不应重 复统计结果。 复统计结果。 对实验结果预示的结论应措辞准确。 对实验结果预示的结论应措辞准确 避免引用与本研究无关的理论或文 献。 字数一般控制在800以内 以内。 字数一般控制在 以内致谢指导或协助本研究的实验人员 提出过指导性意见的人员 对实验提供实验材料、 对实验提供实验材料、仪器及提供 了其它方便的人员 对实验提供了数据、图表、 对实验提供了数据、图表、照片等 对资助研究工作的机构或领导。 对资助研究工作的机构或领导。 对撰写论文提出了有益的建议并采 纳的人员参考文献与研究线索有关 实验方法的出处 与研究内容关系密切 同类研究中与本研究相似或 相同结果以及相反 的文献被引用的文献应在与文章内容相应的地 方标明并上标。 方标明并上标。 参考文献的序号应按在文章中出现的先 后顺序排列 参考文献 应是作者亲自阅读过的文献且 是经典文献, 是经典文献,最好是近期发表在权威杂 志的文献 参考文献的数量一般控制在15以内 参考文献的数量一般控制在 以内 非正式发表的文献不宜作为参考文献, 非正式发表的文献不宜作为参考文献, 如学术会议的文章、内部资料、 如学术会议的文章、内部资料、操作手 讲义等。 册、讲义等。参考文献的格式期刊 序号、作者、文章名、杂志名、 序号、作者、文章名、杂志名、 发表年份、 )、起止页码 起止页码。 发表年份、卷(期)、起止页码。蒋晓飞 ,乐军, 洪秀华等 一株同时产 蒋晓飞,乐军,洪秀华等。一株同时产 一株同时产OXA-23型碳青 型碳青 霉水解酶和PER-1型超广谱 -内酰酶的鲍曼不动杆菌, 型超广谱β-内酰酶的鲍曼不动杆菌, 霉水解酶和 型超广谱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17:263- : Danel F, Hall LM, Gur D,et al Transferable production of PER-1 beta-lactamase in Pseudomonas J Antimicrob C 1995 35(2):281-国内大部分杂志采用温格华格式书籍 序号、主篇姓名、书名、版次、 序号、主篇姓名、书名、版次、出 版地、出版社、年份、起止页码。 版地、出版社、年份、起止页码。单祥年,鲁晓萱,黄鹰,等。临床基因诊断。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16-218 作者为三位的全部列出,多于三位的只 列三位后加等

首先,确定题目~

中国实验诊断学投稿

个人觉的发国家级期刊好一些,高级职称不要求发核心的话,发国家级期刊,中国卫生产业,中外医疗,中国医药指南,都不错

诊断性论文框架

(1)封页(由学校教务处统一制作)(2)扉页(3)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4)中文摘要(5)英文摘要(6)中文目录(7)正文(8)参考文献(9)致谢(10)附录(11)文献翻译(含扉页,外文资料原文)

其实就是一个依葫芦画瓢,掌握套路,有创新,重复率安全的问题。     这么快速读文章?一脸茫然不知如何想下手? 一脸蒙逼,看了许多文章也无从下手,或者下手了也是一堆乱七八糟的问题。如果是这种,或许你该看看怎么写作的技巧。首先,得大量的下最新的文章看,差不多了,筛选比较感兴趣的热门关键词,然后再挑看得懂的,进行对比阅读和批评阅读。随后,博采众长,集成创新,组合顺通,一句话,搞的一眼就比人家有点新东西出来。然后就是,论证充分性问题,要多用数据说话,多用理论分析案例,宏观逻辑要问题导向。再后,是重复率问题,要注意改重技术的利用,注意三大核心技巧,切且前后顺序,即颠倒顺序,缩减/扩充/同意替换。最后,查重排班,前则注意假报告,免费查稿子的,建议残缺图片和一些内容再查☜,后者,不会,就学,找一个上一届的。     至于怎么快速阅读文找到合适的套路对象,得做到三个标准:读标准处(找目标差距、找出问题)、对比处(对比出问题、创新)、分解处(分析原因,多面对策)     至于为什么要创新,没得创新,开题阶段、答辩阶段都会被卡壳的,这是标配不要问为什么,没得这个东西,说句不好听,你这就是到处拼贴的文章,没得统合,没得创造力。    另外,面对毕业论文头都大了。所以从几篇文章里拼出一篇,大标题下分标题完全引用。都是拼过来的,算抄袭吗?心里有点慌?学生所提交答辩的毕业论文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属于抄袭、剽窃行为。对于抄袭的界定标准,可以看看自己百度、或者某乎下。    另外,具体论文怎么写作,怎么架构,可以自己某乎下,比如这个是教你怎么写MBA论文的,套路多,如果规避常见问题,如果写作有新意的东西,如果短平快的搞出东西都有。我能帮助你的就这么多了,后面看自己的了哦。   检索平台太多,鱼龙混杂,真正传授技术的也有,oem的也有,自己权衡 。几大平台的,关于MBa论文写作架构的参考链接大致如下:(1)来自某乎的:MBA论文怎么写(2)来百度的:MBA论文怎么写(3)来自某浪的:MBA论文怎么写

