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来看,创新的定义有多种表述形式,从不同角度描述了创新的概念。例如: 创新是人的特殊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高绩效,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是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的概念化过程,具有更新、新事物的创造和变化三层拥有属性。学术创新是学术思想、学术观点或技术方法的创新。只要不同于以前的工作,创新就不一定是优越的,进步可以称为创新。创新可以体现在理论上,也可以体现在提出新概念、发现新现象、引进新方法、构建新模型、改进旧模型等方面,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体现在从新的角度、用新的方法分析新旧数据、用旧的方法分析新领域等方面。所以我们想研究创新性就应该从创新是人的特殊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创新是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的概念化过程创新,可以体现在理论上,也可以体现在提出新概念。
根据学术堂的了解,一篇论文的点睛之处就是创新点,论文创新点可以从资料创新、方法创新、观点创新这三个地方着手去写 其次,我们需要知道论文创新点怎么获得论文的创新点不是凭空出现的,一篇好的论文,一个好的创新点是需要大量的知识积累的 但是,创新点又不简单的是知识的积累它是需要我们阅读大量过去学者的文章,积累大量的知识,然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问题,看的更远一点,看的更透彻一点,能够有自己的新想法,这些新的想法就是我们文章的创新点
论文创新点对于一篇论文的重要性那是不言而喻的,那么怎样才能有论文创新点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01 理论创新点的写作技巧 想要一篇有创意的论文,那么你的理论一定要要是足够创新的。理论创新的技巧可以按照以下思路来写。 论文的创新,主要是一种理论创新。理论创新是指人类在开拓进取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新的理论分析和理论解答,对认识对象或实践对象的本质、规律和发展变化的趋势作出新的揭示和预见,对研究对象作出新的理性升华。理论创新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对新情况新问题的解释原则、模式和视野的创新,即方法层次的创新,它对新的理论观点、理论原则、理论体系的形成,具有某种决定性的作用;二是在深刻把握事物发展规律及人的思维规律、有效探索社会实践新领域的基础上,提出前所未有的新观点、新范畴,特别是形成新原理、新的科学体系;三是从发展着的社会实践出发,并以此为检验标准,对前人创立的基本原理,在充分肯定和继承的基础上作补充,进行新的论证和发挥,对其中错误的成分加以纠正,陈旧的成分加以扬弃;四是根据实践的需要,对前人科学的思想资料和理论观点进行重新梳理,清除由于后人的错误理解而混杂其中的不正确的或随意附加的东西,重提或凸显前人提出的某些能够反映当今时代精神的理论原则和观点,并赋于其新的意义。 02 观念创新点的写作技巧 论文写作时,你的观点要是独一无二的才能显示出你的论文与别人的不同,可以尝试用以下方法来写。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论文创新放在一起,似乎风马牛不相及,其实是有着紧密的联系的。做学问是精研深思,上穷碧落下黄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才能获得其一毛一毫成果的苦差事。做学问如果不讲究学术规范,心浮气躁,东拼西凑,想着用假功、虚功蒙混过关,就不能刻苦钻研,就不能写出具有独到见解的、有创新性的毕业论文。学术道德是与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紧密相联的,如果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想写出创新性的论文,只能是“浊其源而欲流清, 伐其根而欲叶茂” 的空想。 03 论点创新的写作技巧 想要一下子抓住别人的眼球,那么你的论点就要够新颖!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多关注社会现实,目光敏锐,密切注意社会发展的新动向,善于抓住社会实践活动中所产生的新问题,才能写出创新的毕业论文。相反,如果一头扎进书本理论中,对现实社会生活漠不关心,不闻不问,对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一无所知,或知之不深不透,就不可能找到针对性较强的课题、写出创新性的论文。 现在网络上的论文越来越多,许多论文都是由其他的论文剪切拼接成的,对于一个搞学术的来说,这种做法不但对于学术研究没有任何帮助,而且也会浪费自己的时间。
从内容方面来说,论文的创新性体现在材料、方法、观点和体系,作者要体现论文的创新性,可以从这四个方面出发。 (一)材料的创新,顾名思义就是指材料比较新,是没有发现、运用过的,这是指论文的学术性主要体现为该论文以新的或未被发现、末被利用的材料为主要依据,并在材料分析的基础上做出了较有深度的理论归纳。材料是服务于论文写作目的而搜集、整理出来的事实、理论或数据等信息。材料相当于论文的血肉,没有客观、典型材料的支持,论文的科学性、真实性、学术性也就无法实现。论文的论点往往是在大量、广泛收集资料并做出全面、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因而新的材料的出现常常会改变论文论点的倾向和评价尺度。 (二)论文方法的创新主要体现在研究者能够从一个新的、独特的角度去研究一种现象或问题,从而得出一个全新的、独到的诊断。方法是研究问题的视角、途径或媒介,但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方法又不仅仅是船或桥,而是一种世界观,是一种思维方式。不同的理论研究方法带来对同一个事物的不同的观看,可以丰富对事物的认识。方法的创新也会带来观念的创新。 方法之间没有绝对的可比性,方法与研究对象之间有互选性,没有最好,只有适合。这也导致了理论研究没有绝对的正误之分。 (三)观点创新要求研究者在论文中提出独到、新颖的观点,或在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对既有观点提出不同的见解,这是论文学术价值最重要的方面。观点即论文中的论点,它是一篇文章的灵魂与统帅,也是论者认识与评价最集中的体现,因此论点的学术价值是论文学术质量高低的最直接的体现。 (四)体系的创新是指论文的内容建构起一个新的理论体系或逻辑体系。独立的理论体系以独立的研究问题、逻辑概念、逻辑起点、逻辑框架等为标志,体现出对一个研究问题或研究领域的比较成熟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体系创新对研究者研究能力要求比较高,如果没有把握的一般不建设做此类的创新。