https//:首先我们先分析下,什么是学术毕业论文,学术毕业论文与我们日常的期刊论文,小论文有什么区别。每年六月份毕业季,学术毕业论文都会成为一个热门词汇,尤其是那些大四与研三的人,此时论文与他们息息相关。不管是什么专业,做毕业设计也好,写学术报告也罢,都免不了要通过论文达成毕业目的。其实不难看出区别,一个是用途,一个是字数。学术毕业论文根据专业以及学校的不同,本科大概字数再8000-15000字符之间,硕士在30000-50000字符之间,博士论文通常是100000以上的字符,其中英语专业的本科字符数一般是4500-7000字符之间,其他专业大体相同。硕士的字符数也大体相同。关于用途,像是我们在学校期间发的期刊,主要用来加创新学分,加综合成绩,硕士主要是为了达成毕业指标,完成毕业项目研究等。那么毕业论文就很明显,针对毕业来说的。那么如何组织一篇完整的毕业论文呢?首先,我们需要先写中英文摘要,其次要有引言,绪论或者前言,这三者一般出现一种在我们的论文中,之后就是我们的正文部分,正文部分从第一章开始计算,到最后的结论之前,都属于正文环节,之后便是结论,有一些学校除了要求写结论还要求写展望,这两个章节合并为一个章节,也就是结论与展望。之后完成结论后是我们的参考文献,参考文献需要按字母或者期刊级别排版,最后是我们的致谢与附录,附录多用于那些理科专业的论文,像是涵盖一些数据报表,以及代码的文章中,最常用的就是附录,这就是一个完整的论文框架了,你学会了么?欢迎大家后台留言,论文辅导员期待与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1、题目:题目是论文内容的概括,向读者说明研究的主要问题。一个好的学术论文题目应当是准确概括论文内容,文字简练、新颖,范围明确,便于分类的2、前言:前言又或者序言、导言、绪论,写在正文之前,用于说明写作目的、问题的提出、研究的意义等。3、正文:正文部分占全文大部分篇幅。这部分必须对研究内容进行全面的阐述和论证。写作时以观点为轴心,贯穿全文用材料说明观点,使观点与材料相统一,用观点去表现主题,使观点与主题相一致。4、结论:结论是经反复研究后形成的总体论点。结论应指出所得的结果是否支持假设,或指出哪些问题已经解决了,还有什么问题尚待进一步探讨。5、参考文献:这部分包括参考的文章、书目等,附在论文的末尾。论文结构框架,主要包括题目、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致谢、参考文献。(1)题目的写作技巧①题目应简明、确切,不要太长太笼统;②题目可省去定冠词和不定冠词;③题目中不应列入非公知公用的符号、代号,以及数学公式、化学 结构式等。(2)摘要的写作技巧①使用短而简单的句子,表达要准确、简洁、清楚;②注意表述的逻辑性,尽量使用指示性的词语来表达论文的不同部 分(层次);③不应出现公式、图表、参考文献的序号;④用过去时态叙述自己的工作,用现在时态叙述自己的结论;⑤尽量用主动语态代替被动语态。(3)关键词的写作技巧①论文所属科学名称②成果名称③所用方法名称④研究对象⑤便于文献检索利用的名称(4)引言的写作技巧①采取适当的方式强调研究中最重要的发现或贡献,让读者顺着逻 辑的演进阅读论文。②解释或定义专门术语或缩写词,以帮助编辑、审稿人和读者阅读 稿件。③适当地使用“I”,“We”或“Our”,以明确地指示自己的工作。④叙述前人工作的欠缺以强调自己研究的创新时,应慎重且留有余地。(5)正文的写作技巧①思路清晰,逻辑性强,层次清晰。②引用已有的方法及结论要标明所出文献及其编号。③推导及论证过程简洁而准确,实验数据及结论准确无误。④力求避免中国式英语和论证思路,多参看外文文献及相关外文教材。(6)致谢的写作技巧致谢是对整个过程中给予帮助的个人或团体的感谢,内容应尽量具体、用词要恰当、格式要遵从拟投稿期刊的习惯和相关规定。(7)参考文献的写作技巧①参考文献要精选;②参考文献的所在期刊、出版的年月及卷期要准确无误,确保与文中引用参考文献的一一对应,其书写格式应参考

诊断性评价论文

研究方法是指在研究中发现新现象、新事物,或提出新理论、新观点,揭示事物内在规律的工具和手段。1、规范研究法会计理论研究的一般方法,它是根据一定的价值观念或经济理论对经济行为人的行为结果及产生这一结果的制度或政策进行评判,回答经济行为人的行为应该是什么的分析方法。2、实证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研究方法,其重点是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实证研究法试图超越或排斥价值判断,只揭示客观现象的内在构成因素及因素的普遍联系,归纳概括现象的本质及其运行规律。3、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是指把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作为案例,交给受训学员研究分析,培养学员们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解决问题及执行业务能力的培训方法。4、比较分析法是通过实际数与基数的对比来提示实际数与基数之间的差异,借以了解经济活动的成绩和问题的一种分析方法。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常常用到,他与等效替代法相似。5、思维方法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思维和准确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在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科学思维方法包括归纳演绎、类比推理、抽象概括、思辩想象、分析综合等,它对于一切科学研究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6、内容分析法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于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的描述的研究方法。其实质是对传播内容所含信息量及其变化的分析,即由表征的有意义的词句推断出准确意义的过程。