01准确性学术论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是以客观性和真实性为基础的。从狭义来讲 ,是指用字用词、计量单位、公式等语言符号的准确、客观、真实。从广义上来说 ,则是指文本语言在整体上力求概念 明晰、判断准确、逻辑推理严密、语法合乎规范、结论鲜明 ,是对审美对象真实、客观的表达。所以就要求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抑或是作为审美客体的语言,能够正确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的本质。语言用语具有独特性和主观性 ,其语言对象的选择也是复杂的艰巨的,审美主体既 能高屋建瓴,总揽全局,又能见微知著 ,明察秋毫 ,把握住最能反映事物和现象的真谛和精髓的“那一个”,抓住最能刻画逼真的“那一个”,能够善于透过现象去抓住本质。这不仅是对审美主体思维品质的考量,而且是对审美主体文字功底的验证。遣词造句的本领,既来自丰富的语言积淀,也来自推敲雕琢的能力,每一个审美主体应倾心追求“增一字太长,删一字太短”的境界。学术论文包括自然科学论文和社会科学论文。自然科学论文主要采用逻辑思维和逻辑推理的手段来分析、表达自然科学领域的各种理论和实践问题,以揭示客观真理和规律为己任 ,在文本中展示科学的力量和科学的美。在语言表达上严谨而周密,它“反对条件交代的似是而非 ,反对结论上的夸张 ,反对前后概念不一、符号不一、图文不一,反对个人偏见,反对主观臆测。”社会科学论文是以社会领域的学术现象和学术问题为研究对象 ,用于认知和反映社会的一般原理和客观真理。和自然科学论文相比,它虽具有科学美的一般属性,但在语言美的表达上,感情色彩更浓 ,用多一些的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和修辞格,在文本语言的叙述和论说中,数理逻辑推理相对较少,在下结论上不要求像数字一样精确, 只要能自圆其说就行。两者相比,自然科学论文的表达具有客观性、精确性;社会科学论文表达更具有人文色彩,如同后现代主义的表达 ,注重模糊性和不可确定性。02抽象性学术论文语言的抽象性是相对于文艺作品语言的形象性而言的。学术论文的特点,决定了其在语言的选择上,主要运用抽象思维进行抽象语言的表达。其选择标准是一种理性的尺度,这种选择语言的过程也是判断、推理、归纳和演绎的过程。学术论文的抽象性语言个性在于它是学术的语言,专业化的语言,小众化的语言。大家知道,真正原创性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学术论文, 必定是“阳春白雪”,具有很高的理论建树和学术前沿水平。它的语言符号也是很专业化的,唯有底蕴深厚的专业人士才能领悟其中的奥秘,才能进行准确的解码。就像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到现在也没有多少人真正明白其内涵和外延,但这磨灭不了他的伟大和他对人类所做出的杰出贡献。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而学术论文承载的成果,也是科学珍品,科学美的珍品,科学语言美的珍品。爱因斯坦曾高度赞赏玻尔所提出的原子中的电子壳层模型及其定律是“思想领域中最高 的音乐神韵”,玻尔兹曼曾经把麦克斯韦关于气 体动力学的论文当作神奇壮美的交响乐来欣赏,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则被不少科学家誉为物理学中最美的一个理论 ,玻恩说它“像一个被人远远观赏的艺术作品”。03简洁性简洁是一种美。语言的简洁性是指用语经济,言简意赅,它是以语言运用准确性为前提的。语言的简洁一是指用词精练。语言的简洁体现在用字用词上,不在于文章篇幅的简短。学术论文和一般的议论文相比,字数都是稍长的,如果是社会科学博士论文,字数要求恐怕在5万字以上。长没有什么不好,只要说理透彻,论证严密,层次清晰 ,言之有物就可以。当然文约而意丰更好,更值得提倡 ,所以一些刊物已作出明确的规定 ,如《编辑学报》要求: 学术论文、综述一般不超过 6000字,其他文章 4000字以内。二是指行文自然,不粉饰,不做作,不望文生义 ,不信口开河。构思要思如泉涌,下笔如行云流水,行文自然流畅 ,虽有斧削之功 ,却又不留痕迹。X+ Y = Z看似简单,但却表达了 N 个数字的函数关系 ,是一种高度抽象化的简洁 ,是对现实逻辑关 系最完美的概括。在这里,公式用文字去表达反而很蹩脚 ,因为他无法用最简洁的语言去涵盖这样丰富的含义。简洁而不简单,这是语言的美,更是学术论文语言符号的魅力。04层次性语言具有结构层次性。不仅体现在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上下文之间,整体与部分之间, 语体和语言风格之间 ,就是汉字结构的书写也要求呈现出层次性。著名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指出: 作为语言基本结构单位的句子,都具有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 ,表层结构是由深层结构转换而成的。深层结构说明作为表层结构基础的语法关系,一个句子的表层结构可以表达不同的深层结构 ,一个深层结构可以由不同的表层结构表达出来,语言的深层结构可以使句子的意义更加明确。而语言的一切结构层次 ,是人按照美的规律和意图建造而成的。或者说,人总是从美的意图出发并选择美的框架形式将它们构造。1915年11月下旬 ,爱因斯坦把自己撰写的《万有引力方程》的学术论文提交到柏林普鲁士科学院,真正完整地论述了广义相对论。在这篇论文中,爱因斯坦不仅解释了天文观测中发现的水星轨道近日点移动之谜,并且预言:星光经过太阳会发生偏折 ,偏折角度相当于牛顿理论所预言的数值的两倍。爱因斯坦引入了一个等效原理,认为我们不可能区分引力效应和非匀速运动,即非匀速运动和引力是等效的……基于这些讨论,爱因斯坦导出了一组方程,可以确定由物质的存在而产生的弯曲空间几何。利用此方程, 爱因斯坦计算了水星近日点的位移量,与实验观测值等同,解决了科学界一个长期困绕的难题,这令爱因斯坦兴奋不已。从万有引力方程的推导,可看出论文结构层次的严密,也反衬出语言结构层次的完整和清晰。爱因斯坦自觉不自觉地按美的规律构造了美,创造了美,而这种科学的美,科学语言的美,科学语言的结构层次美,又激发了爱因斯坦的审美情趣,产生了审美体验和愉悦。05规范性学术论文属于议论文范围,它要求主题、材料、题材、布局、表现形式、语言都要符合议论文的文本格式和逻辑框架,这是写作规则的使然,具有强制性。虽然学术论文一直强调内容和形式 的创新,强调唯一不变的就是要变,但万变不离其宗,学术论文的文体结构目前已基本形成一个固定化、规范化的模式,在语言表达的层次结构上呈现出公式化和模式化的倾向。学术论文典型的文体结构是三段式: 引言、正文和结论。也代表了论文的开头、主体和结尾,其中主体部分是论文的核心。学术论文的形式要素包括:标题、作者与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前言、正文、结论和参考文献。目前,我国的学术论文的结构和编排规则主要以《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以下简称《规范》 )为依据,《规范》的制订同时参考了《中国高等学 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中国高等学校社会 科学学报编排规范》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 刊编排规范》等内容,就连《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2005年也发布了国家标准。可以说,我国学术论文的文体结构和编排规范性是很强的,其语言表达的结构层次,规范性要求也很高。这种标准的文本结构形式和语言层次表达方式也绽放出工整的美,严谨的美。
1、需要知道论文创新点对于一篇论文的重要性现在网络上的论文越来越多,许多论文都是由其他的论文剪切拼接成的,对于一个搞学术的来说,这种做法不但对于学术研究没有任何帮助,而且也会浪费自己的时间。2、要写好一篇论文,必须知道论文写作的意义这篇论文和其他已经出现的论文有什么不同,这篇论文能够有什么贡献。相对于其他论文的不同,相对于其他论文的贡献其实就是我们论文的创新。3、需要知道论文创新点怎么获得论文的创新点不是凭空出现的,一篇好的论文,一个好的创新点是需要大量的知识积累的。创新点又不简单的是知识的积累。需要阅读大量过去学者的文章,积累大量的知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问题,看得更远一点,看得更透彻一点,能够有自己的新想法,这些新的想法就是文章的创新点。4、研究一个主题,先要有这个主题相关的知识积累这部分知识积累可以来自于专业学习,也可以通过后期自己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获得。积累了一部分知识后,就构成了我们研究的平台,我们下一步就是在这个平台上能够建立一个杆子。这个杆子越高,代表我们研究得越深。5、需要不断地思考阅读大量专家学者关于这个主题的研究,在阅读的时候,我们需要不断的思考,思考他们都做了哪些研究,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哪些地方我们有不同的看法。对于有不同看法的地方,我们应该怎么去处理。当我们把这些问题想明白的时候,创新点也就出来了。
作者:新风学术网打开腾讯新闻,查看更多图片 >一、论文的创新点到底是什么?首先需要认清什么是论文的创新点,论文的创新点重点体现在与现阶段研究成果的不同,研究内容应该更具有深度和广度。选择论文的创新点,阅读文献是第一步。不仅仅局限于阅读国内的文献,还需要阅读外文文献。尤其是行业相关的经典文献,研究领域的开篇文献等。我们需要通过阅读文献来更深入的了解当前的研究现状。阅读近五年发表的文献资料。重点要了解研究的目的数据,方法,结果,结论等,可以分别从这些地方寻找创新点,比如可以目的不同,可以数据不同,所用的方法不同等等。二、本科论文的创新点从何而来?1、研究对象上的创新即别人以80后为研究对象,那么你以90后为研究对象去写就可以了。(不过现在对90后进行研究的研究成果也蛮多的了。)2、研究方法上的创新别人用访谈,你就用问卷调查,别人用问卷调查,你就改用SPSS3、研究领域上的创新这一种写法难度最大,这种创新实际上要求有着较为扎实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换而言之,就是需要研究别人没有研究过方向,研究意义上,自然是填补了这一方面的理论空缺。
01准确性学术论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是以客观性和真实性为基础的。从狭义来讲 ,是指用字用词、计量单位、公式等语言符号的准确、客观、真实。从广义上来说 ,则是指文本语言在整体上力求概念 明晰、判断准确、逻辑推理严密、语法合乎规范、结论鲜明 ,是对审美对象真实、客观的表达。所以就要求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抑或是作为审美客体的语言,能够正确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的本质。语言用语具有独特性和主观性 ,其语言对象的选择也是复杂的艰巨的,审美主体既 能高屋建瓴,总揽全局,又能见微知著 ,明察秋毫 ,把握住最能反映事物和现象的真谛和精髓的“那一个”,抓住最能刻画逼真的“那一个”,能够善于透过现象去抓住本质。这不仅是对审美主体思维品质的考量,而且是对审美主体文字功底的验证。遣词造句的本领,既来自丰富的语言积淀,也来自推敲雕琢的能力,每一个审美主体应倾心追求“增一字太长,删一字太短”的境界。学术论文包括自然科学论文和社会科学论文。自然科学论文主要采用逻辑思维和逻辑推理的手段来分析、表达自然科学领域的各种理论和实践问题,以揭示客观真理和规律为己任 ,在文本中展示科学的力量和科学的美。在语言表达上严谨而周密,它“反对条件交代的似是而非 ,反对结论上的夸张 ,反对前后概念不一、符号不一、图文不一,反对个人偏见,反对主观臆测。”社会科学论文是以社会领域的学术现象和学术问题为研究对象 ,用于认知和反映社会的一般原理和客观真理。和自然科学论文相比,它虽具有科学美的一般属性,但在语言美的表达上,感情色彩更浓 ,用多一些的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和修辞格,在文本语言的叙述和论说中,数理逻辑推理相对较少,在下结论上不要求像数字一样精确, 只要能自圆其说就行。