内容分析的过程是层层推理的过程。7、文献分析法文献分析法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科学认识的方法。文献分析法是一项经济且有效的信息收集方法,它通过对与工作相关的现有文献进行系统性的分析来获取工作信息。一般用于收集工作的原始信息,编制任务清单初稿。8、数学方法数学方法就是在撇开研究对象的其他一切特性的情况下,用数学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一系列量的处理,从而作出正确的说明和判断,得到以数字形式表述的成果。科学研究的对象是质和量的统一体,它们的质和量是紧密联系,质变和量变是互相制约的。要达到真正的科学认识,不仅要研究质的规定性,还必须重视对它们的量进行考察和分析,以便更准确地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性。数学方法主要有统计处理和模糊数学分析方法。

20 世纪 90年代,美国就兴起了表现性评价,强调评价任务要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相接近。表现性评价在我国的美术、音乐、体育等课程中并不陌生,只是在其他课程评价中较少使用。而当前传统的学生评价方式大多是书面考试,书面考试能保证测验过程和结果的客观性,但其最大的不足,就是只能考查学生较低层次的认知过程如记忆,只注重对学习结果的考查,而不能对学生学习过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考查。鉴于此 ,关注真实情境的表现性评价就越来越多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一、什么是表现性评价所谓表现性评价就是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去完成某个综合性的、真实的任务,以考查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批判思维等多方面的评价方式。表现性评价通过给学生呈现模拟真实世界的挑战和问题,把这种真实感带进课堂。在这样的任务中,解决问题的途径或答案不是唯一的。表现性评价是积极的评价,通常由学生合作完成。与传统标准化评价相比,表现性评价有明显的特点:(一)评价内容的全面、综合性。表现性评价要求学生完成的任务是整体的、复杂的、综合的。任务的完成要经过多个环节,综合多种知识和技能,要求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问题所处的真实环境相结合,有助于考查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高级思维活动,同时可以考查到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二)问题情境的真实性。学生所完成的表现性任务是真实、具体的,它强调在模拟真实或完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反映的是学习与解决问题的真实面貌。(三)评价标准的开放性。表现性评价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寻找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充分表现自己的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四)与教学活动的相融性。标准化测验通常是在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以分数反应学生的学习情况。而表现性评价是将评价与教学融为一体,并且评价的情境与教学的情境越一致,评价的效度越高。同时能为教师提供更多丰富的有关学生发展状况的信息,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可以说,表现性评价的理念和功能与新课程所倡导的评价改革要求是吻合的,这正是表现性评价在新课程实施中受到推崇的原因。二、物理学科的特点适宜对学生进行表现性评价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基本手段,有其特殊的教学功能: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验证物理定律,而且能够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加深对基本知识的认知程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而新课标明确指出:物理学由实验和理论两部分组成,物理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物理课程应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新课标的理念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良好习惯的养成。新课程改革应该有新的课堂教学评价观,这是能否推动新课改的一个关键,课堂教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评价的关键是看能否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即课堂教学是否给予了学生足够的发展空间,成为学生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否给予了教师足够的创造空间,成一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因此,改变传统的课堂评价体系,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建立适合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评价也受到较多关注,于此,关注真实情景的表现性评价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运用就越来越广泛。三、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表现性评价的操作模式探讨笔者以初中物理 “将给定的实验器材连接成能测电阻的电路 ”实验为例从物理教学的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评价三方面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表现性评价的操作模式进行探讨。(一)课前准备1、课前布置预习实验 “将给定的实验器材连接成能测电阻的电路 ”实验。2、通过设置问题,了解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并简单向学生介绍实验的重难点。问题设置: A、你能否向大家简单介绍该实验的实验原理? B、该实验要测量哪些物理量?用什么仪器去测?如何测? C、简单介绍你所设想的实验步骤。 D、你认为该实验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E、你如何处理实验数据? 前期准备过程不仅要求学生预习,同时也要求教师制定好评价标准。任何一项活动都应有明确的评价标准,它能够为学生的活动表现提供方向,因此,评价目标要清晰、明确。评价要依据《物理课程标准》,着眼于 “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 ”。因此评价的内容应体现 “三维目标 ”的基本要求,即考查学生在 “知识与技能 ”、 “过程与方法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等方面的发展与进步。(二)课堂教学这个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实验、合作和交流活动,并对他们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以 “将给定的实验器材连接成能测电阻的电路 ”实验为例,可在实验过程中,用核查表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步骤进行评价。核查表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对行为或结果的描述,二是记录 “是 ”或 “否 ”进行判断,该实验核查表设计如下: 1、电源接线正确; 2、开关接线正确,且处于断开状态: 3、待测电阻串联在电路中; 4、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且正负接线柱正确: 5、电压表并联在待测电阻两段,且正负接线柱正确; 6、滑动变阻器接线正确; 7、滑动变阻器滑片的初始位置要使接入电路部分的电阻最大。教师只需要在每个描述行为后以 “是 ”或 “否 ”进行判断,从而使教师了解学生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力争使教师在考查评价过程中做到有理可依。1、知识与技能。基本知识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进一步学习的必要条件。2、过程与方法。学习方法的掌握是终身学习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学习效率、获得好的学习效果的重要条件,也是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学习方法的掌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根据学习任务的要求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第二,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学习方法和利用各种资源来完成学习任务;第三,能够采用多种学习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3、情感态度价值观。新课程理念下的学习不仅是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过程,更是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其形成的具体表现为:第一,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学习兴趣和欲望;第二,在学习过程中积累了积极的学习情感和态度体验,在面临学习困难时能积极面对,寻求解决办法:第三,具有与人交往、合作的意识与能力。