两者相比,自然科学论文的表达具有客观性、精确性;社会科学论文表达更具有人文色彩,如同后现代主义的表达 ,注重模糊性和不可确定性。02抽象性学术论文语言的抽象性是相对于文艺作品语言的形象性而言的。学术论文的特点,决定了其在语言的选择上,主要运用抽象思维进行抽象语言的表达。其选择标准是一种理性的尺度,这种选择语言的过程也是判断、推理、归纳和演绎的过程。学术论文的抽象性语言个性在于它是学术的语言,专业化的语言,小众化的语言。大家知道,真正原创性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学术论文, 必定是“阳春白雪”,具有很高的理论建树和学术前沿水平。它的语言符号也是很专业化的,唯有底蕴深厚的专业人士才能领悟其中的奥秘,才能进行准确的解码。就像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到现在也没有多少人真正明白其内涵和外延,但这磨灭不了他的伟大和他对人类所做出的杰出贡献。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而学术论文承载的成果,也是科学珍品,科学美的珍品,科学语言美的珍品。爱因斯坦曾高度赞赏玻尔所提出的原子中的电子壳层模型及其定律是“思想领域中最高 的音乐神韵”,玻尔兹曼曾经把麦克斯韦关于气 体动力学的论文当作神奇壮美的交响乐来欣赏,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则被不少科学家誉为物理学中最美的一个理论 ,玻恩说它“像一个被人远远观赏的艺术作品”。03简洁性简洁是一种美。语言的简洁性是指用语经济,言简意赅,它是以语言运用准确性为前提的。语言的简洁一是指用词精练。语言的简洁体现在用字用词上,不在于文章篇幅的简短。学术论文和一般的议论文相比,字数都是稍长的,如果是社会科学博士论文,字数要求恐怕在5万字以上。长没有什么不好,只要说理透彻,论证严密,层次清晰 ,言之有物就可以。当然文约而意丰更好,更值得提倡 ,所以一些刊物已作出明确的规定 ,如《编辑学报》要求: 学术论文、综述一般不超过 6000字,其他文章 4000字以内。二是指行文自然,不粉饰,不做作,不望文生义 ,不信口开河。构思要思如泉涌,下笔如行云流水,行文自然流畅 ,虽有斧削之功 ,却又不留痕迹。X+ Y = Z看似简单,但却表达了 N 个数字的函数关系 ,是一种高度抽象化的简洁 ,是对现实逻辑关 系最完美的概括。在这里,公式用文字去表达反而很蹩脚 ,因为他无法用最简洁的语言去涵盖这样丰富的含义。简洁而不简单,这是语言的美,更是学术论文语言符号的魅力。04层次性语言具有结构层次性。不仅体现在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上下文之间,整体与部分之间, 语体和语言风格之间 ,就是汉字结构的书写也要求呈现出层次性。著名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指出: 作为语言基本结构单位的句子,都具有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 ,表层结构是由深层结构转换而成的。深层结构说明作为表层结构基础的语法关系,一个句子的表层结构可以表达不同的深层结构 ,一个深层结构可以由不同的表层结构表达出来,语言的深层结构可以使句子的意义更加明确。而语言的一切结构层次 ,是人按照美的规律和意图建造而成的。或者说,人总是从美的意图出发并选择美的框架形式将它们构造。1915年11月下旬 ,爱因斯坦把自己撰写的《万有引力方程》的学术论文提交到柏林普鲁士科学院,真正完整地论述了广义相对论。在这篇论文中,爱因斯坦不仅解释了天文观测中发现的水星轨道近日点移动之谜,并且预言:星光经过太阳会发生偏折 ,偏折角度相当于牛顿理论所预言的数值的两倍。爱因斯坦引入了一个等效原理,认为我们不可能区分引力效应和非匀速运动,即非匀速运动和引力是等效的……基于这些讨论,爱因斯坦导出了一组方程,可以确定由物质的存在而产生的弯曲空间几何。利用此方程, 爱因斯坦计算了水星近日点的位移量,与实验观测值等同,解决了科学界一个长期困绕的难题,这令爱因斯坦兴奋不已。从万有引力方程的推导,可看出论文结构层次的严密,也反衬出语言结构层次的完整和清晰。爱因斯坦自觉不自觉地按美的规律构造了美,创造了美,而这种科学的美,科学语言的美,科学语言的结构层次美,又激发了爱因斯坦的审美情趣,产生了审美体验和愉悦。05规范性学术论文属于议论文范围,它要求主题、材料、题材、布局、表现形式、语言都要符合议论文的文本格式和逻辑框架,这是写作规则的使然,具有强制性。虽然学术论文一直强调内容和形式 的创新,强调唯一不变的就是要变,但万变不离其宗,学术论文的文体结构目前已基本形成一个固定化、规范化的模式,在语言表达的层次结构上呈现出公式化和模式化的倾向。学术论文典型的文体结构是三段式: 引言、正文和结论。也代表了论文的开头、主体和结尾,其中主体部分是论文的核心。学术论文的形式要素包括:标题、作者与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前言、正文、结论和参考文献。目前,我国的学术论文的结构和编排规则主要以《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以下简称《规范》 )为依据,《规范》的制订同时参考了《中国高等学 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中国高等学校社会 科学学报编排规范》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 刊编排规范》等内容,就连《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2005年也发布了国家标准。可以说,我国学术论文的文体结构和编排规范性是很强的,其语言表达的结构层次,规范性要求也很高。这种标准的文本结构形式和语言层次表达方式也绽放出工整的美,严谨的美。