鉴于以上三点,笔者制定了如下表现性评价等级量表:(三)课后反馈1、评价结果的评定和反馈。表现性评价作为一种质性评价方法,根本目的是促进改进、促进发展。因此评价的结果不能简单的只给学生打上分数或登记,还要使用适当的描述性评语,对学生的学习表现给出客观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要点。评语最好用激励性的语言来表达,构建一种沟通和发展的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发展。2、收入成长记录袋 为了全面记录学生的发展过程,将评价结果收入学生成长记录袋是十分必要的。所谓成长记录袋,就是用以现实有关学生学习成就或持续进步信息的一连串表现、作品、评价结果以及其他相关记录和资料的汇集。教师应结合各阶段教学、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给予逐步完善,以便全面评价学生,激励学生不断进步。四、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运用表现性评价的反思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表现性评价的一些局限性。首先,如果表现性任务的综合性很高,那么判断任务完成的质量将涉及到许多复杂的因素,如果不能对这些因素有清楚的认识,评价标准的标准性、可靠性就难以保证。其次,表现性评价没有传统的标准化测验的大题量,表现性任务一般较少,学生的表现好坏难免出现随机性,因此教师较难做出学生一般能力的合理推论。再次,由于表现性评价耗时较长,教师难以顾及到每个学生,若学生数量大,评价结果则难以达到全面、准确的要求。 因此,虽然表现性评价在一定程度上能克服传统测验产生的消极影响,但在运用时切忌不分具体情况,盲目运用。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结合合适的量性评价,给学生以全面、综合、正确的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看看这个 ,可能对你有帮助。

(1)文献研究法根据所要研究内容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获得充足的资料,从而全面地了解所研究课题的背景、历史、现状以及前景。(2)研究项目分析法在进行理论的搜集与分析之后,根据现有的研究项目整体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使理论有理有据,设计更合理。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1、研究什么?——怎样确定研究课题  一切科学研究始于问题——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掌握方法很重要,否则就不是研究);进步与成果即成长。  教育科研课题主要来源于两大方面:  A.实践来源——客观存在的或潜在的教育实际问题,教育教学实践本身存在的问题。  教育教学与其外部的矛盾(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校、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社会发展)。  B.理论来源——现有教育理论所揭示的问题以及理论体系中的空白和矛盾点(例如《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冷思考》一文产生的过程)  2、怎样进行研究课题的论证?  我们既然已选定了一个课题,我们就必须对这个课题的所有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了解这个课题目前在国外、国内的研究情况,包括研究已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了解这一课题所属的理论体系等等。对课题的全面了解,可以使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少走弯路,确立研究的主攻方向,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怎样对一个课题进行论证呢?论证一个课题主要是弄清如下几个问题:  A.所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性质和类型的问题?  B.要研究的问题具有什么现实意义?它的理论价值(即在理论上预计有哪些突破?)  C.要研究的问题目前已有哪些研究成果?研究的方向是什么?  D.要研究的问题所应具备的条件分析。  E.课题研究的策略和步骤如何?  F.课题研究的成果及其表现形式有哪些?  3、教育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有:  ⑴ 观察法 ⑵ 调查法 ⑶ 测验法 ⑷ 行动研究法 ⑸ 文献法 ⑹ 经验总结法 ⑺ 个案研究法 ⑻ 案例研究法  ⑼ 实验法(在一个课题研究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和要求,往往会用到两种以上方法)  1 观察法:为了了解事实真相,从而发现某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观察法的步骤:观察法的实施分为以下三个步骤,步骤之一就是进行观察研究的设计,此步骤可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1 作大略调查和试探性观察。  这一步工作的目的不在于搜集材料,而在于掌握基本情况,以便能正确地计划整个观察过程。例如:要观察某一教师的教学工作,便应当预先到学校大致了解这位教师的工作情况,学生的情况,有关的环境和条件等等。这可以通过跟教师和学校领导人谈话,查阅一些有关的材料,如教案、教学日记、学生作业等,以及听课等方式进行。  2 确定观察的目的和中心。  根据研究任务和研究对象的特点,考虑弄清楚什么问题,需要什么材料和条件,然后作明确的规定。如果这规定不明确,观察便不能集中,结果就不能深入。观察不能有几个中心,范围不能太广,全部观察要围绕一个中心进行。如果必须要观察几个中心,那就采取小组观察,分工合作。  3 确定观察对象  一是确定拟观察的的总体范围;  二是确定拟观察的个案对象;  三是确定拟观察的具体项目。  比如,要研究新分配到小学任教的中师或大专毕业生在课余时间进行业务、文化进修的情况,那么,拟观察总体就是教师工作年限达一年或两年的新教师。在这一总体范围内,再定下具体观察哪几所小学,哪几个教研组中的哪些教师。具体观察名单确定以后,再把拟观察的时间、场合、具体观察项目确定下来。  4 制定观察计划  观察计划除了明确规定观察的目的、中心、范围,以及要了解什么问题、搜集什么材料之外,还应当安排观察过程:观察次数、密度、每次观察持续的时间,如何保证观察现象的常态等。  5 策划和准备观察手段  观察手段一般包括两种:  一种是获得观察资料的手段;一种是保存观察资料的手段。  获得观察资料的手段主要是人的感觉器官,但有时需要一些专门设置的仪器来帮助观察,如观察屏、计算机终端装置、更高级的如动作反应器等。这些仪器主要起两方面作用:保证观察的客观性与提高观察的精确性。  在保存资料的手段中,人脑是天然器官。但这种与观察主体连在一起的保存手段缺乏精确性和持久性,也不能实现资料的客体化。因此,人们先利用文字、图形等符号手段,进而又利用摄影、录音、录像等技术手段,把观察时瞬间发生的事、物、状况以永久的方式,准确地、全面地记录下来,供研究地反复观察资料和分析资料所用。  无论哪一类手段,都应在观察开始前就准备好,对观察中使用的种仪器也须事先作好功能检查,以保证在使用过程中不出现障碍。对于观察人员来说,必须掌握使用仪器的基本方法,并知道在观察中应做些什么。如要详细、全面拍摄一堂课,一部摄像机是不够的。观察者应准备几部摄像机,并事先作好分工。即使是作观察记录,也需要事先作好设计。在记录纸上印好以一定的格式排列的必须记录的项目,还可以约定一些记录符号,以尽量减少现场记录时书写文字的时间.  我们以中学生课堂行为记录为例,见表5-1。在下面表格中,研究人员根据研究需要,列出他认为在课堂上学生可能发生的行为。但估计所列不会完全,所以留出一些空格,让观察员在需要时使用。研究者如果要请别人帮助观察,必须事先和观察人员讲清楚每一个项目的具体所指,遇到意外情况的处理方法,要求他们熟悉每一个项目的所在位置。为了稳妥起见,还可以在正式观察前先作几次观察练习,帮助观察人员熟悉表格的内容;如发现表格的缺陷,可在正式观察前作出调整。  6 规定统一性标准  为了增加观察的客观性,为了便于衡量和评价各种现象,为了易于用数量来表达观察的现象,为了使观察结果可以核对、比较、统计和综合,必须事先考虑自己的观察可能涉及到的各种因素,并对每一因素规定出统一的标准。每次观察或观察同一现象的不同观察者,要坚持采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这主要在于,不同的研究项目常会涉及到不同性质的标准。如:有的涉及到单位问题,如怎样衡量学生表现的知识质量;有的涉及到定义问题,如怎样才算违反纪律;有的涉及计算方式问题,如怎样登记和表达学生之间产生的矛盾的频率,等等。对类似问题,都应事先做好统一规定。  7 逐段提出观察提纲  在观察计划的基础上,应对每次或每段(几次同一性质上一内容的观察组成一段)观察提出具体提纲,以便使观察者对每一次观察的目的、任务和要获得什么材料非常明确。观察提纲可以包括本次观察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并且应当在前一次观察的基础上,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提出来。亦可采用表格的方式,以便于分类统计。  观察实际过程,加以分析研究,得出某种结论。也许可以形成某个研究课题。  2 调查法 :  同样是为了了解事实情况,分析事实情况,得出结论,证实某种问题,以便改进工作(包括改进研究方法)或形成新的研究课题。  包括问卷调查、访问调查等。了解事实情况、分析情况、认真研究,得出结论,寻找解决办法或进一步研究的方案。  举例说明调查法的操作过程:  抽样调查的主要步骤  在实际的抽样操作中,整个过程可大致分为如下步骤:  确定调查的目的(确定问题,形成假说;通过调查验证假说,使问题明确化,得出结论)。  确定抽样总体。要从中进行抽样的总体应与要得到信息的总体(目标总体)一致。从样本得出的结论适用于被抽样总体,超出这个范围结论的适用程度取决于被抽样总体与目标总体的差异程度。  确定待收集的数据。一般只收集与调查目的有关的数据,过长的调查表会降低回答的质量。  选择抽样方法。这时总体中的哪种单位作为个体基本上可定下来。  编制抽样框。如学校名录、学生花名册等。  确定需要的精确度。因抽样调查是要由样本推断总体,会带有某些不确定性。一般是对相对误差或绝对误差作出概率水平上的要求。  估计样本容量,估计费用。  抽样试验,在小范围内试填一下调查表,做些必要的改进。  实地调查工作的组织。按抽样方案进行调查。对收回的调查表的质量及时进行检查。