如何理解创新性是学术论文的灵魂一、引言创新是人类最伟大的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创新更成为衡量我们一切工作的最重要的标准。学术研究当然也不例外。文科研究生作为人文学科研究大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撰写论文的时候一定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然而当今文科研究生一般都是科研新手,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往往由于缺乏原创性的东西,导致东拼西抄,低水平重复,论文毫无新意。基于这样的现实,本文从创新的最基本的概念、特征、本质谈起,论述了创新在学术论文写作中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在学术创新应具备的条件以及论文写作中创新的途径,旨在加深文科研究生对创新思想的认识和理解,更多的运用到论文写作过程,提高论文写作水平。二、创新与学术论文写作(一)创新创新一词的起源众说纷纭,但一般还是公认来自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他在1912年发表的《经济发展理论》,从经济学角度首次提出了这一概念并进行了阐述。他指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其中任何要素的变化都会导致生产函数的变化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熊彼特的创新是纯经济学的范畴,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创新意识的加强和创新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创新的认识也大大的扩张和深入。创新也不再仅仅指经济现象,而扩展到科技、政治、文化、军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出现了很多新的创新概念,如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教育创新、管理创新、学术创新等等。很显然,创新是人类社会普遍现象。但是,到底创新的含义是什么呢?关于创新的概念,理论界、学术界正在讨论还没有形成大家公认的定义。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2002年编写的《现代汉语词典》(增补本)对创新给出了一个语义学的解释:抛开旧的,创造新的这样的解释虽然没有错,不过过于笼统不能概括创新丰富深刻的内涵。创新虽然没有公认的定义,不过有其公认的特征:1)创新的主体性:创新是人们自觉的、有意识的活动过程。2)创新的新颖性:创新必须能够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新成果。3)创新的价值性:创新必须能够适应人们一定的需要。学术界认为:创新活动需要一个过程,此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准备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是手记资料和有关信息,为创新活动作事前准备。2)酝酿阶段:这是创新活动的运作阶段。经过长期系统的准备之后,在某一方面的知识经验已有了相当的积累,并进入了深思熟虑和探索试验阶段。3)领悟阶段:这是创新过程的收获阶段。经过长期的酝酿之后,随着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一次次的探索和逼近,终于使创新过程临近了成功的大门。4)评估反馈:这是创新活动的最后一步。在获得成果之后,我们要站在客观的立场上,站在他人的角度对获得的成果横挑鼻子竖挑眼,认真评判它的功能实现情况、新颖程度和推广实用价值。(二)学术创新和学术论文写作学术创新属于理论创新。在谈学术创新之前肯定要谈一谈理论创新。理论创新是指人们通过创造性的活动而赋予理论以新的形态或新的内涵。理论创新是理论发展的基本形式,是使理论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根本途径。理论创新是其他一切创新的先导。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关于学术创新,也有很多不同的理解。中国海洋大学杨自俭曾追根溯源的对其进行了解释。他汉语的学术原义为学问,道术,后来指有系统的、较专门的学问。英语中表示学术含义常用Learning,Learned有时也用Science,Academics。从中英学术的含义来看,它主要指系统而专门的理论性的学问,一般不包含技术与应用问题。他认为学术创新主要指各类学术领域推翻、改造、修正旧的或者创建新的理论观念与研究方法。学术论文是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中某一现象的科学规律的理论文章,它以科学性、理论性和独创性的特点来体现其存在的价值。实际上就是表述科学研究成果和阐述学术观点的文章,也就是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记录下来。而这样的研究必须具备科学性、理论性和独创性。文科研究生的主要科研活动就是学术论文写作,所以对于文科研究生来说,学术论文就是记录学术创新活动的文章,学术论文写作的本质就是学术创新活动,是一个由准备阶段、酝酿阶段、领悟阶段和评估反馈组成的学术创新过程。下一部分本文将对学术论文写作的各个阶段应该注意的问题做出详细介绍。三、论文写作各个阶段应具备的条件和要求(一)准备阶段论文写作的准备阶段的任务是收集资料和有关信息,为论文写作做事前准备。虽然只是准备阶段,却是至关重要的基础性阶段。一个人在从事创新活动之前,都需要对前人所积累的同类问题的知识和经验有所了解,然后才能从就问题中发现新问题,从旧关系中发现新关系,从前人的经验中获得启示,在积累的过程中选择创新的课题,确定创新的方向和目标。如果想要使写出来的论文有学术创新,就需要具备以下条件:1)丰富而系统的知识。2)详尽占有所需资料。所谓丰富而系统的知识就要求知识面广而且深,并且成体系。作为文科研究生不仅有人文社科领域的系统知识,还要有自然科学的知识;不仅要了解本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还要了解它们的历史,总之就是要文理兼修,博古通今。所谓详尽占有所需资料就是要对自己所研究课题的各种理论、观点、看法都详细了解,同时要有充分的能够论证自己观点的证据。比如要对汉英火的隐喻进行对比研究,不但要占有国内外对火的隐喻的对比研究的著作和论文,汉英各自对火的隐喻研究的资料,而且还要占有汉英词汇中关于火的语料以及需要的各种理论来源。然而要具备这两个条件就要求文科研究生制定严格的读书计划,博览群书,奠定坚实的学术基础;及时的阅读学科领域内的最新的著作和论文,紧跟学术潮流。只有这样才能从前人的研究中获得启示,写出有创新性的论文。