对不回答的表要有处理方案。  根据所用的抽样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可对同样的数据采用其它的分析方法,以作比较。  写出调查报告。留存有关总体的信息,它们可能对将来的抽样起指导作用。  对于教育现象,有时难于进行严格意义上的概率抽样,可以考虑采用下列方法抽样:从总体中选出若干有代表性的大单位(群),在群内进行概率抽样;从一个小总体中选出接近于研究者对总体平均数的印象的那些个体;样本限于总体中易于取到的部分;样本是随便选取的;样本由自愿被调查的人员组成;等等。但对这样得到的样本要选择适当的数据分析方法,对结论也要慎重,应充分利用其它信息进行核查、确认。在教育现象的研究中,研究者的智恝、经验和抽样技术的有机结合,是获取好样本的关键。  3 测验法:  是想描述某些行为的状况,或推论某些行为的状况(包括:能力与成就,个性、兴趣、动机、态度、观念及心理需要等);从而考虑改建的策略或方案,或进一步形成新的研究课题。  在教育学和心理学中,测量被用作定量研究的重要方法。主要功能是评估、诊断和预测。(举例,如XXX老师所做的“学生自学能力测验(试验)”,就是为了了解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自学能力究竟能达到何种程度)。  所谓测量就是根据一定的法则,将某种物体或现象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用数字或符号表示出来的过程。测验法是教育和心理学测量的一项主要内容和形式。  测验的客观性是关于测验系统化过程好坏程度的指标。测验的控制,在不同时间对于同一个被试,或同一时间对于不同的被试,其意义都应该是相同的。保持刺激的客观性则要遵照一定的程序予以控制。(如周文琴老师在做这一测试前邀请我去在他们的家长会上的讲话,目的就在于排除和避免人为因素影响,排除测验的随意性和不真实性,实现评测标准的同一性)。  推论的客观性指对同一结果不同的人所做的推论应该一致,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对同一结果的所做解释应该相同。  4 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是一种适应小范围内教育改革的探索性的研究方法,其目的不在于建立理论、归纳规律,而是针对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在行动研究中不断地探索、改进改进工作,解决教育实际问题。行动研究将改革行动与研究工作相结合,与教育实践的具体改革行动紧密相连。(特点是边执行、边评价、边修改)。  模式基本是:计划——行动——考察——反思(即总结评价)。教师个体比较适用。  另一种模式:预诊——搜集资料初步研究——拟订总体计划——制订具体计划——行动——总结评价  从上述行动研究法的几个步骤中可以发现三个明显的特征:  一是具有动态性,所有的设想、计划、,都处于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中,都是可修改的;  二是较强的联合性与参与性,研究者、教师、行政人员的全体小组成员参与行动研究法实施的全过程。  三是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贯穿于行动研究法工作流程的始终。  具体说说操作方法:  (一)预诊:这一阶段的任务是发现问题。对教学或学校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反思发现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诊断,得出行动改变的最初设想。在各步骤中,预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收集资料初步研究:这一阶段成立由教研人员、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组成的研究小组对问题进行初步讨论和研究,查找解决问题的有关理论、文献,充分占有资料,参与研究的人员共同讨论,听取各方意见,以便为总体计划的拟定做好诊断性评价。  (三)拟定总体计划:这是最初设想的一个系统化计划。行动研究法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所以总体计划是可以修订更改的。  (四)制定具体计划:这是实现总体计划的具体措施,它以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为前提,有了它,才会导致旨在改变现状的干预行动的出现。  (五)行动:是整个研究工作成败的关键。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边执行、边评价、边修改。在实施计划的行动中,注意收集每一步行动的反馈信息,可行的,则可以进入下一步计划和行动。反之,则总体计划甚至基本设想都可能需要作出调整或修改。这里行动的目的,不是为了检验某一设想或计划,而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在行动研究中,过程性资料的搜集、整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六)总结评价:首先要对研究过程进行考察。考察内容有:一是行动背景因素以及影响行动的因素。二是行动过程,包括什么人以什么方式参与了计划实施,使用了什么材料,安排了什么活动,有无意外的变化、如何排除干扰。