关于读书很多学者都给文科研究生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本文总结他们的观点,本文认为读书一要有计划,研究生读书已经不能像本科时期那样仅凭自己的兴趣读书,而要从为科研做准备的角度制定详实的读书计划,这一计划要包括基础知识读书计划、研究方向读书计划以及专业读书计划。二要广泛阅读基础理论著作,培养深厚的理论修养和逻辑修养。不管研究哪个学科、哪个方向,都应该通读中外哲学和史和逻辑史。三要史、著、论相结合。所谓史不仅指每个专业、研究方向甚至选题的学说史。所谓著就是指古今中外关于这个专业、这个研究方向、这个选题的经典著作和文献。所谓论就是学术论文。按照史、著、论相结合去读书、做学问,才能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又掌握学术的动向。除此之外,读书要浏览、泛读、精读相结合;要与笔记相结合;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总之,对于文科研究生来说,读书是学术创新的基础。四川大学教授王寅在多次讲座中都说:做学问就是吃饱了撑的,只有先吃饱了,才能撑出文章来。他说的吃饱了就是指要读足够的书。(二)酝酿阶段和领悟阶段论文写作的酝酿阶段和领悟阶段是创新活动的运作阶段。也就是我们的论文从粗略的想法到完成初稿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往往精神高度兴奋,心情不定。因为这一阶段是我们创新的攻坚阶段。有时候我们会觉得我们的想法新颖、独特、有研究的价值,有时候又会陷入自我怀疑,觉得好像研究没什么意义,或者研究起来太难,想要放弃。这个时候,如何冷静下来,客观、理性、科学的分析我们遇到的问题、克服困难,把研究活动进行下去就是我们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然而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具备以下条件:1)创新思维。2)科学精神。所谓创新思维就是有创新品格的思维。在这种思维过程中,人们往往是打破了传统的思维模式,充分发挥想象力、联想力,提出新思想,总结新理论,得到科研成果。创新思维是学术创新的基本条件。科学精神是怀疑精神、求真精神、献身精神、自由精神、宽容精神更包含了创新精神。科学精神是学术创新的支柱。要具备上述两个条件就要求文科研究生在生活中注重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养成良好的人格修养,实事求是的态度,孜孜以求的精神,同时要遵守一定的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只有这样才能从知识、经验中发现问题,在困难面前不退缩,达到学术创新的彼岸。创新思维看似很玄,其实很简单。要培养创新思维我们就要一、简单的思考。简单的思考指的是我们在思考的时候不能受到太多约束。构思必须单纯,坦率,自由,简单。日本著名的机器人专家金出武雄特别提倡简单的思考,他认为很多重大成就在其最初阶段的想法实际上都是有点幼稚、天真、甚至是牵强的但是这种自由简单的思考往往是产生学术创新的源泉。二、勤于思考。新颖的构想不是灵光闪现,而是经过长时间的思考最终得出的结果,这就要求我们在生活中形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有一天和灵感的缪斯相遇。三、集中精力思考。金出武雄教授造了一个词智慧体力指的是长时间连续思考同一个问题或者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同一个问题而不觉得厌烦的能力。作为研究人员都要培养自己的智慧体力,因为没有那种可以打败对未知的不安,为得出研究结果而持之以恒的智慧体力,是很难研究出什么成果的。四、在和别人的交流中完善自己的思考。交流是培养思考能力的重要途径,因为我们在表达自己的想法的时候可以使自己的想法升华为他人接受;在和别人的交流中也可以发现自己想不到的地方,从而完善自己的构思。科学精神的培养要求我们端正学习、研究的动机,树立正确的学术观念和拥有正确的学术创新动力。(三)评估阶段论文写作的评估阶段是论文写作的最后一个阶段,是从论文初稿形成到修改润色最后定稿的过程,也是创新活动的完善阶段。在这一阶段,我们必须具备的条件是1)敢于自我否定的勇气;2)重复修改的耐心。论文的初稿完成对很多研究生来说,就觉得工作已经完成了90%。其实不然,论文的自我评估阶段才刚刚开始。在这一阶段,我们要站在客观的立场上,站在他人的角度对自己的论文成品横挑鼻子竖挑眼,认真评判它的功能实现情况、新颖程度和推广实用价值;还可以请有经验的教授,老师进行评估,进一步完善和改进论文的创新水平。这个时候敢于自我否定的勇气是必要的,因为我们在论文创作时可能确实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这个阶段就要勇于承认不足,积极改进。重复修改是自我评估论文的必要环节,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四、结语创新是学术论文写作的本质。文科研究生在撰写学术论文时一定要坚持创新。本文按阶段给出了论文写作各个阶段所应具备的条件和要求,希望广大文科研究生可以对照自己,找出差距,弥补自己的不足,提高学术论文的创新水平。
问题创新,材料创新,方法创新,结论创新?
从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研究对象 研究思路 研究结论 等方面写创新不容易的能在论文中找到一丝丝的自己想到的而没被别人想到的地方,都可以挖掘一下~
01准确性学术论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是以客观性和真实性为基础的。从狭义来讲 ,是指用字用词、计量单位、公式等语言符号的准确、客观、真实。从广义上来说 ,则是指文本语言在整体上力求概念 明晰、判断准确、逻辑推理严密、语法合乎规范、结论鲜明 ,是对审美对象真实、客观的表达。所以就要求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抑或是作为审美客体的语言,能够正确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的本质。语言用语具有独特性和主观性 ,其语言对象的选择也是复杂的艰巨的,审美主体既 能高屋建瓴,总揽全局,又能见微知著 ,明察秋毫 ,把握住最能反映事物和现象的真谛和精髓的“那一个”,抓住最能刻画逼真的“那一个”,能够善于透过现象去抓住本质。这不仅是对审美主体思维品质的考量,而且是对审美主体文字功底的验证。遣词造句的本领,既来自丰富的语言积淀,也来自推敲雕琢的能力,每一个审美主体应倾心追求“增一字太长,删一字太短”的境界。学术论文包括自然科学论文和社会科学论文。自然科学论文主要采用逻辑思维和逻辑推理的手段来分析、表达自然科学领域的各种理论和实践问题,以揭示客观真理和规律为己任 ,在文本中展示科学的力量和科学的美。在语言表达上严谨而周密,它“反对条件交代的似是而非 ,反对结论上的夸张 ,反对前后概念不一、符号不一、图文不一,反对个人偏见,反对主观臆测。”社会科学论文是以社会领域的学术现象和学术问题为研究对象 ,用于认知和反映社会的一般原理和客观真理。和自然科学论文相比,它虽具有科学美的一般属性,但在语言美的表达上,感情色彩更浓 ,用多一些的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和修辞格,在文本语言的叙述和论说中,数理逻辑推理相对较少,在下结论上不要求像数字一样精确, 只要能自圆其说就行。两者相比,自然科学论文的表达具有客观性、精确性;社会科学论文表达更具有人文色彩,如同后现代主义的表达 ,注重模糊性和不可确定性。02抽象性学术论文语言的抽象性是相对于文艺作品语言的形象性而言的。学术论文的特点,决定了其在语言的选择上,主要运用抽象思维进行抽象语言的表达。其选择标准是一种理性的尺度,这种选择语言的过程也是判断、推理、归纳和演绎的过程。学术论文的抽象性语言个性在于它是学术的语言,专业化的语言,小众化的语言。大家知道,真正原创性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学术论文, 必定是“阳春白雪”,具有很高的理论建树和学术前沿水平。它的语言符号也是很专业化的,唯有底蕴深厚的专业人士才能领悟其中的奥秘,才能进行准确的解码。就像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到现在也没有多少人真正明白其内涵和外延,但这磨灭不了他的伟大和他对人类所做出的杰出贡献。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而学术论文承载的成果,也是科学珍品,科学美的珍品,科学语言美的珍品。爱因斯坦曾高度赞赏玻尔所提出的原子中的电子壳层模型及其定律是“思想领域中最高 的音乐神韵”,玻尔兹曼曾经把麦克斯韦关于气 体动力学的论文当作神奇壮美的交响乐来欣赏,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则被不少科学家誉为物理学中最美的一个理论 ,玻恩说它“像一个被人远远观赏的艺术作品”。03简洁性简洁是一种美。语言的简洁性是指用语经济,言简意赅,它是以语言运用准确性为前提的。语言的简洁一是指用词精练。语言的简洁体现在用字用词上,不在于文章篇幅的简短。学术论文和一般的议论文相比,字数都是稍长的,如果是社会科学博士论文,字数要求恐怕在5万字以上。长没有什么不好,只要说理透彻,论证严密,层次清晰 ,言之有物就可以。当然文约而意丰更好,更值得提倡 ,所以一些刊物已作出明确的规定 ,如《编辑学报》要求: 学术论文、综述一般不超过 6000字,其他文章 4000字以内。二是指行文自然,不粉饰,不做作,不望文生义 ,不信口开河。构思要思如泉涌,下笔如行云流水,行文自然流畅 ,虽有斧削之功 ,却又不留痕迹。X+ Y = Z看似简单,但却表达了 N 个数字的函数关系 ,是一种高度抽象化的简洁 ,是对现实逻辑关 系最完美的概括。在这里,公式用文字去表达反而很蹩脚 ,因为他无法用最简洁的语言去涵盖这样丰富的含义。简洁而不简单,这是语言的美,更是学术论文语言符号的魅力。04层次性语言具有结构层次性。不仅体现在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上下文之间,整体与部分之间, 语体和语言风格之间 ,就是汉字结构的书写也要求呈现出层次性。著名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指出: 作为语言基本结构单位的句子,都具有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 ,表层结构是由深层结构转换而成的。深层结构说明作为表层结构基础的语法关系,一个句子的表层结构可以表达不同的深层结构 ,一个深层结构可以由不同的表层结构表达出来,语言的深层结构可以使句子的意义更加明确。而语言的一切结构层次 ,是人按照美的规律和意图建造而成的。或者说,人总是从美的意图出发并选择美的框架形式将它们构造。1915年11月下旬 ,爱因斯坦把自己撰写的《万有引力方程》的学术论文提交到柏林普鲁士科学院,真正完整地论述了广义相对论。在这篇论文中,爱因斯坦不仅解释了天文观测中发现的水星轨道近日点移动之谜,并且预言:星光经过太阳会发生偏折 ,偏折角度相当于牛顿理论所预言的数值的两倍。爱因斯坦引入了一个等效原理,认为我们不可能区分引力效应和非匀速运动,即非匀速运动和引力是等效的……基于这些讨论,爱因斯坦导出了一组方程,可以确定由物质的存在而产生的弯曲空间几何。利用此方程, 爱因斯坦计算了水星近日点的位移量,与实验观测值等同,解决了科学界一个长期困绕的难题,这令爱因斯坦兴奋不已。从万有引力方程的推导,可看出论文结构层次的严密,也反衬出语言结构层次的完整和清晰。爱因斯坦自觉不自觉地按美的规律构造了美,创造了美,而这种科学的美,科学语言的美,科学语言的结构层次美,又激发了爱因斯坦的审美情趣,产生了审美体验和愉悦。05规范性学术论文属于议论文范围,它要求主题、材料、题材、布局、表现形式、语言都要符合议论文的文本格式和逻辑框架,这是写作规则的使然,具有强制性。虽然学术论文一直强调内容和形式 的创新,强调唯一不变的就是要变,但万变不离其宗,学术论文的文体结构目前已基本形成一个固定化、规范化的模式,在语言表达的层次结构上呈现出公式化和模式化的倾向。学术论文典型的文体结构是三段式: 引言、正文和结论。也代表了论文的开头、主体和结尾,其中主体部分是论文的核心。学术论文的形式要素包括:标题、作者与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前言、正文、结论和参考文献。目前,我国的学术论文的结构和编排规则主要以《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以下简称《规范》 )为依据,《规范》的制订同时参考了《中国高等学 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中国高等学校社会 科学学报编排规范》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 刊编排规范》等内容,就连《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2005年也发布了国家标准。可以说,我国学术论文的文体结构和编排规范性是很强的,其语言表达的结构层次,规范性要求也很高。这种标准的文本结构形式和语言层次表达方式也绽放出工整的美,严谨的美。