三是行动的结果,包括预期的与非预期的,积极和消极的。要注意搜集三方面的资料,背景资料是分析计划设想有效性的基础材料,过程资料是判断行动效果是不是、由方案带来和怎样带来的考察依据;结果资料是分析方案带来的什么样的效果的直接依据。考察要灵活运用各种观察技术以及数据、资料的采集和分析技术,充 分利用录象、录音等现代化手段。  总结评价实际上是对行动研究过程及其结果的“反思”。反思是行动研究第一个循环周期的结束,又是过渡到另一个循环周期的中介。这一环节包括:整理描述,评价解释,写出研究报告。这是对整个研究工作的总结和评价。这一阶段除了要对研究中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科学处理,得到研究所需要的结论外,还应对产生这一课题的实际问题作出解释和评价。  5 经验总结法:  这是教师可以常用的方法。教育经验总结法是根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分析概括教育现象,挖掘现有的经验材料,并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以便更好地指导新的教育实践活动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关键是要能够从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出实际经验中的规律;从而更好地更加理性地改进自己的教学。进行教育经验总结要遵循以下基本要求:  一、要注意经验的 先 进 性(观念必须更新)  二、要全面考察总结的对象,充分占有原始的事实材料;且做到有“点”有“面”,“点”、“面”结合,防止以偏概全的片面性。  三、要以教育实践活动为依据,不能凭空想当然,那是毫无价值。  四、要善于进行理论分析  6 文献法:  分类阅读有关文献(包括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理论价值和资料价值的材料),得出一般性结论或者发现问题,寻找新的思路。  文献按内容性质分,有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零次文献是未经发表和有意识处理的最原始的资料。一次文献指直接记录事件经过、研究成果、新知识、新技术的专著、论文、调查报告等文献。二次文献是指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包括著录其文献特征、摘录其内容要点,并按照一定方法编排成系统的便于查找的文献。三次文献是指工具书和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又对众多一次文献的综合研究结果。  7 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就是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深人而具体研究的方法。  个案研究的对象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个别团体或机构。前者如对一个或少数几个优生或差生进行个案分析,后者如对某先进班级或学校进行个案研究。个案研究一般对研究对象的一些典型特征作全面、深入的考察和分析,也就是所谓“解剖麻雀”的方法。  个案研究中,原始的资料积累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个案研究不仅停留在对个案的研究和认识的水平上,而且需要认识教育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提出一些积极的教育对策,以改革教育教学方法。也可能通过对某个案的研究而形成假说,进而产生新的研究课题或教改实验。  观察或追踪一个人、几个人、一个团体、一节课……的过程,时间可长可短,依需要而定,进行分析概括,透过现象看本质,得出规律性的结论,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个案研究的对象少,研究规模也较小;同时个案研究一般都是在没有控制的自然状态中进行的,也不要在一段时间内突击完成。所以,个案研究就特别适合教师的研究。教师可以抓住一两个典型的学生或一类学生,结合教学、教育工作实践进行研究。对于每一个教育实践工作者来说,总可以在班上找到研究对象,而且也不需要什么特殊的处理,不影响正常的教育活动)。  8 案例研究法:  什么是“案例”?中外学者尚无普遍公认的、权威的定义,一般认为,案例是对现实生活中某一具体现象的客观描述。教育案例是对教育活动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能够反映教育某些内在规律或某些教学思想、原理的具体教学事件的描述、总结分析,它通常是课堂内真实的故事,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的真实记录。对这些“真实记录”进行分析研究,寻找规律或产生问题的根源,进而寻求解决问题或改进工作的方法,或形成新的研究课题。在案例法的研究中,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是关键。

  • 索引序列
  • 诊断性实验论文
  • 实验诊断学论文
  • 中国实验诊断学投稿
  • 诊断性论文框架
  • 诊断性评价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