01准确性学术论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是以客观性和真实性为基础的。从狭义来讲 ,是指用字用词、计量单位、公式等语言符号的准确、客观、真实。从广义上来说 ,则是指文本语言在整体上力求概念 明晰、判断准确、逻辑推理严密、语法合乎规范、结论鲜明 ,是对审美对象真实、客观的表达。所以就要求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抑或是作为审美客体的语言,能够正确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的本质。语言用语具有独特性和主观性 ,其语言对象的选择也是复杂的艰巨的,审美主体既 能高屋建瓴,总揽全局,又能见微知著 ,明察秋毫 ,把握住最能反映事物和现象的真谛和精髓的“那一个”,抓住最能刻画逼真的“那一个”,能够善于透过现象去抓住本质。这不仅是对审美主体思维品质的考量,而且是对审美主体文字功底的验证。遣词造句的本领,既来自丰富的语言积淀,也来自推敲雕琢的能力,每一个审美主体应倾心追求“增一字太长,删一字太短”的境界。学术论文包括自然科学论文和社会科学论文。自然科学论文主要采用逻辑思维和逻辑推理的手段来分析、表达自然科学领域的各种理论和实践问题,以揭示客观真理和规律为己任 ,在文本中展示科学的力量和科学的美。在语言表达上严谨而周密,它“反对条件交代的似是而非 ,反对结论上的夸张 ,反对前后概念不一、符号不一、图文不一,反对个人偏见,反对主观臆测。”社会科学论文是以社会领域的学术现象和学术问题为研究对象 ,用于认知和反映社会的一般原理和客观真理。和自然科学论文相比,它虽具有科学美的一般属性,但在语言美的表达上,感情色彩更浓 ,用多一些的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和修辞格,在文本语言的叙述和论说中,数理逻辑推理相对较少,在下结论上不要求像数字一样精确, 只要能自圆其说就行。两者相比,自然科学论文的表达具有客观性、精确性;社会科学论文表达更具有人文色彩,如同后现代主义的表达 ,注重模糊性和不可确定性。02抽象性学术论文语言的抽象性是相对于文艺作品语言的形象性而言的。学术论文的特点,决定了其在语言的选择上,主要运用抽象思维进行抽象语言的表达。其选择标准是一种理性的尺度,这种选择语言的过程也是判断、推理、归纳和演绎的过程。学术论文的抽象性语言个性在于它是学术的语言,专业化的语言,小众化的语言。大家知道,真正原创性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学术论文, 必定是“阳春白雪”,具有很高的理论建树和学术前沿水平。它的语言符号也是很专业化的,唯有底蕴深厚的专业人士才能领悟其中的奥秘,才能进行准确的解码。就像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到现在也没有多少人真正明白其内涵和外延,但这磨灭不了他的伟大和他对人类所做出的杰出贡献。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而学术论文承载的成果,也是科学珍品,科学美的珍品,科学语言美的珍品。爱因斯坦曾高度赞赏玻尔所提出的原子中的电子壳层模型及其定律是“思想领域中最高 的音乐神韵”,玻尔兹曼曾经把麦克斯韦关于气 体动力学的论文当作神奇壮美的交响乐来欣赏,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则被不少科学家誉为物理学中最美的一个理论 ,玻恩说它“像一个被人远远观赏的艺术作品”。03简洁性简洁是一种美。语言的简洁性是指用语经济,言简意赅,它是以语言运用准确性为前提的。语言的简洁一是指用词精练。语言的简洁体现在用字用词上,不在于文章篇幅的简短。学术论文和一般的议论文相比,字数都是稍长的,如果是社会科学博士论文,字数要求恐怕在5万字以上。长没有什么不好,只要说理透彻,论证严密,层次清晰 ,言之有物就可以。当然文约而意丰更好,更值得提倡 ,所以一些刊物已作出明确的规定 ,如《编辑学报》要求: 学术论文、综述一般不超过 6000字,其他文章 4000字以内。二是指行文自然,不粉饰,不做作,不望文生义 ,不信口开河。构思要思如泉涌,下笔如行云流水,行文自然流畅 ,虽有斧削之功 ,却又不留痕迹。X+ Y = Z看似简单,但却表达了 N 个数字的函数关系 ,是一种高度抽象化的简洁 ,是对现实逻辑关 系最完美的概括。在这里,公式用文字去表达反而很蹩脚 ,因为他无法用最简洁的语言去涵盖这样丰富的含义。简洁而不简单,这是语言的美,更是学术论文语言符号的魅力。04层次性语言具有结构层次性。不仅体现在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上下文之间,整体与部分之间, 语体和语言风格之间 ,就是汉字结构的书写也要求呈现出层次性。著名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指出: 作为语言基本结构单位的句子,都具有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 ,表层结构是由深层结构转换而成的。深层结构说明作为表层结构基础的语法关系,一个句子的表层结构可以表达不同的深层结构 ,一个深层结构可以由不同的表层结构表达出来,语言的深层结构可以使句子的意义更加明确。而语言的一切结构层次 ,是人按照美的规律和意图建造而成的。或者说,人总是从美的意图出发并选择美的框架形式将它们构造。1915年11月下旬 ,爱因斯坦把自己撰写的《万有引力方程》的学术论文提交到柏林普鲁士科学院,真正完整地论述了广义相对论。在这篇论文中,爱因斯坦不仅解释了天文观测中发现的水星轨道近日点移动之谜,并且预言:星光经过太阳会发生偏折 ,偏折角度相当于牛顿理论所预言的数值的两倍。爱因斯坦引入了一个等效原理,认为我们不可能区分引力效应和非匀速运动,即非匀速运动和引力是等效的……基于这些讨论,爱因斯坦导出了一组方程,可以确定由物质的存在而产生的弯曲空间几何。利用此方程, 爱因斯坦计算了水星近日点的位移量,与实验观测值等同,解决了科学界一个长期困绕的难题,这令爱因斯坦兴奋不已。从万有引力方程的推导,可看出论文结构层次的严密,也反衬出语言结构层次的完整和清晰。爱因斯坦自觉不自觉地按美的规律构造了美,创造了美,而这种科学的美,科学语言的美,科学语言的结构层次美,又激发了爱因斯坦的审美情趣,产生了审美体验和愉悦。